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大纲(精选7篇)
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大纲 篇1
第一章
导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正确把握社会政治的含义,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了解政治学研究的范围和内容,明确学习政治学的意义,尤其足对于公共管理的意义,掌握并学会运用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政治的含义
一般来说,政治学是研究社会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按照这一定义,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与政治的含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把握政治学的研究对象,首先需要把握社会政治的基本含义。
从社会的发展历史来看,政治是人类社会长期而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所有社会成员,因此,在世界文明中,对于政治现象的关注至少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许多政治家和政治思想家都努力对社会政治的含义予以明确的界定和把握,由此提出和形成了许多关于政治的定义。在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看法有:
1、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这种政治观被称为道德政治观或者伦理政治观。比如,中国儒家学说关于政治即“公正”的阐释,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等人认为政治就是最大的“善”的看法,都是这种政治观的体现。这种政治观指出了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政治生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但是,它仅仅从社会价值的层次上把握政治,并没有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和深刻揭示社会政治的本质。
2、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对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为权力政治观。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在西方,16世纪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弗利在西方思想史上率先把道德与政治权力分离开来,认为政治本质上就是获取并保持权力。现代西方诸多思想家,如马克斯·韦伯、哈罗德·拉斯韦尔等也是从权力角度定义政治的。这种政治观主张从政治的现实状况出发把握政治,触及了政治的现实
内容。但是,它忽视了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和道德,也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因此,对于政治本质的把握是不深刻和不全面的。
3、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这种看法被称为管理政治观。在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曾从这一角度来简明地界定政治,他说:“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在西方,也有许多政治学家从管理公共事务的角度来探讨和阐述政治的含义。这一政治观把握了政治公共性和管理性特点,但是,它忽视了政治还有统治性的一面。
4、认为政治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由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提出,并且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对于政治含义的这一确定,指出了政治活动的基本对象是社会价值物,包括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政治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分配社会价值物的决策活动;这种分配是权威性的即合法强制性的分配。这一政治观指出了政治生活的内容、方式以及标志,但是,它没有揭示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及其方式形成的深层动因,同时,把政治活动仅仅限定于分配性决策,亦具有片面性。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也为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政治的含义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在社会实践的历史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实际,对政治的含义作过多方面的论述,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其主要是:
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不过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人们的社会关系有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种族等各个方面,而政治则是这种关系的一个方面,“人们的政治关系同人们在其中相处的一切关系一样自然也是社会的、公共的关系”。
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基础上,政治关系有不同的内容。在阶级社会中,政治主要是相互对抗的阶级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政治还包括非对抗阶级之间的关系,如无产阶级与本阶级群众、与农民的关系,包括其他的社会关系如民族关系等。在剥削阶级消灭以后的社会主义时期,政治关系主要是人民内部不同群体、阶层、民族等方面的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
体现。这里的含义可以理解为:首先,这里的经济是指特定经济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权关系、生产过程中的支配被支配关系和生产成果的分配关系;其次,政治关系的建立和实际运行,在其本质、内容、形态和方式等方面,根本上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体现着经济关系的要求。最后,政治以围绕特定权力活动的集中方式,体现和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根本要求,并且对经济关系起着反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在社会群体的现实性上体现为阶级关系,因此,政治是阶级关系的体现。因为“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所以,政治集中体现着特定的社会阶级利益。在社会主义时期,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和要求是发展生产力,因此,经济建设成为最大的政治。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在政治生活中,一切政冶现象都与国家政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社会生活中的社会经济利益和要求,通过国家政权就可以得到集中而充分的反映、实现和保证,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而政治活动的重要内容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国家和国家政权,就其内容来讲,是阶级社会中的公共权力,是一种从不可解决的社会矛盾中产生,居于社会之上,以保持社会秩序的特殊力量。因此,认为政治的主要和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实际上是指阶级社会中的公共权力问题。
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现象和其他一切社会现象一样,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矛盾运动,其产生、发展、变化乃至消亡,都遵循着特定的规律,都有着其客观内容,人们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深刻认识政治的本质,把握其发展规律,才能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应对自如,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政治活动过程中,政治又表现出干差万别的特点,这就要求人们从实际出发,具体地现实地把握政治。在把握政治生活规律的基础上,切实掌握其方法和尺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治又是一种艺术。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科学地阐明了政治的原因、本质和基本特征,为我们准确确定政治的含义提供了指南和方法。
根据马克思主义对政治含义的理解,同时,扬弃和吸收其他代表性的政治定义,我们可以把政治定义为: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
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对政治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1、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形成的利益关系。因此,政治关系涵盖阶级、民族、社会集团、阶层等之间的关系,涵盖了对立阶级之间、非对立的阶级之间和特定阶级内部的关系。
2、它强调只有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
3、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这一社会联系的本质出发,揭示政治的含义,这就在人们的基本需求的意义上保证了政治定义的深刻性。
二、政治学的研究内容
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政治关系具有多种外延形态。因此,政治学在研究政治的本质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也要对政治的价值形态、行为形态、组织形态、文化形态、规则和制度形态及其这些形态的发展等分别展开研究。正是对社会政治现象的这些具体外延形态的研究,构成了政治学研究的丰富的多方面内容。
在人类研究政治现象的长期历史过程中,政治学的内容,是随着社会政治生活的发展和人们对于政治现象的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发展的,时至今日,政治学的内容已经相当广泛。按照不同的标准,人们可以对政治学的内容作不同的分类,比如按照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标准,可以划分为马克思吏义政治学与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按照其功能,可以划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按照其分析的角度和层次,可以划分为宏观政治学和微观政治学;按照其研究对象是否以政府为主,可以划分为政府的政治学与非政府的政治学。
就其研究领域来看,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对政治学的研究内容也有不同的划分和确定。1948年国际政治科学协会成立大会上,人们把政治的研究划分为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党、舆论和政治团体,国际政治等四个基本领域。美国学者格林斯坦和波尔斯比主编的八卷本的<政治学手册}中,把政治学分为八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即政治学的范围与理论、微观政治、宏观政治、非政府政治、政府体制与过程、政策与政策制定、研究方法、国际政治等。
我国的政治学从本质上来讲,无疑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从政治学内容的技术分类来讲,我国的政治学总体上分为四大类,即政治学理论(包含中外政治思想)、中外政治制度、行政管理、国际政治。
1、政治学理论。包括政治学基本理论、方法和中外政治思想。在政治学基本理论与方法方面的基本研究领域包括政治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经典著作研究,邓小平政治理论研究,政治学研究方法,政治社会学,政治管理学,政治哲学,发展政治学,政治心理学,政治生态学和比较政治学等。在中外政治思想研究领域,包括中国政治思想史,外国政治思想史,中国当代政治思想,西方当代政治思潮,政治伦理学。
2、中外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中国政治制度史,西方政治制度史,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当代西方政治制度,宪法和宪政研究,政府理论和制度研究,中国政府与政治,地方政府研究,政党制度和政党政治,政治社会团体制度,非政府政治组织研究,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选举制度和方法研究,政治协商制度研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监察理论和制度研究,一国两制研究,比较政治和比较政治制度研究等。
3、行政管理。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学原理,公共组织理论,公共部门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领导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经济学,市政学,比较行政学,行政法学,行政分析方法,组织行为学,公共伦理学,秘书学与秘书工作,行政公文写作,行政案例分析,信息技术及其运用,公共部门管理和决策模型分析等。
4、国际政治。主要包括国际政治力量,国际组织,国际关系,国际法,国际战略研究,外交学,外交政策和决策分析,世界政党研究、国际关系史,国际冲突与合作研究,国际政治研究方法等。
第二节
政治学的学习意义
作为重要的社会现象,政治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普遍、广泛、深刻和长久的影响,因而构成了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而社会政治的公共性和权威性特点,又使得它成为公共管理的重要基础和有机内容。因此,政治学的学习,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
1、学习政治学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政治观
就是人们对政治的本质的基本看法。作为对政治生活的总体把握和认识起点,政治观不仅决定着人们对社会政治生活的看法、态度和感情,支配着人们的实际政治行为,而且深刻影响着社会政治组织、制度和政策的设计、运行和贯彻实施,决定着社会政治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因此,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对社会公共生活和社会成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政治学通过对社会政治本质的科学分析和阐述,帮助学习者确立正确的政治观,使之把握正确的政治价值取向和政治方向,从而形成正确的政治认识和行为。
2、学习政治学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政治现象。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政治现象错综复杂、异彩纷呈,但是,就其本质联系和发展来说,却具有特定的规律性,有其客观的内容。人类政治发展的历史表明,人们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客观政治现象,在深刻认识和科学掌握政治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在政治生活中应对自如。政治学正是在研究和分析客观政治现象的基础上,对政治现象本质联系和发生、发展、变化乃至消亡的规律的认识和阐述,因此,通过政治学的学习,人们可以掌握这种联系和规律,从而在社会政治管理和活动中获得主动性,发挥能动性。
3、学习政治学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政治学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人们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的养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治学的学习和训练,、促使人们逐步理解和掌握政治理论和分析方法,形成科学的政治思维和自觉的政治悟性;促使人们逐步了解和把握有关的政治知识,从而准确地认识政治现象,并且形成良好的政治修养;促使人们逐步形成和提高政治水平和管理能力,从而创造优秀的治理和管理成就,贡献于社会。由此可见,政治学的学习和教育,是提高人类自身能力和社会政治文明的重要途径。
4、学习政治学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社会政治的发展和进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社会政治制度、政府管理活动和政治文化的完善、进步和发展,对于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只有不断推进社会政治的改革和发展,才能推动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持续发展。与此同时,社会政治的进步和发展,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机内容。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富强、民主、文明为目标,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政府管
理和决策的逐步科学化和效率化,既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内容,也是其实现程度的标志。因此,学习政治学,掌握社会政治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参与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管理和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作为公共管理的学科基础之一,政治学是公共管理专业的有机构成内容,因此,它是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的核心课程。政治学的学习和有关知识的掌握,对于公共管理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养成具有特定的基本功能和意义,具体体现在:
1、政治学阐明了公共管理的社会基础。政治学从社会政治和公共现象发生的社会根源人手,分析政治现象和公共生活形成、变化相发展的社会原因,阐述社会治理和公共管理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前提,指出社会政治和公共管理的社会基础,由此阐明了公共管理的社会根源、社会基础和发展的社会动力。因此,只有理解和把握了政治学,才能从广阔的社会和政治角度,深刻理解和把握公共管理的社会前提、基础和发展动因,才能深入把握其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2、政治学指明了公共管理的本质和特性。作为特定的社会现象,公共管理与其他社会现象一样,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关系中形成和运行的。特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关系,决定了公共管理的特定社会本质和属性,因此,公共管理的社会本质和内容,只有置于特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关系中,才能深刻和准确地理解,而政治学正是阐明这种社会关系,尤其是政治关系的科学。另一方面,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关系背景下,公共管理是依据社会生活的公共性而形成和运行的,正是这种公共性,构成了公共管理的基本特性。而政治学通过政治理论和实际的分析,阐明了这种公共性的内涵和特性,从而为人们准确把握公共管理的特性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准备。
3、政治学指明了公共管理的组织和制度环境。就社会制度和规则层面来看,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组织和制度,尤其是在特定的政治组织和制度环境中进行的,也是在与这些组织与制度环境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因此,社会政治组织和制度,不仅为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形成和实施提供了平台,而且对其实际活动和运行形成了约束性条件。政治学从国家、政府、政党和社会政治团体等角度,阐明了公共管理形成和实施的政治组织和制度环
境,为人们准确理解和把握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实际过程和发展规律提供了组织和制度分析途径,也为人们全面深刻分析和理解特定的公共管理活动和政策过程揭示了组织和制度性影响因素。
4、政治学指明了公共管理的基本依据及其发展规律,;在实际社会生活中,政府进行的公共管理活动,是国家公共权力直接行使的过程;而非政府公共组织进行的公共管理活动,也是委托和授予这些组织的国家公共权力行使的过程,因此,无论政府还是非政府的公共组织进行的公共管理活动,都是以国家公共权力作为基本依据的。关于国家公共权力的产生原因、本质属性、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的阐述,关于公共权力形成的公共权威现象、社会政治秩序以及不同类型的公共权力之间关系的分析,构成了政治学研究和教育的基本内容。由此可见,只有经过政治学的学习,人们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进行公共管理、贯彻和实施公共政策的权力凭借,从而按照公共权力的特性和发展规律来科学地进行公共管理活动。
5、政治学阐明了公共管理的基本价值取向及其发生和发展的根源。公共管理是实现公共利益的管理活动,就社会价值层次来看,公共利益具有多重价值综合构成性,它包括生存、安全、秩序、效率、公平、公正、民主和效益等基本价值。这些价值影响着公共管理的组织和制度构成,决定着公共权力的合法性程度和实际运行方向,支配着公共政策的制度和实施取向,就此而言,公共管理是公共价值实现的过程。政治学对这些公共价值的内涵和产生根,源展开阐述,使人们能够正确把握社会公共生活的价值取向,深刻理解公共管理的价值内涵,进而选择切实可行的公共价值,制定正确的公共管理战略,进行制度改革和创新,实现政策调整和创新,从而提高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
第三节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是人们对社会政治现象展开研究的基本哲学原则、分析角度和途径及技术手段。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有共同之处,其中有些研究方法就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某些学科研究方法的借用和转化。时至今日,政治学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多角度和多途径的研究方法。政治研究方法的发展,不仅拓展了政治学的研究领域,丰富了政治学的研究范围,而且为人们从多个方面认识和把握社会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创造了条件。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方法,是最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革命性的研究方法,因此,政治学的研究必须贯彻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的原则,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方法论的指导下,分析和吸收其他政治学研究方法,对社会政治现象展开多方面、多层次的研究和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方法
1、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哲学原则。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的精髓,也是政治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原则。在政治学研究中,这一方法论要求人们客观地、全面地、联系地观察和分析政治现象。这些要求在分析方法上集中体现为对于客观事物的矛盾的研究。“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辩证法对于矛盾的研究,是政治学其他一切方法的基础,因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根本方法。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价值分析和事实分析相结合、个案分析和一般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分析途径和基本角度。马克思主义分析政治现象的基本途径和角度包括历史的、经济的、阶级的和利益的角度,在此基础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历史分析方法、经济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和利益分析方法。
马克思主义历史分析方法的特点是把政治现象和政治事物放到特定的历史范围和背景中去考察和研究;同时,从历史的因果联系中去把握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要求从社会经济关系的角度去把握政治现象的本质、方式和方向,同时,确认政治对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巨大反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把阶级看做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由生产资料关系基础所决定的其他经济关系的人格承担者,是社会群体意义上的经济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力量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政治的主要原因和内容。阶级分析即是由此出发解释和说明政治现象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分析方法从利益角度分析政治关系的动因、内容、功能、范围,并由此解释政治现象。它是马克思主义其他政治分析角度的深化。
3、注重客观事实,强调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重要方法。马克思主义主张科学的调查研究有三个基本程序,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社会调查方法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客观性,即客观地观察事物;科学性,即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出发进行调查和研究;全面性,即不是根据个别现象,而是从整体上去掌握事实。
二、政治学研究的其他方法
1、政治哲学研究方法。这一研究方法不同于政治研究的哲学原则,而是指以哲学的思辨的方法,在原有的政治思想研究成就基础上进行解释和评价。其特点是:以政治价值作为研究对象;以哲学的逻辑思辨为主要方式,以揭示政治价值并由此构建理论内容为基本目的。
2、历史研究方法。这一研究方法主张,政治理论可以通过历史的证据来证明,厉史证据提供了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下考察不同政治现
象的机会?因此,政治研究可以运用历史的方法宋进行。因此,这一研究方法注重政治史料的收集和政治历史的描述。同时,其中贯穿着政治学研究者的价值观,或者说其研究带有特定的价值立场。
3、制度研究方法。政治学的制度研究方法,其基本特点足以政治制度和政府法定机构作为政治研究的对象,通过对政治制度相机构设置原则、结构和功能、不同制度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发展的研究,来分析政治的目的、价值和发展规律,并且尽力从特定的政治价值出发设计合目的的政治制度安排和机构设置。
在西方政治学中,制度研究方法可以上溯到古希腊时期。19世纪末,制度研究方法成为政治学研究的主要方法。20世纪80年代,随着新制度主义的兴起,制度被认为是政治现象产生和变化的基本原因和内在变量,因此成为西方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角度。
4、经济学研究方法。这一方法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方法对社会政治现象展开分析,说明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其主要特点是,第一,按照经济理性人的原则,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做是理性经济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第二,把政治过程看做是类市场过程,按照市场过程原理及其规则特点,对于政治过程的各环节进行类市场分析;第三,根据市场经济中人与入之间行为的互动关系,形成特定的分析模式,如理性选择模式、博弈对策模式、联盟理论模式等等,用来分析和解释政治现象。
5、社会学研究方法。这部分研究方法,是政治学从社会学领域引进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政治精英分析方法、政治团体分析方法、政治文化分析方法。政治精英分析方法以政治精英作为分析对象,以此为中心展开对政治过程和决策特点的分析;政治团体分析方法以政治团体作为基本分析单元,从政治团体相互作用及其对政治过程的影响,分析政治的特点;政治文化分析方法则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和指明政治的本质特点和发展规律。
6、心理研究方法。政治学在进行政治行为研究的过程中,以政治心理的测验作为把握政治行为的基本依据,因此,政治学研究从心理学引进分析研究方法展开政治行为的研究。政治研究中的心理研究方法注重人们的政治心理研究,以心理测试的基本规则和要求展开政治行为分析,并将此作为把握政治现象的重要途径。
7、政治系统分析方法。这一分析方法主要按照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形成的系统论和结构功能原理的分析模式,对政治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展开一般政治系统的输入输出分析和政治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因此,政治系统分析方法包含一般政治系统分析和政治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一般政治系统分析以政治系统的环境与系统的相互关系作为分析的对象,运用输入一输出一反馈等过程要素建立分析模式。结构功能分析则以政治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作为分析的对象,以此揭示政治生活的过程和发展规律。
8、政治沟通分析方法。政治沟通分析方法按照现代自然科学的控制沦原理和分析模式,对政治信息及其输送过程展开分析,按照自控和反馈原则对政治生活展开模拟研究,以此探讨政治决策过程的分析途径。政治沟通分析把握了政治信息在政治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且
按照自然科学的原理展开政治信息传播的分析,从而开辟了政治分析的新角度。
9、实证调查和分析方法。实证调查和分析的方法,是现代政治学研究,特别是实证性研究采用的普遍方法。这类方法通常包含的内容是:(1)课题选择。根据学术研究和社会政治生活的要求,并且按照可研究的程度,选择特定的课题;(2)研究设汁。根据所选择研的确定的研究问题,设定可检验和具有相对性的命题和假设,并且设计研究方式和步骤;(3)展开调查和资料收集。通常采用的调查方式主要有:文献调查,抽样调查,问卷调查,观察与访谈,案例调查。(4)分析和验证。根据调查的资料,展开定性和定量分析。其中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按照社会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在分析过程中,对于所选择的命题和假设展开验证。实证调查和分析方法重视政治现象的实际状况和第一手资料,重视分析技术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这些都有助于政治学科学性和真实性的发展。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
2、试述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要点。
3、政治学的学习对于公共管理专业学习有何意义?
4、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
5、什么是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
6、什么是政治学的社会学研究方法?
7、什么是政治系统分析方法?
第二章
国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正确把握国家的本质、特征和职能,国家权力的基本特性,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演变规律,主要的国家政体和国家结构形式。
第一节
国家的本质与历史类型
一、国家的含义
早在奴隶制社会,在古籍文献中就出现了国家的概念。在我国古代,天子统治的疆域称为天下,诸侯分封的辖地称为国,大夫统治的疆域称为家,总称为国家。在古希腊和罗马,国家通常被解释为城邦或城市的全体居民。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同国家的剥削阶级和代表他们利益的思想家,根据自己的经济政治利益需要或者对政治生活和国家现象的不同理解来解释国家的含义,形成了关于国家的多种多样的定义。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 君权神授国家观。在古代政治思想中,这一国家观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统治阶级把它视为维护其统治地位的理论基石。这种理论认为,国家是神和上帝创造的,统治者是上帝在人间的化身;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天经地义、不可悖逆。我国古代政治思想中的“君权神授论”,欧洲中世纪托马斯 阿奎那宣扬的“除上帝外,别无权力”的观点,都是君权神授国家观的典型体现。显然,这一国家观具有历史唯心主义的特点。社会共同体国家观。这一国家观将国家解释为集中人们意志和利益的社会团体、组织体或者联盟。在西方政治学中,从古希腊、古罗马直到现在,这一国家观具有长远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不同时期的政治学家都不同程度地传承了这一理论。直到今天,美国最高法院仍然认为,国家是自由的人们为了共同利益,安享其所有的一切,并对他人维持公道而结合在一起的团体。社会共同体国家观仅仅涉及了国家的表面社会特征,没有指明其社会根源和内容,也没有区别国家与其他社会团体。契约论国家观。这一国家观源于西方古希腊时期,在16-18世纪,形成了系统的学说并且产生广泛的影响,成为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斗争的主要理论武器。这种理论认为,国家是人们为了遵守自然法则,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和自由而订立契约的结果。西方近代的政治思想家如荷兰的格老秀斯、斯宾诺莎,英国的霍布斯、洛克,法国的卢梭等,均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要素复合国家观。这一国家观认为,国家是由人口、领土、主权和政府等要素组成的复合体。如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国家是“在一既定领土内成功地要求对物质力量的合法使用实行垄断的人类社会”。美国学者罗伯特 达尔也认为,“由特定领土内的居民和政府组成的政治体系就是国家”。
在国际法的意义上,国家要素常常被人们用来判断和衡量一国在国际社会中是否完整存在和发挥作用,但是,这一国家观仅仅在一定技术范围内构成对于作为国度的国家的存在和实际功能的判断标准,并没有从本质上说明国家的含义。
由此可见,这些国家观由于阶级立场和认识程度的局限,尽管涉及甚至指出了国家的某些方面特征,却没有科学地和完整地揭示国家的本质内容和含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历史的客观事实出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角度,通过对于国家的起源的分析,揭示了国家的本质,从而科学地界定了国家的本质含义。
按照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国家产生于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在原 始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力得到了发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社会 分工,因此社会产生了剩余产品。剩余产品的产生,在社会中产生 了私有观念和私有制,这就使得社会中的长老和军事首领可以凭借 自己的地位和势力,占据剩余产品,并且运用对生产资料和剩余产 品的占有,对其他社会成员进行剥削和压迫,从而使得社会分裂为 不同的群体,由此形成了阶级。
随着阶级的产生和出现,人类社会出现了第一次的内部分裂和对抗,形成了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掌握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的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利益,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协调其他社会矛盾,运用自己的经济地位和军事政治力量,改造了氏族和部落社会的公共组织,使之成为统治阶级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的工具。这种建立在阶级对立和阶级统治基础上的组织,就是国家。关于国家的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1 国家是阶级社会中特有的履行特定功能的特
殊组织。国家在氏族社会瓦解的基础上产生以后,成为统治阶级掌握和运用公共权力处理阶级关系和各种社会关系的特殊组织。这一含义表明国家存在的时限,国家不与人类社会共存亡,它只是人类划分为阶级时期中的历史现象。
2国家是阶级对阶级的统治和专政。国家的产生,表明社会形成了相互对立或抗衡的阶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在公共权力的两端,一部分人拥有社会经济资源和生产资料而获得统治地位,另一部分人则被剥削、被奴役。因此,恩格斯指出“,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列宁指出:“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家的历史类型和政权组织形式可以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但是,任何历史类型的国家和实行任何政权组织形式的国家都是阶级的国家,其存在的意义和实质都是阶级统治和专政。
3国家是具有特定功能和职能的机器。这一含义表明国家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的显著特征,国家是以公共权力为核心构成的机构体系,是具有组织运作机制的有机整体。
二、国家的特征
根据马克思主义对国家产生和本质的分析,国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变更的结果,是在人类社会产生阶级和经济统治之后形成的特定的政治统治和治理组织。由此可见,国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运动在特定历史阶段形成的社会公共管理组织,它具有不同于原始社会的氏族和部落的公共
组织的特点。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论述,这些特点主要是: 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组织。这就是说,首先,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氏族社会的公共权力组织是全体居民的权力,代表和实现着社会中全体成员的利益要求。但是,在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的背景下,国家不再是代表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权力组织,而是在经济上占有生产资料、在政治和军事上掌握着统治和控制社会力量的统治阶级实行政治统治的组织工具。由此可见,原始社会的氏族和部落的公共权力组织的基础是全体社会成员及其利益要求,而国家的基础是统治阶级的利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指出,国家是日益与社会相脱离的力量。
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权力工具,指明了国家的本质特征,在历史发展中,这一特征进一步具体体现为:(1)国家的演变和发展始终依据统治阶级的意志,顺应统治阶级的要求。国家会随着不同时代科技、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然而,国家始终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2)国家政权始终掌握在统治阶级的手中,由统治阶级左右。在历史进程中,政治统治的方式、政府履行职能的手段和方法会不断变化,但是,国家政权总是牢牢把握在统
治阶级的手中。(3)国家权力始终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利益。国家权 力总是要在思想、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维护和实现统 治阶级的利益。
其次,国家统治在形式上表现为超然于社会之上的独立力量。作为社会公共权力组织在特定历史阶段上的形式,国家要想有效实
现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必须形成和保持社会的统治秩序和相对稳 定,这就需要国家以形式上的公共权威把社会阶级对立和矛盾控制 在特定的限度范围内。根据这一需要,国家需要在形式上以中立的 社会控制者和公正的社会公共权力与权威组织的面貌出现,以便作 为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存在并发挥作用。当然,国家的这 种表面中立的公共权威形式,实际上是为了掩盖国家的阶级本质,以便实现统治阶级的利益。国家是按地区来划分居民的。氏族社会形成和维持的基本 纽带是社会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因此,社会成员按照血缘关系划 分为不同的氏族和部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的形成,社 会成员按照社会劳动分工进行生产,为了谋求自己的经济利益,社 会流动大大加强,这就使得不同氏族和部落成员相互来往并且杂居 到一起,原有的血缘关系纽带逐渐被破坏而不能起到维持社会联系 和实现社会控制的作用,根据这一状况,统治阶级为了对社会成员 进行阶级统治,往往以对居民的地区划分代替原有的血缘关系的划 分。因此,作为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其不同于氏族 和部落社会公共组织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按照地区来划分居民。3 国家具有特殊的暴力形态。公共权力往往都具有其特定的 暴力附属物,但是,国家这种阶级社会的公共权力的暴力机器,不 同于原始社会的氏族和部落组织的暴力,其主要区别在于:第一,国家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有各种专门常设性的强制机关及其物质 工具,而原始社会的氏族和部落组织的武装组织往往是居民的自我
武装和组织。第二,国家的暴力机关和工具为统治阶级专属和控 制,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氏族社会的武装组织则由全体 居民构成,服务于全社会。第三,国家的暴力具有系统性和精巧性,原始社会的氏族和部落组织的武装不具备国家的暴力机关的系 统性和精巧性。第四,国家的暴力具有对内镇压和对外扩张防御的 职能,而原始社会的氏族和部落组织的暴力主要是对外的。
三、国家的职能
国家的职能是与国家根本目的相适应的国家活动的方向,是国 家在社会中担负的职责和发挥的作用。国家职能具有阶级性和社会 性双重属性,阶级性意味着国家职能由国家的阶级性质所决定,是 国家本质的一个重要体现;社会性意味着国家职能并不完全等同于 国家本质,它具有自身的内涵和活动规律。国家职能是一个集合概 念,其内涵不是指具体国家机关的任务、作用及其总和,而是指国 家机器对社会的整体作用。
按照地域划分,国家职能分为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国家的对 内职能执行统治阶级的路线和政策,实行社会控制,促进经济增 长、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国家的对外职能执行统治阶级的外交路 线和对外政策,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对于一个国家而 言,对内职能决定对外职能,对外职能是对内职能的延伸。
按照国家活动的性质和方式划分,国家职能分为统治职能和社 会职能。统治职能主要指国家通过政治权力等强制机制行使的控制 和镇压被统治阶级和异己势力的功能。这一职能包括两个基本的方
面:对内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对外防范敌对势力,并调整与其 他国家的关系。内外两个方面的职能保障了统治阶级对国家的统治。
社会职能也称公共职能和政治管理职能,即国家对社会各个方 面生活的指导、管理、服务、协调、调控和监督的功能。社会职能 是国家与生俱来的职能,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 家、社会主义国家都具有社会职能,区别在于,在不同性质的国家 中,国家通过履行社会职能进行政治管理的根本目的不同,管理的 价值效应不同。在履行社会职能时,国家作为上层建筑,产生于经 济基础,又为经济基础服务,对包括经济建设在内的社会发展起着 巨大的反作用。
国家的统治职能和管理职能是辩证统一的。统治职能是国家的核心职能,是管理职能的前提,统治职能的实现又有赖于管理职能 的承担;管理职能是国家的基本职能,是统治职能的基础并服务于 统治职能,没有稳固的政治统治,管理职能也就无法履行。
四、国家的历史类型
科学划分国家的类型,对于人们正确把握国家的基本特点和现 实形态,进而把握国家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定现象的类型的划分,是与其划分的标准联系在一起的。同 样,按照不同的标准,人们可以划分不同的国家类型。古希腊的政 治学家亚里士多德从掌握国家权力人数的多少出发,认定国家存在 君主国、贵族国和共和政体国三种类型。中世纪有的学者沿用这一 标准,增加并突出了神权国。16世纪,法国政治学家布丹以主权 的归属为标准,把国家划分为君主国、贵族国和民主国。20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和政治学家马克斯 韦伯根据政治权威的建立和运行依据,把国家划分为传统型权威国家、个人魅力型权威国家和法理型权威国家。除此之外,有学者以掌握国家主权的程度为标准,将国家划分为主权国、部分主权国和殖民地国家;有学者依据地理环境,将国家划分为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
所有这些分类,抓住了国家的某些外部特征,作为研究国家的特定角度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它们都没有从国家的本质入手对国家类型进行划分,因此,缺乏深刻性和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历史类型的理论,把人们的经济关系和国家的阶级本质确定为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标准,从国家的客观本质、规律和趋势上把握其类型。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对国家类型的划分是对国家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的划分,是一种历史性 划分,其划分的国家历史类型表明了国家是维护特定阶级统治的,由此揭示了不同类型国家的阶级本质。
按照马克思主义划分国家类型的标准,国家从产生至今,相继出现过四种类型: 奴隶制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四大文明古国,即古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都是实行奴隶制的国家。公元前8世纪,建立了欧洲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最发达的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城邦国家。
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是奴隶占有制,奴隶主和奴隶是社会结构
中的两个基本阶级,它们之间的矛盾是奴隶制社会的主要矛盾,这就决定了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是奴隶主阶级专政,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和剥削奴隶阶级的暴力机器。作为这一本质的体现,奴隶制国家的主要特点是:在经济统治上,奴隶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在政治统治上,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采取赤裸裸的残暴手段进行镇压;在思想统治上,奴隶主通过宗教迷信欺骗和麻痹奴隶。封建制国家。封建制国家是在奴隶制国家瓦解后产生的。由于封建制的封闭性和保守性,东西方许多封建国家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这就使封建制国家成为历史上维持时间最长的剥削阶级国家。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制国家的经济基础,地主和农民阶级是封建制国家中的两大基本对立阶级,它们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在封建制国家中,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在经济上对农民进行剥削,在政治上对农民进行统治,国家实质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进行专政的工具。封建地主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特点是:在权力分配上采取封建等级制度,使政治权力与土地所有者密切结合;在统治形式上采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君主的意志和权力处于万流归宗的地位;在经济和政治上,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在思想上,封建地主阶级广泛利用宗教和宗法思想,对农民阶级进行精神奴役。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在封建制国家废墟上建立的国家,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类型,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在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所
有制基础上,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
进行专政的工具,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 要矛盾。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资 本主义国家在统治形式和手段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是,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本质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另一方面,与历史上的剥削阶级国家相比,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由于贴上了“科学、民主、法制”的标签,使国家的阶级本质更加隐蔽,形成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第一,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资产阶级革命以“ 天赋人权”“、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口号来麻痹广大民众,使阶级统治罩上了“公共权力”的外衣;第二,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后,资产阶级为缓解日益深化和尖锐的阶级矛盾,运用政府公共政策和科学技术成果不断调整并改变统治方法,在政治统治、管理形式和手段上更加隐蔽。4 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在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后建立起来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剥削阶级和劳动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政权,对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实行最广泛的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势力实行最严厉的专政。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不存在,但是,阶级斗争在一定的范围内仍然存在。社会主义社会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后建立的崭新的社会制度,它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必然发展为共产
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经历相当长的过程,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然经历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因此,社会主义社会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国家的根本任务,通过生产关系和国家管理体制的改革,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推进民主和法制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走向成熟。因此,除了镇压少数敌对分子的反抗、抵御外来侵略外,国家的职能主要是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的前提下,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
从马克思主义划分的国家历史类型及其更替可以看出其发展规律性,就是说,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变更和发展,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的。社会制度的变革,包括国家历史类型的变革,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一般规律是:当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同现存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从而要求对这种生产关系进行变更。经济基础的这种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在这一变革过程中,国家政权从旧有阶级转移到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兴阶级手中,旧的国家类型也就被新的国家类型所代替。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个阶段由此结束,这一运动的新的阶段由
此开始,国家的类型也就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政治革命。政治革命是 社会政治发展的质变,是代表着新的生产力的阶级用暴力革命的方 式推翻旧的政治统治,从而完成一种国家类型向另一种国家类型的 历史性转变。政治改良是社会政治变化的另一种方式,但是,它不是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方式和途径。改良的实质是统治阶级在被统治阶级斗争的压力下,进行的某些局部性的改变,它并没有改变社会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政治形态。第二节
国家权力
一、国家权力的含义
国家权力亦称政治权力、公共权力。国家权力是对社会进行宏观控制和治理的权力,即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和利益,通过国家政权对社会上其他阶级运用的支配力量和控制力量。由此可见,国家权力是一国范围内以强制力保障科技、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国防、外交等事业的实施,管理公共事务,以从形式上或者实质上实现社会公共利益要求的权力。
国家权力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权力,它不是局部的和微观的权力,而是在社会层次和意义上完整的、全局的和宏观的权力,对于特定国家所治理的社会总体来说,该国家权力常常被称为社会公共权力。
国家权力不同于政治权威。权威是政治权力造成的心理态势,在政治生活中,它是政治权力主体与政治权力客体之间的权力一服从关系,是建立在政治社会成员对政治权力的认可和同意,即政治合法性 的基础上的。而政治权力则是一种力量,是国家的统治者对社会和政治生活的控制和支配力量。
国家权力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力量或者政治力量。实际 上,国家权力是一种大于其他一切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并且对其他力量具有制约力的力量。
二、国家权力的基本特性
作为特定的控制力量,国家权力具有如下基本特性: 主权性。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和对外事务的权力。国家权力的主体是经济上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此,国家主权本质上归属于统治阶级,实际上,国家主权是统治阶级掌握一国的统治权力这一事实在政治和法律上的体现。
国家主权分为对内统治权和对外独立权。就对内的统治性来说,国家权力的主权性体现为:(1)本源性。在国家权力系统中,主权处在权力本源的地位,它派生出该系统内的其他一切权力,却不被其他权力所派生。(2)最高性。主权是国家权力系统中的最高权力,因此,主权的意志是国家权力中的最高意志,一切其他权力必须或者最终都要服从于主权。(3)不可分割性。主权是统一的国家权力,只能由法定的主体通过法定的程序统一行使,国家主权不能分割成可以由其他同等权力主体行使的权力。(4)惟一性即排他性。每个独立的国家权力系统只有一个主权,不能有并列的和隶属的另一个主权。(5)不可让与性。国家主权在产生出其他权力后,自身并不消失和削弱,不因时间流逝和不行使而消亡,在该权力系统中永久存在。主权的丧
失意味着国家生命的中止。
就对外独立权来讲,国家权力的主权性是指国家在对外关系中的独立性和平等性,表现为国家主权不容侵犯,国家不依附国内外任何权力和势力,有权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事务,一国与其他国 家在权力的有效性和国际社会人格方面是平等的。
2普遍性。国家权力是其所治理的社会总体范围内的公共权力,其权力涉及国家根本性和全局性问题,因此,国家权力施及全体居民和所有的社会组织,既包括被统治阶级,也包括统治阶级内部的成员。就此而言,国家权力具有普遍性,全体居民和所有的社会组织的政治行为都必须服从本国的国家权力。
2制约性。权力是一种强制性和合法性结合的制约力。作为社会的公共权力,国家权力具有使用强制力的合法性,不允许社会成员和各种社会组织与政治团体违抗、侵犯或者悖逆其权力要求,而强制或者约束人们接受国家的意志。另一方面,国家权力的强制性还意味着国家在拥有强制性权力方面具有社会的惟一合法性,因此,它不允许其他社会成员或者组织拥有这种强制性。公共性。国家权力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履行公共社会职能。在剥削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和阶级利益,保证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不得不以国家和全社会正式代表的名义行使权力;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权力是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利益的代表者,代表和实现着工人阶级与全体劳动人民的公共利益和要求。由此可见,国家权力的运作走向和方式总是被动或者主动地受社
会需要的约束,从而使其在形式上或者实质上具有公共性。另一方面,国家权力除了体现和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还具有对全社会公共生产和生活进行组织、调控和治理的功能,在这一意义上,国家权力也被称为公共权力。第三节
国家政体
一、国家政体的含义
国家政体即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一定的社会阶级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
国家以什么样的形式组织政权,根本上由作为国家内容的国体所决定。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哪个阶级在国家中处于统治地位,哪个阶级在国家中处于被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认为,国体与政体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具有特定阶级本质的国家,需要相应的政权组织形式保证阶级意志的实施,一定的国家政权形式取决于阶级统治的需要,并为阶级统治服务。国家政体一经形成,相对于国体,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除了国体之外,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采取的具体形式,还受到地理环境、政体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力量对比、历史传统、经济结构、文化、民族、宗教等自然和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因此,不同的国体,可能采取相同的政体,如古希腊,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奴隶制国家和现代资产阶级统治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可以采取相同的共和政体;而相同的国体,也可以表现为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如同样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英国、日本实行的是君主立
宪制,而美国、德国则实行共和制。
二、国家政体的类型
自古代到近现代,许多思想家在研究国家问题时,就划分国家 政权的组织形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标准,并且按照这些标准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政体划分。亚里士多德认为,区分政体的标准主要有两条: 一是统治者谋利的对象是自己还是城邦,二是多少人掌握政权。按照第一个标准,他把政体分为为城邦谋取公共利益的正宗政体和为统治者谋利益的变态政体;按照第二个标准,他把正宗政体具体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把变态政体具体分为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世纪法国的布丹把政体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标准在于掌握国家政权的人数是一个、少数还是大多数。世英国的洛克以立法权的关系提出自己的标准 从而根据掌握立法权的人数的多少,把政体分为君主政体、寡头政体和民主政体。16世纪法国的布丹把政体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标准在于掌握国家政权的人数是一个、少数还是大多数。17世英国的洛克以立法权的关系提出自己的标准 从而根据掌握立法权的人数的多少,把政体分为君主政体、寡头政体和民主政体。
后来的学者在研究中相继提出的划分国家政体的标准还包括: 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什么人手中以及他们对待法律的态度;国家和 政府是否合一; 官吏职权的来源; 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关系等等。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体划分的标准,是客观的标准,正确的认识只能来源于客观存在着的国体与政体之间的辩证关系,根据这种
关系,首先应该从国体上划分剥削阶级国家的政体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继而,对存在于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的政体进行划分。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体概念的分析和运用,可知他们划分国家政体类型的标准主要是:第一,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多少人手中,即是由一个人掌权还是由集体掌权;第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如何产生以及任期怎样,即执掌者是由选举产生还是世袭,是实行任期制还是实行终身制;第三,中央权力机关如何设置和分配权力,即最高权力是集中于一个机关还是由几个机关分工行使,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根据马克思主义划分国家政体的标准,古往今来的国家,首先 应该划分为剥削阶级国家政体类型和社会主义国家政体类型。就剥削阶级国家政体来看,在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中,主要实行过君主制和共和制两种政体。君主制。君主制是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国王、皇帝、沙皇、大公、苏丹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按照君主所实际享有的权限来划分,君主制派生出各种具体的形式。在封建社会早期,存在过适应领主占有制经济和分封割据制国家结构,君权在实际上比较虚弱并被分割的贵族君主制。在中世纪后期的一些西欧封建国家,存在过以僧侣、大封建主、普通贵族和市民代表组成的等级代表会议为咨询机构的等级君主制。不过,在普遍的范围和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君主制主要有专制君主制和立宪君主制两种。
(1)专制君主制。在实行这种政体形式的国家中,国家的最高权力为君主个人独揽,君主不受任何法律和机关的监督和限制,拥有超然于一切法律和机构之上的最高的个人权力,君主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和法律,君主的权位由世袭而来,一经拥有即终身占有,国家权力的运行以君主为中心,围绕君主权力形成并且为之服务的政治军事僚机器统辖全国,臣民们服务和忠诚的对象是君主个人。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2)立宪君主制,也称君主立宪制。在实行这种政体制度的国家,君主名义上为国家元首,掌握整个国家的最高权力,实际上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政府等机关的限制。近代以来,君主立宪制存在于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妥协的产物。由于各君主立宪制国家的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力量对比不同,所以同样是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君主的实际地位和权限有较大的差距。根据君主世袭地位和权限,君主立宪制又分为二元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君主立宪制两种形式。二元君主制主要存在于封建势力较强、资产阶级力量较弱的国家。按照这种制度,国家最高权力形式上由君主与议会共同掌握,但实际上较大权力为君主所有,政府也对君主负责,议会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二元君主制主要出现在1871-1918年的德国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日本,目前的摩洛哥、约旦和尼泊尔等国。议会君主制主要出现在资产阶级力量占绝对优势的国家。按照这种传统,政府对议会负责,君主的行动受议会制约,有民主方式制定的“宪法”,君主无实际权力。比如:英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日本。共和制。共和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实行共和制的国家元首和最高权力机关(议会)都由选举产生。但是,这两种机构产生的程序、任期、职权以及相互关系在各国有所不同。根据元首、议会、政府三者的职权和关系状况,资产阶级共和制分为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两种基本类型。(1)议会共和制。这种制度中的国家最高权力由议会执掌,通过选举产生的总统一般是权力的象征,而不掌握实际权力,是“虚位”国家元首。政府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并对议会负责,一旦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必须辞职或 者请求总统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采取议会共和制的资本主义 国家主要有意大利、德国、加拿大等国。(2)总统共和制。在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总统与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统与议会分享实际权力。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领导政府,掌管最高行政权。政府成员由总统提名并经议会通过后产生,对总统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但不能选举产生总统,也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同时,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总统与议会之间存在权力制衡关系。美国、墨西哥、南美洲的大多数国家以及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都实行总统共和制。
目前,实行共和制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有一些特殊的形式。如法国和俄罗斯实行的“半总统制”,介于总统共和制和议会共和制之间,兼具二者的特征; 又如瑞士实行的委员会制,具有自己的特征。
社会主义国家是新型的国家类型,其国家政体在根本上不同于 剥削阶级国家的政体。在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是其根本国体,国家存在和发挥功能的宗旨是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谋利益和幸福,因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这一宗旨,便成为创立、调整和完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根本原则。遵循这一原则,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民主共和制国家政体。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是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创新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国家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本国国情,探索着在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制这一政体下行之有效的政权组织形式。在历史上,各个社会主义政权实行过不同的政体,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有三种: 巴黎公社。这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个管理形式,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制的一个伟大尝试。巴黎公社的特点是:一切公职 人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选民有权监督、撤换和罢免他们;公社 委员会是公社的最高权力机关,实行议行合一的原则,统一行使立 法和行政权力。苏维埃制。这是苏联实行的一种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制。按照这种制度,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为普选产生的苏维埃代表大会,国家集体元首为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其权力受最高权力机关的制约;政府(部长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对最高苏维埃及其主席团负责。人民代表大会制。这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 的,为实践所证明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种国家管理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特点是:人民代表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其成员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并接受人民的监督;政府、司法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受其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即人民代表大会内部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其范围内行使职权,下级人民代表大会服从上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和法令。第四节
国家结构形式
一、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
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权力以地理和区域进行划分的模式,即 国家权力主体按照某种特定的方式行使权力的一定模式,体现的是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之间、中央政权机关与地方政权机关之间的关系。
任何国家都是由属于一定民族、居住在一定行政区域内的公民所组成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根据科技、教育、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会发生公民在地域间的流动和重组,发生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充实,形成国家规模和结构的变化。根据社会发展的这些状况,合理配置国家权力,使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保持合理的关系,形成政令统一、运转有效的权力体系,便构成了国家结构形成的问题。由此可见,国家的结构形式,反映了一个国家民族关系的有机构成状况,反映了该国家在中央和地方关系上的历史文化传统,反映了国家行政区域中地理、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反映了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统一运行的状况。在现实政治中,国家结构形
式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围绕民族和区域问题形成的特定关系的具体体现。
二、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
从历史和现实的国家结构构成状况来看,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有 单一制和复合制。单一制国家形式与复合制国家形式的划分标准主 要是:
(1)国家主权是由中央政权独享,还是由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分享;
(2)中央和地方在权力来源上,是中央权力授权给地方权力,还是地方权力委托给中央权力;
(3)中央与地方如何划分其间的权力。一般认为,在这些标准中,基本的标准是第一条。单一制国家。单一制国家结构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构成单一主权国家的国家结构形式或国家制度,基本特征是:中央权力独享全部主权。国家有统一的宪法、统一的国籍、统一的最高立法机关和中央政府,各地方政府受中央政府统一领导,在对外关系上国家整体是单一的国际法主体。
形成单一制国家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历史传统的原因,如中国、英国、法国;有的是民族原因,如日本、朝鲜都是单一民族国家。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由于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和制约的程度不同,单一制又分为中央集权和非中央集权即地方分权制形式。实行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高度集中国家权力,中央政府完全和绝对控制各个地方政府。实行非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实施有限权力控制,地方政府根据法律规定,在许多地方事务方面,享有较大的自治权和行政自主权。复合制国家。复合制国家是由若干具有较大自主权的国家和地区组成联合体或联盟的国家结构形式。在实行这种国家结构形式的国家中,地方政府往往一定程度上与中央政权分享某些方面的主权。由于联合的形式、程度以及联合体与各组成部分的权力划分有所不同,复合制结构分为联邦制、邦联制、君合制、政合制等。
联邦制国家也称“联盟国家”,是由若干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成员国(共和国、邦、州和省)联合组成的统一国家。其特点是国家设有统一的最高立法和行政机关,统一宪法、法制和国籍;联邦政府行使国家主权,是国际交往的主体,在国际交往中代表国家;同时,联邦各组成单位有自己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宪法和法律,有一定的独立对外交往权力,但没有独立的军队;联邦政府与各成员国政府的权限划分,取决于联邦宪法的规定。
联邦制国家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由殖民地联合而成的,如美国、澳大利亚、印度;有以从封建割据到中央集权国家的过渡形式出现的,如1817-1918 年的德意志帝国等等。
邦联制国家是若干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为了某种特定目的(军事式的特点是,邦联是根据成员国缔结的条约组成的,成员国具有完整的主权和绝对的自治权;邦联不是国家主体,没有统一的最高立法机
关、行政机关,没有统一的军队、赋税、预算和国籍,邦联成员国是主权国家,是国际交往中的主体;邦联对成员国不具有强制力,成员国可以向邦联让与或收回本国的部分权力,可以自由加入或退出邦联;邦联为协调成员国意志和利益通常建立常设机关,如邦联议会、联系制度、成员国首脑会议制度等。
君合制和政合制是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特殊的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君合制是两个国家由于王位继承等原因,由一个君主进行统治的国家联合,实行一君两制,各国拥有自己的宪法和政府,都是国际事务中的主体。比如1867-1918年的奥匈帝国。政合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和制国家组成的国家联合,一个国家元首统一管辖各个成员国,国家联合有共同的宪法和统一的国家机关,是对外交往中的主体,成员国拥有自己的宪法、议会和政府,具有较大的独立性。比如1814-1905年瑞典和挪威的国家联合。在当代,君合制和政合制已经不复存在。
三、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拥有56个民族,实行的是统一的多民族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由于历史的、民族的、文化的、发展的原因,在中央政府执掌国家最高行政权力的前提下,地方政府由一般行政区、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三种形式构成。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不同的行政区体现在不同的管理制度之中,一般行政区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民族自治区实行中央领导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较大的自主权;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
我国多数省(直辖市)属于一般行政区,实行垂直领导,遵循在中央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原则。对于一般行政区而言,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体现为,全国人大决定全国和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国务院对贯彻全国人大的决定统一实施行政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法规和决议,国务院有权撤销或改变地方政府的决定和命令;各省、直辖市人大和政府在党中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保证国家法律和法规的执行,领导地方经济、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建设和各项公共事业,并有权在不与国家法律和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根据本省市具体情况制定地方性法规。在干部问题上,地方干部由地方选举产生,由中央统一管理,中央有权调配、任免地方干部。
设立民族自治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国家结构形式的一大特点。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主要有西藏、新疆、内蒙古、宁 夏、广西五个自治区,若干个自治州、自治县,在相当于乡的民族地区还设立民族乡。民族区域自治,是维护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下的民族自治,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民族自治区自主管理本民族和本地区的事务。在民族自治区,地方与中央的关系除了与一般行政区相同的以外,自治区人大有权制定符合本地区情况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地方政府有权制定地方性自治法规,以实行自治的民族成员为主组成自治机关,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按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充分行使自治权力。
特别行政区是我国在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过
程中创造的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结构形式和管理方式。目前的香港和澳门,未来将要统一的台湾,属于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这是单一制国家兼有某些复合制国家特点的一种新型的国家结构形式,其基本内容包括:第一,“一个国家”,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国家主权的实体,香港、澳门和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是统一国家中的地方行政区域;第二,“两种制度”,即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在国家主体即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三个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制度长期共存;第三,“高度自治”,即特别行政区在由当地人组成立法、行政、司法机构,实行独立的税收制度,享有充分的外事权等方面,行使高度的自治权。[思考题] 怎样理解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2 区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3 国家权力有哪些基本特性? 什么是国家政体?国家政体与国体的关系是什么?划分国
家政体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以实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国家政体及其基本特点。什么是国家结构形式?其划分标准是什么? 试述我国的国家政体与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第三章
政府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正确掌握政府的含义、特性、地位和现代政府的基本组织原则。在此基础上,了解政府权力结构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政府职能的两重性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基本职能范围,把握政府机构的设置原则、内容以及政府机构改革的发展趋势。第一节
政府的含义
一、政府与国家 在政治生活中,政府与国家的联系十分密切,两者的关系体现在: 政府是国家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没有政府,国家也就不复存在。国家主权的行使、国家领土完整和安全秩序的维护、人民生活的维持和生活水平的增长,都与政府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国家的产生以政府的形成为组织标志,政府是实现国家目标最为基本的手段。国家与氏族、部落、村坊等组织的重要区别之一在于具有完整的系统的政府存在。国家意志的形成和执行,都要通过政府,政府的目的就是国家的目的。政府是国家的主权代表和具体形态。在日常性的功能运作中,政府往往作为国家的具体组织和机构化身而存在,代表国家运用和行使公共权力。
正因为国家与政府存在如此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在对政治 现象的理解中,往往会把国家与政府混为一谈。而从政治学研究的 角度,尤其是对于公共管理专业的学习来说,区分政府与国家,具
有特定的意义和必要性。
从历史和现实状况来看,国家与政府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 政府是国家的构成要素之一,而非国家的全部。国家本质上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而要进行这种统治,必须具有基本的国家构成要素,或者说,必须在构成要素基本具备的条件下进行阶级的统治。从国家构成要素来看,它是由土地、人口、政府和主权所构成的统一体。从这些要素来看,一个国家的存在,不能没有政府,但是,政府本身的更迭并不导致国家的灭亡。政府权力受之于国家主权,但是,并不等于国家主权。国家主权是普遍、广泛、无限和统一而不可分的,而政府公共权力是有限的,并且通常要在权限或职能上进行具体限度和界定。在现代社会,国家主权一般为人民所拥有,而政府权力则是人民通过法定的方式授予政府组织和官员的。因此,政府权力以人民或者人民代表是否授权为转移,而国家权力则以国家是否完整存在为转移。政府的功能是国家功能的体现,但是,政府的功能并不等同于国家功能。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政府是执行和实现国家重要功能的组织和工具,但是,政府的功能并不等于国家功能的全部,在国家的功能中,有些功能是政府没有或者无法履行的,比如,国家文化传统的形成和传承等。因此,在政治生活中,一国的公民可以不认同特定政府及其政策,但不能反对和脱离自己的国家,否则就会丧失公民资格。国家是其成员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公民如果丧失对于国家的认同,就会丧失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国家在特定社会中代表和实现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要求,但是,就其组织构成来看,国家却是由统治阶级成员和非统治阶级成员共同构成的。而政府作为统治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组织和工具,则是由特定社会中经过专业化训练并具有管理能力和水平的一部分人组成的,因此,政府的组织构成并不包含非政府的其他会成员。
二、广义政府和狭义政府
从本质上说,政府是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力和进行阶级统治的 工具。统治阶级通过政府的作用使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借助政府机构执行和贯彻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从外延的角度理解,对于政府的含义则有广义和狭义的不同确定。广义的政府包括各类国家权力机关在内,即政府是一个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等机关的总称; 狭义的政府仅仅是指国家机关中执掌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能的行政机关。
对政府的狭义理解,是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对国家权力进行功能性划分和限制制衡的产物,即把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基本的功能性权力,而把政府仅仅归结于行政权力。但是,从国家权力运行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来看,仅仅限于从行政权力的角度来界定政府却存在一定的问题。从理论上来看,按照政府的一般性定义,政府是统治阶级承担、行使国家公共权力,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而立法、行政和司法等不过是公共权力的不同功能,在本质意义上,这些功能是统一服务于统治阶级意志和要求的,因此,政府是这些权力的组织工具,实际上包含了公共权力的这些全部功能。
从社会历史和现实政治状况来看,在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国家权力往往是不作严格划分的,承担国家公共权力运行的所有机构,都属于政府的范围。而近代以来,在世界各国的社会政治生活中,纯粹行政意义上的政府实际也不存在,各国的行政机关或者与立法、司法机关形成权力相互渗透的关系,或者或多或少承担一定的立法和司法功能,由此构成了统一的有机的承担国家公共权力的组织体系。
根据这些情况,我们所理解的政府是广义的政府,即把政府界 定为立法、行政和司法等国家机关的总称。
三、政府的特性
作为履行国家权力的组织和机关,一般具有以下基本特性: 1 阶级性。政府的阶级性是其赖以建立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所规定的,是国家的阶级性在政府基本特性方面的体现。政府的阶级性决定了它本质上是统治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政府活动是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社会进行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作为政府的本质特征,政府的阶级性对政府及其活动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并且贯穿于政府的机构构成、制度设置、政策制定、价值倡导和各种实际活动中。就此而言,阶级性是政府的灵魂,统治阶级的性格构成了政府的基本性格。公共性。国家本质上是一种阶级的统治,但是,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其统治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往往不得不以形式上的中立者和公共利益的代表者的面貌出现,而政府就是实现这种表面公共性的基本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是工人阶级和最广
大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在这个范围内,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实现者,而运用政府权力谋求特定社会团体或者私人利益,是与政府的这一特性相违背的。
由此可见,政府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但是,政府的 作用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在形式上或者实质上把自己的主 张、制度、规则和政策等上升为对普遍的公共利益的诉求,以公共 利益的名义或者实际要求来行使权力。权威性。政府的权威性是国家的强制性和合法性的有机结合和集中体现。一方面,政府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这是国家权力强制性在政府机构方面的具体要求和合法赋予。另一方面,政府又必须得到多数社会成员的认同,只有这样,政府才能有序、有效地进行社会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这是国家权力的政治合法性在政府特性方面的延伸。国家权力特性在政府构成和运行中的这种体现,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了政府的特有的权威性,即政府权力与其所统治和管理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命令一服从关系,只有在这种关系中,政府的职能才能得到实现。4 有机组织性。尽管现代政府都形成了严格的职能分工和权力划分,但是就政府机关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而言,则构成了严密的有机整体。各政府机关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程序结成有机联系的整体系统,共同运行和协调发生作用,以保证统治阶级意志的完整统一的贯彻实行。同时,政府都是以组织的形式而存在和运行的,这些组织由特定的人员、物质和财力等要素按照特定的原则和规则构成,政府的权力依托这
些组织机构得以行使,按照这些组织的原则、规则和程序得以实施。5 特定的职能规定性。从总体上来看,政府执行着国家的对内和对外的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的基本职能,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各个不同国家的政府职能在其范围、内容和行使方式等方面,都有其特定的内容。另一方面,就政府内部的不同机构和部门来看,其职能分工又有其特定的规定性,这些机构和部门按照政府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职能分工,相互协调,有机统一,构成了政府的总的职能。
四、现代政府组织和运行的基本原则
现代政府在其权力组织和权力运行上,形成了特定的原则。主 要包括: 人民主权原则。人民主权也就是主权“在民” 而不是“ 在神”或“在君”,国家主权属于人民,而不是专属于某个个人或社会集团。人民主权更多地是一种政府理念而非组织体制,但是,它为政府按照民主的要求运行奠定了思想基础。根据人民主权原则,政府的公共权力的权源来自于人民自下而上的授予,而非自上而下地自行产生的,更不可能是“君权神授”,政府只是受人民委托来行使这些权力,权力的行使必须服务于人民,而不能借助这些权力凌驾于人民之上。政府组织必须以人民的利益和要求为目标,并通过民主和法治的规则实现公民对政府权力的控制和监督。
在资本主义社会,人民主权的原则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外衣,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为了掩饰其阶级统治的本质,而以人民主权
为幌子。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才具有真实的社会含义和实现条件,政府才可能真正按照人民主权的原则组成和运行。有限职能原则。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界定,现代政府往往贯彻有限职能原则。在社会利益结构层面上,现代政府的职能主要在于实现社会公共利益要求,因此,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权力的机构,主要在社会公共领域中,为实现社会公共利益而活动;在宪法和宪政的意义上,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公民之间形成了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其间关系往往具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按照这些法律的规定要求,现代政府在行使公共权力时,不仅必须保护公民的法定权利,而且必须以不侵犯公民合法权益为基本限度。在政府具体职能的意义上,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发展和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发育成长,政府需要逐步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转变自己的职能,形成有限职能的政府。在政府的实际活动过程中,各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不同,因此,有限职能原则的本质内容和实施情况也有所不同。在资本主义国家,宪法规定的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界限,往往起着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秩序,掩盖其统治本质的作用。政府的职能限度,在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有不同的范围。在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关系的法律规定,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法律体现和必要保障。政府职能的有限性,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而确定的,是为了更加有效和合理地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
3责任原则。政府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执掌和运行政治权力,对社会和政治进行管理,这同时也就意味着政府具有对统治阶级成员和社会的义务和责任。政府的责任与其权力是对称的,是其义务的具体体现,这就是说,政府具有什么权力和多大程度的权力,就具有相应的义务和责任。一般来说,政府的责任包含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等。法治原则。政府依法治国,是现代政府的重要特征,也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特定要求。按照法治原则,政府的组成、权力的行使,必须根据法律规定的要求,按照法定程序和规则进行;法律必须经过法定的合理程序加以制定;法律一经制定,政府必须带头奉行和严格遵守;公民按法律享有正当的权利,政府必须保护公民的这些权益;如果剥夺公民的法定权利,必须依据法律和法定程序进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排斥掌握公共权力者的特权。现代政府奉行法治的原则,是为统治经济的利益服务的。在资本主义国家,法治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政府实行法治,本质上是为了使资本的统治秩序有序和稳定运行。但是,在其政治实际生活中,资产阶级利益和金钱政治往往左右和支配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从而以法律意义上的平等掩盖着社会和经济意义的资产阶级特权。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法治原则,代表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劳动群众的利益,具有真实性和广泛性的特点。第二节
政府权力结构
一、政府权力结构的含义和构成权力 政府权力结构的含义。按照广义的政府的定义,政府权力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个部分。政府权力结构,是指这三种权力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构成形式。从实际政治和政府权力构成状况来看,政府的权力结构是在纵横两个方向上构成的,因此,政府权力结构包含纵向的权力结构和横向的权力结构。2 政府权力结构的构成权力。
(1)立法权。立法权是国家最高权力,统治阶级的意志通过立法权的运用,上升为国家意志,对整个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强制力。立法权一般包括制定和修改宪法,监督宪法实施,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基本法律,选举国家元首,决定行政机关首脑,审查和批准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罢免国家元首和行政首脑,监督财政,批准条约,批准对官吏的任命,监督行政和司法权力和国家官吏的活动等。
(2)行政权。行政权是对国家意志的执行权。行政权一般包括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措施,发布行政命令,向立法机关提出议案,统一领导行政部门工作,编制和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领导和管理经济、社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和体育等工作,管理对外事务,同外国缔结条约和协定,维护国家安全,以及行政机关内部编制和人员的管理等等。
(3)司法权。司法权相对独立于立法权与行政权。司法权一般包括根据法律接受诉讼,审理案件,开展司法调查,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惩罚犯罪。一般而言,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都由特定的政府
机构来履行,从而形成政府权力的基本结构。但是另一方面,政府机关的权力都不是单纯的,而是相互渗透的,立法权、行政权乃至司法权,在各政府部门之间都会形成不同程度的相互渗透,如一些行政机关也拥有一定程度的立法否决权和行政司法权,一些国家的最高法院也通过法律解释权来进行实质性的立法工作。政府权力在政府各结构之间的相互渗透,将对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动产生影响。比如,在一些西方国家,由于立法机构权力运作的审慎特征,重民主而轻效率,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因而出现了行政机构权力相对强化、立法机构权力相对弱化的趋势,相当一部分立法权向行政机构转移,行政机构的权力日益凌驾于其他政府机构上。
二、政府权力的纵向结构
政府权力在纵向上体现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划分。政 府权力纵向划分的原则主要有两类:
第一,保留权力的分权原则。权力是由地方自下而上让予中央 的,地方政府权力是保留的,而中央政府权力是列举的,没有列举 的权力都归地方政府保留。
第二,授予权力的集权原则。地方权力是由中央政府自上而下 授予的,中央政府权力是保留的,地方政府权力是列举的,没有列 举的权力都归中央政府保留。
根据上述原则,可以把政府权力的纵向结构分为以下四种类 型: 中央集权结构。国家的统治权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
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大纲 篇2
关键词:课程体系,目标市场,工商管理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 随着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加剧, 工商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无论从数量、素质还是层次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培养高层次工商管理人才的高等院校如何适应这一情况, 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我们知道, 培养不同层次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所对应的关系应当是:专科生——企业的普通员工、基层管理人员 (店长、班组长) 的后备力量;本科生——企业基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的后备力量;硕士生——企业中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的后备力量。因此, 地方综合性大学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的是——培养适应当地企业需求的管理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建依照以下步骤进行:
地方综合性大学所在地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客户需求分析→培养目标定位→目前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地方综合性大学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重建。
本文以宁波大学为例阐述这一思路的具体实施及其鉴戒作用。
一、地方综合性大学所在地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是指通过市场调研, 依据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把某一产品或服务的市场整体划分为若干消费者群的市场分类过程。每一个消费者群就是一个细分市场, 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是具有类似需求倾向的消费者构成的群体。在细分的市场上, 一旦消费者的需求发生变化, 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可迅速制定相应的对策, 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提高其应变能力和竞争力。
实际上, 高等教育就是高等院校为就读的学生提供教育服务。课程体系就是这种服务的具体设计。
目前我国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教育的梯队已经形成, 竞争格局下形成的权威的综合工商管理硕士教育, 已被几家名校垄断, 如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清华经济管理学院、中欧工商管理学院等。剩下的院校或机构举办的工商管理硕士教育, 大多数没有自己的独有特色。作为省级高等院校来说, 短时期内是无法与权威的几家名校竞争生源的, 唯有利用自己独特的地缘优势, 结合当地潜在客户的消费需求, 通过为目标市场提供定制的教育服务来培育核心竞争力。
宁波大学座落于浙江省宁波市。依托其港口优势, 宁波的外向型经济在整个经济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 近年来宁波的外贸依存度已超过了80%。根据预测, “十一五”期间, 宁波市国际化创新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为7.5万, 而宁波市高校每年培养的人数不足0.5万, 尤其是研究生层次的数量更少, 难以满足地方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每年申请攻读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很多。同时, 除宁波大学等本地院校之外, 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许多外地高等院校也在宁波开设教学点, 招收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这就造成了工商管理硕士教育需求强劲、供给竞争激烈的态势。
经过分析市场, 笔者发现申请攻读工商管理硕士的潜在人群主要分为三大类:
1.取得学士学位不久, 参加工作3年内的一般工作岗位人员或应届毕业生。
他们希望通过攻读硕士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提高今后事业发展的后劲。这一群体的理论学习能力比较强, 英语基础比较扎实, 但是由于接触管理工作时间较短, 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相对较弱。而且, 由于工作年限少, 个人积蓄相对有限, 对学费比较敏感。此外, 这一群体比较看重就读院校的名气, 因为大多数人把硕士学位作为将来跳槽的一个砝码。
2.外资企业和当地较大规模民营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他们大都希望在本地在职学习和自己工作息息相关的管理知识。这一群体出于事业的快速发展阶段, 已经有一定的管理经验, 往往是所在部门的中坚力量。他们急需提升自己的管理理论水平和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但是由于岗位的重要性, 不太可能脱产学习。而且, 由于肩负部门的核心工作, 他们也不可能抽出大量的时间去准备全国的硕士入学联考。另外, 这一群体的学费往往由单位部分或全部承担, 所以他们对学习的费用不敏感。
3.民营企业主。
宁波经济有一个显著的特点, 那就是民营经济较其他地方发达, 民营企业、尤其是和外贸相关的民营企业的数量庞大。这些民营企业主在创业成功后, 正在经历着管理瓶颈, 他们对如何提升管理水平和如何拓宽管理视野有着强烈的需求。这一群体攻读工商管理硕士的原动力就是学有所用, 不仅仅是从教师那里学, 而且是从同学那里获取生动的信息和经验。基于他们都有创业和管理的经历, 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要比前两个群体深刻许多, 对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动力和能力都是前两个群体所不能比拟的。而且, 这一群体对学费不敏感。
结合宁波大学的实际情况及宁波生源的特点, 选择后两类群体作为我们的目标市场。原因是:对于第一类群体, 宁波大学无法和全国其他知名院校竞争;而对于后两类群体, 由于他们无法脱产学习, 他们更加倾向于选择当地综合性大学。事实上, 通过对宁波大学2001年至2007年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就读人员背景分析, 我们发现宁波当地民营企业主、中高层管理人员及外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占90%以上。这和我们上面分析的结果相吻合。
确定目标市场后, 满足目标市场客户需求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
二、目标市场客户需求分析
根据以上的分析, 宁波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的目标市场客户——宁波当地民营企业主、中高层管理人员及外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需要, 可以简单概括为“学以致用”。他们不太看重学习费用和学校的综合排名, 更加关注学校是否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实际管理水平的能力, 更加关注学校是否能够为他们提供具有国际视野的信息, 更加关注学校是否能够为他们搭建终身学习的平台。
三、培养目标定位
为了满足目标市场客户的需求, 宁波大学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具有扎实的经营管理知识和能力、宽阔的国际视野和开拓素质的高级国际化管理人才。
四、目前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宁波大学2001年开办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以来, 就非常注重引进国外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体系。在教学上采用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MBA教学计划, 充分利用堪培拉大学在MBA培养方面所拥有的雄厚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实行双语教学。所有这些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收到学员的认可。很多学员毕业后推荐朋友或选送下属参加学习。但是,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制约学员满意度的进一步提高。
1.教材缺乏。
目前, 宁波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所选用的教材大多是英文原版教材或英文翻译版, 只有8.3%的教材是国内编写。虽然我们要学习西方一些先进的、有益的理论和经验, 但是中国与外国的社会历史文化不同, 所处的发展阶段也有很大差距, 用传统的经济和管理理论已经很难解释中国当前的经济现象和企业发展现状。
2.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目前宁波大学已经在加强对学员实践环节的培养, 如将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和讨论、问题调研、文献查阅、实地参观考察、撰写课程论文等教学方式相结合, 形成了全方位的教学方式组合。但是, 课堂讲授所占的比重还是比较多。
五、地方综合性大学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课程体系, 作为教育者为教育对象设计的知识结构, 它的构建不仅要考虑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同时还要立足于未来, 要有利于受教育者将来随着社会的需要的变化而实现知识的自我更新。
笔者结合上述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 提出以下对策:
1.授课+讲座+讨论。
由于目前国内编写的、适合工商管理硕士课程的权威教材比较缺乏, 我们可以采用授课+讲座的形式解决这一问题。具体讲就是, 继续采用目前国际上传统、畅销的教材, 由中外专业教授讲授主流经济和管理思想;同时聘请国内资深管理咨询师或企业专业管理人员做专题讲座;另外组织学员进行对比分析讨论, 之后汇总讨论资料。这样, 学员既可以学到国际上盛行的理论思想, 又可以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 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管理经验, 得出独特的结论。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管理理论基于管理实践才能发展, 将管理理论应用于管理实践也才有意义。在几年的实践中我们发现, 学员自发地组织起来到各自的企业参观、考察, 并针对不同的管理现象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今后我们应当利用学员中大量的民营企业主资源, 为学员搭建实践基地。另外, 可以定期组织学员论坛, 参加人员为在校学员和已经毕业的学员, 每次由2位学员主讲管理心得或面临的管理问题, 参与论坛的学员可以给出自己的建议等等。
参考文献
[1].胡永铨.工商管理学科实验室教学课程体系研究[J].教育与现代化, 2006 (3)
[2].黄俭.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探析[J].教育与职业, 2006 (6)
[3].郭志文.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论[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 (5)
[4].莫柏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改革探讨[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12)
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大纲 篇3
一、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的定位
“教育是对于受教育者心理上所施加的一种确定的、有目的的和有系统的感化作用,以便在受教育者的心身上,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质”。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受教育者所应具有的品质,即培养目标。
1.对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我国曾存在几种观点:一是“校长”说,主张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中的教育管理方向应培养具有科学管理能力的校长。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要使教育硕士学员“将来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或校长,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创造性,培养创新人才”。二是“教育家”说,主张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是培养教育家。如,有人认为,为迎接21世纪社会科技发展的挑战,应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目的定位为培养教育家,教育硕士应当成为教育家的摇篮。三是“临床专家型管理人员”说,主张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临床专家型’教师和管理人员。四是“高层次管理人才”说,主张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2.在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之初,在教育资源紧张,基础教育中又有大批的现任校长急需培训提高的背景下,“校长说”是合理的。但随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迅速发展和培训现任校长任务的结束,这种观点就显然不合时宜了;关于“教育家”说,笔者认为教育家可分为两类:教育理论家(或称教育学家)和教育实践家。若把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定位于教育家,显然不可能是教育理论家,而只能是教育实践家。
3.笔者比较赞同“临床专家型管理人员”说。它主张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临床专家型’教师和管理人员。它对学科教学方面的论述比较具体。但对管理人员的具体“临床”特征还未涉及。我们认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一种管理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教育管理实际工作者,侧重教育管理之“术”,即教育管理者的个人实践能力。在外延上,建议使用“管理者”的概念,这样外延更广,可以涵盖教务主任、政教主任或总务主任等职务;在教育管理现实中我们常常看见许多“高分低能”的现象,原因何在?我们认为:真正对一个专业人员的实践起关键性作用的不是理论知识,而是由理论知识转化来的实践智慧。“高分低能”的实践者所学习的理论仅仅停留在所倡导的理论的水平上,而没有转化为自己的实践智慧;理论水平不高的实际工作者具备的实践智慧,在工作中起重要作用。作为职业性的专业学位,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学位应当培养专业化的教育管理者,应当使受教育的教育管理者具备较高的教育管理个人实践智慧,最终成为一名专业化的教育管理者,即培养教育管理专家。
二、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课程体系的问题分析
对于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国家制定了参考性的设置方案,开设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高校基本都是以这个参考性方案为基础,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特点来进行课程设置的。通过分析国内几所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的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我们发现总体上不利于培养不同层次的,不同规格的专家型教育管理者。具体表现在:
1.课程设置未突出专业学位特色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与现行的教育学硕士学位虽然处于同一学位层次,但是在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式及课程设置、论文要求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目前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还未摆脱教育学学术型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框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框架设置还是以学科为依据,而未以职业为依托,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职业性、专业化特色不明显。
2.结构失衡
目前的课程体系中学位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比重过大,选修课的比重太小,学员的选择余地不多,不利于学员根据工作岗位的需要和现有的基础形成自己的岗位核心素质、发展自己的个性。
3.结构的职能不清晰
各培养单位对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功能的认识比较含混。课程结构的职能不清晰,体系比较混乱。有的将本该属于公共基础课的课程列入了专业必修课程,有的又把本属于专业必修课的课程列入学位课程,还有的把本该属于选修的课程列入了学位课程或专业必修课程。
此外,在课程设置中,缺少学科交叉和学科交融的课程。具体表现在课程体系中缺少理论与实践沟通的课程和有关教育管理人员职业伦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方面的课程。
三、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课程体系的构建
1.明确课程目标,强调实践智慧的发展
从现代课程论的观点来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决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人才素质结构,人才素质结构决定课程体系。教育硕士作为专业学位,它的目标应该是培养“专家型教育管理者”。因此,教育硕士课程的设置必需反映这一特点,围绕培养专家型教育管理者的这一特点来进行课程设置。翻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大纲》,不难发现,很多课程都提出了提高学员的某门学科的理论水平和培养运用该学科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实践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双重课程目标。但由于这些知识大部分是在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下习得的,没有经过实践,缺乏必要的情境知识、判断力知识的支持,学员很难将其恰当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所以,实践智慧才是课程的首要的根本目标。
2.变革课程体系,构建学员合理的知识结构
(1)理清三类课程的功能,明确学位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价值取向。我们强调把实践智慧作为培养专家型教育管理者的核心,并不是要完全否认学问知识的价值。学问知识是实践智慧的重要来源,离开教育管理学问知识,实践智慧将成无源之水。不仅如此,即使是对原有实践经验反思和实践智慧的改造,也需要理论知识作为框架。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提高教育硕士对教育理论和教育管理理论的需求还很迫切。
①学位课程应当体现学科课程的基础性,即公共性的价值取向。应考虑教育管理者共同的素质。
②专业必修课程的内容应当体现管理职业教育的特色,是所有学员都必需学习的教育管理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应强调专业性。
③选修课程应当为教育管理者获取岗位核心技能和提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服务,应体现方向性和研究取向,如学校经营与战略规划、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管理史、教育法学、课程论、教育社会学、国外中小学教育等课程。
(2)考虑层次差别,增设限选模块课程,加强个性化培养。课程体系既要考虑专家型教育管理者的公共素质,又要考虑层次差别,加强个性化培养。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不同类型的教育管理者都是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员,因而在素质结构上应当有相同的部分;但是由于不同的教育管理工作岗位需要不同的岗位核心素质,因此又需要考虑差别,加强个性化培养。
(3)在不同的功能模块中,增加跨学科的课程,促进学科交叉,提高综合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科交叉是获得原创性科学成果的重要途径,跨学科研究能推进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与渗透。更为重要的是,开设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课程,能将专业教育的专门化和综合化有机统一起来,从而提高综合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3.结合学科优势,体现培养特色
如何结合自己的学科优势,体现培养特色,创造品牌是培养单位追求的境界和目标。在课程设置中应结合学校的优势学科,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科资源,将具有特色的教学、科研和教育管理力量融入课程体系建设,体现培养特色。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顺应了世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是我国进行教育改革的内容之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的能否实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建设是一个复杂且巨大的系统工程,根据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建设合理、有效、适应发展需要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是关系到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关键。因此,教育硕士课程体系的建构必需反映这一特点,围绕培养专家型教育管理者的这一特点来进行课程设置。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职业性与理论性并重的原则、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以培养“实践智慧”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才能实现专家型教育管理者的培养目标。
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大纲 篇4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考试大纲
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是关于热现象的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是物理学专业重要的、基本的四门专业基础理论课之一。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平衡态热力学和平衡态统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非平衡经典统计理论原理和方法,了解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理论的一些重要结果,能在研究物理性质时,综合应用热力学方法和统计物理学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1、热力学基本规律
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熵增原理,重点掌握内能、焓、自由能和吉布斯函数,这也是难点。
2、均匀物质的热力学性质
掌握内能、焓、自由能和吉布斯函数的全微分,理解麦氏关系的应用。掌握基本热力学函数、特性函数的确定和应用它们表达热力学物理量。
3、单元系的相变
了解平衡判据和开系基本方程,掌握单元系的复相平衡的条件和性质。理解临界点、气液两相转变及朗道连续相变理论。
4、多元系的复相平衡和化学平衡
了解多元系热力学函数、复相平衡条件,理解吉布斯相律。
5、近独立粒子的最概然分布
了解粒子的经典、量子描述,系统微观状态、等几率原理,掌握玻耳兹曼分布、玻色分布和费米分布。
6、玻耳兹曼统计
掌握玻耳兹曼统计热力学量的方法,理解理想气体物态方程、麦克斯韦速率分布、能量均分、内能、热容量和熵等的统计。
7、玻色统计和费米统计
掌握玻色统计和费米统计热力学量表达式,理解弱简并玻色气体和费米气体、光子气体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等。
8、系综理论
了解相空间,掌握微正则分布及其热力学统计;掌握正则分布及其热力学统计;巨正则分布及其热力学统计。
9、涨落理论
了解涨落理论。理解临界点附近的涨落和关联,布朗运动的时间关联。
二、主要参考书目
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大纲 篇5
考试目的:要求学生在经济、管理、技术等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了解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和知识体系构成,熟悉工程项目管理的一般过程和基本内容,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常用方法和技术,具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
参考书目:
1.丁士昭《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徐友全《建设工程监理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周建国《工程项目管理》,中国电力出版社
4.丛培经 张书行《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陆惠民、苏振民、王延树 《工程项目管理》,东南大学出版社
6.《成虎工程项目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试时间及题型: 2小时内完成为宜;题型应有基于计算和分析的综合类题型。
1.工程项目管理概论
(1)工程项目管理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及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
(2)项目、项目管理及工程项目管理的定义和特点;
(3)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工程项目的分类及利益相关者;
(4)项目建设程序与全寿命周期、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5)工程咨询与咨询工程师;
(6)可持续建设内容。
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概论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
(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含义;
(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3. 建设工程项目范围管理
(1)建设工程项目范围的概念;
(2)建设工程项目范围管理的主要内容与过程;
(3)建设工程项目结构分析的方法与应用;
(4)建设工程项目系统与系统管理的内容;
(5)建设工程项目范围控制的内容。
4.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组织
(1)建设工程项目组织的基本理论、项目组织设计基本原则;
(2)项目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及方法;
(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模式(包括项目管理系统组织模式和项目部组织模
式);
(4)建设工程项目的承发包模式;
(5)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工具、建设工程项目经理及项目部含义;
(6)建设工程项目团队建设(包括项目管理系统团队和项目部团队的建设);
(7)项目管理文化及项目管理管理规划。
5.建设工程项目策划
(1)建设工程项目的前期策划工作过程;
(2)项目构思、目标设计、项目的定义和总方案策划的内容和方法;
(3)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作用、步骤,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
(4)建设工程项目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5)建设工程项目策划的内容。
6. 建设工程项目目标管理
(1)目标控制原理;
(2)建设工程项目投资目标的含义,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系统过程,建设工程
项目投资规划与计划;
(3)进度管理的内容、目的和方法,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系统过程、建设工程
项目进度控制计划与管理工作计划及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计划的实施与控制;
(4)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含义、建设工程项目质量计划及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
制的系统过程。
7.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1)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和任务,我国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
(2)施工安全控制的特点、程序和基本要求,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及实施;
(3)建设工程项目环境管理的内容。
8.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1)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2)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计划、风险监控的方法。
9.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的种类及对信息的基本要求,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过程;
(2)工程项目管理信息计划的内容及信息编码的方法与原则;
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大纲 篇6
一、档案学硕士研究生就业方向及专业需求
档案学专业硕士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是, 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综合办公部门、档案部门、信息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各级各类档案馆、文件中心;以及档案行政机构。研究生思想已经成熟, 能够独立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 学习目标明确, 除了个别预想考取博士研究生的学生, 绝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选择即时就业。就档案学专业硕士而言, 其就业方向主要有以下三类:
(一) 考取公务员
近年来, 高校毕业生将考取公务员视为最为稳妥的就业机会, 公务员录取范围广, 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及工作人员均可依条件选择报考单位, 对于档案专业的学生来说, 可选择国家级、省级档案行政机构, 各级政府机关、党政机构、检察机关、司法机关, 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公职人员, 也可报考个别机构文职类公职人员。档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选择考取相关档案管理岗位不失为上乘选择。档案管理方向公务员, 除了应具备应有的理论知识, 必须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 严守党和国家各项机密, 并要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尤其是《宪法》、《档案法》、《保密法》、《信息法》等涉及自身工作的法律条文, 严于律己, 克己奉公。档案工作者肩负着维护党和国家重要机密的使命, 因此, 公务礼仪、国际政治、军事、经济形势也是档案学专业学生必须通晓的课程。
(二) 考取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考试不同于公务员考试, 目前尚无全国、全省、市统一招考的形式, 事业单位考试由用人单位委托各省、地级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局所属的人事考试中心组织报名、考试、录用等相关事宜。事业单位具备立档单位的条件, 因此, 大部分事业单位设有管理档案的组织部门或文书部门, 各单位根据每年的人事需求提交用人计划, 档案学专业硕士毕业生除了报考要求硕士学历的服务机构, 更多的去向选择为高校档案馆及研究机构。此类毕业生不仅要求过硬的专业基本功, 而且要通晓文书学、秘书学、历史学等相关课程, 高校档案馆或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同时要求毕业生具备深入研究的能力, 能独立承担一定量的科研项目, 发表学术论文, 提升高校档案馆及科研机构在档案专业领域的地位与价值。
(三) 应聘到企业及其他组织机构相关部门
档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应聘企业的人数并不多, 且基于营利的目的, 企业档案人员多归办公室部门或人力资源部门管理, 其他组织机构包括文件中心、数据处理部门等。对于应聘企业及其他组织的学生而言, 要全面掌握日常办公、人力资源、外语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具备一定的社会经验, 良好的沟通能力及组织能力, 并且能够适应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 在竞争中不断完善自我, 将潜力发挥至最高点。换言之, 企业更需要年轻、有活力的工作人员, 或是经验颇多、根基稳定的人员, 这些硬件要求成为阻碍档案学硕士研究生进入企业谋发展的重大阻力。若想涉足企业的学生必须先稳定自己的思想, 为自己规划一份长远的计划书, 分阶段、分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以免遭受残酷的市场竞争的打击。
二、现今档案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
迄今为止, 我国已有 28 所大学设立了档案专业硕士点。我国档案学硕士培养单位已形成一定的规模, 呈现区域广、院系设置多样化、研究方向多元化、研究内容体系化等特点, 各学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虽有所不同, 但均是朝着深度与广度并重的方向发展。下表为黑龙江大学档案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表:
黑龙江大学档案学自2004年被授予硕士点后, 八年来培育近百名硕士研究生, 毕业生就业情况以省内居多,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高校为主。通过学生的录取以及就业情况, 加之师资力量的不断充实, 其课程体系设置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归属于信息管理学院, 体现学科一体化的优势, “这种学科之间的融合不仅体现在教学目标上, 而且体现在专业课程的设置和课程内容的讲授上, 但是在课程体系充分考虑到学科之间共通性的基础上, 还要特别注意档案学学科在课程体系中的独立性问题”[1]。
黑龙江大学硕士培养计划采用学分制模式, 学生在校三年共修学分不少于35分, 其中包括公共英语5分, 公共政治4分, 必修课21分, 选修课5分。第一学期以公共课为主, 除了研究生学院开设的公共英语和公共政治, 还需修两门专业基础必修课, 其一为信息资源管理理论课程, 其二为组织管理与文档管理课程。作为档案学专业的入门课程, 上述两门课程分别从信息学及管理学为切入点, 引导档案学硕士, 特别是跨专业考生明确档案学专业的学科属性、学习目的、学习方法, 朝着正确的方向规划档案学课程的学习, 并为接下来的专业学习夯实基础, 提前掌握专业领域的学习技能。
第二学期除了继续学习公共英语, 以专业理论课为先, 分方向选修课为主 (黑龙江大学档案学硕士研究方向分为档案学基础理论、信息资源管理) 。其中:档案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践、档案学理论研究为学位必修课程;档案学名著选读、中外档案事业发展比较研究为档案学基础理论方向学员必修课程, 信息资源管理方向学员选修课程;信息法规研究、数字档案馆研究为信息资源管理方向学员必修课程, 档案学基础理论方向学员选修课程;VB程序设计为学位选修课程。第二学期是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深入系统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的阶段, 是整个研究生学习期间的主修课程, 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钻研的学习阶段。
第三学期开设的五门课程均为学位选修课,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及兴趣爱好, 选择想要深入研究的课程进行学习。每学期专业课结课以撰写结课论文为主要形式, VB程序设计课程、动态网站开发建设课程为上机考试。在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后, 第四学期院系组织进行毕业论文的开题工作, 第五学期学员的主要任务便是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研等形式正式进入毕业论文的写作阶段, 并为第六学期的论文答辩以及择业做充分准备。
三、档案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创新
有学者明确指出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之方式方法, 提出档案学教育应在探索中前进, 在调整中提高、在实践中协调的原则。并指出, 应按照社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 确立“以独立为本, 融合为用”的专业发展思路, 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并重、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并重[2]。笔者认为, 根据社会需求创新现有的课程体系, 并非将原有课程体系推翻, 而是更好地将需求融入到课程教学中, 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共同发展。
(一) 设置符合社会需求的教学模块
从档案教育与社会需求的供应链角度看, 高校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毕业生应对社会需求的能力, 反之, 社会需求也正促动着高校的教学课程设置向前发展。很多用人单位为减轻培养人才的资源, 直接录用有一定工作年限的往届生,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应届生就业率, 因此, 高校在设置研究生课程之时, 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培养目标, 按照既定的目标开设课程模块。笔者认为, 高校应按照就业方向将原有课程整合为相对应的模块, 例如现代公文管理与处理系统模块、档案学理论研究模块、办公自动化模块、电子政务模块、电子商务模块、档案信息化建设模块、数字档案馆研究模块、电子文件模块等。其中, 档案学理论研究模块为档案学硕士通学课程, 其他各类模块可由学生依据兴趣爱好及发展方向自行选择, 模块内的所有课程为该生必修课, 各高校可根据学校特色、区域特色、师资力量有计划地进行课程模块整合。
(二) 加大选修课的比例、扩大选修课范围
目前, 我国28所开设档案学硕士点的高校, 在课程设置方面各有利弊, 就黑龙江大学档案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而言, 专业课比例明显高于基础课, 学生仅在第一学期接受一门信息资源管理及一门组织管理课程, 除了英语、政治两门公共课, 均为档案学专业课, 且在35学分的前提下, 选修课程只需得到5分即可。“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信息学院档案与文件事业专业求该专业硕士须修满 40 学分, 其中至少24 学分须是信息学的课程;密歇根大学信息学院档案与文件管理专业硕士生须两年内修满48 学分;美国匹兹堡大学信息学院档案、 保存及文件管理硕士专业要求须修满36 学分, 共计 12 门课程;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 信息学系档案学专业信息学系要求档案学硕士须修满19门课程, 共76 学分”[3]。可以看出, 同样在学分制教育背景下, 美国高校的学分明显高于我国, 而且门类多样, 选修课比重也高于我国。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 图书、情报、档案学科的交叉性日渐明显, 扩大选修课的范围, 将信息理论、信息技术、文秘、历史、管理等方面课程融入到档案学的课程设置中, 既可以拓宽硕士研究生的知识面, 同时也能使学生在选修课程时, 提前为毕业后的择业作前期规划, 并有目的地学习专业知识。
(三) 增设实践课程以及实地调研课程
我国高校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重课堂、轻就业, 理论与实践脱节, 是困扰档案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另一因素, 很多毕业生在工作过程中会逐渐意识到在校期间所学的理论课程与实践工作很难融合, 特别是对待一些技术领域的问题, 显得手足无措, 致使档案工作者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在国外档案学硕士教育课程体系中, 普遍将实习与实地调研纳入到学分管理下, 占8-12学分, 从开设的课程来看, 国外对于讲授档案学纯粹理论的课程较少, 理论联系实践的课程较多, 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我国档案学本科生在第三学年第二学期会接受院系安排参加实习, 提交实习报告, 而硕士研究生则缺少实习的机会。从生源来看, 档案学硕士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属于跨专业考生, 对于这部分考生来说, 没有实践经历, 无法系统化地学习理论知识, 更不可能将所学到的一知半解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日后的实践工作中。与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档案机构组织联合教学, 增加档案学硕士社会实践的机会, 也使得在校生能够提前积攒社会经验以及专业技能, 为毕业后的择业打下基础。
同时, 实地调研课程也应纳入学分管理中, 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理应在研究生期间培养, 当时代主题日益彰显的背景下, 档案学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却显得毫无新意, 最大的原因便是缺少实践经历以及能反映论文可用性的实践数据。基于此, 笔者认为, 无论从学生能力锻炼、还是独立研究能力培养、或是顺利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角度来说, 实地调研都关系着学生能否在毕业之时交出一份真正合格的毕业论文, 甚至关乎学生日后的发展前途。
档案学硕士培养单位与用人单位共同带动档案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已成为重要趋势, 社会需求是提升档案学硕士就业率的关键因素, 高校作为输出人才的部门, 培育出一支符合社会需求的档案专业人才队伍, 是其不容推卸的责任。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授知识的平台, 课程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日后发展取向, 因此, 在当今复杂的发展形势、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应主动做出调整, 结合国内外知名学校相关课程体系设置的优势, 为培养适合我国国情以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级人才的档案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任越, 倪丽娟.对档案学专业本科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设想[J].档案学研究, 2006, (2) :38-41.
[2]陈忠海, 陈洁.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档案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J].档案学通讯, 2011, (5) :45-48.
新加坡小学科学课程大纲分析 篇7
一、 “为明天做准备”的课程目标
为实现“为明天做准备”的教育目标,《大纲》将课程目标表述为:①给小学生提供培养兴趣和激发对环境好奇心的经验;②给学生提供基本的科学词汇和概念来帮助他们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③给学生提供发展技能、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态度;④准备个人决策需要使用的科学知识和方法;⑤帮助学生领会科学是怎样影响人类和环境的。可以看出,小学阶段学生的科学学习目标是从培养对自然、生活的兴趣和学习态度,科学知识和方法,理解力、科学探究能力,认识科学、社会、环境间的关系四个方面论述的。所有的目标均立足学生现在,指向未来发展: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方法和理解力是继续发展的基础;激发好奇、保持兴趣是未来学习和生活的动力;领会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是参与社会问题决策的关键;掌握科学探究的能力是继续深入学习科学的保障。
二、 突出跨学科概念的课程内容
以核心概念为中心的课程有利于克服“广而不深”的弊端,有利于课程的深入和学生思维的纵深发展,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知识的整合,有利于学生构建有效的知识架构以及科学思维的发展,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实际问题的解决及科学地参与社会生活和决策。[2]从表1可以看出,《大纲》精选多样性、循环、系统、能量和相互作用五个一级跨学科概念,并围绕这五个核心概念分别从低年级和高年级给出了若干个支撑5个一级概念的二级概念。同时,为了给师生留有个性化教学的余地,课程设计了部分空白时间,给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留足时间。此外,大纲还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细胞系统、弹力、能量守恒等选学课程内容。
表1新加坡小学科学课程大纲(2014年版)框架
注:划线的概念不要求处于基础科学学习阶段的学生掌握。
资料来源:Ministry of Education. science syllabus primary 2014:12.
精选课程内容和组织课程内容是课程设计的两个重要部分,课程内容的组织如表2所示,以学习结果的形式呈现课程内容,便于教师把握教学目标,以知识为载体,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技能和过程的培养,道德、态度的养成统一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表2 关于“循环”主题的课程内容标准(节选段)
资料来源:Ministry of Education. science syllabus
primary 2014:23-24.
三、 作为探究的科学课程的特点
1.为未来学习和生活做准备
全球化、人口变化以及技术进步已经成为未来社会的关键驱动力。为了让学生迎接挑战并把握机会,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卓越发展,新加坡教育部颁布了“面向21世纪的竞争力”(21st Century Competencies)文件。围绕“面向21世纪的竞争力”,文件提出了为未来学习和生活做准备的教育目标,将核心价值观体系作为贯穿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所有课程标准渗透培养的总指导思想,旨在帮助学生发现和发展自身才能。从图1可以看出,新加坡在其教育目标中指出要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以核心价值观支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将核心价值观又分为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关系管理和对决定负责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又向外表现为具有公民素养、全球意识和跨文化技能,信息技能和交流技能,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些素质最终能促进学生表现出教育期望的结果,即成为自信的人、自我指导的学习者、积极的贡献者、关心社会的公民,其实对应着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3]。从课程角度看,确立为未来做准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科学的技能;精选课程内容培养学生迁移力和解释力;注意科学与社会、生活及环境的关系,将学生对科学的注意引向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社会中的科学、科学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方面,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科学积累经验。
图1 21世纪的竞争力和学生学习结果[4]
2.突出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
《大纲》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以培养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先导,思维和理解发展循序渐进。如表1所示,小学中、低阶段以基础为主,以科学现象的定性分析为主,概念陈述以描述性、功能性为主,高年级段开始涉及水、生命活动循环、遗传与进化、物质相互作用、物质的相互作用与能量转化等跨学科概念间的联系和转化,从而形成不同层次的概念建构体系。此外,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也呈现出从封闭到逐步开放的层次水平,见表3。为了便于将科学探究实施落到实处,新加坡将科学探究划分为问题、证据、解释、联系、交流五个要素,每个要素按学生自主的程度、教师或材料指导的程度两个维度的程度划分为四个水平。可以看出,当教师或材料的指导程度越低,学生的自主程度就越高。事实上,《大纲》也指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增加学生的自主程度。
表3 科学探究的要素及其对应水平
资料来源:Ministry of Education. science syllabus primary 2014:14.
3.强调课程的整合
新加坡小学科学课程实现了高度的整合,体现在以下三个层次:将物质科学和生命科学两个领域的课程内容整合为五个跨学科概念,具体见表1;以知识概念为载体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具体见表2;将科学与社会、生活、环境的关系整合为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与环境(Environment)(简称STSE)的关系。如图2中课程设计指导思想所示,课程以作为探究的科学为核心,从知识理解与应用、技术和过程、道德和态度三个维度实现教育目标,并将科学与生活、社会和环境联系起来,突出科学学习的情景性和应用本质,也因此实现课程的整合。
图2 课程设计指导思想[4]
4.重视情感教育
首先,《大纲》以科学知识的学习为载体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课程内容灵活,时间灵活,给情感熏陶和教育留有空间。其次,《大纲》精选了小学阶段应重点培养的科学精神,并将情感培养与科学课程学习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渗透科学精神。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教育部还通过开展专门的社会情感学习(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简称SEL)项目,促进学生在自我意识、社会意识、自我管理、人际关系管理、自我决策感五个方面的发展;[6]这一项目从幼儿园学习开始贯穿整个基础教育学习阶段,旨在发挥情绪、情感在促进学习和人格完善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 启示与建议
1.课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形成教学内容更新机制。[7]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必须基于学生未来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性,也必须考虑学生进入社会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还必须考虑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课程因素。面向21世纪的课程需要充分考虑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未来学习和生活的影响,精选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将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渗透职业,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学习与未来个人职业发展的关系。
2.从多角度整合科学课程
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其综合方式和综合程度一直是综合课程设计探索的重点。借鉴新加坡科学课程改革,我们可以从课程目标方面,以科学知识为载体,三维目标统一成整体;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科学与生活方面实现整合;跨学科概念,实现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三个领域内容知识的整合,科学与数学、艺术等学科的整合,从而设计出整合度更高的科学课程。
3.重视学生的科学课外活动和个性化指导
通过课外活动可以将课堂学习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加深对学习的理解,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地发现新的知识和掌握新的技能。此外,鼓励学生参与科学课外活动还是连接科学与社会、生活和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课外活动中,学生很容易将所学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也容易在生活中思考相关科学知识。新加坡以科学学习为媒介,通过课余活动(Co-Curricular Activities,缩写为CCA)、社区参与计划(Community Involvement Programme,缩写为CIP)等项目[7]让学生将科学学习与生活联系,并在活动中实施个性化辅导。相比较而言,我国科学学习主要局限在课内,课外学习较少或缺乏专业辅导,因此,我国科学学习还需加强课内外学习的联系及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诊断。
参考文献
[1] OECD.Singapore:Rapid Improvement Followed by Strong Performance.2010:159[EB/OL]. http://www.oecd.org/countries/singapore/46581101.pdf,2014-03
-14/2014-09-05.
[2] 李佳涛,王静,崔鸿.以“学习进阶”方式统整的美国科学教育课程——基于《K-12科学教育框架》的分析.外国教育研究,2013(5).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 Ministry of Education.science syllabus primary 2014:1,3.[EB/OL].http://www.moe.gov.sg/education/syllabuses/
sciences/files/science-primary-2014.pdf.2014-03-14/
2014-09-05.
[5]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EB/OL].http://www.moe.gov.sg/education/programmes/social-
emotional-learning/.2014-05-12/2014-09-05.
[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7]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Preparing Your Child for Tomorrow. 2014:4[EB/OL].http://www.moe.gov.sg/education/primary/
files/primary-school-education-booklet.pdf,2014-06
-02/2014-09-05.
【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大纲】推荐阅读:
工商管理硕士11-23
工商管理硕士求职简历07-15
2024工商管理考试大纲10-24
在职亚洲城市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10-22
天津工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12-17
工商行政管理专业考试大纲09-06
加拿大卡普顿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费05-31
工商管理专业生产实习教学大纲09-06
课程体系工商管理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