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办述职报告

2024-11-05

扶贫办述职报告(精选8篇)

扶贫办述职报告 篇1

一年来,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扶贫部门和全体同事的大力支持下,本人较好的履行了工作职责,现结合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将2007年履行职务情况与廉洁从政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理论学习和思想作风情况

今年,本人结合全市开展的“争先创优效绩考核”活动重点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十七大报告、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以及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知识。通过学习,我牢固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了宗旨意识,坚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提高了防微杜渐、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千方百计为贫困农牧民多办事、办好事、办实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事为民所为。

二、履行职责情况

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中,我始终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贫困农牧民家庭,边学习边工作。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五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的“收缩战线,突出重点;到村入户,整村推进;解决特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使绝大多数低收人口步入小康生活水平”的方针和部署。2007年**市扶贫开发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一)100%完成自治区下达的低收入贫困人口脱贫计划

2007年,我市共投入扶贫开发资金1407万元,其中:国家和自治区财政资金67万元,以工代赈资金50万元,信贷扶贫资金1100万元,小额信贷扶贫资金200万元,自筹10万元。减少贫困人口169人,100%完成自治区下达的低收入贫困人口计划,提高了1564低收入人口的收入水平,巩固了温饱。

(二)整村推进有效增强了贫困村综合发展能力。

为确保今年的“整村推进、扶贫到户”工程真正取得实效,我办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到各有关乡镇村,经过认真论证和筛选,明确和落实了以畜禽、农田水利和特色种植为主的到村到户扶贫项目,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67万元,以工代赈资金50万元。随着整村推进的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农田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贫困农户收入增加,村容村貌及群众精神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夯实了贫困村协调发展基础,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了条件。

2007年我市在培训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政府主导、企业订单、市场导向、学员自主择业、培训到人、扶贫到户的有效培训体系。通过培训和组织贫困地区劳动力输出就业,使贫困农民掌握了一门技能,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缓解了贫困地区的就业压力,同时也促进了贫困地区群众观念的转变,拓宽了视野,提高了综合素质。

(三)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农牧民增收。

2007年我办积极做好自治区扶贫龙头企业申报工作,在去年报批了2个扶贫龙头企业的基础上,今年我市又申报了4个扶贫龙头企业,已报批1个,为我市的农产品加工、销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争取信贷扶贫资金1100万元,扶持壮大了丰禾园工贸有限责任公司、鑫农畜牧等一批与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密切相关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增强了龙头企业对贫困山区发展特色和优势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使我市贫困地区玉米、油料、特色种植、畜禽养殖等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可带动贫困农牧民人均增收300元,有力支撑了贫困地区农民的脱贫致富。今年共发放小额信贷扶贫资金200万元,贴息10万元,主要用于贫困农民的春耕生产,使85户368人受益,仅此一项就可使农牧民人均增收200元。

(四)安居工程改善了贫困群众生活条件。

2007年投入11万元,新建抗震安居房22套,解决了22户特困农户住房问题,实现安居。扶贫安居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特困农户的居住条件,极大地激发了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五)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扎实开展,贫困人口档案更加健全。

为进一步掌握我市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及现状,增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使扶贫开发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将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真正落实到重点村、贫困户,让贫困人口直接受益,提高扶贫工作实效,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关于进一步加强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和扶贫动态监测工作的通知》(国开办发)[2005]137号)和自治区扶贫办《关于进一步完善和做好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的通知》(新扶贫领字[2006]13号)文件要求,对全市农民人均收入低于683元的绝对贫困户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在683元-944元的低收入贫困户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切实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市有微机档案。

贫困户建档立卡和信息录入共涉及全市9个乡(镇)场146行政村,占全市乡镇和行政村总数的100%,建档立卡

扶贫办述职报告 篇2

一、黎川县扶贫开发基本情况

“十二五”期间, 全县有省级扶持贫困村15个, 涉及201个村小组、26932人。近年来, 黎川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在省市扶贫部门精心指导下, 大力推进专项扶贫、社会扶贫和行业扶贫, 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根本改善。2006-2012年, 共新修乡村公路118公里, 解决了20284人的行路难问题;新铺设饮水管道38960米, 解决了9140人饮水困难问题;新建水渠13130米, 新建排陂、水坝等水利设施28处。二是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将新农村建设向贫困村倾斜, 大力实施村庄整治建设。2006-2013年, 全县建设了450个新农村建设村点, 其中贫困村中新农村点146个, 点全县新农村点的32.4%;打造了32个综合示范点、120个森林村庄, 占全县30户以上村庄的53.1%, 占农民总数的50.1%。三是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根本改观。2008年 -2013年, 全县完成搬迁移民10422人, 建设集中安置点34个, 厚村乡移民集中安置点、德胜镇移民集中安置点被评为全省示范建设点。四是特色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培育发展了食用菌 (茶树菇) 、烤烟、香榧、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 涌现出万亩香榧示范种植基地、千亩现代渔业示范基地、百万筒食用菌示范基地、千亩烤烟示范基地等几十个特色农业基地, 黎川茶树菇、香榧获国家农产品原产地保护, 成为全国“食用菌生产基地县”、“香榧之都”、“优质水产基地县”, 烤烟被列入“两个基地单元县”。产业的发展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促进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2013年, 全县核定农村贫困人口有17987人, 贫困发生率9%, 比2011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

黎川德胜搬迁移民集中安置新村

二、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一) 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工作。黎川县于2012年开始开展了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 并于当年完成了贫困人口信息网络录入工作。2013年, 全县按照省市部署, 精心组织开展了新一轮的贫困村、贫困人口识别工作。工作中, 我们广泛宣传, 明确了时间节点, 细化了有关要求, 严格工作程序, 并成立了三个督导组下到各乡镇督导。2013年12月底, 全面完成了识别到户工作。按照省市要求, 全县已于今年10月前完成贫困人口信息网络录入工作。

(二) 认真研究制定扶贫到户工作方案。县委政府十分重视农村扶贫开发及扶贫到户工作, 责成扶贫和移民局、教育局、金融办等单位分别牵头制定相关文件。县委县政府专门组织召开了调度会议, 讨论了《黎川县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 施方案》和《〈黎川县推进贫困村基 础设施建 设工作方案〉等六个方案》草案。会后, 及时将方案修改完善报县政府研究并印发实施。

(三) 积极推进帮扶到户工作。全县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省委“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部署, 积极推进帮扶到户工作。县委制定了关于开展机关干部集中下基层活动推进“连心”工程的实施方案, 要求全县各机关单位挂点帮扶一个村、帮扶10户贫困户, 制定“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帮扶计划, 县委组织部将帮扶情况纳入干部考核。2012年, 县直机关落实帮扶资金300余万元, 解决群众困难问题145件。今年启动的连心工程, 全县1000多名党员干部共结交农民朋友2377户, 帮扶贫困户1000余户。

(四 ) “六大扶贫攻坚工程”的组织实施情况。1、贫困农户帮扶到户脱贫工程。充分利用好省产业扶贫资金, 重点扶持贫困人口发展烤烟、香榧等特色产业, 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今年, 黎川县拟在省产业扶贫资金中切出300万元用于扶贫信贷贴息, 支持贫困户和农村合作组织发展致富产业。2、贫困群众搬迁移民扶贫工程。今年实施搬迁移民547人, 建设集中安置点2个, 德胜集中安置点基本完成建设任务, 全县已完成搬迁移民240人。3、贫困群众培训转移就业工程。今年计划贫困群众培训转移就业191人, 其中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培训116人, 贫困村中高级技师培训75人, 已完成39名中高级技师培训。4、贫困农户合作经营增收工程。积极有序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流转农村土地面积达5万亩, 占家庭承包经营土地总面积的20%。全县新增农民合作组织40个、达300个, 覆盖带动2万户农户。5、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将贫困村自然村点整治建设与当地新农村建设村点结合起来, 做到全县新农村建设村点安排向贫困村重点倾斜并均衡分布。2013年实现了15个贫困村新农村点全覆盖, 2014年贫困村建设新农村点17个。积极推进贫困地区村级道路畅通工作, 2013年建设村组公路100公里;大力实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和农村电力保障工作, 推进农田灌溉条件和供电能力的提升。6、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大力推进农村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文化建设工作、贫困村信息化工作。县有二级综合医院2所, 乡有卫生院, 行政村有卫生室, 县妇幼保健机构具备妇幼保健、生殖保健条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基本解决贫困村和易地扶贫搬迁村电压不稳定问题, 全面解决贫困村和易地扶贫搬迁村无电问题。贫困村互联网覆盖率达到1O0%。

江西省副省长胡幼桃 (中) 在黎川厚村乡搬迁移民集中安置点视察

三、“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黎川是革命老区县、山区农业县, 交通区位处于劣势, 自然条件差、灾害频发, 经济基础滞后,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贫困程度深, 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 基础设施滞后, 投入不足。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维护难, 水陂、水渠、乡村道路经常受暴雨山洪侵袭而损毁。全县有自然村组1300多个, 村组分布散而偏, 基础设施需求量大。15个贫困村中有7个贫困村距离县城在30公里以上, 最远的西城樟源村达60公里。农村行路难、住房难、上学难、就医难、灌溉难等问题仍然突出。而贫困村财政扶贫资金五年只有50万元, 列入省级新农村点的可以增加10万元一个点, 只占规划任务数的16% 左右。能够投入的资金额度与贫困村需求的矛盾突出。以50户左右的新农村点为例, 新农村建设投入少则70万元, 多则100多万元, 而新农村建设资金只有30万元。农村公路建设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以3.5米宽公里为例, 交通立项只有14万元 (含县配套) 一公里, 而新建一公里少则要28万元, 多则30多万元, 每公里缺口达14万元以上。

(二) 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 扶贫的精准度不高。“漫灌式”:扶贫资金项目小而散, 存在撒胡椒面现象, 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 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垒大户”:一些扶贫资源投向了实施效果相对明显的“大户”身上, 而“大户”与贫困户之间利益联结机制又不健全, 导致部分扶贫项目最终未能落实到贫困户, 局部造成“垒大户”和“扶富不扶贫”的怪象。“路边花”:扶贫资源有限, 由于考虑示范和检查, 有时就难免出现种好了“路边花”, 却忽视了山旮旯里的“野百合”, 点面不平衡。“凑份子”:有些扶贫资金项目纯粹是“凑份子”, 既没有主体地位, 又不能体现成效, 项目验收困难。

(三) 思想认识有偏差, 扶贫帮扶不到位。精准扶贫涉及到户甚至到人, 有的同志就担心“张三家多李四家少而引发矛盾甚至农村不稳”;有的同志认为贫困人口自身素质能力差, 要帮助实现脱贫致富难度大, 产生了畏难情绪, 而不愿真正沉下去帮扶。主要有几种情况:“只喊喊、不到村”, 由于考核激励导向和自身原因, 一些部门和干部潜意识里认为扶贫工作很难出“成绩”, 导致有的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没有真正沉下去;“只转转、不用心”, 人下去了, 但只是应付差事, 不带感情, 不带项目, 也不带思路, 寒暄几句, 略表“慰问”, 就“走为上计”;“只谈谈、不落实”, 人到了, “对上号”了, 还提了一大堆思路, 群众热情也调动起来了, 但由于缺乏“钉钉子”的精神, 答应群众的事情最后变成“半截烂”, 不了了之。“只听听、不执行”, 有些同志部门利益至上, 部门之间各自为政, 开起行业扶贫工作会或相关协调会来只是听听, 会后就放一边, 行业部门的资金没有真正向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

(四) 主导产业培植难, 贫困群众脱贫难度大。一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难。当前存在两种问题:1、项目资金直接扶持贫困农户, 而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弱, 难以应对市场、自然、技术三重风险, 项目实施和产业发展效果差, “扶持到户”但是“效益不到户”;2、项目资金直接扶持企业和大户, 但缺乏规范有效的与贫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约束, 不能有效体现扶贫政策和扶贫效益。二是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难。通过多年的发展实践, 全县老区农业基本确定了烤烟、食用菌、林果、水产畜牧养殖等为主导产业, 但生产组织化和社会组织化发育程度低, 大多目前仍然处于引导发展、激励发展, 甚至是逼着发展的状态。三是拉长产业链条难。目前多数农副产品转化增值分别在不同利益主体手中实现, 利益分别由不同主体独享;多数农副产品仍然停留在卖原料上, 通常只有一个“链条节”, 即使加工, 也只是初级加工、粗加工;营销距离也短, 出市、省的不多, 打出国界的实在太少。产业发展难, 农民持续增收困难, 外出务工创收仍然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据统计, 全县有5.14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 群众因病因灾因学致贫、返贫现象依然严重。

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 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投入力度。1、加大对贫困村的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贫困村规划资金少则100万元, 多则300万元以上, 这还不包括新农村建设, 实施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量还要大得多。因此, 应加大对贫困村的投入, 每年整村推进财政扶贫资金提高到40万元左右。2、提高搬迁移民、危房改造补助标准, 加大移民集中安置点投入力度。以目前黎川农村市价为例, 新建面积100平方房屋要七八万 (不包括土地和装修) , 除去补助的1万多元, 还要自筹6万元左右, 穷人根本出不起, 只能“望房兴叹”。如果危房改造提高到贫困户每户补助3万元左右, 搬迁补助贫困人口提高到每人8000元左右, 那么贫困户通过各种途径还可能把房子建起来。同时要加大移民集中安置点投入, 建议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补助资金应根据安置点基础设施投入情况予以尽量安排。3、提高培训补助标准。当前人工工资、物价等趋高不下, 黎川男劳动力普工至少要100元 / 日以上, 女工普工要80元 / 日以上, 技术工普遍在200-400元 / 日, 按当前省级补助标准过低, 农民和培训基地积极性都不高, 培训效果受到影响。为此, 建议将培训补助标准提高2倍以上。4、加大对贫困地区财政支持力度, 取消或减少贫困地区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地方配套。许多项目往往需要县乡配套, 资金缺口大, 而县乡财政吃紧, 均无力配套。因此, 要取消或减少贫困地区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地方配套。1制定村级公路建设扶持政策, 支持所有的村民小组通达砂石路并逐步实现组组通达水泥路;公路补助标准要根据地区的条件不同区别制定, 贫困山区水泥路每公里补助20万元, 砂石路应给予适当的补助。2在建设集镇集中供水项目的同时, 要加大对千人以下不适合集中供水的行政村、自然村组饮水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3加大村医疗室建设扶持和监管力度, 完善医保制度, 适当提高老区群众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4各项教育助学政策向老区倾斜, 支持老区贫困地区有更多的学生上高中、读大学, 逐步提高素质, 实现根本脱贫。5推进农村低保增人扩面提标, 将人均年纯收入2640元以下且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民全部纳入低保范围, 提高五保补助标准。

(二) 提高扶贫资金项目精准度。一是基础设施精准。加大对农村农田水利设施投入, 特别是要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 实施农田整理, 建设机耕道路;加大对产业基地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 对产业基地的水泥路予以立项支持;同时, 应设置项目维护资金和应急资金, 增加项目的灵活性。二是科技扶贫精准。要健全完善科技培训方式, 提高培训的质量, 切实促进扶贫和移民系统干部业务素质提升。要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产业人才培养, 加强同高校、各类科研机构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合作, 组织贫困村干部、农村合作组织负责人、农村致富带头人、贫困青壮年参加各类学习培训, 提高产业队伍素质和发展能力, 储备科技人才。要设立教育扶贫专项资金, 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学习教育给予长期帮助。三是搬迁移民精准。搬迁移民实行整村搬迁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结合, 能全部集中的则集中, 不能全部集中的则可以小集中或分散安置。要结合土地增减挂, 引导农民搬迁, 整治“空心村”。要实行差别化扶持政策, 提高对贫困户的补助标准, 对特困户由政府建设安置房安置。要十分重视搬迁移民后期扶持工作, 积极探索后期扶持方式, 增加移民收入。四是公共服务精准。人口较为集中的中心村应建设公共文化活动场所, 配备健身器材、音响等相应的文化设施;向农民免费发放农业科技类书籍;每个中心村设立广播, 加强文化和政策宣传;为中心村卫生室配齐必要的医疗器械, 每年选派1-2名卫校或医学院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实习,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主任章康华 (右二) 在黎川县调研产业扶贫工作

(三) 大力推进产业扶贫, 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实践证明, 产业化扶贫是扶贫开发的必由之路, 也是精准扶贫的必然选择。一是强化农业产业化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扶贫导向。要发挥农业产业化企业连市场、搞加工、带农户、抗风险的作用, 让贫困群众从中持续受益。从县乡角度来说, 在争取上级产业扶持政策的同时, 要充分利用各类产业扶持资金, 规范和约束受扶持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专业大户的扶贫行为, 增强贫困人口的参与度, 强化与贫困人口的利益连接机制。从省市角度来说, 要加大对革命老区县产业支 持力度, 特别是对积极参与产 业扶贫、履行扶贫承诺的产业组织的扶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老区农副产品种养企业予以优先列入省级城市副食品调控基地。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老区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重点境外展等各类展会, 积极支持老区承办省级以上展会。支持老区扩大对内对外招商引资, 加强对台、港、澳、侨的引资引智工作。二是大力推进金融扶贫。要通过金融扶贫, 鼓励引导贫困农户发展各类种养业, 促进贫困户持续增收。1扶持方式。比较好操作的方式仍是小额信贷贴息, 最高贷款额度控制在50万元以下。2支持重点。重点支持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小型加工业的贫困户及能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创业能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生产加工企业。3差别化政策。小额信贷贴息期限为一年, 不足一年的, 按实际天数计算。贴息利率实行差别化政策, 贫困户贷款利息全贴, 合作组织贴基准利率或略高些, 农业企业贴息参照扶贫贴息贷款政策执行, 差率部分由贷款对象自行负担。三是强化产业科技和信息服务支撑。要建立产业科技和信息服务保障机制, 加强科技服务队伍建设, 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 针对主导产业和目前农业产业中急需要的技术进行大面积的推广, 切实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

扶贫办述职报告 篇3

一、脱贫攻坚工程评价

(一)农民人均收入得到显著增加。2010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9118元,是2008年的1.24倍。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3∶1,是全国最小的省份之一。

(二)贫困户、经济薄弱村脱贫状况良好。截至2010年,全省449.62万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中有362.38万人实现脱贫,脱贫率达80.6%; 2010年全省投入各类帮扶资金18.5亿元,帮助35万贫困农户落实了帮扶措施,123.83万人实现脱贫,苏中地区全面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苏北地区2011年底基本实现脱贫目标,提前一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经济薄弱村方面,通过产业带动、整村推进、集体经营(资源承包、资产承包)等方式,取得了良好的脱贫效果。1011个省定经济薄弱村中有604个村基本实现脱贫目标。

(三)各项脱贫措施富有成效。

1.产业化开发。通过产业化开发带动贫困户就业与增收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高效农业(包括大棚种植和畜禽养殖)项目的推进,各地将脱贫产业项目与培植特色主导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相结合,建立贫困户脱贫长效机制;二是通过标准厂房的建设,获取资金收益,并直接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三是通过发展“三来一加”等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以沭阳县的“安阳工艺”为例,该公司已经在胡集、塘沟、十字等8个乡镇、社区设立28个加工点。每个加工点月均产值近百万元,可以带动农户月增收10万元。

2.村集体经济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定向投资回馈收益。例如滨海县在正红小额贷款公司注资450万元,通过委托理财,每年向滨海县45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回馈收益1万元。二是通过集体经营的方式获得盈利,主要包括农田、水域等资源的承包,固定资产租赁等。三是建设标准厂房出租的租金。

3.小额贷款与资金互助提供金融支持。通过扶贫小额贷款和扶贫互助资金会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贫困农户发展生产经营服务项目的资金困难。以沭阳县万匹乡扶贫发展互助资金会为例,该资金互助组织现有入股会员462户,互助资金134万元,其中上级财政补助15万元,会员入股119万元(其中306户贫困户入股资金27.8万元),农户借款132万元,借款农户316户,共有138户建档立卡户因此而脱贫。

4.提供社会帮扶服务。一是由各级政府牵头,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或个人与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帮扶。二是妇联采取的针对妇女儿童的帮扶。除此以外,各地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其他弱势群体开展了各式各样的社会帮扶。

5.劳动力培训。一是针对贫困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培训;二是发展高效农业的技术培训;三是结合“三来一加”等项目的技能培训。以沭阳县为例,该县出台了《沭阳县农村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实施意见》,择优确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承担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任务,实行划片到乡、包干到校、责任到人,乡镇与培训学校“捆绑式”考核,建立乡镇贫困劳动力培训目标保证金制度;以短期实用职业技能培训、就地办班和进县经济开发区企业就业为主,受培训农民的就业率达97%。

6.农村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障体系。主要体现在农村低保制度、农村五保供养、新农合制度、新农保制度覆盖率的提高和临时性求助的增加等,为农民提供了基本的社会保障网络,使得贫困户暂时脱离了贫困。以新沂市为例,全市共有农村低保对象1万8千多户,3万7千多人,补偿标准为210元/月;农村五保户4667人,集中供养每人每年补助3800元,分散供养每人每年2300元。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脱贫攻坚工程在提高农户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脱贫与返贫并存、边缘经济薄弱村现象日益显现、贫困户培训针对性不够强、小额信贷政策标准与需求存在差异、资金互助合作社资金来源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保政策体系对贫困户的特殊政策不完善、扶贫主体单一“等、靠、要”现象突出等。

二、“十二五”扶贫新思路

脱贫攻坚工程实施以来,江苏省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效果,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贫困的标准逐步由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变化,这就需要调整扶贫观念,采取新的扶贫策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扶贫。

(一)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江苏省贫困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再是温饱问题,而是转变成农民持续增收难以及相对收入扩大的问题,这就需要扶贫视角从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转变。扶贫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要让贫困群体脱离贫困陷阱,而是要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因此扶贫对象也不仅仅要考虑绝对贫困户,而且还要考虑低收入者,即所谓的相对贫困群体。

(二)从开发式扶贫到发展式扶贫。江苏省脱贫攻坚项目采取开发式扶贫的策略,这对消除绝对贫困是十分必要的。在新时期,扶贫的重点从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转化以后,新一轮的扶贫方式应转向发展式扶贫,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在对扶贫对象进行合理划分的基础上,对不同贫困农户采取不同发展策略,从而保证扶贫工作持续稳定的开展;二是在宏观上,对不同贫困类型,采取不同的扶贫模式,如苏北地区,可以采取以整村推进、产业带动等为主的开发式扶贫的模式,对于苏中以及苏南的点贫困问题,可以通过贫困农户单独能力建设与社会保障方面进行扶贫,从而保障扶贫工作高效与持续发展。

nlc202309032048

(三)从政府主导向多元化发展模式转变。各国反贫困经验表明,在扶贫的过程中,政府并非唯一的行动者,贫困人口、市场组织、民间组织等都是反贫困中不可或缺的行动主体。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反贫困主体组合,通过不同方式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多管齐下,使贫困现象得到显著改善。

新的扶贫模式应该由传统的政府主导向政府带动、其他组织辅助相结合的多元化发展模式转变。

(四)从外部推动到能力建设。政府扶贫措施的核心就是要建立扶贫的长效机制,使得贫困户能够脱离贫困陷阱。因此,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应将重心从外部推动转变到能力建设中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培养贫困群体的劳动技能,使这部分群体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

(五)帮扶资金直接投入与金融支持相结合。财政帮扶资金直接投入较好地解决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资金问题,有效带动了贫困户的脱贫。但过于依赖财政资金直接支持,使得脱贫主体的资金使用成本为零,容易造成资金使用的盲目性与低效率性。因此,新一轮扶贫工作开展,有必要合理规范使用财政资金,采取帮扶资金直接投入与金融支持相结合的办法。

(六)社会保障与发展式扶贫相结合。脱贫攻坚项目只是针对于那些能够通过产业带动、能力培训、金融支持而脱贫的农村贫困群体。而对于那些没法通过上述途径脱贫的贫困户来说,则需要社会保障来解决其贫困问题。因此,在下一轮的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社会保障要与发展式扶贫相结合。

三、政策建议

江苏省实施的脱贫攻坚工程消除了绝对贫困。如何帮扶农村地区的低收入群众奔小康成为下一阶段扶贫的目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在扶贫工作上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总体来看,“十二五”期间要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要更加注重造血功能的培育,更加注重政策的协调配合,更加注重农村低收入群体发展能力的培养。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积极鼓励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增加低收入群体的内在动力与活力。要强化县级责任,建立政府扶持以县为主、上级政府奖励相结合的扶贫新体制。

(一)实行贫困户分类管理。一是对于那些丧失劳动能力、残疾、无法自救的贫困人口,纳入最低生活、教育、卫生保障体系,实行救济式扶贫。二是对于那些缺乏技术、资金等资本、社会因素致贫的具有发展潜力贫困户,实行开发式扶贫,即加强贫困户的能力建设。不但扶持生产,更注重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发展能力的培养,坚持产业扶贫、智力扶贫、金融扶贫等有效做法。三是对贫困户进行合理划分基础上,确定选择开发式扶贫还是救济式扶贫方式,工作重心采取贫困村公共服务和培育贫困家庭的发展能力相结合的方法有效促进脱贫。

(二)划定相对贫困线。在相对贫困线的划定方面,国际上通常的做法是将收入少于平均收入的1/2或者1/3的社会成员视为相对贫困群体。从最近开展的“百村万户”的调查显示,灌南县农村人均收入低于4000元的户数占23.8%,人口占18.4%;新沂市农村人均收入在2500—3000元之间占15.4%,在3000—3500元之间占7.3%,约占23%的人群属于相对贫困群体;楚州区农民人均收入2500元以下占比为0.77%,2500—4000元占比为35.32%;海安农民人均收入4000元以下占比为4.15%,7000元以下占比为21.76%。建议相对贫困线的划定应该采用“绝对数额和相对比重相结合”的方式,经济薄弱地区以农民人均收入3500元为相对贫困线,其他地区以农村总人口的15%—20%的最低收入群体定义为贫困群体。

(三)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和资金互助合作社,加强金融支持的扶贫力度。一是提高扶贫贷款发放的额度。对于大户贷款的额度,从原来的5万元提至8—10万元,不断增强大户的带动性,但要严格控制比例,大户带动额度不应超过25%;对于贫困户,将原来最高的贷款额度从1万元提至2万元。二是资金互助合作社在资金筹集上,上级财政适当增加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启动资金;在运营管理上,要保证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封闭性,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并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

(四)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健全社会救助网络,防止返贫现象发生,主要通过实行教育救助、提高医疗救助标准、临时救助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等方式;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可采取适当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对低收入户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等个人缴费给予适当补贴的办法。

(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多年来,虽然我省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但由于多方原因,我省农村尤其是经济薄弱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较滞后,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农村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随着帮扶工作进入新阶段,可考虑将“治本”措施放到相对优先的位置。通过帮扶政策资金与相关用于“三农”政策资金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资金合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那些经济薄弱村,政策力度可以更大些。从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其收入提高。

(六)继续推进开发式扶贫项目。一是开发式扶贫应与地方产业相结合,并扶持低收入农民的生产经营融入农民合作社等组织化体系之中。二是开发式扶贫项目应采用体现规模效应的发展模式。

(七)积极开展“参与式”培训,与项目相结合。为了进一步提升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一是注重参与式培训,强调“从干中学”;二是注重与产业相结合,突出“产业带动”;三是针对贫困妇女等特殊群体开展扶贫培训。

(八)提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合理分配与使用财政资金可以确保扶贫工作健康持续有序发展,在扶贫资金的使用上要把握好以下两点,一是合理分配启动资金与奖补资金;二是优化帮扶资金使用模式。优化各参与主体的责任配置,特别是县级政府承担更大责任,有利于激发其内在动力,避免出现道德风险,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各主体承担的出资份额要与其能力相适应,既要体现帮扶的导向,又要保持适度的压力。专项帮扶资金要与相关用于“三农”的投入进行协调配合,形成合力,着力解决好帮扶资金的使用与其他相关资金各自为战、“两张皮”的问题。

(九)建立多元化的扶贫模式。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积极强化低收入户的主体作用,支持引导其他组织参与扶贫,形成多元化扶贫模式。要采取必要措施,激发低收入户的发展热情和意愿,激活内生动力;对非盈利性的扶贫组织,政府应及时提供有关信息,并加强沟通,共同扶贫;鼓励引导营利性组织在市场机制框架内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对成效明显的可给予适当的表彰和鼓励;支持特殊组织的扶贫,如妇女扶贫等,可加强与相关组织的合作,并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等。

责任编辑:洪峰

扶贫办主任个人述职述廉报告 篇4

分享

创新

扶贫办主任个人述职述廉报告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2014年,在局党组、行政及分管局长的领导下,在各委处室中心的支持下,在中心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本人较好履行了岗位职责,率领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述职如下:

一、关于三项外资扶贫工作

(一)世行第六期扶贫项目。重点做了5个方面工作。一是牵头筹办世行在川召开的3个会议。1月中旬,在泸州召开的项目准备情况汇报会;3月中下旬,在成都召开的世行第六期项目文件准备会议;9月上旬,在成都召开的世行第六期项目设计框架及评审会议。二是完成项目可研报告等相关报告。5月、8月,两次组织项目两市州6县相关部门力量,编制了项目可研报告以及《XX省世行第六期扶贫项目参考资料》等相关研究材料。与环保厅沟通、并委托成都科技大学环保科技研究所编制“中国贫困片区产业扶贫试点示范项目(XX部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心配合世行开展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工作。三是对项目县开展现场指导。中心派出人员,分赴6个项目特别是凉山州的金阳、昭觉、布拖和美姑进行现场指导,使其对项目区的选择、产业确定、精准扶贫、合作社创新等,尽可能地符合世行要求和当地实际。四是派员参与世行项目的探索研讨。多批次派员参与国务院扶贫办外资中心和世行组织的在北京、甘肃、XX、贵州等地举办的财务采购和支付类别等各类研讨会议。五是接受世行技术准备团检查。6月14日至16日,世行第六期扶贫项目准备团一行15人赴叙永县就我省“世行第六期扶贫项目”准备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后,充分肯定“XX在三省的项目中,已经走在最前列了。”由此,我省项目准备免除了第二次技术检查,直接进入到预评估阶段。

(二)加强与国际扶贫中心的合作。一是加强国际减贫培训基地建设。2月17日,经省局与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续签了第二期基地建设协议,中心承担所有工作。4月8—12日,组织承办由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国代表,以及东盟秘书处代表约48人参加的“东盟+3”村官交流项目活动。5月24—29日,组织承办尼日利亚政府扶贫相关部门30名官员参加的“尼日利亚减贫战略研修班”赴我省实地考查工作。同时,组织中心为中国国

免费

分享

创新

际扶贫中心撰写了两个基本教材和4个案例。二是参与了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对坦桑尼亚的开发式扶贫工作,委派川农大到坦桑尼亚实地指导。

(三)开展国际扶贫领域合作。定期了解掌握英国“XX农村发展组织”在雅安、凉山扶贫情况,5月中旬该组织负责人罗斯·艾柯克女士来华期间,与省局主要领导进行了会谈交流;继续与香港乐施会在阆中、剑阁、中江和南江开展灾后产业扶贫试点项目,完成投资318万元;与国际小母牛、国际美慈签定了5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国际美慈在三台开展灾区防灾减灾产业扶贫和能力建设试点,完成投资164万元。

二、关于三项内资扶贫工作

(一)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全年中心加大了贫困村互助资金调研指导工作,同时也积极探索互助资金与农村金融创新模式及未来发展路径的研究。带队先后到屏山、渠县、通江等15县开展调研、指导、监管工作,本人撰写了《对高县贫困村互助资金机制创新的调查》、《对雅安市王家村、石坪村互助资金的对比调查》、《对邛崃市贫困村互助资金整体退出情况调查》。中心筹办了“全省贫困村互助资金工作座谈会”。代省局和财政厅起草了《XX省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退出管理(暂行)办法》。10月,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奖励XX省互助资金试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00万元。

(二)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2012年底起,全省叙永、旺苍等8个革命老区县启动“中央彩票公益金扶贫项目”。2013年,重点抓了项目的调研监管、检查指导,本人先后带队去了巴州、筠连等8县全面开展检查指导,积极探索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扶贫途径,创新资源整合、差异化扶贫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等。2013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新增的投资总额为7250万元,在古蔺、南部等7县实施小型公益性项目。本人带队去了南江县鹿角垭村实地查看了项目启动实施现场,与基层干部一道商量项目实施从一开始就坚持按规划行事。中心召开了“全省彩票公益金扶贫项目总结及培训工作会议”。

(三)全省扶贫开发工作考核。牵头及时总结对2011年扶贫考核工作的经验,修改完善我省扶贫考核实施办法。1月末,主持召开了2012扶贫考核培训会议;3月,组织完成了对资阳、绵阳等的实地核查。修改了《XX省2012扶贫考核自评报告》等。同时,参加了国务院扶贫办召开的扶贫开发工作考

免费

分享

创新

核工作总结会,并结合其他工作开展了改进扶贫开发工作考核方读书人网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 http:///data/

式的调研。2012年XX扶贫开发工作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为A级第二名。

三、关于“四项活动”

(一)主题教育。本人代中心起草了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多次主持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开展了集中学习、上党课、作辅导报告、集中讨论交流等;结合主题教育到雅安市与市扶贫移民局进行互动交流。个人撰写了《着力深化主题教育——“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XX”主题教育的体会》,中心其他15名干部职工全部撰写了主题教育心得体会;印发了主题教育简报6期。

(二)群教实践活动。在群教实践活动中,本人起草了《XX省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党支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计划》、《外资中心党支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存在问题整改方案》。同时,本人撰写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在本人新浪实名博客公开,阅读量达31多万人次、评论160多条、收藏23次、转载79次。本着“开门搞群教、现场搞整改”的要求,7月中旬本人带队到大英县吊脚楼村、船山区唐春村开展了调研,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对中心在“四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建议意见,并撰写了《对遂宁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变农民股金的调查》报告。对照“四风”的22种表现,支部组织党员干部职工深入查找中心主要存在学用脱节、调研不够、实效不够、落实不力、脱离群众、纪律松懈、不思进取等7个方面的问题。本人与每一名党员开展了交心谈心活动,在组织生活会上做了认真的自我批评与批评。通过活动,中心每党员同志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政治纪律、道德品行都有了进一步增强,受到局党组和省委第27督导组的肯定。

(三)“走基层”活动。11月中旬,省委提出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的活动。12月7日,本人带队去到了通江最边远的空山乡五福村,入户走访、实地察看了两户贫困户,与张吉英、杨映富两户贫困群众进行了交流,收集社情民意,了解群众疾苦。12月12月17—21日,本人带队到西昌、德昌、米易县“走基层”察看农民增收,走访村民13人、乡村干部队10余人。中心两

免费

分享

创新

位副主任也带队开展了此项活动。

(四)“双报到”活动。中心党支部积极落实省委组织部《关于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的意见》,党支部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认领服务项目或服务岗位,为居民提供帮扶服务。

四、关于完成省局交办的工作

全年,中心完成了省局交办的十来项工作,本人重点完成的就有5项。一是完成对《XX省志·扶贫开发志》中文件编号漏缺的补充等工作。《XX省志·扶贫开发志》作为全国首部扶贫开发志于6月正式出版发行,并组织发送到全国相关省区和局干部职工及市县相关部门等。二是牵头开展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暨总结表彰大会材料的相关准备工作,对所有材料进行认真修改把关。三是参与完成省领导课题扶贫部分的起草工作,其中本人提出的“五大扶贫工程”受到省委、省政府采纳。四是牵头开展全省扶贫系统工作会议材料起草修改等工作。五是到宜宾、达州等市开展了扶贫开发立法调研,修改了由本人代拟的《XX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草稿;到遂宁船山区唐春就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变农民股金、到巴中市南江县南鹰村就贫困农民“廉租房”作了专题总结调研。同时,本人担任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深入推进“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课题组长,完成了课题。

五、关于加强中心自身建设

一是理论学习。继续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印发了学习十八大精神心得体会小册子;认真学习了全国和省两代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等,特别是认真学习新一届中央关于扶贫的系列讲话精神。二是自身建设。本人参加了省委组织部、省纪委和省委党校举办的“第一期省管新任职干部岗前培训班”;两位同志结束试用期正式晋升处长,一位同志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加强了机关人事、财务、办文、办会、车辆、安全、卫生以及文件传阅、报刊收发、来信来访等管理工作,确保了正常运转。三是廉洁从政。落实了本人“一岗双责”和中心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省委十项规定,下基层坚持“五不准”:不准打麻将、不准进歌舞厅、不准收受礼金、不准喝酒、不准浴足。全年,中心没有违反廉政纪律的人和事。全年,中心1名同志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3名同志受到省局表彰、2名同志被评为局的优秀党员,中心党支部被评为省局先进党支部。

免费

分享

创新

六、关于2015年工作初步打算

重点有:一是精心准备、全力以世行第六期扶贫项目工作,力争启动项目先导工程。二是举办2—3期外国政府或国际组织在川培训及研修班工作。三继续加强与英国XX农村发展组织和国际小母牛等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四是按照《XX省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退出管理(暂行)办法》做好退出工作,积极探索互助资金与农村金融创新模式。五是积极推进彩票公益金项目创新,加强对2011年、2012年实施并竣工项目县的检查、验收和竣工报告编制工作。六是开展对21个市州扶贫开发工作考核,探索扶贫开发工作考核推进扶贫开发机制。七是做好事业单位的改革,建设“学习、廉洁、高效型”机关,为推进扶贫外资工作提供保障。

一年中,如果说工作有一定成绩的话,归功于组织和全中心的同志;不足的地方,责任在于自己,决心在新一年中努力改正。

谢谢大家!

扶贫办工作自查报告 篇5

扶贫办工作自查报告1

根据县政府办《关于开展统计执法集中检查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要求,现将扶贫办统计执法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方法

按照县政府办文件要求,重点就扶贫办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联合颁发的《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等情况;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情况;统计报表和统计数据质量情况和依法行政等4个方面情况进行认真的自查。

二、自查内容

(一)统计法律、法规学习贯彻情况。认真组织统计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国家统计局等3部委联合印发的《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具体扶贫统计工作。

(二)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情况。办主要负责人对扶贫统计工作高度重视,亲自抓,亲自安排和部署,并建立扶贫统计工作经费保障机制,配备兼职统计人员,积极支持和鼓励统计人员通过自学获得从业资格证书。依法设置统计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建立建立统计资料的审查、签署、交接和归档等管理制度。统计调查管理和统计资料管理、公布合法规范。

(三)统计报表和统计数据质量情况。按照统计部门要求,办里各类统计报表报送及时、合法。固定资产投资、劳资报表等专业统计工作无任何违法行为,统计数据质量准确、及时、全面。

(四)依法行政情况。办主要领导带头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国家统计局等3部委联合印发的《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没有存在统计违法违纪行为,提高了统计法制化水平。

三、下步工作打算

进一步加大统计法律、法规学习和贯彻力度,加大对统计工作的`经费保障力度,加大统计人员培训和取证力度,不断提高扶贫办统计工作质量和水平,为领导决策服务,为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服务。

扶贫办工作自查报告2

一、强化理论武装,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一)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局系统党员干部头脑。积极参加县委及县委组织部、县直工委举办的专题辅导班学习,通过开展专题学习讨论活动,不断把学习引向深入。

(二)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以庆祝建党93周年为契机,重点开展理想信念、党史国情、爱党爱国教育和权力观、事业观、政绩观教育,着力提升全办党员的从政道德和公仆意识,营造弘扬正气、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

(一)继续抓好“五个好”创建活动。认真开展“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示范点创建及优秀共产党员“五带头”活动。

(二)积极发展党内基层民主。以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为重点,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党员在机关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探索建立符合扶贫工作实际的党内情况通过制度,及时公布党内信息,积极推进党务公开。

(三)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先后组织多人参加国务院扶贫办和省扶贫办组织的业务培训班学习。积极参加县直工委组织的党务干部培训班学习。

(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组织扶贫办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认真落实作出的公开承诺。

三、强化机关作风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一)牢固确立群众立场和群众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切边帮助解决基层和农民实际困难,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深入开展扶贫办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在职党员进社区、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等创先争优活动。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组织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认真解决少数党员思想中存在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不强、形式主义等问题。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引导党员干部带头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

四、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

(一)深化党风廉政教育。组织开展以“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为主题的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加强党的性质和宗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念。

(二)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项制度为重点,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抓手,切实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五、强化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机关和谐

2014年扶贫办工作自查报告 篇6

由省委政法委牵头,民革省委、省公安厅、林业厅,中信银行分行、通用机械研究院、中储粮分公司、学院、学院共9家省级单位在我县开展定点扶贫工作。

2014年省委政法委选派石世权同志到我县任挂职扶贫副县长。到目前为止,先后有学院、省公安厅、通用机械研究院、学院和省委政法委等5家省级单位向我县派出扶贫挂职干部5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年来,9家帮扶单位除省委政法委选派石世权同志1人挂职干部,中信银行分行开展组织团员职工一行39人来到我县娄庄镇蒋圩村开展“创先争优服务月――送清凉”主题扶贫帮扶活动(该行扶贫帮扶活动主要针对Y圩村余桥和蒋圩两个自然庄12户贫困农户、低保户、计划生育二女户、老党员户等,其中有6户是残疾贫困户。中信银行分行的团员职工为每一户都送来5L福临门大豆油、一台电风扇、一件夏装和500元慰问金)外,其他省级单位无一单位帮助引进任何项目和资金。

三、工作建议

由于到我县来开展定点扶贫的9家单位,有3家是省党政机关,1家是民主党派,3家是科研院校,2家是省级企业。单位无资金,无项目,开展定点扶贫具有很大工作难度。

建议:

1、省级单位要认真贯彻11月29日中央扶贫工作会议提出的工作要求,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增进与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感情,加强与定点扶贫地经常性联系。建立主要领导亲自过问、明确专人具体负责,推行工作责任制,转变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机制,落实工作措施,把定点扶贫工作任务、目标和措施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工作人员,有条件的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没有条件的积极创造条件,认真开展定点扶贫工作,务求取得实效。

2、省级牵头单位要切实发挥“领头羊”作用,建立省级定点扶贫单位联络员工作会议制度、工作报告制度。

3、建议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负有定点扶贫工作任务的省级单位,提出具体量化、细化工作目标、任务,建立定点扶贫工作报告制度,每年向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报告单位年内定点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建立定点扶贫工作奖惩制度。每年可选在定点扶贫工作突出的省级单位或所在定点扶贫地召开全省省级单位定点扶贫工作总结会议。也可以选在不开展定点扶贫工作的省级单位或其所在定点扶贫地召开调度会议。邀请定点扶贫省级单位主要领导和定点扶贫工作部门及其领导以及联络员参加会议。建议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定点扶贫工作突出、成绩优异的挂职干部定点扶贫工作实绩纳入个人工作档案,并向省委组织、人事部门推荐提拔重用。

四、对国务院扶贫办新修订有关定点扶贫情况统计表(征求意见稿)的建议

1、建议明确界定“蹲点干部”和赴定点县考察干部“的概念和区别。是否可以把“蹲点干部”理解为就是挂职扶贫干部?

2、省级单位定点扶贫情况统计表A07和A09项的干部级别是否可以扩大到处级、副处级?

3、有关表格中数据指标的是否存在逻辑关系,请在注释中予以明确。比如A10=A11+A12;A10=A13+A14+……+A22。

4、A34项是否可以细分出3.3农业实用技术(人次)。

统筹扶贫措施推进扶贫攻坚 篇7

星子是个人口小县、经济弱县、农业大县。长期以来,受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影响,这块红色宝地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人民群众生活较为贫困。1987年被省政府定为贫困县;1995年被列入全省“八七”扶贫攻坚重点县;“十五”之后,全县先后有38个行政村列为省定扶贫开发重点村。星子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扶贫攻坚工作,围绕贫困群众“急、难、忧”三大难题,着力推进保障扶贫、产业扶贫和长远扶贫三项重点,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2011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43.7亿元,较2005年增长302%;财政总收入5.02亿元,较2005年增长340%;农民人均纯收入6484元,较2005年增加3499元,相继荣获2009、2010年度九江市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县。

一、致力于保障扶贫,解贫困群众之“急”

所谓贫困群众之“急”,即贫困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出现的急需难题,包括衣、食、住、行、病等生活难题。一直以来,星子县委、县政府坚持新增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着力解决贫困群众基本生产生活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保证贫困群众住有所居。以“三大改造”为重点,加大了以土坯房为主的农村危房改造、县城棚户区改造和东牯山林场危房改造力度,2006年以来,先后改造农村危房1423栋,完成棚户区改造9.6万平方米,改造国有林场危房327栋,建成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安置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3995套,30.05万平方米。以“三大搬迁”政策为契机(即扶贫搬迁、以工代赈易地搬迁、避灾搬迁移民),加大了对居住在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极差、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的贫困人口整体搬迁力度,先后完成了桃花源等地居民整体搬迁,搬迁人口921人。二是保证贫困群众生有所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低保、农村五保制度,特别是将农村低保指标向贫困乡村倾斜,保证贫困群众应保尽保,近5年发放低保资金6370万元。同时,针对一些特殊困难群体,鼓励党员干部和社会成功人士开展扶贫解困活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全县102个县直(驻县)单位,帮扶贫困群众3000余人,投入帮扶资金100多万元。三是保证贫困群众病有所医。着力加强贫困乡村卫生事业建设,全县4所乡镇卫生院、5所一级卫生院和90所村级卫生所全部完成了达标建设,在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的同时,全面推进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让农村贫困群众“看病不再难、看病不再贵”。重点做好了鄱阳湖沿湖贫困群众的血吸虫病防治及晚血救治,近5年来,免费查病23.9万人次,治病达9.55万人次,救治经费535.8万元。

二、致力于产业扶贫,解贫困群众之“难”

所谓贫困群众之“难”,即群众增收难问题。星子县把产业扶贫作为提升贫困地区发展能力、促进贫困群众增收的根本之策,立足星子资源条件和产业优势,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将生态工业作为瓶颈问题来破,将特色农业作为重要领域来攻,为群众增收创造了机会、打开了门路。一是做强旅游产业,引导农村向服务业发展。星子背靠庐山,面向鄱阳湖,得山独厚,得湖独惠,得山湖之两利,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星子立足县情,顺应时势,把旅游作为县域经济的先导和龙头产业来发展,旅游经济异军突起、高速发展,继2007年成功创建江西首批旅游强县之后,今年又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第二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县。立足这一优势产业,着力鼓励农业与旅游业的对接发展,引导农民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特别是以环山公路为中心,加快“农家乐”等庄园建设,把乡村旅游业培育成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从而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农民增收优势。二是壮大生态工业,引导农民向工业园聚集。工业是星子的短腿,也是后劲和希望所在,星子必须抓住现阶段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特征,坚持走生态工业之路,重点发展生态、环保、低碳的新型工业。工业的快速发展,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拓展农民外部增收提供了广阔空间。在项目引进中,县委、县政府将优先聘用本县农民工,作为条款写入项目合同。同时,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力度,鼓励引导农民群众就近在县内务工。目前,工业园区务工职工达到9700人,仅九江思麦博运动有限公司,每年安排就业5000余人,普通员工工资均在2600元以上。三是发展特色农业,引导农业向产业化转型。按照“南水北茶”产业规划,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促进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水果、油茶、茶叶等特色产业面积分别达到3.4万亩、2000亩、4400亩。黄鳝、河蟹、水梨、西甜瓜等产业发展迅速,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20家,省、市龙头企业发展到6家,嘉鸿食品、天鹅湖大米、艾格菲种猪年销售额均超亿元。

三、致力于长远扶贫,解贫困群众之“忧”

广东省扶贫办主任会议在广州召开 篇8

据悉,这次会议的召开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决策部署,传达全国扶贫办主任座谈会精神,总结我省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情况,分析我省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

座谈会上,省扶贫办主任莫定伟表示,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全省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进展良好。他从五个方面总结了全省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一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精神,指导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二是加强扶贫工作指导督查,促进扶贫工作平衡推进;三是不断完善创新帮扶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帮扶新路子;四是扎实推进帮扶项目进村入户,推动贫困户增收脱贫;五是保障扶贫资金投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济困。

讲话中,莫定伟也坦承,从调研发现和各地反映的情况来看,目前,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不容忽视,一是扶贫思想认识有所弱化,重视程度不够。二是督促检查力度有待强化,措施不够有力。三是资金监管存在薄弱环节,问题仍有发生。四是对村、户的帮扶因循守旧,办法还不够多。五是产业扶贫项目基础不够牢固,缺乏发展后劲。针对这些问题,莫定伟强调,各地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贫困村、贫困户的情况,根据当地实际,进一步完善产业扶贫项目的设计方案、推进进度、保障措施,确保项目取得实效。“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以推动工作落实为目的,抓住当前我省扶贫开发‘双到’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原因,集思广益,拿出切实可行的举措。”莫定伟还透露,近日,根据省领导的批示,省扶贫办将结合省委、省府办公厅扶贫开发“双到”督查工作,在全省范围开展一次扶贫资金监管抽样调查。

“当前,中央、省委和省政府对扶贫工作越来越重视,社会对扶贫工作越来越关注,广大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对扶贫越来越期待,扶贫工作大有可为,扶贫部门责任重大。今年下半年以及明年一段时期是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攻坚阶段。”就我省当前和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莫定伟表示,要充分发挥扶贫部门的职能作用,统筹工作推进落实,要抓好“三项重点、三项机制、三个品牌、三位一体、三个基础”,结合当前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下大力气,抓好下一步工作。莫定伟希望,各地扶贫部门要转变观念,对帮扶单位既要加强督促指导,肯定成绩,表扬先进,同时也要大胆开展工作,采取定期督查、通报点名等有力措施,鞭策那些帮扶成效不够理想、工作不够到位的帮扶单位,“无原则的维护,既有违扶贫部门的职责,也是对贫困群众的不负责。”他强调指出,扶贫干部都是党员干部,要有“听民意、思民忧”的情怀,做到“食民俸禄,替民解忧”,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克服得过且过的思想,克服畏难情绪,克服形式主义,努力把扶贫工作做得更好。

会上,东莞、梅州、肇庆、潮州市以及丰顺、紫金县扶贫办主任在会上作典型发言。

座谈中,围绕如何做好这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与会人员畅所欲言。

上一篇:论韩国礼节下一篇:4年级数学上除法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