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EEPO有效教育.创新教育全国第八次观摩交流展示活动学习感悟

2024-09-24

MS-EEPO有效教育.创新教育全国第八次观摩交流展示活动学习感悟(共6篇)

MS-EEPO有效教育.创新教育全国第八次观摩交流展示活动学习感悟 篇1

“MS---EEPO有效教育.创新教育全国第八次观摩交流展示活动”学习感悟

柳邕四小

王文美

有幸于5月9日在西安参加“MS---EEPO有效教育.创新教育全国第八次观摩交流展示活动”。活动中,EEPO与众不同的课型、学习方式和评课方法让人耳目一新,给我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我们带着憧憬而又期望的心理满载而归。

一、传统教育现状

观摩活动中,国家教育部曹志祥主任的发言中指出:传统教育的教育行为已经不适合今天素质教育的形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发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能用,软办法不好用。传统教育教学行为存在一下三个特点:1.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提问为主,学生跟着老师的提问回答问题。这样做容易出现满堂灌的现象,造成学生听讲不专心,学习效率高不上去的结果。2.老师是学生的对立面,或者说师生在课堂上的关系是矛盾的,不是合作伙伴,更不是缓和的朋友关系。3.老师们都在不断的探索,求创新。求高效,而探索研究的过程中研究的更多的是教材、教学思路、问题设计等,也就是说许多老师都在努力精心的设计教学思路,努力精心的设计教学中要提出的问题,努力精心的提炼各个环节的过渡语言、引导语言等等。就传统教育存在的这些特点,曹志祥主任提出:1.传统教育要发展为素质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急需要有一个画像,一个模版,为教育者做出一个模式,这种模型不能够只用嘴巴讲出来,要有实际行动做出来。2.研究课堂不如研究教学,也就是说研究课堂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思路,不如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3.要有一种教育方式,他既能够解决传统教育中应试教育的问题,又能够解决素质教育中素质能力的问题,把应试与素质统一起来,培养高分高能的学生。最后,曹志祥主任提出“EEPO”有效教育就是适应现在素质教育发展的教育形式,是能够解决应试与素质教育矛盾的教育形式。

二、解读“EEPO”有效教育

“EEPO”有效教育是创始者孟昭彬教授怀着一腔热情深入我国西部地区用了十余年时间进行实践探索形成了一套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用孟教授的三句话来解读有效教育就是:在教学领域谁把东方最擅长的知识性与西方最擅长的个性、创造性结合起来,并使之大众化,谁的教学水平就能够走入世界前列。在学习领域有一个联动结构,互动---主动---能动,谁要想使学习者进入一流水平的培养状态,谁就要使学习者的联动进入常规状态。没有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就没有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

“EEPO”有效教育是一个集“学习方式—课型方式—评价方式”的教育教学方法三维一体的系统。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进行创新,符合新课改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上的宏观调控,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注重学生个性张扬、团队合作的培养。其核心理念是:教育要讲效率,过程要讲优化。

“EEPO”有效教育理论中讲了五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叫做5J,分别是单元组学习方式、约定的学习方式、板卡的学习方式、表达呈现的学习方式和团队合作的学习方式。五种学习防范方式,叫做5F,分别是防空讲,防泡沫,防花架子,防单一形式,防与学生为敌。七种教学要素组合方式,分别是:讲、听、看、想、做、动、静,即让学生在动静结合中做到讲、听、看、想、做。三性合一与三动合一的评价方式,分别是知识性、创造性、个性的统一和互动、主动、能动的统一。

“EEPO”有效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读中学,玩中学,游中学,做中学,思中学,合作中学……使学生在训练中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更多器官参与学习,同时达到培养学生六种能力: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探索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学生具有了这六种能力也就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从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EEPO”有效教育课程操作中的几大亮点

“EEPO”有效教育的课程操作结构分微课、小课、标课三种课型,上课的时间分别是15分钟,25分钟和40分钟。参会期间,聆听了八套课程操作系统,每一套都是微课、小课和标课的课型展示。尽管展示的是不同年级、不同学科,授课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几大亮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1.约定。

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往往会遇到许多这样的问题。老师布置学生进行练习或者思考,完成的早的学生就会从窃窃私语慢慢的变成自由说话,而老师要重复好几遍“好了,闭嘴,停下来吧”还不一定能够制止;同桌互相检查听写状况或者读书情况的时候,学生会一边叽叽喳喳一边互相检查,达不到预想的效果;课堂上要求小组合作讨论,学生进行位置转换的时候,总是需要老师提醒“安静,不许出声音”等,总不能够迅速安静地完成转换;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中地某个句子或者词语,老师总要提前要求“读完两遍就停下”,即使是这样仍旧不能够在读完两遍地时间里安静下来……

诸如以上的情况,如果师生之间有个约定情况就会不一样。完成练习或者思考的同学以“ok”的手势表示,这样老师也容易掌握完成的情况,学生也不会因为说话多影响学习效率。同桌互相检查交换的时候,师生有个约定,老师说“只动手”学生回答“不动嘴”,在一对一接的约定口语中完成交换的动作,达到学生动静结合学习的效果。小组讨论,学生转换位置的时候,师生有个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约定,如听课过程中师生合作的口号有“美丽西安,花开未央”“五彩画笔,描绘我心”“小组合作,轻声细语”“一二三四五,五四三二一”等等,这些师生合作的课堂口号语言,既避免了学生动静转换时分神、自由说话,又让学生自己提醒自己应该怎样做才对。学生自由小声讨论或者读课文的时候,到了规定的时间,老师击掌两次,学生立刻回应击掌三次,击掌的声音代替了学生的自由散漫的交谈,也代替了老师絮絮叨叨的要求……

2.小组合作

“EEPO”有效教育展示课中非常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四人小组,八人小组,随机分组等各种形式交替使用。四人小组中有组长,有声控员,有记录员,有汇报员,每个人都有分工,每个人都有事做,这叫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八人小组合作学习时,两边的同学站起来,中间的同学侧着身。大组活动或者随机分组活动时,前排的学生蹲下来,后排的学生站起来,学生都能主动有序地排列,保证每个人都能够看到听到汇报员地展示。

达到展示课中小组合作的程度,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学习方式的训练,这种训练与“约定”结合进行,就能够达到无需老师提醒,学生就能够自觉地在小组内合作学习。

3.时间调控

我们的平时教学中,老师要求学生写一句话或者做一道题时,经常会出现速度快的等着速度慢的同学,而速度慢的个别学生也会很“自觉”地无休止地慢下去,这样浪费很多时间。活动展示课中,每位老师提出要求时都注重了时间的调控。如:写一段话,时间是4分钟;在自己的小卡上写下你了解的西安名吃,时间是1分钟;组内互相学唱歌曲中的另外几句,时间是2分钟等。每次活动结束前,老师会给学生一个约定式的提醒,如倒数十个数,或者击掌三次等。

4、自我展示

“EEPO”有效教育的课堂教学操作注重了学生的自我展示,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之中。如美术课上,老师引导学生四人小组挑选画得最优秀的作品,八人小组讨论修改,每组推荐最优秀作品的作者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提供修改意见。整堂课,老师是一个主持人,主要的舞台都交给学生。数学课《缤纷三角形》一课,老师只出示表现三角形特征的四个练习题,学生任选三个题做在小卡上,然后分组讨论。小组记录员整理本组习题中用到的三角形特征,由汇报员向大家汇报。这样,不用老师讲解,汇集大家的智慧,学生就掌握了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自我展示,老师把学习的舞台完全交给了学生,许多问题通过学生教学生的方式得以解决。学生在自我展示的过程中找到了自信,锻炼了能力,提升了自己的学习效率,达到了课堂的高效。

5、七要素组合

“EEPO”有效教育的课程教学七要素是:看、听、说、想、做、动、静。意思是在动静结合中锻炼学生看、听、说、想、做的能力,即达到5L的训练:看得快,说得快,想得快,做得快,读得快。其实,我们一直在努力思考,一直在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无非就是达到培养学生这五种能力的目标。的确,教学中,注重了看、听、说、想、做、动、静七要素的结合教学,也就不愁达不到课堂的高效了。

总之,有效教育通过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展现了它与众不同的一面,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开启了明亮之窗,通过这扇窗户,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才能达到更好的成功之峰。

MS-EEPO有效教育.创新教育全国第八次观摩交流展示活动学习感悟 篇2

学习培训有感

里中小学 刘廷美

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我作为一名乡村教师,体会更深。为了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更好地为素质教学服务,本人主动报名参加在都匀铁道俱乐部举办为期两天(2014年10月18日和19日)的“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展示研讨会”。这次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展示,有著名童漫作文教学专家宋运来老师的《新编乌鸦喝水》、有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子阳的儿童创意作文《我能写书》、还有“童化作文”教学的倡导者,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吴勇的幽默风趣《童化作文》,真是眼界大开,收获颇丰。

2014年10月18日上午,宋运来老师的作文展示课《新编乌鸦喝水》。宋运来的课堂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童漫作文的过程中,宋老师从习作兴趣与内容两个方面解决了儿童说、写的难题,同时渗透儿童写作的目的与读者意识。宋老师从学生喜欢的故事引入关于乌鸦的故事,导入很自然,语言很亲切,他善于引导学生分析乌鸦喝不到水的原因,让学生多角度思考、互动,四只乌鸦寻求怎样才能喝到水的好方法,不但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还在教学中渗透了思想品德的教学。如:有几只乌鸦?它们是怎样来喝水的?这四只乌鸦还会用投石子的方法来喝水吗?你能用什么方法让这四只乌鸦喝到水?有的同学说:“在瓶子里打个 洞。”;有的同学说:“用石子垫的方法,搭人梯的方法。” ; 又有的同学说:“用扔小石子击碎瓶口,让瓶口变大的方法。” ; 还有的同学说:“用海棉把水吸干,再取出来喝水。”宋老师媒体展示空调的水滴到瓶子里,乌鸦兄弟就喝到水了,乌鸦兄弟喝了空调的水就生病了,说明空调的水不能喝。师生交流写警示语提醒大家注意空调的水不能喝。总结的时候就强调了这些内容,使学生懂得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宋老师的这种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学得开心,学得快乐的教学方法体现了,让听、说、读、写走进了社会,突出了四维视域下的儿童作文,为我们今后的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

10月18日下午,高子阳老师教的儿童创意作文——《我能写书》高老师的课堂教学导课富有新意,左右手小游戏使学生明确了作家的特点是:想写书——一定要写书——发表书。为儿童理解创意作文做好了铺垫。在高老师的巧妙引导下,学生围绕“什么是作家?”、“你知道哪些作家?”、“你喜欢哪些作家?”、“你相信自己能成为作家吗?”、“人人都能成为作家,你相信吗?”从而使学生明白了自己能写书,感受到写书的快乐,为儿童创意作文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同时也让我知道了儿童创意要思想、方法、技巧一起教,真正从中感悟到写作是人生有效生存的第一技能,写作让你创造性的思想者,写作让你提高阅读技能,写作让你与他人更有效地交流。

10月19日上午,吴勇老师的童化作文《烦恼的故事》。吴老师指导学生写作以点拨、鼓励为主,启发、引导方法恰当,注重学生口头表达的训练,使我耳目一新,使我真正懂得了学生作文课如何上,又如何辅导学生写好作文。在课堂上教师真正成为“导师”,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人,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了解、在倾听。学生发言积极,根本不给教师什么发言的机会,只是听到了老师那三言两语鼓励性的评价。通过听了吴老师的作文辅导课,我觉得:教师要鼓励敢说, 敢说.能写。敢说,首先给学生创造说的环境,教师给学生足够多的符合学生实际的话题,只要他们能说出来,尽管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教师应给予肯定,树立学生在作文课上说的信心,能说了,再慢慢的、循序渐进的提出一些要求。能写,只要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写出自己想写的真实话,暂时不管是否贴切题目,字数不作强调,有话多说些,无话少说些。先激起孩子们写的兴趣,随着年级增高,年龄增大,再循序渐进地提出写作要求。

总而言之,听了专家们的课,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语文作文教学中,定会学以致用,切实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MS-EEPO有效教育.创新教育全国第八次观摩交流展示活动学习感悟 篇3

当第一天老师亲手把红领巾带到我胸前的那一刻起,我知道我要把这个重任传递下去。给弟弟妹妹们做出好的榜样。我们的红领巾就像红的蝴蝶在半空中飞翔。它是国旗的一角,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我们珍爱着我们胸前的红领巾。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身边多了许多熟悉的脸庞。小时姐姐等主持人成了我们海淀区各校的大队辅导员,令我们欢欣鼓舞。这个举措使我们更加兴趣盎然地参加少先队组织的各项活动。让我们更红更亮。“四好少年”是我们少先队员争当的对象,我们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争当品德优秀,团结友好的好少年;正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在认真地遵循着,默默的向着目标进发着。

MS-EEPO有效教育.创新教育全国第八次观摩交流展示活动学习感悟 篇4

动”学习心得体会

北闸镇红路小学 罗请志

2013年11月16日至17日,我到昭阳区第四小学参加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深感荣幸。活动中既有名师精湛的课堂展示,又有精彩的经验分享,真的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三位一流的数学名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活跃的课堂气氛,让我充分领略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精彩与魅力。

第一节课是由北京小学大兴分校的孙贵合老师执教的《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孙老师语言简洁,思路清晰,引导到位,注重让学生动脑想,动手做,动嘴说,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培养,课堂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在课堂表现活跃,新知识接受快,掌握牢固。

第二节课是由昆明市小学数学教研员李惠萍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李老师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问题的指向性强,课堂教学灵活,让学生既学习了新知识又锻炼了走近生活的能力。

第三节课是由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许卫兵老师带来的《可能性的大小》,许老师那句涵义深刻的导语“每一次上课,都是老师和学生美丽的相遇”,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师生互动构成了有效课堂。整堂课设计新颖,教法灵活,把可能性大小的认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断加深学生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课堂教学内容充实,让学生学得意犹未尽,一节课在学生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新知识的形成水到渠成。

授课完毕,就是聆听他们的经验分享。通过洗耳恭听,我有如下几点感受。

首先是从孙贵合老师的课堂与讲座活动中,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进一步理解“数学味”这个词,要注重课堂的数学性,学生的思考性,以及教师授课的过程性,在传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要合理利用时间,也要舍得花费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实践,更要尊重学生的每一个答案,有句话“错是好的反衬”更让我印象深刻。

其次是李惠萍老师精炼的讲座,李老师联系自己真实的教学事例,让我体会了教师的伟大。一个伟大的教师应该是无私的,特别是对于学困生,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与呵护,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每个班级总有几个学习有困难、成绩跟不上的学生,我们简称“学困生”。“学困生”,一个让人纠结的名字,学生心情难受、心灰意冷或自暴自弃,家长心急火燎或叹息无奈,教师困扰、学校担心。在一个学校和班级中,学困生的表现应该引起我们教师的关注。这些学生尽管是少数,也颇使教师感到刺手、头痛,但学困生问题处理不好或教育不当的话,将会对整个班级或学校的教育产生不可小视的负面影响。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应尽的义务,也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我作为一名六年级的班主任及数学科任教师,班级里的学困生真是让我伤透了脑筋,听了李老师的讲座后,突然让我觉得他们也是有希望的,我将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更加尽心做好学困生工作,关注他们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兴趣,教给他们更合适的学习方法。

最后,许卫兵老师的讲座,让教师做高度自觉的反思实践者,进一步加深我对高效课堂的认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是当前课改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的要求。

听了三位名师的授课和经验分享,对照自己的课堂教学,我觉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改进与提升。

1、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基本功训练。特别是课堂语言组织的能力,既能做到简洁明了,又能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

2、要对每节课认真做好课前准备。这次听课活动中,三位老师都采取不同的方式创设情景教学,既贴近生活又有创意,一是调节好课堂气氛,二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集中的注意力才是学生学习的最佳状态。

3、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既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更关注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探索、思考中学习,并对学生的汇报及时评价,尊重学生的答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多鼓励,多关注每一位学生。要使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争取让每一节课都充满活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5、高效课堂来自不断地教学反思。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我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与学生学习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眼界大开,领略了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风采,为我以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是,在吸取经验的同时,我也深深感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高效起来,跟上时代步伐,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MS-EEPO有效教育.创新教育全国第八次观摩交流展示活动学习感悟 篇5

Post By:2010-11-29 12:45:00

宋尽贤 胡 滨 赖天德

一、基本情况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促进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教练体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水平,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委托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和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举办了第四届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教研室的大力支持下,共收到了31个省级教育部门总计报送的自定教学内容优秀体育课479节及指定教学内容课115节。在各省评选的基础上,本着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经过三级评审(有些课还专门指定了评审专家再次复审),最后确定一等奖126节(包括指定内容和自定内容)、二等奖186节、三等奖189节;并选出参加现场展示的自定内容体育课共20节,指定内容教学研讨课共18节,其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跑、跳、技巧、单杠、双杠、支撑跳跃、韵律活动、健美操、武术、足球、篮球等;还精选了73节有一定特色的体育课的录像光盘作为会议资料,以进一步扩大展示活动的效果。现场展示活动由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承办,他们在开幕式展演、组织接待及安排展示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保证了本届活动顺利进行。

二、本届展示活动优秀课的主要特点

本届展示活动报送的优秀体育课与前几届相比,有如下一些特点:

(一)积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体育教学发展学生的身心 本届展示活动的优秀课中,在教学设计上大多数教师都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在制订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能把认知目标、技能目标、身体目标、心理目标、情感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特别注重通过技能学习与身体锻炼实践来发展学生的身心,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得通过体育的手段促进健康落到了实处。

(二)突出以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教学为主线 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是达成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本届展示活动的优秀课在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处理上注重适宜的技术难度和运动负荷,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具有较强的教与学的因素;能够以运动技能的教学为载体,把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相关目标有机地整合起来,重视激发学生的行为投入和情感投入,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练习积极性较高,掌握运动技能较好,运动兴趣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例如,在一节耐久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匀速跑和变速跑,哪种更适合运用到耐久跑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并引导学生自己测量脉搏,分辨不同的运动负荷,使学生动体与动脑结合,在锻炼身体、掌握技能的同时,掌握科学健身的方法。

(三)注意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

运动负荷的安排是体育教学所必须面对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适宜的运动负荷是体育课教学的特点需要,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与提高体能的需要,是学生学习掌握体育技能与发展运动能力的需要,更是满足学生运动欲求的生理与心理需要,同时也是他们健康成长与未来高效工作、幸福生活的需要。本届展示活动的优秀课中,大多数的课都比较重视学生的运动实践,一方面体现在体育课中的主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运动负荷,另一方面有不少体育课在课的练习设计上有所创新,有的是与主教材内容或器材相结合,有的是采用游戏竞技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教学步骤清晰、合理,教法手段丰富、有效

运动技能必须通过有效而充分的练习才能逐步掌握、提高和运用。合理的教学步骤和有效的教法手段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事半功倍地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本届展示活动的优秀体育课中,大都比较重视对教材的钻研与把握,大多技能教学的步骤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教学手段丰富而有效,较好的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体育教学的优良传统,并注意将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运动兴趣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例如,在一节足球头顶球的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多人合作的学练方法,从顶固定的球到顶悬挂的球,再到两人一组的一抛一顶,最后用“顶球入门”的集体游戏对所学技能进行强化练习;再如,在一节单杠课中,教师针对前次课中出现的问题,利用跨栏架、低单杠来改进拉压杠、腹贴杠技术,利用踏板辅助学生蹬地摆腿,还利用设置标志物来改进学生的摆腿方向,教法手段丰富而有有实效。

(五)较好地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

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是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表现出来的,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体现。在本届展示活动的优秀课中,大多数体育教师在教学设计、教材处理、组织教法的选择与运用,以及激励和评价等方面都发挥了较好的主导作用,并正确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的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合理采用相应的教法手段,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主动给学生设计问题、提出问题,或是启发学生相互切磋,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探索学理,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能力的开拓者。不少教师还进入到学生中,参加学生的活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引导,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六)从教学的实际出发,讲求实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

教师能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有目的地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并与讲解、示范、模仿等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适时、适当地给学生必要的提示和引导,促进学生学生效果的提高,使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都得到了较充分的发挥,缺乏实际内容与效果的形式上合作、自主、探究减少了。

(七)重视教学内容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是吸引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根据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内容也是本次展示活动的一个特点。在本届展示活动报送的优秀体育课中,也有不少体育教师在课程标准精神的指引下,选择、开发、引进了符合体育课程性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材内容,如,趣味田径、排舞、刷把健身操、苗族花鼓舞、锅庄、舞狮、棒垒球、板羽球、三门球、橄榄球、满族珍珠球、击剑等。这些内容,有的是民族民间的体育运动项目,有的是以现代竞技体育项目为素材,经过加工、改造的,不仅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文化价值与技术含量,而且也具有较强的教学、教育因素,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问题还比较多

在撰写教学文件时,教学目标的制定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引起重视。

1.教学目标不准确,表述不规范

如,认知目标定为:“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培养他们能自觉参与运动的习惯”;技能目标定为:“发展灵敏、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

2.以教学内容代替教学目标 如,“复习××××××”。

3.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过多,重点不明确

如,有些课的教案套用课程领域目标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来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有的甚至罗列了8个方面的教学目标,目标过多,重点目标不明确。

4.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具体,难以进行检查评价

如,“培养勇敢、顽强、果断、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自我调节、自控能力和审美意识”等。

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来说,整个课程目标的达成是依靠每一节体育课的教学来逐步实现的,对于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重点突出,而不能够照搬课程目标或者学期目标。针对知识与技能发展的目标要明确学生学的是什么,要掌握到什么程度,这个程度是可以被观察和评价的,从而保证目标、内容与方法的有机统一。对于针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与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功能和组织教法的特点相一致,要明确阐明其载体,即在什么样的学习过程中达到什么样的教育价值。

此外,关于教案的撰写,有不少体育课教学设计文本与教案基本相同;有的课堂教学设计虽然制订了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目标,但没有提供什么有效的具体教学措施来贯彻落实。

(二)有些课的主教材难度偏低,教学设计仍然存在幼稚化的倾向 有的课的主教材技术含量偏低,学习内容没有什么难度,缺乏必要的教与学的因素,学生不需要教师进行教学都能完成;还有的教师企图迎合学生的兴趣,随意设计一些主题或情境,也存在幼稚化和牵强附会的现象,不仅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甚至干扰了主要内容的学习,造成了喧宾夺主的现象。如有的初中课中的《运坯接力、陶瓷彩绘赛》,将瓷器彩绘作为教学内容在课中与接力跑一起教学;还有《“青海”别怕!我们来了!》、《抗震救援演练(合作跑)》等,用地震灾害等情景作为教学主题来组织练习,都比较牵强,实际效果也不好。因为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稍差或者为了让学生轻易地体验到成功而采用低难度的内容进行教学,以及有意采用过于幼稚化的情境去吸引学生,是对课程标准精神的误解。体育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应该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如果仅仅是利用一些肤浅的内容,在比较幼稚的情境中进行教学,那是无助于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是难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课程标准强调要因材施教,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受益,这是有前提的,是在保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去关注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而不是一味地选用过于简单的内容去迎合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目的是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的教育,从而促进每个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课程标准还强调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加热爱体育,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如果仅仅采用过于简单的内容来实施教学,在实际教学中不仅不能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无助于学生的体育发展,也无助于学生体育举的培养。我们应当通过有效的体育教学,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丰富学生的运动情感和体验,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体会到不断超越自我的乐趣,从而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

(三)有的课练习次数和时间安排不适当

有的教师在撰写教案时对练习的次数和时间按没有做出具体的安排,对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也缺乏预估,或者只是随意地估算。与之相对应,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常常讲解得过多过细,致使学生练习的时间和次数偏少,导致运动负荷明显不足,体育课堂成为了教师表演的舞台。这样的体育课既达不到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效果,也难以使学生掌握所教授的运动技能。究其原因,仍是对体育教学基本规律认识不足所致。

运动技能都是经过学习而形成的,练习是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教师的讲解示范对于学生了解动作技术的要点和形成正确的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要让学生掌握,形成动力定型,就必须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一般来说,传授动作技术都应注意精讲多练,把必须讲解的动作要领点到、说明白,把该示范的动作展示清楚就可以了。主要是要根据动作技术的具体特点来设计和安排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练习方法和手段,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反复练习,不断提高动作技术的熟练程度和自由运用的水平,并使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发展体能。此外,在练习过程中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体会和琢磨动作技术的要领,做到想练结合,还可以开展同伴间的互帮互学等活动。

那么,在体育课教案中是否要写明练习次数和时间呢?有的教师认为,练习的次数和时间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安排,在教案中不一定要规定得那么具体。实际上,体育课中练习的次数和时间是与所教授动作技术的复杂程度、学生的运动能力,以及预期的教学目标紧密联系的。在教案中预设练习次数和时间体现了教师对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的认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的估计和预判,这是达成教学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尽管由于学生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掌握技术动作所需要的时间与练习次数会有所差异,但却是有一般规律可循的,否则单元计划与教学进度就根本无法制定了。因此,在教案中必须要有练习的大致次数和时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而且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练习次数和时间作出必要调整,但不能在课堂上随意决定练习的次数和时间。体育课的练习次数和时间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运动负荷,而课的运动负荷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和编写教案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科学合理的预设。

(四)有的课教学气氛比较沉闷

朝气与活力,是体育本身所具有的特征,但有的教师只是按照预设的教学流程去实施,讲解过多,导致学生长时间等待;而有的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对学生学和练的情况关注不够,站得很远,仿佛是旁观者,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视而不见,没有及时纠正学生练习时出现的错误动作,如在某节跳高课上学生大多是左脚起跳,但也有个别用右脚起跳的学生,却被忽视了;有的课教学节奏缓慢,显得很松散;有的教师上课过于紧张,缺乏激情;最主要的还是组织教法有些僵化,缺乏新颖性和趣味性。如此种种,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比较沉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情感投入。

要上好一堂课,不仅要研究教材教法,更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体育基础,研究学生的不同个性和学习心理。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学生的体育学习服务的。为此,备课时教师一方面要研究这项教学内容怎么教学生才爱学,另一方面研究怎么教学生才学得快、学得好。一定要把严密的教学组织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教法手段的改革创新不明显,有的形式大于实效

从总体上看,有很多课的改革创新不明显,教师采用的大多是常规教法。有些教师虽有改革的意识与愿望,但却难以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或是比较表浅。如用提问,或让学生讨论以示运用“探究学习”;用分组练习以示运用合作学习;以自选难度练习以示“以学生为主体”和运用“自主学习”。有的课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形式化的东西。例如,小组讨论过多、过频、过快,讨论的效果不明显,还有的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创编过多,教师教的过程不明显,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六)为课和教材命名的现象仍然存在

有些教案仍在用教学情境误当成教学主题为体育课或教学内容进行不恰当的命名,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形式主义倾向。如,“万宝囊里乐多多”(持轻物掷远)、“小小交巡警”(耐久跑)、“从解放战争到星球大战”(持轻物掷远)、“快乐胶瓶”(投掷练习)。

此外,个别录像课缺乏完整的教学过程,有的存在剪切拼接的痕迹,有的还存在反复演练的迹象。

四、对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

从2004年广东肇庆举行的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算起,已经过去六年了。六年来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以下几点:

(一)体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背离了这一目标,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就容易步入迷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我们必须以《纲要》的这一要求,以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标准,检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个环节的改革,使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向前推进。

(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尊重教育规律。教育改革是文化教育领域的改革,不能盲目沿用政治体制改革的办法,即便是政治体制改革也要强调统筹、和谐。《纲要》特别强调: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贯彻实施《纲要》应该遵循的是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改革的规律,绝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采取“革命”的办法,摒弃前人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那样做就会像一位伟人说过的那样:使人类回到穴居野人的时代。四次教学展示情况表明,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已经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归结起来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多年来积累下来已经定型的、不大可能再有改变的经验,这一类经验在教学方法方面是比较多的;二是近十年、二十年涌现出来的一些充满生机活力的、难能可贵的经验。但是要达到像第一类那样,还需要经过时间和实践的考验;三是原属于第一类、或第二类,但是却在后来的改革中曾被抛弃、否定、批判,现在又被捡回来的。我们要做到学习和继承第一类的经验,努力创造更多的第二类的经验,更加珍视第三类的经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大家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

(三)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真正把教师当作推动改革的主力军。

《纲要》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按《纲要》的要求,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看,的确都不尽人意。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引导广大教师摒弃陈旧落后的观念,努力投身改革实践。但其出发点是动员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改革,那种视教师为改革绊脚石,听不进教师对改革的一点批评与质疑的做法是不对的,只能使改革失去群众基础而走入死胡同。

MS-EEPO有效教育.创新教育全国第八次观摩交流展示活动学习感悟 篇6

2015-06-17

第六届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于2015年5月22日至25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本届观摩展示活动包括体育课和健康教育课展示,第一次将健康教育课的展示融入到该活动之中。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494名中小学体育教师报送了中小学参评体育课例494份。14个省份报送103节小学健康教育课教案和光盘。

一、展示课的总体评价

本届活动报送和展示的体育课,具有理念新,前瞻性、引领性强的特点,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了体育课增强学生体质永恒的、本质的、不得动摇的目标。下面,从本届展示课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创新性、实效性和安全性六个方面综述如下:

(一)体育课反映日常教学实际,基本体现真实性 课的真实性是反映教与学过程的基础,也是学习、交流的前提。本届展示活动报送的体育课中,表演成分有所减少,更加趋于反映体育课的真实性。教学过程中能够体现老师在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教,也看到了学生们在看、听、思、练各环节中的学。课上有的学生接受得快,有的学生掌握起来不是那么轻松,甚至有个别同学未能及时找到自己的练习位置等现象都有出现。很多课的组织环节比较自然,都真实的反映了教学的实际情况。有些课老师注意到了区别对待,有不少老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专门进行辅导。但是,也或多或少地看到有的课仍有表演迹象。例如,为了体现“关注学生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的“区别对待”,让已经较好掌握动作的学生在较低要求的条件下学习,显然是不恰当的。在今后举办的体育展示观摩课中,表演的迹象应当尽可能地避免。

(二)执行教学常规较为规范,重视教学评价,具有完整性

课堂常规教育是体育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的完整性的体现,应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从展示的体育课看,多数体育课堂常规执行的较为规范,在课的结束部分安排有不同形式的放松活动,但在课堂常规的教育环节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有的课在开始部分不安排见习生、不检查学生着装,在结束部分不组织学生收还器材。“运动结束前要做好放松活动”,老师不只是带着学生做放松活动,还要还要让学生懂得放松的目的和意义,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这对学生参与终身体育是很重要的。此外,教学中注重教学过程的评价,不仅有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方法、效果的评价,还有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环节,注重了落实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对评价的基本要求。在评价环节上,教师应该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指向,学生评价结束以后,教师要及时进行点评和反馈,以便学生掌握评价的关键,不断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

(三)体育课教案撰写比较规范,具有准确性

本届展示课的教案撰写大都比较规范,格式多种多样,要素齐全,反映出任课教师教案设计能力比较好,水平有所提高。但是,有的教案在具体化和可操作性方面还显得不足,如有的教学目标用“初步掌握....进一步提高...”等不确定性表达方式。教学目标只有具体、准确,才能按照教学目标指导教学,才能够较准确地评价教学的质量。教学重难点是多数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和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技能点等,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是体育教师重要的基本功。多数教案确定的教学重难点较为准确,但是,实际教学中,对目标的评价难以操作,难点的突破手段仍显不足。

(四)体育教学内容、手段有创新,具有新颖性

体育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重视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注重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不仅注意常规运动项目的改造,而且注重开发课程内容资源,使教学内容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学习的内升动力。绝大部分的课都能够围绕主教材创新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呈现许多创新的教学手段,反映出老师们在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组织教法新颖、多样,组织形式与教学目标联系更加紧密,不仅使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到了乐趣,还学习了知识,得到了锻炼。例如,河南省的一节初中“三步球移动传接球技术”课,教学具有层次性,过渡自然,循序渐进明显,教学中有学、有练、有赛,形式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在多种活动中调动起来,学生学的有趣,教师教的用心。另外,情景教学在小学体育课上有更清晰的呈现,例如,上海市的一节小学“支撑与悬垂”课,教师创设小小宇航员遨游太空的奇幻情景,学习太空热身操。上课队形、图案有鲜明的航天特点,有吸引力。练习支撑力量、身体直体控制能力,通过音乐、口令、情景的交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仅拓展了教学内容,还突出反映了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教材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例如,河北省、贵州省的竹竿舞,山西省的踏板操,内蒙古的花样跳绳、安塞腰鼓、创编太极拳十二式,辽宁省的花球舞蹈啦啦操,安徽省的钱杆舞,福建省的高跷兔子舞等,不仅丰富了体育课程教学资源,更体现体育教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五)强化讲解、示范、指导等教学因素,注重实效性 教学的实效性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讲解、示范、指导等所能达到的效果,场地、器材的合理、有效利用,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在促进体能素质提高方面的效率和在健全人格培养方面的效果等,教学的实效性是教与学效果的综合体现。本届展示的大多数体育课,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关注不仅仅体现在运动技能学习方面,也体现在学生在体能、意志、合作、团队精神等方面,重视通过体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任课教师对教的环节的重视程度得到加强。很多课都采取了展板文字、图像、自制示范教具(如活动木头人),充分运用讲解与示范的结合等呈现形式,提高讲解的直观性、实效性,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动作要领与方法的理解。如湖北省初中二年级的“有人扶持手倒立”体育课,采用了展板和示范教具,比较直观地完成教的过程,提高了学生对动作认知的实效性。

需要强调的是,在注重趣味性、直观性等学的环节的同时,不可忽视体育课上学生的练习密度,如在组织比赛时,分组不能太少,不要让学生等待的时间过长,以免导致学生练习的时间少,练习密度小。

(六)重视体育课安全隐患与防范,落实安全性

体育教学必须重视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目前,在安全隐患的防范上,存在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老师很少提出“安全运动”这个概念。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学生形成自觉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行为比较困难。因此,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需要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建立起重要概念,这就是意识和能力培养的“知—信—行”培养模式。二是老师提出的“一定要注意安全”的提示语缺乏针对性,难以起到防范作用。三是缺少安全保护的具体措施。老师要通过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语言提示和具体方法的传授,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把重要概念和具体行为结合起来,逐渐形成运动安全的意识和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届展示活动报送的器械体操课占6.4%,为确保这些教材的顺利施教、有效开展,老师们在教学手段上想办法,在降低动作难度上做文章,还有的教师把固定单杠变成可移动单杠,并适当降低高度,既保证了教学效果,又保证了教学安全。另外,有的体育课无论是在场地的布置,还是器材的摆放都做了精心设计,考虑到新颖、整齐、安全和充分利用。例如,有的老师采用废旧物品做成固定球托,避免篮球随意滚动。有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水平,摆放了不同高度的跳箱或摆放山羊,让那些完成动作吃力,或对跳箱有恐惧心理的学生在山羊器械上练习。不仅体现了安全意识和区别对待,而且,也考虑到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完成动作的成功体验。

本届展示活动首次展示的6节健康教育课,体现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有关健康教育领域的内容要求,教学目标设定明确、具体。教学内容——体现了教材内容的原创性,选择教学案例贴近学生实际;教学活动——从课程导入、主题教学,以及活动完成后的总结、归纳、升华等方面设计完整;教学过程——步骤清晰,逻辑性强,指令明确;教学准备——做的PPT课件生动、直观,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对相关健康知识、技能学习的求知欲。健康教育展示课的教学效果较好,起到了示范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奠定了基础,让更多的体育老师意识到开展健康教育的责任,提高以体育与健康课为载体开展健康教育教学的能力。

上一篇:稿子范文青春励志400下一篇:乡镇机构改革调研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