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故居参观

2024-09-28

陈云故居参观(共11篇)

陈云故居参观 篇1

参观陈云故居有感

为了对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共产党员有更多的了解,党支部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带领我们这些入党积极分子参观了位于青浦练塘镇的陈云同志故居暨青浦革命烈士纪念馆。经过前一段时期进行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对我们来说都受益匪浅,所以这次的参观活动我们带着对陈云同志的崇敬来到这里。

经过30多分钟的车程,我们来到了青浦练塘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我们参观了陈云同志的故居,认真听取了讲解员关于老一辈革命家陈云同志的生平事迹和丰功伟绩。朴素而庄严的纪念馆格局按时间顺序展示反映陈云光辉一生的图片、文献、实物等史料。

进入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党旗和陈云同志的雕像,看上去那么庄严,那么肃穆,讲解员缓缓而来陈云同志不平凡的一生……

陈云,1905年6月13日出生于上海青浦县练塘镇。他幼年便丧双亲,由靠做裁缝和经营小生意的舅父抚养,因此又名廖陈云、廖程云。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救国十人团”和宣传队,经历了爱国运动的洗礼。同年底,他小学毕业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学徒,后当店员。1925年入党并投身五卅运动和上海商务印书馆的罢工运动。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他回家乡搞农运,曾任农民起义武装的党代表、青浦县委书记和江苏省委农委书记等职。

1930年9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上,陈云被补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中央委员。1931年9月,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成立,他是成员之一。1933年初,他随临时中央迁到江西瑞金,任白区工作部部长。

长征初期,陈云任红五军团中央代表,在遵义会议上积极支持毛泽东。会后,中央派他恢复白区工作。部队过了大渡河后,陈云历尽艰难,化装潜出四川。到了上海,他发现难以活动,便于1935年9月转赴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报告了长征及遵义会议情况。随后,陈云化名“廉臣”,撰写了《随军西行见闻录》一书。为便于公开发行,书中以一个立场中性的医生口吻,介绍了红军长征的种种情况。1936年,此书先后在法国、苏联和中国出版发行,第一次向世界宣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

1937年初,得知红军西路军在甘肃西部失败,陈云以中央代表的身份回国到达迪化(今乌鲁木齐),随后接回进入新疆的西路军余部。他从中挑选骨干,又从延安调来人员,组织他们利用苏援装备学习航空、车辆驾驶等,为党在后来建立机械化部队奠定了重要基础。

抗战开始后,陈云到延安,长期担任中央组织部长。在干部工作中,他以正派公道著称。党的“七大”后,陈云成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在党内领导人位置排序中,继“五大书记”之后为第六位。抗战胜利后,陈云马上搭乘苏联飞机赴东北。当时虽然中央曾提出过进军东北的口号,但陈云经过实地分析,认为苏联按照当时的国际条约不会将大城市交给中国共产党,因此建议向两侧的农村和小城市发展。

1947年初,他主管南满工作时,面临部队被国民党军压到长白山边的严重局面。他在七道江会议上一锤定音,要求不再撤退而保卫临江,终于扭转了东北的战局。解放沈阳后,他又主抓接管工作,为全国完整接收大城市创造了一个典型范例。

陈云作为党内少有的工人、店员出身的领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几个关键时期都做出过突出贡献。这既出于他自身的优秀品质,同时也与他所处的成长和工作环境密不可分。中国近现代最大的工业金融中心上海,是陈云人生轨迹起步的地方。西方资本主义在这里建立了侵略据点,并以早期资本主义冷酷的敲骨吸髓式的压榨,给神州古国带来了重重灾难。不过与此俱来的副产品,便是在这里出现了体现近代科学管理的市场效益观念,出现了一批精明的上海人。对于陈腐的“重义而不喻利”的封建传统观念来说,那种看似缺少温情却务实求真的作风,正是破旧立新的重要催化剂。陈云受家境所限,只读完了小学,靠辛勤自学成才。他通过工作实践,了解了中国最近代化的城市;在长期农运斗争中,他又懂得了中国的乡村;后来又与国外的学习考察相结合,终于使他在思想认识上出现一次又一次飞跃,成为解决难题的能手。

新中国成立时,面对经济崩溃的烂摊子,主持中央财经委的陈云连出良策,只用半年多时间就使全国财政收支接近平衡,解决了旧中国多少年都无法解决的金融物价问题,一时被人叹为奇迹。新中国成立后,陈云任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主任等职,“八大”后还成为中央五位副主席之一。在被称为“共和国总管家”的周恩来身边,陈云是主要的理财家。1957年,他因反对急躁冒进受到错误批判。他在党内较早发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问题,支持并提出实行包产到户的建议。1959年夏,“大跃进”恶果显现时,毛泽东感叹地引用了“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的古语,提出仍让陈云管经济。在三年困难时期,陈云想尽一切办法,扭转了局面。可惜,至60年代中期以后,他又遭到排斥。

1978年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有关对彭德怀和陶铸等人的平反、康生的罪恶等问题还是大家都不敢触及的禁区。陈云却在会上率先提出这些问题,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陈云重新当选为党的副主席、中央纪委第一书记,后来又任中顾委主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反对“洋冒进”。在共和国迈向现代化的漫长历程中,陈云的真知灼见将永远铭刻在史册上。

陈云自己的生活一向简朴,并始终严于律己。有一年,11月10日左右,北京的气温骤降。周恩来去陈云那里,发现陈云正拥着棉被坐着办公,仍抵御不住寒气。周总理看着于心不忍,马上表示特许这里提前几天烧暖气。陈云却坚辞道:11月15日供暖的时间是我定的,我不能破这个例

陈云平生最爱竹———竹是虚心、正直、廉洁与坚韧等美好品质的象征,也概括了陈云性格的某些特点。“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是陈云在延安任中央组织部长时所写文章的题目。他强调,指导工作应采取“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态度,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普通学徒到共和国元勋,在战争废墟撑起民族灵魂,陈云付出了多少智慧和艰辛。从陈云的故居翠竹,能让人读懂如何学做事,学做人。

陈云同志1995年4月病逝,享年90岁。当我看到陈云同志在1939年5月30日对于《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中的一句话“我党是马克思列宁之一的战斗的党,首先我们要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能培养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能力的有坚强党性的共产党员,我们的学习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学习他们观察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背诵教条。”我觉得很有感触。我们党的先进性是由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的,那么就像陈云同志所说的,我们应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并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保持党的先进性。

陈云同志的勤俭作风也是有目共睹的。在展厅里看到陈云同志在窑洞里的摆饰,让我们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一桌一椅一床,是那么的简单,可想当时的条件是多么的艰苦。但陈云同志仍然坚定信念不动摇,为了革命艰苦奋斗。而我们就应该学习这种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

听了陈云同志的生平介绍以及看了教育片,我觉得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应该学习陈云同志的精神,以他为楷模,学习他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学习他高尚的精神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作风,学习他不追名、不求利,一切以群众的利益为先,艰苦奋斗,恪尽职守,严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统一,逐步加强我们的党性修养,提高我们的党员意识,最终能够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为党旗添彩,为国家添色。参观结束后,我们在谈及个人的感受时,纷纷表示陈云同志为国家的解放,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他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及他“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的人生信念,感染着一辈又一辈的人。作为新一代的主人翁,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我们要学习陈云同志的精神,学习他高尚的精神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作风,并且应该接住这根沉甸甸的接力棒。

通过参观陈云故居和纪念馆,使我详细了解了陈云同志等无产阶级革命先烈的光辉一生。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将继承和发扬先辈的光荣传统,紧紧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我坚信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定不断前进,中国的国力必定日益强大,人民的生活必定日益富裕,中华民族必定能实现伟大的复兴。陈云同志将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心中的骄傲。

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 篇2

2015年6月13日是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他为中国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70多年,功勋卓著。陈云毕生以“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为行动准则。

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地处陈云出生地——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馆区北依市河,南临西塘港,占地面积52亩,由主馆、陈云故居和附属设施三部分组成。建筑设计既体现江南特色,又与陈云故居及周边建筑的总体风格保持一致。

纪念馆主馆高14米,共三层(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陈列布展面积4800平方米。陈云生平业绩四个展厅位于主馆的一楼、二楼,基本按时间顺序生动反映了陈云伟大、光辉的一生。展厅共分为八个部分:一、店员出身的工人运动领导人:二、在历史转折关头;三、党的组织工作的杰出领导者;四、参加领导东北解放战争: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六、在逆境之中;七、推动拨乱反正:八、参与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在陈列内容上,既坚持了“少而精”的原则,又较好地反映了陈云的革命业绩和崇高风范。陈列布展以大量照片、文献、实物为主,并恰当地应用了多媒体和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还布置了一批高品位、高质量的艺术品(大型油画、国画和浮雕),浓墨重彩地再现了陈云革命生涯中的闪光点,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较好统一。

青浦革命历史陈列厅位于主馆的地下层,以时间顺序展示了青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

陈云故居位于主馆的北侧,是一座砖木结构的老式江南民居,总建筑面积95.88平方米,故居里的陈设基本保持了当年的原貌。陈云同志在杭州云栖竹径亲手栽下的3棵象征长青的香樟树之一被移植到了家乡,栽植在故居旁。故居外是风貌依旧的市河,市河两岸保留着具有江南小桥流水特色的建筑群。

观陈云故居有感 篇3

作为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5月24日市南供电公司电网建设中心全体党员、干部及入党积极分子参观了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陈云同志经历了贫苦的童年,但是这样艰苦的生活并没有消磨他生活的意志,反而让陈云坚定了救国救民的决心。我们穿梭在黑白色光影长廊中,感受着那个倔强的少年清苦但充满革命激情的生活,体会着伟人心中的共产主义熊熊烈火。陈云用他高超智慧以及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工作热情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陈云同志作为我党杰出的经济工作领导人,在经济建设的困难关头,他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力挽狂澜。他的一句“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成为其后几代人工作的准则。他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幸福的精神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

陈云故居参观 篇4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我局组织参观了“四保临江纪念馆”和“陈云纪念馆”。我局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道德品行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四保临江纪念馆”这里凝聚着革命英烈的民族之魂,浓缩了临江老区人民踊跃支前、拥军优属、参军参战的光荣革命历史,走近它,就如同走近了震撼。深刻的历史永远不会被时间遗忘,深厚的情感永远不会被人民淡漠,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不能清晰地说出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但是即使是在平平凡凡的人群中依然可以感觉到对历史、对牺牲的崇敬,正如人心永远是柔软的。先烈已是远去,深情依然还在身边。揭开历史厚重的面纱,四保临江的意义愈发明显。就当时的局势来说,解放全国东北是关键,解放东北辽沈是关键,而解放辽宁临江则是关键。倘若没有四保临江,就不会有后来辽沈战役催枯拉朽的胜利;倘若没有四保临江,就不会有后来解放军一路挺进的辉煌战绩。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极具战略价值和历史意义,它推动了整个东北战场的进程,推动了整个中国解放战争的进程,推动了新中国灿烂扬帆的航程。

陈云同志的一生为了党、国家和人民,始终任劳任怨,战斗在最前线,体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广胸怀。尤其是他那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是陈云同志在延安学习马克思主义时的心得体会,也是他革命一生的信条。正是这种执著和追求,塑造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从陈云同志身上我可以感受到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就需要时刻注重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地履行自己的党员责任,提高自身对党对群众的责任意识,才能真正从作为整体细胞的个人身上展现党的先进性。坚持党的先进性与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两者是统一的,是相互促进的,这是我们党能够得到最广大人民信任和拥护的根本条件,是我党生存发展的根本依据。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每一位党员都要不断努力拓展自身先进性的素质和内涵。这就需要我们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心系群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在当前形势下,就是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从自身做起,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团结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共同进步。

参观活动已经结束了,但学习不会结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仍然需要努力,陈云同志是一座丰碑,我们要学习他坚忍不拔的革命意志、伟大的人格力量、严以律己的可贵品质。我们也要像诸多如陈云同志的革命先辈那样更好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自己战线上努力实现自身

参观故居作文 篇5

好事多磨,堵了两个多小时,我们终于看到了钦佩已久的盖老的故居了!“堵了这么长时间,得好好参观参观了!”我心里兴奋地想。

走进大门,再穿过一条长廊,我们进入了记录盖叫天一生点点滴滴、坎坎坷坷的介绍区。这里面最让我感动的是他自己把腿骨打断也要为艺术事业做贡献的事迹。这该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想到我自己有时候为了打个预防针都会哇哇大叫的情景,不由得一阵脸红。我由暗暗下了决心向盖老好好学习,学习他的坚强毅力和为了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

再穿过一条长廊,我们到了盖老生前的会客室、书房和卧室。哇,会客室的大门那儿有一块牌匾,我赶紧走过去看,上面写着“学到老”几个字!据了解,这是盖老的座右铭。对呀,人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再看卧室,和我想象中的差太远了吧!既没有我想象中的金镶玉雕,也没有我想象中的古董家具之类。没料到只有一张床和两个花瓶。身为一代京剧大师的盖老,为艺术奉献了一生,可自己的生活却如此的节俭,如此的清贫,让我更加的肃然起敬。

参观刘少奇故居 篇6

参观刘少奇故居

南华县东城小学四(1)班晋舒栎

暑假里,我们一家去湖南长沙市参观了刘少奇故居。

刘少奇故居,在县城东南花明楼区花明楼乡,炭子冲屋场。东距省会长沙50公里,南距绍山毛泽东故居37公里,西距县城30公里,均有公路相通。

刘少奇故居是一栋坐东望西,土木结构地内四套四合院式的房子,整栋建筑中间有3个天井,占地面积300平方米,而属于刘少奇家的房子有21间半,余为刘少奇伯父家的房子。故居前面有一口水塘,水塘里的水清澈见底,一些鱼儿在水里快乐的游来游去。房后有一座低山,整个故居被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环抱。

走过树林,我们来到了刘少奇故居正门前,正门悬挂着1980年邓小平同志写的“刘少奇同志故居”匾额。堂屋内陈列着一本清朝同治十年的历书和1961年5月刘少奇、王光美同志在故居前的合影。再向南走是刘少奇二哥刘云庭的卧室,室内摆放着书、床、太师椅等生活用品。

导游向我们介绍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少奇同志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的副主席。他在制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针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受到林彪、江青等反革命团的政治陷害和人身摧残,于1969年病逝。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为恢复他的名誉作出了专门的决定”。

听着导游的介绍,我仿佛看到了刘少奇爷爷在简陋的住所为祖国的事业操劳的身影。看完故居,天色已晚,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一代伟人刘少奇的故居。我深深地被他的生平事迹感动着,我深刻的认识到没有刘少 1

参观故居心得体会 篇7

我们走了一会儿,远远地就看见邓小平爷爷提写在红匾上的“周恩来同志故居”七个流金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走进大门,一眼就看见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铜匾挂在墙上。“怪不得有哪么多的学生来这儿参观呀!”我暗想。继续向前走,我来到了周童年读书的地方。这儿陈列着用过的文房四宝,还有一些书籍。童年的学习认真刻苦,在认字、背诵、书法和默写上成绩出众,初步显露了他的聪明才智。在这儿,我仿佛还能听见少年恩来激昂的声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接着,我们来到了周的诞生地。那是三间老式的平房。

右边是出生地,里头还悬挂着父亲和母亲的画像。左边是父亲读书和休息的地方。再往前走,便来到了主堂屋。这是曾祖父居住过的屋子。右边的房里还有棋盘呢!穿过主堂屋,来到了后花园。花园里最吸引我的就是一株“一品梅”。听讲解员说,这是的祖父在出生那天亲手种下的,希望年幼的恩来长大后能够“其官一品;其德一品。”

参观邓小平故居有感 篇8

2015年6月26日,客票厂党支部在顺弘达党总支书记宋妮的带领下组织党员以及积极分子共50余人,前往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参观学习。

一路上大家欢歌笑语、怀着缅怀伟人丰功伟绩的激动心情,经过二个多小时的车程,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广安,还未踏入小平故居所在地,我们就可以发现小平同志深受四川人民的爱戴,随处都可以感受到小平的魅力;广安的街道整齐,干净,似乎随时等候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过来瞻仰伟人的气息。大家冒着酷暑,顶着烈日来到邓小平故居;了解了邓小平光辉而又坎坷的一生。

我们一行主要参观了邓小平纪念馆,缅怀了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俭朴而又严谨的一生,看到小平同志三起三落的一生,使我更加坚定了我搞好本职工作的意志,领悟到了“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的含义。听到他熟悉的川音,就使我想起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发展才是硬道理”等理论精髓。陈列馆的外观造型是按照他的人生轨迹来设计的。三叠三起,一起比一起高,寓意着邓小平“三落三起”的传奇人生和丰功伟绩。陈列馆由序厅、三个陈列展厅、电影放映厅、珍藏陈列厅组成。走进这个陈列馆,首先进入的是序厅,迎面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山高海阔人为峰”的邓小平大型铸铜壁像,形象生动、亲切自然。序厅的两侧石墙上,镂空雕刻着两段撼人心魄的文字。右侧是邓小平的那句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左侧是对邓小平一生丰功伟绩的准确概括:“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为中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新中国诞生,立下赫赫战功。他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进行艰辛探索。他为成功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建立不朽功勋。”整个序厅大气磅礴,雄伟辉宏。在陈列展厅我们看到了很多邓小平同志的手稿、物品、图片、曾经穿戴过的衣物和一些中外历史纪录片,看到这些我的脑中不停地浮现着邓小平同志对党和人民呕心沥血的身影。

此次广安之行,使我们更加了解了一代伟人的成长经历,接受了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再联想到我们的企业,这也是顺弘达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表现。企业领导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机会,组织大家学习参观,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的革命精神,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三严三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不但要有爱企业之志,更要有回报企业之行。我们相信,只要大家努力拼搏,奋发工作,顺弘达公司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参观刘少奇故居有感 篇9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了,空中的雨淅淅沥沥,我们还是踏上了刘少奇故居的征途。

到达刘少奇故居,天空依旧在这怀念故人的日子里哭泣,不过,这似乎也不怎么影响我们的兴致。首先我们去的是铜像广场,听导游说在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时,这里进行了精心的改造,当然,这也使得其与周边的环境更协调,更庄严肃穆了。刘少奇享年71岁,寓意他光辉伟大的一生。铜像面色似微笑,似沉思,满怀沧桑地遥望着远方;飘逸的风衣将其衬托的更加伟岸。再现了作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少奇同志风尘仆仆、日理万机的光辉形象,使人油然而生一种敬意和亲切感。

“不懈奋斗,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艰辛探索,为了开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殚精竭虑,为了建设一个好的党”、“共和国主席的风采”、“尾声: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5个部分。这是刘少奇同志纪念馆里陈列的伟大生平。一路走来,刘少奇同志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尾声中,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十年“文革”,使我们的党、国家和人民遭受可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同志更是遭受了蓄意诬陷和残酷迫害,铸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冤案。

刘少奇故居坐落于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镇炭子冲村,刘少奇同志就诞生在这栋普通的农舍里。经过一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这

栋普通的农舍也和少奇一起经历了非凡坎坷的岁月,可它依然基本保持着130多年前的原始风貌,这便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令人思索意味深长的谜。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花明楼便取义于这一名句。楼内设计以湖湘文化为主线,融宁乡自然地理、青铜文化、人文景观于一体。通过“梅、兰、竹、菊、荷”五种构图装饰背景,勾勒出一幅美丽动人的田园风光图。

毛泽东故居参观感 篇10

参观毛泽东故居,是此行的目的。毛泽东故居是一座泥砖的平房,背倚苍松翠竹,面临清澈荷塘,是南方常见的普普通通的农家住房,里面的小木床、煤油灯、土炉灶等,一切都朴实而清幽。这里依山傍水,环山围绕,青松郁郁,翠竹婆娑。这就是世界伟人毛泽东诞生之地,是人们把它誉为“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是革命的“圣地”!当我们参观完故居,走出故居,展现眼前的是满眼绿色,大自然的气息使我们心旷神怡,让我们领略到“圣地”灵气和岁月的记忆。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虽然已远逝,但他的丰功伟绩永存,他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四年了。八十年前,中国正处在风雨如磐,长夜难明的黑暗年代,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国家命运岌岌可危。在这个时候,人们多么渴望有一个坚强的政治力量,一个伟人能够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强国富民的康庄大道。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成立的,毛泽东就是在这个时代下诞生的。80年来,我们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有过挫折,有过失误,但谁也无法否认,成就是巨大的,业绩是辉煌的。在以毛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使我们从一个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变为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缔造了一个用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党和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完成了反帝反封的任务,在 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接着,他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继续推动中国历史向前发展。尽管在探索中有曲折甚至有严重失误,但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在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努力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我们要坚持毛泽东思想,要完整地准确地把握它的精神实质,把握它的活的灵魂,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宝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永远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行动指南。

抚今追昔,我由衷地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如果没有它们,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没有今天的改革开放。如果没有毛主席、共产党,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活。在这次全系参观毛泽东故居的活动过程中,我们瞻仰毛主席故居,重温他老人家写下的字字句句,缅怀他的丰功伟绩,深切地感到共产党的伟大、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作为一名普通学生,生在和平年代,在党的红旗下成长,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应该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在首位,而现在做为学生的我们,首要的就是学习,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参观李达故居有感 篇11

作为一个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拥有良好的思想,高尚的品德也是我们的追求。中国目前经济高速发展,GDP显著提高,实现了总体小康。和谐社会建设如火如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文化软实力不断加强,正走向文化大国地位。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我们需要有忧患意识,创新意识,拼搏意识。我们更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回顾中国的历史,展望祖国未来发展。

大一的寒假我从重庆回到了我的家乡——湖南省永州市。李达就是一位永州籍的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去参观了他的故居。他是中国共产党内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早年在长沙、北京等地读书,1913年后到日本留学。1918年5月参与组织中华留日学生救国团,罢课回国请愿。1919年五四运动后,在《觉悟》副刊上连续发表文章,介绍欧洲各社会主义政党的情况,并翻译《唯物史观解说》、《马克思经济学说》和《社会问题总览》等著作,积极传播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8月由日本回国后,与陈独秀、李汉俊等人在上海共同发起成立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并于同年11月主编《共产党》月刊。1921年7月参加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局成员,分管宣传。同年9月创办党的第一个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和革命丛书。1922年到长沙,任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学长。1923年4月与一起创办《新时代》月刊,任主编。同年与陈独秀在国共合作问题上激烈争论,遂离开党组织。此后,他长期从事理论研究和教育工作。1923年至1926年任湖南法政专门学校学监兼教授。1927年1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政治教官、代理政治总教官,兼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编审委员会主席。3月回长沙筹办国民党湖南省党校,任教育长。9月任中山大学文学院教授。1930年至1931年任上海法政学院及暨南大学教授。1932年至1937年先后任北平大学法商学院教授兼经济系主任、中国大学教授兼经济系主任、朝阳大学教授。1938年到桂林,任广西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1947年至1949年任湖南大学教授。他撰写和翻译了大量理论著作,坚持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并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26年发表《现代社会学》,系统论述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1928年到上海创办昆仑书店,出版各种进步的哲学社会科学书籍。1935年发表专著《社会学大纲》,系统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国内产生广泛影响。他还积极配合党的统战工作。在北平任教期间,他多次受党的委托到冯玉祥处讲学,说服冯联共抗日,促进冯同共产党的合作。由于他长期进行进步活动,抗战中期以后,长期困居家乡并受到国民党当局的监视。1949年5月,他前往北京,后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同年12月,经批准,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要从事党的教育工作。1949年任北京政法大学副校长;1950年至1952年任湖南大学校长;1953年至1966年任武汉大学校长。他还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文教委员会副主任,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和常务委员,中国哲学学会会长,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会长等职。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哲学思想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严重的诬陷和迫害,同年8月含冤去世。1980年被彻底平反昭雪。

在李达故居讲解员李越的人生中,伯父李达显然是个无法绕开的名字。从1990年故居开放之后,李越就成了李达故居的讲解员。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只有初中文化的他找来一切关于伯父的书,开始阅读;为了让更多的外地人听懂自己的讲解,他开始跟着收音机学普通话„„

“我天天讲,越讲越佩服我的伯父。”李越说,如果可能,他甚至还想自己写文章,“与别人不一样,我是带着感情、带着20多年的人生体会来写、来讲。”

“李达这个人很正直,从不搞特殊化。”李越给我们讲起了他的亲哥哥想走后门读大学被李达拒绝的事。

李越的哥哥叫李定芬,当时在县城读高中,因为成绩平平,便想到了给在武汉大学任校长的伯父。他给李达写了封信,表示希望能够到武汉大学读书。不久,李达回了信,在信中说,你要一颗红心两手准备,考不上大学也不要紧„„当时学校还将这封信张贴出来,在师生中引起很大反响。

但随之而来的政治运动,却让还是中学生的李越无法明白,一直让村里人引以为傲的伯父,突然间成为他不能参加升学考试的原因。受李达的影响,李越读书很努力,学习成绩也一直很好,但因为受政治运动牵连,他中学时就被迫告别了学校,走上了另一条人生轨迹,“没有去伯伯当过校长的武大学习,我是比较遗憾的。”

上一篇:五年级作文家乡的美食400字下一篇:煤矿安全生产情况汇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