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导言》读后感

2024-05-16

《自然辩证法-导言》读后感(精选7篇)

《自然辩证法-导言》读后感 篇1

《自然辩证法》导言读后感

四年前在刚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学科时,我就从心底里佩服前人的智慧,这么高深的东西也能总结出来。因为觉得高深所以感觉晦涩难学,所以也就莫名其妙地产生了抵触。幸亏考研这条路让我又不得不直视这一“高大上”的东西,通过对它深入的学习,更加让我发现了它的不凡之处。于是我在想有没有一篇对它简要概括的文章让我从另一方面了解,满足我的好奇心。终于我遇到了,我满怀兴致地读完了恩格斯写的这篇《自然辩证法》的导言,从中也获益匪浅。

恩格斯作为一个无产阶级哲学家,在自然辩证法导言部分,精辟地阐述了自然科学从产生到当时的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艰难而曲折进程,并预言了未来科学发展的方向。在今天,纵观人类历史的长河,不得不让我们发现,恩格思的预言与现实的科学发展是如此的吻合。同时也不禁感叹他的智慧和伟大以及对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的指导作用。

《自然辩证法》导言告诉我们,每一个科学发现,都是人类通往真理的一大步。从远古时代的愚昧到中世纪的崇尚神学宗教再到如今科学真理的建立都是各个时代不断进步的结果。正如牛顿林耐等人,他们利用他们利用前辈天才的哲学直觉,通过严密的逻辑思维,开创力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奠定了当代自然科学的基石。作为当代的一名研究生,要好好学习前人总结的科学规律,掌握科学严密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推动自然科学继续向前发展。而且,所有的学科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正如马克思哲学中所言:尊重客观实际,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正如导言中所言:“不仅有机界和无机界之间的鸿沟缩减到最小限度,而且机体种源说过去遭到的最根本的困难之一也被排除了。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世界的主题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自然辩证法是揭示自然界存在和演变的一般规律。它是自然界的辩证法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辩证法。只有把握认识自然的一般规律,我们才能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

《自然辩证法》导言告诉我们,没有一个“巨人”不是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没有一个著名人物不曾作过长途的旅行,不会说四五种语言,不在几个专业上放射出光芒。”同时,也没有一个新的理论是可以顺利传播并被承认的,那是无数为了真理而奋斗的先驱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才换来的。“自然科学当时也在普遍的革命中发展着,而且它本身就是彻底革命的;它还得为争取自己的生存权利而斗争。”恩格斯用乔尔丹诺·布鲁诺和塞尔维特等人的事例向我们诠释了这句话。

《自然辩证法》导言还告诉我们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和科学观点。恩格斯运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提供的最新成果,依据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考察了原始星云到星球,从无机物到生命的产生、生物进化和人类起源的过程,并根据物质运动不灭原理,论证了宇宙无限发展过程,阐明了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法,解释了自然科学从产生到当时的发展过程,并预言了未来科学的发展的方向。同时,阐述总结出自然界是运动的、变化的、能量不灭等科学观点。还有,在导言最后部分,恩格斯为我们描述了从宇宙形成最初,到人类形成,最后到宇宙的落幕,这一段无穷时间我们想想都觉得“头大”,而恩格斯不仅描述它们的过程,而且附带上他所总结的猜想,也就是促使这一发展进行的推动力是什么。当然,《自然辩证法》的导言还告诉了我们很多很多,用我的只言片语是很难描述出来的,而我也只是看到了它的冰山一角而已。

总之,自然辨证法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而且也是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只有深入的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我们才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更加深入地研究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可以很好的与自然和睦相处。通过导言的阅读,也让我明白了哲学的伟大所在。之后,我会多阅读一些哲学方面的书籍,去探索浩瀚宇宙那些未知的知识,来增加自己的精神高度,升华自己的灵魂。即使成不了“巨人”,也要让自己尽可能地接近“巨人”。

《自然辩证法-导言》读后感 篇2

一、发展先进生产力奠定坚定的物质基础是实现人之提升的根本前提

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 恩格斯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关于“人的两次提升”的理论。恩格斯所说的人的第一次提升, 指从物种关系角度看, 人通过劳动把人从动物界提升出来。正是由于这种提升, 使人确立了主体地位。那么, 人——“一切动物中最社会化的动物”[1]——是怎样从动物界提升出来的呢?恩格斯是这样论证的: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前提, 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 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由此可知, 是劳动最终把人从猿群中提升出来的。也就是说, 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重要特征在于, 人能通过制造工具进行劳动。制造工具是劳动的一个基本特征, 没有了工具, 劳动对人而言也就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 或者说, 劳动工具已成为人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对此, 恩格斯明确指出:“工具意味着人所特有的活动, 意味着人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反作用, 意味着生产。”[1]恩格斯还把人用以劳动的工具与狭义上的动物工具做了详细的比较, 认为动物工具只是而且只能是动物们身体上的四肢, 如蚂蚁、蜜蜂、海狸就是如此。恩格斯同时还认为, 动物虽然也进行“生产”, 但与人类的生产有着本质区别。动物们利用躯体的四肢进行本能“生产”, 并不会对周围自然界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更不会有目的地给自然界打上“劳动的印记”“只有人才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 因为他们不仅变更了植物和动物的位置, 而且也改变了他们所居住的地方的面貌、气候, 甚至还改变了植物和动物本身, 使它们活动的结果只能和地球的普遍死亡一起消失。”[1]

人类通过工具进行改造自然的过程, 是一个人类不断创造自己发展史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由先进生产力不断替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而衡量生产力水平高低的主要的客观物质尺度就在于生产工具是否先进。也就是说,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突出地表现在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上, 生产工具愈先进, 意味着生产力发展水平愈高;反之, 意味着生产力发展水平愈低。

劳动者作为生产工具的制造者和使用者, 是生产力的主体, 是生产力中活的要素。在生产实践过程中, 人不断地改进劳动工具, 从而不断地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 这一发展过程就是人不断解放的过程。换言之, 工具的发明程度的高低, 标志着人从动物界提升出来的程度的高低, 标志着人的解放程度的高低。反过来,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又制约着人的提升程度和解放程度。从人类发展史来看, 生产工具的每次重大改进都会催生人的新解放, 人的每次解放都大大提升了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也使人类越来越远离动物界。人类只有不断地改进生产工具, 不断地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才能为实现人在自然界中的提升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对此, 马克思明确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 (随着这种发展, 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狭隘地域性的存在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 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 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 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2], 而贫穷的普遍化不会对人的提升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只会加剧人彼此间为争夺生活必需品而展开的斗争。

然而, 人的提升不是一次即成, 第一次提升既没有使人真正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也没有使人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 更重要的是远远没有使人成为完全自主和完全自由的人。对此, 恩格斯做了深入论证, “人离开狭义的动物愈远, 就愈是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不能预见的作用, 不能控制的力量对这一历史的影响就愈小, 历史的结果和预定的目的就愈加符合。”[1]这说明, 人身上动物性的减少即意味着人的社会性的增加, 人就愈能利用自然为自己服务。然而, 在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考察后, 恩格斯又着重指出, “在这里, 预定的目的和达到的结果之间还总是存在着非常大的出入, 不能预见的作用占了优势, 不能控制的力量比有计划发动的力量强得多。只要人的最重要的历史活动, 使人从动物界上升到人类并构成人的其他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的历史活动, 满足人的生活需要的生产, 即今天的社会生产, 还被不可控制的力量的无意识的作用所左右, 只要人所希望的目的只是作为例外才能实现, 而且往往得到恰恰相反的结果, 那么上述情形是不能不如此的。”[1]恩格斯还引用当时最先进的工业国家虽已征服了自然力, 并迫使它为人类生产服务, 使人类生产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以致产生了一个小孩在今天所生产的东西比以前的一百个成年人所生产的还要多得多的盛况, 但带来的最终结果又如何呢?那就是人的劳动日益过度化, 群众的生活日益贫困化, 每十年一次的经济危机日益常态化。显而易见, 恩格斯在这里鞭挞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活动的结果和要达到的目的相背离的异化现象, 这种异化是资本主义社会自身所无法解决的。这种异化现象不解决, 人就不能成为社会的主人, 即人就不能实现第二次提升的目标。

人完成第一次提升后, 又该如何实现自身的第二次提升呢?恩格斯对此做了明确的回答, “只有一种能够有计划地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 才能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 正像一般生产曾经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样。”[1]恩格斯此处讲的“人的提升”, 就是指人的第二次提升, 它是从社会关系角度来理解的。即只有到了能够实现有计划的社会生产的共产主义社会, 人才能在各方面完全实现质的飞跃。也就是说, 只有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之时, 人类才能真正成为自然和社会的主人, 才能真正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才能真正完成提升的任务。

如果把恩格斯关于人的提升的理论和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相结合, 其意义就在于要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 高度重视发展先进生产力, 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各项富国强民政策, 推动社会经济全面进步,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还要从全局统筹好城乡之间的发展、区域之间的发展、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发展、国内与国外之间的发展, 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 形成“五位一体”的协调发展格局, 社会才能实现全面的进步。只有社会全面进步了, 生活于其中的个人才能得到全面的提升。

二、发展先进文化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作为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变化。也就是说,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 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和它相对应。因此, 马克思恩格斯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 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 他们是什么样的, 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 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 个人是什么样的, 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2]此外, 人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 相反,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3]值得注意的是, 人的精神和人的存在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平衡发展的。也就是说, 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并不总是同步发展、相向而行, 物质生活的富有绝不等同于精神生活的富有, 物质生活的贫困也绝不意味着精神生活的贫困。

就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具体情况而言,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了质的飞跃, 一方面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另一方面人们的精神生活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匮乏现象, 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出现了不和谐现象。例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部分人做任何事情只有一个目标——一切向“钱”看, 导致传统价值观的失落;一些人只顾追求物质财富, 精神生活出现真空和空虚现象;一些人为了个人的私利, 不惜做出有损集体甚至国家利益的事情等等。所有这些不良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阻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为了克服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和谐现象, 党和国家提出了许多正确的方针政策来保证和促进全民族精神文明的提升。从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到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再到“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 特别是到十八大, 在高度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 首次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是完全契合的, 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是完全承接的, 是党凝聚全社会价值共识的纽带。当下, 在世界范围中西方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 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以及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使全体国人的心灵得到一次更高的洗礼, 必将使全体国人的精神境界得到一次更大的提升, 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最终实现中国梦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

三、提升人的生态文明意识, 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根基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论述生命起源时曾这样说过:“也许经过了多少万年, 才造成了可以进一步发展的条件, 这种没有定型的蛋白质能够由于核和膜的形成而产生第一个细胞。但是, 随着这第一个细胞的产生, 整个有机界的形态形成的基础也产生了;……而最后……又发展出这样一种脊椎动物, 在它身上自然界达到了自我意识, 这就是人。”[1]

恩格斯认为人是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 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他进一步指出, 人本身其实就是从自然界并和自然界一起长期进化而来的产物, “人也是由分化产生的。不仅从个体方面来说是如此——从一个单独的卵细胞分化为自然界所产生的最复杂的有机体, 而且从历史方面来说也是如此。”[1]自从自然界有了人类以后, 人类便成为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本身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物, 在参与自然界的发展过程中, 一刻不停地与自然界进行着必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也就是说, 是自然界孕育出了人, 人一定要靠自然界生活。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作为自然存在物, 而且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 人一方面赋有自然力、生命力, 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 作为自然的、有形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 人和动植物一样, 是受动的, 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4]“人 (和动物一样) 赖无机自然界来生活, ……人在肉体上只有依靠这些自然物——不管是表现为食物、燃料、衣着还是居室等等——才能生活。实际上, 人的万能正表现在他把整个自然界——首先就它是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而言, 其次就它是人的生活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而言——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4]因此不管人的力量强大到何种程度, 纵使达到“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的境界也不能改变“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 存在于自然界的”[1]的最基本常识。人永远不能脱离自然, 不能生活在自然“之外”, 更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 而只能生活在自然“之中”。

从这个意义上说,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自然界内部的关系, 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自然制约着人的活动, 人只能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去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必须牢记自己在自然界中的恰当位置, 人任何时候都离不开自然, 都必须依赖于自然, 才能使人与自然互利共生,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图景。

摘要: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 《〈自然辩证法〉导言》是一篇占据重要地位且最为完整的文章。今天重读这篇文章, 对实现人之提升与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之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510、508、457、457、457、457—458、458、456、456、51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39、2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82.

《自然辩论法》导言读后感 篇3

我系xx学院研究生一年级学生,在开学的第一节课上,《自然辩论法概论》的代课老师xx就为我们讲了,作为一个研究生,应当好好学习自然辩论法,并深深为今年《自然辩论法概论》课时的减少而感到惋惜,xx老师强调哲学是每一个博士、硕士研究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不管以后是研究还是工作,哲学都对我们有很大帮助,帮助我们认识和了解事物的发展,并帮助我发现新的事物。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哲学,在xx老师的介绍下,我认真阅读了恩格斯的《自然辨证法概论》导言。

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导言,让我对科技、宗教、人类、社会以及宏观宇宙的演变,有了一个客观的了解。让我认识到自然辩证法对于当今人类的发展任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指导我们的思想及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的能力;使我们能够全面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真正把握科学的核心和灵魂。因此我也查阅了其他的材料,写下了这篇写下了这篇关于人类与自然界辩证关系的文章,文章中有很多摘自其他地方的文献,只想以此来表达出我的观点。

人类初始,由于人对大自然的充分依赖,因而形成了人与自然的“感性和谐”。发展到近代,由于人文和科学的力量,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日渐增长,因而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状态。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世界性的生态危机。如今,人们重新审视着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它已成为当今人们在理论和实践中努力探究的主要问题之一。

“崇尚和谐”已是当代人的呼声。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破坏了自然环境,就等于破坏了自己。怀特海认为,当一个实体“能将自己所属的更大整体纳入自身的范围之内时”,它才是它自身;“反之,也只有在它的所有面都能渗入它的环境,即在其中发现自己的同一个

整体的时候,它才是其自身。”人类与自然相互渗透构成一个整体,在这具有整体性的和谐中,才会显现出其自身的价值。

我们以往接受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论断“人定胜天”。但是,人类的社会实践表明,这样的认识并不是最佳理念。因此,很有必要对以往人与自然关系及其主导下的思维和行为重新加以审视。有利于人类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把人类长久生存的价值视为最高价值,人类在追求这一伟大的理想过程中,会自觉地与自然和谐共荣。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在1845年春天实现哲学革命后,确立了以实践为中介的自然观,并具体到生产方式的历史分析中,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因此,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人与自然相互联系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自然界首先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所以,人靠自然界生存发展,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性都以自然为基础。从起源上看,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自然界构成了人的类本质。同时,马克思还指出,人的能动性可以把整个自然界当作自己活动的对象,赋予它以人的属性。人跟动物不同,他可以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把握自然,人按照自身的需要变革着自然界,同时也改变了自身。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从而推动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人与自然相互对立

人与自然之间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不断地否定和改变自然界的自然状态。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关系处理得不好,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的失衡。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双重性,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同历史时期,中西方思想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方式

二、人类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新设想

要解决由于人与自然的对抗而造成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就必须转变观念,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确立一种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明确科技发展的价值取向

现代科技从本质上讲是为了人类本身利益而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它的最高宗旨就是为人类增进福利、实现幸福。因此,应用现代科技时,必须谨慎小心地衡量各种技术抉择是否合乎人道主义,是否用于造福人类,体现对人的终极关怀。从而避免人类陷入根本性的困境——即人类在创作文明、创造自己丰富生活形态的同时,也给自己创造了巨大的灾难与痛苦,乃至背离人类自然本性中许多珍贵的品质。

人类只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能超越或脱离地球生态系统而存在,人与自然始终共存在于生物圈这个系统中。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球生态系统的状况。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地球生态系统,既为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提供并保持着合适的生存环境——一种以一定成分和比例的空气、水分、土壤和一定的地标温度、酸碱度等为特征的自然环境,又为人类的全部社会活动——包括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对象

和物质资源。因此,现代科技应该建立在自觉维护自然整体价值和促进自然进化的基础上,在促进自然的完整、健康和繁荣的同时来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根本上,只有从生态关怀的立场出发,从关怀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平衡出发, 才能真正达到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科技的生态关怀,正为我们在科技发展和应用中有效维护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平衡,进而维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正确的导向和行为规范。

(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人类道德理念

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读后感 篇4

首先非常感谢那些翻译本篇文章的译者们,是你们才让我们看到一篇如此有深度的文章,让我们能够了解到那时的马克思。

读过整篇文章后才发现原来只是读了一遍,文中的话语是如此的艰涩,感叹马克思是如何的伟大,如此的文章是如何构思而出的,也不得不说以现在的时代去解读当时的情况会怎么困难。

《德耀人生——导言篇》 篇5

天地有人生,幸福在哪里?道德求至善,社会兼个体。人性唯实践,德性与伦理。立言论现实,更须探终极。

道德是什么?要想用下定义的方法给出一个人人都感到满意的解释,恐怕是很困难的。不论如何解释道德,人生问题无疑是道德最核心的问题。一种好的道德解释,是能够帮助人们理解人性、探究生命、把握人生、指导生活的理论宗旨,不仅让我们理解道德是什么,而且帮助我们从道德的角度思考我们自己,从道德的角度面对我们身边的人、物、事。问“道德是什么”的问题和问“人是什么”的问题一样,有同样的难度,也有同样的魅力。德耀人生,道德是人生的学问。

一、道德是人性的标志

(一)道德的人性之美:一颗苹果的命运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人是社会动物。要走出自己的“小家庭”,步入社会的“大家庭”。在社会的“大家庭”里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欲望,如果一个人不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条理、不对自己的欲望有所节制,那么在你、我、他之间,就不免会产生各种纠纷与矛盾。在充满纠纷与矛盾的环境里,人的生活会有怎样的质量呢?每一个人都将是烦闷苦恼,而不会快乐舒心。所以,为了社会性的生活秩序,也就是为了自己的生活质量的保证,为了大家共同的生活质量,也就是为了自家的生活理想,每一个人都有必要“讲理”。这个“理”就是“道”,就是“德”,也包括“礼”、“义”、“法”等在内,是不可或缺的。什么是道德呢?有许多名家给出了解释,也有许多教科书给出了定义,我们这里选择一个比较传统的说法:“道德是人性的标志。”

有一位寓言作家凡夫先生写过这样一则寓言《一群人和一群猴》。大意是说,一场洪水把一群人和一群猴逼到了一个山顶上,经过三天三夜,猴和人一样,都没有吃上一口东西,非常困乏饥饿。到了第四天,人从水里捞到一个苹果,猴也从水里捞到一个苹果。接下来人和猴就各自演出了耐人寻味的一幕:在人群中,男人把苹果让给女人,女人把苹果让给老人,老人最后把苹果让给了小孩;而在猴群里,老猴把它从小猴手中夺了去,母猴又从老猴手里把它抢走了,最后,苹果落到了猴王的嘴里。猴说:“人啊,真憨!自己饿得要死,却把吃的东西让给别人!”人说:“正因为你们不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你们虽然长成人的模样,却不能成为人!”

在不同的群体里,一样的苹果竟然有两种不同的命运,这实际上反映的是猴和人之间不同的“处世之道”:猴遵循的是动物的弱肉强食的自然竞争法则,人遵循的则是社会性的相互关爱的道德价值方式。这也就是人高出动物的地方。就像荀子所说的:“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水火有气息却没有生命,草木有生命却没有知觉,禽兽有知觉却没有道义,人兼有气息、生命、知觉和道义,所以是世界上最可贵的。看来这个“义”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关键所在,在中国儒家思想当中,也叫做“仁”。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上面这则寓言故事,这里人是一方,猴子是另外一方,实际上猴子代表的是动物。人们常说“人也是动物”,但是又可以说“人不是动物”,为什么这样两种相互矛盾的说法都能够成立呢,关键就在于,人有动物性的一面,又有超越于动物的一面。这是人性的复杂性,不同于动物的单纯的动物性。人的行为有多种方式,可以“因地制宜”、“适时而变”,不会完全被动物性的本能所决定。而动物的行为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自然本能的方式,就像俗话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在生存问题面前,动物是没有选择的,所以,当猴子遇到苹果,只有老子为先、“抢”字当头,也正因为如此,猴子才是猴子。而有道德的人呢,他人优先、“让”字当头。人们都很熟悉“孔融让梨”的故事,这则故事给人的启迪价值就体现在一个“让”字上面。一个苹果,我、你、他,每个人都有需要,可是,在需要面前,人会比动物多问一些问题:应该不应该的问题、善恶好坏的问题,而不像动物那样只是奔着“要不要”而去横加抢夺。

看来对于这个意思,中国古代的哲人们早就有了明确的主张,《中庸》上说:“仁者人也。”孟子说:“仁,人心也。”这是从“仁爱道德”的角度来看待人,看待他人、看待自我。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了“仁爱”之心,怎样做人呢?难道要失去仁爱之德,而退回到动物的行列里去吗?

这就是我们选择“道德是人性的标志”的根据所在。

道德启示

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这里的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就是能同情、知荣辱、懂辞让、明是非,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所在,所以说“无仁不人”。仁德体现一个人是什么“人”:是做“一只猴子”还是做“一个人”?因为它体现一个人怎样生活:是“抢”字当头,还是“让”字当头?

(二)道德的仁爱之本:“好好先生”是“糊涂先生”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

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解释说:“爱人。”在孔子看来,“爱人”是仁的根本内容,仁的本质就是“爱”,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关爱之情的人。那么什么是“爱”呢?这里需要有一番细致的梳理。

出于真情方为爱

人们通常将“爱”和“恨”对立起来进行理解,实际上这是日常思维的简单化的处理。有一位西方思想家这样分析道: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漠不关心,因为即使是恨,也还把别人当作一个“你”来看待,而漠不关心则是把别人当作一个东西来看待。这里有两个层次的意思。其一,“恨”并不是完全的“不好”,人是有“恨”的时候,其实还对他所恨的对象有感情、有牵挂,可以是“恨铁不成钢”的“恨”,也可以是不满意的“恨”。总之,“恨”和“爱”一样都还属于“有情感”的状态,所以“爱”的真正的对立面是“漠不关心”,是“冷漠”,这即是成语“麻木不仁”所强调的意思。其二,爱一个人,是将对方看作一个“你”,也就是看作和“我”一样的人,这才是一种“肯定”和“尊重”,没有这样一种“肯定”和“尊重”,是谈不是什么“爱”与“不爱”的。这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爱人如己”的意思所在。根据这里的分析,仁爱的含义就是对人的一种肯定、尊重、同情和关心。

爱心不仅是良好的动机

良好的动机是做事的必要前提。没有良好的动机,不可能做好事,也不可能把事情办好。即使误打误撞起到好效果,其中的道德价值也是要打折扣的—对办事的主体来说,他没有关怀他人的动机,自然也就体会不到关心帮助他人之爱,对从中受益的人来说,因为不是出于办事人的初衷,也难以感恩于他。更为主要的是,做事而没有良好的动机,要让别人从中受益,总是太偶然了。所以,对道德来说,内在的动机的非常重要的。

鲁迅先生有一篇寓言性的杂文《立论》,其中说,一户人家生了一个男孩,非常高兴,到孩子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有个客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发财的。”主人连忙道谢。有个客人说:“这个孩子将来是要当官的。”主人也连忙道谢。但有一位客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主人立即很不高兴,这位客人被大家合力痛打。鲁迅先生用带有评价的口气说:“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鲁迅先生写这篇短文有他的深意所在,揭露了在当时现实环境中歪曲真理、黑白不分的丑恶现象,讽刺生活中圆滑世故、阿谀馅媚的处世原则。不过我们也可以另外引申分析一下。“说要死的必然”是说了一句“真话”,因为人人都会死;但“说富贵的许谎”就要看具体情形了,可能是讨好主人,可书能是朴实的祝词,所以也可能是一句“真话”。前面的“真话”是真在“人皆有死”的自然事实,后面可能的“真话”则真在真情实意的美好愿望。世间不乏言不由衷讨好人的人,尤其是当主人位高权重之时,像《战国策》里《邹忌讽齐王纳谏》所描述的那样,人在“偏爱”、“畏惧”和“有求于人”的时候,往往会心口不一,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可是,人们如果想一想日常生活的现实情形:邻居家孩子满月,大概都会说这孩子生得如何好、有富贵茂才之相、将来会如何发达之类的话,而不会说这孩子将来会死去的话。在这样的情景中,“将来要发财”就是吉祥话、祝福语,说话的动机是美好的祝愿;而“将来要死”就成了混账话、糊涂语,说话的动机就体现为怀有恶意的诅咒。人们对这两种话的接受和肯定的态度,倒不是取决于是不是说出必然性的自然事实,而恰恰要看有没有祝福的良好动机。在现实生活中,说话的时候有这样的道理,办事也要遵循这个理。

不过,光有良好的动机,很可能好心办砸事、办坏事。

俄国寓言作家克雷洛夫被誉为世界三大寓言家之一,他的寓言故事《隐士和熊》很多人都读过。寓言中说,有一个人孑然一身到远离城市的荒僻森林里过起了隐士生活,但感到十分寂寞无聊,所以就想找个交谈的伴。不久,他和一只健壮的大熊成了好朋友,他们整天形影不离,相处甚欢。在一次旅行途中,由于隐士的体力不如熊,总是远远地落在熊的后面。熊关心地劝隐士睡觉休息一下。在熊的守候下,隐士很快睡熟。这时,一只苍蝇落在隐士的鼻子上,熊连忙驱赶,可苍蝇总是赶不掉。熊恼火地捡起一块大石头,等到苍蝇歇在隐士额角上时,就使劲儿用石头向隐士的脑袋砸去。苍蝇被赶跑了,隐士也被砸死了。

这则寓言的深意,是告诉我们只有好心是不够的,不分清利害关系、不搞懂事情缘由,一味冒冒失失、糊里糊涂的帮忙,有时只会把事情弄得更加糟糕,甚至带来巨大的损失。

动机是出于关爱之心,这是必需的,但是,关爱之心如何体现,这里就有学问了。人们大都注重实际效果,认为效果才是实实在在的。但是,凡事都得重过程,只寻结果多徒劳,效果有没有还得考虑许多现实的条件因素。所以,如何践行道德、以道德的方式调节复杂的生活事件、社会关系,得有一种智慧的眼光。

爱有原则方有节

在把握仁爱的精神上,孔子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值得注意,他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意思是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正确地关爱人,才能正确地厌恶人。这里提出了爱的标准与原则的问题。因为仁并不是无原则的爱,通常人们所熟知的“溺爱不是爱”,一方面体现了爱的程度,另一方面也同样体现了“倘若失去原则的话,爱可能就走向反面”。

有一则寓言描写了一位“好好先生”,说的是在后汉时期,有一位叫司马徽的人,他从不谈论别人的短处,跟人说话,不论好事坏事,都会说:“好好好”。有一次,有人问他是否平安,他回答说:“好。”又一次,有人向他诉说自己的儿子死了,他仍然回答说:“好。”他的妻子听说后,责备他说:“人家认为你有德行,所以才告诉你。你为什么听到人家说儿子死了,反而也说好呢?”司马徽一如既往地回答说:“像你现在说的这些话,也很好呀!”实际上,如何是“好”,这个司马徽实在是糊涂不堪。

君子处事,应该讲求起码的原则,不可凡事呵呵应付,善恶不辨、好坏不分,尤其是那些只知道一味奉承的人,表面上万事都好,实则是姑息了不好的现象,无原则地助长了不良的习气。因此孔子还说过这样一句话:“乡愿,德之贼也。”所谓“乡愿”是指那种四方讨好、八面玲珑的人,他们随波逐流、趋利媚俗,所以只会败坏道德,是“德之贼”。

爱有不同的方式 爱有不同的方式,是因为爱有不同的对象。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里就列出了三种不同的对象:亲、民、物。亲,指自己的亲人,主要指自己的父母;民,指自己的同胞:物,指天地万物。相对应的,有三种表现道德关怀的方式:亲、仁、爱。大体相当于人们今天所说道孝敬父母、关爱他人、保护环境。

孟子的这一区分有没有道理呢?这从人们的日常语言中可以约略把握一下。例如,人对自己的父母说“亲爱的”,这是因为自己和父母之间客观上存在着“血缘亲情”的联系。而对于社会大众和宇宙万物来说,因为没有这样一种“血缘亲情”的联系,所以关爱的方式就不能是“亲情式”的,而是“博爱式”的了。亲、仁、爱,体现的都是仁爱之德,但其间有细微的差别,尤其是,“亲亲”是第一步的,是基础和起点,只有在这个基础和起点上,才能逐步扩展出“仁民”和“爱物”的道德品性,这就是家庭美德对于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来说所具有的重要性了。

从“亲”到“民”再到“物”,是一个从家庭到社会,再到宇宙万物,不断推衍的过程,是一个从小到大,胸怀境界不断扩充的过程。在这一推衍扩充的过程中,一个人逐渐实现了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与升华。这样,一个人从家庭走向社会,从个体走向天地宇宙,他的德性也从具体的亲情之爱,逐步成长为无疆大爱。

道德启示

道德就是“爱”,讲道德就是明白“什么是爱”、“爱什么”和“如何去爱”。既要讲原则而不能教条,又要灵活而不失法度,因此爱是需要“学习”的,更需要践行的。注重“学习”,讲明道理,就不会糊涂只作“好好先生”;注重践行,就不会说空话开“空头支票”。生活是复杂的,道理要讲得周到;生活又是现实的,道理要讲得实在。

二、道德是人性的方向

(一)追求永恒,道德实现超越

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贝多芬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会碰到这样的质疑,德性有什么用?讲道德是要吃亏的。这样的发问,以前有,现在似乎是更强烈了。因为,现代社会的竞争性更强,生存的压力越来越大,所以,有的人把讲道德看作是“弱者”的标志。实际上,讲道德的人不一定是强者,也不会是弱者,而是仁者、智者。我们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沿袭着传统的伦理风俗,变化节奏比较缓慢,而现代社会在各个方面都出现了传统社会所没有的表现方式与变化节律,这使得不少传统的、为人们所沿袭的观念遇到“水土不服”的困境,所以要与时俱进,对这些传统的观念进行调整、改革和发展。但是,不论怎样调整、改革和发展,“仁者爱人”,这个道德价值是不能废弃的,这种关照他人的角度仍然是必要的,生活中起码的羞耻心、荣誉感是不能丧失的,这是社会生活的“保护链”。“保护链”也可能是一个“锁链”,人在道德感当中会感到一种“约束感”,但是,如果这样一种约束是自己作出的选择,是自主、自愿遵从的,那么这样一种约束就不再是外来的、强制性的,这是一个人德性发展的必然方向。

孔子称赞他的学生颜回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甚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乐于求道、安贫乐道,因为他心中自有所乐,所以不在纠缠于生活的世俗层面,制多超越于世俗的束缚,这里体现的就是道德超越于现实的价值。人们常说“知足心常惬,无求品自高”,也体现了一种不以物喜、不为己悲的心灵境界,其中的知足心态,也是道德智慧中的重要内涵。

德是万福之源。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在世俗生活中,有不少人认为金钱能给人带来幸福,所以追求金钱成了生活的中心,为了追求金钱,甚至不惜损人利己、投机取巧。结果呢,因为金钱而产生无尽的痛苦与烦恼,本想做财主,反为守财奴。其实,幸福并不是来自对物质财富的占有欲,现实的生存固然不能离开物质财富,但是真正的幸福与物质相关、与道德相近。中国儒家讲“义利之辨”,讲“养心莫善于寡欲”,道家主张“少私寡欲”,因为“祸莫大于不知足”,一个贪得无厌的人,只会因为贪欲得不到满足而心怀不满,是不可能获得快乐和幸福的。人要讲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就体现为要有正确的金钱观、财富观。道德修养才是做人的根本。“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孔子的儒家思想提出“德润身”、“仁者寿”的观点。说“仁者寿”,这里的“寿”,不只是指人的实际寿命,也指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差不多接近于“生前死后之名”。所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死的不朽”还是“活着但少有价值”,要看一个人有没有做出让他人和后人铭记的业绩。儒家讲求“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就是追求超越现实、超越时代的永恒价值的具体方式。

中国文化讲“三不朽”:“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唐人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对德、功、言三者分别做了界定:“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简单来说,这里的“立德”指道德操守而言,“立功”指事业功绩而言,“立言”指的是著书立说,传于后世。所以,无论是“立德”、“立功”还是“立言”,都突出了一种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永恒性的追求。这是对世俗物质欲求的超越,也是对个体有限生命的超越。孔子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屈原在《离骚》中说:“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都是对这种永恒性追求的表达。

道德启示

俗语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人的“声誉”、“名声”就是一个人超越有限的生活区域和生活时代局限的标志。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身后之名”,是对他此生此世的评价,实际上也体现着他对子孙后世生活产生的影响,所谓“死而不亡”、“死而不朽”,一个人的“生命”并不会因为身体的死亡而终结,因为人还有“精神性命”,这主要应指德性的修养。

(二)得失之间,道德解放心灵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淮南子》中讲到一个“塞翁失马”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位老人,靠近边塞一带居住,人们都叫他塞翁。他养了许多马,有一天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后,都来安慰他。塞翁见有人劝慰,笑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还会带来福气呢。”过了没几天,丢掉的马不仅自己回来了,还带回了胡人的骏马。大家都来向他道贺,老翁却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怎能知道不是祸患呢?也许会惹出什么麻烦来。”塞翁有个儿子,非常喜欢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大家又都来安慰他,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啊。”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大都战死了,唯有塞翁的儿子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保全了性命,父子俩才因此得以相依度日。

“塞翁失马”的故事给人们的启示就是,受到损失往往只是一时的,不好的事情在一定条件下也有转变为好事的可能,其中的关键在于当事人的心胸和态度。如果只盯着眼前的损失而灰心丧气,甚至放弃追求的勇气,那么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遭受更大的损失。豁达的心胸气度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从道德的角度看,就体现为对于得失的判断。

在《伊索寓言》中有一个与“塞翁失马”相类似的寓言:“两只打架的公鸡”。为了争占母鸡,两只公鸡打了起来。其中一只公鸡把另一只公鸡打跑了。那只被打败的公鸡只好逃到有遮盖的地方躲起来,而那只打胜的公鸡呢,却飞到高墙之上大喊大叫,庆祝胜利。这时候,恰巧有一只鹰飞过来,将它抓走了。从此以后,那只被打败的公鸡呢,不仅平平安安,而且达到了目的。

“两只打架的公鸡”与“塞翁失马”可以两相对照,“败公鸡”的结局与“塞翁”正好相反,一个是“失”后能“得”,一个是“得”后反“失”。其中的道理就是,塞翁不以得而喜、不以失而悲,始终能够豁达地对待生活,而获胜的公鸡呢,一有所得就得意忘形、忘乎所以,不能看到生活、事物时刻处于变化发展的过程当中。正如老子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生活中,福和祸都是相对的,福祸相依蕴含着生活的辩证法,能够把握这个生活的辩证法就是生活的智慧。它要求人们洞晓物极必反的原理,居安思危、危而不乱,顺时而变、变而求通,切忌只顾眼前、一叶障目。

那么道德的智慧是一种什么样的智慧呢?它是一种“仁且智”的智慧。有“智”即是有“知”,相当于今天所说的“知识”,只有获得生活所需要的起码的“知识”,才能有所作为;有“仁”即是有“爱”,一个有爱心的人才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例如,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有极为崇高的地位,他的学生子贡评价他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在学生眼中,“仁且智”正是孔子的人格魅力所在,实际上,这也是孔子被后世看作圣人的主要原因。

道德是一种智慧,只有获得这种道德的智慧,才能实现心灵的解放。这样一种“仁”且“智”的智慧是共通的,即使不同的文化、学派也都3虽调这种智慧。例如《百喻经》是一部佛教的经典,这本书用通俗易懂的寓言故事阐述佛教教义,包含许多人生哲理,不少寓言故事很有启发意义。其中的《种熬胡麻子喻》讲了这样一个愚者的故事,也在强调“仁”且“智”的智慧。

这个愚者在生吃胡麻子的时候,觉得味道不好,就把胡麻子炒熟了吃,味道果然不错。于是,这个愚者便想道:“不如我把胡麻子炒熟之后再去播种,这样种出来的胡麻子不就是像炒熟的胡麻子那样好吃了吗?”这位愚者将炒熟的胡麻子种到地里,结果一无所获。

愚者之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了解胡麻子的种植原理,“如彼燋种无复生理”,对耕作生产一无所知;二是有一种投机取巧的心理,只单纯地想到满足自己的口味喜好,而不顾及客观的情形。

汉代的大儒董仲舒有“必仁且智”之论,他说:“智者见祸福远,其知利害蚤;物动而知其化,事兴而知其归,见始而知其终。”智者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事物的发展变化,对事物的发展有预见性,不会局限于眼前所得,也不会困惑于眼前所失。这里的“智”主要体现在善于知事、知人,更善于知己,因此必须与“仁”相结合,因为“仁”是“知”的前提和保证,“仁”左右着如何“知”,不然的话,离开了“仁”,“知”很有可能是“小聪明”、“小算计”了。人们常说“机关算尽”、“人算不如天算”,就是批评这种脱离了“仁”的“小知”。

道德启示

“自在”的境界,有的人徒然空想,有的人南辕北辙,有的人则缘木求鱼,这都是不得其法、求而不得的情形。“自在”就是身心的解放,怎样获得身心解放的“自在”境界呢?就要靠德的力量。有了“仁”,不计较,能安心;有了“智”,不迂腐,能立身。“必仁且智”,而得自在;舍得之间,身安心宁。

三、道德是生活的智慧

(一)生活滋养道德之根:丁龙的启示

“我们讲的理想人格不是高不可攀的圣人,而是平民化的,是多数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我们所要培养的新人是一种平民化的自由人格,并不要求培养全智全能的圣人,也不承认有终极意义的觉悟和绝对意义的自由,不能才把人神化,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冯契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讲过一个关于“丁龙讲座”的故事。

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有一位将军退休之后,居住在纽约附近,他独身不娶,性情古怪,家中仆人都被他打骂跑了。丁龙从中国的山东到美国去当华工,碰巧来到将军家里,但他也受不了将军的打骂而离开了。后来,将军家中失火,丁龙听说了,就跑去帮忙,将军对他的去而复回很惊讶,就问他悦:“你被我气跑了,怎么还回来?”丁龙说:“我们中国有位孔夫子讲忠恕之道,你有难处,我不帮忙,于理不合。”将军以为丁龙是读书人,对他说:“原来你是读书人,知道你们古代的圣人孔夫子的道理,以前我对你可是失礼了。”丁龙却否认说:“我可不识字,那些孔夫子的道理是我父亲告诉我的。”将军听后,又以为丁龙出身书香门第,丁龙辩解说:“我父亲不识字,那些道理是我祖父讲给我父亲的,我的祖父也不识字。”原来他们丁家世世代代都是以种地为生,孔夫子的道理却能父教子,子教孙,代代相传,延续不绝。将军听后,大为感动,请他继续留在家里。主仆二人成了好朋友。

后来丁龙病倒了,对将军说:“我在你这里做工,吃的穿的,都由你供给,你给我发的工资也就无处花费,积攒下来有一万美元,都在这里,奉还于你,感谢你对我的照顾。”将军十分感慨,心想一个普通的中国苦工,竟有这般德性操守,这绝不是偶然的。他一心敬重中国,希望有人来研究中国文化,就把他晚年的全部财产加上丁龙的一万美元,共二十几万美元,在哥伦比亚大学设立了一个专门研究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讲座,取名为“丁龙讲座”。

丁龙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中国文化不是故纸堆里的“死”东西,而是几千年承续不断的活生生的东西。这种活生生的东西,就体现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且正是这样一种“活”的灵魂,支撑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大厦。

道德有实实在在的内涵,它不是抽象的名词概念,而是与生活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讲道德、追求道德的进步,并不只是口头上说说,心里头想想,主要是要时时刻刻在实际行为中体现出来,这口、心、手的一体性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中庸》里说:“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大意是说,君子之道,效用广大无涯,无有穷尽,却又极其细微,无处不有。对于中庸之道来说,即使普通的老百姓,也能够知晓一些浅近的道理,若推究中庸之道的深奥之处,即使圣人也有不知道的地方。对实践中庸之道也是一样,普通人有力所能及的地方,圣贤也有力所不及之处。看来,我们不能把文化精神看作是“高高在上”的东西,那样的话,文化就成为远离人们生活的抽象的事物,这样的文化自然要受到人们的冷落而被发展的社会所抛弃。中国传统道德精神的特点恰恰就体现为这样一种生活的关切性。

道德启示

道德是生活的智慧,因为道德只有扎根在生活的土壤里才不会干枯;生活不能没有道德的智慧,因为生活只有通过道德的滋润才能绽放美的光辉。有道德的生活是“美滋滋”的,有生活的道德是“活生生”的。生活对每个人来说是平等的,人人都有讲道德的必要,道德对每个人来说也是平等的。丁龙虽然不是读书人,但他有道德地生活,有生活的道德,所以他一样的是“先生”。

(二)道德铺就幸福之路:一颗平常心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人作为人,不能不讲道德,不能不追求道德的境界,因为讲道德是人性的标志,也是生存的基础,追求道德境界是实现幸福人生的保证。但是,人又是功利的存在者,追求现实的功利对人的生活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人不能生活在空无之中,而是生活在实实在在的物质世界。这样,就产生了道德与功利的矛盾。人们在实际生活当中的许多烦恼痛苦、人与人之间的许多争斗,大多与这一对矛盾相关。

《论语》中记载孔子的话:“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孔子认为,财富如果可以求得,即使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不可以求得,那就遂其心愿,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里什么样的财富、富贵是“可以”追求的,什么样的财富、富贵是“不可以”追求的,“可以”与“不可以”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道义的原则。孔子不反对追求功利,认为追求富贵荣华乃人之常情,但他强调必须符合于道义的原则,这个原则问题是不能轻易放松的。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说,乾隆下江南的时候,看见长江东去,江面上船来船往,一派忙碌的景象,便问身旁陪驾的禅师说:“你可知江上有多少只船么?”面对江面上数不清的船只,禅师淡然一笑,回答说:“我只看到两只船,一只为名,一只为利。”禅师援引的是司马迁《史记》中的一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他实际上是说了一句大实话,人的现实生活不能没有现实的操劳,正是这种现实的操劳激励着人的生活追求,倘若万事空空,人人都躺倒一片、撒手不干,再美好的愿望都不可能化为现实。

但是,把人生当作名利场,实在有很大的欠缺。俗语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名利的诱惑就像一柄双刃剑,刻意地追求往往鼓动心中的贪欲,导致负面的结局。

有一个《王婆酿酒》的寓言故事,也可以给人有益的启示。王婆以酿酒为生,有一位道士常常到她家喝酒,但每次都是赊欠酒钱。也不知王婆是怎么想的,总之没有向道士追讨索要。有一天,道士又来了,喝过酒后对王婆说:“我喝了你那么多酒没付过酒钱,我也没钱给你,就给你挖一口井补偿补偿吧。”等到井挖成之后,喷涌而出的竟然是上好的美酒。

此后,王婆用不着再受酿酒的辛苦,井中所出的泉水比过去酿的酒水还好,来买酒的人络绎不绝,很快家道就富足起来了。有一天,道士又来了,问王婆这酒好不好。王婆说:“这酒倒是好酒,就是缺了喂猪的酒糟。”道士笑了笑,在井边题了一首诗:“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井水作酒卖,还道无酒槽。”写完之后,道士走了,井里从此再也不出酒了。利己是人的本性,名利的追求体现的也正是个人的利益,向往荣华富贵的生活本来也是人人都会产生的自然愿望。也正是出于利己的欲望,人获得了发展与创造的动力。但是,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可谓“欲壑难填”,如果没有起码的节制,它就会膨胀起来,欲望之火也会反过来灼伤自己。像酿酒的王婆一样,最后再回头辛苦地酿酒,这还是一个很不错的结局呢,就怕想回到当初都不可能了,还得付出更多的代价。

孔子提倡“安贫乐道”,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句话的大意是说,粗茶淡饭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虽然清贫,但其中自有快乐。那种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不值得留恋。孔子认为君子因为有自己的志向追求,所以能够安然于清贫,而乐于求道。这是以道为先的一种人生态度。孔子还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富有与尊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用不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会去享有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行仁义之道仍然是贫贱的处境,君子也不会逃避,不会用不正当的方法去摆脱贫贱。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成就君子之名呢?不管是在短暂时刻——哪怕一顿饭的时间,还是在突发事变或坎坷境遇中,君子都不会背离仁德,他会坚定地执著于仁道,按仁德办事。

道德启示

高一历史导言课教案 篇6

二.导入部分。大家拿到历史书了没有?

那好吧,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历史这门学科。大家看到我的PPT。清末的龚自珍说过:“预知大道,必先为史。”什么意思呢?想要知道大的道理,就要先知道蕴含大道理的历史。什么是大道?简单的说就是大的道理,可以是人道,可以是治国安邦之道。大家都很熟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大家也许知道这句话还有下一句:这百分之一的灵感往往比这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加重要。龚自珍这句话也有下一句那会不会也是这样的反转呢?这句话是: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不是对上一句打脸,而是更加强调了历史的重要性。

三、历史是什么?我相信,抱有治国安邦这样伟大理想而想学好历史的肯定有,但不多,更多的是想我们这样的普通人,那么,历史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呢? 有没有同学可以起来谈一下他心中理解的历史是什么?(师生互动,回答问题)什么是历史,古往今来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PPT)

同学们知不知道历史用英语怎么说?对了history。拆开大家看看:his story。历史其实就是故事,是什么样的故事呢?(PPT4)

四.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好了知道了什么是历史,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历史呢?

1.学习历史可以治国安邦,推动社会向前进。刚刚这点我们已经提到了。那么还有什么的?2.历史使人明智。可以使我们变聪明。通过了解历史,不断总结规律,你们学习多了会发现,历史就是一个大的循环。以前人走过的经历过的你也可能遇到,以前发生过的事,过去现在或者将来都会发生,只是主角在不停的变化。前人经历过的,我们了解之后可以减少我们走歪路,以前发生过的事再次发生我们也可以吸取经验,知道怎么应对。学习历史就可以让人变得更聪明,更通透,更清醒。孙中山说:历史潮流浩浩汤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举个反例:汪精卫,都听过吧?民国的大美男,早期是个才子,顺应历史潮流,投身革命。可惜后来看不清局势,投靠日本,成了日本人的走狗,被永远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

3.学习历史还有个原因当然是我们高考要考。那么为什么要考历史呢?仅仅是可以兼济天下,让我们变得聪明?我认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位公民,了解了我国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难道你不骄傲吗?所以学习历史可以增强我们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屈辱史,可以让我们明白作为一名青年的历史责任,成年以后我们应该为国家承担什么样的时代重任。学习各个国家的历史,了解了不同国家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文化,是我们更有包容心,明白世界的多元化,眼界更宽广。进而促使我们形成正确的三观。通过历史阅读,可以锻炼我们思考理解培养审美。

五、历史在什么地方?那么说了这么多历史的作用,历史除了在书本中,还在哪些地方呢?

没有人不知道我们国家的一百元长什么样子吧?谁能想的起上面是谁的头像?对了毛爷爷。为什么是他?其他不同面值的纸币上面还有些谁?人民币已经发行了五套,每套上面的人一样吗?为什么?不同套别的人民币上同样不同的人,他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时代,在他们身上都发生过他们那个时代的典型事件,这些是不是历史? 我们去旅游,除了自然景观就是人文景观。人为景观展示的往往是那个地方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去这些地方游玩是不是就在感受那些地方的历史文化古韵?是不是也在了解学习历史? 不同歌曲,也体现着不同时代的特征,我们来看这首歌。《在松花江上》。这是创作者在1935年经历了九一八事件后看到东北军民的惨状写下的。唱出了那个事件,唱出了当时人民的悲愤,这是不是也是历史? 诗歌更不用说了。毛泽东这首诗写的就是红军长征的事件。历史上还有个人被称作诗圣,他的诗被人称作“诗史”。大家知道是谁吗?对杜甫。生活中其实到处都彰显着历史。你们看这些商标。它显示出了什么历史?看到这些商标我们是不是可以想,这些商标都是外国的,他们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的呢?或者有些是中国的,那么她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呢?有人可能要问了:哎老师,我们干嘛要知道这些商标是什么时候的,有什么用呢?是呀有什么用呢?我们要多问为什么,不仅要知道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为什么。我们知道洋商标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的是不是因为国家的政策的呢?国家不同时期制定的政策是不是就与当时的历史有关呢?如果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话,我们是不是就可以知道咱们国家的商业史,知道了它的发展规律是不是就可以大胆预测国家未来商业的发展? 我们学的各种文科学科也与历史有关。语文文章结构、政治理论依据、地理历史地理学。。

六、怎么学历史?说了这么多,高中历史我们要怎么学他呢?

首先要清楚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的区别。初中历史还记得吗?它是以时间顺序编写的,而高中历史它是以专题编写的。分为三本必修,六本选修。不要怕,选修只选一本学。三本必修的专题分别是经济、政治、和文化。比如说你们即将拿到的必修一,就是专门的经济史。囊括了古今中外的历史。

初中历史,更多的说是什么,强调的是记;而高中历史,是什么要知道,但更要问为什么。想清楚了为什么,是什么还难记吗?那么这个为什么要怎么理解呢?那就需要我们富有“同情心”此“同情心”非彼同情心。是我们心理学上说的共情,也就是要跟历史人物有同样的情感。比如说唐朝的李白。。

我想问问同学们,初中时,你们有什么学习方法?(师生互动,回答问题)嗯不错,我先给大家几个基础方法,基础方法就是说你们起码要做到的。(PPT)接着我们来看看历史学系的三大核心要素:(PPT)你看语文作文编故事时是不是也不能离开这几个要素?所以说his story嘛。

接下来再说几个历史学习的实用小方法(PPT)

七、提朝代。好,我们讲到现在,暑假大家也玩了两个月,有没有人不知道中国的朝代顺序的?我抽一个知道的起来说一下(提问)。

来看到这首朝代更替歌,大家一起来读:夏商与西周起。

八、选课代表。

国际贸易专业导言总结 篇7

• “国际贸易”专业是何时改名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为什么要改名?有何启示?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尚存哪些不足?

• 哪些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 在国内,国际贸易学科和国际商务学科有何区别?(在国外 经济学专业——国际经济学方向与商科专业——国际商务方向有何区别?)

• 一句话概括我国国际贸易学科发展的无股重要力量(五种主要发展模式)。比较它们的特色(不同点)。• 学科 基础——国际贸易

• 产生、发展、趋势; • 主要形式&内容 • 学科 研究

• 理论研究——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 • 政策研究——自由贸易、保护贸易 • 组织研究——世界贸易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 实务研究 • 学科 发展沿革与现状

– 专业发展历程 – 专业发展模式 – 专业现状&问题 • 专业培养目标、人才素质要求

• 专业教学安排、教学环节、学习方法

中国前十大货物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比重:欧盟、美国、日本、东盟、中国香港、韩国、中国台湾、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中国主要服务项目进出口总额增长 运输和旅游最快 2012 中国外贸发展环境分析 •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蔓延 深化 史无前例。• 世界经济复苏乏力。• 全球性通胀压力大 • 非经济因素的干扰多。比如失业 社保 两极分化 政局动荡等

• 所以 国际市场需求萎靡不振 融资难度加大 经贸摩擦形式严峻 • 外贸传统比较优势依然存在,新的竞争优势逐渐形成,市场多元化战略稳步推进,企业抗风险、展市场和创新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 不利因素:劳动力工资、原材料价格、贷款利息、厂房租金、人民币汇率 • 代工、组装,低端制造。低附加值 低定价权 低利润  本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学科≈国际商务

 本专业培养国际化商业人才

 英语流利、业务熟练、视野宽广

 本专业在校期间应学什么?

 知识、能力、素质

涉外经贸 = 涉外经贸专业

同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是如此。• 精英教育、大众教育 公民教育

• 高等教育(高职 大学)• 综合教育。(宽口径培养?)、专业教育(不是 职业培训)1.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发展的 历史回顾 • 国内: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现状——未来?

– 培养目标、专业要求、课程设置、专业特色 – 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国际商务

• 国外经济学——国际经济学

– 商科——国际商务

1.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发展的主要模式 • 工科院校发展模式

–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 A 保持行业特色吗?理工特点 B强调数理方法的应用

• 综合大学发展模式

– 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

– A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综合素质提高

B整合学科资源 国贸&世经互动发展

C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 学生学习——自主选择

• 财经院校发展模式

– 东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

– A 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 B经管结合 商贸结合 内外贸结合 C国贸世经分割是弊端

• 外贸院校发展模式

– 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外贸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 A专业特色强

B涉外能力 跨文化交流能力强 C强化实践能力

• 高职高专发展模式

– 本科压缩型 VS 岗位技能型

1.3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发展的主要问题

国际化(教学&学术)

– 不平衡发展&绝大多数都落后

• 市场化

– 实践能力差(偏理论/基础/通识

不肯弯腰)– 跨文化交流能力差

– 结果1:同质化现象严重 标准化程度不足

– 结果2:低端竞争过度化(高职高专冲击大)

高端就业市场

冷清(严重不足)

• 融合化: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整合发展 • 本土化:彰显本土特色(→本科 学术方面)• 5.1 培养目标 • 5.2 课程体系 • 拓展A:5.6.1不同大学培养计划的比较 • 5.3 人才素质要求 • 5.4 知识和能力模块 •

• 总拓展B :5.5 与相关专业的联系与区别 • 总拓展C :5.6.2/3 国内vs国外培养计划的比较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教学安排与学习方法 • 教学安排:课堂讲授、讨论;课程作业;辅导答疑;考核(考察、考试)

– 课堂教学(课内)

• 基础课(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课 • 必修课+选修课

请浏览p138

– 实践教学 – 课外

• 大学教学的特点

– 阶段性

– 专业性、研究性、创造性 – 自主性、独立性 – 开放性

• 大学学习方法? • 专业学习建议?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学科基础 • 经济学基础

– 经济学原理

– 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和实务 – 国际金融(包括国际投资)

• 管理学基础 • 法学基础

– 与贸易相关的国内法

– 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国际条约 – 国际经济贸易惯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基本概念 • 经济学:价格、市场、行业、机会成本、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失

业 • 国际贸易学:比较优势、国际贸易、对外贸易、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

组织、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地区结构、贸易差额、对外贸易依存度 • 国际投资学:对外直接投资、区位优势 • 法学:国际条约、国际经贸惯例、多边贸易体制 • 管理学:组织绩效、组织结构、激励、竞争战略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上一篇:黄勇从专业到管理下一篇:性与健康专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