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居参观感受萧红

2024-07-12

故居参观感受萧红(精选10篇)

故居参观感受萧红 篇1

故居参观感受萧红

参观完萧红纪念馆和故居,闲暇时间自己又观看了电影《萧红》,一口气又读了她的代表作《呼兰河转》,感受着一代才女的点点滴滴!

萧红,1911年6月2日-1942年1月22日,她的一生是短暂,也是悲情和无奈的。她有着与李清照、张爱玲一样的感情经历,不同的是她在极端痛苦与坎坷之中有着更加悲苦的生活经历。在民族灾难的大背景下,她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一次次与命运搏击,终究在风华正茂的第31个春秋输给了命运。临死前她曾经在纸上写下:“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如果说经历是一笔财富,那么萧红贫困的生活和坎坷的情感历程赋予她创作的动力,可敬的是她并没有把她的不幸经历过多地在作品中表现。她的作品多取材于家乡,以其敏锐纤细的艺术感受力,朴实细腻的笔调,写出当时东北乡村小镇的闭塞与荒凉,塑造的人物鲜活可爱,风格明丽凄婉,弥漫着忧郁和感伤气息。譬如萧红的《生死场》,写东北农村人民在沉滞闭塞生活中的挣扎,以及日本侵占东北后他们的苦难与走向斗争。在写这部作品时,是萧红感情最幸福的时光,萧红经常和萧军去参加左翼作家的沙龙,参加抗日剧的排练,深感作家的使命就是揭露时弊,唤醒国民。电影《萧红》中提及,鲁迅在给作品写序时赞扬它“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东北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从而奠定了她抗日作家的地位。

茅盾曾说,与她在“情调”、“思想”上的缺失相对应的,是她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功。当然,这也不是纯艺术的技巧化的成功,而是一种源于作者短促生命和凄美个性的悲剧性的成功。由此说明真正艺术的成功还在于生命的投入与付出。

萧红对爱的人就犹如她对作品:是生命的投入与付出!她的凄美个性、人生阅历与掩饰不住的才情吸引了每一位靠近她的人。这也就无怪乎每个走近她的男人,都会爱上她,哪怕她贫病交加,哪怕她身怀六甲!

萧红,厚情薄命的一生……

萧红故居导游词 篇2

萧红故居始建于光绪三十四年(19),195月,中国30年代著名女作家萧红出生在这里,并渡过了她的童年和少年时代。1929年,萧红离家出走,成为30年代著名左翼女作家,1942年1月22日病逝于香港。她一生中写作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共计100多万字,为我国文学事业做出了贡献。

故居为传统的八旗式住宅,青砖青瓦,土木建造,共有房舍30间。院内展有萧红及祖母用过的部分物品,萧红生前的照片,中外名人留影、题词、诗作、信函等,另有一座2米高的萧红塑像。从中不仅可以探索萧红的成长环境和生活轨迹,而且还可以领略30年代北方人民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是学习、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场所。

2建筑特色编辑

萧红故居是很典型的北方乡村建筑。萧红故居保留着满族民居建筑的风格,在结构上是五檩五鸠,软山、明柁、半明柱。在门窗上,窗户采用上下对开,带有盘肠子花格图案,中间镶嵌一块玻璃,四周裱糊北方特有的窗户纸。中间的房门,采用了“苏州门”,顾名思义,是江南水乡的产物,可以看到华夏文化的融合。而房间后门是北方传统的板门。室内是北方人生活的火炕。

萧红故居满族民居的另一特点也在萧红故居的老宅上体现出来,就是与正房平行的烟囱,青砖砌成,由4节搭建,高7米,与屋内火炕相通。相通部分俗称为烟囱桥子。

如今,萧红故居陈列室就设在正房里。堂屋中间摆设着一个砂盘模型,再现了故居的原始形态。东屋两间陈列萧红祖母用过的部分物品;西屋两间作为展室,墙上展示着萧红生前的照片和中外名人参观萧红故居的留影和与萧红共同战斗过的老作家萧军、端木蕻良、舒群、塞克、罗烽、白朗等人的墨宝。院内有一座2米高汉白玉的萧红塑像,后花园西侧有碾房一座。

参观陈云故居有感 篇3

小鸽子幼稚园陈烨

7月初,冒着酷暑,满怀敬仰之情,我们一行人参观了陈云同志故居和纪念馆。通过参观和学习使我们对陈云同志光辉伟大的一生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

陈云同志是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廉正又伟大光辉的一生指导我们如何继承先辈的事业,如何忠诚于党的事业,如何做到无产阶级的先锋模范。

陈云故居暨革命历史纪念馆是经党中央批准建立的系统展示陈云生平业绩的传记性专馆。2000年6月建成并开馆,江泽民总书记题写了馆名。

步入陈云纪念馆的序厅,陈云雕像栩栩如生,昂然挺立,雕像两旁簇拥着的是他所钟爱的竹——虚心、正直、廉洁、坚韧,这正映衬着陈云的品质和人格。接下来的四个展厅分别展示着陈云同志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有关图片、文献和实物等史料。

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陈云同志1905年6月13日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幼年丧父丧母,但生活的艰辛没有使他畏惧,在不断的磨练中他养成了谦虚、朴实、廉正、正义、好学的性格,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他的一生感动了几代人,是个真正优秀的共产党员。

陈云同志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风浪、挫折和压力,都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他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客观真理,要树立这样的人生观,必须做到三件事:一是要把握这个客观真理;二是要为实现这个客观真理而奋斗;三是在奋斗中要有决心,要干到底。

虽然陈云同志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将会被更多的共产党员所继承,我们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决不辜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事业,我们也要继续努力,继承共产党员真正的精神,以实际行动来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参观已经结束了,但学习不会结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仍然需要努力,我们也要像先辈那样更好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踏踏实实在自己的幼教岗位上耕耘。我们从内心感谢陈云同志对我们的启发和教导,我们一定会自强不息,永不放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参观故居作文 篇4

一下车,住在绍兴的小林导游来接我们,她把我们带到了游绍兴第一站――鲁迅故居。

进鲁迅故居前,小林导游说:“鲁迅故居有4000多平方,比鲁迅祖居多出1000平方,是周家最大的建筑。”说完,并带我们进了故居。

进去后,我们先看到了迎客的允偬茫允偬玫纳戏焦易乓环栩栩如生的画,画下摆着一张张清朝时代的精致凳子,上面刻着龙、凤等吉祥图案。

接着,我们参观了鲁迅先生的卧室。卧室里有一张精致的木质清代床、刻着动物的木质圆木桌......总之,所有的一切都是木制的。

我们又参观了鲁迅先生的书房,书房里放着许许多多放书盒,一张精致的木桌上放着许多毛笔,那是鲁迅先生的阅读桌。

参观完鲁迅故居后,我们去了三味书屋,是鲁迅以前上学的地方。我们看了鲁迅以前坐的椅子和写字用的桌子。我们听小林导游介绍:鲁迅的桌子上刻有一个“早”字,那据说是因为有一次,鲁迅上课迟到了,他感到十分惭愧,所以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提醒自己每天要早点到学校,不要迟到。

参观朱德故居感想(范文) 篇5

2010年5月4日,也就是五四青年节,在院党站的安排下,我院部分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参观了朱德故居,这是八一起义期间朱德在南昌时的居住地。亲临革命先行者的故地,了解我们党创建初期的艰难岁月,感受革命先行者对民族的爱与对党的事业的执着追求。

朱德简介

朱德(1886—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1886年12月1日生,四川仪陇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了南昌起义。红军时期,历任军长、总司令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协助毛泽东指挥了全国解放战争。解放后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职。朱德革命一生,功勋卓著,位高至极,但他谦虚谨慎,勤勤恳恳,朴实无华,忠厚仁慈,给世人留下了质朴而崇高的元帅形象。

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朱德南昌故居简介

朱德故居位于南昌市民德路东段花园角街2号,一栋砖木结构、黑瓦朱门、屋中设有天井的朴素建筑矗立于此,它就是著名的朱德故居所在地。整个故居保持完好,典型的江南风格,分别由两个天井和多个厢房组成。朱德当年住在右厢房,南、北前房及正房是警卫员的住房。

朱德故居负责人告诉我们,朱德在此共居住近4个月,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27年春至4月,之后朱德前往赣东剿匪;第二个阶段是5月中旬至6月初,朱培德礼送共产党出南昌;第三阶段为7月21日朱德秘密潜回南昌至八一起义之后的8月3日撤军南下。

据了解,周恩来在八一起义爆发前的7月27日来到南昌,曾住于此,与朱德共商起义大事。因为是多年的老朋友,朱德当晚亲自下厨,菜肴中有苦瓜、茄子和红烧肉。至今仍摆设着这几道菜。

1963年全国人大办公厅同意朱德旧居恢复陈列,1977年修复开放。2002年重新布展,主要陈列《红土地上的朱德》。1961年、1982年均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感想

朱德是总司令,又是普通一兵,他是委员长,又是人民公仆。毛泽东赞扬他:“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他是“人民的光荣”,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面旗帜,他用自己不懈奋斗的一生实践了“革命到底”的誓言。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格,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崇敬和爱戴。人民将永远怀念他、学习他、景仰他。

共和国永远不会忘记——你以坚强的意志无私地为她奉献了一切,你的名字将永垂青史。

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为人民操劳,建立了震铄古今的功勋。

战友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以博大的胸怀坚决地维护党的团结,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人民子弟兵永远不会忘记——你以无畏的气概英勇地同敌人作斗争,既是总司令,又是普通一兵。

我和子孙后代永远不会忘记——在我们风雨同舟的岁月里,我与你同甘共苦,休戚与共,你“革命到底”的苍劲题词,将永远镂刻在我们心中!

这是朱德夫人康克清送给朱总司令的话,也是我离开朱德故居纪念馆的心声,它也代表着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在先辈的感召下,在历史的洗礼下,我们再次面对党旗宣誓,许下我们的诺言。午后的阳光似乎都变得更加明媚,在先辈的指引下,我们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方向。

此次参观培养了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对朱德同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与更虔诚的敬意。作为年轻的一代人,我们要紧随先辈的脚步,继续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参观结束了,我望着这片红土地,对朱德元帅的缅怀之情油然而生。我们深切缅怀朱德同志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建立的历史功勋,追思和学习朱德同志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鞠躬尽瘁的崇高风范。

然而,历史总是向前进的!我们在回顾历史的同时,最重要的还是要展望未来!当今的党还是党,但是当今的时代已大不相同了!但是,我们始终要明确一点的就是:我们的党始终是人民的党,我们的党始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我觉得这一点是一个党员应该牢记的!如果我们连这个最基本的却不知的话,那我们还有什么资格谈入党,有什么资格说为人民服务呢?

当然作为我们大学生党员,还应该好好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养成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作风和精神,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在他们的精神的激励之下,为祖国、为人民就、为社会做出自己实实在在的贡献,而不要受当今社会坏风气的影响,不要华而不实!

此致

敬礼!

参观故居八年级作文 篇6

王阳明是我们余姚的四先贤之一,他是阳明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军事家,龙泉山北面的瑞云楼就是他的诞生地,今天我就要和妈妈一起去参观王阳明故居。 还未走进故居,远远地就能看到故居前立着的一块写有“新建伯”的牌坊,据说是明武宗因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而对他的册封,穿牌坊而过是“阳明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王阳明的全身铜像,神情似严肃又和蔼。

跨过高高的门槛,终于迈进了这座闹中取静的古宅,端庄、典雅、大气是给人的第一印象,自南而北,房屋左右对称而建,四周有高墙,大小庭院错落有致。初冬的下午,阳光淡淡的,爬山虎和枯萎的蓝莓藤交织在一起,垂在高高的墙上,给人一种萧条、宁静的感觉。我和妈妈沿着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仿佛乘着时光穿梭机来到了500多年前王阳明生活的明朝。在气派的瑞云楼前,我仿佛看到了王阳明出生时祥云照云顶的情景;在小巧的书房里,我仿佛看到了童年时的王阳明在烛光下看书的情景;在精致的后花园,我仿佛看到了幼年时的王阳明和同伴一起嬉戏玩耍的情景……我紧紧地跟着妈妈,生怕在这错综复杂的庭院中迷失方向。今天最令我印象深刻是瑞云楼里王阳明被贬到贵州后的生活复原场景,看着瘦弱的王阳明被贬贵州的三年时间里一直居住在一个狭小的洞穴里,让人顿感心酸。但王阳明却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研读诗书,悟出了许多道理,真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啊!

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王阳明故居,通过今天的参观,我了解了王阳明有意义的一生,我为我是王阳明的后代而感到自豪!

参观毛泽东故居有感 篇7

4月21日怀着无限的向往,南昌大学后勤集团第二支部和第五支部的党员及积极分子来到了万人敬仰的韶山考察学习。

首先,我们参观了毛泽东的故居。它背倚苍松翠竹,面临清澈荷塘,可谓依山傍水。几间青石泥墙搭建的房子,呈“门”字型排列,正中是供奉着神灵或先人牌位的大堂,两边分布着主人的卧房,往里走是灶间和杂房,木制八仙桌、镂空合床,都是典型的农村家庭的用具和摆设。这些在当时并无特殊之处,但毛主席就是在这里成长与成材的。

随后,我们兴致勃勃的来到铜像广场,宽阔的毛主席铜像广场上人山人海,鲜花锦簇。我们向主席铜像敬献了花篮并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仪式,别致的花篮,虔诚的鞠躬,静静的默哀,崇敬的瞻仰。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怀着敬仰与怀念,热爱与感激之情,汇聚在伟人的铜像下,用自己的方式怀念着这位永垂不朽的韶山的儿子--一位真正的伟人。他威武的耸立在郁郁葱葱的松柏前,慈祥的面容带着和蔼的笑容,双目炯炯有神的注视着前方,我怀着对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无比敬仰与怀念,深深的给铜像鞠了三个躬。

参观周恩来故居有感 篇8

淮安市韩桥中心小学六(2)班 刘娟

周日的清晨,我和同学们踏进了周恩来故居的大门。一进大门,我就看见了那棵枝干弯曲的老梅数,它枝叶稀疏,沉默地站在院子的一角。同学们大多涌向了卧室和私塾房,而我却独自走向这棵老梅,轻轻抚摸着树身,倾听周总理童年的故事。

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出生在淮安的楚州。1904年他随父母、嗣母及两个弟弟迁往清江浦的外祖父家,租赁张瑞臣举人的14间房屋居住,并在陈家花园私塾馆就读。就是在这里,周总理度过了四年的童年生活。在简陋的私塾里,他学习十分用功刻苦,因为教私塾的老师是个落榜秀才,一心准备重考,每次上课马马虎虎。于是,周总理便自己捧起古典名著来读。由此可见,童年时期的周恩来对知识的需求真是到如饥似渴的地步。周恩来读书很用功,他书房的煤油灯灭了又亮,亮了又灭……就是在这简陋的有着印痕的书桌上,他抒写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周恩来每天总是早早起来在梅树下诵读、背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可见,他的意志多么顽强啊!家庭良好的教育,加上自己的勤学苦练,周恩来最终走向了成功。

我崇敬的看着这株梅树……那时的周恩来和我差不多大吧,但生活清苦的他,一定比我刻苦、勤奋,也一定比我要坚强、成熟,否则十来岁的他怎么就会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呢?

时间过的真快,我们该回去了。我站直身子,再次抬头仰望那散发幽香的梅花,我郑重地挥挥手,转身离去时回望周恩来故居处的大门,正沐浴着春日灿烂的阳光。

北京茅盾故居参观有感 篇9

“那月亮的好像温情似的淡光,反而把黑暗潜藏着的一切丑相幻化为神秘的美,叫人忘记了提防。”

文章开头这句话出自茅盾先生1934年中秋后写的散文《谈月亮》,我是第一次尝试看茅盾先生的散文,而在看完这篇散文后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月亮从来是纯洁无瑕的象征、黑夜前行的希望、游子乡愁的寄托,何以在茅盾先生看来月亮是一个大骗子。我对茅盾先生他的经历、他的故事充满了好奇。

借着在北京读书的机会,我有幸参观了茅盾先生1974年至1981年逝世以前居住的地方,这座不大的二进式四合院位于北京南锣鼓巷的后圆恩寺胡同13号,同周围的深宅大院比较并无不同,甚至还有些毫不起眼。在未踏入故居前,我就看到了门内影壁上镶有邓颖超题的“茅盾故居”的金字黑大理石横匾,远远的就让人产生了一种严肃庄重的感觉,在不经意间会调整自己的步伐,缓慢再缓慢;控制自己的声音,小声再小声。进入故居,我看到在前面的院子中矗立着一尊白石膏的茅盾先生的半身塑像,塑像有一些时间磨损的痕迹,可是茅盾先生的神态依旧很清晰,坚挺的鼻梁、笃定的眼神、利落的发型都清晰灵动地表现出茅盾先生独立而又带有现实主义的生活态度和文学思想。在塑像前有一个方形的葡萄架,葡萄架上还装了一个秋千,是茅盾先生准备给孙女玩耍的,如今秋千已不是当初的模样,只是隐隐地还能感受到当时的那份欢笑,感觉还在。前院真就是个标准的四合院,南屋、北屋、东屋、西屋,一面不落,这些房间都是茅盾先生的生平展览,里面陈列着茅盾先生生前的图片以及实物,包括信件、手稿、作品以及他主编过的文学刊物等。一件件的浏览,一件件的用心去感受、去体会茅盾先生当时的心情,我会感觉有些神奇、感到不可思议,这样近距离的去接触一个历史名人,就像是穿越了时空,在与他对话,又好像是在自言自语,和另一个自己交流。总之会惊讶、会感叹在他笔下革命历史与文学创作的完美结合。

来到后院,就更加能够体会到这位不平凡的文学作家的日常生活琐碎了。从会客室到卧室,一直都是简单淳朴的装饰风格,单人床、木桌、冰箱依旧还保留着他在世时的模样,尤其是这床边的木桌,对于一个作家而言,没有什么比它更重要了吧。想到这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了茅盾先生俯首创作的画面,又想到了他在1976年提笔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我走过的路》,是那么的不愿,又那么的无奈,写下了:“自知来日无多,凡所见所闻所亲身经历,一时都如断烂影片,呈现脑海。百感交集,又百无聊赖”这样的句子。这样的心情,也许换做是任何一个暮年之人都会感同身受,只是对于茅盾先生而言多少有些可惜罢了。

时间走着,我也走着,不知不觉茅盾先生的故居好像就这样参观结束了,再次返回到前院,我发现自己遗漏了一处,那就是中国茅盾研究所办公室,可惜房门早已上锁,只是透过窗户依旧还能看见房间内的办公设施,还有几盆绿意盎然、充满生机的盆栽。我并不了解这里发生过什么,也许曾经有那么一群人,那么一群专业的了解茅盾先生的人聚在这里,研究讨论着茅盾先生生前的种种事迹,或者追忆着这位老人。35年过去了,北京茅盾故居基本保持完好,也许是因为来到这里的游人并不多,同其他名人故居、历史遗址相比,这里也确实有些旧了、有些偏僻了,然而对于了解茅盾先生的人而言,这样一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他的故居留给后人的价值并不是可以这样衡量估算的。

细数一下,茅盾先生在这小小的四合院里生活了六年多,也许对他的人生而言这段时间并不是很长,但却为他的晚年生活抹上了一片色彩,留下了对人生、对社会、对创作更深入的思考。其实茅盾先生的故居不止这一处,而北京也只是他的第三个家乡,不过在这里他从一位文学创作者转型成为了中国文化领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这里他克服困难、倾注全力编写了长篇回忆录,在这里他度过了自己也许曲折也许遗憾也许满足的一生。

参观钱钟书故居有感 篇10

最近,我们寝室一行人来到了钱钟书故居,钱钟书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著有《围城》被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钱钟书先生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怀着对钱钟书先生无比崇敬的心情,我们参观了钱钟书故居。

在无锡市健康路新街巷30号、32号,我们看见了钱钟书故居的大门,其系钱家祖遗产业——钱绳武堂。筹建于1923年,其叔父钱孙卿续建于1926年,占地面积为二亩四分八厘八毫(1600平方米),为七开间三进明清风格又吸取西式建筑之特点。祖父钱福烔题名为“绳武堂”,匾为当时江苏省省长韩国钧所书。钱福烔集经史语撰联悬于厅堂之上,勉励钱氏子孙勤奋读书,安份守业,和睦相处,继 承家风。钱钟书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绳武堂敦厚质朴竞志奋进的门风,都在他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这座古朴的建筑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优秀建筑的魅力,更让我感受深刻的是钱钟书先生深厚的人格魅力。来到钱钟书的书房,据说钱钟书在16岁时被父亲在此责打,才知开窍,此后便一鸣惊人。他在19岁时,因优异的中英文水平,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此后他更加努力,扬言要读遍清华图书馆。他还是忏悔在书上写下心得体会,被清华学子称为“钱批”。钱钟书过目不忘的本领与十足的干劲被外文系教授吴宓所看好,将他称为“人中之龙”。

这次来钱钟书故居感触多多,钱钟书对新中国、对中华这块热土和对安身立命基础的传统文化无限的热爱大概可以从故居中看的出,他对知识文化的追求,此中的精神怎能不感动我们,其实这种地方都会激起斗志,激起我们的对知识的渴望,不谈报效国家这样的空话,勤勤恳恳的完成工作,大概是钱钟书能够达到这样高度的主要原因吧,然而做到是多么难,但我们要砥砺前行,不管在前进的道路上有多少曲折和苦头,不更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

上一篇:讲给婴儿听的睡前童话故事下一篇:石砌挡土墙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