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论文

2024-10-18

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论文(通用8篇)

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论文 篇1

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 海洋技术13级2班 王雪琰

学习了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我对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有了新的认识。我认为,国家的安全形势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首先,我们应当认清当前中国的周边形势。周边地区在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中处于首要地位,中国的周边包括六大部分,分别是中亚、南亚、东南亚、东北亚、以及西亚与南太平洋的部分地区,可将这六块地区统称为中国的大周边。当前中国周边地区的多个国家政局动荡不定,多个地缘方向滋生乱局,周边不稳定趋于常态化、持久化、复杂化与联动化。周边形势动荡既有自身矛盾错综复杂的内因,也有大国角逐与干涉的外因。周边动荡家具对中国构成诸多严峻挑战,中国应加快制定“大周边战略”,通过积极、有效、妥善应对周边不稳定,不仅为自身持续与完全崛起营造更加有利的周边环境,而且也为周边的和平稳定与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应有的重要贡献(-----摘自《中国的国际国内安全形势》)。由以上可以总结得出:中国周边安全问题有三个方面,第一:周边地区动荡对我国的威胁;第二:海权陆权的争端;第三:霸权主义的压迫。

最近周边多个国家与多个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动荡。在中亚,2010年4月7日,吉尔吉斯斯坦发声突变,首都比什凯克爆发大规模反政府示威,在2005年靠所谓“颜色革命”上台的巴基耶夫政府被一举推翻。在南亚,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等也动荡不安。美国奥巴马政府强力实施“阿富汗-巴基斯坦新战略”,大举增兵阿富汗,对巴基斯坦一再实施越境打恐,引发极端势力与恐怖组织强烈反弹,致使南亚恐怖袭击活动有增无减。在东南亚,支持泰国前总理他信的“红衫军”反政府示威者从3月14日开始便占据首都曼谷的闹市区,与政府军及亲政府势力不时“擦枪火”。在东北亚,形势主要因韩国“天安号事件”而骤然紧张。综上所述,当前中国周边动荡呈现普遍化、常态化、复杂化乃至一定程度的联动化,其中又以一国内部的政局不稳居多,也有两国之间的冲突甚至对抗,还有大国强权的介入与角逐,不同类型的问题相互交织,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并存。致使中国周边形势复杂而严峻,“变”、“乱”、“险”交织,“变脸”不断、“乱象”纷呈、“险象”环生。面对“乱云飞渡”的周边环境,中国应准确“把脉”、从容应变。

海权陆权的争端自古就已经存在了,现在台湾问题仍在解决中,台湾人民回归大陆的愿望一直被各种各样的因素阻挠,台湾是中国第一大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我国不可让步的原则性问题。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中国。之所以又出现台湾问题,与随后中国国民党发动的反人民内战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外国势力的介入。美国对中国的内政干涉是阻扰祖国统一大业完成的重要因素。直到一九七二年二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公报称:“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可是今年来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完全背弃了公报的约定,给予台独经济和军事上的帮助。按照近年来美国对台湾的政策,祖国的统一大业仍然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不放弃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争取台湾早日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再比如珍宝岛问题,1969年中国与苏联在珍宝岛归属问题上发生争执,引发了武装冲突,苏联军队几次对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珍宝岛实施武装入侵,并向中国岸上纵深地区炮击。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最终取得了胜利,捍卫了珍宝岛。在海权问题上,中国的安全形势更加严峻,南海问题的争端就是个例子,中国、中国台湾、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六国七方”对南沙群岛的部分和全部提出了主权要求、发生了冲突,旨在争夺南沙群岛的部分或全部领土、领海。由于南海有重大的地理位置,国土价值,经济价值,使得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始觊觎我国的近海岛屿和海域,才使得他们纷纷背信弃义派兵强占部分岛屿、开发部分岛屿、甚至建立军事基地、挑起渔业纠纷和武装冲突。我国南沙群岛被多次侵占,东盟在此问题上还形成了“对华统一战线”,形势非常严峻。另外,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单方面的宣布对钓鱼岛的主权,还对钓鱼岛进行控制,加之美国从之挑拨,问题也开始严重化。所以,我们要加强陆军海军的质量与素质,加强边海防卫,合作与斗争并存,外交,经济、军事三管齐下中国是自主的大国,中国与海洋大国存在不同的战略目标,海洋大国没有可能无条件地为中国提供海洋通道的安全保护,因此,中国应采取防卫模式,即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种手段来实现海洋通道的和平利用,实现从被动应付到积极应对、再到主动谋划与介入的战略转变,维护海上航行自由,平衡海洋大国的权力,又照顾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建立一个新的世界性海洋通道防卫体系。

美国的强权政治也是显而易见的,美国曾多次提出“中国危险论”,煽动其他国家对中国经济等进行压制,对中国政治进行干扰,剥削中国劳动力等,给中国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美国对中国制定了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军事上遏制的政策。同时,美国调整了远东军事战略,将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并在日本冲绳、我国琉球派驻大量军队。此后不久,美国又出于“扶日反共、以日制华”的军事战略考,将冲绳归还日本,将琉球、钓鱼岛诸岛划入日本,以联合日本力量来建立遏制、围堵中国的西太平洋岛链战略。此外,美国在在国际事务活动中以人权为幌子推行强权政治,干涉别国内政,已经成为其惯用伎俩。美国喜欢采用间接的方式操纵和控制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其最终目的不过是控制别国政治,扩大自己的实力。我记得曾看过一则消息令我义愤填膺,就是我国的89反革命暴动。美国在游行期间就散布谣言,激化矛盾,在暴动被镇压后有将消息四处宣扬,添油加醋,惟恐天下不乱!这件事真是美帝国主义丑恶嘴脸的揭示。美国利用中国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弱点动辄使用停止经济援助,贸易禁运等等经济制裁措施,迫使中国听命于自己。

由上面三点可知,应对国际安全问题的策略刻不容缓。首先,最重要的还是发展,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一个国家特别是大国,它的国际地位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其物质实力。对我国来说,最重要的是,抓住当前的机遇,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提升营造有利的周边环境的能力。其次,是努力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对全球事务和亚洲地区的事务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美国的态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影响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很多国家的政策。第三,发展睦邻外交,拓展我国在周边国家中的影响力。综合实力的增强,使我国营造有利周边环境的能力也相应增强。第四,加强我国的国防建设,拳头才是硬道理,正如毛主席所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最后,是加强软实力建设。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改善我国在周边国家心目中的认识和印象,使我国形象在这一地区更具亲和力。

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论文 篇2

1 城镇化主导的粮食需求将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粮食需求将呈现持续增长势头。考察增量部分可以发现,未来农村人口数量大幅降低将导致农村人口的总体粮食需求减少,我国粮食需求的增长将主要来自城镇人口的增长,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将成为我国粮食需求增长的主导因素。

1.1 2030年城镇人口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3.85亿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镇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1985-1995年10年间城镇人口增长刚超过1亿,但1995-2005年每5年城镇人口的增长都超过1亿,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也由1949年的11%逐渐增长到2007年的45%,而且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以上。基于1949-2007年农村和城镇人口数据,预计到2030年我国农村人口达4.99亿、城镇人口9.79亿,城市化率接近60%,总人口将达到14.78亿,与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联合国人口计划署的预测结果接近。2030年城镇人口将在现有人口的基础上增加3.85亿人(表1),而且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还有加快的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1.2 2030年城市粮食需求将增加1.61亿t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均口粮消费量有所降低,但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消费量的快速增长带动饲料粮需求量上升,从而导致粮食总需求量的增加。城镇居民的动物性食品消费量高于农村居民,其人均粮食总消费量也高于农村居民。如表1所示,由于饲料粮需求量增加,1985-2005年20年间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由345.66kg增加到375.06kg,增加了30.60kg;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由374.02kg增加到397.50kg,增加了23.48kg。根据1981-2007年资料,对2030年人均粮食消费预测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将持续增长,2030年人均消费量将比2007年增加42.78kg;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将小幅增加,2030将达到407.20kg,比现有水平提高7.24kg。由于近年来处于较高消费水平的农村富裕人口大量融入城市,但其消费水平低于城镇人口,所以出现了农村和城镇人均粮食消费量都增加较缓慢甚至降低的局面,但随着这部分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人均粮食消费水平必然会将进一步增加。

按照上述预测结果,2030年我国农村人口将比2007年减少2.28亿,粮食需求也将减少6075.24万t。203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比2007年增加3.85亿,新增人口需要消耗粮食15668.65万t;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将达到407.20kg,至少比2007年增加7.24kg,原有人口生活水平提高需要消耗粮食429.90万t。按此推算,2030年全国粮食总需求将比2007年增加1亿t,其中城镇人口粮食需求增加1.61亿t,占全国粮食总需求增量的160.61%,城市粮食需求增加量将是2007年全国粮食总产的32.09%。

2 城镇化对粮食持续增产的负面作用逐渐显现,未来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城镇化在促进我国粮食消费持续增长的同时,也将会对粮食生产能力的提升产生负面影响。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等城市化的产物占用了大量的优质耕地和农业劳动力,城市化发展所引起的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的扩大导致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降低。虽然在各种惠农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粮食出现了连续5年增产的形势,但是粮食生产中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不断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仍然不高、粮食增产幅度不断下降和粮食供需矛盾突出的局面仍然没有改变,城镇化条件下中国粮食安全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2.1 城镇化进程中大量优质耕地将被占用,18亿亩的红线面临考验

(1)耕地面积降至历史最低,人均耕地已经降低至0.092hm2。建国以来我国人口的直线增长,但耕地面积在经过短暂的增加后就出现了持续减少的趋势,人口和耕地之间的剪刀差直接导致了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的大幅度降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1949年为0.25hm2,2003年降低到了0.1hm2以下,2007年又创下了0.092hm2的历史最低,远低于人均0.25hm2的世界平均水平(图1)。耕地减少与人口增加趋势相交织,会使粮食安全面临的态势更加严峻。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土资源年鉴》整理。

(2)城镇化发展还需要占用大量耕地,“18亿亩”耕地面积红线面临考验。按照各个时期耕地面积变化幅度将建国以来的耕地面积变化分成5个阶段(表2),各个阶段年均减少最低为0.17%,最高达1.45%;而且耕地面积降低比较快的阶段,都是城市化率增加比较快的阶段,如1958-1961年城市化率年均增加0.98%、耕地面积年均减少1.45%,1999-2004年城市化率年均增加1.40%、耕地面积年均减少0.93%;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仅为1.22亿hm2(合18.26亿亩),按照2005-2007年耕地面积年均减少0.19%的速度,还有8-9年的时间,“18亿亩耕地红线”将会突破。虽然国家实行了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策略,但是中国在今后的经济高速发展中耕地面积减少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长期趋势,这种趋势只能减缓却不能遏制。随着今后我国将进入工业化、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期,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人民居住、工业乃至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将不可避免。按照2030年前我国将新增城镇人口3.85亿左右、总人口增加1.57亿左右预测,按谈明洪[7]对城镇人均用地119m2和农村人均居民点用地129m2的统计结果,仅城市化一项新增城镇人口占用耕地将达到457.9万hm2,相当于我国2007年总耕地面积的3.76%;虽然农村人口减少所产生的空闲用地将达到294.33万hm2,但整理使之变为耕地的难度较大,且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3)城镇化占用的耕地大多是优质良田,新增耕地总体质量下降。由于耕地质量与人口在空间分布上高度相关,我国耕地质量存在着严重的地区分布不平衡性,东、中、西部有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分别占57.7%、32.9%和32.4%,坡耕地分别占6.4%、17.1%和76.5%,东部耕地质量优于中部和西部,而城镇化发展则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2005年我国耕地面积98.45万hm2,增加耕地面积62.29万hm2,净减少36.16万hm2;从耕地面积变化的空间分布上来看,耕地条件较好的省区减少耕地的数量更多,耕地净减少最快的是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北京、天津及辽宁等沿海省份和湖北、四川、湖南等中部省份;耕地净增加省区都是条件较差的如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图2)。按照各个省区的单位面积平均年单产计算,2005年我国因耕地面积减少而造成的粮食减产达611.60万t,因耕地面积增加而增加的粮食产量为375.22万t,相当于减少的耕地单产为6212.12kg/hm2,增加的耕地面积单产为6023.80 kg/hm2。耕地面积变化的这种区域差异,说明在我国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中,损失的耕地主要是优质的农田,而生产力较低的耕地面积的增加,在数量上部分地抵消了优质良田的减少。而且在各个省区内部因道路、城市扩建和房地产开发所占用的耕地多为城市周边的优质耕地,而增加的耕地多为复垦和整理出来的质量较差的耕地,从全国耕地占补的角度来说,新增耕地质量总体上是降低的。

2.2 城镇化将导致农民素质下降和种粮积极性降低(1)青壮年农民进城和务工导致直接从事农业

生产的农民素质降低。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种粮农民收入降低、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导致大量的青壮年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已经出现了以老人和妇女为农业生产主力的局面,种粮农民的素质降低对未来粮食生产带来负面影响。大量农民从事非农工作,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短缺,从事农业的农村劳动力比例由1990年的64.85%降低到2005年的54.93%,15年降低了10%。农业生产由传统的精耕细作趋于粗放,从单位面积的投工数量来看,1985年三种粮食平均投工264个/hm2,1995年为238.5个/hm2,到2004年降到了141.6个/hm2,粗放的生产管理直接影响了粮食产量的稳定和提高。大量的青壮年农民的流失,使未来的农业生产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险,造成了农业生产主力老龄化现象,放弃中低产田全年撂荒、高产田季节性撂荒等现象严重。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06年《国土资源年鉴》整理。

(2)农民种粮收入的降低将加剧种粮积极性的下降。农民收入特别是直接从粮食生产中得到的收入是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在粮食持续增产的情况下,1983-2006年农民从农业得到的收入占纯收入的比例从68.66%降低到42.41%,降低了67.64%;农民从种植业得到的收入从53.78%降低到32.33%,降低了184.14%,农民从粮食生产中得到的实际收益大幅降低。在农民收入中来自种植业的比重越来越小,1985-2005年种植业收入占农村居民总收入的比重从34.49%降低到23.70%,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2008年国家出台的粮食保护价比2007年提高了9%,但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了30%,劳动力价格上涨了25%,几乎所有农产品价格上涨都超过了20%以上;而同期国际市场上的大米价格已经上涨了100%以上的前提条件下,粮食保护价9%的上涨远不能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虽然国家种粮补贴在增加、粮价也在上涨,但仍然赶不上种粮成本的增加,由于种粮效益低,农民从土地中所获得的总收入过低,农民生产积极性仍然在下降。

2.3 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我国粮食生产已经步入缓慢增长阶段

建国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得到了逐步的释放和提高,粮食生产总体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2007年和1949年相比,粮食总产增长了3.43倍,年均增长7.80%;粮食单产增加了3.61倍,年均增长6.23%,粮食生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1998年出现粮食暂时相对过剩以后,粮食生产出现了总产连续4年降低的萎缩局面。2003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使粮食总产出现了恢复性增长,但是一直低于历史最高水平,在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的情况下,我国粮食生产已步入缓慢增产阶段,粮食产量增加的难度加大。

(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接近建国以来最低。受农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效益等因素的影响,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降低,我国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逐年降低,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中所占的比例更是大幅下降。1949年我国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为10996万hm2,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8.47%,到1957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5724万hm2,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4.98%;1961-1980年间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一直在12000万hm2左右波动,之后便是逐年降低,到2003年已经降到9941万hm2的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例也降低到65.22%,同样也处于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2003年以后虽然在国家惠农政策的鼓励下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作物的比重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仍然接近历史最低水平。

(2)粮食总产和单产的增幅降低。1949-2007年,粮食总产年均增幅为7.80%,其中1949-1958、1961-1998和2004-2007年3个增产阶段粮食总产年均增幅分别为8.29%、7.45%和4.12%,增产阶段年均粮食总产增幅降低趋势明显;粮食单产年均增长6.23%,3个增产阶段年均增幅分别为5.61%、8.13%和2.26%,后一个增产阶段单产增幅明显低于前两个阶段。从1949-2007年的粮食总产和单产与前三年平均值相比的年增产幅度可以看出,自1961年第二个增产阶段以来,粮食总产的年均增幅总体变化趋势也是降低的,总产增幅从多年接近10%降低到5%左右,之后又在2%左右,而且自1998年至今,粮食总产增幅最高也只有4.90%;粮食单产增减的趋势和幅度都基本和总产一致,而且自1998年至今,粮食单产增幅最高也只有4.37%(图3)。

3 城镇化条件下中国粮食安全的保障对策

提高国内粮食生产能力,继续保持95%以上的粮食自给率,基本上成为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共识。但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粮食需求持续强劲增长、粮食生产能力面临萎缩的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将面临着巨大考验,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通过提高单产来增加粮食供给,同时通过减少粮食生产和消费环节的浪费,是当前条件下缓解我国粮食安全压力的重要途径。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3.1 在城镇化进程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虽然我国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仍然保持增长,但耕地是作物生长的载体作用不可忽视,在当前产量水平条件下,充分认识到耕地面积对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对保障我国粮食生产意义重大。一方面是人民吃饭需要一定面积的耕地作为生产载体,另一方面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需要占用大量的耕地,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但无论如何,人的生存始终是第一位的,在没有新的农业科技重大突破、粮食单产大幅提高的条件下,根据耕地的现实生产力水平和粮食需求来决定耕地的占用量,根据粮食保障能力决定城镇化发展水平,保证我国现在及未来人口高峰期的粮食需求,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最基本要求。

3.2 以城镇化为契机,提高农业经营规模与种粮农民的效益和收入

农业是低投入低产出产业,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的统计,2006年我国3种粮食平均投入5650.15元/hm2,总产值8997.95元/hm2,纯利润为3347.80元/hm2,成本利润率达59.25%,这种利润水平在各个行业中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因此在当前条件下我国农民收入低的根本原因并不是粮食生产利润的低下,而是农业生产规模过小。2007年,我国农民数量为7.28亿,人均耕种的耕地面积只有0.1673hm2,播种面积仅为0.2157hm2,如果全部种粮食人均收入仅为772.12元;而农民人均实际种粮收入仅为573.45元,仅为2006年农民平均从种植业得到的收入1159.56元的一半,农民的收入相当大一部分实际上主要来自经济作物。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到2030年农村人口将减少到4.99亿人,城镇化的发展将成为逐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的契机,鼓励通过土地流转等措施,逐步引导农民实现规模化经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种粮农民的效益和收入水平,是提高农民积极性的重要保证。

3.3 加强粮食存储和流通环节的布局建设,应对城市粮食需求增加带来的变化

城镇粮食需求的增加,给粮食存储和流通带都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中,主产区农民粮食消费占居了相当大的比重,而且农户储粮也是粮食储存的主要方式;而城镇居民的粮食储存一般都不会超过一个月的粮食需求量,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人口将大量向城镇转移,这将导致农户自储粮食的大量减少,大大增加了国家储备系统的压力。而且随着城市粮食需求比例增加,粮食主销区将进一步集中,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将成为粮食的主要消费地;但目前我国的粮食储备主要在粮食主产区,主销区的粮食储备能力提高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将逐步增加。城市粮食需求的增加和农村粮食消费的减少,也将加剧粮食产销区的分离,粮食从主产区到主销区的流通问题日显突出,粮食流通环节的压力逐渐增大。全国统筹考虑,加强粮食流通和存储环境的布局和建设,应对城市粮食需求增长的形势,是城镇化条件下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3.4 努力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仍然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

在国际粮食进口需求持续增强、国际粮食供应紧张的局势下,我国粮食进口将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我国粮食进口存在着明显的“大国效应”,每进口国内粮食需求量的1%就相当于国际粮食贸易量的2%,在中国保持了95%以上的粮食自给率的情况下,我国进口粮食数量仍然较大,在国际贸易粮库存减少和当前“中国威胁论”盛行的形势下,中国的粮食进口难度将增大,依靠国际市场实现我国粮食需求大国的粮食安全是不可靠的,中国的粮食安全只能立足自给。随着人口数量特别是城镇人口的不可逆增加和粮食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将导致我国粮食需求的不可逆增加;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我国的耕地面积特别是优质耕地面积大量减少,耕地面积的总量已逐步接近“18亿亩”的耕地红线;同时受经济效益的影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也在逐年降低后的低水平徘徊,加之我国的复种指数已经很高,未来扩大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难度较大;农业的比较效益的逐步降低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冲击,农业劳动力大量外流,将导致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萎缩。因此要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保障未来16亿人口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只能靠提高单产。虽然我国粮食平均单产低,而且年均增幅也呈降低趋势,但是我国粮食单产产量差较大,理论上发展高产尚有较大潜力,高产示范和全国平均产量之间的产量差都在当前单产的一倍以上,并在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因此可以推断,通过不断推广高产技术获得大面积增产尚有空间。

3.5 减少粮食产后和消费环节的损失和浪费,缓解粮食安全压力

减少粮食产后和消费环节的损失和浪费对进一步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缓解我国粮食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人们只注重粮食产前、产中环节出现问题的解决,对粮食产后和消费环节缺乏应有的重视。据统计,我国的粮食产后损失总计约为9%-16%,若能采取措施减少粮食的产后损失,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产后损失率5%,每年可减少粮食产后损失1600-3400万t,相当于粮食产量提高4%以上;我国在粮食消费领域的损失也是相当惊人的,在酿酒、饲料消费、口粮消费过程中的粮食损失分别为1.7%、4%、9%,按照这种比例进行计算,每年估计消费中粮食损失达2500万t[3]。我国食物消费趋向于两极分化,食物缺乏导致的营养不良人群和能量摄入过量的营养过剩人群同时存在,城镇高收入人群和农村先富裕起来的农民是营养过剩的主要群体,我国首次营养与健康综合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城市人口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物类直接消耗偏低,由于营养过剩和膳食结构不合理,因为营养过剩产生的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病等患病率呈快速增长的趋势;成人超重率达22.8%,儿童肥胖率已超过10%,提倡合理膳食、减少肉类和油脂类的消耗不仅能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对降低高消费人群的粮食消费水平意义重大。

摘要:城镇人口粮食需求的增加,将成为未来我国粮食需求增长的主导因素,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促进我国粮食需求的持续增长;我国粮食生产已经步入几十年高速增长之后的缓慢增产阶段,未来粮食安全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本文从严格保护耕地、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加强粮食存储和流通体系的布局建设、提高粮食单产、减少粮食产后环节的损失和浪费等方面,提出了城镇化进程中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粮食安全,粮食需求,生产能力

参考文献

[1]Gale F,Huang K.Chinese Consumers Demand Premium Foods[J].Amber Waves.2007,5(3):2.

[2]王宏广,王晓方,王志学.中国粮食问题可忧不可怕—与莱斯特.布朗博士商榷“未来谁养活中国”[J].中国软科学,1995(6):97-103.

[3]王宏广.中国粮食安全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95-223.

[4]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关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2004(9):6-9.

[5]刘景辉,王志敏,李立军,等.超高产是中国未来粮食安全的基本技术途径[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24(3):161-165.

[6]王学斌.农村土地抛荒现象与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J].世界经济情况,2007(3):53-60.

复杂的中国周边安全形势 篇3

世界经济和政治的重心正在向亚太

地区转移

近年来,不仅是中国的崛起,而且是一批发展中大国的崛起以及亚洲整体的崛起。这一新阶段的核心问题是:一方面,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包括美国)能否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新潮流,适应、接受和容纳中国等发展中大国的崛起并在国际体系中发挥更大和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国等崛起的新兴发展中大国能否融入和适应国际体系和地区秩序,并在参与中推动国际体系和地区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转变。

美国虽然仍是全球居于首要地位的大国,但作为一个超级大国正力不从心。同时,在权力平衡方面更有意义的趋势是:上升的大国中国与守成大国美国之间经济上相互依存持续发展,这成为两国关系的稳定锚。

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持续发展,不仅使区域内各国之间经济的相互依存性上升,而且也使它们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向更均衡化方向发展。

同时,随着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的加重,水资源等将成为极为宝贵的财富,水资源丰富的国家在国家实力对比中地位上升。

另一方面,中美之间的博弈将更加错综复杂:美国是国际体系中的主导大国,中国是国际体系中的上升大国;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已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中国仍处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但中美之间又在地区安全、反恐、经济合作、对付跨国界问题等方面存在许多共同利益。

2010年下半年以来,奥巴马政府开始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将其全球战略和军事战略的重点转向亚太地区,而且过多强调军事因素。这可能会导致美国走上历史上霸权国家在衰落阶段习惯于用军事力量作为支撑其霸主地位主要工具的老路,也向其盟国和某些亚太国家发出错误信号,使这些国家企图利用美国的影响从与中国的领土主权和海上权益争议中获取自己利益。

国际权力平衡的变化由于现有国际

体系的结构而更加复杂

从全球安全结构来说,一些以美国为主导的军事同盟在冷战结束后仍然存在,而美国一些政客还未放弃以冷战思维来看待国际安全形势新变化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

从全球生产结构来说,跨国公司全球布局的快速推进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各国的生产结构不再被牢牢地控制在各国政府之手。

从全球金融结构来说,一方面,世界上所有主要的资本市场十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们对该体系中其他地方的事态会立即作出明显的反应。另一方面,各国货币继续共存,在各国疆界之内,各国政府在政治上要对本国货币的坚挺或疲软负责,从而为它所认为的国家利益服务。

从全球知识结构来说,随着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的很多竞争正在逐渐变成争夺知识结构领导权的竞争。知识结构的变化引起国家之间权力的重新分布。

近年来,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协调机构如G20有所发展。另外,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也在发展,如东盟+1等。

中国提出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中美两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努力是当前国际关系领域最重要的试验之一。与美苏战略稳定是以相互确保摧毁为基础不一样,中美战略稳定关系是新型的、非对称的、互动的、运动中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以亚太地区为试验场的。朝鲜半岛、台湾地区是两块重要的试验田。目前,中美两国之间已有90多个双边对话机制,但还不够。

中国不仅要加强软实力,更重要的是

要善用结构性实力

当前中国对外战略存在两个重大的失衡:一是硬实力上升但软实力不足,特别是缺乏提出创新思维和创建新国际机制方面的软实力。二是联系性实力上升,但结构性实力严重不足。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与其他国家经贸关系的发展,中国在东亚地区的联系性实力在经济方面超过日本甚至美国,但结构性实力即构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能力急需提高。

中国新的升级版对外战略应该重点发展和运用软实力和结构性实力,为构建东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经济合作机制和金融合作机制,包括建立中美日三边对话机制做出贡献。

中国应提倡法治与协商相结合的新国际秩序观。新国际秩序观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安全和机制等几个方面的内涵。要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转变,必须促进国际关系法制化,各国遵守公认国际法理,承担相应国际义务。而且各国应当通过加强协商来解决争议和问题。当前,多边主义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诉求。重视多边外交与国际机制,建立平等互利合作的新型国家关系,是实践多边主义的关键,也是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关键。

中国国防现代化必须与外交相协调

中国国防现代化的发展要使侵略者、台独分子和恐怖分子害怕,同时又应使邻国和其他国家放心。如果连邻国等都感到害怕了,那就不能说是成功的,因为这有可能导致“安全困境”。

因此,中国在建设国防现代化的同时,不仅应与邻国建立命运共同体,而且应与邻国建立安全共同体。这就必须实现中国国防现代化与外交相协调。

同时,中国必须全力争取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试验成功。中国作为上升大国,只有在与守成大国保持一种竞合关系的同时,不断发掘中美关系的正能量,摒弃中美关系的负资产,避免两国陷入安全困境,才能达到实现中国现代化和国家统一的目标。

中国应与邻国在潜在热点地区建立

管控分歧和解决危机的机制

在中国迅速崛起和加强维护领土主权和海上权益的过程中,中国与某些邻国在一些领土主权和海上权益方面的分歧也愈发突出,如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等。为了防止因意外事件和判断失误导致冲突,中国应与有关邻国构建管控分歧和解决危机的规则和机制,实现沟通管道的多样化。必须对可能发生的危机作出预测和多种应对预案。当出现复杂情况和危机时,应作出符合“有理、有利、有节”原则的适度反应。危機中双方沟通必须尽可能地清晰,从而使双方决策者能够正确理解对方信号的含义,特别是在涉及军事行动时,避免因误解和误判而导致武装冲突。涉及军事行动的模棱两可的信号可能是灾难性的,但在外交上“模棱两可”则可能是建设性的。我们既要表明在压力面前不妥协的决心是坚定和可信的,同时又要显示具有某种灵活性的形象,而这种灵活性是最后解决问题所必需的。此外,还应该将语言信息与非语言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为控制和解决危机服务。

(作者为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 篇4

朱xx

(莆田学院 土建系)

内容摘要:中国是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所处的安全状况和面临的安全条件最复杂的战略主体。步入新世纪10年,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存在与发展使周边安全环境呈现出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并存的局面,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与此同时,周边安全环境在地缘方向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态势。在外部因素中,美国则成为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最主要因素。

关键词:中国 安全形势

一、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并存

中国作为邻国最多国家,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存在巨大问题,但进入21世纪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总体上是稳定的,形成这一稳定局面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因素决定的: 首先,亚太地区安全格局在发展中保持相对稳定。美、日、中、俄、东盟和印度是决定亚太地区安全格局的六大力量。它们在亚太安全事务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形成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的复合型战略关系,构成了“一超多强”、合作制衡的亚太安全总体格局。一方面,各大力量之间保持着程度不同的相互合作与协调关系。另一方面,各大力量之间又存在复杂的竞争关系,形成相互制约的态势。未来十几年,尽管亚太地区大国之间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但由于在谋求地区安全与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共同利益,亚太大国关系将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一般不会出现全面性对抗。其次,促进地区稳定的多边安全机制不断发展。东盟地区论坛是东亚地区最重要的官方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机制,目前成员国已发展到23个,囊括东亚所有国家和地区,对推动亚太地区多边安全合作进程、促进东南亚和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2001年6月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对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三股恶势力”、维护中亚地区和中国西北方向的安全与稳定意义重大。这些地区多边安全机制的形成与发展为中国周边的和平与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在保持总体稳定局面的同时,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仍呈现出局部动荡的态势

周边安全环境是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我国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最直接和最主要因素。我国地处亚洲东部,陆上有15个邻国相接壤,与8个国家隔海相望,地处亚太地区的中心位置,特殊的地理位置早就了周边环境的复杂性。我国地缘环境可谓先天不足,有后天难补的一面,但也有后天可塑的一面,我国拥有世界第二长边界线,陆地边界长达2.2万公里,海疆线长达1.8万公里,邻国众多,强邻不少,领土领海问题自然存在不好分歧。我国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三大方向和两个重点地区”。三大方向:东北亚、中亚和海洋,既紧密联系,又相互交叉。

1东北亚方向:影响我安全环境的主要有两大问题,一是朝鲜半岛问题,朝鲜宣布退出六方会谈并再次进行核试验导致一度缓和的半岛局势再度趋紧。半岛局势的发展仍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一方面,促进和解、推动谈判、制约战争的内外因素继续存在和发展,半岛和平进程有可能在曲折中前进;另一方面,朝鲜与美、韩之间的矛盾根深蒂固,各自的国家利益和政策目标大相径庭,不排除出现武力对抗和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二是日本问题。2如果说朝鲜半岛在我周边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仅次于台湾海峡的话,那么日本对我国家安全的威胁就仅次于美国。

中亚方向:对我国安全来说,中亚方向的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印巴问题,印巴冲突是包括领土、民族、宗教和军备之争的综合性、长期性矛盾与争端。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包括双方谋求稳定、发展经济的需要和因核武器而形成的不对称均势以及美国的介入等),印巴对话和双边关系的改善有可能在曲折中取得进展,但两国总体对立关系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缓解,今后印巴关系的发展仍然存在变数。二是面临恐怖主义的现实威胁。冷战结束后,中亚地区出现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势力和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的影响不断扩大。中国新疆地区的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分子,与境外(包括中亚国家)的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分子相结合,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活动,使得中国的国家安全面临恐怖威胁。而伊斯兰原教育主义,以及泛突厥主义在中国西北边疆的传播,严重影响穆斯林群众的思想意识形态,如果这一思潮不能有效遏制,伊斯兰极端势力必将成为中国西北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大患,并危及到中华民族的最高国家利益和国家统一是“三股恶势力”的威胁;三是中亚五国未来的政局走向。特别是美国和西方势力正积极插手中亚国家的事务,企图发动一连串的所谓“颜色革命”,大力扶持那里的亲西方反对派通过“合法程序”的选举夺取政权,使独联体面临解体的危险,也使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主导地位和核心作用被大大削弱。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格局正在发生有利于西方的重大变化。这对以中俄为主导的上海合作组织、特别对我国的西部安全环境来说,无疑是新一轮的巨大冲击。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和警惕。海洋方向: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必然向海洋型经济方向发展,中国的海洋权益日益重要,自近现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权益的冲突争议日益增多。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非法占领我南中国海的岛屿,开采油气资源,严重损害我国领土主权和经济权益,越来越不利于中国的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中国和日本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南海问题,目前我国南海大部分岛屿被邻国分割占据,我国原为南海问题的长期稳定与互利合作而努力,但从目前来看,实现这些问题的公平合理解决,尚需长期艰巨的谈判。两个重点地区:台湾海峡。近年来,台湾岛内的政治生态持续恶化,台独势力铤而走险、制造台独重大事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连宋访问大陆以后,两岸关系虽出现了某些缓和迹象,但总体严峻的局面没有改变。台湾问题仍处于可能爆发严重冲突的高危期。近来美日联手干预台湾问题的势头明显加强,这对我“遏独、止独”的战略意志、决心和战略能力都是历史性的重大考验。钓鱼岛。钓鱼岛的历史遗留问题及现今问题也是中日关系不断紧张。

三、美国是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球境的最主要外部因素

周边国家以及在周边有力量存在与重大影响的区外大国是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因素。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共同构成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最主要因素。苏联解体后,其继承者俄罗斯对中国周边安全的影响回缩到从东北亚到中亚一线的中国北部方向,而美国作为全球惟一的超级大国,是最有实力对中国安全构成威胁的国家。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全方位性。通过在韩国和日本驻军、发展同台湾的实质性关系(包括军事安全关系)、加强同东南亚国家的军事联盟与安全合作关系,美国从东北亚到东南亚与中国“近距离接触”,直接影响中国在东部海洋方向的安全环境和安全利益。在中国西部和北部陆地方向,冷战结束后,特别是最近几年,美国不断加紧向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地区渗透和扩张,大大加强了在上述地区的力量存在和战略影响,从而使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东急西缓”的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环绕中国周边,美国势力几乎全方位涌进,对中国构成了不容忽视的潜在战略压力。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在手段和方式上具有多样性。因此,在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中,美国是最具影响力的因素,也是对中国安全构成最大威胁的国家

论中国周边安全形势 篇5

劳动关系3班

张杰

***0

摘要:周边安全环境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外部条件。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现实挑战和潜在危机。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努力营造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是当前中国外交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安全、威胁、领土纠纷、海权、恐怖主义

中国是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千米陆地领土和300万平方千米海洋国土的国家,庞大的国土面积决定了中国漫长的边界线,中国的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漫长的陆地边疆和周边庞大的领国数量使得中国周边地缘政治状况相对复杂。现今中国的国境南邻越南、老挝和缅甸;西南与印度、不丹、尼泊尔接;西接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中部;正北与蒙古接壤;东北则和俄罗斯东部、朝鲜接壤;隔海与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相望。随着中国自身的发展以及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变化,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重要性对我国更加突出。

虽然我国表面上正呈现出一片和平的景象,但一些潜在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我国进一步的崛起正受到外来因素的制约,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我国和周边国家在陆地上和海洋上都存在领土争议。美国及其盟国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实行压制政策,对中国抱有敌视的态度。恐怖主义威胁是当今世界每一个国家无法回避的问题,中国亦不例外。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所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发生了变化,最近一部分恐怖分子制造的昆明火车站暴恐案、乌鲁木齐火车南站暴恐案简直令人发指。

一、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

俄罗斯从沙俄时期到现在都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邻国,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有着重要影响。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中俄边界问题的解决和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大大缓解了中国陆上北方边界的军事压力。如果中俄关系恶化,俄罗斯由蒙古国向东挺近可轻易切断东北与内地的交通联系,向西可直入蒙古高原和河套平原,向南可直接威胁京津地区。因此深化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维持并保持与俄罗斯的友好合作关系,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稳定的中国北方边界地区。同时,北约东扩、美国战略东移对中国和俄罗斯形成巨大威胁,中俄任何一方都无法与其单独抗衡,中俄双方合作势在必行,但中俄互怀戒心,仍是不争的事实。

二、朝鲜半岛问题

朝鲜半岛问题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冷战遗产,朝鲜半岛扼守中国的东大门,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朝鲜半岛局势紧张影响到中国的安全与发展,中国有理由维护半岛局势的稳定。朝鲜和韩国其实是中美两国之间战略搏弈的重要棋子,对于中美两国来说,朝鲜半岛局势的紧张才能体现出中美两国对其的影响力和价值。朝鲜半

岛一旦爆发全面的南北战争,有把中美卷入战争之中的危险,中美两国有可能直接面对面对抗,这是中国和美国都不愿看到的。

三、中亚

中国的西部是中亚和高加索地区,被称为是“中欧大陆的心脏地带”,石油等各种战略资源蕴藏量丰富,所以中亚高加索地区成为国际地缘政治的一个新的热点地区。目前该地区一直处于俄罗斯的控制之下,但是近年来美国看重该地区的地理战略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不断的向该地区参透。同时,该地区存在的东突恐怖分子也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形成巨大威胁。阿富汗位于欧亚大陆陆路交通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入侵阿富汗后,在某种意义上给中国带来了稳定。这一地区的恐怖组织会集中精力攻击北约联军,而不会在中国兴风作浪。北约将矛头指向伊斯兰极端组织,这对于打击反华的极端维吾尔族组织也起到了作用,否则这些在阿富汗境内寻求塔利班或基地组织庇护的极端组织会集中精力侵扰中国。阿富汗的和平与稳定,事关中国西部的安全,更事关整个地区的安宁和发展。

四、南亚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中印两国发展经济交往与合作是必然之势。印度是影响西藏地区安全的关键因素,印度不仅与我国存在领土争端还一直支持包庇**集团企图分裂我国的西藏地区。完全属于中国的藏南地区被印度以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为依据长期侵占。虽然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中印两国发展经济交往与合作是必然之势,但中印也是竞争关系,亚洲领导权的争夺战正在中印之间展开。在反对印度方面,中国和巴基斯坦有着共同语言。中印有严重的领土争端,并且爆发过战争,而印度和巴基斯坦由于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也曾爆发过战争。巴基斯坦对于中国不仅具有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意义,而且是制衡印度的重要砝码。中国既要借助巴基斯坦牵制印度,又要努力防止印巴、中印之间出现重大的边界武装冲突,只有这样才符合中国的利益。

五、海上争端

中国是个海洋大国却不是个海洋强国,这是由于三面陆上的安全压力使中国在长期的历史中发展出了强大的陆军而非海军力量。最近几年,我国的海上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在东海中日钓鱼岛争端悬而未决;在南海以越南菲律宾为首的南海诸国对我国南沙群岛提出主权要求。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中国与这些国家随时都有擦枪走火的可能。追本溯源正是由于这些岛屿具有地理、国土、经济等多方面的重大战略价值,才使得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始觊觎我国的近海岛屿和海域。在其中我们还发现了美国的身影,这是因为中国的快速崛起引发了美国的恐慌,美国企图压制中国,于是不仅提出了重返亚太战略来压制中国,还频频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纠纷中作梗。美国军事理论家马汉提出的海权论特别强调海权与国家的兴衰休戚与共。没有强大的海军,不可能有巩固的海防,更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海洋强国。对于中国而言,要做到完全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也必须拥有一支决定性的海军力量。没有海上力量对争议海域的实际控制,就无法搞开发、旅游、管理和执法,就谈不上有效维护我国的领土领海主权。中国面对海上争端不仅要力争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还要作好武力自卫的准备,慎战而不惧战。

六、恐怖主义

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制度和国情不同,中国诱发恐怖活动的因素相对较少,国际恐怖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和冲击较小。但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也给中国再次敲响警钟:中国绝非远离恐怖主义的“安全岛”,中国在对付恐怖主义问题上切不可掉以轻心。近年来,民族分裂势力与境外民族分裂势力和极端宗教势力狼狈为奸,中国西北边境地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渗透和冲击。

七、美国

美国虽然不是中国邻国,但美国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其触角遍布全球,中国目前处在美国的包围中,并努力打破其封锁。美国为了确保其独霸全球的地位,必须遏制中国。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构成的威胁,具有根本性、严重性、长期性。冷战后,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是最有实力对中国安全构成威胁的国家。在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又与中国的安全利益存在重大冲突,美国将中国视为有能力挑战其全球利益的地区性大国和潜在对手。美国在东亚的存在及中美战略结构性矛盾的深化,表明美国从战略上防范中国及对华施压的政策不会改变,在亚洲东面,美国依靠美日军事同盟联手遏制中国;在西亚,美国借反恐名义向西亚地区渗透;在东南亚地区,与东南亚地区国家加强军事合作,多年来与台湾形成默契,打“台湾牌”制约中国的崛起;在北亚,美国全面加强与蒙古的关系。

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论文 篇6

摘要:我国疆域辽阔,陆地和海洋邻国多,安全环境受周边国家影响大。边界漫长,海域辽阔,边界争议和海洋权益纠纷多。地处大国利益交汇区,安全环境受大国影响因素复杂。大致呈现为“北稳、南和、东紧、西动”, “岛屿被掠夺、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的严峻态势。此外,当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还存在朝核问题,印巴冲突问题,中亚地区恐怖主义问题等很多不稳定的政治因素,可以说“世界还很不太平”。国家周边安全形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只有处理好周边关系,消除危及国家安全隐患,加强对战略安全的研究,才能保证中国的高速可持续发展。为中国和平崛起,成为世界强国创造条件。

关键词:周边矛盾 巩固稳定 战略发展

中国是社会主义的国家,这使得我们在当今由西方资本主义大国主导的世界上处于相对孤立的位置;中国同时又是一个发展中的后起工业化国家,我们的国家根本利益在于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的全面复兴这个基本战略目标就决定了我们的国家利益与西方大国意欲主宰世界的战略图谋存在着根本对立。如同一块巨大的奶油蛋糕,周边国家都想从我国丰富的资源分一杯羹。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认清迫切形势,正确看待当代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不为敌对分子的虚假宣传所蛊惑,也不盲从于专家与学者的片面之词,要做到有自己的主见,真正的了解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以下我从矛盾与战略两个角度,三大方面来探讨中国周边安全形势 问题。一,我国周别安全环境特点

(一)我国疆域辽阔,陆地和海洋邻国多,安全环境受周边国家影响大。我国的邻国有14个国家,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隔海相望的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大部分的亚洲习惯性分界,都与中国相邻,所以中国与亚洲所有地区的形势的变动都息息相关。中国作为邻国最多的国家,地缘矛盾最多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都存在巨大问题,而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恐怖主义、宗教权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领土纠纷、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安全问题就像一条“V形热点线”,呈放射状特点,在北部、西部、南部、东部和东南部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

(二)边界漫长,海域辽阔,边界争议和海洋权益纠纷多。我国海洋面积约300万平方米,海防边界长1.8万千米,海岛约6000余个。海上安全成为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紧张的重要来源,中国的海洋战略已成为国际社会判断中国是否和平崛起的重要指标。中国的深海战略已经触及美国的亚太乃至全球利益,周边国家借美国重返亚太之势在海

洋问题上结成利益共同体抗衡中国的潜力大大增强。因此,中国的海洋安全环境进一步恶化,中国深海战略面临的压力将常态化。我国曾与印度,苏联,越南存在边界领土之争。目前仍存在如下问题:中印边界划分问题,与朝韩的关于黄海和东海大陆架划分问题,中日间大陆架划分与钓鱼岛归属问题。

(三)地处大国利益交汇区,安全环境受大国影响因素复杂。1.与美国。中美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并有很大改善。双方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在一些热点问题上加强沟通,双边关系的战略内涵更加丰富。两国军事交流与互信得到增强。在我国的周边政治格局中,美国是对我国构成最大威胁的国家。具体如下:保持直接的军事存在,发展同我国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介入和干预地区热点问题和危机。但目前美国对我国周边安全的威胁都是潜在的,两面性的,在遏制我国的同时,也与我国 “接触” 并合作。

2.与俄国。中俄之间有漫长的边疆线,我国北部地缘方向仅有俄罗斯和蒙古两个邻国。俄远东地区和蒙古的形势相对稳定,冷战结束后,中俄结束了意识形态的争论,彻底解决了边界问题。经济,军事合作进入到实质性阶段。近几年来,中俄两国在推进多极化,稳定亚太局势和促进两国关系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合作。从综合国力上看,俄罗斯仍是世界性大国,并有可能再度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作为俄罗斯的邻居,我国国防现代化过程中可以借助俄罗斯拥有雄厚的军事技术实力的丰富的石油气资源,随着两国关系的日益发展,中俄友好合作关系必将日益加深。

3.与印度。两国领导人达成中印互不构成威胁共识,一致同意在相互交往中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印关系得到稳步发展。双方的经济贸易逐步扩大,共同利益将决定两国在今后较长时间里保持密切的关系。但与此同时,印度和马基斯坦的直接冲突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重要隐患。

二,中国周边矛盾

(一)中印边界问题。整个中印边界全长约3000多公里,分西、中、东三段。在每一段边界上都有争议地区。在西段,双方争议面积为33500平方公里,主要是阿克赛钦地区,除巴里加斯一处外,其余都控制在中国手中。在中段,双方争议面积约2100平方公里,分为4处,现控制在印度手中。在东段,双方争议面积约90000(根据最新的矢量测量法,争议面积为67000平方公里,印度控制6.3万平方公里)平方公里,即网上常说的藏南地区,现全部控制在印度手里。尽管目前中印关系不断得到改善,边界谈判也已进行了多轮,但在一定条件下,双方矛盾仍可能激化,解决边界争端任重而道远。

(二)钓鱼岛问题。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我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的东海海域,主要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

和北小岛及一些礁石组成。20世纪60年代末,联合国远东经济委员会通过调查,得知钓鱼岛附近储存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对钓鱼岛窥视已久的资源匮乏的日本自此便封锁了此岛,不再让中国渔船进入。自此形成钓鱼岛问题。此外1994年正式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也加剧了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的复杂性。

(三)南海权益争端问题。南海,亦称南中国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东边是菲律宾群岛,西边是中南半岛,南边为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等。目前,南海的形势是,越南基本控制了南沙西部海域,菲律宾基本控制了南沙东北部海域,马来西亚基本控制了南沙西南部海域。印度尼西亚和文莱两国虽没有直接占据南沙群岛岛礁,但印尼单方面宣布的专属经济区深入我国传统海疆线5万平方公里;文莱则对我南沙群岛的南通礁提出领土要求,企图划分我3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对此,1984年,邓小平最先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设想。1990年,我国对外正式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南海的主张,期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共同开发的方式,与东盟涉及南海争端的这些国家解决问题。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努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实力的增强,南海的共同开发进程已经启动,这无疑是一个好的开端。然而,历史遗留问题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南海争端不仅涉及有关国家和地区重大的经济利益,而且涉及重大的战略利益,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争端,尚需时日。

三,巩固与发展是我国安全政策的基本着眼点

首先,树立新安全观。我国的新安全观主要包括:以相互安全为理论前提,以国家安全为主体,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政治基础,以综合安全为安全维护的内容,以合作安全为主要实现途径。其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江泽民同志指出,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崇高事业,造福世界各国人民,这是各国有见识和负责任的政治家都应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总结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最根本的是必须抛弃“冷战思维”,树立新型安全观,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这是解决当前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个最重大课题的正确途径。其次,稳住两翼,巩固北方,经略东南

然后,改善与发展与其他国家关系。我国需要长期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为此我们把同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作为基本国策。

要勇于面对社会,面对挑战,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敢试敢闯、有所作为、实现自身价值。当今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都很严峻,作为大学生要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前途联系在一起来考虑,懂得自己身上的责任、使命,以及义务。我们要时刻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

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因此,当代大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当今国内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 百度文库

[2] 我国的周边政治格局

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论文 篇7

上世纪90年代,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冷战结束, 美国企图建立单极化世界政治格局的企图一直未能实现, 国际政治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这对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极为有利的一面。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 由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 中国实力的不断壮大, 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的“力量差距”逐步缩小, 使一些国家, 特别是与中国具有利益冲突的国家感到不安。在亚太地区, 尤其是中国周边地区, 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安定因素, 这是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并提高警惕, 加以防范的。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 太平洋的西海岸, 在亚太地区邻国众多, 周边共有邻国二十多个, 其中陆上接壤15国, 隔海相望6国, 尤其是与多极世界中的多个大国为邻, 这一切都使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变得极其复杂。中国与许多周边国家在历史上有着疆界纠葛, 有的甚至发生过战争。以印度为例, 印度于上世纪90年代初调整国家安全战略, 明确提出在21世纪争当世界一流强国的目标, 为此, 军事战略由“区域有限威慑”向“区域全面威慑”的转变, 一直把中国作为其安全战略中的重点对象, 其几乎所有的主要外交活动都在围绕着中国展开。南沙问题是一个影响到国际安全形势的火药桶, 许多国家不择手段地开采使得南沙地区形势日趋紧张。钓鱼岛问题是影响到中国国际安全的又一重大隐患。日美同盟的存在和日本与中国关系的复杂性使我们的军事安全战略受到很大牵制, 日本军国主义日渐猖獗更为中日关系的发展蒙上了不祥的阴影。因此, 从长期来看, 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是需要高度注意的。而中国周边安全实际上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同周边大国关系的处理上;在中国的这些亚太邻国中, 对中国国家安全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美、日、俄等大国。因此, 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好坏, 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

冷战后, 由于各自国家利益的需要, 亚太四大国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与中国关系比较友好和稳定的是俄罗斯。前苏联解体后, 俄罗斯在经历了最初的混乱与艰难后, 目前正处于经济持续恢复阶段。普京任总统期间, 加强集权、重振军备, 国力日渐发展。由于冷战后中俄两国在诸如维护《反导条约》、反对国际恐怖主义、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等重大国际问题的认识上有很大的公共点, 因此这些年来, 中俄两国关系发展也比较迅速。1996年中俄两国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2001年又签署“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进一步发展两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友好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不仅对双方互利, 而且也有利于中国与中亚国家建立友好关系。1996年中俄两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共同建立上海五国元首会晤机制;在此基础上, 2001年加上乌兹别克斯坦, 共同签署宣言, 组建“上海合作组织”, 全面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友好合作, 大大有利于该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中俄两国战略协作关系的形成与加强, 将进一步推动两国在政治、安全领域的友好合作, 并将其不断推广到经贸、科技与人文领域, 也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 从而有利于维护世界稳定与和平, 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

在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因素中, 中日关系一直是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日本在历史上曾数次侵略过我国, 迄今为止, 日本国内仍有人拒绝承认这段历史, 甚至国家首脑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冷战结束后, 日本国内右倾势力抬头, 在否认侵略行径的同时, 鼓吹修改和平宪法, 增加军费, 扩大日本自卫队作战功能与区域。为此, 日本加快重新武装步伐。1999年的“周边事态法”将中国大陆、南海和台湾等纳入防卫视野;2000年, 决定组建对付“中国海军舰艇的活动”的“护岛部队”;2004年确认中国为“安全威胁”, 实现了安全战略从“防御型”向“进攻型”的转变。这些都对中国周边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目前中日关系中存在的对中国周边安全有影响的主要问题有:钓鱼岛的主权争端、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暧昧态度等。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 中日是近邻, 两国关系友好发展对双方都有利。尽管日本潜在的军国主义对中国国家安全会有不利影响, 但日本国内和平力量以及赞同中日友好交往的力量仍然占主流, 而国际社会对日本军国主义也始终保持警惕, 这些都有利于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 也有利于东南亚的和平与稳定。

在中国周边国家中, 对我国安全环境影响最大的恐怕就是美国了。由于美国在当今世界拥有的超强实力, 以及在亚太地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而引起的联动效应, 中美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美国在中国周边地区就构筑了新月形包围圈, 使中国安全环境极为险恶。90年代以来, 中美关系有所缓和, 1997年中美两国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进入21世纪, 美国日益重视其在亚太地区的利益, 企图建立由其领导的亚太多边安全机制, 逐渐增加它在这一地区部署的军事力量, 并把遏制中国、防范中国崛起作为重要目标。克林顿对华实行“遏制”和“接触”政策。小布什上台不久, 便否认了克林顿政府与我国建立的“面向21世纪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他认为中美不可能存在协作关系, 只是战略竞争对手。 在美国看来, 中国的日益强大和在国际社会尤其是亚太地区地位的迅速上升, 会削弱其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因而近年来美国的亚太战略带有明显的防范中国的意图。美国全面加强同日本的安全防卫合作, 扩大日本军力的活动范围, 甚至试图借助日本的力量, 增加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威慑力, 矛头直指中国。同时不顾中国政府强烈反对, 多次对台军售, 企图利用台湾问题遏制中国, 使得我国统一的难度不断加大。与此同时, 美国势力近年强行进入中亚, 使我国首次在陆地直接面对美军事力量。“9·11”事件使美国借阿富汗战争, 率领北约插入了欧亚大陆的心脏, 这一切都是中国周边安全潜在的不利因素。

当然, 我们也应该看到, 美国从长远利益上将中国看作潜在的战略竞争对手, 但也不排除在某些特定时刻和领域同中国开展战略合作。由于中美两国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社会发展方式上有着许多差别, 因此美国始终对中国怀有戒心, 将中国看成其称霸世界的重要障碍, 把防范甚至遏制中国发展作为始终不变的战略目标。但在当今国际社会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下, 美国在诸如打击国际恐怖主义、防止核武器扩散、化解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等重大问题上需要中国的支持与合作, 因此现在和未来很多场合, 美国对华政策也存在缓和和改善的可能, 从而使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向有利于我们的方面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 国际安全形势正发生着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一方面,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要安全、求合作、促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不懈追求。但另一方面, 世界总体和平与局部战争、总体缓和与局部紧张、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相伴相生, 国际安全形势更加错综复杂, 各种不确定因素有增无减, 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 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正确认识我们所面临的周边安全环境。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我国邻国众多, 各国社会制度不同, 发展水平各异, 各种文化、民族和宗教聚集在我国周围, 不少国家与我国交往很深, 接触很广, 历史上的一些恩怨现在仍有影响。因此, 在中国周边地区, 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和不安定因素。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 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 国际社会的竞争将主要集中在以经济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在中国所拥有的经济利益, 使他们也不愿意和中国搞得太僵, 这一点将有力地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因此我们要抓住时机, 积极开展周边外交, 通过发展与亚太大国的经贸合作, 在互相信任基础上建立多边磋商机制, 发展和巩固伙伴关系, 从而抵制美国的单边主义倾向,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一个稳定而安全的周边环境。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2]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9.

[3]唐世平.塑造中国的理想安全环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4]孙建社.世界格局与中国安全环境[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1.

我们的周边安全形势究竟如何 篇8

最近两年,中国周边很闹腾,大家非常关注。我们周边到底怎么了?原来好好的,为什么突然形势这么紧张?原来和我们关系还不错的国家,好像突然马上就要开战了,中国怎么老受别人欺负?

“伙伴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创造。“伙伴关系”是什么?就是非对抗关系

1949年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政治关系主导着国家安全。美苏争霸,我们选择了苏联一方,也就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成了敌人;后来中苏分裂,苏联和苏联的盟友也成了我们的敌人;上世纪七十年代,通过搞关系“联美抗苏”,都是基于政治关系。

直到改革开放,形势才发生了转变。开放,实际就是向西方开放。1978年,中国决定改革开放;1979年,中美关系基本正常化,我们改善了和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关系。我们把一大批敌人变成了朋友,这是一个大的改变。后来因为苏东剧变,我们又很快解决了中国和俄罗斯、中国和中亚的关系,同时改善了和越南、老挝这些亲苏联国家的关系。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把所有的周边国家由敌人变成了朋友。第一次成为没有敌人的国家。

冷战结束后,中国开始构建伙伴关系,把所有的关系都变成了伙伴关系,这是很大的转变。我认为,“伙伴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创造,是中国的发明。冷战刚结束时,中国立刻面临如何处理与反共国家关系的问题,当时就剩下中国、越南等少数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最大,所以就非常担心西方的围剿。

那时候美国人已经是跃跃欲试,西方著名学者福山提出了“历史的终结”,就是“从此再没有共产主义国家,西方民主全面胜利”。中国一下子就面临强烈的对抗压力。怎么办?中国就是要避免对抗、寻求合作,所以就建立了许多伙伴关系。

“伙伴关系”是什么?就是非对抗关系。

美国不是“亡中国”而是“防中国”

近代以来,中国屡屡被侵略,抗日战争时期最惨,被日本占领了大半个国家。1949年以后,中国同样面临传统安全威胁。比如,与美国在朝鲜和越南的对抗、台湾要反攻大陆、苏联要入侵中国,这些是传统安全威胁。为了应对这种威胁,才有了“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是指自1964年开始,以战备为指导思想,在我国中西部地区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编者注)。

应该说现在这种威胁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战略性遏制。也就是当你力量强大时,刚要扩大自己利益就受到战略遏制。这恐怕是我们当前周边最关注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成天讲的“美国重返亚太”。

我曾经讲过,美国不是“亡中国”而是“防中国”,这个定位很清楚,但是还是有分歧,国内不断议论。伊拉克战争时,有人说美国“打完伊拉克,下一个目标就是中国”,现在网上也有说“我们现在面临着一个包围圈”、“美国要在2030年灭亡中国”。

我认为现在的形势已经变了。过去是周边国家有要进犯中国的想法,拉大国一起来也好、凑热闹也好,都是准备进犯中国。而现在,几乎每个国家都在准备防备中国的进犯。最近“小参考”上转了一篇日本退休高级将领的文章,他算得很清楚,说2030年中国如何要从钓鱼岛开始,一路攻打冲绳,再打到日本本土……所以说,现在是周边国家都在“规划”中国怎么打他们,而不是想着怎么打中国。这是一个大的转变,认清这个转变对国家如何动员资源、如何做军事准备,都至关重要。冷战刚结束时,中国一位高级军官曾说:“希望战争早点打,跟美国打一仗,大不了再重新建设。”这是那时出现的看法之一。我现在的判断是:可能“早晚也打不起来”。

既然“早晚打不起来”,那就要做“早晚打不起来”的准备,并不是说不准备。我们的思路是:保持和平,越长越好。

要学习、吸收欧洲经验,建立一种以周边国家合作框架为基础的战略依托

有人说,当今的中国是一个孤独的大国,没有朋友。我想说的是,即便我们没有朋友,可也没有敌人啊!这不就平衡了吗?没有真朋友也没有真敌人,把这两点放在一起,才能正确地评估中国的安全形势。

从前我们往周边一看全是敌人。现在我们看看,哪个是我们的敌人?日本?越南?印度?好像都不是。又是,又不是。所以,我们的安全形势并不糟。只是这么样还是不够踏实,一个国家必须建立自己的战略依托。

传统的战略依托是结盟。结盟有两种:一是大国主导的结盟,一个大国就要拉一帮小国。有事你得帮我,至少不会起来反我。比如美日同盟,打起仗来日本会帮美国么?不一定,但是至少日本不能去干别的。这就是战略依托。小国也有自己的选择,要么选择中立,要么就是找靠山。

苏联解体后,就剩下美国建立的结盟框架。美国有盟友还有外围,几十年来建立了一个多重构架的安全框架,这就是美国的战略支撑点、战略依托。比如,美国军舰在全世界都有地方加油、停泊、维修。

在这方面,欧洲就换了一个思路。二战后的欧洲就没有走传统对抗的路子,而是走向了欧洲合作。从经济到国防直到欧元和欧洲央行,变成了一个大欧洲。这就是欧洲的战略依托。

从这个思路我就想到中国。历史上,东亚以中国为中心建立了朝贡体系、华夷秩序,就是以中国为主导建立一种天下体系,形成了一个共赢局面。说白了就是对邻居,只要你不打我、不抢我,我就给好处。如果你打我,我就敲你一下、惩罚你一下,叫你知道痛。美国有学者说,“实际上,中国就是要随着自己的强大,恢复一种新时代的、中国主导的华夷秩序。”但是,这个很难实现,因为美国通过盟国、盟友和外围,已经把天下占住了。在这种情况下,有人也提出来能不能搞一个中美共治?现在看来也比较难。

那怎么办呢?我认为,要学习、吸收欧洲经验,建立一种以周边国家合作框架为基础的战略依托。这种合作框架有两个支撑点:第一个支撑点是经济,也就是周边国家经济上都得依赖中国。欧洲就走了这条路。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了周边国家的第一、第二大市场,今后十年这个趋势恐怕还会增强。如果我们内需真的从35%上升到45%,那这个市场增量就很惊人。将来欧洲、美国的消费能力还会下降,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第二个支撑点是政治安全,我们并不要求、也不可能建立像美国那样的同盟关系,而是通过区域性的各种合作机制,建立一种多重框架,起到政治安全的作用。

东亚能否建立一个统一的、高度合作的框架,与美国达成平衡的战略关系?有一段时间我们很乐观,现在看来,我们低估了美国的战略重组的能力,以及其他国家对中国发展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产生的惧怕心理。

周边国家需要中国,又不愿意靠得太近。这样就提供了两种可能,一是建立合作框架是可能的。为什么呢?有事毕竟要跟中国商量,不商量不行,对立起来对大家都没有好处。二是我不能光靠你,必须要脚踩多只船,尽量拉别人来平衡你。

看透了这个东西,中国就有理由安心,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安全保证。

无论东亚、东南亚还是中亚,都是在各种框架下有竞争、有合作

国际上也有学者提出,美国重返亚洲对中国有好处,这样就可以避免中国过早地成为该地区唯一的对手。如果没有美国在东亚平衡各方,大家都担心中国的威胁,所有的目标都对着中国。现在美国人一来,大家都会骂美国。

无论东亚、东南亚还是中亚,都是在各种框架下有竞争、有合作。中国并不需要强求建立一个单一的东亚合作框架。再说,中国周边那么大,建立一个也不合适。因此,建立一个由中国主导的多重参与体系是可行的,也是有意义的。

也许再过十年左右,中国的主导性增加了,这个体系就和历史上的东亚体系很类似——你不犯我,我不打你,大家都有好处。不过,这个过程不会一帆风顺,恐怕今后十年到二十年都会是中国与周边磨合的时期。

上一篇:有关描写雨季的优秀作文:四季的雨下一篇:司法局寒假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