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学期末重点(通用6篇)
教育经济学期末重点 篇1
教育评价知识整理
1、教育评价的概念: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在系统而科学地收集和运用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活动发展变化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P7
2、教育评价的类型:p7
(一)根据评价的方法可将教育评价分为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二)根据评价的作用和功能,可以将教育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又称即时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
(三)根据评价参照的标准可以将教育评价分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绝对评价定义:绝对评价也称目标参照评价,是指以既定的目标标准,对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进行的评价。P12 相对评价的定义:又称常模参照评价(Norm—referenced Assesment),是指在一个团体内,以自己所处地位与他人所处地位相比较的评价,其评价参照系设在所属团体之中。P13
3、教育评价的功能:P15
(一)鉴定—选拔功能
(二)导向—激励功能
(三)诊断—改进功能
(四)反馈—调节功能
4、如何有效地发挥教育评价的鉴定—选拔功能呢?P16 第一,避免滥用鉴定的方法。对教育评价对象进行优劣的评定和达成水平的鉴定,尽管能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若经常使用鉴定的常用方法——考试进行选拔的话,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要避免过于频繁地实施各种各样的考试。第二,选拔的目的不是为了淘汰,而是为了发展。在通过考试或其他方式进行鉴定、选拔时,往往会过分强调以固定标准进行现阶段水平的鉴定,而忽略评价对象发展的可能性。教育评价最终是为了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而不是通过选拔进行淘汰。因此,不能将选拔作为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来发挥,要重在发展,重视教育目的的达成。第三,保持适度的竞争。发挥教育评价的选拔功能,就不可避免要比较,有比较就有竞争。适度的竞争有利于人的发展,但过度的竞争对人的身心发展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要通过评价创设适宜的竞争环境,让每个人在适度的竞争中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
5、泰勒模式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P29 泰勒模式:也称为目标模式。泰勒模式是以教育目标为导向,把教育目标转化为可测量的学生的行为目标,并根据这些行为目标编制课程、教材或教学方案,开展教学活动,然后依据行为目标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判断实际教学活动的效果达到预期教育目标的程度。
后来,他的学生布鲁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学。他们都要求评价必须反映教育目标,对学生认知、情感、以及动作技能的发展做出全面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
泰勒模式的优点:是由于它以目标为依据,检查实际活动达到的目标程度,根据反馈信息修改活动方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泰勒模式缺点:是忽视对教育目标自身的评价,并忽视过程性评价和对学生个性发展的特殊性的关注。
6、斯塔弗尔比姆的CIPP模式的内容及其评价:P32 CIPP模式是1966年斯塔弗尔比姆针对泰勒模式的不足提出的。CIPP模式的核心思想是把教育评价看成是“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分为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四个方面。其中背景评价是为计划决策服务的,输入评价是为组织决策服务的,过程评价是为决策的实施服务的,成果评价是为再决策服务的。
学生的需要是各种各样的,而且找不到一套共同的目标。该评价突破了泰勒的框架,拓宽了评价的范围与内容。评价:
CIPP模式的最突出的优点:是将四种评价结合在一起,贯穿于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既重视过程,又重视结果。
CIPP模式的不足:是所进行的评价相对多,对评价信息、经费和评价技术的要求较高,操作的难度较大。
7、目标游离模式P33 该模式是斯克里文针对目标模式把教育活动的目标即预期效应与教育活动副效应割裂开来得弊端而提出来的。他建议把评价的重点由“方案想干什么”转移到“方案实际干了什么”上来。目标游离模式是在进行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预期的教育效应,而且也要关注非预期的效应,尤其是非预期的效应,对这些效应作出价值判断。这是一种“以需要为基础的评价”。
目标游离模式没有正式的定义和一套完整的评价步骤或程序,只是一种评价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它的最大的特点是突破了目标的限制,可以开阔评价者的视野,具有一定的实际作用。
优点:①它强调了评价过程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使评价更接近其本质。②它突破了预设目标的限制。
③它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结合了起来。
④重视对评价的再评价。
不足之处:①难以做出合适的价值判断;
②难以协调评价者与管理这的关系;
③操作比较困难。
8、反对者模式P36 反对者模式又称对手模式或反向模式,是由欧文斯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中叶提出的。它是一种为了揭示方案正反两面长短得失而采取的类似于法律实施过程中的评委会审议形式的评价模式。
优点:①评价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因为它充分考虑了反对者的意见,是评价的信息更为全面和合理
②它注意到了评价中存在的多元价值观的问题。不足之处:评价结果易受辩论技巧的左右;花费过高,效率较低。
9、第四代评价(建构性评价)的基本特点:P40、P43 把评价视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评价受“多元主义”价值观的支配;评价是一种民主协商、主体参与的过程,而非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控制过程,学生(被评价者)也是评价趵参与者、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基本方法是质性研究方法。简评:第四代评价旗帜鲜明地突出了评价中的价值问题,从而突破了评价领域长期以来所寻求的“客观性”、“科学性”,使评价的理念发生了质的飞跃。
10、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P56 ①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互补 ②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并重 ③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结合 ④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共存 ⑤元评价日益受到重视
11、教育评价原则有哪些?P85 ①教育性原则 ②真实性原则 ③动态性原则 ④协商性原则 ⑤多元化原则 ⑥伦理性原则
12.趋中趋势:趋中趋势是指评价者在评价时避免使用极值,大多取中间的等级,如一般、较好等的现象。P105 指标体系:是指评价指标按一定层次而组成的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评价指标是一种具体的、可测量的、行为化的评价准则,是根据可测或可观察的要求而确定的评价内容。P108 13.特尔斐法(Delphi)P108 特尔斐法以对专家的信任为基础,但为了避免专家会议的弱点,使每位专家都能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就采用“背靠背”匿名的形式,用问卷向专家征求意见,然后由评价方案的设计人员进行汇总,整理之后将结果作为参考资料发给每位专家,让专家再发表意见,并多次重复这一过程,直至意见基本一致,获得评价指标的权重。
运用特尔斐法给评价指标分配权重,其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编制咨询表。
编制咨询表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对特尔斐法作出说明。
(2)对咨询表的用语要作出确切说明,不能使作答者含糊不清,模棱两可。(3)咨询表应尽量简化。
第二步,遴选专家,发放咨询表。
第三步,收回咨询表,进行统计处理。将咨询表回收之后,按照指标逐项进行统计处理,并计算每项指标权重的估计平均值。
第四步,计算离均差。即计算每位被咨询者对每项指标权重平均值的离均差。第五步,发放第二轮咨询表。即将统计计算所得每位被咨淘对象每项指标权重的离均差列表,作第二轮咨询。
第六步,统计处理第二轮调查结果。回收第二轮咨询表,计算每项指标权重的平均值,并计算每位被咨询者估计每项指标的离均差,填入第三轮咨询表。再作第三轮咨询。
14、量化评价方法的优势:P133 逻辑性强,标准化和精确化程度较高; 能对教育现象的因果关系作出精确分析; 对评价对象的行为特征作出准确描述; 结论更为客观和科学。
15、教师在写评语的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P198 1)评语宜具体易懂忌笼统抽象 2)评语宜启发探讨忌武断批驳 3)评语宜欣赏激励忌刻板教训 4)评语宜别开生面忌千人一面 5)评语宜饱含情感忌枯燥冷淡
16、质性评价方法的优势和局限:P200(一)质性评价方法的优势
1、质性评价方法的优势:可以在微观层面对教育现象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描述和分析,对小样本进行个案调查,研究比较深入,便于了解教育事件的复杂性; 注意从当事人的角度找到某一教育现象的问题所在,用开放的方式收集数据,了解当事人看问题的方式和观点;可以对研究者不熟悉的现象进行探索性研究;注意事件发生的自然情境,在自然情境下研究教育事件;注重了解学生发展的动态过程;透过归纳的方式自下而上建立理论,可以对理论有所创新;分析数据时注意保存数据的文本性质,叙事方式接近教师和学生的生活。
2、具体表现:
1)全面2)及时3)灵活4)深入5)持久(二)质性评价方法的局限
1、质性评价方法的局限:
不适合在宏观层面对规模较大的人群或教育机构进行研究;不擅长对事情的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进行直接的辨别;不能像量化研究那样对研究结果的效度和信度进行准确的测量;研究结果不具备代表性,不能推广到其他地点和人群;数据庞杂,没有统一的标准,给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研究没有统一的程序,很难建立公认的衡量标准;费时费工。
2、具体表现:
第一,由于质性评价方法更多地采用了开放的、即时的评价方式,特别是对情态领域和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所收集的资料和判断的标准可能都会因时而变、因人而异。
第二,质性评价方法常常要求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个人经验建构出解释性理解或体会。
第三,质性评价方法贯穿于学习和教学过程的始终,评价的强度应该多大才恰当,比较难以把握。
第四,伴随质性评价方法产生的还有许多新颖的评价工具,这些评价工具同样有着明显的局限。
17、什么是表现性评价?P203 表现性评定亦称 “表现为本的评定”“真实性评定”“另类评定” 台湾学者一般称“实作评量”,它最早运用在心理学领域和企业管理领域。现性评定主要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通过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分析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成绩和进步。
18、什么是档案袋评价?P211 档案袋评价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为达到教育目的而收集的相关资料的有组织呈现,通过这些资料,可以评价事件的进展过程或个人的成长经历。
19、对传统学生评价的反思P230
(一)评价目的:过于强调“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二)评价功能: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三)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评价
(四)评价方法:过于注重纸笔测验
(五)评价主体:过于强调他人评价
20、与知识、技能、能力等相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有着较大的难度,在评价是要注意哪些问题?P284 ①正确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在全面关注学生情意发展的基础上选取少数几个具体的情意因素进行评价。
②评价必须与学科教育目标和日常教学活动紧密结合,避免为了评价而评价的现象。人为“制造”某些情境,或盲目采用标准化量表进行量化评价是不值得提倡的。
③处理好评价内容的模糊度和准确性之间的关系。
④在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上,一般避免给学生一个等级甚至分数,而应淡化利害,尽量与高利害脱钩,提质性描述,而且要有简洁的描述作为支持性的资料和证据。
21、什么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P317它有怎样的特点?怎么评价它的优缺点?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又称“专业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或“专业发展模式”。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在没有奖惩的条件下,通过实施教师评价,达到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特点:
第一,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以发展为目的的评价。第二,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以教师为本的评价。第三,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关注过程的评价。第四,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民主互动的评价。
优点:①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注重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认可教师的工作成绩,让教师获得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及时获得信息反馈,使教师对本职工作产生责任感和成就感,努力提高教师的满意度,从而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
②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汲取了参与管理的思想,相信教师,依靠教师,真正把教师评价的权利交给教师,让教师参与教师评价的整个过程,增强了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密切了领导与教师的关系。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弊端包括:
①或多或少地削弱了某些教师的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 ②其温和性和宽容性对教师觉悟的要求比较高;
③优秀教师得不到应有的奖励,不合格教师得不到应有的惩罚,等等。
22、如何构建我国教师专业发展评价?P332 我国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借鉴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实际,在了解教师需求、教师发展历程的前提下,按照不同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实施分层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具体思路如下:
第一,确立教师作为专业发展主体的基本理念。第二,注意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周期性。第三,强调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过程性。第四,倡导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个性化。第五,坚持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激励性。
23、绩效考评法是学校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绩效管理的需要,针对教师承担的工作,运用各种科学的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对教师的工作结果和工作表现进行考核和评价。P345
24、班主任评价:是学校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班主任的工作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对班主任的素质和各项工作及其绩效所进行的系统描述和价值判断的过程。P361
25、班主任德育工作评价的内容?P389
1、班级德育目标的评价
2、班级德育组织的评价
3、班主任德育环境的评价
4、班主任德育途径的评价
5、班主任德育技能的评价
6、班主任德育效果的评价
26、校长创新品质的含义:所谓校长的创新品质是指校长敢于抛弃和破除不合形势发展要求的旧理念、旧模式、旧制度等,能开拓创新,创造出新理念、新模式、新机制,它主要表现在创新型思维、创新型观念、创新型学习、创新型行为方面。
27、校长创新品质评价的要求:P413 ①准确鉴定其创新型。
②充分肯定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的地位与作用 ③给校长提出创新建议。
28、校本课程评价主要是指对各种类型的校本课程及其开发与实施的过程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
29、发展性学校评价的主要内容? 30、评价的心理效应?
教育经济学期末重点 篇2
高中阶段对于一个人的学习生涯很重要, 无论男生、女生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在高考中取得最佳成绩。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以湖北省襄阳市一所省属重点高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例, 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了174名是男生, 226名是女生。
2. 数据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 (中文版) 进行处理。
三、结果分析
1. 男女生在性别差异上语、数、外三门主课成绩中总体描述性分析
(1) 男女生在性别差异上语文成绩中的描述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到女生为226名, 男生为174名, 其中女生在语文这门课程中平均成绩为107.55, 男生在语文这门课程中平均成绩为107.40。从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女生在语文这门课程中最高成绩为124, 最低成绩为88, 女生在语文这门成绩中全距为36。男生在语文这门课程中最高成绩为122, 最低成绩为76, 男生在语文这门成绩中全距为46。从数据分析结果还可以表明女生在语文这门课程中方差、标准差、标准误差分别为46.809, 6.842, 0.455, 男生在语文这门课程中方差、标准差、标准误差分别为52.970, 7.278, 0.552。
(2) 男女生在性别差异上数学成绩中的描述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到女生为226名, 男生为174名, 其中女生在数学这门课程中平均成绩为123.01, 男生在数学这门课程中平均成绩为123.01。从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女生在数学这门课程中最高成绩为150, 最低成绩为40, 女生在数学这门成绩中全距为110。男生在数学这门课程中最高成绩为150, 最低成绩为61, 男生在语文这门成绩中全距为89。从数据分析结果还可以表明女生在数学这门课程中方差、标准差、标准误差分别为326.889, 18.080, 1.203, 男生在数学这门课程中方差、标准差、标准误差分别为286.196, 16.917, 1.283。
(3) 男女生在性别差异上英语成绩中的描述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到女生为226名, 男生为174名, 其中女生在英语这门课程中平均成绩为114.69, 男生在英语这门课程中平均成绩为111.63。从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女生在英语这门课程中最高成绩为139, 最低成绩为70, 女生在英语这门成绩中全距为69。男生在英语这门课程中最高成绩为135, 最低成绩为30, 男生在英语这门成绩中全距为105。数据分析结果还表明女生在英语这门课程中方差、标准差、标准误差分别为149.975, 12.246, 0.815, 男生在英语这门课程中方差、标准差、标准误差分别为230.120, 15.170, 1.150。
(4) 男女生在性别差异上语、数、外三门主科成绩总分中的描述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到女生为226名, 男生为174名, 其中女生在语数外三门主科成绩总分中平均成绩为345.25, 男生在语数外三门主科成绩总分中平均成绩为342.04。从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女生在语数外三门主科成绩总分中最高成绩为407, 最低成绩为210, 女生在语数外三门主科成绩总分中全距为197。男生在语数外三门主科成绩总分中最高成绩为398, 最低成绩为175, 男生在语数外三门主科成绩总分中全距为223。
2. 男女生在性别差异上语、数、外三门主课成绩中百分位统计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大概有50%的女生、男生语文成绩在103-112之间, 大概有50%的女生数学成绩在113-137之间, 大概有50%的男生数学成绩在111.75-136之间, 说明大概有50%的女生英语成绩在106-123.25之间, 大概有50%的男生英语成绩在105.75—122之间。同时, 其中百分位数为50时, 女生、男生在语数外三门主科总分成绩中分别为347.5和348。说明大概有50%的女生语数外三门主科总分成绩在323.75-368之间, 大概有50%的男生语数外三门主科总分成绩在323—364.25之间。
3. 男女学生语、数、外三门主科成绩及三门主科总分独立样本T检验
注:*表示p<0.05
从表3可以看出, 无论是语文、数学, 还是以及语数外三门主科总分, 男、女学生在上述成绩中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只有在英语这门课程中存在差异, 其中p均<0.05, 女生在英语成绩中p为0.026, 男生在英语成绩中p为0.030。总体概括的分析女生在语文、数学、英语以及语数外三门主科总分成绩中均比男生成绩略高。
4. 不同性别的语、数、外成绩及总成绩的差异分析
注:**表示p<0.01
对湖北省襄阳市第5高级中学, 这所省属师范高中高二年级在2015年6月的一次期末统考成绩中随机抽取400名学生的成绩, 文理科生分别为200名, 女生为226名, 男生为174名。表8方差分析按照学生学成绩进行2 (男生, 女生) ×2 (文科, 理科) 方差分析 (见表4) , 结果表明, 不同性别和文理科不同学生的各科成绩存在显著差异, 女生的语文、数学、英语以及语数外三门主科成绩总分成绩显著高于男生在语文、数学、英语以及语数外三门主科成绩总分, 理科生在语文、数学、英语以及语数外三门主科成绩总分上面每一项成绩显著高于文科学生在语文、数学、英语以及语数外三门主科成绩总分, 不同性别和文理科不同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以及语数外三门主科成绩总分交互作用很显著。
4讨论与研究总结
关于男女学生在语文、数学、英语以及语、数、外三门主科总分成绩产生差异的原因, 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 最先考虑的因素就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上的差异, 女生的学习态度一般都是比较踏实和端正, 男生多临时抱佛脚, 往往只是在考前进行突击, 从而导致男女生在语文、数学、英语以及语数外三门主科总分成绩的差异。
其次, 男女学生在个性心理上也有着巨大差异, 女学生一般都偏重于机械记忆, 而男学生则会更加倾向于经过综合分析得到的理解记忆, 针对于知识点的吸收程度, 虽然在广度上不如女生, 但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研究较深入。
最后, 男女学生在学习毅力和学习动机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女学生会更加刻苦努力, 并且面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诱惑也具有更加坚定的自信心和坚强的自制力, 这是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有力保证。
摘要:男女生由于本身性别差异对学习影响的因素颇多, 但本文主要研究男女生在性别差异上对语、数、外三门主要基础课程的差异研究, 希望通过一些科学方法也随之跟进, 让男女生在学习过程中差异逐渐缩小。
关键词:高中生,男生,女生,性别,成绩
参考文献
[1]贾龙生.中学生数学成绩与性别相关性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年11月23日.
[2]郭平平.农村普通高中数学教学的变革[J].学周刊.2016年1月25日.
七年级(上)期末重点句子专练 篇3
1. This is a watch. (变为复数)
____ ____ ____.
2. Is that a chair? (给出否定回答)
No, ____ ____.
3. His keys are in the desk.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____ his keys?
4. I have a small toy. (变成否定句)
I ____ ____ a small toy.
5. Tom likes chicken. (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 Tom ____ chicken?
6. Is Guo Peng your brother? (给出肯定回答)
Yes, ____ ____.
7. Does Bill have a soccer ball? (给出否定回答)
No, ____ ____.
8. Sandry eats lots of apples. (变成否定句)
Sandry ____ ____ lots of apples.
9. This sweater is $28.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____ is this sweater?
10. Her telephone number is 2974848.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____ her telephone number?
11. This is my sister. (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 ____ ____ sister?
12. These are my brothers. (改为否定句)
These ____ ____ my brothers.
13. Is this a Chinese book? (给出否定回答)
____, it ____.
14. Are these your parents? (给出肯定回答)
____, ____ ____.
15. My name is Jim Green. (改为同义句)
____ ____ Jim Green.
16. Jennifer is good at singing. (改为同义句)
Jennifer is a ____ ____.
17. Can Cindy sing this song in Chinese? (作肯定回答)
____, ____ can.
18. May I know your name? (改为同义句)
Please ____ ____ your name.
19. Her brother wants to join the art club. (变为否定句)
Her brother ____ ____ to join the art club.
20. My brother wants to join the chess club.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club ____ your brother want to join?
21. Victor’s little sister can play the piano.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can Victor’s little sister ____?
22. Can you speak English? (改为同义句)
Can you ____ it ____ English?
23. His e-mail address is XT08@.sina.com.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____ his e-mail address?
24. The club can help the kids with swimming. (变为一般疑问句)
____ the club ____ the kids with swimming?
25. Edward’s family name is Atkinson.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is Edward’s ____ name?
Ⅱ.将下列句子译成英语, 每空一词
1. 玛丽,见到你很高兴。
____ ____ ____ ____, Mary.
2. 琳达,谁是你的朋友?
Linda, ____ is your ____?
3. 你会拼读“星期三”吗?
____ you ____ “Wednesday”?
4. 让我们打排球吧!
____ ____ volleyball.
5. 克拉克早饭吃许多健康的食品。
Clark eats ____ of ____ food ____ breakfast.
6. 比尔不会唱歌和跳舞。
Bill ____ sing ____ dance.
7. 请拨打电话622-4868找杰克。
Please ____ Jack ____ 622-4868.
8. 杰夫想参加艺术俱乐部。
Jeff ____ ____ ____ the art club.
9. 你奶奶多大年纪了?
____ ____ is your grandmother?
10. 斯格特通常何时洗澡?
When ____ Scott usually ____ a shower?
11. 请把这些课本拿到教室里去。
Please ____ these books ____ the classroom.
12. 你通常几点吃晚餐?
____ ____ ____ you usually eat dinner?
13. 我们的科学老师工作时间很长。
Our science teacher ____ very ____ hours.
14. 你爸爸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
What’s your ____ ____ food?
15. 我们的生物老师很严厉,但他的课确实有趣。
Our biology teacher is very ____, but his class is ____ ____.
16. 音乐听起来很轻松。
Music ____ ____.
17. 那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
That is a ____ ____.
18. 我认为记录片很枯燥。
I think ____ are ____.
19. 我们有各种颜色的外套。20美元一件。
We have coats ____ all colors ____ only $20 ____.
20. 大卫最喜欢的学科是什么?
What ____ ____ Dave like ____?
21. “玛丽亚会跳舞吗?”“不,她不会。”
——____ Maria ____?
——No, she can’t.
22. 布莱克先生,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____ I ____ you a question, Mr. Black?
23. 汤姆想找份工作,任何工作都行。
Tom wants to find ____ ____, any kind of job.
24. 李明经常帮我学弹吉他。
Li Ming often helps ____ ____ playing the guitar.
25. 咱们出去散步吧。
Let’s go out ____ ____ walk.
教育经济学期末重点 篇4
第一节 教育概述
1.教育的含义(名词解释)
广义的教育:是指有目的、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以及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
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基本要素(填空)教育者(:教育者是教的主体);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
3、教育的基本形式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父母和其他年长者对新生一代或者其他家庭成员所进行的教育。特点:(1)启蒙性与长期性(2)全面性与渗透性(3)针对性和权威性。学校教育:是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之后的教育发展的最高形态。特点:(1)职能的专门性(2)组织的严密性(3)内容的系统性
社会教育:是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外的社区文化团体和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 特点:(1)对象的开放性(2)内容的多样性(3)媒介的多元化
4、教育的历史演进 1)原始形态的教育
①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 ②教育与生产、生活密切结合; ③教育的手段以言传身教为主。2)古代形态的教育
①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要形式; 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与等级性: ③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3)现代形态的教育
教育的公共性、生产性、普及性、法制化 4)当代形态的教育
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
5、当代主要教育理念
1)教育理念的含义:所谓教育理念,就是人们在理性思考和亲身体验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事物本身及其价值和价值实现途径的根本性判断与看法,是教育主体在教育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2)教育理念的作用:反思与概括、导向与激励、创新作用 3)主要教育理念:(每个理念的含义、特征,可能考填空、名词解释)
①终身教育:指人们在一生中受到各种培养的总和,它始于人的生命之初,终于人的生命之末,包括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各个方面的教育活动。特点:终身性、整合性、民主性、灵活性
②全民教育:指人人都要受到教育,满足所有人的基本学习需求,从普及初等教育、扫除成人文盲等方面进行教育改革,以消除教育上的不平等。特点:差别平等、普及化 ③素质教育:指根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动地位和主体精神,培养学生的健全个性,促使学生身心各种因素生动活泼的发展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特点:全体性(:是素质教育最本质的规定和最根本的要求); 全面性; 基础性; 发展性; 主体性(真正的教育是形成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能力的直接动力是每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④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特点:超越性、全面性、主体性、实践性
⑤全纳教育:以人权观来批判现行的普通学校与特殊学校向隔离的状况,重申人所具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反对任何学生被排斥在教学过程中以及学校生活之外,提倡普通学校要给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
特点:平等性、合作性、差异性、持续性
第二节 教育学概述
7、教育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①教育学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教育学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教育自觉性的提升 ③教育学为反思型、研究型教师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 教育的功能(上)
第一节 教育功能概述
1、教育功能的含义:
教育在与人及社会的相互影响中所发挥的作用。
分类:作用对象 个体功能:教育对个体生存和发展的作用
社会功能:教育对于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的作用
呈现形式 显性功能:主观目标与客观情况相符的情况
隐性功能:结果既非事先筹划,也未被察觉到
作用方向 正向功能:是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作用
负向功能:是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作用
第二节 人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加:教育学对“人”的理解
① “人”的未特定化,这中为特定化赋予了人发展的巨大潜能。
②人具有能动性和受动性。能动性体现为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也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受动性体现为人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③人具有现实性和历史性,人总是处于一定的时代、一定历史背景和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受到一定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制约。④人具有共性和个性,人具有作为人的一版本性与品质如语言思维意识劳动能力等,又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智力体力兴趣爱好性格气质。加:人的发展及其特点
“人的发展”是人的主体在于周围环境中不断的积极作用下,通过主体的各种活动不断使个体的锅中潜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的过程,是人不断自我构建生成的过程。①人的发展具有全面性。
②人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顺序性 ③人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④人的发展具有差异性
2、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 1)遗传因素 作用:
①遗传因素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必要前提,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潜在的可能
②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与阶段③遗传素质是造成人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④正确认识遗传素质在人发展中的作用 2)环境因素
①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同时也作出一定的限制;
②环境对人作用的大小与环境本身的性质变化相关,也与个体的发展水平有关;
③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在方向上有正反之分,大小环境的作用方向有多种组合的可能。3)教育(单独考,论述,考研)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①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是有明确目的的影响人发展的活动过程,它对人的发展方向起着制约作用。②学校教育具有计划性和系统性
学校教育对人发展的影响是有计划、全面、系统的,可以大大影响对人影响的效益。③学校教育主要由专业人员实施 ④学校教育影响的基础性和终身性 4)活动因素
①人的生理活动是人作为有机体与环境发生交换的过程; ②心理活动尤其高级心理活动是每一个人作为人类所特有的、具有鲜明个体特征的生命活动; ③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也最富有综合性的活动。
3、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1)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影响人发展的活动过程,对人的发展方向起制约作用; 2)学校教育具有计划性和系统性,大大增强对人影响的效益性; 3)学校教育主要由专业人员实施,通过教师对个体发展施加影响; 4)学校教育影响的基础性和终身性,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
4、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和个体个性化功能 个体社会化功能: ①促进个体观念的社会化; ②培养个体的主要意识和角色; ③帮助个人掌握生活所必需的技能。个体个性化功能:
①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 ②促进人的独特性形成; ③促进人的创造性的发展。
5、个体社会化的含义:
是个体在和社会不断互动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社会价值、规范,使自己逐步具有作为这一社会成员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情感和行为方式等。个体社会化包含三层含义:
①个体社会化是“生物人”到“社会人”转化的过程; ② 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过程; ③是双向转化的过程。
6、个性化含义:
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第三章 教育的功能(下)
1、教育与经济
1)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经济实力为教育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②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③经济结构制约着教育结构
④经济条件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的经济功能
①教育能够实现劳动力再生产
②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再生产和创新 ③教育对经济运行具有直接调节作用
2、教育与政治
1)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政治决定教育的作用 ②政治制约着教育目的
③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
④政治制约着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2)教育的政治作用
①教育有利于实现社会政治目标
②教育有利于维护和发展社会政治关系 ③教育有利于推动社会政治生活
④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
3、教育于文化(很有可能出论述题)1)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文化影响教育目标 ②文化影响教育内容
③文化影响着师生关系和教育教学方法 2)教育的文化功能
①教育是文化保存和传递的主要手段 ②教育有利于文化传播和交流 ③教育有利于文化的选择和整理 ④教育有利于文化的更新和创造
4、教育与人口
1)人口对教育的影响
①人口质量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②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③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的结构和布局 2)教育的人口功能
①教育有利于人口的控制 ②教育有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 ③教育有利于人口结构的调整 ④教育有利于人口迁移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1、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及解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名词解释)
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总的教育方向。
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指定的某一级或者某一类学校或者专业人才的培养具体要求 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功能、选择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
第二节 教育目的确立
加:教育目的确立的基本依据
①教育目的的制定反映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 ②社会需要是制定教育目的的外在依据 ③个体需要是制定教育目的的内在依据。
2、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或者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三种取向: ①社会本位论 ②个人本位论
③走向统一与融合的教育目的论
3、教育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 主张确定教育目的是从社会需要而不是人的本性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标的唯一依据。社会本位论主张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没有社会需要就谈不上个人的教育和发展;教育除社会目的之外,没有其他目的;教育成果只能以社会功能来衡量。代表人:斯宾塞、涂尔干、孔德、孔子。
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高度发展。
起源于卢梭的自然教育学,从历史的脉络上来看,从裴斯洛齐到斯宾塞,卢梭的个人本位论说逐步被“社会化”了。
代表人:卢梭 裴斯泰洛奇 斯宾塞 帕克 马斯洛。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4、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内容 ①人的发展同社会发展相联系
②人的片面发展是由于旧的社会分工造成的 ③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
④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加:建国后我国教育目的的沿革 ①“为新民主主义服务”的阶段 ②“为无产阶级服务”的阶段
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阶段 ④“为人民服务”阶段 ⑤“让人民满意”阶段
5、建国后我国教育目的的演变趋势和基本精神 演变趋势:
①关注中心的转移:政治挂帅→经济率先→育人为本 ②培养对象规格的变化:几方面发展→全方面发展 ③培养对象的变化:劳动者→人才→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本精神:
①社会主义方向性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最基本的精神 ②培养劳动者,突出劳动或实践的重要性 ③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中心内容
6、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①德育 ②智育 ③体育 ④美育
⑤劳动技术教育
第五章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1、教育制度的含义:
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及其组织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系统,以及保证其正常运转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的综合。加:教育制度的特征 ①历史性与现实性 ②外显型与内隐性 ③统一性与多元性 ④稳定性与发展性 教育制度的结构 ①非正式教育制度 ②正式教育机构
③教育制度的实施机制
2、教育制度的功能: ①提供价值导向、②节约教育经费、③规范教育行为、④形成教育秩序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3、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
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及其规则系统。它规定了学校的性质、培养目标、教育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就业方向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衔接关系。学制是制度化程度最高的教育形式。班级授课制是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核心。
4、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①双轨学制,又被称为“西欧型”或“欧洲型”学制; ②单轨学制,又被称为“美国型”学制; ③中间型学制又叫分支学制,以苏联为代表。加: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依据
①现代学制的产生和发展受制于生产力发展水平②现代学制的制定受一定社会制度的制约 ③现代学制的制定受人口状况的影响
④个人的身心发展是确立现代学制的重要因素
第三节 我国教育制度的变革
5、中国近代学制的演变
① 壬寅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的第一个近代学制,也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比较系统的法定学制。学制未及实施便被 1903 年的癸(gui)卯(mao)学制所取代; ②癸卯学制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由政府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的学校教育制度; ③ 壬子·癸丑学制,以美国的学制为蓝图;
④ 壬戌学制,又叫 1922 年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影响最深的学制。
6、当代中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的趋势(简答或论述): ① 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更为密切; ② 学制的弹性化、开放性特征日趋明显; ③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
④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 ⑤ 现代学制逐渐朝着终身化的方向发展。
第六章 教育艺术
第一节 教育艺术
加:为什么说教育是一种艺术? ①教育具有艺术的内涵 ②教育具有艺术的特征 ③教师具有艺术家的素质
加:教育艺术与教育科学的关系 联系:
①教育科学是教育艺术的基础和依据 ②教育艺术是教育科学的具体实施和体现 ③教育科学和教育艺术具有相似的研究对象 区别:
①教育科学和教育艺术的反应方式不同 ②教育科学和教育艺术的研究范畴不同 ③教育科学和教育艺术的研究方法不同
1、教育艺术的含义:
概括起来是指教育技艺、教育审美、教育表演、教育创造
教育艺术是指教育工作者遵循教育规律和美的规律,综合灵活的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方式和技艺,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有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双重维度的一种创造性、感染力的艺术。
第二节 教育遗书的内容和运用
2、教育艺术的内容及运用(简答或论述)1)教育语言艺术
指教师善于运用富有审美价值的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进而丰富、陶冶学生语言美感的教育艺术。
包括:口头语言艺术、书面语言艺术、肢体语言艺术 注意(怎样运用):①语言要言简意赅②语言要形象生动③语言要幽默含蓄 2)教育情感艺术:
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创造性的运用情感的鼓舞和感召力量,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情绪情感体验,唤起学生情感共鸣,使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中得到心灵陶冶和精神升华的创造性活动。
包括:积极情感艺术、消极情感艺术 注意(运用):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② 善用赞美,少用批评:例如“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
应”等;③换位思考,移情训练 3)教育暗示艺术
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教育情景,利用眼神、表情、动作、体态以及其他符号形式,通过含蓄间接的手段,在学生无对抗,无抵制的状态下,促使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变化的一种艺术活动形式。
包括:心理暗示的艺术、榜样暗示的艺术、环境暗示的艺术 注意(运用):
①创设和营造和谐、愉悦的教育气氛; ②把暗示教育与直接传授结合起来;
③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暗示艺术进行自我调节 4)教育幽默艺术
指教师运用诙谐、滑稽的语言、表情和动作等教育方式,营造一种情趣横生、含蓄隽永、引人发笑而又令人回味深长的艺术情境,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有效掌握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教育过程。
包括:表情幽默的艺术、动作幽默的艺术、注意(运用):
①注意搜集教育幽默的素材; ②掌握运用教育幽默的适度性; ③重视培养学生的幽默感和幽默能力 5)教育合作艺术
指充分调动师生参与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积极互动的过程中,相互补充,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分享彼此的经验和体会,实现教育主体之间协同活动、共同提高的艺术活动过程。
包括:师生合作的艺术、师师合作的艺术、生生合作的艺术 注意(运用):
①激活合作意识,培养正确的合作理念;
②营造相互信任的教育氛围,努力创设良好的教育合作环境; ③贯彻兴趣与需要的原则,调动师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④进行平等的对话,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与交往
第三节教师的教育艺术风格
4、教育艺术风格
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认知、反思、探索、提炼与升华等社会艺术实践活动,形成与自己个性特征相符的特定教育理念、教育技艺、教育风格的稳定综合和综合表现。
5、教育艺术风格的基本特点 ①独特性 ②多样性 ③稳定性 ④发展性
6、影响教育艺术风格的因素(知道)
1)社会文化因素:①社会文化环境、②教育内容、③教育对象 2)个人主观因素:
①师德修养: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对教育艺术风格的形成具有显著的影响;
②业务能力:包括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两个方面。教育艺术风格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之上的。
③个性特征: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持久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7、教育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论述)①观察模仿阶段 ②移植借鉴阶段 ③自主创新阶段
第七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第一节 班级组织概述
加:班级 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将年龄相同,文化程度大体相当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教育组织。加:班级组织的发育阶段 ①孤立探索阶段 ②群体分化阶段 组织整合阶段
1、班级组织的含义:
班级组织是学校行政部门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教育与管理职能的正式群体。
2、班级组织的结构: ①班级组织的群体结构 ②班级组织的角色结构
③班级组织的信息沟通结构,信息沟通是班级组织的神经系统
3、什么是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是按照社会一定的法律、条例、规章制度建立起来的,执行一定社会职能的,由法定地位的一种有组织的群体。正式群体中形成人际关系的模式是群体→交往→人际关系。非正式群体又称自然群体,是由情投意合者自发形成的群体。非正式群体形成的人际关系模式是交往→人际关系→群体。
4、班级组织的特点:
①班级组织中都有明确的目标
②班级组织中师生交往的直面性与多面性 ③情感是班级组织中主体之间的纽带
5、班级组织的功能:(考☆)(1)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
①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
②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职能 ③教导社会规范,训练社会行为 ⑤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2)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 ①促进发展功能 ②满足需求的功能 ③诊断与矫正功能
第二节 班级管理的内容
6、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 ①班级制度管理 ②班级文化建设 ③班级活动管理
④班级生活指导:包括基本的生活指导、学习生活指导、身心健康教育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
7、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 的重要力量。
8、班主任的工作职责(不敢说)①做好中小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③组织好办集体活动
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⑤做好基层组织和协调工作
9、班主任建设班集体的方法(☆☆☆)1)创造性地设计班级目标
①班级目标的制定要切合班级的实际水平;
②班级目标的制定既要注重提高班级的整体发展水平,又要注重集体中每个成员的个性发展; 2)合理地确定班级角色位置
① 科学地分析班集体人际关系现状; ② 重视班级骨干队伍建设; ③ 丰富班级管理角色;
④ 正确对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3)协调好班内外各种关系
①协调班集体内的各种组织成员的关系;
②协调与各任课教师及学校其他部门、其他班级的关系; ③ 班主任要协调班集体与社会、家庭的关系。4)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环境 ① 要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② 营造正确的舆论和班风; ③营造文化物质环境 ④ 营造社会化环境; ⑤ 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
10、优秀班主任的基本素质(不敢说)①良好的人际交往倾向 ②良好的认知能力 ③良好的团队管理能力 ④丰富的知识经验 ⑤个性魅力
第八章 教育评价
1、教育评价的含义:(名词解释)
教育经济学期末重点 篇5
十五、菲德勒认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菲德勒从1951年起,经过15年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一种随机制宜的领导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们之所以成为领导者不仅在于他们的个性,而且还在于各种不同的情境因素和领导者同群体成员之间的交互作用。菲德勒提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的三个基本方面是:职位权力、任务结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菲德勒认为,上下级关系对领导者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职位权力与任务结构大多置于组织的控制之下,而上下级关系可影响下级对领导者信任和爱戴的程度,以及是否愿意追随其共同工作。
菲德勒进行研究的结果发现,关心任务的领导者在“不利的”或“有利的”情况下,将是最有成效的领导者。但当情况仅是有些条件不利或是有利时,发现注重人际关系的领导者是最有成效的。
十六、个体决策因素
个体决策者是单个人,个人因素影响决策过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问题的感知方式,二是个人的价值系统。
十七、对决策民主化的理解
目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经济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决策的速度加快,决策内容越来越复杂。任何领导者都难于独立承担决策的重担,越来越转向决策的民主化——即吸收下级参与决策,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使决策的质量和实施速度得到改善。
十八、怎样做才能提高领导工作的有效性
(一)组织对领导工作的要求
⒈要求领导者及时为组织成员指明目标,并使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取得协调一致。
⒉要求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所发布的命令要一致,即实行统一指挥。
⒊要求领导者加强直接管理。
⒋要求领导者加强组织内外信息沟通联络,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
⒌要求领导者掌握激励理论,运用适宜的激励措施和方法,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⒍要求领导者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己的领导方法。
(二)领导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领导者的素质水平是影响领导活动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和领导队伍的现实状况,尽快地提高领导者的素质水平,是整个领导活动中的关键一环。它既是当务之急,又是百年大计。总体来说,提高领导者的素质不外乎两个基本的途径,即理论学习和亲身实践。
(三)领导者选聘
一个组织领导班子的素质对组织的兴衰存亡具有决定性作用,而要造就一个高素质、强有力的 领导班子,就必须抓好选聘这个关键环节。
⒈选聘的标准
⑴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⑵职位的要求
⒉选聘的途径
⑴从组织内部选聘
⑵从组织外部招聘
3.选聘的方法
(1)工作模拟法(情境模拟法)
(2)实绩考核法
(3)分解协调法
(4)面试
(四)领导班子结构
为提高领导的有效性,领导班子结构配备是否合理是至关重要的。领导班子结构是指为了实现领导班子的预定目标,把不同类型的领导者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比例进行有机的组合。领导班子结构是否合理,对一个组织的效能有很大影响。一个合理化的领导班子结构包括:梯形的年龄结构;互补的知识结构;配套的专业结构;叠加的智能结构;协调的气质结构。
(五)领导艺术
现代组织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要求组织的领导者不但要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工作,而且还必须依靠丰富的经验和直觉判断来处理问题,这就要求有高超的领导艺术。所谓领导艺术,是指领导者在行使领导职能时,所表现出来的技巧。它是建立在一定知识、经验基础上的,非规范化,有创造性的领导技能。领导艺术有随机性、经验性、多样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⒈待人艺术,包括对待下级的艺术;对待同级的艺术;对待上级领导的艺术
⒉提高工作效率的艺术
提高领导的工作效率是一项十分重要的领导艺术。国外不仅有专门的论著,而且有专门的训练班对领导进行提高工作效率的训练。要想提高领导的工作效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⑴领导者必须干领导的事。
⑵任何工作都要问三个“能不能”。
⑶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
⑷提高会议效率。
⑸善于运筹时间。
⑹要精兵简政。
十九、影响个人是否能够体验到工作压力的因素是什么?
组织行为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个人是否能够体验到工作压力,主要取决于知觉、经历、压力与工作绩效关系、人际关系等因素。这是因为每个人所具有这四个因素的情况不同,所以压力的体验完全是因人而异的。
压力所引起的情感反应因人而异,受性别、文化背景、遗传、环境和对付压力的方法等各种因素的制约。
二十、什么是组织文化?企业文化的构成
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在较长时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有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在企业中通常称它为企业文化。
组织文化的结构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
⑴物质层是组织文化的表层部分,是形成制度层和精神层的条件,它往往能折射出组织的经营思想、经营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对企业来说,它一般体现在企业面貌、产品的外观和包装、技术工艺设备特性、纪念物等方面。
⑵制度层是组织文化的中间层次,又称为组织文化的内层。它集中体现了组织文化的物质层及精神层对员工和组织行为的要求,主要是指对组织员工和组织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行动准则,主要包括工作制度、责任制度、特殊制度、特殊风俗等。
⑶精神层是组织文化的深层,主要是指组织的领导和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它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组织文化的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基础与原因。它的有无是评价一个组织是否形成了自己组织文化的主要标志和标准。一般包括组织经营哲学、组织精神、组织风气、组织道德和组织目标等。
二十一、组织设计的原则
建立一个开放体系的组织机构,必须遵守以下基本原则:
⑴目标明确、功能齐全。
⑵组织内部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⑶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力求精干、高效、节约。
⑷有利于转换经营机制和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⑸既要有合理的分工,又要注意相互协作和配合。
⑹明确和落实各个岗位的责、权、利,建立组织内部各种规章制度。
二十二、组织变革的基本动因
组织变革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最初仅是在一般意义上对组织某些部分或某些方面进行变革和修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组织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现在已发展到对全部组织进行有计划、系统的、长远的变革和开发,并形成了一整套开发和变革的战略、措施和方法,成为组织行为学的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⒈ 组织变革的内在基本动因
引起组织变革的内在基本动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⑴组织目标的选择与修正
⑵组织结构的改变
⑶组织职能的转变
⒉组织变革的外部驱动因素
引起组织变革的外部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⑴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⑵组织环境的变动
⑶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二十三、组织柔性化特点的表现?
组织柔性化即在组织结构上不设置固定的和正式的组织机构,而代之以一些临时性的、以任务为导向的的团队是组织。其特点表现为两个方面:
1.集权化和分权化的统一。2.稳定性和变革性的统一。
二十四、组织发展战略措施
为实现组织发展的目标,可采取以下战略措施:
⒈激发组织的创新
⒉发展的价值观与可持续发展
⒊危机管理与风险管理
⒋知识管理
⒌工作生活质量
⒍创建学习型组织
二十五、领导权力及其分类
在领导过程中,领导者要实施领导职能必须拥有一定的权力,权力分为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职位权力即领导者的职位所赋予其法定的权力。任何人只要处在某一职位上,就自然地获得了这种权力。这种权力带有很大的强制性,下级不得不服从。
个人权力,也可以说是非职位权力。它是由于领导者自身的某些特殊条件才具有的。例如,领导者具有高尚的品德、丰富的经验、卓越的工作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领导者善于体贴、关心他人,令人感到亲切、可敬、可信;领导者具有某种专门的知识、技能和专长等等。这种权力不随职位的变化而变化,也不具有强制性。
如果细加分析,可将权力的基础分为五类:
1.惩罚权
2.奖赏权
3.合法权
4.模范权
毛概 重点 期末 复习 篇6
简答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1就是运用马思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 提升为理论3是把马思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思中化重要意义:引导不断胜利,提供了精神支柱,开拓马思在中国发展新境界。中国进步与发展的原因:高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毛思:形成:是马思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原则与 经验总结,是中国的集体结晶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公主和文化公主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马思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中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3邓小平理论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是形成的背景 内容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背景;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变化时代背景 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3加强和改进当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5科学发展观 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我国在新世纪的阶段特征是提出的现实基础,当代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的重要借鉴
内容;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导意义:它是马思毛思邓小平三代及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它是马思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和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基本特征:1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确立依据:1 是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2 为了适应生产力3 符“三个有利于”标准进一步完善的原则:是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发展,公有制与 非公有制 发展统一
3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1中共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4培育四有青年:原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以马思毛思邓理三代重思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必要性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理想是核心和精神支柱道德是行为的规范和理想的体现纪律是实现理想维护道德的重要保证 文化是基础是形成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纪律观念的重要条件)是提高全公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坚持马思的指导地位,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5构建和谐社会 理论意义: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2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3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实践意义:1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重要组成部分2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3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4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基本原则: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4必须坚持民主法治5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发展
6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促进2把改革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意义:1创造性的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于解决国家和平统一问题2发展了马思的国家学说3体系了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4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与国内环境5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新思路
论述:1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1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2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及分化(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求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制度。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内容有: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教育经济学期末重点】推荐阅读:
体育社会学 期末考试重点 体育教育专业07-28
教育经济学期末考试08-26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06-27
教育学期末论文08-13
二年级期末安全教育08-25
心理健康教育期末09-05
教育社会学期末复习12-26
春季《教育学》期末考核07-26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期末08-08
教育期末复习资料内容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