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乡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

2024-10-05

响水乡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共4篇)

响水乡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 篇1

湘潭市雨湖区响水乡工会联合委员会文件

响工联发„2012‟1号

响水乡工会联合委员会

关于印发《响水乡职工服务(帮扶)中心、站(点)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工会小组、企事业单位工会:+

为进一步延伸工会帮扶手臂、拓展工会帮扶领域,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职工群众工作,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民生保障战略,乡工会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市总工会要求研究制定了《响水乡职工服务(帮扶)中心、站(点)建设实施方案》。请按照要求抓好贯彻落实,并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实施方案。

二0一二年四月十一日

响水乡职工服务(帮扶)中心、站(点)建设

实 施 方 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国工会十五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在协调劳动关系、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乡工会决定,从今年起,开展困难职工帮扶站(点)规范化建设,使我乡的困难职工帮扶形成职能健全、功能完善、开放运作、特色突出的工作体系。为此,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职工为本,以基层为重”的工作思路,积极延伸工会帮扶手臂、拓展工会帮扶领域,推动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向职工服务(帮扶)中心转型升级,构建救助、维权、服务一体化运作,一站式服务的工作平台,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职工群众工作,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二、总体目标

今年年底以前,按照“十规范”、“六个统一”和“五个全部”的标准对本乡职工服务(帮扶)中心进行规范化建设。“十规范”(即规范帮扶网络、规范帮扶机构、规范帮扶对象、规范帮扶职能、规范帮扶制度、规范帮扶场地、规范帮扶载体、规范帮扶资金配套、规范帮扶工作基础台帐、规范帮扶作用发挥)。“六个统一”(即统一外观、统一服务窗口设置、统一大厅内上墙信息、统一公示栏、统一档案资料、统一办公要求)。“五个全部”(即全部建好信访接待、困难救助、就业服务、法律援助“一站式”服务平台,全部实现办公设备现代化、工作人员专业化、工作制度明朗化、帮扶情况公开化、档案资料规范化,全部制作帮扶网络图,全部开办爱心超市、爱心医疗点、爱心药店,全部建立职工维权公益律师志愿者和职工维权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基础建设

1、加强领导,为切实做好困难企业,困难职工的联系和帮扶工作,促进企业稳定,促进企业发展。乡成立了由乡委副书记何亮同志任组长,人大副主席刘红军、工会主席郭相妍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困难职工帮扶中心领导小组。

2、健全机构:困难职工帮扶中心领导小组下设社区、企业建立困难职工帮扶站(点)。

3、配好工作人员: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安排工作人员6人,其中专职人员1人,律师1人,建立全乡困难职工档案,并进入乡工会帮扶软件系统,各帮扶站配备帮扶工作联络员。

4、硬件设施达到要求:乡工会按要求将政务中心一楼作为帮扶中心办公室,并配备专用电脑、电话、摄像机、照相机等。

5、帮扶资金及时到位

①乡财政年初预算并安排资金2万元作为帮扶资金拔到乡帮扶中心,乡工会将采取募捐的方式筹资2万元。

②帮扶资金实行专帐管理,专款专用,专户储存。

③建立帮扶资金及帮扶物质台帐。

④健全帮扶资金和物质管理的各项财务制度健全,并接受审计和监督。

6、加强制度建设

①建立健全生活、就业、医疗、助学救助及法律援助、信访接待等工作制度并张榜公示。

②对困职工实行动态管理。

③坚持困难职工帮扶实行实名制,坚决杜绝集体领签和代签,发放程序规范,工作流程公开。

④与乡政府建立联动机制,乡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困难职工帮扶工作进行考核。

⑤及时准确报送工作帮扶工作情况和相关信息。

(二)明确帮扶职能

1、加强生活救助:由民政办负责:主要职责是:全面掌握全乡困难职工及农民工家庭生活情况,帮助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进入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并落实好水电、有线电视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2、做好就业帮扶:由乡劳动服务站负责:主要职责是:做好响水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培训,及时为下岗失业困难职工及返乡农民工开展就业培训及就业服务,2012年拟举办2期培训班,集中培训200余人,确保上级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

3、及时做好助学救助:由乡中心学校、乡妇联负责:主要职责是:建立困难学生档案,采取日常和集中助学相结合的形式,帮助困难职工和困难农民工子女解决非义务教育阶段就学困难,9月份开展全乡金秋助学活动。

4、积极开展医疗救助:由乡卫生院负责:主要职责是:与相关医疗点、药店合作,设立为困难职工提供就医优惠的医疗点,爱心药店。

5、提供法律服务:由法律服务所负责:主要职责是:成立工会法律援助中心,办公地点设在法律服务所,为困难职工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诉讼代理等服务。

6、认真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对来信、来电、来访等情况进行登记并及时答复或办理,及时掌握分析和反映困难职工的突出问题和利益诉求,掌握职工的思想状态,维护职工队伍的稳定。

四、工作要求

1、帮扶中心及时向乡党委、乡政府汇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帮扶中心在服务大局服务职工、服务基层中的作用。

2、帮扶中心根据响水乡的实际情况确定生活救助、助学救助、医疗救助、就业援助、法律援助的对象和标准,按照审批程序、工作原则和救助办法办理有关手续。

3、帮扶中心按照建立健全帮扶资金和物资管理发放的各项制度,发放帮扶资金及物资,确保帮扶资金和物资管理使用不出现违法违纪问题。

4、帮扶中心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建好台账,做到困难职工档案健全,困难职工底子清楚,乡帮扶中心将困难职工档案全部录入全国工会帮扶中心管理系统,实行动态管理。

2012年4月10日

响水乡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 篇2

一、调研对象

全省县以上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及所属帮扶站点。

二、调研时间

本次调研的统计为2010,统计时点为2010年12月31日。

三、调研内容

1、帮扶中心的主要类型及特点:是工会独立建立独立运作?是以政府名义建立,工会组织运作?是在政府所建政务中心或劳动保障平台设立工会帮扶窗口?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2、帮扶中心基本情况:包括机构设置情况、编办批复的编制性质和职数核定情况;设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庭情况;设立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及建立职工维权公益律师志愿者和职工维权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等情况;人员配备及队伍素质情况;帮扶中心的工作经费保障及来源等情况。

3、帮扶中心资金筹集情况:包括上级工会拨付的中央财政资金和省级财政配套资金情况;本级财政配套并纳入预算情况;本级工会投入情况;社会募集等情况。

4、帮扶中心开设的帮扶项目情况:包括开设的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助学救助、技能培训、法律援助、“12351热线”、信访接待、农民工维权、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心理咨询等服务项目情况;设立“爱心超市”、“爱心医院”、“爱心药店”、“爱心学校”

等情况;项目化帮扶立项、运作、考核等情况。

5、帮扶效果情况:包括各类帮扶救助的人数及发放的资金、取得政策突破和推动政策落实情况、相关的宣传报道、社会影响

等情况。

6、本地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亮点和特色。

7、本地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困难和问题。

8、对构建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常态化、长效化的构想及建议:

包括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在国家帮扶制度中的职能定位、如何与国

家社会保障体系衔接、工会内外部资源整合及社会化工作机制的完善、如何发挥帮扶中心的作用等。

四、承办部门:市总社会保障部。

附:困难职工长效机制建设调研统计表

附件:

困难职工长效机制建设调研统计表

填报单位:填报人:联系电话:

1、你单位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名称:

2、共县级帮扶中心个;

县级以下基层工会帮扶工作站个;

所在地企业帮扶中心或帮扶站点个;

3、2010帮扶中心资金来源总额万元;

其中中央财政拨款万元;

本级财政拨款万元;

本级财政拨款是否纳入财政预算?①是;②否。

本级工会拨款万元;

社会捐助万元;

其他收入万元。

4、本级帮扶中心是否经同级编委批复了编制?①是;②否。

如批复,编制性质是:;

核定的职数有个。

5、2010本级帮扶中心工作经费万元;

工作经费来源:①财政拨款;②工会拨款;③二者兼有。

6、本级帮扶中心是否设立劳动争议仲裁庭? ①是;②否。

7、本级帮扶中心是否设立职工法律援助中心?①是;②否。

如设立,专职律师人;建立职工维权公益律师志愿者

人;职工维权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人。

8、2010年本级帮扶中心帮扶困难职工(含农民工)人

次;

帮扶款物万元;其中:

生活救助人次,帮扶款物万元;

医疗救助人次,帮扶款物万元;

资助子女上学人次,帮扶款物万元;

职业介绍人次,帮扶金额万元;

就业培训人次,帮扶金额万元;

政策咨询人次,帮扶金额万元;

法律援助人次,帮扶金额万元;

其他帮扶人次,帮扶款物万元。

9、2010年帮扶中心共协调解决跨地区维权和帮扶案件件,涉及农民工人。开展心理咨询、疏导人次、10、2010年帮扶中心建立爱心医院个;

建立爱心药店个;

建立爱心超市个;

建立爱心学校个;

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工作总结 篇3

(一)务实高效,面对职工,认真扎实开展扶贫帮困工作。进一步深化“工友手拉手、促进再在就业”工程,切实履行好帮扶中心“面向职工、及时帮助、快捷准确、释疑解惑、因地制宜、长期坚持”的工作方针,认真开展帮扶工作。

一是摸底调查、分类建档,掌握底数,确保帮扶工作有的放矢。今年4月中旬利用10天左右时间,全体干部职工分成三个组,各由一名领导带队,对县城范围内三百多户职工家庭生产生活情况进行入户走访调查,详细登记,按照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职责要求,对摸底情况进行了认真审核,并通过有线电视公示,对纳入帮扶中心的困难职工进行了三天的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最后将166户困难职工和部分农民工纳入了帮扶中心,统一管理。在管理上,严格按照全总下发的档案管理办法,进行了分类建档,按照音序排列编号,一人一档,采取滚动式管理,便于随时了解掌握帮扶情况。11月份,对申请进入帮扶中心的100多户下岗职工进行了入户核实,吸纳80户进入了帮扶中心。

二是完善信访接待工作,及时提供帮扶信息。信访接待实行首问责任制、来访登记制和领导负责制。通过信访接待,掌握一部分信息,对部分特别困难的职工,除采取必要的帮扶措施外,及时向城乡解困办推荐,协调解决困难。截至目前,先后对84人进行了生活大病救助,累计资金达2.06万元。其中,大病救助5人。

三是积极探索扶贫帮困的新路子,拓展帮扶的内涵。积极开展了“金秋助学”活动。帮扶工作从源头着手,全力实施“金秋助学”工程,制定了金秋助学资助办法。在每年春秋季开学之际,通过前期的调查摸底审核公示等程序,筹资资金开展“金秋助学资助活动”。今年,筹措9.6万元对48名新考入大学的贫困家庭的优秀学生或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资助。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四是积极开展扶持下岗自主创业示范户活动。遵循“想困难职工之所想,急困难职工之所急”的原则,在坚持做好“救急救穷”“输血型”帮扶工作的同时,积极寻找 “造血型”帮扶的有效途径,把帮扶的重点转向扶持有创业能力、致富思路清晰、对自谋发展有信心的下岗失业职工和困难劳模,通过扶持他们,带动一批有能力的困难下岗失业职工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自主创业,脱贫致富。2008年,县总工会通过多次的实地走访,与创业者交流,从一批自主创业的困难职工中确定11户作为自主创业示范户,主要从事养殖、蔬菜大棚种植和民族刺绣等,为他们分别救助5000元扶持资金,雪中送炭,增强他们创业的信心,使他们清醒的看到在创业的旅途上还有党和政府关心着他们。同时,引导有发展潜力的扶持示范户,逐步形成规模,然后再吸收一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困难劳模或其子女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共赢的目标,达到帮扶的目的。

五是积极建立各类基地,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各类技能培训,帮扶下岗失业人员或其子女,掌握一门技术,增强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先后依托有培训资质的县劳动就业局,建成工会再就业培训基地。县总工会与县就业局签订培训协议,县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每年向培训基地提供1万元培训费,由就业局完成培训和职业介绍,为更多的下岗失业困难职工提供就业机会。依托木垒镇工会,建成养殖区再就业基地。由县政府无偿划拨土地,提供小额贷款帮扶发展。目前,全县已吸纳320户困难职工进入再就业养殖小区,从事牛羊育肥,发家致富。今年,县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出资,委托县职教中心为困难职工免费举办了一期困难职工微机上岗培训班和一期养殖种植技能培训班,培训对象主要是帮扶中心50岁以下的困难职工、零就业家庭的子女,共计80人。旨在使困难职工扎扎实实掌握一门技术,多一条就业再就业的渠道,真正成为有益于家庭、有益于社会的人。

(二)宣传发动,典型引路,有效促进《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签订工作正常开展

县总工会始终坚持把签订《女职工权益维护专项集体合同》作为贯彻实施《工会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实现好、保护好女职工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责任。在推行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之初,一些领导、工会干部,特别是非公企业老板认识不到位:认为原签订的集体合同中已包含了女职工权益保护的内容,签订专项集体合同是多此一举;有的认为签订女职工集体合同,只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麻烦;签订女职工集体合同,会给企业加重不必要的负担。为了消除上述思想认识问题,县总工会xx县劳动监察大队对企事业单位贯彻执行《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规定》、《妇女权益保障法》等进行了专项督促检查,特别将女职工的权益保护作为重要内容之一。由企业法人和单位行政一把手汇报,对上述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的,县劳动监察大队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书,提出书面限期改正的决定,促使企业老板严格依法办事。

为了全面推行这项工作的开展,我们采取了典型引路的做法,首先在三家煤矿进行试点。煤矿均是非公企业,女职工特别少,工作危险性大,通过前期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得到了煤矿老板的积极配合,使这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然后将煤矿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广泛宣传推广,在其他企业引起了共鸣。到2008年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工作有了新起色。15家企业签订了《女职工权益维护专项集体合同》,合同履约率达100%

(三)心系职工,维护职工,积极开展送清凉慰问活动。

一是及时开展“爱心送民工”慰问活动。在四川省发生地震之后,县总工会及时组织人员,对来木垒打工的四川籍民工家庭受灾情况进行了解掌握。并带着毛巾、洗衣粉、手套等价值2000元的慰问品,深入到2个建筑工地看望了70名四川籍民工,并通过他们转达木垒人民对四川灾区亲人的问候和关心。在县总工会的号召下,银河建筑公司筹措2万元现金,垫资为35名四川籍民工预付了工资,让民工在第一时间寄给受灾的亲人。慰问活动抚慰了民工的心情,民工队伍稳定、工作安心,没有一位民工提出返乡。

二是在盛夏开展安全度夏送清凉慰问活动。对15家合法经营、安全生产较好的企业,集中利用4天时间,组织人员开展了盛夏送清凉慰问活动。此次慰问范围涉及到铸造厂、酒厂、砖厂、加工厂、汽车站、运输公司、建筑工地、生产车间的五百多名一线职工,价值1万元的西瓜、白砂糖、绿豆等解渴的食物和生产用的手套,不仅让职工感受到了被党和政府关怀的温暖,也让职工感到了劳动的光荣。这次慰问活动涉及面广、覆盖面大,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赢得了职工好口碑。

(四)扎扎实实开展寒冬送温暖扶贫慰问活动

为做好在三节期间的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县总工会及早动手,组织人员开展慰问前的入户走访活动,通过近一个月的走访入户,对在帮扶中心的人员的情况进行了核实,对符合条件尚未进入帮扶中心的下岗困难职工又进行了核实公示,底数摸清后,按照年初的预算,对三节慰问工作进行了会议研究,拟定了三节慰问方案,根据困难那职工的不同需求,划分为不同的慰问标准,拟对200 多户大病户、特困户、在职困难职工进行节日慰问,慰问资金达7万多元。慰问工作定于2008年12月25日开始。

(五)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狠抓落实,确保帮扶工作正常有效开展

为切实把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实行“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工作机制,加强领导,努力把帮扶中心建成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展示工会形象的窗口,调节劳动关系矛盾的渠道,依法维护困难职工的阵地。

一是积极完善了考核评价机制。把帮扶工作的考核验收与工会工作业务督查验收同步进行,实现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的“三同步”的工作格局。

二是建立完善信息奖惩制度。为及时掌握帮扶信息,鼓励和调动帮困人员上报信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扩大信息渠道,提高信息质量,县总工会按照《木垒县工会信息奖惩办法》,及时进行了奖优罚劣。

三是建立完善了公示制度。在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中,坚持实行公示制度。通过走访了解,结合困难职工的实际情况,经过党组会议讨论研究,确实低于或略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定为困难职工或特困职工,分别在社区xx县工会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天。公示期间如果有群众反映,则重新进行核实后再进行公示。

木垒县帮扶中心在各基层工会的大力支持下,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距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虚心改进,不断努力。

木垒县总工会

二00八年十二月十五日

2008年,按照自治州总工会的要求,为进一步深化“工友手拉手、促进再在就业”工程,切实发挥好工会的“维护”职能,履行好帮扶中心“面向职工、及时帮助、快捷准确、释疑解惑、因地制宜、长期坚持”的工作方针,因地制宜,建立和完善了困难职工帮扶的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帮扶工作顺利开展。

(一)务实高效,面对职工,认真扎实开展扶贫帮困工作。进一步深化“工友手拉手、促进再在就业”工程,切实履行好帮扶中心“面向职工、及时帮助、快捷准确、释疑解惑、因地制宜、长期坚持”的工作方针,认真开展帮扶工作。

一是摸底调查、分类建档,掌握底数,确保帮扶工作有的放矢。今年4月中旬利用10天左右时间,全体干部职工分成三个组,各由一名领导带队,对县城范围内三百多户职工家庭生产生活情况进行入户走访调查,详细登记,按照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职责要求,对摸底情况进行了认真审核,并通过有线电视公示,对纳入帮扶中心的困难职工进行了三天的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最后将166户困难职工和部分农民工纳入了帮扶中心,统一管理。在管理上,严格按照全总下发的档案管理办法,进行了分类建档,按照音序排列编号,一人一档,采取滚动式管理,便于随时了解掌握帮扶情况。11月份,对申请进入帮扶中心的100多户下岗职工进行了入户核实,吸纳80户进入了帮扶中心。

二是完善信访接待工作,及时提供帮扶信息。信访接待实行首问责任制、来访登记制和领导负责制。通过信访接待,掌握一部分信息,对部分特别困难的职工,除采取必要的帮扶措施外,及时向城乡解困办推荐,协调解决困难。截至目前,先后对84人进行了生活大病救助,累计资金达2.06万元。其中,大病救助5人。

三是积极探索扶贫帮困的新路子,拓展帮扶的内涵。积极开展了“金秋助学”活动。帮扶工作从源头着手,全力实施“金秋助学”工程,制定了金秋助学资助办法。在每年春秋季开学之际,通过前期的调查摸底审核公示等程序,筹资资金开展“金秋助学资助活动”。今年,筹措9.6万元对48名新考入大学的贫困家庭的优秀学生或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资助。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四是积极开展扶持下岗自主创业示范户活动。遵循“想困难职工之所想,急困难职工之所急”的原则,在坚持做好“救急救穷”“输血型”帮扶工作的同时,积极寻找 “造血型”帮扶的有效途径,把帮扶的重点转向扶持有创业能力、致富思路清晰、对自谋发展有信心的下岗失业职工和困难劳模,通过扶持他们,带动一批有能力的困难下岗失业职工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自主创业,脱贫致富。2008年,县总工会通过多次的实地走访,与创业者交流,从一批自主创业的困难职工中确定11户作为自主创业示范户,主要从事养殖、蔬菜大棚种植和民族刺绣等,为他们分别救助5000元扶持资金,雪中送炭,增强他们创业的信心,使他们清醒的看到在创业的旅途上还有党和政府关心着他们。同时,引导有发展潜力的扶持示范户,逐步形成规模,然后再吸收一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困难劳模或其子女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共赢的目标,达到帮扶的目的。

五是积极建立各类基地,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各类技能培训,帮扶下岗失业人员或其子女,掌握一门技术,增强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先后依托有培训资质的县劳动就业局,建成工会再就业培训基地。县总工会与县就业局签订培训协议,县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每年向培训基地提供1万元培训费,由就业局完成培训和职业介绍,为更多的下岗失业困难职工提供就业机会。依托木垒镇工会,建成养殖区再就业基地。由县政府无偿划拨土地,提供小额贷款帮扶发展。目前,全县已吸纳320户困难职工进入再就业养殖小区,从事牛羊育肥,发家致富。今年,县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出资,委托县职教中心为困难职工免费举办了一期困难职工微机上岗培训班和一期养殖种植技能培训班,培训对象主要是帮扶中心50岁以下的困难职工、零就业家庭的子女,共计80人。旨在使困难职工扎扎实实掌握一门技术,多一条就业再就业的渠道,真正成为有益于家庭、有益于社会的人。

(二)宣传发动,典型引路,有效促进《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签订工作正常开展

县总工会始终坚持把签订《女职工权益维护专项集体合同》作为贯彻实施《工会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实现好、保护好女职工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责任。在推行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之初,一些领导、工会干部,特别是非公企业老板认识不到位:认为原签订的集体合同中已包含了女职工权益保护的内容,签订专项集体合同是多此一举;有的认为签订女职工集体合同,只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麻烦;签订女职工集体合同,会给企业加重不必要的负担。为了消除上述思想认识问题,县总工会xx县劳动监察大队对企事业单位贯彻执行《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规定》、《妇女权益保障法》等进行了专项督促检查,特别将女职工的权益保护作为重要内容之一。由企业法人和单位行政一把手汇报,对上述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的,县劳动监察大队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书,提出书面限期改正的决定,促使企业老板严格依法办事。

为了全面推行这项工作的开展,我们采取了典型引路的做法,首先在三家煤矿进行试点。煤矿均是非公企业,女职工特别少,工作危险性大,通过前期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得到了煤矿老板的积极配合,使这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然后将煤矿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广泛宣传推广,在其他企业引起了共鸣。到2008年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工作有了新起色。15家企业签订了《女职工权益维护专项集体合同》,合同履约率达100%

(三)心系职工,维护职工,积极开展送清凉慰问活动。

一是及时开展“爱心送民工”慰问活动。在四川省发生地震之后,县总工会及时组织人员,对来木垒打工的四川籍民工家庭受灾情况进行了解掌握。并带着毛巾、洗衣粉、手套等价值2000元的慰问品,深入到2个建筑工地看望了70名四川籍民工,并通过他们转达木垒人民对四川灾区亲人的问候和关心。在县总工会的号召下,银河建筑公司筹措2万元现金,垫资为35名四川籍民工预付了工资,让民工在第一时间寄给受灾的亲人。慰问活动抚慰了民工的心情,民工队伍稳定、工作安心,没有一位民工提出返乡。

二是在盛夏开展安全度夏送清凉慰问活动。对15家合法经营、安全生产较好的企业,集中利用4天时间,组织人员开展了盛夏送清凉慰问活动。此次慰问范围涉及到铸造厂、酒厂、砖厂、加工厂、汽车站、运输公司、建筑工地、生产车间的五百多名一线职工,价值1万元的西瓜、白砂糖、绿豆等解渴的食物和生产用的手套,不仅让职工感受到了被党和政府关怀的温暖,也让职工感到了劳动的光荣。这次慰问活动涉及面广、覆盖面大,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赢得了职工好口碑。

(四)扎扎实实开展寒冬送温暖扶贫慰问活动

为做好在三节期间的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县总工会及早动手,组织人员开展慰问前的入户走访活动,通过近一个月的走访入户,对在帮扶中心的人员的情况进行了核实,对符合条件尚未进入帮扶中心的下岗困难职工又进行了核实公示,底数摸清后,按照年初的预算,对三节慰问工作进行了会议研究,拟定了三节慰问方案,根据困难那职工的不同需求,划分为不同的慰问标准,拟对200 多户大病户、特困户、在职困难职工进行节日慰问,慰问资金达7万多元。慰问工作定于2008年12月25日开始。

(五)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狠抓落实,确保帮扶工作正常有效开展

为切实把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实行“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工作机制,加强领导,努力把帮扶中心建成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展示工会形象的窗口,调节劳动关系矛盾的渠道,依法维护困难职工的阵地。

一是积极完善了考核评价机制。把帮扶工作的考核验收与工会工作业务督查验收同步进行,实现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的“三同步”的工作格局。

二是建立完善信息奖惩制度。为及时掌握帮扶信息,鼓励和调动帮困人员上报信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扩大信息渠道,提高信息质量,县总工会按照《木垒县工会信息奖惩办法》,及时进行了奖优罚劣。

三是建立完善了公示制度。在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中,坚持实行公示制度。通过走访了解,结合困难职工的实际情况,经过党组会议讨论研究,确实低于或略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定为困难职工或特困职工,分别在社区xx县工会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天。公示期间如果有群众反映,则重新进行核实后再进行公示。

房山镇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工作总结 篇4

为认真贯彻胡锦涛同志关于完善在工会领导下的维权机制的重要指示精神,建立和完善帮扶困难职工长效机制,我镇工会根据东工发„2010‟25号文件《东海县基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的要求,在党委政府的精心组织下于2010年5月6日正式成立了房山镇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健全帮扶工作网络。

党委政府对于困难职工帮扶工作高度重视,于5月6号联合发文成立了以杨峰副书记为组长,王彬委员为副组长,镇工会、劳动所、民政办、农经站、司法所为成员单位的镇困难职工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的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1名专门的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日常事务,镇帮扶中心的工作台账在全国总工会帮扶系统上登陆,实现管理网络化。镇党委划拨了专门的办公场地、办公设施和经费,制定了完善的帮扶制度和考核标准,一系列的工作使我镇的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做到了人员、场地、设施、制度、台帐“五到位”。

二、开展帮扶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是建立和完善了帮扶阵地硬平台。为了方便群众、整合办公资源我镇的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和镇劳动所联合办公,这样有助于一起开展困难帮扶、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劳动力转移等工作,为帮扶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镇党委政府拨专款为帮扶中心配备了电脑、电话、传真打印机及其他办公设施,开通了热线电话。我们镇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还和镇妇联联合建立了家政服务中心,促进了帮扶工作深入运作。二是健全完善了帮扶工作台帐软平台。困难职工是帮扶中心的主要工作对象。对此,我们广泛开展了调查摸底,为了全面摸清困难职工底数,做到帮扶不漏一户、不丢一人,工会干部通过摸清实情,分别按照家庭状况清、特困原因清、技术特长清、就业要求清、思想状况清的“五清”标准,层层建立困难职工档案,统一输入微机实行信息化管理,做到随时发现随时输入,随时变化随时调整,随时脱困随时注销,建立了全域覆盖的困难职工动态管理网络。目前,我镇工会系统由于刚刚建立,所以建档立卡的困难职工有20多名。

三、完善一套制度,建立了规范操作的帮扶工作模式。

针对困难帮扶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实际,帮扶中心健全和完善了相关运行机制,实现解困帮扶工作经常化、规范化、正常化。一是建立帮扶中心日常工作制度。制定了《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方案》、《特困职工救助管理办法》、《困难职工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工作人员职责》、《帮扶中心工作指南》、《工作流程》等多项制度和管理办法并进行上墙公示。中心设立了“困难职工帮扶资金专户”,实行阳光管理,真正使帮扶工作做到了正常化。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年镇党委主持召开一至二次联席会议,听取帮扶中心的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职工群众的困难问题,使特别困难的职工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帮扶。三是建立困难帮扶公示和监督制度。对帮扶的对象名单、申报程序、帮扶金额,分别予以公示,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对每年的帮扶资金使用进行审查,确保每笔帮扶资金做到帮得准、扶得到位,使帮扶工作做到规范化。

上一篇:卫生院新农合自查自纠报告下一篇:圣诞节搞笑祝福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