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心得体会

2024-10-10

城市化心得体会(共11篇)

城市化心得体会 篇1

参加师市举办的城镇建设管理培训学习将近一年中,能够按照建设局的要求遵守纪律,按时参加每次的学习,在学习中收获很大,认为再当前推进三化建设的进程中,师市举办的这起培训班恰逢其时,机会难得,不但在理论上学习了很多新知识,而且使自己的思路也开阔了很多,即长了见识,也开拓了视野,下面将近一年的学习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聆听到了国家知名学者的授课,理论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本期学习办请到了浙江大学知名的教授授课,机会难得,在理论上接收到了很多很多宝贵的新知识,新思想,教授们从我国的具体情况,从理论上授课 了很多新知识,还列举了很多内地城镇化的经验,从我们相聚的实际出发,如何搞好兵团的城镇化建设,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思考的探讨问题,对我们以后的实际 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和借鉴。

二、在城镇建设和规划上的思想受益匪浅。

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前提下,如何结合我师团场现搞好团场小城镇规划和建设,专家们丰富的知识使我们大开眼界,我师的模式恰与专家闷得思路有共同实处,如何利用西部广阔的土地资源搞好小城镇规划建设,我认为我师的模式恰恰符合当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师抓住了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遇,结合团场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将团场小城镇建设置于大阿拉尔规划之内,导入“秀水、绿心、花香、田园、安居、乐业”六大元素,构筑可观可感、灵动的城镇景观,着力构建中心镇、特色镇、一般镇,形成功能互补、相互支持、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将沙漠戈壁打造了江南水景和园艺,将中心连队居住区,突出花园式别墅楼房布局,绿化、亮化、路面硬化配套完善,一团一色,一连一景,相得益彰。利用军垦文化为内涵,打造“小而精,秀而美”的生态、宜居现代园林城镇。或作为园林式小城镇示范区,按照江南风格进行规划、设计、配套、小区环境优美, 立面造型新颖,水泊、石魂、花韵尽收眼底,让人赏心悦目。

三、结合实际整合资源城镇化必须与农业现代化统一考虑。

我们要发挥兵团现有的优势,着力培育招商引资的亮点。按照“统一规划、集约开发、构筑优势、形成特色”思路,推出优势项目,形成招商引资整体优势。整合资源,发挥优势,精心组织项目编制,建立全区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库,着力对项目进行广泛推介,团场小城镇、团场区域经济发展是依托,团场小城镇是构成师市乃至兵团城镇化的基础,也是推进兵团城镇化进程的主题。

三、“三化”相互依托,“三化”联动,“引凤如巢”是关键。 以团场小城镇建设规划打造团场科技示范园区,打造团场新型工业化,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完善和提升基地功能,吸引更多的投资,提高农产品品质。当前我们的现代农业、优势产业已成为农业招商引资和外向农业的主力军,成为农业招商引资的产业高地、政策洼地、投资福地。就是紧紧依托城镇化的优势,围绕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着眼于将有限的资源充分挖掘延伸,招商引资,打造产业链和集群产业,发展循环经济。

四、城镇化建设不仅可以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还可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师来说。团场是我师的根、是发展经济的基础,没有团场,就没有完美的事业,过去我们强调农业是我师的根本出路,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内地经验告诉我们,任何单一的经济是没有发展出路的,因此,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全面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当务之急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从我们自身实际出发,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形成结构客观,效益显著,前景广阔的产业兴旺格局。城镇化与二、三产业紧密相连,城镇作为人口集中的地区,将有力推动

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不仅能推动教育、医疗、社会保险、就业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业的发展,也能推动商贸、旅游、餐饮等消费服务业和金融、保险、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进而优化产业结构。 。

五、阿拉尔城市规划和团场小城镇规划建设必须一盘棋 我感悟阿拉尔城市规划建设到决策有大气魄,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但还要以更高的眼界、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气魄来审视、谋划城市发展方向、定位和目标。从“城市化”到“城乡一体化”我感悟到发展要有大战略,要抓住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遇,牢固树立“一盘棋”、“一条心”的发展理念,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发展。从“总体规划”到“综合体规划”,我感悟到规划要有大手笔,从“工业产业发展”到“生态环境保护”,我感悟到思路要有大提升,要充分利用水源优势,着力打造城水相依、人水亲和、滨水特色的“碧波长廊”和“绿色风光带”。从“摊大饼式”发展到 “休闲风情式”,我感悟到城市建设品质要有大提升,要以“建设品质城市、创造品位生活”为目标,打造戈壁沙漠绿洲城市。

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一)制约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因素。团场主要经济还是以农业为主题,劳动分散且较少,不易集中,年轻一代外流的多,现流入的人口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是制约农业信息技术整体推广的主要因素,这样严重制约了团场农业发展,也是城镇建设管理质量整体提升的因素。

(二)大量盖房,过度城镇化,给团场的经济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也给基层设施更不上配套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同时,给团场农业职工也带来很多的不便。兵团是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体制,具有政府职能,但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政府,辖地空间小较分散,人口难以真正意义上的集中,不但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因此应探索一条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创新发展,积极主动建设具有现代气息,经济发展,职工富裕,文化繁荣,团连容貌整洁,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的现代化新城镇。篇二:关于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的心得体会

关于《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的学习心得体会

走新型城镇市化道路,是未来城镇长远发展的战略决策,是建设幸福城镇的科学发展之路。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构筑县域经济发展平台的关键因素。近段时间,我参加《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的学习,本次学习主要是了解新型城镇化的有关知识,以下是我学习新型城镇化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强化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新型城镇化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以和谐社会为方向,以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特征,推动城镇现代化、城镇集群化、城镇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路子。

二、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城镇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中心平台作用,只有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才能使县域相关各行业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集聚效益,形成本区域的主导产业优势,增强竞争力;同时集中人、财、物力进行县域内水、电、路以及居民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由此促进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城镇化水平太低,必然制约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因此,新形势下抓住城镇这一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和交汇点,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就可以形成以城带乡、以促进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进而促进县域经济不断壮大。

三、强大经济支撑:城市要发展必须充分统筹考虑县域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了解自身的特点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相互补充相互融合,避免产业结构趋向同化,模式上可以采取网络化开发和产业集群战略。发展城镇建设,首要是发展县域的经济,它是基础也是保证。没有经济实力的强势支撑,县级城市就会外强中干。因此,我们要积极进行招商引资项目的落户,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从而建立现代城市商务核心区和总部经济。

四、引进高端人才: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的是各方面的人才,人才是中心城市健康肌体的“动脉”,不能破坏而要保护。为此,我们应建设一流的环境,吸引一流的人才,而一流的人才可以兴办一流的企业。这样,循序渐进的发展,可以使一个城镇变得更有智慧、更有魅力。

五、科学发展:

科学编制村镇规划,创建宜居村镇、名镇名村和幸福村居示范片区等。同时,在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上,需要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探索一条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态发展道路,在建设低碳绿色城镇、提高城镇宜居度的同时,要有产业的发展和支撑,注重统筹工业化和城镇的协调发展,让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获得双赢。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只有坚持率先发展、创新发展、集约发展和一体化发展的原则,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同时使新型城镇化建设常态化,秉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民生工程,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可以切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感。 -10-22篇三:赴浙江大学学习新型城镇化建设学习报告。

城市化心得体会 篇2

城市快速路走廊带狭窄, 周边限制条件多, 对互通立交合理的选型不仅能够解决地方交通上下快速路的便捷性, 更能减少拆迁量、降低工程规模、减少设计及施工的难度。

1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设计存在的难点

城市快速路的建设一般晚于城市路网的规划, 前期规划中预留的快速路走廊带已与城市路网的发展不符, 两边密集的建筑和不断调整的规划往往给互通立交的布设带来以下以下困难;①原规划走廊带随着地块的开发利用被日渐蚕食;②原预留的互通立交位置及形式不尽合理;③随着周边路网的发展, 需要设置互通立交的节点增多;④部分互通立交需考虑非机动车及行人的通行需求。

2苏州西环快速路北延段第1标段互通立交设计

苏州西环快速路北延段第1标段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 路线基本为南北走向, 路线全长9 km, 其中高架段8.1 km, 共设互通式立交4处, 分别是沪宁高速新区互通、阳澄湖西路立交、春申湖路立交、太阳路互通。其中沪宁高速新区互通是在原有基础上改造, 阳澄湖西路立交则存在非机动车及行人的通行需求, 因此本文重点介绍这两座互通立交的设计体会。

2.1 沪宁高速新区互通

(1) 设置概况。

沪宁高速新区互通布设在沪宁高速新区北部, 被交路沪宁高速, 该互通主要服务本项目与沪宁高速公路之间的交通转换。该互通目前已建成运行多年, 随着交通量的发展和本项目的建设, 现状喇叭形的互通已不满足需求。

(2) 布设条件。

该互通目前车流量极大, 如采取封闭交通彻底改造社会影响太大;现状该互通匝道宽度较规范标准宽, 因此考虑在原有喇叭形互通基础上适当拓宽匝道, 增加车道数, 在不中断交通的前提下以最小的工程造价满足交通要求。

(3) 方案介绍。

原互通内对向双车道匝道, 路基全宽19.5 m, 具体布置为:全宽19.5 m=0.75 m土路肩+4.5m硬路肩+3.5 m行车道+0.5 m路缘带+1 m中分带+0.5 m路缘带+3.5 m行车道+4.5 m硬路肩+0.75 m土路肩;通过中分带改造改为对向三车道匝道:全宽19.5 m=0.75 m土路肩+3.5 m硬路肩+2×3.5 m行车道+0.5 m路缘带+0.5 m隔离墩+0.5 m路缘带+3.5 m行车道+2.5 m硬路肩+0.75 m土路肩。原互通内单向单车道匝道, 路基全宽10.5 m, 具体布置为:全宽10.5 m=0.75 m土路肩+1 m硬路肩+3.5 m行车道+4.5 m硬路肩+0.75 m土路肩;通过拓宽改造改为单向双车道匝道, 改造后路基全宽14 m, 具体布置为:全宽14 m=0.75 m土路肩+1 m硬路肩+2×3.5 m行车道+4.5 m硬路肩+0.75 m土路肩。

本方案改造费用低、对交通影响小, 改造后互通内匝道车道数增加, 提高了交通转换能力。

2.2 阳澄湖西路立交

(1) 设置概况。

阳澄湖西路为区内城市主干路, 双向四车道带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 该立交的修建为区内车辆上下沪宁高速和西环快速路带来极大的便利, 大大带动地方经济。

(2) 布设条件。

立交位于三角咀湿地内公园区域, 周围均为水面, 因此立交的布设应尽量避开公园核心区, 主线为此偏离规划线位往西沿着公园外围向北。原有的阳澄湖西路已建成两条东-南方向匝道, 现设计时需考虑尽量利用。

(3) 方案介绍。

结合地形情况、主线及阳澄湖西路路线的布设情况, 确定采用Y型立交, 同时需考虑东-南方向阳澄湖西路上原有非机动车道和行人的通行需求。

主线利用原阳澄湖西路立交内连接东-南方向的已建A、B匝道终点预留桥台, 采用双向六车道高架上跨已建阳澄湖西路, 主线平曲线半径为700 m, 同时在阳澄湖西路与西环快速路往北方向新建C、D两条定向匝道形成Y形全互通。其中 C匝道为第三层, 采用定向匝道方式上跨主线 (第二层) 、已建B、A匝道 (均为第一层) , 从内侧接入已建A匝道, 匝道最小平曲线半径为265m; D匝道由阳澄湖西路引出后直接与主线相连, 匝道平曲线半径为500 m。慢行匝道P沿D匝道外侧平行下降后下穿D匝道再与已建B匝道相接。

3结语

由于受限因素较多, 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的选型、布设困难, 尤其部分互通立交还要考虑非机动车道和行人的通行需求, 因此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不拘泥于常规的设计思路, 在满足交通需求的前提下选取最为经济合理、与周围环境协调的互通立交方案, 使其不仅能够满足互通立交的服务功能, 而且还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工程规模, 施工难度及运营风险。

参考文献

[1]CJJ129-2009, 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S].

[2]CJJ152-2010,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S].

[3]CJJ37-2012,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S].

[4]JTG B01-200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

[5]JTG D20-2006,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

城市化心得体会 篇3

我的指导老师是兰州市场城关区联家庄小学的张梅老师,她在听了我的课后,认真细致的给我评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又指导我备课,制作课件。尤其是张老师手把手、零距离的指导,使我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都得到了更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法、教育教学策略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一、在这次培训学习中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正确的认知,应该以教师这一职业为荣

在张梅老师的指导后,我用心的去领悟教育理论观点,汲取精华,能积极主动思考,真心探讨。这次的学习培训,对于我来说,是值得珍惜的充电机会,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的最现实问题,这次培训给我提供了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

二、精心钻研、打造化学高效课堂,落实课堂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教师战斗的阵地,课堂教学教学的生命线。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认真上课,努力营造课堂氛围,努力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环节引导下,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他们思维,出色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能力。高效课堂的实现,还必须认真辅导学生,设计好课堂的导入环节,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正如张梅老师总结时所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课堂导入设计的有艺术性,就能先声夺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燃起学生的智慧火花,开户思维的闸门,达到一举成功的高效。

行之有效的导入是我们追求与研究的最终目标,如何导入是我们追求与研究的最终目标,如何导入,可以寻找到最佳切入点,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入手,可以从复习旧知识导入,导入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式,才能让学生在生动的现实情景中开始教学学习,有兴趣的体验和理解教学。

在落实课堂的有效性上,教师要坚持做到先学后导,把先学后导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以经验出发,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间的切入点,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和冲突。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转化关系,这需要教师创设真实的情景来互动。教师设问题,学生生成问题,教师引发讨论,并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使整个课堂的学习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提高了教学技能

课堂教学始终是我们教学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教学技能的提高势在必行。听了专家老师的总结我深深体会到这一点。为了提高专业水平,我们必须在课外大量地读书,认真思考;为了改善教学技能,我们必须在备课时仔细推敲,精益求精;为了在课堂上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我们在课外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交流,放下架子和学生真正成为朋友。专业知识是根基,必须扎实牢靠,并不断更新;教学技能是手段,必须生动活泼,直观形象;师生互动是平台,必须师生双方融洽和谐。学习期间和张老师进行国交流,张老师提出了“数学课堂调控艺术”①课堂时间的调控。小学数学课堂40分钟,以复习——创新——练习——小结,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时间安排,因此,教师在备课中要调控好每个环节所用的时间,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②学生情绪的调控。信息反馈是一节课的关键,教师要调控好学生的情绪,在课堂上应掀起小高潮,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③课堂节奏的调控。课堂节奏决定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学速度过火,易使学生产生紧张、疲劳,而过慢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兴趣淡薄,因此,课前的充分准备,课中的严格要求,课后的作业限时都是调控节奏的基本环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时缓、时急、时缓,使知识更好的渗入学生心田。

城市化心得体会 篇4

-------------------吴哲凌

1113111033

第一次听到模拟城市5的时候,那时候觉得这个游戏是不是太无聊了,觉得没什么玩的乐趣,更觉得不会有什么收获,可当我第一次开始接触的时候就迷恋上了。感觉一个城市的繁荣兴衰都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也体验了一回当市长的快感。

第一次玩的时候是老师刚布置完作业的时候,那时候那叫一个迷恋啊,一觉醒来就开始研究怎么把城市人口提上去,怎么把经济提上去。第一次拟建一个城市,难免会遇到种种困难,才发现原来当个好市长原来那么难。新手上路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水电的问题,那时候还是个愣头青,建个抽水泵也不考虑那边的水源充不充足,随便找个地方就放了下去,结果后期难免水源供应不及,免不了一顿改造。还有就是生产电力的时候,新手首选的当然是风力发电,可惜的是风力发电不给力,到了后期就跟个鸡肋一样,发挥不了作用,而矿物发电又很烧钱,而且还有污染,然后我就傻里吧唧的跑去发展核电站了,当时根本就不知道核电站还要考虑到教育水平和劳工技术等级,结果毋庸置疑,核电站就爆炸了,那叫一个高级坑啊,可以说三分之一的土地就使用不了了,而且紧接的就是土地污染,水污染,接着就是城市人民开始广泛生平,就跟瘟疫蔓延一样,然后人口就一直往下降,最后就神坑了,要么破产,要么就是无力回天了。

接着再来说说城市警局、医院和火警的那些事。建完工业区的时候碰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工业厂房失火的问题,那时候觉得也无所谓,反正烧完了拆掉才重盖不就完了,又没什么经济损失。后来事情就大了,一天建筑烧毁量有十几座,等到记起来去清理的时候,才发现已经累积了几十上百座,光拆房子就来不及了,哪还有时间再去发展。哎,智商是硬伤啊,想想也知道消防局肯定是必须的,不知道当时在想什么。问题比较不大的就是警局和医院了,一般让他们的服务范围足够的话就没什么大问题。

提到警局,难免要提到教育的问题,如果教育没跟上来的话,估计警察抓人的速度都没有犯人出现的速度快,记得那时候教育没跟上不说,还搞了些赌场,赌场是个犯人生产的地方啊。最后打开城市犯罪分布图的时候,错愕了几秒,整张地图都是犯罪的份子,牢里面抓满了人不说,大街上还散布着一大堆的犯罪份子。简直就是个黑帮聚集地。那时候还傻傻的多扩建牢房,其实不然,只要把教育弄上去了,犯罪份子自然会下降。

还有就是交通,工厂,电子生产什么什么的,这里就不一一详细说明了,接下来就是上真本事的时候了,由于之前电脑重新装机,所有的游戏存档都没有了,只好新建一个游戏。开始白手起家了,功夫有没有,看图就知道。

真正的白手起家,以前发展了一个城市还能给另外一个城市送钱,现在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如图所示,城市名称自然是我的姓名跟学号,增加点真实性)。因考虑到风向的问题,把住宅区分布在风向的上方,工业区放在下方,水源跟污水处理厂放置在临海的地方,对了,顺便提下,将污水处理厂跟跟抽水泵结合在一起,可以防止后期地下水被抽完的厄运。

等把基础配置都弄好了后,也就是把小型警局,医院,消防局,垃圾回收厂,污水处理厂等一些必备东西都弄完了之后,就准备开始弄教育了,一般大学都放置在工厂的附近,这样有利于工厂技术等级的提高,顺便提下,核电站的最好也是建在大学旁边最好,能提高其安全性。这次我就不考虑发展那么高危险的建筑了,改向绿色安全的发电模型。

如图所示,由于风能发电的不仅功率不够,而且还极其占位置,供应一个城市的日常所需就得将其拉的好长好长,所以只能当做是前期发展的对象,后期的话就转更高效率的融合发电厂,不过想要使用它就要原本有很大的电力输出,要不就根本激活不了,无奈只能先弄个核电厂当做催化剂,用完之后赶紧拆除,指不定哪天又突然爆炸了。

这是张融合发电厂启动时的截图,这时还没有核电站,所以注定是失败了。等激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拆了风力发电厂,无奈,谁让他那么不给力。

等电力,水力,还有一些辅助的全部都弄完之后就准备建造超级巨塔,超级巨塔是个聚集办公,住宅,商场,公园,甚至是发电,教育等等于一体的建筑,所以后期未来建筑肯定少不了,而且也是人口增加的渠道。

哎,忘了提高垃圾场的处理了,看这寥寥几辆的垃圾车,再看看那剧增的垃圾,肯本就不是一个水平的,所以赶紧发展垃圾处理厂。

等把人口什么的弄上去之后,便开始发展赌博业了,赌博业的兴衰跟交通是有着必然联系的,所以发展赌博业之前还要保证火车站,公交站,路面电车,码头的高速运营,还有就是要建造一些旅游景点来增加观光客的数量。

额,市长不给力啊,财政赤字化发展了,在这样下去估计是要宣告破产了。

我就还在奇怪怎么玩着玩着就那么穷了,而且还面临着剖产,原来是忘了发展电子厂了,电子厂是个好东西,能盈利上万。

接下去也没什么好介绍的了,写了那么多,都感觉自己在写游戏教程了。晒晒几张游戏的各种指标截图吧。

这张图为教育程度图,基本上所有的住宅区都接受了教育,白色的都为那些工厂、赌场等一些公共设施。

这张为区位的总体土地价值图,可以看出基本上所有的土地都已经达到了最大值,剩下的那些等时间够了也自然会自己增值。

这种图为居民的快乐程度,居民的快乐程度将决定人口的总数量跟市民的支持率。

这张图显示的是人口的密集程度,可以看出,该城市的人口总量还有上升的空间,只要后期基础设施再弄好点,人口突破就不是问题。

这张表示着某一时刻的政府财政的支出和收入,不难看出城市经济已经在稳步的上升。

这张图表示城市人口的各种人的分布情况,一般游客的人数决定着一个城市是否符合发展旅游业跟赌博业。

城市精神心得体会 篇5

近年来,全国许多城市相继通过广泛讨论提炼城市精神,发挥了一定的宣传激励效果。但就各城市提炼出的表述语看,抽象化、一般化、雷同化的较多,有个性、有形象、有寓意的较少,缺乏精神魅力和想象空间,不利于大众传播和记识,不利于调动人的思考和想象力,难以形成思想共识和精神共鸣,不无大同小异、看过即忘的遗憾。例如:

河北:坚韧质朴 重信尚义 宽厚包容 求实创新

江苏:创新、创业、创优

南京: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

无锡:尚德务实、和谐奋进

常州:勤学习、重诚信、敢拼搏、勇创业

杭州:精致和谐,大气开放

宁波:诚信、务实、开放、创新

青岛:诚信、博大、和谐、卓越

济南:诚信、创新、和谐

广东: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

汕头:海纳百川,负重图强

深圳: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

石狮:团结、自强、务实、奉献

泉州:求是、团结、务实、创新

内蒙古自治区:活力、人文、和谐

长沙精神:心忧天下,敢为人先

大连:创造、创业、创世

抚顺:不懈奋斗,无私奉献

成都: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

吉林市:同舟共济,激流勇进

三亚:极力争取

唐山:感恩、博爱、开放、超越

郑州: 博大 开放 创新 和谐

苏州: 崇文、融和、创新、致远

南昌:大气、开放、诚信、图强

荆州:筚路蓝缕、和衷共济、励精图治、发愤图强

抚顺:不懈奋斗 无私奉献

太原:兼容 和谐 诚信 卓越

广州:务实 求真 宽容 开放 创新

昆明:春融万物 和谐发展 敢为人先 追求卓越

长春:拟“兴于闯长于信 敏于思 立于善”

常州:勤学习重诚信 敢拼博 勇创业

九江:融汇九川 敢为人先 勇创实干 追求卓越

新乡:厚善 崇文 敬业 图强

海门:海纳百川 强毅力行

昆山:开放融合 创新卓越

张家港:团结拼搏 负重奋进 自加压力 敢于争先

安阳:文明和谐 创新超越

抚顺:不懈奋斗 无私奉献

鹤岗:创业发展 包容和谐 竞争图强 捷径敢超

襄樊: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也有一些比较结合城市人文地理特色,能够激起人们记忆传诵、引起人们思索回味,总结提炼好的,例如:

太仓:书承七录船系五洲 毓秀钟灵人争上游

温州:自强不息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求发展(1993年);敢为天下先特别能创业;敢为人先民本和谐

慈溪:慈惠三北 溪通四海

徐州:承两汉雄风,集南北大成;展英雄气概,铸徐州辉煌(一等奖)。

呼和浩特:(前两名)(1)骏马精神草原气质(2)呼和风细雨养浩然之气建特色青城

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

重庆:重山重水 重情重义

金阊:精致卓越 和合昌明

大庆: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因此,我认为提炼城市精神表述语,应重视以下因素:

1.有地方特有的人文地理标识,对扩大地方影响有较大宣传作用。表述语不是从别的城市抄来的,不是随便哪个城市都能够用的,让人们一看到某地方精神表述语,就知道是某地方的;通过广泛宣传,能够把人文地理品牌打出去,把良好形象树立起来。

2.有形象、有寓意。能够给人以一定的想象空间,能够调动人的思考和想象力,起码要有点精神魅力。如果是过于抽象和直白的概念堆砌,读来味同嚼蜡,就不能引起人们记诵和宣传的兴趣,当然也就不能发挥精神激励的作用。铁人精神、黄山松精神流传久远,与有形象有寓意是有一定关系的。

3.文字简洁、通顺、押韵、读来朗朗上口,有一定气势;宜读、宜宣、宜记、宜传,也是好的表述语所必须具备的;

4.修辞上,把表述语放在“精神”的前面作为定语,应该不发生不合汉语言规范问题,比如能够用“发扬+表述语+的精神”造句。

据此,我将安庆精神表述语概况为:

皖江比活 天柱比坚 崇文重教 敢为人先

皖江比活:比皖江水充满活力,不舍昼夜。皖江,清代以来,文献中有指皖水、安庆、800里安徽长江区域三种说法,但指安庆最多最久;皖水、皖江,地理上汇纳当代安庆8县市绝大部分流域,所以皖江是代表安庆的特殊标识。活,从水,是江水的重要特性,也是生命的重要特性。人无水不活,市无水不活,江水尤活。充满活力的皖江哺育了一代代安庆人,安庆精神无疑打上了皖江活水的印记。安庆人水灵、灵活、聪明,思想活跃,建设活力安庆,得天独厚。千年古城,新姿焕发,是过去皖江活力的见证;当今和未来奔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尤其需要有与皖江比活的精神,要有比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皖江水更有活力、不舍昼夜的精神来推动。

天柱比坚:比天柱山坚实坚强,巍然屹立。天柱山是安庆祖山,天柱山的坚实坚强孕育了安庆人坚实坚强的品格。安庆资源条件一般,历史上水旱灾害频仍,又是一个古城,经济也曾起伏,但安庆人勤劳朴实,百折不挠,历苦弥坚。搞市场经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更创造了骄人业绩。安庆人敢与天柱比坚的精神不仅体现在安庆本地的安庆人身上,更体现在外地发展的安庆人身上,事实不胜枚举。坚实的基础坚强的意志是成功的保证,建设四个安庆特别需要发扬与天柱比坚的精神,即做事要像天柱山一样坚实,意志要像天柱山一样坚强,从而保证安庆以巍峨的雄姿永远屹立于世界城市之林。

崇文重教:就是崇尚文化,重视教育。安庆自古人文荟萃,是著名的“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从先人建立振风塔振兴文风的愿景,到桐城派文章冠盖满京华的盛况,再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尊师重教蔚然成风、高考录取人数连续29年居全省之首的实绩,说明安庆人崇文重教的精神传承特别突出。文化教育是基本的精神生产,是四个安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立市之本,建设四个安庆无疑要保持和发扬崇文重教精神。

创建文明城市心得体会 篇6

文明是一阵清风,爽朗了人们的心情;文明是一盏灯,照亮了前程的光明;文明是一场雨,滋润了干涸的心灵。

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的综合性最高荣誉称号,创建文明城市发展综合水平的全面考评。创建文明城市,是促进城市科学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增强城市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文明之风徐徐吹来,吹走迷茫,带来进步,不断提高我们的文明素养,使我们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凡事贵在实践。在政府的大力宣传下,我校高度重视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按照创建文明城市的通知精神,我校结合实际,将文明城市创建与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相结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统筹安排分解任务、细化责任、加强督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大力宣传,营造氛围。我校通过张贴标语、制作宣传栏、利用黑板报、国旗下讲话、发放倡议书等形式积极营造文明城市创建的气氛,加大师生、家长知晓率。同时在全体师生中展开文明城市创建应知应会知识问答活动,提高参与热情。

二、文明乘车,安全第一。我校与怀来县交警大队相关人员组织了“遵守交通法规 保障行车安全”活动,由司机、家长、学生共同参加。通过交警专业人员对路标、路况、交通法规等一系列交通知识的细致的讲解,司机、家长和学生对不坐超员车、不横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了解。通过这次活动大家学习了交通知识增加了安全意识,让学生有一个文明的乘车习惯。

三、小手拉打手,共建文明。通过学生与家长共同合作,完成文明城市手抄报。号召广大家长与孩子手牵手做文明市民,要求广大学生和家长要努力做到积极行动,以主人翁姿态,投身建设文明城市活动,从我做起争,当营造优美城市环境先锋,齐心协力塑造美丽整洁的校园。

四、心灵沟通、传递文明。我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完善了心里咨询制度。坚持个别辅导和全员预防结合,组织了心灵驿站人生课堂等式。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挫折,阳光面对生活烦恼,以快乐健康的心态投入学习和生活。

五、学习礼仪,感悟礼仪。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源远流长。礼仪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部分,我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把“文明行为习惯”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了“学习礼仪,争做文明礼仪小标兵”活动。

我校还开展了“学习雷锋”、“青少年志愿者服务”、“美德少年”等一系列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认真学习,在学校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文明新风。

我校通过一系列的文明活动,学生和老师们对文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创建文明城市的必要性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文明行为是社会发展的标志,它使我们告别过去、告别愚昧、告别落后。讲文明语言、行文明礼仪、养文明习惯、树文明形象,坚决制止不文明行为。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倒垃圾,不乱贴画广告,不乱穿马路,不乱停放车辆。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中品格。文明并不高深,靠点点滴滴的小节维系。把文明素质的养成放在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大视野中。人是文明的创造者,也是实践者,有遵守文明的义务,也有享受文明的权利。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自身开始,克服不文明行为,向陋习说“不”,并群起而攻之,树立文明新风。

西榆林中心校

城市化心得体会 篇7

城市照明为广大的市民提供生产、生活的便利, 并已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一个窗口。庞大的城市照明系统消耗着大量的电能, 每年都需要投入巨额的费用。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照明用电量已占总用电量的10%~12%。这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数字, 城市道路的照明节能是显而易见的突破口。城市道路照明节能的效益十分巨大, 如果采用节能方案能够节约10%~15%电能, 其效果亦相当可观。按照我国提出的“中国绿色照明工程”, 照明节电已成为评价一个城市是否有好的环保意识或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方面。现结合照明节能措施在唐山市市政道路实践中的应用谈谈体会。

城市道路照明节能, 不应单从减少后半夜光源的功率这一方面来控制, 而是应该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从设计阶段就进行控制。在照明设计阶段, 首先是要选择适当照度值。

照度是照明设计阶段的重要问题。照度太低, 影响照明效果, 尤其是在户外, 维护不及时会明显降低光通量。照度太高, 则会浪费能源。因此, 必须按国家颁布的照明设计标准来选择照度, 并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环境和维护周期留有一定余量。路灯在使用初期, 照度应略高于规范标准的最低值, 使用一段时间后, 由于户外环境污染等原因, 照度逐渐降低。如果开始仅达到规范标准的最低值, 使用后必然会低于此最低值。照度设计过高也不可取, 即浪费资源且增加的照度肉眼一般不易查觉, 效果不十分明显。根据多年的照明设计实践经验, 在唐山地区, 照度计算中的维护系数取0.65是比较合理的。

其次是选择光源。科学地选择合适的照明光源对于照明节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可供选择的光源种类繁多, 有高压钠灯、低压钠灯、高压汞灯、低压汞灯、金属卤化物灯、无极灯、LED等。各种光源的特性各有所长, 应结合道路的功能和周边环境等来选择光源。唐山市的东外环路、北外环路, 卫国北路, 建华道某段和一些平交路口, 南湖公园环湖路, 以及在建的曹妃甸滨海新城的市政道路采用了LED照明, 节能效果明显。在支路和小区道路中, 采用汞灯照明其光色和节能效果也不错比高压钠灯。而低压钠灯配合电子镇流器使用照明效果和节能效果都不错, 但是, 低压钠灯功率一般较小, 因而在道路上极少使用, 唐山市的主干路上照明大多采用220 V供电的高压钠灯。

在使用高压气体放电灯的道路照明系统中, 镇流器是最耗电的配件。镇流器的工作效率高低对照明系统的电力消耗影响很大。电感镇流器一般消耗20%的电能, 节能型电感镇流器耗电则小于10%, 电子镇流器只耗电2%~3%。因此对高压钠灯在技术上的节能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不分全、半夜灯控制的线路有两种方案。

第一, 使用可变功率电感镇流器。可变功率电感镇流器又称双功率电感镇流器, 利用气体放电灯在启动后, 工作电流适当减少时仍能正常运行的原理, 通过后半夜增加镇流器电抗, 从而降低光源电流, 减少路灯系统电耗占主要比例的光源的电耗, 达到节能降耗能的目的。改造时可直接串入电路, 无需拆卸原有单灯的镇流器。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电子开关, 在前半夜, 外部电压直接加到路灯电路上, 使其工作在额定功率状态下, 得到额定照度值;后半夜, 电网用户减少, 电网电压升高, 控制电路控制电子开关打开, 使外部电压只能通过降功率电感加到路灯电路上, 此时, 路灯电路感性负载增加, 路灯工作电流降低, 从而使路灯功率下降, 将路灯的功率降低到额定值的70%左右, 即减少了光源和镇流器满负荷运行时间, 提高了它们的使用寿命, 又使后半夜照明系统节能30%。这种方案适用于各种路灯布置方式和光源组合方式。

第二, 利用高压钠灯点亮后其维持电压可略低于220 V的特点, 将自动调压装置安装在路灯配电回路的首端, 前半夜使用全压, 午夜后, 降低回路电压使用。其优点是在配电控制箱处改造即可实现, 比较方便。其缺点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 光源端电压及电流等电气参数发生变化, 同时光源本身质量上具有离散性, 降压运行时可能出现同一回路中一些灯具灭灯的现象;如果路灯供电路径过长, 远端电压过低再加上路灯系统中若接有广告灯箱等小功率荧光灯, 降压运行可能使这些光源不能正常使用。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我市未采用。

对于全、半夜灯控制的线路可以使用电子镇流器节能。

目前气体放电灯常用的镇流器有两种:电感式镇流器和高频交流电子镇流器。传统的电感式镇流器存在功率因数低 (一般在0.5左右) 和自身损耗大的缺点, 如不采取措施, 其对电网的无功损耗可达50%以上, 因此一般都在各个灯具内并联一定容量的电容器来提高功率因数。大量低功率因数电器的使用会对电网造成二次谐波污染, 不但增加了供发电设备的负荷, 使供发电设施得不到充分利用, 而且严重时可能影响其它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由于其价格低廉、技术成熟, 结构简单, 加工工艺与普通变压器类似。性能稳定可靠, 寿命较长, 因而应用十分广泛。电子镇流器体积小, 工作时无频闪, 噪声小、自身升温小、功率因数接近于1, 还具有一些保护功能, 其价格比电感镇流器贵很多, 在启动电路的设计和元件的选择上有一些技巧, 比如有的通过内置CPU实时控制点灯时间间隔和重启的时间等。电子镇流器在唐山市道路照明系统中应用的还比较少, 在小区照明的试点中对比电感式镇流器, 其可靠性很高, 光源使用寿命延长, 灭灯率低。

在我市照明节能措施中应用最多的比较成熟的方法是采用双光源全、半夜灯控制方式。唐山市是河北省第二大城市, 在午夜24∶00, 道路上行人较少, 凌晨1∶00、2∶00后, 道路上更罕见行人、车辆。从这一段时间到清晨6∶00路灯熄灭, 显然没有必要保持较高的照度。所以在设计配电箱通过时、光控制器集中控制, 采用两单独的回路同时供电, 一路供给全夜灯, 一路供给半夜灯, 午夜后通过电子芯片控制接触器自动关闭其中一路低功率光源来达到节能的目的。其优点是不会像隔盏灭灯那样破坏路面照明均匀度, 在电路设计上便于控制, 不需增加电气元件, 通过时、光控制模块实现, 稳定可靠。其缺点是不能避免后半夜用电负荷减少使电网电压的升高对路灯寿命的减损, 很难做到半夜灯熄灭后保持配电线路三相平衡。

城市化心得体会 篇8

【关键词】城市规划;给排水管网;设计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给排水系统随着城市大规模的改造得到了快速发展,排水设施的规划建设也越发的重要,在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就全局长远利益考虑也不能忽略城市中细枝末节的给排水管网基础设施建设。但在城市给排水管网的规划设计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因此应该更加注重地下排水系统的建设。并且在进行给排水管网规划设计时应遵循一些原则。

1、市政规划中城市给排水管网的设计原则

1.1掌握给排水管网的网络布局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在不断的加强,很多城市都是在原有的基础设施上进行建设的。在城市建设给排水管网的设计中,首先我们要了解城市地下给排水管网,要充分的掌握地下排水管道的布局。地下排水管网就像是一条流水的沟渠,当有淤泥的时候就会造成沟渠的堵塞,城市地下排水管网遇到问题就会造成整个城市的混乱也会造成人民人身财产安全。作为市政规划者,就需要先掌握给排水管网的规划和设计。

1.2提高给排水管网的设计标准

我国城市原有的排水系统建设比较落后标准较低,使城市安全存在很大的风险,在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中要提高设计的标准。通过对城市总排水量和排水方向以及地理因素和气候的多方面分析,对给排水管网进行设计。给排水管网的设计也要考虑对城市将来发展扩大的需要,对于发展潜力较大的城市,需要建立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在城市给排水管网的设计规划中必须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决策者要从长远利益出发,提高排水管网的设计标准,从而可以加强城市的排水能力,更好的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保驾护航。

1.3合理改造和规划给排水管网布局

城市原有的给排水系统时间较长,系统比较老化,使得城市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应对旧的给排水管网进行具体的检查,尽可能的排除所存在的隐患并且在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规划,同时也要对存在的旧的地下排水系统进行维修改造,在原有的老的管道中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新的管道,以最少的投入去获取最大的可能,从而可以更加合理的规划和使用地下排水管网系统,使得城市地下排水系统有更好的安全性能,能够更好的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1.4吸收和借鉴合理的经验

在建设地下给排水管网时不但需要结合当地的具体的地理位置以及所属的气候区域,还要相应的学习国外优秀的设计方案,以及吸收国外的设计经验,因为我国古代时期的就有一定的给排水措施,所以在结合理论与实际的同时也应该适当的借鉴我国古代时期的排水体系,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给排水管网体系的建设。

2、选择合理的排水系统体制

排水工程师在进行规划和设计的时候需要面对选择合理排水系统体制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除了会影响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以及后期维修管理外,还会对其建设投资和后期的维修管理费用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地下排水系统的体制也要充分的保护环境,这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通过经济以及环境方面的比较来确定。现在城市排水系统体制的选择中主要围绕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者两大因素进行的。从可持续发展方面来看,防止水污染效果较好的排水体制是全处理式合流制,这种体制可以收集更多的污水。从建设成本方面来看,分流制排水体系在排水管道的造价方面要高于合流制排水管道的造价,但是在污水厂成本方面,分流制排水体制的造价却要地域合流制。从日后的维修和管理方面来看,合流制排水系统的污水厂在运行中比分流制排水系统污水厂更具复杂性。这是因为天气变化会影响污水水量,晴天的时候流入合流制管道的污水比较少,水流比较慢,冲刷作用也比较小,因此会造成管道内杂物和淤泥的沉淀和堆积,利于污水厂的控制。但是雨天的时候由于初降雨水的增加使得流入合流制管道的污水水量增大,加大了合流制排水系统污水厂的压力,而分流制排水系统能够使得管道内的的水流保持一定的速度,不会产生流速过慢产生堆积的情况,与合流制排水系统的污水厂相比更容易控制。

3、给排水管网方案设计总计

3.1给水管网系统的设计方案

在对给水管网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管网流量的合理分配,要采用最优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对给水管的管径进行优化设计,将城市的地形特点与供水情况进行有效的结合,并且要根据供水不同的压力范围,采用最为便捷并且成本最低的给水管线系统的设计方案,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给水管网的作用。

3.2污水管网系统的设计方案

在对污水管网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道路两侧的污水排放问题,以便道路两侧的污水可以就近进行排放,从而可以防止道路产生过多的积水。保证管道线路的位置的合理性是在进行污水管线设计时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在进行污水管线设计时为了保护建筑物的质量,防止其不受损坏,要避开重要的建筑物。污水管线在整个排水系统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如果设计的不合理,就会对城市的环境和发展造成恨严重的影响。

3.3雨水管网系统的设计方案

在进行雨水管线的设计时要提前了解现场的情况,掌握好具体的细节,将雨水管线的实际情况与现场的情况相结合。河流和污水厂附近是雨水管线设计首要的选择目标,因为距离河流和污水厂较近的地方雨水排放比较方便,能更好的达到排放雨水的目的。

4、充分重视地下排水管网的建设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下给排水管网对城市建设愈来愈重要,但是其受重视程度并不高。虽然相关的决策人很难在地下排水系统的建设中取得瞩目的成绩,但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倡导在稳步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由于地下的基础建设不能被人们轻易看见,因此地下排水管网体系建设很少受到重视,对其资金的投入也比较少,使得地下排水系统不能适应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当污水压力较大时,对城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危害。所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地下排水管网的建设,要根据城市具体的地理特点进行综合考虑,找到一个最合理的设计方案,来更好的进行地下排水管网的建设,为城市更好的发展创造条件。

5、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下给排水管网的建设成为城市基础建设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稳定发展不可或缺的法宝,在地下给排水管网的设计与建设中,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及其他的各种要素进行综合考虑,要做到合理设计,采用最优的方案,并且要充分考虑到建设的成本,要最大程度的节约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产生,这样才能使得给排水管网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城市更好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余伟斌.论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J].中华民居,2013,(36)

创建文明城市心得体会 篇9

感想之一:城市变漂亮了。自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变化最明显就是我市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处处不散发出大都市气息;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文化中心等群艺性建筑投入使用,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主要大街拓宽改造后,城市道路更加宽畅整洁;更令人赞叹的是,一到夜晚,城市花草树木、桥畔河边、小城市景观河、高楼建筑等设施,霓虹闪烁,夜景迷人,宛如身处游乐园,令人陶醉,留恋忘返。

感想之二:环境变优美了。如果说, 20xx 年我市创建成为全国卫生城市是一个里程牌的话,哪么,xx年,我市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就是一个新的纪元。近几年,我市至所以能取得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物质文明建设“三丰收”局面,“环境兴市”、“文明创建”正是推动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助推器。大街小巷深处,环卫工人、清扫车辆忙忙碌碌,整条道路找不到一张纸屑,给人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门头广告统一规范,车辆停放规范有序,城市街头找不出一个流动摊贩,城市秩序大幅提升;路灯、盲道、卫生公厕、交通标志线等设施设计美观、清晰分明,让人在茶余饭后散步中,无时不感受到建设者人性化的贴心关怀;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每次在外地出差游玩,每当提起自己是一个新乡人时,常引来旁人的羡慕与赞美,而倍感自豪。

城市综合执法工作心得体会 篇10

作为一名普通的城市综合执法队员已经半年多了,在这段时间里,在城市综合执法大队和中队的领导下,我对城市综合执法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在此我想谈一下自己的亲身体会和对城市综合执法工作的几点认识。

一、工作现状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市委市政府提出“363”工作思路和建设“繁荣富庶丝路首城、望山亲水魅力家园,和谐幸福文君故里”的工作目标后,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对城市综合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我们在城市的管理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总结和积累了许多的宝贵经验,但是,目前的城市综合执法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天庆街主要表现流动摊点的整治工作上,结合我市的特点,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多数群众缺乏法制意识。流动摊点无证经营、占道经营,属于违规行为,我们城市综合执法是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从事执法。但多数群众对相关的法规不了解,认为摆摊只是谋生手段,是个人自由,不是违规行为,限制流动摊点只是城市综合执法的单位行为或个人行为。

二是多数群众认识不到流动摊点的危害性。如:妨碍交通和周围的环境卫生,对于合法的个体户造成不公平竞争,商品质量无保证,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

三是多数群众对我们的执法程序不了解。在他们印象中,我们城市综合执法工作就是扣东西、罚款,觉得简单、暴力,忽视了我们是在进行了大量宣传和多次要求整改无果的情况下才实行暂扣、罚款。

四是部分流动摊点给居民生活带来便利。随时随地能买到便宜的商品,因此得到当地群众的支持。五是在城市建设中关系到老百姓生活、影响市民生活质量的配套设施没有及时跟上,给城市管理增加很大的难度。

二、工作心得

1、加强宣传力度。利用邛崃电视台、《今日邛崃》等新闻媒体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力度,形成全方位的宣传氛围,让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家喻户晓,提高市民的素质,开展城市综合执法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普及乡环境综合治理知识,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深入人心,切实营造“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2、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城市综合执法工作面临许多难点、热点问题,仅靠一阵风式的突击整治,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难以摆脱“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而坚持以人为本,疏堵结合,实行长效管理是走出这一怪圈的有效途径。

3、文明执法与严格执法的有机统一。我们城市综合执法工作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执法,同时在执法过程中摄像,执法过程和结果向公众公开,一方面让群众更了解城市综合执法工作,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接受群众的监督,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工作水平。

4、提升城市综合执法队伍形象。坚持以人为本,塑创形象,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在提高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城市综合执法队伍是城市管理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主力军,一流的城市管理工作业绩离不开一流的队伍,要管好城市,首先要建好队伍,要突出思想素质教育,培养队员爱岗敬业、廉洁奉公、勤奋务实的精神,要突出执法业务技能培训,增强队员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塑创文明执法,严格执法,正确执法的形象。

三中队

徐波

城市化心得体会 篇11

[关键词]城市化;国际经验;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07(2015)02-0042-06

工业化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是中国城市化的动力和源泉。根据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的这30多年间,中国的城市化率以平均每年1.05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这种快速发展的水平在世界范围内都很罕见。虽然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问题

(一)我国城市化水平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虽然在30年间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这主要是由我国本身城市化水平低所造成的。201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在世界各国当中仅排141位,并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95个百分点。不仅如此,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也远远高于中国。这都说明了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很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中国城市化水平地区差异显著

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虽然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但是各个省份与地区的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发展并不均衡。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统计的我国不同省份的城市化率显示,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而西藏、贵州、甘肃、云南、广西等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相对来说比较低。这说明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西部地区省份的城市化水平则相对落后,这是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相对发达,工业化水平较高,城市的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相对充足,使得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要快于那些经济不发达、工业化水平较低以及公共服务不足的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省份在城市化水平方面差异性不大。

(三)中国城市化发展不协调

中国的城市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发展不协调、不可持续以及质量差的问题。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工业化水平。不仅如此,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程度也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的加强、户籍制度的完善出现严重的脱节现象。拥有农村户籍的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长期生活,但是却不能享有市民拥有的各项教育、住房、医疗、社保等权利;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长期落后,城市空间用地紧张使得城镇对转移人口的吸纳程度低下;城镇生活成本过高,农村人口对于农业土地利益的依赖也使得农民转化成市民的意愿并不强烈,这就很难推进城市化进程;户籍制度造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大大地阻碍了城市化的发展。这些都是造成中国城市化实际水平长期落后于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根源。

二、国外城市化发展的经验

(一)城市化发展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步

发展农业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农业的现代化、机械化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前提。现代化农业不仅可以将农村剩余人口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还可以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原材料;而工业发展则是城市化的推动力,同时它也为农业的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持。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就是三者同步发展,相互协调。

在工业革命之后,大多数发达国家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社会经济结构也进一步得到了调整。工业化的出现不仅使得发达国家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也使得城乡关系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密。科学技术开始广泛运用到了农业生产方面。在先进科学技术的带领之下,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产量和效率也在不断地提升。传统农业由于科技化种植技术的改良和推广,小规模的农业产量得到了提高;而机械化生产设备的支持,也为大规模种植提供了更加节约人力成本的生产方式,在提高人均产量的同时减少了劳动力数量。工业化对于农业现代化的支持,也推动了农业向规模经营的方面发展。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发展就将剩余劳动力向更加有需要的工业部门转移,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同时,通过工业化的发展,大量中小企业创造就业机会,吸引从传统农业转出的剩余农村劳动力,改变就业结构,调动农民创造新型职业的积极性。美国和日本是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典型例子。美国的农业人口在1970年占全国人口的4.8%,步入城市化高度发达的国家行列。

(二)城市化模式多元化

世界各国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根据国情的不同所采取的城市化模式也是多元化的。但总体都是围绕着本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实施的,并且具有相对的不可逆性。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三种模式,即集中型城市化模式、分散型城市化模式和综合型城市化模式。集中型是指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如英国和日本;分散型,即指将大城市的人口适当地分散到郊区中形成新型的小城市和卫星城市,如德国;同时还有将两种模式结合推进的城市化模式,如美国。

集中型城市化是指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当中,多是由于资本和工业的集中化所形成的。因为大城市的科技工业实体和商业资本的集中程度较高,所以会吸引大量的劳动人口涌入该经济圈内。大城市往往有着完备的保险、医疗、娱乐和治安、仲裁等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因此吸纳承载外部劳动人口的能力也很强。由于集中型模式会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使大城市的资源中心地位更加集中,例如扩大城市占地面积和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因此最终会形成城市人口数量维持在一个相对过高的水平上。

分散型的城市化模式是相对于集中型模式而言的,它是指将大城市的人口适当地分散到城市郊区形成卫星城,或者提高中小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承载能力,同时提高中小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公共职能。与人口相对集中的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的城市功能和社会资源的丰富程度相对较低,但是它能够避免大城市空心化现象,避免资源浪费,更加适合生活居住。而且由于现代化所形成的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卫星城和中小城市之间或与其它大城市或地区的经济紧密度依然很高。德国十分重视中小型城市,注重均衡统筹发展。目前,在德国,在人口十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居住的人仅有2600万,但是却有将近五千万人生活在人口不足十万人的小城镇上。

两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是比较合理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这种城市化模式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农业人口转移的方式也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农业人口转移到边疆,郊区城市化或者是小城镇化;一种就是人口向大城市转移。美国属于两种模式相结合发展的方式。其城市化空间形态呈现“分散——集聚——分散”的特点,呈现自由流动以及人口分布的均衡性,大都市区或者大都市带是经济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

(三)政府合理的宏观调控

工业化的推进和经济的发展必将带来城乡之间收入与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异,城市化如果完全依赖市场导向,就会使得城市化的发展盲目恶化,甚至出现“城市病”,因此,城市化在初期必须有政府合理有效的宏观调控作为指导,以保证城市化的顺利完成。

通过分析各国成功的城市化国际经验,可以发现,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其一是解决和控制城市吸纳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其二就是统一筹划,协调城乡发展。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多遵循一个原则——在遵循市场竞争原则的同时也要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划入考虑的范围内。城市化的发展战略任务除了国家政府负责之外,地方乡镇也要和国家一起共同承担。当工业部门在急需更多劳动力的情况下,如果一味地依赖市场导向来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会使得城市化发展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政府通过调整政策来控制和解决城市进入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可以采取灵活调整就业政策来控制劳动力数量,或者鼓励提升工业生产力的做法。在有些需要劳动力的城市,政府可以通过开放政策,利用工业选址等方法分散人口,调整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更好地分布人口格局,保障城市化的顺利进行。

政府还应该对于劳动力转出之后的农村进行整合和规划,逐渐过渡到小城镇模式,建立统一的服务、社保和医疗基础建设,同时提供资金支持,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统一筹划、协调城乡发展。例如,日本政府采取适当的金融政策,通过贴息为农民提供长期贷款,同时引导农业生产形式向“农协(市场)+基地”、“龙头企业+基地”转变,利用“农协”组织,使农业渐渐融入到工业循环的大体系之中。

(四)法治、配套设施建设紧跟城市化进程

城市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物品供应不足,就无法保证该城市能够吸纳和承载足够的农村转移人口,因此也就很难形成有规模的城市。而强化相关的法律法规是为城市化道路保驾护航的,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有着可以借鉴的经验。

随着农村劳动力逐渐转移到城市,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就成为了相应配套法制以及设施服务的建设。政府在不干预市场经济的前提下颁布促进城市化进程的法律法规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发达国家对于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就业需求从法律层面加以保护,出台过一些用于保障劳动者工作及福利稳定性,刺激再就业和平等对待就业者的,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多项法律法规。如德国的《穷人权利法规》、《童工法》,美国的《公平劳动标准法案》、《1994年再就业法令》以及日本的《最低工资法》等。不仅如此,发达国家还从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方面形成了一个有梯度的、覆盖率高的劳动保障体系。这就提升了劳动者应对自身和社会突发状况的能力,同时也给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流动的平稳进行提供了法律保障。

另一方面,为了促进城市化更加有效的发展和就业的稳定,发达国家在硬件方面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涉及到用于安置转移劳动力的住房建设和相关的综合管理;促进劳动力转移的公共交通运输建设;提高就业质量和劳动力教育水平的职业教育建设以及公共医疗和疾病预防控部门的建设等。其中重点投入的项目就是关于职业培训和公共医疗方面的建设。由于这两项配套设施建设会直接影响劳动者的收入分配和生活质量,所以各国政府在这些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以谋求社会和谐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德国在基础设施、社保、城市发展等方面做到统筹兼顾。德国在城市内部与城市之间开通了大量的公路、铁路,包括水路航线也很繁荣。在六千五百多万的德国人中,城镇人口就占到了六成。

(五)注重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

城市化的核心就是使得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这种转变除了空间上的转移之外,更重要的是内在意识的转变。因此,对于农村人口的教育和技术培训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进行技术培训和教育来提高自身素质,在完成市民化之后,让转移人口能够顺利适应城市生活,成为真正的市民。因此,作为完成城市化的重要环节,教育培训一直备受高城市化率国家的重视。

普及高等教育是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为科技科研团队提供储备人才的一种方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科研团队的壮大为国家产业创新和提供经济增长点所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对于生产力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发达的科学技术不仅可以为产品提供核心动力,同时由于技术所产生的消费、服务以及技术扩散所形成的就业等因素,不能用教育投入来衡量经济效益。因此,对于高等教育和尖端技术的投入十分必要。这种投入所形成的产出可能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才可以看出效果,但是这种效果带来的稳定性也是长期的。在这个方面,德国传统重工业优势的保持和日本创新的文化产业就是典型的例子。

不同于科学技术的投入,职业技术培训则更多考虑的是目前或者短期的社会效应和稳定性。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和学习,使劳动者能够迅速掌握一门或多门可迅速就业的技术能力。对于不同文化程度的劳动者而言,职业技术培训能让非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的社会成员迅速进入到再就业的行列,使其获得收入并进行社会产品的消费。

不仅如此,高等教育还能够迅速同化生产意识以及经济行为,改变农民原有的小农意识,培养他们自强自助、勤勉合作的精神,职业教育和科技培训就是传授相应的生产技术技能,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为他们进城务工提供技术培训。这就提升了劳动者的素质和社会总体就业水平,降低了失业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社会交易费用以及治安成本。

三、给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启示

从城市化的国际经验来看,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做法,我们应该在明确自身特点的同时,借鉴他国优秀经验,吸取他国教训,来完成我们自己的城市化道路。通过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进行回顾和分析,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之后,我们得到了一些启示。

(一)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产业分布十分不均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具体来说,就是第一产业落后,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规模过小。

生产力是城市化道路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生产力的进步推动着工业的发展,这就拉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工业部门转移;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也会使得农业劳动力需求降低,农民得以解放出来。城市和工业的拉力以及农村和农业的推力,使得走向城市化的脚步越来越快。

往往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发达,通常由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来决定。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比较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就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市就业,加快城市化的进程。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中部和西部的工业发展仍然很落后,这就不能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经济落后地区,应该提高其工业化程度,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各个地区在发展第三产业的过程中,不能盲目开发,要根据本省、本地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发与工业配套的第三产业,拉动就业,刺激产业结构升级,使其更加合理化,以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除了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之外,还应相应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达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使得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同时,还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发展特色农业,以此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二)提高城市基础设施与社会保障制度的承载能力

根据城市化的经验来看,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道路、铁路交通以及其它基础设施的建设也要紧跟城市发展的步伐,为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提供可靠的“硬件”保障。让劳动力完成跨区域大批量的转移成为可能。除了运输方面的设施,城市的住房、医疗、教育等设施的“更新换代”也是城市化过程中的推动力。“软件”的完善也是保障城市化顺利进行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要建立统一完善的社会保险保障制度和全面系统的法律法规,强制性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生活水平。

中国在城市化道路上前进不畅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软硬件跟不上改革的步伐。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以及交通的不畅通是制约城市发展的两大瓶颈。这不仅阻碍着城市的发展,也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形成不利条件。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不能享有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应享有的权利,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使得农民向市民转型困难重重。只有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才能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消除城市化的瓶颈因素。

在发展道路的选择上,全国不能采取统一的模式来进行,而是应该根据各地区的特色进行差异化发展。并且在提高城市吸纳转移人口的承载能力方面,中小城市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小觑。特大城市在承载力饱和的情况下就需要控制人口的流入;而中小城市要想分担大城市的压力,就需要做到以下前提:健全的城市规划管理机构、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常住人口规模规划的医院、学校等资源配置。满足基本的环境要求,中小城市就可以吸纳更多的转移人口,以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即使是中小城市,只要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也是完全有能力承担附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的。一味地发展大城市,大批劳动力涌入其中,只会增加城市住房、就业、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压力,而发挥中小城市的作用,使得就近市民化和就地市民化成为可能,分散城市化的压力,分享发展红利也是很好的选择。二者只有统筹协作,共同发展才是市民化和城市化的目标所在。

(三)削弱制度障碍

虽然世界各国城市化道路的成功都有自身的特点,但是不难看出,他们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共同点——那就是没有户籍制度的牵绊。这些国家的农民即使在城市当中没有固定职业、居无定所,却也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是该城市的市民。他们在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那一刻开始,城市市民的身份也就会自动取得,变成城市市民的一部分。而我国由于户籍制度等原因造成了农民工与市民的制度和权利方面的分别和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我国特有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

城市化是在与工业化共同发展过程中完成的,伴随着生产力的腾飞、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开始进入城市,融入到城市的主流生活,从而顺利地转变成为城市市民。城市化的目的并不是消除农村,而在于将农业生产力提高,把农村剩余的劳动力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把他们分配到更加合适的生产部门当中去。

然而,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却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市民的一大阻碍。户籍制度使得转移农民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因此也就无法享有市民应该享有的各种权利。取消户籍制度,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各个城市和地区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合适的规章制度,降低准入门槛,允许长期在城市生活和工作的农村居民落户在城市,与本地市民享有相同的劳动就业、医疗、教育等权利。特大城市和一线城市拥有大量的社会财富和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劳动转移人口,所以已经呈现出了饱和状态。由于它们的工业化水平较高,因此对于劳动力的技术和教育水平要求比较高,特大城市和一线城市就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设定标准,以人力资本来分配劳动力,控制人口数量,将人力资本较低的劳动转移人口导向二、三线城市。而二、三线城市则可以通过放宽准入门槛和加强职业培训的方式提供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转移劳动力。

同时,在农村的农民社保体系也要进一步完善,形成全国性的、统一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保体系,使其可以实现地域间的转移。这样就能拉近了城镇和农村的距离。

(四)加强职业教育培训

为了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城市生活当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就要引导他们认识到知识和技能对于实现市民化的必要性。应该建立健全相关教育体系,从基础教育抓起,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自我认识水平;建立健全培训体系,丰富培训内容,培养他们的一技之长。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努力提供就业服务指导,从就业信息的获取到技术技能的培训,为无业和失业人员创造就业机会,吸纳更多的社会劳动力。还可以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努力建立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更合理地在不同区域间流动。

各地区应该建立由政府主导的专业培训机构,对于转移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培训,从心理和就业角度进行职业规划和指导,做到先培训、后就业。国家、企业和个人从三个方面推进职业教育培训的进程。国家和政府应该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保护转移劳动力的合法就业权益,并且投入资金建设专业的职业培训和指导机构;企业也要对于此类员工进行职业指导和业务培训,并从资金或者福利上予以补贴,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工作,融入城市;而作为农村转移劳动力个人,要从意识上产生改变,积极学习职业技术,自愿转变成市民身份。

作为农村转移劳动力,除了外在完成身份的转型,内心的价值观也要发生转变。要提高自己的交际范畴和社交网络,转变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摒弃落后的思维方式方法,主动和周围的市民朋友交流来往。政府也应该在这个方面帮助他们增强社交能力,建立他们和市民交往的平台,逐渐培养他们的城市主人翁意识,从真正意义上融入到城市生活当中去。市民应自觉转变观念,消除心中对他们的偏见、排斥、歧视和不满,采取包容、理解的态度,帮助和支持他们早日真正成为当地的一分子。

(五)斩断土地情节,促进市民转型

同日本农民依赖土地的原因不同,中国虽然土地资源丰富,但是由于人口压力大,农民对土地依赖也是十分严重的。再加上近几年国家对农业的补贴政策力度加大,使得农民更加难以从土地情节中割舍出来。这种依赖也使得农民转化成市民的意愿并不强烈,很难推进城市化的进程。土地无法正常流转就导致了农业规模性经营无法实现,成为了城市化过程中的阻力。

上一篇:核销单申领备案下一篇:黄粱梦中心校2018年提升教学质量目标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