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与静教案

2024-05-14

动与静教案(共10篇)

动与静教案 篇1

动与静

一、教学目标

1、探索目标:使学生能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2、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学生愿意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问题进行小组探究。

(2)学生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3、知识目标:学生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二、重点难点: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就是参照物的选择,所以如何选择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的动与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准备:课件,电风扇

四、教学过程:

动与静教学

教师:现在上课,同学们,大家都坐过汽车吧,你观察过车内车外的景物变化吗?请大家置身其中,充当一个观察者,观察一下会发现什么现象?请看大屏幕

生:我发现道路两旁的高山在往后退

生:我发现树往后退

生:我发现原来不动的物体在往后走

师:是啊,老师也发现过你们所说的现象,可是为什么呢?

生(1):我问过爸爸,爸爸说因为汽车在行驶,我随车动,所以会感觉到路边的小树,房子在动。

生(2):我想因为车动吧 师:假如站在路边呢?又是怎样呢? 生(1):站在路边观察树和房子是静止不动的 生(2):它们还在原地

师:为什么同样是房子和树,我们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看到它们,就是运动的,而站在路旁看他们,就是静止的呢?

师:人是运动还是静止?要揭示这个问题,必须上好这节课,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讲的:动与静

教师板书:动与静

师:请大家观看两张图(这是一个荡秋千的场面)

师:假如你是那个正在荡秋千的女同学,你认为男同学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生:静止的 师:怎么判断的呢? 生(1):始终在旁边

生(2):因为我和南同学的位置不变

师:假如你是观看的女同学,你认为男孩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生:运动的

生:因为位置发生了变化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我们怎样判断一个人或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生:看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就动,没发生就精

师:好,这就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发生了变化,它就是运动的,反之,它就是静止的。(课件文字)

师:大家一齐读一遍

师:那么老实更深一分的问大家:你是怎样判断位置发生了变化呢? 生:先假定一个不动的人或物体,再观察和它的距离有无变化,还有方位 师:好,你们知道这个假设不动的物体科学上叫什么吗?——参照物 课件:在研究物体运动状态时,假设一个不动的物体,这个物体叫参照物 师:大家齐读一遍

师:谁说一下荡秋千的两个女孩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 生:各有自己不同的参照物

两女孩对男孩的运动状态判断为什么不一样?

1、讨论

课件:以车为参照物,人是怎么样的,以车厢为参照物,人是怎么样的 师:通过以上两个例子,你呢鞥看出为什么做出的判断不一样吗?他们的观点对吗?

生:参照物不同

师:对,参照物的选择很重要,参照物不同,结果不一样(课件)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分析一下这个男孩的运动情况,分组讨论,并汇报

生:(1)坐电梯的男孩相对于扶手是静止的,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2)乘坐公共汽车的男孩相对于汽车是静止的,相对于路旁的树静止的。(3)旋转餐厅的男孩相对于椅子是静止的,相对于旁边的树是运动的

师:请大家看一下电扇的运动情况,并说明它的运动情况 演示风扇实验

师:如果选择扇叶为参照物,保护网是运动的。相对于扇叶,保护网是运动的,如果以底座为参照物,保护网是静止的。

演示飞行员抓子弹的课件 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他发现窗外始终有一个像昆虫一样的物体,就好奇抓过来,哇,却是一颗子弹!请同学们思考;子弹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各以什么为参照物?保护网是静止还是运动的?

课件:运动和静止时相对的

师:好,这节课同学们都很认真,能不能告诉老师学到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怎样判断运动和静止,就是选定一个不动的物体看位置是否变化,有变化就是运动的,否则就是静止的

生(2):我知道了什么叫参照物

生(3):我知道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很重要,参照物不同,结果不同 生(4):我知道了运动和静止是相对而言的

师:说的好,说明同学们听的非常认真,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老师奖励你们一首歌,这首歌优美,有感染力,曾伴随着几代人成长,就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主题曲,红星照我去战斗,不过老师要提一个小小的要求,就是从歌词中找出关于动与静的问题,并说明各以什么为参照物。

请欣赏:

生(1):小小组拍江中游,以两岸为参照物,竹排在运动,河岸和竹排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生(2):巍巍青山两岸走,以竹排和人为参照物,青山在运动,因为它的位置在改变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课下完成以下作业,(1)找出自行车各部件的运动情况,观察时注意安全,(2)找出关于动与静的成语(3)了解关于动与静的成语。

动与静教案 篇2

一.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

在教学过程中, 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通过以下三方面,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宽松, 和谐的学习气氛。

一要更新师生理念, 强化动静意识。为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 教师首先应转换其角色。在教学过程中, 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 交流机会的提供者, 师生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 帮助者。教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 尊重学生, 全方位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通过教师的“教”唤起学生的“学”, 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如, 我在教学《草原》时, 我给学生播放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然后激情导入:听着这美丽的歌曲, 我没仿佛置身于辽阔的草原, 在你的印象中, 草原是怎样的?布置了这样的阅读题: (1) 通读课文, 自学生字、新词。 (2) 边读边思:课文是围绕什么来写的? (3) 自由轻声读课文, 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并回味读时的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 他们联系前面所学到的知识, 很快就找到了答案, 学生学得既轻松, 又愉快。

二要构建平等关系, 创造民主动静。课堂教学的本质应当视为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应尊重热爱学生, 对学生持肯定, 接纳的态度, 建立民主, 平等的师生关系, 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师对学生要有信心和耐心, 尤其对学习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更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和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笔者在教学《负荆请罪》这篇课文时, 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为了调动学生表演的积极性, 笔者自身也参与其中———饰蔺相如这一角色。鼓励平时少言寡语的贺炳凯扮演韩勃。短短几句台词, 不仅抓住人物动作、神情, 还能联系人物的职位、身份、经历等等来体会人物的内心, 更让人体会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品质。以上的互动情境设置, 让学生和老师亲自参与情境, 让学生进入角色、进入生活, 设身处地地去领会课本知识。

三要运用影视动画, 创设教学动静。具体做法如教学《我们爱你啊, 中国》一文, 教师可以先播放著名山川风景:九寨沟、桂林山水等影像资料;再领略著名建筑:长城、布达拉宫、敦煌莫高窟的雄伟辉煌;让学生浏览吐鲁番葡萄、哈密瓜等特产, 最后走进历史长河, 感受祖国的四大发明。学生心就能想象出文章美好景象, 体会文章的内涵美;体验到一种激情与美感的诗意生活。播放完毕, 给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们好好地回味, 自主默读, 悄悄跟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 谈谈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理解, 以及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憧憬。这种做法将引导学生情发于心, 融情于文, 领会到文中的情境美, 音乐美, 使读者之心与作者之心真正得以沟通。

二.穿透课堂师生动静

本班学生唐思雨的作文《百分百快乐课堂》中, 这样描述:“这是六年级 (2) 班的作文课———我们听着老师绘声绘色的演讲, 我仿佛就是那个‘偷’糖的‘小馋猫’, 这时老师问了一个问题:‘你们猜这是真是假?’王玲德还说看老师的表情跟真的一样。大家一致认为是真的。这时老师笑着说:‘哈哈!你们都被骗啦!’大家惊讶万分, 异口同声‘啊?’拐了几道弯也数不清。‘我只是把别人的故事改编成了自己的!我能去当演员吗?’看着这样一位‘天真’的老师, 大家对曰:‘能!’我觉得, 我那幼小的心灵被一把十亿分尖利的刀, 划出了一道‘巨无霸’大口子。‘现在给你们讲一个我自己的故事……这故事大概是老师小时候偷梨子的故事。老师讲到一半, 就让我们猜是怎么偷到的, 我们纷纷帮老师出主意。可老师给了我们一个令我们难以相信的答案, 是善良的看果园的老爷爷帮了她们……’老师让我们打草稿:‘把我当成……’‘看门的老爷爷!’姚硕抢先了一步, 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哈———!哈———!’我笑了, ‘叮———!叮———!叮———!’下课铃响了, 这堂课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

笔者对那堂作文课印象也很深刻, 良好的课堂气氛源于孩子对我的信任。接下来的写作, 连平时最怕写作文的那几位同学, 也是一气呵成。

养生的动与静 篇3

关于“动”的功能,大概有以下几种,现提供参考选练——注意因人制宜,量力而为,循序渐进。

加强心肺功能的运动有:‘走、慢跑、游泳、爬山、骑自行车等。

强化肌肉、关节功能的运动有:体操、武术、保健按摩等。

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并可安定情志的运动有:太极拳等。

养心在静:“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静而后能安”,“静者寿,躁者夭”。故心神宜常安静、凝聚而不散,无事时是这样,应事时也是这样。

平时,宜常习技艺如气功、琴、棋、书、画、种树栽花等。用以寄托精神。自古以来,气功师、书画家、花农菜农,他们长寿者多,不是无因;我的体会是,在学习或工作时,专心致志,对事业全心全意,8小时以外则兴趣盈然地寄情于一枝、一艺、一诗、一画,这是养心的妙法。

“静默”也为养心之法。最近美国哈佛大学实验证明,静默时人可产生“意识的变形”,从而可以降低人的血压。现代身心医学研究认为,静默之后。精神上的放松可以改变体内生理生化状态,使心跳与呼吸变慢,肌肉紧张和耗氧量下降,同时血脂也会下降。所以,当今的学者已把静默作为祛病延年的一种疗法,即“静默疗法”。

《线条的动与静》美术教案 篇4

本课是小学美术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课。属于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使学生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本课针对学生特征和心理特点,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观察、欣赏、体验和感受中自主探究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学习。融看、画、做、玩于一体,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线的造型方法,并围绕本课的知识点,通过线造型给人的不同的视觉感受,能较准确的运用直线、曲线等美术造型语言进行艺术创作。

学情分析:

本课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观察、欣赏、体验和感受中自主探究,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学习。融看、画、做、玩于一体,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由于学生整合能力还不够,在教学中我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大量图片,不但可以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还会有效提高美术课程的文化传承作用,以达到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基于对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道曲线与直线分别能够表示动与静的感觉。

2.能用曲线或直线进行主题创作。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观察力、表现力。

教学重点:

体验直线和曲线所产生的静止与流动的不同感觉。

教学难点:

能准确地运用直线和曲线这两种造型语言表达自己的独特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道具、各种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对比观察,用线条作记录:

a.教师组织几名学生到前面,师生共同玩一玩事先准备好的彩带,随意舞动飘飞,其他同学观察后用线条做简单记录。

b.观察教室里的门、窗、墙角线,把它们用线条记录下来。

2.对比观察后,从线条的种类,带给人们的感觉,产生的联想三方面来讨论:彩带舞动记录的线条,门框墙角记录的线条有什么不一样?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并归纳:

种类:直线 曲线

感觉: 静 动

联想:静(桥、铁塔、路灯、地平线、楼梯、公路、建筑物、电线、麦田……) 动(梯田、沙漠、流水、艺术体操、海浪、舞龙灯、夜晚的焰火、绽放的礼花、跳动的火苗、舞蹈、流线型跑车、雕塑、床单的图案、树根……)

4.线条是绘画中最概括最简明的表现形式,线条的变化也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以上的学习和我们接下来将要研究的都是线条的动与静。(提示课题)

(二)发展阶段:

1.学生将手中的图片分为静和动两组,师生共同反馈。

2.线条在生活和艺术创作过程中运用十分广泛,艺术大师也恰恰利用了它的丰富多彩创作出了不朽之作。

出示图画,指导学生观察。

艺术家们用多样变化的动感线条和富有节奏,充满强烈韵律感的艺术手法,表现了画家们丰富的思想内涵。

3、其实绘画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我们再来欣赏一些同龄小朋友的作品。

出示好的作品,供学生欣赏。

(三)练习创作阶段:

1.欣赏了这么多的作品,我想你们一定有所收获,那么请同学们交流讨论一下,你想用什么线条表现一幅什么内容的画面?学生讨论后汇报结果:

(1)用平行的直线表现静止感觉的作品。

(2)用弧线、有节奏的波浪线,动感强烈的线条表现流动感觉的作品。

2.学生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启发有困难的同学,展示、鼓励有创意的作品。

(四)作品展示、评价阶段:

1.学生自评,同桌互评,小组评。

2.教师点评,提出修改意见。

(五)总结阶段: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以线造型表现的事物,只要我们拥有了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美就在我们身边!

动与静教学反思 篇5

在本课教学中,我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思想,运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深地感到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一、创设情境,激趣入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本课开始时,我就提出一个学生们都非常熟悉的问题,“我们坐在行驶的车上观察车外的景物,会有什么发现呢?”学生听到这个问题后,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课堂上,于是回忆起坐车时的体验,“坐在车里看见地面上原来不动的房屋和树木都往后走”,“实际上是车在地面上行驶”等。这时我又提问“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引起学生探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兴趣。因为科学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所以在这里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为什么,而是通过下面的`一步一步讲解,让学生自己从中找到答案。

二、自主合作,讨论第一文库网交流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我让学生看课本中“荡秋千”的插图,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从坐在秋千上女孩的角度来看,秋千上的男同学和她自身的位置关系没有改变,所以她认为秋千上的男同学是静止的;而对于地面上的女学生来讲,秋千的男学生相对于自身来讲位置在不时改变,所以认为秋千上的男学生是运动的。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图中判断秋千上的男同学是否运动,是将秋千上的男学生和判断者自身作比较,看两者的位置发生变化没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作出判断一个人或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说一个人或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是相对于一个参照物来说的,人或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就说这个人或物体是运动的;反之,位置没有改变就是静止的。

接着我又播放汽车行驶在公路上(坐在车里的人看窗外景物和站在路旁的人看景物),为什么相同的景物在不同的人看来,有不同的结果,从而让他们自己找到原因――原来是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呼应了课的开头。

三、实践应用,巩固知识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态度、情感各个方面得到发展这才算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在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之后,我让学生分析课文中三幅图里戴帽子学生的运动情况(自动扶梯上、公共汽车上、旋转餐厅里)复习了刚刚学习的运动知识。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课堂教学中的动与静 篇6

2016-09-05 甘肃教师学苑收藏,稍后阅读

动态教学和静态教学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两种基本形态。课堂上的“静”是学生知识的自我构建、能力的自我形成、思想的自我碰撞,是“动”的准备、“动”的铺垫;课堂上的“动”是思维的交融、智慧的搏击、心灵的沟通,是“静”的张扬、“静”的升华。教学中的动静之道,就像花儿与绿叶,静是绿叶能量的积蓄,动是花儿精彩的绽放。因此,理想的教学课堂既应该有“动”也应该有“静”,一张一弛,动静结合,教师教学要合理处理好课堂教学“动”与“静”的关系,该动就动,该静就静,注重实效,收放自如。这种“动”“静”结合的教学场景正是经营高效课堂所要追求的效果图。本期,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课堂教学中的“动”“静”之道。

一、教学中“动”与“静”的误区

一直以来,不管是上课还是听课,主要的一个评价标准就是看课堂是否精彩,精彩的一个主要标准就是看课堂是否出彩,而出彩又大多指向课堂的“动态性”活动。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口动有声、心动无痕,安静的书桌下面可能藏着涌动的心灵。以“生”为本不是以“声”为本,太看重表面难免浮华,那不是课改的正确方向。以下就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两点活动误区:

1、重“动”轻“静”

在活动设计上,多为“动态性”的活动,如:齐声朗读,相互对话,全班齐问齐答,小组讨论、探究、交流活动等,主要是体现在口动和手动(鼓掌)而忽视了“静态活动”(阅读与理解,练习与思考、理解与表达、动脑与动笔)。

2、以“动”代“静”

一节课下来,都在忙于搞各种“动态”活动,没过几分钟就有一项活动,“动态”活动的时间占了三分之二,而真正安静下来进入练习与思考,阅读与表达的时间却很少,时间都跑到“动态活动”中去了。

课堂教学是个动态的过程,就真实的课堂而言,应该是有动有静,动静交错。无论是动态的活动还是静态的活动,均属于课堂活动的范畴。相对而言,动态的活动是外显的,而静态的活动则是隐性的。教学中“静”和“动”是相对的,该动还是该静,先“静”后“动”,还是先“动”后“静”,“静”多“动”少,还是“静”少“动”多,这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需求和当时的课堂状态相机而定。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正确把握教学中的“动”与“静”,教师首先要了解课堂教学中“动”与“静”的实质。

二、教学中“动”与“静”的实质

1、“静”实质是一种“动”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动态的;另一种是静态的。动态的活动包括: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画一画、演一演等等。这些活动,能明显地感觉到学生在“动”,能听见他们的声音,能看见他们的动作。而静态的活动包括:静静默读、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用心体验、细细品味等等,这时的学生也许一动不动,也许一言不发,但是,他们的思维在活动,他们的情感在变化,这种静本身就是一种活动。虽然,它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上与动态的活动不同,但是,就其本质来说,它们是相同的。

2、课堂“动”“静”必不可少

课堂教学离不了静的活动,比如教师的讲解,需要学生专心地听;教师的示范,需要学生专注地看;遇到问题,需要学生用心地思考……而且,越专注,学生获得的信息就越丰富。同样,教学中,学生需要讨论,需要交流,需要合作,需要表达,因而他们也需要“动”起来。只有让学生动起来,他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才会变得更广,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培养,个性才能得到彰显,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得以建立,健全的人格才能得到发展,他们的主体性也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可见,“静”和“动”的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各自的作用,两者不可相互取代,二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何时动,何时静,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时机、教学对象来决定。

3、张生“动”而弛生“静”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注意力的持久时间不长。长时间的单一的活动,容易使儿童产生疲倦而对活动失去兴趣。变化的、新鲜的事物则能不断地刺激儿童,使他保持注意力。课堂的节奏应该富有变化,时儿快,时儿慢。一味地快节奏,一个活动紧接一个活动,会使学生感到疲倦;而一味地慢,或者活动太少,该动不动,会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学生感到没劲,从而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必须要能善于控制课堂的节奏,掌握好动静的度和量,动静结合,张弛有度。这样,才能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4、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在教学活动中,很难将静态的活动与动态的活动绝对地划分开,二者之间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若有所获,往往会不自觉地寻找述说的对象一吐为快;发现问题而不能解决,常常会迫不及待地寻求帮助;在获得成功的喜悦时,往往会情不自禁地与别人分享。学生正是在静态的活动中产生了“动”的欲望,随着静态活动的深入,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动”起来。而在动的过程中,学生也不是一动到底。他们需要专心地倾听,仔细地思考,不断吸纳新的信息,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他们不自觉地由动转为静,为自己下一步的动积蓄力量。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及时了解他们此时想要干什么,并根据学生的这种需要,不断地调整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

三、合理安排动、静态教学

“动”与“静”有着相对的稳定性,他们功能的发挥,取决于教与学行动上的协调一致。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课型和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设计两种不同层次的活动。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真正让学生该动口时就动口,该闭口时就闭口,该出手时就出手。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才能做到动静有致呢?

1、“动”“静”结合,张驰得当

就新课程标准而言,对于课堂教学的要求更多是“动”,而这个“动”又是相对的,也需要“静”。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学节奏密而不疏,学生就因长时间紧张造成疲劳,产生抑制。再加上各学科都有其自身的抽象性,学生往往感觉到乏味、单调、枯燥。所以,教师要针对各学科和学生好奇、好问的特点,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富有挑战性的氛围,同时还要注意复习旧知识,新课的导入,训练形式的转换,教学中的过渡和衔接时,教学活动在“动”的过程中,应力求简洁、明快、紧凑,让学生不感到拖沓,不感到厌烦,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但是如果盲目追求“动”,学生的各种感观则难以得到充分的感知。那样也容易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学的进程,思维无法拓展,造成“消化不良”,效果适得其反。如果全“静”,教学节奏势必疏而不密,学生就因过于松弛分散了注意力,则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阻碍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有效把握教学内容和目标,恰当分配时间。若教学目标难达成时宜“静”,且缓而不松,若教学目标易达成时宜“动”,快而不虚。“动”“静”结合,多层次、小台阶分步训练。“动”的时间要扣准,“静”的时间要适当,“动”“静”轮换时间要力求准确。这样的教学节奏,高低起伏,张驰得当,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动”中求“静”,“静”中求“动”

若教学目标偏重知识传授,教学难度较大,学生基础水平较低,则宜多“静”(听授、思考等);若教学目标偏重于技能训练,能力培养,教学难度偏小,学生基础较好,则宜多“动”(讨论、直观教学、作业练习等)。什么是“动”中求“静”呢?从讲授到作业练习,教师活动范围应递减,学生活动范围应递增,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人翁地位,从实际出发,千方百计地挤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进行自学,或者看书,或者操作,或者练习。同时,在此期间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得第一手材料的反馈信息,腾出手来对学习困难的同学进行“短动”,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轮流点拨指导,适时反馈回授,这就是“静”中求“动”。两者有机结合、协调统一,可以更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比如,在教学时,为防止学生出现单纯地模仿与记忆,从上课的第一时间就能“抓住”学生,可以采用游戏来进行教学,力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用更有效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结合自主探索、自主思辨进行学习。通过“动”和“静”结合的过程,不仅让学生亲自参与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而且还可以极大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调动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自主的意识与能力。

3、“动”“静”交替,“动”“静”有致

“动”与“静”纵贯整个教学全局,“动”“静”的交替与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性环环相扣,步步相生,具有特定的教学程序。学生在学习中不能简单地模仿、机械地记忆而教师应抓住教材的脉络与重点扼要地进行示范讲解、点拨指导,从而排难解惑,重点突破,冲淡难点,实现“一动一得”。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留出一定时间与学生共同讨论,要允许学生有一个走弯路的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疑问,这恰是学习新知识的开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带动全部教学活动的顺利发展,并为下一个“静”作好准备。因此,动静有致的教学,教师最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是否具备适当的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产生联系。这就要求互动教学与随机练习的轮换交替,连贯衔接,同步进行。有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导下进行自学、自练和自改作业,注重学习活动的创造与运演。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对自己的学习有着清醒明确的认识,从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到学习策略以及学习情感的投入都非常主动。鼓励和帮助学生在“静”中自己探究问题,用理性的思维对当前现象或问题去加以分析解释,经历思辨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的主旨,就是努力让学生亲自感受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积累丰富的经验,凭借自己的力量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但其中要忌“动”“静”轮换过于频繁,这样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师都应认识到:不论“动”的教学设计还是“静”的教学设计,都必须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向之内。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根本,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诸多方面来考虑,灵活地进行“动”“静”的选择与“动”“静”的组合,这样才能真正协调好“动”与“静”的一致性,做到真正的“动”“静”有致,实现最佳的教学过程。

动与静教案 篇7

一、前与后——凸显多媒体的优势

大班语言活动《大头儿子旅行记》, 我在2004年12月昆山市公开活动中展示过, 那时候, 多媒体技术已经有, 但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还没普及。以前的语言活动大多是采取挂图、磁带的形式, 我那时, 已经有些创新, 根据活动设计, 把白纸裁剪成长70厘米、宽60厘米, 在每页上用水彩画了有关《大头儿子旅行记》的图案, 订成一本大的连环画, 在上课时, 就像翻阅图书一样, 一页页地按顺序翻, 每翻到一页, 教师就根据画面的内容进行教学, 例如, 翻到第一页, 教师就问:“这是谁?”“大头儿子想干什么?”翻到第二页, 教师问:“阿姨拿着垃圾袋在做什么呢?什么是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呢?”然后, 幼儿操作 (每人一张操作纸, 纸上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志, 还有各种物品, 让幼儿连线。) ……在当时, 这节课也受到了教师的好评。

今天,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它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特点, 易于激发幼儿的兴趣, 能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弥补幼儿直接经验的不足。所以, 我来了个“老戏新唱”, 用原来的大班语言活动《大头儿子旅行记》的教案, 只是把以前的图片改为多媒体课件。活动开始, 教师点击鼠标, 大头儿子就出现在大屏幕上, 眨巴着大眼睛, 晃着它的大脑袋, 主动跟孩子们打起了招呼:“嘿!大家好, 我是大头儿子, 我要出去旅游了, 朋友们跟我一起出发吧!”小朋友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教师又点击鼠标, 大头儿子来到了公园里, 看见阿姨在扔垃圾, 阿姨一会儿想扔这个桶, 一会儿想扔那个桶, 这时就来了个画外音:“什么是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呢?”孩子们情绪高涨, 讨论了起来。然后画面上出现了操作题, 小朋友只要点击鼠标, 纸、书本、易拉罐等垃圾就自动进入可回收的垃圾桶, 果皮、剩菜等都进入了不可回收垃圾筒, 同时, 画面中想起了掌声, 孩子们得到了鼓励, 越发兴奋……

大班语言活动《大头儿子旅行记》, 通过两次教学、却收到了不同的效果, 前一次教学, 孩子们中规中矩, 虽然, 教师也很想把学习的主动权给孩子们,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 孩子们还是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学习。后一次教学, 教师灵活地运用课件的优势:视觉信息———大头儿子圆头圆脑的样子……听觉信息———美妙的背景音乐、小鸟的叫声、青蛙的哭声……色彩信息———绿绿的草地、蓝蓝的天空……动态信息———大头儿子的走动、小动物说话的姿态、飘动的树枝……在这诗情画意的氛围中, 教师始终抓住幼儿的兴趣, 注重幼儿的感受, 让幼儿来主动学习, 在具体形象的生动画面中, 把看、听、说、做统一起来, 使幼儿进一步提高了对词汇、句子的运用能力及表达能力。

二、动与静———体现多媒体的动态

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具有具体感性的立体信息的动态情景, 直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大班语言活动《大头儿子旅行记》中, 大头儿子能走、会说, 鸟儿会叫会飞、青蛙会跳会哭、白云会飘、花儿会摇、树枝会摆……整个课件都处于动的状态, 活动一开始, 随着教学课件的播放, 幼儿立刻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随着逼真形象的音响和富于动态的情境, 幼儿情不自禁地想说乐说, 很快进入活动中。整个活动结束, 幼儿还兴致未尽, 还强烈要求再看一遍。由此可见, 幼儿活动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更重要的是, 课件中动态的信息, 因为更富有真实感而能唤起幼儿已有的经验, 使幼儿不只是仅仅将它单纯地作为某一知识去理解, 而是在积极运用已有的经验理解和把握它的同时, 产生好奇和疑问, 促使幼儿积极质疑。与此同时, 教师用鼠标器控制画面, 做到动、静交替, 使幼儿通过交流、表达, 更充实地把握了故事内容, 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在语言活动中没有丰富的语言素材, 只有几张静态的图片等简单的教具, 就不能很好地发展幼儿的语言。为此, 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一个非常丰富的动态语言环境, 就如《大头儿子旅行记》中, 连平时寡言少语的幼儿也都积极举手发言, 争先恐后地回答, 幼儿的注意力完全投入到活动之中。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声情并茂, 具有喜闻乐见的特点。

在语言活动《大头儿子旅行记》中, 对语言材料的理解、欣赏, 能培养幼儿对语言美的感悟以及语言表达的语感能力。但由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限制, 他们对材料内在意义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也就很难在欣赏过程中通过想象, 形成鲜明的画面, 语感的培养受到了限制。而运用Flash课件, 则能以文字、声音、动画三结合的方式, 有效地烘托、渲染语言欣赏的氛围, 促使幼儿入情、入境。例如, 在组织语言活动《大头儿子旅行记》的时候, 就考虑到这样一个问题, 如何让幼儿对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志理解, 光讲肯定没有效果。我就巧妙地把课件运用到了活动中, 只见画面上出现动态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志, 可回收标志可以循环反复, 而不可回收标志就不行。孩子们通过动态的画面, 清晰地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

三、繁与简——呈现多媒体的灵活

在多媒体课件还没有普及的那个时候, 在教育第一线从事多年的教师都深有体会, 一次成功的教学活动, 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动用一大批教学辅助器材, 什么挂图、黑板、模型等各种材料。例如, 我在2004年组织实施的大班语言活动《大头儿子旅行记》中, 我准备了自制连环画、操作材料每人一份, 小图片若干 (书本、果皮、瓶子、易拉罐等图片) 录音机、投影仪, 我在上课时, 配班老师一会儿摁录音机、一会儿发操作材料, 也忙得不可开交, 还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而如今, 有了多媒体课件的参与, 轻轻松松一只鼠标、一个按钮, 还可以随意地放大、缩小、定格、移动, 还能将一些支离的、零碎的环节整合起来、连贯起来, 整个事件的变化, 一环不漏, 每个细节都一目了然。孩子们可以看、可以听、可以操作, 将传统教育的繁琐化为轻松的简洁, 不仅节省了教师的时间, 避免了手忙脚乱, 更使教学活动精彩呈现,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 大班语言活动《大头儿子旅行记》中, 有一个环节, 认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志以及哪些是可回收垃圾, 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 以前是运用小图片让幼儿说说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而现在, 只要孩子说什么, 我就点击鼠标, 画面中就会出现孩子所说的物品, 说对了, 还会响起掌声。说错了, 就会出现“加油加油”的声音。还有操作练习《连连看》, 以前教师给每个孩子准备了操作纸, 操作纸上画有各种可回收的物品有布料、瓶子、木块、图书、钉子等以及不可回收的树叶、果皮、鱼骨等, 还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志, 然后让孩子连线。现在只要让孩子点点鼠标就可以轻松搞定。省去了教师许多繁琐的工作, 呈现了多媒体课件的灵活性。

四、虚与实———展现多媒体的直观

多媒体课件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 有其独特的优势, 能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实现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整与散、虚与实之间的相互转换, 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把一切遥远的、陌生的事物带到我们的面前。又能生动形象地再现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而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 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多媒体教学软件以其鲜艳的色彩、多变的动态画面、声音的配合能有效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从而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 幼儿园多媒体课件虚拟了现实、再现了生活场景, 把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枯乏知识趣味化, 从而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因此, 多媒体课件就是凭着它的虚与实、直观来吸引孩子的。例如, 在大班语言活动《大头儿子旅行记》中, 教学内容都是一些环保的话题:人们乱扔垃圾、乱砍树木、乱排污水, 导致我们的地球发生了可怕的变化, 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幼儿能够亲眼看见的、亲耳听到的或亲身感受过的。而活动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孩子畅想未来, 我就设计了这么一个多媒体课件画面:大头儿子来到了2020年, 2020年的天更蓝、草更绿、花更香、水更清、汽车不用汽油、人们低碳出行、污水可以发电、垃圾可以变成天然气等等, 这些都是虚拟的, 现实生活中孩子们是没有见过的, 是想象出来的。但通过多媒体课件画面, 让孩子们身临其境, 展开无限的遐想, 激发幼儿更热烈地展开讨论的话题, 让幼儿有话可说。

从上可见, 把多媒体技术巧妙地运用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 能够为幼儿提供一个身心愉快、主动学习的良好环境, 会成为我们教师最为形象、动态、灵活、直观的传授工具, 将为幼儿园的教学注入无限生机和活力。

摘要:多媒体技术, 具有多样性、新颖性、直观性、趣味性、再现性、灵活性、动态性等特点。在幼儿园教学中, 能将抽象的变成形象的、复杂的变成简单的、平淡的变成生动的, 融视、听、画为一体。活动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的特点以及灵活多变的使用方法, 能让教学活动充满活力, 又能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弥补幼儿直接经验的不足, 促使幼儿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关键词:多媒体,活动,运用

参考文献

浅析课堂教学的动与静 篇8

关键词:安静;活跃;课堂;结合

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课堂上科学地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是提有效课堂的一个重要方面。我认为一堂成功的课,既不是静悄悄的,也不是把课堂搞得轰轰烈烈的。而是要不失时机地把握好“动”与“静”的关系、“动”与“静”相结合。

那么什么是课堂教学中的动与静呢?“动”即以游戏、表演等形式把所学知识展现给学生让他们参与其中,从而培养对课堂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静”即由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学习新知,有条理的传授给学生。

古人云:“静能生慧”。 于是有的老师非常注重课堂上的“静”,喜欢一根针摔在地上都能听得见的纪律。一个人站在讲台上孤芳自赏滔滔不绝地讲上四十分钟,自认为教学效果好,结果会怎样呢?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不是一进课堂就成为僵化的木偶,昏昏欲睡,眼神呆滞。造成课堂上大部分学生不喜欢发言,不敢发言。即使是老师指名道姓也很不乐乎站起。有时学生一副胆怯别扭的动作令你哭笑不得。这究竟是何原因造成的?难道不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深思吗?这都是教师过分强调教学的静,忽略了教学的动。长期以来,总习惯以课堂安静程度来评价一堂课的好坏。其实 “教室里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同学们都瞪大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老师”,这样的课堂未必是一堂优秀的课堂。如果过分强调教学的安静作用,忽略了教学的动。把课堂当作展现教师自己才华的舞台,把学生当作接收器,而忽略了学生的发展、思维、动态需求。那么长期以来,教师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缚或代替学生的思想;以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规范和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久而久之,课堂便成了学生的包办所,学生便规规矩矩成了听众。学生只有被动地参与,消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的确,课堂教学需要“静”,没有“静”的“动”是散乱的活跃,宁静方能致远,在开放式的课堂中是得要给学生留一点静,让她们酝酿情感,品味思索,唤出内在的灵性,这非常难言可贵,可一味求静得课堂,只怕死气沉沉的课堂可能会有不少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思想分心,最终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既然静的课堂不能达到理想的课堂,那改变学生的这种学习状态,让学生学得主动,生动活泼,让课堂动起来不就行了?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興趣是入门的向导,是动的起源。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曾认为:“智慧始于动作”,他主张课堂教学要变“坐中学”为“做中学”。于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电脑的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得到广泛运用。有些教师片面地强调课堂气氛要充分活跃,认为越热烈越好, 整个教学过程从头到尾充斥着大量复杂的信息、不停转动的画面,课堂上自始至终提问题,讨论不断,或举手回答声、或讨论声此起彼伏,师生忙得不亦乐乎,好像一个竞赛场面。这样就是一堂科学的课堂教学了吗?其实,不然。

我认为一堂成功的课,既不是对教案机械的照本宣科,也不是硬要把课堂搞得轰轰烈烈,摆花架子。而是要不失时机地把握好“动”与“静”的关系, “动”与“静”相结合。

教学过程是“动”和“静”共同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动”和“静”需要平等地参与教学。因此,课堂教学不仅安静如水,更要波涛汹涌;不仅要想方设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感受,更要让它们懂得在沉思中聍记;不仅要“教室里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而且更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大胆质疑和提出问题。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握动与静的节奏,根据教学的需要转化动与静,像大海一样,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汹涌澎湃,两者交替出现,一张一弛。老师具有应有的魅力,就能感染学生,让学生可静可动。我们可以先用游戏、表演等形式吸引学生,使学生心甘情愿的“动”起来,积极投入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来。然后采用独立思考——“静”、小组合作——“动”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完成教学内容。在动静结合的基础上,我们还必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特点等诸多方面来考虑,灵活的选择“动”“静”与组合“动”“静”。

课堂气氛中的动与静是相对的,动、静只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把握好动与静之间的度。教师要把最有价值的知识以最有效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入手,实现学生学习方法的根本改变,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对学生来讲都是必要的,对其有效整合,实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教师在掌控课堂教学时,应根据学习内容及学习方式适度,调控选择动还是静得方式,来营造最佳课堂教学气氛,从而达到最佳课堂教学效果。调控好课堂教学中的动与静,也就创设了完美和谐的课堂。

综上所述,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识到,课堂单是静了不够完美,只是动也不是最有效的课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把握好“动”与“静”的关系,适时地“动”与“静”相结合,这样才能实现最佳的有效课堂。

参考文献:

[1].蔡楠荣.《课堂掌控艺术》[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3.

[2].魏婷婷.关于“教学生活化”的再辨析——从美国的“木匠教学法”看我国的“教学生活化” [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06期.

动与静教案 篇9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入手,设计了两个活动:“荡秋千”、“分析电扇工作时各部分的运动情况”。先让学生明确如何判断运动与静止,然后再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他们充分分析、讨论有关“相对运动”的问题,从而对运动的认识进一步提升,明白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相对而言的,并能用这一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运动或静止的现象。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问题进行探究。2.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三、科学知识目标

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判断实际生活、环境中物体的运动情况,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如何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的动与静。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材料与用具: 电扇,多媒体课件。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让两组同学来模拟运动和静止两种状态,并分析对两组学生来说,哪一种算运动?哪一种算静止?

同学演示:第一组行走,第二组不动。

提问:哪位同学愿意发表意见?(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如:“为什么你会这样想?你认为这两种状态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什么动了?什么没动?)

引导学生归纳出:当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时是运动,否则就是静止。2.想象:夜晚,月亮走我也走的情景。3.观看荡秋千的图片。

教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一定会见到很多运动和静止的物体!例如:我们坐在行驶的车上观察车外的景物,会有什么发现呢?秋千上的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二)新课教学 1.举例探讨

教师:关于运动与静止,我曾经听到过一段有趣的对话。有一次,我坐火车,旁边有一对母子,小男孩大约3~4岁,可能第一次坐火车,什么都感到新鲜,火车开了以后,他还在东瞧瞧,西看看。突然,他注意到窗外的景物,然后就像发现什么新大陆似得叫了起来:“妈妈,房子和树都在往后跑。”他妈妈就笑了:“傻孩子,不是房子和树在跑,而是火车在动。”

教师:现在我要求四人一组,同学之间对此问题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你同意谁的话?为什么?归纳小组的意见,等会派代表来汇报。

各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旁听。

小组汇报与交流。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发现和观点进行解释和交流。(其中,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小男孩的话,如:“你们坐火车或汽车时,有没有这种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假如小男孩站在路旁,他还会认为房屋和树木在动吗?”“为什么坐在车里会有这种感觉?他有把自己看成是动的吗?”“当他把自己看成是不动的,然后比较房屋、树木与自己的位置,他发现了什么?”等等)

归纳:科学上判断物体的动与静,一般会先假设一个不动的物体,我们称为参照物,然后会拿要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进行比较,看它们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有,则这个物体就是运动的;否则,就是静止的。

2.运用多媒体演示孩子“荡秋千”的片段。

提问:请四人小组的同学一起分析,根据上面所学的知识,如果要研究秋千上男孩的运动情况,我们可以选择哪些物体做参照物?分别和这些参照物比较,秋千上的男孩的运动情况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

各小组同学分析讨论,教师巡视旁听。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相互交流质疑。

提问:为什么同一个人,既可以说他是运动的,又可以说他是静止的呢? 让学生交流得出: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参照物的选择很重要。

3.引导学生用参照物、位置改变等科学用语,讨论课本插图中,不同情景下戴帽子同学的运动情况。

拓展活动:分析电扇工作时各部分的运动情况。

引导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判断例子中物体的运动情况,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三)课堂练习

(教师出示幻灯片)师生共同完成(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1.秋千上的人

静止

地面上的人

运动

.秋千上的人

运动

地面上的人

静止

2.研究的物体

乘客

乘客

参照物

地面、树

司机、汽车

位置是否改变改变

没改变

动或静

《小学科学说课稿:《动与静》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动与静》是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七课,该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运动,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一)设计理念

科学课主要是培养同学勤于钻研、锲而不舍、合作学习的情感态度和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教师要善于引导同学探究、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发明性地感受、鉴赏科学知识。

(二)设计特色

围绕“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的这一焦点,教师恰当运用多媒体VCD进行师生对话。

(三)教学目标

1、探究目标:同学能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同学愿意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问题进行探究。

(2)同学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3、知识目标:同学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4、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同学能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判断实际生活环境中物体的运动情况,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根据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如何选择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的动与静。

二、说课稿

1、创设情境,激趣入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呢?本课开始时,我就提出一个同学熟悉的问题,“我们坐在行驶的车上观察车外的景物,会有什么发现呢?”同学听到这个问题后,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课堂上,于是回忆起坐车时的体验,“坐在车里看见地面上原来不动的房屋和树木都往后走”,“实际上是车在地面上行驶”等。这时我又提问“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引起同学探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兴趣。接着我又播放多媒体VCD《汽车的运动》(动画片)让同学观看,看完VCD,同学探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兴趣更浓了。

2、自主合作,讨论交流

同学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只有充沛发挥同学的主观能动性,才干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在同学的兴趣被激发后,我让同学默看课文中“荡秋千”这一局部内容,并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从秋千上女孩的角度来看,秋千上的男同学和她自身的位置关系没有改变,所以她认为秋千上的男同学是静止的;而对于地面上的女同学来讲,秋千的男同学对于自身来讲位置在不时改变,所以认为秋千上的男同学是运动的。我进一步引导同学认识到课文中判断秋千上的男同学是否是静止的,是将秋千上的男同学和判断者自身作比较,看两者的位置发生变化没有。在此基础上让同学讨论作出判断一个人或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说一个人或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是相对于一个参照物来说的,人或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就说这个人或物体是运动的;反之,位置没有改变就是静止的。接着我又播放VCD《汽车的运动》,让同学再次熟悉判断物体动与静的方法。

3、实践应用,巩固知识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同学发展为本”,让同学在知识、技能、态度、情感各个方面得到发展这才算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在同学掌握所学知识之后,我就让同学解决实际问题。这时我播放多媒体VCD《奔跑中的狗》,让同学判断VCD中物体的运动情况。然后又让同学回到课文中,分析课文中自动扶梯上、公共汽车上、旋转餐厅里戴帽子同学的运动情况。最后让同学分析电风扇工作时各个局部的运动情况。通过分析解决问题,发展了同学的能力。

三、教学体会

动与静教案 篇10

关键词: 中学数学 教学策略 课程改革

一、引言

数学课程不仅要学生掌握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发展智力。在以往的中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填鸭式”教学模式占据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学习热情难以激发。教师要仔细思考,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促使学习动机产生,提升教学质量。在组织数学活动时,教师要处理好动与静、放与收这两组关系,构建高效课堂。

二、如何处理好数学课堂动与静之间的关系

1.小组探索活动

《数学新课程标准》对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提出新的具体方向:教师要在课堂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思考的机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在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中学数学课堂可以采用这种形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堂“动”起来。

如教学《同类项》知识时,教师可将班级学生分为5人小组,引导组内探究同类概念:小组阅读教材,思考“同类”含义,以教室里的事物为例进行分类,各组派代表发言,说出自己的分类依据。小组以班级学生为例,第一级分类,可将学生分为男生和女生,分类依据是性别;第二级分类,先对女生进行分类,分类依据是姓氏,分类结果是张姓女同学、赵姓女同学、王姓女同学等;第三级分类,对张姓女同学进行分类,以身高为依据,又可分出不同小类。

同类项知识是初中学生第一次接触代数式运算,教师片面灌输,学生恐怕一时间难以理解其符号的抽象性。小组合作讨论,不仅增加了生生之间互动的机会,实际上也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更多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与合作交流进一步消化知识。

2.安静学习氛围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室里静悄悄,学生集中思维,要珍惜这重要时刻。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固然要为学生创造活动机会,但同样也要把握好“动”的度,过犹不及,适当时刻,教师要让学生安静下来,沉淀思维,从而期待更多思维上的“动”。学生参与课堂思考时,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安静的氛围,不能一直“动”下去。

在《同类项》知识小组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探索情况适时组织学生对探究成果进行归纳,将课堂讨论引到正轨上。小组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思考同类项含义并以班级女同学举例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3x2y,-2,5x2y,3y2z,6xy2,7,-5y2z中,哪些项可以归为一类,仔细想一想,说出正确答案?

小组讨论是为了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激发数学灵感,但实践过程中经常发现,很多学生“浑水摸鱼”,不认真参与讨论,聚在一起说闲话,影响学习效率。有时候,学生受学习水平和认知水平的限制,讨论内容逐渐偏离教学目标,尤其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一个人想偏了,可能会影响一整组学生。教师要适时让活跃的课堂气氛安静下来,仔细倾听学生讨论成果,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地组织教学活动。

三、如何处理好中学数学课堂放与收之间的关系

“放”与“收”是课堂教学中的另一对矛盾,恰当的“放”能给学生充分自由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放松的空气”中获取知识;恰当的“收”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避免学生无目的放下去。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既要在开放式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又要为学生指明方向。

课堂应还学生自由,教师如果不假思索地迎“自由之风”而上,课堂教学将患上新的“流行病”。个别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美丽的风景线,在教改中尝鲜尝新,“果断”将教案置之不理,积极纳入始料未及的直接体验,最后导致课堂任务没有完成、课堂效率低下。与扑面而来的“放手”之风不期而遇时,教师不是让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而是依据教学内容的内在要求,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使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中体悟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顿悟数学思想的精妙。

四、结语

动静结合、收放自如的课堂教学,使中学数学课堂焕发出绚丽多彩的景观,有利于课堂活动的高效组织。教师要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驰骋,使数学课成为“天高任鸟飞,海阔纵鱼跃”的学习天地。教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适当把握动与静、放与收的关系,需要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和教学实际研究。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持之以恒地探索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唐剑岚.国外关于数学学习中多元外在表征的研究述评.数学教育学报,2008,(1).

上一篇:我爱阅读名言名句下一篇:有句话常挂在嘴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