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学生日记格式(共12篇)
一年级学生日记格式 篇1
一、数学日记是联系生活和数学的桥梁
生活就是生动的课堂。只要善于观察思考, 在我们身边能发现许多有价值的数学现象。因此, 我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思考生活问题。收集信息资料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的重要途径。于是, 在教学“利息”时, 我让学生课前针对储蓄知识做个调查, 用日记写下来。于是每个学生都想方设法:上网、查阅书报、问大人, 还有的干脆去了银行。收集的资料让他们了解了有关储蓄的知识, 并带着疑问积极投入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同样, 课内新知的习得也离不开学生课外的实践。在教完“认识人民币”后, 学生写出的日记真是丰富多彩。有的写道“爸爸告诉我中国的钱叫人民币, 日本的钱叫日元, 美国的钱叫美元……”;还有的写道“我发现1元钱分别可以买2个茶叶蛋、5个馒头、1把尺子, 还可以坐1次公交车。1元钱用处很大, 不能乱花。”日记中的语言虽然简单, 却体现出学生用数学眼光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数学日记改变了学生看问题的角度, 促使其有意识地将数学与生活联系, 将课堂与生活联系, 拓宽了学习领域, 加强了经验积累。
二、数学日记是一种反思体验的方式
透过数学日记, 教师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也可以了解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在一次区级教研活动中, 我顺利执教了“平移与旋转”一课。正当我暗自得意这次成功时, 孩子的一篇日记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今天我和爸爸到钟表店, 好不容易找到了有钟摆的时钟。仔细观察了很久, 我觉得钟摆的运动就是平平的、直直的, 为什么老师说是旋转呢?”我回想自己的教学过程, 在判断钟摆运动时学生确实产生了分歧。但考虑到旋转不是本节课的重点, 我也就一带而过地告知学生:钟摆运动就是旋转。细想, 生活中学生很少能见到有钟摆的时钟, 加之钟摆运动幅度小, 旋转的特征不明显, 很容易和平移运动混淆。于是, 我在批语中写道:你是一个爱思考的孩子, 不人云亦云。明天老师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第二天的数学活动课上我带来了一个自制的钟摆模型———螺母上拴着一根铜线。让螺母以手为圆心旋转, 并逐渐加大旋转的角度, 还列举了秋千的运动方式。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彻底分清了钟摆运动的类型。当天的数学日记中, 这位学生记录了整个活动过程, 解决了自己的疑惑, 对老师如此重视自己感到惊喜。从数学日记中捕捉到的信息促使我及时弥补教学中的不足, 学生也更注重反省自己的学习过程。
三、数学日记是促进思维条理化的方法
语言是思维的外显, 是对思维结果的概括和调节。如果再将思维结果变成文字, 便是对思维的又一次过滤和筛选。所以, 我经常让学生在日记中表述概念、算理、推导过程, 促使其思维条理化。学习了“20以内进位加法”后, 我要求学生在日记中写出8+5的计算思考过程。有的写道:“我把8分成5和3, 5+5得10, 10+3得13。也可以把5想成2和3, 2+8=10, 结果也是13。”看似简单的复述, 也许是经过了多次实践和反复思考才完成的, 但可以看出他清晰的思维过程。所以, 要鼓励学生写:数学认知、数学活动、数学过程、数学方法、数学思考、数学发现、数学应用、数学创造等。通过视觉、触觉感知到的数学材料在转化为文字的过程中能使学生再一次梳理自我认知, 进一步对感知的事物分析综合、去伪存真, 完成认知过程中的一次飞跃。
四、数学日记是一扇心灵对话的窗口
数学日记不仅记录了学习数学的点滴, 更是师生心灵对话的窗口, 拉近了我与学生的距离。这样一则数学日记曾引起了我的自省和思考。“今天上数学课, 我很想上讲台演示梯形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 但老师没有叫到我, 我觉得很没劲儿。”课堂其实就是一个小社会。孩子在课堂中获得的成功感、喜悦感、失败感、孤独感都会对他们的心灵产生重大影响。我在日记批语中向这个孩子说明了原因, 课后还给了他一次演示的机会。透过孩子的心灵絮语, 让我在教学中更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 放下身段, 与他们交朋友, 用心感受孩子的每一点变化, 给他们信任与鼓励, 这也是数学日记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通过数学日记让我明白了, 只有用爱和孩子交流, 用心和孩子沟通, 才能使他们愉快学习, 健康成长。
如何引导一年级学生记日记 篇2
【关键词】适合孩子们的特点 真诚的欣赏
两种车
今天,我做了两种车一种是42路无人售票车,另一种是出租车。我发现了它们的不同处:1、出租车小,42路车大。2、出租车贵,42路车便宜。3、42路车有指定的路线,每一站还停车。出租车你让它停哪里它就去哪里。
Beng bao米花?? 2007年4月25日
今天下午一放学回来,我妈妈给我beng bao米花,我觉得很希奇,只见妈妈手里拿了一dai没有炸开的bao米花放进了我们家的wei bo炉里,结果拿出来一看黑hu hu的,吃起来ku ku的。妈妈说:“我第一次没有jin yan,第二次应该把时间调duan一些。”于是,她又拿出第二包bao米花,结果yan色变的白白的,闻起来香香的,吃起来tian tian的。
以上两篇日记出自一年级孩子的笔下。稚嫩的笔触勾画出了孩子们眼中五彩的世界。虽然,不敢说是优秀的短文。但日积月累,点点滴滴,记下的无一不是他们成长的足迹。试想,如果能坚持下来,不仅能提高写作能力,对孩子们自己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可“万事开头难”,一年级的教师如何引导孩子们开始记日记呢?经过一年的实践,我有以下心得:
(一)循序渐进,记日记的方法要适合一年级孩子的特点。
一年级的识字量,写字量很小,如何开始记日记呢?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我们班的日记是从剪贴日记,绘画日记开始的。刚开学时,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作业,从废旧报纸,画册上找出你今天认识的字,粘贴在日记本上,孩子们的兴趣很高。今天贴个“天”字,明天贴个“人”字,既复习了学过的字,又为今后天天记日记培养了良好的习惯。
在孩子们有了一定的写字量后,我又适时开展了绘画日记。要求他们在画好的画上写上自己的话。低年级的孩子喜欢绘画,这种形式极大的鼓舞了孩子们记日记的热情。王纪龙在她的画中画了我带他们练操的情景,把我横眉怒目的样子画的惟妙惟肖,令人忍俊不禁。在画的下面她写到:老师生气了,我们不会做cao。非常有趣。
经过这样的日积月累,到了一年级的下学期,程度好的孩子已经可以写150~200字不等的小短文了。这时出现的一个问题是:由于写字量的限制,很多孩子无法表达出他们的意愿,写出的日记也错别字过多。我采用了音节代替,画图,不厌其烦纠错的方法。日积月累,他们掌握了很多书本中没有学过的字。对于程度差的孩子,我就鼓励他们摘抄。一句话,一段诗,一个谜语都可以。为此,我们班还刮过一阵脑筋急转弯风。孩子们在日记中写到:宋老师你猜什么海最小?把答案写在(?? )里。
总之,记日记的方法一定要适合孩子们的特点。只要他们有兴趣并开始动手了,就是成功。
(二)真诚的欣赏是孩子们记日记的动力。
孩子们喜欢老师的欣赏。当他们的作品被别人,尤其是老师认可后,会更有兴趣坚持记日记的。
刚开始,我采用了小印章“棒棒虎”鼓励孩子们记日记,在孩子们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后,我开始给他们写评语。评语要起到鼓励孩子写日记的作用。
我喜欢宋老师????? 2007年5月29日
下午,我们班同学在操场上排练成语故事的时候,有几个女同学在跟宋老师说话,但是我不敢和宋老师说话,就是心里特别紧张,说不出来话,其实我心里很喜欢宋老师。
我写到:其实宋老师也特别想和你说话。如果你不敢和老师说话,那么就把你想说的话写到这个小本子上,我也用这个小本子和你谈话。好吗?不要告诉别人,这是咱俩的小秘密。
孩子们特别喜欢老师大段的评语,有时,我由于工作忙,只写“你真棒!”时,孩子们会不高兴的提意见。“老师,你怎么写这么少啊?”
评语还要起到指导孩子记日记的作用。
李雨昊很爱记日记,但不会观察生活。记来记去都是那么几句。我今天回阳光中学后,到妈妈办公室去写作业了,写完作业就吃饭了。我写到:昊昊,中学有一个大操场,你去画一下,明天带给老师看,好么?第二天,她果然带来了一张美丽的画。还有家长的留言:感谢老师给孩子布置的作业,我门昨天认真的观察了学校的大操场。
小印章,写评语,或是在全班朗诵,都要让孩子们感到你真诚的欣赏。他将成为孩子们坚持记日记的动力。
(三)发动家长“一对一”帮助孩子记日记。
家长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但发动起来,由他们“一对一”的帮助,要比老师“一对四十”的指导效果好的多。
李思萌的妈妈为了让孩子有东西可写,在家里养了两只小乌龟。侯雨垚的妈妈帮他种了一棵豆苗。孩子写到:今天,我发现我种的豆苗的叶子都ku wei了,妈妈说:”它的生命結束了。”我很shang心,他pei ban了我2个月,在这期间每次我看到它的时候,我都很高兴,但今天它的生命zhong yu结束了。
弯弯的家长一有空就带孩子到大自然中观察生活。有一次,和日记一起交给我的还有全家一起挖的野菜,挖野菜时的照片。王露晗的妈妈则指导孩子把平时家人的对话记成日记。有一天,我对妈妈说:我想当爸爸了。妈妈说:你知道当爸爸的责任吗?我说:看家护院。妈妈哈哈大笑说:是养加糊口。
一学年过去了,孩子们写下了很多优秀的短文。希望孩子们能够持之以恒的记日记。在若干年后,当他们翻开日记,儿时的欢声笑语会又一次扑面而来。
一年级学生日记: 暑假日记 篇3
7月2日星期一阴
今天上午,我吃完早饭做好作业以后,我在奶奶的陪同下到会所下面表演舞蹈。我到了下面就看见有些人已经穿好衣服,另一些人还在穿衣服,说明我还来得不晚。过了一会儿,有四个阿姨拿着照相机进来了,我一看就知道他们是来给我们照像的。当我们两遍跳完以后老师把我们去比赛的获奖证书和奖牌发给了我们,我真开心!
7月7日星期六晴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美好的梦,梦见妈妈给我买了很多漂亮的衣服。果然今天爸爸妈妈就带我去西部奥特莱斯购物。在路的两旁有大大小小的树、红红的花和来来往往的人。在奥特莱斯里我们去看了衣服和鞋,妈妈还给我买了两件非常漂亮的衣服呢。我非常高兴!
7月10日星期二晴
今天,我发现家里的灯上有两只青色的`小虫子。它们一动不动的,像个木头人。我的好朋友刘馨忆说,她的外婆给她捉过一只,她把青色的虫子放在一个小瓶子里,小虫子在里面非常可爱。它让我想起了我的小兔子,可是小兔子已经死了。我也很想把虫子捉下来放在瓶子里养起来,如果把它捉下来了我会好好照顾她的。
8月12日星期天晴
今天我们小区搞了一个小型运动会,我和四个小伙伴参加了端乒乓球的比赛,在比赛前几天我就已经开始练习了。在今天的比赛中我发挥的很好没有把球掉下去,可是她们都掉下去几次。今天晚上我把游泳也学会了。这说明还是要多练习,练习是有好处的,我明天还要继续练习游泳呢!
8月25日星期六晴
一年级学生日记 篇4
今天,我们学校举行了一年一度的“体育节”。这次的体育节的主要活动是跳绳,看见我的题目没?我参加的就是双人跳绳比赛。想知道比赛结果就往下看。
我的搭档是吴慧琳,他在体育这方面可是绝对的一级棒。在比赛之前,我与他先练习双人跳,但是,跳的不咋的,还没跳几个就掉下来。终于到我们比赛了,帮我们计数的是李海蓉,她计的可严了。我与钱忠亮死命的跳,但是和之前的比起来还是差太多了。有几个五年级的男生也来给我们数,这下我们更紧张了,远远不如以前,我们才跳了几个就掉下来,太不争气了,仅仅跳了一分钟,我们就掉了十几次。
今天的比赛真糟糕,但如果换成是乒乓球比赛的话我一定可以拿全校第一或第二,在乒乓球这一方面我很信心,但是跳绳……
一年级学生日记格式 篇5
一、强化老师的责任意识
我已深深地认识到上一届学生写字教学的不足,并进行深刻地反思,总结经验,现在,我要在这届学生身上弥补以往的不足。我把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当成自己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项常规任务去认真完成,这也是我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的责任。
二、用教师良好的书写习惯影响学生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不仅与教师的严格要求有关,而且教师的身教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一手漂亮的字,如一个个美妙的音符, 会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谱出优美的乐章, 那苍劲有力、清新俊美的笔画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力。这点我有深切感受。开学不久,我们班级小组之间进行比赛,那天我在黑板上写了“一、 二、三、四”这四个字,学生一看,有一个女学生叫道“老师,你学过书法啊!”我就问:“你怎么知道?”她说:“你写的字这么漂亮!”我说:“你们喜欢吗?”孩子们说: “喜欢。”我又说:“那你们可要认真写,这样才能像老师一样写出漂亮的字。”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就应该用自己优美的字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三、培养学生正确坐姿及握笔的好习惯
学生写字之前,我把写字姿势的要领“头正、肩平、双足稳”七个字和“一尺、 一拳、加一寸”三个一端端正正地写在黑板上,然后逐个讲解示范。为使学生便于掌握,我把“一尺、一寸”这两个较为抽象的内容进行了具体化:要做到书本离眼睛一尺,只要人坐直就可以了;而笔尖到卷笔刀削过的最上边差不多刚好是一寸,手拿到卷笔刀削过的边缘,“手指离笔尖一寸”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有了这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正确的书写姿势。学生每一次写字之前都边背写字儿歌,边调整姿势,易学、易懂、 易记,加上时时提醒、督促,收效较好。
在平时的写字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字的好差作为写字评价的首要标准,而忽视对书写姿势的评定,而我更注重对学生书写姿势的评价。我给每个学生印了一张“最美姿势评比表”,要求学生一开始写字就把这张评比表拿出来放在桌角,坐姿端正、握笔正确者,我给一个 “最美姿势者”的印章。一周累计七个以上印章的,就可获得“最美姿势者”卡和奖品。
四、培养学生写字规范的习惯
1.笔画、笔顺的规范。
每一个汉字的构造都有一定的规律,一年级学生刚接触汉字,对汉字书写的规律较陌生。因此在指导学生书写的时候,要注重引导学生悟出汉字的书写特点,及每一个字各部分之间的搭配关系,为写好字打下基础。课文中要求书写的汉字都是独体字,都是由基本笔画构成,汉字书写的基本笔画有点、撇、捺、 横、竖、折、提、钩等。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我书写笔画时的起笔、 行笔和收笔,以及运笔时的轻重、缓急变化。然后学生自己练习基本笔画。我逐一指点、评价。在一年级书写教学过程中, 我觉得正确的笔顺至关重要。因为笔画的起笔、运笔、收笔与字的笔顺密不可分,前一个笔画的收笔常常决定后一笔画的起笔。掌握正确的笔顺是写好字的前提条件。
2.书写位置的规范。
一年级是起步阶段,在教孩子写字之前,首先要介绍田字格的各部分,让学生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和四个小格,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和板书示范,把每个字一笔一画的起笔、止笔,一笔一画的占格、占位,每个字的间架结构等都交代得清清楚楚,边讲解边示范。一年级的学生模仿力很强,因此,我还利用自己的板书对学生进行渗透,一笔一画进行讲解。我经常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我问学生:“对这个字你觉得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同学?”指名回答,随机表扬。最后我自己范写。通过观察,孩子们直观地感受运笔的轻重缓急和间架结构的均匀、协调,领略到汉字的结构美。
3.书写质量的规范。
学生完成前两个环节之后,对字已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就引导学生仿写,写时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看准田字格,不随便下笔。一旦下笔,力争一次就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整洁。同时要求学生练习写的时候,也要养成自我体会书写美,把自己的字与老师的范字或书上的范字作比较,争取写得规范。在学生仿写时,我也没空着,而是一边巡视,一边随时矫正学生的写字姿势、握笔方法、 运笔情况,字的结构搭配等,还不时地给学生画小圆圈、画星星、盖印章。对于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在评价时要集体矫正; 而个别问题应个别辅导,不能轻易放过。
4.书写评价的规范。
评字是整个写字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写字指导的延续和提高。因此, 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自评、互评、点评,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评价分自评、同桌互评、点评。在巡视中,我已发现一些写得规范的学生,在点评时,把学生的字放到投影机上,引导学生观察,这时老师的点评往往起到关键作用。我往往是这样做的:“孩子们,这个同学写的字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引导学生说出优点,引导学生明白怎样的字才是规范字。这样的点评可以增强学生写好字的信念,使学生特别有成就感,激发学生写好字的愿望,又可以教给学生评价方法。
五、激励强化,多种形式促进规范
1.利用“圈”“画”肯定学生的成绩。
课堂上,学生写字时,我不时地画、圈、盖,就是用不同的方式来鼓励学生。 小圆圈、五角星积累到一定数目时,与我的另一个印章“你的字真漂亮”加在一起,就可以评上“写字明星”,发给纪念卡与奖品,放入成长记录袋。
2.不定期举行比赛,定期展示作品。
我们班从一开始写拼音字母就已经进行比赛,比赛无时不在。评上“写字明星”的小朋友,可以在黑板报“我来露一手”中张贴自己的照片与作品,定期展示。正是通过多种形式的鼓励,使学生树立了信心,调动了积极性,让孩子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写规范字的活动中,提高书写水平。
六、各科渗透,形成书写规范的氛围
要养成一个好的写字习惯是非常不容易的,学生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良好的写字习惯不能靠我一个语文教师,我还与数学老师、美术老师做了交流,让她们也重视书写教育,这样使各科教学结合有关教学内容有机渗透写字教育,形成各学科齐抓共管的写字教育横系列,同时加强“两姿”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逐渐在学生中形成“提笔即是练字” 的良好氛围。
七、齐抓共管,强化规范
指导学生拿笔练字,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仅写字课要认真写字,其他课也要认真书写;不仅语文作业要书写规范,数学作业同样要书写规范;不仅在学校,在教室里要端端正正地写字,在家里同样要端端正正地写字。总之,规范的书写训练一定要从严要求,耐心指导,才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好习惯,从而提高书写水平。
八、给予充足的时间,保证规范
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写字速度有快有慢。我经常跟学生说,不要为了图快而忽略了写字的质量,我宁要质量也不要数量。因此,每节语文课,我都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孩子们练字,写的作业也尽量让孩子们在学校里完成。
一年级写日记 篇6
2016年4月3日 星期二 雨
清明节放假,我们全家去外公家做客。到家时看见外公正在挑茶叶,我很好奇地跑过去说:“外公,为什么要挑呢?”外公说:“把坏的茶叶挑出来,再把好的茶叶用开水一泡,一杯清香可口的绿茶就泡出来了。”我听得直流口水,连忙帮外公挑茶叶。这时,外婆也来了,夸我是个好孩子。
快乐马拉松
2016年4月17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我和爸爸去南北湖参加马拉松,我跑了12000步,厉害吧!我热得满头大汗,全身都湿透了。到了终点,我拿到了奖牌,心里乐开了花。回到家,我跟妈妈说了今天发生的事情。妈妈说:“你不怕累,坚持到底,真的很棒。”
快乐的春游
2016年4月19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我们班去绮园春游,我带了四样零食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同学们吃得真高兴啊!到了绮园,先是一位阿姨给我们介绍古代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听得可认真了,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些灶头、书桌……接下来,就是大哥哥、大姐姐给我们介绍一些古树名字、年龄大小等等,我们的耳朵竖得高高的,听得可认真了。天快黑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回到了教室,背上了书包,排着队回家了。我今天好高兴呀!
美味的馒头三明治
2016年4月20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早上,妈妈很早就起床,给我和妹妹做早餐,做的是又美味又健康的三明治。今天的三明治是油煎馒头、生菜、香肠、鸡蛋,还有沙拉酱和着番茄酱做成的,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大口,真的像我想的那样,好吃得不得了。我一口气吃了两个三明治。
小妹和鸡蛋捉迷藏
2016年4月24日 星期天 阴有雨
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妈妈给小妹夹了一块鸡蛋,藏在了米饭里,叫小妹把鸡蛋找出来吃掉。小妹东找找西找找,还是找不到,急得团团转。最后,还是在妈妈的帮助下,找到了鸡蛋,一口吃掉。
忙碌的劳动节
2016年5月1日 星期日 晴
五一劳动节,我们全家去海景苑搬东西,我也帮忙搬了木板和柜子。从五楼搬到一楼,我累得满头大汗,可仍然不想休息。回到家,妈妈大大地表扬了我,说我不怕累,是个好孩子。这个劳动的节日,我在劳动中度过,真有意义啊!
浅谈低年级学生写数学日记的实践 篇7
一、数学日记的历经阶段
1.恰当引导,培养先行者
低年级的学生,识字不多,写日记的难度可能不小。不出所料,当我刚在班上提到“写数学日记”时,学生们一脸茫然。于是我告诉他们写数学日记并不难,把自己身边找到的数学知识写下来就是很好的数学日记。全面动员后,就把日记的格式、内容向他们作了详细的要求,鼓励他们大胆写。一周后,他们每个人都交上一篇日记,检查后感觉还行。
2.榜样带动,激励后来者
说实在的,学生的日记内容是浅显的,文笔是稚嫩的,可贵的是他们迈出了从无到有的第一步。我随后让他们在班内读了自己的日记,同时点评了日记中的优点和不足,对日记的内容又作了更详细的要求:找数学——找家中、校园里、商场里、马路边等比较熟悉地方的数学知识,用数学知识解决那些生活中遇到的、自己提出的、家长提供的数学问题;做数学——研究数学趣题,制作喜欢的数学图形等。
二、数学日记的内容
一段时间来,因为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视野的不同,写出了内容多样的日记,反映了学生数学课外生活的丰富多彩,根据内容可以分成3类:
1.数学应用类
数学应用类是指把学过的数学知识用到生活中,解决具体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如《今天我付钱》中写道:今天,我和奶奶去菜市场买东西。奶奶给了我30元钱,先买了16元的栗子,又买了2元5角的瓜子,我给了阿姨20元,阿姨找给我1元5角。然后,又买了4斤苹果,花了8元钱,我给阿姨10元,阿姨找给我2元。奶奶问我一共花了多少元?我算了算:18元 5角+8元=26元5角。
2.数学发现类
数学发现类是指学生在家中、公园、超市等场所找到的直观、形象、感性的数学知识。如《爬东山岭》中写道:……我们大约爬了100个台阶,才到了半山腰。然后我们就沿着上面的小路走,又走了20多分钟,就到了山顶。我往下一看,下面的人变小了,城市也变小了。下了山,我们就回家吃午饭,这一天我们玩得真开心。
3.数学思考类
数学思考类是指做题时经过深思熟虑得到的解题技巧或钻研智力题的过程。如《小窍门》中写到:今天我在做题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小秘密,使我做得更快了。比如在算这样的题19+28+31时,我先把19和31相加得50,再加28得78。在减法中,同样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如:82-38-22,先用82-22得60,再算60-38=22。是不是很简单?我把这种方法叫作快速计算法。
三、日记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从学生的日记中,可以看出数学已经走进了他们的生活。学生感觉到数学是现实的、有用的,体现了一定深度的数学发现、数学应用和数学思考的水平,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写数学日记,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一方面让学生睁大眼睛看世界,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促使学生不断反思、总结学习的过程、内容、方法,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和习惯。尤为重要的是,梳理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提高了数学素养。
写数学日记可以像和自己谈心一样写出自己的情感态度或感兴趣之处,教师也可以从中全面了解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迷茫困惑,能深深地感触到学生心灵深处的自卑或快乐,便于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辅导,从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汉语“一v一v”格式英译探讨 篇8
(1) 他一拐一拐, 走进房来。
(2) 他一走一探头。
(3) 他俩一追一逃地跑进村里。
上述第 (1) 例涉及的是承接性并列短语, 表示某一动作有节奏地连续和反复 (房玉清, 1992:99) 。第 (2) 例是承接性紧缩复句, 表示“一v就一v”。第 (3) 例是谓词性并列短语, 表示发生在两者间相互对应的动作。可以看出, 这些例子尽管都属于“一v一v”格式, 但由于内部结构不同, 表达的意思会大相径庭。这类表层结构相似, 内在结构相异的紧凑格式, 在汉译英时往往会造成一定困难。本文从这一格式所涉及的不同内部结构入手, 分析它们所体现的不同语义特征, 并从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的英文版中遴选若干实例, 探讨这一格式英译时可供借鉴的一些方法。
1 内在结构是承接性并列短语
汉语“一v一v”格式常见的一种是采用同词反复的方式, 即前后两个动词是一样的, 如例 (1) 中的“一拐一拐”。先看一个译例:
(4) 孙达得一听成心要溜他, 恨不得两步赶上, 便鼓了鼓劲, 撩开了长腿, 一跃一跃狂奔地追上去 (曲波, 1977:291) 。
Stung by the taunts, the scout wished he could skip across in two leaps.Gathering himself, he bounded after the men. (Shapiro, 1978:277)
汉语“一跃”只表示跨出一大步的意思, 但连用两个, 就呈现出了动作的连续性。这种格式中的“一”是表示动相的成分, 其基本意义是表示一个短暂的动作或变化的发生。格式中的v表示的动作重复发生, 但与一般持续性动词不一样的是, 一般持续性动词所表示的情状是不间断的延续, 这种“一v一v”格式中动词的情状是间断的延续。格式中的两个短语是并列的, 但中间不能插入“和”“或”等关联词, 因为这一格式的内在结构是承接性并列短语, 其语义特征为瞬时性动作重复发生 (殷志平, 1996:110) 。翻译时要体现这一内在结构及语义特征。例 (4) 中, 译者运用了英语中的瞬时性动词 (momentary verb) , 恰当地表达了原意, 因为汉语“一v一v”格式中的动词本身是不可持续的, 而英语瞬时性动词也是不可持续的动词。再看下例:
(5) 小水打了几个扑腾, 从水里钻出头来, 用手在脸上抹了一把, 喊:“咱们比赛!看谁游得快!”他仰八脚儿打水, 哗哗哗地游去。好些个人追他, 有的平凫, 有的歪着脑袋, 侧棱子凫;瘦骨嶙嶙的赵五更在顶后面, 象个蛤蟆似的, 两腿一曲一伸, 直窜到顶前面去了。剩下的那些人, 看他们比赛, 都拍着手儿, 又笑又叫 (袁静, 1977:83) 。
Hsiao-shui, treading water, wiped the drops from his face with his hand.“Let’s have a race, ”he challenged.He struck out across the open water, arms and feet threshing wildly.
Several men took after him, some swimming overhand, some side-stroke.Chao the slim fisherman started last, but swimming breast-stroke, his legs kicking like a frog, he passed all the others and began to overtake Hsiao-shui, while the spectators cheered and shouted. (Shapiro, 1979:88)
在这一例中, “一v一v”格式中的两个动词不是采用同词反复的方式, 而是采用了一组反义词, “伸”表示“伸直”, “曲”表示“弯曲”。但这一表现方式与例 (4) 中的同词反复的方式在内在结构中是一样的。因为两个一样的动词构成的“一v一v”格式, 在动作结束时, 即进入该动作的相对状态, 如“他的嘴巴一张一张”, 当“一张”这一动作结束时, 即进入“一合”这一相对状态, 因而表达成“他的嘴巴一张一合”也完全一样。所以例 (5) 中的“一曲一伸”与“一伸一伸”在内在结构中是一样的, 因此也用英语瞬时性动词译出。再看下面一例:
(6) 道静好奇地观察着白莉苹:只见她嘴唇涂得鲜红, 眉毛画得又细又弯, 轻纱旗袍裹在身上, 漾出阵阵浓郁的香水气味。两颗白珠子耳环在粉脸上一摇一摆, 轻俏俏卖弄风情的姿态, 可和学生时代的白莉苹大不相同了。她不知怎的, 感觉很不舒服, 只好顺口搭音地回答她:“你问我干什么吗?教书。在乡村教小学。” (杨沫, 2004:341)
Tao-ching looked curiously at her former friend whose lips were a deep carmine, and whose arched eyebrows were delicately penciled.Perfume wafted from her light gauzy gown, and earrings swayed beside her powdered cheeks.This frivolous coquette was not the Pai Li-ping of her student days, and Tao-ching felt so ill at ease with her that she gave absent-minded answers to her questions.“What I have been doing?I’ve been teaching in a primary school in the country.” (Nan Ying, 1978:353)
这一例中的汉语“一v一v”格式是将一个同义复词拆开形成的, 这时后一个动词只是起衬托作用, 有的在语言中一般不单独使用, 如“一摇一摆”中的“一摆”。因此“一摇一摆”的内在结构仍是承接性并列短语, 语义特征为瞬时性动作重复发生。所以仍用英语瞬时性动词译出。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 当“一v一v”格式的内在结构为承接性并列短语时, 有三种表现形式, 它们有着共同的语义特征, 即“瞬时性动作重复发生”。译成英语时, 都采用相应的英语瞬间动词 (momentary verbs) 。
2 内在结构是承接性紧缩复句
例 (2) 中的“一v一v”属承接性紧缩复句, 句中前后两个动作关系密切, 有了前一个动作才有后一个动作, 后一个动作又是紧接着前一个动作发生的。在两个“一v”之间可插入“就”而不改变意义 (殷志平, 1996:110) 。如例 (2) “一走一探头”可说成“一走就一探头”。例如:
(7) 那经验十足而没有什么力气的却另有一种方法;胸向内含, 度数很深;腿抬得很高;一走一探头;这样, 他们就带出跑得很用力的样子, 而在事实上一点也不比别人快;他们仗着“作派”去维持自己的尊严。 (老舍, 2004:6)
Other old hands drained of strength have a different method:they strain forward, raise their legs high and thrust up their heads at each step, as if pulling with might and main;but in fact they are no faster than the others, and put on this act to retain their self-respect. (Shi Xiaoping, 1981:13)
例句中“一走一探头”表示“一走就一探头”的意思。值得注意的是, 这里的两个动作不是由同一主体发出的。英译时该如何处理呢?我们研究发现, 虽然内在结构为承接性紧缩复句的“一v一v”格式中的两个动作不是由同一主体发出的, 但它们及其主体都从属于一个隐含的主语, 如“一走一探头”都从属于同一个人。这一点与英语复合句中的一种很相似, 即主句和从句都是同一主语的复合句。而英语中这种复合句中的从句一般都能省略成短语。所以我们翻译这一格式时可参照缩句译法。“所谓缩句译法, 就是根据原文的逻辑关系和译文的语言习惯, 把原文中的一个句子紧缩成译文中另一个句子的组成部分。” (冯庆华, 1997:111) 如例 (7) 所示, 译者将“一v一v”格式中的第一个动作 (相当于紧缩复句的一个分句) 译为介词短语, 整个格式的翻译体现了原文简洁生动的特征。
3 内在结构是谓词性并列短语
我们从上述译例看到, 在把握内在结构和语义特征的基础上, 第一种“一v一v”格式的翻译借助于英语瞬时性动词, 很好地传达了原意。第二种“一v一v”格式的翻译不但很好地传达了原意, 还兼顾了原文风格的再现。但有的汉语“一v一v”格式, 翻译时既要注意内在结构和语义特征, 还要注意语用特征, 特别是涉及交际功能、话语特征和修辞色彩等。先看小说“林海雪原”中的一个例句:
(8) 二牛子弯腰抓起一把雪, 就往那青年的衣领里塞, 他两个一追一逃蹦蹦跳跳地跑回屯里 (曲波, 1977:262) 。
该句中“一v一v”格式的内在结构为谓词性并列短语, 其中的“一”表示“一个”, “一追一逃”即“一个追一个逃”的意思。用英语并列连词and固然能表达谓词性并列短语, 但汉语这一格式体现的话语特征和修辞色彩将荡然无存。在这一格式中, 谁做哪个动作这一点被弱化了, 强化了两个动作相辅相成这一点, 所以格式中的两个动词往往是一组反义词或近义词, 体现两者之间存在互相对应、互为依存的关系。英译时, 既要反映这种互相对应的动作呈现的情景, 又要保持汉语这一格式所具有的简练风格, 关键在于运用英语中表达对应关系的词或词组, 如“each other”、“one another”、“alternately”等。下面是Sidney Shapiro的译文:
Second Ox snatched up a handful of snow and stuffed it in his young friend’s collar.Frolicking boisterously, they chased one another back to the village. (Shapiro, 1978:249)
这里我们看到, one another与动词一起使用, 既传递了内在结构谓词性并列短语的信息, 又体现了汉语这一格式所具有的简练风格。
再看一例:
(9) “这个, 也很难说。”马慕韩望了望徐义德和江菊霞一眼, 显然不同意他们两人一唱一和, …… (周而复, 1979:601) 。
“It’s difficult to say.”Ma Muhan glanced at Xu Yide and Jiang Juxia, obviously not approving of the way they kept backing each other up, ... (Barnes, 1981:648)
前一例里“一追一逃”中的“追”和“逃”是一组反义词, 这一例里“一唱一和”中的“唱”和“和”是一组近义词, 内在结构都是谓词性并列短语。这种格式中近义词占了很大比重。我们知道, “一唱一和”已成为一个汉语成语。汉语成语的意义非常凝练, 其整体意义一般都不等于各语素意义的相加, 这又印证了上面的分析, 即这一格式中的两个动作相辅相成, 从而生动呈现一种情景。译文通过each other和动词的搭配, 恰当体现了原文风格。
通过上述例子, 我们看到, 都是“一v一v”格式, 却涉及三种不同的内在结构, 翻译时必须把握内在结构, 才能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从本文译例中我们也看到, 这些译者在做到达意的情况下, 还注意到原文的语义语用特征, 尽量再现了原文风貌。
汉语“一v一v”格式是一种紧凑型的表达方式, 具鲜明生动的特征, 但它与汉语成语一样, 在体现汉语特色的同时, 却给汉译英造成了困难, 因为在英语中找不到与之相应的语言表达形式。但是翻译本身就是在传播文化。借助翻译, 我们知道了英语“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 今天, 有的中国人在表达做成一件大事要持之以恒这一意思时, 就直接说中文“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可见翻译对文化交流, 丰富各国语言表达方式起到了重要作用, 所以我们应将汉语精彩的表达方式尽可能介绍给其他民族, 随便脱离原句的词、词组和句式进行意译是很危险的。下面这一例的翻译值得商榷。
(10) 季交恕没作声, 拿起望远镜, 朝着江那边瞭望一下。只看到龟山上面的大炮, 像闪电一样地朝武昌这边轰, 却看不到江那边有什么船只渡江的迹象。他边走边想:有点奇怪!大概北洋兵的准备工作还没有搞好。不知道袁世凯这种盘马弯弓, 适可而止, 就是对民军一打一拉, 对清朝讨价还价, “鹬蚌相持”, 以便他自己从中取利的做法 (李六如, 2005:258) 。
Chiao-shu did not answer, but taking up his telescope he looked at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river.However, all he could see there was the intermittent flashing of the enemy’s artillery fire from the top of Turtle Hill, directed at Wuchang, while there were no boats or other visible signs that they were making preparations for crossing the river.He thought to himself:“This looks rather strange.Maybe the Peiyang troops are slow in doing their preparatory work.”Right then, of course, Chiao-shu was quite unaware of Yuan Shih-kai’s trickery which was to refrain from fi ghting on and to maintain a military stalemate in order to strengthen his bargaining power with the Ching court. (1961:410)
从“不知道袁世凯这种盘马弯弓, 适可而止, ”一直到句末, 译者用trickery一词, 先点出句题, 随后用一长定语对此进行评述。在这个英语复句中, 主句起着为主要信息开头的作用, 信息焦点落于后面的从句, 符合英语尾部焦点 (End-focus) 原则;且定语从句又是句中各言语单位中最为复杂的部分, 这又符合英语尾部重量 (Endweight) 原则, 显示出译者驾驭英语的能力。不足之处是原文中的“一v一v”格式和成语都略过没译。小说作者通过使用“一v一v”格式及成语, 寥寥数语却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了袁世凯的卑鄙嘴脸。如能在译文中传递这一话语特征, 岂不更好。然而, 要将“一v一v”格式及成语译出, 上述译文中的定语从句显然不能用了。我们对原文仔细分析后发现, 作者先是用“盘马弯弓, 适可而止”描写了袁世凯的姿态, 随后部分是对这一姿态进行具体形象的说明。这使我们能先用一个英语句子将“盘马弯弓, 适可而止”这一句译出, 然后用另一英语句子从容不迫地加以描述。而且“一打一拉”中两个动词的主体为同一个人, 翻译难度相对要小。这一部分不妨试译如下:
Right then, of course, Chiao-shu was quite unaware of Yuan Shih-kai’s trickery of assuming an imposing posture but taking no action.Yuan Shih-kai struck and stroked alternately the Revolutionary Army to strengthen his bargaining power with the Qing court and tried to make the snipe and the clam grapple so as to stand to benefi t.
小学生一年级日记 篇9
我到了楼下,把绳子擦了擦,把被子晒上了。下午我下楼收被子,我一摸,被子的左边已经结冰了,怎么结冰了?被子上也没有水。一连串的问题使我迷惑不解。我决定观察一下。
我站在被子结冰的地方仔细观察。一会儿我发现了,原来是淘气的水珠在捣鬼。它们从楼上滴下来,落到被子上,天气也冷,自然就结冰了,我把被子往右边拉了一点,问题就解决了。
一年级学生阅读起步之我见 篇10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要求低年级 (1-2年级) 学生:“喜欢阅读, 感受阅读的乐趣。”“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 (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看来, “课标”对于一年级的课外阅读也是有一定要求的。
有的家长认为, 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 都不识几个字, 读什么书啊, 让他们玩玩, 给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就可以了。其中持这种观点的也不乏我们教师。对于一年级学生的阅读起步, 我有两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 一年级学生阅读起步要早。
为什么这么说呢?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 虽然识字不多, 但是随着拼音教学的开展, 他们已经逐步具备了拼读音节的能力。在这个时期, 开设阅读课, 既可以通过大量阅读提高学生拼读音节的速度, 又可以认识和巩固常用汉字, 扩大识字量。学生还可以从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 儿歌、童谣、古诗等文章中, 展开想象, 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感受语言的优美。另外,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 就应该逐渐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规范学生的语言,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这不又是为学生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吗?这一举多得的事情, 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 阅读起步重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童年时期, 记忆是很灵活、很敏感的, 如果你善于使用它, 它就会成为你的第一个助手。学生在早年记住的东西, 常常永远不会忘记。”因此, 阅读应以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起点, 唤起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创造性。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在幼儿园就有了翻阅图书、听故事的习惯, 再加上之前认识一些简单汉字, 他们有了一定的课外阅读的需求和兴趣。但如何加以引导, 使之保持持久的、积极的阅读情绪, 形成初步的阅读能力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从听故事入手。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一年级刚入学的儿童, 识字较少, 拼读还不熟练, 因此不能自主地阅读课外读物。要想引导学生读书就得依靠老师或家长的帮助。“听”给了孩子一个世界。大人们绘声绘色地多读一些生动有趣的、浅显的儿童读物, 或者利用录音机、电脑等播放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 为孩子们补充精神食粮。在为学生讲故事时, 应让学生也尽可能看文本。这样, 可以让学生多认识汉字, 刺激其阅读的欲望。通过听读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优美文字带来的愉悦感, 体验阅读的乐趣,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这样循序渐进, 孩子们对书的兴趣就会慢慢由“听”迁移到“读”上来。教师应诱导学生早读书、多读书。
2.课内向课外延伸。教师适当地把握课堂阅读教学的契机, 渗透课外读物的知识点, 便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增强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一年级的学生一旦过了拼音关, 他们就可借助拼音工具, 自主地进行阅读。例如教学《看菊花》, 就可以让学生去查找有关菊花的分类、习性等。教学《大海睡了》, 可以让学生阅读课外书中关于大海的知识, 上课时让学生补充介绍。课内向课外相关知识点的辐射, 已经悄然激发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使他们自觉地迈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3.定期举行朗诵会、故事会。
教师定期组织朗诵会、故事会等, 让学生将阅读情况进行展示, 学生非常喜欢。他们会早早地从课外书里选出相关诗歌, 反反复复地练, 绘声绘色地读。讲故事可以利用每天的早读课时间, 让学生轮流上台把在课外书中读到的童话、寓言、故事等讲给其他同学听, 使全班的学生每天都能听到一个新的故事。对讲得好的学生给予“小红花”奖励, 每天的“故事时间”是学生最期待的时间。这就是课外阅读的魅力。
4.辅助评价手段。
少年儿童的好胜心很强, 他们总希望自己的成绩得到同学、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对学生的阅读效果作出及时、合理的评价, 不仅对已经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是一种鼓励, 而且对于还没养成习惯的学生也是一种促进。
教师要定出评比规则, 每周根据学生阅读字数的多少评选“阅读能手”“小书迷”, 并给学生颁发“阅读能手”卡和“小书迷”卡, 在卡上写上学生的名字和书名, 然后张贴到墙上。一学期下来, 比一比谁得的卡多, 可以给以适当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一年级小学生暑假日记 篇11
一年级小学生暑假日记大全
分享到:
如何写好暑假日记?写日记要勤于观察,持之以恒,养成观察的习惯,通过观察,开拓思路,提高观察能力,逐步提高作文水平。新东方网小学频道整理了小学暑假日记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1
小学生暑假日记150字15篇 2
一年级暑假日记:小狗盼盼 3
一年级暑假日记:下雨了 4
一年级暑假日记:我去菜场买菜 5
一年级暑假日记:买书包 6
一年级暑假日记:我家的兔子 7
一年级暑假日记:我是个怕狗的女孩 8
一年级暑假日记:在上海的路上 9
一年级暑假日记:坐船 10
一年级暑假日记: 喝冷饮 11
一年级暑假日记:三只小鸭子 12
一年级暑假日记:去游泳 13
一年级暑假日记: 洗衣服 14
一年级暑假日记:真是好样的 15
一年级暑假日记:请客 16
一年级暑假日记:神奇的空气 17
一年级暑假日记:到社区讲笑话 18
一年级暑假日记:神奇的五用车 19
一年级暑假日记:新式的七用车 20
浅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 篇12
一、唤醒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
从幼儿园跨入小学的大门, 这对儿童来说是一件令人多么激动和兴奋的事。绝大多数儿童入学前对小学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向往, 学校对儿童有一种神奇的召唤力和吸引力。孩子入学态度是积极的, 但是, 他们在满怀欣喜和豪情地迈进学校的大门时, 他们没有想过, 小学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将面临着许多不适应。此时, 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在儿童由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环节中, 发挥着他人无法替代的作用。进入小学后, 儿童学习生活的环境由以家庭、幼儿园为主转变为以小学校园、班级为主;儿童的活动由以游戏为主转为以学习为主。学习与游戏是不同性质的活动, 学习有一定的任务, 要求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 发展一定的能力, 学会一些做人的道理等。当然, 进入小学后, 游戏并没有立即从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消失。在低年级的教育教学中, 不能硬性剥夺孩子的游戏, 而应有机地将学习活动与游戏活动相结合, 给小学生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学前时期幼儿的主要指导者是家长和幼儿园阿姨, 进入小学后, 主要指导者转为小学教师, 其中对小学生影响力最大的是小学启蒙班主任。一年级儿童心目中, 班主任的地位是神圣不可动摇的, 父母的话可以不听, 还常常用“我们老师讲的”这样的话来否定父母。所以, 一年级班主任应该体察到刚进小学的儿童所面临的各种变化, 针对小学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 引领他们适应这些变化, 教育他们遵守学校常规, 唤醒其习惯养成意识, 帮助儿童建立起良好的行为习惯, 较快较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二、培养良好的习惯
1、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年级学生的一般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习惯、课前准备习惯、作业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习惯和使用习惯等。我根据学生的特点, 首先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行为训练。如在训练学生上课发言举手时, 告诉学生为什么上课发言要先举手, 再进行示范练习, 要求人人掌握规范的举手姿势 (举左手, 略高于头, 不要碰撞桌子发出响声) 。发言的体态及声音的高低。其次, 以编儿歌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养成习惯。如在训练学生课前静息和认真做作业时, 把要求和方法编成儿歌指导学生。儿歌的内容是:“上课铃声响, 快步进课堂, 悄悄静息好, 等着老师把课上。”“本子到, 垫字板, 拿起笔, 细心做作业。”又如, 在训练学生摆放和整理学具时, 把一般顺序和方法利用晨会, 班会让学生演示说步骤, 同时我把文具摆放的位置, 也通过儿歌的形式教给学生作为指导, 儿歌内容是:“书包抽屉里, 圈笔刀放右上, 今天用的各科书, 放在右下好取放。”其三, 注意了良好习惯形成后的巩固。这是一项重要环节,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学生对技能的形成会产生遗忘, 因此反复抓, 抓反复, 成为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在这一阶段, 多以比赛、竞争、夺红旗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
2、行为习惯的培养。
(1) 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加强自理能力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 长期熏陶才能形成。我以课堂生活为主体, 以常规训练为主线, 加强了对学生学习的责任心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于刚入学的新生, 我首先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 严格要求, 一抓到底。为了规范小学生行为, 我根据小学生评价手册上的内容及本班的实际情况, 制定班风、班规, 再配以寓言故事、名言警句、儿歌等加以强化。把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生动, 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启迪。学生牢记其内容, 用它规范了自己的行为。我还利用家长会, 请家长配合督促学生, 我还将学校的常规、学习、劳动等教育向家庭延伸, 要求学生养成一定的时间观念和遵守合理的作息时间的习惯, 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 如让学生学会自己洗脸、洗脚、洗小件衣服, 会帮助父母扫地、倒垃圾以及怎样打扫教室等, 开学初, 老师引导他们怎样扫地、擦玻璃、拖地板并亲自示范, 所以学生在老师的影响下学会了劳动, 正是这样, 我们班几乎每周都得到流动红旗呢。总之, 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劳动真正理解劳动的意义, 体会到劳动的艰辛, 从而明白该如何体贴父母了。此外, 我还利用班会课、晨会课开展了包书皮、洗手绢、穿衣服、系鞋带、整理抽屉等小型比赛活动, 同学们在活动中都充分得到了锻炼, 学会了生活本领。
(2) 重视一年级学生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1) 从“坐、立、行”起步,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年级学生刚入学校大门, 要训练他们的“坐、立、行”的规范姿势, 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明确要求, “坐、立、行”的规范姿势, 可用九个字来概括——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其次要指导学生理解意思:“坐如钟”就是要坐得端正, “立如松”就是要立得精神, “行如风”就是要行得稳健;再次教师要示范并加以细致耐心地指导;最后, 对学生进行反复的训练, 并在学习生活中评选出每周“坐、立、行”姿势规范最佳者, 并给予表扬。 (2) 从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入手, 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文明礼貌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而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又是一个小学生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应当从很具体的见到老师、父母主动称呼, 帮助父母和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等小事、小节做起, 逐渐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 (3) 从爱护学校花草树木入手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入学教育的时候, 我带领全体同学参观了校园, 他们熟悉了校园环境, 当我问道:“你们的感受怎样啊?”他们齐声回答:“我们的校园太美丽了!”我抓住这个契机, 教育学生要爱护花草树木, 不能攀折花朵, 不能践踏草地, 不仅仅是爱护学校的, 其他地方的也要爱护。这样, 无意识地就对学生进行了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一年级学生日记格式】推荐阅读:
小学一年级学生日记11-25
三年级学生五一日记08-18
关于一年级学生数学日记100字08-23
六年级学生日记06-14
三年级学生日记12-26
二年级学生日记选08-28
六年级学生春游日记12-17
四年级学生数学日记12-30
二年级学生评语(学籍册格式)10-13
小学生二年级日记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