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浙江下山移民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2024-10-26

对浙江下山移民工作的调研与思考(共6篇)

对浙江下山移民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篇1

对浙江下山移民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文/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调研组

编者按:为了建立健全下山移民长效机制,真正实现“迁得下,稳得住,富得起”,促进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最近省发改委对11个市、7个县(市、区)作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与基层乡镇、下山移民进行了面对面和富有成效的交流、座谈。经过调研考察,对全省下山移民取得的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清醒的把握,对进一步做好下山移民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

1984年,青田县山口镇一部分居住在高山上的群众自发沿江沿路投亲靠友,举家搬迁下山,不仅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而且开阔了眼界,走上了致富道路。之后,全省的下山移民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快而由小到大,逐步加快,经历了一个由近到远、逐步向中心村、中心镇迁移的过程,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分散迁移,逐步向有组织、由政府主导,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进行的过程。特别是1996年以来,各级地方政府把引导农民下山作为加快脱贫、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的重要举措摆上议事日程,坚持“群众自愿、政府引导”的原则,积极引导地质灾害点、高山边远山区和革命老区等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自然条件差的山区农民搬迁下山。据统计,自2000年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和“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以来,全省共建立下山移民小区(点)1147个,累计搬迁山区农户8.36万户、28.86万人。当前,全省下山移民正从过去的分散搬迁向整村整乡搬迁转变,从过去的沿交通干线、中心村移村建村向县城和中心镇移村建居建区转变,从过去的下山后就业以务农为主向从事二、三产业转变。

一、下山移民的基本经验

总结这几年来浙江下山移民工作,各地都普遍做到“三个结合”,即坚持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相结合,坚持自力更生与适当补助相结合,坚持全面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具体来讲,主要是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统筹发展规划,增强下山移民工作的科学性。下山移民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移民的对象不同,具有多样性、梯度性、复杂性,各地的条件也不同,既要立足当前移得下,又要面向未来稳得住,富得起,统筹规划显得十分重要。青田县从1993年起就高起点制定下山脱贫总体规划,规划既立足于解决当前下山脱贫的紧迫问题,又兼顾今后的发展生产、城市化建设的深层次问题。第一步从1993年到2000年,规划30个行政村210个自然村4万人下山脱贫;第二步从2001年到2010年,把全县最贫困、自然条件最差的150个行政村8056户、29001人分步搬迁下山。同时编制了扶贫小区规划,从有利于下山农民的脱贫和强镇战略的实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选择地理条件相对优越、辐射面广、贫困人口又相对集中的沿江沿路的11个乡镇创办扶贫小区。余姚市在2001年底实施整体移民集中安置试点与梯度生态移民试点的基础上,着手制订了山区人口“内聚外迁”五年规划:一是规模移民集中安置规划。充分考虑移民承受能力、人口流向及生活、就业、就学便利等因素,在城区选择地价适中、基础设施配套较好和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的区块,规划了2个共300余亩面积的首批移民多层住宅新村,计划安置移民2500户、9000人。二是梯度生态移民规划。对自然条件和人居环境较差,在册户数20户左右的自然村,实施以迁村并点为主要内容的梯度生态移民,计划用五年时间,山区自然村由原来的469个减少到300个以下,鼓励和促进山区人口向中心村或较大规模村转移。两年来已整体搬迁自然村66个,梯度转移山区群众1063户、3159人。2.制定优惠政策,激发下山移民的积极性。从各地的实践看,优惠政策包括资金补助是最受到下山移民欢迎的载体。总的看来,优惠政策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第一是规费方面的减免。温州市政府为鼓励下山脱贫,免缴水利建设基金,其他行政事业性收费按规定程序报批减免,全额返还城镇建设配套费,用于移民所在地城镇配套费建设。温州市各个欠发达县对下山移民户在搬迁、建设、房产证件领取过程中,规划建设、土地、财政、工商、林业、水利等规费都予以适度减免或全免;供电、供水、交通、卫生、电信、广电等配套设施的投入,基本上按成本价收取。遂昌县按照能减则减、能免则免的精神,共有12项规费给予优惠或减免,人均达6000元左右,激励村民自发搬迁。

第二是土地方面的优惠。安吉县规定对乡镇定点下山移民的农户,由政府无偿提供建房基地,所需生产用地,由迁居地政府和村组织负责,帮助其从就近农民或村集体中承包和租用。宁波市各县市对下山移民后退宅还耕土地整理面积以每亩2万至3.3万元不等的价格实行补偿,并规定了补贴到各农户的具体比例。余姚市采取“政府调控、市场运作,谁整理、谁受益和土地整理折抵指标商品化”的办法,统一实施移民旧村土地整理和置换工作,既解决移民新村建设用地指标,又推进移民安置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青田县政策规定扶贫小区土地出让金及配套设施费的全额、土地征用税的50%返还乡镇用于扶贫小区三通一平建设,下山脱贫的农民在小区内建房土地出让优惠20%。

第三是对农民的直接补助。各地在农民梯度转移时,强调以农民为主、政府适当补助的原则,坚持“政府能基本承受,移民能基本接受”的原则,改以往的暗补为明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温州市从2000年以来,省、市、县财政用于扶持下山脱贫的资金共达6100万元,为加快下山移民力度,从2005年开始每年安排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下山脱贫补助。余姚为扶持贫困户移民下山,对贫困户移民下山拆除旧房的,由市安排专项资金给予每户10000元的补助,梯度移民至山区中心村或人口相对集中行政村的,给予每户8000元的补助,对山区整体迁移到移民新村的,根据实际购房户数,给予每户7000元的补助,专项用于移民新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减轻农民下山的经济负担。

3.注重科学选址,推进移民小区有序建设。下山移民到哪里是政府和农民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选址科学,不仅能吸引更多的农民下山,也有利于当地政府更加有效开展工作。温州市结合块状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行政区划调整,采取“梯度和整体移民相结合,分散移民和集中安置相结合”的办法,分别在县城、中心镇、中心村规划建设一批“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下山脱贫小区、点。一是依托城区和中心集镇的民工之家,如在两市三区实施的“安心工程”,现已建成21万多平方米,解决了约4万人的居住问题;二是依托普通集镇的下山脱贫小区,如平阳县山门镇利用溪滩杂地103亩,分三期建设下山脱贫小区,现已安置437户1755人;三是依托中心村的下山脱贫点,如文成县周壤乡在乡政府所在地村建设下山脱贫点,使周边高山上的自然村100多户农民迁移下山;四是投亲靠友式的分散安置,取得理想的效果。嘉兴市在安置三峡移民时坚持“六不安置”原则,即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全县市区人均水平的村不安置,交通不便、水、电设施不完备、远离集镇的村不安置,村级班子不团结、矛盾和问题较多的村不安置,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属于贫困村的不安置,从而为移民的生活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仙居县针对移民的不同经济状况,充分考虑移民经济实力的差异,合理安排不同层次的移民:对于经济条件好的移民,安排他们到位置好的小区落户;对于有经商能力和经商意识强的移民,则安排在适合从事各种商业活动的商业区落户;对于经济比较困难的农户,安排在地价便宜的住宅区落户,确保他们安居下来。4.切实保障权益,解除下山移民后顾之忧。农民下山后,正确处置旧宅和原生产用地,在移民地拥有生产资料,以确保农民享受“国民待遇”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宁波在加大动迁力度的同时,建立了专门的服务机构和服务窗口,进行宣传,接受咨询,开展培训,做到指导进村、拆迁到场、服务到人,解决移民后顾之忧。余姚为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实行“六个公开”,即抓好移民的统一公开安置,实行安置政策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审核结果公开,安置结果公开,移民资金使用管理公开,接受社会各界全程监督。还组织山区乡镇在城区建立外出人口中介服务组织,开展劳务中介、旧房中介、就学联系、审批办证、计划生育等服务工作,帮助山区群众解决移民下山中碰到的难题。在保护农民权益方面,各地普遍实行“三不变”政策,即对山区移民原有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不变,集体资产享有权不变,土地承包权、林木收益权和自留山使用权不变。切实保障移民落户权益,同等享受有关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移民下山转为城镇居民户口的农户,其就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与安置地城镇居民的同等待遇。

5.加强素质培训,提高下山移民就业能力。对于广大下山的农民来说,下山移民意味着重新创业,提高农民就业能力,掌握一门致富的技术、寻找一条致富的门路,是让他们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的必备条件。各地纷纷把职业培训作为下山移民工作的长效机制来抓,政府买单,实行免费培训。衢州各地对下山移民的培训、输出实行“三优先”,即优先安排计划、优先安排补助、优先推荐就业。在培训方向上突出非农就业技能培训,如衢江区2004年专门在乌溪江库区困难群众移民小区开展“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活动,组织了19家企业、4个培训学校现场招工、招生,吸引了1000多人。据初步统计,近几年衢州市累计下山移民的4.8万人中,参加各类培训人数近2.8万人,近2万人实现了就业。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1.规划不到位。目前各地规划编制进展不一,以杭州为例,尚无县(市)级下山移民总体实施规划,有的乡镇虽有一定的搬迁计划,但受诸多条件的限制,项目工程未能按期实施。临海沿江镇白箬潭村系泥石流控制区,每年台风季节,镇里组织人员上山转移村民,在镇里租用民房安置村民,但由于缺乏统一安置规划,无用地指标,移民小区一直无法落实。目前下山移民大多由欠发达乡镇自行组织实施,导致下山移民规模普遍较小,移民点建设普遍小而散,基础设施共享率低,有的移民点还建在水库上游,往往造成二次移民。全省各地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盲目安营扎寨,随意定点”的现象。

2.土地日益紧张。下山脱贫目前遭遇的最大的瓶颈是土地问题。浙江省《关于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的通知》明确规定,省里每年安排一批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专项用于脱贫小区建设,不占用县(市、区)指标。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项建设用地均十分紧张,专项用于移民安置的土地指标落实十分困难。如仙居2005年安置移民小区用地需700亩,市里下达给该县农转用用地指标仅210亩,即使全部用地指标给移民小区也无济于事。泰顺县每年下山脱贫用地需要300亩,而该县的建设用地指标仅600-700亩,可用于下山脱贫点建设只有100亩,远远不能满足建设需求。农民新村(点)往往是规划在交通便利的公路沿线附近,一般都在农保田范围,农保田置换为建设用地难度非常大,虽然有土地整理、退宅还田后建设用地指标的折抵使用,但必须要等退宅还田项目经批准后方给予使用,难解燃眉之急。严格的土地政策使得下山脱贫农户建房用地尤为紧张,下山脱贫小区(点)的建设规模受到了极大影响,延缓了下山脱贫工作的进度。

3.地方财力难以支撑。下山移民的主要任务集中在相对欠发达县及乡镇,这些县或乡镇本身财政非常薄弱,据统计,2004年全省211个欠发达乡镇平均每个乡镇预算内财政收入为135万元,可支配收入为206万元,财政支出为286万元,仅够维持日常工作,移民小区建设的巨额投入使一些地方政府感到力不从心。据江山市、常山县等地测算,创建一个县级下山脱贫安置小区,政府投入每户平均至少10万元,创建一个乡级下山脱贫小区 或安置点,每户也需要3万元以上。台州市在2002年制定了《关于组织实施山区贫困人口下山脱贫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各县(市、区)要制定相应的资金配套政策,确保每户(3人以上,含3人)补助费不得少于1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但大部分县(市、区)没有按这一指标执行。而移民小区的征地补偿、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每户至少需要3—5万元。瑞安市24个欠发达乡镇73个下山移民点,需要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000万元,而财政每年投入下山移民点的建设资金仅200万元,远远不能满足建设需要。

4.搬迁成本居高不下。尽管下山移民强调要以农民自我承担为主,政府适当补助为辅,但山区农民由于经济基础极端薄弱,平时收入低,单靠他们的自身力量,根本无法筹集基本的迁建资金。农民搬迁成本高,虽然各级政府对下山移民有补助资金,农民还是普遍感到资金困难,难以搬下山。据调查,台州下山移民建造二间三层楼至少花费8万元,衢州市建一个建筑面积90平方米的农民房,加上土地征用费约2万元,农民搬迁费用在9万元左右,不少贫困移民难以筹集这笔经费。

5.农民就业能力比较弱。由于长期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教育落后,以及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生活方式,使得广大山区农民缺乏谋生技能。一部分村民移民下山后,由于无一技之长,难以找到一份合适工作,经济更加困难,出现返迁现象。6.有限资源没有形成合力。为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政府先后出台了康庄工程、广电通村工程、农村电网工程、沼气工程、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等一系列工程,但目前这些工程各成体系,融合难度很大,给下山移民工作带来一些困难。以康庄工程为例,由于其优惠的扶持政策,有些分步实施整体搬迁的行政村、自然村,为了享受到康庄工程扶持政策所带来的眼前实惠,纷纷动工修建通村机耕路。这使得原本可以整体搬迁下山的村留在了高山深山中,而有的农户虽然康庄工程通到了门口,但仍强烈要求搬迁下山。

7.现行政策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一刀切划定省扶乡镇与非省扶乡镇的做法欠科学;二是重视整体搬迁而忽略零星搬迁;三是政策强调农户补助而忽略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四是下山脱贫的用地政策没有明确体现倾斜;五是各类下山移民补助标准差距较大,如目前省里的下山脱贫补助政策规定,整村搬迁为每人3000元,库区搬迁每人5600元,两者差距较大,影响了移民积极性。

三、进一步做好下山移民工作

随着下山移民工作向山区更深处、生活环境更艰苦地区的推进,下山移民工作的难度正在变得越来越大,下山移民任务十分繁重。据统计,全省211个欠发达乡镇居住在高山深山的人口还有44.88万人。而这些农民唯有下山,彻底改变自己的生存条件,才能可能得到根本上的发展,政府的扶贫才能更多地投向中期和长期的反贫困项目。各级政府、全社会都要提高对下山移民的认识,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1.抓紧制定全省下山移民“十一五”规划。制定全省和各市下山移民“十一五”规划,并纳入到全省和当地的“十一五”规划体系,使工作目标更加清晰,保障措施更加有力,指导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移民工作,并加强与各类专项规划的衔接,实现资源有效整合。

2.科学确定下山移民优先顺序。浙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台风、暴雨一发生,那些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的移民应该成为下山移民的重中之重。要通过努力,力争在2007年本届政府内基本完成欠发达地区县(市、区)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的下山移民,在“十一五”期间,全省范围内基本完成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的下山移民。同时,要继续支持以整村搬迁为主的下山移民工作。全省下山移民应确定一个基本的优先顺序:地质灾害点下山移民>库区移民>高山远山下山移民;整村搬迁>分散搬迁。

3.多种方式解决用地瓶颈。一是要落实移民安置用地指标。根据欠发达地区整体搬迁规划,2005-2007年三年计划建设移民小区347个,移民点636个,平均每年建设移民小区115个、移民点212个,大约每年需要安排下山移民建设用地指标约7600亩,建议省政府进一步明确专项用于移民小区的建设用地指标,由省里专项解决。二是将全省以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的下山移民小区建设工程,整体打捆作为一个建设工程,列入省级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土地指标戴帽下达。三是对下山移民退宅还耕的折抵指标采取更加灵活的预支政策,专项用于移民小区建设。建议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列入计划的下山移民农户在退宅还耕土地整理未验收前,先对新建宅基地进行审批,待土地整理指标出来后予以扣减,以使下山移民农户搬迁后能及时落实新的宅基地。对原居住条件差,无土地可整理的个别自然村,应从民生实际出发,给予核批搬迁农户的新宅基地。

4.提高补助标准,基本减免下山移民规费。要按照“能免则免、能减则减,能返则返”的原则,减免一切可以减免的规费,减轻移民负担,建房地基应无偿提供,农户建房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免,服务性收费减半收取。按照“农户自筹为主,政府扶持为辅”的筹资办法,加大下山脱贫建设资金的筹措力度。省里要进一步提高补助标准,按平均每人补助5000元计算,下山移民每户(3人以上,含3人)补助费不低于2万元,省里平均每年补助近2.5亿元,财政基本可以承受。

8、建立政府工作责任制

5.建立政府工作责任制。要把下山脱贫工作列入欠发达地区干部目标考核责任制,作为考核干部政绩优劣的重要标准。要加强对项目执行、政策落实、资金使用和工作进展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对移民小区工程建设项目实行公开招投标和扶持资金使用公示公告制度。要对各市、县(市、区)的下山移民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并按考核情况,实行以奖代补。

(执笔:钱建鑫 李军)

链接:下山移民的五种模式

1.自发搬迁模式。分散安置就是一些具备移民条件的群众自发分散移入具备接收条件的中心城镇和村,生产生活融入当地村民中。分散安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投亲靠友分散安置。就是移民户通过自找或亲戚朋友介绍,在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村购买旧房或宅基地建造房屋而安置落户。另一种是梯度移民分散安置。指农村一些条件较好的农户或个体工商户及工人干部家属等,在城镇购买商品房而安居落户,原居住地的房屋及生产用地变卖或承租给他人的一种方式。但这些方式都是零散搬迁,缺少带动优势。

2.有土集中安置模式。主要是针对工程建设的需要而实施的下山移民,如水库移民。既要安排宅基地,建农民房,又要安排一定的生产用地,开展农业生产。上虞市在下山移民工作中,结合移民生产习惯和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就种植结构调整、生产用地规划、农田水利建设等工作进行广泛探讨和认真研究,将移民土地划分为口粮田、自留地、蚕桑地和经济作物地四种类型,并对蚕桑基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供苗、统一种植。瑞安市在塘下、仙降等10个乡镇(街道)设34个下山移民点,安置移民2898户9688人,既安排生活用地指标,又安排人均0.3亩以上的生产用地。

3.无土集中安置模式。采取该种方式的主要是身处高山、深山,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群众,通过外出打工、经商、办企业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有稳定的生活来源,无需田土,自愿在政府引导组织的移民小区或移民点建房,安居生活。此外,为解决那些在整体搬迁中自身缺乏搬迁能力的特困群体和在外就业无能力解决固定居舍的农民的居住问题,各地还开展下山脱贫公寓建设试点工作,政府建房成本价出售,苍南、泰顺、江山等地共建设“下山脱贫公寓”8个,共安置困难群众2600多人。

4.整村搬迁模式。是指那些居住环境恶劣、发展潜力有限、地质灾害等各种原因需要整体搬迁的自然村和行政村,实施整村异地搬迁。整村搬迁是近几年省里重点支持的类型,整村搬迁既有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又能加快下山移民步伐。如建德市杨村桥镇毛山村实施整村迁移后,土管部门整理土地60亩,整合土地储备金60万元,农户不仅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而且还归还了村原留下的债务20多万元,达到了镇、村、农户三满意。到2004年211个欠发达乡镇累计完成自然村和行政村整体搬迁373个。

5.敬老院安置模式。采取此种方式安置的对象,主要是农村中的五保户、孤寡老人,由政府部门和乡镇共同出资建造乡镇敬老院或建造移民楼,实行集中供养,供养渠道原则上保持不变。如瑞安高楼乡沙垟移民楼工程,由乡政府投资20多万元,建造移民安置房12间,把东村、软山等高山村无法下山移民的12户低保对象集中安置在移民楼。

对浙江下山移民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篇2

一、海陵区政府采购的主要情况

(一) 采购规模不断扩大

2000年我区政府采购金额不足1000万元, 到2012年就达到了5236万元, 增长了4倍多。 (1) 拓展覆盖面。以乡财区管为契机, 将乡镇全部采购事项纳入政府采购范围;以公务用车定点加油、定点保险全省联动采购为契机, 积极推进公务用车定点维修。政府采购范围逐步延伸到货物、工程、服务等59个项目, 实现了多样化发展。 (2) 寻求新亮点。每年以政府文件形式印发《集中采购目录》, 统一限额标准、公开招标确定供应商。对公务车辆实行定点维修、定点加油、定点保险等定点采购模式。对超过100万元的重大采购项目, 在开标前, 主动介入, 实行关口前移。并将物业管理纳入政府采购招标范围, 试点公房出租招投标制度。

(二) 采购制度不断健全

按照“流程清晰、精简高效、权责对等、采管分离”的原则, 狠抓制度建设。 (1) 规范工作制度。先后出台了《海陵区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海陵区政府采购实施细则》、《海陵区政府采购流程》等文件, 明确职责, 完善操作流程。 (2) 规范运行体系。2009年按照上级要求, 实施“采管分离”改革, 将政府采购中心划归区行政服务中心管理, 主要负责物品采购。

(三) 采购行为不断规范

注重协调配合, 推进采购规范化建设。 (1) 建好基础信息库。制定统一的采购文件、信息公告和合同格式范本。建立评审专家信息库, 健全专家抽取和告知操作程序, 防止人为操纵。将质量好、服务优、讲信誉、守承诺的供应商列入供应商库。 (2) 严格评审方法。综合运用最低投标价法、综合评分法、性价比法等, 力求项目报价客观公正, 选出最佳中标人。坚持公正评审, 确保专家不受干扰, 独立、负责地提出评审意见。 (3) 加强协调配合。财政与纪检监察和审计等部门紧密配合, 多次开展政府采购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检查, 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联合采购单位主管部门, 加强对采购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 预防采购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四) 监管不断强化

为推进阳光采购, 实行采购的全程监管。 (1) 抓事前监管。积极宣传编制采购预算的重要性, 指导协助部门加强预算管理, 制订采购计划, 提高采购资金财政直接支付比例, 杜绝无预算采购、重复采购、盲目采购等行为的发生。 (2) 抓过程监管。对采购信息发布、采购程序运作、采购合同验收、采购资金支付等环节进行把关, 确保采购活动公开、公正。 (3) 抓现场监管。对公开招标及竞争性谈判等活动, 加强现场监督, 坚持程序到位, 依法运作, 杜绝人为因素影响。 (4) 抓事后监管。运用《政府采购法》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武器, 加大违法违规成本, 积极查处不良行为, 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二、存在的问题

(一) 采购意识有待提高

部分单位认为政府采购只是走程序, 部分镇街园区对应纳入集中采购的事项, 未能真正纳入政府采购范围, 因此政府采购工作仍处于低位运行, 货物、服务、工程三类采购发展不平衡。

(二) 采购程序有待规范

部分单位自行采购后再补办相关手续, 规避政府采购。个别单位片面强调项目的特殊性、时间的紧迫性, 对应公开招标的实行竞争性谈判, 对应竞争性谈判的实行单一来源采购, 不按政府采购法定方式和规定程序办理。

(三) 监管措施有待强化

随着政府采购项目日益增多, 采购监管事务也较多, 难于对每个项目进行跟踪监督。由于采购预算约束性不强, 少数单位把编报政府采购预算作为争资金的手段, 虚报采购项目, 造成监管难度加大。

三、改进上述问题的措施

(一) 加大宣传力度, 坚持“依法采购”

宣传政府采购法律法规。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媒体等渠道加强宣传, 努力提高社会公众特别是采购单位对政府采购工作科学性、重要性的认识。突出宣传成功案例。通过宣传成功案例引导全社会树立依法采购的观念, 让社会各界真正接受、理解并支持政府采购工作, 努力提高各单位办理政府采购业务的自觉性。

(二) 强化预算刚性, 实施“计划采购”

要做好采购预算编制工作。提高对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工作的认识, 细化采购计划, 强调科学性和准确性, 不得少报、漏报、虚报、瞒报。切实加强采购计划的审核把关。对无预算或超预算的, 财政部门不予支付采购资金, 对确需追加的采购支出, 必须按规定办理报批手续, 增强采购预算的约束力。

(三) 完善采购流程, 推行“规范采购”

统一规范政府采购方式和程序。加大对集中采购机构的培训力度, 修订出台文件, 进一步规范采购模式, 解决采购文件制作不严谨、现场组织不到位、评审报告不规范等问题。建立协调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制定完善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 优化岗位设置, 并对每个项目实行跟踪负责制, 提高采购工作效率。加快推进政府采购工作信息化。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资产管理和财政其他业务系统的融合, 推进财政一体化平台建设, 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预算执行的刚性。

(四) 完善监督机制, 强化“廉政采购”

衡南县移民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篇3

一、衡南县库区及安置区移民基本情况

衡南县是全省五大移民县之一,库区种类齐全,移民人数众多,全县共有各类水库移民近10万人。县内有部属白渔潭,省属大源渡、近尾洲,县属龙溪桥、双板桥、斗山桥等6座大中型水库,并有组织接纳了欧阳海、三峡2座大型水库外迁移民近4000余人,还有地方小(一)、小(二)型水库达200多座。自实施移民后扶政策后,衡南县共审核确定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人口60993人,涉及县内外39座大中型水库,后扶移民遍及全县27个乡镇(办事处)541个村2884个组。

二、衡南县移民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和主要做法

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移民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衡南县移民工作成绩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三峡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分别受到了国务院三建委和省政府的表彰,移民后扶工作获得了省、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先进单位。目前,全县移民后扶工作开展规范有序,库区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大局和谐稳定。

(一)移民后扶政策实施工作顺利推进,落实到位

衡南县于2006年11月底开始开展移民后扶工作,从三年来的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全县的后扶工作得到了顺利推进,政策落实到位。一是移民后扶人口申报、审核、登记及时,准确,真实。为了搞好这项工作,衡南县移民后扶人口申报、审核、登记工作历时达半年之久。我们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政策、培训干部,先后悬挂宣传横幅标语500余幅,张贴宣传标语6000余条,播放领导电视讲话10次,编发《工作简报》11期,印发《政策文件汇编》20000本,发放公告1000余张,组织工作队员及业务骨干培训32次,参训人员达5000多人,全县所有的库区乡镇(办事处)、村、组干部全部进行了政策培训。经过全县500多名工作队员进村入户“地毯式”的审核登记,移民后扶人口从申报时的79000余人锐减至60000余人。资金发放后,全县绝大分部乡镇(办事处)没有出现错登、漏登的现象;为了及时纠正极少数乡镇在后扶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全县又多次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移民后扶工作整改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确保了移民后扶人口的真实准确。二是移民后扶资金的发放和拨付足额到位。全县各乡镇(办事处)对移民后扶资金的拨付发放工作高度重视,组织措施得力,确保了直发资金足额及时发放至移民的“一卡通”,没有出现克扣、挪用、截留的现象。为了确保对后扶项目资金的拨付做到程序到位、管理合理规范,我们通过积极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项目跟着计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的管理模式,并进一步规范了库区移民后扶项目建设年度计划的编制、申报、审核、批准、实施等一系列程序,使各乡镇(办事处)在对库区项目建设上做到了管理规范、有章可循,全县至今共顺利拨付和发放移民后扶资金五期共9148.95万元。为移民的生产生活、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保障,有力地推进了衡南县移民后扶政策的顺利实施。

(二)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产业发展形势喜人

将移民技能培训和产业开发作为工作重点,坚持以移民科技示范服务基地为平台,充分结合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实际,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根据各地资源优势的不同,科学引导库区产业发展方向,合理调整库区农业产业布局。一是以移民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窗口,大力开展移民智力培训和种养项目示范服务工作。衡南县移民科技示范基地始建于2004年,现已初具规模,基地的培训能力和示范作用日渐增强,每年都组织农业部门的专家对移民进行实用科技培训,先后共培训移民6000余人次,全面提高了移民素质,增强了移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基地内200亩品比示范园和种苗园建设标准高,经济效益好,给到基地参观、培训的移民带来良好的示范效果,充分提高了库区移民生产开发的积极性。基地内已建成200亩品比示范园和种苗园,经济效益好,给到基地参观、培训的移民带来良好的示范效果,充分提高了库区移民生产开发的积极性。2010年7月,全省基层移民骨干产业开发培训班在县委党校举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是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方向,大力发展生猪养殖、果树开发、烟叶种植等优质特色产业。在发展区域性种植项目和规模性养殖大户方面,衡南县成功地开发了泉溪镇刘家坪、老龙头、杨浦、青冲、陆堡等村的小水果集群带和油茶产业达3000余亩,相市乡沿江村的柑桔基地400亩也完成了全面的品改,白渔潭库区移民刘小解和三峡移民兰儒富在县移民局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成为了县内有名的养殖大户,每户年出栏生猪均在1000头以上。三是有力依托新五丰、巨东勤业、衡阳银鸽、株洲地杰等一批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积极引导库区移民参与“公司+基地+农户”等一系列经营模式。在这些企业的带动下,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现已发展种植各种小水果近9000亩,年种植烟叶20000亩,移民养殖户年出栏生猪30万头,鸡鸭等家禽60万羽,累计受益移民达1.3万人,年增收1500万元。至今,衡南县已先后在全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生产开发项目及移民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上,投入了扶持资金500多万元。2009年10月份,又对全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资源情况、产业布局、区位特征、传统优势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调研,并编制了科学合理的库区产业发展规划。由于前期基础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省、市移民局领导多次来衡南县考察指导,对衡南县的发展规划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三)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公共事业建设不断发展

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从加大投入入手,切实把“六年规划”资金、移民后扶资金、其他移民专项资金与各项惠农资金整合起来。一是大力推动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堤防、涵闸、公路、灌溉、饮水、电力等项目的建设发展,使移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完善。目前,全县共投入加固堤防30条98.5km,硬化和改建公路、机耕道65条289km,改、扩建公路桥涵80余座,改建防洪涵闸55座、电灌机埠49处、灌溉渠35条110km,新建人饮机井1100余口,扶持库区移民建设沼气池近700口。投入资金8万余元,购置渡船一艘,解决岐山办事处岐山村长丘排等3个组300余移民跨越水库出行、耕作困难的问题。积极争取财政、移民、交通等部门筹措高桥公路桥工程建设资金210万元,其中移民专项资金50万元已拨付到位,顺利地推动了公路桥主体工程建设,该项目计划年未基本完工。库区群众看到期盼已久的工程正处于紧张的施工中,对县里这一为民办实事的举措都奔走相告、感激不尽。二是认真抓好农村移民卫生、教育、文化等公共事业建设,最大限度解决移民入学、就医、住房等困难问题。为了解决移民就医就学难的问题,在每年年初项目申报时,我们重点扶持了一些移民村医疗卫生硬件设施的投入。2010年5月份,全省移民无房户建设现场总结会在衡阳市召开,参观了衡南县廖田镇陆堡现场点,衡南县在大会上作了经验介绍,移民无房户建设工作得到了省财政厅、省移民局领导的高度重视,每年在项目申报时,我们对一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中、小学校建设改造给予扶持,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这些问题的解决,大大地促进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社会公共事业发展。

(四)全县移民信访稳定工作卓有成效,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大局和谐稳定

一直以来,我们都坚持“以信访促稳定、以稳定促发展”的方针来切实做好移民信访稳定工作。始终把移民信访稳定工作作为移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紧紧围绕省、市、县各级指示精神来开展移民信访稳定工作,确保了全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大局和谐稳定。主要做到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充分认清形势,时刻保持清醒。为了确保做到有备无患、把握形势,多次组织移民系统干部认真学习各级文件精神和移民政策、法规,很大程度地提高了移民干部的思想认识,并时刻关注和掌握全县各库区和安置区移民的基本动态。二是畅通信息渠道,健全信访机制。为了完善机制、畅通渠道、明确责任,全县建立了镇、村两级移民信访联络员制度,实行值班制、领导接待日制度,并实行包案责任人制度、信息跟踪反馈制度、移民工作情况通报制度和绩效评比制度。三是深入细致耐心,妥善化解矛盾。为了使移民信访问题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将库区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共接待移民来信来访达80余起,处理回复率在100%,深入库区村组调查处理移民信访问题120余人次,起草并回复各类信访案件材料达40余件。同时,县纪委、县监察局、县信访局等部门全力支持并及时妥善地处理好岐山、茶市、泉溪等乡镇突出的移民信访问题,基本杜绝了库区群众到县、市集访或越级上访的现象,全年未发生一起赴省进京的移民上访事件。切实维护了“小事不出村、一般事不出乡镇、大事不出县”的稳定局面,为全县的大局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衡南县移民工作中存在问题和建议

(一)移民工作经费不足

衡南县是移民大县,移民工作政策性强、任务重,尤其是开展后扶工作以来,移民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各项经费支出也明显增加。而上级主管部门没有安排移民后扶专项工作经费,这样一来,造成衡南县移民工作经费不足。为了确保移民后扶工作稳步推进,建议县财政每年应根据实际需要给予适度安排经费,从而尽量弥补移民工作经费缺口。

(二)移民工作管理机构网络不够健全

县移民局于2001年底组建,主要担负全县移民的管理和服务工作。随着移民工作任务的逐年增加,衡南县于2004年在泉溪等10个乡镇设立了移民工作站。由于近两年移民后扶工作的开展,全县原有的移民工作管理网络已不能满足当前的工作需要,而目前衡南县还有花桥、鸡笼、川口、车江、柞市、茅市、岐山、冠市等8个移民后扶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乡镇(办事处)没有设立移民工作管理机构,给全县的移民工作开展带来了极大不便。为了进一步完善衡南县的移民工作管理机构网络,建议在以上8个乡镇(办事处)增设移民工作管理站,并对全县的基层移民干部进行系统的培训,逐步改善他们的办公条件和工作环境,切实加强移民工作队伍建设。

(三)执行移民工作方向有待纠偏

近两年来省市移民工作方向有了进一步明确,将库区产业发展与智力移民两块工作作为主要工作来抓,改变了工作思路与切入方法,并在上报计划当中,规定了资金比例。而衡南县在执行移民工作方向上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在项目计划与实践中,按陈规旧念办事,重基础设施投入,轻产业发展与智力移民,与增强移民造血功能的方向有距离。二是在项目计划与实施中,没有执行严格的程序,有任意人为性,以致于不严肃。建议全县移民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加强移民政策法规学习,迅速纠偏,完善各项工作程序与办法。

摘要:文章通过对衡南县移民工作的实际情况调查, 分析了该县移民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并在移民经费投入、机制完善、理念更新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对浙江下山移民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篇4

(一) 调研是做好工作的基础

基层央行肩负着贯彻和传导货币政策, 维护区域金融稳定,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重任。要履行好职责, 把工作做出色, 就要多做调研, 深入调研。因为调研是做好工作的基础, 是做好基层央行工作的重要支撑。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时期, 在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关键时期, 基层央行应切实抓好调查研究工作, 推动高效履职, 为金融改革, 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 深入基层是调研的关键

基层央行中还有最基层的, 那就是县级人行, 上级行要到下级行调查研究, 整个基层央行都要向社会作调查研究, 深入社会的最基层作调查研究。社会的基层不仅仅是在组织层级的“下游”, 更处于整个社会的“地基”部位。这个“地基”, 幅员最广、人数最多, 是社会的主体, 也是时代的主流。“人民, 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在基层这个地基上, 有着最新鲜的探索、最真切的呼声、最深沉的感情。深入社会的基层就会感知基层群众的冷暖, 就会懂得民生。金融怎样服务民生、服务社会大众, 也就会有相应的答案。

(三) 关注基层就是关注民生

深化改革, 发展金融事业, 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为了民生的改善。民生与国家命运相系, 与群众生活相联。民生之事, 为之则难者易, 不为则易者难。我们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作为衡量金融工作做得好不好的根本标准。越是困难, 越要重视民意、体察民情、关注民生。基层央行都应该有这样的认识, 为民担当, 风雨可度。民生连着民心, 民心汇集民力。只要我们始终把金融改革发展的目标定位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 关注基层,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就会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二、深入基层才能了解到实情

(一) 深入基层才能了解到实情

只有了解和掌握实际情况, 才能为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为提高和发展创造条件。其实基层就像一所特殊的学校, 在那里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深入基层接地气, 就能增加底气。当前各项改革正步入攻坚期、深水区, 我们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受到的挑战更为严峻, 唯有“下接地气”, 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广泛汲取群众的创新活力, 才能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豪情底气。接了地气, 就会有敢干事的勇气。金融服务“三农”的问题、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的问题, 由此引出的担保抵押难等一系列问题, 都需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在调查研究中探求问题的根源, 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二) 深入基层领导要带好头

领导迈什么步, 基层走什么路。这是一个朴素而深刻的说法。的确, 发挥导向作用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常到基层去, 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为民本色。基层央行的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深入基层, 才能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在基层调研, 可以获得养分的同时, 还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基层调研, 需要接触许许多多的“琐事”, 需要直接面对性格各异的干部群众。深入基层做调研、就是在践行为群众服务的宗旨, 深入基层调研, 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人生的价值。基层央行的领导同志要多多深入基层, 带动基层央行调研工作提质增效。

(三) 要用新观念新思维搞调研

调研成果的取得还取决于理论勇气和实践勇气。要做好调研工作, 思想必须解放。搞调研的同志, 如果思维不活跃, 思想不解放, 就根本搞不好调研, 无法破解难题。思想解放不是一句空话, 而是有特定的内涵, 就是想人所不能想, 思人所不敢思。解放思想, 要跳出框架来思考, 当然不是胡思乱想。比如金融如何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就和过去的传统是不一致的, 也和原来的框框不完全一致, 就是打破了一些东西, 这就是解放思想。如果做不到这一点, 老是在重复过去, 虽然永远正确, 却没有积极作用。只有用新观念新思维搞调研, 我们才能真正把情况弄清、把症结找准、把思路理顺、把工作抓实。也只有这样, 调查研究才是求真务实的, 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三、探求民意方能获得真知

(一) 要用真心真情搞调研

调查研究是为了解决问题, 推动工作和事业的发展。调研中, 只有用真心和真情与基层干部群众交流沟通, 才能听到真心话, 感受到真情意。用真心真情调研, 就是要在讲认真的基础上用心动情。认真只能把工作做完, 用心动情才能把工作做好。认真是态度问题, 用心动情是心智问题, 用心动情是更高的追求。用真心真情调研, 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不能各搞一套, 要把理性的东西与活生生的社会融合起来。关键是要有为民之心, 有爱民之情。人心都是肉长的, 谁为群众办了好事实事, 谁光说不练, 谁办事尽心尽力了, 谁敷衍了事, 群众心里跟明镜似的。用眼耳调研调研才有亮度, 用真心调研调研才有深度, 用真情调研调研才有厚度。

(二) 要把一切为了群众作为调研的出发点和归宿

无论是在金融系统内调研, 还是到企业、农村作调研, 都要着眼于解决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着眼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眼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改善和提高, 尤其要着眼于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无数实例证明, 只要是走进了基层, 走近了群众, 一心为群众谋福祉, 就会得到群众的认可。只有深入基层、了解实情、体察疾苦, 方能汲取智慧、获得力量。一切为了群众, 才能赢民心、聚民智, 做到以真心换真话, 以真情换真招, 以虚心换智慧, 以诚恳换办法。还是那句话:你跟百姓有多近, 百姓对你就多亲!你付出多少真心实意, 你你就能获得多少真知, 甚至真理。

(三) 相信群众, 依靠群众才能搞好调研

搞调研是为了获得真知、获得实情。调研要有深度, 有力度, 有真知灼见, 而真知灼见往往就是一句话或几句话。谋划发展思路和改进发展措施要做到向人民群众问计, 向人民群众请教。一定要铭记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人民群众才是最高明的老师。实践证明, 许多难题到群众中去就会找到解决的办法, 许多困惑到群众中去就会豁然开朗。只要我们善于从群众身上汲取营养, 就能找到解决矛盾和问题的钥匙。拜群众为师, 才能找准位置;放下架子, 才能端正认识、端正方法。改革发展大业, 说到底是群众的事业, 得靠广大群众齐心协力来共同推动, 得靠集中群众智慧来共同完成。做好金融工作同样需要在深入基层调研中, 在与群众的接触中问计于民, 求智于民。

四、新思路好办法在反复调研中

(一) 反复调研中解难题

“调研就像十月怀胎, 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为着了解实际情况而调研, 为着解决问题而调研, 为着开辟新路子而调研。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需要创新的方面也不少。调研要有成效, 获得真知灼见, 就必须遵行科学方法, 掌握调研的科学规律。深入调研、反复调研, 因为好办法好路子在反复调研中。当前, 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使活动切实取得成效, 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基层央行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都毫无疑问地需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尤其是要根据实际需要, 开展深入、反复的调研。

(二) 反复调研出实效

近日读到一篇纪念毛泽东同志开展才溪乡调查80周年的文章, 其中就透出了反复调研的重要性。“当年的中央苏区模范乡才溪乡, 毛泽东同志先后去了3次。1933年11月是第三次, 调查历时10多天, 形成了《才溪乡调查》这一经典篇目。文章系统总结了才溪乡政权建设、扩大红军、经济建设、拥军优属、支援前线、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情况, 用事实回答了在国内革命战争的环境下根据地建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这一重要问题, 不仅驳斥了左倾机会主义的种种错误论断, 对当时整个革命斗争和根据地建设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而且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形成进一步奠定了基础。”一篇好的调查报告, 是在反复调研, 深入调研中产生的。

(三) “调”与“研”并重炼真经

对浙江下山移民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篇5

一、扶贫和移民工作及机构队伍基本情况

1、民生工程圆满收官。

今年扶贫和移民有三项工作被列入省、市民生工程范畴。一是“雨露计划”,省下达该市培训任务是1240人,其中贫困青壮年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678人,自主创业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446人,“一村一名”中高级技工116人,9月初,随着58名新生进入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今年“雨露计划”培训工作目标圆满实现;二是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省下达该市整村推进扶贫开项目资金870万元,规划实施村级扶贫开发项目163个,到目前为止,已全部完成;三是移民搬迁扶贫,省下达该市铜鼓、万载两县移民扶贫搬迁计划3250名,按省办标准已全部动工建房,建有16个集中安置点,安置3051人,分散安置199人,提前完成了任务。

2、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助项目有序推进。

一是按时发放了移民直补资金。按照新核准的移民数和国家规定的直补资金标准,将今年前两个季度的直补资金通过“一卡通”方式直接发放到了移民手中;二是后扶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今年全市共规划安排移民后扶项目923个,项目资金4698.37万元,安排应急项目资金1230万元,目前所有项目都已开工建设,竣工验收项目超过85%,年内可全部完工;三是小水库移民解困工作全面启动,全年共安排小水库移民解困项目资金349万元,解困项目130个,目前已基本完成。

3、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全面启动。

为有效解决地质灾害频发区农民基本住房困难,省政府整合城建、国土资源、民政、扶贫等部门资金,于8月份下达该市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计划5248人,由宜春市扶贫和移民办负责组织实施,要求年内完成任务。为确保按时完成任务,市办进行了周密部署和精心安排,请示市政府成立了领导机构,拟定了工作方案,开展了督促检查,到目前为止,计划已全部落实,已搬迁入住441人,补助资金正按工作进度逐步下拨。

4、资金管理严格规范。

“十一五”期间,宜春市每年扶贫和移民资金近1.5亿元,“十二五”期间还将明显增加,为确保资金安全、廉洁运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他们严格执行了扶贫资金县级财政报帐制、移民资金县级报帐制,全面落实了公示公告制,项目验收拨款制,真正做到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提高了资金效益,确保了资金安全,在今年省办组织的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和移民资金绩效考评中获得考评组的充分肯定。

5、工作亮点较为突出。

各县市区扶贫和移民办充分发挥开拓进取精神,在工作中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体现出了各具特色的工作亮点。一是靖安县罗湾乡的山区移民和地质灾害搬迁移民安置工作,参照城市建设住宅小区的做法,实行分户申请、统一征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建设基础设施、统一供水供电、统一分房的“七统一分”做法,达到了节约土地、节约成本、美化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目前已集中安置达350多户,受到了国家水利部移民局和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国家水利部移民局拨出专项资金1886万元给予支持,目前已到位923万元,支持安置区旁边河提维修,省办也给予了100万元的资金支持。二是铜鼓县在搬迁扶贫移民工作中,创造性的探索出了“梯度搬迁”法,即按照搬迁户意愿,根据不同经济条件,鼓励经济条件较好的搬迁户到县城购房或到集镇建房,经济条件一般的农户到集镇所在地购房或建房,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户就近搬到山下投亲靠友安置或购买亲友二手房安置等,有效地达到了整体搬迁的目的。

6、机构和队伍配置情况。

在去年开展的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参照省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宜春市县两级对扶贫办、民政局移民办两个机构也进行了整合,市、县(市、区)两级都合并组建了扶贫和移民办公室,10个县市区中,有5个县(区)扶贫和移民办为正科级机构,其中1个为政府组成机构,4个为正科级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3个县(市)扶贫和移民办为归口民政局管理的副科级单位;2个市扶贫和移民办为民政局内设的股级机构,配设副科级主任。目前只有5个区县扶贫和移民办确定了“三定”方案,下达了人员编制。全市扶贫和移民机构(含市本级)目前在岗人员80多人,其中长期借用人员达10多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机构运转近两年来,虽然经过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确保了工作的正常开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工作业绩,但由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编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工作的顺利开展,这些问题主要有:

1、机构设置不统一。

在这次机构改革过程中,10个县市区对扶贫和移民工作机构没有进行统一设置,致使目前工作机构虽然在名称上统一称“扶贫和移民办”,但实际上名不符实,五花八门。一是单位级别不一,10个县市区中有5个县区按一级机构设立,有3个县(市)按副科级二级机构设立,归民政局管理,有2个市按民政局内设股级机构设立,但配备了副科级主任;二是单位性质不一,个别县(区)扶贫办属政府组成机构,有4个县扶贫和移民办为事业单位(参公管理),有2个县(市)仍按原来办法,扶贫办为独立行政机构,移民办设民政局;三是职能和人员整合不一,有7个县(市、区)基本整合到位,而另外3个县(市)仅仅是发了文件,改了名称,但分管领导口头宣布仍按原来体制运转管理,其中2个县(市)扶贫办独立运转,移民办为民政局内设股室,1个市扶贫办仍挂靠市委农工部,移民办为民政局内设股室等等。由于机构设置、运转上的不统一,造成工作上的诸多不便,如一个文件要多家发,一个会议要多人来参加,上级交办的事情有互相推诿现象,省办布置的扶贫和移靖安县罗湾乡深山区、地质灾害避灾移民安置点民工作年鉴的编撰任务、扶贫统计监测、年报等得不到及时落实,有关报表、材料不能及时上报等。

2、“三定”方案没落实。

由于机构设置没有完全理顺到位,造成部分县(市)扶贫和移民机构“三定”方案仍没有确定。有1个市扶贫办、移民办分设农工部和移民局,至今没有一个编制,工作都是兼职做,干部没有积极性,工作能推就推,有4个县(市)移民办至今也没有专门编制,部分干职工存在后顾之忧。

3、人员配置严重不足。

目前市、县两级扶贫和移民机构工作人员只有80多人(含长期借用和临时聘用人员)。其中长期借用和临时聘用人员达10多人,借用时间长的已达8年之久,这些人员均属单位的业务骨干,但由于编制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进而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工作人员力量薄弱,还导致部分县(市)工作成天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工作人员无力深入一线调研、督查,对项目的监管乏力。

4、队伍结构急待优化。

目前的这支扶贫和移民工作队伍,很多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成立老建办时进入扶贫办工作的,存在着年龄老化、知识结构落伍的问题,面对新时期扶贫和移民工作任务愈来愈繁重、职责愈来愈加强、办公手段愈来愈先进的要求,显得力不从心,年龄偏大赶不上工作节奏,知识落伍跟不上现代办公手段要求的步伐,适应不了当前信息时代办公需要。

5、干部岗位交流不够。

由于编制不足,内设科(股)室设置少,致使干部长期在一个岗位工作,有的长达20多年,进而产生了工作惰性,缺乏工作热情和开拓创新精神

三、对策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新要求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以及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关要求,我们建议:

1、尽快理顺工作机构。

建议上级对县市区扶贫和移民工作机构的设置和运转情况进行督查,按照机构改革方案要求,督促部分县(市)尽快落实机构改革方案要求,进行机构和职责整合,明确归属和分管领导,统一领导,明确职责,确保人员到岗到位,形成工作合力,消除推诿扯皮现象,促进扶贫和移民工作的正常开展。

2、及时落实“三定”方案。

各县(市、区)要按照新阶段扶贫和移民工作的新要求,参照省、市做法,按照有利于工作开展、有利于上下衔接,有利于向上争资的要求,合理设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及时将“三定”方案研究落实到位。

3、适当增加人员编制。

目前市、县(市、区)两级扶贫和移民工作机构编制和人员严重不足,市、县两级总共才有80余人且有10多人是长期借用,以市办为例,全办编制仅为9人(含工勤编1人),设三个科,每科2人,在职能相同的情况下,省办设置14个处(室、中心),人员编制达80余人,市办一个科要对应省办4-5个处(室),人员数甚至还不如一些县(市、区)扶贫和移民办,致使工作长期疲于应付,没有时间深入一线履行调研、督查和监管职责。建议各级政府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发[2011]10号)中“要进一步强化各级扶贫机构及职能,加强队伍建设,改善工作条件,提高管理水平”的要求,尽可能地增加各级扶贫和移民工作机构的人员编制。也可参照学习有的地方的做法,在增加行政编制困难的情况下,另行在扶贫和移民工作机构下设移民服务中心,增加事业编制,以解决工作人员力量薄弱的问题。

4、加大干部队伍培养和交流力度。

关于推进我省扶贫移民工作的思考 篇6

一、扶贫移民的实施与效应分析

我省的贫困地区集中分布在太行山干石山区, 吕梁山黄土残垣沟壑区和晋北高寒冷凉区, 其中有50多万贫困人口居住在地理位置偏僻、村落不足百人的山庄窝铺, 这些地方生态环境恶劣, 基础设施薄弱、信息资源封闭, 社会发育滞后, 常规扶贫手段收效甚微, 群众生存发展社会十分艰难, 是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中的“硬骨头”。为帮助这些特困人口稳定解决温饱, 我省从1996年起, 开始进行扶贫移民试点探索, 并在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基础上, 1998年开始组织实施较大规模的扶贫移民工程, 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后, 省委、省政府将扶贫移民确定为扶贫开发四大增收工程之一, 筹集专项资金, 出台优惠政策, 在全省57个贫困县全面推开这项工作。特别是从2003年起, 省政府将每年扶贫移民5万人列入为全省人民办的实事之一, 从组织领导、社会动员, 政策扶持、资金保障等各个方面, 全力支持, 扎实推进。扶贫移民成为开发式扶贫的重要举措, 对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发挥出明显效应。

(一) 资源整合投入效应。

扶贫移民并非简单的人口异地搬迁, 而是一项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系统工程。从移民选址到土地征用, 从新村规划到工程建设, 从基础设施配套到后续产业保障, 从社会事业发展到社区管理服务, 都需要动员多方社会资源的综合投入。在扶贫移民过程中, 各县以省补财政扶贫资金为黏合剂, 发挥县级在资源整合中的优势和主导地位, 按照“统筹安排、相互配套、科学管理、形成合力”的原则, 对扶贫、支农、社会帮扶等各渠道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集中投入扶贫移民工程。10多年来, 在累计投入省补扶贫移民资金10.3亿元的同时, 整合以工代赈、人畜饮水、交通电力、文教卫生和其他部门国有资金4.1亿多元, 带动移民群众投入自筹资金17亿多元, 有效弥补了省补资金的不足。与此同时, 将分散居住在边远山庄窝铺的群众集中安置在移民新村, 有效减少了通水通电、就医就学等基础设施建设数量, 充分发挥了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的使用效率, 大大节约了贫困地区社会发展成本, 提高了资源要素的投入效益。

(二) 社会经济发展效应。

扶贫移民的目标群体是居住在边远山庄窝铺的贫困群众, 这些地方缺乏起码的人类生存条件, 更谈不上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扶贫移民工程在显著改善移民群众居住条件的同时, 为当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奠定下扎实基础。通过配套基础设施和发展社会事业, 扶持移民群众解决了用水用电问题, 提高了就医就学质量;通过建设基本农田、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扶持移民群众改善了生产条件, 转变了生产方式,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通过发展经济林、畜牧业和劳务输出等后续产业, 扶持移民群众优化了农业生产结构, 拓宽生产经营门路;通过健全基层组织和完善社区服务, 扶持移民群众建立起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培育起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 特别是移民群众从封闭地理区域和落后生存环境中走出来后, 拓宽了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环境, 为进一步增长见识, 更新观念, 提高素质, 发展进步创造了条件。

(三) 稳定增收脱贫效应。

移民群众既是扶贫移民的主要实施者, 也是直接受益者。扶贫移民工程的实施, 改变了移民群众固守多年的陈旧观念, 拓宽了移民群众生产活动的内容范围, 释放了移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劳动激情, 增加了移民群众就业增收的希望机会。从省扶贫办2007年组织的扶贫移民绩效评估数据统计, 移民群众在继续从事传统种养业同时, 积极从事二、三产业和劳务输出, 1996年到2006年十年间, 移民人口以种植业为主的有3.71万户、15.24万人, 占49.8%, 人均增收381.3元;以养殖业为主的有1.47万户、5.67万人, 占18.5%, 人均增收751.3元;以二、三产业和劳务输出为主的有2.14万户、8.63万人, 占28.2%, 人均增收772.7元;移民人均纯收入由1996年的783元增加到2006年的1586.6元, 增长102.63%, 基本接近同期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04.27%的增长幅度。全省有30.38万贫困人口依靠扶贫移民解决温饱, 更有3.67万贫困人口实现小康。

(四) 改善生态环境效应。

长期以来, 居住在山庄窝铺的贫困群众, 迫于生存压力, 只能不断地对周边有限的生态资源进行无限制的掠夺开垦和乱砍滥伐, 导致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在扶贫移民迁出山庄窝铺后, 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宅基地复垦还耕, 进一步恢复和重建移出村的生态环境, 促进这些地方的休养生息, 逐步恢复植被, 涵养水土, 调节气候, 改善生态, 有效控制水土流失, 促进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为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 缓解生态压力, 从长远上保证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从实施过程看扶贫移民工作面临的困难

扶贫移民不仅涉及贫困地区生产要素的重新调整和人口资源的重新配置, 而且涉及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思想观念的更新。随着我省扶贫移民的深入推进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 扶贫移民工作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值得我们充分重视, 重点解决。

(一) 移民搬迁用地困难。

从贫困地区较为单一的产业结构出发, 为保证移民有地可种、有业可就, 我们将“有土安置为主”作为扶贫移民的一项重要原则。尽管在扶贫移民实践中, 各地在积极探索、解决移民用地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但随着这项工作深入推进和国家对土地使用管理的日趋严格, 特别是在土地承包合同30年不变的情况下, 多数农民将耕地视为维持生计的基本保障, 解决移民用地的空间越来越小, 困难越来越突出。实行小村并大村的方式, 让移民群众分享迁入村的土地资源, 需要考虑迁入村的土地资源总量和群众承受能力;集中建设移民新村, 需要同时解决村庄用地和生产用地, 而周边环境相对较好, 符合要求的地方越来越少;通过迁入村和迁出村进行土地置换, 只能在邻近村庄之间解决, 在迁出村地处偏远的情况下缺乏可行性;采取治滩垫地、垦荒造地等方式开发新的土地, 既要有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 又要投入大量开发资金;实行城镇安置, 宅基地征用困难, 费用过大, 且必须考虑移民群众的离土就业问题。上述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有土安置为主”的要求就难以落实, 多数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就缺乏基本保障。

(二) 移民资金投入不足。

实施移民搬迁, 不仅需要足够住房建设费用, 而且需要足够的移民村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费用。我省开展扶贫移民以来, 省级财政用于扶贫移民住房建设的补助资金由最初人均1000元增加到目前的3400元, 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从无到有, 逐步提高到人均800元;与此同时, 各地不断加强部门资源和社会资源整合力度, 推进移民村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配套建设。但在贫困群众缺乏自身积累、贫困县财政困难情况下, 和逐年上涨的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相比, 和提高扶贫移民质量要求相比, 移民群众建房补助标准明显偏低, 移民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根据各地移民住房建设费用调查情况, 四口之家的移民住房建设平均成本在5万元左右, 而目前得到的建房补助资金只有1.36万元。由于移民群众本来生活困难, 缺乏积累, 除投工投劳以外, 自筹资金能力十分有限, 导致采取群众自建方式的地方, 在房屋主体工程完工后, 由于无力继续建设必要的生活设施, 移民群众难以及时入住;采取招标方式统一建设的地方, 部分群众无力筹集资金, 难以做到“整体搬迁”。在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配套建设上, 单靠扶贫移民补助资金, 只能完成移民新村基本的巷道硬化、排水设施等简单工程。农田建设、通水通电、建设学校和卫生所等, 更多需要依靠整合部门资金和社会资源。但在现有资金管理体制下, 各类资金的投向、用途、重点各自都有明确规定, 不少地方整合资金效果还不理想、直接影响着扶贫移民工程的顺利推进。

(三) 后续产业发展滞后。

移民是手段, 致富才是目的。将贫困群众迁出边远山庄窝铺, 只是实现了扶贫移民第一步目标“搬得出”, 要做到“稳得住”和“能致富”, 必须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 帮助移民群众提高劳动技能, 开辟增收渠道, 发展后续产业, 建立在新的环境中生存发展的稳定基础。近年来, 一些地方争取移民指标, 扶持搬迁建房劲头很大, 但对帮助移民发展后续产业重视不够, 既没有专项资金扶持, 也缺乏有效办法手段。由于移民群众生产技能单一, 接收村庄的土地资源不足, 周边区域二、三产业不发达等原因, 客观上造成移民群众无地可种, 无业可就, 给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带来一定困难, 有些地方的移民只能返回原居住地从事农牧生产, 甚至出现回迁现象。特别是由于移民群众刚刚投资建房, 缺乏生产积累, 防范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 一旦遭遇天灾人祸, 很容易重新陷入贫困境地。随着我省扶贫移民工作的深入推进, 扶持移民群众发展后续产业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紧迫和突出, 这一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就可能导致移民回迁现象的大面积发生, 导致移民村成为无人居住的“空壳村”, 造成国家建设资金的闲置和浪费, 通过扶贫移民帮助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致富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

(四) 社区管理功能薄弱。

当前, 全省正在稳步扎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努力实现在经济上有新发展, 设施上有新改观, 机制上有新进步, 环境上有新面貌, 素质上有新提高。扶贫移民工作既是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 也是在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必然要求以更高的标准去组织实施。但从目前情况看, 不少移民新村由原来相距较远的几个小山村集中而成, 村民之间互不熟悉, 党组织和村民组织建设滞后, 社区管理服务功能薄弱, 移民群众处于分散无序的生产生活状态;有些小村并大村的移民群众和移入村的干部群众之间还比较陌生, 移入村的基层组织也未能及时补充和吸纳移民群众, 使得移民群众难以融入新的生产生活环境, 受歧视和排挤现象时有发生, 极易引发农村新的族群矛盾, 影响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三、关于进一步推进扶贫移民工作的建议

针对扶贫移民实践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本文从完善扶贫移民机制、提高扶贫移民质量, 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的角度, 提出以下几点推进全省扶贫移民工作建议:

(一) 完善扶贫移民用地政策。

当前, 国家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 许多地方停止农村宅基地审批。要在区位和环境较好的地方建设移民新村, 不仅征地手续难办, 而且征地成本较高。建议针对扶贫移民的特殊性, 出台完善相应的用地政策, 优先划拨移民建设用地, 允许在保持耕地占补平衡前提下, 对扶贫移民占用耕地实行先占后补;减免移民宅基地使用费, 落实好土地使用和房屋产权证, 解决移民后顾之忧。同时要积极挖潜农业用地资源, 增加土地开发投入, 鼓励土地合理流转, 千方百计解决移民生产用地, 保障移民基本生产生活。

(二) 加大扶贫移民投入力度。

根据山西扶贫移民绩效评估数据统计, 移民自筹资金占到建房费用的近70%, 过高的自筹资金比例, 导致部分特困群众无力搬迁, 即使能够搬迁的群众, 也耗尽了多年积累, 甚至背上沉重的债务, 影响到移出后的生产生活。因此, 推进扶贫移民工作, 一方面要在近年来我省财政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多数贫困市县的财政收入有较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 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大部门资金和社会资源整合力度, 从管理体制、整合手段和投向重点上寻求创新和突破, 真正做到以扶贫移民为重点, 有效整合, 相互配套, 发挥资金集中投入的聚合效应, 提高扶贫移民的质量效果。

(三) 强化扶贫移民产业保障。

在扶贫移民工作中必须扭转重建设移民新村, 轻后续产业扶持的倾向和做法, 将发展后续产业和建设移民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切实做到搬迁与开发相结合, 解决温饱与长期发展相结合。积极帮助移民村选择开发项目, 培育生存发展产业;加大劳动力培训转移向移民户的倾斜力度, 优先对移民劳动力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和劳务技能培训, 帮助他们增强劳务技能, 掌握一技之长;多途径多层次扶持移民开辟产业门路、增加致富渠道。保证移民群众有生产耕地、有劳动技能、有就业门路, 有稳定收入, 为稳定脱贫致富创造条件。

(四) 加强扶贫移民社区管理。

移民群众离开故土进入新的生产生活环境, 必然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各级扶贫部门和移民居住地政府要从完善社会服务,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入手, 高度重视和加强移入村的社会管理工作。在进一步抓好基础设施配套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同时, 抓好移民村的党组织建设和村民组织建设, 吸收移民中的党员群众代表参与党支部和村委会, 做好移民户籍变动管理工作, 完善社区服务设施, 及时为移民群众消除顾虑、化解矛盾, 排忧解难, 帮助移民村建立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实现移民群众与原住村民的和睦相处, 安居乐业, 巩固和发展移民成果, 将移民村逐步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

摘要:扶贫移民的实施与效应分析;从实施过程看扶贫移民工作面临的困难;关于进一步推进扶贫移民工作的建议。

上一篇:护士节妇产科演讲稿下一篇:2019最新设备保养维护工作计划方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