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交流会感悟

2024-05-12

学习交流会感悟(共8篇)

学习交流会感悟 篇1

1、重视队伍建设,专卖培训独具特色。在去年开展的全省烟草专卖技能大比武中,池州烟草六人参赛,其中就有五人进入前十,如此优异的成绩,正是他们未雨绸缪、独具特色的培训工作结出的累累硕果。特色之一,在时间选择上。“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每年三月份以开展春季全员大培训拉开帷幕,全年大培训层次分明,共分为三个阶段,每季度开展一次,时间跨度不长,可以温故知新,巩固成果,提高效率。特色二,在人员选择上。重视加强中层、骨干力量的培训,每年7、8月份定期开展培训班,对专卖中层、骨干力量进行封闭集训,以提高骨干力量,带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特色三,在内容选择上。培训内容全面,涵盖理论、技能和作风,但根据不同的授训对象,不同培训时间,重点开展不同内容的培训。比如春季培训狠抓作风建设,拨高中层、骨干培训内容,学习技能教材迎接技能“大比武”等等。独具特色的培训背后,让我感受到,成功从来就没有捷径,“今日疯狂,明日辉煌”,吃得苦中苦,方能成为人上人!

2、创新意识强,专卖工作要求精细化。在探讨柔性执法的时候,专卖科郝科长说:“对于柔性执法,我们的要求是先内后外,对内进一步的规范自身行为,日常执法行为规范与案件文书制作都有明确的标准与要求,努力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对外要维护相对人合法权益,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在行政处罚中,准确把握违法事实、情节,合理定性,突出人性化管理。以柔性执法工作为抓手,来促进各项专卖工作走向精细化。”正是在交谈中,感受到了兄弟单位的先进工作经验和方法,值得我们去思考与借鉴。眼下,正如火如荼的开展“235”教育实践活动,行业上下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方法,不断推进各项工作上水平,通过学习,让我感受到,做好工作离不开创新,只有创新才会有亮点,只有不断创新才会逐步提高各项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做为一名专卖执法人员,在此次学习中,通过对照比较,让我看到自身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我会将在此次学习交流中汲取的新知识,带到实际行动中,只有学以致用,才会不虚此行!

学习交流会感悟 篇2

学生放学不久, 张佳一的爷爷徒步来到我的办公室, 满头大汗, 稍有些气促。我的心情也如波涛翻涌般久久不能平静, 早已在不断思索如何和老人、学生交流, 化解爷孙之间的“结”。待老人坐稳, 我先给他沏杯茶喝, 在这期间, 我和他聊了起来。从老人的话语中我才得知张佳一小朋友情况比较特殊 (父母离异) , 爷爷就算是孩子的家长。发生过变故的家庭, 爷爷奶奶奶更加一味娇惯孙女, 导致孙女淘气成性, 养成依赖心理强, 独断专横, 不懂得尊重他人, 不能够约束自己, 不爱学习等不良习惯。譬如, 那天, 张佳一同学在校玩耍, 中午回家吃饭有些晚, 爷爷唠叨了几句, 她又撒娇淘气, 甚至顶撞了几句, 结果话不投机, 他们的矛盾被激化了, 爷爷动手打了孙女, 奶奶忙着“护驾”, 致使家里乱成一团。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爷爷奶奶几乎没有办法了。类似的问题近年来时有发生, 令老人头痛。在谈话之中, 我无不觉察到他老人的用心良苦。于是, 我也在不断地思索着张佳一同学近期的表现, 将怎样去诱导她呢?

次日, 当我晨练回来后, 发现张佳一早早地来到了学校, 而且拿着语文书独自朗读名言警句, 声音悦耳动听……所有这一切, 很难使我和家长的描述联系起来。“你也喜欢学习, 喜欢朗读, 不亏在课堂上我发现你的普通话朗读水平大大的提高了, 老师喜欢你这样做……”几句话就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她脸上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显得很可爱!此刻, 我便又说道:“你一会儿, 肯定就理解背会了这几句名言, 能背给老师听一听吗。”“能!”多响亮的回答啊!“好!老师走了。”

不一会儿, 张佳一来到了我的办公室, 非常流利地背了那几句名言。其中有两句“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而不在于索取。”“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苏联) 高尔基。我还让她试着讲解了其中的意思。她也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我又帮她作了进一步的补充, 使她似乎明白了要好好学习, 懂得读书的快乐, 也要学着做人。“爷爷奶奶给你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你要懂得珍惜。作为爷爷, 可能是心急, 多时候唠叨, 你可能不理解, 但是作为孙女, 首先要尊敬爷爷奶奶, 体谅他们, 绝不能顶撞。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孩子们理解、体谅长辈了, 他们自豪!老师也高兴!因为他们不光夸奖你们, 也赞赏老师!你懂吗?”她微笑着向老师点头, 脸上的笑容是多么的灿烂!

通过这次交流我也知道了, 张佳一几次考试不理想, 是因为对学习没有兴趣, 基础较差。这种心理上的落差导致她学习比较落后, 在她身上表现出破罐子破摔, 厌学、旷课、逃课、随便贪玩、照抄作业、蒙混过关等不良现象, 。

后来,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我又与家长进行过几次会面交谈, 家长也意识到了自己溺爱孙女的过错以及管理方法过于简单和粗暴, 应该与孩子平等而友好, 有耐心的交流, 从心理上、思想上帮助孩子解决目前出现的问题。此后, 在我的多次主动交流和关照下, 张佳一小朋友在德、智、体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又恰逢“六一儿童节”之际, 她光荣的被学校评为“优秀少先队员”, 荣获表彰奖励!自此, 她有了信心, 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努力学习, 博得了同学、老师和家长的称赞!

这次家长与我的主动交流, 给我的反思也不少。

首先, 作为班主任、一位德育工作者, 只有多走进学生的生活, 多掌握情况, 特别是密切关注问题学生的心理动态, 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学生在校园中暴露出来的思想动向、心态偏差是教师与家长交流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关键。

其次, 班主任创设家长主动交流的环境氛围, 有利于加强班级、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同时, 教师、学校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 不但改进了家长的教育方法, 而且容易缓和矛盾, 改善家长与孩子、家长与学校等的关系。另外, 由于家庭教育的特殊性与隐蔽性, 又使班主任搭建起学生、家长、学校沟通的桥梁, 形成防微杜渐的好渠道。

再次, 班主任的工作也得到了全方位的能力提高。为了能在短时间的交流中、在不同类型的家庭中敏锐地发现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需要班主任不断提高观察分析能力、控制局面能力、随机应变能力以及循循善诱能力等。

最后, 让宽容和激励成为孩子们前进的动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 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 我们要正确对待。孩子犯错误后更需要用温言细语来诱导。学生常有贪玩、厌学等现象, 对于这些, 做教师的要有心理准备, 在日常教育中要防微杜渐, 防患于未然, 争取把不良势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果一旦发生, 也不要大惊小怪。大部分学生性格优柔寡断、意志薄弱, 容易犯错而自尊心又极强, 因此, 教师处理问题不能简单化、批评一顿了事, 而要充分了解内情, 设身处地进行换位思考, 充分考虑他们的感受, 多一点宽容, 多一点激励, 让他们在老师的宽容中自我醒悟, 在激励中成长和进步。

另外, 对孩子教育应着重采取“疏”, 而不是一味地“堵”, 要向他们介绍英雄模范和科学家、文学家的事例, 以激励他们增强信心, 树立远大理想。教师要有步骤的去指导、积极激发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在活动的参与中获得对道德要求的体验和认识, 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行为。

自读感悟品味交流 篇3

关键词: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特别是描写彭德怀神情、动作、语言的句子,引导学生感受彭德怀爱骡子更爱战士的情感,体会其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3.挖掘课文空白点(第19自然段),联系课文展开想象,练习描写彭德怀心理活动的片段。

4.在阅读过程中,感悟课文通过描写人物外表反映人物品质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讨论和评价的过程中,去体会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们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它融进了北进的滚滚铁流中”这句话的意思。

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探求欲望

1.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彭为了革命需要杀了心爱的大黑骡子)

3.他那么爱大黑骡子,怎么又把他杀了呢?(板书爱骡子 杀)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走近彭德怀,去好好体会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二)品读课文,体会爱骡情感

1.学生阅读感悟。请同学们捧起书,轻声地读读课文,看文中哪些地方能让我们体会到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喜爱?把它找出来,反复读一读,品味品味。注意:读书时要关注细节,要通过人物的外表,体会人物的内心。师:听明白了吗?读书吧。

2.组织班内交流。

(1)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

学生汇报,抓重点词谈感受。(抚摸、念叨)

(抚摸:通常用于对待自己喜欢的小孩子等,充满爱怜;念叨:轻轻地讲话,像对待知心朋友)

这头大黑骡子很通人性,当彭德怀受伤时,只要轻轻一拍它的脖子,它就会很乖地卧下,等着彭德怀骑上去再慢慢站起来。他们相依相伴走过了很多岁月,所以,彭德怀深深地爱着大黑骡子。指导朗读。

(2)彭德怀深情地望着拴在不远处的大黑骡子,平静地对警卫员们说……(抓住“深情”谈感受。)

过渡:彭德怀深情的眼神里写满的都是对大黑骡子的不舍啊!

你能读好这句话吗?(读)

(3)彭德怀背过脸去。

(他非常舍不得大黑骡子,他不忍心看着它在自己的面前倒下去。)

一个简单的动作那是爱的体现,谁能用上这样的句式来说说。

说话练习:彭德怀背过脸去,他不忍心 他不忍心 他不忍心 ……

一个小小的举动,包含着他的不舍与伤痛,一起读。

(4)枪声最终还是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

(军人只有在最亲密的战友牺牲时才会摘下军帽,此刻,大黑骡子已不再是一头牲口,在彭德怀的眼里,它就是他最亲密的战友。)

(5)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

谈感受。

生:“发火”说明他难过到了极点,已经控制不住了,火发的越大,越能看出对大黑骡子的不舍!

生:彭德怀是绝对喝不下肉汤的,那碗肉汤里散发出的都是大黑骡子的气息啊!

师:他深深的爱着大黑骡子,怎么能喝下这碗肉汤呢?所以他发火道——指生读。

(6)学生再自由读一读这几句话,体会体会。

三、深化理解,体会战友情感

过渡:彭德怀那么喜爱他的大黑骡子,可最后还是把它杀掉了。这是为什么呢?(更爱战士)板书

同学们,我们要真正读懂一篇文章,真正读懂一个人,就要想他所想,急他所急。就要静下心来走近他。现在,就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些语句能看出彭爱骡子更爱战士,边读边想,还可以把它划下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同桌交流。

汇报:

1.他眼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便把目光盯在自己的坐骑大黑骡子上。

(彭德怀那么爱他的骡子,但当他看到战士们一个个因为饥饿而昏倒时,他还是想到了杀它,可见他爱骡子更爱他的战士。)指导读。

2.现在,草地上断粮了,彭德怀决定杀坐骑解决燃眉之急。

“燃眉之急”什么意思?文中的“燃眉之急”就是——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A.观看《过草地》视频,师描述。

(播放录像)师叙述:红军进入草地后,几乎天天下雨,一个不小心,就会陷入淤泥,被沼泽吞噬,彭德怀和战士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艰难地前行。

B.除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连一粒粮食都找不到,野菜、草根、马鞍、皮带都成了红军充饥的食物,很多人身体都很虚弱,有的战士倒在泥浆里再也没有爬起来,有的小战士临死的时候骨瘦如材。茫茫草地,渺无人烟,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晕倒在地。

作为红三军团军团长,他心急如焚,所以他决定杀骡子给战士们充饥。

C.我知道战士们不同意他杀骡子,可彭德怀坚决要杀,从这里我也能感受到他很爱战士。

读:彭德怀有些不耐烦了,他大声地对身边的警卫员说:“邱南辉……让方副官长负责杀骡子。”

师:你有一双慧眼,能透过文字体会人物内心,真了不起!同学们也来读一读这句话,看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生:他的内心很矛盾,因为他也舍不得杀,但终究还是要杀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挽救战士们。

生:他不想再这样拖下去,这样只会让饥饿威胁更多战士的生命。

生:晚一分钟,就多一个战士倒下,彭德怀此时心里很挂念那些战士。(你说到彭德怀的心里去了。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评:时间就是生命,此刻的彭德怀担心的是命悬一线的战士啊!(读,齐读)

D.怒吼

过渡:他背过脸去,忍着心痛,等待着执行的枪声,可是十分钟过去了,没有谁下得了那个狠心,二十分钟过去了,仍然没有听到枪声。因此,彭德怀发怒了,他怒吼道——“副官长,快开枪!你不向它们开枪,我就要向你开枪!”彭德怀双手叉在腰间怒吼道。

师:你从“怒吼”一词中又读懂了什么?

生:他很生气,他知道不能再这样拖下去,他在强迫方副官长执行。

生:他很着急,再不开枪,战士会倒得更多的。

生:他在向副官长下达死命令,态度非常坚决。

师:你读进了彭德怀的心里,真了不起,能用怒吼的声音读一读吗?

(生读,让学生评价:他读得怎样?你来读读。评:是从内心吼出来的!)谁再来试试?一起试试。

(评:是啊,痛归痛,不忍归不忍,战士们的生命高于一切啊!)

师:让我们和彭德怀一起生气、一起着急,一起怒吼——(生齐读)

同学们,从这一声声的命令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是的,他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们。板书

小结:革命需要大黑骡子,但更需要勇敢的红军战士。一切以革命为重,只有杀掉大黑骡子,才能让更多的战士活下来,走出草地。这,是一个大将的风采!

E.分角色朗读3~19节(缓缓摘下军帽…)

四、练习写话,情注想象字符

1.布置写话。(音乐)铁骨铮铮的将军彭德怀此刻的内心是痛苦的,你能听到彭德怀将军此时此刻的心声吗?面对倒下去的大黑骡子,面对如同自己战友般的大黑骡子,面对立过大功的大黑骡子,彭德怀最想对它说的是什么?(写一写)

啊,大黑骡子, ?摇。

2.指名伴音乐朗读自己的写话。

3.总结文章写作特色:文中作者紧紧抓住彭德怀爱骡子更爱战士这根感情线索,细致描写了彭德怀命令杀掉大黑骡子前后感情的变化,让我们深切体会到彭德怀一身豪气却又万般柔情,作者正是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为我们作了形象的刻画,写人物就该这样。

五、总结课文,提升情感基调

大黑骡子永远地走了,漫漫征途,再也见不到它的身影了,(引读最后一段)它——融进了北上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身无御寒衣,肚内饥。晕倒了爬起来,跟上去,走到宿营地。”

1.自由读一读,看你从两个“融进了”读懂了什么?

(是大黑骡子给了战士们生命,是大黑骡子给了战士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2.引:红军长征,翻雪山,过草地,历尽艰难万险,战士们身无“御寒衣”,忍受着饥饿和寒冷,晕倒了能勇敢地爬起来,紧紧地跟上去。“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仅仅来自大黑骡子吗?

(更来自:是彭德怀关心战士,爱护战士的同甘共苦的精神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每一位红军战士。)

是的,我们的红军队伍正是有了这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首长,有这样坚强不屈的战士,他们汇成了北上的滚滚铁流,才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才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板书:同甘共苦)

3.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六、课文链接,拓展阅读视野

这节课上,我们和彭将军一起着急,一起悲痛,一起把对大黑骡子的爱深深地埋在心底,这爱是感人至深的,这爱激励着战士们奋勇向前,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学习交流会感悟 篇4

1作者:李杰芳作者简介:李杰芳,三水中学教师,工作室学员

12月9-10日,我有幸参加全国著名教育家李镇西教育专题报告会,聆听了李俊兴、吴旋州、郭玉良、陈晓峰、郭文红、李镇西等老师的精彩讲座,获益良多。下面就四个方面谈谈我的一些收获。

为自己工作,做工作的主人。

当我们的学生学习思想涣散、不思进取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语重深长地说:“孩子,你到底是为谁而学?学到的知识是属于你自己的,别人是不能拿走的……”凡此种种,责任教育,或娓娓道来,或慷慨激昂。可是,对于我们教师,是否曾经扪心自问:“我是为谁工作?”在报告会中,李俊兴老师提醒了我——为自己工作。多么朴实的话语,却引起了我内心深处的反思。

当满满的作业、厚厚的试卷摆在你面前等待批改的时候,当纷沓而至的备课、计划、反思、总结、学校活动轮番轰炸的时候,当一个个“问题孩子”层出不穷的问题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当个别父母对你的工作没有理解,只有责备的时候,当衡量老师水平部分领导只看分数而漠视你的努力的时候,当教师被公众舆论推到风口浪尖,被视为随意收礼,体罚学生,不负责任,工资过高的时候,你是否觉得教师这份工作真的很累,很辛苦,身疲心累高风险?作为教师,你是为谁工作?是为学生,还是为家长,还是为领导,还是为社会舆论而工作?如果你真是以此为由,那么你终将成为工作的奴隶,上班时来什么活就干什么,缺乏计划性、主动性,当事情的结果未能使各方满意时,我们便垂头丧气,驻足不前,一片茫然,不知所措,甚至丧失热情,开始埋怨,独自伤悲,工作受人支配,情绪为人左右,那么也许这辈子“成功”真的也就与你无缘。

李俊兴老师提醒了我,应该做工作的主人,为自己工作,需要我们照镜子(了解),找梯子(提升),想法子(反思),上台子(展示)和搭架子(助人)。

是的,为自己工作,不需要别人督促,不论身在哪个部门,都是自己的部门,自己主宰自己,自己监督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规划自己的工作,自己想办法完成自己的任务。只有对自己工作的目的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以饱满的热情,自发的态度,进取的精神,高度的责任感投身到工作中去。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为自己工作,忠诚是为自己,敬业是为自己,勤恳是为自己,服从是为自己,到最后,收获最多的也是自己。

为自己工作,也让我联想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分成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类。我们工作的原因,其实也可以对应到这些类别里面。但是,如果工作仅仅为了薪水,那只是人们最低层次的需求,而每个人都有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望和要求,这是该理论认为的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工作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工资是我们工作得到的回报,除此之外,我们在工作中还能获得更多的技能和经验,这些是我们实现自身价值最基本的方式和途径,是我们应该孜孜追求的。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称心的工作,在工作中有自己的兴趣,有自己的使命,有自己的规划,并努力地践行,这样才会使我们感到最大的快乐,正如李俊兴老师所言,“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想有点儿收获,有点儿作为。没有人去一个单位就是为了被解聘,可为什么我们会产生职业倦怠?”对工作的态度,就是对人生的态度,为自己工作,只要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最有价值的自己,最优秀的自己,最快乐的自己,最幸福的自己。

要学会巧妙地渗透赏识教育。

李俊兴老师还认为,专业化的班主任应该是面对班主任工作能做得对、做得好、做得巧,“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科学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巧”,“凡是值得做的事都值得好好做。好,自为之”。而我需要转变的是如何在教育中把事情做巧,特别是如何巧妙地渗透赏识教育。

教育,是创造性的劳动,“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有很多也各有其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其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值得我们细细思考。正如李老师所说,“在这个统一教材、统一评价制度的地方,教什么不需要我们考虑太多,怎么教却需要费心思量。怎么教比教什么更重要。”

在报告会上,他提到在学校部门管理中采用了填空式的“石门+好+()=?”模式,最后产生了教研处的“石门好课堂”,有德育处的“石门好活动”,有总务处的“石门好味道”,有办公室的“石门好风光”,有教务处的“石门好服务”,各显特色。李老师巧妙地用一个“好”字,从赏识的角度对老师们作了积极的正面的引导,首先让老师们以肯定和赞赏眼光看待部门建设,继而寻找本部门的特色,想象有什么闪光点,最后,形成一系列的彰显魅力、展现风采的办公室文化。

经过课后对李老师更深入的了解,我更发现了,不但在学校管理上,他在班级管理中还试用过选择式的“这是一个______的宿舍?A、伟大 B、团结C、不违纪 D、无与伦比”的管理形式,也曾经让学生们以“我是班上最……的同学,理由是……”造句,以《8班,让我感动的一个人》为题让孩子写作等等,由此看出,无论是管理学校,还是班级管理,我们都不难发现李俊兴老师在科学做事,他巧引妙导,用积极的鼓励避开人们消极的不良情绪,从正面加以引导,巧妙地用发现美、崇尚美的眼睛去管理部门、去教书育人。而在班级管理中,这样一种发现美、崇尚美的做法,其实也是在向学生渗透一种赏识教育。李老师善抓动机,循循善诱,尊重和赏识每一个生命,让学生心里充满阳光,使学生产生自信,增强动力,激发潜质,不断取得进步,同时,也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这样匠心独运的做法无疑是比单纯的说教更让人记忆深刻,更有意义,更起效果。

灌输思想观点时一种有效的途径是以结构化思维模式自上而下进行。

报告会上,李俊兴老师就三年级小学生记忆10个反义词(动静、得失、吞吐、详略、攻守、进退、始终、呼吸、是非、爱憎)的事例,介绍了分组记忆、情景再造的结构化思维模式。在结构化思维模式下,他创造性地实现了班会序列化。其中,最为吸引我的是“人格教育课”,他分设了8个主题:人因梦想而伟大(理想教育)、人因负责而伟大(诚信教育)、都是你的错(人际教育)、是否之间(行为教育)、石门情深(爱校教育)、中国少年说(爱国教育)、名生的成长途径(目标教育)、片言只语话别离(感恩教育)。每个主题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人人都是石中名片”,这便是该项课程教育理念的核心,自上而下,衍生出8个主题,利于记忆,利于理解,有系统性,有针对性,有实效性。这对于我日后开展班会课有很大的启发性。

回首过去,我的班会课都只是单一的、随机的思想教育课,班会课之间没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学生也只能见树木,不能见森林。聆听了报告会后,我认为,不同年级、不同学期的班会课都应该各有一条主线,同一学期内的班会课都应该围绕这条主线,形成系列的班会课,上下一贯,结构严谨。因此,作为班主任,不仅要研究一节班会课的课内结构,还要善于研究班会课之间的结构,要让学生既能见树木,又能见森林。

第四,爱与智慧并存,重视自身专业化发展。

在报告会上,郭文红老师和李镇西老师与我们分享了很多和孩子之间令人感动的故事。这再一次让我感受到,教育是爱的事业,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无论是多么特殊的学生,还是多么离奇的事件,正是对孩子的爱,赋予了郭文红老师超出常人的耐心、恒心和毅力。她用自己柔弱的身躯默默坚守着爱的承诺,履行着爱的责任,没有抱怨,没有犹豫,想方设法,全力以赴,全心关注学生的感受与成长。

还记得,李镇西老师曾经说过:“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师爱,首先应是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沉思。” 正是因为有了爱,于是就有了李镇西老师与学生一起斗鸡、郊游、捉迷藏、打水仗、包抄手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换位思考,思学生所思,乐学生所乐,忧学生所忧,如此这般地爱着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师与生之间便产生了难以割舍的依恋感。

爱心,是优秀教师的必备素质,但是并不是全部的素质。教育除了爱,还要有思想、智慧、技巧等等。这在陈晓峰老师看来,要求我们班主任要用专业化引领教育教学工作;这在郭文红老师看来,推动学生转变的最大动力,仅仅靠爱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专业、智慧,教师要自觉学习,共同成长。他们都纷纷表示,教师的智慧主要源自自教师的专业化,教师专业化对教师发展极其重要,教师专业化需要通过专门训练、终身学习和教学实践逐步来获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掌握教育教学技能。

那么,该如何加强自身教师专业化发展?我认为,今后我可以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第一,坚持阅读。知识的积累与更新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资源,而阅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前提,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而知识是日新月异的,这就需要我终身阅读,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第二,构建多元化的学习模式,参加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讲座、报告会,请名师、专家指导等等。第三,坚持反思性教学。通过反思,对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习惯进行审视、筛选,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通过反思,形成属于自己的专业理念,甚至是个性化的理论体系。

我想,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单凭一腔热情和满怀爱心是远远不够的,心态的调整、做事的巧妙、思维模式的改变、专业化的发展,都需要我在学习中、在实践中、在反思中不断地完善。终身的职业,需要我终身学习,终身修炼。

在路上2作者:梁鹏程作者简介:梁鹏程,北外附校三水外国语学校教师,工作室学员

在工作中,我常这样问自己:“”每天这么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有什么意义?”为此我经常感到困惑,困惑的是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却说不出选择的理由。前些天,通过刘永要工作室这个平台,我有幸聆听了为期两天的来自全国各地极具教育情怀的几位名师的讲座。几位名师的教育成长故事让我感悟颇多,也让我开始重新思考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同时也激发了我对班主任工作的重新认识。

回味这场活动,我对李俊兴老师的印象最深的。下面我根据李俊兴老师的几句话,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一下我对班主任工作的一些思考。

李俊兴老师说,“为自己工作”,让我想起了四年前大学毕业时,进过工厂,呆过培训机构,后来才应聘到学校当老师。初上讲台,当时不能说是满怀什么教育梦想,只能说是为了能够保住一份工作,心里也一心只想着如何让自己的工作做到不让领导有意见。所以,我告诉自己,我不能虚度光阴,我要让自己的能力在工作中不断提高。

刚接过班主任工作时,很多事情我发现不是自己一开始想象的简单,学生问题五花八门,让我束手无策。于是我开始对教师这个职业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恶,甚至出现了离职改行的念头,但最后每次要做决定的时候我才发现,我还是离不开三尺讲台。就这样,我开始静下心来,开始尝试认真地去做好当时不喜欢的班主任工作。三年的班主任生活,这个过程是很艰辛的,也是很多人不理解,也很难体会得到的。这种艰辛只有我和我的学生感受得到,而且感受的最深刻。

现在想想,我当时坚持下来的理由有两个。第一个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现在我成功了,因为我确确实实比四年前对待班级管理多了一些方法,有了很大的进步;第二个是我的潜意识里面,可能我还是很喜欢当老师,当班主任的,我在这里也收获了自己的快乐。

启发:无论什么时候,既然选择了,就努力做好自己。因为走过的路长了,回头时会发现,留下的痕迹,得到的收获,都是自己的。李俊兴老师说,“对学生关爱才是一个好老师”。我没能完全记录下李老师对学生关爱的解读。但我深刻领略到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影响是多么的重要。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每一个学生具体需要什么,家长需要什么,社会又需要什么。同时反思自己,我们能给什么?我们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我们如何帮扶一个学生?我们用怎么样的方法?

李老师分享了他如何关爱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其中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他的个性化教育的认知的四个阶段,即学情调查——分类教育——个性教育——反馈调整。李老师介绍了每个阶段的措施和实施办法,意图通过关注学生学习流程并以数据调查为依托,加强学生个性化学习诊断,同时通过导师强化,使教师角色变转调控学生学习的过程。这引起了我的思考“何为关爱”。对学生的关爱不是简单的生活包办,而是对学生的个性化进行调查研究,帮扶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这就要求老师要有清晰明确的意图和目的。反观我的班主任工作,我觉得我对学生关爱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表层,缺乏调查研究,缺乏科学管理的方法。特别是像李老师这样的学习管理。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布置不同的作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课堂评价应该有所不同。但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让每一个学生都尽可能找到成为好学生的感觉。这才是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启发:关爱学生是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尽可能找到变成好学生的感觉,而不是去伤害他。

李老师说“学生的几个最佳发展期”:1.刚入学第一周;2.大考前后;3.表彰会后;4.家长会前后;5.模拟填报志愿前后。这几个发展期的关键词为:规范、心态、方法、动力、目标、合力。在分析这个最佳发展期时,李老师强调,管理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当时,让我想起了刘永要老师班会课公开课的片段,当时刘老师在班会课设置了一个环节,那就是让听课的老师写写对“有为”的理解。当时我写下了我的理解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正确的事情。李老师讲的这句话和我所理解的“有为”有些不谋而合,但是再仔细分析,原来还是大有区别的。我对有为的理解只有前半部分和李老师的观点不谋而合,后半部分我仅仅强调结果,做正确的事情。而李老师重视过程方法的正确性,只有方向和方法正确才能真的做出正确的事情。可见,名师不愧是名师,对问题思考的深度、高度和角度确实不一样。

启发: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方式,才能做正确的事情。与名师的差距,就在于名师重视过程与方法。

李老师还分享了很多管理经验,比如说李老师的管理方法:温和、坚定;核心问题讲清楚,有标准;老师不做学生的蜡烛;包容学生度过难关时需要时间上陪伴,态度上包容,方法上科学;关注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学生是最好的评课专家;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与地,而是答非所问等等,这些无不让我对李老师产生无比的敬佩,也让我慢慢地感受到教师这个职业独有的一种魅力。

如果要问这一次培训的收获,我只能说它带给了我情感上的前所未有的触动。尤其是李镇西老师分享的那些感人的故事,深深的打动了我,因为过去三年,我也有很多和李老师一样的故事。学生毕业后我们经常联系,我们成为了亲密的朋友和兄弟。这让我在学生毕业后也还享有做班主任的幸福。平日里,他们以各种方式表达着我们之间浓厚的感情。我很庆幸,我常常能收到他们毕业后给我写来的信。细细品读他们的 来信,我感受到了为师的幸福。由于他们每一个同学的来信都很长,在此只和大家分享一位同学的来信。这个同学在高中时还不太愿意主动找我谈话呢!写给鹏程:一封学生的信

转眼间我们高三七班(体育)已经分散差不多六个月的时间了,也开始了各自的大学生活,各自都追着自己的梦想而奔跑。我也不停地努力为出国而着想!

回想过去我们还一直埋怨时间过得好慢,也不知道怎么了,我们分开了,曾经一起努力一起奋斗,为大学而奔跑,现在的我真的超级怀念!我们就像 A TEAM:那个矮矮胖胖的肥仔程就是我们的军师带领我们飞,他真的是个好老师,是我遇到最好的班主任,总被我们欺负,他种种行为我们都恨不得打他一顿却十分爱他!十分敬佩!加尊敬!我们这个班级出了名捣蛋,霹雳哗啦谁都降服不了,也只有他能了,或者是金爷!MR.KING!想想都害怕,这个肥仔鹏真的我们都不知如何说他,教学呢?真的只要跟着他步伐就能学懂,他做老师真的就像我们的父母,跟他聊天,比父母都更玩得开!

想到当初在选体育的时候,我后悔选了体育,可现在我觉得我没选错,体育给我带来的真的是普通文理科生无法带来的享受!曾经爸爸问我你每个学期读一万多的学校来受罪值吗?值!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得那种感觉;那么累还要继续!我们要继续因为我们不服输!在从刚开始时每天的锻炼,每天乳酸堆积到楼梯下不了,腹肌痛的挺不直腰到现在我们身强力壮,虽然现在八块变成一块了,可值得!那时我们都在拼命的练:为了体育高考能考到好成绩。我们经历的所有回忆都是美好-无价的。高三如果不拼何时拼?我们那年体育高考遇到百年一遇的下雪,天气原因却阻止不了我们体考的开始,我们穿着田径服奋斗着,脸上被雨水撒到湿。相信那时的你们都穿着羽绒保暖,可我们仍然在赛场上奔跑着!这就是我们体育生!我荣幸自己是体育生!

自从来了七班,认识很多有趣的人,这帮伙伴陪着我一起长大,我们一起锻炼一起忍着辛苦不喊累,兄弟们遇见你们是我成长中最幸福的时候。曾经有一段真挚的经历没好好珍惜,直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的话,我会对那经历说三个字:快重来!如果上天非要我加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

教师读书感悟交流会致辞 篇5

活动欢迎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此隆重聚会,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百位共产党人精神暨教师读书感悟交流活动。借此机会,我谨代表马街镇党委政府向各位领导、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各位老师、同学们表示诚挚的祝愿!

推动主题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充分认识深化“中国梦·尽责圆梦”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是我们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宣言和伟大实践,对于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实现守望相助、打造新马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需要我们以理想信念教育和德育教育为重点,激励广大青少年刻苦学习、发奋成才,提升追梦圆梦的能力,从履行岗位责任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尽责圆梦”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增强自觉奉行和日常践行的能力。

近年来,马街镇中心学校为了引领教师、学生开展读书研究,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构建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培育良好读书习惯、培养素质全面的学生,与陆良县新华书店联合组织了这次以活动。我认为是一件大好事,我表示赞赏,同时,我要对今天参与交流的教师、学生表示感谢!你们平时热爱读书,善于用心感悟书籍,从书中汲取营养,从而提升自己、感染他人。

立身以求学为先,求学以读书为本,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以书作垫脚石,我们可以攀得更高。

天涯有爱不觉远,人生有书不觉寒。愿好书激荡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努力做读书写作的楷模,教书育人的典范吧!让我们的校园里处处弥漫书香,让我们的人生一路书香为伴。

校际交流活动感悟 篇6

乔威

11月18日上午,新郑市第九届初中段校际交流活动在苑陵中学隆重举行。教体局局长陈文彬、副局长赵二建等领导出席了本次校际交流活动,参加此次交流活动的还有来自局直各中学校长、各乡镇中心学校学校校长、业务主任及全市各中学的教师代表。

在我校领导的带领下我第一次有幸参加了本次校际交流活动,这次交流活动我感觉有不少的收获,下面我把所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一起与大家分享一下。

本次活动的第一项,苑陵中学校长冯彦明以《用文化引领学校发展》为主题,详细介绍了学校用思想文化引领学校科学发展;课堂文化撑起学校内涵发展新天地;多元课程助推学生成长发展;“自主教育”奏响学校特色建设主旋律;传统文化走进校园给力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接着,局长陈文彬作重要讲话,指出,要“相互学习,共同发展”。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开展校际交流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的需要,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通过校际交流,可以搭建区域内教师互相学习的平台,促进各校不断深化各自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新教育观念,自我完善,不断发展。他希望学校教师要学有收获,学以致用,要求大家共同努力把新郑教育办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大家在教育教学中享受工作的快乐。

之后,我们观看了苑陵中学的专题片。新郑市苑陵中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初级中学。创办于1934年7月,原为私立中学,是当时新郑县红色革命堡垒,中共新郑县第一个党支部就设在苑陵中学。1949年学校和原县立初中、县立师范合并(原校址已不复存在)成立新郑县立初级中学。1984年县委县政府在现 校址建立新郑县县直中学,后更名为新郑市苑陵中学。新郑市苑陵中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初级中学。创办于1934年7月,原为私立中学,是当时新郑县红色革命堡垒,中共新郑县第一个党支部就设在苑陵中学。1949年学校和原县立初中、县立师范合并成立新郑县立初级中学。1984年县委县政府在现 校址建立新郑县县直中学,后更名为新郑市苑陵中学。近百年来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积淀了优良的传统和文化,“敢为人先,勇立时代潮头”已成为苑中的精神写照。

苑陵中学位于市中心,文化路东侧399号,有30个教学班,1779名学生,教职工140名,其中专任教师113人,学校有高级教师29人,中级教师75人。省市级骨干教师11人,本科学历85人,是新郑市教育体育局直

属初级中学之一。

历史的脚步清晰凝重,文化的传承绵延不息!如今苑中人更是奋发踔

厉,与时俱进!在是教体局“以改革创新求发展,用特色内涵辉煌”的总

体工作思路指导下,秉承“以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始终围绕

“高质量、有特色、可持续”的办学目标,坚持“依法办学、以质立校、管理兴校、教师强校”的办学思想,遵循“人为本、德为基、勤为根、实

为魂”的管理理念。让校园文化特色化,让学生课程多元化,用文化引领

学校发展,努力实现“三个让”目标。

随后,苑陵中学的蔡伟红、时永洪等多位教师分别展示了苑陵中学的校际交

流特色课堂。

第二节课,我进入九年级五班去听课,作课老师是娄素萍,作课课题是《三

角函数的应用》,本节课为新授课。娄老师在上课前就把导学稿发到每位学生的手中,上课铃响过,学生们的一声“老师好”整齐而响亮,每个学生的精神饱满。

娄老师先从复习开始,让学生把导学稿上的“温故知新”做复习题,进而从旧知

探索三角函数的应用,“自主学习”让学生们认识了什么是“仰角”和“俯角”,并用自己的话说出“仰角”、“俯角”的概念,接着,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

生自主探究,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然后重点研讨,小组交流,学生们的求知欲

望都被调动起来,积极发言,之后,娄老师给出一道数学例题,请学生上堂演板,引导学生针对一道题进行多解,让学生自己说出每种方法的利弊,认识出做题时

容易出错的地方,挑选最简方法。打铁需趁热,在学生学习兴致正浓时让学生做

巩固性训练,最后是对本堂课作学习小结。从教学模式上可以看出,娄老师的这

节课很成功,从学生的练习题的正确率可以看出,学生的上课效率很高。

第二节下课后,学校组织我们参观学校的有形成果。

第三节课又安排了特色课程展示,我又到九年级七班,作课老师是马玲,作

课课题是《特殊三角函数值》,也是新授课,本节课同样在学生自己实践、合作、思考下获得,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体现得淋漓尽致。

通过这次校际交流活动,我得以反思自我,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怎样做才能

算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怎样才能成为学生好的引导者?怎么才能把“自主、合作、探究”新的学习理念落实到课堂中去?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理论知识的贫乏,我觉得自己太安于现状,自满自足多,紧迫感危机感少,工作中惰性大,闯劲少。

总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素养,人格的魅力,离不开广博的知识,离

不开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技术,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把所

学的教学理论,咀嚼、消化、类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使

观察学习倾听感悟 篇7

一、观察聆听助学习

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了本次活动的全过程后, 想和大家最先分享的就是我从中学习到的。观摩学习了启航中学的大课间, 让我眼前一亮, 不仅听到了节奏快慢错落有序的音乐, 让我为之一震, 迫不及待地想拷贝一份再次欣赏, 而且分班、分队、分类组织的丰富多样的大课间内容和形式, 让我不得已快速从操场上穿行, 目的是想在这有限的大课间活动时间内, 将活动内容和形式一览无余。这些集技术与体能、游戏与比赛于一体的活动充分达到了锻炼的实效。

在看课的时候, 边观察课堂, 学习任课教师创新的教学设计和有效的组织, 我还特别留意了教师们的种种看课形式, 有的搬一把椅子当小桌并用双色笔边看边记, 有的跑动中不断拍照, 有的架起一台小型摄像机不时搬动着录像, 还有的走进课堂侧耳细听, 还看到有人不时地走近学生测量脉搏把握负荷, 有的团队在课与课的间歇时间展开研讨, 可以说, 每位教师都在认认真真地观察、聆听与学习, 不仅体现出在看课前做好了心理、物质等的精心准备, 还体现出了看课者的热情参与与互动交流。这种看课的方式正是《看课的门道》一书中讲到希望看到的看课场景。

从任课教师的课前准备和各区点评前的精心策划和准备过程中, 我看到了大家的敬业与认真, 更看到了团队的合作与创新。尤其是在看课以后大家就进入了评课前的准备状态, 有的看课刚一结束就地开始了讨论, 有的刚吃过晚饭就集中研讨, 准备过程持续时间最长的直到凌晨4、5点钟。这种认真的态度、团队合作的精神, 着实让我感动。从点评的形式上不仅看到了昔日的通过语言讲评的方式, 更看到了多媒体技术的引用——无声的点评。让我开了眼界, 长了见识。有的评课者娓娓道来, 有的评课者陈词激昂, 语言上都体现出了朴实而真诚, 没有火药味, 创造出了非常和谐、文明、进步的看评氛围和活动实效。

二、点评感悟促提高

过去, 多数情况下我是被邀请参与全国、省市区或学校等的评课活动, 而本次活动的角色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是以一个“评‘评课者’”的角色参与看评课活动的, 即让我对看评课者的评课情况进行点评。倾听完各区的点评活动后, 实际上我早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表达我的深刻感悟了。下面我重点从“六个有”谈一谈我聆听点评后的感悟。

从各区点评的形式、内容和结果来看, 可以将各区的点评概括为有准备、有开发、有深度、有量化、有逻辑、有升华。就“有准备”而言, 在点评语中, 点评者多次提到《看课的门道》一书中的观点和结论, 说明该次活动主办方事先安排教师们阅读该书已经见到了成效。不仅教师们领悟了书中的观点, 还有所补充和完善。还听到和看到了精美的PP T和点评语, 可以断言这些是经过精心策划和认真准备的结果。从“有开发”来看, 本次看评课活动, 大多数区都研制了课堂观察量表, 是科学化看评课的充分体现。对于“有深度”来说, 评课的时候大家都比较注重细节, 强化对问题的剖析和深度挖掘, 说明大家对如何看出门道已深刻领悟。体验到了“有量化”, 不仅大部分组都用数据在演示看的结果, “学习观察与练习组”还认真分析了练习密度、运动负荷的合理性及三节课之间的差别。在大数据时代, 体现出了大家的与时俱进, 以及评课观点的鲜明性与论据的可靠性。谈起“有逻辑”, 大多数评课者的点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逻辑清晰, 有的是按三节课逐一来评, 有的是按照教学要素三节课比较着评, 还有的是先从经验到问题, 再到根源分析着评, 这些逻辑性强的评课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启发。最后要说一说“有升华”, 放在其后, 并非说不突出, 而是想更加强调, 通过全程聆听各区的评课, 不仅本次活动的实效性有所超越, 而且, 评课的形式超越了我的想象 (如无声的多媒体评) , 大家的评课能力都实现了自我的超越和超越他人。无疑, 本次看评课活动也给我带来了诸多的惊喜和收获。

三、建议趋势把握好

首先, 给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几点建议, 一是设计目的再明确些;二是课堂上的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再丰富些;三是目标落实再突出些;四是教学研究再加强些。给评课者的建议是:其一, 评课内容与看课专题再一致些, 如“学习观察与练习”专题, 看评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应选择在学生学习的行为, 而非学习结果上。其二, 评课依据再聚焦些, 如关于体育课堂上的安全隐患的防范, 假如能够聚焦到体育课程要求贯彻落实“健康第一”基本理念, 效果可能会更突出。

浅议感悟学习 篇8

撇开秦少游的妙对不说,单就东坡的“投石”妙招,可谓拍案叫绝。东坡先生并没有把自己想好的佳对直接授予少游,而是出此“投石”妙招,冲开了秦少游混沌的思绪之“水”,使秦少游柳暗花明,心头一亮,灵感顿生。整个过程,东坡先生始终是一个引导者,开发者,促进者,帮助者,让秦少游自悟自得,苏东坡是深谙为师之道的。

当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伴随着新世纪的曙光拉开了帷幕,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程将改变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作为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的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应避免硬填猛塞,把学生当作简单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不是生硬刻板的灌装、灌输,而应是师生之间的碰撞、激发、启示和互动。应该像东坡先生那样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及时创造“愤”、“悱”状态,引导学生质疑、探索、发现、体验、感悟,相机点拨深化,让学生一步步走向学习目标。注重实质,淡化形式,鼓励感悟,是最优化的学习之道。

感悟学习是当前生命教育的呼唤。是人的智慧和品格发展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人要形成思想、拓展精神生命,必须通过感悟。以学生为主的教育强调感悟。可以说,没有感悟就没有真正的学习。

促进学生的感悟,就要努力为他们的感悟创造条件。师生双方都有重要关系。就学生而言,主要有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生活体验、情感需求、学习方式、心理品质等因素。

一、文化背景(知识结构)与感悟。

感悟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能够把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当前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从而产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对形象的深刻感受,对方法技能的切实领会,从而有所感受,有所领悟。因此丰富学生知识背景,增加文化积淀,打好人生底色,对感悟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对阅读量作了明确的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当学生进行大量阅读之后,他们的思想丰富了,表达的愿望强烈了,头脑中对事物的重新组合、选择和建构活跃了。而且,非常令人兴奋的是,当学生有所感悟的时候,许多原来要教的东西,可以少教或不教了。

二、生活体验与感悟。

感悟是以主体对外部知识、信息的深层次的内化来表现的。在内化和发展中,体验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人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在我看来,百闻百见不如一次体验。只有积累丰富的经历和感受,才可能形成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产生深刻的理解和领悟,进而产生深刻的体验。教师要善于把教育的视角引入到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大自然中,涉及到与孩子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引导他们观察、活动、阅读、思考,通过富有少年儿童情趣和时代气息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快乐、亲情、成功、责任、科学思维、基本道德观念……积淀生活经验,打下扎实宽泛的知识基础,引起内心反应,产生“心有灵犀”现象。

三、情感需求与感悟。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活动包含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认知结构和情意状态两个方面。积极的情感具有动力功能。在这种情感状态下,人的心理活动非常活跃,使人从一事一物联想到他事他物,或将人脑中诸多相关的观念和表象串联起来,形成新的观念、表象和感受,产生想象、联想、理解和领悟。学生需要生动活泼的教学,师生之间的关系平等、情感融合能化成课堂教学的创新活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一句极为普通而又蕴含深意的话:“一个教师,四五十个小学生,心好象融化在一起,忘记了旁的东西,老师和学生一起来研究。”的确,当课堂教学充满了围炉夜话般的宽容随性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和求知欲就能得到充分的诱发,在激情的推动下,灵感就会萌动,感悟就会产生。

四、学习方式与感悟。

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我们的社会和教育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需要被教育者自身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注重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之一。长期以来,在“学科中心论”的统领下,接受性学习成了学生唯一的学习方式。本应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异化为枯燥乏味的机械记忆与背诵,21世纪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强调人的主体作用,特别重视挖掘师生的集体智慧和力量。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问题让他们提,疑点让他们辨,结论让他们得,这样,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内心才会敞亮,精神才会被唤醒,经验才会被激活、丰富与提升,知识才会建构与运用,认知策略与学习策略才会精进,情感才会丰富、细腻与纯化,态度价值观才会形成、改变与完善,灵感才会萌动。

五、心理品质与感悟。

现代教育十分重视儿童的心理品质的发展。专家研究表明,当今时代,一项事业的开拓,一个创新活动的成功,智力因素往往只占20%—30%,人格要素、心理品质要占到70%—80%。因此,促进学生的感悟还应致力于人格因素、心理品质的培养。有效感悟大致需要这些心理因素:

主动性: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积极进取;

洞察力:敏锐的感受力和直觉;

疑问性:多疑多问;

独立性;

变通性: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自信心;

坚持力:持久不懈,百折不挠;

想象力:联想多,想象丰富;

严密性:深思熟虑,仔细推敲;

幽默感。

如何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最佳状态,形成渴望学习的心理气氛,促使学生的感悟,作为教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善于引导激励,让学生先尝试后启悟。

一、营造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应当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这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前提。教师要永远怀着一颗爱心进课堂。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情绪、情感、魅力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要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之间、学生与新材料之间的距离,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真实生动的问题情境,安排新颖多变的活动内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用幽默和谐的教学语言,有意设置悬念、冲突、惊疑的情境,激起学生情感体验和思维的浪花,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引入探索境地。

二、引导激励。

在学生的感悟学习中,教师应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如引导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学什么和获得什么;引导学生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引导学生的课堂参与、讨论、交流甚至争辩、“碰撞”、发问,推动感悟的萌发、深化和升华。

要让学生充分思考,发表见解,推波助澜,并在学生最需要点拨、引导的时候,揭示问题的要害,一针见血地突破关键性知识。

教师还要不断恰当地运用表扬、激励等手段,使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感受温暖,体验成功,获得自信,永远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和激情。

三、先尝试后启悟。

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欣赏学生,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确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去尝试,去探究,鼓励试,允许看,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促进学生的学,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享受自己得出答案的快乐。

不要让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从而失去参与、沟通乃至创造性,形成一种厌倦、懒惰的学习心态;不要让本应是学生思考的王国,创造的天地的课堂,成为教师表演的舞台,灌输的场所。最后,我想以新课程标准中有关的话语来结束本文:“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上一篇:短期佣工协议书下一篇: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