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找规律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精选11篇)
第五单元:找规律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篇1
第一课时找规律(1)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材第59页-6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用除法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入:
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片。
1、夜幕中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在彩灯的映衬下更加迷人。
2、这是一次展销活动,主办方经常会用飘扬的彩旗来营造热闹的氛围。
3、商场常见的促销宣传,打折的宣传卡一串串挂满了整个商场。
观察这三幅图,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么?
(彩灯、彩旗、宣传卡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
说一说排列的规律。
象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排列规律。
二、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出示教材例1的场景图)让学生自由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引导:这些物体都是按一定的规律摆放的。盆花是按什么规律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在小组里说一说。
全班交流三种物体排列的规律时,让学生一边指图一边说。
三、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1.提出问题:在图中,我们看到8盆花。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自己试一试。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待大多数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之后,再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教师注意每一个小组交流的情况,发现学生采取的不同的策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全班交流。
引导:同学们已经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意见介绍给全班同学?
学生小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
(1)画图的策略:○●○●○●○●○●○●○●○(○表示蓝花,●表示红花)第15盆是蓝花。
教师提问:你一共画了多少个“圆”?
(2)例举的策略:左起,第1、3、5……盆都是蓝花,第2、4、6……盆都是红花。第15盆是蓝花。
教师提问:其他同学明白这种想法的意思吗?(引导说出位置是单数的都是蓝花,双数的都是红花)
(3)计算的策略:把每2盆花看作一组,15÷2=7(组)……1(盆),第15盆是蓝花。
教师提问:为什么把2盆花看作一组?算式中的每个数各是什么意思?根据余数是1为什么可以确定第15盆是蓝花呢?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结合前面学生画的图解释:
○●○●○●○●○●○●○
强调:第15盆花的颜色和每组中的第几盆花相同?
3.比较反思:对于这几种方法,你有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初步淘汰画图,学生可能比较倾向于列举的方法,可以适当进行一些口答练习。)
四、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方法
1. 出示“试一试”第1题,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
“第15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
(1)展示学生不同的想法。
(比较例举和计算的方法,得出例举的方法有局限性。)
(2)引导学生针对计算的方法思考:每几个彩灯可以看作一组?
15÷3=5(组),
没有余数说明什么?(正好分了五组,最后一个是第五组的最后)
第17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
17÷3=5(组)……2(个)
余下的两个是什么颜色的?和每组的第几个颜色相同?
(这两个和每组的第1、2个相同。)
(3)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
如果有学生不同意计算的方法简便,可以提出第50个、第100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问题,引导体会计算确实是简便的方法。
2.出示“试一试”第2题,让学生用计算的方法进行解答。
强调余数与红旗黄旗的对应关系。问:余数是几时是红旗?黄旗呢?
余数是1、2是红旗。
余数是3及没有余数是黄旗。
五、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2题
2、小组自由练习
3、先圈一圈,再算一算:
(1)▲○○▲▲○○▲▲○○▲▲○……
排列在第19个的是(),第200个是()。
(2)我们爱数学我们爱数学我们爱数学…第99个字是()
4、课本62页第2、3题。
六、数学活动,深化认识
拿出每组两种形状或两种不同颜色的纸片各10个。
根据自己设计的规律摆一摆。
展示并提问,照这样摆下去,某一个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回答,自己判断。
七、小组讨论思考
元旦要到了,同学们准备用26个灯笼来布置教室。如果按2红1黄的规律排列,应该准备几个红灯笼,几个黄灯笼?
课外拓展练习
※用计算器计算1÷11,计算器会显示0.09090909…,你能知道小数点后面第100个数字是几?()
※用计算器计算1÷7,计算器会显示0.142857142857…,你能知道小数点后面第21个数字是几?()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有周期规律的?
(红绿灯、霓虹灯、花布地砖、数学分形等)
第二课时找规律(2)
教学内容:
P61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采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场景图,解决例2。
说说:兔子是怎样排列的?
学生自主交流观察所得。
“每3只兔为一组”,“每组中有1只灰兔、2只白兔”
想想:18只兔子排成这样的几组?
学生交流结果。
18只兔刚好排成“这样的6组”。
算算:18只兔中有几只灰兔,几只白兔?
学生讨论,交流结果。
共有6组,每组有1只灰兔,2只白兔。
所以灰兔一共有6个1只,1×6=6(只)
白兔一共有6个2只,2×6=12(只)。
二、试一试
问题:如果有20只兔参加跳高,照这样排列,应该有几只白兔和几只黑兔?
小组内讨论你是怎样想的。
一共有几组?余下几只?
20÷3=6(组)……2(只)
余下的2只是怎样排列的?
按照1灰2白的顺序排列的,所以余下的2只为1只灰兔,1只白兔。
方法:20÷3=6(组)……2(只)余下的2只为1只灰兔,1只白兔。
灰兔:1×6+1=7(只)
白兔:2×6+1=13(只)
所以20只兔里有13只白兔,7只灰兔。
三、练一练
第1题:棋子是按照什么规律摆放的?
(每4枚棋子一组,每组有3枚黑子,1枚白子。)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结果。
26÷4=6(组)……2(枚)余下的2枚为2枚黑子。
黑子:3×6+2=20(枚)
白子:1×6=6(枚)
第2题:瓷砖是按照什么规律贴的?
(每2块一组,每组有1块正方形瓷砖和1块长方形瓷砖。)
35块瓷砖里有多少正方形瓷砖和多少长方形瓷砖?
35÷2=17(组)……1(块)余下的1块为正方形瓷砖。
正方形:1×17+1=18(块)
长方形:1×17=17(块)
四、综合练习:
练习十第4-7题
第4题:学生独立计算,汇报思路。
第5题:
明确:信号灯亮的顺序依次是红灯、绿灯、黄灯;从10时到10时15分,信号灯一共亮了42次。
每3个为一组,每组中有一个红灯,一个绿灯和一个黄灯。
42÷3=14(组)
所以红灯、绿灯和黄灯各亮了14次。
第6题:
提示:通常把7天看作一组,11月份共有30天。
每7天为一组,每组中为2天休息、5天工作。
30÷7=4(组)……2(天)余下的2天为休息日。
休息:2×4+2=10(天)
工作:5×4=20(天)
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计算结果。
板书设计:
找规律
例2:每组有1只灰兔,2只白兔。试一试:20÷3=6(组)……2(只)
灰兔:1×6=6(只)余下的2只为1只灰兔,1只白兔。
白兔:2×6=12(只)。灰兔:1×6+1=7(只)
白兔:2×6+1=13(只)
第五单元:找规律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篇2
本单元把常见的、有固定周期规律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具体现象里的周期规律、对现象的后续发展情况作出判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教学活动,激发探索兴趣,培养探索精神。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教学素材现实,贴近学生生活。(2)关注探索过程,鼓励方法多样。(3)掌握难度。现象中的周期规律都是比较简单的、容易发现的。
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编排:第一部分是体会周期现象,发现其中的周期规律;第二部分是解决有周期规律的实际问题。每部分都安排了一道例题和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是配合两部分的教学。
【学情分析】
在学习的教材中,学生分别集中探索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以及对几个物体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规律,已经初步形成独立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同时,也多次经历寻找数或图形简单排列规律的过程,所以,学习本单元已有一定的探索规律基础和经验。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学生主动经历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3.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和发现探索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
计算策略中,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规则:男生为一队, 女生为一队,比比看谁能快速真确地记住老师给你的信息,能记住的获胜。准备好了吗?开始!
男生:487
女生:375
谁记住了?
男生:487536296
女生:375375375
谁记住了?
男生:487536296452
女生:375375375375
男生:不公平。
师:为什么不公平?
生:女生的数字有规律。
师:是的老师设计的游戏就是不公平的。女生一组是有规律的,男生一组是没有规律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规律,我们掌握这种规律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身边的许多实际问题。
我们这节课就来找规律。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游戏入手,通过参与游戏,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注意,并初步感受周期规律,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 为后面的学习营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二、探究新知
1.我们学校马上要迎来60年校庆,为了迎接校庆学校在校园内布置了许多盆花、彩灯、彩旗。仔细观察(图略),从左边起,盆花是按怎样的顺序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
(生小组探究)
汇报探究结果:
a.师:来先看看盆花是按什么样顺序摆放的?
生:按一盆蓝花,一盆红花的顺序摆放的。
生:按蓝花、红花、蓝花、红花、蓝花、红花这样的顺序摆放的。
生:蓝红两盆为一组,先蓝后红,一直这样摆下去。
(师相机提问:下一盆花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师:盆花是按蓝红、蓝红这样两盆为一组的顺序摆放的。
b.让我们来看看彩灯的摆放。
生:按红、紫、绿,红、紫、绿3盏为一组的顺序摆放的,下一盏会是紫色吗?为什么?
生:不会,红色,每组中都是红紫绿的顺序排列的。
师:强调每组中的排列顺序都一样。
c.那彩旗呢?
四面为一组,红红黄黄的顺序一直排下去。
【设计意图: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观察盆花、灯笼和彩旗的排列顺序,感知它们摆放的有序性,并能初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
2.如果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
生:蓝色。
师:确定是蓝色,为什么呢?你是怎么想的?请动手将你的理由写下来。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1:
生:△○ △○ △○ △○ △○ △○ △○ △
你是用一一列举的方法,很好,这个一定是对的。
预设2:
1、3、5、7…单数蓝花
2、4、6、8…双数红花
你观察很认真,单双数的规律,那77盆呢?84盆呢?
预设3:
15÷2=7(组)……1(盆)
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15盆2盆为一组,分为7组还余1盆,所以是蓝花。
师追问:15是表示什么?2、7和1呢?
师:为什么余1盆就一定是蓝花?
每组都一样,第八组第一盆和第一组的第一盆一样,是蓝花。
师:在这些方法中,你喜欢那种?
(生表态)
【设计意图:通过15盆是什么花,学生在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来解决问题】
3.照这样摆下去第38盏灯,39盏灯是什么灯?来试一试。(生动手)
38÷3=12(组)……2盏,应该是紫色。
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3盏为一组,38盏12组余2盏,和第一组中第二盏一样。
那第39盏灯是什么颜色呢?
39÷3=13(组),应该是绿色。
这里没有余数你是怎么想的呢?
它是第13组的最后一个,和第一组的最后一个一样。
小结:有用前两种方法的吗?
一一列举太麻烦了,要是问第100盏,1000盏呢?还有人用一一列举吗?
看来这种方法是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
【设计意图:在解决38、39盏灯笼是什么颜色的实际问题中逐渐优化方法,形成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
三、拓展练习
大家对今天的规律了解的怎么样?来帮助老师解决一个问题? 1.老师先摆了三枚棋子,你能判断第21枚是什么颜色吗?
○○●
生:黑色,21÷3=7(组)
《预设》生;不能判断,不能看出下一枚是什么,没有周期规律。
《预设》师:一定是黑色吗?
生:不一定,因为不能确定第四枚是什么颜色的,也许是黑色的也许是白色的。至少有这样的两组才能说它是有规律的。
是的,你能给它添上几枚让它出现规律吗?再来判断第21枚是什么颜色的棋子?
生○○●○○●……
○○●●○○●●……
…… ……
(生上台展示自己添加的规律,特别强调省略号的作用)
师:像这样按一定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规律我们把它叫做周期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棋子问题,学生进一步体会什么才是有规律,及在设计中更完整地认识周期规律,按一定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2.知道了什么是周期规律,也知道了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你来看看老师摆的这些棋子是周期规律吗?如果是你,知道第50个是什么颜色吗?
○○●○●●●○●●●○……
小组讨论。
反馈:是周期规律。
生1: ○○● ○●●● ○●●● ○……
生2:○○ ●○●● ●○●● ●○……
师:是的,去除前面几个棋子,后面的棋子是周期规律。
四、全课总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1.知道什么是周期规律。
2.知道发现规律时,要用动手画一画、数一数的办法找到规律,就能应用规律解决很多比较复杂的问题。
……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找规律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篇3
本单元把常见的、有固定周期规律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具体现象里的周期规律、对现象的后续发展情况作出判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教学活动,激发探索兴趣,培养探索精神。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教学素材现实,贴近学生生活。(2)关注探索过程,鼓励方法多样。(3)掌握难度。现象中的周期规律都是比较简单的、容易发现的。
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编排:第一部分是体会周期现象,发现其中的周期规律;第二部分是解决有周期规律的实际问题。每部分都安排了一道例题和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是配合两部分的教学。
【学情分析】
在学习的教材中,学生分别集中探索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以及对几个物体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规律,已经初步形成独立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同时,也多次经历寻找数或图形简单排列规律的过程,所以,学习本单元已有一定的探索规律基础和经验。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学生主动经历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3.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和发现探索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
计算策略中,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规则:男生为一队,女生为一队,比比看谁能快速真确地记住老师给你的信息,能记住的获胜。准备好了吗?开始!
男生:487
女生:375
谁记住了?
男生:487536296
女生:375375375
谁记住了?
男生:487536296452
女生:375375375375
男生:不公平。
师:为什么不公平?
生:女生的数字有规律。
师:是的老师设计的游戏就是不公平的。女生一组是有规律的,男生一组是没有规律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规律,我们掌握这种规律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身边的许多实际问题。
我们这节课就来找规律。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游戏入手,通过参与游戏,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注意,并初步感受周期规律,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为后面的学习营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二、探究新知
1.我们学校马上要迎来60年校庆,为了迎接校庆学校在校园内布置了许多盆花、彩灯、彩旗。仔细观察(图略),从左边起,盆花是按怎样的顺序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
(生小组探究)
汇报探究结果:
a.师:来先看看盆花是按什么样顺序摆放的?
生:按一盆蓝花,一盆红花的顺序摆放的。
生:按蓝花、红花、蓝花、红花、蓝花、红花这样的顺序摆放的。
生:蓝红两盆为一组,先蓝后红,一直这样摆下去。
(师相机提问:下一盆花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师:盆花是按蓝红、蓝红这样两盆为一组的顺序摆放的。
b.让我们来看看彩灯的摆放。
生:按红、紫、绿,红、紫、绿3盏为一组的顺序摆放的,下一盏会是紫色吗?为什么?
生:不会,红色,每组中都是红紫绿的顺序排列的。
师:强调每组中的排列顺序都一样。
c.那彩旗呢?
四面为一组,红红黄黄的顺序一直排下去。
【设计意图: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观察盆花、灯笼和彩旗的排列顺序,感知它们摆放的有序性,并能初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
2.如果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
生:蓝色。
师:确定是蓝色,为什么呢?你是怎么想的?请动手将你的理由写下来。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1:
生:△○ △○ △○ △○ △○ △○ △○ △
你是用一一列举的方法,很好,这个一定是对的。
预设2:
1、3、5、7…单数 蓝花
2、4、6、8…双数 红花
你观察很认真,单双数的规律,那77盆呢?84盆呢?
预设3:
15÷2=7(组)……1(盆)
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15盆2盆为一组,分为7组还余1盆,所以是蓝花。
师追问:15是表示什么?2、7和1呢?
师:为什么余1盆就一定是蓝花?
每组都一样,第八组第一盆和第一组的第一盆一样,是蓝花。
师:在这些方法中,你喜欢那种?
(生表态)
【设计意图:通过15盆是什么花,学生在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来解决问题】
3.照这样摆下去第38盏灯,39盏灯是什么灯?来试一试。(生动手)
38÷3=12(组)……2盏,应该是紫色。
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3盏为一组,38盏12组余2盏,和第一组中第二盏一样。
那第39盏灯是什么颜色呢?
39÷3=13(组),应该是绿色。
这里没有余数你是怎么想的呢?
它是第13组的最后一个,和第一组的最后一个一样。
小结:有用前两种方法的吗?
一一列举太麻烦了,要是问第100盏,1000盏呢?还有人用一一列举吗?
看来这种方法是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
【设计意图:在解决38、39盏灯笼是什么颜色的实际问题中逐渐优化方法,形成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
三、拓展练习
大家对今天的规律了解的怎么样?来帮助老师解决一个问题?
1.老师先摆了三枚棋子,你能判断第21枚是什么颜色吗?
○○●
生:黑色, 21÷3=7(组)
《预设》生;不能判断,不能看出下一枚是什么,没有周期规律。
《预设》师:一定是黑色吗?
生:不一定,因为不能确定第四枚是什么颜色的,也许是黑色的也许是白色的。至少有这样的两组才能说它是有规律的。
是的,你能给它添上几枚让它出现规律吗?再来判断第21枚是什么颜色的棋子?
生○○●○○●……
○○●●○○●●……
…… ……
(生上台展示自己添加的规律,特别强调省略号的作用)
师:像这样按一定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规律我们把它叫做周期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棋子问题,学生进一步体会什么才是有规律,及在设计中更完整地认识周期规律,按一定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2.知道了什么是周期规律,也知道了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你来看看老师摆的这些棋子是周期规律吗?如果是你,知道第50个是什么颜色吗?
○○●○●●●○●●●○……
小组讨论。
反馈:是周期规律。
生1: ○○● ○●●● ○●●● ○……
生2:○○ ●○●● ●○●● ●○……
师:是的,去除前面几个棋子,后面的棋子是周期规律。
四、全课总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1.知道什么是周期规律。
2.知道发现规律时,要用动手画一画、数一数的办法找到规律,就能应用规律解决很多比较复杂的问题。
……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分5个环节认识周期规律,即“五探”。“一探”通过男女生“比比谁记得住”的游戏,吸引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找规律兴趣。“二探”通过情景图,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体验周期规律。“三探”你知道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吗?学生通过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解决问题。“四探”通过第38盏、第39盏是什么灯,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方法,得到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五探”通过一组实践操作“摆棋子”再次探究并形成清晰完整的周期概念,按一定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规律我们把它叫做周期规律。通过“五探”学生对周期问题形成清晰完整的认识,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会了画图、列举、计算等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根据实际情景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获得成功的体验。
第五单元:找规律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篇4
书第10至11页
教学目的:
1、通过找因数,观察它们的特点,初步理解质数和合数的含义。
2、培养孩子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通过探索找出寻找质数的简单的方法。
3.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教学重点:
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孩子的观察,通过探索找出寻找质数的简单的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仪、小正方形纸片等。
学具准备:
小正方形纸片、方格纸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已经学习并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这一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找因数。
板书课题:找质数。
什么样的数是质数?质数有什么特征呢?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一)活动一:拼一拼
1、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看谁拼的方法多,动作还快。
(同桌用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可以合作,并完成书第10页的表格。)
2、学生汇报,教师填表
小正方形个数(n) 拼成的长方形种数 n的因数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1,2,3,4,6,12
(1)让孩子观察左表中各数的因数,看看有什么发现?
(2)结合上面的发现,将2-12各数分为两类,说一说这两类数分别有什么特点。
3、介绍: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4、你有问题要问吗?1是质数还是合数呢?
(二)活动二:探索活动
1、1-100中哪些数是质数?
一位聪明的数学家想出了一个寻找质数的简单方法。在书的右表中:
(1)划掉1;
(2)划掉除2外所有2的倍数;
(3)划掉除3,5,7外所有3,5,7的倍数,如此做下去,剩下的就是质数。
2、书第11页第2题
在表中圈出所有的质数,并回答下列问题:
(1)除了2、3两个质数外,其余的质数都分布在哪些列中?
(2)把这个表扩大到90,在看此时质数的分布情形是怎样的。
(3)笑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结果:把最小的两个质数相乘得到6(2乘3得6),用6去除其他的质数,余数一定是1或5。这个结果对吗?试一试。
(学生按照方法在表中试着做一做,再用彩笔将质数圈起来。)
(三)活动三:你知道吗?
让孩子介绍课外知识。
三、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要问的?
板书设计:
课题:找质数
小正方形个数(n) 拼成的长方形种数 n的因数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五单元:找规律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篇5
[教学内容]摸球游戏(第87页)
[教学目的]通过“摸球游戏”的活动,让学生了解数据表示的方式。又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交流,逐步使他们体会到数据表示的简洁性与客观性。
[教学过程]
1、交流中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可能性的大小,请看下面一道题。教师呈现题目并配图,然后问:(1)你认为小青摸出的球可能是什么颜色?(2)哪一种颜色的球摸出的可能性大,为什么?与同学进行交流。
2、在分析中理解数的表示方法
师:现在盒子里只有2个红球,能否摸到白球呢?生:不能。因为盒子里没有白球。师:那么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从这个盒子里摸到的白球的可能性呢?生:用0,因为0代表没有。那么摸出红球的情况呢?生:一定能摸到红球,因为盒子里都是红球。师:从盒子里一定能摸到红球,我们说此时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1。谁能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0,那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为1?(生举例说明)
3、在观察、讨论中理解数的表示方法
师出示一个只有1个红球与一个白球的盒子。
师:从这个盒子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生: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一半。
师:如果用数来表示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可以怎样表示?
生:12。
师:这个同学说的很好,如果在盒子里在放入一个黄球,那么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怎样表示呢?让学生开展分组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如给每个球标上字母,再观察等)
4、课堂练习:
87页1题、2题。(生小组讨论)
5、归纳小节:用数据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式。(可让学生自己总结,也可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6、布置作业:
87页下面的实践活动题。
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游戏(第88页、89页)
[教学目的]本游戏活动以摸球作为载体。通过此数学游戏,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实验、猜想与验证的过程。
[教学过程]
1、师向学生交代清楚活动的操作顺序:两人一组,然后记录颜色,再放回。记录摸出的红球、白球次数可用画“正”字的方法。
2、组织活动
(师给每组口袋内准备的白球与红球数的比例应相同。)
学生两人一组,一人摸球,一人记录。
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进行巡视,以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当操作。
3、汇报交流并猜想
每组学生操作完毕后,组织全班进行汇报交流。并将汇报结果记录在黑板上,以便学生进行猜想。也要请他们说说猜想的根据。
4、验证猜想
请学生打开各小组的口袋,验证猜想的结果与实际结果是否相符。
5、小组讨论
投影出示讨论的题目包括表格。然后出示问题。
注意:学生在具体讨论时,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猜想与推选的方法,对此,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特别要指导学生应考虑比赛外的各种因素。
6、课堂练习
89页第3题。
第五单元:找规律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篇6
P10例6、做一做,P13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2×0.3 0.7×0.5 0.21×0.8 1.8×0.5 1-0.82 1.3+0.74 1.25×8 0.25×0.4 0.4×0.4 0.89×1 0.11×0.6 80×0.05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投影出示)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2.095
4.307
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二、尝试:
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 所以狗能闻出坏蛋身上的气味。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45
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学生独立探究,指名说说取近似值的过程和理由。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
(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强调横式中应当用约等号,而不能用等号。
6、专项练习(根据下面算式填空)
3.4×0.91=3.094积保留一位小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
7、尝试后练习:
▲P10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判断,并改错。
10.286×0.32=3.29(保留两位小数)
3.27×1.5=4.95 1.78×0.45≈0.80(保留两位小数)
三、运用
1、一千克白菜的价钱是6。78元,妈妈买了0。8千克,应付多少题?
虽然此题没要求保留两位小数,但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比分更小的钱币,所以应保留两位小数。
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58。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
3.059 3.578 3.574 3.583 3.585
四、体验: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第五单元:找规律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篇7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进一步认识客观事物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培养学生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
3、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渗透概率的思想。
二、教材分析:
《可能性的大小》是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学生在二年级有学习时,已经初步接触了解了客观事件出现的可能性;三年级学习了客观事件出现可能性的大小,认识到可能性的大小与相关的条件有密切关系;四年级认识了等可能性。本单元的学习是前几个年级学习内容的延伸和发展,通过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可能性大小用数据表示的方法。
三、教学设计
1、游戏导入
师:(出示纸盒内红、黄、白色乒乓球各一个),喜欢哪种颜色的乒乓球?你试着摸一个球,看是不是你所想要的那种颜色的乒乓球?
生:(七嘴八舌)我喜欢红的,我喜欢白的,我喜欢黄的(生纷纷举手欲想摸球)。
(评析:游戏是儿童喜欢的特有的一种活动形式,孩子们已被游戏吸引,师生之间的情感一下子融洽起来。)师:(摇晃盒内的球后)请一个学生闭着眼睛摸一个乒乓球,看是不是你想要的那种颜色的乒乓球,同时请另一个同学猜一猜摸到的球会是什么颜色?(学生装同一操作活动重复两次)生:他会如愿拿到红色,运气真好咧!生:不一定的。
生:他有可能拿到红球,也有可能拿到黄色或者白色的。(学生猜后,教师让摸球的学生出示摸到的球)。师:想一想,我们能事先确定摸到哪个颜色球吗?
生:不能确定,可能摸到红球,可能摸到黄球,也可能摸到白球。师:那么三种颜色的球被摸到的机会是否一样呢?为什么? 生:因为老师将盒子摇晃一下,乒乓球的位置就是随机的。
师:也就是说,闭着眼睛一次摸一个球,三种颜色球被摸到的可能性是一样的。
(评析:教师创设了摸球、猜颜色的情景,意图在于让孩子体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学生认识可能性是有差异的,有的受主观或客观情境影响,认为不确定的事件的发生与“运气”有关;有的认为“不一定”,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已认识事件出现的可能性,能说出不确定事件出现的几种可能。教师抓住时机,通过启发式的谈话,使学生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及时体会事件出现的不确定性、可能性、等可能性。)
师:如果想摸到的球肯定是红球,我们可以怎么办? 生:盒子里多放些红球。生:不行,盒子里全部放红球。师:为什么要全部放红球呢?
生:因为每个球都有可能被摸到,如果有一个球不是红球,就不可能一定摸到红球,所以要全部放红球。
师: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同意。师:噢,这样摸到是红球的事情肯定发生了。如果希望摸不到红球呢? 生:一个红球也不放。
师:这样摸到红球的事情肯定不发生了。
(评析:确定性的现象学生是容易理解的,在这儿设置这样的一段谈话,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到客观现象中,除了有随机性现象外,还有确定性现象。)
2、探究新知 活动一
师:(盒子里放好3个黄球和1个白球)若老师从盒子里拿出1个白球,盒子里剩下什么球? 生:黄球。
师:还能摸到白球吗? 生1:不可能摸到白球;
生2:现在盒子里只剩下3个黄球,只能摸到黄球。
师:也就是说不可能摸到白球,那你能不能用数字来描述一下不可能摸白球的现象? 生1:不能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100%; 生2:摸到白球的可以能性是0。师:那用什么数表示呢? 生1:1; 生2:0;
师:那究竟是用1,还是用0,表示不可能摸到白球的现象?
(学生经过讨论,一致认为用0表示较好。板书:不可能------可能性是0。)师:那你认为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呢? 生1:1; 生2:100%;
师:100%=1,所以一定能--------可能性是1。谁来举个这样的例子? 生1:每天都有黑夜。
师:这个不一定,有个的地方,整天都是白天。在地球的南极圈和北极圈地区,就有极昼或极夜的现象,如果你用每天都有黑夜的现象进行描述可能性时,建议你加上限制词。师:如公鸡不可能生蛋,公鸡生蛋的可能性0。生1:太阳从西方升起的可能性是0。生2:地球围绕太阳转的可能性是1。
(评析:此教学过程很明确地让学生对所列物体出现的可能性中的“不可能”和“一定能”二种情况进行探讨,通过学生列举更加清晰地得到理解,但教学过程只注重表面,而未曾让学生在实践的操作中获取出现的两种可能性。)活动二
师:老师现在盒内只放入1个黄球、1个白球,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多少?(可能有些学生回答:“ 1/2”)师:为什么用 1/2,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因为盒内只有2个球,而我每次摸到的不是黄球就是白球。所以摸到黄球的可能性为1/2。师:对,盒内2个球,说明摸球的可能性一共有2种,摸到的结果只能是1种,所以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1/2。那么,现在老师再放入1个红球,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生: 1/3,因为有3个球,说明摸球的可能性共有3种,黄球只有1个,所以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1/3。
师:我现在把红球取出再放入1个黄球,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生:2/3 师:为什么是2/3?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学生交流,教师参与进去倾听大家的想法,发现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会用分数表示,但说不清楚为什么。)
师:哪个小组向大家汇报一下?
组(1):因为它是3个球,说明摸球的可能性共有三种,黄球两个,所以是 2/3。组(2):因为它是3个球,1个黄球摸到的可能性是1/3,2个黄球就是2/3。
组(3):我们只要看一看一共有几个球,3个球说明分母是3,再看有黄球有几个,2个说明分子是2,所以是2/3。
师:盒内有3个球,摸球的所有可能性是3种,黄球有2个,因此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2/3。师:若老师再向盒子里放1个黄球,那摸到黄球的可能性为几? 生::3/4(师板书)师::那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为几? 生:1/4(师板书)师::若老师此时向盒子里放1个黄球,那摸到黄球的可能性为几? 生::4/5(师板书)师::那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为几? 生:1/5(师板书)师:我想知道,为什么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刚才是1/4,而现在又是1/5? 生:球的总数不同。师:那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有关。
师:盒子里放有3个黄球、2个白球和1个红球。那你们能说出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多少吗? 生:1/6 师:那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多少吗? 生:2/6 师:那分子表示的是什么? 生:白球的个数。板书:
2--------表示所要取球的数量 6---------球的总数
(评析: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学生感知了如何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环节清晰,利于学生理解。)
3、实际应用
师:在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预测可能性的大小 ?
生:摸奖。生:中奖。
师:这儿有一个中奖活动(放录像,商场促销活动)
师:“今天我为大家请来了一位售货员阿姨,你想了解些什么?”(售货员阿姨上场张贴宣传画并展示活动方案)
从2005年1月1日起,只要您来本商场购买“某商品”就有机会揭奖寻宝,赢取下列大奖: 特等奖: 20000元 60名 一等奖: 2000元 2000名 二等奖: 200元 20000名 幸运奖:20元优惠券400000名 ·兑奖截止日:2005年5月1日。
·惊喜大奖,等你即刻“揭开”!奖品有限,送完为止。·本次活动满500万份即开奖。(提问、活动介绍)
师:“你认为中奖的可能性有多大?”(小组活动:奖项的可能性大小。)汇报算法,得出下列得奖的情况: 特等奖 = 0.0012% 一等奖 = 0.04% 二等奖 = 0.4% 幸运奖 = 8%(让学生关于中奖率的情况谈谈体会。)
师:现在活动已经进行到了尾声,售货员阿姨把这一次的最后100张奖券给我们送来了,你有什么想法?请你预测一下我们班的中奖情况。生:这100张奖券中有8个幸运奖,1个二等奖。
生:不一定,刚才我们做的只是预测可能性大小,实际得奖率不一定会和预测的相同。生:我同意,可能我们会中大奖,也可能我们一个奖也中不着,不过我想中到幸运奖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学生刮奖券。(1人得二等奖,3人得到幸运奖)解释原因。
师:“咦,怎么只有4人获奖,这是怎么回事?”
生:刚才的预测只是对整个活动进行的预测,现在只有100张奖券,当然不准了。
生:预测中的幸运奖的得奖率8%是指平均每100张中有可能8人得奖。我们这次幸运奖少了一些,在下一个100张奖券中可能得奖率会高一些,也可能得奖率还是很低。
生:虽然得奖率可以计算,也只能对中奖可能性进行预测,这100张是从所有的奖券中任意拿出来的,当然100张就有可能一个奖也没有,我认为摸的时候还是要靠运气的。
师:你们分析的很好,对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可以通过计算来预测的,但在某一次或某几次事件发生的时,不一定与预测相符,所以100张中只有4个幸运奖是很正常的。(评析:这样的模拟活动,学生身临其境,情趣盎然,学生的体验是自觉的深刻的,只有有了深刻的体验才会对随机现象做出较好的解释。)
4、课堂小结
师:今天的学习内容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收获?还想提什么问题吗? 知道的同学可为你解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这不仅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可能性的大小的合理性。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猜想、观察、想象、分析、验证等思考方式亲自体验、感知,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可以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与此同时,也关注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在应用部分中,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同时也能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了学会数学、学好数学的信心。
铺地砖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学生能综合应用图形面积、乘除法、方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运用多种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具:课件
教学方法:讨论、讲解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的卧室地面是什么样的?说给同学们听一听。小明家盖起了新房子,爸爸要给小明的卧室铺上地砖。板书课题。学习新课
1、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
小明的爸爸在购买地砖时,他关心哪些事?
学生思考后回答。如地砖的质量、大小、买多少块地砖、用多少钱……
爸爸比较喜欢40cm×40cm(每块8 元)规格的地砖,他量的卧室的长和宽分别是4m和3m.学生帮小明的爸爸算一算至少买多少块地砖,需要多少钱?
2、在交流中掌握解决问题的多样性(1)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2)小组交流。学生把自己的解答方法在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指名小组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全班交流。其他小组补充不同的解决方法。(4)引导学生用未发现的方法解答。
如果改用边长30cm(每块5元)的正方形地砖呢? 小结:在解决铺地砖的问题上,可用哪些方法解答。
3、在练习中巩固提高发展思维
1、提高练习:课本(3)
2、拓展练习:
一间房子用方砖铺地,用边长3dm的方砖需要96块。如果改用边长4dm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课堂总结:学生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设计活动方案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方式,能自主地设计一些活动方案。
2、探索运用可能性的知识,对实际生活中的事件与现象进行合理设计的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获得设计方案成功的愉悦,培养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材分析
“可能性的大小”这一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范畴,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有: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和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知识,设计日常生活中的方案两部分内容。《设计活动方案》这一专题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提出设计方案的要求,在学生学习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础上,提出让学生自主设计活动方案。其目的是:一方面进一步巩固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式,另一方面能创造性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符合实际的活动方案,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在提出设计方案后,教材呈现了几种提示性的设计情况,这反映了学生在设计中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做一做”是通过另一个实例进一步让学生尝试设计。而实践活动的内容,则是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件,请学生根据相关的条件,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设计一个促进销售的设计方案。
三、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有一些游戏既好玩,里面又有许多小秘密,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摸鲨鱼牙”的游戏。
2、介绍“大鲨鱼”的玩具,并说明游戏规则。
3、找两名同学到前面来“摸鲨鱼牙”,鲨鱼有6颗牙齿,按到其中某一颗,鲨鱼嘴会合上,咬住手指。同学、老师参与游戏,其它同学通过游戏想一想,发生鲨鱼咬住手指的可能性是多少?
4、游戏结束后,让大家说一说,鲨鱼咬住手指的可能性是多少?汇报可能性是1/6,并说明理由。
5、教师导入,在游戏中我们运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得到了鲨鱼咬手指的可能性是1/6,像这样好玩有趣的游戏你能设计吗?那今天我们就来当一个小小设计师。板书——设计活动方案。
(点评:通过游戏环节的创设,有利于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积极情境,也点明了本课的目的:用实践的方法巩固、探讨数学知识,简短的谈话形成了切入教学明快而强烈的吸引力的教学效果。)
(二)实践验证,探索新知。
1、教师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多种口味的果冻,你们看,有草莓味、柠檬味、苹果味。那老师接到了数学王国的一份订单,让我们来看一看。
2、出示订单要求:要在包装袋中装入若干个草莓、苹果、柠檬三种口味的果冻,要求从包装袋中摸到柠檬口味的果冻的可能性为1/6。
3、老师接到定单后,想到同学们一定能帮老师想出一个好办法。那让我们用学习过的知识,在小组内按定单要求,试着来设计一个包装果冻的方法,看一看哪组小同学能合作默契,互相帮助,互相启发。
4、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然后,借助实物进行动手实践,独立思考,最后小组内互相交流,写出设计的方案。教师相机巡视指导。
(点评:对于摸到柠檬口味的果冻的可能性是1/6 这个问题,要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活动中自己去理解、体会、实践、验证、领悟的。这样设计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有效的让学生在开放性的氛围,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且小组合作学习,拓宽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
5、学生在充分实验交流的基础上,汇报设计出的各种与众不同的方案。
6、在交流各组汇报设计的想法,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方案,不急于否定,而是结合他们的想法加以引导。
7、交流汇报后,把每一种方案的设计均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出来。
8、引导学生观察各种不同的方案的总数,柠檬口味果冻数量等,找出各种不同方案的共同点,从中发现设计的基本特点。
9、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提升设计的基本特点。
(点评:像“可能性”这一类教学内容,不能简单地把它作为一个知识点来教学。不应在教师带领下仅为获一个结论而教学,而应思考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思考与探索的机会,教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教学中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思维的火花跳跃出来,让他们的灵性无拘无束的展示出来,促进他们在交流、探索、争辩、归纳、提升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
(三)再次实践、深入理解
1、教师出示手中若干支红、黄、绿不同颜色的彩笔,把6枝彩笔装在一盒,使得从中拿出红色彩笔的可能性为1/2。
2、学生独立设计活动方案,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互相补充,交流看法。
3、全班同学共同来交流,汇报你的设计方案。
4、教师在实物挂图中展示学生的设计方法,相机引导学生对设计的理解和设计方法的依据。
5、从两个活动中你有什么发现或心得吗?
6、学生汇报自己设计的方法,深化知识点。
[在学生初步体会到了设计活动方案的方法后,再让学生进行装彩笔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了合理设计的方法,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验证,又激活了学生学习的潜能。]
(四)联系生活,巩固延伸
1、同学们,大队部传来一个好消息,要为每班开展一日观光活动,有三种观光入场券,红色—博物馆,绿色—植物园,粉色—动物园,要想从中为每班抽到去博物馆的人数占2/5,应怎样设计抽券箱。
2、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合理设计,对设计结果开展交流。
(点评:及时必要的巩固练习,有利于学生及时地内化知识。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小结提升,课外实践
1、本节课你有什么发现、收获?
2、出示课后实践题,建议以小组为单位,课后活动。
(点评:巩固深化本节课的知识,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收获的快乐和成功,并创设课外实践,激发了学生课外活动的兴趣,提高了应用意识。)课后反思:
1、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摸鲨鱼牙”活动中,体会到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那么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会越高。这一情境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对可能性知识进行了回顾,而且使学生产生了自己想探索的需求,情绪高昂地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来。
2、重视操作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数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让学生充分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自己探索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在活动中体验成功。为了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尊重学生的选择,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自由、民主的合作氛围。让不同的学生根据相同的兴趣走到一起,共同品尝成功的快乐。
3、加强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在课堂上,我比较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学习中十分重要。不仅可以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而且还可以达到互相学习、互相补充的目的。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交流的时效性,保证让学生全员参与,给予充分的时间,使学生实现表现自我的欲望,课堂顿时成立学生展现自我个性的舞台。
第五单元:找规律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篇8
《分数除法》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在学生基本掌握分数乘法和倒数的意义性质等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教材联系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讲到了列方程解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比的意义、性质和应用这部分知识的目的是加强比和分数的联系,加深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和比的认识。
我们知道,计算分数除法的关键步骤,是把除转化为乘,列方程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关键,则是在于理解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教学时教师要用好直观手段,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动手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在操作、观察的过程中发现和感悟算理。另外,教学时还要使学生弄清解答分数除法的关键是什么,怎样确定单位“1”,找等量关系并结合画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亲自感受应用题中的数量联系,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规律,从而让学生体会并归纳出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从关键句中找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式。
第五单元:找规律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篇9
1教学目标
1.了解情感传达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2.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学会在具体情境中表达“真、善、美”的情感。3.了解并掌握一些情感传达的具体方法。2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生对情感的体验越来越少,能够感动他们的人和事,也越来越少,所以,加强情感的体验,珍惜情感,显得尤为重要。3重点难点
重点,说一说亲情故事,赏一赏亲情故事 难点,理一理亲情写法。4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亲情仿句写一写 学生仿照例句写句子: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2、亲情是雨,带走烦燥,留下轻凉;亲情是风,吹走忧愁,留下愉快;亲情是太阳,带走黑暗,留下光明。亲情是最伟大的,不管你快乐,沮丧,痛苦,彷徨,它永远轻轻地走在你的路上,悄悄地伴着你的一生。
3、亲情如水,使纷繁经过过滤变得纯净;亲情似火,使平淡通过煅烧日显棱角;亲情是诗,使乏味经过修饰达到一种意境。亲情,生命永恒的动力。活动2【活动】亲情故事说一说 学生代表说一说亲情的故事: 爸爸妈妈的故事; 爷爷奶奶的故事; 哥哥姐姐的故事;
活动3【活动】亲情佳作赏一赏
1、读读下边的文章,看看别人是如何写亲情的,请做好点评的准备。
2、妈妈的快乐方程式(节选)
自古以来,媳妇难做,妈妈却做得很好。
爷爷奶奶辛苦了一辈子,都是年逾古稀的人了,按他们自己调侃的话说,三箢箕黄土埋了两箢箕。背驼了,眼花了,耳聋了,头发白了,腿脚不利索了,不能自食其力了。凡事要别人服侍的人,脾气也怪了,唠叨也多了,这是一般老年人的通病。
其实,爷爷奶奶的要求也不高,无非是灶间里有柴烧,炉铛里有米煮。锅里有菜炒,天凉了有衣添,烦恼时,有人陪着说话。说来容易,做起来可就是是一句话的工夫。老人喜欢烧柴,每年花几天的工夫,砍回两堵墙的柴;打一担米回来,先把老人的米缸盛满;房前屋后弄点菜园,小菜就一年四季不用愁了;夏天备出秋天的布,秋天做好冬天的衣;有了烦恼吗,招呼来几个邻居大爷大妈,几个老人一唠叨,烦恼入没了。
试想这样一幅画:一个贫穷的小山村里,一桌简单的饭菜前,是一堆烧得正旺的柴火,一对老夫妻,正你一箸,我一箸地互相谦让,夹着几样普通的青白小菜,碗底也许压着两个荷包蛋或几点精肉猪肝,他们的儿媳妇呢,就在旁边,抹一把脸上的汗滴,拢一拢额头的刘海儿,正准备给老人盛饭……不是很美吗?
爷爷奶奶逢人就夸媳妇好。别人问妈妈有啥秘诀,妈妈总是笑着说:“公公婆婆能开心地生活,就是媳妇的快乐!”
3、学生试着点评。
活动4【讲授】亲情写法理一理
如何让作文生动传神,富有感染力? 学生讨论总结。
1、写真人真事,亲身经历。多媒体显示相关名言:
①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白居易
②“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所以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 ——冰心 ③情真,语不雕琢而自工。——沈德潜
④真实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感情是文学作品的血肉。
2、抓动情点,由小事见真情。
散文《背影》为我们讲了一个动情的故事,这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与他父亲的故事。在这故事中,作者流了4次泪,为什么?(1)略读文章。(2)简单点评。
小结:原来我们生活中的爱还寄托一种形式,因为爱是抽象的东西,往往通过一种形式反映
它。这篇文章父对子的爱的形式是“一袋橘子”、“一封来信”;子对父的爱是抒写“一个背影”。所以往往一件细小的东西,如“一杯水”、“一个铅笔盒”、“一次微笑”、“一个眼神”、“一根头发”……都能寄托一种感情。想一想,告诉我,在这些东西中能寄托一种怎样的感情?或者你能举一样东西,他也曾经抨动着你的心弦?(1)请举手的同学回答
(2)小结:这些情感往往凝聚着在一件细小的东西中,只要你是一个细心的人,在生活中都能找一个细小是能抨动你心弦的东西。所以说,我们的生活不是平淡枯燥,而是我们缺少积极观察生活的态度。我们要学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善于发现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所蕴含的感人之处,善于捕捉自己内心的每一次细腻、微妙的情绪和感情的波动,还要经常咀嚼这些情绪和波动,以加深对生活的认识。上帝是公平的,只有那些对生活有心的人,才能让他的文章流淌真情的泪和血,让他成为生活和时代的骄子。
3、通过鲜活的细节来表现人物。
教师进行一些个性化、特征化的技巧指导:(1)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特征化的细节
(2)特征化的细节可反复呈现,在不同情境下展现,以突出其鲜明的性格特征 精彩细节示例之一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在向上缩;他把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背影》中,父亲对儿子的爱用这样的动作细致地表达出来了,这个细节描写胜似千言万语。精彩细节示例之二
学生习作《感受亲情》:“摇呀摇,摇呀摇,摇到外婆桥……”不知是谁轻轻哼了一句,把我从思绪中拉回。外婆桥,外婆桥,外婆一定又在把我“瞧”了。我的眼前仿佛又浮现出了她探着矮小的身子,站在高高的门槛上,踮脚倚门盼望的情景。此时,一股浓浓的亲情如春天那温暖的阳光,洒进我的心田,令我感到幸福无比。这里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亲情的温暖。活动5【练习】亲情作文练一练
写一篇真情作文。通过阅读感人文章和同学们的总结,想必同学们心中早已是千言万语涌上来,急待用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了,那么,这是一次机会,相信这篇作文定是一篇成功之
作。请以“有多少爱可以重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真诚的回忆自己的人生路,谁陪伴你一路走来,感悟人生。
2、提倡写散文,能有亮点。真实,写出真情,多一些美的语言,多一些思考的哲语。
3、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活动6【讲授】结束语
第五单元:找规律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篇10
使学生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能用循环小数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表示除法中的商。知道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区别。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用循环小数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表示除法中的商。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看谁算得快。
第一组:1.69÷2658.3÷11
第二组:1÷358.6÷11
两个数相除时,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组题都可以除尽,第二组都除不尽,等号后面的商该怎样写呢?
二、新授。
1、1÷358.6÷11
将第二组的算式继续算下去,你发现了什么?
提问:如果继续再算下去的话?你认为会是怎样的呢?
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
提问:什么叫做循环小数?
你能举例说明吗?
同桌之间互相举例说明;集体交流,指名回答。
1、 出示例8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产生疑问:结果是个循环小数,如何表示呢?
强调:四舍五入的方法,但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使用。
2、 试一试。
126人乘船过河,每次限坐乘客15人,至少要几次才能全部过河?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教学构想】
通过例8,让学生做除法,通过实际计算,发现这些除法无论除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都除不尽。根据学生计算出的除法竖式,引导学生发现余数商的特点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这是小数概念的又一次内涵扩展,要让学生认识到循环小数是一种无限小数。
一、 综合练习
1、做练习十八第3题。一个人造地球卫星每小时大约运行30000千米。一架超音速飞机每小时大约飞行2200千米。算一算,卫星运行的速度大约是这架飞机的多少倍?(得数保留整数)根据商不变规律,先把“30000÷2200”转化成“300÷22”再进行计算。2、练习十八4、5题。
重点指导学生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用合理的方法求出商的近似值。3、练习十八第6题。
二、 阅读“你知道吗?”
让学生自主阅读,交流阅读后的认识。
作业设计:把交流的结果写成趣记。
整理和复习(1)
教学目标:
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
练进行小数乘法、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1、复习小数乘法、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1) 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 提问: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小数乘法中小数点的位置是怎样确定的?算出积后,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应该怎么办?
(3) 计算:0.67X7.58.36X0.250.125X0.24
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
3、 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提问: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商的小数点的位置怎样呢?
计算:1.89÷0.547.1÷2.50.51÷0.22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4、 练习与应用:
练习九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
练习九第5题:学生独立审提题解答,教师巡视。
让学生根据平均数的意义估计得数范围。
做第6题。主要让学生练习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合理截取商的近似值。
第五单元:找规律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篇11
一、积累及运用(55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5分)
及郡下()亵()鲜有闻()...多髯()矜寡孤独()..
2、填空(17分)
(1)可以。无丝竹之乱耳。
(2)孔子有句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望岳》中有一句与之意思相近的诗句是。(3)《春望》一诗中作者移情于物、抒发感时伤世的情感的诗句是:。
(4)《石壕吏》中表明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是:。(5)《陋室铭》中环境描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造化钟神秀。(7)国破山河在。
(8)《陋室铭》作者是 朝。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或者 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 的。
3、选出作品、作者及作者所处的时代搭配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陋室铭》————刘禹锡————唐代 B、《核舟记》————魏学 ——— 明代 C、《石壕吏》————杜甫———— 唐代 D、《爱莲说》————周敦颐——— 清代
4、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0分)
(1)缘溪行()(2)渔人甚异之()..(3)屋舍俨然()(4)阡陌交通()....(5)咸来问讯()(6)诣太守()..(7)寻病终()(8)斯是陋室()..(9)往来无白丁()(10)可爱者甚蕃()...(11)罔不因势象形()(12)尝贻余核舟一()... 1(13)选贤与能()(14)男有分()..(15)谋闭而不兴()(16)货恶其弃于地也()..(17)老翁逾墙走()(18)一男附书至()..(19)二男新战死()(20)急应河阳役()..
5、古今异义辨析(10分)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义: ..
今义:
(2)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
(3)芳草鲜美 古义: ..今义: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 古义: ....
今义: 今义:
一、文言文阅读(45分)
(一)(16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子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外人道也。”
1、翻译句子。(9分)
(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此中人语云:“不足外人道也。”
2、找出选文中描写桃源人幸福生活的句子。(用原文回答)(2分)
3、“此中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联系上下文,想想“此人” 说了些什么,试概括为三点。(3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后人把《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是什么呢?现在是什么意思?(2分)
(二)(14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爱莲说》选自《 》作者,代哲学家。(3分)
2、用原文的语句回答。(4分)
①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
②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3、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是怎样的人?(2分)
4、请用现代汉语,把“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翻译。(2分)
5、读了此文,对于平常人们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什么想法?(3分)
(三)(15分)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人.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注释:策通“册”;被通“披”;韩性:大学者;恬:心神安逸。)
1、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辄默记()遂为()性卒()讪笑()....
2、解释下边的字:(4分)
其: 初: 异: 还:
3、翻译句子:(3分)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翻译:
4、下列句子,括号内文字是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2分)A(王冕)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B已而(王冕)复如初 C(韩性)学遂为通儒 D(王冕)即迎母入越城就养
5、从这两段文字看,王冕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2分)答案
二、(一)
1、略
2、其中往来种作„„怡然自乐。
3、(1)讲社会的**,黑暗和秦以后的变迁。(2)讲桃花源外人民所受的苦难。(3)讲统治者对老百姓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二)、1、出淤泥„„不妖; 香远益清。
2、品德高尚。
3、略。
4、言之成理即可。
(三)1、zhé suì zú shàn
2、其:他的 初:原来的样子 异:以„„为异 还:返回
3、母亲说:“儿子既然这样痴迷(好学)为什么不按照他的意愿来呢?”
4、C
【第五单元:找规律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推荐阅读:
第五课时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袖化的规律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09-26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找规律说课稿10-20
四年级数学上册 找规律教案09-29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12-22
一年级找规律教学教案01-01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资料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