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两首教学设计

2024-06-12

汉乐府两首教学设计(精选4篇)

汉乐府两首教学设计 篇1

古典诗歌《18汉乐府两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大意;进一步了解汉乐府的知识。2.了解诗歌抒情的艺术手段;感受古代女子的爱情观。3.反复朗读诗歌,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争取熟背诗歌。

二、教学设想

《上邪》语言质朴,感情浓烈,形象生动,学生容易把握诗歌的主旨,故可以略讲。《饮马长城窟行》抒情女主人公情感复杂,思绪飘转,故要引导学生理解主人公情感的变化线索;鉴赏诗歌多种艺术手法结合的写作技巧。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几则爱情语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多媒体展示)

(二).有关爱情的格言: 1.痛苦中最高尚的、最强烈的和最个人的——乃是爱情的痛苦。(恩格斯)

2.爱情进入了人的心里,是打骂不走的。它既然到了你的身上,就会占有你的一切。(莎士比亚)3.爱情有温柔,也有狂暴。(莫里哀)

4.如果爱情是真情实意,爱的委屈会很快忘记。(陀思妥耶夫斯基)

(三)、《上邪》赏析

1.朗读诗歌,注意情感的抒发。

2.明确大意:写了一个女子的爱情誓言,对情人的至死不渝的真爱。

3.女主人公是如何向心爱的人表誓的?

明确:夸张、排比手法,列举了五种无法实现的现象来表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

4.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对诗歌的审美感受,教师总结。明确:这是一则爱的宣言,飞扬的爱情旗帜、炽热的情感,穿越千年也不褪色。铮铮之言,肺腑之语,让人不得不相信这世间——真爱无敌。

(四)、《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1.朗读诗歌,梳理大意。

明确:诗歌写了一个女人对远行未归的丈夫的思念,有相思的刻骨铭心,有期盼的望眼欲穿,有被牵挂的欢天喜地。2.研读“青青河边草……展转不可见”。

明确:这部分写思妇昼夜梦想的殷切和悲伤。以青草起兴,象征爱的绵长,令人耳目一新。3.研读“枯桑知天风”到“谁肯相为言”。

明确:写思妇独居之苦和不平。和丈夫一起出去的人都回来了,偏偏没有人告诉她丈夫的情况,内心的苦痛可想而知。4.研读剩下部分。

明确:写思妇收到丈夫来信的喜悦之情。原来远方的丈夫也并没有忘记家中的妻子。“上”“下”各指信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信的内容非常质朴,非常亲切,丈夫的叮嘱从一个侧面写出了丈夫对妻子的感情,他也在思念着她。5.诗歌从哪些方面写了女子的思念和痛苦?用了什么手法?

参考一:多处运用比兴的手法,如开头的以草起兴,表明思妇的思念之情;“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这一句也是起兴。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极言丈夫不在家自己受到的冷落,感受到的世态炎凉。

参考二:三层痛苦:丈夫远行,经年不归,独自一人,饱尝门庭冷落、世态炎凉之苦,这是一层痛苦;偏偏一大帮和丈夫一起出去的人都回来了,唯独不见自己的丈夫,他人团聚而自己不能,这是第二层痛苦;回来的人群中,居然没有任何人可以告知自己的丈夫的情况,“谁肯相为言”,世情如此,令诗人的痛苦陡然增加,这是第三层。

6.总结归纳。

我们将诗中读到的各种信息合在一起,就是我们见到的主人公了。可以看到这是一个相思极深的女子形象。诗歌从青草起兴,以收信结尾,中间写到了自己的独居之苦。全诗一气呵成,非常简洁。

五、拓展研讨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释义讨论。

参考一:枯桑虽已无叶尚且知道天风的拂吹;海水虽然广大不易结冰,也可知道天气的变冷。枯桑且知天风,海水且知天寒,远行的丈夫竟会不知道家中的妻子对他的思念吗? 参考二:诗中妇人对远行丈夫的思念,如今,春去秋来,岁月轮转,眼看天风拂吹,桑枯叶落,水冷天寒,伊人不归,年复一年,更加深内心的凄冷和对伊人的思念。原诗下二句:“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别人家的丈夫入门来,一家和和乐乐,相与嘘寒问暖,唯独自己,独守空房,冷落凄清,无人可相安慰。如今,看着天风的吹拂、落叶的飘落、海水的变寒;岁月飘忽,岁月虚度,触景生情,倍添内心的寂寞凄寒。

六、补充汉乐府知识

1.乐府,本来是指汉代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逐渐成为一种诗体的名称。

2.乐府民歌是汉代乐府的精华,这些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它们“形式是新创的,情感是丰富的,文字是质朴的,题材是现实的”,代表那个时代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3.代表作品如《妇病行》《孤儿行》《东门行》《平陵东》《战城南》《十五从军征》等。4.明人胡应鳞《诗薮》曾评论说:“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近而能远,天下至文,靡以过之。”又说:“矢口成言,绝无文饰,故浑朴真至,独擅古今。”

七、布置作业

1.熟读两首诗,争取背诵。

2.比较《氓》与《饮马长城窟行》关于爱情的不同。

汉乐府《长歌行》 篇2

百川:许多条江河。复:再。少:少年时期。壮:成年时期

老大:指人生命力衰败的老年时期。徒:徒然,白白地。译文:

那千百条河流啊,一路向东,奔向大海,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回头西归呢? 青少年时不努力,到老了只能白白地悲伤地叹息了。赏析:

这首诗意在劝诫人们要珍惜青少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避免“老大徒伤悲”。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2.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3.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 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4.曈曈:光辉灿烂。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5.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6.爆竹:鞭炮。译文: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春风把暖洋洋的清风送入屠苏酒。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贴的门神),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长歌行汉乐府古诗 篇3

长歌行①

(汉乐府民歌)

青青园中葵②,朝露③待日晞⑨。

阳春④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⑤至,焜黄⑥华叶衰。

百川⑦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⑩不努力,老大徒⑧伤悲。

关于汉乐府诗歌的文献综述 篇4

乐府机关的主要工作是:定制乐谱,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员。在乐府最鼎盛时期,人数多达八百余人,其中设立的官吏职位也是各司其职,层级分明。乐府的出现具有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班固的《两都赋序》中有文:“大汉初定,日不暇给。至武宣之世,乃崇礼官,考文章。内设金马石渠之署,外兴乐府协律之事。”

武帝通过设立乐府,得以“兴乐教”、“观风俗”,时至今日的我们,通过汉乐府,也可以还原出当时百姓生活的情况和当时社会的风貌。哀帝 “罢乐府”使乐府民歌有所失散,而到了魏晋,乐府机关虽然没有被废除,但是却没有了采诗的制度,只沿袭了已有的乐府歌辞。随着南朝时期新声杂曲的大量繁荣,虽然在作品数量上有所进展,但我们仍不能忽视其内容的单一性和题材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汉乐府诗的主要搜集和保存,是依靠政府的乐府机关,然而,传唱和内容的不断丰富,则得力于民间歌人和百姓的口头传唱。

随着乐府的发展和乐府歌辞的不断丰富,“乐府”从机关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其定义也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乐府是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集自民间的;而广义的乐府则连词曲也包括在内。此外,更为广义的乐府有包罗了并未入乐只是沿袭了乐府旧题或是模仿乐府体裁的歌辞作品。

了解了乐府的起源和发展,我们不难看出,乐府诗是取材于民间,传播于百姓,彰显其时代风貌的叙事作品,由此我们也将对汉乐府诗的叙事性特点展开进一步的探讨。

在对叙事诗进行溯源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想要完整的了解中国古代叙事诗,针对诗经展开的研究是必须得到重视的。

现存可知最早带有叙事色彩的诗歌,是汉之前的《弹歌》,全诗内容言简意赅:“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又有,《击缶歌》中有:“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完整地展现了原始人的日常生活。在这些原始歌谣中,已经初步具备了叙事的轮廓。

《诗经》中的叙事诗从内容上划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来自于民众的日常生活的民间吟唱,这些内容多保存于《国风》之中;另一种是讲述先民历史的“史诗性断片”,多保存于《雅》、《颂》之中。民间吟唱的歌辞中,多描述的是短小的生活片段或生活横截面的记录;庙堂鸿音则另有特色,在这些诗篇中,往往在情节上注有奇幻的想象和充实连贯的情节,这些诗歌在当时多用于祭祀,出于对先祖的崇敬和赞颂,在叙事过程中,便使他们有了奇幻的人生经历,具有了“史诗”的性质。

对叙事诗的探讨,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在刘歆的《七略》中有:“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一说。

在对汉乐府诗的叙事特征这一问题的论述上,沙云星的《试论汉乐府民歌的叙事特征》认为,汉乐府的叙事因素发展与先秦歌谣有密切关系,在先秦歌谣中的简短叙事,尚未构成连贯的故事情节,因而不能算作是叙事诗。但不可否认的是,汉乐府中集中表现民生疾苦的作品,依然可以窥见来自先秦的叙事踪影。在汉乐府民歌的叙事特征上,沙云星认为,与汉乐府之前的叙事诗相比,汉乐府诗歌的故事性和戏剧性大大增强。《诗经》中的生活画面和人物形象,多是作为情感寄托,而汉乐府则更重于叙事本身。汉乐府对于整体形象的真实性和故事的完整性都有新的要求。除了故事性,汉乐府的戏剧性也使其更富有文学魅力。如在《孔雀东南飞》中,多条叙事线索并行,故事完整,叙事宏大,情节波澜起伏,是叙事诗发展的里程碑。在情节方面的成就只是汉乐府的成功之一,另一方面,汉乐府诗中高超的叙事艺术,也离不开鲜明人物形象的塑造。在直接叙述的基础上,通过制造情节冲突和矛盾并为角色加上更为丰富的动作和精巧的语言,或独白,或对话,使形象生动饱满。这些鲜明的人物形象,除了完整的故事外,更多是丰满于富有个性的语言描写和灵活的心理活动,并加以社会环境的烘托。汉乐府在细节上的成功塑造,也是不可忽视的。

杨静的《试析汉民间乐府叙事诗的叙事艺术》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而与沙云星的《试论汉乐府民歌叙事特征》不同的是,本篇通过对《诗经》和汉乐府诗的对比,更突出了叙事诗的发展脉络和进展。汉乐府诗第一人称叙事视角最突出的特征表现是:叙述者多为故事中的主人公,出于作品的中心位置,叙述者通过自己的视角,来描写环境、叙述人物、讲述故事,他和自己所描述的世界史同质的。除第一人称视角外,第三人称视角作为两汉乐府中最基本的叙事视角,客服了第一人称视角的局限性。在这些第三人称视角的两汉乐府诗中,叙述者以第三人称提及故事人物,这样的叙事所产生的是一个全知全能型的叙述者,不但可以全面详尽的讲述故事,还可以对人物和情节进行评论和情感的抒发。汉乐府诗是我国叙事诗歌走向成熟的标志。

张志斌的《先秦至两汉:中国诗性叙事的开展和深入》认为汉乐府诗是中国古典叙事诗创作的第一次高峰。在由多重叙事视角和丰满的人物形象构建的叙事诗骨架下,细节是叙事诗的血肉,使叙事诗为人传颂,感人肺腑。

《诗经》中多是服务于抒情的叙事,而随着汉乐府的发展,叙事诗中叙事和抒情逐渐独立,并产生了主叙事兼抒情、夹叙夹议的行文特点。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长河中,仅有这一阶段的诗歌具有主叙事兼抒情的主要特点,到了诗歌最为繁盛的唐代,一大部分诗歌基本上已经和叙事无关,作者在篇幅和词律的规则下仅通过意向抒发情感了。

谈艺超的《汉乐府的叙事角度》在探讨了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和第三人称叙事视角的基础上,提出了“视角的转换”这个新的观点,单一固定叙事视角在多层次反映生活片段和变现人物性格方面多会受到限制,为了更完整地表现人物和更立体的描述社会,不少作者也根据情节需要转换叙事视角。传统的第三人称的视角在表现生活场景和刻画人数众多、细节繁琐的人物形象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而第一人称的应用,则更能够拉近主人公和读者的距离,更有利于故事的丰满和情感的抒发。

程相占的《古代叙事诗研究》,通过对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深入分析,首先对叙事诗这一概念进行了重新的划定。作者认为,所谓“叙事诗”是在特定的用意支配之下,用押韵的语言把时间的安排具有一定顺序的作品。全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于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历史流变,把文学与历史发展相结合,对诗歌发展的客观因素进行了解析;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在叙事视角和人物形象上,细数了丰富的人物类型。在第四部分“诗体”中,重点挖掘了叙事诗的叙事意义。

杜甫“本着汉乐府‘缘事而发’的精神自创新题,即所谓‘即事名篇’,或者说‘因事命题’的作法,直接开导了中唐的新乐府运动”。1

葛晓音的《论杜甫的新题乐府》中,首先对杜甫的诗作进行了种类界定。在重新界定了“新乐府”和“新乐府运动”的前提下2,研讨杜甫写作新题乐府的自觉意识和独创性。

在继承了汉魏晋古乐府的基础上,杜甫在题材选取和叙事特色都有所区别和发展。相较于汉魏晋乐府歌辞多记述百姓生活场景的诗歌内容,杜甫多选取能反应民间疾苦的社会生活片段,通过百姓生活疾苦的片段,高度概括地反应社会的无情和统治者的昏庸。杜甫多采取第三人称视角,客观全面的叙述自己的见闻,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是对汉魏晋乐府歌辞的借鉴和继承。乐府歌辞因多为生活截 12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第二册。

葛晓音,《新乐府的缘起和界定》,1995年第三期。面描写,所以在时代代表性上稍有逊色;新题乐府在以其高度概括的宏观视角,是作者所叙述的故事有了更为深刻的内涵和时代代表性。

在对汉魏晋乐府歌辞的创新上,新题乐府克服了汉魏晋乐府歌辞的叙事单一性,立体多面的从宏观角度出发,增强了诗歌的可读性和抒情性。杜甫共著有三十多篇新题乐府作品,值得关注的是,在三十多篇作品中,其艺术表现手法无一雷同。可以看出,诗人在可以摆脱初盛唐乐府歌行的拟古习惯的同时,自觉地运用新题歌行等诗体,继承汉魏乐府的创作特点。这样的创作思路,不仅是杜甫个人追求艺术创新的需要,也是叙事诗歌发展的必然趋势。

叙事诗在我国的诗歌系统里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对于叙事诗的研究和探讨,从古至今也不乏良作,通过对汉乐府进行溯源,在汉乐府中寻找叙事诗的发展共性,未来的叙事诗创作和研究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研究资料索引

[1]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2]罗根泽:《乐府文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

[3]程相占:《中国古代叙事诗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沙云星:《试论汉乐府民歌的叙事特征》,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5]葛晓音:《轮杜甫的新题乐府》,社会科学战线,文艺学研究,1996。[6]张志斌:《先秦至两汉:中国诗性叙事的开展和深入》,学术论坛,2009。[7]杨静:《试析汉民间乐府叙事诗的叙事艺术》,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8]谈艺超:《汉乐府的叙事角度》,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9]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上一篇:赏罚制度下一篇:茶馆个人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