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党建工作实现内涵特色发展工作总结(精选8篇)
创新党建工作实现内涵特色发展工作总结 篇1
创新党建工作 实现特色发展
——临河五中党建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校党支部在市、区党委和教育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社会各届的关心帮助下,紧紧依靠广大教职工,充分发挥全体家长的积极作用,群策群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坚持“关爱生命、尊重个性、开发潜能、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立德树人,一切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的育人宗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均衡发展,规范办学行为。紧密结合学校实际,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紧紧围绕“发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的原则,创新性地夯实“两项基础”(即:基层组织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优化“三大工程”(即:家校教育工程、课改工程、社团课程化工程),进一步提升学校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作风建设,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学校内涵特色发展。
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一)为切实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转变作风,加强队伍建设,提振精神。
围绕落实党建纪检责任状,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对照党章重温誓词,践行“三严三实”。认真组织党员,教师认真学习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理解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内涵,领导干部走进老师、学生、家长,做“廉洁、正直、务实、担当”的好干部,建设团结向上,奋发有为的领导团队。支部成员上党课6节次,集中学习党的政策理论和习总书记讲话精神5次,与教师针对性谈心谈话80多人次。实施一线管理,走动管理,每人听课不少于30节,实行听课必评课。坚持校领导包年级包教研组包班级的三包制度,走进师生,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通过积极开展“双 1 培养”、“三亮三比三评”活动,完成党员示范课20节,评选出党员示范班5个、党员示范岗3个、优秀共产党员6人。坚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财务政务公开制度。组织纪律观念不断增强,政风行风评意连续三年为满意单位且排名靠前。全年无违规违纪现象发生。
(二)加强制度建设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保证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增强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素质,是党员发挥先进性的重要保证。我校党支部建立和完善了《“三会一课”制定》、《民主评议党员制定》、《党内民主监督制定》、《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党支部议事制度》、《组织生活制度》、《教职工谈心制度》、《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党费收缴制度》、《教职工政治学习制度》等制度,确保入眼入耳入心,落实到位。通过这些举措,吸引更多青年骨干教师向党组织靠拢,新转正一名预备党员为正式党员,确定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储存了发展的后备力量,壮大了党员队伍,为党员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争做“好老师”活动
(一)对教师中“三乱”现象警钟长鸣,常抓不懈。通过严格的制度约束,向社会和家长公开举报电话,领导包组包片深入社区明察暗访等措施实现全年无违纪违规情况发生,无越级上访和投诉。
(二)以身边典型为榜样现身说法教育师生。开展“向党和人民满意教师”李凤娥学习活动,表彰被市区两级政府评为“优秀班主任”、“百佳教师”、“优秀骨干教师”、“心理健康先进个人”的20余名教师,在校内评选了“我最喜爱的教师”、“园丁奖”、“青年岗位能手”、“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共74名,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用先进楷模激励全体教师转作风、树形象、做贡献认真组织党员同志认真学习,转变思想作风,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求各党员同志签署党员承诺书。让党员真正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吃苦在前,2 享受在后,深入到群众当中,做到“宣传员、服务员、战斗员”的作用。在建党94周年之际,我学区党支部还组织全体党员同志及入党积极分子观看爱国题材的纪录片、教育片,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三、坚定德育方向,创新德育途径,增强家校教育合力。变单调枯燥的德育说教为生动形象的具体活动,由对教师学生的道德教育到对学生家长的疏导转变。
(一)在全校所有班级开展“面对面沟通与对话”主题班会,全体同学及科任老师、家长、心理辅导老师、学校领导围绕青春期困惑、亲子沟通、学习生活等话题,以答疑解惑、辩论、情景表演、亲子互动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面对面交流,有效的解决了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了学生阳光自信、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
(二)家长进学校、进班级、进课堂的“三进活动”已成为常态,正在纳入课程化管理。安排每班每天1名家长听3节课,同时参观校园环境、教室布置、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全年进课堂家长人数超过4000人次。家长体验了做学生的感觉,能够更好的理解学生、体谅教师、支持学校。今年我校又被列为“自治区首批家庭教育实验基地”。
(三)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学校共有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13名,今年又有8位老师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每班每学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2节,全校共开展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72节次,参与人数约 4150 人次,个别咨询辅导182人次。社会、家长普遍评价我校学生活泼开朗、阳光自信,今年我校又被列为“自治区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基地”。
四、落实“实干”精神,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一)党员干部加强学习,提高自我做课改先锋。在积极学习政治理论,加强师德修养的同时,提高业务水平,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今年我校赴山东、北京、天津、黑龙江、内师大、3 呼市等地外出学习考察67人次,培训费用支出9.3万元。随着我校课改水平的不断提升,各校纷纷前来学习考察。临河九中、八中、回中、一中、曙光、金川、十中、前旗三中、六中,杭后六中等来我校听课学习达300余人次,与我校教师交流研讨,共同提高。
自2009年课改开始,党员干部始终是排头兵,带领广大教师推敲斟酌,课改模式重新确定为“五环三导智慧生态课堂”,即“自主学习——导学交流——探究展示——检测反馈——总结提升,导学——导思——导行”,“以人为本、激发师生智慧”课堂教学法,与“小组管理、互动课堂、激励评价”三位一体的学习框架相结合,在全校课堂教学中已经形成常态,“一科一品牌,人人有风格”的教学格局已悄然形成。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显著提升,“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学习我做主”势头良好。
(二)积极探索,深度开发课程资源,将国家课程校本化。精编、细化《阳光学案》、《古诗词诵读》,通过学生调研和编委集体讨论,不断发现并调整存在的不足,提高校本教材编写和使用质量。《纠错本》、思维导图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学科使用率100%,提高了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能力,减少了课后作业,家庭作业实行选择加自主,切实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音乐课在完成国家标准课标任务的基础上增加礼仪、形体训练内容,组建36人的学生管乐队。体育课,开展足球进课堂,每班每周增加一节足球课,由专业足球教练讲授课程,相继成立校女子足球队、班级足球队。间周开展武术、跆拳道进课堂。实行眼保健操、跑操、韵律操“三操连做”的阳光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通过定期举行“校长杯”足球联赛提升学生的足球水平。目前,我校已被列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我校女足获“区长杯”、“市长杯”冠军,代表巴市参加了自治区“主席杯”和自治区足球锦标赛,并闯入前8名。
(三)积极引领踏实工作,切实提高绿色教学质量。打破教学质量唯分数论。将学习目标、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负担、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纳入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形成符合素质教育“三维目标”要求的绿色质量评价体系。2015年我校中考九科成绩总均分全市第一,在市教育局督导室组织的全市16所学校学生学习压力、心理健康等多项指标抽样调查中,我校学生各项指标良好率均居各校之首,5月代表巴市参加自治区汉字听写大赛,成绩优秀。10月中旬代表临河区接受了国家义务教育初中生体质检测。从巴市一中、临河一中、三中等高中学校的反馈表明:我校学生普遍“自信阳光、会学习、会交友、有潜力、有能力”。
五、发挥群团作用,做好教学坚实后盾。
(一)加强工会工作。让老师有依靠,安心工作。慰问参加高考、中考教师子女16人,发放慰问金3200元。慰问贫困、生病、生育及其他特殊困难教师12人,发放慰问金1.2万元。教师节为老教师发放8000多元纪念品红烛奖。组织教师体检费用4万元。为老师锻炼、活动提供6间活动室。规范教代会各项程序,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维护教职权利。提升教职工职业能力与幸福指数,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职工活动。做好完善职工疾病疗养休养工作与扶贫帮困工作。
(二)以党建带团建,实施社团课程化工程,尊重个性,开发潜能,全面发展。
创建团建活动阵地,巩固发展基地建设。目前已有 “全国家庭教育实验基地”,“全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实验基地”“江西恒远足球俱乐部临河五中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巴彦淖尔市体校临河五中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巴彦淖尔市艺校临河五中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临河一中体育训练基地”“包头三十三中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培养基地”等十一大基地。目前,巴市知名乒乓球教练、篮球教练,引领我校男、女足球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田径运动队,运动成绩一直走 5 在巴市前列。
发挥团建灵活便捷优势,开发社团课程资源。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机会和空间,积极引进社会优秀人才,目前共引进篮球教练1人,足球教练3人,乒乓球教练1人,蒙语、俄语、日语、航模、中国象棋、民乐、管乐等教师等12名,同时挖掘校内有特长的教师开发学科资源,共成立校级学生社团33个。2014年春季,我们开始尝试实现社团活动课程化。除了原有的校级社团以外,初
一、初二年级各班可自定主题开展班级社团和学科社团活动,每周安排一小时,全员参与,班班有社团,人人有特长。目前我校已经构建了“校级社团、学科社团和班级社团”课程体系,实现了100%的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社团,为学生兴趣培养、张扬个性、全面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今年我校加大创新力度,促进支部工作跨越式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加大创新力度。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将领导班子建设为创新型班子,将干部队伍建设为创新型的群体。积极探索创新路子,大力培育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使我校党建工作更上新水平,确保我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临河五中 二O一五年十二月
创新党建工作实现内涵特色发展工作总结 篇2
高校是青年人相对集中的地方, 团组织是大学校园里一支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如何审慎的认识新时期高校共青团的发展现状, 以便于有效的利用这块宣传阵地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使他们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就成每一位共青团工作者需要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一、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组织定位、思想动态以及存在问题
1、团组织的角色定位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 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随着时代变迁, 共青团的组织定位也被赋予了新时代的色彩, 特别是在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 在全面总结过去, 认真研究共青团发展状况的同时, 进一步明确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努力方向:团结广大团员和青年大学生, 紧紧围绕学校党政中心工作, 为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大学生的健康成才而奋斗, 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后备力量。
2、及时把握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开展工作
要做好高校团的思想政治工作, 首先要了解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 把握社会各种因素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入世”以来, 开放的环境下所引发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都对青年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有些青年人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 甚至为寻求感官刺激, 理想信念淡化, 道德观念模糊, 再加之网络时代对青年人的冲击使得许多高校都出现了“电脑族”、“网游族”, 加强高校团的思想政治工作势在必行, 时代要求团组织在工作和活动中, 大力倡导诚信教育、法制教育和基础文明教育为主的“三项教育”, 弘扬和谐社会主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道德要求,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情, 明确发展方向, 了解、继承民族传统文化,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培养民族自豪感, 增强分析批判没落价值观念的能力。
3、高校共青团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面对社会环境、教育体制和青年群体的新变化, 高校共青团从目前的管理现状看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 管理中的信息交流不畅是一个突出问题。表现在团组织的干部与团员青年、团员之间缺乏相互沟通, 个别合理化的要求和建议不能及时被采纳, 这就很容易使部分团员对集体失去信任。
其次, 在集中搞大型活动时, 由于要保证学校的教学安排而引起活动时间不固定致使工作难以开展。学生的参与覆盖面多是大一大二的青年学生, 高年级学生多忙于就业前的准备工作和考研复习, 使得共青团活动出现断层现象, 给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惑。在开展活动时由于没有抓住青年学生的“兴奋点”、没有照顾更多青年学生的价值需要, 顾此失彼, 使得参与学生的热情不高。
最后, 团干部定期的业务培训和工作交流有待加强。共青团工作的主体是28岁以下的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 目前, 在高校从事共青团工作的团干多为青年教师兼任, 这些教师除了从事共青团工作的同时还要处理其他繁琐的行政事务工作, 这样以来就会缺乏对共青团工作的研究和梳理, 久而久之工作热情度就会逐渐减退。
4、强化学生素质培养是新时期高校共青团的重点工作
团中央下发的《关于加强青年中心建设的决定》文件和共青团西安市委、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意见》中, 都明确指出对当代青年学生进行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化学生素质培养是高校团组织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也是促进团组织参与素质教育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的有效形式。
5、思想政治素质平台
作为高校的团组织首要任务就是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中时事政治教育刻不容缓, 当前在团员中大力开展思政教育, 引领学生以党的十七大、团的十六大精神做为一切行动的指导思想。在积极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系列活动中, 深入学习宣传, 坚持以活动有内涵、实践出特色、社团求创新作为工作原则, 不断推进共青团工作和谐发展。
6、科学文化素质平台
高校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充满高雅的文化品位, 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团组织可以结合学校实际, 定期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参加活动, 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增长才干。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 科技文化艺术节就成为展示社团风采的平台, 团组织从中加以管理和指导, 使学生社团从理论性、学术性和娱乐性上都有所提高。形成百花齐放、和谐校园的文化氛围。
7、社会实践素质平台
团组织在策划社会实践活动时, 一是要注意引导青年学生在送出文化知识、实用技术的同时, 加深对国情民情的了解。二是提高项目水平, 实践服务的项目要和基层的需求结合, 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三是结合专业特色, 建立长期的、固定的实践基地, 充分发挥基地的桥梁作用和育人作用, 保障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8、建立健全团干培训体系
团中央一直以来都很关心团干部的学习成长问题, 高校团组织在对团干培训上也应本着“立足现实、服务大局、分析需求、研讨解决”的工作方针开展工作。形式上不要只局限于集中开会学习, 可以通过系列研讨会、学术交流会、专家报告、协作训练等培训方式丰富团干培训内容, 建立“问题——主题——专题”一体化的培训模式, 从而健全培训体系。
二、明确工作理念, 创新工作方法, 促进高校共青团工作和谐发展
一是明确服务理念。团组织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思想的指导下, 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活动优势, 转变教育理念, 按照“党政所需, 青年所求, 团组有为”的原则, 认真谋划, 扎实开展工作。
二是加强服务功能。从创建红旗团支部、优秀班级等入手, 开展争优创先活动, 营造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 以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影响力。要把注意力放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上, 为学生提供实践的舞台, 指明成才的渠道。要把关注点放在大学生就业、创业上, 利用校内外各类资源联系就业见习基地, 力求为学生的顺利就业做一些实事。鼓励学生参与以“挑战杯”为主的各种创新活动, 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力求通过科技创新活动真正出成果、出成绩。
三是创新工作方法, 发挥组织优势。积极争取学校党政的支持, 定期推荐优秀学生骨干参加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 形成学生干部人才的资源储备库, 为推优入党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
三、结语
高校共青团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方针, 彻底走出“理论型、应急型、事务型”的误区, 围绕党委中心工作, 结合实际开展活动, 坚持“搭建舞台, 竭诚服务, 维护权益, 树立形象”的工作思想, 明确职能, 打造品牌, 使高校共青团工作在新时期下稳步推进, 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团中央十六大报告新华网
[2]赵永吉:《加强和改进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高等农业教育》, 2005年第4期。
[3]王曦:《高校共青团体制资源的运用和开发》, 《当代青年研究》, 2006年。
[4]孙体楠:《加强高校共青团创新工作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南方论刊》, 2007年第3期。
特色创建,引领工作室内涵发展 篇3
“工作室”除了通过“强化学习,提高理论素养”“撰写教育故事,践行教育理念”“德育例会,引领发展”“课题研究”“QQ互动”“名师博客”等途径提升“工作室”成员、学员的综合素养外,还通过“参与市区班主任培训工作”“承担讲座”“接待跟岗”“承办区班主任能力大赛”等发挥“工作室”团队的示范引领、指导辐射的
作用。
“工作室”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在不断探索中发展,在不断积累中成长,在不断创新中寻求自己的特色。“工作室”结合主持人申报的省德育课题《中学阶段学生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与学生发展研究》,把“重建学生日常生活”作为我们工作室积极打造的品牌特色。我们着力从班级管理体制、主题活动的策划、班级文化建设三个方面重建学生的日常生活。
一、建设民主的管理体制,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1.班级自主管理:班级的岗位管理、小组合作机制
民主型的班级管理是班级生活重建的重要内容。在设立班级岗位时,班主任引导学生根据班级需要设立多样化的岗位,民主推选班干部和其他岗位负责人。我们还通过对学生在岗位上的表现提出要求、进行评价,逐步生成或完善班级规范和管理制度。
另外,我们还创造性的推行班级的小组合作模式。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成为各合作小组的展示平台。班级考核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把学业成绩、日常行为表现、社会实践等内容具体地量化为可以操作的细则,由合作小组组长和班委干部负责具体的评分工作。
2.年级的自主管理:纠察队、值周班、缤纷的社团
为了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让学生由被动管理走向主动参与,我校各年级实施学生自主管理。学联社、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等级组学生管理团队的建立,不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为学生自主发展搭建成长平台。
各年级还结合本年级学生特点,与校团委学生会联合打造学生社团。学生社团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特长、个性等,以自愿报名、社团招募等形式在老师指导下“自主”组建。它打破了班级的界限,集知识学习、社会实践、资源共享、技能提升、自主发展于一体,是学生的“成长共
同体”。
二、创设开放的活动机制
“工作室”建成以来,在华东师范大学李伟胜教授的“民主型班级”管理的教育理念指引下,经过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多次培训、名优班主任开设示范课、青蓝工程,我们的班主任们都能结合本班的实际,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1.主题活动的设计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要,创造条件去激活学生的精神生命。
2.开辟多层次的活动空间,包括主题班会、小组活动、每天的“十分钟分享会”、每周的“璀璨之星”获奖感言等,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在集体氛围中学会关注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辨析其中的生活道理、提炼生活感受,共同创造更好的个人生活和集体生活。
3.我们开展的“系列化”主题活动,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变化规律,呈现出班级的梯度走向。
三、营造积极的班级文化
1.提出鲜明的发展目标、主题
每学期伊始,我们的班主任就引导学生自主策划班级发展主题,发动学生共同思考、共同参与,从而激发、凝聚并提升学生们的智慧,共同追求更高境界的发展。
2.营造和谐的成长环境
(1)创建积极向上的班级环境
在班级环境布置方面,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说话”,使教室的每个角落都充满积极向上的文化气息。我们让学生根据班级目标、发展主题献计献策、共同策划教室环境的内容和相关要求;举行教室设计比赛,发动每个学生设计布置方案;召开班委会,整理、修改、加工各种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一起行动布置我们的家。随着每个学期班级发展主题的不同、学生成长的需要,我们都会组织学生进行重布置课室文化的活动。
(2)形成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让学生们的心灵相互滋养
为了创造更好的机会让学生沟通,每个星期我们在班里举行“说说我身边的星”或“我要感谢班里的同学”的小班会,然后通过自荐或他荐推选出本星期的“班级璀璨之星”的候选名单,然后全班投票,票数最多的同学当选为该周的“璀璨之星”。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学会互相欣赏,在共同的活动中互相理解、互相帮助。
四、在重建中彰显育人价值
我校以“重建学生日常生活”的研究为基础,建立了辐射课程学习、班级生活、校园活动、个性发展等多方面的学生星级评价机制、卓越小组和文明班级评选表彰机制,激励学生健康生活,对学生成长状态实施“学分制”管理,唤醒学生自主管理、主动发展的意识,促进校风和学风的全面优化。
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习成绩不断进步。近两年,师生合计获奖1837项,其中获国家级奖153项,省级359项、市级219项,区级1106项。团体荣誉99项,其中获国家级奖1项,省级6项、市级30项,区级57项。
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行。广东省“麦艳贤名班主任工作室”将会继往开来,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
明天。
參考文献:
创新党建工作实现内涵特色发展工作总结 篇4
注重内涵建设强化特色发展-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具有职业性和针对性,必须在注重内涵建设的基础上,强化特色发展.结合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实践.探索航海类院校如何创新和发展人才培养模式.
作 者:黄承 曹虹 HUANG Cheng CAO Hong 作者单位: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舟山,316021刊 名:航海教育研究英文刊名:MARITIME EDUCATION RESEARCH年,卷(期):26(2)分类号:U676.2关键词: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
创新党建工作实现内涵特色发展工作总结 篇5
会同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姚希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新时期、新形势,对人大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就我县来说,我们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将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建立创新机制,不断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
一是突出思想观念创新。没有观念上的创新,就不会有创新的思路和举措。当前,我县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人大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和新问题越来越多。全县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首先要从思想上正确认识人大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抛弃人大只是“走过场”、“走程序”、“橡皮图章”以及人大是“二线”等错误思想,提高人大是权力机关的认识。其次,要增强民主法制意识,真正树立“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不得具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思想,做宪法和法律的遵循者。再次,要树立人大工作的信心,真正理解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既是法定的民意机关和代表机关,更是本行政区域内具有法定权威的监督和决定机关,在当地的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只有树立了坚定的信心,才能不断发挥创新意识,从而推动工作的开展。作为人大本身,要进一步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人大思想观念的创新,充分发挥每个委室和每一名工作人员的作用。
二是突出工作机制创新。机制创新是人大工作创新的关键,没有一套科学的创新机制,很难取得创新的成果,人大创新工作也就无法得到协调、可持续发展。所谓创新人大工作机制,就是要总结继承成功经验,进一步探索新的工作方法、新的形式,形成制度,让人大每一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案可查,使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职权能够行使到位,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近段,我县新一届人大常委会,经过不懈努力,形成了一整套规范的创新工作机制。如会同县人大常委会在人事任免、指导乡镇人大工作、对任命人员开展述职评议、发挥代表作用等创新工作中,分别出台了《会同县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和人事任免办法》、《乡镇人大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县人大常委会2008年岗位目标管理责任书》、《代表辞职制度》、《会同县人大常委会机关行政事务管理制度(暂行)》、《会同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守则》等制度,创新人大工作走向了规范化、制度化。
三是突出增强创新能力。人大工作要创新,就要不断提高创新能力。要增强创新能力,首先必须刻苦学习,勤于思考,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为了更好的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提高我县人大机关的整体素质,我们建立健全了学习制度,要求每季度进行集中学习不少于两次,并必须写出学习心得。平时要求干部职工自学,内容根据个人所需来定,但必须做好学习笔记。其次注重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催生创新的需求,产生创新的动力,而创新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为此,今年以来,我们加强了调查研究工作力度,全年常委会确定了12次调查研究活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广泛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每次调查研究都要求成立专项课题组,拨付专项经费,并由常委会领导亲自带队。鼓励干部外出考察学习,不断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弥补自身不足。再次,营造创新环境。提高办公自动化程度,搞好信息交流、网络等硬件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目前,我县人大机关基本实现人手一台办公电脑。要坚持德才兼备用人原则,提高队伍素质。新一届人大常委会任职以来,我们加强人才交流力度,充实了人员,且工作人员不断年轻化,给工作创新增强了活力。
创新党建工作实现内涵特色发展工作总结 篇6
-----祝阿镇特色学校建设纪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仁:
今天很荣幸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学习,我发言的题目是《求内涵,提品位,打造学校改革创新特色乡镇》,敬请批评指正。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需要加大在教育教学科研方面的投入,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挖掘自身在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打造学校办学特色,创办各类特色学校。推进特色学校建设,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
在工作中,我一直在向校长和教师传递一种思想:一所学校与众不同的,不应该仅仅是硬件的差别,更主要的是学校的气质和性格,学校的精神所在。学校办学的定位,创建什么样的校园文化?这个学校的特色主题是什么?这是每个学校的校长都必须思考的。校长应该清醒的、有意识的给整个学校注入一种灵魂,让这个学校和学校中的师生都拥有一种“性格和气质”。如果校长带好了头,并且在大会小会中经常渗透,教师就会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渗透这些思想、智慧。因为你和你的下属都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一个共同的信念,大家的教育教学行为才会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每位校长都肩负这样的办学使命去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学校上下齐心,学校的精神风貌为之焕然;步入每一个的学校,会感受到一种蓬勃的气场。
为全面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和发展,我们积极贯彻落实2009年局党组在全县中小学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的部署、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特色学校建设的意见》(齐教字【2011】3号)和《齐河县县级规范化学校评估标准与实施细则》文件精神,广大干部、教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此活动的创建中。几年来,我们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师德建设。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我们基于以上考虑,几年前就开始着手凝练教师的品德修养,结合德州市师德建设星级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师德建设工作。
我们重点借助活动的开展,全面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组织全镇教职工和教育干部签订了师德承诺书和工作日禁酒承诺书;组织祝阿教育系统全体党员,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的活动; 组织“盛世红歌”唱响校园、唱响乡村演唱会;举办全镇教职工乒乓球比赛;各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孝亲尊师”和“孝亲爱生”的演讲活动;庆三八女教工座谈会;做最美的教师读书演讲;“迎七一”校园十佳歌手大奖赛等活动等都很有成效。2011年6月,在镇中学召开了第三批援教教师表彰会,这些教师为所到学校带去生机与活力,同时展现了我镇教师的高尚师德。9月1日,镇教育办公室又择优选出五名教师到小学援教。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全镇教师实现了德能双修,加深了对工作意义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初步培养锻炼了一支自律实干、自觉主动、奋发向上的教师队伍。
辛勤的汗水结出累累硕果:2010年9月13日,“方斐经验”和“蒋筠现象”被《中国教育报》报道;10月,市、县教育局领导决定在全市推广我镇的“让师德在教学中闪光”经验;12月5日,《山东教育》主编陈为友在市、县教育局领导陪同下,就师德建设工作到祝阿镇作了专题采访;2011年5月,《山东教育》以“感动”为题,报导了祝阿镇师德建设的成果。9月,蒋筠老师又登上了《山东教育》的封面,以“蒋筠,师德燃亮的人生”为题报导了她的先进事迹。
二、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
我们及时传达并落实县教育局下发的文件精神,将县级“优秀青年教师”、“师德标兵”、“师德建设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十百千工程”的评选和职称评定的程序、过程和结果都及时进行了公开、公示,强化了民主管理的落实。
1、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与校长经常深入一线和教师谈心、解决问题、交流感情,让教师工作起来心情舒畅,密切团结,形成合力。通过学习身边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对优秀教师大张旗鼓的表彰等各种形式,激励教师,增强教师的荣誉感、自豪感,从而树立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观、得失观。
2、努力丰富教职工的文化生活。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建设了“教工之家”,配备多种健身器材,以满足教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县教育局工会组织的乒乓球比赛中,我镇教师取得了全县团体第三的好成绩。
3、创办了“周末大讲坛,快乐大家谈”活动。让教师谈成功经验,诉人生苦乐,让教师们畅所欲言,交流心声,通过谈成长心得、谈获奖感受,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进一步鼓舞了士气。
4、利用元旦、春节、助残日积极开展了走访慰问活动。对于患有特殊疾病或家庭出现暂时困难的教职工及特殊群体,通过申请“送温暖救助金”等形式及时伸出援助之手,雪中送炭,切实做到了“哪里有困难职工,哪 里就有组织”。
这些亲情做法温暖了全镇每一个教职工,在教育系统内部营造了温馨大家庭的氛围,激发了教职工奉献教育事业的热情。通过我们卓有成效的工作,切实为广大教职工解除了后顾之忧善,教师从工作中体会到人生的快乐、美好和幸福,更热爱自己的工作,珍视自己的岗位。
三、大力开发校本课程,为创建学校特色提供支撑。
各校根据争创特色的总体要求,正确把握学校争创特色的目标、内容、进程要求,通过挖掘校内外资源,并及时融合现代教育理念,建设多样化的校本课程,从而不断满足学校争创特色需要。2010年,祝阿镇中学的美育教育成果被编入《山东省学校文化建设交流材料》一书中,在全省进行交流。祝阿镇中心小学以课程为载体,设计开展丰富的特色实践教育活动,先后编撰了3本独具特色的校本教材,并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提炼独具个性的“黄河文化”理念;顾房小学为打造“雷锋精神永放光芒”特色,也编制了雷锋日记、雷锋故事等试用教材,使学校的特色建设工向纵深发展。
这些校本课程开发给我们极大的启示,引发我们深深的思考:
1、特色走进校本课程,引导师生走上个性化发展之路。特色建设体现在课程开发中,课程开发又推动了特色建设。
2、特色建设蕴孕课程文化,特色建设者必须是课程文化的开发者、创造者,课程的生成文化彰显着特色建设的活力。它将拉动学校从整体上成为特色学校的动态过程。
3、任何一所特色学校都有其深刻的背景,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做灵魂,没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感,没有继承与创新,就不可能实现学校的特色建设,也不可能催生出一个有影响有风格的学校。
四、鼓励并创造机会让教师外出学习、参观、交流、参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更好的推动我镇学校改革和特色建设进程,开拓教育干部视野,我们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2011年,我们组织全镇校长及主管领导远赴枣庄师范附小、德开小学、新湖南路小学和建设街小学等地参观考察;组织部分校长参加博兴二中举行的全省“1751现场会”和在济南召开的“全国学校文化建设论坛”;现在已经与湖北宜昌西陵区滨江小学“长江文化”特色学校取得联系,拟建立镇中心小学“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学校校际联盟,取长补短,促进发展。每次学习归来我们及时召开会议,比较先进学校进行多方面的反思,所有参加人员人人发言,对学校的现状重新定位认识。各学校都对自己下一步的办学方向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为下一步特色建设规划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五、特色建设成果显著。
历时三年的时间,全镇各校特色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在全县范围内 形成了诸多具有特色学校雏形的亮点学校。通过特色学校建设,校长提升境界、真抓实干;教师热情工作、乐于奉献;学生天真活泼、健康成长。我镇在特色学校建设上已经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新格局:
第一梯队——镇中心小学。该校校长有思想,善创新,以其独特的思维使该校特色建设起步早、立意新,内涵丰富,是首批“全县特色示范校”,已经形成完整的发展体系。2011年又被确定为全县“1751工程”跟进学校。该校以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为平台,编撰校本教材,提炼个性文化理念。在全省“1751博兴现场会”上,段局长向全省推介后,“黄河文化”特色建设受到省领导和专家的重视;该校建立学校博客,点击率已近十万次,大胆的把学校推向社会,让群众了解学校,让社会认识学校,全面提升了学校形象和知名度。
第二梯队——祝阿镇中学和房台中心小学。学校特色建设起步快、定位准,形式新颖,发展前景广阔。祝阿镇中学将“美育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特色,设计了校徽,谱写了校歌,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将校园文化做精、做美、做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以美育人,全面发展”作为创建目标,以美辅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打造和谐优美校园文化、办公文化、教室文化、课间文化和宿舍文化。该校在特色创建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特色建设文化体系,主题为:立德修身、以美育人;目标是:争创三个“一流”:建一流名校,塑一流师资,育一流人才。房台中心小学以“剪纸文化”为特色,全面展示学生的剪纸才艺,把展示剪纸艺术的文化长廊与子规壁、感恩墙紧密结合,形成独特的育人氛围,学校文化建设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第三梯队——石屯中心小学和顾房中心小学。学校特色建设起步稍晚,但工作开展扎实,活动有声有色,发展后劲十足。石屯中心小学以“绿色与经典”为主题,借助学校周边的地理环境,打造自己的特色。该校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也围绕“西瓜的种植”与“绣球灯舞”两个课题展开,实现了特色建设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完美统一。顾房中心小学的“雷锋精神永放光芒”,把雷锋事迹编入校本课程,全体师生用行动诠释雷锋精神,并将其延伸到学生家庭和社会,让师生在助人为乐中体验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他学校的特色建设也蓬勃发展,迅速跟进,大有赶超之势。
2012年,我镇将继续落实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特色学校建设的意见》和《齐河县县级规范化学校评估标准与实施细则》文件精神,把学校特色创建、校园文化建设与规范化学校建设一同纳入目标管理。以“科学的管理”为工作主线,叫响“解放思想、提升境界、创新实干、争创一流”的口号,确立了我镇“137特色建设推进工程”,即打造一处市级文化 建设先进典型(镇中心小学);三处县级特色明显学校(房台、中学、石屯);七处镇级特色明显学校(顾房、大林郭、民族、坡赵、八里、李家岸、贾坊)。
一、加强队伍建设。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开设大讲坛等方式,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开阔视野、见贤思齐,激发创新工作热情,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今年3月16日,我们在顾房中心小学召开了一个现场会,除了展示该校“雷锋精神永放光芒”特色建设成果外,花木修葺一新,校园整洁美观,不足六七十人的学校办得有声有色,也让我们感受到该校蓬勃发展、不可阻挡的气势,可以看到小学校也可以做出大文章。
二、以活动共为载体,推动特色建设。要求各校提高管理档次,继续在全镇开展“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和“孝亲尊师”活动,借助特色建设、学校管理和习惯养成教育等活动的开展,努力创建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三、加大对“1751”工程跟进学校——镇第一中心小学的扶持力度。使其“黄河文化”特色更亮、更有活力,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促进该校向名校迈进。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第一梯队。
四、将房台中心小学(剪纸艺术)和石屯小学(绿色教育)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第二梯队进行打造。今年3月13日,在教育办公室的带领下,房台中心小学校长一行十四人赴德州市新湖南路小学,学习剪纸艺术。通过观摩剪纸课、阅读剪纸校本教材和参观剪纸工作室,老师们对剪纸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学校剪纸特色的发展有了更坚定的信心。回来后,老师们纷纷表示一定会努力提高全校师生剪纸水平,早日实现创建“全县特色示范校”的目标。
回顾过去,成绩令人鼓舞;展望未来,前景催人奋进。祝阿镇教育办公室将会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以我镇教育发展为己任,同心同德,扎实工作,发挥好自己的职能作用,积极为各校发展创造条件,协调各部门,提供最大的发展空间。相信在县局党组对学校改革的高度重视下,我镇学校改革会全面推进,遍地开花,求内涵,提品位,努力打造全县学校改革创新特色乡镇。
“自助者天助”,我们要立足本镇实际,明确目标、创新实干,以最大的努力和诚心,争取全镇人民的理解和支持。“教育是个慢活儿”,但我们持有一份对教育执着的情怀,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珍惜每一天,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创新党建工作实现内涵特色发展工作总结 篇7
一、重“课题引领”, 礼仪教育科研化
我校十分重视发挥课题研究的引领作用。学校开展的研究课题《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研究成果——开发出了养成教育校本教材《文明礼仪伴我行》, 各年级每周1课时进入了课堂。此外, 我校的5项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研究成果, 在市教育局召开的2008~2009学年全市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会议上获得优秀课题研究成果奖, 获奖数量和等级在全市位居首位。
我校的小学生一日礼仪常规分为“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三大类, 具体细化为“进校礼仪、课堂礼仪、课间礼仪、集会礼仪、离校礼仪;敬老礼仪、待客礼仪、进餐礼仪、作客礼仪;公共交往礼仪、公共秩序礼仪、公共环境礼仪”等12项规范。我校还从活动层面不断丰富礼仪教育内容, 先后进行了“文明礼仪”征文、手抄报比赛、美术及摄影竞赛等活动。通过师生们喜闻乐见的活动, 增强了养成教育的实效性。在此基础上, 我校结合贯彻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和“小公民道德建设”等要求, 对学生进行了道德观念、礼貌礼仪、道德知识专题教育。通过学生监督岗、教师护导、领导检查等方式, 创造性地引导师生们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在活动中, 师生们编写了“说文明话、办文明事、走文明路、做文明人”宣传童谣, 学校举行了“学礼仪, 讲美德, 做文明学生”讨论会, 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每年“六·一”期间, 学校抓住契机, 对养成教育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 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彰, 以树立典型, 鼓励全体, 促进工作。
学校组织教师开展了“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与管理能力”课题实验, 发动教师开展了养成教育系列研讨, 撰写论文、交流经验、取长补短。组织开展了“养成教育示范班”和“良好行为习惯示范生”评比, 通过系列活动, 增强了学生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强化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 使文明之风吹遍了校园的每个角落, 吹进了每个学生的心田。
二、重“校社共育”, 校社携手一体化
我校十分重视发挥校社携手的合力作用, 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养成教育课程资源, 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资源共享, 形成了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一体化的养成教育新格局。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养成教育校社共育基地——红星科教大厦学习科普知识, 进行天体观察, 开展科普小制作等活动, 培养了学生严谨治学的精神和科学探究的良好习惯。同时, 学校还坚持开展“我为社区添新绿”“我是社区清洁小卫士”“建设社区我参与”等多种主题实践活动, 促进了文明社区建设。
家庭环境的优化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 我们通过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 让家长和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参与学校管理。学校在校园网上开设了家教知识栏目, 丰富了家庭教育内容;学校还定期邀请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给师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讲座;聘请公安交警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开展了文明安全上网、远离网吧等教育;组织学生清洗街道两旁的乱贴乱画、帮助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目前, 学校师生行为习惯明显改进, 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学校有一名学生, 其父母有打牌赌博的不良习惯。单位领导找其谈话、好心的同事多次劝说均无济于事。学校和社区尝试让这名学生给父母做工作, 给他们讲述打牌赌博对学生心理、精神上的负面影响, 使其父母受到了震撼, 从此逐步改掉了赌博的不良习惯。
三、重“文化熏陶”, 艺术教育特色化
我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以育人为宗旨, 因地制宜, 坚持在艺术类课程教学以及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中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并加强“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特质的校园文化建设, 利用先进文化提升了学校养成教育的内涵, 展示了学校的底蕴, 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009年8月, 学校7名学生表演的集体朗诵——《丰碑》, 在团中央、教育部等单位组织的第六届“星星火炬”中国青少年艺术英才推选活动全国总决赛中荣获金奖。2002年至2009年, 学校连续8年被全国“双龙杯”少儿书画大赛组委会授予“优秀集体”, 先后有200余名学生荣获金、银、铜杯奖。学校舞蹈队表演的群舞在省、市、区学生艺术节上频频获奖。
为了营造良好氛围, 学校动员师生编写了富有个性和情趣的文明礼仪提示语, 并张贴悬挂在校园的醒目位置。如“微笑的你真美, 乐学的你真好, 健康的你真棒”;“扔一次垃圾心灵就蒙一层灰尘, 捡一次垃圾心灵就添一块净土”;“礼貌使你变得高雅, 助人使你得到快乐, 谦让使你增添美德”;“墙壁穿新衣, 大家要爱惜”;“一声对不起, 快乐我和你”等, 这些文明提示语不仅为师生的校园生活增添了亮色, 还对规范学生行为、美化学生心灵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
四川汶川发生地震灾害后, 学校组织师生为地震灾区捐款献爱心, 通过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代表的动员发言, 学生们纷纷拿出自己积攒的“压岁钱”“零化钱”献给灾区。学校9名党员、45名教职工和1100名学生共捐款19635.8元, 为四川地震灾区的人民献出了一片片爱心。
近年来, 学校多次受到国家、省、市、区有关部门的表彰, 成为社区文明建设的一个窗口。学校多次被评为区、市“文明学校”“德育示范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先进学校”“和谐校园”“文明和谐单位标兵”, 先后获得省“文明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爱国基础教育全国示范小学”和“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等称号。
2008年和2009年, 我校连续被市教育局授予“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先进学校”。2008年11月, 学校被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少工委授予“省级红旗大队”。学校还被确定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全国联系点”, 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千所示范家长学校”。
发展内涵 创建特色 篇8
关键词:内涵;特色;素养;特色
强国必先强教,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何办令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水平,发展学校的办学内涵,办具有特色教育的学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享受优质的教育,都能够健康成长,这样的学校就是人民满意的学校。要想提升学校办学的品位,需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内涵离不开教师和学校教科研的发展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必走内涵的道路,内涵发展必须以全体老师和学生的发展为基础的质量和效益的发展,相对于规模发展它是一种质的发展,它所注重的是办学质量的提升,即办学软实力的提升,秉承的是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精细化的原则。其实有两点很重要:
1.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内涵发展更多的是关注软实力的提高,学校应该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根据教师自身发展和成长的需要为全体教师提供平台。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在作报告时提出:“一个合格的老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要有灵活的头脑、要有集体的智慧。”新时期的教育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1)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钻研教材、研究教法、驾驭课堂、开展教科研的能力,提高学校软实力的关键是两个方面,即课改和教师队伍的建设。我们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提出要实现两个基本: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立学习型的社会。我们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更应该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的素养。
(2)教师要有服务意识,能够弯下腰和学生交谈,形成学生发展我才能发展的价值观,教书不仅仅是謀生的手段,更多的是一种职业的追求。平等对待学生,微笑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把微笑撒向学生这是雪中送炭,把微笑撒向优生,这是锦上添花。
2.开展好教科研工作
有内涵的学校无不对这项工作特别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并且硕果累累,形成学校浓厚的学术氛围。学校的发展首先是教师的发展,那么教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一个学校教科研水平如何反映了一个学校内涵发展的程度如何。学校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组织学习、课题设置和研究、专题研讨、教育论坛、成果展示交流、论文交流评比、经验交流、校本研究、编辑文集等来开展教科研工作。
二、校园文化体现内涵发展的外部形象
校园文化既是一种物质文化更是一种精神文化,它具有无形而巨大的教育功能,它能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视野得到开阔。
国家课程改革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建宗提出一个观念:“学校就是办文化,没有文化的学校,只有文化品位不同的学校。一般学校抓规范,特色学校抓项目,品牌学校抓文化”。学校文化建设要抓以下几方面:
1.校舍设施文化
校舍设施文化是一种物质文化。通过校园的美化、绿化、亮化,使校园园林化,让每堵墙、每块草坪、每个角落都在无声的说话,都在无行的育人。校园文化建设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场所,使师生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这将有助于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美好心灵,约束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2.精神文明建设
包括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软件建设,校风体现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好的校风能够催人奋进,能有力地带动和促进学风和教风的建设。抓校风首先要抓教风建设,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只有树立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开拓进取的教风,才能促进优良学风的建设。而优良的学风对于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对于综合型、复合人才的培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制度文化建设
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是维系学校秩序正常的保障。只有完善的制度、规范的行为,才能建立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才能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落实。
其实,用王建宗的话说办学就是在办文化,生活就是育人。校园的文化建设也反映了学校的内涵和底蕴。
三、课程建设是内涵发展的关键
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学校应该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建设特色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这些课程中彰显个性,培养创新的意识,激发创新的火花。
其实,学校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形成特色,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学校文化是继承、发展和积累的过程,建设特色学校,追求内涵的发展就要不断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建特色学校是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也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需要。
【创新党建工作实现内涵特色发展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党建特色创新汇报08-02
创新工作机制引领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发展12-28
“三型”党建创新发展09-05
创新思路抓党建 科学引领促发展12-21
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党建 推动科学发展01-04
非公党建创新路 企业发展强引擎01-07
党建工作创新案例与党建工作创新经验做法08-26
加强新形势下园区党建在于不断创新发展01-06
党建亮点创新工作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