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二册《小猴子下山》教学反思

2024-10-04

小学语文第二册《小猴子下山》教学反思(精选12篇)

小学语文第二册《小猴子下山》教学反思 篇1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小猴子下山》教学反思

《小猴子下山》是小学语文第二册里的一篇看图学文。这篇课文趣味性很强,全文配有四幅画,讲的是一只小猴下山,先掰了一个玉米,后又看见桃子、西瓜、小兔,见一个爱一个,扔下这个去抓那个,结果什么也没得到的故事。

在执教这一课时,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快速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并以此为线索学习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会迁移运用。以及能够正确区别“摘、扛、捧、抱、追”等动词。二是能正确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背诵儿歌。三是由故事得到一定的启示: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总会像小猴子那样犯些错做些傻事,而事后难过后悔是无用的,重要的是能以今天的教训为基础,不再三心二意。下面从以下几处来谈几点感受。

一、巧用示范,体会积累好词

采用“又()又()”的词语教学,利用卡片进行情境引导,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最后以进行扩展训练进行收尾。

首先告诉学生小猴子在下山途中遇到了很多好吃好玩的东西,这些好东西都用了很多好的词语来描写,出示“又大又多”,给学生一个示范,然后让学生到课文中去找其他的好词。然后学生开始以小猴子的心态去细读课文,找到这些好词,这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接着让学生交流找到的卡片,学生说教师贴,并进行朗读指导,这样的学习让学生们的积极性甚高,最后在同学们积极的学习态度下进行了拓展训练,并抄写“又()又()”的词语在课本相应的插图上,以此来结束“又()又()”的词语教学。

二、遵循规律,归类识字更高效

学习动词的使用,让学生们能够区别“摘、扛、捧、抱、追”等词语的正确使用。这是这堂课的教学难点所在。在课堂上是这样进行处理的:

师:为什么要用“扛”

生:(因为玉米很大很重)原来是这样啊!

师:孩子们,能得到这么大的玉米,小猴子此时的心情一定……

生:很高兴。那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来读读这个句子吧!

师:小猴子看见玉米,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小朋友,像掰和扛这样表示小猴子动作的词语啊课文里还有很多呢!找到了用笔圈一圈。

师:唉呀,小朋友说得那么快,我都不知道把动词贴在哪里了,看看吧,这些动作的位置我贴得对吗?

师:摘可以和桃子搭配,可以和西瓜搭配吗?和玉米呢?怎样的东西要扛着走?

生:桃子小拿来抱会掉了,应该用捧;西瓜大用来抱。

师:“摘”可以跟桃子、西瓜搭配,但不能跟玉米搭配。

师:小猴子应该扔了三样东西,老师把这个“扔”写在中间。

在教学中,我抓住文本特点,从表示动作的字词入手,先让学生找出描写动作的词,将动词卡片随意地贴在黑板上。经过整理,孩子们知道了“捧、抱、扔、摘”是左右结构、都是提手旁,捧、扔、抱、摘跟手的.动作有关。”学到这里,孩子们圈了生字,观察了生字的特点,他们从字形上熟悉了“捧、抱、扔、摘”。这时,我又让孩子们分别做做这几个动作,从字义上进一步巩固理解这几个字的意思。在热烈的气氛中,孩子们开开心心地学着、做着,这样归类识字既有规律可循又生动有趣,孩子们比较喜欢。

三、注重运用,回归文本更扎实。

在字词教学上不但要善于发现规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从识记到运用的落实。在通过不同途径理解了动词的意思后,我让学生把动词卡片放到相应的图片旁。此时,学生思维火花闪现,我又恰如其分地小结有些动词可放在共同的地方(如“摘”可以用以“摘桃子”,也可以用以“摘西瓜”)。

语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改进。

小学语文第二册《小猴子下山》教学反思 篇2

1.仔细观察图画, 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 并与所学词语联系起来。

2.学会本课八个生字, 认识绿线内的三个生字, 理解文中词语。

3.诵读词串, 积累词语, 体会农村夏夜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诵读词串, 趣味识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大幅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孩子们, 用我们想好的“记忆中的夏天”向大家作个简单的介绍。

生1:夏天的晚上, 我和爸爸妈妈到街上去散步, 霓红灯亮起来了, 五彩缤纷的, 很好看!

生2:夏天的晚上, 我和妈妈去公园看到很多人在湖边乘凉, 还有许多人在彩灯下跳舞。

生3:夏天的晚上, 我们一家人待在空调房间里, 一边看电视, 一边吃着大西瓜。

……

师:听你们交流真是一种享受, 我就好像看到了你们一家人过夏夜的情景。你们知道吗?当我们在霓虹灯下散步时, 当我们在公园里乘凉时, 乡村的夜晚也特别美丽、安静, 夏日炎炎似火, 可夏天的夜晚却是人们无限向往的。天空湛蓝湛蓝的, 巨大的夜空嵌满了钻石般的星星, 星星仿佛离我们很近很近, 就在头顶上。乡村的孩子们早早吃完晚饭, 端来小板凳, 拿把蒲扇, 坐在院子里, 听大人们讲那古老的神话故事……同学们, 你们想不想到这样的夜晚去看一看呢? (师述同时播放优美动听的配乐, 创设夏夜温馨宁静的情境。)

【点评:由于我把尊重孩子的生活经验放在首位, 把教学活动与孩子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并用他们喜欢的绘画手法表现出来。因此, 孩子们的积极性特高, 一个个踊跃登台, 落落大方地介绍自己过夏夜的情景。】

二、创设情境, 图文对照, 理解词义。

师: (课件出示《乡村夏夜图》) 你们瞧, 这就是一幅《乡村夏夜图》,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生:爷爷奶奶在给小孙子讲故事, 小孙子听得可认真了!

生:我看到他们旁边有许多萤火虫提着小灯笼在花丛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生:天上有许多许多的星星, 好像在对我们眨眼睛。

生:我想爷爷也许在给小朋友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呢!

……

师:我们一下子认识了三个人, 他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我看到了爷爷, 看到了_________, 还看到了________。

2. 我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在院子里乘凉。

师:你还会这样说吗?同样的意思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 是不是觉得语文很有趣?想知道关于爷爷、奶奶、小丁丁三个人的故事吗?识字6的内容就和乡村的夏夜有关, 让我们打开到《识字6》读一读课文。

师:请小朋友们打开书, 轻声读读课文中的词语, 注意:读准字音, 词儿连读。

(生自由读词语)

师: (课件出示课文) 小朋友们词语读准了吗?谁来当小老师, 提醒大家哪些字音要特别注意?

生:“繁星”的“星”是后鼻音。 (带读)

生:“亮晶晶”的“晶”是后鼻音, “亮”是边音。 (带读)

生:“爷爷奶奶小丁丁”最后一个字都是轻声, “丁”是后鼻音。 (带读)

生:“萤火虫”的“萤”是后鼻音。

师:小朋友们难点找得可真准, 把词语连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词语)

师:同学们不仅将字音读准了, 还读得津津有味!这样吧, 你们最喜欢读哪一排词语, 就再将那一排词语多读几遍, 一边读一边在脑中放电影, 待会儿读给全班同学听好不好?

(生自由练读)

【点评:在具体的操作中教会学生学会边想象边朗读的学习方法, 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选择,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师:谁来汇报?听好老师的要求:先告诉大家你最喜欢那一排词语, 再读给大家听听, 最后说说你喜欢这一排的理由。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时的句群意识)

生:我喜欢第一排词语 (出示“夜晚、繁星、亮晶晶”) , 因为读完这排词语我仿佛看见了夜空中有许多许多的星星, 数也数不清。

师:书上用了哪个词? (繁星) 是啊, 这么多的星星!谁能读好这个词?

生:我也喜欢这排词语, 我看到了许多星星一闪一闪的, 好像在对我们眨眼睛呢!

师:书上用了哪个词? (亮晶晶) 你们还知道什么东西是亮晶晶的啊?

生:妈妈戴的钻石戒指。

生:擦干净的玻璃是亮晶晶的。

生:我们的眼睛也是亮晶晶的。

……

【点评: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通过形象性地看图, 引导学生想象理解词语。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则能将词语理解得更加透彻。】

师:说得真好, 谁能读好这个词呢?

师: (课件出示闪烁的繁星图) 你们看, 湛蓝的夜空布满了闪烁的星星, 真美啊!让我们再来把第一排词语美美地读一读。

生:我还喜欢第三排词语 (出示“竹椅、蒲扇、萤火虫”) , 因为读着读着, 我好像躺在舒适的竹椅上飞上了天, 来到了星星的身边。

生:我也喜欢这排词语, 因为夏天的夜晚摇起蒲扇我感到特别凉爽。

生:我想到了我小时候到农村去找萤火虫的情景, 小小的萤火虫提着小灯笼在花丛中飞舞, 非常美丽。

生:我还知道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呢, 从前……

生:我知道萤火虫依靠尾部的发光器发光的, 人类还根据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发明了日光灯还有电视机的荧光屏。

师:看来萤火虫这小东西不仅可爱还非常有用, 谁来夸夸它?指导理解“竹椅、蒲扇”。

师:多美的一排词语啊,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师:你们还喜欢哪一排词语呢?

生:我喜欢第二排词语 (出示“爷爷、奶奶、小丁丁”) , 因为我想到了小时候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的情景:那时候我们住在农村, 爷爷身体不好, 奶奶要经常照顾他, 我常陪伴在奶奶身边, 现在爷爷去世了, 我很想念他。

生:我的爷爷奶奶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我看到小丁丁和他的爷爷奶奶在一起很幸福, 我很羡慕他。

师:多么美好温馨的画面啊, 你们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生:我喜欢最后一排词语 (多媒体出示“牵牛、织女、北斗星”) , 我还知道关于牵牛和织女有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 相传……

生:其实这只是个神话故事而已, 牵牛和织女之间有三万光年的距离, 就是打电话还要很久才能接到呢!

师: (课件出示牵牛织女星图) 你们看, 这就是牵牛星, 在它旁边的两颗小星就是他们的一双儿女, 银河对面的就是织女星。

生:我见过北斗星, 它共由七颗星组成, 排列的形状就像一把勺子。

(师课件出示北斗星图。)

生:我知道在十万年前北斗星的形状并不是一把勺子, 北斗星是在不断变化的, 我还带来了十万年后北斗星的组合形状图, 你们看!

师:同学们, 你们的知识可真丰富, 你们都是从哪儿知道的啊?

生:我是通过上网查资料知道的。

师:多么浩瀚神秘的夜空啊, 谁再来读读这排词语?

师:其实在着神秘的夜空中还藏了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呢, 老师向你们推荐一本书《星座的奥秘》。

【点评: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激活语言文字内涵, 使课堂充满活力。将课堂留白, 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的意识。】

师:刚才同学们每一排词语都读出了自己的感情, 你们能将全文连起来读读吗?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

(生配乐有感情朗读)

师: (伴随着优美的音乐) 夏天的夜晚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生:宁静。

生:迷人。

生:温馨。

生:神秘。

……

(学生一边回答, 教师一边板书。)

(生再次配乐齐读。)

三、自主识字, 指导书写。

师:这节课你们的表现特别出色, 字音读得准, 课文读得美, 老师相信大家生字也会学得很棒!

师: (出示生字“星、奶”) 仔细观察这两个字的字形, 选一个你已经学会的教大家。

生1:我来教大家学星星的“星”, 上边是红日的“日”, 下边是小学生的“生”, 大家跟我写笔顺。 (书写)

生2:我也早就会写“星”字了, 我觉得要注意的是“日、生”都要写得扁一点。

生3:“奶”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是女字旁, 右边第一笔叫横折折折钩。

师:你们看得真仔细!教老师写吧! (生说笔顺, 师在田字格里书写。)

师:在生活中, 你知道这两个字有哪些好朋友?

(生踊跃给这两个字组词。)

打开习字本, 先描红后写字。听轻音乐, 开始描红。

【点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识字、写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所以, 不仅要创设情境识字, 还要踏踏实实地进行写字训练。】

四、拓展延伸, 回归生活。

师:最后, 让我们听着轻音乐, 诵读这些诗一样美的词串。

生:在音乐声中边读边想象画面。

师:这些词儿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呀!你们想在自己的画上添上一些词, 读起来也像诗一般美吗?

(生略加思索, 便争先恐后地发言。)

师:说得不错, 小组合作在画上添词。

生1:我们小组添上的词是:

空调冰箱电风扇

冷饮棒冰大西瓜

生2:我们小组写的是:

散步乘凉数星星

夜景闪烁霓虹灯

【点评:似乎令人难以相信, 一年级的孩子竟能这般妙语如珠, 事实上, 只要我们有心给孩子创设一个情境, 为孩子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 让充满灵动的学习放飞孩子们的思维与想象, 我们定将体验只有创造者才能体验的喜悦!】

附:课堂练习

1. 照样子写词

写出几个像“亮晶晶”这样ABB式的词语。

2. 量词填空

一 (%%) 星星%%一 (%%) 竹椅%%一 (%%) 蒲扇%%一 (%%) 萤火虫

小学语文第二册《小猴子下山》教学反思 篇3

《识字3》这篇集中识字的课文,它以对子作为文章的载体,描绘了大自然的美好景物。对对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激发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也是文章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如何让一年级的小朋友对对子有兴趣?只有先让他了解对子的一些规律,发现对子的有趣的地方,再进行简单的试对。朗读是最有效地了解课文的方法,教师想通过由浅入深地读,有层次地推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真正实现通过课文来学语文的理念。

[教学目标]

1 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等6个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产生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读生字、写生字,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学会对对子。

[教学课件],

PPT、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本次授课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揭题入境

小朋友们,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在我们这个大家园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和可爱的小动物,我们都很爱它。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想大家一定会有新的收获。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共同学习第一篇课文。(板书:识字3)

二、初读体会,认识生字

1 这是一首对子歌,自己先试着读一读?

2 老师发现你们可真会学习,有的同学一边读课文一边画了生字,有的同学一边读一边思考,还有的同学提出问题和小伙伴合作学习。相信你们的收获一定不小,谁勇敢地站起来读一读课文?

3 你们已经把课文读通了,很好。刚才你们在自学时还画出了许多生字,遇到了许多不懂的词。那我们就一句一句地读,把刚才不会的字学会,不懂的词弄懂。

三、图文结合。识记生字

(一)学习第一小节:

1 一句一句地读,把不会的字学会,把不懂的词弄懂。

出示:云对雾,雪对霜。指名读。

指导:云和雪小朋友肯定都见过,(点课件)那雾和霜有没有见过呢?

2 引导:雾是在早晨出现的,太阳一出来它就散了(也可以叫“晨雾”)。

点击课件,叶子上白白的那些晶体就是什么?霜。每到深秋的时候就会出现霜。因此有个词叫秋霜(生读晨雾、秋霜)。

3 点击课件,出现两幅图,朝霞与夕阳,想一想,这该是课文中的哪一句?不知道的可以看看课文。

解决:朝霞,夕阳,和风,细雨。图片协助理解。

4 再读整小节。

(二)学习第二、三小节:

1 课件出现花对草,蝶对蜂。指名读。

学习蝶和蜂。说出是如何区别这两个字。领读。

2 课件出示,蓝天对碧野,万紫对千红。指名读。万紫对千红,去掉“对”字,指名读,一起读。边读边贴词卡。

提问:当你看到什么样的景象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说万紫千红?(指名描述)这个词多好啊,读一读。

3 出示课件理解“碧”给这个字组个词?理解“碧野”“碧绿的叶子”。

4 课件出示:桃对李,柳对杨。

理解:桃、李、柳、杨,它们指的是什么?李和杨还出现在什么地方啊?(都是姓)

5 课件出示:“山清对水秀,鸟语对花香”齐读。去掉“对”字,再来读读。自己把这两个成语读一读。(生边读,师边贴词卡)

假如你就来到了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会想些什么?

三、复习巩固,练习书写

1 刚才,大家一边读儿歌,一边学习了本课的生字,弄懂了不会的词,你们学得非常认真,我们把黑板上的词再读一读好吗?

2 我们再来读一读本课的字吧!你们仔细观察今天学习的字,看看有没有长得像的字呀?

3 生字我们都认识了,还有六个生字宝宝需要我们来写呢!下面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六个字,在写这六个字时,你有什么小窍门可以把这些字写得更漂亮些?

四、练习朗读,扩展识字

1 生字我们都已经学会了,我们再来读一读对子歌吧!你们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先练习读一读,和小朋友对着读都可以。

2 你们读得真认真,既然这是一首对子歌,那么我们就一问一答地读好吗?

3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是识字的场所,比如,大街上的牌匾,灯箱上的广告,小朋友的名字等等,只要你肯做一个有心人,在不经意间你就会认识许多书本以外的汉字,愿每个小朋友从现在开始,都来做一个细心人、有心人,认识更多的汉字。好吗?

[教学体会]

对子歌是一种传统的语言形式,句式整齐、押韵,便于诵读,但内容涉及面广,跳跃性大,蕴涵语言的智慧。作为识字课,是借助对子歌来识字,而不是阅读课,是为了识字而阅读。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自主识字,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识字与儿童的生活结合起来,识字中的音、形、义结合起来。学生通过看图片、找规律等形式去自主识字。教师始终以赏识的目光,以激励性的语言导引学生自主识字。

在教学中,教师穿针引线,释疑解疑,能让学生自行掌握就放手让学生去自悟、自练、自得,而不越俎代庖,发挥了教师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

兒童识字不可能“毕其功于一课”,也不可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几个字。教师抓住儿童学习母语的特点,注意了向课外延伸,向生活延伸,向周围环境延伸,以开阔儿童识字更广阔的天地。

《小猴子下山》教学反思 篇4

本课的生字很有特点,大部分都是动作,在教学时,我把课文和生字结合在一起教学。重点在抱、扛、扔、捧、追等字上。

片段能不能知道小猴子下山去干什么啦?怎么办?读课文。

理解思路:

掰玉米、扛玉米、扔玉米摘桃子,捧桃子,扔桃子摘西瓜,抱西瓜,扔西瓜追兔子

理解动词的特点:

(1)质疑不会读的字。

(2)谁能用上动作,来读一读

(3)指生演一演“掰”的动作。

(4)师生合作边演边读。

(5)练习:看老师做动作,你们来说动作,看谁厉害。

这些动作可以换过来说吗?为什么?说说理由。

通过音、形、义等方式的学习和朗读,孩子们基本可以理解生字的意思,最后问动作是否可以换过来,让他们把这几个生字理清楚,认明白。课堂中,生动有趣的课件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在游戏中做一做、读一读学习生字。

在细读课文的环节,我抓住课文的特点,对孩子进行词句的训练。如结合插图,理解“又大又多”这一词语。“又大又多”从图上看不仅仅玉米的个头大,而且这样大的玉米到处都是。在教学中我问孩子:如果你就是小猴子看到地里又大又多的玉米是什么样的心情?(高兴)“非常高兴”就是(生:特别高兴)你们能不能带着这种特别高兴的心情读一读。孩子在比一比,读一读中,感受事物的可爱。同样的,又大又红说明桃子长得好,又大又圆说明西瓜长得非常好。在理解了这几个词语后,我又问:小猴子把曾经喜欢的桃子、西瓜都扔掉了,这说明了什么呢?其实小猴子的心里没有明确的目标,他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看见一个就喜欢一个,而原来的那个就直接被扔掉了。

小学语文第二册《小猴子下山》教学反思 篇5

1.认识12个字,会写7个生字、词。

2.能熟练朗读课文、理解句子。

3.懂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终、而不应这山望着那山高。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读、写,并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8个生字、词。

难点:能概括小猴子为什么一无所获。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知识的新授阶段

1、呈现新教学内容

(1)呈现课文题目“小猴子下山”

(2)老师讲述“小猴子下山”的故事,使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一个大致概念。

2、生字教学

(1)呈现文中的生字、词

(2)一个学生拼读生字,老师在旁纠正错误;指出注意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老师范读,全体学生跟读。擦掉拼音后再认读。

(3)教写生字

学生先书空7个生字、词。请两位学生板书。老师纠正错误之处。

提供记忆策略:

往:“住”字再加“丿”

常:底下是“巾”字

(4)运用生字、词

非常是什么意思?(参考答案:十分、很、极)

用“非常”这个词造句。老师提示:老师奖给我一面红旗,我()高兴。

二、巩固与检测

根据课后习题三,区分不同动词的意义,并会在适当的语言情景下运用。

读“掰”“抱”“扔”“摘”“扛”“捧”;

学生表演这六个动作(有错误之处及时纠正)

学生做习题,校对。

三、作业

抄写生字,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与这堂课有关的原因知识

1、全体学生朗读字词。

2、请一位学生朗读整篇文章。

3、提问习题四。

二、开始新授课教学

(听了某同学的朗读之后,大家想知道小猴子为什么只好空手回家去吗?今天我们就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大家讨论一下。)

1、提问:大家看了第二自然段之后,发现小猴子摘了什么?(参考答案:玉米)

提问:那么第三自然段,它又摘了什么?(参考答案:桃子)

提问:它的玉米呢?(参考答案:扔了)

提问:第四自然段,小猴子又怎么做了?(参考答案:看到了西瓜,就摘了西瓜,扔了桃子)

提问:那么第五自然段呢?(参考答案: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了)

问:结果呢?(参考答案:没追到,所以什么也没有了)

问:小猴子这样做好不好?(参:不好)

问:为什么?大家讨论一下。请几位学生回答。

综合那么多的同学的意见,我们觉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终,不能三心二意;不应该像小猴子一样。

2、呈现“小猴子下山”的挂图,请几位用学看着挂图讲一讲小猴子下山的故事。

板书设计

18.小猴子下山

玉米地

又大又多

桃树下

又大又红

空着手

西瓜地

又大又圆

回家去

往回走

蹦蹦跳跳

追 教学反思

在字词教学上不但要善于发现规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从识记到运用的落实。在通过不同途径学习了生字后,接着结合课后习题,区别不同动词的意义,又让孩子们分别做做这几个动作,从字义上进一步巩固理解这几个字的意思。在热烈的气氛中,孩子们开开心心地学着、做着,这样归类识字既有规律可循又生动有趣,孩子们比较喜欢。我让学生把卡片放到相应的图片旁。此时,学生思维火花闪现,我又恰如其分地小结有些词语可放在共同的地方

小学语文第二册《小猴子下山》教学反思 篇6

大自然小学杨升

一、激趣导入,营造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我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课件出示色彩艳丽的图画,引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使学生初步的感知课文,并尽早地全身心投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使识字教学有一个好的开端。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建立了学生学习生字的信心。

二、识字教学体现层次性,运用多种方式复现生字。

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就是“认得快,忘得快。”因此,识字教学要根据儿童识字的这一特点,对生字的认记要采取多种方式,反复认记。这堂课,我根据生字的不同特点,采取了多种识字方式,从看图读拼音识字,到读拼音识字,再到去掉拼音识字,生字的识记有层次、有梯度,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对生字的认记得到了巩固。

三、注重引导学生发现构字规律,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

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灌输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把握它们。”教学识字最终是为了让学生能独立识字。为了实现学生独立、主动识字的目的,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发现并把握学习生字的方法。课上,我在学生熟悉了“蜻蜓、蝴蝶、蚂蚁”等生字后,引导学生探究找规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们经过一番探讨,有的学生发现这些字都有虫字旁,有的学生发现它们和虫有关,还有的学生感悟到形声字的识字方法。我还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猜测“蜈蚣、蚜虫”的字音,使学生能应用形声字记字法自主识字,增强了学生的识字的兴趣和自信心。这样在完成识字教学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真正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四、迁移学习成果,发展学生语言。

在教学一开始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的小动物在干什么?学生观察仔细,发言也很精彩,有的说:“蜻蜓在空中飞行。”“蝴蝶在花朵家做客。”“蝌蚪在水中游来游去。” “小蚂蚁在地上搬东西。”能够把自己想到的结合平时读的句子说出来,有助于积累语言。在学习“展”“网”“运”三个生字的时候让学生组组

词,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在生字回文的环节中,我采用了表演读,小组读,男女生竞赛读的方式,使学生能在巩固所学生字的同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本节课值得改进的地方:

1、由于时间的关系,短文读得相对较少。原本设计的创编儿歌,渗透一些小动物的知识都没能进行。

2、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应该更加精彩一些,让课堂不失单调,增加识字课的趣味性与知识性。

小学语文第二册《小猴子下山》教学反思 篇7

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刘街乡中心小学 杨欢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3.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要专一,有始有终。

二、重点难点

重点:会认会写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要专一,有始有终。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猴子吗?那你们知道小猴子住在什么地方吗?

老师来告诉你们小猴子真正的家在山上。有一天,小孩子想下山玩玩,它下山以后发生了什么事呢?你们想听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请同学们把书翻到94页。

(二)、初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学生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分段学习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小猴子下山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它是怎么做的?②、用动作演示掰、扛、扔、捧、摘这些动作。

③、为什么要掰玉米?又为什么要扛着走?

2、想一想老师刚才提出了哪些问题?学生自学课文的2、3、4自然段。

读一读: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

议一议:小组讨论小猴子是怎么做的?生汇报讨论结果。

3、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的第五自然段,齐读第五自然想一想,小猴子下山看见那么多的好东西,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它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

(四)、拓展练习

1、填空练习。(出示投影)填空量词。

2、学习并运用“又()又()”形式词语。

3、词语大闯关。

4、指1、2名学生看投影复述课文内容排图片顺序。

5、联系学生实际,说说自己平时做事情的时候有没有像小猴子一样的做法呢?学生检查自己平时做事的方法是否正确。

6、续编课文。编一个《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故事。下一节课评一评,讲一讲看谁编得精彩。

(五)、板书:

18、小猴子下山 玉米地

又大又多

掰 扛 桃树下

又大又红

扔 摘 西瓜地

又大又圆

扔 摘 往回走

蹦蹦跳跳

扔 追 空着手回家去

四、教学反思

《小猴子下山》是小学语文第二册里的一篇看图学文。这篇课文趣味性很强,全文配有四幅画,讲的是一只小猴下山,先掰了一个玉米,后又看见桃子、西瓜、小兔,见一个爱一个,扔下这个去抓那个,结果什么也没得到的故事。下面谈以下三点感受:

1、积累词语

采用“又()又()”的词语教学,首先出示“又大又多”,给学生一个示范,然后让学生到课文中去找同类词语,在同学们积极的学习态度下进行了拓展训练;学习动词的使用。通过表演体会,让学生们能够区别“摘、扛、捧、抱、追”等词语的正确使用。

2、图文结合

紧密结合图文,使学生了解小猴子活动的顺序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思维能力。

3、以生为本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正确的引导下,通过质疑、探究、感悟、朗读四结合,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小学语文第二册《小猴子下山》教学反思 篇8

一、试卷分析

试卷包括字、词、句、阅读、写话几个方面。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检测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做到题型多样,知识面广,并蕴涵了一定的思想教育于试题之中。从学生的考试结果看难易适中,大部分的学生在90分以上。少数在80以下,100的也占一部分。满足了好中差各层次学生的需求,是一份令学生、老师满意的试卷。

二、试题分析

字、词、句我最棒

1、第一题考查了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学生的得分较高,满分率也高。

2、我会比一比,再组词,这题得分率高。

3、我会搭桥连一连,得分率高。

4、猴子学样,我会填,学生得分率高,但有的字不会写,造成失分。

5、我会把句子补充完整,得分率高,存在的失分就是错别字。

阅读、写话我能行

1、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主要检测学生的背诵积累。学生背得出,但写不出,写错字多。

2、我会读短文,再填空。考查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从中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有爱护、保护小动物的意识。从学生的`考试情况看较好地达到了这个目的。

3、写话。联系8月8日的奥运,让学生谈谈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鼓励学生从小爱运动。结合生动有趣的动物王国运动会的图片,让学生一下就看懂了图,写下了心里想说的话。只是一小部分的学生开头没空两格,文中出现了较多的错别字,需要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多指导和加强。

三、分析总结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篇9

1、认识“猴、结、掰”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的字音;会写“块、非、常”等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____又____”形式的词语。

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孩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4、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教学重点:

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全体学生唱《数鸭歌》。唱完心情如何?歌曲中出现的小动物—鸭子。

一、导入:

1、今天一起来学习更一种小动物,看看在它身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2、出示谜语,猜谜底

一物像人又像狗,

爬杆上树是能手,

爱吃香蕉爱吃桃,

家里没有山里有。

——(打一动物)。

谜底:小猴子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生字词

扛 捧 掰 摘 抱 追 扔 蹦

1、指名学生读

2、学生齐读,分男生女生读

3、再组词读

扛玉米 捧着 掰玉米 摘桃子

扔垃圾 追兔子 抱孩子 蹦蹦跳跳

三、初读课文

1、学生大声读,标出自然段

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想:小猴子去了哪些地方?用“——”画出来,小猴子看见了什么,用”~~~~”画出来。

3、读给同桌听

4、读后交流:小猴子下山的路线是什么?

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小白兔

四、学习课文

结合插图和课文,边学边思考:

他来到了哪里?

看到了什么?

心情怎么样?

总结:扔玉米,摘桃子——扔桃子,摘西瓜

最后为什么空着手回家了?我们从中吸取什么教训呢?

我们要一心一意地做好一件事以后才能去做另外的事情,否则一件事也做不好!

五、巩固延伸

一()玉米地

一()桃树

一()瓜地

小学语文第二册《小猴子下山》教学反思 篇10

一、日积月累(教学重点)

(一)重点字词。

1.应会读字:猴、结、掰、扛、满、扔、摘、捧、瓜、抱、蹦

2.字理识字:

比一比:扔-奶扛-打结-洁

加一加:掰抱

3.易读错字:“掰”在本文读“bāi”,不读“bān”。

翘舌音:摘zhāi追zhuī

4.多音字:结:jié结果结冰结伴;jiē结巴结实结果

5.应会写字:块、常、瓜、空、非、往、进

(1)写正确:常、空

(2)写美观:左右结构的字:块、非、往、

独体字:瓜

①指导书写的字:非、瓜

②指导要点:“非”:fēi,学生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非。也可以用儿歌帮助记忆:两根旗杆六面旗,中间拉开小距离。组词:非常、是非。

“瓜“:guā,很多学生都认识“爪”字,“爪”的第三笔“竖”改写成“竖提、点”就是“瓜”字。儿歌记忆:一蔓生三叉,当中结个歪把子瓜。组词:西瓜、瓜子。

6.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又大又多、又大又圆、

(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理解运用:

1、有感情朗读课文。小猴子下山来它先后走过了哪些地方?

2、朗读课文。讨论:小猴子为什么空着手回家了?。

重点问题:

1.课后题

2.学生课前预习中质疑提出的问题。

3.学会看图根据句式复述故事。

三、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并能从中得到启示。

教学准备

一、教师:

(一)设计预习提纲(或学案)

二、学生:

一年级下册第18课《小猴子下山》预习提纲

学校:班级:姓名:

一、字词初探

(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小组评价:

(二)生字: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1.易读错的字(注上拼音):摘()追()掰()

2.典型多音字(注音、组词):结{

3.识字方法

(1)常规识字:连一连

减一减加一加比一比换一换组词法

猴、结、掰、扛、满、扔、摘、捧、瓜、抱、蹦

(2)趣味识字:

把两手分开()

水草两相聚()

4、学生仔细观察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根据田字格上方的笔顺练写生字。试着给每一个生字组一个词语。

(二)词语

1.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下列字词的意思:非常、掰、扛、扔、摘、捧、抱。并试着说一句话。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值得积累,请在课文中用“----”标出,多读几遍。

二、文本细读

1.读课文,用“------”画出描写小猴子动作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试着和小组内同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学生讨论回答:结合课文插图,说说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

三、拓展延伸:

1.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2.仿写句段:

原文: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

仿写:

3.想想说说:

如果你是小猴子,你下山后会怎么做?

教学时间 1课时

导入新课:

1、猜谜语:

一物像人又像狗,爬杆上树是能手,

爱吃香蕉爱吃桃,家里没有山里有。

--(打一动物:小猴子)。

2、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猴子吗?那你们知道小猴子住在什么地方吗?老师来告诉你们小猴子真正的家在山上。有一天,小猴子想下山玩玩,它下山以后发生了什么事呢?你们想听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小猴子下山》。

3.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题。

一、小组合作交流

1、课文初读交流:

小组分段落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小组成员互评。

2、识字交流:

先认读生字,再进行识字方法交流。

交流易读错字,多音字。

常规识字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

趣味识字:猜字谜等

交流易写错字(说一说那些字容易写错,怎样才能书写正确。)

3、词语交流

先找出文中字词(非常、掰、扛、扔、摘、捧、抱),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说一说你的理解。

4、课文朗读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交流,说说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

一、字词初探

(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生字: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1.易读错的字(注上拼音):摘()追()掰()

2.典型多音字(注音、组词):结{

3.识字方法

(1)常规识字:连一连

减一减加一加比一比换一换组词法

猴、结、掰、扛、满、扔、摘、捧、瓜、抱、蹦

(2)趣味识字:

把两手分开()

水草两相聚()

4、学生仔细观察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根据田字格上方的笔顺练写生字。试着给每一个生字组一个词语。

(二)词语

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值得积累,请在课文中用“----”标出,多读几遍。

1.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下列字词的意思:非常、掰、扛、扔、摘、捧、抱。并试着说一句话。

二、文本细读

1.读课文,用“------”画出描写小猴子动作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试着和小组内同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学生讨论回答:结合课文插图,说说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

三、拓展延伸:

1.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2.仿写句段:

原文: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

仿写:

3.想想说说:

如果你是小猴子,你下山后会怎么做?

一、字词初探

1.1.初读展示。

(1)小组展示朗读。

(采用个人展示读、分角色读以及开火车等方式来读。)

(2)学生展示标出的翘舌音(全不全,画法对不对)

(3)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4)教师巡视,了解

学生的读书情况和易读错的字词。(注意纠正翘舌音:摘、追等字)

(5)指生每人读一自然段,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2.指导识字。

(一)指导书写

①指名说说“非、瓜”在田字格里的占格。

②说一说每个字的笔顺,并进行书空练习。

③教师边讲解边范写:同学们这两个字非常简单,是要求我们必须会写,你认识它们吗?(指名读、齐读)

A这两个字笔画都比较少,你们自己先仔细观察一

下,它们都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发现的同学举手。

B你们观察的真仔细,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字:非。

“非”:fēi,学生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非。也可以用儿歌帮助记忆:两根旗杆六面旗,中间拉开小距离。组词:非常、是非。

“瓜“:guā,很多学生都认识“爪”字,“爪”的第三笔“竖”改写成“竖提、点”就是“瓜”字。儿歌记忆:一蔓生三叉,当中结个歪把子瓜。组词:西瓜、瓜子。

(2)、师先范写。

(3)、自己练习写。先描红,然后自由练写。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边巡视指导

共同评议,表扬书写姿势,并顺手奖励小贴画。)

B我们再齐读一遍“非瓜”,这两个生字。

(二)交流识字方法。【课件展示本课会认字】

(1)学生展示识记情况:多种形式认读生词和本文的多音字。

多音字:结:jié结果结冰结伴;jiē结巴结实结果

(2)学生试着说识记方法:

例如:我用“减一减”的方法记住了“瓜”字:“呱’减掉“口”就是瓜。请大家跟我组词:瓜,西瓜,南瓜,黄瓜。

比一比:扔-奶扛-打结-洁

加一加:掰

做动作:掰、扛、扔、摘、捧、抱、蹦

组词:猴:猴子、追:追赶、瓜:西瓜

偏旁识字:结、扛、满、扔、摘、捧、抱、蹦、追

(3)难记的字。你觉得哪个字记起来比较困难?(如:掰)互助识字(组词:掰玉米)。

(4)教师指导学习生字条上面出现的部首(提手旁、反犬旁),帮助识字。

(二)展示交流词语

(1)学生展示:指名学生读出自己画出的词语。词语画出不全的完善一下。

(2)教师课件出示本课生词:

猴子、结果、掰开、扛着、满地、抱着、扔下、追赶、摘下、捧着、蹦跳、西瓜

摘苹果比赛读、排火车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练读。

(3)出示词语,学生看看谁读的最快。

(4)齐读12个词语,每个两遍。

(5)指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理解“非常、摘、扛、捧、抱、追”等表示动作的词语。

看到这么多好东西,小猴子心情怎么样?那他就看一看?小猴子是怎么做的?

首先,走到一块玉米地里,他看见玉米长得又大又多,是怎么做的?

(掰扛)这些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接下来看到的东西又是怎么做的呢,和同桌相互商量用圆圈圈出来。

桃子:摘捧扔

西瓜:摘抱扔兔子:追

这些动词可以换过来说吗?为什么?说说理由

②试着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6)巩固检测:打乱顺序抢读生词。【课件出示】

二、文本细读

1、课文的主角就是猴子,(出示西瓜,猴子,兔子,玉米)这些就是猴子下山看到的好东西。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再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呢?读课文,用“------”画出描写小猴子动作的句子,多读几遍。

2、小组交流汇报

玉米地→一棵桃树底下→一片瓜地→跑进树林里。

3、四段分四个组读课文

4、小组合作讨论:学生讨论回答:结合课文插图,说说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

小组长汇报,其他同学补充:玉米结得又大又多,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小兔子蹦蹦跳跳的,真可爱

三、拓展延伸:(一)选择性阅读、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1.读背积累第4自然段。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试着背下来。

3.小组赛背,男女生比赛背诵。

(二)仿写句段:

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

仿写:------------

2、鼓励学生大胆上台展示。

3、评价:(句子是否通顺,用词是否恰当,书写是否美观)。

(三)如果你是小猴子,你下山后会怎么做?

1、小组选代表发言。

2、教师总结:人不能喜新厌旧,做事情要专一

限时检测题

学校:班级:姓名:

一、看拼音,写生字

小猴子下山来,走到yíkuài()玉米地里,他看见玉米结得yòudàyòuduō(),fēicháng()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wǎng()前走。

二、照样子,仿写。

(1)又大又多 又()又()又()又()

(2)原文: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

仿写:

三、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小猴子抱着一个()往回走。走着走着,他看见一只()蹦蹦跳跳的,真(),就扔了(),去追()。

四、填空:

非:笔顺为:,第五笔是。

瓜:笔顺为:,第五笔是。

计 5、小猴子下山

玉米地

桃树下又()又()

瓜地做事要专心

小兔子

小学语文第二册《小猴子下山》教学反思 篇11

《小猴子下山》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四课。课文讲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掉玉米去摘桃子,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去摘西瓜,看见兔子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最后,兔子跑进树林里不见了,小猴子一无所获的故事。除了故事本身具有教育意义以外,教材还注意到了本文的构段,并把“提手旁”的字集中在一起当作这篇课文的生字来进行学习,让识字规律可循。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猴、结、掰、扛、满、扔、摘7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非、常”2个汉字。

3、了解故事内容。

4、理解并运用本课中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三、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加强学生对动词的准确使用。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贴画。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7个生字,正确书写“非、常”。

3、大致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过程

一、出示谜语,激趣导入

1、师出示一则谜语:“一物像人又像狗,爬竿上树是能手,擅长模仿人动作,家里没有山中有”。生自主阅读并猜出谜底是猴子。(师出示猴子的图片和“猴子”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2、和小猴子打招呼!(学生打招呼)

3、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小猴子?(可爱的、机灵的、调皮的……)把“小猴子”三个字读的可爱一点,谁来试试?

(指名读“小猴子”,读的机灵可爱)“子”要读成轻声,谁能读好轻声?

4、学习“猴”字,(出示卡片“猴”)谁有好办法能记住这个字呢?

预设1:“反犬旁”+“侯”(小结:“反犬旁”的字一般都和动物有关)。识字方法:加一加。

预设2:形声字。

5、师激趣:这只小猴子呀,它天天待在山上,都待得不耐烦了。这一天,它准备下山去玩,会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发生呢?这个故事就藏在书本里,赶快打开书本找到它。(师板书课题,指名学生朗读课题。)

二、初读故事,借助故事图了解故事内容。

1、(1)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小猴子下山都来到了哪些地方,请用“_____”划出。

2、读后交流:

(1)玉米地

(2)桃树下

(3)瓜地里

(4)往回走回家的路上

3、摆放路线图。

故事还藏在这些图画中,谁能把小猴子来到哪些地方按照顺序排一排。(听录音读)

4、师生看路线图一起梳理故事内容: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一块玉米地,然后再走到一棵桃树下,接着来到一片瓜地里,最后往回走时,看见了一只兔子。

三、精读,学习1、2自然段。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要求:(1)同桌共读第一自然段。

(2)用“波浪线”画出,小猴子看见了什么?是怎么样的?

2、指名学生交流,明确小猴子来到了玉米地里,看到了又大又多的`玉米。

3、师出示玉米地和玉米棒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又大又多”的意思。交流()又()又()。师小结:前后是可以共同存在的特点。(翻开作业本P63,第三题)

4、正音“结”,懂意义,记生字。

5、(1)用“ 小三角 ”把小猴子的心情标出来。

(2)用“O”把小猴子的动作圈出来。

6、引导学生抓住“非常高兴”来体会小猴子的心情,拓展想象当小猴子看到这一片玉米地时会想些什么,在此过程中,师对于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和鼓励。

7、交流“掰”和“扛”,出示图片,并结合动作示范来理解“掰”和“扛”的意思。师小结识字方法,掰=手+分+手(加一加);扛,红,江(换一换)

8、我会说。用“小猴子走到……看见……做了……”的句式对第一自然段再次认知。

9、朗读。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1)在第2自然段中,用“小猴子走到......看见......做了......”的句式找一找。

(2)同桌互相说一说。

2、指名学生交流,师适当小结:小猴子来到了一颗桃树下,看到了又大又红的桃子,便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3、师出示“满树又大又红桃子”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又大又红”的意思,引导学生想象当小猴子看到桃子时会想些什么。

4、师出示“满”,满桌,满树,满星,理解“满”。(组词)

5、出示图片、结合动作演示理解“扔”和“摘”的动作。师小结识字方法,“扔”和“奶”偏旁不同(换一换);“摘”,摘苹果,摘桃子,摘花(组词)

6、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

7、比较“掰”,“扛”,“摘”,“扔”,都是和手有关的。动作。(翻开作业本P63,第四题)

四、指导书写“非”“常”

1、学生观察,指导书写。

“非”:独体字,两根旗杆六面旗,中间拉开小距离。第二竖比第一竖长,注意同样的笔画在同一个字里也有变化,在写横时,注意间距均等。

“常”:加上两根魔术棒,一看就很清楚,“小字头”和“巾字底”宽度一样。“秃宝盖”要舒展,口字形体小又扁。

2、书空,范写,练写。

五、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那今天我们学习了小猴子来到玉米地和桃树下的场景,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猴子下山的故事。

七、板书设计

【一年级《小猴子下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小猴子下山的教学设计

2.一年级《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3.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4.课文《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5.《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6.《小猴子下山》的教学设计

7.小猴子下山精品教学设计

8.《小猴子下山》的教案

小学语文第二册教学计划 篇12

2010年春季期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更好地服务语文课程改革,更好地服务S版小学语文教材,因地制宜地使用好教材,顺利完成本册教学任务,特制定如下本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年级共有学生280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寒假过后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较散漫,他们依旧是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仍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学习仍说不上什么“勤奋、钻研、细心”的精神,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还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因此还需要老师耐心引导。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8个教学单元。其中,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为专门的识字教学单元,其他6个单元为阅读课文教学单元。每一个单元安排3—5课,全册共有阅读课文29篇,识字课文6篇,分主题组成关联单元,大体由浅入深编排。每一篇课文后有课后思考练习题,一般3-4道题。包括读读背背、认字写字、词语积累和一些思考性的题。每一单元前有单元导读,目的是提示内容、引导学习的(包括文字和图画)。每一单元后设计一个“语文百花园”,包括

基础知识练习、阅读积累、看图说话写话、口语交际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生字表按课文附在书后,表

(一)为会认字,计420个,每课后附有本课的会认字;表

(二)为会写字,计240个,每课后在习题中要求学生练写本课的会写字。

三、教学要求:

1、在一年级上册基础上继续学习拼音,要求在读、写声母、韵母、音节方面比上学期更加熟练,会认大写字母,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2、全册要求会认420个生字,会写240个生字。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学习积累词语。能懂得课文的主要思想,学习体验课文的基本感情,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和文章。

4、认识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能体验并读出不同的语气。

5、能普通话与人交谈、交流,语言礼貌,态度大方。

6、学习写话,能根据图画写话或自主写话,并能用上标点。

7、对语文活动感兴趣,积极参加活动,在活动中主动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教学注意事项

1、端正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正确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紧扣教学目的进行教学,切忌穿新鞋走老路。

2、在培养习惯、方法方面,要把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作为重点,严格训练,做到统一要求,规范练习,语文课上严格练习,其它课上坚持练,家长协助配合练,检查评比促进练,持之以恒,长期练习。

3、汉语拼音虽然不是本册教材专门的教学内容,但教师一定要在各项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机渗透。特别要注意纠正不正确和不标准的发音。汉语拼音教学要处理好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在拼音教学中要摆正情境图、语境歌和学字母的关系,强化音节教学,要始终把声母、韵母和拼读音节练习作为重点,重视教给学生拼读成直呼音节的方法,致力于学生独立认读能力的培养。

4、识字写字教学仍然是本册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要坚持多认少写的原则,本册要求会认、会写的字是基本要求。识字写字教学,要注意重在阅读和写话实践中进行,会认字、会写字不是学习的唯一目的,也不是最终目的。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本册安排的420个要求认识的字是下限,要鼓励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在大量阅读中以及在社会大课堂中增识汉字。识字教学要注重培养识字能力,引导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识字。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当小老师等。教学中,老师要

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对生字的复习和巩固。要重视和加强写字指导,注意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要求学生不但要把字写对,更要写好。最好每节课上都让学生写几个字,切实保证写字质量。要注意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

4、阅读教学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朗读要重视训练和指导,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做到“读”字当头,多读、精讲、重视朗读背诵的指导,重视学生对语字的认识和积累。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的指导;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重视语言积累。教师还要重视课外阅读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给他们创造交流课外阅读成果的机会。

5、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重视创设情境,激发每个学生参与交际的欲望和兴趣;注重双相互动;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6、重视范读、范写、范背,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并结合范读、范说进行听力训练,结合范写,进行观察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7、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教材中精美的图画、儿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人人开口,做课堂的小主人,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在课堂上扶、放结合,要大胆地放、巧妙地扶,并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会,还要会学,及时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爱学习、乐学习的兴趣。

六、课时及教学进度安排:(仅供参考)

第一至二周第一单元:识字一12课时

第三至四周第二单元:美好的春天18课时第五至六周第三单元:学会关心他人18课时第七至八周第四单元:童年故事15课时第九周复习前半阶段的功课。

第十周阶段检测

第十一至十二周第五单元:识字二12课时

第十三周至十四周第六单元:学会观察18课时

第十五周至十六周第七单元:良好习惯18课时

第十七周至十八周第八单元:神话童话15课时

上一篇:学校食品安全教育下一篇:授权代理委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