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声声慢教案(通用10篇)
李清照词声声慢教案 篇1
《词七首·声声慢》教案
教学要点:
1.通过解决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2.精读《声声慢》,了解李清照及其婉约词的特点;感受词中浓浓的愁情;掌握叠词的妙用、口语化的色彩及情景交融等表现手法。教学重点
1.了解词的韵律和章法的基本特点。
2.引导学生品味词的意境和语言。 教学难点
1.鉴赏词作的意境及采用的艺术手法。
2.领会每位作者在词作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和词的不同风格。教学过程:
一、复习
背诵上节课的内容
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引入李清照其人。
二、新课教学
一、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礼部员外郎,是当时著名的学者。母亲知书能文。丈夫赵明诚,宰相赵挺之之子,历任州郡行政长官。夫妻志趣相投,婚后生活美满,搜集了大量金石书画,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南渡不久,赵明诚病死,她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下,她又在浙东亲历变乱,只身飘泊于杭州、越州(今绍兴)、台州(今临海)和金华一带,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此后即在孤寂中度过晚年,怀着沉痛的家国之思,在极度的愁苦中死去。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她好学多才,工诗能文,所作诗尤为宋朝一大家。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反映她在少女少妇时期的美满生活,表现她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以及同丈夫的相思离别之情。这些词韵调优美,热情明快,天真活泼,而又委婉含蓄。后期词主要写她在离乱中的孤独生活和国破家亡的悲苦心情。深厚的故国之思,凄苦的身世之感,一并倾注在她的作品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生活,风格突变,社会意义也扩大了。《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她后期词的代表作。由于她后期遭遇的不幸和女性的脆弱,词的情调显得过分低沉。她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奇、移情于物,还善于用白描的手法塑造出鲜明动人的形象。语言上能够创新,用语清新浅显,音节自然流畅,雅俗共赏,艺术上有独到之处。作品有《潄玉词》。
李清照轶事
“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之事(即赵明诚之所谓“词女之夫”也。)
二、教师讲解
这首词的起句,连下七对叠字。“寻寻觅觅”者,寻而又寻之义也。女词人不相信丈夫已经死去,在恍忽中她觉得丈夫仍在家中,于是不停地寻觅他,一处寻不着,再去另一处寻找。然而死者不会复生,如此反复寻觅,其结果只能是:“展转眄枕席,长簟竟床空;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潘岳《悼亡》诗句)至此,女词人自然会觉得眼前景况“冷冷清清”,毫无生气。在这样的景况中,一幕幕令人伤心的往事在脑海里浮现出来,“凄凄惨惨戚戚”之情便油然而生。由此可见,这七对叠字极其生动而细致地刻画了女词人丧夫后的心理过程。表现了她深深的悲哀。也有人认为词作总写晚年凄凉。
女词人在道出悲戚之情后,便想到了“将息”。“将息”,字面上的意思是保养身体,而深层意思则是要抑止自己的悲痛情绪,恢复到平静的状态。然而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眼前的一切景象都会使她产生“物是人非事事休”的念头。因此,词中在“最难将息”一语之下分四小层,一层深似一层地写出她那无止境的哀愁。首先,她想借酒浇愁,却不料大风忽起,寒气砭骨,使她意绪全无,她很清楚,“三杯两盏淡酒”难以驱散她心头浓重的愁云。其次写她在百无聊赖中仰头望天,正值雁群飞过,这又引起了她对往事的回忆。在往日,丈夫不在身边时,看到它们,便会产生“云中谁寄锦书来”的喜悦,而今后丈夫永远不会再给她写信了,此恨又如何能消?再往下,转入写女词人眼前的景物:“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明明是说,女词人有采摘黄花装点案头的习惯,可如今丈夫故去,她再也没有心思这么做了,只是任它自开自落。以至于“满地堆积”,一片荒败景象!最后写女词人独自“守着窗儿”,只盼快些天黑,让所有这些触动她生死殊途之恨的景物都淹没在这沉沉的夜幕里,可偏巧这时候又下起了细雨,点点滴滴,打在窗前的梧桐叶上,也仿佛敲打在她那破碎的心上„„
词的结句“这次第,怎—个‘愁’字了得”,含蓄地点明了全词的主旨,意思是女词人此刻的感情状况决非一个“愁”字所能尽,而是比“愁”要深沉、凝重得多。说它深沉、凝重,是因为这是悼亡之情——这是我们从词中所有的艺术细节中可以察觉到的。但女词人没有明说,也许是不忍心说,她给读者留下了广大的想像空间。
①首先作者连用七组叠词,表现了什么? ②“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怎么样来理解这个句子?
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又怎样了理解这句子?
三、板书设计
乍暧还寒
淡酒风急
凄凉之景
长天孤雁
满地黄花
漫漫长夜
梧桐细雨
愁苦之情
怎一个愁字了得
表现手法:妙用叠词及口语化的色彩
情景交融
四、背诵课文
五、拓展延伸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另一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沈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一剪梅》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李清照词声声慢教案 篇2
一.通过叠字的使用来表达音乐美。
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曾指出说:“用迭字最难”,做到“复而不厌”、“赜而不乱”则更难。而李清照创造的叠字,古人有极口称赞,说它“创意出奇”(罗大经《鹤林玉露》),如“公孙大娘舞剑手”(张瑞义《贵耳集》)、“大珠小珠落玉盘”等。
词开头接连使用十四字组成七组重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女词人在极其有限的文字里,抒写了极其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一,“寻寻觅觅”,是愁妇内心空虚试图寻觅精神慰籍的表现。她所寻觅的,可能是她前期幸福美满的生活,也可能是丈夫当日脉脉的温情,或许也是心爱的文物书画……总之,“寻寻觅觅”二字的重叠,已将国破家亡双重打击的巨痛和难以忍受的哀愁形象地表露出来了。
第二,“寻寻觅觅”的结果却是“冷冷清清”的景象,似乎什么都不存在,一切都已消失。由外及内,仿佛内心也倍觉冷冷清清,浑身顿增难以排遣的凄凉和痛楚。
第三,女主人公的心绪顺势推进到“凄凄惨惨戚戚”上。凄、惨、戚三字本是含义比较接近的,但重叠在一句之内,则极尽强调、渲染之能事,环境的凄冷清寂,内心的悲戚惨痛,种种心绪感受一泻如注。
这七组叠词,构成心理描写的绝唱,层层加浓渲染了愁妇的心理发展过程。并且这七组叠词还具有声律音韵美,更加强了情感的渲染与烘托。这七组词是仄音入韵,且两字一停顿,一个节拍,音量先重后轻。这十四字中,除“觅觅”、“冷冷”四字外,其余十字均为齿音,齿音气短音低,有急促、凄切的情趣,读起来给人以深沉、如泣如诉、如倾如注、似长吁短叹之感,宛如一首哀怨悲戚的乐曲,音乐美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二.通过舌、齿声和四、六字句为主的句式来传达音乐美。
整首词共九十七字,其中用舌声的共十五字,为:淡、敌他、地、堆、独、得、桐、到、点点滴滴、第、得。
使用齿声的共四十二字,为:寻寻、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时、最、将、息、三、盏、酒、怎、正、伤心、是、时、相识、积、憔悴损、谁、守、窗、自、怎生、细、这次、怎、愁字。
舌齿声字共五十七字,占本词半数以上。舌齿两声交错使用,犹如啮齿叮咛的口吻,更能表现出女词人内心忧怨惆怅的情绪。读起来明白,听起来也有明显的声调美,充分表现出诗词的音乐感。
此外,本词以四、六字句为主,有的句子加上了衬字,全词的衬字有:怎、也、正、损、到、这。因此,在朗读时,衬字独自作为一个节拍,其他词句均以两字为一节拍,音量基本上是前重后轻。这样的句式、音节、音量及衬字的安排使用,准确地传递了词句的停顿及音乐美,抑扬顿挫,更切合表达凄苦激切的感情。
参考文献
[1].《李清照词鉴赏》, 齐鲁书社。
[2].《李清照研究论文集》, 中华书局。
[3].《李清照词浅论》, 杨敏如,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李清照《声声慢》词赏析 篇3
关键词 叠字 悲凄 渲染 乐章 美心声
宋词,和唐诗一样,都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现存二万首上下的宋词中,佳作无数,词人也不少,但出于社会等各方面原因,女词人却不多,能写出流芳之作的女词人更是凤毛麟角。无疑,李清照是杰出的。她用深厚的文学功力和女性特有的细腻敏锐的感受,为后世留下不少传世名篇。在现存二万首左右的宋词中,虽然不能说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最好,但可以说它是全宋词中屈指可数的最优秀的词篇之一。
一、叠字运用造出奇创意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回溯她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寻寻觅觅”,是说一起床便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想找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而“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一无所获,反被孤独寡欢的气氛所包围,感到“凄凄惨惨戚戚”。象这样使用叠字,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已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后世的词话家都赞赏她这样创造性地使用叠字,罗大經在《鹤林玉露》中说:“起头连叠七字,以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 徐釚的《词苑丛谈》中评道:“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二、层层渲染抒悲凄之情,
接下来一句“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乍暖还寒”说的是什么季节?一般人习惯用这句话来形容早春天气,李清照在这里写得却是秋天的早晨。朝阳初出,故曰“乍暖”;晓寒犹重,故曰“还寒”。“最难将息”是“最难调养、休息”的意思。此句与上文“寻寻觅觅”呼应,说明自己从一清早就不知如何是好。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
“雁过也"三句,是说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头白鸳鸯夫伴飞,唉,雁儿,你叫得这样凄凉幽怨,难道你也像我一样,老年失偶了吗?也像我一样,余生要独自一人面对万里层山,千山暮雪吗?胡思乱想之下,泪光迷蒙之中,蓦然觉得那只孤雁正是以前为自己传递情书的那一只。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旧日传情信使仍在,而秋娘与萧郎已死生相隔,人鬼殊途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一奇思妙想包含着多少无法诉说的哀愁啊!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里的“憔悴损”是指黄花而言,还是指人而言?正确的解释是指人。“黄花堆积”即菊花盛开,自己由于忧伤愁苦而憔悴瘦损,无心摘花。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
急风欺人,淡酒无用,雁逢旧识,菊惹新愁。“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孤孤单单地靠着窗儿,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呢?真是苦到了极点。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却又下起雨来。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无边丝雨细如愁,下得人心更烦了。再看到屋外那两棵梧桐,虽然在风雨中却互相扶持,互相依靠,两相对比,自己一个人要凄凉多了。梧桐叶落,秋色愁人,细雨靡靡,更添愁绪。这里将凄凉的景色与痛苦的心情交融在一起了,使词的意境更为深远。
三、以声摹情展乐章之美
综观李清照这首《声声慢》,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从遣词造句方面来说,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前人一致赞赏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了这么多的叠字,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言道:“李易安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上十四叠字,则出奇制胜,真匪夷所思矣。”。后来有不少词曲仿效这种写法, 都不如她用得出奇制胜而又自然生动。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等语,几乎纯属白话,写的又都是普通的日常生活,却典型地表现了作者晚年孤独无依的生活境遇。词调取名《声声慢》,声调上也因此特别讲究,用了不少双声叠韵字,如将息、伤心、黄花、憔悴、更兼、黄昏、点滴,都是双声;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都是叠韵。李清照作词主张分辨五音,此词用齿音、舌音特别多:齿音四十一字,舌音十六字,共计五十七字,占全词一半以上的篇幅。尤其是篇末,“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余字中,舌、齿两声交加重叠,看来是特意用啮齿丁宁的口吻,来表达忧郁惝恍的心情。这些,都是经过惨淡经营的,却绝无雕琢的痕迹,同时,用心细腻而笔致奇横,使人不能不赞叹其艺术手腕的高明。
总而言之,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是一篇言愁绝唱,凝聚着词人对北宋亡国、丈夫壮逝的幽愁暗恨和破碎心声,它的血泪交迸、感人至深之处,令注家甚至指认它是作者晚期的“悼亡之词”。它表现了一个女词人言必己出、多含妙悟的极其敏锐精致的语言感觉,简直可以看成一种深度生命体验和鲜活的语言学相融合的标本。李清照不愧为李清照,易安词不愧为易安词。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 篇4
1、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在多诵读、多分析、多联系比较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本词的艺术特色。
2、设计特色:联系作者的生平与其他作品感受本词中沉重复杂的愁情;联系法国诗人克洛岱尔的译文感受本词的艺术特色;通过联系本板块其他词及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练习认识婉约派词的风格特点。
二、教材分析
1.《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
(1)基本要求:结合作者的身世遭遇理解《声声慢》中语言和情感抒发的一致性;背诵《声声慢》中的名句;能运用常见的鉴赏术语对作品进行鉴赏。
(2)发展要求:体会并总结本板块四首词在选材和写法上的共同点,从而认识婉约派词的风格特点。
2.(1)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声声慢》中的“愁”的感悟和表达如此沉重复杂的愁的表现手法。
(2)本课内容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声声慢》又是其后期的代表作品,故通过对本词思想内容与表现手法的分析,有助于加深对李清照其人其作品和婉约派风格特点的认识。
3.本课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初中教材有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在内容情感和写法上难度相应低一点。联系与比较,有助于加深对李清照其人其作品的理解。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对李清照其人其词和婉约派词有一定的接触,但对李清照其人其作品和婉约派风格特点没有深入明确的感受。
2.学生在意象和表达“愁”的表现手法的理解上会有一定难度。
四、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生平,联系她的其他作品理解她的“愁”。
2、分析词中情感的表现手法: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叙抒情)结合,感受本词的艺术特色。
3、比较阅读,感受婉约派的艺术风格,提高分析鉴赏能力。
五、重点难点
1、作者沉重复杂的“愁”
2、作者表达情感的表现手法。
六、教学方法:
1、诵读法: 扫除文字障碍,初步品味字、词、语的妙用;
2、研读法、点拨法 :师生共同探究,寻求文字背后的知识,品味李清照语言的独特魅力;
3、比较鉴赏法: 进一步感受作品,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能力。
七、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
(1)诵读课文,疏通文意,初步感受。
(2)提出预习中遇到的字词句文意等方面的疑问。
2.教师的教学准备:与上课相应的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以《如梦令》导入
1、诵读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此词写了词人怎样的感情?——(乐。写的是李清照早年在家乡溪亭游玩时的情景。通过这首词,我们看到了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无忧无虑的生活和闲适的心情。)
2、诵读《声声慢》。
此词写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哪里直接传达出来了?(“愁”;“怎一个愁字了得”)
3、作者两首词表达的情感怎么会有如此的不同?她在写《声声慢》时怎会有如此浓重的愁呢?联系其生平运用知人论世法去理解。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杰出的女词人。父亲李格非很有学问,母亲王氏知书能文,文学气氛浓厚的士大夫家庭造就了李清照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成就。公元11,李清照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夫妻二人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仓皇南渡到建康。二年后,(公元1129年8月18日)在赵明诚奉诏赴湖州太守任的途中,因中暑不治身亡。此后,李清照孤身一人,同南渡流亡的难民一样,漂泊在杭州、绍兴、台州、温州、金华一带,始终无安身之所,过着动荡无定,孤苦伶仃的寡居生活,最后在颠沛流离中死于杭州。
前期悠闲的少女和少妇生活使她前期的词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后期的词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声声慢》属于哪个时期的作品?(后期。悼亡之悲、流亡之苦、故国之思、亡国之痛、理想破灭后的失望交织而成的愁苦,“怎一个愁字了得!”)
(二)朗读,初步感受。
1、生齐读。
2、听录音朗读。
录音朗读有何可借鉴之处?(词中平声音字较多,平声音的延长性使感情深沉苍凉。故朗读时用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以传达深沉的愁苦情感。)
(三)全词赏析
1.作者怎样传达她那沉重的愁苦的?
明确:直接抒情:“凄凄惨惨戚戚”、“怎一个愁字了得”
间接抒情:①借叙抒情:“寻寻觅觅”、“守着窗儿”;②借景抒情:上阕有淡酒、急风、过雁,下阕有黄花、梧桐、细雨。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反映词人心中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环境孤寂,心情空虚,无可排遣寄托,就像有什么东西丢掉了一样。这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生活,可能是丈夫在世的爱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者别的什么。它们似乎是遗失了,又似乎本来就没有。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一种“寻寻觅觅”的心思来。只这一句,就把她由于敌人的侵略、政权的崩渍、流离的经历、索漠的生涯而不得不承担的、感受的,经过长期消磨而仍然留在心底的悲哀,充分地显示出来了。心中若有所失,要想抓住一点什么,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所得到的仍只是空虚,这才如梦初醒,感到“冷冷清清”。此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情,或者说,由环境而感染到心倩,由外而内。接着“凄凄惨惨戚戚”,则纯属内心感觉的描绘。由冷清的环境过渡到惨戚的心灵。
开头三句,由浅入深,文情并茂地描写出女主人公寂苦无告的凄凉心境,为全词打下了哀婉凄凉的情感基调。
3、紧接着词人写悲苦心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天气。“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本应说由于环境不佳,心情很坏,身体也就觉得难以适应。然而这里不说环境之冷清,心之惨戚,而独归之于天气之“乍暖还寒”。
4、这愁苦如何排遣?结果如何?(喝酒、看天空,结果愁更浓重。)
明确:(1)本应说借酒浇愁,但愁仍难排遣。可此处不明说,却言淡酒不足以敌急风。用意上含蓄,行文上腾挪。其实,这仍是开头三句的延伸。所谓情在词外。
风之急可见身之冷、心之凄,例“风急天高猿啸哀”。
酒之淡更显愁之浓重:借酒消愁尽管愁更愁,但最起码有醉时的片刻解脱,而酒不管怎么喝却片刻都压不了悲愁,是酒太淡还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晚来风急”,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南宋词鉴赏辞典》作“晓来风急”,哪个贴切?(能自圆其说即可,锻炼对整首词的感受能力、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明确:①“晚来风急”承前“乍暖还寒”,秋天的晚上与白天温差较大,喝酒一般在晚上比较多,且夜晚更显凄苦,衬托愁苦的浓重。
②“晓来风急”,古人有晨起喝扶头酒的习俗。下阕的“独自怎生得黑”、“到黄昏”与之照应,白天尚且无法排遣愁苦,更何况是凄苦的漫漫长夜?一天到晚都在受愁苦的煎熬,甚至接下来的夜晚,也许第二天又是如此,“晓”使愁苦煎熬的时间显得很长,可见其浓重。
(2)意象“雁”如何理解?
明确:“雁”点明秋,象征离愁。例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似曾相识”如何理解?
明确:① 勾起思乡之愁、亡国之痛:因雁到秋天,由北而南,词人亦是北人,避难南下,似乎是“旧时相识”。雁可以回到北方,人却只能客寄江南,“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就更增加了词人的天涯沦落之感。
②流露悼亡之悲:过雁不正是以前经常为词人传递相思之情的那一群过雁吗?(《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过雁还是那只过雁,只不过物是人非,收信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人世了。所以看到过雁不禁悲从中来。
5、紧承上阕仰望天空,下阕作者如何排遣愁苦?(“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作者俯视地上黄花)
“满地黄花”:史正志《菊谱》“菊草本也,以黄为正,所以概称黄花。”
如何理解“如今有谁堪摘”?
明确:(1)“有谁堪与共摘”:当年也曾与丈夫“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而今“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得似往时。”又勾起悼亡之悲。
(2)“有何可摘”:菊花虽然曾经开得极其茂盛,甚至在枝头堆积起来,在往年,一定要在它盛开时摘来戴在头上,而今,谁又有这种兴致呢?你看,它们都抱枝枯萎了。枯萎凋零的菊花多象自己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
6、“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不能看天空过雁,不想摘地上黄花,只好孤孤单单地靠着窗儿,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呢?真是苦到了极点。黄昏尚且难熬,那么漫漫长夜又将如何度过呢?一种凄清的苦况蕴含于平淡语言之中,发人深思。
7、如何理解意象“梧桐”、“细雨”?
(1)梧桐叶落,秋色愁人。例“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2)雨丝象征愁丝。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壮志难酬之愁)“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李煜《相见欢》
梧桐一叶知秋,本身就是牵愁惹恨的事物,再加上淋淋漓漓的凄苦的秋雨,不仅滴在耳边,更滴向心头。
8、结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是对前文的概括,“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等这些情景,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然而哀愁又何止这些呢?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悲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概括得尽呢!?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眼前这一切使词人的哀愁重重叠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形容,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铺垫、渲染、对比,而是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甚咀嚼。相形之下,就连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逊色了。因为李后主的愁还可形容,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的。
9.再次有感情的朗读全词。
(四)比较阅读:
法国诗人克洛岱尔将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作了改写,标题也换成了《绝望》。
呼唤!呼唤!
乞求!乞求!
等待!等待!
梦!梦!梦!
哭!哭!哭!
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
仍然!仍然!
永远!永远!永远!
心!心!
存在!存在!
死!死!死!死!
比较《声声慢》与《绝望》,就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谈谈看法。
明确:《绝望》直露,号叫,直抒胸臆,声嘶力竭。未选取任何意象。
《声声慢》较为含蓄,多避免直接抒情,借事借景抒情,讲究言外之意,言外之旨,讲究意象的选择,含蓄蕴藉。
小结:改写的诗,完全抛开了原作所有的自然意象而只剩下抽象概念的声嘶力竭的呐喊,显得直白浅露,并显得情感“泛滥成灾”。尽管痛苦绝望的情感(愁绪)是相同的,但已面目全非了。
九、板书设计
直接抒情 “凄凄惨惨戚戚”“怎一个愁字了得”
间接抒情 借叙抒情“寻寻觅觅”“守着窗儿”
借景抒情 淡酒、急风、过雁
黄花、梧桐、细雨。
十、作业设计
1、背诵《声声慢》
2、思考课后练习4(page68)
3、比较本板块四首词,总结其艺术上的共同特点。
声声慢 李清照课件 篇5
有人认为作于南渡以后,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去世,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李清照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品味叠词的作用。
2、解读词的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整体感受词的意境美。
3、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体会其后期的愁情。
(二)能力训练点
1、熟读背诵全词。
2、理解词中的意象,体会其情感,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三)美育渗透点
感受词的意境美,体味词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背诵全词
2、品味叠词的作用。
3、解读词的意象,整体感受词的意境美。
三、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李清照后期作品中所体现的“愁”之内涵。
四、教学方式:诵读品悟 点拨探讨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导入
课前播放《一剪梅》mp3至上课,(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气氛,让生更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这么美的音乐把我们一起带进了课堂,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曲的歌名是什么吗?(学生:《月满西楼》)歌词化用了哪位词人的哪首词?(李清照的《一剪梅》)那咱们一起来背背这首词。
《一剪梅》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了千前北宋年间那个秋天,凉意微微,鸿雁南飞,花飘水流,西楼月满。在这首词中大家觉得李清照的情绪若要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是何字?(生:愁),如果在这个“愁”前面加上定语的话,应该是怎样一种愁?(生:相思之愁,蜜甜的愁,闲愁),在李清照的前期代表作《一剪梅》中,作者表现出的是一种闲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解读李清照的后期代表作《声声慢》中的无限愁情。
二、美读
1、请一个同学有感情朗诵。
2、对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诵,你觉得哪些地方可以读得更妥当完美些?
3、放录音,听名家的示范朗诵。
4、全班同学有感情地齐读。
二、鉴赏:
(一)一提到《声声慢》,我们首先会想到哪一句诗词?(学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如果把“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换成“寻觅、冷清、凄惨”好不好?为什么?
1、逐句分析
①寻寻觅觅
(老师点拨:当时的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她在寻觅什么呢?往日欢笑的岁月,流亡前的太平生活,丈夫在世时的爱情,其它心爱之物,但却又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找。)
板书:动作——茫然 (应该读出一种缓慢、迷茫的感觉。)
②冷冷清清:
(老师点拨:寻觅无果,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处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
板书:环境——清冷 (应是轻读、降调。)
③凄凄惨惨戚戚
板书:心理——凄厉 (应该读的一字一顿,字字泣血)
开篇奠定了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
2、归纳要点
①增强音乐美 ②曲尽思妇之情
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的论说,最能传其美妙:「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用以『寻寻』;寻寻之未见也,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用又『觅觅』;觅者,寻而又细察之也。觅觅之终未有得,是良人真个去矣,闺闼之内,渐以『冷冷』;冷冷,外也,非内也。继而『清清』,清清,内也,非复外矣。又继之以『凄凄』,冷清渐蹙而凝于心。又继之以『惨惨』,凝于心而心不堪任。故终之以『戚戚』也,则肠痛心碎,伏枕而泣矣。似此步步写来,自疑而信,由浅入深,何等层次,几多细腻!不然,将求迭字之巧,必贻堆砌之讥,一涉堆砌,则迭字不足云巧矣。故觅觅不可改在寻寻之上,冷冷不可移植清清之下,而戚戚又必居最末也。
(二)、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当作者带着满眼的忧愁来观察周围的事物时,“物皆着我色”,请问作者在词中选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学生:淡酒 晚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词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意象来抒写自己的“愁”呢?
1、三杯两盏淡酒
①列出有关“酒”诗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消愁愁更愁”
“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拙酒杯”( 杜甫《登高》)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问:为何说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②得出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2、“怎敌他晚来风急”
①列出有关“秋风”诗句:(“秋风”意象略讲)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李清照《声声慢》诗词赏析 篇6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注释
①将息:将养休息。
②怎生:怎样,怎么。
③这次第:这一连串的情况。
李清照《声声慢》诗词赏析
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李清照的一生中,能够传神地表达出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非她的《声声慢》莫属。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词中,这是一首不可多得的词,它在描写女性内心情愫的深刻,曲折,细腻等方面无人能及。它是一首不同凡响之作,词史上的一朵奇葩。
《声声慢》十分精美细致地表现了一个妇女在秋日从清晨到黄昏一整天孤独寂寞,凄楚悲哀的心绪。这种哀伤之情那样深沉,悲剧气氛那样浓厚。因此,可以认定是李清照晚年之作,与其前半生词中那种贵族少女天真无愁之气不同。这分明是从一颗破碎的心中迸发出的渗着血泪的深愁巨痛,曲折地然而典型地概括了作者南渡之后飘零的生活,凄凉的处境和充满着哀愁的内心世界。尽管这词没有直接反应当时的社会现实,但它决不是单纯的只是作者自我心态的描写,而是以一个黑暗时代的牺牲者的悲剧间接地体现了历史的悲剧,从而具有一定的时代色彩,所以表现的这一特定的深沉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也具有了社会典型意义和审美价值。
这首词的上片,集中写愁苦难禁之状。作者一下笔就直抒胸臆,以抒情开篇的词并不罕见,但像这首词起笔便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句连用七对叠字,实属属罕见,这十四个叠字,将一种愁苦难堪之情,自胸腑中喷薄而出,立即强烈的地震撼了读者的心弦。“寻寻觅觅”四字即包含了作者流亡以来不幸之遇,又极准确。传神地表现出她在极度孤独中那种若失若有,茫无所措,要抓住一点什么的精神状态。后十个叠字既写环境又写情,将难以名状的复杂感情发展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一层层写来,多么细腻曲折,十四个字一气而下,笼罩全篇,定下了感情基调,使以后逐次出现的景物,都染上浓重的感情色彩。
接着,作者集中写孤独难耐之情。“这次第,怎一个愁了得。”作者在最后收束以上几层可伤之事,与开篇十四字下下呼应,终于点出一个“愁”字,感情的分量非常沉重,更妙的是:全篇写愁,未了都说,这情景,用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得尽呢?这样,在结尾一句又把诗意推进一层,犹如异峰突起,遥指天处,使通篇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李清照《声声慢》两篇译作之比较 篇7
因为这首词独特的艺术魅力,许多译者试图将其译成其他文字。其中许渊冲先生的译作是一个广为流传的英译版本,在一些专业翻译教材上也选录了这首译诗。许先生的译诗应该说是很出色的,相当传神地表达出原作者的那种孤苦无依、寂寞惆怅的心情。然而当我阅读了刊登在《中国翻译》2002年第三期上的朱纯深先生的译作后,就我个人感觉而言,朱先生的译作似乎更为出色一些,读来更能让读者立刻陷入原作所营造的那种孤独悲凉的气氛中,紧紧抓住读者的心,让读者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下面,我试着将两位译者的译作就某些方面作一个比较,从而逐步发现两篇作品的不同之处。
《声声慢》首先,开头连用十四个叠字,其用字既非常本色自然,于舌齿音交切中传达出吞愁忍恨的苦涩,又富有层次感地展示一种绝望的精神状态,一种追求成空的人类悲剧体验的基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其平仄为“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寻寻觅觅”,声音从低升高,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孤独徘徊的身影在眼前晃动———她在追寻什么呢?“冷冷清清”,声音由高而下,展现的是一幅冷清凄凉的景象———到处冷冷清清,毫无生气,她一无所获。“凄凄惨惨戚戚”声音又是一个从低到高,然后由高而下的转换,尤其到最后,声音越来越低,音节也越拉越长,使人有快要窒息的感觉,也再一次刻画了作者悲惨凄凉、寂寞惆怅的心绪。对这几句许渊冲先生的翻译是这样的:
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
傅浩先生在谈到他的译诗原则和方法时曾说过:“译诗的意义之准确不仅仅等于原诗散文释义的准确,它还应具备相应的有欣赏价值的诗的外形。”宋词的一大特点是,除了苏东坡的词体及其继承者以外,词中很少出现主语“我”。李清照这首词也一样,全篇没有出现一个“我”字。我认为这一点在翻译时应该被考虑到,因为这是作为一种抒情感怀的词风呈现的。在开篇这几句中,没有多余的一个字,只有十四个叠字,整齐精练。而在许先生的译作中则很难找到原作所含的这种感觉。译者对于叠词的工整性显然没有考虑周到,只是用两句话将原作的意思作了一个解释。主语“I”反复出现,这就失掉了原作中那种恍若隔世、空灵飘忽的感觉。接下来两句亦是如此,只是原作的释义,而并非好的翻译。诗的外形已先被破坏,更遑论声调、情感了。
而相同的几句话,朱纯深先生则是这样译的:
Searching, seeking, endlessly.
Alone, lonely,
Moody, gloomy.
我们不难发现朱纯深的译作确有其独到之处。首先,译文直接采用了动名词和形容词,从而避免了主语的出现,而保持了原诗形式的完整。其次,在翻译诗歌的时候,我们必须使用“和原著同样是最精练的语言,最富于音乐性的语言”,同时又必须克服两个语言上的毛病:“一是语言的一般化,一是语言的庸俗化。”用“searching, seeking”表达“寻寻觅觅”我觉得是很贴切的。因为这种寻觅绝非当真要找什么失掉的东西,而是一种怅然若失、郁结心中的愁绪。“seek”和“search”本身就含有漫无目的找寻的意思,恰好符合词中所要表达的意思,相比之下“look for”的目的性就显得太强了。就“寻寻觅觅”而言,许译采用直接叙述的形式,既显得累赘,又无诗词语言的韵味,而朱译则只用两个词既简洁又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原诗的神韵。
《声声慢》这十四个字我在前面已经提到过,其中包含两次声音从低到高,又从高到低的转变。许先生的翻译似乎没有很多的考虑到原诗的这种音乐性,读起来只感觉一个女子在淡淡地叙述她的忧伤:“I feel so sad, so drear,/So lonely, without cheer.”而朱纯深的翻译读起来却完全是另一种感觉,其第一句“Searching, seeking, endlessly”是一个声音由高到低的过程:寻寻觅觅,却什么也寻觅不到,心情也渐渐跌落,紧接着“Alone, lonely,/Moody, gloomy”又是一个从高到低的降调,尤其是“moody”和“gloomy”两个词如泣如诉,幽怨至极,真是形神兼备,妙不可言。所以我认为朱纯深的译作就开篇几句而言要明显地好于许渊冲的译作。
其次,有一处我觉得属于许渊冲的误译,而朱纯深先生则理解得较好。原词是这样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里存在着一个对于“憔悴损”的理解问题:究竟是“黄花”“憔悴损”,还是看花人“憔悴损”呢?根据唐圭璋先生主编的《唐宋词鉴赏辞典》介绍,此处应理解为作者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而不是菊花枯萎凋谢。对此,朱纯深是这样翻译的:
Massing chrysanthemums, everywhere;
Yet languid and grief-worn,
Who could be out there
Buoyant in gathering mood?
他在这里用“languid”和“grief-worn”形容作者因为忧伤过度而无精打采,应该说理解还是准确到位的。接下来的一句问句诉说了心中的无奈与惆怅。我以为这一段中最妙的一句翻译是第一句,译者使用了一个倒装,并且用一个逗号将其前后分开,这样的一个停顿就好似一个无声的叹息。“everywhere”既说明了菊花的状态,更将原作者那种无奈幽怨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用倒装将其放到最后可说是匠心独运。
在许渊冲的译作中是将“憔悴损”的主语处理成“黄花”。他的翻译是这样的:“The ground is covered with yellow flowers, /Faded and fallen in showers, /Who will pick them up now?”我觉得这里的理解就有了偏差, 虽然一般读者在理解这几句话时都会由花及人, 联想到词人自己的境况, 但是我觉得终不如直接描绘出词人自身的情绪来得好。因为就整篇词的风格来看, 作者一直都在“直来直去, 了无假借”地抒情, 没有必要借用菊花比喻自己。
最后,就整首词的结尾作一比较,也就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是一句反问句:这情形这光景(“这次第”),又怎么是一个“愁”字包括得了、承担得了、说明得了的呢?诸如“怎生得黑”,“怎一个愁字了得”,都属当时口语。言已尽,愁难了,其言外之意,不言而喻,一句看似极平常的话,实际是词人的心碎之辞。其中的哀伤幽怨已达极致,要想翻译好实属不易。许先生的译文是这样的:“Oh, what can I do with a grief/Beyond belief!”我个人认为这句翻译的优点在于使用了反问句的形式,这和原文的形式是相符合的。但是其最大的不足在于对原文那种欲说还休的极度忧伤表达得不够,除此之外,“这次第”,“怎一个”这两个词的意思也没有译出来。可以这样说,原作是欲说还休,但情绪的表达已经完结,而这句译文却没有表达出那种无言以继的无奈,情绪的渲染悄然而止。
再来看朱纯深的译文,这是我个人极喜欢的几句:
What a day,
How can you pack it away
In a single word
DISMAY?
“What a day,”一句感叹所表达出的情感正如“这次第”所感受的一样,而用“pack it away”表示一天将尽则更是绝妙。这一天从起床到黄昏,眼看一天即将过去,作者却始终沉浸在无尽的忧伤哀愁之中,那种无助、无奈、无言的情绪又怎是一个“single word DISMAY”所能包括的。整篇译文以“DISMAY?”结尾,读来让人意犹未尽,荡气回肠。词人似在置疑,似在哀叹,又似在幽怨,看似淡淡一笔,实则拨动读者心弦,让人难以释怀。这样的翻译处理就将原词所要表达的情绪恰如其分地抒发了出来,收到了神似的效果。
以上三处对比是我在阅读了李清照的原词和两篇译文之后得出的一些浅见,当然,两篇译作肯定是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两篇译作都是出色之作。
参考文献
[1]卞之琳, 叶水夫, 袁可嘉.艺术性翻译问题和诗歌翻译问题[M].罗新璋.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659-660.
[2]傅浩.我的译诗原则和方法及作为译者的修养[N].中华读书报, 2002-6-19 (24) .
李清照《声声慢》的凄苦之情 篇8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凄苦之情的第一个层次——“凄凄惨惨戚戚”
一开头就是“寻寻觅觅”,写出词人的精神情状。她在寻找什么,词中没有交待。这失落的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生活,可能是丈夫在世时的爱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者什么别的。词人寻找的结果是寻无所见,求无所得,所得到的仍然只是空虚,这才如梦方醒,感到只是四周的“冷冷清清”。词中的“寻觅”叠成“寻寻觅觅”,是这寻寻那找找的意思。寻找的范围扩大了,次数增多了,程度加深了,就更能表现词人精神恍惚、六神无主的失落感。由于失去的东西多而珍贵,给词人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空虚,也给词人造成了无法愈合的精神创伤。这里的“冷冷清清”既可以看成是周围凄清冷落的环境,也可以理解成词人晚年的心境。接着这种“冷冷清清”的外在感觉渗透到词人的内心,于是凄凉、惨痛、悲切之情一齐涌来,就凝聚成了“凄凄惨惨戚戚”六个饱含血泪的叠字。在此,我们能够很容易地感受到她内心的凄苦、无助和无奈。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这句说明了这是个气候变化无常的时候,天气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然而其内蕴又何止这些呢?联系李清照的生平,可知她在金兵入侵、南渡避难之前的生活一直是优裕、安宁而美满的,而在写作此词时,词人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南方,忍受着孤独和寂寞,特别是对她这样一位体弱多病的人来说,气候上的一点小小的变化,她都能时时刻刻地感受到。词人经受了重重灾难的摧残、重重痛苦的折磨,不仅使她的精神受到很大的损伤,而且使她的身体更为衰弱,本来应该需要得到很好的调养和休息,但是面对这残酷的现实,她想要办到这些却是非常困难的。这让词人的身心一时都难以承受,于是词人想到了酒,想借酒驱寒,借酒浇愁。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古代文人喜欢写风来寄托感情,李清照在这里用秋风渲染孤苦无依的愁情。词人此时面对的是愁多、风寒和心寒,三杯两盏自然难消心中的愁绪,更何况是“淡酒”,不但不能抵挡那一阵紧似一阵的急风,而且更不能消去心中的愁苦。难道酒的味道就真的是那么淡吗?不是。酒性依旧是烈的,只是因为词人的愁太重了,酒入愁肠愁更愁,满心都是愁,致使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就觉得酒味淡了。这一“淡”字,表明词人晚年是何等的凄凉,心境是何等的凄苦。这正如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所写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因而,词人便由这冷清之景生出一种悲凉、惨淡和忧戚之情,“凄凄惨惨戚戚”是其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受。这首词一开始就使人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之中,这也为全词定了一个愁苦凄凉的感情基调。
二、凄苦之情的第二个层次——“独自怎生得黑”
如果说凄苦之情的第一个层次主要是靠触觉来引发词人内心的情感活动,那么凄苦之情的第二个层次就主要是靠视觉来引发词人内心的情感活动。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相传雁能够传递书信,因而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很普遍。同时,由于鸿雁每年秋季南迁,所以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忧伤之感。正当词人独自对酒伤心伤神之时,一群征雁掠过高空,在急风、淡酒、愁绪难消的情景中,它们蓦然闯入,便打破了当前的孤零死寂。但这种感觉不是喜,而是悲。秋天到了,北雁南飞返家,而词人当时正在南方避难,也是由北方到南方的,和大雁有着同样的经历,但是大雁还有家可回,可词人却无家可归。同时,李清照望着似曾相识的大雁,想起了与丈夫赵明诚新婚后不久,赵明诚负笈远游,两地相思。李清照曾在她的词《一剪梅》中写道:“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子回时,月满西楼。”大雁可以当“信使”,如今“信使”尤在,“锦书”难托。李清照此时家破夫亡,即便大雁能传书,也无书信可传,真乃“物是人非事事休”,这自然更令人神伤。尤其是“雁过也”这句话,不仅写得有形,而且也写得有声。长空中那南飞雁一声声凄厉的哀鸣,听起来犹如杜鹃啼血,让词人心痛、心酸、心碎!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词人是爱花的,但是在这残秋之季,词人所见所感的却是:菊花枯萎凋落,落瓣纷纷,堆积了一地,花都憔悴了;不忍看花落,可如今又有谁可以摘花送给自己呢?李清照曾在《醉花阴》中吟道:“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喜爱黄花、采摘黄花、吟诵黄花,多年来已经成为李清照夫妻生活的一部分。而今,夫妻过去生活的影子还在,但花已凋残仍无人与她共采。菊花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它有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在这里,李清照用菊花来自喻,表达自己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同时,李清照表面上写黄花憔悴,无人怜爱,实际上是双关语,喻示自己韶华已去,青春不再。枯萎凋零的菊花多像自己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景,到这里,词人的感情已渐渐融入到了落花之中,对花自怜,不禁又黯然神伤。
在愁绪满怀、万般无奈之下,李清照接着写道:“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急风、淡酒、过雁、黄花这些词人所见所感的事物都是使人伤心之景物,更何况词人是位感情丰富的文人,这样独守窗前,不免触景生情、睹物思人,所以词人只盼天黑,好让这触动她生死殊途之恨的景物都淹没在这沉沉夜幕之中。其实,在这样的境地里,独自一个人怎么能熬到天色暗下去呢?词人凄苦难耐的景象便跃然纸上。
三、凄苦之情的第三个层次——“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人孤单寂寞地守着窗子,忍受时间的慢慢消逝,好容易等到了黄昏,本以为视觉休息了就可以减轻心中的凄苦之情,可是随之而来的听觉却增加了干扰,让词人的愁苦之情无法得以解脱。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秋雨”是我国古代文人写愁的传统手法。梧桐一叶知秋,本身就是牵愁惹恨的事物,再加上淋淋漓漓的凄苦的秋雨,就不免使人顿生凄凉之感。特别是词人对“点点滴滴”四叠字的运用,活现了细雨的连绵不断、愁苦的络绎不绝。正如温庭筠《更漏子》所写到:“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在这里虽然只写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出,这雨点虽然是打在梧桐叶上,可在凄苦的词人听来却又像打在自己的心上,一点点,一滴滴,一声声,是那么强烈,它敲击着、震颤着词人的心扉。莫名的情状,无端的思绪,时隐时显,时起时伏,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没来由地缠绕在词人的心头,简直让词人不能自抑!
无休无止的细雨滴在窗前的梧桐叶上,也滴在词人那破碎的心上,而且愈滴愈深,愈深愈愁,以至于到了不堪忍受的地步。于是,她那凄哀欲绝的心弦终于奏出了绝望的声响:“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是对前文的概括,概括了“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秋雨”等情景,这些情景浸满了词人凄苦的哀愁,然而词人的哀愁又何止这些呢?词人的愁太多太多了。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痛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正如她的词《武陵春》中所写:“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词人这是运用直抒胸臆的手法,直接抒发自己心中浓重的哀愁。这种手法简单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甚咀嚼。相比之下,就连李煜《虞美人》中写到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逊色了。因为李煜的愁还可以形容,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的。也就是说,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首词通篇是愁,然而词人对这一愁情却始终不说破,只是极力烘托渲染,层层推进,由触觉写到视觉,又由视觉写到听觉,营造出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到最后才用反诘口吻“怎一个愁字了得”,把人的忧思愁绪推上了高峰。
综观全词,李清照在这不到一百字的篇幅内将词人南渡后多种不幸遭遇而导致的零乱悲凉的心境展示得淋漓尽致,读之令人心弦震动,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词人把个体的愁苦与忧国忧民的深愁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它倾诉出了词人人生的悲苦凄凉,它呼号出了国破家亡的忧愁惨痛,它流露出了词人特有的爱国情怀。因此,我们可以说《声声慢》这首满含凄苦之情的词,是一曲发自词人灵魂深处的千古绝唱!
改写李清照《声声慢》作文 篇9
对着月儿,段段情絮悠悠的烟直而上,夜色蒙蒙烟里丝丝弄碧,沙沙的随着夜风环旋星空,天那边的星儿,几许才能再见你一眨一亮的眼和那我珍爱的脸庞。为什么?每至穹夜你才和我际遇。
荷塘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便踏上船儿想接近你,明月望着你也看着我。水中映出的月儿冉冉荡过,好像月台花榭,琐窗朱户。我撑着船儿游,你跟着船儿走。为什么柳儿要把你遮住,残云要把你藏起。好闲愁,我对着月儿喊你的名字,羞花般的你又为什么不应我。夏夜里,我只能听到蛙儿对我的回应,难道你就在我身边,对你是在我近旁。如不是这样你怎么会在我梦中楼台上。
轻轻的夏夜走了。
船儿到了彼岸,月儿也躲进了家乡。我的月儿,对你宛如七弦上的琴丝,我的手指,安慰的抚摸着你,你没寂寞。今夜明月在,而彩云归。
乡关的云啊,你见到了吗?
我爱挥毫万字,一饮千钟。如今你已在那一边,水隔的一方。我寄愁与情于字的每一书法,我赋予它生命,把它激活成夜闻的归雁。能让你回到断肠处的烟柳上。不时看到满塘荷色,一朵朵出水荷花如仙子逐现那么灵秀那么诱人,一片片临水的荷叶,圆圆的张着脸,又青又嫩,偶尔冒出一片高立的荷叶,宛然在和我应对在这夜风中。步行在塘边悠长的土路上,垂柳轻轻的梳着我零乱的发丝,此刻,我嗅到柳儿拂起时少有的清香,而我脚下散发的泥土的润味已被躺在了幽静的夜色下。路边不起眼的一隅,有几朵春风渐老而花依颜的野花,含泪水看着它们;不经意间岁月如花。“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
断桥边我想荡痕天涯,霎时,我看到了你的背影,如月的影子中荡起了年长色衰的容颜。冷月无声,而我艰难的走过了桥的另一边。你可知道水那一边的人,依旧在等待归人的黄昏时至。
李清照《声声慢》的艺术特色 篇10
《声声慢》是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晚年代表作之一,这首缠绵哀婉的词体现了她晚年孤苦无依、悲哀愁闷的处境和心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盅淡酒,怎故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声声慢》是李清照难渡后的作品,而在南渡之后她连续遭到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过着长期流亡的生活,因此在这首词中描绘的事物和抒发的感情,展现出了一个百无聊赖,空虚孤寂而又凄苦愁闷的古代妇女形象。因此此词不仅对乱世的揭露和控诉,又有丰富的思想内容,而更有着多种多样的艺术之美。
1.体现出的构思美
在这首词中首先体现出的是构思美,借秋景来渲染愁情,她寻觅什么呢?在寻觅那失去的家园、亲人或是青春吗?也许不是,她只是一种无明确目的下意识的行为,这种行为是由于内心孤独、烦闷、痛苦到了极点而又无从排解所造成的,是由于严重的失落感而迸发出的,而寻觅出的只是冷清与寂聊,还有那染愁的秋景,因为要解愁,所以去喝酒;因为酒解不了愁,所以才感到酒淡风急;因为室内冷清,她去关注外景,抬头望却见秋雁,又想起那失去的家园与失去的亲人,所以低头望菊,看那残落的花,想起自己青春不在,所以只想,一个人独自在窗前闷坐,可又偏偏听见秋雨打落在梧桐上敲打着那无所依靠的心,而这一切想消愁的举动,非但没有消愁,反而是愁上加愁,这就是“有意消愁愁更愁”的艺术结构,因此这种愈相反愈相叠的反迭手法,使读者更加体会到词人的愁情深重。这些常见的事物,烙上了作者独特的感情印记,这就是这首词明显的构思之美。
2.体现出的意境美
这首词主体部分,是通过对淡酒、秋风、过雁、残菊、梧桐、细雨等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词人的凄苦心情,这是最常见的借景抒情方法,写秋天的时候,不是凉,而是寒;不是清新,是萧瑟,是乍暖还寒忽冷忽热变化异常;这里体现出多情女词人细微而独到的体验。写借酒浇愁,巧妙地把它与秋风关联在一起,通过借酒浇愁作用敌不过风添愁力量,把意蕴一下子翻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写秋雁,已经是闻声思旧国,伤心不迭;想不到作者又笔锋一转,借助错觉,添上句“旧时相识”,使最不堪回首的往事――就是昔日与丈夫伉俪相亲的甜蜜生活涌上心头,这样,鸿雁传书的典故就像一把尖刀,戳进她破碎心灵的最痛楚之处;写秋菊,只用其黄花满地、干枯憔悴的本意,足以令人酸鼻,但作者却偏又用暗喻手段,反问语气,将自身化为残菊,将残菊直接比作多情人,竟不知是写菊,写人?菊问,人问?问菊,问人?这期间包蕴了多少身世的慨叹和难言的苦衷!写梧桐细雨本身虽无新意,但将它放在两个直呼告之间,却起到了将愁情推向极端的`作用,像百米赛跑的最后冲刺一样。
说到《声声慢》,几乎无不谈到它巧用叠字的特点,有明代陆云龙说“连下叠字无迹,能手”;清人徐则说“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也”;开头十四个叠字造语奇特,在整体建构中起着统摄全词的作用。这个问题分三层考虑:首先,“寻寻觅觅”,写举动;“冷冷清清”,写环境;“凄凄惨惨戚戚”,写心情。这举动,环境,心情之间是因果循环的关系;因愁苦而寻觅,因寻觅而感到冷清,因冷清而心情更愁苦,因愁苦则更要寻觅因此,叠字的运用,从思想内容上讲,它往往会加重语气,增强感情,突现事物;从艺术技巧来讲,它往往会造成一种急促、跳动、铿锵的音乐效果。我从文学角度看,已经感到了它的委婉、深沉、奇特、美妙。因此到了后来,效仿的人就很多了,比如著名的有曲家乔梦符的《天净沙》,其词为:“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可见其影响深远。
3.体现出的层次美
本词的感情内容,几乎是单纯的一个愁字,这愁情的发展过程,合乎一个女性的心理活动。全词除开头叠词字句外,共七个层次,前四个层次写气候,秋风,过雁,黄花,是连续地通过写景来渲染愁情, 是一个唤起渐进的过程,体现了愁初发时逐步上涨步步迭加的规律,其中间隔用了“怎敌他,晚来风急”和“如今有谁堪摘”两个诘句,体现了愁情不断上涨在语言上的标志。词人想到看过黄花家国恨,身世感己齐集于心,寻觅解愁举动已彻底失败,愁情已达到顶点,于是忍不住发出第一声直接呼告:“独自怎生得黑!”这呼告是愁绪满地的必然外溢。这无疑于火上浇油点火引爆,一下子就引起愁情恨意的总爆发,让全词在又一声撕肝裂胆的呼告中戛然而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所以,李清照的一生是悲剧性的一生,在这样的生命中,悲多于喜,愁重于欢便是十分自然的,因此,李清照《声声慢》不仅有层次、意境、构思、叠字、叠句运用之美,而更不应忽视词中词人那难以名状的悲哀及深沉愁绪。
【李清照词声声慢教案】推荐阅读:
李清照声声慢原文朗诵11-30
李清照词12-11
李清照词3首08-03
如梦令李清照词11-13
试比较李煜与李清照词07-15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08-30
李清照诗词的婉约词风的形成05-19
李清照武陵春教案07-27
李清照一剪梅教案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