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居

2024-09-20

故居(精选17篇)

故居 篇1

老舍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文学创作者。他一生创作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等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作品。在他生前的六十多年里, 他辗转多地, 先后在北京、济南、重庆、青岛、美国、伦敦留下他活动的身影。

1924年, 老舍先生远赴英国, 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担任中文教员, 他的《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三部讽刺长篇小说就是在伦敦的这五年里相继诞生的。

老舍在伦敦先后住过四个地方, 圣詹姆斯花园31号是他1925年到1928年在伦敦的居所。虽然只是一个短暂的居所, 但是因为他在这期间对中英两国文化的影响甚大, 这栋居所被申请审核条件极为苛刻的英国遗产委员会挂上了“蓝牌”, 他是唯一一位被伦敦遗产委员会挂牌的中国文化名人。

圣詹姆斯花园位于伦敦市中心地区略靠西的诺丁山区, 在荷兰花园和诺丁山两地的西侧, 距离肯辛顿皇家公园和著名的海德公园不远。当时, 老舍与将中国古典名著《金瓶梅》翻译成英文的艾支顿夫妇合租, 《金瓶梅》在英国被翻译并多次发行, 这其中也有老舍的很大功劳。

名人故居不只是建筑意义上的存在, 保护名人故居并非单纯保护建筑本身, 每一栋老建筑上附着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才是它的精髓所在。也正是因为有这种积淀和传承才让名人故居有了生命和活力, 才让名人故居的保护成为人们一直以来关心的话题。

老舍生前在伦敦圣詹姆斯花园的故居是一处被英国遗产委员会保护的遗产, 是英国第一个被保护的外国名人故居, 也是中国文化名人故居在国外被保护完好的范例。

老舍在圣詹姆斯花园居住的31号, 是一座典型的英式住宅, 从建筑外观上看是有些历史了。他居住的只是这栋楼其中的一间, 当时, 他既要维持在伦敦的生活, 同时, 还要寄钱赡养他的母亲, 因此, 他的生活条件并不是很宽裕。他在伦敦期间, 不但担任东方学院教员, 传播中国汉语言的文明, 在业余时间里帮助艾支顿夫妇完成了《金瓶梅》的翻译, 还出炉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三部经典小说。因此, 在1997年, 大英图书馆的吴芳思博士、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贝克教授、布里斯托大学的贝克尔教授、爱丁堡大学秦乃瑞教授和陈小滢女士共同撰写倡议书, 提交给英国文物遗产委员会, 并由中国国家文化部、中国作家协会出具相关证明, 建议将老舍在伦敦的住所列为“名人故居”, 接到推选建议后, 评定委员会多次调查审核, 最终于1998年将圣詹姆斯花园31号挂上蓝牌, 使老舍成为唯一一个在伦敦挂上文化名人头衔的中国人。根据英国政府的规定, 被挂上蓝牌的建筑一律不得拆除或改建, 属于国家文物保护对象, 居住在蓝牌屋的房主不得改变建筑外形, 还需定期进行维修, 以保证建筑的完好。

中国名人故居在国外

不仅是老舍先生在伦敦的故居被合理地保护, 中国有许多的文化名人在国外的故居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这不禁让我想到位于日本仙台的鲁迅故居。鲁迅曾经公费到仙台医科专门学校学习医学, 这期间他住在仙台的故居——一栋日式木结构住宅, 不仅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 风侵雨蚀而遭到破坏, 相反, 这栋建筑被保护得很好, 房屋的主人会经常修葺被破坏的边边角角, 房屋周围的杂草也会被打理得干干净净。而在鲁迅就读过的仙台专门学校, 他当年听过课的阶梯教室依旧存在。为纪念鲁迅, 学校还专门设立了鲁迅纪念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学生和老师对该馆进行修葺。因此, 鲁迅生前居住的仙台故居一直被当地政府和学校师生完好地保存着。他们说, 鲁迅先生是他们很尊敬的人, 他们保护的不仅仅是一栋建筑, 更多的是为了时刻能感受到鲁迅的那种精神、文化的存在。

同样是为中国名人建立的周恩来纪念碑也格外引人注目。巴黎13区附近的戈德弗鲁瓦街有一家旅馆, 就是周恩来在此居住过两年的小旅馆。由于巴黎市政府规定意大利广场周边100米内的建筑外观不能随意改动, 因此, 这家小旅馆一直保存至今, 而且多次装修也没有使外观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小旅馆边上一面墙上, 就是周恩来纪念牌了, 它是用一块墨绿色的大理石镶嵌而成的, 纪念牌上是周恩来的铜质正面浮雕头像, 头像下面刻着邓小平题写的“周恩来”中文金字, 同时也配有法文说明。它是1979年10月, 法国政府为了纪念周恩来特别设立的。时至今日, 纪念牌依旧清晰如初。

找对路径合力保护名人故居

曾经, 我看到过这样一段话, “流水带走光阴的故事, 带走了无数人, 却留下无限的记忆”, 它写出了名人故居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份量。其实, 每次当我走进名人故居, 不论是赏阅名人们居住过的房屋, 还是端详他们使用过的物什, 都会有一种历史厚重感沉积在心头, 生根、发芽, 并无时不影响着今后的工作与生活。或许, 这就是他们的精神所留下的生命遗迹。

当我关注过中国名人在国外被保护的故居后, 脑海中开始涌现中国的名人故居, 想到前不久被拆除的位于北京的梁林故居、蒋介石重庆行营等名人故居, 心中不禁唏嘘感慨: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涌现出了不计其数的名人, 但是, 他们生前的故居多数都因城市建设、发展而未能逃脱被拆除的厄运。

为什么中国名人在国外的故居都能完好地保存, 而我们自己却不能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呢?《昆明名人旧居》的作者卜保怡一直奔波于名人故居保护, 对于名人故居的保护他指出, 当前名人故居保护的商业化倾向日趋严重, 文物之所以是文物, 首先强调的是“文”, 其次才是“物”, 但现在很多所谓的“保护”, 更多的是出于商业开发利益考量, 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名人”成为商业的包装品牌, 这恰恰与故居保护的初衷相悖。同时, 他也提出了解决办法, 要改变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做法, 尽可能将故居办成纪念馆或是博物馆, 减少商业化行为。笔者认为, 造成现在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缺乏法律的约束, 应该制定《名人故居保护法》, 明确应该列入保护对象的范畴, 建立名人故居档案记录, 并制定严厉的奖惩措施, 从普查到入档到挂牌, 每一步都按法律程序来, 从源头上遏制对名人故居的拆除、破坏。而上海某大学教授就一针见血地指出, 购买名人故居产权, 进行合理保护, 是较为合理的办法。因为, 对我国目前的现状来说, 名人故居的产权归属问题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名人故居有当地的居民居住, 或者租赁给别人居住, 这样不仅造成建筑的破坏, 管理也是一大难点。可以将名人故居产权归属国有, 将能迁出的住户和租户都迁出, 由国家进行统一管理, 暂时适合居住和单位使用的故居保护单位, 优先考虑保护, 渐进开辟为国家统一管理、个人租住并承担保护责任的监管服务体系, 从而为名人故居建立统一的保护程序和维修规划。

“牛顿故居”VS“莫言故居” 篇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剑桥大学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牛顿就学时住的宿舍,推窗可见一棵苹果树,据说这棵苹果树就是砸在牛顿头上的那个著名苹果繁衍的后代。经常有人慕名而来,而剑桥并没有把这里改建成一个收费参观景点。这里仍旧是学生宿舍,唯一不同的是能住进去的都是最优秀的学生。学生们都以能入住这个设施陈旧且并不舒适的百年老屋为荣。这里也是每年的新生和众多游客必来瞻仰之地。房屋的修缮由政府长期拨款。

材料二:作家莫言获诺奖后,来“朝拜”的各色人等涌到他老家山东高密平安庄这个昔日的宁静小村,为能沾一沾“灵气”,踏平了莫家大院,拔光了院子里的萝卜,莫言旧居旁的破屋被高价出租,众多手持罗盘的风水师也煞有介事地来此观察“龙脉”……小小的平安庄,已成了不少人的“发财圣地”。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此题是典型的多则材料作文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关注、思考和感悟能力。这一类型题的审题方法,简单地说就是:求同求异,辩证分析。

第一步是“求同”。即面对两则材料,找到材料的共同点。首先分析单个材料:第一则材料,写的是剑桥大学对牛顿住过的宿舍的态度:“没有建成一个收费参观景点”“仍旧是学生宿舍”“能住进去的都是最优秀的学生”“经常有人慕名而来”。第二则材料,说的是人们对莫言的家乡平安庄的态度:“为沾一沾灵气”“拔光了院子里的萝卜”“旧居旁的破屋被高价出租”“风水师也来考察‘龙脉’”“成了发财圣地”。据此分析,不难得出两则材料的相同点是:都写了名人旧居,都写了人们对名人旧居的态度。

第二步是“求异”。即在两则材料的共同点的基础上,找到材料的不同点,在对比中提炼观点。第一则材料,免费参观名人旧居、让优秀学生入住,并以此为荣。这说明他们更看重鼓励激励的作用,文化意识浓。第二则材料,人们来到名人旧居,只是为了沾“灵气”,致使此地成了“发财圣地”。这说明人们看重物质,而忽视了文化的作用。两则材料一正一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国外注重“名人故居”所起到的文化熏陶作用,国人看重“名人旧居”所形成的金钱回报效应!两类人,其思想、境界、素质之高下,不言而喻,不判自明。对比两则材料对待“名人旧居”的态度,体现了人们的素质、文化修养、思想觉悟的差距。

第三步是求同存异之后,辩证分析。分别明确两篇材料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后,辩证分析,综合发挥。仔细对比材料之后,不难得到以下立意:1.让名人发挥“正能量”(努力提高文化素质);2.“名人熱”应该走向理性(追“名人”,追什么);3.正确处理好“名人旧居”与经济发展的关系;4.“名人旧居”是一种文化,要合理保护;5.让“名人旧居”远离金钱。

参观毛主席故居、刘少奇故居后感 篇3

发布时间:2011-9-16 10:32:08 信息来源:五支部

在有着火红历史的七月、八月,为成立新中国而奋斗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为新中国而战斗到底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了。为了让我们年青一代党员们能够更深地感受党的思想、沐浴党的光辉,公司党委组织了全体党员们踏上了红色之旅,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的摇篮——韶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韶山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也是我们最崇拜的毛主席的故乡。8月16日上午,我们怀着万分敬仰的心情,进入了毛主席的家乡,走进了主席的故居,那种感受是很激动的,也是很亲切的!主席故居在韶山冲,是一座泥砖的平房,坐北向南,背山面水,掩映在绿树翠竹中,屋前荷花塘绿水盈盈,背后青山绵绵,满目苍翠,确实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才孕育出了毛主席这样有才情、有抱负、有领袖风范的一代伟人。远望,依山傍水,苍翠映衬,更添万般神秘。走近故居,那是二十几间的典型江南民居。土墙黑瓦,各室连通,居室,客厅,厨房,米仓,藻井古朴而凝重。木床,竹椅,瓦罐,锄犁,一切都朴实而清幽。步行穿越故居中,仿佛与伟人在进行超越时空的思想交流,不断地让我的头脑受到冲击而不能自拔。参观毕,走出故居,展现眼前的是满眼绿色,大自然的气息使我们心旷神怡,让我们领略到“圣地”灵气和岁月的记忆。

走出故居,我们来到了毛泽东铜像广场,广场十分雄伟大气,毛主席巨大的铜像高高矗立;主席铜像是为纪念毛主席一百周年诞辰而铸造,由江总书记亲笔题名,再现了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的伟人风采。远眺铜像,奕奕生辉,伟岸而传神。我们向主席敬献了花篮,面对伟人深深三鞠躬,围绕铜像缓步而行,瞻仰伟人雄姿,感受一代伟人的风采和无往不前的巨大力量。在瞻仰的人群中,我只是小小的一员;在如胭的花海里,我只是纤纤一星;在浮沉的人生中,我也只是沧海一粟。在人生的旅途中,我该怎样定位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是否可以像伟人一样,投身到火热的工作中去,承担自己份内的责任?不求伟大,只求无愧啊。

下午,我们来到刘少奇故居参观,刘少奇故居位于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诞生于此,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故居在一座盖有茅草的栅栏门内的四合院中,门前有清澈的池塘,屋后是山峦。远远看去,只见由邓小平题写的“刘少奇同志故居”7个遒劲的大字熠熠生辉。故居为土木结构,踏入窄窄的槽门,进入一个约20多平方米的院子,一块陈旧的“刘少奇同志旧居”字样的门匾随即进入眼帘。别看它现在安然地挂在正堂屋的大门上,却是故居风雨的见证。整栋建筑中间有3个天井,占地面积近800平方米,有茅瓦房30多间,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而属于刘少奇家的房子有21间半,余为刘少奇伯父家的房子。堂屋内陈列一本清朝同治十年的历书和1961年5月刘少奇、王光美在故居的合影。由堂屋向南至刘少奇二哥刘云庭的卧室,摆放着书、床、太师椅等,还挂有一张刘少奇与刘云庭、刘允斌、刘爱琴、刘允明的合照。向里行即至刘少奇的卧室,室内摆放着书、床、太师椅等。每个厅室都尽量保留着当年的样子,虽然只是一间简陋的房子,却让人不禁想起刘禹锡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恋恋不舍,带着崇敬、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我们一行离开了伟人故居。

参观朱德故居有感 篇4

班级:10土木工程(06)班

姓名:陈海辉

学号:2010102912

题目:参观朱德故居有感

2011年4月23日,在学校两位历史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约三十人一行参观了朱德总司令在南昌的故居。

朱德故居位于南昌市花园角街2号。这是一所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黑瓦朱门,坐西朝东;正房为明三间暗五间。明间正中堂屋。正端镶嵌着两道花格窗,堂屋楣上悬挂一道黑漆金色匾额,上刻“朱德同志故居”六个行书大字。据了解是1965年夏天郭沫若同志亲笔书赠之珍品。堂屋墙壁正中是供奉朱氏祖先的神龛,上面原有一道书写着“移居发达”的木匾,后已毁去。现书着“开源节流”,配其两幅对联:“一粥一饭常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之维艰”。堂屋是全家人会聚的地方,屋内陈设有朱德家中原使用过的方桌、板凳、卖零酒案柜等遗物。整个故居保存完好,内有天井,是典型的江西民居。走进朱德故居,与室外近30摄氏度的气温相比明显清凉多了。里面清雅,有盆栽植物,各个厢房的墙壁上挂着各种有关朱德生平和南昌起义事迹的匾额。

经了解,朱德在此居住近4个月。1927年7月下旬,周恩来肩负着组织和领导起义的重任,从武汉来到南昌的第一天起就住在这所住宅的厅堂里,与朱德等人共商起义大事。因为是亲密挚友,朱总还曾为周恩来亲自下厨,菜品为五花肉、青椒、茄子等。至今这些菜品仍摆放在一个有玻璃橱窗的柜子里„„

参观完朱德故居之后,作为当代的一名大学生,我感触颇深:朱德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身为解放军创建人之人,身为一名三军总司令,功勋卓著,位高至极,毫无疑问可算得上是一名伟人;但朱德谦虚谨慎,勤勤恳恳,忠厚仁慈,所以又是普通一兵,是人民的公仆。伟大的毛泽东主席这般赞扬朱德:“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他用自己的一生不懈奋斗,实现了他“革命到底”的誓言。他的高尚品格,赢得了全国人民的爱戴,他的名字将彪炳青史、永垂不朽!

今天我们的祖国,迎来了繁荣的时代;我们的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我们不该忘记,不该忘记那些为新中国的诞生奋斗过、洒过血的先辈们,不该忘记那些为了四万万同胞能够站起来的先驱们,不该忘记那些为了寻求真理而献身的英雄们。我们在这里瞻仰伟,感受他们的熏陶,让他们告诉年轻的一代记住这段历史。作为年轻的一代人,我们要紧随先辈们的脚步,继续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祖国更加富强,更加繁荣昌盛。

鲁迅故居 篇5

鲁迅 (1881~1936) , 原名周树人, 浙江绍兴人。1918年, 鲁迅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此后, 他继续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姿态, 创作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小说和大量杂文, 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绍兴鲁迅故居位于绍兴都昌坊口周家新台门西首。鲁迅出生在这里, 一直生活到18岁去南京求学, 以后回故乡任教也基本居住在这里。青石板路两边, 一溜粉墙黛瓦, 一条小河从门前流过, 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 这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 是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最好场所。

澳门名人故居 篇6

1879年6月,12岁的孙中山离开家乡翠亨村,正是从相距仅35公里的澳门登上去夏威夷的客轮,迈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13年后,他从香港西医学院毕业,随即到澳门镜湖医院担任义务医师,创立中西药局,从澳门迈出了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行医期间,他经常在澳门当地报刊发表针砭时弊的激进文章,又使澳门成为他公开发表早期革命言论的论坛。正是这一阶段,孙中山树立了要改造中国,挽救中国的政治抱负,他策划领导的首次武装起义在广州失败后,他逃到澳门,在澳门朋友的帮助下,辗转去了日本,从此开始职业革命生涯。

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于1918年在澳门文土第街建了一座小洋房给家人居住,后因意外受毁,由他的儿子孙科改建成现状。孙中山先生的元配夫人卢慕贞女士在这里辞世后,1958年被改建为“澳门国父纪念馆”。馆内大部分房间保持原有布置,陈列有孙中山先生在广州任大元帅时所用的文物家具,以及生前各种珍贵历史照片,家具和生活用品等;馆侧是孙先生生前非常喜欢的花园,矗立着一尊他的半身铜像及“天下为公”四个大字。

位于龙头左巷10号的郑家大屋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和洋务实业家郑观应的故居,他在这里写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著作《盛世危言》。

郑观应曾深受洋务派李鸿章和盛宣怀的器重,《盛世危言》使他达到了自己人生的巅峰。受到这部著作影响的不仅有康有为,梁启超和光绪皇帝等,也有孙中山和毛泽东。

郑家大屋建成于1881年,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左右,属岭南风格院落式大宅。其主体建筑是由两座并列四合院构成的主房区,另有仆人房区,外花园和大门等建筑,两房区间又以大内院相连,院内共有20多座金字顶大屋。建筑材料以青砖为主,墙基则由花岗石筑砌,在中式建筑风格上配合西式装饰,体现了中西结合的特色。

除了极具历史价值,郑家大屋的建筑艺术更是澳门仅存的清代民宅院落的最佳代表作。虽然郑家后人四散,房屋年久失修,但澳门政府于2001年7月接管后,即开始按原貌维修,最终使其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一部分,被列入澳门世界遗产。

同被列入澳门世界遗产的住宅还有位于大堂巷七号的卢家大屋。这栋建筑仿照广州西关大宅建造,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是澳门著名商人卢华绍家族的故居。卢华绍又称卢九,相传是澳门的第一代赌王,他的儿子卢廉若乐善好施,曾经协助孙中山筹集革命经费,甚至捐赠飞机帮助他筹建早期的中国空军。

卢家大屋三开间三进,上下两层,房间和庭院沿中轴线左右对称。中式的砖雕、挂落、蚝壳窗与西式的假天花,满洲窗和铸铁栏杆,仍然记录着主人的殷实。上世纪60年代,这里成为政府物业。

时光荏苒,卢氏为澳门留下的卢家大屋和富有苏州园林特色的卢廉若公园也已成为澳门著名景点。

澳门是个寸土寸金的小城,在历史变迁中得以保留下来的名人故居并不多见,散落于澳门街巷之中的名人老屋显得弥足珍贵。它们像一颗颗珍珠,让这座小城熠熠生辉,它们静寂无声却日久弥醇,让我在睹物思人中常常与屋主瞬间相遇。那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感觉。亲切的音容和深邃的思想,会在斑剥的墙壁上突然显现。

红色之旅——贺龙故居 篇7

a lucky„

来到的湖南,不可能不知道贺龙,来到张家界,不可能不了解贺龙。这个学期,很幸运地跟着老师一起来到桑植,一起去认识一位革命先烈,更是去了解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历程,一部鼓舞着后人的历史。

车上,大部分都是我们班的同学,秦老师要求我们来个自我介绍外加才艺表演。窗外固然好风景,但是同学们更注重的是彼此的尊重,每个同学自我介绍完后,都会响起一阵掌声。同学们当中,有的是怀着对贺龙元帅的敬畏,而无比期待。车上一位女生唱了两首桑植民歌,突然间才觉得,原来民歌也会那么的好听,那么的动人,也许是当时的心情,让我们真真正正用心去感受旋律,用脑子去思考歌词吧。

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到了目的地洪家关村。从车上下来,不少同学呕吐不止,但在这个小村子,四面环山,绿水萦绕,很快的大家都打起了精神。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座风雨桥,后来贺龙成名后改为贺龙桥,是他的祖父所建。走过贺龙桥,正对面就是贺龙故居,一间湘西地区常见的木架毛瓦平房。进去后,一眼就看到正中间堂屋上的匾额“贺龙故居”,是由邓小平亲自题写。僧多米少,人多地方小,我们只能透过窗子听讲解员的解说。透过窗子,我们看到了贺龙家人的照片,贺龙的父亲为人正直,嫉恶如仇,他认定贺龙的所作所为是为劳苦大众的,主动为儿子四处奔波,操心操劳。后来为贺龙扩充军备遭当地反动势力和土匪袭击而牺牲。贺龙的弟弟贺文掌随父同行,也被敌人捉住,用蒸笼活活蒸死。贺龙的姐姐贺英是个有勇有谋的巾帼英雄。贺英驻洞长湾遭敌偷袭,在掩护伤病员撤退时不幸中弹,壮烈牺牲。贺龙的二姐贺戊妹也在这次战斗中英勇献身。贺龙的妹妹贺满姑,参加贺龙和贺英领导的队伍,并组织穷人打土豪,烧田契等革命活动,最后遭桑植反动势力杀害。贺龙一家,满门忠烈,是名垂青史的革命家庭。

随后我们从后门正真走进了贺龙故居,来到了他姐姐妹妹的卧室,还有他和弟弟的卧室,凡卧室都陈列有木床、被褥、蚊帐、木箱、书桌、靠椅、灯盏架和女人做鞋用的竹篮、洗衣棒等各种常用器物。故居右边这栋房是骡马房,贺龙十多岁时为了谋生曾当过骡马客,在这里关养骡马。贺龙就是在这个小小的地方成长,在地主的压迫下生活,但他看到了更深层的现象,处处不平等,处处充满着危机,剥削者可以横向霸道,欺小凌弱,毫无道理可言,老百姓只能忍气吞声,日子在艰难中行进,有多少人吃不饱穿不暖。这也是中国社会的普遍现在现象。但这时有人站起来了,贺龙拿着两把菜刀闹革命。他为百姓反抗剥削者,为革命与反动派做斗争,他得到了人们的支持,他也带动的人们一起走上保家卫国的道路。

走出了贺龙故居,我们将要给贺龙元帅献上花圈,在贺龙纪念馆的门前,我们向着贺龙同志的铜像集体默哀一分钟。“贺龙纪念馆”由江泽民同志亲笔题词,贺龙纪念馆占地面积9335平方米,建筑面积2080平方米。由八个展厅组成,陈列着两把菜刀闹革命、南昌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国家体育事业奠基者、国家军队重要领导人、贺龙同志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中小学生思想教育展厅几大块内容。贺龙故居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除了我们学生,还有不少的老爷爷老奶奶来参观,他们对革命应该有着更深层的体味。期间有一个同学抱怨了一句“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几张照片吗”,旁边的一位老奶奶听到了,感叹说“现在的孩子,真不知道革命来之不易啊”。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不应该再有这些不协调的声音,自从我们小时候我们就经常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故事,在初中,我们就开始学习历史。到了大学,我们仍然还在学着毛概,我们不可能不知道革命来之不易,我们不可能不知道我们的美好生活是多少的先烈们用生命换回来的。我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但是如果我们如果不了解过去,我们又如何肩负得起这个责任,只有拥有一颗爱国的心,才知道如何去学习,如何在以后选择一条合适的道路。我们在学校里,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下一站,我们将前往刘家坪——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在车上,我们学唱了一首民歌“门口挂盏灯”,后来在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陈列馆里我们看到了这首歌。它描述的是红军夜晚出发,不扰百姓,人们纷纷起来给在门口挂盏灯,让红军门好行军。这是当时的红军亲民爱民的写照啊,人民这样的团结,大家早已看到胜利的曙光。

我们到了刘家坪,站在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下,老师跟我们说,当年贺龙领导的红二方面军就在此出发,前往贵州。我们现在也站在此地,眺望着贵州的方向,想像当年红军出发的盛况,那是何等的豪迈。战士们将要面临着一场又一场的战斗,克服自我,更要与自然斗争。红军长征的场面似乎有一次浮现在我眼前,红军长征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

从陈列馆出来,我们步行到了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那是一个挨着山的湘西小瓦房,里面有一张长桌子,几张椅子,还有一个铁皮制作的喇叭,旁边是历史悠久的柱子,还有龟裂的墙,老师说,这里一切都没有翻新,一切保留原样,红军就在这里指点江山,在这里改变了人民受压迫的历史。来到这里,是我的幸运,这里没有红砖绿瓦,没有富丽堂皇,有的只是革命者用心筑建的美好未来。

老舍故居简介 篇8

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王府井步行街世都百货西侧丰富胡同内老含故居准确点儿说应该叫“老舍纪念馆”,找到它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刚看到故居的门脸儿,迎面正好碰上一对老外从人力车上下来。1954年春天,老舍先牛在这个小院中亲手栽下了两棵柿树,每到秋天树上坠满沉甸甸的柿子,老舍夫人胡絜 青女士美其名曰:“丹柿小院”。

1950年老舍先生在经历了山东岁月和美国风雨后应周总理之邀回国并购买了这处房子, 在这里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写下了建国后的全部作品。话剧《方珍珠》、《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以及未完成的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等24部著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小院是典型的北京二进三合院风格,大门坐西朝东。一进二门有一块很少见的五彩小木影壁,春节前后影壁上贴上“抬头见喜”和倒置的“福”字,特别有过年的味儿。院中正房(北房)三间,明间和西次间为客厅,东次间是胡 青的卧室兼画室。西耳房是老舍自己选的卧室兼书房,他说这是全院儿中最静的地方。其实,这个故居就是个“闹中取静”的地方。

蔡元培故居 篇9

蔡元培走出一条从刻苦攻读到教育救国的道路。他辞官回乡后到上海从事教书活动,因为他接受了西方的教学思维,开始尝试新的教学理念,深受民众和师生的欢迎,他们所教出的学生,到社会上大有用武之地,因此,蔡元培名声显赫,于1917年(民国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他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他倡导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推行诸如延揽人才,实行选科制,建立评议会,效力学术研究,提倡社会活动,实行贫民教育等等新的举措,无一不开中国大学教育之先河,对整个教育界,学术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自1898年投身教育以来,他致力于废除封建主义教育制度,蔡元培毕生提倡教育救国,科学救国为我国的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有开创性的贡献。1927年蔡元培担任大学院院长,提出教育科学化、劳动化、艺术化的教育方针,为推动中国艺术院校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中华民国十七年四月二十三日被任为中央研究院院長,他的一生历经清政府、南京临时政府时代、北洋政府时代和国民党时代,不论时移世改,始终信守爱国和民主的政治理念,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民主革命家。当研究院院长直至1940年逝世的13年中,在他的精心领导下,培养了大批科学研究者,为我国近代科学研究事业奠定了基础。工作生活最奢侈的是外国友人送的一台打字机。

武昌起义胜利后,蔡元培先后担任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唐绍义内阁的教育总长,蔡元培以其丰富的教育经验和卓越的领导才能,但高效廉洁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同时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彻底打破传统的封建教育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教育制度。自我要求非常严谨,外出开会携带非常简单的公文包。

浅谈青岛的名人故居建筑 篇10

近年来, 随着对历史文化建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 名人故居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尝试对青岛的名人故居的现况、特征以及其空间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积极地整理和分析, 唤起人们对城市历史的关注和对故居人文价值的关怀。

1 青岛名人故居的特征

1.1 形成的时间相对集中

从时间发展的维度上来看, 从20世纪初叶开始, 以1924年国立青岛大学的建立为开端, 一大批近现代文化名人、海洋科学家荟萃岛城。他们积极开展新文学创作活动和海洋科学研究, 使其成为重要的文化发祥地。20年代~40年代可以说是名人故居数量增长的高峰时期, 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一时间段内形成的名人故居数量不少于20余处。加之1930年~1932年之间, 由杨振声出任国立青岛大学第一任校长。据档案记载:此人性格豪爽、平易近人、注重人材, 许多著名的文学家、科学家、社会学家都被招揽门下, 因而许多的名人故居都形成于这个时间段。这也是目前青岛的文化教育类与海洋科技类名人故居数量如此之多的一个主要原因[3]。

1.2 围绕三个区域中心分布

从空间分布的规律上看, 青岛的名人故居在老城区内总体上呈三个分布区域中心, 分别为:小鱼山故居分布区、观海山故居分布区以及八大关故居分布区。绝大部分故居都围绕这三个区域中心散落分布。

1.3 部分名人故居身份多重

老城区内的名人故居有些曾先后被重复使用, 一个寓所往往有多位文化名人相继入住, 形成了“一宅多主”“一宅多用”以及“一人多宅”的特殊情况。给名人故居的界定和划分增加了难度, 同时也造成登记和保护工作进展缓慢。

例如市南区观象一路1号的故居建筑是一座2层红瓦小楼, 萧军、萧红及舒群这三位现代作家都曾经在这里同楼而居。图1为市南区鱼山路36号的合院式大宅, 院内共有5栋独立的小楼, 出入都要经过同一个铁艺的大门, 这曾是鱼山路26号的山东大学第一公舍, 也是青岛最早的大学教职工宿舍。先后入住过童第周、陆侃如和冯沅君夫妇、束星北几位文化名人[4]。

有时名人的生活轨迹和历次搬迁也会给故居的界定带来一定的困难。例如老舍在1934年来到青岛, 任山大教授。初到青岛时居住在莱芜一路, 后迁到金口二路。又过了一段时间, 老舍再次搬家, 最终定居于黄县路6号 (今黄县路12号) 的一栋砖木结构的2层小楼[5] (见图2) 。

2 青岛名人故居的现况

2.1 专用故居

专用故居是指专门作为故居纪念馆的名人故居。用来展示名人的生平事迹资料和图片。此类故居为文物保护单位, 大都保存良好、规模较大、形态完整, 是故居中的精品和代表。如康有为故居、高凤翰故居等。最新的一处是正在修缮中, 并准备对外开放的老舍故居, 但目前只有康有为故居作为市内唯一的一处故居纪念馆对外开放。从开放的十几年来看, 经营状况并不算好。

2.2 普通民宅

青岛名人住宅大部分都沦为普通民宅, 沉默和散落于城市之中。有些故居由于年久失修, 已显得很破旧。在房改时, 居民大都把产权买了下来, 产权关系的复杂也大大增加了搬迁腾让的难度和成本。由于缺乏系统的监督与管理, 造成一种杂乱无序、各自为政的状态。有的住户则进行了修缮和更换。很多故居的原始风貌和形态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例如闻一多故居 (也称一多楼) , 多年来其居住者一直都是海大的研究生, 后来作为著名作家王蒙先生的办公室和青岛近现代作家研究所的办公地点。古典的木制窗户已被改为白色塑钢窗, 原有德式建筑的韵味与美感已大打折扣 (见图3) 。同样的情况还有很多, 如位于福山路3号的沈从文故居, 原立面上的门窗早已被改建和更换, 空调室外机的悬挂、防盗护栏的随意添加, 以及在室外任意搭建的广告标牌, 都使得故居的“原真性”遭到了很大的破坏 (见图4) 。导致周边环境十分杂乱, 与原本安静祥和的文人生活氛围十分不符。

3 保护的基本原则与再利用策略

3.1 有机整体性保护原则

所谓有机整体性保护, 不仅要保护故居完整的内部空间和外部形态, 还应该保持周围的有机环境和空间氛围。有价值的故居建筑本身就是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物资载体, 因此也应该像有机生命体一样扎根于这片本应该属于它的历史街区之中。“城市作为一个大的建筑”其审美意象是整体所留给人们的印象。

3.2 保护传统的道路街巷系统

随着青岛市的区域商业性的日益增强, 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 建设中势必要将一些旧生活区拆除或部分改造, 有些街巷需要拓宽和修缮, 以增加机动车的可达性和道路系统的灵活性。这固然会给日常生活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方便, 但同时也会给传统生活区内部增加不少的不安全因素。特别是传统的街巷系统中特殊的转角手法和宜人的尺度与拓宽后的街道系统有时很不相称。有时部分道路系统内车辆的可达性会造成故居周围环境特色的变质。如果原本安静祥和的氛围被打破, 其原有特色也就不复存在。

3.3 分类与分批次地开发再利用

保护不是目的而是前提, 最终是为了更好地再利用。而发展名人故居旅游产业不失为故居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一种有效方法, 也是充分发挥名人故居历史价值的有效途径。开发名人故居旅游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建筑形态和历史环境的恢复。按照“修旧如旧, 补新以新”的原则, 在保护与更新中尽最大可能保留“原真性”的特征[7]。对于青岛现存的文学、艺术、经济、科技、政治等方面的各类名人故居应该分类对待。对尚未登记而没有进入人们视野的名人故居应做到抓紧登记、尽快抢救;对于已被列为文保单位的精品故居应该重新整修, 可根据名人故居建筑的现状, 进行分批次地对外开放, 恢复一批开放一批。对于那些已对外开放的故居展馆, 应做到重点保护、加强管理、加大宣传的力度。

4 结语

青岛面临新一轮的建设高潮, 也正处于建设与保护遗产的矛盾之中。建设要进行, 保护也同样重要。名人故居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城市空间类型, 其价值在于不可复制性和不可再生性, 代表了一个城市的人文特色, 见证了青岛百年的发展历史。如保护不善, 必然会影响城市的历史风貌。如何更好地保护与再利用, 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从建筑和城市的角度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鲁海.名人故居[M].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4.

[2]高巍, 朱文一.名人故居与北京城[J].建筑创作, 2007 (8) :166-168.

[3]庚存.人文青岛[M].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4.

[4]鲁海.青岛名人游踪[M].青岛:青岛出版社, 1997.

[5]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青岛文化资料 (第16辑) [M].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6:261-334.

[6]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6:38-46.

[7]常青.建筑遗产的生存策略——保护与利用设计实验[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2-4.

鲁迅故居作文 篇11

而这次,我有幸来到绍兴鲁迅的家。

鲁迅的家从外表上与当时其他房子没什么区别–白墙黑瓦。但进去后就大不相同了。

鲁迅的故居有很多房间,而鲁迅自己的卧室是最吸引我的。里面有一张床,桌子,桌上还有毛笔和纸。好像鲁迅正准备创造出又一篇小说呢。而且,鲁迅的家还有个大院子—-百草园。妈妈跟我说里面有很多珍贵的药材。我去一看,那又什么珍惜的药,连山药都没有,只有一片接一片的大白菜。

妈妈还说:“鲁迅的房子比现在的都好。”我看也是,这里可以说是是应有尽有了。

对了,这里还有一个表演节目的舞台,建在一个水塘上。水塘里还有许多鲤鱼,还有人再给鲤鱼喂食呢!而台上,有一个人在唱歌,台下的群众都连声叫好。

于谦故居行作文 篇12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出发去了于谦故居。一路上,我兴奋极了,一直蹦来蹦去的。

我们从一个小门进去,看到了一个很小的天井,阳光从上面撒下来,一直撒到我的身上。天井前有三个小房间――一间不大的厅堂和两间很小的房间。再往里走,有一个方形的小池塘,里面有几条红鲤鱼。在小池塘的一角有一个小亭子,我仿佛看到了于谦在小亭子里久久地沉思……

我忽然想起了一首古诗的作者就是于谦。这首诗就是《石灰吟》。这首诗表达了于谦愿意为国家献出全部的力量,不惜生命的精神。我对于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缠着爸爸,要他讲于谦的故事。爸爸没办法,只好讲起了于谦的`故事:于谦是一个民族英雄,从小就立志为国家和人民付出一切。于谦做官后勤政爱民、清廉刚直,不说奉承话。后来被奸臣陷害,老百姓全都出来为于谦求情。我印象最深的是于谦保卫首都的故事。在“古木堡之变”后,北方少数民族的军队包围北京。很多大臣怕了,想迁都到南京去。于谦坚决反对,带领军队赶走了侵略者。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第二课时) 篇13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会用“无论……总是……”“只要……就……”造句。

3.通过对课文中“蓬蓬勃勃、四季常青”等关键词句的理解, 感悟樟树蓬蓬勃勃的形象, 懂得樟树的可贵。

4.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体会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渲染, 切题导入

1.同学们, 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这篇课文, 课文主要写的内容就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生齐读)

师:近三百字的文章浓缩成八个字作为题目, 以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为题目, 这也是定题目方法之一, 我们在以后学习中试着用一用。

2.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本课的生字、新词。请同学们准备听写。老师提高一些难度, 我一下子读两、三个词, 你敢挑战吗? (请一同学上黑板板书)

粗壮永久保持

稠密瞻仰

四季常青枝枯叶落

师小结:我们不仅要做到正确、工整地书写生字, 还要注意一定的速度。

3.学习了1~3自然段, 回忆一下, 有一次, 周恩来同志劝宋庆龄奶奶搬家时, 她不肯, 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生齐说)

二、引导质疑, 筛选主问题教学

师:爱思考的同学读到这儿的时候, 一定读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谁能说说心中的疑问?

预设:

1.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

2.宋庆龄为什么舍不得离开这两棵樟树?

师:读到这儿的时候, 老师也心生疑惑, 巧的是, 我们不谋而合。 (出示问题) 我们先来探究第一个问题。 (指名读)

3.师:答案就藏在课文的4、5自然段里。听清老师的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4、5自然段, 要求字字入目, 边读边想句子的意思。可以读慢一些。

(提醒:课文的插图也是学习的好帮手, 可以图文对照起来学习。)

4.朗读便于记忆, 默读便于思考。请同学们静思默想, 圈划出相关的词语, 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体会。

5.巡视后, 相机出示某同学学习感悟的过程: (课件)

樟树不高, 但它的枝干粗壮, 而且伸向四面八方, 伸得远远的。

特点多长

我来试一试:

同学们, 你从句中的“伸”字, 感受到了什么?在书上写出来吧。

6.师:不要面面俱到, 把你感触最深的地方标出来, 请同学们继续学习。

三、细读课文, 体情悟道

第一板块:交流樟树的外形美

1.预设:生长特点

你看到了两棵怎样的樟树?

交流。

板书:蓬蓬勃勃

看“蓬”和“勃”这两个字, “蓬”的上面是草字头, “勃”的右边是力量的力。蓬勃指的是像小草一样具有生命的活力, 这“蓬蓬勃勃”指的又是什么呢?

瞧, 当我们把词语叠起来用时, 它的意思就更进一层。

这句话从哪儿可以看出它的蓬蓬勃勃?

2.预设:外形

(1) 师:你还从哪些词、句看出樟树旺盛的生命力?

(品味“伸”和“亮”)

(2) 抓特点, “枝干粗壮”, 如果它像一个人, 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强壮、健壮。 (品味用词的精准)

师:咱们学语文, 不光要读懂词语的意思, 还要去细细地体会作者表达的精妙。

(3)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师:三句话, 两个人读, 如何分配?

师小结:作者从樟树的枝干写到叶子, 再写它的生长特点, 一步步地写出了樟树蓬蓬勃勃的特点。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这两棵生命力顽强的樟树吧!齐读第4自然段。

教师指导背诵。

第二板块:交流樟树的内在美

1.自学提示

这段话围绕哪个词写的?特点是什么?怎么写具体的?

2.这也是樟树的可贵之处, 出示重点句, 品评

(1) 指名读, “本身”这个词说明什么? (内在的美)

(2) “永久”换个词是“永远、长久”。

(3) 这种香气可以永久保持, 到底久到什么程度?书上是怎样写具体的?

“只要……就……”练习说话。

3.别的树木怎样? (指名读) 而樟树的香气使虫类害怕, 可以 (板书:拒虫)

写法点拨:课文写樟树, 作者为什么写石榴树等别的树木?有什么作用? (对比———衬托, 更加突出樟树香气拒虫的可贵之处。)

4.朗读指导:大千世界, 植物繁多, 而唯有樟树, 才有这种永恒的香气, 令一切害虫胆战心惊。让我们一起带着敬佩之情来读这段文字。

三、回顾第二个问题

宋庆龄为什么舍不得离开这两棵樟树?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 看看主人生活的场景, 突出对树的感情。)

四、走近宋庆龄

1.书上有一幅宋庆龄插图, 用一个词概括你的印象。

教师指导看图:宋庆龄 (美丽、高雅、端庄……外在美, 你能透过它美丽的双眼看到她的内心世界吗?)

2.看资料。适时启发、点拨:宋庆龄给你什么印象?宋庆龄和樟树有什么联系?

3.师:其实, 这生命力顽强, 具有可贵之处的又何止是这樟树呢, 更有那面对强敌, 毫不畏惧, 一身正气的这两棵樟树的主人宋庆龄奶奶。如今, 斯人已去, 樟树犹在!当人们怀着崇敬之情…… (指名读最后一节)

4.“瞻仰”一词读出了对樟树的赞美之情, 对宋庆龄的敬佩和怀念之情。

五、人树合一, 品味写法

1.讨论: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她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

2.小结写法:在人们的心中, 这不再是两棵普通的樟树, 而是宋庆龄的化身。樟树的高贵品质和宋庆龄的崇高人格融为了一体。在樟树身上, 我们看到了宋庆龄的影子。这篇文章表面写樟树, 实际是在赞美宋庆龄, 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人” (板书) 。

【布置作业】

仪陇朱德故居 篇14

朱德故居为土木结构的悬山式建筑(包括土筑墙体、双檩、木屋架、小青瓦屋面、黄土地面),由正房和东、西厢房组成。

正房为明三间暗五间(两端带耳房)。明间正中为堂屋。正端镶嵌着两道花格窗,堂屋门楣上悬挂一块金色匾额,上刻“朱德同志旧居”六个行书大字。是1965年夏天。郭沫若同志亲笔书赠之珍品。堂屋墙壁正中是供奉朱氏祖先的神龛,上面原有一块书写着“移居发达”的木匾,后被毁去。现书写着“开源节流”,配有一副对联:“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堂屋是全家人相聚的地方,屋内陈设有朱德家中原先使用过的方桌、板凳、卖酒的案柜、妇女纺棉用的手摇车和18级高座桐油灯等遗物。

堂屋西次间是用木板铺就的楼屋,楼下是朱德祖父母朱邦俊夫妇当年的卧室。现陈列着平板木床、床架、蚊帐、被盖、木柜、箱子、木椅、条桌、油灯、纺车等。沿木扶梯上楼,是一间黑得几乎见不到阳光的小屋,那就是朱德当年的卧室兼书房。室内按原貌陈列着朱德当年用过的条桌、木椅、木床、蚊帐和桐油灯盏等遗物。朱德卧室的前墙壁,如今还留存着他少年时为使室内通风透光,自己动手凿的一个高54厘米、宽49厘米的长方形小窗口。

西转角是厨房,里面摆放的土灶、鼎锅、铁锅、锅盖、小方桌、小板凳、碗柜、坛子、案板及厨具等依然如旧。朱德少年时,经常抽空进厨房帮助母亲生火煮饭:门外还有朱德替母亲担水用过的石水缸,

西厢房是朱德的养父母(大伯父母)朱世连夫妇的卧室,现按原样陈列着木床、蚊帐、被盖、木椅、木柜、箱子、条桌和桐油灯盏等。西厢房南侧为猪圈和牛栏,属于镶板墙的木结构草屋。堂屋东次间,是朱德三叔朱世和的卧室,屋内仍按原样陈列着木床、木柜、木椅、条桌、油灯等遗物。东耳房为储藏室。按原样陈列着大木柜、酒柜、犁等用具。东梢间较大,是煮酒作坊。陈列着酒缸、煮酒的瓮灶及晾酒糟和发酵等用具。

东厢房第一间是朱德小叔朱世禄的卧室,屋内仍陈列着木床、蚊帐、被盖、木柜、木椅、条桌、油灯等遗物。东厢外梢间是蚕房,蚕房里保存着朱德在家养蚕时的调温天窗和用来缫丝的“东洋车”、蚕簸、蚕架、纺车、织布机等。

责编/江南

老舍故居 篇15

老舍故居,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老舍在北京解放前后住过的地方共有十处 , 其中解放前九处 , 解放后一处。乃兹府丰盛胡同 10 号(今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 19 号)是解放后居住的地方,直至辞世 , 老舍先生在这里住的时间最长,人生成就最辉煌。

老舍简介

老舍 (1899-1966),中国现代作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代表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出身于贫苦市民家庭,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在大杂院里度过了艰难的幼年和少年时代,这使他从小就深知城市贫民的生活并受到大杂院里传统艺术的熏陶。19开始读私塾,后转入新式学堂。19考入北京师范学校,爱好古典诗词,并用文言文练习写诗和散文。19以优异成绩毕业,先后任北京第17小学校长、京师学务局北郊劝学所劝学员,天津市南开中学国文教员等职。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开始挣脱封建的、世俗的羁绊,同时开始用白话文写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此间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并激发了他强烈的文学兴趣,开始文学创作。1926—1929年,先后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三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这些作品富有北京的地方色彩,善于刻画市民生活和心理,显示出讽刺幽默的艺术才能,因而立刻引起了读者的.注意。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途经新加坡停留了半年。

北京故居

小羊圈胡同(现为小杨家胡同)8号系老舍先生的出生地。反映老舍故居的美术作品众多,以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国“画中华名人故居第一人”、著名画家拇指先生的《老舍故居》最为有名。

老舍先生“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死在北京,他写了一辈子北京,老舍和北京分不开,没有北京,就没有老舍。” 老舍在北京解放前后住过的地方共有十处 ,其中解放前九处 , 解放后一处:小羊圈胡同(现为小杨家胡同)8 号是他的出生地,北京师范学校(今育劝胡同)、第十七小学(今方家胡同小学)、翊教寺公寓、西山卧佛寺、西直门儿童图书馆、缸瓦市基督教堂、教育会(今北长街小学)、烟通胡同 6 号(今明 9 号)为解放前居住过的九处。乃兹府丰盛胡同 10 号(今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 19 号)属解放后久居的地方,直至辞世 , 老舍先生在这里住的时间最长,人生成就最辉煌。

夏衍故居的作文 篇16

夏衍是我国杰出的电影家、文艺家,原名沈乃熙,字端轩,1900年10月30日出生在浙江省仁和县严家弄,就是现在的杭州市江干区彭埠镇严家弄。他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他是母亲最后一个孩子,前面有4个姐姐、2个哥哥。他一生下来,家里已经衰弱了。曾当过染坊店的学徒,曾到日本明治学校电机科学习,还曾加入过国*党,又加入共产党,他还曾翻译了高尔基的名著《母亲》。他于1995年2月6日逝世,终年95岁。

假日里,我们小分队去过夏衍故居,并仔仔细细地参观了一遍,没有什么精美的雕刻,只有普普通通的墙壁、桌椅。这里没有什么豪华的物品,只不过是一个院子,一个厅和几个卧室罢了,看得出这里十分安静,只有一些鸟叫,倒是个读书写字的好地方。夏衍故居一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夏衍一生发表的`巨著数不胜数,其中有小说、有话剧,这些受以国家与人民的喜爱。夏衍的每本作品中都富含着深刻的教育思想,例如《包身工《,是他1936年6月创作的报告文学,反映包身工在资本家剥削下的悲惨生活。

夏衍人格之美,也是令人由衷赞叹的,作家萧红在香港病逝了,4年后,夏衍在这战乱时期,冒着生命危险去给萧红扫墓,甚至为他发表了《访萧红墓》,这行动不仅是夏衍对萧红的钦慕之感,更是表现出他那宽广平易、念旧故人的人格美。

故居 篇17

马月坡故居, 如图1所示, 位于吴忠市区电机厂内, 是现存比较完整的银川平原地区回族传统住宅。马月坡 (1900-1969年) 本名马占元, 字月坡, 是吴忠市金积县汉伯堡乡廖桥村人。他在青年时期继承家业, 兴启工商产业, 经营的商号“福兴奎”, 主要从事长途贩运, 是当时吴忠堡最具影响力的八大商号之一。新中国建国伊始, 马月坡积极响应政府号召, 回到家乡吴忠兴办工商业, 为吴忠现代工商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就此研究的马月坡寨子便是马月坡本人居住的私宅。

马月坡寨子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 是马月坡青年时期的产业。寨子坐北朝南, 采用砖木结构, 总体呈长方形格局, 占地约7250m2。东西约78m, 南北约93m, 四周有黄土夯筑高大寨墙, 寨墙高7.5m, 墙基宽3.6m, 四角砖罩马面建有角亭。寨门位于南寨墙正中, 门楣上镶着“耕读传家”的四字匾额。寨墙外围挖筑护寨壕沟, 寨内则分为前院和后院。前院占地约4500m2, 东西两边搭建有驼马棚道, 东南角遗留着可上寨墙的台阶式马道;后院又分为东院、中院和西院3部分, 整体地坪高于前院1.2m, 3个院落一字排开, 均为一正两厢格局, 共有房屋60多间, 如图2所示。

2 马月坡故居的空间形态

由于各种原因, 马月坡寨子的大部分已被拆除, 目前遗存的仅仅是原故居的西院部分。西院东西20m, 南北22m, 占地面积约为440m2。平面格局呈中轴对称式, 是典型的三合院平面布局形式。

西院主入口大门位于整个院落的中轴线上, 周边的院墙高2.4m, 大门地坪距檐口3.3m, 左右两侧的院墙上存有3m长, 1.2m宽的砖雕。大门向内开启, 门高1.9m, 门槛高100mm, 门上方存有扇环形状的装饰, 类似于伊斯兰建筑中的月亮门形式。

进入大门后是一个典型的中轴对称式三合院, 正对着大门的是上房, 两侧紧挨着的是耳房, 厢房则位于院子的左右两侧。建筑虽然是中轴对称布局, 但是左、右厢房的功能并不完全相同。

东西厢房采用砖木结构体系, 屋顶采用平屋顶形式。由于受到地震与自然沉降的影响, 西院建筑的柱础略有下沉, 屋周围的散水由于地基沉降, 雨水冲刷等原因, 已经变的起伏不平。外墙刷了5cm厚的麦草泥, 最外层为2cm厚的找平层。建筑的屋檐出挑过多, 且装饰过重, 建筑者在屋檐下的雀替与柱之间加了类似于如意的斜向支撑, 用以维持受力平衡, 保护结构的完整性。位于西院东侧的东厢房面阔四间, 每间开间尺寸为3m, 进深尺寸为3.6m, 如图3所示。东厢房分为大小两间, 大的一间是三开间, 小的一间仅一开间, 房屋的使用功能已经不能确定。厢房内的吊顶已经被完全损坏, 木窗也有将近一半被损坏, 窗柱上的油漆也已经完全变色。位于檐口和木窗下的砖雕、门扇上的木雕则较为完整清晰。

正对着大门的是上房。上房面阔7间, 为砖木建筑, 屋顶采用平屋顶的形式, 中间主体部分面阔3间, 每间开间3m, 进深3.6m, 为接见宾客时使用;上房两侧退后1.5m建耳房四间, 这也显示出主人的地位, “居中为尊”这种中国传统建筑礼制在这里也表现了出来。四间耳放开间2.7m, 进深5.1m, 如图4所示。室内地面为重修时铺设的水泥地面, 室内吊顶已完全破损, 家具已遗失。上房的门扇和窗户也已不完整, 窗上的玻璃和部分窗棱也已经不存在, 唯有檐口砖雕、门扇木雕、窗下砖雕保存较完整。建筑残损多是由于长期保护不力、后期加建等人为因素造成。

正房两侧的耳房为砖木结构、套间型制, 各占两开间。门呈东西对开形式, 两间耳房之前分别为书房和卧室。耳房室内的地面为水泥地面, 吊顶完全破损;窗户的形式与西院正门相近, 为月亮门式样。在耳房的角部不再采用木柱承托的方式, 而采用了砖砌承重。耳房的门窗保存的也不完整, 大部分玻璃破损, 由于靠近院子内部的墙体完全是用砖砌筑的, 故此处以砖雕为主, 分别位于檐口和窗下墙部分。据文献记载, 东侧耳房处本不是院墙, 之前修有一个巨大的月亮门, 通过月亮门可直接到马月坡故居的中院。

由于故居是中轴对称式布置, 西厢房与东厢房格局相同, 只是功能稍作区分, 在此不再重复。

3 马月坡故居的建筑装饰

马月坡故居的建筑装饰主要集中在3个部位:檐口、窗下墙及门扇。檐口的建筑装饰以砖雕、木雕和彩绘为主。砖雕内容多为蝙蝠、莲花;上房的屋檐下的木雕则采用八仙过海之主题。这些雕刻采用阴刻手法, 形象简单凝练, 风格淳朴浑厚, 并不盲目追求精巧和纤细, 而是保持了建筑构件的坚固与整体性, 兼备观赏性和结构理性。在长期承受日晒和雨淋后整体依然完整。檐口下部的木雕以及彩绘装饰主要集中在左、右厢房的额枋、雀替以及斜支撑上, 雕刻内容多为花、鸟等象征着吉祥如意的花纹图案。彩绘图案由于年代久远, 已基本上全部风化脱落。

窗下墙的装饰以砖雕为主, 门扇以木刻为主, 内容多为象征吉祥如意的花纹样式。

4 小结

主要对银川平原地区的传统民居——马月坡故居作了详细的调研和测绘, 通过对马月坡故居的空间形式、建筑装饰等的研究, 从而对这一地区的传统民居型制、装饰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传统民居的院落是典型的三合院式布局, 房间形制分为正房和厢房, 正房分为上房和两个耳房, 厢房有左右对称的两个。装饰主要集中在檐口、窗下墙、门扇, 窗下墙的雕刻以砖雕为主, 门扇以木雕为主, 雕刻形象简单凝练, 风格淳朴浑厚。马月坡故居极富宁夏地方特色, 不仅具备建筑专业研究价值, 更是文化遗产。从建筑学的角度进行了概述, 对于传统民居深厚的历史积淀, 还需要多学科更深层次的研究。

摘要:通过对银川平原地区马月坡故居的文化背景、空间布局、装饰艺术等方面的调查研究, 发现传统民居严格遵守古典建筑礼制, 具有浓郁的地域民族特色, 采用了当地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装饰手法 (砖雕、木雕、彩绘) , 它是一种文化遗产, 具有建筑专业研究价值。

关键词:建筑空间形态,装饰,地域特色

参考文献

[1]宁夏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宁夏百科全书[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8.

上一篇:大拇指汤姆的读后感400字下一篇: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综合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