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教学

2024-08-13

教研教学(共12篇)

教研教学 篇1

教研组教学教研工作总结/r/n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在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和学校的领导下,在各位老师的积极配合下,中学物理学科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个中心,多方式开展有效教学实验研究,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抓实常规教研,为进一步推进我校中学物理课程改革、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提高我校中学物理教学质量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实效。现将2011—2012学第二学期中学物理学科进行的工作总结如下:/r/n

一、继续加强科组建设/r/n

今年科组评选专业技术考核优秀,我科组结合教研常规活动考勤和教学常规检查记录,让教师重点谈自己这个学年的教学教研教育的成绩和成果,评选结果符合预期。克服了不管是否认真参与科组教学教研工作,自我提出我要参加职称评定,请给我评优的机会的现象。我科组规定每个教师都有完成科组教研活动和常规教学规范的义务。每人每学期赋100分,科组活动考勤有旷课、迟到、早退的给扣不同的分值。教案每学期检查5次,分为开学初,一个月后,期中,三个月后,期末。工作手册,岗培计划和总结,作业等同样有坚持记录。这样着做法规范了科组教师教研活动和常规教学工作,评优的导向功能得以突出,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r/n

二、参加了2012年高考和中考备考工作专项活动/r/n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2012年物理高考和中考备考工作,有效实施科学备考,使高考和中考备考工作抓早抓实,确保我校2012年高考和中考成绩不断提高,本学期我们物理学科毕业班教师各两次参加高考和中考备考工作专项研讨。主要有/r/n

1、第4、11周,组织高三的教师參加省、市组织的高考教研活动。/r/n

第6、12周,组织初三的教师參加省、市局组织的中考教研活动。/r/n

通过这些针对性的活动,把握高考和中考的命题重点和方向,减小复习的盲目性,提高针对性。/r/n 2、2011年4月3日,初三备课组老师利用备课组活动时间,对初三近三年的试卷进行自测,体会试题的难度。/r/n

三、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充分发挥规范教学的功效。/r/n

在加强高考和中考的备考研究的同时。对教师的常规工作进行检查,督促教师努力按要求完成各项常规教学工作,课前按时备课,认真组织课堂教学,完成必要的作业批改,反思课堂教学的得失。备课组要研讨备课的时效性,创新备课形式,诊断备课和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与薄弱环节,审视平时的常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物理学科本学期:/r/n

在第2周,第6周,第11周,第16周,第22周对科组教案进行检查登记,第11周,第22周进行作业检查登记。/r/n

第3周进行期末物理试卷及质量分析会/r/n

第12周进行期中物理试卷及质量分析会/r/n

第22周,组织科组教师集体评卷。科组教师的团结协作得到体现。/r/n

四、积极与科组教师交流学案学习经验,关注学校发展。/r/n

1、今年3月17日__22日,我与各科组长到杜朗口学校学习,回来后及时与科组教学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学习有关资料,组织研讨。第16周还与科组做《学案案例》专题学习,让老师根据学习内容撰写一节《某课题学案》发表在物理博客上,共同交流。/r/n

2、第十三周,陈唯伟老师在科组内上学案汇报课,组织科组老师听课探讨。/r/n

3、第十四周,陈唯伟老师在校性调教周,再上学案公开课。科组和教研室一起进行探讨。要求听课教师积把听课评课感想发表在物理博客上。/r/n 4、3月6日,组织科组教师学习讨论学校制定的《各学科教学目标》,认识它的制定依据,明确教师的努力方向。不断改进教学质量。/r/n

五、常与备课组长进行交流,督促他们开展有效活动。/r/n

备课组长要制定本学期的备课组活动计划。活动最少有8次,活动要有记录,活动形式应机动灵活。活动内容应含有:第3、12周完成期末和期中试卷分析,最少一次对一个课题进行集体备课:关心备课组的每次活动内容和活动情况。特别提示备课组长,本学期重点是研讨学案教学,要渗透在课堂教学中,为下学期做好准备和铺垫。活动做到人员落实、时间落实、内容落实,有中心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每人有任务,每人要发言,并做好记录,按学校要求(每两周向教导处送一次考勤)送考勤及备课记录。/r/n

六、利用课外时间,开展第二课堂专业活动/r/n

1、为开发学生的智力和促进中考成绩提升,科组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r/n

4月23日,根据学校安排组织初三学生参加初中毕业物理实验技能考查。监考老师:陈唯伟、杜焕娃、张娟、黄凡桐/r/n

七、课题研究/r/n

八、问题与思考/r/n

1.部分老师不重视常规教学工作完成,自认为看一下课本就可以上课的现象还有。甚至不是写教案,而是教学过程而已。/r/n

2.听课本的内容不是专业课堂记录,应付现象明显。/r/n

3.备课组活动,常被跑题。/r/n

4.我与个别教师私下谈话和在科组会议上反复提示:不备课上课和备课后上课,教学效果区别是明显的,他们也有共识,但现状改变不显著。

教研教学 篇2

一、提出问题提炼主题

“提出问题、提炼主题”是指通过提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确定教研主题。教研的问题应是教师能研究且应该研究的问题, 是通过教师的行为跟进能够解决的问题, 其追求的价值是满足教师的内在需求, 提高教师群体的专业素养。

在确立教研主题时, 我们到底应以怎样的主题来引领校本教研呢?经过学习和讨论, 大家把问题的焦点集中在“如何准确确定与把握课堂教学目标”“如何进行课堂板书”“减少课堂教学无效教学环节的研究”“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探讨与研究”等这些教师能研究且应该研究的问题上, 提高了校本教研的有效性。

二、课堂实践深化主题

教研主题确立后, 校本教研一定要紧密围绕主题, 立足课堂, 通过连环跟进式策略, 从教师个体和群体两个层面推进, 不断深化, 把主题研深、研透。主题教研要使教研的方法以教学反思为主。

在教研主题的引领下, 学校教研将呈现出一群有着共同研究目标的教师围绕着教研主题各抒己见这样的图景, 这种行为跟进、深化主题的教研策略, 是解决教学问题、加强教研组建设、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的重要途径之一, 它是落实教育理念、改革课堂模式的有效手段。

三、提升需求拓展主题

“提升需求、拓展主题”就是让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 便于指导教学行为, 学会从实践中捕捉智慧, 理性地思考问题, 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展示教研成果, 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主题教研不能只满足于选题和研题, 还必须拓展主题, 以不断地提升教师的素质和需求。

从“教学问题”到“教研主题”的发展, 有助于培养教师的科研素养和创造力, 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及教育观念的转变, 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研究的兴趣, 增强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运用现代化教育理论的意识, 使教师能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和课堂教学的优化。

摘要:主题教研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动力。研究基于学校, 研究的问题来自学校, 目的又是为了学校。本文通过对校本教研的新视觉, 发现主题教研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改进课堂教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实现教研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转变教学方式 创新教研模式 篇3

一、核心教师引领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不是“教”教科书的人,而是努力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的支持者;与儿童共同进行活动的合作者;在参与儿童活动的过程中,引导活动向正确方向发展,带领儿童向着课程目标前进的指导者。基于这样的课改理念,我市自新课程改革推行初始,便将“转变教学方式”确立为教研的核心目标,以期通过深入课堂,在努力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来“改变追求表面的学业成果,忽视儿童的精神成长,忽视深层的态度、观念、思维方式、情绪情感发展的倾向;改变偏重道德说教、偏重形式、忽视儿童的真实体验与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倾向;改变偏重知识灌输或技能训练,忽视儿童的好奇心与实践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倾向”,继而确保“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一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

为此,建设一支热爱教育事业、数量适当、品德高尚、素质优良,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教研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为促进小学品德学科教研队伍素质的显著提高,每年我市都定期举行骨干教师名师遴选及培训工作。骨干教师的遴选标准是:具有良好师德和较高专业素养;具有较强教改意识;具有较强教育科研能力。而遴选骨干教师的工作则分配至市、区教研中心进行分级负责。各区教研中心负责区级骨干教师的遴选和培训,而后再推荐市级骨干教师,由市教科院负责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小学品德学科教师职业道德及综合素质培训;小学品德教师专业理论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小学品德学科新课程标准》定位及方法培训等等。培训的主要形式则提倡多样化:①讲座式培训,我们从省内外高校或省示范性学校聘请知名的小学品德学科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专家举行讲座,又或者针对当前小学德育方面的重点、热点话题,开展专题讲座,帮助骨干教师解疑释惑;②听课评课式培训,我们聘请省、市著名的教研员和一线教师为骨干教师现场上课,并在课后进行交流和点评;③写作式培训,为巩固骨干教师在培训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科研写作能力,我们常会要求他们针对一些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问题撰写心得体会,并纳入其考核成绩中;④辅导式培训,这种培训主要针对个别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所遭遇的特殊问题,我们与其进行深入交流,共同协商并寻找有效的措施,及时帮助解决。在上述丰富的培训活动中,我们的骨干教师作为教研工作的负责人,逐渐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提升了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自己的实践中也不断创新和转变教学方式,从而为全市教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模式带动

要想落实“转变教学方式”这一教研目标,我们应该从何处着手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我市选择了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作为突破口,提出并建构了“品德自主高效新课堂”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旨在通过系统性设计和程式化实施,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快速转变,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自主预习→小组探究→展示汇报→评价反馈。

自主预习环节,要求教师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先学先练,明确目标,带着问题进课堂。为了不加重学生负担,我们强调品德的预习任务分课前和课中(5-10分钟)完成。小组探究环节,通过“生教生、生帮生、师助生”等途径,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学生质疑的、教师预设的、课堂生成的典型问题,为展示互动做好充分准备。展示汇报环节,要求学生通过竞争、质疑、补充、辩论、评价等方式,分享自己的思考,教师则根据教学目标适时“倾听——梳理——点拨——讲评”,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引领。评价反馈环节,则是检验问题解决程度与成效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再反思。

接下来,我们采取以点带面的形式,鼓励各区教研员、名师、校长以及骨干教师等核心组成员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带头上示范课,而后各区、校教师则纷纷围绕这一模式开展研究。在研讨中大家不断修改和完善,建立了适合本地区且操作性更强的模式。

到目前为止,以“品德自主高效新课堂”为基本模式,我市又形成了“激趣导入——自学课文——讨论问题——分配任务——小组展示——互动评价”的教学新模式,和以“探究目标——研读文本——收集拓展——感悟旁注——理解备课——合作交流”为基本环节的学习模式。这些模式的创新使我们的学生真正开始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三、研讨反馈深化

围绕着新的教学模式,各区各校的教师们开始组织上研讨课。而每次听完研讨课后,教研工作者当天就会组织学校召开教研交流会,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这一研讨反馈的目的不单是为了检验已有的教研成效,更主要的是希望在教学中发现问题,进而发展新的教学策略。比如:学生因能力所限而導致汇报的观点不够深刻。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主张教师既要尊重和相信学生,同时也要认识到他们的能力局限性,进行积极引导、适度点拨和大胆提升;针对学生汇报零散而课堂显得支离破碎、缺乏整体感的问题,我们提出教师应根据学生汇报的内容,抓住主线,相机板书,最后总结,化零为整,回归整体;针对因学生汇报内容样样兼顾而导致课堂节奏慢、效率低的问题,我们倡导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汇报目标,大胆取舍。就这样,在具体的研讨反馈中,我们针对实践中所碰到的问题发展新的教学策略,从而丰富已有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评价激励推动

历经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深圳市小学品德课堂已悄然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如今,当你走进任何一节品德课堂,这样的情景必是常见的:学生大方、从容、自信地表达着;同学相互之间团结合作且配合默契;课堂成为了学生自主创新的天地。

成效是显著的,但教研改革的行动却远未终止。因此,在整个教研改革期间,我们始终坚持以科研课题引领,通过表彰来鼓励和推动教学研究工作。在课题引领下,近5年来,我市品德学科开展专项继续教育培训24次,参与品德教案设计和说课比赛、论文竞赛的教师达600余人。通过竞赛和相应的表彰奖励,教师们获得了肯定,这进一步加强了其开展研究、深化改革的内驱力。

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不懈,以“转变教学方式”为基本目标的教研工作,将会使更多智慧灵动的课堂在深圳这片沃土上诞生!

(作者单位:深圳市教研室

广东深圳 518021)

教学教研教学总结 篇4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

我们采用集体学习的方式,充分利用好学校征订的报刊和互联网上的资源,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辅助教学。由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参加教研活动情况

本年度,我们积极组织参加各级教育教研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

3学习新课标精神。

课程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课程挑战着传统教学,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现在的课程强调的是让学生学会生活,关注现代社会,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经验的获得,为终身学习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现在的课程还强调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和合作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新课标是时代的产物,它集中了成千上万人几十年积累的想法、思考,代表了时代的要求。我们只有认真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才能把握好教改方向。

4发挥传统优势,搞好特色建设。

本学期教研组在学生一头,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有每日口算进课堂、举行口算比赛、朗读比赛、书法比赛等。

教研教学 篇5

两年来,我校教学教研工作在市、区教研室的指导下,以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为突破口,紧紧围绕区教研室提出的“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积极落实了教研工作的精细化和过程化管理,进一步突出了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取得的一些成绩。现从五个方面向领导作以汇报:

一、强化组织建设,奠定教研实效的基础

1、加强了教研员的队伍建设

我们教研室现有5名专职教研员,全部是区级教学能手,有两名是市级教学能手,其中有4人是区级兼职教研员,有两人是市兼职教研员。为培养后备力量,真正把业务能力等方面突出的教师充实到教研队伍来,我们还设立了3名兼职教研员,其中1人是省级教学能手、沂蒙名师、市兼职教研员,1人是市级教学能手、历下名师、区兼职教研员。为加强对他们的管理,我们给每位教研员制定了工作目标与责任,包括理论学习、课题研究、教学指导、辅导优质课等,这样让他们工作有目标、行动有方向,真正发挥教研员专业引领作用,也为提高自身素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建立健全了教研组织网络。教研室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制定了学科教研员为主要负责人的教研组织中心网络图,并制定了相关学科的教研计划。同时以各小学以教研组为单位,建立了各小学的校本教研组织网络,并制定了教研组发展任务、措施与活动内容。这样,中心教研组→各小学教研组→教师三级教研网络组织健全了,形成了一级负责一级、级级有目标、人人有任务的教研氛围,整个管理过程层次分明,责任明确。

3、发挥了教研组的教研“主阵地”的作用

教研组是教学教研的主阵地。强化教研组的主体地位是促进教研工作开展、落实教研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年初教研计划中我们就已经提出抓好教研组的举措,同时我们结合区教研室关于教研组督导评估与检查的细则,对教研组进行了指导、1

检查与评估,进一步强化了教研组的职能作用。

二、条件保障有力,促进教研工作的正常开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更好地发挥教研室的教学研究与指导功能,学校近几年来不断改善了教研室的办公条件。99年学校为教研室提供了一台微机; 2001年,为教研室购置了扫描仪、刻录机、视频采集卡、打印机、复印机,配备了直拔电话,率先为每位教研员配备了微机;2002年与互联网相连接;2006年为教研室配备了笔记本电脑。硬件建设的到位,为发挥教学教研的指导功能奠定了基础。

同时,学校积极创设条件,优先保障外出学习经费。近两年来,先后派出40余人次参加市级以上教研活动,了解相关学科的教改动向,学校也要求外出学习人员回来后通过讲座或辅导课等形式,将学习体会或经验及时传达至每一位教师,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这一举措为课程改革与研究的深入实施注入了活力。

三、制度确立先行,促使教研工作有章可循

“无规矩不成方圆”。为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根据各种教育法规或教育文件的规定,制定了学校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学校的各种教研活动在其框架下,克服了教学教研工作的随意性,形成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一方面我们认真学习落实《济南市教学常规》,明确教学常规中关于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作业布批等要求。另一方面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的教研工作制度,如《教学管理细则》、《听评课制度》、《备课制度》、《骨干教师管理制度》、《教学工作奖惩制度》等。布置加落实才等于成功,我们实施教学业务督查制度,每学期都进行一至二次教学业务专项视导,落实各小学对教学业务的执行情况,并进行检通报,及时召开教导主任会议通报出现的优点与存在的不足。健全、严格而又科学的管理制度,确保了教学教研工作的有有章可循。

四、实施精细管理,突出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在进行教学管理时,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强了教学过程性的监控,突出了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1、开展课改培训――让老师明白做什么

课改培训,我们以学期初培训与过程性培训相结合。两年来,我们共组织了4次学期初培训活动。培训中,我们以课堂教学为先导,收看名师名家的课堂教学实录,教研员结合教材实际对教材的编排体系、教学重点与难点的把握、教材分析等方面进行讲解与分析,让教师们明确了教学的思路,从整体上把握了教材的要点。过程性培训,以各学科教学策略或学习讲座为主,这一培训始终渗透整个教学过程。同时,每学年初,学校都会组织新分配教师的培训会,培训内容从师德建设、后勤服务、教学常规等方面入手,目的让他们尽快适应教学工作。一系列的培训工作,大大拓宽了教师们视野,更新了教育理念,增强了教师的专业素质。

2、落实教学常规――让老师们知道怎么做

我们始终认真落实济南市《教学常规》中的各种规定,从备课、上课、作业设置与批改、辅导等方面严格要求,各小学都制定了相关的常规检查制度,并能逐一落实,评估结果直接纳入教师教学综合量化积分中,并做为下一学年教师聘任的重要依据之一,从根本上杜绝了执行教学常规不力的现象。同时,教研室坚持学期初和学期末业务检查制度,调控掌握教师教学常规的执行情况,并努力做到了指导与检评相结合,结果列入对各小学的年终综合评估中,从环节上加大了各小学对教学常规的监控力度,实现了教学常规管理的规范化与精细化,为提高教学效益奠定了基础。由于监控到位,教师执行教学常规情况良好,在区教研室组织的教学业务专项视导检查中,我们学校综合成绩均名列全区之首。

3、加强了集体备课――让老师知道教什么

我们为确保教研工作落到实处,营造出求真、务实的教研氛围,我们每周六上午确定为教研活动日,形式多种多样,或听名师名家课,或进行研讨,主持人由学科教研员担任。为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我们规定每周四下午办公时间为组内集体备课日,对本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大家相互探讨、交流,如解决不了,可以提交到周六教研活动中,由大家共同解决,这样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提高了教师教研水平。

4、跟踪辅导――让老师们知道差距在哪儿

我们教研室人员在完成自身教研工作的前提下,深入各小学,了解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疑惑,并结合实际问题,向老师们推荐教学新理念,引导老师们深入学习,不断的将课改理念与教学实际相对应起来。同时,教研员分片对老师进行业务培训,对个别年龄大的老教师和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进行单独指导,对他们进行跟踪听课、评课。每学年初,我们教研室人员会对上一年刚参加工作的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听评,掌握一年来他们对课堂教学的理解情况,又对刚毕业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跟踪指导,直到他们基本上熟悉课堂教学的路子。同时,各小学对这些教师的教学教学水平,制定了“一帮一,结对子”活动,让他们和骨干教师或有经验的教师结对子,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由于我们重视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有一部分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教学骨干。

5、育名师,树典型――让老师们知道学什么

几年来,学校一起把培养骨干教师、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作为重要的教研任务。目前为止,我们学校共有40余人次获区级以上骨干教师称号,今年又有两人被评为济南市教学能手,3人被评为市教学新秀,20余人被评为区教学能手或教学新秀。我们充分利用这些身边的教学资源,进一步发挥了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了全处师资水平的均衡发展。一方面“走出去”,学校创设机会让骨干教师外出学习,拓展视野。另一方面“请进来”,让骨干教师将外出学习经验向大家汇报。同时,发挥骨干教师上课的优势,给全处教师们上示范课。上学期的4月份和本学期的10月份,我们组织了40余人次的骨干教师执教的示范课活动。活动方式是到各小学进行讲课、说课,并进行评课,面对面的与教师们进行交流,从上课的过程、设计思想与意图等方面谈起,进行互动交流。活动的开展,促使每一位教师将新理念与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建立起对应关系,掌握了许多的新的教学方法,深切感觉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的重要性,有力推进了我们全处老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6、“课堂教学月”活动――让老师们知道怎么上课

我们根据区教研室提出的关于开展课堂活动月的实施意见,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与方案,各小学也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了方案与措施,安排了多种活动以提高 4

教师们课堂教学水平。为督促该项活动的正常实施,检验各小学的的计划执行情况,4月份教研室组织了全处教师课堂教学达标活动,并召开了教导主任会议,会议的专题是现在的课堂教学水平分析与需要采取的措施。本学期,我们组织两次听课活动,掌握了第一手的老师们课堂教学水平的资料。活动中,我们听评结合,与教师们从教学思想的渗透、教材的把握等方面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活动的开展,受到了老师们的欢迎。

7、分片联研――-让老师们知道问什么

一年来,我们七处小学分了东西两片进行教研活动。本部、五小、六小为一片,一小、二小、三小、四小为一片。学期初,教研室召集各小学教导主任,一起商议活动的形式、内容,进而制定出详细的计划与措施。活动的内容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延伸到问题探讨、疑惑解答、反思交流等方面。上一学期,每一片各安排了四次活动,本学期,各安排了一次。活动中,学科教研员也深入其中,聆听大家的心声,并积极创设氛围,让大家敢说、敢谈、敢建议。分片联研活动的开展,解决了课改实践中的许多问题,提高了各小学教导主任的组织能力与教研水平。

五、多措并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强化了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树立新的教学质量意识。我们认真按照区教研室提出学生学习习惯的有关要求,让每一位教师都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的学习习惯。同时,我们在深入学校听课时,密切关注了学生上课过程的行为习惯,尤其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哪些是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哪些是禁锢学生,在评课中都给予指出,以引起每一位任课教师的重视。

2、开展蓓蕾读书活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我们在市、区教研室有关文件的指导下,制定了相关的制度与要求,每周开设阅读课,大力倡导读书的风气。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利用板报、长廊进行宣传,并大量购进图书充实图书室,建立班级图书角,定期开放图书室,让学生有书可读,学生们都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3、特长培养,突出个性

两年来,我们组织了处级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综合能力测试,每一学期结束时,组织到各小学进行音乐、体育、美术、实验技能测试,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为发现特长生提供了材料。2006年3月,我们参加了历下区第二届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竞赛获团体一等奖(第一名),四、五、六三个年级均获年级组一等奖(第一名);2006年11月,我们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的小学英语能力竞赛获团体一等奖;2005年11月,我校获区小学数学竞赛团体一等奖;2006年5月获历下区小学生智力七巧板竞赛团体一等奖;2006年6月获济南市第三届青少年智力七巧板大赛团体优胜奖。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两年来,我们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帮助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也取得了一部分成绩:

各级优质课评比活动中,我们学校共有4节课获山东省优质课评比一、二等奖,分别是信息技术、品德与社会、音乐和综合实践;一节语文录像课获教育部小学语文课程研究中心优质课评比二等奖;4节课获市级一等奖,两节课获市级二等奖;教学论文共有240余篇获得区级以上奖励;共有27篇(本)发表或出版的教学论著; 有43项课题在区级以上立项并在研究过程中;22个课题通过区级以上鉴定结题;有64项教科研课题获区级以上教科研成果一、二等奖。由于教学教研工作开展扎实,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高。今年6月,我们学校被市教研室确立为小学品德与生活、信息技术教育学科教研基地。

两年来,我们学校获“山东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济南市校本教研先进单位”、“历下区教学水平先进单位”等区级以上教学方面的集体荣誉达34项。

教学教研工作亮点 篇6

一 听评课方面 由原来的面面俱到听,转变为先有潍坊市教学能手、青州市教学能手做示范课,再有骨干教师做示范课,中青年教师做汇报课。

二 有小课题带动教师成长 人人都有小课题 多年来,我校一直以“立足实际,突出特点,提高质量”为原则,提出并实践了“教师小课题研究”,力图让教师的研究更贴近教育教学实际,更利于教师完善自我,做到人人都有小课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青年教师基本功训练展示活动。以全员参与为目标,以青年教师发展为重点,以学校自主开展为基础,扎实开展大练教学基本功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涌现了一批基本功素质较高的青年教师,老师代表教管办到青州市参加比赛。

教研教学 篇7

一、教学目标

本次课的主要教材是, “跳上成蹲撑, 起立做各种姿势向前跳下 (水平二) ”。根据第一课时的要求——进行提膝收腹和双脚踏板动作的教学。笔者设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 让学生理解支撑跳跃的动

作特点——双脚起跳、顶肩锁肘等, 并理解跳上成蹲撑的动作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在学习中展示自我, 并获得乐趣。

2. 通过教学, 使大部分学生能独立完成跳

上成蹲撑, 并能正确地运用推手、提膝、收腹的动作;少部分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协助下完成动作。此外, 个别学生能够较完美地完成动作, 并在展示自我的同时, 能够帮助其他学生。

3. 通过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 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使学生克服胆怯畏难的心理, 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本课教学重难点及解决的手段

教学重点:提膝收腹;教学难点:踏跳与提膝收腹的衔接。

针对“跳上成蹲撑, 起立做各种姿势向前跳下”内容的特点, 笔者安排了3个课时的教学, 本次课是第一课时, 主要进行提膝收腹和双脚踏板动作的教学;第二课时主要进行决动作协调性与连贯性的问题。在本次课中, 在课的开始部分笔者设计了两个“渗透”环节, 实践证明, 这两个教学环节对于解决本堂课的教学重点较为有效:

1. 游戏:

“种萝卜”。即, 全体学生围绕长方形场地慢跑, 当听到哨子声音时, 每个学生迅速抢到一块小垫子, 并在小垫子上做好蹲撑动作——“种萝卜”。“种萝卜”动作要求:双手撑垫、双脚并拢、双腿贴胸成蹲撑姿势。其目的在于, 让学生在平地上做会、做好提膝收腹的静止动作, 为主要教材的学习奠定基础, 从而起到突破课的重点的目的。

2. 立卧撑练习。

该练习分为3个环节进行, 即原地立卧撑、一块小垫子上的立卧撑、两块小垫子上的立卧撑。通过上述3个环节的练习, 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体会提膝收腹的动作方法和过程, 从而为基本部分的动作学习做好铺垫。

在课的基本部分中, 笔者主要安排了3个环节, 分别是上板踏跳、提膝收腹、上箱练习。这3个环节是根据教材的动作过程设计的, 把完整的动作进行拆分, 有利于学生克服“害怕、紧张”的心理, 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动作, 是解决本堂课难点的关键所在。

三、教学争议

本次活动中出现的最大争议是:完成跳上成蹲撑、起立做各种姿势向前跳下动作时, 到底是采用横箱还是纵箱。在活动中, 两位授课教师采用了横箱, 一位授课教师采用了纵箱, 大家对器材的选择和布置各有理由:

1. 采用横箱的原因:

首先, 如果采用纵箱, 教学内容就应该是“跳上成蹲撑——起立——向前走几步——做各种姿势向前跳下”。这样看来, 就多了“向前走几步”这个环节, 而该环节就将成为这一组动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这显然与本次活动的教学内容不符。其次, “跳上成蹲撑, 用各种姿势前跳下”, 是为了学生以后学习“屈腿腾跃横双手应该撑在跳箱的前方, 身体上箱后就成蹲立姿势, 而不是蹲撑姿势。因此, 笔者认为, 在此采用横箱进行教学更为合理。

2. 采用纵箱的原因:

采用纵箱更能让学生掌握踏跳后支撑提臀的教学重点。提臀高, 能更加方便学生掌握提膝屈体的动作, 便于让学生跳上跳箱;同时, 纵箱的使用, 能让学生找到双手支撑的位置, 防止学生支撑跳起后, 由于顶肩锁肘不充分或重心前移发生危险。

四、活动启示

1. 处理好课堂细节, 是上好课的关键。

“抢垫子”是体操教学中运用较多的一个游戏, 其能活跃课堂气氛, 预热学生身心。但有一个问题是, 游戏中没抢到垫子的学生怎么办?对此, 教师们的通常做法是, 请该学生做一定动作或表演节目, 该方法带有一定的惩罚性, 可能会给教学带来负面作用。对此, 针对这个细节, 笔者让没有抢到垫子的学生当“小教师”, 请他们对抢到垫子的学生所做的规定动作进行检查指正。这样一来, 没抢到垫子的学生心理就不会产生落差, 同时, 这也有利于督促其他学生做好“蹲撑”动作, 为学生们参与后面主要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应抓住教材特点, 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

每个教材都有其特点, 只要教师认真钻研, 就能找出适合学生的教学之道。从本次教研活动的三节课来看, 风格、过程、特点各有不同, 其中, 第一节课采用了“循序渐进、化整为零、各环节逐一突破”的方法;第二节课采用了“从尝试到学习再到提高”的倒序教学模式;第三节课采用了“寓教于乐, 乐中学习”的方法。虽然过程和手段不同, 但三节课都基本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3. 场地器材的布置, 应先满足主教材的教学, 应适用于所有学生。

创新教研方式 提升教学质量 篇8

一、让教学链接教研,让教研推动教学,鼓励老师大胆创作

作为学科教研组长,不仅要引领全校地理老师进行教学实践的探索,同时还要引领老师把教学实践转化为教研成果的探索。教研组长就是要想方设法给老师的教学教研提供支点,让老师感受到“教学即教研、教研促教学”的思想,用研究的心态去设计好每一堂课,把课堂的实践感悟转化为有形的教研成果。

新学期伊始,通过教研交流会,我与大家一起分享了这一教研思想。会上老师发言的材料,全是我们的原创,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我对去年烟台初中地理学业考试质量分析的文章,选择用意在于引领教师学习和交流地理先进教学经验及试题质量分析的方法。以往老师做试题质量分析结构乱、方向不准,通过学习,多数老师能够链接自己的教学成果进行客观有效的分析和总结反思。二是共同学习我市教研员“2016年中考地理命题趋势分析”的优秀文章,不仅明确了今年初二地理学业考试复习的策略和方向,而且老师更善于将点滴教学收获转变为有形的教研文章,使教学与教研两种行为有效链接,让课堂教学成为研究教学的课堂阵地,使教研成果与课堂教学互相促进。三是通过学习我市教研员的“最新全国优秀试题解析大比武”网络话题教研文章,让老师深刻体会到网络教研的辐射力,促进大家实现跨区域、跨时间的教研。我们的网络教研成果不恰好可以辐射到日常教学甚至是中考复习吗?如果老师自己做试题解析时不会考虑到考情、学情或者没有形成自己解析的创新风格,又如何引领学生收获做题和解题的方法和感悟呢?

二、在学科教研QQ群的基础上建立教研讨论组,把全校的网络教研盘活

针对学校地理学科教师人均班级多、上课任务重、缺乏集体备课时间的情况,近几年我通过不断努力,创建了学校地理教研交流群,但从实施的情况和效果来看,我们这个QQ群的功能,主要还是局限在我为大家发最新的优秀教学资源,展示对大家教学理念的引领,除此我还及时将最新教学教研成果和亟须的教学资源传递给老师,但老师在群里探讨问题和交流碰撞的机会却很少,没能达到网络教研的效果。为此,新学期伊始,我分别建立了初一教研QQ讨论组和初二教研QQ讨论组,各自分担不同的教研任务。这样全校同一个级部的老师身处同一个讨论组,我给大家发放的最新教学资源在备课组这个层面就理清了,像最近我给初二地理教师讨论组下发了全国各地的2015年优秀中考地理试题和2016年优秀中考模拟题,都附有全国各地一线优秀老师做好的解析,对于引领创新教研方式 提升教学质量

——从教研组长如何引领全校教师的教研活动谈起

刘桂平

(山东省莱阳市文峰学校)的复习策略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让老师和学生都明确在复习期间应该关注的热点考向、考题设题的趋向和风格。用讨论组盘活我们的网络教研,促使大家的交流教研,这样充满着鲜活力量并形成习惯的网络教研,会让大家不出家门就可以站得高看得远,解决了以前集体备课时间少、缺乏集体教研氛围的困惑。讨论组的教研形式,是一种能让大家有机会随时参与并感悟到集体备课力量的网络教研方式,将会促进我们老师的专业成长和全校地理教学成绩的大幅度提高。

三、创新调研策略,让日常的学校调研成果及时辐射到全校教师

新学期,我校各学科教研组长,一直勤于到老师的一线课堂进行听课调研,在每节课的教学调研中,我尝试了新的教研成果运作策略。上课时,我手中没有带听课笔记,而是随身带了智能手机,这样在听课时,我在智能手机记事本上就可以实现电脑运作的功能,老师讲课过程结束,我对老师的课堂教学环节的感悟、教学过程的评价及对整堂课的总结点评就写好了,然后及时把调研成果转发到我校地理教师QQ群下各讨论组,把我们日常教研的收获及时提供给大家感悟和思考。如果是听本组老师的讲课,我还可以让授课老师自己结合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做好教学反思,及时传给其他老师,授课老师也可以把自己对这节课的思考和点评写好发送给我,这样集思广益,把大家的教学智慧融合在一起,共同辐射各位地理老师的课堂教学,从而实现跨级部、跨时间的集体备课,让老师用教研互助的力量,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思想,通过扎实的交流、碰撞和探索实现课堂教学手段的创新和学生学业成绩的一次次飞跃。

教研方式的探索,是我们学科教研组长引领教师教学教研的课题,需要长期关注,希望在以后的实践中,发现和探索更多适合引领老师教学实践和专业成长的教研方式,为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教研基础。

参考文献:

教学教研总结 篇9

思品教学教研总结

这学期,本人担任初三年级5个班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教学过程中本人能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进步,我对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选择教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为此,本人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教学,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认真写出了切实可行的教案,使每一节课都能做到“有备而上”。学校已有多媒体教室、电脑室等地教学资源,我精心组织和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下载和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课件,使现代教学技术走进课堂,使学生乐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二、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中本人尽量讲解,做到清晰化、条理化;课堂语言力求准确化、情感化和生动化;教学思路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多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些,学生活动尽量多些;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努力实现思想品德课的趣味化。思想品德课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与实际紧密联系,切实解决学生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学生在日常行为、思想素质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变。

三、加强课后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课后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巩固。因此本人针对中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的特点,经常通过谈心、主题探究等方式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耐心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多与他们谈心;从赞美着手,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在和学生交谈时,对他们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改变教师角色,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让他们敢说话,说真话。这样让学生感到你与他是平等的,那么他就能很好的去接受你的观点,从而转变自己的思想,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真正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总之,时间飞逝,转眼间,一个紧张而又充实的学期又过去了,总体来看,这学期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在本人的刻苦努力下,在全体同仁的帮助下,在所有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开拓前进,使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教学教研工作会议 篇10

————西林一中新学期教学教研会议

2月28日下午,西林一中在二楼多媒体功能室召开了新学期教学教研工作会议。校长曹淑艳、副校长于丽、教务处主任高鸿雁、教研室主任刘欣和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于校长主持,两教主任做分别发言,曹淑艳校长作主旨讲话,于校长做总结发言。

在会议上,教务处高主任指出了教学要求:坚持有效课改,推行有效教学,构建有效课堂,作业落实到位,辅导循循渐进。加强考务工作管理,加强实验室管理,为教学提供优质的服务。教研室刘主任指出为了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本学期继续开展课堂听评课活动,推进“一课一优师,一课一名师”活动的深入开展。

《教学新时空》的网络教研 篇11

一、《教学新时空》网络教研的实践意义

《教学新时空》的开发和应用,将改进现有教研模式,开创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促发展的网络教研新途径。

1. 将凸现《教学新时空》的“航母”作用。由于功能强大,《教学新时空》为市、县(区)级区域教研提供了崭新的、多功能的“航母”式教研平台。基于《教学新时空》的网络教研工作,随着江苏各地教育现代化的创建,已在全省中小学广泛开展。通过十几次省、市级大型教研活动的直播,大量教学资源的网上上传、下载及使用,《教学新时空》得到广大教师普遍认可,这将引领全省中小学教师创新教研机制,转变教研方式,合理、系统、高效和科学地发挥《教学新时空》的教研“航母”作用。

2. 将极大拓展网络教研的时间和空间。现代网络教研,是以互联网为依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不同地域的教师开展跨越时间空间的教研活动,所有上网的教师随时随地可以进行交流和沟通,共享教学信息与教学资源,可以按计划收看教研活动的全过程实况直播。基于《教学新时空》的网络教研,将会把不同地域的教师甚至不同学科的教师联系起来,把不同时间、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教研活动联系在一起,教研内涵和教研形式都得到了极大地拓展。

3. 将充分发挥网络教研的作用和功能。基于《教学新时空》的网络教研与实际教研工作相结合,网上网下相辅相成,起到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的作用。有效地引导教师主动参与教学研究活动,构建教研员与教师、教师与专家、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平等、合作的研究关系,能充分发挥地方学科带头人的作用,且具有既可以面对面又可以不直接面对面的优点,学术探究更具挑战性与批判性,从而实现教研方式的根本转变,最大可能发挥网络教研的作用。

4. 将促进教师的素质提高和专业发展。在中小学具备了基本网络教研硬件条件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教研自身的激励机制,广大教师参与活动的兴趣被激发,参与网络教研的积极性被提高。基于《教学新时空》网络教研的方便性、交流性和互动性,进一步激励教师勇于、善于参与网络教研,促进广大教师提高现代教学技术应用水平,提高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促进广大教师的研究水平和专业水平的快速提升。

二、《教学新时空》网络教研的理论探讨

基于《教学新时空》的网络教研,不但创新教研机制,转变教研方式,而且可以打造教研特色,变革教研文化,提升教研效益。

1. 探究网络教研新模式。《教学新时空》功能强大,基于《教学新时空》的教研是新网络教研模式,它将增强教研视野的宽泛性、教研内容的丰富性和教研目的的多维性。一线教师将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获得专业的大力支持、经验的广泛传播、问题的多点求解、难题的集中攻关,这为创新网络教研模式的建构提供了实践基础。

2. 创新网络教研新机制。基于《教学新时空》的教研,将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环境,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教研主体作用,不断优化、改善甚至变革教研的手段、过程和结构,以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着眼于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也将有助于新平台下的教研活动策略与方法、组织与运行机制的建立。

3. 发展网络教研新文化。基于《教学新时空》的教研,其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对教师作为专业主体的尊重,对教师话语权的保护,对教师自我意识的唤醒,对民主平等教研关系的呼唤。借助于周密的网络教研系统和强大的网络交互功能,网络教研的文化价值得到新的体现,它必将产生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新型的教研文化。

三、《教学新时空》网络教研的目标

1. 打造创新教研团队。基于《教学新时空》的网络教研,能发现和培养一批热衷教育事业,熟悉网络技术的优秀教师,组成教研团队,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和带领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网络教研中来。活动的开展,将进一步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使教师学会在《教学新时空》收集、寻找、上传和下载各种教育信息和资源,提高教师开展利用新的平台进行创新教学研究的水平。

2. 建立网络教研规则。网络教研是相对自由的教研方式。在网络上,教师可以充分发表自己对学科教学的看法和意见。但是,网络教研是有预定的目标和任务的。所以,基于《教学新时空》的教研,要制定和完善一系列应用《教学新时空》平台进行教学研究的规章制度,确保网络教研的健康、高效开展,鼓励一线教师进行网络教研,提高广大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3. 营造有效教研氛围。网络教研的最大益处就是让更多的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基于《教学新时空》的教研,就是要在网络教研的过程中探索营造民主氛围,让老师愿意表达,乐于表达,营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教研氛围,提高教研的真实性和学术性,达到网络教研的最终目的。

4. 塑造网络教研文化。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面对教学一线的诸多实际问题,如何唤起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意识,特别是基于网络的交流、合作和研究意识,是展开网络教研的重要前提。基于《教学新时空》的网络教研,促使教师转变传统的教研理念,确立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中的主体地位,引导教师正确认同网络文化价值。

四、《教学新时空》网络教研的内容

1. 发挥教研平台功能的策略。研究《教学新时空》的资源共享、备课集成和教学测评三大系统的资源汇集、应用和交流等,包括教研信息、课程改革、学科教研、教学资源、培训基地、学习园地和教研管理等,使《教学新时空》的管理、开发与实施同步进行。

2. 建立区域教研组织的策略。探索一个以《教学新时空》为中心,以区域教研室为基础,融教研、科研、师资培训三者为一体的网络教研组织结构,发挥基于《教学新时空》的区域教研中师资队伍建设的先导性。

3. 区域教研运行机制的策略。以教研员为学科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学科网络教研的组织与运行。学科研训工作室成员为同学科不同年级网上教研牵头人,负责年级资源把关、审核,为各年级的学科版主。教研员、研训工作室成员和一些教学骨干,组成学科教研指导小组,根据资源库建设的栏目划分,建立相应的学科专题和栏目上传审核系统,聘任各个专题栏目的主管,同时建立资源信息上传的奖励机机制,提高基于《教学新时空》教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区域教研资源建设的策略。目前国内很多独具特色的网站都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可供下载,还有一些优秀的学科网站以及一些专题资源库。由于互联网上的信息浩如烟海,组织松散,如何组织搜集、甄别、整理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基于《教学新时空》的教研,就是把优秀的教育智慧吸引到《教学新时空》中来,充分利用硬软件优势,为教师提供免费的网络服务。

五、《教学新时空》网络教研的重点

1. 教研的组织。网络教研中,教师个体教研是活动的基元,而学科教研是活动的模块,基于《教学新时空》的教研是由这些基元和模块组成的。学科教研是基于《教学新时空》的核心和关键,如何合理、科学、有效组织学科教研,是基于《教学新时空》网络教研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2. 资源的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应实行开放式的开发和整合,改变那种“技术保密”的思路,实行动态网上教学资源交流,随时更新,让更多的教师分享成果,也使作者的劳动价值通过网上交流得到成千上万倍地“放大”,从而开发出更多、更好的资源,且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开发。如何建设和开发教学资源,是基于《教学新时空》的网络教研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二。

3. 理论的创新。教研平台建设和教研理论研究是网络教研的两块基石,基于《教学新时空》网络教研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三,就是要协同各方面力量加强网络教研的理论研究,注重专家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使得教师在专家的引领下,将在网络教研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转化为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并在后续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乃至教研活动中得到完善。

《教学新时空》是一款集合资源共享、备课集成、教学测评三大系统,语言视频即时沟通、优质资源免费共享、网上教研在线互动、远程菜单自助研修、信息动态适时推送五类功能的教育、教学多功能软件。为尽快发挥其功能,建立在《教学新时空》的区域网络教研工作任重道远。

教学问题怎样转化为教研专题 篇12

教研片段回放:

……

教研最近目标:怎样制定观课量表。

载体:《淡竹》与《沁园春·雪》。(课型:九年级语文复习阶段阅读指导课;地点:区教师培训中心微格教室)

参与者:武汉市江夏区教师培训中心特聘培训教师团队。

活动目的:针对教师间如何进行合作发展,进一步推动“教学三大铁律的创新”,决定开展怎样进行看课的专题研究;而本次教研是这一专题活动的第一个环节,任务就是“学习怎样制定课堂观察量表”。

活动过程:

1为了将本次教研打造成学校教研的示范样板,特从不同学校抽调了张甲、黄乙、程丙、任丁、何戊等一共12位优秀教师,确立任丁与何戊分别上一节九年级的语文课,用做教研载体,全部教师在微格教室进行现场看课,并结合实际试制课堂观察量表。上传课堂录像。

23月20日下午前,各成员在网上分别提交课案、授课反思和观察报告,上交各自制定的“课堂观察量表”。

33月27日下午3点,全组教研人员在网上集合,隔空对话,依次审读课案、反思,并对不同的“课堂观察量表”进行逐条分析,整合并制定出“课堂观察量表”的原则性意见。

4在江夏区教师培训网站上公示“关于制定课堂观察量表的指导性意见”,接受专家和不同学校教师们的敲打与建议。

……

●问题

上述教研依靠网络实现了不同时空的教研,并持续了14天,而且该教研中涉及到两个概念:即“问题”与“专题”。

什么是问题?所谓问题就是认识障碍或者事态出现的意外。而一个有教研价值的“问题”,则为一种教学情境, 即一种没有直接的、明显的方法及框架可以遵循的情境。有教研价值的“问题”,它还是一个能提示矛盾、激起疑惑,推动“兵与兵”产生解决欲望,挑起“兵与兵”认识上的反差,形成“认知冲突”的导航条。往往就是这个“条”的导航,使处于“问题情境”中的“兵与兵”产生强烈探索欲望,并通过分工合作的过程,实现自主学习,积累知识、迸发智慧、提升能力。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具有教研价值。窃以为,有价值的教研问题首先应是教师们刚刚开始关注的, 其次是教师在处理时不能得心应手的, 最后是教育教学所急需的。

目前,“怎样自制观课量表”就是能满足上述三个要求的问题,而且容易集成诸议,形成教研专题,并再度从不同角度划分成“什么叫观课量表”、“观课量表的组成元件”、“观课量表的功能”等不同子专题,以便在不同层面上驱动所有教师参与探索。

显然,从许多“小问题A”经过集成,形成“专题B”,再从不同角度重新划分,形成新的“问题C”(小专题),已经完成了一个从“问题”到“专题”的华丽转身,而且使其真正具有了教研价值。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问题A”的集成并不容易。首先,我们必须站在教师的立场上进行观察,才能发现什么问题具有“教本性”(教师需要性);其次,需要在一定高度进行俯瞰, 才能看清楚什么问题具有“时效性”; 再次,还要量体裁衣,衡量我们有没有能力来处理这个问题,并展开卓有成效的校本教研。

“问题A”变成“专题C”,不仅需要发展意识来遴选,也需要教育智慧来发酵。而目前许多教研常常是五味杂陈, 不仅有荒谬、有遗憾,也有无奈,真正的有效教研并不多。为什么?就因为很多教研是被动的。

教师是教研的主体,是教研问题的属主。但是,一些教研组长看不到这一点,常常心血来潮,随手抓住一个“问题(其实是问题A)”以为它就是“专题B”来发动教研,并提出“问题就是课题,科研就是教研”的口号。且不说这种做法能不能有效驱动教研,单就从逻辑学的角度看,它也是说不过去的,因为“问题A≠专题B≠专题C≠课题”。对于有发展意愿的教师来说,他们在教研中真正需要的是“专题B”,而他们个人有能力解决的是“专题C”;只有通过多人合作,在解决多个“专题C”后,才能完成“专题B”,促进自己的发展。

很明显,教师从“问题A”中发酵出自己需要的“专题C”,也许比解决“问题A”更重要,因为它恰恰是驱动教师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

●策划

“专题B”变成“专题C”,以及完成对许多“专题C”的探索是一个科学过程,必须进行认真的专题策划。策划是一种对未来采取的行为做决定的准备过程,是一种构思或理性的预设程序。

1时间(When)预设。许多学校都规定了教研时间,而固定的时间安排已经不能适应教研向虚拟空间拓展的现实。因此,学校在硬性规定参研的时间之外,必须规定相关资讯上传至教研网的最后时限,也必须规定反馈的时间上限。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参与者提前进入思考,促进师本生成性资源的形成, 并突出教研中心内容,交流与整合师本性成果。

2地点(Where)安排。新常态下的教研,必须公布虚拟平台,方便固定成员之间的互动,也要接受随机访问者 (包括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和教育专家)的咨询。

3内容(What)确立。内容确立主要是系列专题C,以及与不同专题C相关的各种资讯的确立。显然,这是基于对问题A的提炼、专题B的分解而确立的, 是教研的核心。

4缘由(Why)解读。缘由解读是指必须陈述清本次教研的目的,也必须说清楚本次策划的意图。

5参与者(Who)。校园网和QQ群为教研提供了极为方便的虚拟时空,也丰富了教研对象,教师在平台上不仅能与同侪互动,也能接触学生、家长,还能得到教育专家的“面对面”指导,从而实现教研与科研的有效对接。

6方法(How)。即通过方法解读来预设校验过程,让每位参与者明白这次教研要做些什么,怎样做。

毫无疑问,这样的教研策划需要教研组长投入极大的精力。也正因如此,提高教研组长的综合素质,提高教研组长的学术地位,并适度释放教研组长非本职工作的压力是教研新常态所面临的新课题。

教研策划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和谐发展。“合”是方式,“和”是氛围;“合”是途径,“和”是目的,“合和”是教研新常态需要的互助文化。但是,教研不仅要通过“合”来追求“和”,也还要通过“合”来追求“不同”,因为教学本就是个性化的理性劳动。求“和”与求“异”并不矛盾,只有丰富的差异,才能构成丰富的和谐。同时,教研策划的整体行动都要依靠虚(拟)与(现)实紧密结合, 没有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研究只能是雾里看花。

●整合

新常态下的专题教研,由于得到了网络支持,整合是极为方便的,而问题是教研组长必须树立内化整合的理念。因为只有整合,才能将教师在教研中的表现提升到理论层面进行思考、品评、赏析。而这些思考、品评与赏析就是校本教研最精彩的靓点,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最需要的营养与动力。

上一篇:企业节能降耗的文章下一篇:天津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