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瞿秋白故居有感

2024-05-21

观瞿秋白故居有感(精选10篇)

观瞿秋白故居有感 篇1

观《瞿秋白》有感

丹徒区辛丰小学六(5)马家程 指导老师 祝林梅 在21世纪的今天,科技发达,经济旺盛。许多人过着豪门子弟般舒适的生活,顿顿饱饭,衣食无忧。可你们知道是谁造就现在这惬意的生活呢?不假思索,当然是不计其数的革命烈士抛头颅,撒热血的结果。他们不畏艰辛,舍生忘死的奋斗精神是我们所应当铭记心骨。今天,我们就重现历史,认识一位伟大的人民英雄——瞿秋白。

瞿秋白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散文家。生于江苏,祖籍宜兴。他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他是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他忧国忧民,一生为国着想,无私奉献,舍已为人,属尽职守,是现代所有爱国人士的榜样、楷模。

1935年6月,福建省的天空阴森可怖,所有人都垂头丧气。福建长洒罗汉岭下满了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军队,他们的枪齐唰唰的对准了一个文弱书生模样的人,但这个人临铖不惧,手挟香烟,顾盼自苦,他选了一块草坪盘膝而坐,对那帮刽子手徽笔自若的说:“此地很好,就在这儿,开枪吧!”刽子手们杀害的就是人民英雄——瞿秋白。

瞿秋白他自幼体弱多病,但读书非常用功,成绩卓越优异,小学尚未毕业,便考入常州府中学堂。他博览群书,历史上的英雄好汉,给他留下了“强烈的记忆”激起他对清朝统治者的憎恨和反搞精神。瞿秋白生前参加过五四运动,当过大学助教,教务长,曾多次主持中央。在他的一生只有人民,最终在一次突围之中不幸补捕,在福建从容就义。慷慨赴死之际,还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享年36岁。

瞿秋白的事迹,就是为了告诉后人要一生为国,忠于职守,心中不能只有自己的利益,要为人民着想,多做善事,乐于助人,成为一个对党和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我想,这应该就是他一生坚守的原则。

同学们,虽然现在我们的生活很愉悦。但千万不能忘记,今天的社会,国家是由无数鲜血换来的。我们要铭记历史,爱我中华,不忘伟人,不忘人民英雄瞿秋白!让我们奋勇向前,握住时代的接力棒,向新的终点冲刺!

观邓小平故居有感 篇2

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贡献的人很多,值得我们铭记的人举不胜数,但名列前茅的是我们毛泽东同志,接着是我们的邓小平同志。父辈级别或者说爷爷级别的老人在提到毛主席时总是热泪盈眶,感谢毛主席解放了全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挽救中国千千万万的人民。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远离了战争的纷扰。感受不到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绝望,对于毛主席的尊敬也仅仅停留在仰望层面。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可能更怀念邓小平同志,因为是他的提出的改革开放让我们的人民富起来了,生活中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真真实实的感受到了,所以我们对于邓小平心怀感激。带着这样一份心情,在2013年6月4日这样一个骄阳似火的日子里,我们全院的同学一起参观了位于四川省广安市的小平故里。

还未踏入小平故居所在地,我们就可以发现小平同志深受四川人民的爱戴,我们以他为榜样,教育者子子孙孙,随处都可以感受到小平的魅力。广安的街道整齐,干净,似乎随时等候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过来瞻仰伟人的气息。在说到游小平故居有感之前,我们先简单谈谈对于这样一位伟人我的一些认识。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因此在1978年和1985年,曾两次当选《时代》周刊“风云人物”。在他的一生中波折还是比较大的文革期间遭受过重创,但是他从未屈服于“四人帮”的折磨,几经沉浮,几次复出,更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立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他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构想。在他的主持下,中国同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日本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恢复了中苏两党两国的关系,发展了同周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他为打开中国外交新局面,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来进行现代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最终带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

怀着这样一份了解与认知,我们游玩了整个小平故居。当然步入故居所在地,我们有个感受,小平家还是挺有钱的,邓家老院子宽敞,明亮,据导游介绍整个院子占地833.4平方米,共十七间瓦房,很有历史文化的气息。这里曾经生活过小平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人,浓缩着小平的童年时光。人们络绎不绝地到故居参观,都是为了缅怀这位为振兴中华奋斗一生、百折不挠,终于以自己无比的智慧和胆略,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富民强国之路的卓越领袖,更好地学习和继承他的伟大思想、伟大实践和伟大精神,激励我们树信心、立大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作出我们应有的努力。许多外国人也怀着敬佩和渴望更深了解的心情,到这里参观访问。

瞿秋白故居观后感 篇3

怀着对革命先辈瞿秋白同志的崇敬之情,我参观了位于常州的瞿秋白纪念馆。

跨进高高的门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黑色的纪念碑,上面刻着一句瞿秋白的千古佳句:“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稍。”这句话的强大气魄无不震撼了我。接着,我绕过纪念碑,走进纪念馆的正堂。这是瞿秋白的故居,简陋的桌椅床柜以及充满生活气息的各种陈列品,见证了瞿秋白的成长和瞿氏家族的付出。故居的旁边,是瞿秋白纪念馆大厅,里面摆放着各种与瞿秋白有关的展品,这些文献、实物为我们深刻的解读了作为中共的早期领袖,瞿秋白同志在为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中所做的努力和贡献。

参观结束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我站在这位伟人高大的塑像面前时,我不由得回想到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那时,愚昧的中国人还在饱受着列强的欺凌,整个中国到处充满着压抑的空气。然而,在南方一个破落的仕官家庭里,一个满怀抱负的青年正沉思着如何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他,就是瞿秋白。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自小就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并立志要努力改变落后的中国。于是,他开始了自己艰难的探索之路。

1916年瞿秋白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19年在北京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初,参加李大钊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0月,以北京《晨报》记者身分赴苏俄采访,是最早有系统地向中国人民报道苏俄情况的新闻界先驱。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任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新青年》、《前锋》主编和《向导》编辑。是中共三大、四大、五大、六大中央委员,四大中央局成员,五大、六大中央政治局委员,五大中央政治局常委。1927年8月,在汉口主持召开了中共“八七”紧急会议,会后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中央工作。这期间,参预决定或指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及其他地区的武装起义。曾犯过“左”倾盲动主义错误。1928年参加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主席团委员及政治书记处成员,并留驻莫斯科任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1930年8月回国,9月和周恩来一起主持召开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在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遭王明等人打击,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从1931年夏至1933年秋,在上海和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1934年2月到瑞金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教育委员。1935年2月24日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队逮捕。6月18日在长汀县罗汉岭英勇就义。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他是一个勇敢的战士,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烈士已去,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反思。泱泱中华,拥有着五千年的辉煌文明,曾多次开创了盛世局面。但却为何会衰败下去,被那些曾蔑视为岛夷的国家所欺辱,所践踏。倘若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的话,那么,那些英勇抗争的先烈恐怕也不会安息。在我看来,一个国家的兴衰,其关键在于能否顺应历史的潮流,实行一种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性的政策。因为,只有开放,才能与世界交流,才能学习先进的制度和科技信息,只有改革,才能顺应历史的潮流。孙中山曾说:“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让我们来看看那些曾经被我们视之为“岛夷”的国家是如何兴盛起来的,从中汲取些经验教训。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最先打开中国的国门,从而使得中国的外患接踵而至。那么,英国是如何强大起来的呢?英国是位于西欧的岛国,原来也是一个封建体制的国家,但由于其四面邻海,环境开放,商业发达,民主氛围浓厚,因此,产生了一批早期的资产阶级群体,他们崇尚自由,敢于冒险,追求财富,反对专制,但处于君主时代的他们,自身利益注定不会得到相应的满足。为此,他们奋起反抗,通过艰难的抗争,终于在“光荣革命”之后,确立了资本主义的政体。确立了资产阶级政体,顺应了时代发展,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如果说英国离我们过于遥远,政治体制和历史背景相差巨大,不足以借鉴。那么,日本的崛起对于我们来说可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日本是位于中国东方的岛国,受中国古代文化影响深远,在古代两国长期保持着良好的商业贸易,双方在政治体制和文化方面颇为相似。并且,日本在近代,也曾面临被西方列强入侵的危机,那么,它又是如何转危为安,走向复兴的呢?日本封建社会末期由德川幕府所统治,和中国一样长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严重影响着日本近代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社会矛盾尖锐。并且日本在“黑船事件”之后,日本的国门被迫打开,一份份不平等的条约随之而来,从而加剧了日本的民族危机。地位较低的中下级武士,在饱受生活和精神的长期折磨之后,联合平民发动革命,通过明治维新开启了日本近代的高速发展的时期。在经过外交方面的努力,成功的废除了与西方各国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之后,迅速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在这些国家的崛起过程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实行改革,与时俱进。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篇4

英语2班 臧瑶 091501221

这是我第二次参观瞿秋白纪念馆,第一次还是小学的时候,所以对瞿秋白纪念馆的印象并没有很深刻。但这次的参观让我感触颇深。

瞿秋白纪念馆位于常州市市中心,逛街的时候经常会经过,每次从外面看总觉得瞿秋白纪念馆有些落寞。因为和繁华的城市中心相比,它是如此的渺小,微不足道。城市灯红酒绿的映照下,纪念馆显得黯然失色。但这次的参观让我真切感受到内心的强大,品德的高尚是那些表面的灯红酒绿远不能及的。

外面看纪念馆就像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饱经风霜。但进入瞿秋白纪念馆,我最大的感受是惊讶。位于市中心的瞿秋白纪念馆丝毫没有被城市的喧杂污染,它是如此的静谧,和谐,一尘不染。进入祠堂,一个高大的形象映入眼帘——瞿秋白石膏像。他一只手插在袋子里,一只手紧握着一本册子,正气凛然,踌躇满志,一种革命家的儒雅和对革命的坚定展露无遗。经过祠堂,主厅,卧室,门房等参观,我深刻感受到了一位革命家虽然过的简朴,但是对革命的信仰一直保持着,且坚定的遵守着革命家的宗旨。

瞿秋白纪念馆里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在一棵桂树前放着一个石头上面刻着“总书记赏桂处的石头”2005年十月初秋白纪念广场八棵金桂如期开放,不日,因雨而谢,十月十四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参观瞿秋白故居,上午,八棵金桂再度重开,满树金黄,香气四溢。总书记驻足观看,惊叹:花真香啊!瞿秋白诞生地青果巷“八

桂堂”因种有八棵桂树而得名。“中国剪报”社同仁为缅怀先烈,于1995年在秋白纪念广场栽八棵金桂,树茂花盛,每至秋月花开幽香久远。

进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瞿秋白同志说的一句话“为大家指一条光明的路”,这句话可以看作是瞿秋白同志一生的奋斗目标和人生写照。馆内根据瞿秋白的一生分了好几个部分。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秋之白华”主要介绍了秋白同志的夫人杨之华。今年有一部电影叫“秋之白华”主要就是讲述瞿秋白和他的夫人杨之华的唯美爱情故事。在那个封建的时代,他们的爱情轰动一时,他们相互扶持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他几个部分分别是:少年觅渡,光明之路,江南一燕,苏区岁月,主要呈现了瞿秋白同志为革命奋斗的一生,在困苦与挫折时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幅徐悲鸿画的瞿秋白和鲁迅,给我们展示了两位亲密交往和战斗友谊,瞿秋白曾多次避难于鲁迅家,两人在相处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鲁迅先生曾把“人生的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赠与瞿秋白,足见两人的亲密友谊。

参观陈云故居有感 篇5

今天,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思政部老师带领我们各班代表一行人参观了陈云同志故居。天,虽是阴的,但我们每个人的心情却是那么的激动,和太阳一样炽热。我终于有机会亲身感受一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和不朽风范了!坐着校车向目的地驶去,大约40分钟,我们来到了陈云故居。

一进入陈云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陈云同志的黑色雕像,在那里,刘老师向我们详细的介绍了陈云同志的基本情况: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他于1905年6月13日出生,从小就十分贫苦,深知社会上穷人的痛苦,幼年丧父丧母,由裁缝出身的舅父抚养。由于贫穷无法继续升学,去了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学徒,店员。后又接触并接受革命的民主思想和共产主义思想。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陈云同志把毕生的心血和精力都贡献给了党和人民,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开创和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一生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克己奉公,廉洁自律。还有两个同学向陈云同志献了花,随后,我们集体合了影。

在参观故居时,我们看到了很多陈云同志的物品、图片,脑中浮现出了陈云同志为党和国家事业呕心沥血的身影。陈云同志的一生为了党、国家和人民,始终任劳任怨,战斗在最前线,体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广胸怀。尤其是他那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刘老师说“不唯上,不唯

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是陈云同志在延安学习马克思主义时的心得体会,也是他革命一生的信条。正是这种执著和追求,塑造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我感到,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就需要时刻注重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地履行自己的党员责任,提高自身对党对群众的责任意识,才能真正从作为整体细胞的个人身上展现党的先进性。这就需要我们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心系群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在当前形势下,就是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从自身做起,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团结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共同进步。我们曾经对陈云同志并不像对毛泽东和周恩来同志那样熟悉,但是通过了今天的参观和学习,我深受启发,对陈云同志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实在不愧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卓越领导人之一。同时他廉正又伟大光辉的一生给我很大触动。他的一生感动了几代人,也将会继续为后人所感动并发扬光大。

游名人故居有感 篇6

一、钱钟书纪念馆

一个城市总是有它特定的历史积淀,独特的文化基础。初来无锡的我对无锡的历史文化并不熟悉,后来在课堂上思修老师很热情的向我们介绍了无锡著名的文化历史的承载物,这让我对无锡历史的探访有了很大的兴趣。钱钟书故居是我的第一站,也是我最有兴趣的一站。

一个无事的周六,我和宿舍的小伙伴们便一起去参观充满幽明清爽的书香气息的钱钟书故居。这次参观不仅是为了完成思修老师的任务,更是为了欣赏无锡的文化,领略钱钟书先生的文化精神与素养。

以前对钱钟书先生的了解仅局限于他的作品,也正是因为他的作品让我对这位恬淡,宁静的文学大师充满了好奇。先生曾说过:“据说每个人需要一面镜子,可以常常自照,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不过,能自知的人根本不用照镜子;不自知的东西,照了镜子也没有用。”一个对人心如此看透的人想必对自己也是如此。如此淡泊的人所居住的地方想必也是优雅的。带着些许的 揣测,我们来到了先生的故居。

很快,在与喧闹的大街格格不入的巷落深处,一扇古朴的大门跃入了我们的眼帘,带着些许兴奋我们快步走入了先生故居的大门。一缕书香扑面而来,仿佛在向我们叙述着先生的过去。整个故居的景致典雅而朴素,很是符合先生的气质。幽静的江南小院里散发出一股豪情大气,飘荡着令人驻足的清幽书香,让人浮想联翩,对先生的钦佩不由得又加深了许多。

整个小院都极其的安静,我们脚步轻轻的浏览着故居,生怕自己打搅这份在现实生活中难得的静谧。院中只有一位管理员,静静的阅览者图书,仿佛已经融入了这静谧的小院中。院中绿茵葱葱,路砖上爬满了青苔,无声的叙述着这所故居的清幽淡雅。院落一脚有一方褐釉老缸,几条鲤鱼在里面摆着尾畅快的游戏,尽情的享受这书香的熏陶。这是属于清末时代的建筑,古色古香,正堂是高悬着“绳武堂”匾额的大厅,镂空的窗板,正中间挂着一幅山水图,中规中矩的古时布置暗示着故居保存的完好性。故居的院落很多,共有平房二十八间,二层楼房四间,大小庭院十一个,备弄两条,古井三口,东有厨房,后有花园,其中主体建筑绳武堂面阔七间。我们安静地一一浏览着这些古朴建筑,其中一间房间里布满了钱钟书先生的墨笔,有书法,有绘画,大气而不张扬。虽然我并不懂艺术,但这些作品扔给我以自然舒畅之感,我能清楚地感受到创作这些作品的作者内心的平和大气。都说字如其人,果真如此。还有一间屋中陈列的是先生的生平事迹。国家也特地为先生打造了一尊头像以供世人瞻仰。当然房间里还有先生的生活照以及他与妻子杨绛女士的合照。照片上的他随和亲切,丝毫没有身为文学大家的骄傲自满。我们按着顺序一一游览着这些庭院,一切的一切,好像进入了某部电影的现场,一位身穿青蓝长袍的男士端坐于绳武堂,正在埋首写作,一位身着旗袍的美丽女士则为他添茶送水,场面极尽家庭的温馨。那是只属于先生时代的怀旧色,令人向往。

据说先生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在抓周时抓了一本书,或许正是这无意识的选择造就了他今后的文学路。这让我想起了同样名字来源的沈从文先生。虽然他们在文学路上前者选择直面黑暗的世界,后者则极力歌颂真善美,却又是殊途同归,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这也是我们的憧憬。

钱钟书先生的故居游览完毕后,我们便轻轻的离开了,生怕打扰了先生。故居的游客并不多,但我却很自私的希望不要有太多的游客以免打搅了先生,毁了这难得的宁静。这份冷清或许也是先生想要的吧,伴着缕缕书香,我和小伙伴们静静的离开了。

二、顾毓秀纪念馆

离开钱先生的纪念馆后,我和舍友们又坐地铁来到了繁华的学前街上,去拜访那位与我们江大有着极大渊源的顾毓秀先生的故居。“清风,明月,劲松;学者,诗人,教授”是世人对他的评价。既表现了他的气节,又赞扬了他的学识渊博,涉猎广泛。面对这位曾是江泽民老师的集科学家,诗人,教育家于一身的伟人,我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怀揣着忐忑与激动,踏进了那与繁华大街并不相称的深深庭院的门槛,同时也向顾毓秀先生的灿烂人生走近了一步。这故居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原称“燕誉堂”,是顾氏祖居。故居原五进五开间,计740多平方米,2000年,学前街拓宽时拆除了第五进。2004年,顾毓琇故居正式启动修复保护工程。改建后的纪念馆占地面积968平方米,建筑面积848平方米,保留了典型江南民居建筑风格,现存五开间四进。纪念馆着重从顾毓琇先生的生平简介、科教泰斗、文坛大家、成才之路、爱国情深五个部分详细记述了这位学术大师的动人传奇故事,生动展现了他在物理学术、文化艺术、教书育人等方面的高深造诣和杰出成就,充分体现了无锡钟灵毓秀的文化特质和尚文重教的人文精神。顾先生的故居并不像钱先生的故居那样静谧,安详,却也透露着大家之气,豪迈却也低调。为顾毓秀先生所铸造的人像也是栩栩如生。“一门五博士,毓秀称翘楚”,这段佳传无疑表达了人们对先生的敬仰之情。

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中等科。1923年毕业后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获电机工程学士、硕士、科学博士学位。1929年回国,先后任浙江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兼主任,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兼主任,工学院院长。1928年起,历任国民政府教育部次长、中央大学校长、上海市教育局局长、国立政治大学校长。在此期间,曾兼任国立音乐学院院长、中央大学教授,交通大学教授。1950年旅居美国,先后任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正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荣誉教授。看着这位德艺双馨的科学巨擘的辉煌历史,让我不禁为自己能身处他曾所在的大学而感到自豪。即使再多的荣耀,再多的丰碑,他还是选择了回国,用自己的热血为莘莘学子开辟出一条光明大道。执着的乡土情结,让他毅然放弃国外的荣耀,选择回国安安静静的做学问,这从他故居的摆设便可知晓,淡然清新。在自己的空间里找到自己的快乐,如此不追名利的人现在又有多少。

社会在发展,时代的潮流不断更替,但顾先生那颗淡泊宁静却又对文学,教育,科学执着的心却在一直燃烧,他的精神亦会永久的回荡在人们的脑海中。

参观刘少奇故居有感 篇7

湖南伟人辈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有毛泽东故居、刘少奇 故居、彭德怀故居等红色革命旅游景区,而且这些景区已成为湖 南红色旅游景区的经典。月31 日,我们社科部红色经典考察团一行先后在湖南考 察瞻仰了刘少奇故居和毛泽东故居,不知为什么,我感觉给我留 下更深印象的是刘少奇故居。据导游介绍,刘少奇故居,在县城 东南花明楼区花明楼乡炭子冲屋场。东距省会长沙50 公里,南 距韶山市毛泽东故居37 公里,西距县城30 公里,均有公路相通。“文革”初期,炭子冲屋场横遭破坏,文物散失。1966 年10 月 31 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被封闭,绝大部分文物随之失散。1980 年为刘少奇冤案彻底平反昭雪后,中共湖南省委与宁乡县委立即 修缮故居并收集失散文物,同年3 月5 日,故居对外开放。

通过参观可以看出,刘少奇同志年少时家境殷实,本来是可 以在一个小山村里安度一生的。但他没有这么做,更难能可贵的 是,他不是象多数赤贫者走投无路了选择革命一样,而是有发自 内心的救国救民的拳拳赤子之心,为劳苦大众革自己所在阶级的 命。中国革命成功了,但少奇同志却没有最终成功,一定意义上,刘少奇是一个悲剧的代名词。党史研究专家李锐写过一篇纪念少 2 奇同志的文章,里面一首诗深深触痛了我:“少小离家北取经,沉沉井下掘光明,旧貌已换新颜后,岂料元勋目不瞑”。

少奇同志的悲剧,与我们国家有长达2000 余年的封建传统 有关,也与建国后包括少奇同志在内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 理念有关,如搞个人崇拜,党的领导集体中事实上一把手说了算 等等,并且少奇同志在其中起到了不是无足轻重的作用。事实上,在少奇同志被打倒以前,因毛泽东的个人专断被打倒的人已经不 少了,可惜的是,这时党内的民主生活已经远远不正常了。想到 了一位名叫马丁〃尼莫拉的德国新教牧师说的一段话,“起初他 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 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所幸的 是,历经忧患、负重前行的中华民族,知错必改、光明磊落的中 国共产党,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与失误之后,终于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自己的治国方略。在建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的过程中,我们肯定会遇到许多预知和未知的困难和挑 战,但前途一定是光明的,因为我们坚持的是真理。

北京茅盾故居参观有感 篇8

“那月亮的好像温情似的淡光,反而把黑暗潜藏着的一切丑相幻化为神秘的美,叫人忘记了提防。”

文章开头这句话出自茅盾先生1934年中秋后写的散文《谈月亮》,我是第一次尝试看茅盾先生的散文,而在看完这篇散文后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月亮从来是纯洁无瑕的象征、黑夜前行的希望、游子乡愁的寄托,何以在茅盾先生看来月亮是一个大骗子。我对茅盾先生他的经历、他的故事充满了好奇。

借着在北京读书的机会,我有幸参观了茅盾先生1974年至1981年逝世以前居住的地方,这座不大的二进式四合院位于北京南锣鼓巷的后圆恩寺胡同13号,同周围的深宅大院比较并无不同,甚至还有些毫不起眼。在未踏入故居前,我就看到了门内影壁上镶有邓颖超题的“茅盾故居”的金字黑大理石横匾,远远的就让人产生了一种严肃庄重的感觉,在不经意间会调整自己的步伐,缓慢再缓慢;控制自己的声音,小声再小声。进入故居,我看到在前面的院子中矗立着一尊白石膏的茅盾先生的半身塑像,塑像有一些时间磨损的痕迹,可是茅盾先生的神态依旧很清晰,坚挺的鼻梁、笃定的眼神、利落的发型都清晰灵动地表现出茅盾先生独立而又带有现实主义的生活态度和文学思想。在塑像前有一个方形的葡萄架,葡萄架上还装了一个秋千,是茅盾先生准备给孙女玩耍的,如今秋千已不是当初的模样,只是隐隐地还能感受到当时的那份欢笑,感觉还在。前院真就是个标准的四合院,南屋、北屋、东屋、西屋,一面不落,这些房间都是茅盾先生的生平展览,里面陈列着茅盾先生生前的图片以及实物,包括信件、手稿、作品以及他主编过的文学刊物等。一件件的浏览,一件件的用心去感受、去体会茅盾先生当时的心情,我会感觉有些神奇、感到不可思议,这样近距离的去接触一个历史名人,就像是穿越了时空,在与他对话,又好像是在自言自语,和另一个自己交流。总之会惊讶、会感叹在他笔下革命历史与文学创作的完美结合。

来到后院,就更加能够体会到这位不平凡的文学作家的日常生活琐碎了。从会客室到卧室,一直都是简单淳朴的装饰风格,单人床、木桌、冰箱依旧还保留着他在世时的模样,尤其是这床边的木桌,对于一个作家而言,没有什么比它更重要了吧。想到这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了茅盾先生俯首创作的画面,又想到了他在1976年提笔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我走过的路》,是那么的不愿,又那么的无奈,写下了:“自知来日无多,凡所见所闻所亲身经历,一时都如断烂影片,呈现脑海。百感交集,又百无聊赖”这样的句子。这样的心情,也许换做是任何一个暮年之人都会感同身受,只是对于茅盾先生而言多少有些可惜罢了。

时间走着,我也走着,不知不觉茅盾先生的故居好像就这样参观结束了,再次返回到前院,我发现自己遗漏了一处,那就是中国茅盾研究所办公室,可惜房门早已上锁,只是透过窗户依旧还能看见房间内的办公设施,还有几盆绿意盎然、充满生机的盆栽。我并不了解这里发生过什么,也许曾经有那么一群人,那么一群专业的了解茅盾先生的人聚在这里,研究讨论着茅盾先生生前的种种事迹,或者追忆着这位老人。35年过去了,北京茅盾故居基本保持完好,也许是因为来到这里的游人并不多,同其他名人故居、历史遗址相比,这里也确实有些旧了、有些偏僻了,然而对于了解茅盾先生的人而言,这样一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他的故居留给后人的价值并不是可以这样衡量估算的。

细数一下,茅盾先生在这小小的四合院里生活了六年多,也许对他的人生而言这段时间并不是很长,但却为他的晚年生活抹上了一片色彩,留下了对人生、对社会、对创作更深入的思考。其实茅盾先生的故居不止这一处,而北京也只是他的第三个家乡,不过在这里他从一位文学创作者转型成为了中国文化领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这里他克服困难、倾注全力编写了长篇回忆录,在这里他度过了自己也许曲折也许遗憾也许满足的一生。

参观王阳明故居有感 篇9

2017年7月22日早上,作为XX入职素质拓展活动之一,我们一行人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王阳明故居,感概良多。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今宁波余姚)。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说起王阳明,最出名的便是他的心学理论,王阳明创立的独具特色的“心学”体系,冲破了当时程朱理学的传统藩篱,在明以后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其门徒遍布天下,学术流传至今,堪称学界巨擘、“百世之师”。清代名士王士祯称赞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第一流人物”。

有幸参观王阳明故居,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人文之旅,更是一个穿越时空和先贤交流的精神之旅。

来到故居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牌坊,正面是“新建伯”三个极富艺术气息的大字,背面是“柱国”二字,导游向我们介绍王阳明,称其为“肉身成圣的柱国之石 大明王朝第一人”,怀着崇敬和憧憬,我们一行人踏入了王阳明故居。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依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参观了照壁、门厅、轿厅、仪门、大厅、主楼(瑞云楼)以及配房和侧屋。故居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厅和瑞云楼。走入大厅,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整个大厅用材粗壮、气势恢宏,让人心生肃敬,且室内的陈设按尊卑、贵贱、主客之序相应排列,极具法度且注重礼制。导游向我们介绍说,这是王家接待重要客人及举行婚、丧、祭祀等重大礼仪活动的场所。厅内最引人注目的是“吾心光明”题匾,出自王阳明先生的诗句“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佛学轻生重死,道学轻死轻生,儒学重生轻死,阳明先生临终留下的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大概就是其多年来不断正心、修身的人生感悟。故居的主体建筑就是瑞云楼,相传王阳明诞生时他祖母梦见神仙瑞云送子的佳话,遂将此楼称为瑞云楼。主楼陈列着王阳明先生的各种生平事迹和成就,向后入彰显着其伟大的一生。瑞云楼正门上方挂有一匾,上写“真三不朽”,这是历来对王阳明一生在立德、立言、立功三个方面揭居绝顶的确切评价。大厅内悬挂王阳明先生半身画像,上方高悬三块匾额,分别分别题写着:“吾心光明”、“文以载道”、“斯文千载”,如此高的评价,可见后人尊崇之心。

回到寝室,搜寻了一些王阳明先生的史料,对先生愈发尊敬。其有诗云:“人人自有定盘针,万花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如今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心为物役已是常态,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活得很累,但其实,我们只不过是在物欲横流之中迷失了方向,我们要从王阳明先生的心学中去汲取智慧,唤醒内心的强大。在王阳明先生的一生中,他遇到过许多挫折和不公,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宁王之乱。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叛乱,王阳明未经朝廷允许起兵平叛并顺利平定叛乱。可事后,王阳明不仅没有得到相应的奖赏,反而被嫉妒他功劳的奸臣诬告谋反。换成一般人,或许会愤愤不平,但王阳明先生却能够泰然处之,他在给学生的信中说道:“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往年尚疑未尽,今自多事以来,只此良知无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矣。”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也给了我很深的感触。有句成语叫做“不忘初心”,何为“初心”?就是保持心的本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同时也是道家的思想境界,无论外界风起云涌,我自巍然不动,保持着一份豁达与淡然。不以物喜,凡事都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因郁郁不得志而失去了“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的万丈豪情;不以己悲,不妄自菲薄,即使在最痛苦最失意的时候我们也要发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言壮语。当然,以我现在的心境,仅仅停留在对于致良知的理论层面上,距离王阳明先生的境界仍有很远的距离。

参观钱钟书故居有感 篇10

钱钟书,是我国著名文学家,1911月21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12也19日因病于北京逝世。

从门外看,故居大门、屋顶都挺古老的,墙下的青砖整齐的排放着。“外面那么洁净,不知道里面会是什么样呢?”我边想边往里走,跨过门栏,就看到了钱钟书的头像,钱钟书爷爷头高高仰起,面带微笑,好像在向每一个进来的人说:“欢迎参观我的家!”呢。我又走到了一个院子里,那儿有两棵大树,长得很茂盛。小院旁是钱钟书的卧室,那儿的床也很古老,床后有一张书桌,钱钟书就是在那学习的。小院前就是绳武堂了,一张又一张以前的桌椅,好好的摆放着。故居里还有好几间小屋,记录着钱钟书爷爷的故事。有他撰写的著作,也有他学习生活所用物品,这些东西进一步加深了我对钱钟书的了解。

上一篇:你刚刚不小心扔掉了这个机会爱情美文下一篇:版商标代理委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