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预习题

2024-09-20

古诗词三首预习题(精选8篇)

古诗词三首预习题 篇1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 《古诗三首》

知识总结

一、生字组词

旧jiù(怀旧、旧事、念旧)

符fú(符号、相符、音符)

欲yù(食欲、欲望、欲罢不能)

魂hún(灵魂、鬼魂、魂不守舍)

借jiè(借口、借书、借钱)

酒jiǔ(白酒、红酒、米酒)

何hé(何时、何地、何苦)

牧mù(牧童、牧民、牧场)

兄xiōng(兄弟、兄长、师兄)

独dú(单独、独自、独立)

异yì (异乡、异地、奇异)

佳jiā(佳节、佳音、佳作)

二、多音字

行háng(银行)xíng(不行)

少shǎo (少人)shào (少年)

三、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晚号半山,封荆国公。汉族。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他主写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人们把他和杜甫并提,称他为“小杜”,称杜甫为“老杜”。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写诗喜欢评今论古,抒发军事、政治见解。他有不少描写山水风光的小诗,名朗秀丽,清新自然,深受读者喜爱。

王维:(699-759)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通音乐,工书画。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四、问题归纳

1.《元日》这首诗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这首诗写的春节。写出了一片喜庆,人们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新对联欢度春节的情景。

2.《清明》这首诗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清明节。雨纷纷而下,在外不能回家扫墓人想借酒浇愁,恰巧碰到牧童指点去杏花村的情景。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重阳节。登高望远,遥想家乡兄弟们插了茱萸也在思念自己的情景。

4.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什么样的情景?

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元宵节人们挂上各种灯笼,会猜灯谜,煮元宵吃;端午节人们会做镜糕、吃粽子、赛龙舟,门上插艾草、沙枣花等;中秋节一家团聚,烙月饼,看月亮……

五、课文主题

《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清明》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写出了游子思乡怀亲之情。

六、课后习题

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元日》主要描绘了春节人们放爆竹、畅饮屠苏酒、用新桃换旧符等热闹场面。

《清明》描写了清明节美丽又凄迷的江南春雨图。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写了重阳节亲人团聚、插茱萸、登高望远的场景。

第14期课前预习:飞流直下三千尺 |《望庐山瀑布》赏析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待考),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望庐山瀑布》诗文详情_阿凡题

李白(唐代)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生性浪漫,热爱自然。本诗大概是李白在开元十三年(725)前后游览庐山时作。原诗二首,这是第二首。在这首诗中,李白以磅礴的气势、奇特的想象描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奇丽,是李白诗中传诵最广的作品之一,被后人誉为庐山瀑布诗中的绝唱。

字词解释

1.香炉:指香炉峰。惠远《庐山记略》:“东南有香炉山,孤峰秀起。游气笼其上,则氤氲若香烟。”

2.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5.九天:天空最高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

古诗词三首预习题 篇2

罗杰斯认为, 教育应以学习者为中心, 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教师应由衷地信任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在能力, 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 使他们能够愉快、创造性地学习和生活。学习促进者不是把大量时间放在组织教案和讲解上, 而应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 提倡从做中学, 鼓励学生自由探索。他反对把学习过程简单地理解为学生获得某一知识的过程, 认为学习过程应是学生获得相应学习方法的过程。

皮亚杰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 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 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

陶行知先生主张使学生创造力突围而出, 把被作业和应考占去的部分时间用来学习人生, 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

“新课标”指出: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激发其学习兴趣, 调动其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帮助其树立主体意识, 了解自己, 了解学习的对象, 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 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 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我校申请了“活化课前”的课题研究, 笔者进行了语文学科这方面内容的探索和尝试, 效果颇为显著。

二、案例分析

初二单元试卷中出现这样一道课外古诗词阅读题, 题目如下:

《新安吏》 (节选)

杜甫

客行新安道, 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贴昨夜下, 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 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 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 青山犹哭声。

1. 结合诗中文意思考, 如果将“肥男有母送”改为“肥男父母送”行吗?为什么?

2.“白水暮东流, 青山犹哭声”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在这两道题目上的得分率还是挺高的, 这有点出乎教者所料。试卷评析课上, 请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思考这些问题的。学生在分析第1道题目时, 抓住父亲为什么不送孩子出征的关键, 从“县小更无丁”一句说明成年男子已全被征兵, 故只有母亲送行。在第2道题中, 学生扣住“哭”这个字表达了作者对应征“中男”的无限同情之心。教者仔细思考后认为:学生能将这些题目搞懂, 除了自己的理解能力外, 还得力于平时课前的背景教学指导。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杜甫诗三首》收集了杜甫的代表作《望岳》、《春望》和《石壕吏》。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杜甫的《春夜喜雨》、《绝句》, 已知杜甫是“诗圣”, 是唐朝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因此教者在教这篇文章前, 先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学生可查阅身边的辅导资料, 诸如《名师点拨》、《教材讲解》, 了解诗人的概况, 也可通过网络详细了解作者生平, 将查阅到的相关知识概括在课文作者旁。授新课前请学生交流所获取的知识, 可通过讲故事、“自传”等方式, 可相互补充。通过这样的方式, 学生对诗人有了全面的了解, 印象也较为深刻。下面的内容就是学生对杜甫一生的概括:杜甫七岁即能作诗文, 十五岁时便在文坛上初露头角。所谓“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 正是他刻苦学习的自述。二十岁后, 他开始了漫游生活。他南游吴越, 北越齐赵, 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 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 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了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 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公元746年, 杜甫怀着经世济用的政治理想到长安试求官, 可是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无遗贤”的骗术, 使参加考试的人全部落榜。杜甫也遭其害, 困居长安达10年之久, 过着辛酸屈辱的流浪生活, 不幸的遭遇使他进一步认识到统治者的腐朽。由于安史之乱, 他携家人一道受冻挨饿, 避难流亡, 卷进了生活的底层。在沦陷区, 山河破碎之感甚深, 脱贼后, 又屡遭肃宗贬斥。灾难的时代, 震撼着诗人的心灵, 所写诗篇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诗人除在成都草堂三年多生活较稳定外, 其余漫长的岁月都是十分艰辛的。但诗人无论生活多么艰难, 身体多么衰残, 处境多么不利, 但始终念念不忘国家和人民, 政治热情、创作热情始终高涨。

学生像了解故事一样把握了上面的知识后, 再进入文本的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他们在学习《望岳》时就能明显感知这是杜甫的早期作品。青年时期的杜甫过着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 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教者请学生做一回诗人, 站在诗人的角度大声朗读全诗, 意气风发, 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流露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直抒胸臆, 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表现得淋漓尽致, 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春望》一诗, 根据对作者的背景了解和书下注释, 学生们充分发挥了想象, 脑海中立马浮现出国都沦陷, 城池残破, 虽然山河依旧, 但是乱草遍地, 林木苍苍, 满目凄然的情景。学生能够体会到诗人面对国都沦陷, 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当学生朗读这些诗句时, 表情是很凝重的。

对于《石壕吏》的理解, 教者引导学生扣住“有吏夜捉人”展开讨论。由于学生对诗人的写作背景已有所知, 把握自然水到渠成, 教者只是穿针引线而已。因此, 学生深入了解作家的生平身世、经历遭遇, 便能准确地把握作者不同时期的不同情怀。教者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描绘当时的场景, 充当诗词的主人进行绘声绘色的模拟表演, 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 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 学生们完全走进了诗的意境, 这样的学习学生是终生难忘的。

三、深入解读

叶圣陶曾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埃德加·富尔曾也曾说:“未来的文盲, 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那么在初中诗词教学中, 如何才能做到这样呢?笔者认为, 课前背景预习在初中语文诗词阅读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平时所说的诗词的“背景”, 就是指诗词中所写的人物或事件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诗词等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 是诗人真实情感的流露, 诗篇中的人物、事件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如果不了解诗篇所反映的时代的社会历史状况, 不了解诗人写作时的历史背景, 那就无法真正理解诗篇的思想意境。于丹老师在接受电台采访她如何对孩子教育时讲了件挺好玩的事, 她女儿在理解《春望》中“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时说, 杜甫生活的那儿发生了强烈地震, 国家都被震破啦。当然, 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 这得另当别论。“文章合为时而著, 诗歌合为事而作”, 脱离作品时代背景进行解读, 就难免造成对诗篇理解的不当甚至偏颇。如果学生连对诗人所想所感都缺乏基本的了解, 又怎么对作品联系现实有所感受呢, 可见, 诗词的背景教学是激起学生品读诗词兴趣的前提条件, 这也是课标提出的要求。

在语文教学中, 背景教学往往被大多数教师忽略, 甚至认为是在浪费时间。笔者认为, 其实不然。尤其在诗词教学中, 磨刀不误砍柴工, 《杜甫诗三首》的教学就是很好的实践。诗人每写一首诗篇, 都蕴涵着一定的思想感情, 这种感情往往与诗人所处的社会生活背景有关, 诗人在字里行间都会隐含时代特征, 是时代的真实写照。如果我们把诗人所处的时代与诗篇联系起来, 学生对诗人的当时生活环境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就会加深对诗人的印象, 对诗篇的思想内容也容易把握, 更能触类旁通, 做到叶老所说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再如学习南宋词人李清照的《武陵春》诗词时, 学生可利用课前时间, 通过辅导资料、网络媒体等途径, 了解词人的生平概况: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 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 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1127年, 靖康之变后, 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 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 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 在凄苦孤寂中度过晚年。因此,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 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 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她在少女、少妇时代的词作清新明丽,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表现词人少女时的欢快活泼,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也只不过是思夫的轻愁。她的后期作品和“愁”字分不开的, 从开始的情愁, 到家破人亡的家愁, 再到江山沦陷的国愁, 诗歌处处流露出这纷繁的愁绪。“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是词人内心悲歌的吟唱。学生了解了诗人的这些背景之后, 再去赏析初中课本中的《武陵春》、《醉花阴》等诗篇, 就能够做到得心应手, 真正地理解诗人的心声。

四、案例反思

一个读者如果不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 就会对诗篇产生各种误解。语文老师应该别具慧眼, 把时代背景摆在恰当的位置上, 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篇。纵观古今, 不论任何时代的诗人作家, 他们的每一首诗篇都是一个时代的折射, 呈现社会的某一层面的特征, 具有社会性。在教学中, 我们若能结合诗人所处的环境及思想状况去品味其作品, 有助于我们抓住诗篇的主旨, 在分析讲解诗篇时就容易抓住重点, 实现教学目标。

背景教学是初中诗词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在消除时代隔阂、帮助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等诸多方面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学生课前的背景学习使教师的教学充满活力、教学手段灵活多样, 从而带动了活力课堂的建设,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郑桂华.初中语文教师专业能力必修.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31.

[2]王其华.高效能语文教学5项修炼.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2:51-53.

古诗词三首 篇3

人教版语文学科第9册五年级《古诗词三首》

二、教材分析:

《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并不遥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情。三个地名是理解诗句的基础,“只隔”有助体会诗情,“绿”是谢谢用词的范例。《秋思》是叙事抒情,借助寄家书适当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临行又开封”是个教学生长点。如果说,王安石的乡愁是融于满目的春色之中,张籍的乡愁是肃杀的秋风引起,诗人纳兰性德所描写的关外将士的乡愁却是由北方的风雪勾起的。它融写景、叙事于一体,是一首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一程”、“一程”,“一更”、“一更”的理解有助加深诗歌意境的体会。“故园无此声”意味无穷,是个有力的生长点。

三、学情分析:

总体来说,学生比较喜欢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比较扎实,预习课文的习惯基本养成了。不足之处就是,上课回答问题不够主动,总是几个孩子在发言。情况值得关注。

第一课时

四、教学目标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五、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六、教学准备

课件

七、教学流程

(一)导入

(二)汇报自学

(三)总结延伸

(四)课堂总结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诗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瑰宝,今天又到了欣赏古诗的时间了,首先,让我们来进行背诗大赛。

今天来研究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回顾一下我们曾经学习古诗的方法。学生各抒己见。今天你就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来研究这首古诗

二、汇报自学

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1、重点词语绿

2、时句的意思

3、几个问题

(1)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只隔”呢?(2)体会明月何时照我还的用法

(3)作者这两句诗提到了三个地方之间的距离,他到底要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京口和钟山离得很近,这与作者有什么关系呢?”

三、总结延伸

1、熟读成诵

2、练习背诵

3、改写短文

4、你离开过家吗?你能体会思念家乡的滋味吗?用几句话写下来

四、课堂总结

学生自由谈本节课的收获。

九、板书设计

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 奉诏进京 春意浓 追问 明月何时还

十、课后反思

教学时,注重学生的想像和感悟,多读多品,读出情味,品出意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品读非常有滋有味。引导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感受诗人不同的心境。

十一、学习效果评价

十二、与以往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第二课时

四、教学目标

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通过三首诗词的对比学习和拓展,初步了解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

通过对三首古诗词的学习,体会作者对家乡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重难点

品味语言,积累并内化诗句,体会作者怀乡思亲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比体会三首诗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异同,感受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

六、教学准备

课件

七、教学流程

一、置境激情 导学体验

二、释疑诱情 精导探究

三、感悟固情 活练升华

八、教学过程

一、背诵、默写第一首古诗。

二、对比学习《秋思》《长相思》。

三、总结三首诗词,整理对比学习本课的思乡诗词。

九、板书设计

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 奉诏进京 春意浓 追问 明月何时还 秋思

客居洛阳 见秋风 寄写家书 意万重

十、课后反思

通过对比,感悟诗词表达意义上的不同,学习作者的表现手法,对于学生提高写作水平起着很大作用。诗词学生读的朗朗上口,但是在解读诗词时,学生还是畏惧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的自信心不够强。

十一、学习效果评价

5古诗词三首 篇4

备课人:吴小芬

本课教学总目标:

1.会写“洛,榆,畔,帐”四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等方法,感知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泊船瓜洲》,能够背诵、默写。

2.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作者推敲用词的认真态度,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运用所学的方法感受补充作品的情感。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古诗,积累语言,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乡情感,推敲诗句用词。教学准备:

了解诗人及与诗相关的情况。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导入: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杰出的诗人多如繁星,不胜枚举。而北宋的王安石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颗。谁来介绍一下王安石?

1.指名介绍。

教师适当补充。(幻灯片)2.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王安石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泊船瓜洲》(幻灯)

3.剖题

(1)这首诗是作者从江西出发,乘船经长江前往京城为官,途经——?(瓜洲)

简介瓜洲: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看地图:了解瓜洲、京口(江苏镇江)、钟山(南京)的实际位置。诗中所说的“水”就是——(长江)

(2)诗题中的“泊”我们在哪首诗中见过?在本诗题中何意?(3)理解题目的意思。

二、抓字眼,明诗意,悟诗情

过渡:此时诗人就在自己故乡不远的瓜洲,他写下这首诗,想说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这首诗。

1.初读诗歌,感知内容

a.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诗,读准字音,并想想这首诗的意思。b.指名读,正音:间、重、还 c.说说诗歌大致的意思。

2.指导阅读——抓字眼,明诗意,读中感悟

a.“间”什么意思?表示“隔开”的意思还可以组什么词? 隔开了什么?看图。(点击,链接幻灯5)

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哪儿呢?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一水)读一读,读出距离短。

b.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在哪里呢?

“数重山”表示山多还是少?(“数人”、“数日”何意?“数”何意?)还从哪里知道山很少?(抠住“只”。补充介绍,点击“京口”。)

读一读,读出路程近。c.齐读前两句,指名说诗意。

过渡:瓜洲和京口只隔着一条长江,离诗人的家乡钟山也不过隔着几座山而已,可以说,诗人身在瓜洲,已设计好回家的路线。可诗人虽然离家乡这样的近,他是否准备回到家乡呢?从哪里知道?(明月何时照我还)

d.“还”什么意思?说说这一句的意思。诗人在什么时候想到回家?(春风又绿江南岸)

读读看,读出诗人心中此时什么感受?(思家不能回的无奈)再读。

e.谁能把这首诗完整的意思说一说? f.谁能把整个作品读一读?

g.读完以后,你们知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三、指导欣赏——入诗境,悟诗情

过渡:究竟是什么触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呢?让我们走入诗人的环境,见诗人之所见,听诗人之所听,想诗人之所想,看看能不能与诗人产生共鸣。

1.引入情境,引导学生想象:

诗人此时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边会听到哪些声音?心中会想些什么?

2.体会用字的精妙,深入感悟诗情:

(1)而此时正是什么季节?诗人怎么说的?(春风又绿江南岸)(2)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就住在钟山附近,又正值春天,把我们所见到的春景告诉想家的诗人吧!

谁还能送首诗给诗人?

(3)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多美呀!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

意盎然的景象,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绿”,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其实,诗人曾用过“满”“到”“过”十几个字,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定为“绿”。诗人为何独独钟情于一个“绿”字呢?

指名谈看法,读出相应的感受。

教师交流自己的感受:(链接江南春图片)是啊!一个“绿”字不仅使我看到了满眼的绿色,成行的碧树,荡漾的春水,还让我看到了烂漫的桃花,各色的野花,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千古名句,读。

(5)春天来了,春风仅仅吹绿了“江南岸”?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从地理位置而言,江南春天固然早于江北,但也不可能一江分成两世界;因为诗人平生际遇、此时境况,使得诗人所思尽在江南,故心中只有江南春也。)

3.指导品读

(1)你们现在悟出了诗人的情感了吗?谁来读一读?

(2)要想读好诗,我们还要注意节奏,还要读出关键字。再读。4.小结:

作者在此地——瓜洲;此时——明月;此景——春;自然想到了——还;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光标引领说)

5.齐读

四、归纳学法,拓展学习1.总结全诗,归纳学法

我们了解了诗人王安石,理解了诗题的意思; 板书:知诗人,解诗题

通过抓住关键的字,理解了诗歌的内容; 板书:抓字眼,明诗意

最后通过体会作者的情境,领悟了诗人的感情; 板书:入诗境,悟诗情 这就是欣赏诗歌的方法。板书:欣赏诗歌

2.拓展阅读余光中《乡愁》

过渡:今天老师还要介绍一位漂泊海外的现代诗人——余光中。(1)教师简介余光中:

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就读于南京五中,高中毕业后选择了金陵大学。他的很多优秀作品表现出浓浓的思乡之情,就是因为《乡愁》一诗引起轰动,又被称之为“乡愁诗人”。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这篇作品(2)教师范读,帮助学生领悟 听老师读一读,看看自己有没有体会。(3)学生自读

通过自己读,听老师读,有什么感悟?

五、作业

1.背诵、默写《泊船瓜洲》;

2.除背默外,把你对这首诗的理解感悟与父母进行交流。板书设计: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第一句:瓜洲→京口→钟山思乡

一水间

数重山

之情第二句:又绿 照我还

欣赏诗歌 知诗人,解诗题 抓字眼,明诗意 入诗境,悟诗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秋思》。2.抓住关键词句,通过比较,体会作者思乡之情。3.积累其它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古诗,积累语言,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词句,通过比较,体会作者的思乡情感。教学准备:

了解诗人及与诗相关的情况。搜集其它表达思乡情感的古诗词。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把握主旨

1.复习《泊船瓜洲》,重温思乡情。

一水之隔,近在咫尺,偏不能还,不由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满大地,离家已久,思绪万千,不由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 2.明月千里寄相思,故乡,不管身处何时何地,你,都是我们心中永恒的家园。这节课,我们又将学习另外一首表达思乡情绪的诗。

3.自由读诗,要求读得正确、通顺。通过看注释,查资料,试着说说首诗的大概意思。

二、对话文本,入情入境 1.指名朗读古诗。

2.交流诗的大意,结合重点词随机点拨引导:(1)体悟“见”之萧瑟。

◇“见”什么意思?见到什么?(秋风)

◇看到“秋风”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秋高气爽,凉风习习,心旷神怡;秋叶纷纷,落红遍地,寂寥肃杀。)

◇秋风是没有形状的,难道真的看得见?“见秋风”,其实见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感受萧瑟冷清之氛围。)

◇唐代洛阳应该是何其的繁华,然而这一切诗人却视而不见,见到的,只是冷冷的秋风!

(2)想象“意”之万重。

◇“家书”是什么意思?古人说,家书抵万金,假如你给家中写信,会写些什么?

◇简介:张籍出身寒微。幼年家贫,年纪很小,就远离故乡,到二十五、六岁时,已经历了浪迹天涯的羁旅生活。常年四处奔波、漂泊异乡。他祖籍吴郡,后客居洛阳。

◇假如你就是诗人,就是远离故土思念家乡的诗人,你还会在家书中写些什么呢?

◇这么多的话想说,真可以说——千言万语,用诗中的话说,就是什么?(意万重)反复读“意万重”。

◇秋风落叶唤起思乡梦,小桥流水的故土啊,你是否已改变了容颜?有多少话,想对你们诉说——情感朗读前两句诗。

(3)品味“开”之内涵

◇“开封”是什么意思?(打开封好的信)什么时候“开封”?为什么当信快要送出的时候又“开封”?

◇“恐”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恐“说不尽”?(意万重、匆匆)说不尽什么?

◇你就是诗人,在这落红遍地的时节,给家乡的亲人写了一封家书。临发前,又将封好的信拆开,你当时心中会说什么?那一刻,你的神态,你的举止又怎样?——情感朗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你就是行人,你目睹了诗人这一奇怪举止,你会怎么说?这两人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情感朗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当家书终于“开封”之后,你能想像诗人又是怎么做的?(添上一笔,补上„„;重新合上,只字未动。)——情感朗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从这个“开”字,你读懂了什么?

三、诵读提炼,体悟感情

千言万语说不尽,千愁万绪难落笔,这正是——(学生齐读古诗)意万重,说不尽。情难理,又开封。这真是——(学生齐读古诗)这就是《秋思》,一个游子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情。(学生背诵全诗)板书设计:

秋思

[唐]张籍

见秋风意万重

思乡浓

说不尽又开封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长相思》。

2.抓住关键词句,通过对上阕和下阕两部分词的比较,体会作者思乡之情。3.积累其它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4.阅读贾岛推敲词句的故事,感受故人斟酌词句的认真态度。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古诗,积累语言,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教学难点:

比较上下两阕词,体会作者的思乡情感。教学准备:

了解诗人及与诗相关的情况。搜集其它表达思乡情感的古诗词。

一、初读古诗,了解诗人

1.你对纳兰性德有哪些了解?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清代词人,字容若,被誉为“清代第一词人”。康熙年间中进士,任乾清门侍卫,因此战争时也要出征。

2.把这首词读正确,读出词的韵味(指名读——全班读)(注意读准“聒”)ɡēnɡ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ɡuō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此无声。

二、品读词作,体会情感

1.《长相思》这首词和我们上学期所学的《忆江南》稍有不同,它由两部分组成,你能看出两部分分别是从哪到哪吗?怎么看出来的?

有的词只有一段,比如《忆江南》《竹枝词》。有的词有两段,就像我们所学的《长相思》,一般前一段称为“上阕”,后一段称为“下阕”。上下阕之间一般会空开两格作为标记。

2.比较读读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你有什么发现?(结构相同,意思相对)3.再读读整首词,上阕和下阕分别在说什么意思?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上阕:

a.体会到路程的漫长,行军的艰难:“山一程,水一程”(行军的路上跋山涉水。)——朗读

b.体会到出征队伍的庞大:“夜深千帐灯”(真的是“一千个帐篷”?不是,为了说明扎营的帐篷很多很多,也说明军队人数众多。)——朗读

“身向榆关那畔行”:将士们向着山海关外行进。(出关,抵抗外敌)4.抓意象,山水风雪行。a.说说“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的意思。(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b.想象“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的情景。

c.能用自己的词语形容“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吗?(千山万水、风雪交加)

d.指导朗读,通过回返复沓的朗读读出边塞军旅的千辛万苦。5.下阕:

a.作者“身体”行进在出征的路上,那么他的“心”呢?(思念着家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b.“聒碎乡心梦不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被这风雪声吵扰了,怎么也无法入睡。帐外是怎样的天气?(一晚上北风呼啸,风雪交加,天寒地冻„„)

作者睡不着仅仅是因为这风雪声吗?(更因为思念着家乡,安静的氛围更显 出了风雪声的聒耳)为什么他想到了家乡? c.“故园无此声”:家乡是没有这样的声音的。——品意蕴,故园无此声。

◇“此”是什么意思?“此声”是指什么声音?在什么情况下发出这样的声音?(随机点拨“千帐灯”、“聒”)这样的声音这样的情景会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顶顶帐篷,点点灯火,本该是多么豪迈多么壮观!然而长途跋涉之后,在这样一个野外宿营的寒夜里,却要听着寒风朔雪的嘈杂声,叫人怎能安然入睡?

◇“故园”指什么?“故园无此声”,故园没有什么声音?故园有什么?想像说话。

◇故园没有这样的风雪交加,故园不会这样的卧不成眠,故园不会这样的寒冷孤寂;故园,有的是宁静详和,有的是亲人关爱,有的是温暖舒适„„这一切的一切交织在一起,融成了一个字,一个包容作者此时心中一切所想所思的字,那就是——(学生齐“碎”。)带着心碎的感觉读下阕。

◇从这一个“碎”字,你读出了作者一颗怎样的心?

是啊,身在行军途中,吃住简单,天寒地冻,孤单寂寞,作者怎能不思念 温暖、宁静、祥和的“故园”呢?让我们一起来再读词的下阕。3.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词的大意。4.有感情的朗读全词。

三、对比延伸,升华情感。

1.回读《秋思》《长相思》这两首思乡诗词。2.体悟这两首诗词表达方法之妙。

(前者善于从寻常细节入手,刻画入微;后者善于将写景与叙事融于一体。最终目的都为抒情。)3.共读古诗

鸿雁传书,千言万语;夜宿边关,千辛万苦。山高水长隔不断我的思乡情,岁月流逝剪不断我的思乡情。——师生共同激情回顾《泊船瓜洲》,《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诵读两首古诗

乡愁,是游子心中难解的结;故乡,是游子心头永恒的家。多年以后,当我们离开家乡,远离故土,我们的心中,会情不自禁地涌起——再次激情诵读《秋思》、《长相思》。

四、比较异同:

自读词,说说《长相思》和前两首诗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表达的情感相同,都蕴含思乡之情。*不同:表达体裁不同:诗——词 写法不同:《泊船瓜洲》写景抒情。《秋思》叙事抒情。

《长相思》融写景叙事为一体。

引发乡愁的事物不同:《泊船瓜洲》满目春色和月亮

《秋思》肃杀的秋风

《长相思》北方的风雪

五、分层作业设计:

1.背诵三首诗词,并进行默写。

2.搜集的有关思乡的诗或词,并背诵下来。

3.选择《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深入读,仔细想,试着改编成一篇短文,想象要尽可能丰富一些。作业练习

4.填字练习。

(1)说说诗句中用得特别好的字,并说说为什么。春风又绿江南岸

红杏枝头春意闹(旺、浓、闹)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动、皱、拂)(2)填字练习:

春风吹()了树梢,吹()了小草,吹()了河水,吹()了花苞。()风送爽()风细雨()风拂面()风呼呼()风刺骨()风习习板书设计: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水——身已远

《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 篇5

本周进行了第二单元描写童年的儿童诗的语文教学,第一课便是《古诗三首》的教学。进入了五年级,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已经不再感到陌生,对于古诗的学习方法也不再感到生涩,于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采取了,以复习古诗的学习方法,从而引导学生自学、汇报的方式进行学习。

课堂伊始,我以童年的美好引入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自己童年时光的幸福和美好,激发学生探究一千多年前的儿童是怎样度过自己童年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课的教学。在学生初读古诗,互读古诗,提示容易出现错误的字的读音,并且落实重点生字“牧”“蓑”之后,我便引导学生复习古诗一般的学习方法。由于以往一直都在渗透古诗的学习方法,所以学生很自然就回忆起了: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这几个学习古诗的一般过程。于是我放手让学生按照方法进行自学。学生很快就儿童诗两首教学后记进入了学习的状态,由读到悟,在整个的自学过程中,学生不断抓住相应的字眼,品味到了古诗所传达的意境。有的同学从“三四”“一二”上下行文中的关联感悟到了,古诗的对仗关系。有的从“卧”字中体会了那种随心所欲的牧童生活。有的在“月明”体会到了古时候生活的静谧,儿童与自然的亲近。还有的,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他们的小脑瓜里就涌现出了学多不同的理解,迫不及待的希望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在汇报的过程中,更是精彩纷呈,充分展示了孩子们个性化阅读背后的个性化理解。他们往往从古诗的一个字入手就能体会到其中深蕴的意味,很轻松就将古代儿童那种自由自在的儿童生活体会的淋漓尽致。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对于朗读也就不费吹灰之力了,读得入情入静。并且在当堂就完成了古诗默写,教学效果非常好。

在教儿童诗童年学过后,我仔细反思了整个的教学过程,之所以取得了这样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中成功之处在于,教学的教学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地信任学生,学生也会充分地信任自己,从而产生课堂教学的朵朵美丽的火花。但是反思之于也发现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在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同时,教师的主导性在我的课堂似乎反映的不够。教学目标达成后,教师的深入挖掘仍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

2、《舟过安仁》以新奇的角度写渔童行舟过江,以伞作帆,张伞使风时天真、活泼的情景。对正在经历童年的孩子来说,童年故事应该是不陌生的。但是,诗中展现的童年故事,是穿越千年时空的。所以,教学中我利用他们的阅读期待,调动起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读在语文课堂中的作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读,然后让学儿童诗怎么写生谈谈自己在读中感悟到的,然后创设情境:我让孩子们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朗读,想象一下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再把想象到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可以适当的加入自己的想象,把短小的诗文变成一个优美的小短文,这是我课前的设计,可是真正实施到课堂中,却不尽人意。

课下我在反思自己,为什么想到了,可是到了实施的时候却有很多不足呢也许在一些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上自己有了一些转变,可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还没能真正的迈出那一步,作为一名教师,要想真正提高自己,成为研究型教师,就要勇敢的尝试,迈开自己的步子,新课程不能只是想在脑子里、记在心里,而是要用在课堂中

《古诗词三首》习题2 篇6

一、品味赏析

长 相 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词又叫,这一首分为两阕。

2、“榆关”指的是,从“一句可以看出作者是在行军途中。

3、“故园”指的是“故园无此声”中的“此声”是指诗中的,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4、“山一程,水一程”表示征途“风一更,雪一更”表示征途。

二、课外阅读

①树叶变黄了,又一个秋天来了。儿子就是去年的秋天离开家去远处闯荡,年轻的心总向往着那个精彩的世界,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而老人就象守巢的鸟儿,孩子和家人就是他的整个世界。

老人拿起信纸,给远方的孩子写信,脑子里闪动着孩子的音容笑貌。孩子是个有志向的孩子,他踌躇满志地离家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老人从来不想拖儿女的后腿。只要孩子有出息,哪怕不能经常见面,老人还是感到欣慰和自豪。老人在纸上写下“努力工作,事业顺利”,老人脸上露出笑容,他对孩子满怀信心,眼前出现孩子荣归故里的幻影。

有什么比孩子的健康快乐更重要呢?[]他一事无成,在外面撞得头破血流,家

[]永远是他的港湾,是他的归宿。老人在纸上写下“注意身体,工作不要太累”,想到孩子在外面打拼的艰难和不易,老人的脸上掠过一丝担忧,他在外面会不会受委屈、会不会想家?信笺上滴下一滴清泪。

信请同在城里工作的老乡带去,老乡在旁边等了很久,连声催促。老人用颤抖的手把浸满了关切、思念的信装进了信封,交到老乡的手里,②这时,一阵秋风吹过来,掀起老人头“等一等”,老人快步赶上带信的老乡,把刚封好的信拆开,在信的末尾加上一句:天冷了,记得加衣服。

1、根据你的理解,给短文加上一个适当的题目。

2、在短文中的[]里用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指出下面各据分别应用了那种修辞手法。

⑴ 老人就象守巢的鸟儿。()

⑵ 有什么比孩子的健康快乐更重要呢?()

4、短文所描绘的情景,使我想到了刚刚学过的唐代诗人张籍的《秋思》这首古诗:

5、比较短文和张籍的《秋思》内容上的不同之处。

本文主要是写;

而张籍的《秋思》主要是写。

6、想一想:加“~”的句子文中各起什么作用?

第①句:

第②句:

【参考答案】

一、1、长短句 上下

2、山海关夜深千帐灯

3、江南 风雪声思念家乡

4、遥远艰难

二、1、一封家书

2、即使也

3、比喻反问

4、略

5、父亲给身在外地的儿子写信游子给家里写信

6、(1)暗示儿子离家的时间长,交待了父亲给儿子写信的原因人临发又开封”铺垫。

5《古诗词三首》教案设计 篇7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的三首古诗词在内容上相互关联,都是写童年生活的。在设计时,把三首诗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学,体会其内容上的相似之处,感悟童年生活因环境的各异,表现出来的情趣也不同,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首先,让学生预习,教给学生预习方法:利用生字表,读通诗句;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了解背景;利用注释和字典初步了解诗句中字、词的含义。然后,用对比法进行教学,深入理解古诗词内容,通过创设情境,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情感。最后练笔延伸,把其中一首诗词改写成优美的短文,学以致用。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查找三位作者资料。(2)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熟读三首古诗词,自学生字词。(2)查找三位诗人的资料,了解词牌名。(3)搜集描写儿童的古诗句。课时安排

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创设情境: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童年》。

2.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请听《童年》。美妙的歌声唱响童年的快乐,童年,是人生最美好、最难忘的岁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三首古诗词,都是描写童年生活的,让我们跟随诗人再次去品味童年的幸福,去感受童年的快乐吧!请打开书22页,自由读《古诗词三首》,圈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板书课题:古诗词三首)设计意图:新课伊始,用美妙的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振奋情绪,由“童年”引入,巧妙地与本课三首描写童年生活的古诗词衔接,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原有的知识储备,又能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初读古诗,扫清字词

1.自由读三首古诗词,借助拼音读准诗句。

金星教育天猫专营店:http://esysjjxts.tmall.com/

客服电话: 400-885-1290/ 7 金星国际教育集团 金星教育原创资源·版权所有·禁止转载

2.指读三首古诗词,相机指导读正确。提示“乐”“亡”“剥”的读音。对比读一读,并对学生的质疑做出简要的解释。“亡”是古汉语中的读法,同今“无”。

比较下列多音字的读音:快乐——清平乐;剥落——剥莲蓬;亡羊补牢——亡赖。3.难字正音,引导学生读准:篙、棹、茅、檐、相、媚、翁、媪、亡赖、剥。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注意“蓑”字的写法。

4.再读古诗,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5.小组互相解疑,重点理解以下字词: 铺:铺开。弄:逗弄。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6.边读边想,从整体上感知诗词的大意。可按以下提示来思考:(1)三首诗词中分别写了几个孩子?是哪句诗中提到的?(2)诗词中的孩子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句诗中知道的? 7.交流对上面问题的思考。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自学为主,以读为主,在读中识字,在读中理解诗词大意。教师只是在关键之处设疑、提醒、解答,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三、朗读诗文,展现画面 1.练读三首诗词。

2.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三首诗词。

3.在《牧童》《舟过安仁》和《清平乐·村居》这三首诗词中,你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4.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此处的设计意在通过学生自读自悟学习古诗,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为深入理解古诗和体会作者的情感打基础。

四、作业布置,感情延伸 1.熟读诗词,有感情地背诵课文。2.搜集一些描写童年生活的古诗词。

设计意图:课外作业的设计是为了将本节课的知识和情感都延伸至课后,丰富积累,培

金星教育天猫专营店:http://esysjjxts.tmall.com/

客服电话: 400-885-1290/ 7 金星国际教育集团 金星教育原创资源·版权所有·禁止转载

养学生搜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回顾内容,谈话导入

指名背诵《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然后说一说这三首诗你最喜欢哪首,为什么喜欢。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新课,通过谈话,学生交流自己喜欢古诗词的原因,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为深入理解古诗词做铺垫。

二、品读诗文,理解体会

1.朗读古诗,小组内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讲每首诗词的意思。(1)在自学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三首诗词的意思。

(2)在小组交流后,针对理解的难点,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3)学生进行质疑,预设:

①“笛弄晚风”是笛声逗弄晚风吗? ②“怪生”是什么意思呢?

③“醉里”是说谁醉了?是作者还是老夫妻? „„

(4)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结合诗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对第一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弄”字给人的情趣感。

2.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讲每首诗词的意思,全班交流。

(《牧童》: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舟过安仁》: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清平乐〃村居》:一座小茅草屋就在长满青草的溪边。听见茅草屋里有人操着柔媚的南方口音带着醉意在互相说话取笑,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妻;再看看茅草屋外,老夫妻的大儿子在小溪的东面锄豆田里的杂草,二儿子正在编鸡笼子,调皮可爱的小儿子,趴在溪边剥着莲蓬,那憨稚之态格外让人喜欢。)3.交流感受,练习朗读。

金星教育天猫专营店:http://esysjjxts.tmall.com/

客服电话: 400-885-1290/ 7 金星国际教育集团 金星教育原创资源·版权所有·禁止转载

(1)以“诗中描述的儿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样?你觉得诗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的”为话题,引导学生读书感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2)全班交流。允许有自己的感受,对学生不正确的认识要恰当地进行引导。结合时代背景,既能体会到儿童生活的悠闲和有趣,又能体会到作者对这一切的审美情趣。当然也可以从当代儿童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既要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也要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

(3)结合自己的感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

朗读提示:《牧童》重在读出牧童生活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前两行要读出视觉上的宽阔和听觉上的美好。后两行要读出牧童吃饱后躺在月夜下的惬意。

《舟过安仁》重点要读出两个小孩子行为的有趣。

《清平乐·村居》要读出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乡村生活及人们平静的心态和最小的孩子的无忧无虑。

4.背诵三首古诗词。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以学生自学理解古诗词为主,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读思结合,熟读成诵。

三、对比阅读,感悟意境

1.比较三首诗词中的人物,谈谈自己更喜欢哪位诗人笔下的“顽童”,说出喜欢的理由。2.全班赛读诗词,读出诗人对童年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3.《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这三首诗词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读过之后你有怎样的感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悟和书中的插图,想象诗中呈现的情景,比较诗词中描述的孩子们童年生活的有趣。)设计意图:此处的设计意在通过对比教学,结合插图和学生自己的感悟,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内心情感,以学生为主体,在重点处稍加点拨,注重学生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课后延伸,丰富积累 1.背诵古诗词。

2.搜集表现童年生活的古诗,摘抄下来。

设计意图:背诵和搜集古诗,都是为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服务,丰富积累,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金星教育天猫专营店:http://esysjjxts.tmall.com/

客服电话: 400-885-1290/ 7 金星国际教育集团 金星教育原创资源·版权所有·禁止转载

第三课时

一、回忆旧知,引出新课 1.指名背诵三首古诗词。

2.课件出示《清平乐·村居》,提问: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什么表达出来的?

3.谈话:同学们,透过诗人的笔触,我们对古代儿童的生活有了一些了解。但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小小的镜头,只是无声的电影。如果这个镜头再放大一点,电影里的人物动起来,有了声音,有了色彩,那该多好啊!很多反映历史的电视电影,其实是几句话就能写完的事,可经过现代人的想象复原,就成了充满生活气息的有声有色的故事。能不能尝试着把你感兴趣的一首诗或词改写成一个故事,让诗词中的人物更加生活化,离我们更近呢?

设计意图:以旧引新,谈话激趣,在学生对词的大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和表达,为读写训练做铺垫。

二、启发想象,自编故事

1.启发学生对所学的三首古诗词中所描写的情景(或景物)进行想象,然后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或词,反复读,练习自编一个故事。

2.小组内交流自己编的故事,讲给他人听,听取他人的意见,口头修改。3.激发写作兴趣,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写故事。

4.选择相同的为一组,分别交流、评议,教师相机指导修改。5.在班级交流修改后的故事,师生评议。预设(一):《牧童》改写

晚风吹拂着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原野,伴随轻柔的晚风,飘来了牧童的笛声。听!近了,更近了,那笛声是那样婉转悠扬。原来是牧童在放牛。瞧,牛儿哞哞叫着,神情是那样满足;看,牧童神采飞扬,笑容是多么的灿烂!

夕阳西下,炊烟袅袅。牧童吃过晚饭,手握短笛,跑出家门。他一路跑着,笑着,眨眼的工夫,就来到了草场。不知何时,月亮已悄悄爬上了树梢。宁静的夜色里,嫩绿的小草不时地对着风儿点头,皎洁的月光洒在绿草上,它们像一个个小精灵一样,给大地增添了无数生机。周围那些高大挺拔的树木,像一列列卫兵一样,守卫着这片草地。牧童顾不上脱去蓑衣,就躺在了草丛里。他竖起耳朵仔细听着:风的沙沙声,虫儿的叫声,鸟儿的歌声„„好美妙的音乐会啊!连月亮和星星也在静静地倾听着。牧童仿佛也加入了这场音乐会,这和谐

金星教育天猫专营店:http://esysjjxts.tmall.com/

客服电话: 400-885-1290/ 7 金星国际教育集团 金星教育原创资源·版权所有·禁止转载 的音乐在草地上空飘荡着,飘荡着„„一直飘进了牧童的梦乡,原来牧童闭上眼睛睡得正香呢。

预设(二):《舟过安仁》改写

在鸟语花香的季节里,宋代诗人杨万里来到了美丽的小城安仁,寻找创作灵感。一天他坐在大船里,望着碧绿的小河出神,乡村小河的美景陶醉了他。忽然他听到小孩的欢声笑语,不禁向四周张望,发现在不远的河面上的一叶渔船上,坐着两个很可爱的小孩,一个穿红肚兜,机灵古怪;另一个稍大一点,穿着短衣短裤,在撑着船儿慢慢地前进。过了一会儿,船儿徐徐地停了下来,大一点的小孩收起竹篙,又停了船桨,船不动了。杨万里觉得很奇怪,心想:他们在干什么,难道是遇到了困难?刚要询问是何缘故,忽然发现另一个小孩撑起了油纸伞。杨大诗人更惊奇了,这大晴天的,他们撑伞干什么呢?遮阳吗?百思不得其解之余,便高喊着问他们:“你们张伞干什么呀?”小孩回答:“我们想省点力气,让风吹着伞,就能带着船儿走啦,嘻嘻!”杨万里这才恍然大悟,曰:“妙哉!”兴至高处,随口便作下了这首《舟过安仁》。

预设(三):《清平乐·村居》改写

午后的阳光暖暖的,我悠闲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不知不觉,眼前出现了一座小茅屋,虽然茅屋又低又小,但却阻挡不住那种特有的农村泥土气息,宁静而又和谐。

茅屋的前面是一条蜿蜒的小溪,溪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里快乐、自由地游玩嬉戏。小溪里,几朵盛开的莲花,在初成的莲蓬和碧绿荷叶的映衬下,显得别样的美丽。溪边长满了青青绿草,更衬托出这茅屋的低小。

就在这和谐静谧之中,却突然传来两个人说话取笑的声音,尤为清晰。循声细听,居然是从茅屋里传出来的。透过窗户仔细一看,哦,原来是一对鹤发童颜的老夫妻。也许是因为有什么高兴的事情吧,两个人正在兴致很浓的边喝着自家酿制的米酒,边用当地的语言热烈地交谈着,红扑扑的脸上带着笑容,那种幸福、快乐、满足的神情,让人羡慕。

与屋内的祥和相比,屋外早已是另外一番景象。三个儿子构成一幅绝美的图画:大儿子显然已经成人,戴着一顶大大的草帽,穿着短裤,正在小溪的东面锄豆田里的杂草;二儿子看起来也已经懂事,蹲在院子里,专心致志地编织着鸡笼子;最小的儿子,年龄还不大,正是贪玩的时候,也正是可爱的时候,此时,他正在用手剥着刚刚从溪中采来的几只莲蓬。他卧在溪边,一边调皮地逗着游鱼,一边剥着莲蓬,还不住地摇着小脚丫,真是可爱极了!

设计意图:在熟读和想象的基础上,通过改写小短文,既检测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又训

金星教育天猫专营店:http://esysjjxts.tmall.com/

客服电话: 400-885-1290/ 7 金星国际教育集团 金星教育原创资源·版权所有·禁止转载

练学生的表达和习作能力。

三、丰富积累,拓展阅读

1.交流已经背诵积累下来的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2.组织办一期关于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词手抄报。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是为了将本节课的知识和情感都延伸至课后,达到“课虽终,趣犹在”的目的,通过背诵积累素材,丰富学生的积累,拓宽视野。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整个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比教学,读中感悟,展示学生个性化阅读背后的个性理解。朗读、想象、感悟、读写结合,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对形成自主学习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

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进行对比阅读,结合图画,具体形象地再现古诗词的意境,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意境之美。

金星教育天猫专营店:http://esysjjxts.tmall.com/

古诗词三首说课-侯伟 篇8

临朐县辛寨镇初级中学附小 侯伟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古诗词三首》。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七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古诗词三首》包括《独坐敬亭山》《望 洞 庭》和《忆 江 南》。《独坐敬亭山》诗人李白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

诗人刘禹锡在《望 洞 庭》中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明月当空的夜晚,诗人经过洞庭湖,记下所见的景象。《忆 江 南》这首词是白居易离开杭州,回到洛阳以后怀念杭州时写了三首《忆江南》中的第一首,写出了对江南美景的喜爱之情。选编这三首古诗词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南方自然风光之美。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积累古诗词名句,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增加文化积淀。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古诗,也掌握了一些理解古诗的方法,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古诗的意思基本能理解。

根据四年级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及课程标准对古诗教学的要求,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通过读去感悟理解诗词的意思。通过多种形式的导读,以读促悟,对话入情,促使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诗人对话,达到明意、入境,培养想象能力和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在本学段有关古诗文的具体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象,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根据《2011年版新课标》对第二学段提出的古诗文阅读要求,结合古诗文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敬亭山”等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三是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过程与方法: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是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教学难点是品味诗句,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

三、说教学模式

诗歌的教学向来是个难点,我通过借鉴他人的做法,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和古诗词的特点,我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创设情境入诗境——理解词句想画面——吟诵诗词体诗情——拓展延伸。这样的四步走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古诗词教学。

四、教学设计

根据这四步走的教学模式,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是:

1.结合课文的插图,教师用优美动听的语言,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

2解决疑难字,粗通大意,激发阅读兴趣。读者要读出诗情必须进入诗的意境,必须发挥想象。诗词的意境给读者一个无垠广阔的想象空间,读者进入了就会浮想联翩,就会感动不已,就会酒不醉人人自醉。

两首古诗的比较教学。在这两首歌诗的比较学习中,让学生知道作者的心情不同,写作的角度不同,景色不同,即使都是江南的山水风光,给人的感觉也是不同的。

在《独坐敬亭山》这首诗中,“尽”和“闲”意蕴丰富,是理解《独坐敬亭山》诗情的关键。写“动”见“静”,以“动”衬“静,反复体味这种“静”,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望洞庭》中的“两相和”写出了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的景象。

《忆江南》教学中让学生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与同桌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诗句,想象画面,设计了让学生给喜欢的古诗词配画这个环节,把自己想象到的景色再现出来。为诗配画可以加深学生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意境,对他们的审美能力、理解能力、绘画能力都能得到锻炼,使感情得到升华。

3吟诵诗词体诗情。

在学生理解诗句,想象画面的基础上,紧密联系诗词的内容和体验作者的感情,来吟诵这三首古诗词。还可以配乐朗诵来体会诗人不同的心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采用“平长仄短,一字行腔”的诵读方式,激发学生像古人那样吟诵,引起学生的极大吟诵兴趣。

最后,我说一下写字指导。我会在田字格中范写五个生字,并且每一个字都做具体指导,注意提醒学生关键笔画的书写,学生练习时,我做巡视指导,用执笔歌和坐姿歌强调学生注意执笔姿势和坐姿。

4拓展延伸

推荐跟多本课诗人的其他作品,或者与本科古诗词内容相近的描写山水诗词 如李白的《望天门山》、王维的《鸟鸣涧》等等,以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目标。觉得我应该更努力地去大量阅读,不断积累。因为我知道,要带领学生走进诗的王国,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而这些正是教好古诗文的根本所在,今后我还要努力尽量把课上得朴实一些。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应该体现课文内容的核心,我的板书是:

第1课古诗词三首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板书简洁明了,一目了然。体现的却是古诗词学习方法的指导。

六、课堂评价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课文内容,本节课我主要从诵读和写字两个大方面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对于古诗的诵读,我通过个人读,小组赛读、齐读,个人背、开火车背、对背、齐背等方式进行评价,并当堂计入小组成绩。书写的评价,老师在学生书写式时边巡视边评价,注重从规范写字和写字姿势方面进行评价。

七、课程资源的开发。

无论哪一门课程,可供开发的资源都很多,语文的课程资源更是信手拈来,因为“留心处处皆文章”。

1.学生本身和他的生活环境就是开发不尽的课程资源。如课前和课后让学生充分搜集背诵过的古诗词。

2.课外书籍,我镇的校本教材《小学生古诗诵读篇目》语文主题阅读丛书,来引导学生诵读古诗词

上一篇:煤矿春节慰问信下一篇:以重阳节为主题的获奖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