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警网络舆情案例分析(通用7篇)
涉警网络舆情案例分析 篇1
浅议涉警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2013年06月05日 08:10:23
作者:程宝清
【字号 大 中 小】 【留言】 【打印】
近年来互联网作为国际上公认的“第四媒体”,以其特有的优势比其他传媒的发展更为迅速,在很大程度上,互联网已成为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和信息的集散地。网络舆情作为反映社情民意的风向标,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日益加大,甚至成为政府部门决策的参考。面对汹涌浪潮般的网络舆情,如何及时分析预警,主动、有效地应对和妥善处置,切实提升自身公信力,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公安机关必须深入研究和对待的现实问题,对于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涉警网络舆情危机的特征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涌现。公安机关作为执法机关,在与社会各阶层的长期接触中极易被置于矛盾的风口浪尖上。任何涉及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负面信息,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在网络环境下这种负面消息都有可能成为舆情风暴,导致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形象受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当前我国的涉警网络舆情危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突发性
一方面,具体的舆情危机往往是突然发生的,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能成为点燃舆情危机的导火索,这种突发性往往是官方所难以提前预见的,其产生的后果也往往很严重。另一方面,舆情危机从生成到消除是一个累计渐进的过程,各种危机要素在此过程中进行着量变到质变的转换。
(二)偏差性
就舆情信息本身来说,都有实际发生的舆情事件为背景或根据,具有一定客观实在性。但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些网络言论缺乏理性,比较感性化和情绪化。有些人甚至把互联网作为发泄情绪的场所,上传一些误发或虚假的涉警舆情信息。不了解真相的群众在网络上通过各种方式宣泄这种情绪化、偏差性的言论,通过讨论一呼百应,产生共鸣,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三)破坏性
涉警网络舆情危机往往会引发社会大众和公安机关及警察在观点甚至是行动上的剧烈冲突。进而严重影响公安机关的社会声誉、阻碍公安机关的正常工作,甚至引发警民对抗的群体性事件,进而导致人民对社会正义与政府公信力的质疑。
(四)隐蔽性
网络具有特殊的“匿名性”,网民可不以真实身份进入网络,因而很多参与者是抱着一种娱乐心态、看客心理、从众意识,肆意炒作司法个案,将个别问题扩大化、将单一问题复杂化、把所有问题说成是“社会制度弊端”的结果,企图摧毁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信心,摧毁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和信心,达到“点火”、“松土”、“掘根”的目的。
(五)紧迫性
基于网络舆情危机如此恶劣的影响,公安机关必须对即将或已经发生的舆情危机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反应,有效整合信息等,形成一套应对策略,以防止舆情危机的扩散。
二、当前公安机关舆情引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舆情引导手段单一。当前,面对网络负面信息公安机关往往采取删除、封堵等措施,不仅不能够减低舆论热度,消除负面影响,甚至可能进一步激发人们的好奇心。也有部分公安机关对社会舆情热点、焦点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不及时进行响应,或者官样文章、语焉不详,从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网上谣言满天飞,等到产生一定社会后果再去干预时,由于缺乏公信力,不仅费力大、成本高,效果也不理想。
(二)敏感性不高,反应速度慢。公安机关对社会舆情反应时间与舆情传播速度极不相称。在舆情的初期阶段,一些公安机关缺乏足够的敏感性,不愿、不敢、不会表态、处于犹豫观望状态,“一捂、二堵、三拖、四拒绝、五控制”的方式回避媒体,试图垄断新闻源和话语权,没有及时跟进,出让了将矛盾消除在萌芽阶段的主动权,丧失了处置先机。由于网络等传播速度极快,短短一两天时间舆情就会爆炸扩散,引起社会的全面反应,引发更大的危机。
(三)人员、设备缺乏有效保障。目前公安部门在应对涉警网络舆情工作上缺乏专业人员和物质设备的有力保障。基层公安机关新闻发言人制度不完善,难以保证应对效果。很多单位网络舆情处理人员大多是兼职,缺少监控方面的专业人才和高素质的网络评论员。同时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公安机关互联网站平台没有完全建立,或设置不合理,自主的网络宣传平台缺乏。更重要的是,没有集信息搜集、处理、研判、反馈于一体的舆情监控系统,只能靠人工监测、收集和处理效果不理想。
三、涉警舆情的应对策略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涉及公安机关的突发应急事件不可能完全避免。公众敏感性的增强,更容易诱发群体性事件,在警察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涉警舆情也将随之产生,因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及时、全面、有效地掌握舆情动态,加强舆情的监督和引导,做好舆情应对工作,引导社会涉警舆情的走向,化解矛盾和危机,避免网络舆情次生灾害,努力降低涉警舆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树立正确的网络舆情观
实践证明,行动要前进,认识必然先行。舆情是群众反映自身意愿、表达个人诉求的一种重要手段,是社会民意的风向标。积极回应社会舆情、做好舆情引导工作既是公安机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升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执法者落实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根本宗旨的内在要求。因此,舆情引导工作对公安机关来说是“规定动作”,必须纳入日常工作,牢牢占领网络这个主阵地。公安机关及全体民警要从思想上重视舆情引导工作,站在维护社会治安、警民关系建设的高度看待、谋划,认真做好化解疏导工作,及时消除网上各类矛盾和不安定因素,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实现“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全面稳定。(二)完善机制建设
涉警舆情处置工作机制的建立健全和完善,是涉警舆论有效实现引导和管控的工作基础。一是完善涉警舆情预警研判机制。公安机关应着重把握“发现早、预防先”的原则,建立健全涉警舆情信息收集、分析、研判、预警、反馈工作机制,形成“群众关注(超前预警)—媒体报道—信息反馈—警媒互动—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体系,做到防范有效、有据且有力。二是完善涉警舆情核查工作机制。针对发生的负面涉警舆情,公安机关要强化核查工作机制,做到快速核查、快速反应、快速处理。针对歪曲事实、蓄意诋毁公安队伍形象的负面舆情,要旗帜鲜明地通过以公安新闻发布为主的各种工作措施予以驳斥,理直气壮地维护公安民警的权益和公安队伍的形象。通过快速核查和反应,发现存在的涉警舆情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三是完善涉警舆情处置机制。完善公安新闻发布和重大突发性事件等涉警负面报道新闻处置、涉警舆情定期分析通报、警媒良性合作等机制,建立健全多警种通力合作、沟通协调的大公安形象危机处置机制,必要时要争取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提高公安形象危机处置能力。四是完善涉警舆情经验总结与对策分析机制。针对涉警舆情处置工作,要及时进行经验总结、查找原因并分析对策,研究下一步工作对策,特别是要加强对公民从众心理、公众需求、网络舆情传播、负面舆情和形象危机处置等重点、难点工作的研究,为公安舆论引导与舆情控制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三)加强网络人才队伍建设
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要想处置好涉警舆情,公安机关必须加强网络战线的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组建规模较大的“网络新军”。选拔具有网上工作意识、较强组织性和较高业务水平的民警成立网络评论员队伍,使之成为“应急处置突击队”,为开展针对不同的负面舆情的应对工作做好人才储备。二是要培养网上“意见领袖”。有针对性地在网络评论员队伍中进行“写手”和“辩手”培养。三是要进行网络舆情引导实战演练。对网络评论员进行“网上虚拟身份经营” “危机舆情处置原则和技巧”“舆论引导基本方法和案例介绍”等多方面系列培训,使网络评论员尽快掌握网上工作基本技能,从而提高队伍的整体作战水平。四是要借助社会力量。在本地论坛上物色有较大影响力的网络原创写手,将其发展为公安舆情信息关系人员,成为公安网上舆情导控的补充力量。同时主动保持与各大网站、论坛的管理员经常联络,使其在网上舆情导控工作能够为我所用。
(四)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
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是避免媒体炒作、消除谣言、引导舆论、树立公安机关形象的有效手段,针对不同的舆情,灵活采用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新闻通报会、新闻背景通气会、新闻通稿和网络发布等方式,及时向新闻媒体和公众通报警方的举措,有助于组织向外界进行信息的“营销”恰当地传递组织解决危机的立场和理念,展示组织的行动诚意;同时,发言人还可以统一组织对外口径,使信息保持连贯和一致性,防止不当信息的扩散或“多头马车”的情况出现。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能够及时回应歪曲事实的报道,取得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提升公安机关发言的主动地位,妥善处置涉警舆情事件。
(五)加强科技研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有效地应对涉警网络舆情必须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一是研发舆情分析系统软件。构建一个面向公安工作的文本倾向性分类器,运用统计学习理论中的方法,能够从词语级、语义级、篇章级、海量级四个层次对文本的态度倾向进行研判分析,及时捕捉纷繁多变的网络舆情热点议题,动态掌握公众的意见反馈和利益表达。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网络热点话题、敏感话题进行识别,对热门主题进行跟踪,做出趋势分析,自动生成统计报告,并提前预警。二是要加强网络监控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网络电子数据勘察取证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的效用,形成严密、高效的网络舆情监控、IP地址定位、网络报警等多种功能的网络舆情监控技术体系,全面加强互联网上各种不稳定因素的搜索和监控,切实提高应对涉警舆情处置能力。结语
网络舆情是新时期的新问题。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平息网络舆情危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应对网络舆情的工作中,公安机关一定要牢固树立“严格公正规范、理性平和文明”的新理念,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深化警务公开,加强涉警信访的源头治理和妥善化解,切实提高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和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认同感,引导网络舆情朝着有利于公安工作的方向健康发展,使网络舆情最终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助推器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催化剂。
(作者系黄骅边防检查站站长)
涉警网络舆情案例分析 篇2
1. 涉警网络舆情的含义及特征
1.1 涉警网络舆情的含义。
所谓的涉警网络舆情, 实质上指的是社会公众运用互联网平台, 对公安机关及民警的工作方法、行为态度所发布的言论, 涉警网络言论将会对公安机关和民警整体形象产生一定影响, 形成倾向性意见。由于互联网的信息容量大、数据传输速度快, 所以造成涉警网络舆情的影响程度深、影响范畴广。
1.2 涉警网络舆情的基本特征。
首先, 涉警网络舆情具备传播速度快的特征。由于互联网数据传输速度快, 所以造成涉警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较快, 能在短时间内对公安机关产生较大影响;其次, 涉警网络舆情具备一定的负面性。在涉警案件处理过程中, 公安机关处于劣势地位, 易受到社会公众的攻击, 受到社会的关注面较广, 对其社会形象的负面影响力较大;第三, 涉警网络舆情具有炒作性。互联网平台具有公开化特征, 广大网民可以自由发表言论, 对于一些涉警舆情信息, 在一些网民的推波助澜和恶意炒作后, 容易出现一边倒的情况, 通过炒作将会给公安机关形象产生影响。
2. 涉警网络舆情应对过程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网络舆情正确应对理念
受到互联网虚拟性、隐蔽性等特征的影响, 涉警网络舆情通常具备一定的突发性和不可控制性。一些公安机关及其民警对涉警网络舆情的认知力不足, 缺乏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理念, 在舆情出现初期, 采取观望甚至回避的方式, 导致错过最佳控制和应对时期, 丧失了涉警网络舆情的应对主动权。如此一来, 不但助长了负面报道和谣言传播, 而且加剧了社会公众的猜疑[1]。因此, 缺乏网络舆情正确应对理念, 成为涉警网络舆情应对过程中存在的首要问题。
2.2 缺乏科学、可行的舆情应对机制
涉警网络舆情的出现和形成大致经历信息传播、民众辨别、统一认识和传播普及四个阶段。信息传播与民众辨别作为涉警网络舆情的最初表现, 也是公安机关处理和应对的黄金时期。然而, 在实际操作中, 公安机关并没有抓住这个黄金时期, 以至于在涉警网络舆情应对过程中显得十分被动。究其原因, 由于缺乏科学、可行的涉警网络舆情应对机制, 所以公安机关并没有进行专业舆情信息研判机构的设立, 造成涉警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流于形式, 出现无人监管和应对的局面。
2.3 舆情信息监管过于被动
由于互联网平台具备公开、虚拟、开放等特征, 所以广大网民可以通过匿名的方式进行自由言论的发表。公安机关日常工作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易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加之涉警网络舆情的随机性较大, 并且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性, 造成舆情信息监管难度较大。使得公安机关在舆情信息监管过程中, 显得力不从心, 无法及时获取到权威信息。与此同时, 舆情信息监管机制的不健全, 监管体系落后, 也加大了公安机关涉警网络舆情应对难度, 导致舆情监管过程十分被动。
3. 涉警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3.1 树立正确的舆情应对理念
涉警网络舆情的正确应对, 必须要求各级公安机关及民警改变传统、陈旧思维观念, 树立全新的舆情应对理念, 确保执法的透明性、公开性和公平性。首先, 针对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行为, 要及时查明原因, 正视存在的问题, 不能遮掩事情真相, 勇于承担工作中的过失;其次, 正确对待涉警网络舆情。对于涉警网络舆情的出现, 不戒不燥、认真研判、正确对待、科学决策、强化沟通, 选拔和聘用一批专业化、高素质人才, 分配到涉警网络舆情工作岗位。与此同时, 正确引导和鼓励广大社会公众参与涉警网络舆情应对工作, 充分体现出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公开化和透明化。
3.2 健全和完善舆情应对机制
涉警网络舆情应对需抓紧时间、紧抓源头, 公安机关的领导作为涉警网络舆情应对的主要负责人和组织者, 必须做好带头示范作用。健全和完善的舆情应对机制, 将是确保涉警网络舆情正确应对的基础保障。因此, 各级公安机关必须确保涉警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的完整性和可行性, 在涉警网络舆情信息应对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依法依规行事, 借助于舆情监测分析系统, 有针对性的做好相关涉警网络舆情信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另外, 做好涉警网络舆情动态化监测和精细化研判, 对于一些重大信息线索, 及时主动出击, 争取在第一时间将涉警网络舆情的负面作用降到最低, 从而达到维护公安机关良好形象的目的[2]。
3.3 增强舆情信息监管的主动性
公安机关在网络舆情信息监管过程中, 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内部交互、沟通渠道不畅。部分公安机关尽管进行了涉警网络舆情监管部门的设立, 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 基本上流于形式, 并未充分发挥其作用。并没有主动进行涉警网络舆情信息的监管, 任由事态进一步发展, 基本上以事后应对为主, 缺乏对舆情信息监管的主动性。因此, 公安机关必须与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保持密切联系, 加大舆情信息监管力度, 多管齐下、多方筹措, 在增强监管主动性的同时, 确保涉警网络舆情能够得到科学应对和合理处置。
摘要:近年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革新, 互联网已经成为广大群众意见、建议发表的重要平台。涉警网络舆情正是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所产生的重要产物, 研究和探讨涉警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显得意义重大。
关键词:互联网,涉警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陈光明.加强网络涉警舆情应对工作之探析[J].公安研究, 2013 (6) :51-54.
网络舆情现状分析与应对 篇3
【关键词】网络;分析;应对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加上网络的高速便捷性,人们往往更习惯从网络上获取信息而不再仅限于报纸和电视上。在看到互联网带给我们的生活诸多便利的同时,互联网自身的风险性不容忽视。网络舆情是指网民在互联网上对社会突发事件或与人们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所形成的不同意见的网络舆论,是人们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具有时间短、传播快、影响大等特点。准确把握网络舆情热点,懂得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对于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正能量意义重大。
一、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及发展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第37次中显示,截至200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移动互联网更是塑造了全新的一种社会生活形态。在当前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当突发事件被媒体或者网民曝光上传网络后,在短时间内会引起众多的关注,被大量地转发、评论,通过网络迅速传播扩散,形成网络舆情。从近几年的突发事件来看,涉及灾难事故、公共卫生、社会道德、网络反腐等都是网民热心关注的焦点问题。网络舆情分为形成、持续高涨、上下波动、淡化四个阶段。1.网络舆情的形成。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往往源于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或是反映社会道德问题,或是和自身息息相关的话题,或是和弱势群体能引起大家共鸣的事件,在经过媒体或个人报道后,都会引起网民的强烈关注与热烈的讨论,从而广泛传播。2.网络舆情持续高涨。由于网络意见领袖的参与,使得突发事件得到迅速升温,左右着网络舆情的发展方向。在观点形成以后,网民易出现情绪化,意見不满不断高涨,关注程度越来越大,由此产生的影响不断深化。有些网民不满足于仅仅网上评论,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一些过激的言语和行为。3.网络舆情上下波动。没有一个网络舆情会一直高涨的。在热点持续高涨一段时间之后,随着网友关注度的降低往往发生一些回落,由于某些触发点进而又重新到达高潮期,如此反反复复数次。4.网络舆情逐渐淡化。在时间进行当中会出现一些新的热点事件,多数网民会转移到下一个话题。原来的热点舆情就会慢慢地降温直至“归零”。但是网络舆情不会彻底地“消失”,当有类似的事件发生的时候人们会重新想起,再度成为特点。例如陕西发生孕妇卡护栏身亡事件,使网民想起了南京彭宇案。
二、网络舆情的特点
网络是开放的,又是虚拟的,因此网络舆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传播的爆炸性。网络舆情的形成时间较传统媒体更短,受众范围更大。网络不同于传统媒体,不需要排版、印刷等等,在突发事件正在发生时网络上就能同步报道,并配以现场图片及文字。一个热点事件加上带有情绪化主观性的想法,就可以点燃整个网络舆论热潮,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2.网民的互动性。通过社区论坛、微博、贴吧、门户网站等渠道,网民可以发表言论或意见,相互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3.主体的隐蔽性。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网上传播主体是模糊的,信息可能是以实名制发表,也可能是匿名发表。匿名发表可以让其摆脱现实中的层层压力,使自己得到解放。但是匿名会让主体免于承担责任而发表一些不实的言论,不明真相的人很容易上当,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4.信源的模糊性。网络信息的来源往往有一定的模糊性,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只有信息内容没有信息来源;另一种是无中生有,凭空编造一条信息当作来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有关部门或者权威机构不能够及时予以解释或澄清,或者将不可靠的信息删除,网民很可能半信半疑,勾起他们的好奇心,引起网络热议。对于网络舆情的这些特点,各级政府应当予以重视。对于网络中出现的各种舆论,要做到及时反馈,说明事实,和网民形成平等有效的沟通,加强控制和引导。
三、对加强网络舆情应对的建议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期,随之产生的各种矛盾逐渐凸显。网络舆情热点不断,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社会、经济、道德多个方面,如郭美美事件、温州动车事故事件、我爸是李刚事件等等,在网络和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互联网的辉煌发展为地方政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如何正确应对网络舆情,需要政府部门认真思考。1.完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应对网络舆情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科学的管理应对机制。通过对网络舆情的常规检测,每天对网络舆情进行收集、分析,整理出舆情监测分析报告,根据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的大小,制定处置工作预案,控制舆情发展态势。2.占据网络舆论话语权高地。网络舆情传播的爆炸性,要求政府必须在第一时间对网络突发公共事件积极应对,通过政务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及时准确发布消息,和网民平等沟通。如果信息不及时公开,就会给居心不良者提供可乘之机,使政府陷入被动当中。对于敏感问题重点督办,遵循“三不分”原则:不分大小、不分时间、不分地点。组建一支政治坚定、责任心强、嗅觉敏锐的专业网络舆情评论员队伍,把握舆情导向,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疏导,实时跟踪处理危机的进展情况,防止网民凭空猜测产生谣言。平时注重加强网络评论员业务培训,使其成为网络舆情引导员。3.加大网络违法惩治力度。对利用网络匿名的特点故意造谣、发表、传播有害信息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监管部门要彻查不可靠信息,尤其是有损我党形象、混淆视听的不实言论的来源,一旦发现,从严处理。同时,主管部门要加强宣传,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倡导网上文明发帖,做合格网民的和谐氛围。
参考文献
[1]刘国军.网络舆情发展与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考量[J].理论研究,2010,(3):39-42.
涉警网络舆情案例分析 篇4
为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促进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和交警队伍建设健康发展,推动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常德公安交警直属一大队加强了与有关新闻媒体的联系合作,制定了新闻宣传工作机制,收到了良好成效。
一、建立舆情动态分析制度
为掌握了解新闻媒体对大队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宣传报道情况,从今年7月份开始,大队建立了“交通管理工作舆情动态”分析制度,将一周内有关新闻媒体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宣传报道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形成“交通管理工作舆情动态”,以内部资料的形式报送支队和大队领导参阅,每周一期,并根据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情况及时完善工作措施,规范公安交通管理工作。
二、从新闻媒体聘请监督员
自今年2月份以来,大对加强了从新闻媒体聘请交警执法义务形象监督员工作,大队聘请了常德日报、常德晚报、常德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部分记者为大队交警义务监督员,为其颁发了形象监督员证,并召开会议进行了座谈交流,明确了形象监督员的义务和责任,形象监督员负责对大队交通管理工作及交警队伍建设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向县公安交警部门反映,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三、完善新闻宣传报道机制
通过与有关新闻媒体的交流与协商,大队与常德电视台、常德日报、常德晚报、常德民生报等有关新闻媒体建立了交警新闻宣传报道机制,规定新闻媒体要加强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和交警队伍建设的宣传,大力宣传交通管理工作的先进经验、交警队伍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宣传群众关心的有关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政策、措施。同时,发现或接到群众举报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时,按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宣传报道:一是大队派员与记者联合采访或暗访,对确实存在的问题进行边整改边宣传报道。二是来不及联合采访的,记者也可单独采访,采访完成后再通知大队,大队派员调查核实,拿出处理意见或督办措施后再进行报道。三是对有些问题不需要进行采访的,由大队派员前往调查处理,处理完毕后将处理结果向新闻媒体反馈。
四、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监狱应对网络舆情对策分析 篇5
对策分析
八监区:张静辉
监狱应对网络舆情对策分析
【内容摘要】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同时网络舆情也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发展起来。相对于传统舆情,网络舆情能使人们更大程度上实现表达与交流的自由,从而更能反映出人们的真实想法。但是,网络舆情的自由发展还会诱发危机的产生。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和控制监狱涉警舆情,就又可能致使监狱机关和警察形象遭到严重损害。研究网络舆情的内涵,分析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实现对监所网络舆情的监测,对于推动社会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字】监狱
网络舆情
分析与应对
一、网络舆情概述
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具有众多的特点。网络舆情系统是一个自我结构、自我发展、按自己的规律运行的自组织系统。作为社会舆论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网络舆情逐渐增强了对社会进程的影响力。网络舆情作为当今社情民意的代表,以越来越强大的声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成为建设和谐社会中不容忽视的力量。
(一)网络舆情概念及内涵
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民众受中介性社会事项刺激而产生的社会政治态度。互联网舆情是社情民意中最活
跃、最尖锐的一部分,但网络舆情还不能等同于全民立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闻跟帖、论坛、博客的出现,中国网民们有了空前的话语权,可以较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感受。但由于网络空间中法律道德的约束较弱,如果网民缺乏自律,就会导致某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比如热衷于揭人隐私、谣言惑众,反社会倾向,偏激和非理性,群体盲从与冲动等等。
网络舆情则是舆情的一种特定的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各方面的现象自由表达和传播自己的言论或观点。
(二)网络舆情要素构成
1.网民——舆情的主体。网民作为舆情的主体,是影响网络舆情形成的直接原因。
2.公共事务——舆情的源头。公共事务是社会矛盾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这些矛盾在出现、激化、调整和转化等情况下,都可能作为公共事务而刺激民众的舆情产生。
3.互联网——舆情的载体。当大量的刺激性信息产生后,网民往往会通过互联网这一载体将“舆情”传播出去,互联网是网络舆情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4.必要的时间、空间——时空因素。任何舆情都是一定社会空间内的情绪、态度和意见,失去了网络空间和社会空间,也就失去了人与人之间交往以及与外界信息的交换,舆情也就无法形成。
5.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心理因素。公共事务中的某些信息激发了公众对某一具体议题的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并包含行为反应倾向。
6.措辞——强度因素。措辞的缓和与激烈将直接反应舆情的强度。
(三)网络舆情特征
互联网传播的特性决定网络舆情呈现出一些区别于社会舆情的特点。网络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重大新闻事件在网络上成为关注焦点的同时,也迅速成为舆论热点。在当前,舆论炒作方式主要是先由传统媒体发布,然后在网络上转载,再形成网络舆论,最后反馈回传统媒体。网络可以实时更新的特点,使得网络舆论可以最快的速度传播。
1.存在形式不同。社会舆情主要通过人们的街谈巷议或行为举动等方式存在,而网络舆情在网络中进行传播,人们只要能够接入Internet,便能够随时发表评论。
2.传播速度不同。当某一焦点事件发生时,传统的媒体往往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而网络的反应时间却很短。因此网络舆情具有高速传播的特点。
3.对事件的反映面不同。据资料显示,中国网民的年龄普遍趋于年轻化,这就决定了网络舆情不能等同于社会整体的意见和态度,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二、监狱网络舆情概述及现状
监狱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社会空间内,社会公众围绕监狱执法活动、公务活动、警务活动等,对监狱工作持有的社
会、政治态度。在这里,监狱网络舆情的中心是监狱执法活动,焦点是监狱执法者如何依法行使执法权。如果作为执法主体的监狱工作者在执法原则、执法对象、执法手段、执法流程、执法环节、执法效果等方面存在偏差和瑕疵,出现可能危及监狱机关和人民警察形象的案件,(当中包括因罪犯亲属的不实投诉、恶意渲染或新闻媒体片面、失实的报道),就可能致使监狱机关和警察形象遭到严重损害。
从近年来我国监所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方面的做法,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不重视。网络信息传播的迅速性、广泛性和不可控性决定监狱系统应该将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作为公共事件应急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从近年来我国监狱应对网络舆情的措施来看,往往以堵截、回避为主,而缺乏前瞻性和引导性,这说明我们并未真正重视网络舆情应急处理的重要性。
第二,对监所网络舆情处理机制不健全。监狱在如何应对和处理监所网络舆情危机方面显得相对薄弱,没有形成一系列系统的对策和措施。监狱在处理狱所网络舆情危机工作中缺乏预见性,危机发生时不能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这样往往会造成工作被动,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增加民众和媒体的对立情绪,进一步激化矛盾。
第三,处理监所网络舆情危机的技巧和方法欠缺,实践经验不足。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不能及时公开信息。在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初期没有及时通过有
效渠道尽快公布有关信息,而当网上出现种种猜测之后,又没有进行针对性地解疑,这样会使很多群众相信了网络传言,让小道消息占领了市场。(2)监狱系统内部各部门应对网络舆情的联动机制不够完善,反应慢。网络舆情危机发生后,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导致事态逐步升级。(3)部分干警甄别舆情信息能力、应变能力不足。在处臵工作开展时失言、立场动摇,被有意者刺激、利用,丧失网上舆论主导权。
第四,舆情处臵系统的建设资金不足。现阶段,虽然各级监狱系统单位都在着手建立网络舆情的处臵机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国家财政紧张,部分位于中西部地区的监狱机关,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资金基本是自筹的,如果要形成覆盖全区的舆情处臵系统,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这就容易造成必要的舆情处臵机构、人才队伍不足,容易发生舆情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没有完善必要的网络监控及处臵系统。
第五,政策法规不够完善。目前,对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应对缺乏相应的法规制度定没有明确规定,如何确定其造成的后果没有明确指向,面对网络涉警舆情事件,监狱先关部门介入缺乏法规依据。现行的宪法、刑法、集会游行示威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仅对具体的社会群体性事件有一定的规范作用,但对网络上的群体行为,包括《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均未作明确规定,除危及国家安全、涉及国家
机密或工作秘密,方可用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处理,因而规范管理难度很大。
“全媒体”作为一种崭新的传播实践活动,它拥有跨媒介的报道体系,集合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电信等各种传播工具,使信息超迅捷传输,涵盖了人们接受信息所需要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全部感官,不同阶层和喜好的受众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媒介,来接受信息并随时进行反馈,从而达到传播效果最大化。我国政府在这样一个“人人即媒体”的时代环境下,在媒介高度融合的全媒体语境中,如何更好地展示自我形象,同时正确处理舆情危机,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全新命题。
1、政府形象塑造
政府形象塑造应是一种常态下的沟通与传播管理。通过这种沟通与传播,使政府的执政理念得以流通,让百姓在知情的前提下参与社会事务管理,也使公共管理部门的决策以一种公众易于接受的方式推行开去,更好地树立政府开放、务实的执政形象。通过信息公开以及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府就可以寓宣传于新闻之中,让媒体“为我所用”,通过提供信息来“掌控”信息,通过提供服务来树立自身形象。
2.跟踪分析舆情,建立预警机制。政府不仅要发布信息,还必须随时关注各种社会热点事件、敏感话题,全面追踪、把握公众舆论的脉搏,为科学制定和及时调整公共政策提供可靠依据,并制定传播策略加以预警防范。
3.主动设臵议程,有效引导舆论。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方式,影响人们对周围世界“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所以,政府要充分发挥这一资源优势,主动设臵议程,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和知情权;进行舆论引导,把公众的注意力和关注点吸引到特定的方向。
4.正确认识媒体,接受公众监督。政府部门要努力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充分发挥媒体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积极作用。,政府部门正确认识媒体的地位、职能和作用,保持良好的媒体关系,是成功塑造政府形象的关键。
三、监狱应对网络舆情策略的探讨
1.摒弃封口思维,直面舆情危机。但面对舆情危机时“只做不说”,主动放弃话语权,信息真空导致舆论一边倒,公众纷纷指责政府漠视打工子弟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给政府形象造成了不小损害。
2.第一时间反应,把握最佳时机。对舆情危机事件的处臵,一定要反应迅捷,先声夺人。如果反应迟缓,一旦某种舆情大势成为主流,在“沉默的螺旋”效应下,再想改变舆论风向就很难了。
3.勇于担当责任,及时弥补过失。2011年6月16日四川凉山自治州会理县政府网站发布了一张县领导检查新修公路的新闻照片,三位领导“飘浮”在公路上面,合成痕迹明显。此事26日被网友曝出并戏称“悬浮视察照”,立刻引发了网上热议。6月27日晚,会理县政府迅速在新浪开设认
证微博,公开承认由于工作人员过错发表了一张经过拼接的照片,当事人也发表致歉信并贴出两张领导考察现场原图,称县领导确实到了现场视察,只是由于原图效果不佳才进行了处理。他们的反应速度和诚恳态度立刻得到了公众的理解,会理县政府的形象不但没有因此受损,相反倒“因祸得福”增加了社会知晓度。
总之,政府形象塑造与舆情危机应对,无论是长期战略规划还是短期公关行为,如果只是依赖各种技巧性策略来把政府工作向好的方面推进,其结果都是表面功夫,治标不治本。政府要想真正树立起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就有赖于各级官员主动接受媒体和公众监督,勇敢担当社会责任,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监狱网络舆情关乎到监狱管理者以及监狱机关的形象,关乎国家党政机关的形象,如果处臵不当,会给监狱机关乃至国家党政机关造成舆情危机,监狱机关以及国家党政机关要耗费大量人力甚至是财力去化解舆情危机。积极应对监狱舆情,对于维护监狱管理者、监狱机关、国家党政机关的形象,有着积极的意义。
按照社会政治态度性质不同,可以把网络舆情分为正面网络舆情和负面网络舆情。负面网络舆情会引发群体性事件,弱化政府公信力,造成社会认同危机,影响社会稳定。要想缓解网络舆论对监所造成的巨大冲击,有效管理网络公共空间,正确引导监所网络舆情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牢固树立“舆情就是警情”的意识。
网络舆情是群众通过网络反映自身意愿、表达个人诉求的一种重要手段,是社会民意的风向标。牢固树立“舆情就是警情”的意识,积极回应网络舆情、做好舆情引导工作既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升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原则的内在要求。因此,必须将舆情引导工作纳入日常工作,牢牢占领网络这个主阵地。监狱各级领导、民警要从思想上重视舆情引导工作,站在维护社会治安、建设和谐警民关系的高度来谋划,认真做好化解疏导工作,及时消除网上各类矛盾和不安定因素,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实现“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全面稳定。
(二)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体系
1.建立一支专业的网络监管队伍,并有统一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责任。队伍中应有专业的舆情监测员、舆情信息分析员,其中舆情监测员负责监测网络上有关监狱的网络舆情信息,舆情信息分析员负责对网络舆情做整理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相关负责人,由该负责人上报监狱领导。有条件的监狱可以成立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指挥中心。这样,可以提高狱所的响应事件,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沉稳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2.改进网络技术方法。面对网络海量的舆情信息,不可能手工操作,必须依赖于先进的网络技术,才能有效提取网络舆情发展信息,从而实现对网络舆情的管理。全面加强互联网上各种不稳定因素的搜索和监控。
(三)积极应对负面网络涉警舆情
监所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时,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一时间介入事件,争取主动,并积极做出回应,切忌采取回避或封堵信息等措施,网络信息的特点决定网络上一旦出现涉警负面舆情,再想用逃避、封堵信息的做法,不仅收效甚微,甚至还有可能产生更严重的后果。监狱负责涉警舆情监控的单位要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危机的情况,研究应对策略,及时与监狱领导沟通,并通过新闻发言人迅速将与危机相关的内容用统一的口径、统一的声音传达给媒体,满足网民和媒体的知情权,切不可封杀。
2.注意用语,不回避矛盾和问题。监狱舆情危机发生时,也要遵循“统一口径,不说假话”的原则,保证在危机处理中尽量留有回旋的余地,既要做到实事求是,又要保证不能把不利于监所的情况透漏给媒体。
3.态度诚恳,沉着冷静。在监所网络舆情危机处理中,负责处臵工作的监狱警察要始终保持良好的态度,做到有礼有节,沉着冷静,理性面对,还要做到有人情味、亲和力和影响力。面对媒体时,要懂得“说什么”和“说多少”,说话简单明了,要会适时地转移话题,维护和打造监狱警察受尊重、负责任的良好公众形象。
4.监所领导要以身作则。监狱领导在网络舆情危机处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监狱网络舆情危机发生后,监狱领导要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到达第一现场,适时向媒体作出解
释、承诺和道歉,回答社会公众和媒体的问题,努力挽救监狱的声誉,减少网络舆情危机对监狱形象的损害和破坏。
(四)妥善解决监所网络舆情危机善后事宜
涉警网络舆情危机过后,监狱应当认真回顾处理网络舆情危机的整个过程,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相关机制,并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监所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形象修复工作,以正面舆论向导来宣传监狱形象借机冲淡网络舆情危机影响,包括正面宣传监狱好人好事,监狱新推出的自查自纠措施等,改善公众和媒体对监狱的印象,增强其对监狱的信心,努力塑造监狱的新形象。
1.主动加强与网名的直接交流沟通
监狱可以利用互联网快捷、受众面广的优势,在网络上开设虚拟的监狱长恳谈室、监狱执法微博、警民论坛等等与网名交流互动,主动向广大网民宣传我国的司法制度、法制建设,监狱执法工作、监管改造工作等等。这是一种警民交流互动的新平台,可以显示出监狱具有一种开放与服务的态度,通过与网友良性互动、善意沟通,监狱形象不再神秘、惹人猜测,警民关系更和谐,过去的许多谣言误解将不攻自破。
2.加强与网络媒体的沟通交流。
新闻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工作者也被称为“无冕之王”,他们的报道对社会大众有着强有力的阴道作用,因此,主动加强与网络媒体的沟通交流,引导网络媒体对监狱工作报道的正面性和真实性,对塑造监狱及监狱执法者形象有着积极 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邀请网络媒体记者、撰稿人等参加新闻联系会议、联谊会等形式,加强与网络媒体的沟通联系,建立起与网络媒体互信、互助、互动的和谐关系。在不违反保密纪律的前提下,可邀请他们参观监狱、随警执法。
3.积极树立正面、良好的监狱形象
监狱要认认真真地开展各项业务工作、严格加强民警队伍建设、实实在在地做好执法和服务工作,使管理严格、执法公正和队伍素质高、形象好、群众满意,为开展正面宣传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尽量减少和避免可致负面舆情产生的信息源。深入广泛宣传弘扬监狱在维护社会稳定、公正执法、服务群众等方面的平凡而伟大的业绩及民警队伍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可敬可信、真实感人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奉献精神,努力获取公众对监狱工作的理解、认同和支持,创造和谐友好的外部工作环境。
4.制定危机舆情处臵预案
网监部门负责互联网上涉警评论发帖的监控引导,指挥中心负责统一归口收集、汇总、评估、报送危机舆情信息,相关业务警种具体调查涉警危机舆情的事件真相、明确事件性质责任)工作(分析危机舆情产生的深层次根源,追究相;危机舆情结束后的后续处理关责任人的责任,探究工作中存在的疏漏和薄弱环节并采取措施落实整改)。危机舆情处臵预案要根据情势变化适时进行修正、补充、完善。
监所舆情的监管和引导,在当今互联网发达的信息社会中,对避免激化社会矛盾、增加检索工作的透明度、增进民众对监所工作的了解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4八监区:张静辉
网络舆情分析师培训大纲 篇6
网络舆情分析师培训大纲
一、教学目标
(一)、讲授网络舆情相关知识,使学员了解熟悉当前网络舆情发展背景、规律整理出有价值的舆情信息,以专业视角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和科学的研判。
(二)、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在网络信息监测和分析工具的支持下,为各级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提供互联网信息的监测、分析和咨询服务。
(三)、经过培训,使学员具备参加全国职业资格统一考试取得CETTIC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知识水平。
二、教学重点
(一)、舆情产业分析
(二)舆情专业知识和相关理论
(三)、舆情分析和研判方法
(四)、舆情危机处理与应对
(五)、在线舆论引导实操
三、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安排
(一)、授课主要内容
根据《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授课主要内容包括网络舆情基础知识、网络舆情分析师能力和在线舆论引导实操三部分。
(二)、学时安排
教学总学时40课时。其中,培训授课28课时,在线舆论引导实操4课时,实地观摩4课时,考试4课时。
培训授课能容及课时分配如下: 1.《舆情产业分析》 2课时 2.《新媒介素养》
2课时 3.《舆情分析和研判方法》
8课时 4.《舆情危机处理与应对》
8课时 5.《网络舆论生态分析》
4课时 6.《舆情理论分析》
4课时
四、课程大纲
一、《舆情理论分析》
课程说明: 本课程主要讲授舆情的基本概念,舆情、舆论和民意的异同;舆情的构成要素、舆情主体、本体和客体;网络舆情的演变规律及发展阶段;网络舆情与网络行为;网络舆情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与群体性事件;网络谣言产生条件、传播规律及防治;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及危机中不同主体的行为;与舆情相关的传播学、心理学相关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舆情基本理论和舆情传播规律,能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现实中的舆情问题。
授课方法:本课程运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课程内容:
第一章:网络舆情概述
本章主要讲授,舆情、舆论、民意、网络舆情的概念和特点,网络舆情的研究方法与路径,舆情的基本构成要素分析。第二章:网络舆情演变过程及发展阶段
网络舆论的生成发酵机制基本规律、网络舆情发展的五个阶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三章:政府网络舆情危机
第四章:畸变形态的舆情——谣言(流言)
二、《新媒介素养》
课程说明
媒介素养教学是舆情分析师的基础课程,是从传统媒体编辑、编译到新媒体舆情分析与舆情研判的重要理论基础课程。
新媒体媒介素养课程将会系统介绍国内外新兴媒介和舆论传播形式的发展态势,国际新媒体传播动态,新媒体工具以及互联网业界前瞻,解析新媒体在当前社会舆论中的角色和影响,讲述新媒介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管理技能。
授课方式才用课堂教学方式,针对互联网热点事件作为切入点引入新媒体传播现象,深度解析现今媒介形式的发展历史以及发展方向,为舆情监测的传播提供工具基础。课堂还会加入互动通过新媒体的现场实践,尤其是手机等新媒体的现场实践让学员在课堂中体会新媒体带来的传播优势和舆情特性。
授课特点在于新媒体媒介素养与网络舆情的结合,课堂中着重解决三个网络舆情的前瞻性课题:
1,传统媒体掌握话语霸权的传媒时代,新媒体的发展需要有哪样的传播突破才能翻阅传统媒体的“藩篱”?
2,网络舆情借助新媒体呈现何种的传播特性? 3,从网络舆情分析师如何转变为到“微信运营达人”?
课堂求解三个问题,为网络舆情学习的基础性知识,为后期舆情应对、产业研究以及舆情研判方法做好新媒体内容铺垫。课程内容
第一章:新媒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本章主要讲授新媒体的传播学概念和基本定义组成,通过对新媒体理性的认识和概念规划认识新媒体。
第二章:新媒体与网络舆情
本章主要介绍在互联网web1.0时期到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发展以及在此演变过程中舆情概念的提出和发展 第三章:新媒体内容管理
本章将会通过政策法规角度来系统学习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国内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信息,厘清新媒体的编辑规范。第四章:新媒体受众研究
本章着重讲述新媒体的受众群体研究,通过对用户的需求分析和传播特性分析展现新媒体舆情如何围绕“人”而作。第五章:传统媒体的变革
本章作为新媒体传播形态的导入,主要通过学员对现有媒体的认识逐渐转化到新媒体化的思维,意识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舆情区别。第六章:主流新媒体研究
本章通过课堂教学推动学生主动了解新媒体,理性看待新媒体的发展,了解新媒体产品的现在和未来。
第七章:网络舆情的新媒体思维
本章作为收尾将会在理论高度和传播学概念中给学员一个全新的网络舆情认识。为研判、分析、应对网络舆情铺垫新媒体理论认识
三、《舆情分析和研判方法》
课程说明:
《舆情分析与研判方法》课程是舆情学科的实务部分。本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以提升舆情分析师六大基本技能为直接目的,培养和提升舆情分析师的网络信息挖掘能力、概括剖析能力、抽样统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舆情走势预测能力和舆情对策研究能力,使舆情工作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社情民意,帮助有关部门及时准确地研判舆情走向,帮助政府及早发现和解决问题。本课程通过理论传授、案例讲解和实战演练等三种主要授课形式,按照舆情信息工作的流程,向广大学员传授包括网络舆情信息源、选题标准、搜索工具、抽样分析模型、舆情研判方法、舆情应对指标、舆情分析师职业素养、舆情工作机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
第一章 网络舆情信息源
该章主要内容是网络舆情信息源,互联网言论和载体是网络舆情分析的基础和起点。网络舆情分析师应该熟悉网络言论和网民群体聚集特征。网络舆情监测主要信息源不仅包括传统新闻报道、评论和各种网络新闻形式。第二章 网络舆情选题
网络舆情选题是舆情监测机构对于准备实施监测的舆情主题或题目的一种设想和构思。选题一般由监测范围、关键词、服务对象(含读者)以及舆情报告规格等构成。第三章 网络舆情抽样
舆情抽样的方法是通过舆情抽样工具,抓取不同背景和来源的言论媒介上的第一手样本数据。舆情抽样标准一般分为内涵性标准、外延性标准和数量性标准。第四章 网络舆情分析
舆情分析是一项高难度的统计、研究与编辑工作。“三结合”是舆情分析的基本工作模式。即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人工分析与软件应用相结合,舆情分析师基础工作与专家委员会舆情研判相结合。第五章 网络舆情研判
网络舆情宏观研判主要涉及对舆情事件的波及范围、事件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初步的总体性研判。
第六章 网络舆情工作体系
2007年,国内网络舆情监测与研究机构开始大量出现。网络舆情工作是新兴的行业,网络舆情的工作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2008年初,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根据舆情工作特点,逐步建立舆情职业定位和舆情人才培养与管理机制。
四、《舆情事件处置与应对》 课程说明:
《舆情危机处置与应对》是一门关于方法论的课程,重点介绍、讲解舆情事件的处置技巧和方法。课程内容集中收集整理了近些年来典型的、最新的、有价值的舆论危机事件和舆情处置案例。运用专业的舆情知识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概括舆情事件的社会背景和舆论生态,厘清事件发展和舆情衍变的脉络,判断舆情处置的成败得失,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系统性的经验和教训。案例分析是本课程的主要授课方式,一方面能够保持课程内容和讲课方式的趣味性,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以鲜活,立体的分析方式让学员了解舆情事件的发展、演变规律,最终熟练掌握各类危机事件的处置技巧和手段,具备基本的舆情危机处置能力。
课程内容:
第一章:舆情处置的理念
本章重点介绍舆论危机处置和应对的基本理念,向学员传授正确的危机处理原则,从思想和观念层次,矫正舆情事件的处置方向,从根源上减少走向误区的几率,提高危机处置的效率和效果。
第二章:舆情事件的结构
本章内容主要分析舆情事件的类型和结构,向学员阐述不同舆情事件的内在特点,找出舆情应对和处理的重心和节点。第三章:舆情应对方法及案例分析
五、《网络舆论生态分析》
课程说明:
本课程向学员介绍我国网络舆论发展的最新趋势和演变规律,通过分析当前社会网民的基本生存状态和表达方式,了解网民的心理状态和言论特点,让学员对整体的舆论形势和环境有宏观的了解,为应对突发舆情事件打下思想基础。教学方面,拟采取舆情案例和舆情理论紧密结合的授课方法,以达到使学员从感性到理性、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升华之目的。课程内容: 第一章:“大众麦克风时代”
该章的主要内容,简述我国网络舆论发展的最新趋势,网络人群的各自表现。引出“两个舆论场原理”以及我们对当前我国舆情生成的原因第一个论点。第二章:舆论生态背后的社会机理
该章的主要内容,简述官方调查数字和网络经典案例,剖析普通网民生存状态及心理特点,推出我们对当前我国舆情生成的原因第二个论点。第三章:网络舆论的特点和发展态势
该章的主要内容,简述网络舆论的几个特点,并且详细分析网络上的几个代表性案例,重点分析由于微博的出现,对于政府部门及其官员言行的影响,由此推出我们对当前我国舆情生成的原因第三个论点。六《舆情产业分析》 课程说明:
本课程主要介绍舆情产业的发轫背景、发展历程,研究舆情产业的构成要素和当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和预测舆情产业的前景和趋势。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力图实现学员对舆情产业的发展环境、发展模式有所了解,理解舆情分析工作的对象和目的,掌握舆情分析的目标价值,深刻把握舆情工作的构成要素,增强对舆情分析师职业的认知和认同感。
课程通过现场课堂教学,结合中央政策、社会背景和案例解析,从横向和纵向、中央和地方、常规性和突发性、政府和企业等角度,全面分析回顾舆情产业兴起、发展的背景。通过分析舆情监测理论的发展历程,结合大量的案例实证分析,厘清舆情产业发展脉络,预测产业发展趋势。通过本课程,将实现以下目标:
1.回顾和分析舆情产业发展历程,分析其作为朝阳产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2.研判舆情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为何当前舆情工作已成为政府和企业的标配。3.通过舆情分析工作构成要素的分析和介绍,增强舆情分析师的自我职业认同。课程内容:
第一章:舆情产业的概念界定
第二章:舆情产业的目标客户和服务对象 第三章:舆情产业发展模式和现状 第四章:舆情分析师 附件2
网络舆情分析师考试样卷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王石婚变后,谁火了?()
A.潘石屹 B.田朴珺 C.长江商学院 D.张欣 2.方舟子被谁赶出了新浪微博?()
A.韩寒 B.不加V C.孙海峰 D.罗永浩 3.目前,我国各类微博网站中,综合影响力最大的是()A.新浪微博 B.腾讯微博 C.搜狐微博 D.人民微博
4.在微博上一直曝光并鉴定陕西“表哥”杨达才手表的知名网友是()A.花总丢了金箍棒 B.五岳散人 C.十年砍柴 D.李承鹏
5.在微博上参与发起“微博打拐”和“免费午餐”公益活动的著名网友是()A.十年砍柴 B.姚晨 C.邓飞 D.赵普
6.在湖南永州“唐慧被劳教”事件中,下面哪个报纸的法人微博发挥了最主要的舆论引导作用()
A.解放日报 B.人民日报 C.新京报 D.楚天都市报 7.以下选项那一项是当前被最广泛采用的危机公关手段。()A.正面广告 B.删帖 C.发软文 D.积极回应
8.通过对媒介传播内容的改变,左右和影响民众讨论内容的传播学理论是()A.塔西佗陷阱 B.议程设置 C.渗透理论 D.马太效应
9.下列哪个事件最后被证明涉嫌遭到网络水军的攻击、诽谤。()A.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 B.陕西“表哥”事件 C.霸王洗发水“致癌”事件 D.肯德基“速生鸡”事件 10.以下哪一个群体属于网络舆论中的新“黑五类”。()A.城管 B.农民工 C.银行职员 D.二奶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多项内容的答错一半以上整题不得分,答对一半以上得1分)
1.被劳教的村官是_____________;被劳教的母亲是___________。2.就异地高考问题单挑上海人的女生是__________。3.被小秘书秒杀的国外领事馆微博是_____________。
4.网络言论倾向分析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类。5.舆情分析师在分析舆情事件的时候要做到“三定”,暨______、________、________。6.网络舆情研判分为三个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舆情事件基本的发展周期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个阶段。
8.当前舆情研究和服务领域的四类基本主体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突发性公共事件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
10.当前,我国社会的舆情事件,体现了复杂的社会关系博弈,这些博弈关系最终可以归纳为六大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判断题目内容对错,每题0.5分,共5分)1.微博粉丝越多,影响力越大。()2.删帖不能有效解决舆论危机。()
3.微博可以成为当前官民沟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4.沉默是金,因此沉默应对是处理负面舆情的最佳方式()
5.分析师在对舆情事件进行分析时,要尽力消除个人感情好恶的影响。()6.任何类型的舆情分析报告必须包含图表内容。()7.对于自己微博上出现的批评性言论,可以随时删除。()8.网络意见领袖的观点和态度都是理性、公正、客观的。()9.卖萌的风格是政务微博运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10.网络舆论是现实问题的折射,现实问题的妥善处理有利于舆论危机的化解。()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屌丝
2.***
3.神马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单阐述“黄金四小时”的概念和内涵。
2.网评员队伍建设的原则。
六、舆情案例分析
本题内容分为A、B两种类型,A类为政务舆情案例分析,B类为企业舆情案例分析。每类题型包含两道题目,每道题15分,共30分。考生可根据自己身职业属性从A、B中选择其中一个题型解答。答题要求:(1)需要对事件处置举措的是非成败进行明确定性。(2)运用舆情知识对事件处理的性质进行论证。(3)提出明确的舆情应对建议。A.政务舆情案例分析
1.东莞某村委会公布女性避孕方式
3月13日,媒体曝光东莞某村委会公布村民避孕方式,公布内容除了当事人姓名外还包括配偶的姓名、详细的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子女数以及节育措施等项目。有村民认为此种做法涉嫌侵犯个人隐私。当地计生部门回应称公布是为了监督工作的需要,但未来将规范公布内容。
2.茶陵县人民医院120索要天价费用
3月中旬,湖南茶陵县人民医院120急救车向患者家属索要天价费用,拖延致病人死亡的事件在网络上曝光,并被媒体广泛报道。医患双方各执一词,患者家属谴责医院违规收费,见死不救。医院则指责患者家属使用暴力,动手打人。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B.企业舆情案例分析
1.聚美优品深陷售假“罗生门”
3月初,由乐蜂和聚美优品掀起的化妆品促销大战刚刚落幕。近日,关于网购化妆品掺假的新闻就闹得沸沸扬扬。先是中消协透露去年网购化妆品售假问题严重;接着一位自称“聚美优品前员工”的网友又在天涯社区爆料称,聚美优品的大牌化妆品出自广东某山寨专业地,假货比例高达90%;同时,丽人丽妆CEO黄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网上销售的化妆品80%都是假货。”一时间,网购化妆品成了众矢之的。面对假货质疑,聚美优品掌门人宣布,联合巴黎欧莱雅、资生堂等40多家全球知名品牌和渠道商代表共同签署中国化妆品店商真品联盟自律倡议书,并提出“五个坚决”。尽管如此,舆论对于聚美优品的质疑依旧没有减少,导致聚美优品营业额骤减。
2.宜家频陷食品安全**
涉警网络舆情案例分析 篇7
关键词:网络舆情;引导;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53-02
随着全球化推进,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种深刻的变革下,网络时代的鲜明特点和独有规律对各级政府管理也势必产生巨大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阶段,是社会经济等各方面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大量社会问题使得各级政府在应对和处置网络舆情方面常常显得较为被动,特别是社会突发热点事件以及由此产生的网络舆情危机,影响了社会稳定、政府公信力和形象。
一、网络舆情的发展现状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是公众对某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意见在互联网上的公开表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网络舆情的发展现状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庞大的网民规模极易引发网络舆情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中国手机网民已达到4.2亿”,其中53.2%的网民的个人月收入不超过2000元。另外,“高中和大专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普及率已到了较高水平”“网民的增长动力来自低学历人群,截至2012年底网民中小学及以下人群占比提升至10.9%”。这些来自于不同收入阶层的网民,受教育程度不尽相同,对于同一个事物会倾向于听取自己容易接受的某些侧面,必然在网上出现各种的言论和情绪。
2.网络舆情发展日趋多样化
一方面受过高等教育劳动者比普通百姓知识丰富,他们对社会现象和现实问题更具有强烈的发声冲动,并且善于运用最新的网络舆情工具。这让网络舆情多了不少深度和理性。另一个方面,每个网民对国家政策、法规、社会、经济、民生,以及网民自己的身边事等方方面面都能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3.网络舆情已成规模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逐渐全面地渗透到生活工作中,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特别是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的广泛运用,通过网络来表达舆情已成为信息时代的新型和时尚实用的生活方式。
二、当前网络舆情引导中存在的问题
1.网络管理不够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亟须完善
虽然政府已经逐步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加强网络管理,但仍然难以有效应对发展迅速、情况复杂的网络事件,对网络舆情的监管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此外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制度不健全、网络监督机制不完备、网络协商机制缺失等等问题也使得网络舆情的引导效能无法充分发挥。
2.相关单位重视仍有不足,危机意识有待提高
目前政府部门和官员对网络舆情均已重视,对不良舆情对社会稳定产生的危害也普遍有所认知。但与之有关的社会团体、电信运营商、网络运营网、各类媒体等相关单位却存在着淡漠的心态,对自身在网络舆情引导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危机意识淡薄,在舆情爆发时,不但不能正确有效地引导舆情,发挥他们的正能量。反而会推波助澜,加剧舆情的升级和传播。此外政府部门仍然存在着责任落实不到位,推诿扯皮现象。
3.相关单位交流沟通尚有不足,协调联动机制必须加强
政府部门之间、政府部门和网络运营等相关单位之间,网络运营商与电信运营商之间等仍然存在信息交流互通不够,许多资源无法及时共享,从而不能很好地根据现有信息准确判断和预测网络舆情的发展变化,对网络舆情的可能造成的心理情绪影响和政治影响缺乏正确认识。使得各个部门无法充分发挥正确、高效的引导,因而,当不良网络舆情发生时,政府的权威信息发布迟滞缺位,或者语焉不详,使谣言乘虚而入,造成事态不断扩大。
4.网络舆情引导方式仍有不当,人本思想需要加强
网络舆情的形成,往往与相关部门和人员处置失当密切相关。在网络舆情初发时期,相关单位特别是一些政府部门和官员反应滞后,而在面对不断增温的网络舆情时,相关政府部门和官员或者漠视舆情的恶化,致使矛盾不断积累,网络舆情进一步激化。
5.事后总结和反馈相对缺乏,追踪和反思机制需要健全
随着网络舆情数量的不断增加,许多舆情的产生机理、爆发成因、消弭过程已经被广泛认知,相应的引导方式和手段也日趋完善。然而新情况、新问题也在不断出现。所以舆情消弭后的总结和反馈仍然不能放松,同时对舆情结束后的追踪也要重视和加强。
三、加强网络舆情引导的对策分析
网络舆情危机爆发,对政府权威和形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要必须提高网络舆情引导的有效性,针对性。
1.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增强政府正面引导舆论的能力
政府网站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就应切实树立以群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进一步推进政府上网工程建设,完善当前政府网站的建设,使公众不管在平时还是网络舆情发生时,网民都能首选登录政府的门户网站获取信息,从而实现政府网站在网络舆情危机中的信息主导作用。为此,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提升政府网站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提高政府网站的公信力,吸引更多网民关注政府网站的发展和信息的变化。其次,政府部门要继续完善官方门户网站。不断拓展服务功能,以门户网站为基点,加快电子政府建设,从而使网民愿意将政府网站作为信息接触的发源地。再次,要加强政府官方网站沟通公众与政府部门的桥梁功能。增加完善网络论坛的互动沟通渠道。在重大网络舆情事件中,不断通过政府网站发布权威信息,并及时回应网民质疑,从而增加人们对政府网站的信任度和依赖感。
2.建立网络舆情研判机制,及时掌握舆情动态
建立政府网络舆情研判机制,这一机制包括网络舆情的信息收集、信息分析、网络舆情发展方向的预测等环节。可以委托专业社会调查机构开展专题性社会调查研究,掌握现实动态和社会基本面的反响,从而敏锐捕捉和追踪一些带有苗头性、倾向性或群体性的问题。通过分析判断找出这些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提出解决问题,引导舆论的对策和建议。
3.加强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的落实
当前各级政府已经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发言人制度,从而在保证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政府权威方面均已发挥重要作用,但应对的即时性、消除虚假信息的针对性等方面仍有不足,需要继续加强。
4.及时处理网络舆情事件,树立诚信透明的政府形象
任何信息只要第一时间占据了人的头脑,其后的信息,无论是多么正确和合理,都很难改变前面信息的地位和影响。因此,政府要在网络传播中获取主动地位,主导网络舆情的走向,关键就是如何保障政府的信息能第一时间进入人们的头脑。也就是说,当网络舆情危机出现后,政府要能第一时间发布权威的信息,同时保障该信息的准确性和易接受性,并通过有效渠道能使公众在最大范围和程度上了解该信息。
5.加强网络评论员建设,建立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网络评论队伍
在交互开放的网络中,网络上出现大量虚假信息和极端言论,受众无所适从,他们对于评论权威的依赖会更强烈。在我国大部分论坛的参与群体中“意见领袖”是必然存在的,他们文字表达能力强、分析问题深刻、有独特见解的网民的发言往往影响甚至左右其他网民的看法,进而对整个论坛的舆论方向起到了引导、控制的作用。
6.加强网络搜索引擎的合理运用
当前,搜索引擎已成为网民无法分割的网络使用工具,因此,政府应加强对搜索引擎的控制和管理,网络有句流行语:内事不决问百度,外事不决问谷歌。作为一种国外企业提供的谷歌搜索引擎,我们可能需要国家层面的动作来实现对其进行合理合法的监管,但在百度上,政府完全可以和百度公司联手,从而在搜索有关网络舆情事件信息时,减少或杜绝负面报道特别是带有明显噱头或煽动性的负面信息,从而保证公众能够获取到真实信息,并引导公众舆论向理性、平和发展。
7.加强领导干部网络舆情的引导能力
当前,网络舆情对社会造成的冲击愈来愈大,危机事件高发、频发,所有这些问题的处理直接考验着各级领导干部化解突发事件的能力。“学会正确处置网上舆情危机,已经成为当前地方党政干部面临的避不开、躲不过的现实课题。”为此,首先要提高领导干部了解并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能力。只有掌握了相关技术才能认识并掌握网络舆情的动态,了解民意,并发挥良好的引导效应。其次,要学会换位思考,跳出网络看网络,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网络舆情的引导。最后,要掌握引导网络舆情危机的技巧,充分发挥宣传部门的舆论引导优势,借助诸如论坛、微信、微博等现代化的传媒手段,加强与网民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及时化解网络舆情,转为危机。
8.完善网络舆情联动机制
所谓网络舆情的联动机制,指政府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职能机构,通过对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应对三个环节的全面掌控实现对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与控制。在监测环节,网络舆情引导的重点在于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内容、走向、价值观等方面的监控,对可能引起负面效应的网络舆情进行及时汇总与分析;在预警环节,网络舆情引导的重点是研判,为接下来可能发生的网络舆情走向做好各种应对准备;在应对环节,网络舆情引导的重点在于通过相关政府部门的行为控制、化解舆情危机。
参考文献:
[1]丁菊玲,勒中坚.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形成因素分析[J].情报杂志,2011,(9).
[2]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1).
[3]张丽红.试析网络舆情对网络民主的影响[J].天津社会科学,2007,(3).
[4]张玉强.网络舆情危机引导策略研究[J].理论导刊,2012,(1).
[5]王克群.网络舆情的研判与应对[J].长白学刊,2010,(1).
[6]方娜.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机制初探[J].新闻世界,2012,(2).
【涉警网络舆情案例分析】推荐阅读:
涉警网络舆情01-04
涉警网络舆情处置预案09-08
论涉警网络舆情的窘境与引导策略06-12
网络舆情分析师07-08
网络舆情系统分析复习资料06-19
MNPOS:军事网络舆情分析系统研究07-15
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汇集分析机制11-07
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探讨06-15
社交网络之网络舆情05-28
网络舆情引导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