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研设想

2024-10-13

小学数学教研设想(精选12篇)

小学数学教研设想 篇1

2012-2013学第二学期章源小学数学中心教研组

集中教研安排

1、请有经验的教师作教学上的经验介绍(如何使课堂更高效)

黎旭珍、吴敏、郭定祥、郭二娣

2、请对我校教学有贡献、影响较大、对教师有一定促进的教师作教学经验讲座(转化差生、组织教学、教学技艺的使用等有关对教师的教学起到促进和指明方向作用之谈)

夏柏生、骆炳华、黄春莲、陈秀清

3、请在本校有一定教学引领作用的教师对公开课进行评课

(1)四、五、六年级教师的公开课评课教师:骆炳华

(2)一、二、三年级教师的公开课评课教师:邹贤梅

4、观看录像:

江西省第十一届深化小学教学改革观摩比赛课。

章源中英文实验小学

数学中心教研组

2013.03

小学数学教研设想 篇2

一农村小学数学开展教研工作的现实意义

对我国农村小学开展数学教研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在我国农村小学开展数学研究工作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 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们提供一条教学活动的重要途径和阵地。其次, 在学校内开展小学数学研究工作, 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能得到显著提高。最后, 对农村小学开展数学研究工作能帮助学校实现长远发展。

二农村小学教研工作的现状

现如今, 我国农村小学在开展教研工作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最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1. 观念相对落后, 对教研组认识不够

学校工作本身就非常繁杂, 校领导也将大部分精力和时间花在学校安全以及教学常规管理等方面, 并没有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研的工作中来, 再加上由于受到农村各种资源的限制和约束, 使数学研究工作在校内很难被开展。某些农村小学的校领导对数学研究工作这方面的事情并不太重视, 使其被严重忽略。因此, 教研工作往往不能按时、有效地在校内有序开展, 所以, 很难切实、有效地提升农村小学整体的教学质量。

2. 数学研究组长的精力有限

对于一个数学研究小组而言, 其自身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以及研究成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该教研组组长的自身素质以及能力。对于农村小学数学教研组的组长来讲, 学校通常会选择一些资历较老、业务基础相对过硬的教师来担任, 其自身的工作经验主要是依靠自身学习再加上不定期的培训等方式获得, 在开展工作经验上主要是通过自身的探索和积累。自身属于数学业务骨干的教师们除了要担任毕业班级的日常教学工作以外, 还有课外的其他教学任务, 工作任务极其繁重。除此之外, 再加上很多农村小学师资力量非常匮乏, 很多经验较多、资历较老的教师们会承担多项教学任务, 使数学研究工作的展开受到了严重制约。

3. 学校内部教研氛围不佳, 教师结构搭配不合理

现如今, 我国大部分农村小学的教师在年龄和学历比例分配上严重不合理, 使得整体的小学教师结构搭配显得非常不合理。对于农村小学而言, 并没有教研的意识, 从而导致教研氛围不佳, 即便有教研工作的展开, 也只是走走过场, 学校内部教师们制定的教学方案、教研记录等各种资料也都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 根本不符合实际工作, 更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这种形式死板、缺乏学术交流、缺乏思想交流的研讨会很容易让农村教师们感到厌烦, 因为这种研讨会既浪费时间, 又得不到有效地研究成果, 并不利于学校整体的教学工作。

4. 研究的方式单一、落后, 且内容空洞

由于农村小学的经费受到制约以及其他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很多非常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并不能获得外出培训的机会, 对于较新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并不了解, 也不能将其快速地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开展教研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在校内开展互听、互评的活动, 让教师们之间相互交流教学经验, 共同学习, 可是在实际情况中, 教研工作缺少整体活力, 教师们也只注重教学, 忽略了研究工作, 从很大程度上严重阻碍了农村小学的创新以及发展, 教研工作更是举步维艰。

三搞好教研工作的措施

1. 使教研工作更注重实际, 对学校的考核管理进行强化

学校的行政领导要对教研工作引起足够重视, 针对学校内部数学教研工作中现存的问题要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从根本上起到展开教研工作的目的。农村小学的校长应当亲自或派专人深入教学一线, 抽出时间在各个班级中听课、评课, 对教师的授课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等各方面进行评价和指导, 切实监督教师们的教学工作。与此同时, 要加强对教师的综合评价以及管理, 使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研究工作中, 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对于有杰出贡献的教师学校应给予充分的奖励, 使农村小学数学的教研工作尽快开展起来。

2. 充分调动教师的热情, 使其能参与到数学教研中

对于农村小学数学研究工作而言, 教师是组织者, 同时也是主要参与者, 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自身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教研工作的顺利展开以及研究质量的好坏。某些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认为自己对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影响并不大, 对于较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也不太重视, 在参与研究工作上表现得并不积极。身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而言, 应该从根本上改变这些陈旧的思想观念。所以, 数学教师们首先要摆正心态、端正思想, 积极参与到每一个教研活动中, 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手段以及方法, 提高自身素质, 并将所学的知识以及方法尽快用于实践教学。

3. 确保学校能有足够的资金投入

在农村小学开展教研工作的重要前提是要有足够的教研经费。学校内部应为优秀的数学教师提供专项研究经费, 确保教师们能定期外出培训, 不断学习外界的教学新理念以及新方法, 并将这些所学的知识在短时间内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课后与其他教师相互交流、相互沟通, 从根本上保证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4. 学校要制定出完善的措施确保教研工作得以顺利展开

现如今, 很多农村学校都使用的是绩效工资, 而在教研工作中也应把教师的参与表现纳入到绩效考核范围中, 要在制度上督促教师积极参与和教研任务有关的活动, 并担当起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学校数学研究工作的展开。

四结束语

我国一直把农村教育问题看成是一项重点工程, 在农村小学中开展教研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 应从上到下建立一套完善的措施和制度, 帮助农村小学教研活动的全力开展, 使这种教研工作能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陈旭燕.农村小学数学教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数外学习 (初中版中旬) , 2013 (3) :191~195

[2]林云.浅谈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数学教研工作[J].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 , 2012 (8) :178~182

[3]施华强.当前农村小学体育教研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1) :132~134

[4]石保卫.浅谈农村小学教研工作管理[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 2000 (1) :161~162

[5]王永晔、宋新.农村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现状及对策思考[J].学生之友 (小学版) , 2011 (9) :144~146

变革小学数学作业现状的设想 篇3

作业是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巩固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不难发现,在新课改搞得五彩缤纷的今天,数学作业的改革仍就走在一条“传统化”的老路上。对学生作业的模式,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学生仍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作业模式中。这种作业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数学素养的提高。那么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作业,在作业中获得自由、和谐的发展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对小学数学作业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二、作业现状透析

经过对我市五所小学近1000多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得到下列数据:认为数学作业(1)太“机械枯燥”(73%);(2)太“统一、没有选择的余地”(78%);(3)“是一种负担”(88%);(4)“重复太多”(86%)(5)不喜欢做数学作业,没意思(77%);……更有学生形容“数学作业太恐怖了”。

结合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当前数学作业存在的问题有:

(一)关于作业设计

1.多统一,少选择。教师为了方便,习惯布置统一的内容。无视学生的个性与认知差异,搞“一刀切”“齐步走”的作业,致使学困生“吃不了”,中等生“吃厌了”,上等生“吃不饱”。

2.多书面,少实践。书面作业多,游戏、绘画作业少,而动手操作类、社会实践类的作业少之又少,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3.多陈旧,少开放。小学生接触到的生活是多元化的,丰富多彩的。然而所做作业的内容却陈旧、枯燥,远离生活。这便封闭了学生的思想,将现实与数学分离。

4.多现成,少独创。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现成的课本习题。有的习题,课堂本上做一遍,家庭作业本上又做多遍。在调查中,有个学生说,我已会做的题,再让我重复做,就好比重复写我的名字,写上N遍,能有什么收获呢?

5.多静态,少动态。长期以来,学生的课内外作业,只有静态的写,没有动态的调查和实践,把“活的知识”变成了“死的东西”,使学生所学知识与生活严重脱节。

(二)关于作业评价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只是简单地打上“√”或“×”,填写单一的“优、良、合格”等级,这样单一的等级评定,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家常便饭”。因而形成了“评价形式简单化、评价过程绝对化,评价主体单一化”的局面。

三、设想

(一)纳入“作业多元化评价”机制,提高作业的积极性

1.评价主体多元化。作业评价的定位由老师与作业单向评价,转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学生与自己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把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同学评价、自我评价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

2.评价内容多元化。第一,关注学生作业的正确率;第二,关注学生们的实际水平;第三,关注学生做作业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第四,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等。通过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3.评价过程动态化。主要采用评语式评价和激励式评价。

(二)注入“作业多元化”机制,提高作业的兴趣性

1.游戏类作业。游戏是激发兴趣的最好载体。任何一个小学生听到“游戏”恐怕都会两眼放光的。将作业以游戏的形式展现,可以提高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2.绘画类作业。要学生对作业保持浓厚的兴趣,须得经常变换花样,孩子们都有点儿喜新厌旧的心理。结合教学内容特点,设计一些绘画式作业,学生会感到新鲜有趣,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即便是同一作业,还可以给它换个名儿,使学生有新鲜感。

3.调查类作业。通过调查、分析、比较、概括,让学生做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勇于创新的能力。

4.手工类作业。教育界流行一句话:“我听了,我会忘记;我看了,我会记住;我做了,我会创造。”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小学生具有较好的空间智能基础,与手工活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在手工制作活动中,学生通过对某个空间图形的直观图或视图的观察、分析、想象,在头脑里建立起该空间图形的表象,最后实现认知。所以说手工作业既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又体现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亲情意识,并且融入了他们热爱环境、热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和理想,对于培养学生的崇高理想和高尚道德情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5.套餐类作业。面对一个个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的个体,教师要考虑每个层面的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程度、不同量的作业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6.数学小作文。根据自己经历过的解决问题的活动,选择一个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写下解决它的过程:包括遇到的困难、克服困难的方法与过程及心得体会。数学“作文”,不仅让学生自主作业,回味获取知识的过程,还让学生充分和自由地暴露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的独特思路,拓宽师生交流的情感时空,使数学作业更加丰富多彩,使数学学习更具魅力。

叶圣陶曾主张:教师的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学生知识,而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生自学。推而广之,老师的学习管理,不是简单的发号施令,而是教学生学会管理,管是为了不管,让学生自管。很多事例已经表明:即使是很聪明的孩子,如果没有好的习惯,照样成就不了大事;而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凭借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就能有所作为。

教研组工作反思及改进设想 篇4

上外附属宏达高级中学 赵燕明

我这几年对教学科研有了新的体会:教学科研是根据教学工作的需要而进行的。当你的导学方法对学生不适应时,得改进方法,需要进行研究,探索;当你的工作担子太重,要减轻负担,实现低耗高效,需要进行教学研究;当你在教改实验中要论证你的方案,需要进行学习、研究;当你是教师的时候,你的研究是针对你个人的教和指导学生的学,为自己今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服务;当你是教研组长时,你的研究还要为指导教研组工作和提高组内成员素质服务;当你是教导主任时,你的研究要用来指导整个学校教研组长和教师的工作,为整个学校服务;当你是校长的时候,你进行的研究不光是教育、教学研究,还要进行管理研究,不仅要指导全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还要坚持学校的办学方向,保证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认真贯彻落实,如此等等。教育教学需要研究,教学研究伴随教学过程始终,是为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困难而产生的有效行为。

我们大多数教师对于教科研的态度是奉命的,被动的,为了评职称的实际需要。奉命教研还是有效教研,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内心需求(有效教研)还是心理负担(奉命教研),这与教研活动的指导思想,内容,形式密切相关.是否能解决问题是教研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带着问题的教研活动,是满足实际需求,有目标,有价值的教研活动.从问题出发,解决问题,在交流中研究问题。

1.问题的来源是什么:关键是发现

⑴自我发现:1.学会反思,养成反思的习惯;2.有价值的追求,希望自己得到认可 ⑵别人发现:1.团队善于交流,沟通2.组员关系融洽,协调3.善于交流,主动交流

2.如何发现问题:发现问题的策略

基点应该放在备课组,建设好备课组,它是教学研究活动最基本的单位,更便以同伴间的相互交流.3.备课组如何建设?需要有教研设计: 教研设计要分阶段:(为了能更顺利的实施,要经过学校批准实施,通过一定的行政手段)第一阶段:调查研究(相互听课,互听互学,听课,评课,交流)目的:从课堂内看现在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发现经验 集体备课:解决我们的问题

第二阶段:有主题的课题研究,课例研究,突破解决问题的途径.(案例研究,行为跟进)第三阶段:反思,评价阶段,(有必要的话循环的第二次课例研究)最关键:要合作,有开放的心态,如何成为合作伙伴 先写案例,反思,再形成论文

4.教研组长要做好三件事:1.主持,督促备课组长工作

2.组织交流活动

3.推荐优秀课例在教研组展示,做好总结工作

小学数学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 篇5

认真贯彻教育局和学校的工作要点,在教研室、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的指导下,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育人为归宿,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以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为主线,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重点,教研活动继续以理论学习为先导,案例分析为载体,以问题为核心,以带着问题实践—反馈—调整—再实践为基本模式,深入常态课堂,跟踪质量,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扎实有效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思路

本学期继续加强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增强课程改革的意识和自觉性,做到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堂是落实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努力追求真实、有效,高效的课堂,要从学生的真实需要出发,从教材内容的特点出发,落实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努力锻造课改精品课,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准。优化集体备课制度,发挥集体的作用。继续加大对小学数学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考试与评价,课后反思等基本内容的教学常规管理。

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一)、做好常规性的工作、规范教师的业务水平。

1、备课:要求教师备课时除了自我备课外,还要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教案内容,包括教学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后记等,教研组将定期对其进行检查。

2、上课:上课时要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围绕目标组织教学。讲授要精当、精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个体差异,提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教学中要注重现代化手段的运用,课中要明确目标,讲透知识点,训练要扎实有效,同时要注意师生活动时间的分配,要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3、作业的布置、批改:作业布置要适量,每节课要有一次作业,作业形式要多样化,作业设计既要在量上有所控制,更要注意质的精当。批改要正确、及时,字迹要端正,书写格式要规范。

4、辅导:继续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各科任教师要定时间、定计划、定内容地组织好学习有困难的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做到措施得力,效果显著,并做好作业批改记录的记载。

5、检测:改进检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方位评价,形式和手段可以多样化。除笔试外,还要注意运用口试和操作等方式,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数学能力的发展。还要通过课堂提问、观摩、谈话、学生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时进行单元检测,做好检测分析、查漏补缺工作。

6、听课:本学期各教师每学期参加听课总节数不少于15节,要边听边思,及时评注。

(二)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研效率。

1、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切实有效的教研计划,落实教学常规和教研组工作。

2、每次教研活动要求全体教研组成员准时参加,不无故缺席,并做好详细记录。

3、根据本校的研究课题和不同教师的个性需求,我们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方式,在加强教研组的建设的同时,把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专题学习与问题探讨相结合、经验交流与教学反思相结合,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4、结合我校本学期的校本培训,围绕课题研究与学习资源以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要求教师认真准备、积极发言,切实提高教学效率,继续深化我校数学教研之风。

5、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安排好听课、评课活动。促使每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得到更新与提高。

四、具体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教研组工作组计划。

2、骨干教师引路课。

3、新教师汇报课。

4、推门听课。

十月份

1、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2、组织学习xx年新版课程标准。

3、推门听课。

4、教师培训

十一月份

1、继续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究活动。

2、组织期中考试进行期中总结。

3、继续学习新课标。

4、推门听课。

十二月份

1、继续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究活动。

2、继续学习新课标。

3、推门听课。

元月份

1、继续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究活动。

2、继续学习新课标。

3、各任课教师做好期末复习工作。

4、教研组期末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范文2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数学教研组将在学校教导处、教科室的领导下,切实落实区校教科研的工作意见,坚持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落实教学常规为基础,努力提升数学课程实施水平,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一)提高理论水平,增强课程实施能力。

1、聚焦核心素养。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把握学科关键能力是对教师的必然要求。《xx省义务教育学科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框架》对数学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作了分解,并提出了相应的目标要求。每位教师要围绕知识技能、数学理解、运用规则、问题解决等方面深入内化,并在教学中认真落实。

2、组织教材培训。

读懂教材,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因此,期初我们将继续参加教材培训活动。本轮教材分析重在五个方面:教材专业化解读、学生学习困难分析、典型习题分析、经典案例分享和学生数学活动组织。促使每位教师能专业地读懂教材、理解教材,创新地使用教材,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加强学习能力。

继续推进教师读书活动。通过成立书友会、读书交流、好书推荐等方式,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教师的学习内驱力,构建温馨和谐的读书场,本学期以备课组为单位,利用周研讨时间,每月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精心组织教学沙龙活动。针对学校办学理念、热点问题、教育教学等方面,以教研组为单位,期内开展2—3次沙龙活动,做到有计划,有准备,有主题,有思考,有提升。本学期继续要求每位教师上传4篇推荐阅读、4篇教学反思或案例、4篇读书笔记,共12篇,上传时间见“工作计划”一栏,请关注自己的上传时间,不拖延。上传说明:4篇推荐阅读发在“理论前沿”一栏,4篇教学反思或案例上传在“教师文章”一栏,4篇读后感也上传到“教师文章”一栏。

4、举行论文评比。本学期将继续组织市、区级数学年会论文评比活动。20xx年xx市小数会论文评比继续以“构建面向每一个孩子的小学数学教育”为主题。教师在认真学习理论、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围绕主题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区教师发展中心将在评比的基础上择优选送参加市级论文评比。

(二)规范教学管理,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1、提高备课工作的有效性。强化对集体备课的管理,备课一般要超前1周,要把重点放在对教材的独立钻研上,认真完善教本批注;要重视备课组成员的集体研讨,另外,各备课组要采用“周研讨”制,利用每周二第六节课一起研讨,分享教学经验。备课时应关注“教什么、怎么教、怎么练”,工作近五年的新教师要认真做好手工备课。

2、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继续加强对“常态课”的研究,落实好教学常规,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要积极探索,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以打造“真实”课堂为抓手,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积极运用配套光盘或课件,优化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作业设计与批改。作业的布置要规范,用好现有的补充习题、练习册,与课堂教学巧衔接,合理安排各项作业的完成时机,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意识,注意书写质量。个性作业弹性设计,及时、规范地批改各项作业,及时反馈,努力做到培优补差。

4、加强数学教学的反思与改进。撰写有质量的教后反思,并及时上传,反思教学目标与效果,反思教学行为与管理,不断总结,优化策略。

5、制定错题集。每人每学期需制定一本错题集,将学生每单元练习中错误率较高的题记录下来,形成电子稿,便于备课组内交流,切实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6、做好质量监测分析工作。本学期,省教研室将开展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质量监测(五年级学生测试四年级内容)。因此,要加强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研读与学习,并在教学中得以转化落实。

(三)加强教学研究,彰显课程实施成效。

本学期,区教师发展中心确定的研究主题是“丰盈教学过程,促进数学理解”。各年级可围绕主题,有针对性地展开研讨,对数学理解的策略与方法进行深入思考。

1、展示课引领。通过校长公开课、“学带”、“骨干”展示课等活动,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提升学校教研的品质。

2、重点课助推。规范学科组重点课的开展情况,做到有明确的研究主题,有充分的磨课过程,有完整的活动资料。做到活动不拖沓,研究有提升。本学期重点课执教由xx两位老师担任。担任重点课的老师需将教案上传至戴小数学组教研活动一栏,所有数学组成员围绕研讨主题及时认真进行评课、议课,并把自己的评课内容及时上传在上课老师的教案下面。

3、考核、汇报筑基。中青年教师xx准备考核课;五年内的新教师xx上好汇报课;本学期开继续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期末学校将组织新教师汇报课活动。

4、推门听课。关注常态课的准备情况、教学情况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充分利用学科组周研讨活动时间,重点做好教材研读和备课研讨工作

(四)深入推进课题研究工作

本学期将继续做好课题的开展工作,在总课题“促进小学生深度学习的真实课堂研究”下,我们设立子课题“真实课堂下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研究”。

课题研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诊断教学问题,改善教学现状,助力专业成长,发挥辐射作用。教学离不开研究,所谓课题研究,即围绕某个主题或专题,开展较为系统的、具有一定深度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并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经验。课题研究一定贯穿着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五)教师能力提升

本学期我们将举行教师基本功竞赛,这不仅给每位成员提供锻炼与展示的机会,还搭建了学习的平台,希望各位成员赛出风采、赛出水平。

小学数学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范文3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我校的工作计划和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新课程改革为中心,以高效课堂为出发点,以教研促教学,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努力提高本年级组的教学质量。

二、方法措施

(一)、扎实做好教师常规工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基础

1、教师备课

本学期的备课实行以考代查的形式进行,每学期对教师关于教参的理解情况进行两次考试,平时备课教师进行有重点的书头备课。要求:不讲求备课形式的美观,只讲求实用性。上课内容必须和备课内容基本相同。

集体备课要认真精选一个单元,在组内认真研讨,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同时又要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包括:对教材的分析;对重点课时的教学设计;对教材和重难点的确定。除选出的单元在全校集体展示,其余各单元要在本教研组内采取该种形式进行。

2、教学反思

没有思考就没有进步,要想培养老师们良好的教学素养,提升自身的素质,时刻进行反思自己的教学,从小现象中逐渐发现大道理,这样的教学才更有意义,这样的教师生命才更有价值,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也会在反思中不留痕迹地提高。本学期每位教师建出自己的博客,把学期初的反思和教学计划都上传到自己的博客上。反思每人不低于15篇。

3、教学案例

每月对自己教学工作中点滴进行梳理总结、提炼,形成案例,上传到博客,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传1篇。

4、理论学习

继续切实贯彻以考代查的方式,督促老师们加强自身的业务理论学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每学期往平台博客上传一篇读书心得。

5、听评课

组织好本组内的各类听评课活动、让老师们在听评活动中不断磨砺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听课、看课、设计课的能力。

(二)、加强学生作业管理,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奠定基础对学生作业情况加强管理,引导教师用科学的方法布置学生完成作业。

1、课堂作业: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留出时间让学生做作业,规范学生的书写,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及时批阅,及时鼓励,树立学生的作业信心,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作业的批改要当天完成,必需用正楷字书写,每个学生的作业每周至少有一次鼓励性的评语。每学期必需完成40次以上的课堂作业。

2、家庭作业:按教务处的规定布置回家作业。强调分层要求,提高正确率。即:有些题目有些学生可以不做;凡要求做的题目必须书写认真、解题正确,还要保护好作业本。家庭作业的批改要采用多种形式完成。

3、数学周记:每学期16次,要求教师认真精选每次周记的主题,让学生认真完成教师的详批不能少于三分之一。

4、基础训练:除了作为书面作业详细批阅以外,其余部分必需借助学生全批全改。

5、实践作业: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布置统一应用知识与技能的内容,同时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实践作业的内容。切忌用单纯的计算练习代替实践作业。

6、数学手抄报:继续探索数学手抄报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学生办手抄报的兴趣,每位学生每学期至少完成2张以上的手抄报。

(三)、继续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目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过程最优化

根据教务处的要求,本学期的校内公开课我组由两名教师参加,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合作力量,认真精选课题,以便确实达到以“高校课堂”为目的的效果。

(四)、发挥网络优势,开展网络教研,尽量实现省时、高效的教研效果

小学数学教研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贯彻国家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以“课堂教学”为工作主线,并结合本校特点,实施审美教学、选择教学、建模教学、生活化教学等,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地提高教育质量。

二、工作要点:

课堂教学生活化,用生活理念构建教学大课堂,实施生活化教学,超文本教学;坚持认真备课、上课、批改、辅导和检测;运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开展教学系列活动;教学要尽可能考虑到儿童的接受能力和儿童乐意接受的方式,使教学各具特色;切实抓好学困生和冒尖生的辅导工作;提倡并研究合作、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㈠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遵循学校规划发展目标,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我们高段数学教研组在《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坚持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数学建模的教学模式,使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选择学生能接受和乐意接受的教学方式,实施选择教育;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实实在在地开展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探讨。

㈡总目标:

⒈在期初依据学校的整体工作计划,制定教研组活动计划,使整个教研活动制度化、系统化。尽量使每次教研活动都有记录有总结。

⒉尽量在教研活动中为每位老师创造机会,提高老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⒊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实践的学习精神,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㈢教研活动

⒈坚持教学常规管理,使之规范有序。

⑴老师集体备课,使总体资源为个人所用,及时根据现代育教学的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备课尽量做到:脑中有大纲、胸中有教材、心中有教法、目中有学生。使每学期都有代表自己教学水平、体现学生发展为本的研究性教案。

⑵用好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施,上好每一节课,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受到学生的喜爱。⑶认真批改作业,及时收到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

⑷加强辅导力度,尽量在保证下线的基础上,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关注数学特长生的发展和培养。

⒉利用学校名师导教的优势,提高每一个老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在学期初,安排老师业务提高的计划。每周四教研组开研讨课,要求教研组的全体老师安排时间听课学习,让老师们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⒊组织老师学习好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我们教学的方向,所以我们要用先进的思想、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在教研组的活动中,安排老师学习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学习各课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解读、新的教学参考以及教学杂志上的有关文章,从而了解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结构和内容,明确新课程的实施和评价,了解新教材的内容体系和教学要求。

小学数学教研设想 篇7

一、学———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石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学会学习, 学会反思和学会创新。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 教师的专业发展与缺乏专业指导的矛盾日益突出, 教师培训工作量大、面广, 仅靠专家的指导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 大规模送教师外出学习也不现实。因此, 我们的校本教研模式首先强调“学为先”。因为教师既是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引导者, 又是评价者;既是教育者, 又是受教育者。例如, 我们在教研的时候, 经常向数学老师推荐相关学习网站、各种报刊资料目录以及可操作性强的书籍等。通过学习,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转变教学观念。

二、诊———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推力

“诊”, 即像医生会诊病例一样, 诊断教育教学上的疑难问题。我们把教研活动变作“会诊室”, 辨难解疑, 解决需要研讨、交流、辩论的问题。无论是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或新教师, 根据自己存在的困惑, 提出问题或设想, 都可以借助“会诊室”, 开展群体合作式的教研。

我们利用集体教研时间, 规定内容和中心发言人, 由中心发言人提出每次在教育教学上的问题, 然后通过集体讨论, 得出统一的意见。通过教研会诊, 增强了教研氛围, 促进了教师参与教研, 提高了教育教学能力。我们为了调控教学, 及时了解教学情况, 开展了“诊断式教学考查”。不定期对一些重点单元进行测试, 并且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 找差距, 目的在于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薄弱环节, 及时查漏补缺。如一年级上册, 我们就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考查, 二年级上册, 我们就对“表内乘法口诀”进行考查。通过这样的诊断教学, 拉近了班级差距, 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关键

青年教师就如璞玉, 如一把未开锋的刀, 只要用心打磨, 璞玉就能焕发光彩, 钝刀也能成为利刃。“磨课”这种教研形式, 突出的就是教学历练。在教研活动中, 让他们“磨”设计, 磨的是理念, “磨”课堂, 磨的是技能。“磨课”强调同伴参与, 突出一个“练”字, 而且还是反复地练, 才能达到效果。

“磨”是在教师现有水平的基础上进行的, 并非局限于特定的人群, 任何一位教师都有做主角的机会, 都可以形成自己的精品课, 就像璞玉一样, 经过雕琢都可以成为良器。这种“临床式”的历练, 其价值不仅仅能让教师上出精品课, “磨”的经历更是一笔财富, 对于所上的每一节课都不是以最好为终极目标, 体验成长、体验成功才是闪光的东西。

四、思———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窍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建议每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 教育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写教育日记让教师终身受益。”反思就是对自己过去的思想、语言、行为、效果等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

在教学前进行反思, 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设计思路、学生实际情况等进行反思, 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和修正的过程, 更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在教学中进行反思, 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 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达到的效果, 捕捉教学中的灵感, 及时调整设计思路和方法, 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 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 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使教师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总之, 构建“学·诊·磨·思”校本教研模式, 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 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极大的帮助, 它将给校本教研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我们就着手对数学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制度建设、开展形式、开展的流程等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探索和研究, 总结出“学·诊·磨·思”的校本教研模式。“学”, 重在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 重在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诊”, 重在发现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 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提高工作实效;“磨”, 重在教师的课堂教学历练, 让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技能上得到培养;“思”, 重在教学得失反思, 让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策略上得到提升和拓展。

关键词:校本教研,教师成长,教研模式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研设想 篇8

【关键词】小学 数学 教研组建设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43 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053-01

小学数学教研组是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之下成立的,是一个承担着带领学校内数学老师开展数学教研活动、并承担一定的教学管理职能的学校教师群体性组织。小学数学教研组在深化教学方式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学校专业化建设、加强教师师德建设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教研组基本都是按照学科进行分类,组内所有老师统一参加教学研究,争取达到1+1>2的效果。小学数学教研组(以下将统称“教研组”)也一样。如何组建教研组,使教研组的工作能落实到实处一直是学校在不断研究的问题。在综合了众多学校的经验后,笔者总结出了现在小学数学进行教研组组建存在的几点问题并提出了几条建议。

一、教研组组建存在的问题总结

1.学校措施不当。

教研组的组建是教师的集体活动,教研组的组长应该是专业素质最强、最受各位数学教师所信服的人,应该由集体推荐产生。不过,现实的情况并非如此。很多学校的教研组组长由学校直接指定,很多被指定的组长并不具备该有的“长”处,无法对教研组进行有效的管理。而且很多学校的管理者并不在教学一线上,对教学的实际情况不甚明了,并且没有对教研活动制定相应的规范制度,使学校教研流于表面。而且,现在还有很多学校是按照年级来划分办公区域,对于教师的教研活动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2.教师自身不重视。

很多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就是自己的事情,只要自己能备好课,能进行有效的课堂教育,教研之类的工作并不重要。这样组建起来的教研组空有其名,教研组没有工作目标,老师各行其是,背离了组建教研组的初衷。

对于教研组的组建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二、进行小学数学教研组建设的几点建议

1.制定规范的教研制度。

无规矩难以成方圆,行之有效的规范制度是进行教研组建设与教研组正常运行的保证。制定规范的教研组制度应该包括有以下几点:教师的集体备课制度;“第二次备课”制度;常规教学管理制度。

(1)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是建立在教师独立备课的基础上,并且应该有规定的时间。集体备课的重点是研究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典型问题、教学材料的选取等等。每一次集体备课都该提前制定备课目标并选取此次备课的负责人。教师根据备课目标提前进行资料方法方面的准备,在备课活动中,在负责人的主持下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与同事一起得出最优的结论。这种备课方式既能够加强教师教间的交流学习,又能够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如果能够落实到实处将会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助益。

(2)第二次备课制度。第二次备课是建立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在进行第一次备课时,完成了对课本知识的认知,在集体备课后难点重点都得以解决,这时候进行的第二次备课是最有效、最合理的备课。第二次备课中教师要认真的研究好教学资料,制定好课堂的教案;并且在教案中明确要教授的难点、重点;根据课堂知识内容配备足量的精选习题。

(3)制定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适合数学科目的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制度包括:工作计划;常规检查;数学教学质量监控;数学教学的总结考核。教研组协助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来组织备课组,并制定备课组的活动计划。活动计划分为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长期计划可以是每学年计划也可以是每学期计划,短期计划则视情况而定。常规检查则是教研组协助学校对教师教学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有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备课与课案的设计情况、作业批改情况、学生的评价反馈情况等等。质量监控则是通过抽查学生的作业和不定时听课来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监控的目的是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总结考核是教研组在教师自我总结的基础上协助学校完成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价。

2.学校进行充分的权利下放。

教研活动和管理工作不同,对于专业知识的要求较高。学校的过多干涉并不一定会起到正面作用。为了保障学校教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应该给教研组下放充分的权利,由教研组的老师自行推选负责人,制定活动计划,给老师足够的研究空间并由老师自己对产生的结果负责。

3.开展特色教学实践。

教研组存在的目的就是通过集体协作来提高教学效率。教研组的专业人力资源充分,有其他教学组织团体没有的优势,可以尝试开展特色教学。比如创建教学资料数据库,学生典型问题资料库等等。

教研组可以将老师分为几组,并将课本知识按章节划分模块,每一个小组的老师对应一个模块进行专门的教学研究。教师将这些模块的知识包括重点难点、教学思路、课案设计等构件成一个数据库,供各位老师随时参考。也可以将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考核中出现的比较典型的问题收集起来,建立一个资料库,供学生和老师参考借鉴。

三、结论

一人智短,多人计长。组建教研组能够帮老师解决更多的教学问题,最大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不仅对小学数学教育有巨大的好处,对于其他学科、其他阶段的教育也有很强的助力,学校与老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积极开展教学组的组建与优化。

参考文献:

[1]阳海兰. 教研组建设之我见[J].科学咨询,2011(23)

小学数学教研计划 篇9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推进课程改革为抓手,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坚持把课堂教学作为教研工作的中心,深入研究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的效率,努力促进全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主要工作与措施

(一)继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进一步促进教学观念更新。

1、《课程标准》是我们当前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本学期,教研组将继续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每位数学教师要认真研读《数学课程标准》,并结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其他学习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在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和把握。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帮助教师把握课改精神,不断更新观念,改善教育教学行为。

2、建议教师多读教育理论专著、读教育教学期刊,关注研究重点、热点问题,做到有笔记,有心得,并在组内进行交流。

3、微笑是一种美、是一种和谐、是一种魅力、是一种语言、是一种感情的表露,它可以对服务对象有一种感染力,接受服务的对象,可以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教师的微笑可以使学生感到亲切、温暖、安慰和愉悦。微笑教学,可以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可以把干巴巴的课堂变得温暖。本学期,我们将尝试将微笑呈现于日常工作中,将微笑带入课堂,以此来提升教师亲和力,提高教学效率。

(二)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研效率。

1、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切实有效的教研计划,落实教学常规和教研组工作。

2、每次教研活动要求全体教研组成员准时参加,不无故缺席,并做好详细记录。

3、根据本校的研究课题和不同教师的个性需求,我们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方式,如讲学式、闲谈式等,在加强教研组的建设的同时,把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专题学习与问题探讨相结合、经验交流与教学反思相结合,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4、结合我校本学期的校本培训,围绕课题研究与资源学习,我们将把每次教研活动都提前作好准备,提前确定中心发言人及主题,以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要求教师认真准备、积极发言,切实提高教学效率,继续深化我校数学教研之风。

5、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安排好听课、评课活动。(每位老师一学期听课、评课达到12节以上。)组织全体组员对随堂课进行听课、说评、评课、反思活动。说课者说课要突出设计意图和匠心独运的教学环节;评课者要围绕研究主题谈真知灼见,以此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促使每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得到更新与提高。

6、鼓励本组教师多参加校内外的教学教研活动和教师间的学习,做好学习笔记和听课笔记。通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7、本着以“在借鉴中成长,在探索中提高,在发展中完善”的学习方针,让青年教师主动向骨干教师和老教师请教,要多问、多听、多看,写好记录及反思,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及师德品质,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抓实常规管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1、常规管理工作是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利保障。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学常规管理办法》和学校制定的“备课、作业布置及批改细则”,以明确工作要求,并在日后的工作中严格贯彻落实数学教学常规。

2、学期初每位教师都必须加强对小学数学教材的深入研究,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对照新课程标准要求,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目标、重难点,提出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制定各自的教学计划和本年级的教材分析。

3、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因材施教,在教学中要注重现代化手段的运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中要明确目标,讲透知识点,训练要扎实有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课后精心设计作业。作业设计既要在量上有所控制,更要注意“质”的精当。要求学生作业要规范整洁,教师批改要正确、及时,字迹要端正,符号要规范,讲评要做到勤而细,并及时督促学生订正,对学困生的作业也要及时辅导,补漏补缺,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小学数学教研总结 篇10

动。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学期的主要工作如下: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我们深深认识到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围绕课程改革,我们组织数学教师进一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学习教参,组织老师看名师课堂教学实录,增强课程改革的意识和自觉性,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同时学习教育杂志刊载的最新教育理念、信息动态、科研成果,不断的更新知识、充实教师。其次是学校本着以教师为主体,校本研究为载体,培训为依托,组织教师出外听课学习。还选派老师参加了国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加强课堂教学的交流和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组织新入职教师上汇报课;我教研组又特别组织老师们每人一节公开课,人人参与听课、评课,并提出建议和意见,进行整合。集体备课是在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中开展,人人参与、精心准备,在认真解读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本年级组实际情况进行集体备课。通过集体研讨、分工主备、主备人说课、集体评议并整合、个人加减、教后反思的过程,最终让老师写出具有自己教学风格的教案。每次活动都突出了以下三定:“定内容、定时间、定中心发言人”,集体备课主要以年级组为单位,由组长负责。通过此项活动,实现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

本学期继续把优化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突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作为我组的重点工作。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促进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进一步规范学生作业,力求提高作业练习的效能,作业布置精心合理,作业做到批改准确,反馈纠错及时,适当批有鼓励性评语,保持作业本整洁,书写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坚持每月一次的学生作业量化考核检查。

小学数学教研设想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创新与实践;探讨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可以促使教师反思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不足,及时地改正错误,用正确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研中,教师应组成教研小组并推荐一名比较优秀的教师担任教研组长,由教研组长及时召开教研会议,调动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使小学数学教师在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探讨、不断的创新中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及其数学认知能力,发挥自己最佳、最理想的教学水平,给学生提供一个最好、最优质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

一、创新小学数学教研内容,有效教研

传统小学教研活动是死板、乏味的,还没有实质、有效的教学内容,就是因为这样,学生无法实现自我的数学学习目标,教师无法有质量地完成数学教研,因此,创新教学的实施势在必行。(1)教师应做好教学备课,明确小学数学教研主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教学。(2)小学教师应细心、认真,对每一个小学数学问题都做一个充分的分析,把握好数学问题细节的处理。同时为了淡化“一人读,众人听”形式单一、呆板的学习模式,我们强调“个人自读,小组讨论,大家交流”等形式多样的互动学习模式。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对于这一知识的教研,会遇到一些细节上的问题,是教师无法用言语传达给学生的知识,这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探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感悟、理解数学细节问题。同时,教师也要积极、主动地与其他教师一起商讨教研方案,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与教学素养。

二、改革小学数学教研模式,开展教研活动

传统小学数学教研没有针对性、也没有集中性,以至于一整节数学课下来,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有效性都不理想。针对这一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应改变小学数学教研模式,成立数学教研小组,教师组长组织教师合理分组,要求每一个数学教师管理好自己的教学备课,改变说教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跃起来,营造良好的小学数学课堂教研氛围。例如,在学习“乘法笔算”时,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参与教研活动,教师之间相互探讨,商讨出适合小学生有效学习、探讨数学知识的教学模式,增强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实力及其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素养。如,教师在对乘法探索规律进行教学时,直接、明了地给学生展示乘法规律所达到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学生掌握其内容的力度也不充分。针对这一情况,教研组长应及时召教师开会、探讨,研究进一步的教学方案,引导小学教师找到正确、合理的教学方式,以此推动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顺利进行及更好地发展。

以上内容是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创新与实践,教师要有计划、有目标、有效率地教学,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数学知识,以此,最大限度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与质量。总之,小学数学教师重视教研活动并积极、主动地参与教研活动,对教研活动的顺利进行及其教研活动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崔兰菊.小学数学教育心得[J].学周刊,2012(30).

[2]张代春.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发展前瞻[J].成功:教育,2010(07).

中职学校数学课程改革设想 篇12

伴随着中职教育改革和教学模式的创新, 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开设比例再三调整, 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时数一再压缩。作为一门重要文化课程的数学, 教材一改再改, 难度不断降低。然而, 学生对数学课程仍然不感兴趣, 除对口升学的班级外, 大多数中职学校的数学课程只开设一年, 而且周课时只有4节、3节或2节, 甚至有些学校尤其是私立学校根本不开设数学课程。学生在上数学课时还是“睡倒一大片”, 逃课现象普遍存在。教师无论怎样付出都是白费劲, 有的老师上课“如临大敌”。教师上课不只是体力、脑力上的疲倦, 而且是心理上的一种压抑, 没有满足感和成就感。加上没有统考要求和升学压力, 教师对教学失去信心, 教学随意性较强, 没有完整的教学计划, 想教什么就教什么, 教到哪里就到哪里。学生的基础现状, 数学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与各专业对数学要求的差异性、教学时数的局限性交织在一起, 使数学课程从教材编写和使用到教学过程的实施显得矛盾重重。

二、原因分析

(1) 学生数学基础太差。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这就使得基础稍好的学生都涌向普通高中, 导致大量“差生”进了职业学校。据统计, 中职学校约30~40%的学生基本计算都不会, 如小学知识“21+32=67”算成“21+32=53”;基本数学概念不清楚, 如一次函数;基本数学方法不知道, 如把二次三项式因式分解;基本公式不记得, 如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更谈不上什么数学逻辑思维, 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起码能力。

(2) 教材有问题。尽管教材一改再改, 难度不断降低, 但是整个课程内容及知识目标基本上还是与普高相当, 职教特色不是很强, 要求学生必修的数学知识面太广, 对于初中已学、中职需要但学生又没有弄懂的重要的基础知识没有进行必要的复习, 与学生现状不相适应, 课程教学目标“见物不见人”, 缺乏“以人为本”的情感目标。

(3) 部分教师没有从根本上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认为中职学生普遍数学基础太差, 再怎么努力都是徒然, 把数学教学当作一种任务来应付, 仍然简单地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致使本来在初中对数学学习就没有兴趣的学生, 进入中职学校以后对数学学习更加没有兴趣, 更谈不上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 评价体系与学生现状不适应。职业教育数学学科的评价体系仍然采用类似普通中学的评价体系, 以测试、考试为主要评价手段, 忽视过程性评价, 这在很大程度上不适应当前中职学生及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的实际, 学生担心自己考不及格, 严重挫伤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改革设想

1. 关于课程教学目标

教育部2009版中职数学新大纲将中职数学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为: (1)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 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生活和职业岗位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 (2) 提高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数据处理技能, 培养观察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我们认为这个定位与我国当前中职学生现状基本相适应, 只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 现在的中职学生大多数都没有达到这个基础, 编写教材时应及时地补上;至于提高技能和培养能力, 我们认为只要上数学课就有技能和能力的培养过程, 教师要会合理地把握一个“度”, 不能要求过高;“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而不能急于求成, 对于这些学生还得有一个比较缓慢的养成过程, 教师要有耐心和心理准备。

2. 关于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一定要与学情实际相结合, 这是中职数学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教育部2009版中职数学新大纲将课程内容结构划分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我们认为这种提法很切合实际, 只是关于某个内容放在哪个模块存在争议, 相对学生基础和教学时数, 新大纲基础模块内容太多。

基础模块应该主要为未来“社会人”服务, 体现普通公民文化素质的培养。在编写基础模块时应该强调生活化, 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必须纳入课程中来, 如购买彩票已经进入大众生活, 因此“概率”初步应该纳入基础模块中来, 等等, 让学生体会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用到数学知识, 很多社会现象都可以用数学知识解释或解决, 用数学基础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是一个“社会人”必备的基本素质。

考虑到学生基础, 基础模块还要注意衔接性。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都知道, 现在的中职学生相当一部分都不是一个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尤其是数学基础知识相当欠缺, 因此基础模块应该对学生所学专业和终身发展需要的初中数学基础知识进行必要的补充复习, 以便让学生能够顺利接受后续知识。

职业模块应该主要为未来“职业人”服务, 体现中等技能人才素质的培养。编写职业模块时应该强调实用化, 按照专业需要什么就学习什么的原则选取教材内容, 不要求知识的完备性和系统性, 让学生明白没有相关的数学知识, 就学不好专业知识, 用相关数学知识解决专业中的问题是一个“职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编写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时还要遵循如下几个原则:一是浅显性原则。中职数学不需要很强的系统性, 毋须深入理解, 毋须过多考虑数学的进一步深造和研究, 只强调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 以数学文化为背景, 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 而不在难度上做较高要求。所以要尽可能降低难度, 减少形式化训练, 甚至放弃一点数学知识的严谨性, 对某些学生难于接受的数学理论可以用生活中的例子以解释说明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二是直观性原则。直观能使问题变得简单, 便于学生理解, 因此编写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时, 能够以图画形式呈现给学生的尽可能以图画形式呈现给学生, 最好图文并茂、数形结合。三是趣味性原则。数学的价值和美丽不是轻易能感受到的。美国和日本的普通文化课程教材形式活泼, 生动有趣, 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完全可以尝试采用故事、动画、童话、笑话等不同的形式组织和编排教学内容, 也可以编入不同的职业情景、不同的生活素材, 只有这样才能打破我国现行数学教材的呆板和沉闷, 学生才不会感到数学的枯燥和乏味。四是精简性原则。由于中职学校数学教学课时不断减少, 因此要根据社会需求和数学发展的趋向, 借鉴国外的经验, 删减和淘汰传统数学中单纯追求技巧、陈旧过时、理论烦琐、教学意义不大、无实用价值的内容, 选取实际中最有用、最基础的并且能为学生所接受的内容作为中职数学课程的主要内容, 适当引进与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和终身学习发展有密切联系的近现代数学内容, 适当介绍前沿性的数学学科知识。

拓展模块应该主要为未来“升学人”服务, 体现技能研究人才素质的培养。编写拓展模块时应该强调系统化, 按照与普通高中相当和升入高一级学校应该具备的数学知识来选取教材内容。

3. 关于数学教师

首先, 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必须具有比普通中学数学教师更加强烈的课程开发愿望、意识和思想。无论使用什么版本的教材, 教师都只能作为参考, 教师必须针对自己所教的对象和专业, 按照职教的培养理念, 开发每节课的教学内容, 教师不能按部就班忠实执行学校发的那本教材和教参, 每位教师都应该成为教材的再创造者。因此每位教师都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指导教学。制定课程标准和开发校本教材为每位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研平台, 教师们应该积极参与。其次, 由于中职数学教材分成了三个模块, 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由专职数学教师教授, 教学时可以适当调整章节顺序, 以适应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职业模块最好由相关专业教师教授, 因为专业教师熟悉专业课程, 易于把握数学知识在专业中的应用情况, 合理地选取教学内容, 把握知识的难度、深度和广度, 所举事例更加专业化, 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这部分数学知识的重要性。最后, 由于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比例的调整, 数学教师充裕而专业教师往往缺乏, 因此, 各中职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应充分考虑这一状况, 对现有教师可通过学习和进修适应教学的需要, 条件成熟时也可以考虑将职业模块与专业课程进行整合。

4. 关于教学方法

中职数学教学要从“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转移到“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特征, 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活动模式, 以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地构建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 由被动听课变为主动参与。例如学习正、余弦定理时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 通过测量计算不可逾越的两点 (如一栋建筑物两侧、水塘两端、小河两岸等) 的距离;对于某些与专业相关的问题, 可以通过现场教学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教室内也宜多采用实物教学以增强直观性, 采用游戏教学以增加趣味性;对于数学作业的布置, 也要改变传统方式, 多布置开放式的调查题、实验题或网上查阅资料题等。

5. 关于教学评价

中职数学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打击学生的自信, 更不是筛选出数学精英。因此, 中职数学教学评价不能单纯以测试、考试为评价手段, 而应该重参与、重过程, 重视过程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包括上课表现、完成作业、数学活动、平时考评等内容, 终结性评价主要指期末数学考试。学期总成绩由过程性评价成绩、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加权平均组成。考核与评价要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应结合学生的态度和情感进行, 应该包括知识内容、技能与能力、学习态度, 要能够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的进步。

总之, 中职数学课程改革必须使数学教学与学生的能力培养及专业知识学习紧密结合起来, 使数学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 进而唤醒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喜爱, 逐步扭转难学、怕学、厌学的现状, 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 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而发挥数学课程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 (初稿) [Z].2009.

[2]严爱君.基于就业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研究[DB/OL].http://www.hncxzx.com/ReadNews.asp?Nsws ID=783, 2009-03-16.

上一篇:代理商管理制度2014.6.1下一篇:《骆驼祥子》读后感3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