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通用8篇)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篇1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第一,名牌效应
首先,名校与一般院校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存在较大的差别。名校学生给予自己就读学校的牌子,基于自己心理优势和面子问题,许多人有傲气甚至霸气,期望值很高,缺乏“下嫁”心态,就业理性也不够。一般院校学生自感没有明显优势,甚至于有些自卑,期望值较低,就业选择更趋务实,主要差别体现在对地区选择、工资要求、行业选择、工种选择和跳槽选择等方面。
用人单位方面:厚“名牌”轻“一般”
近年来,受人才高消费的影响,一些地方和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个人的学历和“出身”,动辄非名牌大学生面谈,“宁要名牌大学的草,不要一般院校的苗”。在他们的心目中,名牌大学生代表高水平、高质量。同样的专业,同样的学历,是否来自名校,情况就大不一样,甚至有天渊之别。在一些人看来,凡是名校的学生能力必然强,因为他们享受较好的教学条件,有好的学习气氛,他们再进入高校时的基础就好,因此这些出身于名门的“望族”发展潜力就比较大,那么将来为单位带来的收益就大。1而对一般院校的本科生十分冷淡,对专科生、高职生更是不屑一顾。
很多大学生为了投身名牌不惜复读一次两次,有的选择进大学再考名校,选择考研的道路,还有的花费人力物力进行高考移民„„对名牌院校的追捧由此可见一斑。
第二,贫困大学生就业难
贫困大学生是中国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交不起学杂费,生活费也很低,按现在一般标准每月生活费低于150元。其中月生活费低于9-元者为特困生。他们主要来源于广大贫困地区的农村、城市低收入者家庭、城市中体制外无技能家庭和残疾人或长期患病者家庭。贫困生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呢?早在1994年9月3日,《改革时报》便以《大学上得起吗?》为题发表文章。该文开头便惊呼:“大学的门槛越来越高了。”作者举出湖北、南京两地先后有女生因无力缴纳学费而服毒自杀的惨剧,以此向全社会发出令人心颤的警告。
贫困大学生不光生活成问题,心理问题也很值得关注。他们在特定环境成长,以往的生活模式已经形成了心理定势,一旦进入新环境,并且遭遇挫折后,就会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是,起心理素质的缺陷变会表现出来。如性格内向、沉郁压抑、过于自卑、不善与人交往等心理特征在贫困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这些因素与青春期大学生内在矛盾一旦交织在一起并且激化,就会导致他们心理失衡,这也是贫困大学生心理疾病高于其他大学生的其他原因之一。
那么贫困大学生就业状况是怎么样的呢?贫困生上学难,就业又遇到困难。高校大学生中流传这样一句话:“再苦不能苦求职,再穷不能穷包装。”大学生求职包装越精美,各种费用连年看涨,过高的求职成本不单单给许多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也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有的毕业生甚至为了求职面试去整容,这些费用带来的经济压力对于大学生,尤其贫困大学生来说都是不堪重负的,而对于这个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来说,考研更是一个可望不可即的“梦里水乡”。
第三,女大学生——传统歧视的延续
为什么说女大学生是一个边缘化的就业群体呢?首先,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在大学生找工作这个问题上仍然有所体现。台湾学者李美枝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性别角色的刻板形象,认为一个典型的男性形象是刚强、独立、胆大、冒险、智慧、理性,而刻板印象中女性则是温柔、内向、仔细、体贴、情感细腻、胆小、依赖。不仅如此,男女职业刻板印象中在某些方面也设立了规范,他鼓励男性走出家庭,从事社会性的劳动,赋予男性从事可以尽力发挥1 谢维和、王洪才著:《从分配到择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5页,第216页,第218页。
他们才能的职业,而规定女星必须为家庭服务,并以此为天职。
而现在的女性,我们这里特指女大学生,随着社会的进步,她们和男生一样进入了高等院校进行深造。她们刻苦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他们热切希望毕业后和男生一样走向社会,报效祖国。但他们又是女性,妇女就业的种种问题必然在他们身上有所反映。
有学者在2002年5月22日至28日对天津南开大学98级本科毕业生及99级硕士研究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中,在被问到“在应聘过程中你是否曾因性别、身高、容貌等原因而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这个问题时,回答“有的”占总体的19.2%,其中女生因以上原因遭拒绝的共有82人,占女生总数的31.3%,男生有42人,占男生总数的10.9%,即,男生中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人因为身高等原因遭到拒绝,而女生则每3个人中就会有一个因为自己的容貌或者性别遭到拒绝。2
社会上的偏见和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使得女大学生就业十分困难,在考研和就业中做选择时,不少人选择了牵着,于是形成了女本科生就业难就考硕士,女硕士生就业难就考博士,女博士就业更难这样一个怪圈。
第四,高学历崇拜症
近年来,我国的高学历崇拜症愈演愈烈,许多用人单位为学历是瞻,已经到了“万般皆下品,唯有学历高”的地步了。几年前,中专生、专科生还能从容就业,现在他们连招聘会的大门也难以迈进;二本科生的就业道路也坎坷了许多。
“高学历崇拜症”的传染性是极强的,教育领域,特别恨死高校时中感染区,表现的特别明显。一流大学强调教师博士化,没有博士学位根本不能迈过这座高门槛,三四流高校在引进教师时也强调博士优先,特殊专业可招硕士,本科生免谈。也就是说,没有博士学位,要进入高校从事教学难度越来愈大,而已在高校工作的教师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这样,许多高等院校的老师成为考博热的一股最重要的力量。这个问题不止存在在教育领域。如今世界第一考——中国高考都取消了各种条条框框比如年龄,结婚限制等,司法考试却提高了考试门槛,非本科毕业不得报考,有的人尽管拿到了本科文凭,但有关部门认为不“正宗”,还是不得参加考试,就算通过了,也难获得“通行证”。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那么考研到底是致力于学术还是逃避就业竞争?考上了研究生的学子,你研究的是什么?
《文艺争鸣》杂志曾刊登过两位学者的文章,批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论文水平太低,上海学者许纪霖说:“我做了将近20年的大学教师,现在的博士研究生,只相当于过去的硕士生;现在的硕士生相当于过去的本科生。”
第五,应试教育
提到中国的教育,不得不提应试教育这个定性。应试教育以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是以片面追求升学率来指导学校教育工作的一种传统教育模式,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升学考试进行,是一种淘汰选拔教育。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小学生、中学生乃至大学生,创新能力缺失,每天忙于应付各种考试——拿大学生来说,应试教育最典型的就是四六级和计算机考试,专业反倒排在这两位之下,而考研,说白了就是考英语和政治,这两门课程都是以考“背功”见长。
应试教育不光带来创新能力缺失,更是能够导致思维能力退化,中国的教育历来就忽视传授和训练新的思维方法,更不讲究思维方法的科学性。大学阶段,本该是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可是在应试教育中,在题海战术中,大学生更善于背诵而不善于思维。
传统应试教育造成的另一个恶果是知识面狭窄。在中小学阶段,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指引下,学生在学校里学的,在课外做作业练得,许多都是简单的重复,学生知道的就是课本上拿点东西,死记硬背得来的,稍微时间长一点就都忘了,进入大学,我国本科教育的2 王小波,《性别差异与性别歧视——关于“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实证分析》,2002年第9期。
培养目标定位在“高级专门人才”上,专业设置是与实际工作岗位相对应的,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部门或者一个岗位的专门人才。文科学生对理科知识一窍不通,理工科学生对文科知识知之甚少,就是这一制度造成的恶果。
第六,大学生就业失信
大学生就业失信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过度的就业包装。就业包装必须注重实效,表里如一,比如精致的简历、求职信,适当的衣着,优雅的贪图和礼貌待人来衬托自己的修养,学识,这都是可以的。但是我们的毕业生很多都错误理解了包装,有的甚至去哄骗用人单位,各种华而不实的包装纷纷出笼,有的还故意贬低自己,以博取同情,比如“从小父母双亡”,“在冷眼中顽强成长”,这种效果非但不理想,还会被用人单位视作“煽情”。更有人致力于拍写真集,在衣着打扮上费工夫,记过丧失了真实的自我,反而引起用人单位的反感。
参考文献 大学生就业报告 胡解旺
从非配到择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 谢维和 王洪才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篇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对策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 就业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注意力, 所形成的职场的竞争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共识。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注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客观问题
我们从当前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中发现, 大学生就业歧视这一问题在大学生应聘过程中日益凸显。
(一) 学历歧视:
学历歧视是对学历, 包括毕业院校的不合理要求。分为单边歧视, 反向歧视和定向歧视。单边歧视指的是部分用人单位不考虑招聘工作的实际需要, 常常需要硕士、博士及以上学位, 片面追求高学历和歧视造成的错误。反向歧视指的是部分用人单位的看法正好相反, 反向强调, 申请人必须是大学本科及以下, 限制硕士和博士生。更多的定向歧视指的是招聘单位对受教育者学校的不合理要求。比如毕业院校必须是985、211重点大学等一些条款, 这种定向性的招聘更是直接侵害了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利。
(二) 年龄歧视:
这种歧视主要表现在明确限制年龄, 变相排斥了某些年龄的大学生就业群体, 使得部分优秀的大学生在大学毕业选择就业单位时不得不因此放弃某些职位。最终导致的结果, 不仅一些优秀大学毕业生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 同时也使用人单位失去了优秀的人才。
(三) 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一直是困扰大学毕业生、特别是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问题之一。其本质在于, 考虑到女大学生参加工作后面临婚姻、生育等情况, 用人单位借工作性质和工作需要, 在一年一度的毕业生招聘会上明确表示只招聘男生或者男生优先, 从而对女大学毕业生造成了极大的不公平。
(四) 外形歧视:
外形歧视是指用人单位对招聘者的外表和身高歧视。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以貌取人, 对应聘者的身高、容貌与气质有严格要求。也有用人单位尽管没有明确要求, 但在面试时按此进行操作, 选人用人不唯才只唯貌。
(五) 履历歧视:
在大学毕业生应聘过程中, 大学生经常会因用人单位在求职履历的应聘要求上受到诸多限制。应聘的应届大学生需要当过学生干部, 应聘的往届大学生要有相关的工作经验, 有的甚至明确声明只要应届毕业生或者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这种极端的招聘方式直接把许多优秀的大学生拒之门外。
(六) 政治态度歧视:
政治面貌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保证应聘者的政治觉悟和思想素质。但在实际应聘中, 其却容易被极端化。一些用工单位在招聘时明确要求应聘者为中共党员或者党员优先;而部分单位却相反地强调必须是非中共党员。这两种做法的实质即是政治态度歧视, 把本作为一项提供参考的标准作为了招聘的硬性的、绝对的条件。
总之, 大学生就业歧视存在于各种形式, 因此上述归纳还不完全, 还可能有其他形式的就业歧视。此外, 就业歧视存在的环节也是不完全相同的。一些存在于招聘广告中, 一些存在于面试过程中, 还有一些存在于用人单位自己掌握的主观评价标准中。从结果来看, 就短期效应而言, 对大学生就业的歧视有的有利于用人单位, 有的反而不利于用人单位。长远来看, 任何就业歧视都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就业, 也不利于用人单位的发展壮大, 更不利于形成公平、合理的就业环境。
二、毕业生主观问题
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心理定位给顺利就业带来了很大问题。
(一) “眼高手低”型。
如今, 社会上出现了用人单位找不到人才, 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奇怪状况, 归根结底不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而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如今大学生普遍认为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 他们的综合素质高于别人, 理应受到用人单位的厚爱、干轻活、拿高薪。在用人单位面前过度自负, 而这种错误的求职心理往往也是导致他们失去就业工作的重要原因。
(二) “一棵树上吊死”型。
这类学生盲目追求专业对口, 俗话说“天涯何处无芳草”。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积累工作经验, 多接触与自己专业不一样的工作也是一种体验。如果只是一味追求专业对口, 死死抓住专业对口不放, 则往往会错失就业机会。
(三) “懦夫”型。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 有些大学生由于自身家庭或性格等因素常常低估自己的能力、缺乏勇气, 这类大学生与眼高手低型恰恰相反。在用人单位面前表现得太紧张, 胆怯, 本来具备的能力因为胆怯而没有展示出来, 给用人单位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四) “等待观望”型。
目前,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些大学生不会争取机会, 以“考研”等为借口, 逃避就业的现实, 生怕毕业以后就失业。一些毕业找不到工作的, 直接成为失业青年, 待在家里, 让年迈的父母想办法为其找工作, 自己却奢望“车到山前必有路”的荒谬言论。
(五) “焦虑迷茫”型。
大学生在毕业时面临着不同的选择, 徘徊在考研或就业的抉择中, 加上严峻的就业形势, 担心择业上的失误, 不能找到一份工作。各种各样的太多的担心会造成心理的负担, 精神的紧张。
(六) “盲目从众”型。
这类学生没有自己明确的目标, 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在求职过程中忽略自己的爱好、理想、特长、专业, 受到他人和大众的影响, 追求热门职业, 把自己的专业抛到九霄云外, 随波逐流, 缺乏主见。很明显, 这样的学生是很难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的。
(七) “趋热避冷”型。
当下在毕业生中流传着“宁愿东部一张床, 不愿西部一栋房”的说法。很多大学毕业生渴望工作地点环境优越, 高工资待遇。根据调查显示, 许多毕业生选择工作位置选择在东部发达地区的城市, 很少有人愿意主动去西部地区和农村发展。这类学生大多不从自身实际出发、只顾眼前利益, 这样的错误求职心理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
以上分析的大学生错误求职心理, 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大障碍。因为迟迟不能就业, 会越来越对自己缺乏自信, 从而丢失了正确的自我评价与认识, 为自己的就业带来了更多的困难。
三、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 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就业环境
政府部门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 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 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异, 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 为“90后”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进一步加快人事劳动制度改革, 逐步打破地区和行业壁垒, 加强对民营企业、中小型企业与用人单位的管理与监督, 积极稳步推进机构人事制度改革,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 确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充分落实。制定和完善各项法律法规、积极做好就业维权服务, 使毕业生在求职择业中能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环境。进一步完善国家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 来吸引更多的“90后”大学生到基层、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就业。
(二) 提高高校就业指导的针对性
随着综合知识水平的提高, “90后”大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有了全新的认识, 并提出了适合自身的就业指导的教育要求。高校应在开展好正常就业指导教育的基础上, 针对“90后”大学生的合理要求, 创造性地为他们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综合服务。大学应该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特点来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特别是帮助新生“迈好大学第一步”, 对大一新生实施就业观教育, 既能有效弥补当前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不足, 又能在大学生一入校的时候就能结合其自身的实际情况, 有的放矢, 因材施教, 从而引导90后大学生尽早形成科学的就业观, 帮助他们最终成功顺利就业。通过四年的连续不断的教育和指导, 可以帮助大学生全面、科学地把握自己, 评价自己, 并帮助他们了解社会职业对才人素质的需求, 最终实现理想的职业目标。此外, 高校还应该注意培养“90后”大学生形成勇于创新、敢于竞争、不怕挫折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以帮助他们正确地、理性地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
(三) 提升高校创业教育综合水平
党的十七大提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90后大学生成长在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繁荣发展的黄金时代, 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积极鼓励90后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应把创业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培养创新人才的方式, 建立相应的机构, 如创业教育指导中心等机构,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创业教育专项基金, 在创业课程、创业教育理念、经验交流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工夫。同时, 要通过举办创业模拟实践、创业讲座、创业论坛、创业大赛等方式, 开展创业培训, 丰富学生的创业体验与经验, 加强创业信息服务, 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四) 引导合理调整择业目标期望
认真结合“90后”大学生的主要特征和专业知识, 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符合社会职位现实需求的大前提下, 采用科学的方法, 合理地选择自己合适的工作, 引导90后大学生热爱他们所选择的职业, 让他们明白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 哪一项工作都是为社会服务, 只要努力工作, 都会有所作为。还要让“90后”大学生明白, 在现代社会, 每个人都不可能一次选择定终生, 如果暂时不理想, 则可以从基层开始, 通过慢慢积累来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努力积累社会经验, 做到在工作中对自己的兴趣、能力、气质和其他方面的再认识, 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职业理想, 同时积极地寻找机会, 为自身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朱红艳.大学生就业歧视及其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 (28) .
[2]毛天平, 谭元容.大学生就业歧视与对策分析[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2008 (8) .
[3]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当前大学生就业歧视调查报告[N].华商晨报, 2010-7-28.
[4]迟灵.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其自我调适[J].经济视角, 2009 (3) .
[5]赵灿.试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变现与调试[J].中华文化论坛, 2009 (7) .
[6]鸣歧.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5) .
[7]杨乃鹏, 凌正飞.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探索[J].常熟高专学报, 2002 (6) .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3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 问题 对策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2010年高校毕业生数量630万,2011年已达到643万,2013年667万,2015年为691万。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一、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问题
1.就业市场和信息网络不通畅。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不再对高校毕业生进行统一分配工作,大批毕业生走上就业市场化的道路,全国性的就业市场和信息平台尚未建立和完善。建设地方性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立的时间尚短,功能不健全。机制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一些供需信息服务网获得的信息数量少。时效性差,而且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共享。地方和高校建立的就业信息网存在“各自为政”现象,有些高校对外保密供求信息,信息服务网对外人为地设置障碍,信息共享程度不高,造成供需渠道不畅通,影响毕业生就业。
2.高校连年扩招造成高校毕业生大量过剩。从供给方面看,高校扩招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大规模扩招不利于大学生就业,增加就业的难度,造成有限的岗位竞争激烈的现象。与此同时,也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降,扩招内部结构不合理导致相当程度的结构性失业。事实上,现在的就业情况是求大学生、硕士生容易,寻高级技师却很困难,这是造成当前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
3.目前就业观念尚未转变。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大学生已经从过去的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变成了普通的青年群体。但高校毕业生及家长的就业观仍受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追求到国有单位而不愿到个人私营企业或乡镇企业去就业,认为只有在正规部门上班才算就业。追求“一就业就定终身”的固定工作岗位。大部分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和行为较为急功近利,求大慕名,一味地追求物質待遇和地域条件,追求收入高的工作岗位和职位,追求到中心城市去工作,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精英”意识比较浓厚,从而造成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4.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有待于提高。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对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理解仅仅是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需求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择业技巧等方面。事实上,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独立的系统性的工作,更重要的工作是对大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成才观、就业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还包括对学生个体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和创业、创新能力的引导和培养;还包括有个体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设计和相关的教育培养等内容。如果就业指导工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必然影响毕业生就业。
5.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
(1)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
(2)大学生对自身定位不够准确。大学毕业生都希望能够找到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但是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工资水平较高的地区,造成发达地区的就业压力显著增加而西部城市求贤若渴。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理更加严重影响择业与就业。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化体制改革,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首先,政策引导,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就业。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急需大量的人才,这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另外,政府要积极为毕业生到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工作创造条件,开辟常年性、规范化的渠道,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为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
其次,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准确、高效、全面地收集、筛选、分析、评估各类信息,实现供需双方的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网络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校应抓紧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需求信息库,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2.高校要调整办学思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形势,根据自己现有的实力和水平,准确定位,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地深化教学改革,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在教学计划中实施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因地制宜,实现与社会、与市场、与企业的双向沟通,扩大大学生的实践范围,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岗位适应性,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要加强市场调研。掌握市场变化的特点,根据毕业生就业回馈的信息,做好科学预测和规划。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以适应社会需求;要积极开发适应现代科技、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兴学科、高新技术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等学科专业,从宏观上控制和把握学科专业与市场的接轨。高校要积极推进教育模式多元化,加强学校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特色建设,使培养出的学生在市场中真正具有明显优势。
3.毕业生要转变就业观念,适应形势发展。高校毕业生及家长要清醒地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冲破传统的旧的“精英化”就业观念,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倘若仍然以“天之骄子”自居,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无异于作茧自缚。在就业过程中应该有恰当的自我定位,适度调整自我期望值和就业目标。要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就业观,从被动的就业观转向主动的就业观,要树立自主和多元化的就业观、择业观,摒弃从众、博弈、攀比、依靠等心理,应该以能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工作岗位上有长远发展空间为原则,踏踏实实从基层做起,着眼于积累经验,提高自身能力。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意识和习惯。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篇4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个体为实现自己在劳动市场获得、保持工作以及获得晋升职务的各种品质和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融合了态度、能力和心理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是我国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
1.缺乏正确的择业观。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群体对利益的追求加剧,这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较大影响。一方面,很多大学生择业时偏重于工作稳定、工资待遇与环境较好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对未来的自身理想和人生价值能否实现不去考量。另一方面,不少大学生对自我认识不到位,从而没有一个合理定位、合理规划,导致他们在择业时,与市场实际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脱离。2.主观能动性有待提高。许多大学生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被动地等待别人为其传递就业信息,甚至一味地靠家庭资源等去获得就业。然而,大学生在接受教育时是客体,在劳动市场上是供方,是否学会向单位推荐和展示自己等,都会影响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获得和提升。3.专业技能不足。专业技能是用人单位挑选大学生入职的关键,一些大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扎实地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在就业过程中常常被问得哑口无言,手足无措。大学生专业技能不足的现象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是当前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首要因素。4.实践操作能力欠缺。企业单位期望招聘的大学生一入职就能够立刻胜任工作,所以大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在进行人才招聘时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大学生在校期间重视理论学习,轻视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使许多大学生有资格证书、学历,却不会运用。5.创新能力不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只会读书考试,缺乏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用人单位比较重视的,也是毕业生竞争实力的重要体现,大学生自身创业能力加强的同时也让其就业能力得到提高。6.社会适应能力尚有差距。随着经济结构向服务业的.转型,与“人”相关的自我调节、沟通合作、组织规划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大学生作为职场新人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当环境变化时,在校大学生对社会怀有恐惧、逃避感,职位适应缓慢,往往导致大学生不能融入到工作环境中。7.职业素养认知较差。用人单位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大学生一旦从业不顺就频繁跳槽,很难持之以恒,不仅影响了企业用人计划的顺利实施,而且使学校的诚信受到质疑。8.就业心理素质较低。竞争激烈的人才就业市场给大学生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成长就业不可缺少的因素。面对就业市场双向选择带来的权利、机遇、竞争与挑战,毕业生的心理是错综复杂的,在就业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提高途径
1.专业化就业指导队伍。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过程中,老师对学生影响很大,动态地提高老师的就业指导能力素质,可以充分发挥其贴近学生的优势,帮助大学生准确分析就业发展动态,综合利用自身的经验与知识对大学生进行时效性、个性化指导,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2.引导转变就业观念。随着社会就业形势不断变化与竞争的不断激烈,竞争上岗、人才流动、再就业以及就业岗位不断改变等,这些都成为普遍现象和常规性状态。在这种大背景下,高校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动态就业观,克服不切实际的想法,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出击,多渠道地拓展大学生的就业能力。3.强化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必要措施,高校通过鼓励、支持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充分运用多方面的资源,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提高相应的专业技能,从而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在就业时充分发挥优势,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4.提高创新能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对用人单位来说更为难得,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一环。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后,注意借鉴和总结,从多方面考虑,进行思考和创新,加强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5.培养大学生的“软技能”。“软技能”指大学生的社会与关系能力,有助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对其今后的职业和人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应根据大学生的个体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交、沟通、适应、组织、合作等方面的培养。6.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遵循大学生的成长规律,按照学生不同阶段、不同特点,构建有针对性的培养体系,促进大学生主动、自觉地积累社会工作经验,加强自身综合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求职能力。7.丰富心理疏导教育。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压力会使部分大学生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高校应针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消极情绪,开展心理疏导和教育,帮助大学生准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学会自我调节,树立正确的择业心理,以积极的态度去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
三、结语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大学生要在就业及以后的职业中拥有持续的竞争力,就必须具备充足的就业能力。为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需要从不同方面进行比较与分析,从中找出存在的差距与问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是一项系统系工程,本文从多方面进行探讨,期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参考文献:
[1]张荣.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48-53.
[2]查良松.试论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低的原因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120-122.
[3]吴御生.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述评[J].教育与教学研究,,(3):54-57.
[4]马宁,李红英.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动态跟进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18):3-7.
[5]李伟.基于择业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6):112-114.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篇5
2010年09月07日 08:58
摘要:目前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就业的结构性失衡日渐突出、就业观念仍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必须重新审视高等教育扩招政策、政府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提供全面政策支持、高校加强教育目标的针对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与培训工作。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大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形式也经历了沧桑巨变。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经历了从“统包统配”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转变。“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观虽然已逐渐被社会所接受,也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所认可。近年来,在逐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指导思想下,高校不断地大幅度扩招,加之对少数民族学生入学时的政策倾斜,使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逐日突出。
如何解决好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人才工作的当务之急。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千家万户少数民族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与进一步深化改革,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与社会稳定,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我们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从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就业观念与预期、影响就业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调研。通过对在校及毕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访谈,收到了有关就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第一手资料,并针对南北疆的300户城镇家庭、300户农村家庭、300户企业、高校在校的各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及600名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共21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0份,有效回收率95%。其中,维吾尔族占到92.41%,其他少数民族占7.59%。
一、目前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1.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
高校1999年开始扩招之后,在校大学生人数不断上升,平均每年以20%至30%的速度在增长,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数也在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就业率逐渐走低。根据有关部门统计,2003年来,高校大学生一次就业率基本保持在70%左右,与全国的平均水平大体相当,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一次就业率在20%左右,而且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率还在在不断下降。在城镇少数民族家庭的调查中,近三年,有67.72%的大学生没有就业,只有32.28%的大学生已经就业。调查结果还显示,被调查对象中未就业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占到总数的66.28%,就业率为33.82%,实际就业率可能更低。
2.结构性失衡日渐突出。
由于经济欠发达、南北疆经济发展又不平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对不同专业的少数民族人才的需求差距悬殊,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学科存在着失衡现象,具体有两个方面的失衡:
(1)地区性失衡。
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后基本上留在民族地区,为的经济发展服务,由于沐足地区在全国来说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所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比较有限,而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后都希望在周边地区就业,又由于新疆北疆的经济较南疆发达,可容纳的毕业生相对南疆较多,由于地域差异及民族风俗习惯不同,来源于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在北疆就业的非常有限。
同时,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大学毕业生前往南疆三地州或更偏远的一些乡、镇、村等地方就业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但由于力度不够并缺乏配套措施,大多数未就业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仍顾虑重重。虽然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有55.97%的学生表示“愿意”去艰苦地区工作,有44.03%的的学生表示“不愿意”。但事实上据我们走访调查,越是偏远贫困地区,就业越是困难。落后地区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安心地投身于当地建设的最重要的地方,但同时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最困难的地方。
(2)行业性失衡。
由于各个行业的利益分配不均衡,社会保障不一致,使得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多集中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经济效益较好的大中型企业。而对于那些规模小的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则是瞻前顾后,迟迟不愿签约。据问卷调查显示,有48.81%的学生表示“愿意”去党政机关工作,有30.83%的学生“愿意”去事业单位工作,有17.98%的学生“愿意”大中型国有企业工作,有5.53%的学生愿意去民营企业工作,但作为首选却寥寥无几。实际已在民营企业就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只有2.55%。
3.就业观念仍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观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一定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就业意识淡薄,坐享其成心态明显。绝大部分少数民族毕业生仍留恋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害怕竞争,对实现自己的就业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没能在大学期间主动培养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而只是在毕业时才感觉就业的压力。从少数民族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有59.68%感到就业压力过大,有30.24%的学生认为未能就业是因为自身综合素质不高;而未就业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中有63.32%的生活完全依靠父母,愿意通过自己努力过活的只有
3.53%。从面临毕业的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的问卷显示,有84.83%的大学生从未参加过人才招聘会,有2.82%的学生从不过问人才招聘会,只有2.28%的学生参加过多次人才招聘会。
(2)就业期望值过高,功利化倾向严重。少数民族毕业生大多数追求高薪和高层次岗位。面临毕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有49.8%的学生要求月薪至少在1500元以上才满意,有45.9%的要求月薪至少不低于1000元;未就业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中仍有43.55%的学生要求月薪不低于1000元,而2004年新疆城镇人均月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乌鲁木齐地区也不过才810.74元。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择业时,有50.2%要求工作环境好,26.1%的要求待遇高,而即将毕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也有50.4%的要求工作环境好,有37.37%的要求待遇高。
(3)片面理解就业,认为就业就是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而对民营企业等非国有单位,则认为不稳定、不可靠、不保险。据在校生问卷调查显示,有45.15%的学生择业时最先考虑去党政机关工作,有40.16%的学生最先考虑去事业单位工作,只有10.11%的学生愿意考虑去企业工作。从对企业的问卷调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占被调查企业职工的比例偏低,未超过10%。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来说,政府、学校以及学生自身行为的非理性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最终导致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问题的出现。原因分析如下:
1.扩招速度过快
连年扩招,使在校生和毕业生大幅的、成倍的增长。2003年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人数是9702人,2005年就达到19580人,递增102%。远远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和社会发
展水平,增加了巨大的就业压力。诚然,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高等教育也需相应的发展。但在迅速发展它的同时,应考虑全面发展的需求和承受能力。如果盲目追求高速度,会对大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目前也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期,原来能接受大量大学毕业生的主要部门,如国企、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等基本进行了机构改革,纷纷压缩编制,从整体上减缓了对于劳动力需求的增长速度。在这种招生总量增加,用人相对减少情况下,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就在所难免了。
2.就业政策上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机制对于资源配置开始发挥基础作用,新疆劳动力市场开始逐步发展和成熟起来。但是当前新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时的就业政策与入学时的倾斜政策还不配套。恢复高考二十多年来,高考民汉分数线一直存在150-200分的差距(或再考虑到有些科目是新疆出题,少数民族学生得分的课目构成等因素,实际水平差距还要大得多)没有改变。调查中,有36.14%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大学里感到最困难和棘手的问题是学习基础差。基础教育的差距导致民汉学生两个标准进入高校,高校也只能以两个标准考核和要求,以两个标准毕业。毕业之后进入同一个人才市场,而市场无情,没有两个标准,它只用一个标准衡量、评价、录用。因此,导致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尤其困难。
3.人才市场机制仍不规范、不健全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完全自主择业的社会环境条件还不成熟:缺乏及时准确的人才供求信息收集、发布、检索和交流的权威机构和通道;稳定规范的人才劳务市场还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网络体系;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权利的社会保障、法律保障体系也不健全等等,这大大削弱了少数民族大学生供求信息和自主择业的时效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一些用人单位的选人心态与方式过于保守与苛刻。有的单位只要研究生,但本科生其实就有能力干好这些工作;有的单位只要男生,但有些女生往往比有些男生更有能力等等,这些都造成择业和择人渠道紊乱不畅。
4.用人单位选人标准与学校培养目标不匹配
随着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少数民族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现实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对于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高校培养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有所长,但实际工作能力却大打折扣,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达到用人标准,这必然会增加用人单位的运营成本。作为人力资源投资方的用人单位,人力资本的投资升值空间是他们共同考虑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讲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愿意把工作机会提供给“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是无可厚非的。但也正是这一要求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求职的瓶颈。据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企业选人最看中的是工作经验,有37%的企业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时最缺乏的是工作经验,有23%的企业认为还缺乏专业知识,还有11.4%的企业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缺乏汉语表达能力。通过对大学生参加面试感受的分析发现,不同的用人单位表现出不同用人的理念。一些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非常看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专业对口和现有工作经验、能力,在招聘面试中就侧重这方面的考核,要求也很严格。企业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有36.4%的企业认为最好是“专业对口”,有13.6%的企业认为“专业对口”是用人的主要条件,还有14.1%的企业认为专业不对口,绝不录用。用人单位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的要求也非常高。据调查,有24.9%的企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非常重视,47.7%的企业比较重视,只有0.5%的企业认为不重要。这说明专业局限和汉语水平给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困难。同时也说明一些用人单位对专业限制过于苛刻,不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在相关领域就业,因而必定造成就业渠道狭窄。
与此同时也应看到,学校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企业坦言,高校的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内容中,普遍缺少实践环节和创新思维教育,显然与社会需求不完全合拍。用人单位对少数民族毕业生总体的认同程度不高,必然导致“有效需求上的就业难。”企业调查显示,只有0.9%的企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很满意,有5%的企业认为不满意,而存有顾虑不回答的多达48.6%。
5.高校在高等教育定位中存在问题
首先,高校“人才培养观”社会认可的约束性小。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高校是受市场冲击较小的一块桃园。由于高等教育供给资源远远小于高等教育需求市场,形成了高校供给的优势地位,到目前为止,不管高校办学效果如何,都没出现高校破产的现象,使得高校成为市场经济中优胜劣汰之外的不倒翁。这样缺乏竞争压力与社会认可淘汰制的约束,使办学理念失去“服务社会”的效果检验标准,即使造成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不适应,也不能从根本上构成对高校办学的压力。
其次,大规模的扩招与有限的投入制约了高校人才培养服务于社会目标的具体实现。招生规模的扩大,没有带来相应的财政投入,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满足不了高校扩招后进行日常教学运转需要的相应费用。教学软环境无财力支持,如学科专业资料少,教师对外的教学与学术交流经费奇缺,学生实验室与学习基地的建立跟不上课堂教学的要求等等。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使高校办学局限于讲台与黑板之间,又由于扩招后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超负荷地应付上课,对课堂教学,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的课堂教学与课程设置的研究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导致高校脱离社会、关门办学。这种办学方法无法造就出适应发展变化的少数民族人才。
6.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时的不良心态
少数民族大学生处在人生的特殊阶段,社会阅历较浅,心理尚未成熟,择业时一旦遇到挫折,稚嫩的心灵极易受到伤害。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时的不良心态表现在三方面:
(1)过高的预期和攀比心理
期望是面向未来的一种心理取向。少数民族大学生追求理想的职业,追求自身价值得以实现,是一种正常的要求。另外,现在上大学不再是单纯受教育,而是要投入相当数额的资本。城镇居民问卷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少数民族家庭中51.92%的家庭年总收入在2万元以下,而子女在校期间一年的平均总花费是10770.15元,每年支付给一个上大学孩子的生活费和学费,占家庭收入50%以上的家庭达到40.41%,占家庭收入50%的有25.37%,甚至有的家庭负债供子女读书。在被调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有57.12%的学生在大学里感到最困难和棘手的问题是学费、生活费紧缺。因此完成学业并在短期得到回报的迫切心情不难理解。但是现实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往往是不如人意。当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观愿望超过了客观条件,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对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就会缺乏应有的思想准备,导致过低地评价自己,对前途丧失信心。如对高收入的期望和追求,有89.14%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抱有上大学就意味着就业、上大学就能找一个好工作的心理倾向,而面对现实的反差,产生强烈的震撼,导致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对自己的学识、能力和前途都失去信心。有44.62%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对整个就业形势所持的是失望、没有信心。
(2)从众心理与保守心理
有些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没有树立起一个正确的择业观,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求职标准,更没有总体职业规划。同时在择业过程中,缺乏相应机构对其职业能力、职业倾向和职业选择的指导。随着传播媒体的宣传导向,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忽视自身的特性,参照社会的取向,跟着感觉走。表现再就业上,思想不够解放,观念没有更新,视野狭窄,缺乏竞争意识,缺乏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和了解,缺乏面对挫折的心理准备。
(3)焦虑情绪和依赖心理
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虽然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能,但是由于他们成长过程一般比较顺利,没有遇到过挫折,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方面没有得到锻炼。在择业时,面对选择又不能很好依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做出合理的决策,而是过分依赖父母和其他人的意见进行取舍,表现出依赖被动,不能“该出手时就出手”。择业的失败体验又加剧了急于求成的心理负担,再经过招聘的残酷竞争和时间的无情推进,更加剧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不安、烦躁、着急、焦虑,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三、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政府、高校和学生个人都必须积极主动采取相应的措施。
1.研究高校扩招的速度和规模,重新审视高等教育扩招政策
决定未来社会发展走向的重要因素,并不是某个时期大学在校生的保有量和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而是社会各个阶层吸收新技术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诚然,人力资本在新疆经济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要,但抛开教育和社会的实际而盲目快速发展新疆高等教育并不十分可取。从各国的经验来看,大学教育普遍被看作是受教育者进入上流社会和获得丰厚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新广大的少数民族家庭愿意承担接受高等教育所花费的高昂成本。但如果没有一个广阔的劳动力市场,那么就会有过多的各学科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他们不得不四处寻找工作,甚至是长时间找不到工作而呆在家里,由于他们无法得到他们认为自己所受教育应当得到的工作、薪水或社会地位,他们会产生极端不满情绪,甚至是民族情绪,这将会影响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因此,高等教育改革必须同新疆的社会需求和环境协调发展相适应,要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根本目的,实现高等教育增长方式的转变。
2.政府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应提供全面的政策支持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就业政策的一个方面,政府要加快制定和完善保障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权益的各项政策,促进就业市场的健康发育,加快劳动人事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等相关制度的改革,实现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少数民族的基础教育,逐渐减少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学时的政策倾斜,相对加大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时的就业政策倾斜。同时,政府不同于高校,掌握着最全面的信息,应发挥自身优势,主动为高校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指导,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3.高校应加强教育目标的针对性,进一步进行准确的定位并加强管理
首先,高校应对教育目标注入新的内容。过去常用的教育口号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和“提高综合素质”。应当说,它们都缺少针对性和操作性。教育的目标具体的说就是要让受教育者在社会上获得一个恰当的生存位置,从而实现其人生的幸福。因此,学校应传授给受教育者获得生存的知识和技能、创造财富的知识和技能和追求幸福(生存价值)的知识和能力。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因需施教,学生才能学有所用,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次,高校应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并加强管理。的高等院校应结合新疆的区情和学校的校情,在对市场需求作出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决定其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规格,并以此来设置专业结构、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加大学校的改革力度,强化师资队伍,特别是少数民族师资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质量,尤其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表达、交际、创新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培养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
4.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往往受到利益和自尊心的驱使愿意到待遇丰厚、环境优越的地方工作,然而这种工作的岗位毕竟有限。因此,我们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加强思想
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高校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少数民族学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通过思想教育可以让学生认清社会,了解国情、区情,充分认识当前新疆的就业形势,引导他们到需要的地方去,并使他们意识到贫困地区、基层单位、乡镇企业等地方人才紧缺,到那里更能体现知识的价值,更有发展创造的空间,更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5.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就业指导工作
对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一要重视。应重新定位就业指导工作,加大投入,改善条件;二要采取多种形式。保障和支持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开展毕业生求职技能培训,多提供给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三要建立全员及全程的就业指导工作。即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并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四要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大力进行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并不是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也不是让大学生一毕业就去创业,而是给大学生播下将来创业的种子,知道应该如何创业,根据什么样的条件,创办什么样的事业。当机会来临时,他就会抓住机会进行创业。
参考文献:
1、周济.教育部周济部长在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
2、马强,张莉.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探析[J],东南大学学报,2003,(2)
3、崔什平.换个思路看就业[N], 中国教育报,2003年4月4日
4、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4)
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6
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加大,就业服务有待加强。由于我市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和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业领域转移。城市建设征用土地,导致部分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而这些劳动力当中大多数人都无一技之长,文化水平也不高,无法满足城市就业的需要。
2、创业扶持力度还应加大。随着市城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创业群体逐步体现出经营和生产规模扩大的趋势,然而随着经营和生产成本的不断加大,以目前的小额贷款扶持力度难以更好的帮助创业者解决资金难题,从而影响创业者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积极性及我市促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开展。
3、“4050”人员和有特殊困难的弱势群体再就业难度大。随着再就业困难的“4050”人员和有困难的弱势群体将不断增加,这部分人因年龄偏大,技能缺乏,难以实现再就业。因此,解决这部分人的再就业问题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内仍是我们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对促进就业工作的建议:
1、要坚持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相结合。把扩大就业和统筹城乡就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总抓手。制定明确的就业工作目标,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发展经济和促进就业的“双赢”。
2、要大力开发新的就业岗位,努力建立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机制。以新兴产业项目建设为主线,广开就业门路,多种途径增加岗位开发数量,逐步形成以第三产业为基础,民营经济为重点,劳务输出为补充的多渠道、多途径、多领域就业的格局。
3、要建立和完善就业培训体系。要整合我市劳动、扶贫、农业等部门的培训指标、资金、师资场地等培训力量,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村劳动力和各类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和就业能力。要充分结合企业的用工缺工实际情况开展培训,重点对缺工现象严重的企业,有针对性开展培训。
4、要全方位支持劳动者创业,以创业带就业。扶持创业的关键是提高创业成功率,吸纳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实现就业的倍增效应。以更大的力度做好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工作。
5、要加大对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扶持力度。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就必须要发挥第三产业的主渠道作用,加大税收补贴、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的扶持力度。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篇7
1. 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存在局限性
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教师通常由学校就业部门行政人员、辅导员、专职教师等兼职担任。而事实上, 大学就业指导课涉及求职技巧、礼仪、心理、法律教育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教师需在了解就业方针政策的基础上, 掌握教育学、公共关系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由于目前就业指导课教师工作及专业性质的局限性, 不是所有教师都完全具备就业指导课教学能力。此外, 在教学中, 有些教师没有在就业指导课教学之中融入终身教育的理念, 只是做到了对知识的传授, 却没有教会学生毕业后再学习的方法。同时, 有些教师没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素质要求, 因此较难确保就业指导课授课的效果。
2. 大班教学, 缺乏针对性, 缺少互动
受目前条件的限制, 就业指导课通常都是多个班合班上课。在大班教学的情况下, 一些教师讲授的内容缺乏专业针对性, 教学形式单一, 不能因材施教, 不能做到对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 教学过程中缺少市场调查、情景模拟等有效的实践活动, 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
3. 职业测评工具利用率低
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而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科学, 采用职业测评工具对学生开展科学合理的职业倾向、个性等测评, 测评结果能够有效指导学生认识自我和顺利求职。但我国不少高校都因场地、设备等因素, 无法做到利用科学合理的测量工具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测评。
4. 课程评价相对薄弱
我国大学就业指导课还没有上升到专业课程的高度, 不少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缺乏应有的重视, 只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视作一门公共课, 对其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二、针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问题的对策
1. 做好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的培养
一方面, 学校要做好规划, 加强对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培养, 走就业指导任课教师专业化、职业化道路。另一方面, 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要邀请社会上有关专家、企业负责人做客座教师, 以充实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 弥补校内教师实践经验上的欠缺与不足。最后, 由于不少就业指导教师缺乏企业管理和运营经验, 高校可以采取措施, 鼓励教师到有关企业挂职锻炼, 以深入了解企业运营机制、管理模式及岗位性质和特点。
2. 重视就业指导课教学,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
高校要真正在思想上认识到就业指导课对学生就业的帮扶促进作用, 就要掌握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情况, 将相关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中, 督促教务部门和二级院系配合就业指导职能部门在课时、教学计划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尽量避免大班教学、周末教学的情况发生。
3. 适时调整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方式
与专业课教学有所不同, 就业指导课教学更加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就业指导课教师要加强就业指导实践和理论方面的研究, 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因此, 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不断提高就业指导课教学的实效性, 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课程实效性和针对性、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
4. 充分借助网络技术开展教学, 精准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目前, 职业测评系统有不少, 不少高校也引入了测评系统;但由于受大班教学、场地过小等条件限制, 无法做到对每一位学生开展职业测评, 也无法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开展职业测评。因此, 高校可以与有关职业测评开发公司合作, 开发人才测评手机客户端, 同时创建完善的就业指导网站, 拓宽与延伸就业指导的时间与空间。
参考文献
[1]李慧娟.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 (15) :88-89.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思想政治教育 模式
1 前言
大学生是国家的“天之骄子”,最宝贵的人才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教改革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1]。大学生就业问题每年都会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大学生能否顺利的就业不仅关乎学生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的繁荣稳定。当今我国紧张的就业形势使得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有着许多的压力,这些压力主要是来至于高校教育转型以及社会劳动力需求结构变化等等方面。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招生人数逐年扩大,更多的学生涌入大学校园,因此每年提供给市场的大学毕业生的人数远远大于市场需求的人数,导致供求不平衡,且有逐年扩大的趋势;另外,社会的高速发展需要各类优秀的人才,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全面、综合。但是现实情况是大学毕业生的素养还不容乐观,因此与社会的需求不匹配,无法达到社会的要求,这些都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高校教育经验,对大学毕业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从而端正自己就业态度,调整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最终顺利就业。
2 当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大学毕业生缺乏奉献精神
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不断地追求物质财富,导致人们大都形成了错误的“利益至上”的观念,他们往往在工作中缺乏奉献精神,不自觉的将自己的利益作为首要的因素。比如说,在一个“你会参加西部计划吗?”的调查问卷中,有高达22.5%的高校毕业生直接明确表示“他们不回去西部,条件太艰苦”;有33.7%的学生表示他们找不到工作时会考虑去西部工作;学生不愿到急需人才而又有更大发展空间的西部地区工作这种现象比比皆是[3]。
2.2 大学毕业生缺乏敬业精神
据相关报道,目前高校毕业生在工作中出现了或多或少的信用危机,主要体现在部分学生弄虚作假、任意毁约。在调查中发现,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诚实守信”的不满意率竟然高达53.8%,而从企业的访谈看,这些企业也认为大学毕业生最大的问题同样是不守信用,缺少实干精神以及缺少对企业、对工作的忠诚度[3]。
2.3 大学毕业生缺乏良好的心理状态
面对现今严重的就业形势,有部分高校毕业生缺乏良好的心理状态,他们不敢在公众表达他们自己;而另外有一部分学生过于自负,他们觉得“自己天下第一”,往往有着过高的就业期望;还有的学生随波逐流,以大众的就业要求来要求自己,人云亦云,错过了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再调查过程中,竟然有高达89.7%的学生表示出自己在就业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沮丧、焦虑以及不安的负面情绪;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企业等用人单位,他们对于学生的抗压能力以及情绪调技能力不满意[3]。
2.4 大学毕业生缺乏团队合作意识
如今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他们大都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团队合作精神,集体观念淡薄。在调查过程中,有超过30%的学生在面对“你是否愿意与同学共享就业信息”的问题时,他们选择不会合作或者视情况而定。当企业在招聘时问毕业生是否知道班级其他同学的就业情况时,令人意外的得到了“不清楚”、“不了解”等等答案[3]。
3 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3.1 加强实践教育活动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活动可以增加大学生才干,提高大学生的修养。高等院校应该为当代大学生搭建一个平台,组织大学生参加相关的社会实践等等活动,为大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另外还可以举办一些讲座,帮助毕业生了解到基层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从而指导学生在基层工作中寻找就业机会,结合自己的优势在基层工作中大展拳脚,同时也要向大学生做好思想工作,让他们做好艰苦奋斗、面对挑战的准备,让毕业生坚定他们的职业方向。
3.2 举办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丰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式,创造良好的就业指导环境[4]。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更加利于就业活动的开展,达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目的。其次,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还能够起到宣传的作用,学校有很多的媒体、广播等等可以宣传与毕业生相关的就业政策以及就业渠道,就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再次,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还可以解答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就业能力。比如说,学校可以定期举行各种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优秀简历评选工作等等活动,并有意识的将各种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一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一一解决这些问题,解决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困惑。
3.3 充分利用网络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是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知识性、服务性等特点,为大学生的网络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帮助。通过学校的网络,可以为毕业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同时还可以在网络上开展相关的问卷调查,借机了解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状况,加强学校与毕业生之间的交流,并在校园网上单独开设一个版块,用于在线回答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这样更加有助于形成网上与网上相互结合、虚拟与现实相互结合的结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3.4 培养专业教育队伍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为了帮助毕业生就业,学校需要培养一支专业的教育队伍。首先,充分调动学校辅导员参与到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要求辅导员在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强化教师的理想信念,突出诚信教育,強调团队合作精神,向学生灌输正确的就业观,引导学生形成国家、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自觉投身到国家现代化建设。另外,就业指导过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一般的就业指导工作,也不是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是这两个方面的结合,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培养出专业教育队伍,要有计划、有目的的选派各级人员进行专业的学习、培训,加强老师的理论学习,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另外,还可以通过一些比赛或者观摩等等,给各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彼此可以方面交流、学习,以此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最后,学校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完善专业教务队伍的各种保障制度,以此保障教育工作者能够全心全意的进行工作,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4 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我们要时刻关注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动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并且帮助毕业生在职场成才成功、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苏陵.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2.
[2]靳红.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新思路 [J]. 科技信息, 2008, (18): 511-511.
[3]张志华,赵波. 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 [J]. 教育与职业, 2009, (12): 63-65.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推荐阅读:
大学生兼职存在的问题08-14
社区大学生干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0-25
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问题08-01
当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08-07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11-05
从当代大学教育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05-13
关于大学生就业法律问题的思考06-30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问卷11-03
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