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誉风险管理情况

2024-09-16

声誉风险管理情况(共8篇)

声誉风险管理情况 篇1

Xx银行声誉风险情况调查报告

根据xx银监分局《关于开展基层银行业应对声誉风险情况调研的通知》精神及要求,按照《通知》内容,认真学习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并对我银行积极开展了一次全面的声誉风险情况调查,先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制度及体系建设方面

声誉风险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银行业风险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及社会舆论及网络迅猛发展,声誉风险对银行有着重要作用。我银行自2011年1月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积极建立各项风险管控规章制度及体系建设。

(一)、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完善管理体系。

在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及体系建设方面,严格按照监管部门及总行要求,总行派驻风险总监,成立风险管理部,结合我分行实际制定了各项风险管理规章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重大声誉事件报告制度,发生事件严格执行,逐级及时上报,确保风险事件影响降到最低,在制度执行中积极收集了各方的意见建议对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进行逐步完善改进。建立了声誉风险责任及奖惩机制促进声誉风险防控工作有效开展,确保各项难管理落到实处。在对外宣传及与外部联动反应机制建设方面,我分行积极投入经费加强社会正面宣传力度,设立露天广告牌,增强社会知名度,建立与当地媒体及第三方风险监测部门等外部媒介的沟通联动机制,及时了解我分行外部声誉风险情况。

(二)、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我分行成立了声誉风险管理领导小组,以分行责任人为第一责任人,明确声誉风险防控责任及分工,定期不定期的对我分行在当地社会各方面舆论如注册网站、论坛、博客、微博等网络信息集散地进行监测,分析声誉风险舆情,有效防控声誉风险。

高度重视客户投诉,声誉风险防控领导小组定期对客户投诉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梳理,严格按照处罚制度处理我分行有责任的相关人员,并督促被投诉人员及部门限期整,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

二、内部声誉风险防控及员工培训方面

(一)、严控内部风险,严格履行职责。

根据近年银行案件发生情况显示,金融机构内部犯罪情况时有发生,内部风险事件引发的声誉风险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内部风险防控对声誉风险防控至关重要,我分行在要求各部门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外,还定期不定期对前台业务部门的现金重空进行检查,对信贷部门贷款资料及贷后管理进行审核抽查,发现风险及时提醒预警,发现违规操作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最大限度确保我分行的内部稳健运行。

(二)、加强员工培训,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我分行按年制定员工对声誉风险相关知识的培训计划,积极开展对总行及监管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精神及管理办法的学习,针对各类声誉事件组织员工进行情景分析,开展演练。结合工作实际,在分行内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声誉风险相关专业知识学习培训的同时,还要求前后台员工积极参加总行及各监管单位组织的声誉风险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讲座。丰富了我分行员工的声誉风险管理及防控知识及意识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我分行的声誉风险防控能力。

声誉风险管理情况 篇2

2008年底开始的金融风暴更是使得声誉风险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多家知名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倒闭或兼并重组, 并引发了整个金融系统的动荡, 酿成了巨大的损失。有鉴于商业银行声誉风险和声誉事件在金融危机中的重大影响, 巴塞尔委员会于2009年1月发布了新资本协议框架修订稿 (征求意见稿) , 并于7月发布了最终修订稿, 首次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进行了明确定义和说明, 并将声誉风险管理正式纳入新资本协议的第二支柱。中国银监会于2009年8月25日正式发布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 (下称《管理指引》) , 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

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银行要想获得良好的监管条件和经营条件, 必须要有良好的银行声誉, 第一点, 银监会为了维护存款者利益和考虑系统性风险的监管, 必然会加大对声誉差的银行的监管, 第二, 银行声誉受损会加大银行的融资成本, 同时也会降低银行的市场份额。众所周知, 建立良好的声誉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 一旦声誉遭到破坏, 也是一种巨大的成本损失。

在不完全契约的市场, 银行会通过为追求市场份额和利润, 或者协同企业主体, 躲避监管者的监管, 接受一些不良的贷款, 或者在监管中银监会和银行, 银行和企业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更甚的是监管者会伙同银行, 破坏监管秩序, 会存在有道德风险和代理问题, 而这些都是对银行声誉的破坏。因此, 我们要建立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银行声誉风险的监管。

二、文献综述

声誉是一种保证契约能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机制 (A.Smith, 1763) , 现代经济学在20世纪80年代理性预期假设得到普遍认同, Kreps、Mil-grom、Foberts和Wilson (1982) 4位经济学家最早对声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研究在不完全信息下经济主体重复博弈的可信性问题, 建立了声誉模型, 即KMRW模型, 该模型证明了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支付函数或者战略空间的不完全信息对均衡结果有着重要影响, 在模型中每个参与人并不知道其他参与者的类型, 或者是理性的或者是非理性的, 每个参与者在选择合作的时候都会面临被其他参与者出卖的风险, 但是如果有一个参与者在合作的某一期选择不合作, 那么就会暴露这个参与者的类型也就暴露了自己属于不合作的坏声誉者, 于是就会遭到其他参与者以牙还牙的报复, 那么他们的合作即在这一期终止, 这个参与者从而失去了获得长期合作收益的可能, 反之, 如果参与者选择合作, 那么就会获得好的声誉, 从而获得长期合作收益。他们建立的声誉模型证明了声誉在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过程中对合作均衡的促进作用。Fudenberg和Laffond (1982) 对KMFW模型结果做了简化, 使之更具一般性。Boot和Thakor (1993) 将声誉模型引入监管领域, 他们通过建立一个两阶段的银行资产选择和政府监管的动态博弈模型及其均衡, 阐明了监管者在追求自我利益而非社会福利过程中有动机强化自己的声誉, 这一动机影响了银行的破产政策。

近些年, 国内部分学者也着手关注声誉的研究, 周好文、陈璐 (2004) 认为声誉机制的建立可以降低银行与监管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和风险发生的概率, 并运用KMRW模型解释了不对称信息下银行声誉机制减少违规动机的过程。陈学彬对政府监管和声誉给出了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和非对称信息动态博弈模型, 分别讨论了中国金融市场规范发展中违规获利的诱惑力与规则的强制力之间的博弈均衡、学习机制与示范效应的影响, 认为任何“下不为例”都将对监管者的信誉和监管法规的严肃性带来严重的危害, 必须坚决制止。

三、银监会声誉与商业银行声誉的关系的模型建立与分析

(一) 模型假设

(a) 博弈中的参与人为银监会和商业银行; (b) 模型分为两个时期:时期0和时期1; (c) 由于信息不对称, 从银监会的角度来看, 银监会分为两种类型:声誉好的强力银监会, 我们记为 (SS) 和声誉差的弱势银监会 (WS) 其中SS会对商业银行大量高风险投资等的违规投机行为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 会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以及不良贷款进行严格的监管, WS对商业银行采取仁慈的态度, 并让商业银行坚信政府会是最后的买单人; (d) 商业银行有两种类型:声誉好的商业银行和声誉差的商业银行, 如果商业银行采取了违规操作行为, 我们视为是破坏商业银行声誉的行为, 商业银行的声誉会下降; (e) 假设在0期, 声誉好的强力银监会 (SS) 对违规的商业银行惩罚的概率为P (P/SS) =b1, 不惩罚 (NP) 的概率为P (NP/SS) =1-b1, 弱势商业银行监管者 (WS) 对违规的商业银行惩罚的概率为P (P/WS) =b2, 不惩罚的概率为P (NP/WS) =1-b2, b1>b2; (f) 假设在0期, 商业银行知道银监会为强力银监会的概率P (SS) =a1, 为弱势监管会的概率为P (WS) =1-a1

(二) 银监会声誉模型建立

商业银行判断自己违规受到惩罚的概率是由银监会的类型以及在这种类型下的是否惩罚的概率来决定的, 那么根据我们在0期的假设, 商业银行的违规行为在1期是否受到惩罚的概率为:

在1期, 商业银行会根据银监会在0期的对商业银行的违规行为的处理手段来修正自己对银监会是强力的还是弱势的机构进行修正, 从而形成在1期时商业银行中银监会的类型, 也即是银监会此时的声誉强弱。

当证监会在0期时对商业银行的违规行为采取强硬措施时, 在1期时, 商业银行判定银监会是强力机构的后验概率为

这个式子表明, 如果银监会对商业银行高估贷款企业质量、进行高风险等违规行为采取及时的强有力制裁, 那么商业银行判定银监会为强力机构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商业银行判断自己从事违规行为的所受到的处罚也就越大, 也即是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从事对有损商业银行声誉的违规事件的成本就会增加, 从而商业银行就会注重对银行资产的审查, 维护银行的声誉。

当银监会在0期时对证券承销商的违规行为采取仁慈软弱措施时, 在1期证券承销商判定证监会是强力机构的后验概率为

以上的这个式子说明, 当银监会在0期时对商业银行高风险放贷行为采取纵容态度时, 那么商业银行在1期判定银监会为强力机构的可能性就会减少, 商业银行就会认为在本期其采取违规行为受到惩罚的可能性就会很小, 商业银行就会认为它的违规成本就会小于其违规所带来的收益, 那么在1期商业银行就会采取违规操作, 这样就会加大商业银行的违规风险。

商业银行是否违规操作即是否会发生危害其声誉的事件是根据当他违规操作时银监会所采取的措施即银监会的声誉来判定的, 银监会的行为对商业银行有一定的示范效应, 商业银行违规偏好U与违规后不被处罚的概率成正比关系, 我们用系数c来表示即:

在这里我们已知b2-b1<0, 由以上的式子可以看出商业银行在下一期是否违规与银监会在前一期采取了有力的制裁措施时呈反方向的关系的, 即如果银监会在前一期对商业银行的违规行为采取了强有力的制裁措施, 即银监会是强声誉者, 那么商业银行在下一期采取违规失误行为就会大大的减少。

根据以上两个关联模型, 可以得到如果银监会在0期对商业银行违规失误行为采取及时的强有力制裁, 对商业银行形成威慑力, 那么商业银行就会认为违规时银监会采取的严厉惩罚措施所造成的损失会大于商业银行高风险贷款所获得的收益, 那么商业银行在1期出现道德风险、降低评估标准的违规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减低, 可以看到此时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就得到了降低。

(三) 数据计入模型

为了进一步更直观的研究, 采用一些数据来研究银监会的声誉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一种动态的博弈关系, 由以上建立的模型, 我们有商业违规偏好:

为了简化研究, 假设刚开始时证监会是极强有力的机构, 即a1=0.9999

以下我们用图来研究一下当系数c=0.2, 0.4, 0.6, 0.8时的银监会声誉a1与商业银行违规动机偏好U之间的关系

四、我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声誉管理的政策建议

(一) 政府选择慎重的救助行为, 建立诚实可信的监管秩序

根据研究, 银监会声誉的好坏会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声誉, 商业银行会根据上一期银监会的态度来调整本期的行为, 银监会建立可信的惩罚机制, 加大声誉成本, 严格依法监管。同时, 要减少救助行为, 对于商业银行出现问题时, 如果政府选择完全救助行为, 商业银行就会认定了政府为最后的买单人, 那么商业银行的违规行为就会加速增长, 商业银行的声誉加速下降。

在我国, 从1995年中银信托被接管以来, 数十家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程度不同地得到国家财政的支持。多数金融机构都采取了关闭、重组或合并 (接管) 的市场退出模式, 而很少采用破产的形式, 国家财政总是成为最后的买单。而这些都会致使商业银行对国家财政和中央银行产生依赖, 这些也说明, 我国需要加强建立强力的监管措施。

(二) 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治理, 建立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

商业银行的声誉是靠长期稳健经营才能得到的, 而我国目前银行经理人的考核是以任期内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为主的, 那么银行经理人为了表现出高的经营绩效就会选择短期收益很高的长期变现出损失特性的高风险投资, 这些行为会有所商业银行的声誉, 尤其是我国银行声誉的收益权归银行股东或国家所有, 银行经理人市场也未形成, 声誉对于经理人远不如实现短期经营目标的意义大。因此, 我国应该加强银行内部治理结构的控制, 使得银行经营者与治理者的目标一致, 构建激励相容的机制, 建立银行经理人的长期银行声誉的目标。

(三) 运用银行声誉机制自身的激励作用

良好的商业银行声誉能够使得商业银行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央行资金支持和同业拆借, 减少融资费用, 同时也助于增强银行客户的信息, 于是商业银行就会努力通过广告和长期遵守承诺, 不进行违规投资等行为来构建银行声誉, 一旦银行声誉构建了, 商业银行就会努力的去维持, 因为商业银行声誉的破坏成本是巨大的, 不仅仅因为其建立商业银行声誉的巨大成本, 更因为商业银行声誉的破坏在银行集团内部具有传染性, 一旦某一商业银行中的一家支行发生声誉事件, 那么将会很快影响到这家商业银行的整个集团。因此, 我们要运用商业银行声誉自身的激励作用来约束银行自觉的构建和维护商业银行的声誉。

参考文献

[1]Enhancements to the Basel II framework, Baselmittee onBanking Su-pervision, 2009

[2]Kreps D.P., Milgrom J.Roberts, R.Wilson.Reputation andImperfect Information[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982 (27) :253-279

[3]Hellman T F, Murdock K C, Stiglitz J E.Liberalization, MoralHazard in Banking, and Prudential Regulation[J].AmericanEconomic Review, 2000 (1)

[4]郑志刚.声誉制度理论及其实践述评[J].经济学动态, 2002 (2)

[5]杨凤春.银行声誉与金融监管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05 (12) :114-115

管控企业声誉风险 篇3

良好的声誉使得企业行为容易得到社会认可,使企业更容易获得资源、机会和支持,进而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相反,不好的声誉会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企业声誉本身无法用收益数量来准确衡量,这使得对企业声誉风险大小的评估与度量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想做好企业声誉风险管理,首先需要对企业声誉有充分的了解。

企业声誉具有关系属性,即企业声誉与特定的组织群体及特定的事情有着紧密联系。一个企业有许多利益相关群体,包括投资者、股东、员工、供应商、顾客等。这些群体分别与企业有特定的关系,对企业行为有着特定的期望。特定的群体会从特定的角度认知企业行为,从而具有不同的企业声誉认知。例如,如果企业的产品价格明显低于市场平均水平,那么对于顾客群体它在产品价格上具有良好声誉。然而,产品价格过低会导致利润空间变小,这可能会影响供应商、投资者以及员工对企业的期望和认知,进而影响相对于这些群体的企业声誉。企业到底更关注哪些利益群体,依托于企业现阶段的战略和目标。

企业声誉的形成与企业自身表现出的差异性(即不同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特征)密切相关。利益相关群体会刻意寻找一个能有效区别目标企业与其他企业的特征,并以此特征为基础构建他们对这家企业声誉的认知。例如,金融企业通常被看作是具有“风险厌恶并小心谨慎”特征的一类企业,这些特征使得利益相关群体对这些企业放心,愿意委托它们管理自身的资产。如果一家金融企业的行为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那么不管是高于还是低于市场平均期望,这些差异性都将作为利益相关群体构建这家企业声誉的主要依据。

企业声誉本质上是一种心理认知,它的形成不完全基于客观事实或现实,是利益相关群体对企业行为的体验、知识和看法的综合体现。尽管企业能够采取措施给人们带来更好的体验、向人们传授更多的相关知识,但是却不一定能够有效地改变他们对企业行为的看法。为了更好的管理声誉,企业不仅需要做到真正的“与众不同”,更重要的是要让人们切身感受到企业的“与众不同”。

没有哪家企业会主动破坏自身的声誉,声誉遭到破坏往往是意想不到的结果。企业也许没有做任何事情,但是它的声誉却有可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例如,如果一家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明显低于市场平均水平,那么这家企业在价格方面具有一定的良好声誉。但是,随着同行业其他企业也相应降低价格,甚至降低的幅度比这家企业还大,那么依据差异性原则,这家企业在价格方面的声誉将受到不利影响。市场环境是瞬息万变的,一个时期令企业声名鹊起的因素在另一个时期也许会使得企业被动落后。为了有效管理企业声誉风险,管理者应该认识到,任何一个企业行为(或来自外部市场上的行为)都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应该尽可能深入地分析和预测那些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减少意想不到的惊奇。

基于战略和文化之上的企业行为通常具有一致性和方向性,因此具有一定的可预期性,这是企业声誉构建的基础。为了维持和改善声誉,企业应该努力在利益群体中形成对自身行为的可预期性,同时保证“说到做到”。如果企业之前采取措施对外形成既定预期,但是在实际行动中没有做到,那么会严重损坏企业的声誉。其他同行业竞争对手以及社会媒体会刻意批评企业的“不诚实行为”,放大行为结果的不利影响。也许危机管理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声誉毁坏的影响,但是代价肯定也是昂贵的。

浅析保险公司声誉风险管理 篇4

□徐悦薇

保险公司声誉风险是指由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保险公司负面评价的风险。我国保险业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重,声誉风险则是保险公司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因此,在保险公司经营过程中必须时刻警惕声誉风险对其自身乃至整个保险业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声誉风险。

概括来说,保险公司声誉风险可以从与其相关的义务与责任两方面来进行判断。一方面,保险公司是否履行应尽的义务是判断其声誉是否遭受负面影响的标准之一,这些义务主要包括损失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义务、说明义务、通知义务等;另一方面,保险公司是否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也是评价其声誉的另一重要指标。作为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它的社会责任是重大的,特别是在巨灾面前保险公司更加应当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这对树立公司良好的声誉有重要意义。

如何有效地进行声誉风险管理?

首先,应当提高各保险公司对于声誉风险的认识,积极地将它纳入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去。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指引正确的行动方向,良好的声誉对于保险公司的发展是一种无形的推动力量,良好的品牌形象是企业最好的宣传。企业文化是一个公司的内在涵养,也是一个企业的外在形象,它是公司员工的行为准则,建立以声誉为导向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使公司员工朝着建立良好公司声誉的方向而共同努力。与此同时,还应当进一步加强对新《保险法》及相关法律的学习,使公司整体上能够严格依照法律的要求开展业务,严格履行应尽的义务。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这一体系应该涵盖声誉风险的发现、处理和补救等各个环节。第一,建立专门的督察小组,对声誉风险进行研究与检查。对公司内部引起声誉风险的苗头要严格监控管理,力求从根本上杜绝声誉风险事件的发生。第二,从保险公司的角度,应当制定严格的内部监管措施,建立系统的惩处违规违纪行为的制度体系,使得公司员工受到严格的行为约束,从而起到有效的规范作用。第三,建立声誉风险应急预案,当声誉事件不可避免地发生时应当迅速采取合理有效的补救措施,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尽可能的挽回公司的声誉。

再次,充分发挥监管部门的监督作用。虽然声誉风险产生于保险公司的不正当行为,需要从保险公司自身的角度去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但是监管者的有效监督对于声誉风险的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保险监管者应当制定完善的法规引导保险公司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同时,建立与公众沟通的信息平台及时接纳并反馈群众提出的问题,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这对于创造公开公平的发展环境、提高保险公司防范声誉风险的意识、提高整体经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声誉风险管理情况 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制定依据:为有效防范***银行(以下简称“我行”)声誉风险,进一步完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提升我行形象,保证我行各项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下发的《*****》(****[2013]

号)文件及我行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实施细则。

第二条 声誉风险:本细则所指声誉风险是指由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我行负面评价的风险。声誉事件是指引发我行声誉风险的相关行为或事件。重大声誉事件是指造成我行重大损失、市场大幅波动、引发系统性风险或影响行会经济秩序稳定的声誉事件。

第三条 声誉风险管理:声誉风险管理是指识别、监测和控制声誉风险和应对所有声誉事件的全过程。

第四条 管理原则:声誉风险的管理原则是全员有责、动态预防、及时报告、审慎管理。

第五条 管理取向:我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取向是主动防范。即通过积极主动的预防,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将利益相关方对我行的负面评价降低到最低程度,最大程度地减少对 行会公众造成的损失和负面影响。

第六条 管理目的:我行声誉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积极、合理、有效的声誉风险管理机制,实现对声誉风险的识别、监测、控制和化解,以建立和维护我行的良好形象,推动我行持续、稳健、健康的发展。

第七条 管理部门:我行专门设立声誉风险管理小组、小组下设声誉风险管理小组办公室。

第八条 声誉风险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声誉风险管理小组由领导班子组成,监控全行声誉风险管理的总体状况和有效性,承担声誉风险管理的最终职责。具体职责包括:

(一)指导并督促制定适用于全辖的声誉风险管理实施细则和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并完善全行声誉风险管理体系;

(二)对重大声誉风险事件按照适时适度、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的原则对外发布相关信息;

(三)指导培育全行声誉风险管理文化,树立员工声誉风险意识;

(四)督促检查声誉风险管理小组办公室有关声誉风险管理的职责、权限和报告路径,确保其采取必要措施,持续、有效监测、控制和报告声誉风险,及时应对声誉事件;

(五)授权并听取声誉风险管理小组办公室开展声誉风险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九条 声誉风险管理小组办公室成员及职责:声誉风 险管理小组办公室由办公室、稽核监察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声誉风险管理的具体工作,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建立和制定适用于全行的声誉风险管理具体细则、制度和要求,重要的声誉风险细则和制度提请声誉风险管理小组审批;

(二)明确我行各部门、各网点在声誉风险管理中的职责,确保其执行声誉风险管理制度和措施;

(三)积极稳妥应对声誉事件,其中对重大声誉事件,相关处臵措施应及时向声誉风险管理小组报告;

(四)确保我行制定相应培训计划,使全行员工接受相关领域知识培训,知悉声誉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主动维护我行的良好声誉;

(五)每半年向声誉风险管理小组出具本行声誉风险管理书面情况报告,详细说明声誉风险管理情况和下一步防范措施。

第十条 声誉风险管理相关要求:我行建立和制定适用于全辖的声誉风险管理机制、细则、相关制度和要求,并又由声誉风险管理小组办公室落实执行,其内容包括:

(一)声誉风险排查,定期分析声誉风险和声誉事件的发生因素和传导途径;

(二)声誉事件分类分级管理,明确管理权限、职责和报告路径;

(三)建立包括声誉风险在内的金融风险应急处理方案和制度,对声誉事件实行应急处臵,对可能发生的各类声誉事件进行情景分析,制定预案,开展演练;

(四)妥善处理客户投诉,从维护客户关系、履行告知义务、解决客户问题、确保客户合法权益、提升客户满意度等方面实施监督和评估;与客户保持良好的沟通,融洽与客户的关系;

(五)信息发布和新闻工作归口管理,建立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发布信息,主动接受舆论监督,为正常的新闻采访活动提供便利和必要保障;

(六)舆情信息研究,实时关注舆情信息,及时澄清虚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

(七)声誉风险管理内部培训和奖惩;

(八)声誉风险信息管理,记录、存储与声誉风险管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九)声誉风险管理后评价,对声誉事件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及时进行评估。

第十一条 重大声誉事件处臵措施:我行应积极稳妥应对声誉事件,其中,对重大声誉事件,相关处臵措施至少应包括:

(一)在重大声誉事件或可能引发重大声誉事件的行为和事件发生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拟定应对措施;

(二)实时关注分析舆情,动态调整应对方案;

(三)建立内部通报机制,实时通报事件进展及处臵情况;

(四)重大声誉事件发生后12小时内向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告有关情况;

(五)及时向其他相关部门报告;

(六)及时向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递交处臵及评估报告。

第十二条 建立报告制度:对本行突发性的声誉风险事件,声誉风险管理小组办公室应及时向声誉风险管理小组报告;对重大声誉风险事件除及时向声誉风险管理小组报告外,还必须在发生后12小时内向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其他相关部门报告有关情况,必要时及时向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递交处臵及评估报告。

第十三条 纳入考核:声誉风险管理小组将声誉风险管理情况纳入到对各部门、各网点的考核中;誉风险管理小组办公室应针对声誉风险管理建立明确的内部评价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从而有效地防范声誉风险。

第二章 附则

第十四条 本细则由声誉风险管理小组负责解释、制定。第十五条 本细则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银行

声誉风险管理情况 篇6

广东省信用担保协会 陈 文

全球金融危机的暴发,使得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相对于系统性、流动性等方面风险管理,声誉风险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事实上,金融企业大多以经营信用为主业,声誉至关重要。雷曼等的倒闭对华尔街产生很大打击,对华尔街声誉的冲击更大。中国金融业在本次危机中可以说表现出色,声誉收获颇多,但声誉风险管理同样是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目前绝大多数国家监管部门均要求商业银行将声誉风险管理作为风险管理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声誉风险管理对于我国信用担保行业说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作为承接担保公司转移风险的担保公司更不能忽视声誉风险。

一、加强担保公司声誉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

良好的声誉是担保公司多年发展积累的重要资源,是担保公司的生存之本,是维护良好的银担关系、客户关系等诸多重要关系的保证。良好的声誉风险管理对增强竞争优势、提升担保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实现长期战略目标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是当前国际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需要。在当前紧缩的货币政策新形势下有些担保机构出现代偿困难甚至关门倒闭现象,对于整个担保行业来说,虽然是个案特例,但由于担保机构忽视系统性声誉风险管理,导致不少损害担保行业的总体声誉的言行有扩大化的生存之空间,削弱了社会对信用担保行业的信任度和期望值甚至动摇金融机构合作的信心。可见声誉风险对于信用担保行业危害相当严重。声誉因素比财务业绩更能提升或挫伤一家公司甚至整个行业的声望。加强声誉风险管理对信用担保机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是增强担保公司竞争优势的需要。

首先声誉风险有效管理是担保公司的生命所系,运营所在。在金融产品不断创新的新形势下对于强化担保公司的竞争优势,提升市场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担保公司应该高度重视别切实提升声誉风险的管理水平,为持续稳健发展打下稳定的根基。其次是持续发展的保障及声誉风险管理直接关系着银行利益相关者及整个市场的信心,有助于提升担保公司的品牌信誉度等无形资产价值,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和长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声誉风险的定义及特点

(一)声誉风险的定义

根据《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则将声誉风险列为商业银行必须妥善管理的八大风险之一,“声誉风险产生于操作上的失误、违反有关法规和其他问题。声誉风险对银行损害极大,因为银行的业务性质要求它能够维护存款人、贷款人和整个市场的信心”。

对于担保公司而言,声誉风险是由于和担保公司有关的负面消息、宣传和流言引致客户流失,以及诉讼或盈利下降等事件在市场传播给担保公司的形象带来不利影响而导致的损失。

广义上看,任何现实发生了的给担保公司带来了较大损失的担保行业风险,都可能成为引发担保公司声誉风险的导火索。违规操作,触犯法律,甚至客户的不当行为均可导致对担保公司声誉的影响。

(二)声誉风险的特点

声誉风险相对于信用、市场、操作等风险而言是一种非常特殊的风险,有其独特的特点:

1、对声誉风险缺乏通行的界定和衡量的标准。包括新资本协议和美国的《企业风险管理指引》等都未对声誉风险进行相关的界定。银监会9月份发布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对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探索,但定义还相对宽泛。目前,对声誉风险及其危害的 衡量,国际上还普遍缺乏有效的标准和手段,为声誉风险的识别、监控等带来很大的障碍,声誉风险管理基本沦为被动的危机事件处理,风险管理效率低下,作用有限。

2、难以组织有效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声誉风险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有可能是担保公司内外部风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可能是非常简单的风险因素就触发了严重的声誉风险。发生的部位可能是担保机构由内到外的任何环节,利益相关者也包括内部员工和外部公众。表现形式多样,不易界定,并具有突发性、动态性和扩散性。难以通过常规的风险管理部门利用常规方法进行有效管理。必须有一支遍布担保机构各部门的高素质专业队伍,并赋予适当高的权限和具有高效的协调机制,保证内部的有效反应、对外的有效沟通,才能保证管理的效率。但建立这样的管理体系在实施上难度非常大,管理效率很难保障。

3、监管机构和媒体在声誉风险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监管机构是代表政府维护公众对担保体系信任的一种机制设计,并通过监管法规强制性地影响担保机构的行为,增强公众对担保公司的信任。比如,规范担保公司的业务范围,对担保公司资本多的管理,促进合规经营等。因此,监管体系是否完善对声誉风险管理有很大影响。另外,媒体是担保公司与银行、政府、企业等利益相关群体保持密切联系的纽带,媒体的态度对声誉风险的危害和处理效果带来直接的影响,是声誉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

4、担保创新使声誉风险有加大的趋势。在金融创新不断加快、各种复杂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不断涌现的状况下,担保公司拓展生存空间,在积极配合银行创新担保产品创新。普通客户要么没有精力研究各种金融产品,要么根本没有对各种金融产品进行分析的能力,理性的选择是与具有良好声誉的担保公司合作,即凭借担保公司声誉来选担保公司为其进行担保。可以说,好的声誉已经成为担保公司吸引资源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一件严重的声誉事件可能就使一家担保公司毁于一旦。

5、声誉风险危害性大。影响金融稳定。担保公司是经营信用,管理的风险的高风险行业,社会公众的信任是担保公司正常经营的社会心理基础。因为一家担保公司声誉从总体上反映了人们对其“好坏”程度的评价。一旦出现声誉风险危机,将使公众产生不信任感,直接让人们

产生对担保公司的特征、能力、产品、服务以及行为的负面判断,在今后业务竞争中处处受制约。从一定意义上讲,声誉也代表了机构的信用等级。如果一家担保公司遭受声誉风险,因其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大受影响,在银行的信用等级也会相应降低,综合反映了担保公司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可能招致监管部门更加严厉的监管及银行授信限制。

三、声誉风险管理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目前,尽管担保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已经逐渐认识到声誉管理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上尚存在很多问题有待改进。

(一)声誉管理意识欠缺,缺乏对声誉风险危机的认识。担保公司声誉危机开始经常是很小的客户投诉或纠纷,一般不会引起银行管理者的重视和关注,但常常出乎预料演变成大的危机事件,给人以措手不及的感觉。由于担保公司高管层对声誉管理的内涵和重要性还缺乏深刻认识,还停留在孤立、片面地看待声誉管理的层面,尚未提升到系统性地建立规范的声誉危机管理体系,积极预防和化解随时可能出现的声誉危机的高度。同时存在就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使得不少高管对声誉问题很少在意。即使一些公司有过声誉管理行为,但还比较粗放,科学性和规范性还比较弱。员工们还不能深入贯彻、理解价值理念,从微处减少声誉风险因素。

(二)缺乏计量和考核方式及人才队伍。

由于声誉风险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可能发生在任何环节,利益相关者包括所有员工,难以通过风险管理部门的常规管理来实现;并且声誉风险往往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多种风险交叉存在、交互作用,更加难以计量和考核;而目前大多数信托公司又没有建立专职的声誉管理机构,难以形成合力统筹和督导。因此,建立一只高素质的声誉管理团队、一套高效的协调管理机制,对信托公司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三)缺乏与外界必要的沟通。

由于信托理财产品的设计比较专业,条款比较复杂,大多投资者其

实并不会仔细看这些条款,也不会深刻了解产品的各个细节,往往眼光局限在收益率上。可是“高风险才有高收益”,如果推介人员和营销人员没有明晰投资者的责任和风险,就会产生误会隔阂,破坏了信任基础,同时影响公司的声誉。

四、构建声誉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路与对策探讨

声誉风险不仅具有其重要性和特殊性,同时也是容易被忽视和难于管理的风险,银监会制定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已将其提高到发展战略的高度。作为承担银行等金融机构转移信贷风险的担保机构,要有效防范声誉风险,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声誉风险管理:

(一)声誉风险管理的总体思路

声誉风险管理和品牌建设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如何做好声誉风险管理,是一个新课题,在当今网络化时代尤为重要和必要。总体思路可概括为:归口管理,共同关注;标本兼治,适度外包;正面引导,积极应对。

1、归口管理,共同关注。即要求有一个归口部门做主管部门,负责声誉风险管理的统筹和推动。与其他风险不同,声誉风险具有明显的衍生性特征,依附在其他的各类基础性风险之上,既与外部事件有关,更与经营、管理等各种内部行为有关,必须全行上下共同关注。

2、标本兼治,适度外包。治本是前提,要抓好声誉风险的管理,治本之道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各类基础性的风险管理要抓到位,经营效益和股东分红、员工收入、客户服务要抓到位,社会责任履行要抓到位,品牌建设要抓到位。对声誉风险的处臵可视为治标,当然也要做好。在声誉风险管理特别是媒体舆情的监测中,应当适度外包,因为这项工作太专业,自己做很可能会误事。在声誉风险的控制中,也可以适度借助外包的力量。

3、正面引导,勇于面对。在事前,在日常工作中,要特别注意正面应对,必须用良好的强势品牌形象占据利益相关者的内心。正面的东西占满了,负面的东西就不太容易侵入。要注意善待媒体,发展和维护与媒体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一旦遇到负面舆情和声誉事件,应当以积

极的心态冷静面对,抓住有利的时机,采用有效的方式,防患于未然,变坏事为好事。切不可消极回避,惊慌失措。

(二)构建声誉风险管理体系的对策

1、必须对声誉有更为积极的认识。声誉已经成为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同样也是信用担保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它可以使担保公司获得长期利益的无形资产。担保公司有必要结合品牌建设,进行声誉评估与投资,提高专业、实力、监管合规、道德等方面的信任和声誉,加强内部协调和处理好外部传播关系,增强客户和员工的忠诚度,增加声誉资产的价值。

2、要培养以声誉为导向的企业文化。

(1)统一声誉风险管理意识。只有建立以声誉为导向的企业文化,才能在企业内部形成从上到下一致的声誉风险管理意识,这是声誉风险管理的基础。其中,建立利于声誉风险管理的激励机制非常重要,而短期化的激励机制正是本次危机中备受公众质疑和批评的指向之一。声誉建设不同于广告策划,不可能通过短期策划来实现,需要长期不断地投入。从高管到普通员工只有关注长远利益,才有可能真正提高其事业心和责任感,关注诚信和道德,才可能投资声誉建设,将短期的、被动的危机处理转化为长期的、自觉的声誉建设。此外,在银行内部积极培养员工的认同感,增强其声誉风险意识,形成全员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才能真正把声誉风险管理根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之中。

(2)倡导合规经营文化建设。依法合规经营是《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对担保公司的基本要求,是规范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行为、有效防范风险的重要前提,也是担保公司声誉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从相关部门对近年来担保公司违规案件的通报看,担保公司违规经营问题甚多,是导致案件发生的重要原因。担保公司要通过加强合规管理,建立一套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有效识别、监测、评估、报告合规风险,主动避免违规事件发生,主动采取各项纠正措施和适当的惩戒措施,持续修订相关制度等,从而提高合规管理水平,避免声誉风险。

3、培养主体责任意识。建立系统的声誉风险管理制度和机构是有效实施声誉风险管理的基本保障。首先,担保公司董事会作为声誉风险

管理的最高决策部门必须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完善公司治理,把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提高到战略高度,建立与担保战略一致的声誉风险管理制度,使管理者、各部门、每位员工对声誉风险有具体的界定,对自身职责有清晰的认识,并对声誉风险的处理有足够了解。其次,各部门也需要有相应的负责声誉风险管理的岗位,及时地监测、报告和处理本部门的声誉风险。并且这些相关职能部门或岗位之间需要建立高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具有快速的反应和决策能力,这样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声誉事件,管理声誉风险。

4、加强声誉风险监管,尽快出台声誉风险管理指引。监管部门对声誉风险也非常重要,监管部门应将担保公司声誉风险监管纳入持续监管框架,尽快出台声誉风险管理指引,定期对担保公司声誉风险管理的政策、制度和程序的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估。同时,建立金融企业信息系统和社会评价系统,提高监管效率,对于营造公平、透明的经营氛围、提高企业声誉风险意识、加强自律、改善公共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针对利益相关者关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出台相关监管法规,规范银行业务行为,有效保护消费者权益,增强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

5、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强化正面声誉传播。新闻媒体传播具有速度快、传播面广、影响力大的特点, 其对担保公司正面宣传与报道, 会大大提升担保公司稳健经营、绩效良好的形象。

(1)加强和媒体的沟通。媒体往往是声誉事件的媒介,处理好和媒体的关系、及时沟通、澄清事实,可以尽可能确保媒体对正面形象的关注。对声誉事件进行客观的报道,减少猜疑,正确地引导舆论,及时修复不良影响,减小事件对银行业的危害。

(2)建立声誉风险危机预警机制, 强化危机管理。在声誉风险真正产生之前,往往会有一些“征兆”出现,例如客户投诉增多、客户满意度下降……很多担保公司会轻视这一系列现象,或者不会将其与声誉风险联系起来,而误认为是操作风险等问题,更没有完整的风险预警机制来测度声誉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担保公司应建立全面的预警机制,采用动态指标与静态指标相结合、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声誉风险考核指标体系,从不同的方面考核声誉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制定不同的划分范围,将声誉风险分类,根据不同的类别受到的关注度也会不同,可分为轻度关注、中度关注、警惕类、高度关注等,做到将“大风险早发现早防范、小风险早处理早消除”。

(3)及时处理客户投诉。担保公司应对客户投诉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分析,逐步建立完善客户投诉处理工作机制,编写切合本行实际的投诉处理操作手册,尽量缩短报告路线和处理时间,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协作、路线清晰、操作性强,及时向受到损害的消费者提供便捷、快速的协商渠道,尽量减少消费者极端地将有关投诉诉诸司法途径或者媒体曝光的负面影响。现实生活中,一些担保公司在遭到客户投诉后,不是想办法尽力解决,而是想办法回避甚至抵赖,致使客户频频寻找媒体帮助,使得一些简单问题复杂化。表面上看,似乎这对担保公司而言没有什么损失,但实际上已损害了对其至关重要的声誉。

信托公司声誉风险亟须关注 篇7

一、声誉风险表现特点

(一) 声誉风险与传统风险的差异

1. 声誉风险是一种隐性风险并且难以量化。

声誉风险是指由于交易对手、经济环境、舆论导向等外界因素变化对信托公司社会认可度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被动的, 并且会隐藏在各类传统风险的背后;也正是由于声誉风险不易被发现, 一旦风险爆发, 给信托公司信誉带来不良影响结果也难以估量。

2. 声誉风险具有累进效应, 是一种系统性风险。

传统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都是个体风险, 不具有传染性, 而声誉风险是市场认知风险, 是主观判断的结论, 因此具有累进性和传染性。某一产品出现风险, 市场立即会对该产品和所属公司信任度下降, 市场同类产品和该公司其他类产品也将受到连累。

3. 声誉风险随信托公司社会关注度提高成级数增加。

信托业近年来发展迅速, 特别是2009年以来, 信托规模急剧增加, 信托资产由年初几千亿迅速增长至2万亿以上, 规模的翻倍增加令信托公司快速进入公众视野。无论个人或机构正在认识信托公司资产管理的专业性, 社会对信托公司的关注度也有史以来较高;信托发展方向由单兵作战向行业联合转化。关注度的提高, 让信托业置于公众监督之下, 对市场口碑更为敏感;中国信托业又处在快速成长期, 业内的风吹草动对产品、公司、行业均带来连锁反应, 可以说声誉风险从未像现在这样重要。

(二) 声誉风险在信托公司各类业务中均表现突出

目前信托资产主要构成为证券类资产、银行类信贷及票据资产、投资类权益资产等。在各类资产类型中, 信托公司需投入更多精力以防范交易的声誉风险。

1. 证券类业务声誉风险集中在投资顾问上。

这类业务模式为结构化安排加投资顾问形式;风控手段主要是技术层面的, 通过账户管理、止损设计、仓位控制等措施防控风险。风险是信托公司很难对投资顾问的个体行为进行约束, 其不良行为很可能牵连信托计划及信托公司。如近期某信托项目因投资顾问受证监会纠察, 上亿元资金的信托账户受牵连被冻结, 信托计划可能延期兑付, 信托公司的社会评价遭到负面影响, 甚至此类信托产品的公众信誉都受到损失。信托公司为投资顾问过错向社会买单, 可见其面临声誉风险较大。

2. 银行类资产声誉风险主要在通道业务上。

自2008年以来银信合作成为信托公司主要规模来源, 这类业务以委托贷款、资产转让等形式为主, 其特点是信托公司实质的资产管理责任比较小, 只是作为通道实现银行资金使用目的, 因此导致业务规模与信托收入不配比;信托实际责任和信托的舆论责任不对等, 这就造成了信用风险不大, 但声誉风险巨大的情况。2008年银信合作的平均信托报酬率不到0.1%, 有甚至达到0.05%, 远远低于其他同类金融合作费率。如此低费率, 信托公司无法承担更多的管理责任, 一旦资产出险, 虽然信托公司可能按规免责, 但舆论导向却直指信托, 造成信托名誉损失。今年上半年某类金融机构以存款资金充抵资本金, 委托信托公司用于政府项目建设, 被银监会叫停。此例中某类金融机构违规明显, 且项目规模较大, 社会影响强烈, 而信托公司由于受托人身份原因被动牵涉其中, 形象也受到损失。

3. 投资类资产声誉风险体现在股权控制上。

股权投资是信托财产的存在形式, 其权利的行使要遵守受益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许多信托公司出于风控考虑, 对投资企业采取资金、印章、人员等方式进行股权控制, 但个别信托公司利用控制权利, 违规进行操作, 社会影响恶劣。如某信托公司违规向“四证”不全和资本金不足房地产项目融资, 项目运行不畅, 导致信托计划到期无法正常清算, 甚至引发群体事件, 受到媒体负面报道, 这一事件是由传统风险爆发所引致潜在风险, 造成声誉风险扩大, 对信托公司名誉损害很大, 也在业界造成不良示范后果。

二、声誉风险逐渐突出的主要原因

(一) 主观因素

1. 声誉风险意识不强, 忽视隐性风险管理。

部分信托公司尚未认识声誉重要性, 战略上重视规模扩张, 轻视风险防控, 经营上重视现实风险、忽视潜在风险;部分公司政府背景较浓, 存在官本位色彩, 信托公司决策先考虑政府大股东意愿而非公司长远发展, 对公司声誉、市场反响等无形因素考虑不多;部分公司缺乏有效手段应对新型风险类型, 仅能依靠传统风控措施进行风险管控, 隐性风控技术有待提高。

2. 尽职调查管理还不到位。

由于声誉风险是一种隐性风险, 其暴露往往是由传统风险所引致, 尽职调查不到位, 对操作风险造成疏漏。一是尽职管理跟不上业务发展, 部分公司先展业、后调查, 先有风险后弥补, 未能做到制度先行;二是调查不细致, 部分公司尽职调查停留在要件合规层面, 容易忽视项目内在风险点;三是管理不成体系, 部分公司调查仍依靠人员经验, 定性考证与定量分析结合不好, 未形成完备的尽职管理体系。前述银信合作的政府项目案例, 我们在检查中发现多数信托公司对该信托计划的资金来源合规性只进行了政府财政实力等常规审查, 未进行项目延伸合规审查, 也未要求出具监管部门意见。

3. 规模导向的绩效考核助推声誉风险膨胀。

按照生命周期理论, 信托公司正处于快速成长期, 据了解许多公司绩效考核也是围绕业务量开展的, 甚至个别公司人员工资是按照业务量分成计酬的, 在这种绩效导向下, 展业时会重视业务规模、合规条款等硬条件, 而忽视费率报酬、声誉风险等软约束, 这种考核在光鲜背后就隐藏了大量的声誉风险, 而声誉风险又存在累积效应, 一旦爆发, 容易波及其他业务和公司, 成为行业风险。

(二) 客观因素

1. 信托制度本土化发展还需时日。

信托制度作为舶来品在中国发展时日不长, 信托作为一种财富管理制度与中国实践的融合还并未完全顺畅, 公众更容易将其作为一种融资工具列于银行、证券等其他金融机构进行同类比较, 而其由于发展历程、社会认同等原因与同类金融机构的竞争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另外中国目前在信托财产登记、税收等方面缺乏配套法规, 因此信托发展未能壮大, 市场口碑尚未建立, 声誉和信托品牌还处于初步萌芽阶段。

2. 信托公司的社会认知还有待提升。

新两规对信托公司客户选择有明确要求。银信合作是普通客户了解信托公司的途径, 从信访投诉看, 公众对信托公司地位和责任较为模糊。今年上半年我局收到银信合作投诉一类是客户直接投诉商业银行, 但由于信托公司在交易中承担了受托人角色, 而常有被推诿责任的情况, 这对信托公司形象有所影响;另一类是客户对信托公司主张权利, 尽管相关法规明确规定信托交易对手是机构, 并不直接面对公众, 但仍有金融消费者对信托公司提出要求,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众对信托公司职责、功能等众多认识存在偏差, 对信托公司、信托产品的理解还很不到位。信托资产的盈亏对信托公司的社会声誉影响很大。这类投诉在全国范围内均存在。

3. 金融市场存在“坏孩子”假设。

当交易者一旦被市场定义为“坏孩子”, 日后所有的坏交易责任都容易指向这个坏孩子。中国信托业五次大的整顿是对信托业的重大洗礼, 也是对前期部分信托公司不检行为的修正, 但整顿后市场仍然残留对信托公司的先天指责和不信任, 加上坏名声的传染性, 信托公司一次被当成坏孩子后, 将面临经常被怀疑成坏孩子的无奈。

三、防范信托公司声誉风险的政策建议

1.强化声誉风险意识, 提升声誉管理能力。信托公司要把产品信誉、公司声誉当成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树立行业口碑, 重视声誉风险, 打造“百年老店”形象;高管层要树立声誉风险意识, 要加强信托公司声誉管理能力, 提高决策科学性。

2.信托公司尽职调查, 避免合同瑕疵。监管部门应尽快出台《信托公司尽职管理指引》, 为信托业提供行业示范;信托公司结合自身业务情况和特点, 探索与此相关的尽职调查方法, 完善内控管理体系, 减少传统风险诱发的声誉风险可能。

3.加强净资本管理, 增强抗风险能力。要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 出台《净资本管理办法》, 体现原则导向, 指导信托公司展业同时要保持适度的高流动性资本, 以抵补现实和潜在的风险;信托公司要加强净资本管理, 要注重业务扩张与净资本存量的匹配性, 量化其抗风险能力, 以提升社会信任度和美誉度。

4.加强产品研发, 提升品牌价值。创新永远是信托不变动力, 产品研发不仅要标新立异, 更重要的是要对产品的适应性、生命力等进行研究, 塑造经典产品, 提高信托品牌价值, 这是增强信托声誉、增强社会信任的最直接途径。

5.择优选择交易对手, 防止被动出现信誉风险。好的对手是成功的一半, 处于成长期的信托公司更要重视交易对手的选择问题, 要对其资质、信誉、经验等设立一定的准入标准, 避免饥不择食的开展业务, 防止因交易对手的不检行为而受拖累;要从起步阶段即树立良好的展业习惯, 优选信誉好的交易对手, 把优质客户当做宝贵的信托资源, 与之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 形成稳定、优质的交易对手群, 确保信托项目在公平、坦诚的氛围中运行。

6.进一步发挥协会作用, 维护信托行业声誉。信托业协会的功能就是自律、维权、监督、协调, 这就要求协会要带领和指导信托行业重视自身声誉;发挥协调和监督职能, 防止恶性竞争;当信托业面临不公指责时, 要维护自身权益, 保卫信托声誉不受损害。 (1)

如何有效防控银行声誉风险 篇8

关键词 防控 银行声誉 风险 品牌

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2012年6月,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将声誉风险列入第二支柱主要风险,并定期进行评估,声誉风险已被作为评价银行经营能力和管理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声誉管理也正面临着敏感而又错综复杂的特殊时期,处于宏观金融环境变化和社会矛盾交织的风口浪尖。银监会数据显示,2013年四大商业银行的负面舆情超过1000件,接近2011年的两倍。如何对负面舆情及其带来的声誉风险进行控制和处置,已成为各商业银行共同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积发规律探寻

声誉风险是商业银行各种风险进一步衍生的结果,产生的原因也十分复杂,它既可能是商业银行内外部风险因素的综合结果,也可能是微小或偶发事件触发后应对不当引起的严重事件。一般会经历萌芽、发展、爆发及消弭等四个阶段。

1.萌芽。在这个阶段,声誉风险往往局限在个体或事件本身,采取投诉、微博发布的形式发泄对银行服务的不满,一些热衷报道投诉事件的地方都市类媒体的记者在获得线索后希望采访当事人和相关银行。此时,声誉风险的隐患大多潜伏在银行庞大网络的末梢,不容易引起重视和有效识别。

2.发展。声誉风险进入到发展阶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单个个体,投诉人在多次沟通无果后容易采用过激的行为进行投诉,例如指向当地监管机构或者政府,并可能主动联系在网络上有一定知名度和较多粉丝群的博主,请求转发。在内容上,为引起关注,投诉人往往掩盖自己的职责,用夸张的标题或内容“吸引眼球”,媒体在此时也乐于推波助澜,收集资料撰写稿件。一些不良记者为谋取最大利益,还会向银行发出发稿函,以“合作费”或者“绿色通道”等形式意图索要相关费用或广告合作,如果无法得到满足则在当地媒体上予以刊载。

3.爆发。经过以上阶段的酝酿,声誉风险的爆发阶段将不可避免地对银行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主要包括主流媒体转载或专题报道、事件通过知名博主转发后引发大规模负面评论、监管部门接到投诉或通过网监监测到负面舆情,继而向银行方面通告或要求限时整改。

4.消弭。当今社会信息量每年以几何级数快速增长,体现在社会焦点方面也是热点纷呈,社会群体对于事件关注的时间缩短,旧的新闻在较短的时间内易被新的热点所覆盖。在这种特点下,无论银行是否对负面舆情给予澄清,只要经过了爆发阶段,留给受众最深刻的往往只有负面印象。当然,声誉风险的积发并不一定要完整地经过上述阶段,只要应对和处理得当,完全有可能将风险控制在萌芽阶段,将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二、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阶段防控策略

1.萌芽阶段要及时沟通。对处于萌芽阶段的风险事件,应指导基层员工按标准化的应对口径正确处理,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体谅客户的感受,给予力所能及的安抚和帮助。对于确属本行过错的,应及时承认错误,给予合理的补偿,求得客户的理解并书面承诺不再给予追究,及时化解矛盾。对于微博方面的投诉和信息,可以主动联系求证,请求博主删帖。对于记者采访,可以给予婉拒,并联系其主管部门说明情况,避免报道。

2.发展阶段要快速阻断。风险事件进入发展阶段,事发行应根据有关规定迅速向上级行汇报,并启动应急处理机制,同时管理行应介人事件的处理,重点在于快速阻断风险爆发的路径和趋势。积极对事件进行分析,对于双方均有过错的或我方无过错的,应积极进行磋商,对于对方恶意诽谤或攻击银行的,应积极求得当地政府、公安和宣传主管部门的支持。积极引导微博舆情导向,通过组织微博评论员对事件给予澄清,分散观点,引导网络评论向有利于银行的方向转化。

3.爆发阶段要正面引导。要成立南行领导牵头的应急处置小组,集中全行资源统一应对。一是明确统一的披露口径,任何部门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闩披露或发布相关信息。二是及时给予正面引导。对于银行确无过错的,要及时澄清;对于银行业务或产品有瑕疵的,要及时更正并给予说明;对于银行确有问题或过错的,应避免或减少后续深度报道。微博方面,可以聯系关系较好的知名博主进行引导性评论,并做好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的解释工作,求得理解和支持。

4.消弭阶段要密切关注。在风险爆发的末期,虽然主要媒体可能已不再进行后续报道,受众的焦点已转向其他热点,但仍不可掉以轻心。舆情监测团队要密切关注动向,防止事件重新被炒作成为热点。同时,对在此次事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立即总结和整改,在全行通报警示,避免再次出现类似问题。

三、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主动应对措施

1.重点关注可能触发的声誉隐患。近年来,商业银行丰厚的盈利和员工稳定的收入一度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和炫富、公平和暴利等敏感话题相互交织,成为社会舆论批判的标靶,可能引发声誉风险。与此同时,要关注他行负面舆情,进而对自身进行检讨。例如部分媒体披露的银行金掺假、信用卡全额罚息、代售信托产品违约等问题。当自身出现重大问题(如大额不良贷款、系统故障等)时,要提前做好预案,关注可能爆发的舆情动向。

2.及早处置可能发生的声誉风险。声誉风险的管控重点在前期,监测和早期处置尤为重要。实践证明,绝大多数声誉风险事件若应对得当,是可以被控制在萌芽、发展阶段,不会对银行日常经营带来重大影响。日常监测并不仅仅是对外部舆情的监测,还应包括行内相关部门对日常服务水平和投诉建议的监测。在早期处置方面,要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总结并丰富应对经验,以制度化、样板化印发全行,用于指导基层网点。

3.果断处置出现的重大声誉风险。面对出现的重大声誉风险,应对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对于无过错的应尽快澄淆,并视情况借助媒体公开有关信息,打消公众的疑虑。在重大舆情应对中,要态度诚恳、措辞谨慎,避免生硬化、绝对化语句以及“致歉”“错误”“失误”等语句,防止媒体断章取义,恶意误读。同时,要充分认识到舆情往往并不全是负面的,在应对过程中处理得当,采取一些超预期处理等方式,甚至可以化危机为商机,得到一个树立银行正面形象的机会。如2010年汇丰银行在香港的取款机被不法分子安装微型读卡器,导致一客户大额损失。事件发生后,汇丰银行除配合警方进行调查外,宣布“最重要是所有客户的损失,我们都会赔偿”,并将“检查分布全港所有柜员机”。这一减恳的表态得到了素来严苛的香港媒体的认可,并被赞以“专业有责任感的银行应有的态度”。

上一篇:今天打乒乓球300字作文下一篇:开展安全工作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