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2024-08-12

现在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共8篇)

现在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篇1

现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几种问题

现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几种问题、大学生对就业形势不明确。由于毕业生对就业形势不是很了解,对就业信息的分析判断不清,导致

自己茫然不知所措。、就业的定位不切实际,就业期望值过高。现在一些大学生在职业价值取向上往往存在脱离社会实际的倾向,就业期望值过高,求高薪、求舒适、求名气的心态仍较普遍,使许多急需人才的地区和基层招聘不到人才,浪费了岗位。所以我们毕业生应在充分客观分析自己的基础上,确立择业的目标。让自己先就

业再考虑发展的问题。只有这样才不会在择业的过程中迷失自己。、对自己缺乏信心。有一所高校曾作过一个相关的调查,在调查中,有 40.5% 的学生表示对自己没有信心,有 57.5% 的学生说自己在市场竞争中没有优势,只有 22.2% 的学生表示自己在找工作中有信

心。而缺乏信心的根本原因在于毕业生在校期间缺少锻炼,各方面的素质达不到社会的要求。4、就业的心理浮躁。现在一些毕业生进入大学后不是静下心来认真学习、研究学问,培养锻炼自己的能力,而是贪玩好耍,急功近利;离毕业还早早的,就到处联系工作,无心读书,更谈不上系统地研究某个课题。这种浮躁不安的心情严重地剥蚀了大学生的深造潜力,影响了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当用人单

位面试时又显得力不从心,难以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寄希望于权力和关系。在旧体制和意识的长期影响下,我们今天的社会仍然在一定的程度上还存在着关系网和权利网络。只要这个网络还存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就只能是一句空话。这种现象,对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他们认为,毕业后就业没有真才实学不要紧,只要有关系就能找到好的工作。他们信奉“关系和权利就是生产力”,于是到处找关系,这种错误的认识和行为给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机制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干扰,也给部分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心理带来误导。以上存在的问题,我校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有鉴于此,提出几点希望和要求。

四、几点希望和要求、要找准位置,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计划经济时代,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国家包分配,不愁找工作。现在不同了,大学生付费上学,毕业时双向择业,自谋职业。而今天的时代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新知识新信息层出不穷,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毕业生要想找到理想的职业,必须在大学里认真刻苦地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毕

业时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去赢得用人单位的认可。、重新理解就业的内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传统的就业观念认为,读了大学,就应该找一份一锤定终身的“铁饭碗”。这种观念已难适应新的形势,目前,在市场经济体制有了一定发展,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展以及我国进入 WTO 的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必须重新理解就业内涵。现在指的就业是指只要凭着自己的知识和才能从事有一定的收入的劳动,就应该算是就业。在工作单位上,既可是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也可是私营企业,还可是自主创业。这种对大

学毕业生就业的重新理解可大大拓展就业的范围,与传统意义的就业存在很大的区别。、增强勇于竞争的意识。

自强、自立、自信地寻求就业之路,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树立一定的自信心,对于选择自己理想的职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更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一种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市场和竞争机制推动生产流通和有效地促使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最重要的资源之一,需要通过劳动力市场来配置,但这种配置是双向选择,即劳动岗位的竞争来实现自己的劳动权利,否则便可能失去工作的机会。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摒弃被动性的等待就业观,代之的应是主动性的就业竞争观。

总之,衷心希望各位同学刻苦学习,磨练意志,立志成才,勇于拼搏,敢于竞争,在学习和求职的路上,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从而报效祖国,回报父母,更好地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现在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篇2

1 当今的环境形式

1.1 自然环境和人的关系

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优越的生存和生活的条件, 例如:阳光水、森林、空气、土壤、岩石、草原和动物等。我们作为地球的表面的人类, 以上这些因素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然环境。作为自然环境的产物的人类, 我们应和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对立统一的整体, 建立和谐的生态家园。哲学中所讲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正符合任何事物都是相互依存, 相互独立的对立统一。根据自然资源被人类利用的时间长短和分布的特点可以将自然资源分为两类有限资源和无限资源。有限资源又可划分为再生性资源和非再生性资源两类, 再生性资源是具有循环特征, 可被人类反复利用而不枯竭的资源, 例如土壤、淡水、植物等。不可再生资源是终究有一天能利用完的资源, 例如煤、石油、金属和非金属矿藏等。因此, 我们应该珍惜可再生性资源, 尽量减少损耗和浪费, 使浪费永远从地球上消失。

1.2 环境中的问题

目前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 空气污染水平同等于发达国家在五六十年代最严重的水平。我国大气中的主要污染源是工业和家庭燃煤, 属煤烟型污染。大气中主要以烟污染为主, 烟尘、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是中国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并且硫污染占污染的70%。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私家车越来越多, 汽车尾气的排放量也不断加剧。污染分为好多种: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中国江河湖泊都已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据说水资源仅占地球资源的1/4, 目前, 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有一句话说得好: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的眼泪, 到那时动物就会灭忙, 植物无法生长。现在, 全国缺水的城市已有300多个, 而其中100多个城市是严重缺水城市。我国著名的五大湖的需水量也在减少。

噪声污染也是重要的污染源之一, 据报道每天有2/3的人口在噪声环境下工作和生活, 有90%的交通道路上的噪声指数达到了70分贝以上, 超出了国家标准, 社会生活噪声呈明显上升趋势。环境污染还包括工业固体废物, 特别是城市垃圾和粪便处理已成为城市发展中棘手的环境问题之一。

1.3 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环境污染指由于人为的因素, 污染物质进入环境, 使自然环境的组成、状态发生了变化, 结构、功能遭到破坏, 引起环境质量恶化, 生态系统破坏和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危害的现象。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扩大城市与工业布局的比例不合理, 以及农业方面的污染;对于环境污染的防止和综合管理策略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环境污染中不完善的治理体制和对智力的资金投入不足;缺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力。

2 应对环境问题的策略

2.1 加强环保法律的建设

当前环境问题已迫在眉睫, 要想是环境保护见成效, 是我们的环境条件有所改善, 我们首先应该从实质上解决, 必须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制约。并且还要有国家对环境这方面的重视, 让环境监测工作得到切实可行的改变, 以这个为前提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根据这个法律法规, 完善环境, 使从业人员能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法, 增强环保的宣传力度, 让保护环境的口号与行动响彻全世界。

2.2 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保护环境不是孤立的, 而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紧不可分的。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发展循环经济, 使经济、社会和环境共赢,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快循环经济法, 加快制定经济发展的政策、相关标准和评价方案, 以便促进经济循环。因此, 需要调整经济结构, 使经济建设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 才能使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是遵循生态学规律, 增大环境容量,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以保护环境为基础, 不断发展经济, 使经济活动变得生态化。

2.3 提高全国的环保意识

首先, 要通过各种宣传手段,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只有提高了意识和责任感, 环境保护的参与才能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以小之力汇成量的改变。其次, 鼓励公众与新闻媒体舆论对政府、工业污染大户等监督, 施以压力才能使环保政策切实的落实。尤其要指出的是一些环保民间组织的兴起开始影响到政府决策的形成与实施, 并在引导环保节能社会风气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推动着环境保护的发展。各级政府要将环境保护列入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并逐年增加, 加大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环保试点示范及环保监管能力建设的资金投入。

2.4 提高环境保护的全球化

扩大国际环境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国外资金、先进环保技术与管理经验, 避免关门造车的错误。参与国际公约和有关贸易与环境谈判, 履行相应国际义务, 维护国家环境与发展权益。全球化的环境保护并不是一个组织或一个国家可以左右的, 是须我们所有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所有人共同努力的, 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保护体系, 达到环境保护的全球化, 实现良好的发展。

3 结论

环保工作关系到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 是我国民生工作中的重要的一部分,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我们的根本出发点, 为此, 我们要增强环保意识, 努力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积极配合环保部门的工作, 使其工作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与世界接轨。

参考文献

[1]污染迁徙的中国路径:要“温饱”还是要“环保”[EB/OL].http://www.hg98.net/ynews/yhot/2006-01-22/2166.shtm l.[1]污染迁徙的中国路径:要“温饱”还是要“环保”[EB/OL].http://www.hg98.net/ynews/yhot/2006-01-22/2166.shtm l.

[2]Atsushi Terazono, Materialcycles in Asia:especially the recyclingloop between Japan and China[J].JMater Cycles Waste Manag, 2004, 6:82-96.[2]Atsushi Terazono, Materialcycles in Asia:especially the recyclingloop between Japan and China[J].JMater Cycles Waste Manag, 2004, 6:82-96.

[3]郑度.21世纪人地关系研究前瞻[J].地理研究, 2002, 21 (1) :9-13.[3]郑度.21世纪人地关系研究前瞻[J].地理研究, 2002, 21 (1) :9-13.

我国水资源现在面临的问题 篇3

【摘 要】水是人类生存、生活、生产和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地球上水的总体,包括大气中的降水、河湖中的地表水、浅层和深层的地下水、冰川、海水等;狭义的水资源是指与生态系统保护和人类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可以利用的、而又逐年能够得到恢复和更新的淡水,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水资源有有很多用途,像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水力发电、航运、景观和自然美等。虽然水是可更新的资源,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本文主要就三方面即“水多了”、“水少了”、“水脏了”,阐述我国水资源现状。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水污染

我国平均年水资源总量28124亿m3,其中河川平均年径流量27115亿m3,地下水8288亿m3,居世界第六位,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按人均水资源量计量,人均占有量为2500m3,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1.“水多了”

水多主要表现在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洪涝灾害,基本上每年都有发生。

我国幅员辽阔、江河众多。全国1/2的人口,1/3的耕地,70%的工农业产值集中在七大江河中下游地区。这些地区恰恰是受洪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洪涝灾害曾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据历史记载,公元前206年—1949年的2155年间,中国发生较大洪水灾害1092次。历史上危害甚重的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泛滥范围北到某,南至淮河流域,总计25万平方公里。1933年黄河大水,南北两岸大堤决口50多处,死亡1.8万人。长江自汉代开始就有水灾记载,1931年长江、淮河大水,共因灾死亡40万人。1935年长江支流汉江和澧水特大洪水,死亡14.2万人。

建国以来,我国因洪涝灾害年均农田受灾面积1亿多亩,大约两年左右发生一次较大洪灾。1990年以来全国年均洪涝灾害损失在1100亿元左右,约占同期全国GDP的2%。遇到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年份,如1991年、1994年、1996年和1998年,该比例可达到3%-4%。近几年来,洪涝灾害频繁,尤其是今年。今年以来,全国累计有30个省区市遭受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4004千公顷,受灾人口4770万人,因灾死亡337人,失踪213人,倒塌房屋15万间。国家防办新闻发言人束庆鹏表示,今年洪涝灾害中,西南、长江中下游及华南、西北、华北部分地区受灾较重,降雨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特别严重。

2.“水少了”

水资源的稀少主要表现在旱灾上,说起旱灾,国人都知道旱灾的可怕。建国以来,我国一直有地区处于受旱区,国家也在努力的做着预防和救治。

近10年我国重大旱灾有下;

2010年,西南地区持续干旱,严重旱情致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6130多万人受灾,旱区群众接受各地各界援助的同时踏上艰难寻水路。目前,部分旱区绝收后面临口粮危机,旱情缓解要到5月下旬。

2009年,我国多省遭遇严重干旱,连续3个多月,华北、黄淮、西北、江淮等地15个省、市未见有效降水。冬小麦告急,大小牲畜告急,农民生产生活告急。不仅工业生产用水告急,城市用水告急,生态也在告急。

2008年,云南连续近三个月干旱。据统计,云南省农作物受灾面积现已达1500多万亩。仅昆明山区就有近1.9万公顷农作物受旱,13多万人饮水困难。

2007年,22个省发生旱情。全国耕地受旱面积2.24亿亩,897万人、752万头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中央财政先后下达特大抗旱补助费2.23亿元。

2006年,重庆发生百年一遇旱灾。全市伏旱日数普遍在53天以上,12区县超过58天。直接经济损失71.55亿元,农作物受旱面积1979.34万亩,815万人饮水困难。

2005年,华南南部严重秋冬春连旱,云南发生近50年来少见严重初春旱。

2004年,我国南方遭受53年来罕见干旱,造成经济损失40多亿元,720多万人出现了饮水困难。

2003年,江南和华南、西南部分地区发生严重伏秋连旱,其中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省部分地区发生了伏秋冬连旱,旱情严重。

2000年,多省发生干旱,干旱面积达4054万公顷,受灾面积6.09亿亩,成灾面积4.02亿亩。建国以来可能是最为严重的干旱。

总体看,近10多年来,中国干旱面积略呈下降态势,尤其以2000年至2005年最为明显。值得注意的是,从2003年起,北方地区干旱受灾面积相对有所减少,南方地区发生干旱的频率增加。

3.“水脏了”

长期以来,我国水环境形势不容乐观,水污染十分严重,但是水污染治理却滞后,严重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安全。国家环保总局的统计显示,2005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460亿吨,其中工业废水占46.2%;生活污水占53.8%。但据水利部统计,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640亿吨,其中工业废水占60%,生活污水占40%。在2003年全国七大江河水系的407个监测断面中,仅有38.1%的断面符合III类以上水质标准,劣V类水质占29.7%。其中海河、辽河、黄河、淮河污染最为严重,主要超标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更为严重的是,我国部分城市的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在46个重点城市中,仅有28.3%的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26.1%的城市水质较好,45.6%的城市水质较差。农村饮用水安全更令人担忧,其卫生合格率仅为62.1%。

然而,我国水污染治理严重滞后。在"十五"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建设项目中,已经建成的只占计划的32%,正在建设的占28%,还有40%的项目尚未动工。完成"十五"计划建设任务所需的资金,约有1200多亿元没有到位,占总投资的三分之二。 与此同时,部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状况不够理想。据建设部统计,全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4 2%,但在已建成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中,由于收费政策不到位,或污水管网不配套,致使处理设施运行也极不正常,有三分之一开开停停,还有三分之一根本就未运行。

4.结束语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尤其是对水资源的保护,我们应该扎扎实实地将这项国策贯彻到底,就像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那样,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目前的形势不容乐观,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要实行最严格的水环境管理制度,将其作为政治、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日常工作之中,并严格地监督执行。 [科]

【参考文献】

[1]顾圣平.水资源规划与利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2]左其亭.水资源利用与管理.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

关于现在超生的问题的探讨 篇4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虽然中国已经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但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当前和今后几十年,中国人口仍然以年均800-1000万的迅速增长。按照目前总和生育率1.8预测,2010年和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13.7亿和14.6亿。

作为一名计生工作者,我们的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严格依照国家法律,认真做好计生工作。

不过现在社会上违法生育的现象还是存在的,超生违法生育的现象比比皆是,所以对于我们计生工作者来说,工作难度更大,要求更高。

比如:现在社会上吵的很热的富人二胎门事件:2009年7月以来,有关“二胎政策”的两则新闻将二胎生育问题推上风口浪尖。先是江西出台计划生育配套文件,称有特殊情况的夫妻可申请生育二胎,此政策引发人们争议,被质疑有“权力寻租”之嫌。接下来,广东计生委负责人又针对赴港生育问题明确表示:广东城镇居民赴港生二胎算超生。这一事件被网友称之为“富人二胎门”。6月17日,《江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相关配套文件向社会公布,其中《特殊情况的夫妻申请再生育一胎的审批制度和程序》最引人注目。文件规定:在不违反现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前提下,属于特殊情况的夫妻可以申请再生育一胎。但何谓“特殊”?相关文件中并没有交代,这引发了人们的广泛猜测。有网友第一时间发表观点称“特殊”究竟指的哪些情况?如此模

糊不清,语焉不详的条例,给计生管理部门的“权力寻租”留下了空间。类似观点也获得了很多网民的支持。对此,江西省计生委政策法规处处长尹绪柏解释:“之所以没有详细罗列出具体的特殊情况,是因为实际生活中很多情况是想不到的,所以人大从立法技术上就做了模糊化处理。”他同时表示,特殊情况夫妻再生一胎的申请,在审批之前要有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和举报。另外一位北京基层计生人员告诉记者,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出生的独生子女逐渐步入婚育年龄,符合二胎政策的人群增大,预计北京会迎来一个生育高峰,所以北京短时间内肯定不会对二胎生育政策有所放开。但另一方面,很多并不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的中高收入家庭都有意生育二胎。“北京的二胎生育有愈演愈烈之势。一些中高收入的家庭多住在封闭小区内,排查起来难度大。

以上这些都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同时也引起了我们计生工作者的关注。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首先我觉得抚养费对富人来说是“九牛一毛”。“想生就生”的名人、富人背后,是相关法律制度的漏洞。按照计划生育法规定,超生的应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费用额度是超生者所在地年人均收入的3至10倍。然而,社会抚养费并未成为阻挡名人富人超生的门槛,因为其规定缴纳的数额对于名人富人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由于在国内超生需要背负太多骂名,一些有能力的名人、富人们往往选择加入他国国籍后生育。比如“法国人”姜文,他如今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了。因为前妻桑德琳是法国人,姜文早已顺利获得法国永久居留

权。除与桑德琳育有一女外,姜文的现任妻子周韵也给他生了两个孩子。这样的例子在明星圈中并不少见。著名导演陈凯歌在和陈红结婚前,通过和前妻洪晃的婚姻取得了美国绿卡,而他后来和陈红的两个儿子都出生在美国。内地歌手林依轮与模特出身的妻子西华结婚10年,育有两个孩子。谈到超生问题时,林依轮满不在乎,“我妻子是美国国籍,所以我的两个儿子都是美国国籍,没有占国内的名额。”另一位明星胡军已通过“优才”计划移民香港,在拿到香港身份证后,胡军的老婆则立即怀上了二胎。景岗山和经纪人太太马葭婚后育有一子一女,两个孩子都是在国内出生。但景岗山表示,他的女儿虽然已两岁半,但因为没有占用相关的户口指标,所以原则上不构成违反计划生育法规。至于女儿的“黑户口”究竟怎么解决,景岗山表示,因为岳母在海外,他们可以在合适的时间举家移民,届时女儿的户口问题自然一揽子都解决了。还有在香港生二胎是内地“超生族”的最常见选择之一。相对容易的手续、相对低廉的价格使二胎准妈妈趋之若鹜,尤其是珠三角一些中高阶层的家庭往往打起这个主意。一些专门从事“到港生育”的机构对“香港生也算超生”的问题表示:“在香港出生,宝宝就是香港户口,不占内地名额,肯定不算超生,再说孩子在香港,想罚也查不到啊,孩子以后还能在香港接受教育呢。”据客服介绍,赴港生育一般只需7到8万,孕妇只需准备好港澳通行证,并在怀孕2-3个月时和他们联系,其他的所有流程和手续就都由其来办理。和赴港生育类似的是去国外,内地歌坛“大姐大”那英采用的就是这个办法。2007年,那英在加拿大温哥华产下一名女婴。而在此之前,那英与前男友高峰已有一子。由于加拿大国籍方面的政策属于“出生地主义”,只要孩子是在加拿大出生,就属于加拿大国民,所以那英在加拿大生育并不违反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除了以上两种暗渡陈仓的招数,超生族还有更为“直接”的办法,那就是干脆先斩后奏,等孩子出生以后交纳“社会抚养费”,从而实现“以罚款换取通行证”。记者先后以想生“二胎”为由向北京各区县计生委咨询。工作人员大多告知,超生需要缴纳高额的社会抚养费用后,对记者加以劝解。然而,这条原本作为惩戒的规定如今更像是一种“默许”:即使是超生,只要交上“罚款”就可以得到认可。根据规定,不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公民,应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按照当地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平均水平征收。这条罚则本来是为制止计划外二胎生育而制定,但如今却成了很多人超生的补充“工具”。“我们计算过,社会抚养费一般是十几万。反正我就是要生,罚款我认了。”一位准备超生的准妈妈说。

对于以上这些问题,我觉得应该尽快完善法律并用制度督促自律。计划生育法规定,除了征收社会抚养费,还有一种行政处罚的方式,即由单位对超额生育者予以纪律处分,例如调职、降职、减薪等。但目前社会上的“超生新贵”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单位限制,而且许多就是老总,或者是演艺公司的艺人,所谓的处罚对他们来说几乎没有约束力。一位法律人士表示:尽快从完善法律法规

入手,考虑用更多的法律惩处手段对“单一罚款式处罚”进行补充。与此同时,还要以制度跟进来督促道德自律———比如将名人富人超生纳入诚信监督,建立企业或个人诚信体系,把这些人群的超生,与企业信誉度、个人诚信度挂钩。毫无疑问,只有名人富人的违法超生空间变得狭小,名人富人超生现象才会真正得到遏制。然而,对于名人富人超生如何“依法治理”,另外一位法律界知名专家却抛出一个问题:法律如何去界定名人富人?他说,“名人富人”本身就是社会概念而非法律概念,用什么法律意义上的标准去界定一个人的“名人富人”身份?“我们没有这样的法律标准,事实上也无法产生这样的法律标准。名人的社会标准是什么?知名度。富人的社会标准是什么?财富。可这都是社会标准,就像„好人坏人‟的概念一样,是一种几乎无法法律化,甚至连政策化或制度化都有相当难度的社会标准。”他指出:在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的前提下,应考虑重新构建更有威力与效力的法治格局。

现行人口政策取决于能促进人口、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目前,我们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适度人口规模,逼近资源环境的承载极限。所以,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仍然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问题。局部地方控制出生人口数量的任务仍然很重。所以我们计生工作的任务还是非常艰巨的。我们要切实做好自己的工作,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

吴晓红

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篇5

1、对电脑、小说着迷

中学生好奇心比较严重,往往对某一件事而着迷,大多数学生对电脑、小说比较着迷,他们常常上网玩游戏、看长篇小说等一些事情,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适当的上网是有好处的,但上网不查资料而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这会严重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网络和小说中的不良信息太多,如果中学生看了以后会感到有趣,毕竟中学生的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这会严重影响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及身心发展。

[解决措施]:其实这个问题要想解决是很简单的,只要中学生做到不看不良信息,不上不健康的网络,自我控制,请求家长监控等。这个问题就可以顺利的解决。

2、学习方法不恰当

许多中学生感到自己已经努力了但就是成绩不理想,这主要原因就是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对,中学生在中学期间必须要掌握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因为在初中阶段学习任务比较重,到了高中、大学以后要想再改正自己的学习方法就很难了,高中、大学的学习任务比初中的学习任务要多的多,只有在初中打好基础,掌握好自己的学习方法到高中才不会感到学习吃力。

[解决措施]:初中生在学习期间必须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1)理解记忆法:只要把要知道的东西理解了,就没有什么东西记不住了,例如有的同学在听写生字词时把“亡羊补牢”写成“汪洋补牢”,把“ 守株待兔”写成“守猪逮兔”把“ 刻舟求剑”写成“喝粥求见”等等,这些只要明白它的意思后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2)速看记忆法:意思就是说在看书、看报时不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去读,而是要做到一目十行,这样就会在脑子里记住一些重要的东西。

3、厌烦家长的唠叨

中学生总是厌烦家长的唠叨,家长看见自己的孩子在看动画片或干其它事情的时候总是督促孩子去学习,这时孩子即使孩子进入书房也不会很好的进入学习状态,总是想家长怎么这么无聊呀,总是在想别的,把家长对自己的关心误解为唠叨。家长即使在一旁看着他让他做题,他这时的做题的效率不会是很高的,出错率会是很高的。

[解决措施]:家长多和孩子交流,让孩子学习时用委婉的语气说。让孩子知道家长的唠叨使对自己的关心,家长可以在与孩子交流时问一些事情,如:你学习是为了什么?你知道我为什么督促你学习吗?再一个就是家长多与老师联系了然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这样可以老师与家长一起用说服的办法使孩子理解过多的唠叨使对自己的关心。

4、上课走神

中学生上课走神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毕竟他进入青春期,思维活跃脑海中总会浮现许多有趣的事,例如看了某个动画片在脑中念念不忘,父母说今天做好吃的等等这些就很容易使他们走神。使他们在上课中注意力不集中,总是想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这样一来就会影响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因为课本中的内容大多数是环环相扣的,只要一步跟不上,接下来就很难跟上老师的思路了,就会使这一部分丢下。下一部分就很难学会。所以说中学生上课走神是一种很严重的现象。

小学生作文:现在的我 篇6

这个小姑娘一看就很文静,你知道这个文静的小姑娘是谁吗?她就是我!

不错,生活中的`我,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有礼貌、爱笑、很文静。其实我的性格具有两面性,用妈妈的话来形容很形象:“你在外面像一只小绵羊,一到家就像一只凶恶的狼。”我也知道自己的弱点,在课堂上,老师提问的时候总是很胆小,不积极回答问题,但是一到家或者是和小伙伴一起玩时,我就原形毕露,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又吵又闹,像一个高音喇叭,吵得别人不得安宁,完全没有一点文静的影子。

不过,我的学习态度挺端正的,每天放学一到家不管是中午还是下午就先写作业,写完以后再认真检查,作业一丝不苟,经常得优星笑脸,不过偶尔也有漏网之鱼。我的最大的优点是喜欢看书,不过这个功劳得归功于我的妈妈,是她培养我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现在每天不读书总觉得缺点啥。我悄悄地告诉你吧,读书的好处可多了,就像我这次期中考试作文得了满分,不就应验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古语了吗,当然我还差得远呢。

看,这就是一个有时文静有时活泼,有时粗心有时又很认真的我。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十年后的我作文800字

2.初中优秀作文:自信的我

3.后的我初中作文400字

4.未来的我小学生作文400字

5.小学生作文:现在的我

现在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篇7

一、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知识匮乏

在英语教学中, 应加强词汇和重点句型的教学。语音、词汇和语法是构成语言的三个要素。词汇是句子的基本单位, 而句子又是文章的组成部分, 丰富的词汇量, 准确的语义把握, 正确的语法、惯用语的掌握以及良好的语感, 是写好作文的关键。词、句和语篇的关系, 就如同砖、瓦和房子的关系, 只有砖、瓦准备好了, 才能盖一座好房子。任何一篇优秀的作文, 都是建立在词与句熟练掌握这一基础上的。因此, 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首先应加强词汇的教学。其次, 句型在书面表达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它是构成句子的基本框架, 要写好语句, 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一些基本句型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在平时就要注意指导学生记忆、积累、练习词汇和重点句型, 为学生打好写作的基础。

2.存在投机心理, 想蒙骗过关

学生在写作时, 有时会用汉语拼音来代替某些不会写的单词, 或者有意漏掉某些不会写的词, 或从其他试题, 尤其是从阅读理解语篇中抄一些句子。也有一些学生由于受汉语的影响和干扰, 在写作时, 文章中或多或少会夹杂一些汉语式的成分, 从而写出汉语式的句子, 再加上对英语句子的结构掌握不好, 不少学生常常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来写句子甚至单词。在学生的作文中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如:东南方—eastsouth (×) , southeast (√) ;在白天—in white day (×) , in the day time (√) ;“我非常喜欢我的英语老师。”—I very like my English teacher. (×) I like my English teacher very much. (√)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 Study hard, and you will make progress. (√) ...教师要指导学生, 使其了解中英文化及表达方式的差异性, 防止汉语式英语句子的出现。

二、对写作教学的几点建议

1.以读促写

教学中要处理好写作与阅读之间的关系。唐代诗人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相信这句话谁也不陌生。而“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也恰恰说明了阅读与写作之间从量变到质变的关系。通过大量的阅读, 增加学生接触地道、纯正的英语文章的机会, 使之积累词汇和英语习语等语言素材, 模仿和学习作者如何构架文章、传达信息、表达思想、叙述故事等。同时加强学生对中英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使之把从阅读中学到的语言知识迁移到写作中去。多读是能写和会写的基础, 从阅读中汲取营养, 才能加强学生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 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只有在足够量的输入前提下才会有输出, 做到阅读促进写作, 写作刺激阅读, 这样, 学生的写作才能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2.正确引导, 科学地进行写作训练

正确的指导和规范的训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尤为重要。可以采取值日生报告制度和让学生自由谈话等形式, 引导学生用英语谈自己熟悉的事情, 如家庭、学校、同学等, 并把口头表达的内容转化为书面表达。因为口头表达是书面表达的基础, 而书面表达不过是口头表达的书面形式, 口头表达会促进书面表达能力 的提高。但是二者又不尽相同, 口头表达是有声有调的, 书面表达是以文字符号为媒介的。有了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 书面表达就容易多了。所以要使二者结合起来, 互相促进, 共同发展。引导学生从基本的简单句入手, 然后再逐渐增加难度, 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一环扣一环地进行训练, 做到有的放矢。

3.科学批改, 及时讲评

教师的批改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影响。批改要及时, 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在课堂上分析、讨论、讲解等。对于个别问题, 则要以面批或让学生互评的方式加以解决, 这样就更具有针对性, 学生印象也就会更加深刻, 师生之间有了面对面的交流机会, 既可以拉近感情, 也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时间紧迫, 可以抽取部分学生的作文进行评阅, 重点抽查中、下等水平学生的作文, 采用面批的形式。批阅过程中, 认真记录作文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错误, 集体订正, 并将一些写得较好的或者错误相对较少的作文张贴、传阅, 讲评时读给全班学生们听, 以供大家借鉴, 并给予鼓励, 同时对学生使用的亮点词汇和精彩句式要进行归纳。此举不仅使作文获选的学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无形中也对其他学生起到了鞭策的作用。学生在欣赏之余写作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还学会了增加高级词汇和添加精彩句式等技巧。久而久之, 就会使学生的写作兴趣得以提高。

现在的学生,真难教! 篇8

本刊上一期的话题是“现在的老师,真不容易!”。老师的工作不容易,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越来越不好管理,这是近年来老师们印象最深、感触最多的变化和问题。面对这种急剧变化的形势,很多老师显得束手无策,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也缺乏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措施,这实际上已经构成中国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又一次危机和挑战。本刊提出和讨论这个话题的目的,就是把这个问题明确地、尖锐地揭示出来,以引起更广泛更深刻的关注,强烈提请教育界和整个社会来共同思考和解决这一时代性的教育问题。

今天的中学生为什么难教?

——长安一中师生平等对话各有说法

文/徐永恒

老师的一句感叹“今天的中学生怎么这样难教?”引起了学生们的“口诛笔伐”。

近日,重庆市长安一中高三年级的师生们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一场平等的争论。老师和同学们各陈己见,许多意见并不统一,但却达成一个共识:今天的中学生为什么难教,是一个困扰着他们双方的大问题。

语文老师吴斌对记者说,学生难教的原因其实不在学生身上,也不在老师身上,而是我们的教育太“传统”。我国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都是以填鸭式的传授知识为主,造成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不强,自学能力不足,缺乏探索奥秘的好奇心和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课堂上不愿主动提问,想象能力和作文水平差。

他认为,教学改革最重要的是要树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扮演学习过程中的主要角色。但是,这涉及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和长久以来教学传统,想在中学一个环节上改革,谈何容易?更何况,对中学教育检验的尺度目前仍是高考升学率,老师们就算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也无法对症下药。

而相当多的学生对老师们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师生之间在这方面的“供求矛盾”是导致学生难教的重要原因。刘小磊等同学认为,今天的中学生成长在一个知识、信息大爆炸的客观环境中,中学教育又是多科性的教育,加上中学生本来就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所需要的知识远远不是教科书、参考书所能满足的。而老师们多半只愿意满足学生们在教科书、参考书方面遇到的问题,在教学方法上也有些墨守成规,以统一的甚至有些理想化的标准来要求学生,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对此,许多老师承认,以自己长于某一专业的知识结构来应付今天中学生们全方位的求知欲,有时的确感到勉为其难。但更重要的是,高中教育的目的性太强,这个目的就是考大学。这使老师们在适应学生的求知欲和迎合安排学生前途的制度之间不得不小心从事。英语老师王幼立说,现在的英语教学也越来越有多科性的特点了,教学中会遇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问题。为此她特别注意给自己“充电”,还把自己也在念高中的儿子当成信息反馈源,经常对照儿子看看自己还缺点什么。她还力主开办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然而眼下到了高三,是不是继续这样做,她开始犹豫了,因为她知道,学生、学校和家长都更需要高考成绩。

担任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的语文教师曹玲认为,老师与学生缺乏课堂以外的交流是导致老师认为学生难教,而学生对此有抵触情绪的重要原因。她说,有时候学生拿出一本课外书,请教上面的问题,老师怕影响学生学习功课,只好扮演“冷面杀手”,两眼一瞪:“先把课本学好,别想那些古里古怪的问题!”然而对学生来说,只需这一次碰壁,他就把老师归了类,再也不会向老师请教那些“不应该”请教的问题了。还有,今天的学生有可能具有比较复杂的个人背景,如父母离异、下岗,自身也有可能遇到一些学习之外的问题,如果老师不了解情况就随便发表意见,很可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

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认为社会因素在他们之间的认知差异中极为重要。学生们大多认为自己是独生子女,又正处在可塑性极强的成长阶段,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同步,导致每每会冒犯老师。但有老师却认为,今天的中学生受社会尤其是家庭的影响太深了,这种影响直接导致了他们在学校的行为举止,如不爱发言、不敢提问。这位老师说,这种集体选择的“家教”,任何人想要单方面扭转,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句淡淡的感叹,竟引出这么多深入的思考。不管讨论的结果怎样,长安一中的老师和同学们都认为,出现这场讨论本身才是最有意义的。(来源:《中国青年报》)

教育的尴尬

现在的学生,不像以前。他们多是独生子女,大多是任性、自私,心胸狭窄,唯我独尊,经受不了一点点的挫折,是温室里培育出来的带刺的嫩瓜。一个班七八十人,只要有两三个给你顽皮点,给你任性点,你上课的质量就大打折扣。教师是人不是神,在课堂里要一个一个去对付令人头疼的学生几乎不可能。个别学生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绝对影响到教师的情绪,影响到其他学生的情绪,影响到教师的威信。哪个老师不想把书教好?哪个老师不想把班级管好?但是,老师就是没有办法管好,没有办法教好。学生故意迟到了,你让他站在门口反思,家长说这是违法的;如果当着学生的面批评,就会被认为不尊重学生的人格,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找他谈心,他还以为老师巴结他怕他呢!抽他,那你就赔医疗费,下岗!

更有一些远离教育教学实践的“专家”的不切实际的理论,助长了学生的任性,使教育工作如履薄冰。我曾亲眼看到许多女老师面对混乱的局面,面对学生“不尽眼泪滚滚来”!偷,抢,泡网吧、斗殴、以大欺小、逃学、课堂上打瞌睡,早恋、抽烟、酗酒、看黄碟、奢侈、攀比……这些难以穷尽的恶习,都需要老师细心帮助改正,老师能忙的过来吗?一个班只要有一个就够你受的了。有时,老师真的怕这些学生。管又不是,不管又不是。管,生怕自己的方法不严密,不妥当,效果不好,惹来更多的麻烦;不管吧,一个老师的职业责任所在,良心折磨。痛苦啊!如果学生能乖些,勤奋好学,力求上进,知错能改,老师的心里也会得到一丝的安慰,也不至于整天板着脸,没有笑容。老师的工作是非常细致艰苦的人心工作,没有良好的心态,能做好吗?学生给老师造成的心理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被自己的弟子赐给各种各样不雅的“外号”,师道尊严荡然无存,对老师实施暴力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一个被剥夺尊严,整天小心翼翼、战战兢兢面对学生和家长的老师,一个在自己尊严被侵害却没有人为之大声疾呼,承受着肉体与心灵的双重折磨却只能忍气吞声的教师,又怎能坦然、自信而又充满神圣感地去履行自己的职责呢?他们怎会安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呢?

今天的中学生

文/greatqin2000

今天的中学生,其自私麻木超出了我们的想像,他们在模仿成年人说一些极具“个性”、极端自我的话语,“教育是消费,花了钱就可以进学校享受,哪怕我一天天在课上什么都不做,只是看老师玩,你们谁也管不着”,“看看别人不学的,我还不错呢!”。还讲什么关爱,对别人负责,对自己负责,从进学校那一天就极为冷漠,出去以后让他们谈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开玩笑!不能对他们这一代人过分关注,挫折教育,提高入学的门槛,道德的量化考核应成为当务之急。笔者所在的学校招收了一些这样的学生,他们极端自我,极端不讲责任,每天考虑的都是别人为我做了些什么:值日同学为什么不把我这里扫干净?一个学生的脚下简直成了一个垃圾堆,却等着别人来打扫;上课就是趴着睡觉,叫醒他还满脸不高兴;中午上网,自习休息;上课聊天或看着黑板发呆,考试作弊,下课骂骂咧咧开着所谓的玩笑。笔者有个学生,思想非常极端,认为学校就是花钱就可以去的饭店商场,学生和老师就是雇佣关系。和他对话,听得最多的是我我我,受了多大委屈,遇到多少不公。在他的身上青春的朝气与活力简直就看不见,阴暗灰色的东西却显露得清清楚楚,让接触他的老师都感到压抑,感到不愉快。教育理论上讲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可是人家认为你的关心爱护都是假的,是我花钱买来的:你不花我交的学费,肯定不会关心我!

想说爱你不容易

——对“学生难教”现象的思考

文/吕 健

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条件之一。可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感到学生难教,对少部分同学而言,真是“想说爱你不容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请看以下几个案例。

案例1:“我不想做”

那是一节数学课。所学内容结束后,我布置学生做练习。走到学生甲面前,看他正独自坐在那儿玩。“为什么不做题?”我语气缓和地问。“老师,我不想做!”他笑嘻嘻地看着我,轻描淡写地回了这么一句。

学生甲,父母都在南方打工,跟着爷爷奶奶在老家上学。老人家能照顾他的生活,对学习没有能力过问。他智力尚可,习惯却不好,经常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做,该带的练习本不带,上课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这样的孩子不多,但每班总能找出几个:一明,父母在外打工,爷爷只知道给零花钱,从不教育孩子;小英,父母离异,跟着姑姑家生活,能有饭吃便不错了,学习没人管;小清,爸爸妈妈在乡下干个体,很少回家……

案例2:“老师怎么了?”

学生乙,上学天天迟到,与其家长沟通,家长当面答应下来:“孩子再迟到,你就狠狠批评。”可第二天当我真的批评了他,这个孩子竟背上书包,气呼呼地走到我面前,冲我唾了一口唾沫,用脚踹了一下门,走出了教室。更令我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早上,他的父母来到学校,把我堵在教室门口:“老师怎么了?老师就可以把我们赶走?不就是迟到吗……”态度之无理,措词之强烈,弄得我不知所措。强压怒火想把事情经过跟他们说清,但家长根本不容我开口,直到校长出面才化解了这场纠纷。

案例3:“我认为……”

学生丙,一次,英语老师找到他:“你为什么没完成作业?”“我上次多写了,这次就没写。”“都会了吗?”“会了啊。”老师听写,结果他错得一塌糊涂。

语文晨读课上,老师让学生自己复习,发现他心不在焉,就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我已经复习一遍了。”“你可以再复习一遍,可能会发现新的问题。”“我认为复习一遍就行,不用复习第二遍。”那节课,他一直在玩自己的。

下课时间,同桌想从他身边过去,他不让。问什么原因,“我讨厌她。”将他调到里面坐,他外出时却将同桌连人带桌推倒在地,再问,“我是不小心。”

深入分析以上种种现象,学生难教的背后,似乎有着并不简单的原因。

案例1中,父母或是在外打工,或是离异,家庭教育长期处于失控状态。加上学生自制力差,学习基础薄弱,各方面习惯养成不好,长期下去,这些没人管的孩子在学习上越滑越远,形成“破罐子破摔”的心态,造成学校和班级管理的难点。

这种现象背后,有深层的社会原因:社会发展,家庭发展呈多元化状态。受经济利益的趋动,外出打工者多;社会文化的发展,使得离异家庭增多。这些家庭往往只顾及到了孩子的生活,却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完全将教育孩子的责任推向学校,造成了学校教育工作的困难。

案例2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当今社会,更多的家长是重视孩子的教育的,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由于水平有限,在家庭教育上,他们往往走入另一个极端:过分宠爱和庇护孩子,把孩子的缺点当优点,不愿面对现实,听不得老师对孩子的批评和教育,出了问题便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将问题推到学校及老师身上。家长的无理容易助长孩子的无知,这种家庭中的孩子往往自以为是,骄横霸道,难以教育。

如果说以上两种现象主要是家庭教育症结所在,那么案例3则反映了当今另一类学生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孩子接受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他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很多孩子在个性张扬的同时,也生成了叛逆、不服输的性格。论智力,他们不差;论学习,他们也行。但就是这些学生,要么好说,要么好动,搞得课堂不得安宁,致使教师无法按部就班地上课,他们往往刁钻古怪,弄得老师下不了台。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这种孩子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这些中学生简直不可思议

文/sunshwq

最近在业余时间抽空做了一些家教工作,与学生接触比较密切,期间感受良深,不知道是自己落伍了,还是现在的潮流发展太快了,觉得这些新新人类的思想、行为和我们相差十万八千里,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举个例子:有一个女学生给我出脑筋急转弯题,她一本正经地说:“有一个儿子把安全套吞到肚子里,父亲很着急,call医生,但过了一会,父亲又叫医生不用来了。老师,你猜为什么?”我一时脸红语塞,不知如何应对。学生竟得意忘形,哈哈大笑说:“真笨,亏你还是成年人呢?他父亲找到了另一个安全套,有得用了,所以不急了呗!哈哈!”弄得我哭笑不得、狼狈不堪。另外,她还告诉我学校里一些司空见惯的事:一男生公然在校园里很COOL地亲吻他的N个女友,而且这种举动被认为是COOL毙了。呜呼哀哉!这些中学生怎么会这样,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现在的学生和家长怎么了?

前几天,学校下班的时候赶上下雨,当时学校的班车正在往外开,我们班的一名学生冲着班车喊:校车为什么不拉学生?当时车上的一名老师问了这个学生一句:同学,你刚才说什么?

这个学生没有含糊,又是一句:校车为什么不拉学生?

那位老师说:“你要想坐,就上来吧。”

这个学生当时态度非常不好,冲着这位老师喊:我就不坐!

后来,这位老师找这个学生谈心,这个学生依然态度蛮横、愤恨不已,到后来竟然与老师动起了手。我把这个学生叫到办公室,和他谈了很长,他仍然不肯认错,态度强硬。

随后家长打来电话,责问我们老师:我们家孩子一没杀人二没放火,你们为什么这样对待他?

我不知道家长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态度,我只能说:如果是杀人放火,我管不着,学校也管不着,恐怕就需要公安机关管理了。学校就是管这些小事的,小事不管,就会慢慢发展成大事。但是最终家长也没有改变态度。

我真不明白:现在的学生和家长都怎么了?

是老师越来越差吗?

文/王金英

为什么现在的学生问题越来越多?厌学、贪玩,批评的话不愿听,苦口婆心的劝告也听不进去,到底是学生越来越不好教育,还是我们老师的能力越来越差?

我个人认为主要还是学生的问题,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有一部分家长不是不管孩子,就是对孩子过分宠爱,往往把孩子的缺点当优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愿面对现实,听不得老师对孩子的批评,不愿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甚至是非不分,跑到学校里大吵大闹,弄得老师很难堪,严重打击了教师积极性。

二是如今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脑子里千奇百怪的东西很多。有时候,他们会在课堂上或课后向你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三是现在社会上挣孩子黑心钱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们在课堂上苦口婆心地对孩子们进行传统道德教育,说得口干舌燥,往往敌不过社会上一些专门赚学生钱的场所。现在,电脑网络很发达,一些学生迷恋上网玩游戏,经常放学后背着老师和家长去社会上办的各种电脑屋玩游戏,有的孩子一玩就玩到晚上八九点钟。家长找不到孩子就把电话打到老师家里,有时他们还在电话里同老师发火,全然不顾老师的感受。一旦孩子迷上电脑游戏后,便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多次欺骗老师和父母,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性格也变得古怪,甚至发展到偷家里的钱,家长就会把责任全推到老师身上。

另外,现在的学生普遍比较娇气,一干活就喊累,一遇挫折就抹泪,花钱大手大脚,等等,远不像过去的孩子那样能吃苦。这些都让老师感到头疼。

我呼吁:家长们应正视孩子的缺点,配合老师共同教育好孩子;有关部门应下大力气清理危害孩子身心健康的经营场所。当然,教师本身也应加强新知识的学习,给孩子更多的鼓励和耐心的说服教育。

学生为什么难教

文/谢 强 王永典

经常听有些教师发牢骚:“现在的学生真难教,一届不如一届。”我从教十余年,也感到现在的孩子不好教。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唯我独尊,顶撞父母,在校不思学习,自由散漫,目无老师。我常常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究其根源,原因有多方面,其中有社会与家庭的影响,也有学校和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有老师讲:“我们一节课的辛苦比不上一个电视镜头。”广播电视作为一种传媒,应该讲它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特别是一些少儿类节目,在教育孩子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但在影视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些不良影片、镜头时有出现在荧屏上,如暴力、凶杀、言情等,还有一些家长也不注意影响,各种影片让孩子随意放映,潜移默化中孩子深受其毒。几星期前我县某校就有十几位同学在校内外打架、敲诈、拦路抢劫。经查问,都说跟电视里学的。前段时间炙手可热的超级女声现象对学生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原文化部长刘忠德就曾对此提出严厉批评:“不应允许超女存在,应该封杀。超女在推销一夜暴富、一举成名观念,是一种误导,有很大的欺骗性,让年轻人在娱乐中受到毒害。”

二、家庭教育的失误

1.家长教育方式不当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状况、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可有些家长观念陈旧,教育措施不到位,方法不当。在开家长会时我常常碰到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如何不听话,如何不喜欢上学,如何与老师闹别扭,如何与家长顶嘴等,经过分析后我发现多半孩子的态度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

现在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受到父辈、祖辈过多的关心爱护,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阳”。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条件也变得越来越优越,生活在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的环境当中,遇到挫折、经历磨练的机会越来越少。一旦他们考试成绩差、或与同学关系不和、或遭到老师的批评等,都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

家长不良的教育方法往往是导致中学生不健康心理行为的重要因素。溺爱娇纵的家庭教育,使子女任性自私、傲慢无理、贪图享受;而粗暴专制的家庭教育使子女暴躁冷酷、粗野蛮横,缺乏同情心。

2.学生心理负担过重

就学习负担而言,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父母对子女成才近乎变态的期望恐伯是绝无仅有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成了父母未竟事业的载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承受着竞争、升学、考试等许多方面的压力。与他人的交往中,因情绪不定、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差和感情反常而出现的情感障碍,因经受不住学习或生活带来的正常竞争而出现的意志心理问题,因记忆思维过程中出现不协调或错误定势而出现智力障碍,因心胸狭窄,固执己见,人际关系紧张而出现人格心理问题等,这些都会导致问题学生的产生。如北京市一名叫马晓明的中学生,因承受不住家庭施加给他的升学压力,亲手勒死奶奶、劈死父亲,酿成家庭悲剧。前不久,浙江高中学生徐××的杀母事件就说明子女不堪学习重负,不满父母的一味唠叨造成的恶果。

我国“中小学学习与发展课题组”最近的调查表明,家长们仍钟情于分数,看重智育。有些学生常常抱怨父母:“他们只知道分、分、分,考好了,他们就兴高采烈;考不好,就开始指责、训斥。”而对孩子的其他方面,不闻不问或极少关心。有位学生因品行上的问题,老师严肃批评了他。而孩子的家长却当着孩子的面对老师说,你只要教他读好书,考好试,别老教他理想、人格之类的东西,否则到了社会上反而混不好。这是一种多么糊涂的观念!

3.家长文化水平的影响

家长的文化水平这一因素相对来说比较复杂。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公民的文化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长由于认识不到社会发展所出现的新情况对其子女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因而对子女不会施加新的压力。而那些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一方面能认识到社会发展所出现的新要求,从而促使其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文化水平,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对其学习上的压力也逐渐增大;另一方面,由于其本身文化素养的局限,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供自己使用,只能通过一味地增加学生学习负担,或使用不良的教育方法,从而增强了孩子在学习上的心理负担,诱发各类心理障碍的产生。

4.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是终身的,家庭关系和谐、民主,父母相敬相爱,尊老爱幼,并能给子女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就会使子女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养成良好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习惯。相反,如果父母、长辈行为不良,举止不雅,教育方法不当,正确引导不够,对子女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有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要求不统一,当着孩子面唱对台戏,孩子无所适从,矛盾重重,教育的作用互相抵消。家庭结构缺损,家庭关系不和。子女得不到父母细心调教和关怀,都会造成孩子心灵的严重创伤。

三、学校教育的偏差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是学校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些学校善于做表面文章,喊着“实施素质教育”的口号,却仍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导致了此项工作出现了“说起来重视,看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的怪现象,久而久之,学生心灵就会发生扭曲。原因在于:

1.应试教育的束缚。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一考定终身”,学校教育变成了考什么就学什么,为考试而教育。所以沉重的学习负担,无休止的做题、测试、考试、课外补习,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学生成了考试、做作业的机器。德、智、体、美不能全面发展。记得刘心武小说《班主任》中有这样一段话:“老师的话语就像一架永不生锈的播种机,不断在学生的心田播上革命思想和知识的种子;又像一把大笤帚,不停息地把学生心田的灰尘无情地扫去。”这个比喻非常贴切,说明了教师的教育作用之大。我以为,老师还应像“扫瞄仪”那样善于发现附在学生身上的“病菌”,然后“对症下药”,做到防患未然。

2.心育措施不到位。有些学校尽管也抓此项工作,但是力度不够,走的是“亡羊补牢”之路。一是缺乏浓厚的心育氛围。心育环境美化、净化投入得少,学校丰富多彩的心育活动开展得少,无生机和活力。因而,学生学习生活感到单调、无味。二是只注重处理已发生的学生违纪事件,不去把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做在前头,诸如心理健康辅导与教育、青春期教育、卫生健康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法制教育、文明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

3.教师教学方法不当。虽然新课改已经实施多年,但现在有很多老师的教学方法还是以填鸭式的传授知识为主,造成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不强,自学能力不足,缺乏探索奥秘的好奇心和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课堂上不愿主动提问,想象能力和作文水平差。有些教师课堂教学中只注重智的探究,忽视面向全体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待学生实行“分水岭”式的态度:对待优等生有偏袒,学习生活百般地关心、呵护,提问、同答问题的总是位居“金字塔”之巅的那么几个尖子;对待后进生有偏见,动辄冷遇、歧视和批评。这些后进生就像炼钢炉底部的废渣,永远得不到锻造的机会,而且失去发言权。这样势必导致逆反心理,由厌学到逃学,流浪街头,乃至走向犯罪。

4.教师情感投入不到位。“师道尊严”造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拉大,关系疏远。构建沟通感情的桥梁力度不够;心理咨询、生活问题讨论等心理健康教育对话活动开展得较少。尤其对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落实不到位。即使有感情投入,付出的爱心、耐心、恒心较少。

上一篇:家具木材加工行业协同管理解决方案下一篇:23014年上半年秦桥乡中心学校治理学校乱收费工作自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