饮料品牌类广告语集合

2024-07-05

饮料品牌类广告语集合(精选5篇)

饮料品牌类广告语集合 篇1

张裕红酒:传奇品质,百年张裕

孔府家酒:孔府家酒,叫人想家

人头马XO: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

鹿牌威士忌:自在,则无所不在

喜立滋啤酒:啤酒是经过蒸汽消毒的!”

米勒牌淡啤酒:“美妙口味不可言传。”

麦氏咖啡:“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麦氏咖啡: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

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

“要么喝鲜榨橙汁,要么喝华伦西那”。――――西那”浓缩橙汁

可口可乐:永远的可口可乐,独一无二好味道

百事可乐:“百事,正对口味。”

百事可乐:新一代的选择

农夫山泉瓶装水:农夫山泉有点甜

乐百氏瓶装水:27层净化

晶晶亮,透心凉。――雪碧

再看我,再看我,我就把你喝掉――旺仔牛奶

喝前摇一摇――农夫果园

清凉、纯净的口味令您平步青云。――七喜广告

“非可乐”炫耀“非可乐果实”―柠檬和酸橙混合饮料。――七喜广告

格兰维特牌苏格兰威士忌:你不妨尝一口十二岁的苏格兰威士忌。

格兰维特牌苏格兰威士忌:醇而又醇。

J和B牌苏格兰威士忌:比别的酒稍好一些。

索普酿酒公司:只会温暖你的心,不会冲昏你的头。

饮料品牌类广告语集合 篇2

电视广告作为商家宣传产品的重要方式之一, 时刻出现在各大卫视的荧幕上。众所周知, 电视广告的创意是广告的生命所在, 其中电视广告语言对于创意的表达而言, 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电视广告中所出现的语言部分, 笔者将电视广告语言定义为“出现在电视广告中的诉诸于听觉的耳治语和诉诸于视觉的目治语” (刘艳春, 2004) 。其中耳治语部分指画内广告中人物所说的语言以及画外解说语言;目治语部分则指电视广告画面中出现的通过文字形式表达出来的语言,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字幕。

2. 电视广告语的特性

电视广告语言不同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交流用语, 具有其特性, 主要有全息性、经济性和口语化三大特点。

2.1 全息性

所谓全息性, 即指“电视广告语言 (耳治语和目治语) 在音乐、色彩、图像等副语言的配合下, 通过视听双通道能够像全息照相一样将电视中广告物的信息多维、立体、动态、系统地表现出来 (刘艳春, 2004) ”。

2.2 经济性

笔者这里所指的经济性是以同等表现效果下语言的凝练程度为前提的。相较于平面广告语言和广播广告语言, 由于电视广告语呈现的是一定场景中的语言, 这些场景可以通过连续的动态画面向受众传达很多理解语言信息所必备的背景知识, 不必一一说出来, 因此它更省力更经济。

2.3 口语化

电视广告的受众群体大多是家庭成员, 这就表明电视广告语言的设计必须要能男女老少皆宜, 即基本能满足不同性别和年龄层次的观众需求 (刘书营, 2007) 。为此电视广告语言必须要浅显易懂, 通俗简单, 这就对其口语化有一定的要求。

3. 电视广告的语用策略

语用策略是指语言使用者为达到语言交际目的而有意识地利用某种特殊语境和说话方式的表达策略。除了在日常交际, 电视广告语言也常通过使用语用策略来吸引观众的注意, 达到宣传目的。下文将结合饮料类的广告实例对电视广告语言中的语用策略进行分析。

3.1 语用策略和会话合作原则

会话合作原则是指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 双方总会有意无意地遵循着某一原则, 以便能有效地完成交际行为。其中主要包括质量、数量、关系、方式准则。但在现实生活中, 遵守或违反会话合作原则都是一种语用策略。

3.1.1 遵守会话合作原则策略

广告商把其欲劝服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意图简洁明了地告诉观众就是在实施遵守会话合作原则的语用策略。

如乐虎功能饮料广告, 它通过两个祛疲劳的场景配以简洁解说, 表明了乐虎“提神抗疲劳”的功能, 突出了人们在疲劳、困乏时可以通过该产品迅速恢复体力, 赶走疲劳。它向听话者传递了足够而又真实的信息, 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表明了产品功效, 并发出了在累了困了的情况下饮用该产品的“指令”。观众在观看此类广告时, 不用多加思考就能够很好地理解广告商的意图, 简洁明了, 直接清晰。类似案例还有王老吉凉茶广告“怕上火喝王老吉”等。

通过观察此类广告, 笔者认为当广告商的广告侧重点在照实陈述产品功能上时, 适合采取遵守会话合作原则策略, 直接向消费者传达“因为我的产品有何功能所以你可以在某些情况下购买产品”的交际意图, 让观众直接而明白地获取重要信息。但这种策略也有其不足之处, 即难以吸引观众眼球, 缺乏新鲜感。

3.1.2 违反会话合作原则策略

在实际交谈中, 我们常常会为了达到委婉、幽默、讽刺等特殊的语用效果而故意违反合作原则, 并发出“故意”的信号, 让听话者去推导其中隐含的会话含义。电视广告中, 广告商通常是为了求异, 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而采取违反策略。

如蒙牛特仑苏牛奶广告就明显违反了质量准则。广告中“是牛奶么?不, 是特仑苏”的对话设计就能成功激起听话者的疑惑。成功引起受众疑惑后, 还要提供足够的线索来解开疑惑, 这就由广告语“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来实现。这句广告语的出现使受众明白特仑苏是牛奶, 但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牛奶。显而易见, 通过违反准则, 受众会对特仑苏这一商品留下深刻印象。

通过违反会话合作原则来达到宣传目的的语用策略, 可以通过引起受众思考来加深听话者对话语的印象, 同时它还能让受众感受到广告商的特别用心, 增加对商品的好感度。因此, 想要在同类产品中独树一帜, 笔者推荐广告商考虑采用违反会话合作原则的语用策略。

3.2 语用策略和言语行为

奥斯汀 (1962) 认为说话是一种行为, 即语言使用者可以使用语言来做事, 以此来达到某种目的。根据言语行为理论, 大多数情况下说话者在说话时同时实施了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舍尔 (1979) 后来又根据不同功能将言外行为具体分为五类:宣言行为、表述行为、表情行为、指令行为和承诺行为。在这五种言外行为的基础上, 他又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即与直接行为不同, 间接言语行为是通过一种言外行为来间接实现另一种行为。电视广告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指令行为, 但指令的发出既可以通过直接的方式也可通过间接方式。

3.2.1 直接性语用策略

如果一则电视广告的语言直接表明了广告商希望听话者购买该产品的意图, 那么可以认为这则电视广告使用了直接性语用策略。

如汇源果汁 (过年篇) 从一开始就将“买汇源, 送汇源”重复了三遍, 是典型的运用了直接性策略的例子。广告制作商通过电视画面里大家选购汇源赠送汇源的场景, 再加上广告语中直接的指令行为向听话者传达了其言外之力。

通过观察这类广告实例, 我们可以发现, 电视广告语言所采用的直接性语用策略基本都是通过指令行为来完成的, 这是由电视广告语言 (主要指商业广告) 一致的目的所决定的, 那就是劝服或要求消费者购买该产品。有趣的是, 大多数商家在制作节日期间特别广告时, 更倾向于使用直接性语用策略。但广告中直接性语用策略的频繁使用通常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

3.2.2 间接性语用策略

事实上, 电视广告语言常常采用间接性语用策略曲折地传达“购买指令”。采用这种间接方式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意见有时会显得更礼貌、更有趣甚至提高听话者对说话者意图的接受程度和执行力度。

如在伊利金典牛奶广告中, 广告商通过对大草原的自然风光以及母女间细腻深情的画面展示, 再配以给代言人王菲设计的表述性的独白, 很好地通过使用间接性语用策略达到了推销产品的意图。我们可以看出, 这则电视广告的语言主要是一种表述行为, 但这种表述行为实质上却是“买金典, 送金典”的指令行为。同样的例子还有农夫果园果汁广告, 利用表述行为和承诺百分百原产地供应的承诺行为间接达到指令行为。

通过上文对直接性和间接性语用策略的描述, 我们认为间接性语用策略在电视广告中的运用更为广泛, 虽然商业广告的终极目的都是发出指令行为, 但大多广告都会选择通过其他的言语行为来达到这一目的, 这也符合现代人“委婉说话”的心理特点, 更容易被受众接受, 从而间接地促成消费行为的完成。

3.3 语用策略和语境操纵

语境指使用语言时的环境即言语环境, 它对交际者的说话内容、表达方式的选择以及最终言语意义的传达和接收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语言使用者通过选择和控制语境要素而实施的语用策略就是语境控制语用策略 (刘森林, 2007) 。

3.3.1 指示语操纵策略

指示语是指“在语境中才能确定其所指对象或所指信息的词语或结构 (何自然, 冉永平, 2009) ”, 它对于交际的时间、地点、主题和双方关系等情景知识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阐释作用。语言使用者根据一定的语境选择适宜的指示语来达到交际目的就是操纵指示语的语用策略。

如旺仔牛奶广告中广告商通过使用人称指示“你”赋予了旺仔牛奶以生命, 使之仿佛成为一个总是盯着小男孩看的小朋友, 巧妙暗示了旺仔牛奶对小朋友的致命吸引力。优乐美奶茶广告“这样我就可以把你捧在手心”中的语篇指示“这样”很好地衔接了上下文, 而这对于听话者理解整个语境中的对话非常重要。

通过选用合适的指示语, 不仅能让受众快速进入广告情境, 充分理解广告情节, 更好地接受广告意图, 而且也拉近了情境内外说话者和听话者间的距离。

3.3.2 语用预设操纵策略

语用预设, 是指交际双方的共享知识, 具有共知性和适宜性。在电视广告语言中, 广告制作方若能合理操纵在特定语境中的语用预设, 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上文曾提到的优乐美奶茶广告中, 男女主角共知的预设就是我们一般把珍惜宠爱某人称为“捧在手心里”, 而画面中男主角把奶茶捧在手心的场景使得这句话非常符合当下的语境, 使预设具有了适宜性。观察上述广告案例, 我们发现选择符合特定情境的语用预设让观众自己通过共知信息去理解广告制作者的意图往往会更有趣味性, 留下深刻印象。

3.3.3 语用歧义操纵策略

在交际过程中, 说话人有意识地让听话人在特定语境中产生两种或以上理解, 则是实施了“语境语用歧义”策略。电视广告语言中, 通过操纵语境来使用语用歧义, 往往可以向听话者传达一种能凸显其产品特性的言外之意。如在雀巢咖啡广告中, “还是原味好”的广告词既可以理解为女生在表示“还是原味的雀巢咖啡好喝”, 也可以根据语境理解为“为人处世要保持原来的自我, 不要被外在的一些物质埋没了自己的本性和真实”, 配合着画面中见岳父岳母的场景, 这句话不仅凸显了雀巢原味咖啡的醇真, 也进一步揭示了一些人生哲理。

4. 电视广告语用策略的发展新趋势

近些年来, 我们不难发现电视广告越来越注重对情境的设计了。一些系列广告、连续剧式广告和微电影式广告早已开始涉足广告界, 而这些新型广告无一不重视一个“情”字, 既指情节也指情感。而电视广告形式的发展自然也会影响到电视广告语言的发展,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例来展开论述。

4.1 注重构建统一话题

稍稍留意近期的电视广告不难发现某一产品在不同时期投放的广告往往是一个系列的。系列广告的内容即情节设置并不具有连贯性, 但系列广告通常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 而这个主题表现在电视广告语言中就是它们具有相同的话题。如蒙牛酸酸乳的系列广告是围绕着“益菌因子”这个话题展开的, 这一系列广告的播出无疑会让听话者对“益菌因子”这一蒙牛酸酸乳的主打牌留下深刻印象。由此可见, 利用贯通几个不同语境的共同话题就可以达到凸显产品特色、给人留下深刻记忆的作用。

4.2 注重与情境外受众的互动

现在的很多电视广告明显开始注重与情境外的受众即消费者展开互动, 以达到更有效的宣传效果。如可口可乐系列广告中, 画面最后一幕都是由明星向观看广告的受众提出的问题:“你想与谁分享新年第一瓶可口可乐?”, 这一做法使得原本处在情境之外的听话者即消费者有了融入情境的感觉, 这种与情境外听话者之间的互动非常有利于促发听话者做出言后行为, 更好地达到广告目的。

5. 小结

本文通过对饮料类电视广告的观察, 从会话合作原则、言语行为以及语境操纵三个角度分析了电视广告为宣传产品、鼓励消费者进行消费而选择的不同语用策略, 其中有的策略“直抒胸臆”, 有的策略吸引眼球, 但无论运用哪种策略, 只有结合产品本身和生产商意图、广告创意, 选择最合适的才是最有效的。另外, 越来越多的商家注重在宣传产品的同时增强与电视机前消费者的互动, 试图通过“看不见的交流”来引起受众共鸣。

摘要:本文结合饮料类广告实例, 着重从会话合作原则、言语行为以及语境操纵三个角度研究电视广告的语用策略, 并对该类广告语在语用上的发展新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视广告语言,语用策略,语境,新趋势

参考文献

[1]刘艳春.电视广告语言:类型与创作[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

[2]刘森林.语用策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3]关玉, 姚晓静.试论电视广告的语言特性[J].电视研究, 2000.

[4]吴国富.谈电视广告语言的话语文本特征[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3) .

[5]刘书营.论电视广告的语言特点[J].时代文学 (双月版) , 2007 (3) .

[6]何自然, 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7]满莉.间接言语行为—有效的语用策略[J].台州学院院报, 2006 (10) .

[8]杨永和, 周冬华, 鲁娅辉.语用学视角下的广告语言研究[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0.

[9]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10]曾献飞.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广告语言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兰州学刊, 2009 (6) .

[11]高嘉蔚.连续剧式广告的特点分析[J].广告人, 2009 (8) .

品牌形象类微电影广告的文本解读 篇3

袁方琴

微电影自诞生以来便受到了各业界与受众的共同关注,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帮助人们了解时代,理解社会。由于微电影传播方式碎片化、传播内容新鲜化以及其具有的“微”特征,使得微电影几乎一出现便与广告结下了不解之缘。目前,华语地区都出现了不少微电影广告,尤其是品牌形象类微电影广告的佳作颇多。在微电影广告呈现井喷之势的“微”时代,品牌形象类微电影广告通过体现人文关怀的主题寓意、精妙的叙事策略和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最终脱颖而出,获得了点击率和口碑的双丰收。

一、从抒情写意到人文关怀的主题寓意

亲情、友情、爱情、梦想等是人生永恒的主题。华语地区涌现的品牌形象类微电影广告正是抓住了人生的母题,契合了牵动受众心灵深处的情感脉络,以此来观照生活引起受众的共鸣,可谓“滴水现光辉,砂粒见天堂”。“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微电影载沉载浮、见微知著,将时代的吉光片羽凝缩提纯,于时光断切面熔铸永恒的‘木乃伊’情结,是一种颇具生存智慧的‘微缩景观’。”[1]

(一)传递触动内心的情感

虽然“态度蕴含理智,但其根确实扎在情感的沃土之中。对漫天铺地的广告,人们往往来不及进行太多的理智思考,所以在广告说服中,往往‘激起人的情感比引起人的思考更为重要’。”[2]品牌形象类微电影广告向受众传递触动内心的情感,实现与受众的心灵沟通,从而润物细无声地实现品牌价值的传递。百事在春节期间推出的《把乐带回家》表达了对家庭亲情的重视与思念;佳能的《看球记》让人看到了感人的父子亲情;台湾汇丰银行借助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人气,推出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8027专员》延续了电影中未完成的爱情。这些品牌形象类微电影广告立足于“情感”,利用“情感”贴近受众,从而达到树立品牌形象的目的。

在主题立意上颇为成功的品牌形象类微电影广告要数台湾大众银行推出的系列微电影。《梦骑士》、《母亲的选择》、《马校长的合唱团》,都立意于“不平凡的平凡大众”,紧扣“关怀、真情、梦想”。《梦骑士》改编自真人真事,讲述的是五位老人为了昔日骑摩托车环岛旅行的梦想,拔掉针管、丢掉拐杖、舍弃药丸、积极锻炼,最终实现梦想的故事。片头一句追问“人为什么活着?”结尾回答一个字“梦”,触动了受众心中的激情。《母亲的选择》同样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成,讲述了一位从未出过远门、从未坐过飞机的老母亲,为了在异国刚生产完的女儿,只身上路给女儿送补品的故事。受众在观看微电影广告时都会联想到自己和父母的故事,联想到属于自己的亲情。

(二)体现人文关怀的价值观

广告主除了通过微电影广告来传递情感,还通过微电影广告的表达来体现人文关怀的价值观,从而更加贴近受众,赢得受众对品牌的认同。最典型的微电影广告为新浪在2012年推出的“大雨”系列微电影,该系列微电影是根据北京“7.21”大雨事件中的真人真事改编而成,一共十则故事。每个故事都从一个生命个体出发,展示了在面对北京突然而至的罕见大雨时,不同生命个体的温暖态度。每则故事中的人从焦躁到宁静、从矛盾到和谐、从不满到感动,观众在接受感人故事的同时也接受到了背后传达的品牌价值信息。故事和品牌发生关联,使受众产生一种品牌情结,人文关怀的背后潜藏着企业建立品牌忠诚度的野心。

台湾大众银行的微电影广告《生命树》亦是一部难得的佳作,它讲述的是67岁的陈云卖掉了辛苦一辈子的公司,把得到的钱全部买树、买森林的故事。他每天和树说话,他相信树有生命,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还树一个生存的权利。《生命树》并不仅仅是一部环保主题的微电影,它之所以获得超高的关注与口碑是因为该片在更深层次体现的是一种面对四周疑惑不解的坚定、一种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以及对待世界上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尊重。微电影广告正是将企业的品牌理念根植于故事情节之中,再悄无声息地技巧灌输,最终建立受众与品牌的联结,通过与受众共享相同的价值观,在受众心中树立起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品牌形象。

二、从精妙结构到悬念突变的叙事策略

成功的品牌形象类微电影广告,无论其主题立意多高,都必须辅之以精妙的叙事策略才能真正吸引受众的关注。由于微电影的“微”特征,使它必须在短时间内迅速抓住观众的眼球,因此微电影广告就须在叙事结构和悬念设置上下足功夫,把受众包围在叙事的视觉享受当中。

(一)叙事结构的视觉奇观

“我们的生活不停地和叙事、和讲述的故事交织在一起,所有这些都在我们向自己叙述的有关我们自己生活的故事中重述一遍……我们被包围在叙事之中。”[3]微电影广告的“微”特征主要表现在时长方面。在篇幅有限的微电影广告中,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并传达品牌信息是个艰难的任务。为了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微电影广告必须截取受众最感兴趣的那部分,所以大多微电影广告没有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尾这样的经典叙事模式来推动剧情的发展,而是掐头去尾,极力展现故事高潮的段落,并且无限放大该段落的戏剧张力,让观众立刻陷入剧情的同时享受到一场惊人的视觉奇观。

最典型的案例要数《一触即发》了。该片讲述了男主角吴彦祖为了完成一笔交易,与女助理联手上演了一场调虎离山计,并最终成功完成任务的故事。尽管《一触即发》只有短短的90秒,但全片大气磅礴,戏剧张力极强,影片没有解释交易的前因后果,而是直接进入剧情高潮,从男主角吴彦祖准备交易却被围追堵截开始,整片几乎都在展现火爆的追逐场面。该片几乎全是吸引眼球的兴奋点,里面有俊男美女、时尚跑车,有惊险的追车、刺激的逃亡和成功的狂欢,让观众享受刺激紧张的同时大饱眼福,凯迪拉克的品牌形象也深深地印在受众的脑海中。《母亲的勇气》采用倒叙结构,一开始便是老母亲被机场扣留的紧张场景,随后的叙事中更是极力展现老母亲为女儿独自奔走三个国家、两万三千公里的段落,片中没有展现母亲被扣留后的故事,女儿也只有一闪而过的画面,短短两三分钟的影像全是母亲在机场大厅的孤独与坚定。

(二)悬念与突变层层嵌套

如果微电影广告没有悬念的设置就会如同记流水账一般无趣。悬念是“在剧情中设置的使观众产生好奇、期待、焦虑不安、急于探明究竟或对下文做出种种揣测的戏剧性情节。”[4]悬念的设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作者会把故事的谜底有意识地泄露给读者,只瞒着故事中的人物。我们预先知道下一步将会发生什么事,或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只是不知道它们究竟如何发生,也不能将我们了解到的危险告诉故事中的主人公,只能一旁为他深深地担忧,而这却正是悬念特有的快感,一种混杂着痛感的快感。”[5]另一种是观众与剧中人物知道的内情一样有限。品牌形象类微电影广告中的悬念与突变层层嵌套,始终满足着观众继续收看下去的好奇心。

微电影广告《一触即发》始于一场交易,在观众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剧情急转直下,交易被激烈的追逐打断,男主角能否最终逃脱且完成任务成为了全片的悬念。台湾大众银行微电影广告《梦骑士》中,观众始终在关注影片中的五个老人能否最终实现不平凡的梦想。《母亲的勇气》中的老母亲为何只身出现在外国机场并被机场扣留,也是影片一开始的悬念。《生命树》中的老人为何要卖掉奋斗了一生的公司只为还树木一个生存的权利等疑问,始终成为让观众继续看下去的动力。在支付宝的微电影广告《郑棒棒的故事》中,郑定祥是会坚持找到货物的失主还是会卖掉万元货物给老婆看病,也是影片设置的巨大悬念。

纵观华语地区众多优秀的品牌形象类微电影广告,它们拥有人文关怀的主题立意也好,运用了精妙的叙事策略也罢,终究都是为了将受众带入预设的剧情当中,使观众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接受其背后的品牌价值传递。

三、从梦境拼贴到精神补偿的人物形象

“电影作为艺术从本质上讲,是以一种梦的方式进行表意。”[6]微电影广告中的各个段落组合正是梦境的拼贴,正如有学者指出的,电影与梦的本质上的联系,存在于共同的语言机制和共同的心理功能上。微电影广告的受众将影片中的故事情节照进现实,与片中的人物产生感情共鸣,仿佛自己置身于故事中,得到了理想的生活方式,拥有了理想的生活情感,从而获得了某种精神补偿。

(一)理想的大明星

“明星就是那些‘名字成为制作电影资产,并且构成吸引观众的动力因素’的演员。”[7]明星既是影片的关注点、剧情的推动者,也是片中传递品牌形象的代言人。明星是受众向往的对象,他们在微电影中展示的生活正是受众向往的生活,仿佛如果使用了明星代言的品牌,受众就成为了如明星一样的完美人物,拥有了和明星一样的理想生活。微电影广告通过塑造完美的人物,诱惑消费者产生心之向往的心理,在潜移默化中重塑受众的理想生活与消费观念,最终达到促使消费行为的目的。

台湾偶像林依晨在微电影广告《代课老师》中展现了与原住民小朋友在一起的舒适生活,既塑造了理想的人物形象,又完美契合了服装品牌LATIV“回归简单舒适”的品牌理念。《一触即发》中,由吴彦祖饰演的男主角被成功地塑造成了一个完美的英雄人物,他在凯迪拉克汽车高端设备的帮助下成功逃脱,最终帅气地完成任务。由明星代言的品牌形象类微电影广告为受众编织了一个令人神往的梦境,让受众憧憬的不仅是明星代表的完美形象,更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又是与相关品牌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水平关联在一起的,受众在观看了某品牌的微电影广告后就会产生消费行为,因此微电影广告始终在暗示消费者:想拥有这样的生活,那就买“我”的商品吧。

(二)真实的小人物

微电影广告的故事贵在真,因为用真情才能换得受众对品牌的真心。品牌形象类微电影广告将故事中的“真”发挥到极致,聚焦于平凡的人、真实的事,通过镜头重现了感人故事,塑造了真实的小人物。如《梦骑士》中五个追梦的“不老骑士”,《母亲的勇气》中为女儿独自奔走三个国家、飞行两万三千公里的老母亲,《生命树》中为还树一个生存权利的陈云等。

支付宝的微电影广告《郑棒棒的故事》中“缺钱不缺德”的郑定祥让人印象深刻。郑定祥是重庆一个以帮人挑担为生的“棒棒”,他文化程度不高、家境艰苦。在一次帮客人挑担的过程中和客人走散,但仍将货物完好保存,直到14天后找到失主。在这14天中,他老伴住院、自己高烧,为找寻失主没有收入。郑定祥在周围的人劝他放弃并卖掉价值万元的货物时,坚定地回答“我缺钱不缺德。”一时间,郑棒棒“缺钱不缺德”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在这部微电影广告中,郑棒棒的诚信品格与“支付宝、知托付”的品牌形象十分符合。郑定祥是一个普通人,但他十分真实,他可以是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影片塑造这样的人物就是为了让受众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原型,这个原型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身边的人。微电影广告正是利用真实的人物塑造攻克人心,引起受众与人物的情感共鸣,从而在受众心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综上所述,品牌形象类微电影广告成功地确立了从抒情写意到人文关怀的主题寓意,精妙地安排了从结构到悬念的微电影叙事策略,完成了从大明星到小人物的人物形象塑造,为今后的品牌形象类微电影广告提供了有力的创作蓝本。可见,只有抓住人文关怀的精神内核,实现品牌与受众的情感交流,才能获得受众对品牌的青睐。

[1]黄颖.见微知著,造微入妙——微电影功能特征探析[J].当代电影,2013(5):126.

[2]朱月昌.广播电视广告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241.

[3](美)阿瑟·伯杰.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姚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1.

[4]黄会林.电视文本写作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366.

[5]罗刚.叙事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89.

[6]苏珊·朗格.关于电影的笔记[J].世界电影,1987(1):62.

[7]陈犀禾,徐文明.西方当代电影理论思潮系列连载二:明星研究(下)[J].当代电影,2008(5):98.

饮料品牌的经典广告词 篇4

2. 妈妈的选择。——雀巢奶粉

3. 百事,为了思想永远年轻的人。——百事可乐广告

4. 胜利是最重要的。——美国百事可乐公司

5. “可口可乐使你一帆风顺。”——可口可乐

6. “要想提神请留步”。——可口可乐

7. “可口可乐雪碧红配绿对对送”。——可口可乐公司

8. 当整个人类毁灭时,可口可乐仍然存在。——可口可乐广告

9. “非可乐”炫耀“非可乐果实”—柠檬和酸橙混合饮料。——七喜广告

10. 今年夏天喝什么?蔬菜汁——蔬菜汁

11. 非常可乐,非常选择。——非常可乐

12. “七喜:非可乐。”——七喜饮料

13. 生活就是一场运动,喝下它。——Gatorade饮料

14. 汽车要加油,我要喝红牛。——红牛饮料

15. 新奇士橙,迎春接福。——新奇士橙

16. 有枝有叶的新奇士,就是靓橙的标志。——新奇士橙

17. 均衡营养,健美时尚。——得宝脱脂奶粉

18. 饮华顺,一帆风顺。——华顺牌金奖马蹄爽

19. 品质高贵,情真意浓。——青松林果茶

微苦型饮料的品牌宣传广告词 篇5

2. 绿色种养生态链,百农巴莲第e站。

3. 微苦在口,健康在心。

4. 百农清心莲,健康每一天。

5. 心【莲】百农,【渝】您同行。

6. 微苦一刻,健康一生。

7. 苦尽甘来,百农清心。

8. 巴莲种养生态链,百农致富心体验。

9. 全产业链加工,追求养生健康。

10. 健康饮品清心莲,微苦口感好享受。

11. 食品全程有追溯,生活安心 享安全。

12. 一饮倾心,就是清心莲。

13. 降火清心莲,养生幸福甜。

14. 人生百味,当然不能缺少清心莲的苦。

上一篇:月宫奥运会童话作文下一篇:机电管理部2013年5月份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