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三首教案(共7篇)
诗词三首教案 篇1
诗词三首 教案
教学目标
鉴赏感受三首诗词中诗人真挚的情感美
品味诗歌意境,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学习诗的艺术表现手法,了解诗人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鉴赏感受三首诗词中诗人真挚的情感美;品味诗歌意境,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古人写诗填词,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的,那就是”诗言志“。所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人往往会运用各种手法把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像仕途失意、朋友送别、感物伤怀、儿女情长等等,都能在诗词中寻觅到它们的影子。今天我们学习三首不同风格的诗词,看看诗人抒发了那时那地怎样的情怀,又是通过怎样的手法来抒发的。
二、学生展示
三个同学分别上台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作家作品简介、生字词的理解、自己的困惑等)
三、相互交流
学生根据同学的预习成果相互交流、补充、释疑,做好相关的笔记,并小声朗读诗词。
四、朗读诗词
三个同学分别朗读,然后全班齐读。
五、问题探究
我们知道,要准确把握每一首诗词的思想感情,必须做到”知人论诗“、”知世论诗“。请大家从这个角度出发,充分利用手头的资料和小组合作的能力,探讨把握每首诗词的思想感情。
参考资料:
《虞美人》写于李后住被俘将死的前夕,使他的代表作。由君主沦落为阶下囚,个人的生活、地位都一落千丈,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也荡然无存,这一残酷的现实,使他”日夕以泪洗面“。故国之思、人生之痛、亡国之恨,在词中不加掩饰地流露出来。
《书愤》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春天,作者闲居山阴故乡期间。其时陆游从江西抚州被罢官归家,已经5年,是一个62岁的老人了,但他激愤难平,爱国之心不减,他追怀壮年意气,痛惜壮志不酬,愤而作诗,表达了老而弥坚、立誓报国的壮烈情怀。
宋高宗在位期间,金兵曾两度大规模进攻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占领扬州,大肆烧杀掳掠,扬州被洗劫一空。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又大举南侵,扬州再度遭受浩劫。第二次浩劫之后的XX年,姜夔路过扬州,仍然是满目疮痍,”荠麦青青“,作者追怀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片名作,表达了深沉的黍离之悲。
六、鉴赏语言
通过刚才的讨论,大家已经把握住了每首诗词的思想感情,加深了对每首诗词的理解。请大家在此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诗词,并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反复品味,说说喜欢的理由。
让学生充分准备后开始全班交流,教师注意对”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师一表真名世,千年谁堪伯仲间“、”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等句子的点拨。
七、课后思考
请大家任选一首诗词,从表现技巧的角度写一篇阅读心得,下节课交流。
参考信息:
《虞美人》可从”问答式直抒胸臆“和”新颖、生动、形象的比喻手法“两方面入手;
《书愤》可从”鲜明的对比手法“入手;
《扬州慢》可从”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巧妙化用前人诗句“和”对比、拟人手法“等方面入手。
诗词三首教案 篇2
一、在目标确定中弘扬传统文化
本课三首咏月的诗词, 情景交融, 想象丰富。虽然写于不同的时代, 但是, 表达的主题却都相同, 都是浓浓的思念之情。《十五夜望月》表达的是对朋友的怀念, 《水调歌头》表达的是对亲人的怀念, 《我的思念是圆的》表达的是对同胞的怀念。为了让学生对传统文化及习俗有深入的理解感悟, 围绕课文我确定了下列学习目标:
1.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 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2.学会在丰富的美的联想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通过感知诗词内容领会诗情。
4.养成良好的诵读诗词习惯。
二、在导语设计中弘扬传统文化
首先, 我以猜谜的形式, 引出话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因此, 活动一开始我就以猜谜的形式引出话题:
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意识中, 一年中哪一夜的月亮是最圆的?谁知道中秋夜有哪些习俗?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愿呢?
这个导语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每个学生都有过节日的经验, 但是很多学生只是知道过节, 却不知道其中的缘由, 这一设计以此为切入点, 在交流中, 不仅让学生知道了中秋的一些风俗,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也让学生领悟到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三、在意境品味中弘扬传统文化
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特点, 故要欣赏诗歌, 必须发挥意境联想。因此, 在品读阶段, 我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意境联想: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中庭地白树栖鸦”, 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积水空明、澄净素洁之感, 使我们不由得联想到什么?要求学生回答必须从学过的传统古诗词中提取。这一活动既联系了旧知, 又培养了学生的联想能力, 赋予了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 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可能联想到李白《静夜思》中的名句“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自然沉浸在精美的意境中, 也可能联想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再比如就“冷露无声湿桂花”这一句进行揣摩, 学生自然联想到, 月中的桂树、树下的白兔、那挥斧的吴刚、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这样, 可以使学生真正深入地领悟到作品蕴含的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在重点研读中弘扬传统文化
在精读课文阶段, 重点是抓住关键语句, 品味作者当时迸现的情感和词句本身蕴含的哲理。如在苏轼的《水调歌头》中, 我抓住传统名句“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让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要求:同座先讨论, 然后全班交流。交流后学生就会明白:人月无常, 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 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 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从而使学生从传统名句中领悟到明睿的哲理, 形成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五、在反复吟诵中弘扬传统文化
古人曾言“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说得入情入理。学生现在首要的缺憾就是积累, 文化积淀浅薄。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财富中最为宝贵、最为精彩的一部分, 我们更应尽可能多地去积累, 内化为我们自身的财富。所以, 我让学生反复吟诵这三首古诗词, 直到能背诵。此外, 我还尝试着开展了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活动来促进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些诗词, 如分组竞赛、同座竞背等。
六、在拓展交流中弘扬传统文化
传统诗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 发扬民族文化, 可以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所以, 在拓展的环节我要求学生以“月”为话题, 畅所欲言, 必须引用很多的咏月名句, 多多益善, 当然, 如果诗兴盎然, 也可自己作一首咏月诗。此环节重在引发学生灵活运用咏月诗词名句, 自然也就引发了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与重视, 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同时, 也能诱发学生的即兴创新能力。
七、在课堂总结中弘扬传统文化
这节课我引领学生学习了不同时代的三首诗词, 感受到了诗人在传统节日里渴盼团聚的愿望。借机我还与学生一起总结了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除本课的三位诗人外, 学生们又想到了:李白是咏月的高手,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便足以证明, 还有“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杜甫的“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等, 都是借月亮表达乡思乡愁的。由此推想到:古人常借月亮抒发对家乡亲友的思念之情。古时候, 交通不便, 信息不畅, 漂泊在外的游子们往往在月圆时想起自己的父老乡亲, 想起自己日夜思念的故土。他们仰望天空那一轮明月, 把这种思念之情倾注于笔端, 希望通过月亮来问候他们的亲人, 捎去他们深深的祝福和情意。在总结中, 学生也明白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华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韵味无穷的。为了激发学生的民族感情, 在最后对文章的主题升华部分我设计了这样一段话:“同学们!这三首诗词想象丰富, 意境很美, 其实对于古典诗词而言, 这只是沧海一粟。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养成积累诗词的习惯, 让你们的心灵受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使你们的文学素养不断提高, 从而创造出更优秀的作品。同学们!让我们为把中华文明推向世界而努力学习吧!”在倾听结语中, 学生的民族感情得到了升华。
八、在作业布置中弘扬传统文化
学生学完课文后, 对课文内容及蕴含的情感已有了清晰的了解, 为了让学生实现文本外的拓展, 扩大知识面, 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
四人为一小组, 以“中秋之月”为主题, 办一期手抄报, 要求分栏目, 板块清晰, 有自己的特色。优秀的手抄报先在班级交流, 然后张贴上墙, 特优的还将它推荐到学校橱窗展览。
这项作业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创作信心。为了圆满完成任务, 课下, 他们都主动地去查找资料, 去读课外书, 了解与月有关的民俗文化。这样, 在不知不觉中, 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了自觉学习的愿望, 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
诗词三首教案 篇3
俄罗斯的音乐艺术与它的文学艺术、绘画艺术、舞蹈艺术一样在世界近现代文化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十九世纪被誉为俄罗斯古典音乐之父的格林卡开始,涌现出了为数众多的举世闻名的世界音乐巨匠。如安东•鲁宾斯坦、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柴科夫斯基、里亚多夫、塔涅耶夫、格拉祖诺夫(А.К.Глазунов)等,二十世纪更是出现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俄罗斯及前苏联作曲家,如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普罗科菲耶夫、米亚斯科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哈恰图良等等。这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曲家们除了他们有着众多的器乐作品外,无不拥有相当数量的优秀的声乐作品及其套曲。苏联时期有着极高声誉的米亚斯科夫斯基便是这样一位杰出作曲家。
尼古拉•雅科夫列维奇•米亚斯科夫斯基1881年出生于诺沃格奥尔基耶夫斯克(现波兰华沙附近的莫德林),1950年病逝于莫斯科。从小受过一些家庭音乐教育的米亚斯科夫斯基,15岁的时候,在音乐会上听了柴科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后,被交响乐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高超的戏剧性和悲剧色彩所震撼,立志成为作曲家。他是一位具有坚忍不拔精神、大器晚成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说他大器晚成是因为1906年,25岁的米亚斯科夫斯基才如愿进入了彼得堡音乐学院,开始了系统正规的音乐教育。与众不同的是,这时的他已经是军事工程学院的毕业军官,而且利用业余时间向莫斯科的格里埃尔学完了全部和声学课程、向里姆斯基-科萨可夫的学生克里让科夫斯基学习了三年的对位法、赋格曲、曲式结构、管弦法,是一位集当时的两大流派(莫斯科流派和彼得堡流派)于一身的大龄学生。世袭军官的家庭出身,没能改变他矢志不渝的目标,在读完军校后,仍然走上了专业的音乐创作之路。米亚斯科夫斯基一生创作甚丰,除了27部交响乐外,还有13首管弦作品、13首弦乐四重奏、近百首钢琴曲等,其中五部获斯大林奖金(《第二十一交响曲》、《第九弦乐四重奏曲》、《大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和钢琴奏鸣曲》,以及《第二十七交响曲》和《第十三弦乐四重奏曲》)。
米亚斯科夫斯基被人们誉为“苏维埃交响乐之父”,这不仅仅是他创作了数量众多和优秀的音乐作品,还因为在莫斯科音乐学院近30年的教学生涯中,为苏联培养了像哈恰图良、谢德林、卡巴列夫斯基、埃什帕伊、戈鲁别夫等80多位优秀的作曲家。为此他获得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功勋艺术家、苏联艺术学博士学位、苏联人民艺术家等称号。
米亚斯科夫斯基获得如此的声誉主要是在交响乐、弦乐四重奏以及钢琴奏鸣曲等器乐创作方面,然而作曲家在声乐领域的耕耘却是伴随着他的一生(从1903年到1950年)。瓦斯娜-格拉桑(В.А.Васина-Гроссиан)认为米亚斯科夫斯基个人创作的关键时期常常与声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即“大部分浪漫曲的形成,或是在作曲家个人创作形成的那些年,或者是在内心深处对价值观的新变化以及重新评估的那些年”①。作曲家的声乐创作大致可分成两个基本阶段,第一阶段涵盖了1903年到1920年,而在经历了战争洗礼和十月革命这两次大的“事件”后,米亚斯科夫斯基的价值观、美学思想发生很大转变,促成了作曲家创作上的另一阶段。声乐套曲《三首素描》和《6首А.勃劳克诗词》就是这两个不同阶段的代表作品。
《三首素描》创作于1908年。作品的诗词作者为伊万诺娃(В.Иванова)。套曲由标题为《古殿》(Долина-храм)、《潘和赛琪》(Пан и Психея)、《雷雨》(Гроза)三首歌曲组成,是以绘声绘色的笔触,描绘如诗般大自然景色的代表作。
第一首《古殿》音乐表现了山谷烟雾般朦胧的月色,万籁俱寂,表达了沉默、宁静的最高境界——敬畏。
音乐的起始是用省去三音的具有明亮色彩的六级和弦在低声区奏出,在其上方出现了一组极其重要的、连续的、具有切分节奏的离调降二级增三和弦及其解决,构成了暗淡、柔和的色彩性音响。相距较大的音区,描绘了空谷寂静、若明若暗的景色。人声的进入,是f旋律小调从属音开始的上行和下行级进音调。这一旋律音调连续出现了三次,分别在乐曲的开头,第二部分的开头以及第三部分的结束。第一部分的后半部分是用六级与主音上的七和弦叠置而成,也可以直接看成是六级上的九和弦,上方声部采用动感的三连音分解和弦,而下方声部则用连续的后半拍八分音符(六级和弦)到四分音符(主和弦)的重叠敲响了山谷教堂的“钟声”。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省略、倒装再现,不同的是连接第二部分的再现和弦在开始小节将小调的五音也降低了,用以描绘黄昏降临的暗淡景色。很有特点的是,乐曲的第二部分,实际就是这连续的离调增三和弦及其解决以等音的身份顺序出现,以新的节奏音型及其重叠出现,成为歌曲的高潮。其间的旋律也是这些和弦加入了一些经过性质的音派生出来的。
第二首《潘和赛琪》呈现的是一幅古希腊神话的音乐画面,潘是古希腊神话中的森林女神,是牧人、猎人、养蜂人、渔人的保护神。赛琪是人的灵魂的化身。诗歌用第一人称的视野,叙述在密林深处潘的关爱,赛琪在密林中心灵的声音,以及她们的共鸣。
音画的表现手法丰富、简洁而明快。歌曲采用多种中古调式(如乐曲开始的D混合利底亚调式,中部的升d罗克利亚调式,尾声的D利底亚调式,以及具有旋律调性性质的艾奥利亚调式等)来描述古希腊神话景象。转调通过半音手法便捷、自然。音乐中部依靠大量的临时的各种七和弦连接过渡。音型伴随着速度的不断变化而改变,像三连音、六连音与主和弦分解的四分音符结合,三连音与描述牧笛声的装饰音音型的结合,以及具有对位性质的音调音型与六连音的结合等。这些创作技法烘托了在各调式上产生出来的经过句式的旋律,而音乐的旋律音调在段落的开头总是由五、七、九度的上行跳进构成,大跳后逐渐下行。这些技法的综合构成了远古神话的音画画面。
第三首《雷雨》,这首作品是诗人内心记忆中的画面,诗歌所示的内容不是狂风暴雨,而是对在暴风雨中的小海船们的担心和忧郁的心理描画。
作曲家在整个作品中都在轻声地描述,C大调下属的色彩性和弦为主,连续十六分音符的下行分解和弦,缓慢烘托着旋律叙述。歌曲中似乎并没有去刻意表现暴风雨的景象,而是在第二部分采用了降E、降A、G、升F调上连续的七和弦、九和弦形成特殊的音响色彩,用在小节重拍上的琶音和连续三连音音型体现海浪的拍溅声,三十二分音符的装饰音描绘雷声,反向的六连音音型形容风声的大作和内心的不安。然而,连续三连音的下方以及上方二度下行的音调和极慢的速度,准确细腻地刻画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十年代初期,米亚斯科夫斯基已经展现出自己是一位成熟的交响音乐家,创作了五部交响曲和一些其他器乐作品。1921年创作的《6首А.勃劳克诗词》开始了作曲家声乐创作的新的阶段,体现了作曲家对音乐独特的思维,特别是对奏鸣曲音乐类型的创作的不同阐释。
第一首《满月升起的草地》,描述了在昏暗的黑夜,月光笼罩下的莫名的不安和洒满霞光大地,美好生活的勃发。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主题用不同的调性(黑夜b小调、d小调为主,白昼D大调为主),同名大小调、关系大小调的色彩对比强烈。持续低音上的三连音音型所表现的昏暗黑夜与在跨两个八度音区上行跳音与充满活力的四连音音型所表现的穿过晨雾的霞光带给万物的勃勃生机,加之不同音区的旋律将乐曲刻画得淋漓尽致。
第二首《令人恐怖的寒冷的那些夜晚》,表现了在那些寒风呼啸、惊恐不安的夜晚,忆起无法淡忘的朋友的忠诚。音乐的基调为b小调,在具有复调性质的、切分节奏贯穿始终的伴奏声中,宣叙的音调缓慢地讲述。
第三首《可爱的朋友》像是在梦中心灵的对话。乐曲的起始段,降E大调,用柱式和弦祝福具有纯洁心灵的年轻朋友,美丽永远伴随。中部尽管与前后段落是一个速度,但明显的十六分音符流动音型,不停地离调转调表述了“无论你在怎样寒冽的冬天,我的心都会和你在一起”的激动心情。终段回到起始段落的调性、音型,一句“朋友会在严寒隆冬,用整个的身心去温暖你”结束全曲。
第四首《秋季漫长的等待》中模进的四音音列缓慢地行进,c小调的暗淡调性为基调,描画了“白昼,晶亮的星星在遥远洁净的天空闪烁,黄色的落叶在秋风的天空中旋转,尽管不再忧愁,但她依然老去”的诗意。
第五首《我从雾蒙蒙的早晨起来》乐曲的首尾都是双手轮替的音型表现清晨的薄雾,人声伴随着全曲激动的上、下行十六分音符的跃动,明朗的C大调抒发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
第六首《在寂静的深夜》音乐层次分明,具有对位性质的线条断断续续地穿插在持续的低音和三连音音型中。有趣的是,全曲都是在不协和的增减和弦,或多重叠置和弦中开始、行进和结束,乐曲的色彩光怪陆离,不是单纯的静夜描述,更多的应是对梦境中“你走过自己蓝色的路,在两颗静止的星星下栖息”的意境的刻画。
《6首А.勃劳克诗词》套曲除了第五首以外,其余都是在很慢的音乐声中行进。这首声乐作品创作的结构就像6首的其中任何一首都可以完成自己作为奏鸣曲部分的作用。从第四首《秋季漫长的等待》开始,音乐形象的对比有了新的阐释,在这里深夜忧伤的调式(低音区,缓慢的节奏,忧郁的调式,整体悲剧的旋律)以及明亮、清新的早晨,鲜明生动的高音区和弦,愉快明朗的大调,揭示了套曲中两个极具鲜明对比的形象:夜与昼。在形象范围的对比下,音乐具有朝着下一章节的发展趋势,将夜与昼这条主线贯穿下去,极具特色。这是米亚斯科夫斯基在这一时期将交响乐创作的风格融入了声乐套曲中,使得套曲体现出既独立又具有内在联系的风格。
而套曲《三首素描》则属于米亚斯科夫斯基创作的较早期作品,当时还是音乐学院的学生。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受到了当时文学上的象征主义思潮的影响,因此,音乐上讲究色彩的变化对比,乐思隐晦。我们从这部套曲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作曲家受“思潮”影响的痕迹。套曲中,作曲家采用了为数不多的具有很强色彩性的和弦,用分解、叠置,改变节奏、音型以及简洁的半音转调等创作手法,勾画出了三幅不同画面的自然景色,音乐的“素描”跃然纸上。他的早期作品,同样强调了在主题动机及其分裂的基础上发展的原则,继承了俄罗斯的传统风格。这部套曲是他这个时期最具有传统风格的代表作。
除了套曲以外,米亚斯科夫斯基还创作了近130首浪漫曲、17首歌曲和合唱曲、两部大合唱,展示了作曲家在声乐领域的成就。此外,合唱曲《列宁》,三首进行曲以及关于飞行员、基地考察人员和战争方面的歌曲体现了作曲家以社会职责为己任,对国家重要事件迅速作出的反应。
尽管我们将米亚斯科夫斯基的声乐创作分成了两个不同的阶段,但作曲家创作的风格是逐步改变、不断完善的。米亚斯科夫斯基的声乐创作同他的交响乐创作一样,是苏联艺术歌曲宝库中辉煌的一页,是人类珍贵的遗产。
①阿莱克赛伊•阿莱克尚德罗维奇•伊卡尼高夫(Алексе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Иконников)《Н.Я.米亚斯科夫斯基的声乐创作之路》(第一册)1981年出版。
陈静 常熟理工学院音乐系讲师
教案1.古诗词三首 篇4
寿光市圣城中学 王伟
【课型】
精读引领课 【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青螺”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能够背诵默写三首古诗词。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背诵默写古诗词。【教学难点】
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课前准备】 PPT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独坐敬亭山》
一、激趣导入
1、师: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
生:李白 杜甫(诗仙、诗圣)
2、师: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生:.......二、释题,简介背景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一首新诗《独坐敬亭山》。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PPT第3张、第4张)
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提出自读要求(PPT出示第5张):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提出问题: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四、小组合作学习 师 :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试着说一说诗句的诗意。(PPT出示第6张)
五、全班交流
1、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师:在自学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独:独自 厌:满足 闲:悠闲
2、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这首诗的大体意思? 生:........(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教师总结。(PPT出示7-8张)
六、学法指导(PPT出示第9张)
读好题目、了解作者及背景
看注释、想画面,理解诗意
反复品读、体会感情
《望洞庭》
一、交流学法,自学古诗
《独坐敬亭山》中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情,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刘禹锡的诗歌,用我们刚学到的学习方法自学《望洞庭》。(PPT第10张)
二、自由吟读
1、了解作者。(PPT第11张)
2、提出自读要求:边读边参阅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PPT第12张)
三、点拨理解,描绘诗意
1、点拨理解。
师:在自学中有不理解的词语和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和:和谐
师:诗中有几句是比喻句,请找出来。想一想,诗人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PPT第13张)
2、指名说一说诗句大意。
3、教师总结。(PPT第14张)
《忆江南》
一、导入
我们学习了两首唐代的诗歌,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一种新的诗歌形式——词。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这种文体。(PPT第16张)
二、读诗词,理解内容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PPT第17和18张)。
2、边读边看课文插图,领悟词义,结合注释理解意思。(PPT第19和20张)(难理解的词教师进行点拨 谙:熟悉。胜:超过,胜过。蓝:一种植物。)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
3、教师总结。(PPT第21张)【课外拓展】
师:唐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人类文化宝库的明珠。我们已经学习完课内的三首古诗词,同学们是不是觉得意犹未尽?
生:是
师:好,那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语文主题学习》的诗韵飘香模块,再次沐浴古典诗歌的阳光雨露,尽情享受馥郁的诗歌芳香。我们一起读一下这四首诗好不好?
生:好!
(PPT第22-25张)【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望洞庭 忆江南
李白 刘禹锡 白居易 闲:悠闲 和:和谐 谙:熟悉 厌:满足 胜:超过,胜过
23古诗词三首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会认“耘、塞”等 7 个生字;会写“蚕、桑”等 8 个生字;正确读写“蚕桑、耘田、箬笠”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两首诗。
3.指导学生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对照注释理解诗意;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感悟诗文意境。
5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自己的话说说是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难点: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导学法、讲授法。
学法:读议法、交流探究法。
四、教学准备
1、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2、课件。
五、教学课时 3课时。
六、上课时间:十二周星期三第一节第七节
课前听写:牧场 专注 端庄 丝绒 镶嵌 骏马 遮掩 飞驰 沉默 闪烁 微弱 掠过 湖畔 衬衫 晶莹 音符 招呼 清凉 肺腑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乡村四月
教学时间:第十二周星期一第二节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老师非常喜欢。古诗词是中华文化宝库的璀璨的明珠。优美的诗作浩如烟海。今天,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古诗的魅力,来学一首新诗。(板书:乡村四月)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1、揭示诗题
读诗题,理解诗题。“乡村四月”指的是江南农村晚春的时节。
2、简介作者
学生交流课前所了解的有关诗人翁卷的资料。
教师补充: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很有才华,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一生不曾做官,喜欢田园生活,擅长作田园诗。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师:现在就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足迹一起走进乡村四月,去感受乡村初夏的气息吧。
1、师范读古诗,生整体感知诗的节奏。
2、生自由读诗。
3、指名读诗,师生纠间。
4、多种形式朗读,体会古诗的节奏美。
5、借助书下注释和插图,弄清诗意,不懂的地方,作标记。
6、先组内说说读懂了什么?再全班交流,理解诗意。
7、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三、细读品味,感悟诗情
1、师谈话:人在景中,景随人移。这首诗描写的是江南农村晚春时节的景象,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明丽的图画。现在,请同学再认真读读古诗,根据诗意,想象到了哪些画面?
2、全班交流,师侧重在以下三方面说具体:
(1)找出所描写的景物“绿原,白川,子规,烟雨”,感受江南水乡初夏景色的优美。
(2)找出描写农活的词语“蚕桑,插秧”,抓住“又,才”体会劳作的繁忙。(3)边读古诗,边看图,边想象,再把想象到的说具体些,也可以画一画。
四、背诵古诗,升华情感
1、想象画面有感情的多种形式朗读: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分读,齐读。
2、背诵古诗。
3、指导书写。
五、拓展延伸
课后收集一些描写乡村景色的诗练习朗读,背诵。第二课时 四时田园杂兴
教学时间:第十二周星期二第一节
一、回顾与导入
1、齐背《乡村四月》。
2、谈话导入:我们欣赏了《乡村四月》给我们带来的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迷人景象和紧张,繁忙的劳动情景,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板书《四时田园杂兴》
二、揭示题意,了解作者
1、齐读诗题,并说题意,指导学生多音字“兴”,理解“杂兴”。
2、交流作者范成大的有关资料:范成大,南宋诗人,晚年回苏州石湖隐居,根据自己在农村的生活写成《四时田园杂兴》60首,是一生田园诗的代表作。本首诗为其中一首。
三、自学古诗,了解诗意
1、回忆《乡村四月》的学习过程
(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理解诗意。2)细读古诗,品读语言,想象画面,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情感。(3)诵读古诗,在朗读中加深体会。三,学习古诗;
1、师范读古诗,生整体感知诗的节奏。
2、生自由读诗。
3、指名读诗,师生纠间。
4、多种形式朗读,体会古诗的节奏美。
5、借助书下注释和插图,弄清诗意,不懂的地方,作标记。
6、先组内说说读懂了什么?再全班交流,理解诗意。
7、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四,赏析诗;(1)“昼出耘田夜缋麻”,从“昼、夜”体会到什么?(勤劳、日夜劳作,男耕女织,各有拿手的本事)。(2)“也傍桑阴学种瓜”,“学”字写出了什么?(把天真、可爱的孩童形象写出来)。
(3)指导学生在诵读想象到什么样的一幅画面,感悟诗人对劳动农民的赞美之情。
四、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自由读诗,指名读。
2、老师配乐吟读。
3、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背诵古诗。
五、拓展延伸
1、再学习一首田园诗篇(课件)夏时田园杂兴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口香。借与门前盘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2、借助老师提供注释自学古诗,说说诗的意思,并背诵下来。
六、小结与作业
同学们在课后多收集田园诗歌,练习朗读,预习《渔歌子》 第三课时 渔歌子
教学时间:第十二周星期二第三节
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词
1、齐背诵《忆江南》。
2、师:这节课我们再学一首词《渔歌子》(板书:渔歌子,张志和)
3、简介作者及背景
张志和,唐代诗人,做为官司,后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
二、反复诵读,理解同义
1、自由朗读词,2、指名读词,纠音。
3、反复读词,借助书下注释和小组同学说说你读懂什么,还有疑问在书中标出。
4、全班交流,师趁机点拨词意,理解词语。
5、这首词具体指写了哪些景物,边读边画出景物:青山、白鹭、桃花、鳜鱼、斗笠、衰衣。
白鹭:闲适的象征。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下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
三、想象画面,深入感悟
师:这首诗很优美,用古人的话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渔歌子》描绘的景象到底怎样呢?下面,老师读词,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画面: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
1、师配乐朗诵,学生静听想象。
2、同桌交流感受到的画面。
3、全班交流。
4、有感情地多种形式读词。
四、作业设计:
1、背诵《渔歌子》。
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和同学们一起欣赏。五,板书设计:
白鹭飞斜
风细雨
渔歌子
桃花流水
热爱大自然
鳜鱼肥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初中教案 篇6
1、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2、让学生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景交融,想象丰富
1、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情景交融,想象丰富
1、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
2、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情景交融,想象丰富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制作三首诗词的录音磁带,配有相应的音乐
2、教师在小黑板上写一些补充注释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第一课时实录
师:中秋佳节是中国合家团聚的日子,那是不是全中国的人都能在这一天与家人团聚呢?
生:不是。
师:你能举些有代表性的例子吗?
生1:保家卫国的边防战士。
生2: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生3:刻苦求学的莘莘学子。
生4:浪迹天涯的海外游子。
……
师:对!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中秋佳节不能与家人团聚,把酒言欢。自然,中秋之夜的月也就成了他们倾诉的对象。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不同年代的三位诗人在中秋之夜所作的咏月诗词。
配乐诵读三首诗词。
师:这三首诗中,哪一首让你听后最有回味。
生:《水调歌头》
生:《我的思念是圆的》
生:《十五夜望月》
师:我听到这三首诗词,大家都喜欢。相比较来说,喜欢《水调歌头》的同学较多些,那我们这一节课就先去看看苏轼的这首词——《水调歌头》。
品读《水调歌头》
1、配乐诵读《水调歌头》
2、师生活动,感知词中意境。
师:听完,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生1:诗人在月光下端着酒杯,昂头质问上天。
生2:诗人踏风而行,准备去天上的宫阙看看。
生3:诗人在月下翩翩起舞,影子随风而动。
生4:明月当空,诗人躺在床上,望着低低的窗子,辗转反侧,睡不着。
……
师:很好!大家捕捉的画面很合词意。老师这儿也准备了几幅画面。请大家看看,并试用词中的一句来概括画面的内容。
师:大家回答的都很对!下面,让我们随着这几幅画面再次把这首词齐读一遍。
3、品析《水调歌头》
师: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当时诗人苏轼已41岁,为密州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又与其弟子由分别六七年未见,心情抑郁不欢。词的上阕写月下饮酒,下阕写对月怀人。
师:结合注释、画面,小组讨论:
①疏通课文字词句的含义。
②体会诗人在这首词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
全班合作交流,疏通课文字词句的含义
师:在讨论过程中,你们小组遇到了哪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请你指出来,其他小组帮助解决。
生1:我们小组对“把酒问青天”中的“把酒”含义不是很清楚。
生2:我们小组认为是:端起酒杯。
生3:“我欲乘风归去”中的“归去”是什么含义?
生4:“归去”的含义是:回到天上去。
生5:“高处不胜寒”中的“不胜”是什么含义?
生6:“不胜”的含义是:经不住,承担不了。
生7:“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含义是什么?
生8:“弄”是“玩弄、欣赏”的含义,“何似”是“哪像是,怎比得上”的含义。这句话的意识是: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
师:好!经过大家的通力合作,我们已把课文的含义疏通了。现在,我们就结合词意,跟着录音,大声把课文齐读一遍。
全班合作交流,体会诗人苏轼在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师:请同学把你们小组讨论的诗人在这首词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说给大家听听。
生1:因为政治失意,家人分离,诗人内心有一种想超脱世俗的念头,词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即: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生2:我们小组认为,诗人虽然在政治上不得志,又和家人相别,有超脱尘世的思想,但诗人更喜欢人间的生活。词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即: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不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
生3:我们小组认为,诗人在下阕中,把个人的忧怨全都怪罪在了中秋之夜的圆月上,说它“照无眠”“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诗人心情较低落。
生4:我们小组有补充意见,在下阕的开头,诗人的心情是有些低沉,但诗人在感知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诗人在体会人无完人之时,顿生感悟,以理遣情,最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豪迈之语。
师:今天你们的表现让老师很满意,大家都能抓住课文,体会诗人的情感。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全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师:我们就把自己当作诗人苏轼,跟着录音再一次把该词一起诵读一遍,体会诗词魅力所在。
师:我们就以《明月几时有》的歌曲来结束本节课的学习,大家跟着唱。
诵读,体会
对照,体会另外两首诗词的含义及作者情感。
拓展:搜集有关咏月的名言名句,摘录在摘抄本上。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苏轼的词〈水调歌头〉,同学们对词的品读欣赏给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我们集体背诵一遍。
师:再请同学单独背诵
生1: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
师:同学们背诵得熟练,有感情,下面我们在看《十五夜望月》。
1、配乐诵读《十五夜望月》
2、师生活动,感受诗中的意境
师:听完,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生1:“中庭地白树栖鸦”诗人在这句诗中写到了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不由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
生2:这句诗也让我想起了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生3:“冷露无声湿桂花”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
生4:这句诗中的桂花,也让我联想到月中的桂树。
生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普天之下,每个人都在凝神注望明月。不知道怀人的思绪落到哪一家。
生6:其实,诗人没有采用正面直接抒情方式,而是用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的一边。一个“落”字,不同凡响,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师:同学们体会的很深刻,联想丰富。很好!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海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师:集体朗读《十五夜望月》
1、再次听配乐诵读《我的思念是圆的》
2、师生活动,体会意境。
师:本文没有什么语言障碍,请同学们谈谈你对本首诗的理解。
生1:作者把无形的思念说成思有形的圆。
生2:诗人运用了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生3:诗人由西瓜和苹果都是圆的而联想到团聚的欢乐和“骨肉被分离的痛苦”
生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团聚、亲情、友情的珍惜和怀念。
师:同学分析得很好,有见地。
师:请同学们集体朗读《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师:请同学拿出昨天搜集到有关咏月的名言名句,谈谈你对这些诗句的理解。
生1:第一句写对月夜月光的感受:皎洁的月光照亮了高楼,月光似清水,让人感觉它似乎在荡漾。
第二句写初春月夜的景色:月光皎洁,似乎不是夜间,树叶还没有长齐,好象又到了秋天。
第三句写赏月感受:因为喜爱满屋的月光,所以吹灭了蜡烛,因为出屋久久望月,不觉满身露水。
生2:第四句是写天色将明的早晨的景色:明月隐藏在高树之后了,银河淹没在微明的天空。
第五句是写海上月出的景色:明月在广阔的大海上已经升起,天涯海角都能共同享受这美妙的时光。
第六句是写春江花月夜的景色:这两句说月光随着潮水涌进江流,万里江水,无处没有皎洁的月光。
生3:第七句描写了寂静的夜晚,月亮升起,惊醒了睡在树上的山鸟,鸟鸣声在山涧中回荡。
第八句写天下明月共有三分,而扬州独得其二。
第九句可爱的九月的夜晚,露珠圆莹有光似珍珠,而月亮却似弓一张。
……
师:太棒了。由此可见,同学们回去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希望同学养成积累诗词的习惯,以此来让你们的心灵受到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陶冶,不断提高你们的文学素养。
1、学生继续交流搜集到的其他描写月的文学作品。
2、听乐曲。
诗词三首教案 篇7
一、设计意图:
古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宝库里最亮丽的瑰宝,或喜或悲,或叙或议,浓缩在方寸之中,读来令人神思激荡。本课三首古诗词,分别是《泊船瓜洲》、《秋思》和《长相思》。这三首古诗词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本教学设计,在学习方式上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在情感的达成上,力求通过读、思、议,营造出一种浓烈的思乡氛围,使学者、教者、作者融为一体。在自渎自悟、合作交流中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促使学生吸纳、积淀丰富的文化素养。
二、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和《秋思》。2.认识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3.通过应用课后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三、课前准备:课件
四、课前预习: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2.了解唐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的生平。
3.收集思乡的古诗词。
五、课时安排:3课时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知诗人,解诗题
导入: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杰出的诗人多如繁星,不胜枚举。北宋的王安石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颗。对于王安石,你了解多少呢?
1.简介诗人
指名介绍王安石,教师适当补充,特别强调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这位“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虽然出生在江西,却与南京有着不解之缘。他在南京度过青春时代,在南京三次任知府、两度守孝、两度辞相后居住,在南京先后生活了近二十个年头,逝世后又葬在南京钟山脚下,他的父母兄弟死后也葬在南京,他在南京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事迹和壮丽的诗篇。)
2.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王安石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泊船瓜洲》。
3.剖析题意
(1)这首诗是作者从江西出发,乘船经长江前往京城为官,途经——?(瓜洲)
简介瓜洲: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标注)
(2)诗题中的“泊”我们在哪首诗中见过?《绝句》(门泊东吴万里船)。在本诗中作何解释?(停靠)
(3)理解题目的意思。
(二)抓字眼,明诗意,悟诗情
过渡:此时,诗人就在自己故乡不远的瓜洲,他写下这首诗,想说什么呢?
请学生反复诵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1.初读古诗,感知内容
(1)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诗,读准字音,并想想这首诗的意思。
(2)指名读,正音:间、重、还
(3)说说古诗大致的意思。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你从哪几个字体会到的?说说你的理由
2.指导阅读——抓字眼,明诗意,读中感悟
(1)“间”什么意思?表示“隔开”的意思还可以组什么词?
诗中隔开了什么?看图。(点击,链接幻灯5)
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哪儿呢?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一水)
读一读,读出距离短。
(2)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在哪里呢?
“数重山”表示山多还是少?(“数人”、“数日”何意?“数”何意?)还从哪里知道山很少?(抠住“只”。补充介绍,点击“京口”。)
读一读,读出路程近。
师解释:一道长江水,数重高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可谓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和“只隔”呢?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产生的巨大反差,正好说明了诗人人在旅途,却心系家乡。恋乡之情跃然纸上。
(3)齐读前两句,指名说诗意。
过渡:瓜洲和京口只隔着一条长江,离诗人的家乡钟山也不过隔着几座山而已,可以说,诗人身在瓜洲,已设计好回家的路线。可诗人虽然离家乡这样的近,他是否准备回到家乡呢?从哪里知道?(明月何时照我还)
(4)“还”什么意思?读什么音呢?说说这一句的意思。
诗人在什么时候想到回家?(春风又绿江南岸)
读读看,读出诗人心中此时什么感受?(思家不能回的无奈)
再读。
(5)谁能把这首诗完整的意思说一说?
(6)谁能把整首诗读一读?
(7)读完以后,你们知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三)指导欣赏——入诗境,悟诗情
过渡:究竟是什么触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呢?让我们走入诗人的环境,见诗人之所见,听诗人之所听,想诗人之所想,看看能不能与诗人产生共鸣。
1.引入情境,引导学生想象:
诗人此时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边听到哪些声音?心中会想些什么?
2.体会用字的精妙,深入感悟诗情:
(1)而此时正是什么季节?诗人怎么说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2)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就住在钟山附近,又正值 春天,把我们所见到的春景告诉想家的诗人吧!
(3)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多美呀!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绿”,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其实,诗人曾用过“满”“到”“过”十几个字,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定为“绿”。诗人为何独独钟情于一个“绿”字呢?
指名谈看法,读出相应的感受。
教师交流自己的感受:(链接江南春图片)是啊!一个“绿”字使我看到了满眼的绿色,成行的碧树,荡漾的春水,还让我看到了烂漫的桃花,各色的野花,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千古名句,读。
(4)春天来了,春风仅仅吹绿了“江南岸”?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
从地理位置而言,江南春天固然早于江北,但也不可能一江分成两世界;因为诗人平生际遇、此时境况,使得诗人所思尽在江南,故心中只有江南的春景。
3.指导品读
(1)你们现在悟出了诗人的情感了吗?谁来读一读?
(2)要想读好诗,我们还要注意节奏,还要读出关键字。再读。
4.小结:
作者在此地——瓜洲;此时——明月;此景——春;自然想到了——还;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
5.齐读
(四)归纳学法,拓展学习
1.总结全诗,归纳学法
我们了解了诗人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理解了诗题的意思;
板书:知诗人,解诗题
通过抓住关键的字,理解了诗歌的内容;
板书:抓字眼,明诗意
最后通过体会作者的情境,领悟了诗人的感情;
板书:入诗境,悟诗情
这就是欣赏诗歌的方法。
板书:欣赏诗歌
2.拓展阅读余光中《乡愁》
过渡:王安石与南京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老师还要介绍一位漂泊海外与南京关系密切的现代诗人——余光中。
(1)教师简介余光中:
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就读于南京五中,高中毕业后选择了金陵大学。他的很多优秀作品表现出浓浓的思乡之情,就是因为《乡愁》一诗引起轰动,又被称之为“乡愁诗人”。
学生自读
通过自己读,听老师读,有什么感悟?
(五)作业设计
1.推敲文字(1)旺 浓 闹 红杏枝头春意()
(2)动 拂 翻 皱 起 风乍起,吹()一池春水。
2.默写古诗
3.作者把思乡情藏在哪些文字里了?
(六)板书设计:
欣赏诗歌
知诗人,解诗题
抓字眼,明诗意
入诗境,悟诗情
第二课时
(一)揭题,释题,读题
1.板书“秋”,一个“秋”字让你想到了什么?
是的,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但秋天也是万物萧条的季节。古人在造“秋”字时,把“秋”字画成了一个小虫子。当秋风吹起,落叶纷飞,秋虫便在草丛里悲鸣,它的叫声,在遍地黄叶,百草凋零的秋色里显得格外凄凉。所以,“秋”字包含了凄凉和悲哀的情绪。正因为这样,历代的文人经常借秋天的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伤感凄凉的心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张籍的一首《秋思》(板书:思)
2.读题,该怎么读,指名读
“思”读得长一点,带点幽怨和淡淡的忧愁,思念长长,不可短。
(二)读诗,知诗
1.读通诗句,正音“重”,理解为:堆积,一层压着一层,表示很多。2.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初步理解诗的意思 3.你们知道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4.小结:是啊,一封小小的家书,承载了诗人对家乡多少的牵挂啊!
(三)品诗,悟诗
1.你们看,诗题虽说写“思念”,但诗句里再也没有出现思字,作者把这个思字藏哪儿呢?现在请你们默读全诗,看哪些字词背后藏着作者的思念,把它们画下来。然后与同桌进行讨论、交流。
2.组织交流,品味诗情
(此一环节以“见秋风”开始为好。如果学生先找到“又开封”等,则可让学生将重点词语全部找出再依次品味。)
A 品读“见秋风”“意万重”。
(1)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先说“见秋风”。)
(2)秋风没有形状,难道真能看到吗?那么站在秋风中的张籍到底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3)那飘零的落叶,枯黄的草,凋谢的百花,它们都回到了大地母亲的怀抱!这叫叶落归根!而张籍的根在哪里啊?在洛阳吗?(4)课件:张籍简介
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人(今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人)。出身贫苦,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写这首诗时,他已离家将近十年,独自在洛阳生活。
(5)同学们,张籍的根在洛阳吗?在这些四处飘泊的日子里,张籍能见到父母慈爱的面容吗?„„他能得到妻子细心的照顾吗?„„他能听到儿女亲热的叫唤吗?„„
(6)他离家近十年,四处漂泊,就像秋风中飘落的„„(树叶)(枯黄的小草,凋谢的花朵)都说“秋风惹愁思,落叶断人肠”。毫无疑问,张籍想家了!但他能回家吗?想家却不能回,张籍怎么办!(写家书。)
(7)可是,离家近十年的张籍,那他该有多少话要在家书中说啊!同学们,你就是张籍,你在家书中会对谁说?
指名回答„„
(8)有这么多的话要对亲人们说!这就是——意万重!(板书!)(9)张籍在写下这“意万重”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 悲伤,忧愁,思念,痛苦,无奈„„
(10)就请你读一二两句,读出张籍的悲伤; 就请你读,读出张籍的忧愁;
那就请你用朗读表达出张籍的思念;
朗读指导:联系体会到的张籍的心情悲伤,忧愁,思念,痛苦,无奈„„注意速度、词气、表情„„)
B 品读“说不尽”“又开封”。
(1)原来,无论是“见秋风”还是“意万重”,词语背后藏着的都是张籍的思乡情!张籍的思乡情还藏在哪儿呢?(“说不尽”“又开封”。)
(2)同学们,他为什么会担心说不尽呢?
(3)张籍“又开封”是在什么时候?同学们,我就是捎信的人,可我怎么也不明白,张籍为什么要这样做?谁能告诉我?
(4)设计“行人”与张籍的对话:张籍啊张籍,我就要走了,我也急着要回家呀!你为什么还叫我停下,要把信打开呢?
(5)同学们,你们是否看到,张籍把信开封之后,他做了什么?(6)担心说不尽,所以又开封,这就是——
(7)同学们,心中想,手中做,放不下,因思乡。这正是——(8)千言万语说不尽,字字句句都是情。这正是—— 3.主题升华
(1)捎信人带着信走了,他带走的仅仅是一封信吗?还带走了什么?怪不得孟郊有诗云: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课件出示)
(2)张籍在瑟瑟的秋风中,望着捎信人远去的背影,不禁吟诵起:洛阳城里见秋风--------(3)秋思,一个游子说不完,道不尽的思乡情,齐读(配乐)
(4)秋思,不着一个“思”字,却道尽了天下所有游子的心,再读(配乐)
(四)课外拓展 1.教师引读: 同学们,这思乡怀亲的,何止张籍与孟郊!那时候山遥路远,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聚难啊!离乡的人们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写进诗中。你们看!
2.课件呈现:古人思乡名句。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在思乡人的眼中,故乡的月亮是最明亮的!难怪杜甫说——)(2)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cén shēn)(四处飘泊的游子再苦再累也只是默默承受,只因为不愿让家人担心。就像岑参说——)
(3)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gòu)(夕阳西下,鸟儿回巢,船儿归港,但诗人的故乡在何方?李觏不由得长叹——)
(4)家,永远的向往 刘和刚的《牵挂》
小结:同学们,家乡的山水总让游子魂牵梦萦,家乡的亲人总让游子牵肠挂肚!同学们,也许今天的你们还不能完全体会这种感觉。但是孩子们,你们终将长大,闯荡天涯,那时候你们一定会懂得这种无法割舍的牵挂。因为,家是我们永远的向往!就让我们把这一份思家思亲的美好情感珍藏在心中吧!
(五)作业设计
1.找一找现代游子的例子及相关的文章。2.将《秋思》改写成小故事
中秋佳节的夜晚,深蓝的天空,万里无云,月亮格外美丽,它像一块巨大的白玉盘悬挂在天中,皎洁的月光给大地铺上了银装。星星稀稀疏疏、七零八落地只在天边闪闪烁烁。我漫步在洛阳城,只见秋风乍起,高高的白杨树在风中哗哗作响,几片黄叶极不情愿地离开大树,在风中飘摇了几番,落在了地上。此时此景,不禁蓦生思乡之情,便直奔寓所。
孤孤单单地坐在椅子上,非常烦恼,像蜘蛛肚里抽出的粘腻的丝,一圈圈地在我心上缠绕着,叫我心慌。就在这时,我突然想到:我何不写封家书,表达我思乡念亲的心情。便立刻点上蜡烛,铺纸研墨。可正当我提笔准备写下去的时候,我的头脑里出现了数不清的话语,不知道从何说起。心想:我要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就要多写一些内容。然后,我拿起笔,在那红彤彤的烛光下认真地写着这封信,把自己想到的事,想说的话语,想表达的感情全都写出来„„
忽闻公鸡打鸣,却还没有写完这封信,因为我要写的事实在是太多,我写好了这件事,又想起了那件事,好像永远都写不完似的。直到旭日东升,我才吹熄烛光,搁笔伸腰。尽管弄得我疲惫不堪,但我觉得值,因为我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了家乡的亲人。
我匆匆来到驿站,找到一位回乡的朋友,托他把信带给我的亲人。当他要走的时候,我担心自己在匆忙中没把想说的话说完,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看了看,才又封好交给朋友,与他抱拳相别。
此时,天空分外晴朗,白云绽露了笑容。高高的白杨树在晨风哗哗地鼓掌,几只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
1.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阵吹绿了家乡两岸的徐徐春风,而在张籍的心里,乡愁就是那一封拆了又拆,有千言万语又无法写清楚的家书。那么,在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词,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3.揭题:长相思既是这首词的题目,也是词牌名。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呢?(忆江南)
《长相思》分为上阙和下阙两个部分,内容多为思念家乡或者思念亲人。指出词中的上阙和下阙。
4.简介纳兰性德。(课件)
(二)初读,感知意思 1.读诗
(1)自由读,(指名读)谁来读一读?
正音:榆关 那畔,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2)齐读
2.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3.再读,解决诗歌节奏。4.读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你知道了什么? 5.请大家默读这首词,联系书上的插图和注解,想想这首词主要在讲什么?
(三)学习上阙
请一个同学读词的上阙。
1.谁来说说,作者身向何方?(板书:身)榆关(简单介绍山海关)2.那山海关是他们最终的目的地吗?你是从哪个词语知道的?(那畔)简介背景 3.“山一程,水一程”
(1)是啊,山一程,水一程,你从“一程一程”体会到了什么?(2)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万水千山,跋山涉水,山高水长,„„)(3)在这万水千山的长途跋涉中,他们可能遇到什么困难?(路陡,山高,水深 „„)
4.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词的上阙的意思? 5.指导朗读。
(1)指名读,读出行军的艰难。
(2)齐读。是啊,行军多难啊!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和纳兰性德一起艰难行军的将士们,来,把上阙读一读。
(四)学习下阙
是啊,夜深了,劳顿了一天的将士们本该在营帐里好好休息,为什么他们营帐里的灯还亮着呢?
请同学们轻声读词的下阕,边读边思考这个问题。1.为什么灯还亮着? 2.是什么声音勾起了他们的思乡之情呢? 3.这样的声音在将士们听来好听吗?哪个词告诉你声音嘈杂不好听?(聒)
你是怎么体会的?(出示风雪画面)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故园无此声”
好一个故园无此声!那故园指哪里?故园会有什么?
想想故园会有什么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把它写下来。(故园有什么样的什么,有„„的„„,还有„„)5.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下阙的意思? 6.谁来读一读下阙
是啊,在这风雪交加的夜晚,故园那美好的画面全都碎了,故园那美好的情景全都碎了,纳兰性德连梦都做不成了啊!身向榆关,心却在故园,这是怎样一种身心分离的痛苦啊!指名与师合作读。
师:在这里,没有故乡那熟悉的小河,这里只有(生:读整首词风一更,雪一更„„)
师:在这里,没有故乡那熟悉的大槐树,这里只有„„ 师:在这里,没有故乡那慈祥的父母的呼唤,这里只有„„
7.谁还想再读?假设你就是纳兰性德,正在忍受思乡之苦的纳兰性德。8.齐读。
(五)配乐读,悟感情
1.纳兰性德身向榆关,心却在故园,他在忍受着身心分离的痛苦啊,同学们,身向榆关,心却在故园的仅仅是纳兰性德一个人吗?
2.全班一起读。(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正在风雪之夜苦苦思念家乡的将士们,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男生女生读,齐读(配乐):
在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关切,这里只有—— 在这里,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在皎洁月光下和妻子依偎在一起的那一份幸福,那一份温暖,这里只有——
在这里,没有牧童的短笛,没有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声笑语,这里只有—— 3.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
生:(齐读)长相思
师: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
生:(齐读)长相思
师:爱故园,思亲人,字字化作——
生:(齐读)长相思
4.拓展:
同学们,《长相思》读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那一颗破碎的心,读到现在为止,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纳兰性德:既然你这么想家,你为什么不回家呢?谁来替纳兰性德回答。
同学们,你们道出纳兰性德的心声。(板书:心系祖国)这个问题纳兰性德也曾问自己,就在这次征途上,纳兰性德还写了一首词,题目叫《菩萨蛮》其中 有这两句就是纳兰性德问自己的,谁来读一读?(出示课件)
(出示课件“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1)理解大意。(你知道他在问什么吗?)
(2)纳兰性德“轻离别”吗?从词中哪里看出不是轻离别?
孩子们,请你们再想一想,除了纳兰性德在问自己以外,还有谁要问一问纳兰性德“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妻子、孩子、父母、兄弟)(3)学生扮演各种角色问纳兰性德,并且用“夫”“儿”“父”等代替“君”。生:还有深深思念他的妻子。
师:对!你就是纳兰性德的妻子,你问一问纳兰性德,孩子你问。
生: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妻子问丈夫,那个“君”字改成——(学生说问“夫”)
师:是啊!孩子们,许许多多的人,他的父亲,他的妻子,他的儿子,他的兄弟,还有他的朋友都在问纳兰性德。我们再读
生齐问: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的,纳兰性德不是轻离别呀!他也舍不得离开亲人啊!但是他身为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他责任重大,他不得不离,不得不别啊!他的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化在了《长相思》中了。
(学生有感情朗读《长相思》。)
师:长相思呀长相思,为了他的壮志和理想,思念家乡的孤独和寂寞,就这样化做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六)作业设计
1.三首古诗词的乡愁分别是由哪些自然景物勾起的?
2.三首古诗词表达的主题都是乡愁,但是表达方法却是不同的?分别是怎样的?
3.选择其中一首古诗或词进行改写。
(七)板书设计
身向榆关(难)
长相思 心系祖国
【诗词三首教案】推荐阅读:
四下23古诗词三首教案08-23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古诗词三首(部分参考同事)09-01
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3_古诗词三首10-13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案设计苏教版10-16
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马投涧镇第一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教案 苏教版08-29
古诗词三首学案05-15
秦嘉《赠妇诗三首》诗词简析06-16
《古诗词三首》教学案例07-03
古诗词三首预习题10-24
五年级下古诗词三首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