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农村沼气建设探讨

2024-12-18

南阳市农村沼气建设探讨(共9篇)

南阳市农村沼气建设探讨 篇1

南阳市农村沼气建设探讨

摘要总结了南阳市农村沼气建设的科技创新及推广成效,介绍了依靠科技创新推动沼气发展的成功经验,以为南阳市沼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沼气建设;农村;河南南阳

中图分类号S2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10-0248-02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与推广永远是推动产业发展的第一要素。近几年,南阳市农村能源工作在政府支持、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形势下,大搞科技创新与推广,取得了显著成绩。

1南阳农村沼气建设的科技创新

1.1技术创新

在沼气建设中坚持“一池三改”,即在建设沼气池的同时,坚持改厨、改厕、改圈,提高沼气建设的标准,切实发挥效益,同时,根据南阳市不同的生产生活条件,在池型、模具、综合利用模式上都有所创新。

1.1.1池形创新。西峡县能源站根据西峡山地多、平原少的特点,在“强回流式”沼气池的基础上,研发了一种新型的“双循环型强回流式”沼气池,在“强回流池”沼气池的进料口增加单向阀,使料液在池内的循环过程中不致于从进料口溢出,同时在沼气池上增加自动抽渣和回流装置,使料液经过抽渣之后自动从进料口进入,形成一个料液的外循环系统,增加了料液的循环搅拌能力,可避免原料结壳,提高产气率。另外,因地制宜的将进出料口同向设置,便于与厕所相连,容易利用沼液冲刷厕所,以此带动农村的水冲式厕所的发展,增加新农村建设的内容。进出料口的同向设置减少建池占地面积,适合西峡的自然特点。这项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沼气产气率,更降低了劳动强度,易于在场地狭小、缺乏青壮劳力的家庭推广。

1.1.2模具创新。一般的沼气模具都是沼气池本身用模具筑造,进出料口单独安装,其弊端是容易引起从进出料口与池体的接口处漏气漏水,影响使用[1]。唐河县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创造性的设计出将进出料管与池体本身相连的模具,一举解决了接口处漏水漏气的问题。看似简单的一项小小改进,提高了建池质量,降低了沼气池的返修率,受到施工队和建池户的热烈欢迎。

1.1.3生态模式创新。南阳市不同地域推广不同的生态模式,平原地区推广“牧―沼―粮(菜)”模式的较多,山区和丘陵地带多推广“牧―沼―果(药、草)”等生态模式。沼气成为连接种植和养殖的纽带,畜牧养殖业的粪便污染物经过沼气发酵,生产出有机肥,用于生产粮食、蔬菜、水果、中草药等,以提高其品质,带动畜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形成循环发展的生态产业链。

1.1.4秸秆综合利用的创新。2008年卧龙区新建一处秸秆沼气工程,该工程以秸秆为发酵原料,在发酵池的下方排布喷水管,通过水喷压力使秸秆始终处于松散状态,破解了秸秆发酵容易结壳的难题。这项技术最大的优点是成本低,技术稳定,容易掌握,便于推广,是解决秸秆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已获得国家专利。大型秸秆沼气工程的建设,带动家用秸秆沼气的发展,卧龙区、新野县都正在探索户用秸秆沼气的可行性,如果可行,不仅解决了非养殖户原料缺乏的问题,还为一家一户堆积如山的秸秆找到了出路。

1.2机制创新

南阳市在发展户用沼气上,总结出“六统三包一合同”制度,即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建设图纸、统一设计标准、统一物料采购、统一质量管理、统一组织验收;包建设、包质量、包建后服务;施工人员必须与农户签订建、管、用技术服务合同。这样,可大大规范沼气生产的施工、管理、服务环节,为农户解除后顾之忧,同时保证建设质量,维护农民利益。西峡等地在沼气建设中还要严把“五道关”,一是严把建设农户选择关,即没有发酵原料的不建、没有综合利用“三沼”能力的不建、“三改”不配套的不建、居住地点不固定的不建。二是严把施工队的选择关。要求施工技术员持证上岗,责任心强。三是严把灶具选择关,选择农业部中标的沼气产品。四是严把沼气合格验收关,坚持按《西峡县政府补贴建池规划申请表》和《西峡县农村沼气建设质自查验收报告单》2个表单进行核对,确认乡镇、村组、技术员和农户认为合格签字后,才纳入县级验收范围。五是严把资金兑付关,建池合格后才发放技工工资,将农户兑付资金直接发到农户手中。社旗为了推广沼气建设,注意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特别是对非养殖户,村党组织统一协调粪源,有的甚至免费供应,密切了干群关系,创造了和谐环境,也推动了沼气的发展。南阳市建立高位督查机制,市政府协调沼气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成13个专项督查组,分包各县市区,每次督查有重点、有结论、有通报,大大提高各县市区建设沼气的紧迫感和积极性。

1.3体制创新

一是普遍推行技术承包制和技术责任制,技术人员的工资、考核及技术职务的晋升与分包地区的沼气任务完成情况相挂钩,以调动技术人员参与技术指导与服务的积极性。二是实现沼气建设投资的多元化,通过政府倡导和部门宣传,南阳市的沼气建设出现投资多元化趋势,有资金和技术的个人成立了专业施工队、维修服务队等,这些专业施工队技术力量雄厚,设备齐全,服务规范,市场竞争力强,有的已跨县跨市作业。还出现个人、协会领办的服务网点和村民互助沼气协会,沼气用户每月支出10~20元,就能得到全面服务。

通过近10年来的大力发展,南阳市农村沼气进展迅速,到2009年底,全市农村沼气用户累计已达44.4万户,沼气工程累计661处,总池容超过10万m3。目前,沼气发电技术、沼液生产无公害蔬菜技术、沼液养鱼技术、弥猴桃种植沼液喷施技术和沼渣种菇技术等都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2南阳沼气发展的成功经验

2.1加强技术培训,壮大服务队伍

为推广农村沼气建设新技术,保障农村沼气建设质量,南阳市自上而下开展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规模的技术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支会建、会管、会用、会修的沼气技术员队伍[2]。

2.2项目带动,典型示范

南阳市把沼气建设与生态农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沼气的纽带作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构建“养殖-沼气-种植-养殖”生态循环体系,提升生态文明村的档次和质量。重视在养殖小区集中建池,有意识地在养殖场和养殖户建设小沼工程和户用沼气,对污染严重地区重点治理,建设生态示范小区[3]。注重集中连片建设,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2.3完善机制,规范服务

强力推进沼气建设“三化”进程,即大力推广模具建池,实现建池专业化;积极组建专业施工队和研发成品沼气池,推进沼气建设市场化;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市、县、乡、村4级服务网络,推进沼气建设服务社会化。

2.4规模建池,集约经营

积极推进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在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和集中供气工程,集发电、照明、供暖、污水处理、养殖为一体,循环利用能源,实现治理污染,净化环境,回收能源,综合利用[4]。

科技创新为农村沼气建设注入了发展活力,科技创新中,一要善于学习和总结,在学习与总结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才能有所创新[5-6]。如西峡的“双循环强回流沼气池”就是在认真学习和推广强回流沼气池的基础上,结合西峡的地形地貌特征,不断总结改进产生的。二要加快现有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不能将新技术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要将新技术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在实践中寻求突破和创新,新技术才有生命力。三要因地制宜,使科技创新与具体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四要将科技创新纳入到技术人员的业绩考核中,编制科学的评价体系,对新技术的推广情况进行科学评价和量化,鼓励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以将新技术、新发明尽快运用到实践中。

3参考文献

[1] 丰斌.大力推广沼气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有效途径[J].中国沼气,2002(2):50-51.[2] 王岩.论实现农村沼气可持续发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9(6):238-239.[3] 朱建光,赵庆阳.西峡县农村沼气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2010(1):59-60.[4] 方淑荣.我国农村沼气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农机化研究,2010(2):216-219.[5] 武毅,蒋江川,张高平,等.不断提高农村沼气建设管理水平――甘谷县农村沼气建设工作的调查[J].发展,2010(4):7-9.[6] 张魁伟.形成合力全面提升沼气建设利用水平――山西省武乡县农村沼气发展现状和前景规划[J].农民科技培训,2010(3):19-21.

南阳市农村沼气建设探讨 篇2

沼气建设是一条适合我市农村有机废弃物再利用, 实现产气、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的有效措施。是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好途径。是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点推广项目。因此, 我们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发[2006]1号文“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 在适宜地区积极发展沼气”的指示精神。以科研攻关课题为契机, 以沼气建设为突破口, 在全市大力发展沼气建设。从而推动全市生态农业的全面发展, 达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目的。

2 抓好沼气池建设

2.1 沼气池建设

沼气池的建设按GB/T4752—2002标准执行。

2.1.1 系统规划

以沼气池为中心, 厕所、畜禽舍、沼气池三结合, 使人、畜粪便能自动流入池内密闭发酵, 节省输送粪便入池的劳力;每天都有新鲜原料入池, 有利于提高产气率;沼气池建在棚内或住房附近, 管理方便, 输气管路距离短, 减少费用支出;有利于冬季保持池温。通过对农户庭院的优化设计, 合理布局, 使建池农户拥有清洁的厨房、干净的浴室、卫生的厕所、无蚊蝇的畜禽圈, 高效率的沼气池和排污系统, 使庭院干净卫生, 优美高雅。

2.1.2 池型选择

根据国标和农户的实地地质情况, 选择地下式混凝土结构圆筒型水压式沼气池, 构造合理、施工简单、造价较低、管理使用方便。

2.1.3 定容

沼气池容积, 结合农户的实际情况, 一般确定为8~10m3。

2.1.4 备料

建一户用8~10m3地下式混凝土结构圆筒形水压式沼气池, 用现浇混凝土法建池, 所需建池材料约为:水泥:1t左右, 1~2石子:2m3左右, 中砂:3m3左右, Ф6.5的钢筋5kg左右。建池材料质量应符合国标要求。

2.1.5 定位

沼气池与厨房的距离尽量缩短, 一般不超过25m, 远离树木和竹林, 防止树木根部伸展到池体, 造成损坏, 远离公路和铁路, 防止震坏池体, 尽量选在背风向阳处, 地下水位低、土质好的地方, 利于采暖保温, 提高产气率。

2.1.6 池坑开挖及池体浇注

必须由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经过相关专业部门培训的专业技工, 严格按照国标施工操作规程, 组织施工, 确保质量, 强化安全意识, 防止伤人事故发生。

2.2 输气管路设施

管路、输配气设施的配备与安装, 按GB/T7636—87标准执行。

2.2.1 所用管件、材料必须是取得相关专业技术部门产品检验鉴定合格的统一招标产品。

2.2.2 施工安装前, 对所有管道及附件进行质量和气密性检查。

2.2.3管路布置要求尽量做到:沼气池与灶具距离不超过25m;室内管路设计要合理, 安装要横平竖直, 尽量缩短输气距离, 保证灶前压力;所有管道接头要连接牢固和严密, 防止松动和漏气。

2.2.4 室外管道要埋地或架空铺设, 外加硬质套管保护、埋地承重保护, 以免压扁或被鼠咬破, 架空防日晒雨淋老化, 影响输气。埋地管道需在冻土以下。

2.2.5 管道以1%左右的坡度坡向最低点, 并在管道最低洼处安装积水器。横管每隔0.5m、竖管每隔1m用管卡固定。与照明线路距离不少于0.1m, 与动力线路距离不少于0.3m。

2.2.6 管道拐弯处用管件连接或90。大拐弯。

2.3 质量检验与验收

2.3.1 直观检察

对施工记录和沼气池各部位的几何尺寸进行复查、池体内表面应无蜂窝、麻面、裂纹、砂眼和气孔, 无渗水痕迹等目视可见的明显缺陷;粉刷层不得有空膨或脱落现象, 合格后方可进行试压试验。

2.3.2 试压

严格按照水试压法和气试压法进行测试, 确保不漏水、漏气, 符合要求后方可。

2.3.3 注意事项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85%以上时, 方能进行试压查漏验收。试压查漏应在气压表数值升至设计工作气压时, 稳压观察24h。

2.4 沼气池的启动

沼气发酵的启动技术很重要, 必须采用合理的启动技术。

2.4.1 发酵原料的合理配比

沼气发酵原料最适宜的碳氮比为20~30:1, 牛粪的碳氮比为25:1, 马粪的碳氮比为24:1, 羊粪的碳氮比为29:1, 是比较适宜的启动原料, 应首先选作启动原料。

2.4.2 启动原料的预处理

发酵原料在投料之前, 应进行堆沤处理, 以利于聚集热量和富集菌种, 堆沤时间根据季节变化进行调节, 夏季2~4d, 冬季1周左右, 堆沤原料温度升高到40~50℃, 颜色为深褐黑色, 即可入池。

2.4.3 启动原料的合理配比

沼气池的启动要求低负荷启动, 正常产气后, 逐步加大到设计负荷, 启动的原料浓度 (干物质重量比) 一般为4%~6%。

2.4.4 接种物的选择

为了加快沼气发酵的启动速度和提高沼气池产气量, 必须有大量菌种, 启动时, 加入量约为总料液10%~30%。

2.4.5 启动程序

2.4.5. 1

按要求的比例配料。配料比例 (重量比) 一般为:接种物:原料:水=1:2:5

2.4.5. 2 加水

从正常产气的沼气池水压间中取富含菌种的沼液加入, 再用坑塘、污水坑中发泡污水, 加至距活动盖口400~500mm处。水温应尽量控制在20℃以上。冬季水温应控制在35℃以上。

2.4.5. 3 测试料液pH

检测料液的pH值在6.5~7.5之间, 即可封闭活动盖。

2.4.5. 4 封池。

清除蓄水圈、活动盖及周围杂质, 将石灰胶泥均匀地铺在活动盖口表面上, 将活动盖放上, 活动盖与蓄水圈周边间隙要均匀, 用脚踏紧, 周围用黏土锤实塞紧, 将水灌入蓄水圈内, 养护1~2d即可。

2.4.5. 5 放气试火。

启动初期, 所产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 同时封池时池内还存一定的空气, 甲烷含量很低, 通常不能燃烧, 当沼气压力表达到4以上时, 应放气, 放气1~2次后, 即可点火正常使用。

2.4.5. 6 注意事项。

严禁用鸡粪和人粪作启动原料。活动盖密封施工要规范、认真, 确保不漏气, 蓄水圈要经常加水, 以防密封胶泥干裂、漏气。

2.5 沼气池的运行与管理

2.5.1 沼气池运行中, 不能加入有毒有害物质。

2.5.2 沼气池运行中, 不能一次加入过量的鲜青原料, 防止有机酸大量积累, 抑制产气。

2.5.3 沼气池外露的口都要加盖, 防止人畜掉进池内伤亡。

2.5.4 严禁在沼气池导气管上试火, 防止回火, 引起爆炸。

2.5.5 在使用沼气中, 燃气用具要远离易燃物品。

2.5.6 检修已使用的沼气池, 下池前必须做动物试验, 并要有专人守护。

2.5.7 沼气池入冬前, 要及时将塑料薄膜覆盖在畜禽舍顶面, 并检查畜禽舍墙体是否透风?是否保温?如有问题, 提前处理。

2.5.8 沼气池在冬季使用过程中, 严禁加入冻结成冰的畜禽粪便。

3 做好配套厨房改造

3.1 厨房地面

要硬化。

3.2 建造专用

沼气灶台, 长度大于1.5m, 宽度大于0.5m, 高度0.65米, 灶台及台上后 (侧) 墙面贴瓷砖, 高度在0.6m以上。3.3调控净化器横向偏离灶台0.5m, 距离地面1.5~1.7m, 净化器边设阀门控制板, 下方贴《户用沼气安全使用挂图》。沼气灯距离顶棚高度0.75m以上, 距地面2m以上, 距离电线烟囱要超过1m。

3.4 厨房要求

达到卫生、美观、实用、安全。

4 综合利用沼气、沼液、沼渣

4.1 沼气的利用

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 其中含有60%~70%的甲烷、30%~35%的二氧化碳, 还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氢、氨、硫化氢、氧和氮等。沼气作为优质气体燃料, 除用于炊事、点灯外, 还可广泛用于发电、孵鸡、育蚕、烘干、粮果贮藏、二氧化碳施肥等生产领域。

4.2 沼液的利用

沼气发酵过程中, 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基本上都保持下来, 因此沼液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同时, 沼液中存留了丰富的氨基酸、B族维生素、各种水解酶、某些植物生长素、对病虫害有抑制作用的物质或因子, 因此它还可用来养鱼、喂猪、防治作物的某些病虫害, 具有广泛的综合利用前景。

4.3 沼渣的利用

沼渣含有丰富的机质、腐殖酸、粗蛋白、氮、磷、钾和多种微量元素等, 是一种缓速兼备的优质有机肥。主要养分含量有:30%~50%的有机质、10%~20%的腐殖酸、0.8%~2.0%的全氮、0.4%~1.2%的全磷、0.6%~2.0%的全钾。其中的纤维素、木质素可以松土, 腐殖酸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具有良好的改土作用, 广泛应用于无公害蔬菜及果品生产。

5 沼气建设对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效果

目前, 我市通过项目研究共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1.5万户, 联户沼气工程6处, 大型沼气工程3处, 年可产沼气941.1万立方米, 折合标准煤10578万t, 年产沼液49.5万t, 沼渣9.7万t, 直接节支创收2465.4万元。农户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垃圾、畜牧养殖所产生的禽畜粪便、污水及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 经过收集, 全部投入沼气池内, 进行厌氧密闭发酵。既可杀死了人畜粪便中的虫卵和病菌, 使庭院卫生洁净, 蚊蝇减少, 又能得到优质能源和肥料。解决了农村脏、乱、差现象, 改善了村容村貌, 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6 小结

通过沼气的推广应用为农民提供了优质的清洁能源, 大大补充农民热能、电能的需求。并且有机废弃物的再利用所产生沼渣形成的有机肥为无公害、有机蔬菜等农产品生产提供了丰富的肥料资源, 同时由于发酵杀死病菌、虫卵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有效治理了环境污染, 改善了农村卫生状况, 彻底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显示了其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环保效益、社会效益。对农村生产可持续发展和新能源的开发及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有效保障。

摘要:本文就解决莱阳市农村普遍存在的“三大堆”、畜牧养殖业粪便等造成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沼气建设这一有效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 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保效益, 积极推动了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沼气建设,生态环境,污染,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农业部.全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工程规划, 2006-2010) [EB/OL].http://www.agri.gov.cn/xztz/po20070418570346665578.doc.2007-04-18.

[2]农村沼气发展进入新阶段.[EB/OL].http://www.ce.cn/cysc/ztpd/zt/zq/9/201101/05/t20110105_20683330.shtml.

发展农村沼气 建设和谐新农村 篇3

关键词:农村;沼气;建设

中图分类号:S21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030-1

农村户用沼气的建设工作,被列入了德惠市2012年十大民生工作计划。从2003年开始至今,全市累计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达1万户以上,其中,2012年新建2100户。在2012年的新农村建设中,德惠市将沼气建设与其他工程建设有机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新农村里,通过沼气池的厌氧发酵,把人畜粪便、废弃秸秆、生活垃圾这“三废”,转化为生活燃料、动物饲料、生产肥料这“三宝”,改变了村容村貌,发展了循环农业,增加了农民收入。从而使有了沼氣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更加受到乡镇政府及广大农民的欢迎。农民朋友形象地称沼气池是,能源池、生态池、致富池、连心池。目前广大农民建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主动通过乡镇政府争取沼气建设项目。德惠市已迎来了农村沼气建设工作的新高潮。

1 沼气引领绿色文明

发展沼气,给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农村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一是农民的炊事方式得以改变。有了沼气池的农户,炊事活动不再受烟熏火燎之苦,可以享受到和城市家庭一样舒适的炊事环境。实现了不见炊烟起、只闻饭菜香;二是农村的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建了沼气池的村屯,畜粪乱堆、蚊蝇乱飞的脏、乱、差状况不复存在;三是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提高。沼液、沼渣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腐植酸、微量元素、生长素。应用沼液、沼渣生产出的农产品,是质量安全水平较高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四是农民的经济收入有所增加。修建沼气池后,每户每年节省燃料费可达300元以上。沼液、沼渣在种菜、养猪上的应用,每户每年节支增收可达1700元以上;五是新农村的建设标准切实提高。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沼气池的能源效应、环境效应、生态效应和社会效应,在发展生产、整洁村容、宽裕生活、文明乡风各个方面,都切实发挥了主打作用,提高了新农村的建设标准。

2 安全管理共筑和谐

为保证安全,在沼气池的使用管理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做到安全发酵。电石、各种农药、刚喷洒了农药的作物茎叶、刚消过毒的畜禽粪便、肥皂水、洗衣粉水、油枯、骨粉、磷矿粉、糖厂的废料塘泥,严禁入池;二要做到安全使用。沼气池的进出料口要加盖板。沼气池装料后,农户绝对不许自行下池。管路上要安装限压放气阀。一次性进出料超过0.5立方米时,要打开放气开关。沼气池周围10米范围内,严禁吸烟、使用明火、燃放烟花、爆竹等;三要做到安全用气。严禁用明火检查各个开关、接头的漏气情况。使用沼气时,要先点燃引火物,再扭开关,先开小一点,待点燃后,才能全部扭开。沼气灶、沼气灯、输气管路,不能靠近柴草等易燃物品。而一旦发生火灾,应立即关闭开关,切断气源。严禁在沼气池导气管口点火试气。沼气池新投料或者大换料后,重复放气几次之后,再用引燃物进行点燃,经过大约10~20天之后,待风门调节到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也能正常燃烧而不脱火时,才可使用电子点火。在室内闻到有臭鸡蛋气味时,应立即打开门窗,同时关掉总开关。经过检查没有漏气现象,臭鸡蛋味完全消失后,才可使用明火。正常燃烧的沼气,火焰呈蓝色,稳定、透明、清晰。空气不足时,火焰发黄发长,空气过量时,火焰短而跳跃,并出现离焰现象。发现燃烧不正常时,要立即调节风门进行控制。用气过程中,火焰被风吹灭,或者被汤水淋熄,要立即关闭气阀,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此时严禁使用一切火种及电源开关;四要做到安全越冬。在10月20日之前,对沼气池进行一次换料,以换料一半为宜。在10月25日之前,在沼气池上覆盖玉米叶、稻草等。覆盖直径是6米以上,覆盖厚度是1.5米以上。

3 立足当前着眼未来

农村户用沼气池的建设已大大超出以前的概念,它是围绕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综合发展的系统工程、长期工程,技术内容更广、质量要求更高、更加需要精心策划和管理。要通过农户全覆盖的方式,抓好沼气社、沼气屯、沼气村、沼气乡的建设管理工作,以此来推动德惠市沼气事业的大发展。要借鉴城市物业管理的经验,探索对农村户用沼气池实行全托管式服务。即引导农民加入沼气合作社。农民加入沼气合作社后,只花很少的钱,就能享受到沼气池日常管护的全方位服务。

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生态家园 篇4

——石桥镇党委、政府

石桥镇位于嘉禾县北面,面积57.84平方公里,人口3.4万人,是个典型的农业大镇。近年来,我镇立足实际,大力发展畜牧业,年出栏生猪10万余头,家禽38万只。为了将畜禽粪便这一“废物”变成“宝贝”,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文明新村”这一目标,把沼气建设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切入点,建设生态农业的载体,按照“小沼气,大产业”的思路,积极实施沼气工程,“猪一沼一鱼一菜一粮”五位一体的生态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我镇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自2006年以来,我镇新建沼气池850口,其中仅2010年完成220口,占全年任务的210%。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明确目标,突出一个“动”字。

一是行政推动,强化组织指导。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土地、财政、农业服务中心等相关单位的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农村沼气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李柏福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制订下发了农村沼气建设实施方案,选配了事业心、责任感强的专业干部,并将沼气池建设作为促推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纳入目标管理考核范畴,明

1确职责和任务。同时,岐峰、周家、上坪、石古元等四个重点村也分别成立了沼气建设实施领导小组,在全镇上下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推进机制和互动机制。为明确干部职责,按照“镇规划、村实施、组监督、户落实”的要求,镇政府与项目村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各村在实行村干部包组包户责任制的同时,还与农户签订了“一池三改”合同书。为确保有序推进,真正把工作抓到点子上,把资金用到刀刃上,我们专门制定了《石桥镇社会主义新农村暨农村沼气建设实施意见》,制定了农村沼气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质量标准、进度要求和责任目标,对沼气池建设进行责任定位,消除工作“死角”,真正体现了“抓准、抓精、抓好”的要求。二是宣传发动,提高群众认识。大力宣传发展沼气的综合效益,用典型引导农户积极投入,建设和使用沼气。镇党委、政府组织相关人员到外地参观学习,邀请县能源办技术人员现场讲解沼气使用技术,介绍沼液沼渣综合利用的效果。通过走访养殖户,现身说法,印发宣传资料,同农民算经济帐、环境帐、综合效益帐等办法,使广大农民认识了沼气的意义和作用。三是示范带动,调动工作激情。首先,干部带群众。为推广沼气生产和综合利用技术,我们确立了“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村支书、村委主任和妇女主任等带头建沼气池,通过他们带动家族、亲戚、邻里建池,采取稳步推进的办法,做到建设一处,成功一处,带动一处。岐峰村委主任刘华锋、石古元村委主任罗日生、上坪村支部书记廖日生、木牛村支部书记罗建民、文书罗朝喜等村干部建成投入使用沼气池后,各自村支两委班子就立即组织农户前去参观学习,使群众知道使用沼气不仅能照明、做饭,而且省钱又省事,方便实用,消除了心中疑虑,增强了建设沼气池的信心和决心。其次,先进带后进。对于发展慢的村,镇党委政府组织召开沼气现场会,让后进村到先进村学习参观。如组织石市、泮桥、村尾、仙江等发展慢的村干部群众到岐峰、周家、上坪、木牛去学习参观,开现场促进会,现场办公,现场讲解,现场宣传,有效促进了全镇沼气建设的快速发展。

二、加大投入,用活一个“奖”字

农村沼气建设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六小工程”之一,是县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也是我镇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坚持国家确定的建设投资直接兑现到其他农户这一政策的前提下,为充分体现财政投资的引导作用,达到有效整合建池要素,圆满完成“一池三改”任务的建设目标,把国家投资政策和镇政府采取的“以奖代补”措施有机结合起来,镇里决定在项目投资不变的情况下,对达到要求和标准,并通过验收的“一池三改”户,每户补250元。对于进入农宅规划点,并使用沼气的农户,优先审批办理建房手续,同时对建筑营业税采取先征后部分返还的办法给予奖励。对缺劳动力的农户,村

里帮助备料,帮助运输,优先建池。通过一系优惠政策的扶持引导,极大的调动了农户建池的积极性,既保证了沼气建设有效资金投入,又缓解了“三改”投入对农户的压力,触动了农民迫切改善生活条件的兴奋点,激发了农民大力发展沼气建设的积极性。为保证用好以奖代补资金,我们专门制定了《石桥镇农村沼气建设奖补办法》,设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暨农村沼气建设发展基金,做到奖补资金落实,奖补标准明确,奖补对象公开,使奖补措施真正成为促进农村沼气建设的“助推器”。

三、讲求质量,强化一个“优”字。

全国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 篇5

2008-6-2

5为巩固农村沼气建设成果,确保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农村沼气国债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全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2006-2010年)》,提出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

一、加强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加强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是确保沼气池正常使用并充分发挥效益的重要基础,事关沼气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大局和广大建池农户的切身利益,是当前农村沼气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农村沼气经过了“两落三起”的发展历程。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我国出现了发展沼气的热潮,建设了600多万户,但很短时间后多数沼气池就报废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部分省市又掀起了发展沼气热潮,短短几年时间累计建设700多万户,但多数未能持久运行。“两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1983年底全国沼气保有量仅为400万户。“两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技术服务跟不上,农民欠缺建池施工和日常管理技术,不能及时有效解决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大量病池报废,综合效益难以发挥,资金浪费严重。这些历史教训说明,在沼气快速发展的阶段,必须高度重视服务体系建设,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沼气建设,各地也积极加大支持力度,2006年底全国农村户用沼气池保有量达到2200多万户,受益人口约7500万。当前农村沼气服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故障维修不及时,配件供应跟不上,脱硫装置较少进行再生和更换,进出料装备缺乏,大多数沼气农户不掌握综合利用技术等。例如,有的农户灯罩或纱罩坏了,要走上几十里山路,才可能购买到;有的农户沼气池运行了多年,竟没有进行过一次大换料,影响了正常产气;有的农户不掌握操作规程,换料时不关闭阀门,导致净化器被烧坏;有的农户缺乏安全知识,擅自开盖维修,个别地区导致了人员伤亡;沼渣、沼液等优质肥料不合理使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效益打了折扣。广大沼气农户急切盼望得到优质、规范、高效、安全的服务。

各地要充分认识加强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实做好。要认真总结服务体系建设的好典型、好经验,加强政府引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发展股份制沼气服务公司和民营沼气服务队伍,形成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的沼气服务体系。要通过加强服务促进沼气综合利用,推进沼气健康发展,提高沼气建设效益,解决沼气农户的后顾之忧。

二、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方便农民群众为出发点,将沼气服务体系建设与沼气发展协调推进。坚持“政府引导、多元参与、方式多样”和“服务专业化、管理物业化”的原则,逐步建立以省级技术实训基地为依托、县乡服务站为支撑、乡村服务网点为基础、农民服务人员为骨干的沼气服务体系,为沼气农户提供优质、规范、高效、安全的服务,巩固沼气建设成果。

(二)建设原则

1.政府引导,自愿建设。政府要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引导和带动各类社会主体积极参与沼气服务体系建设。要切实发挥各类服务组织的主体作用,不强迫命令,不包办代替。

2.创新机制,多元发展。要分类指导,积极创新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服务体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服务网点的可持续运行机制、以沼气管护为基础的乡村服务物业化机制等,增强持续发展能力。要因地制宜,不强求一律,鼓励发展协会领办、个体承包、股份合作等多种服务模式。

3.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要把服务体系与沼气建设同步规划、配套实施,建立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服务体系。要根据沼气推广范围,合理布局服务网点,既要保证农民能够得到快捷有效的服务,又要保证服务网点的效益和发展。

4.循序渐进,务求实效。要充分考虑沼气农户需求、沼气发展潜力、技术力量配备等因素,有计划、分步骤开展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避免一哄而上;要实事求是确定服务网点建设的标准,讲求实效,不贪大求洋,确保沼气农户受益。

(三)建设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国适宜地区县级沼气技术服务覆盖率要力争达到100%,乡村沼气技术服务的覆盖率要力争达到70%以上,形成上下贯通、左右相连、专群结合、功能齐全、运转高效、服务优质的农村沼气服务体系。沼气池建设、配件更换、进出料、技术指导等管理服务及时有效,初步实现物业化。通过强化服务,使沼气池平均使用寿命达到15年以上,80%以上的沼渣沼液综合利用。

(四)体系功能

省级实训基地重点是引进、试验、推广适用的农村沼气新技术、新产品和适用设备,开展新技术示范、展示、交流,培训沼气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开展沼气工技能培训及鉴定,示范培训新技术。县级服务站重点是定期对乡村沼气服务人员开展培训,应急事故处理,受沼气灶具和相关装备厂家的委托提供沼气配件和工具供应及维修服务。乡村服务网点重点是为农户提供建池、购料、加料、出料、维护维修、配件、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服务。省级实训基地和县级服务站主要由各地自筹资金建设,乡村服务网点由国家和地方共同支持建设,国家视情况给予补助。

三、乡村服务网点建设内容、补助标准

(一)建设内容与标准

以项目村为依托建立乡村沼气服务网点。每个网点具备为300-500个沼气农户服务的能力,原则上应具有“六个一”,即一处服务场所、一个原料发酵贮存池、一套进出料设备、一套检测设备、一套维修工具、一批沼气配件,做到服务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配件、有原料。

1.具有一处固定服务场所,经营沼气配件,存放服务装备,培训人员,接待服务农户。

2.因地制宜建设一个原料发酵贮存池,安装秸秆粉碎机,收集、发酵和储备原料,既为不养殖农户和临时缺料农户提供发酵原料,又随时处理有机生活垃圾。

3.配备一套进出料设备,包括进出料车、真空泵、储液罐等,运输沼液沼渣,为农户提供进出料服务。

4.配备一套检测设备,包括甲烷检测仪、便携式酸碱仪等,科学检测,安全服务。

5.配备一套维修工具,包括防爆灯、防护服、维修工具等。

6.购置一批沼气配件,包括灶具、净化器、脱硫剂、管路、三通、接头、开关、纱罩、灯罩等,保证维修更换的需要。根据需要购买发酵菌剂。

除服务场所外,建设一个乡村沼气服务网点约需投资3.1万元,其中秸秆沼气原料处理设备0.7万元,进出料设备1.5万元,检测仪器0.3万元,维修工具0.1万元,沼气配件约0.5万元。

(二)政府支持建设内容及标准

各级政府重点支持购置一套进出料设备(进出料车、真空泵、储液罐)、一套检测设备(甲烷检测仪、便携式酸碱仪)和一套维修工具(防爆灯、防护服、维修工具)。中央视情况按照不同标准予以适当补助。

中央对每个网点的补助标准为:西部地区1.9万元,用于购置进出料设备、检测设备和维修工具;中部地区1.5万元,用于购置进出料设备;东部地区0.8万元,用于购置部分进出料设备。其余由地方配套或服务网点单位或个人承担。

四、乡村服务网点建设机制

按照“服务专业化、管理物业化”的原则,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鼓励协会领办、个体承包、股份合作等多元运行机制。直接面向农户的技术服务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沼气生产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一)协会领办

按照“入会自愿、退会自由”和“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成立农民沼气服务协会(沼气合作社)。协会应有完善的章程和制度,规定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吸纳沼气农户加入协会,每月交纳一定的会费,享受规定的服务。

(二)个人承包

积极支持农民个人承包沼气服务网点,鼓励其与连锁公司或农民沼气服务协会(沼气合作社)等协作,并与沼气农户签订合同,承担购料、加料、出料、维护维修、综合利用等服务。

(三)股份合作

积极鼓励企业或个人成立股份合作制的沼气服务公司,建立连锁的乡村服务网点,按照有偿、自愿的原则,承担建池施工、建后服务、技术指导和运行维护等服务。

五、乡村服务网点建设组织实施

(一)网点选定

各地农村能源主管部门和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合作,根据当地实际,结合本方案,制定本地服务网点建设方案。各项目县农村能源管理部门根据本省方案,做好组织实施,择优选择服务组织。原则上,由各类服务组织自愿提出申请,县农村能源管理部门进行审查确认,发文公布。

(二)资金投入

各地要积极支持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安排专项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国家重点扶持条件较好、普及率较高、相对集中的乡村建设服务网点,为服务网点提供进出料设备、检测设备或维修工具。中央投资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三)采购管理

各级政府投资购置的沼气服务网点专用设备和物资由各省农村能源管理部门和发展改革部门组织统一招标、集中采购,其中中央投资购置的设备采购清单要报农业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备案。县农村能源管理部门要在服务网点的经营服务场所、物业服务人员、发酵原料贮存池、自购的设备和配件等都到位后,将采购的设备拨付给服务网点。各级政府投资购置的乡村服务网点专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使用权由省农村能源主管和发展改革部门做出具体规定,并切实做好设备拨付的监管。

(四)监督管理

南阳市农村沼气建设探讨 篇6

摘要:阐述了农村沼气建设发展现状,通过分析农户收入水平、建池成本、物业化服务等制约因子,指出在今后农村沼气建设中需重点关注的4个方面:强化服务体系,提高巩固率、研发新技术,提高产气率、因地制宜,提高补助率、扩大宣传,提高知晓率。

关键词:农村沼气;现状;对策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地处帕米尔高原东麓,塔里木盆地西缘古老的喀什噶尔绿洲上。属暖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温差较大,干旱少雨。农村沼气池建设经过近十年的实践和探索,强力推进以建造沼气池和改厨、改厕、改圈为主要内容的“一池三改”工程,实现了家庭用能清洁化、庭院经济无害化、农业生产集约化凸显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融合,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县农村沼气建设发展现状和制约因子

1.1 发展现状。

**县现有沼气示范户1.2万余户。通过走访调查6个乡1118户发现沼气户户均养殖家畜换算成猪单位为11—23头、改厕981户、改圈769户、改厨1008户;有保温措施1057户;原料自有985户、原料外购228户;原料种类以粪便为主897户、以秸秆为主107户;正常使用732户、间歇使用199户(原料短缺87户、自我管护不当112户);弃用155户(维修或维护费用过高54户、常年外出务工或家中无劳动力43户、有替代能源或其他58户);报废32户(住房搬迁32户);沼肥利用施用832户、丢弃286户。

从以上数据分析看:沼气正常使用率为83.27%;停用率为16.73%。停用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在实施“富民安居工程”进程中,对一些农户的房屋进行了拆迁和重新规划,致使沼气池弃用。二是大中型抽渣车进不了农户庭院,自己抽渣又嫌麻烦,费工费时,维护费过高。三是常年外出务工,家中只有老人和妇女,缺少劳动力、缺少肥料。四是有些农户秸秆、树枝等可燃物丰富,就地取柴烧火 1

做饭。

现在在运行的乡村服务网点有57个。配备了抽渣设备、检测设备、维修工具和沼气配件。网点人员是从乡镇农技站人员和村委会干部联合组成的,基本上每个网点有3名人员。

1.2 典型示范,效益引导。

***县沼气建设跳出了单一追求能源效益的小圈子,大力开展了以沼气为纽带,集种植业、养殖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一体的农村能源生态模式建设。产气效益:据调查,一个10立方米的沼气池,年产沼气500立方米,节约标准煤0.785吨,折款660元;节约照明用电250度(0.60元/度),节煤节电两项合计为810元;产肥效益:10立方米的沼气池全年可产沼肥23.1立方米,折款129.5元。沼液可以作叶面肥喷施,具有杀菌防病的作用,节省农药开支135.5元,节肥节药合计 265元。一个沼气池年纯效益为1075元。环境生态效益:沼肥的使用对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改良土壤团粒结构、培肥地力有促进作用。同时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还可以防止土壤板结,减轻化肥农药对农田环境造成的污染。1立方米沼气完全燃烧后,能产生相当于0.7千克无烟煤提供的热量,但却没有煤燃烧产生的废弃物和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每个沼气户年可节柴2吨,相当于6亩林地的年生长量或75-150亩干旱、半干旱草地的年地表生物量,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生态建设成果作用非常显著。使沼气的功能由生活领域扩展到了生产领域,环境领域,生态领域。在促进示范户增产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建成了一批标准高、示范效果好、带动作用强、影响力大的生态家园典型示范村。

1.3强化宣传,乘势而上。

***县编印了农村沼气宣传挂图1万幅,通过采用多种方式和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展示了沼气的魅力,有力地推动了沼气事业的发展。在项目开工前,派出工作组进村入户,对自愿建池户进行摸底调查、筛选登记,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为有序开工、有效施工、按时完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制约因子

**县属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发。在农村沼气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2.1 农户收入偏低,自筹资金困乏,改厕、改厨、改圈配套跟不上项目的要求。

在项目建设中需要农户挖坑、提供沙子和石子,这部分资金需要600元。建厕所需要资金1200元、建厨房需要资金2300元、建棚圈需要资金3000元,合计为7100元。收入一般的家庭拿不出这部分钱来。

1.2.2 原材料和人工费用上涨,建池成本增加。

据测算:1.8吨水泥需要972元、钢筋20公斤需要110元、红砖300块需要165元、管材灶具密封剂需要660元、模具需要400元、人工费需要1200元、各项管理费需要435元,合计为3942元。

1.2.3 后继服务跟不上。

大中型抽渣设备进不了农户的院落,小型抽渣设备不出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沼气的建设和推广步伐。新疆的农户多养殖牛、羊,肥料中含有大量的饲喂剩余的秸秆、树枝,在抽渣过程中,这些秸秆和树枝往往堵塞抽渣口,造成抽渣困难。

1.2.4 物业化管理人员缺少。

由于抽渣困难,企业不愿意干,村委会事无巨细也不愿意揽这样的脏活,只能让农技站的人员做抽换料工作。推进农村沼气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农村沼气建设是近年来大力推广的一项富民工程,是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得民心工程,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农村新能源。通过近10年的建设、使用和宣传,农民对沼气的认知度、认同度、依赖度在逐年提升,建设需求非常渴望。

2.1 进一步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户用沼气巩固率和利用率。

今后,在规划和计划中,应优先安排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抓紧健全县、乡、村三级沼气服务网络,创新服务机制。因地制宜,探索推广服务体系市场化运营,或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为用户提供安全、方便、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加强对沼气用户使用知识培训,提高群众的技术素质,及时排查解决问题。

2.2 研发新技术,提高产气率。

主要是针对户用沼气,解决多原料混合发酵、沼气池易结壳、季节产气差异较大、脱硫效果较差等问题。通过改造沼气发酵与利用实验室、配置仪器设备,开发沼气池自动破壳装置、高效脱硫装置、双级太阳能保温技术、易于推广的新型沼气池等,提高户用沼气的产气率和综合利用水平。

2.3 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户已经建池,不能承受一定经济能力的农民渴望建池却建不起池。所以,项目的实施难度会越来越大。一是在现有补助的标准的基础上,适当提高补助标准。二是综合参考地方财政状况、收入水平、贫困县等因素制定出台优惠政策。三是将改厕、改圈资金捆绑使用,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增加对沼气建设投资的力度。

2.4 进一步增强对沼气认识。

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探索 篇7

关键词:沼气服务体系建设与管理,存在问题,对策措施

1 建设背景

农村沼气建设, 是“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村沼气的发展, 有效拉动了内需, 解决农民就业问题, 优化农业结构调整。通过新增农村沼气项目建设, 以沼气为纽带拉动养殖业、种植业和其他各产业的发展, 带动了当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进一步改善民生。农村沼气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丰富了内容、注入了活力, 为农民提高了生活质量, 改善了生产条件, 增加了经济收入。在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农户劳动强度、加强文明村镇建设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

鹿阜街道办辖49个村委会和4个社区居委会, 202个自然村, 国土面积663.94km2。2013年底全街道办总户数43264户, 其中:农村户数42456户;全街道办总人口174496人, 其中:农业人口148596人, 少数民族人口39382人, 分别占全街道办总人口的85.2%和23.81%。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鹿阜街道办的农村沼气呈现出长足发展的态势。

鹿阜街道办抓住省“九五”沼气重点项目和农村沼气国债沼气项目建设的机遇, 大力发展以沼气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 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 随着省级沼气重点县项目和农村沼气国债项目的实施, 鹿阜街道办沼气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止2013年底建成沼气池10146户, 占总农户数的23.9%, 受益人口3.8万余人, 建成大型沼气工程1座, 建成5所学校新农村新校园卫生厕所沼气净化工程11座。农村沼气建设取的成效, 受到了农村广大群众欢迎和社会的认同。保持农村沼气建设规模效益, 其重要举措, 是加强农村沼气的建后管理和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2 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农村能源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群众性、广泛性和分散性。要保持和发挥农村沼气的综合效益, 指导与帮助众多农户管好、用好生态家园发展模式的沼气工程, 建立完善农村沼气服务体系是不可缺少的紧迫任务。沼气建设是“三分建七分管”, 由于服务体系不健全, 建后服务跟不上、“三沼”利用率低, 影响了沼气综合效益的发挥。在保证建设质量和数量的前提下, 建立专业化的管理服务体系, 为沼气用户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优质服务, 势在必行。鹿阜街道办在加强沼气建后服务和管理等方面, 在实践中积极开展探索和大胆的尝试, 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体会。

2.1 指导思想

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方便农民群众为出发点, 将沼气服务体系建设与沼气发展协调推进。坚持“政府引导、多元参与、方式多样”的原则, 坚持专业化施工、市场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的总体思路, 以稳定队伍、健全网络、完善机制为重点, 采取政府引导、效益吸引、典型带动等措施, 构建沼气建设服务体系。

2.2 建设情况

结合街道办情况与实际, 提出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 需构建街道办村二级服务网络。提出建立街道办3个服务站, 49个村级服务网点的发展规划。通过5a的努力, 已建成街道办3个服务站, 53个村级服务网点, 完成了计划建设目标, 构建覆盖全街道办服务站、村二级服务网络体系。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运行, 使全街道办53个网点, 1万多户沼气用户和1座沼气工程, 5333.3hm2农产品基地得到全面较好的服务, 覆盖率达到100%。这个服务网络的运行, 使众多沼气用户解除了后顾之忧, 促进提高沼气综合利用的范围和技术水平, 提高沼气建设效益, 农民群众得到实惠, 推进沼气事业健康发展。通过全街道办服务站强化对村级沼气建设后续服务, 大大提高了沼气池使用率和延长使用年限, 提高了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率, 有效地遏制畜禽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 促进了农业清洁化生产, 美化环境、节能降耗, 有效地减少农业、农村污染, 降低生产成本, 为推进鹿阜街道办以“猪—沼—果蔬”生态农业模式的发展, 发挥了十分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对全县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2.3 建设内容与标准

为巩固农村沼气建设成果, 提高沼气利用率, 为沼气农户提供优质、规范、高效、安全的服务, 街道办的沼气服务体系, 积极探索以街道办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依托, 构建街道办、村二级服务网络。

街道办成立农村沼气中心服务站。抓住国家扶持建设农村沼气服务网点项目的机遇, 建立指导全街道办服务网络技术的沼气服务, 按照农业部的基本标准, 达到了“六个一”的要求。即:建有一处经营场所、一套出料设备 (一辆出料车) 、一套检测设备、一套维修工具、一批沼气配件、一套培训和教学多媒体设备。其主要职能, 是定期对村服务网的沼气技工开展培训;负责应急事故的处理;经营沼气配件, 引进新产品, 为街道办服务网点提供设备、配件;接待群众来访, 及时搞好技术咨询服务和安全检查。

街道办服务站固定专人负责, 技术咨询、安全检查、维修实行无偿服务, 配件供应采取市场运作。利用项目资金为每个服务站购置了一套出料污水泵、一套检测设备、一套维修工具和一批沼气配件。乡镇服务站达到了“六有”的要求, 即有人员、有牌子、有场地、有电话、有维修设备工具、有沼气配件。

在53个行政村设置了驻村的沼气服务网点。全街道办53个村沼气服务网点已挂牌成立。农村的沼气服务网点, 采用整合行政村公房或在“沼气生产工”技术人员的家里设置的办法。服务网点坚持达到“七个有”:有一处固定服务场所, 经营农村能源配件, 存放服务装备, 提供培训人员, 接待服务农户的场地。有一名懂技术的维修人员, 做好培训工作, 接待服务农户。有一套沼气池进出料设备 (污水泵) , 利用拖拉机或牛车运输沼液沼渣, 为农户提供进出料服务。有一套检测设备, 包括甲烷检测仪、便携式酸碱仪等, 科学检测, 安全服务。有一套维修工具, 包括安全照明灯、防护服、维修工具等。有一批配件, 包括灶具、净化器、脱硫剂、管路、三通、接头、开关、纱罩、灯罩及农村改灶的灶芯、炉条等, 保证维修更换的需要。有一户沼气池, 提供发酵原料, 对维修的沼气灶具、饭煲进行测试、检验。服务人员, 以经过培训的“沼气生产工”或村干部 (农科员) 为主, 在街道办服务站的具体指导下, 主要负责故障排除, 灶具维修, 为农户提供配件供应。服务站实行自负盈亏、安全自负的办法。服务人员也可挂靠服务站, 自行组建服务队, 为农户提供有偿服务。

2.4 运行模式

坚持“政府引导、多元参与、方式多样”的原则, 坚持专业化施工、市场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的总体思路, 街道办服务站有专业人员管理。村级服务网点, 初期建设的启动, 由政府补助建立;体系运行在3a内, 由财政按每年每个点补助3600元的服务费, 3a后自负盈亏, 可从有偿服务农户中取得低额服务费。

3 建设要求

3.1 规范名称和职责

为了加强管理, 服务站名称统一。如“石林县街道办农村沼气服务站、石林县农村沼气服务网xxx村点”。要求每个服务网点, 必须有固定的服务场所、服务电话、专业的服务人员, 必需的设备和常用的配件、工具。服务网点在街道办农村沼气服务站的指导下, 抓好沼气维修服务管理, 经营各种沼气配件, 为建池户提供建池、安装、维修、管理等具体服务。

3.2 制定服务内容

各个网点的服务内容, 包括6个方面:建立沼气用户档案;指导用户科学管理、安全使用沼气;帮助用户建立“畜—沼—粮 (果、菜) ”能源生态模式, 指导用户开展“3沼”综合利用;每季巡视用户沼气池, 检查沼气池及配套系统安全运行情况, 及时排除故障;提供病池维修、沼气池出料、更换脱硫剂、维修管路、更换破损管件、灶具修理等服务项目;公示收费价格。

3.3 公开选聘工作人员

服务网点工作人员的选聘,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综合考虑, 择优聘用。必须持有沼气生产工职业资格证书, 并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必须善经营、会管理;为群众所信赖、甘愿为群众服务的当地农民技工。

3.4 配备服务设施, 完善服务手段

服务网点要尽量选择在交通便利, 沼气用户相对集中的地方;必须有进出料配备;有建池、安装、维修工具;有服务热线电话和交通工具;有服务网点标牌、规章制度和公示栏。

3.5 强化管理措施, 打造服务品牌

为加强管理, 规范服务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各网点必须在当地公开服务内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举报电话, 切实使服务公开、透明。具体要求是:服务网点工作人员要爱岗敬业, 树立服务意识, 全方位为沼气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实行严格责任制, 服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并要执行包质量、包使用、包服务。设立服务电话, 服务人员在接到电话后要及时赶赴现场检查维修。规范服务标准, 实施统一采购, 统一服务, 统一价格, 保证不出现乱收费, 乱加价现象。

4 存在问题

4.1 农户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不强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部分农民转变了用能方式, 使用电饭煲、电磁炉或液化气。再有, 部分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 留守的老、幼、妇没有体力和能力管理沼气池。管理不到位, 造成沼气池的使用不正常, 有的1d能用1次, 或几天能用1次, 或停用。

4.2 网点人员收入低, 难维持

网点服务人员的生活收入, 主要依靠开展有偿服务获得, 由于农户分散和数量等因素, 他们收取的服务费不多或收费困难, 致使不愿意主动上门服务, 导致网点运行艰难, 也影响了农村沼气池的正常使用。

5 建议

5.1 高度重视

沼气服务网点建设是一项公益性事业, 事关广大建池户的切身利益。各级有关部门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拓展新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农村沼气服务网点的运行机制。

5.2 加大投入

2008年, 国家开始对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投入补助资金。一般, 每个网点补助1.9万~4.5万元。但按“六个一”要求, 建设一个网店, 如果购置多功能服务车, 需资金10余万元, 自筹资金压力大。每个服务网点建设, 政府除考虑对设备、物资补助外, 体系的运行, 还应适当考虑服务人员的费用。建议:政府每年安排一定资金, 按照每户沼气池每年60元 (每月5元) 的标准, 补助到网点服务人员, 确保他们有稳定收入, 使其安心工作、潜心服务。

5.3 强化监管

农村沼气建设的现状及思考 篇8

一、沼气发展的现状及作用

近年来,在抓好农村能源建设的同时,突出了以沼气池建设为重点的能源建设工作,把农村沼气池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的德政工程、生态工程、富民工程来抓,坚持采取“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建设方针,对农村能源建设进行总体规划,掀起了农村沼气能源建设的新高潮。

(一) 沼气池建设的基本情况

2003年以来,我们特区沼气池建设规模日趋增长。据统计,2003年全区完成沼气池建设1500口,2004年完成沼气池建设1600口,2005年完成沼气池建设2065 口。至2005年末,全区各乡镇累计建池11000多口,建成以沼气池为主的能源示范村25个。

(二) 沼气池建设的良好效益

1.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沼气发酵的原料主要是人畜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经过发酵后的沼液、沼渣是一种优质高效的有机肥料。沼气用于做饭、照明,沼液、沼渣下田下地,利用沼液、沼渣作为水稻、水果、蔬菜等的肥料或养料,不仅大大减少了化肥的用量,而且能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农村沼气池的建设,总是与厕所、猪圈等相配套,沼气池便能充当一个消毒池,改变农村臭气熏天的环境,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沼气建设与生态农业紧密结合,沼气建设以 “猪-沼-粮、猪-沼-渔、猪-沼-果、菜”等多层次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建设,带动了生态养殖业和高效种植业的发展,收到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2.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户用沼气的大发展,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创造了重要条件,农民形象地称沼气池为“富民池”。据实际测算,建一个6立方米的沼气池,包括三改配套(改厕、改厩、改厨),一次性投入2000元左右,一般可使用20年,每年可为农民节约燃料费200—300元;用沼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可节约农药化肥开支200元;特别是以沼气为纽带的庭院经济的发展,可带动养殖业的发展,达到以沼促养的效果。每个沼气池每年可为农户节约开支1000—2000元,从生态、环保方面来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作用上说,沼气池建设具有明显的综合价值。利用沼气池效应带动农村的改厕、改厩、改厨工作, 从而带动道路、卫生、水利等方面的工作,可以促进村容整洁新农村的建设。

3.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发展农村沼气,不仅使农村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而且通过改厕、改厩、改厨等建设,把农村的“三废”(秸秆、粪便、垃圾)变成“三料”(燃料、饲料、肥料),可以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沼气池的修建,能有效扭转农村卫生状况差的局面,有力地保证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文明,保证了农村朝着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向发展。

二、沼气池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沼气池的发展不仅解决了农村做饭的能源问题,还可解决部份照明、防寒保暖、发电等能源,同时又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但目前沼气建设过程中也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沼气池建设资金筹措困难

我区对农户修建每口6立方米的沼气池,给予扶持资金500元(绝少数经济困难的农户扶持资金1000元)的补助,这对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村来说,这点资金显得太少。一些经济条件较困难的农户,由于没有大笔资金一次性投入而不能建池。2005年共建沼气池2065个,按照建一个6立方米的沼气池(包括改厕、改厩、改厨),投入2000元资金,沼气池建设共需资金400多万元,但2005年全区争取国债资金和扶贫、小型公益设施建设等资金只有105.5万元。其余部分就必须依靠财政、部门及农户筹措。资金来源渠道狭窄,农户建设资金筹措困难,客观上影响了农民建池的积极性。

(二)农村沼气池分散难管理

有些乡镇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技术服务不到位。部分农村的农户住房分散,所建沼气池也非常分散,使得很少的技术人员难于上门服务和管理。部分乡镇的贫困农户,政府利用扶贫资金帮助建好了沼气池,但服务不能及时到位,导致很多建好的沼气池闲置,没有达到发挥的效果。

(三)沼气建设与发展生产不相配

我区的沼气池综合利用率较低,没有跳出就沼气抓沼气的小圈子,没有从生态家园、生态农业、能源开发的高度开发利用沼气池,往往是“就能源抓沼气”的思维模式,农村沼气池建设与发展种养殖业规模、改善生活条件、改善生态环境还没有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专业技术人员不足

目前,全区累计已有数百人取得了沼气生产工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但与累计建池11000个、且年均1400个以上的发展速度相比,专业技术人员明显不足。技术人员培训速度滞后于沼气发展速度,基层服务组织力量薄弱,致使一些沼气池质量标准降低,配套设施不到位,影响其发挥应有效益。

三、沼气池建设工作中的几点建议

沼气池建设能有效节省农民的消费能源,达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目标,能改变农村畜禽乱跑、污水遍流的脏、乱、差局面。在已建成沼气池的部分农村,沼气池被农民形象地称为发家致富的“聚宝盆”,农民自编顺口溜赞沼气:“养猪积肥造沼气,家家户户有福利,不用烧煤少花钱,打开气门能做饭,沼气好处说不完”。为了促进农村沼气池建设,结合我区实际,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统筹安排,科学规划

持续快速发展沼气池建设,就必须统筹安排,切实搞好规划,增强工作的计划性。

(二)多方筹集资金,增加对沼气建设的投入

首先,要加大对沼气建设的扶持力度,及时拨付配套资金。其次,要充分发挥农民的投资主体作用。第三,加大信贷投入。第四,积极争取国家支持。

(三)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建设水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沼气的推广与应用涉及能源、建筑、种植、养殖和微生物等多方面学科,而且沼气池建设实行的是职业准入制度。因此,要尽快加强专业技术推广队伍和沼气池施工队伍的建设,经常开展沼气技术标准、技术规程、技术模式等新知识的培训,结合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一大批懂技术会操作的農民技工,做好沼气池使用情况的跟踪服务工作,进一步提高沼气池的合格率、使用率。

(四)加强行业指导,提高沼气池使用效益

农村沼气建设的发展,将带来对沼气日常管理、沼气配件和技术维修服务需求的迅速增长,只有服务质量上去了,沼气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如果缺乏管理和服务,会导致群众对沼气池的信任度下降,不仅使部分沼气池就此闲置,损害了农民的基本利益,而且同样损坏了业务部门的自身形象。为此,要把沼气池建设的全面服务与管理作为维护农民利益、树立部门形象的根本出发点,加强行业指导,搞好技术服务,达到持久发挥沼气池效益的效果。

发展沼气池建设新农村经验材料 篇9

群众收入有效地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健立机制,强化责任意识。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了沼气能源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具体抓。二是明确奖惩,对驻村乡干部实行分片包干、分工合作、任务到人并与下乡补助等挂钩;对建池积极性高的群众在资金、物资上倾斜扶持;对沼气建设任务完成好的村优先考虑评优评先并在乡党委经济工作会上给以重奖。在今年的经济工作会中,我乡在乡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拿出1.2万元对松西、桑坪、新坡下杨、寿水、郭家6个沼气建设先进村进行了表彰通报。通过完善机制,形成了全乡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抓沼气的工作局面,有效地促进了我乡沼气能源建设的快速发展。

二、多轮驱动,强化资金筹集。

一是宣传发动。我们通过全乡村主干会议、集中培训,通过张贴广告和标语、新闻报道、组织干部和业务骨干进村入户宣讲等形式,大力宣传沼气是一种经济、高效的可燃气体,不需钱买,家家户户都可用来烧水、做饭、取暖、点灯的新型优质可再生能源。同时给农民兄弟算好三笔帐,即政策帐、经济帐、生态帐,政策上,省、市、县都在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政策,号召大家抢抓机遇抓紧建池;经济上,现在的煤、液化气都在涨价,而农户只需一次性投入一点钱建一个沼气池通过综合利用,就可长期受益,在经济上是非常合算的;生态上,沼气池建成后,农村的厕所、畜禽圈舍等环境卫生的脏、乱、差状况都将得到有效的改善,且用沼气池,不用再受烟熏火燎之苦,能有效保护好森林植被提高群众的身体健康。二是示范带动。我们先后建立了松西、下杨、新坡、寿水4个示范村有200户示范户,并召开了5次全乡的沼气建设现场会,先后有3000多群众到示范村参观考察,通过示范户的现身说“法”,让沼气建设带来的实惠摸得着、看得见,极大地调动起农民兄弟发展沼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群众从原来的“不敢干、不愿干”,变成了“争着干、抢着上”的新局面。三是政策推动。建一个沼气池平均约需资金2500元,在推动过程中,我们积极研究、分析上级政策,制定了“向上争、财政挤、农户筹”的措施,多轮推动沼气建设。向上争:我们主要是抢抓我乡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机遇,把农村能源沼气建设与扶贫等项目进行“打捆”,实行建沼气与改厕、改畜、改圈、改水、改电、改路同步进行,整体开发。共争取各级各类资金70多万元。财政挤:我们在乡财政形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建设好沼气池的农户给予100-200元不等的奖励,以提高建沼气池的积极性。农户筹:主要是引导村集体和农户筹资投劳,两年来农户筹资就达15万元、投劳近万个。

三、严格管理,强化服务保障

一是严格监督执行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技术要求组织施工,坚决做到“四不”:不划线不开挖,不备料不配套,不配套不给灶,不产气不给报,实行质量包干,确保建一池、成一池、用一池。二是物资发放实行公示。物资发放由驻村干部和村组物资监管员共同负责,并定期在项目村村务公开栏公布,确保建设物资足额到户,对上级的扶贫和补助资金在建池验收合格后,采取直补方式直达到户。三是建好技术服务站。积极配合县能源办在市场建好一个沼气技术服务站,为建池户提供技术指导和提供沼气器材服务。积极搞好建后服务工作,给建池户吃下“定心丸”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

发展富民池建设新农村

中共延寿瑶族乡委员会 延寿瑶族乡人民政府

近年来,我乡把沼气池建设作为践行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来抓,仅去年全乡就完成沼气池建设240口,今年又完成35口,是全县沼气建设最多的乡。到目前止,全乡已建沼气池429个,建立沼气示范村4个,沼气入户率达到了10%,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农村沼气的快速发展,既解决了群众燃料难的问题,又净化了村容村貌,增加了群众收入有效地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上一篇:关于关怀的作文500字下一篇:学习部4月份工作总结和5月份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