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上报制度

2024-08-27

信息上报制度(精选11篇)

信息上报制度 篇1

信息上报制度

为了规范信息上报工作,提高信息报送质量,及时准确地反映工作情况,特制定如下信息上报制度:

一、信息上报原则

1、及时性原则。重要信息早发现、早收集、早报送;

2、准确性原则。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符合实际,文字表述准确,用词严谨、分析恰当、数字精确;

3、实效性原则。以服务决策,推动落实,促进工作为原则,及时提供真实、有用的情况,坚决克服形式主义。

二、信息上报参考内容

1、围绕上级重要精神,汇报重点工作部署及贯彻落实情况;

2、股室的工作思路、工作进展情况、重要数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3、本股室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以及积极、正面向上的先进事例。

5、在坚持上述信息必报的同时,鼓励报送包括调研报告、工作总结、汇报材料等在内的调研性信息。

三、信息上报具体制度

各股室每月的信息任务为2 篇,将书面版和电子版同时报至局办公室。办公室对其进行整理和筛选,将筛选后的信息送主管领导审批,并按领导批示,向领导小组以工作信息形式发布。每月信息数量超额完成的或质量优秀的股室全局通报表扬,没有完成的股室通报批评。

信息上报制度 篇2

书写病历时填报上报卡是重要的医疗指标之一,目的是将诊疗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件上报相关管理部门。上报卡种类繁多,如院内感染上报卡、不良事件上报卡、传染病上报卡、肿瘤上报卡等[1]。目前,医院主要采用手工模式进行上报,一线医务人员工作繁忙,且因人员培训、硬件配置、信息水平的差异,漏报、误报、迟报、重报等现象在所难免。上报方式分散、被动,使管理者很难统筹了解上报的各类事件。医院亟需借助信息技术建立统一上报平台,以规范上报流程、智能筛选变被动为主动。

2010年原卫生部启动了以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为核心的数字化医院建设试点工作,EMR成为“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综合信息系统构建核心[2]。 我院于2012年历时7个月,顺利完成了89个临床科室、 11个医技科室新旧EMR系统的切换。3年来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将《医疗文书书写规范》以软件形式加以实现, 通过“结构化编辑器”实现了结构化病历书写全过程质量监控。该系统将各类上报卡汇集在统一平台内,实现了患者信息自动采集、报卡提示、角色权限管理、查询等功能, 现具体介绍如下。

1感染管理信息上报系统

1.1系统建设理念

SARS事件对医院感染控制提出了警示,患者康复、医务人员健康、公共卫生均与其息息相关,院感管理已成为评价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现代理念已不再单纯以降低院内感染发病率为目的,而是通过预先干预转控制为预防, 最终目标是杜绝院内感染的发生[3]。

为此,我院上线了感染监测信息系统并与EMR系统进行了集成,作为EMR的“院感上报”子模块,实现了信息系统自动筛选疑似院感患者、医生上报、院感办确认的院感自动预警、全程监测机制。

1.2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系统实现由3个关键点支撑。首先,院感系统通过数据接口抽取患者实验室信息系统(LIS)、放射信息系统(RIS)、医院信息系统(HIS)、EMR、手术麻醉系统等系统中的敏感信息;将原始数据进行转换清洗,存储标准化的感染数据;建立专业的筛查模型进行多维数据分析,挖掘出疑似感染患者。数据流程图,见图1。

其次,该模块直接集成嵌入EMR系统中,双击工作站中“感染上报”按键,通过调用URL将当前医生工号和病人ID号传至院感系统;医生登陆系统只需浏览疑似患者相关信息,并确认是否上报即可;上报内容由系统自动推送至院感管理办公室操作界面。

最后,上报数据须由专职人员进行核实确定,系统中定制了院感专职人员与医生的信息交流平台,专职人员可利用干预对话框发送指导措施,为确保完成上报、交流等操作提供了高效的信息沟通工具。

1.3系统应用效果

医院感染管理系统贯通了各信息系统数据,根据预警规则自动实时筛选疑似患者,对感染病例全过程监控,协助临床医生几分钟内即可准确、全面、高效地完成院感病例上报工作。 交流平台开创了院感管理人员与医生沟通的新模式,管理人员的及时干预有效防止了院感漏报案例的发生。系统转变了院感管理科的工作模式,使其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审核与监控方面[4-5]。随着应用的深入及数据积累,我们期待能分析出更多院感发生的途径和原因,以提出预防感染发生的有效方法。

2不良事件上报系统

2.1系统构建思路

不良事件是指非有意伤害或并发症导致患者出院时的失能、死亡或住院时间延长,它是由医疗卫生处置而非疾病过程所导致[6]。要想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必须具有捕获事件信息及分析的能力。我院采用国际机构推荐的不良事件因素分类,结合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了不良事件上报信息系统。

该系统作为EMR子模块嵌入在医、技、护等各工作站中,将不良事件概念延伸涵盖到了医疗、护理、行政、后勤等部门,各级人员均可通过EMR系统上报不良事件,由责任部门按照各自管理权限进行分类审核管理。

2.2规范不良事件上报流程

重新制定上报流程:作废各科室内部上报卡,管理部门协同专家对 “上报卡”类型进行规范、整合;规定全体员工统一在EMR中填写对应事件“上报卡”;明确各类不良事件管理部门相关权责;开展全员不良事件教育及系统操作培训。

2.3上报卡功能设置

上报卡采用类WORD半结构化模板,内容可根据需求自由配置、增减;患者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住院号、 人院时间等自动生成;可设定如发生场所、事件等级等必填项,填写不全将无法保存提交;住院、门/ 急诊各医、技、 护工作站中均嵌入了上报模块,将其与日常工作无缝衔接; 患者列表处标识报卡状态,报卡人员可随时查看编辑中、 待审批、已审批、退回状态的上报卡,且仅有本人可对上报内容进行编辑;报卡模块针对就医患者、非患者分别进行设计,实现不良事件上报“无死角”管理。

2.4上报查询及分析管理

考虑到上报卡种类多、数量大的问题,系统设计可根据报卡的时间段、上报卡类别、科室,甚至填报内容中任意字段或全部字段进行动态检索条件筛选,并可将筛选条件存为模板。报卡管理组合条件设置,见图2。

主管部门可对报卡进行修订审核、消息反馈、事件单打印、统计报表导出等操作,便于对不良事件进行多维度的数据汇总和原因分析。

2.5系统应用价值

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上报流程不规范、 入口不统一、数据标准化程度差等问题。主管部门可对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行根因分析,发现患者安全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并从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及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上报系统的根本在于增强医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最大限度的确保患者安全[7]。

3传染病、慢性病、肿瘤上报系统

3.1系统建设目标

既往临床发现传染病、慢性病、肿瘤等疾病后均采取手工上报模式,漏报、重报现象无法避免,患者基本信息、 确诊日期真实性难以核对,无法完全掌握以上疾病的真实发病情况。信息化上报系统通过可配的监测、预警条件及时提醒上报人准确、完整地对医院传染病、慢性病等相关患者进行跟踪上报,杜绝了手工模式下的各种弊端[8]。

3.2上报监测规则设置

在EMR门诊、住院医生工作站中嵌入标准ICD-10诊断编码库。将法定传染病、肿瘤、慢性病等需要进行上报的相关诊断与各上报卡关联,录入诊断时系统主动提示医生填写对应上报卡。

系统可自动提取上报卡中姓名、性别、诊断、现住址、 填报医师等资料,将诊断、确诊日期、姓名等重要信息设置为必选项。涉及到特殊疾病如艾滋病的上报,预设主、 副卡联报功能,须同时填报完整方可完成上报。

3.3系统应用效果及展望

系统结束了临床科室人工配送上报卡的方式,节省了人力、物力。基本信息自动生成、必填项的设置,有效避免了重复录入、缺项漏项现象,有利于信息的统计分析和利用。

未来,监测条件还可扩大到检查、检验项目的某项结果, 如胸片显示有肺结核的患者、检验显示病毒阳性的患者等。 同时,按照国家“疫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开放的接口进行系统标准化改造,为其通过网络直接对接做好准备,以最终实现医疗领域与公共卫生领域间的信息化闭环管理[9]。

4总结

信息上报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录入,平台整合以用户易用性为纲对系统界面及功能进行优化,协助用户高效、完整、准确地完成录入工作。高质量的上报数据提升了决策支持的可靠性,为今后更智能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提供了有力支撑。

摘要:目的 通过信息化手段统一规范管理医院各类上报卡,协助用户高效、完整、准确地完成填报工作。方法 基于电子病历(EMR)系统建立统一的上报平台,优化上报流程变被动为主动。结果将各类上报卡汇集在EMR中,实现了患者信息自动采集、报卡提示、角色权限管理、查询统计等功能。结论 平台整合提高了上报效率和准确性,可为今后更智能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提供有力支撑。

安全生产工作信息上报制度 篇3

为进一步促进我局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及时性和工作效能,切实解决监管工作中的情况不掌握、监管不及时、重点不明确、措施不到位、整改不全面等问题,根据我局工作分工,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信息有关内容

1、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计划(包括周、月计划、阶段、计划)、措施及工作职责分工。

2、职责内监管工作具体落实情况。

3、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情况报告(包括周、月计划、阶段、)。

4、分管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5、重要工作情况(包括重点检查、督查,会议,工作部署,事故隐患查处,事故调查处理等)。

6、领导交办事项的具体落实情况。

二、工作信息上报程序

信息上报一般应按照逐级上报的程序进行,紧急情况或特殊情况下可以越级直接上报。

1、科室人员向科室负责人报告工作信息。

2、科室负责人向主管局长报告工作信息。

3、主管局长向局长报告工作信息。

4、办公室负责对工作信息定期汇总。

三、工作信息上报方法及要求

1、除正在进行中的一般性工作信息或临时性工作信息可以口头上报外,其它均应当采取书面形式上报。

2、上报情况要及时。注重时限性,对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计划、措施、工作职责分工和职责内监管工作落实情况,应按照局领导要求,及时上报;对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情况及分管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按照周、月、阶段、时间要求,进行汇总上报;对重要工作情况,必须要随时上报;对领导交办事项的具体落实情况,要按领导要求搞好上报。

3、上报情况要真实。上报情况中说明或反映的内容一定要符合实际,必须是上报人确实了解或亲自掌握的;尤其上报重要情况、重大问题,必须经过上报人调查、核实,真实有据。杜绝使用听说、可能、或许、好象、差不多等词语。

4、上报情况要全面。应按照各种上报的具体要求将工作或问题概况、时间、过程、进度、分析、结果或结论等一一详细说明,涉及数字或能够用数字的尽可能用数字说明,必要时应举出典型事例进行说明。

信息上报制度 篇4

15.1编制依据

15.1.1国务院第49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15.1.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第21号令《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 15.2事故的分类 15.2.1按受伤轻重分类 ①轻伤

轻伤是指造成劳动者肢体伤残,或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轻度损伤,表现为劳动能力轻度或暂时丧失的伤害。一般指受伤职工歇工在一个工作日以上,但够不上重伤者,为轻伤事故。②重伤

重伤是指造成劳动者肢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15.2.2按事故分类标准分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注:本等级划分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15.2.3事故原因分类

建筑施工企业的伤亡事故类别主要是: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中毒、火灾、机械伤害和坍塌等。

15.3事故上报原则

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

工会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处理,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15.4事故报告

15.4.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分管安全负责人报告;单位分管安全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15.4.2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三)事故的简要经过;

(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五)已经采取的措施;

(六)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15.4.3本单位分管安全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5.4.4事故发生后,有关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

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15.5事故调查

15.5.1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15.5.2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事故,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不在同一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由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负责调查,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派人参加。

15.5.3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遵循精简、效能的原则。

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

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15.5.4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并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15.5.5事故调查组履行下列职责:

(一)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二)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三)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四)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五)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15.5.6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四)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五)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

15.5.7事故调查报告报送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后,事故调查工作即告结束。事故调查的有关资料应当归档保存。

15.6事故处理

15.6.1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5日内做出批复;特别重大事故,30日内做出批复,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最长不超过30日。

有关机关应当按照人民政府的批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事故发生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对负有事故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处分。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按照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的批复,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

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5.7事故记录、统计、分析、改进 15.7.1事故调查时要做好如下记录

(一)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二)对事故调查组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三)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四)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15.7.2做好事故档案管理,按照公司安全检查制度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要求,每月5日前上报隐患排查(月报表)和质量安全生产月报表,重大隐患应

附书面措施方案。

15.7.3按照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明确事故原因、事故直接或间接责任人员,在明确原因、责任者的基础上严肃处理,教肓当事人和全体职工,同时要制订措施,定人、定时间完成整改或整改预防措施,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护理差错上报制度 篇5

2012-11-14 主讲人:张璐于楠、王莹

⒈各科室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

⒉发生差错事故后,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⒊发生严重差错事故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以备签定。

⒋发生一般护理差错,当事人应在24小时内报告护士长,必要时报告科主任、主管医生,护士长了解情况后在48小时内报告科护士长,并在一周内填写护理差错、事故登记表报护理部。发生护理(疑似)事故或较严重的护理差错,当事人应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同时护士长报告护理部。

⒌建立分析、讨论制度,发生差错3天内病区组织召开护理差错讨论分析会,分析发生原因及管理上的漏洞,制定整改措施提出处理结果。

⒍护理部建立全院护理差错、事故记录档案,包括科室报告表,重要事件当事人书写的材料,护理记录等并设专人管理。

电梯故障质检上报制度 篇6

电梯故障质检上报制度是指电梯用户将严重故障电梯向当地质检部门及时上报的处置机制,由专业检验机构对故障电梯电梯是否能够继续安全使用进行的一种监督性检验,是保证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为确保该制度的有效实施,应做到:

1、电梯属特种设备,在日常检查及保养过程中发现出现故障,要及时检修;如属严重故障,应及时上报郑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不得使用超过检验合格有效期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电梯。

2.电梯定期检验周期为一年,限速器校验周期为两年,杂物电梯的限速器校验周期为五年。

3.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在电梯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主动向郑州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心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4.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在接到检验受理通知后,应及时通知维保单位安排相关的专业人员到现场配合检验。

5.定期检验时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向检验人员提供有关的技术资料,如实反映电梯使用情况,并为检验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社区医院感染病例的上报制度 篇7

医院感染病例的上报制度

为了更加做好医院感染的管理监测工作,如实反映我院的医院感染率,减少漏报率,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流行及暴发,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规定,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我们对我院医院感染病例的报告制度进行如下修改: 医院感染登记表,必须由科主任督促,并经过主治医生负责把关,由住院医生上报.发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要填写医院感染登记表,并于24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如果同一病区同时出现两例及两例以上同种类型医院感染病例,请立即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并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登记表.如医院感染病例是在前一病区感染,转科以后发病,应由转科后所在科室填报.各病区由专人负责填写《病区院内感染统计表》,登记资料由病区保存、备查,每月月底前由病区医院感染监控员统计上报院感办.

信息上报制度 篇8

数据异常情况上报处理制度

人员定位系统数据出现异常报警,首先值班人员不能随意离岗,及时向值班矿长汇报后,组织人员对数据异常报警原因进行分析,查明原因后向监控中心及时汇报原因和采取的措施,并将汇报时间、汇报人、接电话人、汇报内容详细记录。

属于以下报警的原因,要采取以下措施:

1、分站出现故障或断线,造成信号采集,显示及信息反馈中断,不能及时传输数据信息,由监控室组织人员对异常分站进行抢修。

2、识别卡异常,当系统无故显示定位卡超时、欠时等异常数据报警时,立即通知持该卡人员升井检查故障原因。识别卡电源损坏、机械损伤出现故障或该识别卡不能正常显示,立即通知持该卡人员升井检查故障原因,原识别卡进行维修或更换。

莒县上报舆情信息 篇9

信息来源:2012年12月19日 千龙网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对4499人进行一项题为“我们社会为什么缺少礼让精神”的在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达62.7%的受访者明确表示认同当下生活中“谁让谁吃亏”的说法,34.5%的受访者表示“不认同”,2.7%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公众认为,现在是竞争激烈的社会,但不是说凡事都不礼让,该礼让的时候绝不能争先恐后,如果所有的人信奉并且践行“谁让谁吃亏”,最终必定是大家一起吃亏。

公众认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礼让正在慢慢消失之中。马路行车,不礼让,结果大家都困在马路上;公交车上不懂得礼让,大家挤得很辛苦,甚至挤出了人命„„而这些地方本该是体现文明素质的地方,可为何就不礼让呢?

公众认为,“谁让谁吃亏”或许是基于一种现实的经验,当你礼让,却发现自己很吃亏,于是就不再礼让了。对此,我们也承认。就像挤公交车,如果你一再礼让,可能还真的挤不上车。但尽管如此,却不能让我们失去礼让这种美德。

公众认为,学会礼让,需要政府的努力,在公平、公正上下功夫;同时,也需要公民个人文明素质的提高,不管如何,我们不能抛弃礼让,更不能抛弃对规则的敬畏。面对救护车,不能视而不见,否则,一旦你或你的亲人在被拥堵的救护车上,那该如何?

公众呼吁:信奉“谁让谁吃亏”最终都吃亏,唯有大家都礼让,才会都受益。

信息上报制度 篇10

医院感染疾病监测上报制度

一、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做医院感染回顾性监测,我院是全国86家监测单位之一,根据卫生部医政司的要求同步开展工作。并在全院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与控制措施。

二、各级临床医师进行前瞻性监测。《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见《医院感染管理》专栏。

临床医师严格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对医院感染的病例做出诊断及控制。

(一)如发现医院感染传播时,应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二)如发现发生的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

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

(三)发现医院感染的暴发趋势时,立即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必要时可直接上报院领导及相关部门;同时进行隔离,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采取有效的处理和控制措施,积极救治患者。

1、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当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应当在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

(1)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2)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2、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

(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昆明电信竞争信息上报模版 篇11

(2014年X月第X周)

中国电信昆明分公司2014 年x月x日

本期重点关注

一、资费套餐(说明:包括覆盖客户群、套餐费、套内外资费、配以的促销政策等)

(一)移动公司(含铁通公司):

1、主流套餐变动情况:

2、新推套餐资费:

3、分析(请注明发现竞争信息区域或支局):

(二)联通公司:

1、主流套餐变动情况:

2、新推套餐资费:

3、分析(请注明发现竞争信息区域或支局):

(三)广电:

1、主流套餐变动情况:

2、新推套餐资费:

3、分析(请注明发现竞争信息区域或支局):

二、增值业务或新业务(说明:包括覆盖客户群、月费用、订购方式等)

(一)移动公司(含铁通公司):

业务内容:

分析:

(二)联通公司:

业务内容:

分析:合约套餐促销

(三)广电:

业务内容:

分析:

(四)其它:

业务内容:

分析:

三、政企客户签约(说明:目标用户、签约主要内容、费用、签约有效期等)

(一)移动公司(含铁通公司):

内容:

分析:

(二)联通公司:

内容:

分析:

(三)广电:

内容:

分析:

(四)其它:

内容:

分析:

四、服务体系(说明:包括客户维系政策、服务举措等)

(一)移动公司(含铁通公司):

内容:

分析:

(二)联通公司:

内容:

分析:

(三)广电:

内容:

分析:

(四)其它:

内容:

分析:

五、促销活动(说明:包括覆盖客户群、促销资费、促销政策、促销方式等,包括终端销售政策)

(一)移动公司(含铁通公司):

内容:

分析(请注明发现竞争信息区域或支局):

(二)联通公司:

内容:

分析(请注明发现竞争信息区域或支局):

(三)广电:

内容:

分析:

(四)其它:

内容:

分析(请注明发现竞争信息区域或支局):

六、渠道体系(说明:实体营业厅、网上营业厅、其他电子营业厅(短信/wap/彩信等)、自助终端、便捷绿色通道、农村渠道的营销活动、专署业务、体验营销活动等)

(一)移动公司(含铁通公司):

内容:

分析:

(二)联通公司:

内容:

分析:

(三)广电:

内容:

分析:

(四)其它:

内容:

分析:

七、公关活动或宣传(说明:包括品牌公关、促销地面活动及相应的宣传活动,宣传形式等)

(一)移动公司(含铁通公司):

内容:

分析:

(二)联通公司:

内容:

分析:

(三)广电:

内容:

分析:

(四)其它:

上一篇:争做校园大赛主持词下一篇:印刷厂职业卫生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