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科总结201

2024-10-23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科总结201(共11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科总结201 篇1

东莞常平莱恩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总结

姓名: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对称平移旋转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1、21÷3=7,()是()的因数,()是()的倍数。

2、因数的特征: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

3、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和()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偶数:在自然数中,是()的数叫偶数(0也是偶数)。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

最小的偶数是(),最小的奇数是()。

4、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

5、2的倍数:个位上是()的数都是2的倍数。5的倍数:个位上是()或()的数,是5 的倍数。3的倍数: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1、表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叫做它们的表面积。

2、体积:物体所占()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和(),可以分别写成(),(),()。3、1立方米=()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立方厘米1升=()立方分米,1毫升=()立方厘米

4、长方体:棱长总和=表面积=体积=

5、正方体:棱长总和=表面积=体积=例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厘米,它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它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把()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例7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份的数;10

71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10102、a÷b=—,(b).3、分子比分母()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1。

分子比分母()或分子和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1或()1。

例分母是9的最简真分数有(),它们的和是()。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5、分子和分母(),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6、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的()分

数,叫做通分。

7、小数化成分数:小数表示的就是()、()、()„„的数,所以可以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化简。

分数化成小数: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直接写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要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

法保留几位小数。

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

2、分母不同的分数,要先()才能相加。

第六单元统计

1、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2、复式折线统计图,更方便地比较数据的变化情况。

家长签名: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科总结201 篇2

一、“趣”字贯穿其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调查研究也认为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在教学中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语文教学作为一门教学艺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五下第五单元“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的交流平台时,老师可以出示简短的文字来形容人物的性格特点,但不出现人物的名字让学生来猜本单元的人物。比如形容周瑜:他虽然聪明过人,智谋双全,但是阴险狡诈,妒贤忌能。这种形式让学生在读文字猜人物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回顾了这个单元中的人物性格特点。接着老师引导学生交流:这么多的人物,你最喜欢谁或最不喜欢谁,并说出理由。这时教师可以组织进行辩论,对同一人物提出不同的观点。有了之前老师出示的短文铺垫,学生交流起来便会抓住要点、滔滔不绝。不仅谈人物的性格特点,更会结合发生在这些人物身上的事例谈得形象具体、头头是道。回顾以上教学流程,最关键的便是找寻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点。

二、重在重组整合

“交流平台”是一种言语交流,它的内容不是孤立的,它与单元的每个内容板块都是密切相联的。教学中可以把单元内所有内容板块看成一个整体,处理时协调安排各板块的内容,找出最合理的结合点开展教学,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

(一)与单元目标照应

每个单元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板块组成,每个板块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编排设计紧扣语文学习重点,追求语文学习的整体效益。因此,“回顾·拓展”的教学目标要紧紧围绕单元教学目标,为单元教学的整体目标服务。

(二)与课文学习结合

“交流平台”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学习方法。如果在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学完后才去归纳,学习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如学完说明性主题的所有文章后再去看“交流平台”中的总结、提炼、尝试运用等,就显得太晚了。笔者认为教学中如能与课文学习相结合,在课文学习时有意识地加以总结、提炼,这样效果会更好。

(三)与口语交际结合

本册口语交际的训练重点是注重学生语言表达的条理性,能结合日常的生活进行口语的表达,在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这些目标的达成仅仅靠那么几节口语交际课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更多的可操作性的素材,使口语交际的目标顺利达成。“交流平台”就是很好的口语交际的训练平台。如果把每一次的交流都当成是一堂口语交际课,将交流平台与口语交际进行了有机的整合,整个过程体现了口语交际的内容由简单、表面,到比较深入、丰富的过程。

三、妙在梳理点拔

“交流平台”的教学,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梳理点拨。特别是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偏颇认识要积极引导与点拨,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

如:在教学五下第七单元“作家笔下的人”的交流平台时可以组织学生按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细节描写等进行分类。在学生谈到某一种描写手法时,要及时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的相关内容,重温那些最具代表性的句子、段落,引导学生进行交流,领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比如,当学生提到动作描写刻画“小嘎子”的形象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全班学生共同回顾这些句段: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通过回顾这些语段中的动作描写,小嘎子那顽皮机灵、好胜心强的个性便深深地烙在学生的心头,同时也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动作描写是人物个性的符号,是丰满人物形象的法宝。

接着教师便组织学生小组内讨论梳理并完成以下表格:

通过对本单元人物形象的梳理,不仅让人物形象又重回到学生的脑海中,更让学生深入地体会语言、动作、外貌、细节描写对于刻画人物形象的必要性,生动恰当的描写会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激荡心头。但是人物描写的方法往往是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结合在一起的,学生在交流时不能陷入单一描写方法的交流,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全局出发例谈一个人物,体会作者如何根据人物特点选择描写方法。

纵观以上教学流程,教师不仅总结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还结合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文章让他们谈体会,对单元重点进行了有效的拓展。此外,教师还适时地引导孩子尝试着运用某种表达情感的方式进行写作。这不仅提升了单元主题、知识点,更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摘要:“交流平台”承载的知识体系,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搭建了一个沟通的桥梁,是语文素养养成的重要途径。本文认为重视“交流平台”的有效教学,让教材中的“小模块”,发挥“大作用”,有着现实的教学意义。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科总结201 篇3

[摘 要] 《桥》这篇课文内涵丰厚,情节险象迭起,悬念暗藏潜伏,人物个性鲜活,结局豁然悲壮。教学设计时遵循课文的叙述特点,从山洪危急之势入手,再现危急,追求蓄势而发。借势入境,在险境中复活老支书个性,塑造老支书形象,实现顺势入境。在老支书与桥的联系中设疑,设疑解义,诠释文题内涵,升华学生情感。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注重势、境、情的融合,层层推进,随势而就,顺境而生,让学生视觉与情感在文本的客观图景中与作者的主观情思相碰撞,再现情境现场与人物形象,构建道法自然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 教学设计;随文蓄势;借势入境;融境释义

《桥》这篇课文以山洪暴发的情势为线索,紧扣“桥”的人文内涵,以迅猛的暴雨,狂飙的山洪,窄窄的木桥为事态场景。以人群惊慌地过桥为情境,抓住老支书指挥人群过桥脱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人物形象塑造,最后以老支书与儿子的牺牲为结局。故事题义内涵丰厚,情节险象迭起,悬念暗藏潜伏,人物个性鲜活,结局豁然悲壮。课文在表达手法上巧妙地在场景渲染中蓄势,在人物对比中塑造,在事态叙述中设伏,体现出势、境、情的统一。教学设计时遵循课文的叙述特点,以读为主线,以联想为主导,以体验为主轴,从山洪危急之势入手,再现危急,追求蓄势而发。借势入境,在险境中复活老支书个性,塑造老支书形象,实现顺势入境。在老支书与桥的联系中设疑,设疑解义,诠释文题内涵,升华学生情感。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构建随势而就,顺境而生,道法自然的教学风格。

一、在随文蓄势中感知课文

根据各种因素的相互影響在语言铺陈中随文蓄势,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在层层渲染中再现危急,既交待了事件发生的原因,又为后面人物的出现提供了富有情境感的背景。《桥》一文的前五个自然段中紧扣“危急”,从雨势之大、山洪之猛、人群之慌、桥窄之危四个角度进行蓄势。“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两尺多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造成“百多号人你拥我挤的疯狂与惊慌”。在山洪狂飙与人群惊慌之下,一句“窄窄的木桥”为危机埋下伏笔。形成危机相叠,势势相逼的场面,勾勒出危机四伏的客观环境。这种危急之势的铺陈与积蓄,在老支书指挥人群过桥时,又生动地烘托出老支书的坚毅、镇定、果敢的形象,体现出客观描述与主观烘托的统一。教学中,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遵循课文由远及近的叙述顺序,围绕危急之势,紧扣关键词、句,抓住雨势之大、水势之猛、慌势之乱、窄桥之危,让学生在初读中读懂文意,把握突发事件的形成要素。让学生在扣词扣句进行联想的基础上再读,读出画面。眼中有画,心可入境。在学生对语言描述的情境获得危急感悟的同时,进行再品读,采用多样化与个性的朗读,运用气息控制、节奏与声调变化等朗读方法的指导,品味中读出暴雨、洪水交织的声势感,读出事态发展的紧迫感,读出人群在灾难逼近时的恐慌感。依势推进,层层渲染,顺势而入,在朗读声中外化紧张之态,再现危急之势。

二、在借势入境中塑活形象

故事场景不仅仅是为了点明事件发生、发展的客观环境,同时也在追求表达手法的主观需要。人物传神的表情、语言、动作描写蕴含着人物鲜活的个性,只有在情境的烘托与渲染中去解读人物,才能让文学表现的人物个性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复活为丰满的人物形象。文章在描述老支书指挥群众时,着力从他的凝重和愤怒表情、不容置辩的话语、果敢有力的动作三方面,集中笔墨围绕老支书的鲜活个性,进行形象化的精神刻画,语言简洁明快,巧妙把老支书的鲜活个性与闪亮的党性浓缩在“他,像一座山”的形象化描述中。教学中,紧扣“他,像一座山”,联系人群之慌的情境,结合“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乱哄哄的人群……”的慌乱情势,从老支书站立桥头的姿势与神情中读懂老支书像大山一样无畏、沉稳的个性与党性;联系水势之猛的情境,结合“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的情境渲染,从他指挥人群过桥时的嘶哑喊话与冷冷的反驳中,读懂他像大山一样无私而博大的胸襟与党性;联系刻不容缓的危急情势,结合“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的紧迫情势,从他把儿子从人群中揪出的动作读懂他像大山一样威严而深沉的父性与党性。让学生在情境与情势中,从人物个性入手,读中联系情境,读中联想情势,读中人物比较,读中揣摩心理,把人物话语的焦虑与果断,人物神情的凝重与威严,人物动作的迅捷与有力等形象要素读活,由外向内,点滴积蓄,层层塑造,从感受人物形象走向感悟人物境界,从感受人物个性走向感悟人物党性,多维度地感悟“他,像一座大山”的深刻内涵,最终实现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复活的人物个性,体验出人物崇高的党性光芒,也为下一环节的融境释“桥”之义奠定基础。

三、在融境释义中升华内涵

象征是作家运用形象化的事物对情、义、理等抽象化的人文内涵进行形象化的诠释。如何在形象与抽象之间建立链接点,让学生从人物形象感悟人文抽象,实现顺理而明义,就成了教学的关键。《桥》这篇课文依托“桥”这一形象化事物,运用象征的手法,巧妙地借助老支书临危赴难、舍生取义的党员形象,构建出党与群众的生命之桥、联系之桥。由于“桥”的象征意义深刻,五年级学生缺乏对象征手法的感性认识,如何让学生在理解上从“窄窄的木桥”过渡到老支书用生命在党与群众之间架设“生命之桥”,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运用学生在感悟人物形象后形成对老支书的崇敬之心,直接碰撞悲壮性的结局——“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引发学生对老支书牺牲的悲痛之情,顺势创设问题:“群众成功脱险了,老支书和他的儿子却消失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中。在危难时刻,是什么让老支书选择群众,放弃了自己和儿子逃生的机会?”让学生结合文本信息和自己的阅读感悟畅所欲言。老师以“责任”作链接点,从老支书的选择代表党的选择,他的责任就是党的责任这一角度,顺势引导,实现老支书与党的结合。学生明白老支书代表着党形象之后,再次整合文中的句子,形成“突然,那木桥轰地塌了。只剩下一片白茫茫的世界”这一背景描述,以桥的不同意义作链接,再次创设问题: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中,窄窄的木桥轰然倒塌,但是另一座桥却在群众的心中高高架起。那么,群众心中的桥又是怎样的一座桥呢?激励学生再度思考。老师根据学生的感悟随机点拨、归纳,自然而然地从“窄窄的桥”过渡为视责任如泰山的“生命之桥”、党联系群众的“精神之桥”,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感悟。依托感悟,抓住“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的结尾,老师运用课堂语言进行情感渲染,如“为了群众,老支书永远离开了他们。如果你们是前来祭奠老支书的群众,此时此刻,你们定是泪流满面,百感交集,那么又会对老支书说些什么呢?”用写出群众的心里话作为小练笔,升华内涵,外化情感,实现读写结合。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语文教学设计时尊重文本,遵循作者的作品立意与表述方式,注重势、境、情的融合,层层推进,随势而就,顺境而生,让学生视觉与情感在文本的客观图景中与作者的主观情思相碰撞,再现情境现场与人物形象,构建道法自然的教学风格。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立体图形的识图。

教学设计:

一、出示课题,学习目标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和正方体的特征

三、学生看书,自学

四、效果检测

(一)长方体的特征。

①长方体有几个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②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棱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

③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小组讨论,然后完成p28的表格。

请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明确: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二)正方体特征。

对照长方体的特征学生自己研究正方体的特征。

学生讨论、归纳后,教师板书:正方体

面: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

顶:8个。

讨论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相同点: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

不同点: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

教师提问:看一看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否都有?试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五、巩固反馈:

1、量一量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说出每个面的长和宽是多少?

2、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

(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 )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五、课堂总结:

谁来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六、课后作业:

1、拿一个火柴盒,量一量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然后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2、完成p29的“做一做”。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相同点: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

不同点: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求长方体正方体棱长和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研究棱长和的计算。

教学重点:

1、长正方体的特征。

2、棱长和计算方法。

一、出示课题,学习目标

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研究棱长和的计算

二、计算:

1、小卖部要做一个长2.2米,宽40厘米,高80厘米的玻璃柜台,先要在柜台各边都安上角铁,这个柜台需要多少米角铁?

独立思考,列式计算,小组交流方法。

汇报:你是怎样想的?

长方体12条棱,分成3组,4个长、4个宽、4条高。

40厘米=0.4米 80厘米=0.8米

2.2×4+0.4×4+0.8×4还可以(2.2+0.4+0.8)×4

问:根据是什么?

2、为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工人叔叔要在工人俱乐部的四周装上彩灯(地面的四边不装)。已知工人俱乐部的长90厘米,宽55厘米,高20厘米,工人叔叔至少需要多长的彩灯线?

问:地面的四边不装,是指哪四条边不装?计算至少需要多长的彩灯线,是求几条边的长度和?

三、巩固练习:

1一个长方体的所有棱长和72厘米,已知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多少厘米?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篇5

17、a×a可以写作a·a或a ,a 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

18、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19、解方程原理: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20、10个数量关系式:

加法: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两一个加数

减法: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2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科总结201 篇6

一、试卷分析:

1、知识的覆盖全面,题型丰富,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的编排意图。

2、所考察的知识点非常灵活,较好地体现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试题的取材上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发学生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如:综合应用的几道解决问题,强调了应用题对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重要性,要求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

二、学生卷面分析:

这次考试考得很不理想,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比较肤浅,深感惭愧。从卷面上来分析,体现了以下几大特点:

1、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较好。但填空题的第2小题错误率高,学生对长方体的棱长和、表面积、体积概念的理解比较模糊、不透彻,第4小题,对于因数倍数有部分同学误解了题目的意思,尤其是按要求填数,大部分同学出错率较高。第6小题灵活性更大,有许多学生对于将两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粘和在一起组成一个长方体,不会求体积。

2、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

主要表现在学生对解决问题的部分题目完成的较差。如:第五题和第六题,有不少学生在分析题意时欠思考,对于题目没有理解清楚便解题,比较粗心大意。有的学生能理解题意,知道列式,但在计算方面失误多。题目与生活联系密切,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基本功是否扎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学生不能综合运用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来分析数学信啊息,达到准确列式计算的目的。

3、计算能力较差。

部分学生计算能力相对较弱,主要表现在解决问题里,算式列对,计算错误以及将计算结果后面的单位写错,将长度单位写成面积单位,将面积单位写成体积单位,对于单位概念的理解比较模糊。

4、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主要表现在做画图时,没有用到尺子或者三角板和铅笔,用随意画,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对于应用题的解题能力较弱。

大部分同学都没有统一单位之后再用公式解决问题,对于占地面积及求几个面的面积分析不清,理解混乱,失分比较多。

三、原因分析:

部分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不够,不能自觉、自主地学习。在遇到不懂得问题,也不闻不问,得过且过。甚至有些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哪些知识不懂,整天迷迷糊糊的。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有部分学生对于学习没兴趣,上课也不能专心听讲,课后又没自主学习,成绩很难提高。另外很多学生在家里的学习不自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回到家里只是完成当天的作业而已,谈不上预习、复习。学生考出这样的成绩,作为科任的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学生的学习未能及时跟踪追进,查漏补缺,没有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是我的不足。另外,由于上半学期的授课时间较紧迫,在教学中讲的比较快,巩固练习不够,复习时间不够,这也是导致本次考试成绩差的原因之一。

以上是对这次期中考试的情况总结。在下半学期里,我将吸取经验教训,根据上半学期所得的情况,制定各种有效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及时跟踪追进,了解其学习情况,因材施教。同时,虚心向其

他教师求教,学习经验,争取下半学期把成绩提上去。

四、改进具体措施:

1、加强新课标的学习,更新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得过程。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进而达到举一反

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2、教学中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让学生适当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接触一些开放性问题,改变数学教学过于追求“精确”、“唯一答案”的状况,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情感发展空间,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3、对于不同能力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在作业要求上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作出不同的级别,让各类学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往,不管学生学习成绩如何,都作了统一要求,以致于差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作业是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产生恶性循环,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生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4、加强评价机制。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要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语言评价,鼓励学生发言、提出问题;在批改作业时,要充分利用作业本进行师生交流,及时指出问题、及时予以评价;在课外,多与学生接触、沟通,建立感情。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科总结201 篇7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

教学内容:

轴对称、旋转、欣赏设计和一节数学游戏

三维目标:

1知识和技能: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2过程与方法:在经历图案变换的认知和探究过程,感知图形变换的现象,体验过程、想象、推理和分析的想象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图案,感觉图形世界的神奇。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中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进行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人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动手操作、体验思考和讨论交流的活动张来,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空间观念得到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在操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一课时

课题:轴对称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过程与方法:

经历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体积过程,体验观察、想象、分析和条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和发展课件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

重点难点:

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相互交流

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例题1:

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

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

二、课内练习。

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三、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四、练习:

1、课内练习一-----第1、2题。

2、课外作业:

板书设计:

轴对 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旋转

教学内容:教材第5~5页例3和例题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法与学法:

教法: 创设情境、质疑引导。

学法:观察思考、小组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现场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

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

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

而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旋转”。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

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

2、生活中的旋转:

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

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

3.学习例题3:

(1)与学生共同完成其中的一道题,余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

(2)对于有错误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讲评。

4.学习例题4:

(1)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旋转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

(2)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

(3)让学生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

(4)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并帮助学生订正。

5.课内练习:

2.第6页2题。

3.第9页4题、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旋转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

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科总结201 篇8

主备人:江燕平

审核人:吴英

副备人: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分数产生的原因。

2、使学生在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数单位的含义.一、自主学习

1、学生自学课本60页,了解分数的产生。

通过自学我们知道了,分数是古代的人们在(()和()时,(而产生的。

2、体会一个物体中的1/4。

① 分一分,涂色表示出一个正方形的1/4。

你是怎样做的?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说说。②找出一条线段中的1/4。

做好后,把你做的和同桌看看。、))

2、发现分数的产生。

从刚才的操作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二、合作探究:

1、体会一些物体中的1/4。

把这一盒糖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得多少?

2、进一步体会一些物体中的1/4。

动动脑筋,从8个或12棋子中找出1/4。以组为单位进行操作。小组汇报。

3、初步体会分数的意义。

通过开始的操作,我们从8个或12棋子中找出1/4,你们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4、了解单位“1”

5、概括分数的意义。

把下图中的12张笑脸分一分,以组为单位,创造出你们喜欢的分数。想想你们是怎样得到的,互相说说。(要求先写出自己喜欢的分数,再分一分)

三、达标检测:

1、独立完成课本62页做一做。

2、课本63页练习十一第1-3题。

四、总结和评价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科总结201 篇9

本单元主要是对学生对于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的一个综合考察,不仅包括了对概念的理解,同时更是对知识实际应用的一次综合考验,难易适中。

本单元共七个大题: 第一题:填空

错误率最高的几个特殊数字的识记如最小偶数错误率是最高的,在一个单一的寻找因数和倍数时问题不大,但是当把几个条件综合后问题就突显出来了,如一个数既是40的因数,又是10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很多学生都有写漏的现象,还有3个连续奇数其中一个是n,另外两个是()和(),许多学生没有认真审题或者是对奇数的理解不到位错误率极高

第二题:判断

对于概念理解不到位是做错这一题的最主要原因 第三题:选择

审题不认真,对100以内的质数表记的不牢固 第四题:把下列各数填在合适的方框里 写漏的问题最为突出,没有认真看题目 第五题:写数

对2、3、5的倍数特征掌握不牢 第六题:求数

方法没有掌握,如三个连续奇数或者偶数的和是多少?求这个数

第七题:解决问题

其实也就是倍数的问题,当这个数同时够几个数分时,一定是倍数,可是依旧也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方法,同时对于“至少”这个词没有认真去体会,因此错误比较高

改进措施:

1、加强概念的理解

2、熟悉2、3、5倍数的特征

3、注意对题目的分析,找到题目中的关键性词语,以便更好的解决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科总结201 篇10

上饶县第一小学

胡云富

一、概况分析

学习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2~13页。学习目标:

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2.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3.培养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学习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学法指导: 自读课本第12~13页,理解倍数与因数的意义。准备方格纸3张和水彩笔。

二、导学过程及评析

(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1.画出面积是12平方厘少的长方形。有几种画法?(要求:边长是整厘米数)

2.小组交流摆法。

3.请用算式表达你的摆法。

学生汇报:1×12=12,2×6=12,3×4=12。

[评析】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感受体验、交流探讨等活动,为探求新知提供知识铺垫,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与推理的数学方法]

(二)、问题引领,合作探究。

问题:

1、什么叫因数?什么叫倍数?

2、因数与倍数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学生活动:

1、: 观察3×4=12,并从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名称来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2、:练习

()和()是()的因数

()是()和()的倍数

3、:用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说说算式l×12=12,2×6=12的关系。

4、:观察因数和倍数的相互关系。揭示: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指的数是整数(一般不包括O)。

小组合作探究:

1、因为0.5×4=2,所以0.5和4是2的因数。2是0.5和4的倍数。

2、在“5×4=20”中,5和4是因数,20是倍数。

问题:如何求一个数的因数。学生活动:

1、写出乘积是20的所有乘法算式(提示:不出现小数)

2、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展示

3、教师引导小结恨纳方法

1×20=20 结论:1和20是20的因数 2×10=20 2和10是20的因数 4× 5=20 4和5是20的因数 20的因数有:1、2、4、5、10、20。

4、学生练习;

24的因数有(); 36的因数有();

[评析:学生围绕问题,探索写出20的所有因数的方法。既有自主探索、合作探究的空间,在方法上有所引导,避免了学生的盲目猜测。通过展示、比较不同的方法,发现了按顺序一对一对找的好方法,培养了有序思考的习惯,成功突破了教学难点。]

问题:怎样求一个数的倍数。

1、2的倍数有:()提示:从小到大写:

引导归纳方法: 参照方法:

2×1= 2 ; 2 ×4=8 2×7=14 2×2=4 ; 2 ×5 =10 2×8=16 2×3=6; 5 ×6=12 2×9=18 …… 2的倍数有:(2、4、6、8、10、12、14、18、…..)

2,练一练:3的倍数有:();从小到大写10个;

5的倍数有:()从小到大写10个;

50以内8的倍数有:()

[评析:由于有了有序思考的基础,求一个数的倍数水到渠成,本环节重在思考方法上的提升。培养学生类比的思想方法,提升角类旁通的学习能力]

(三)展示交流、知识共享。

问题:体验新知应用——举座位号起立游戏。

(1)学号是3的倍数的请起立。

(2)学号是5的倍数的请起立。

(3)学号是36的因数的请起立

问题: 通过学习,你还有什么其他发现?

学生汇报: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I,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它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评析:学生经历了寻求因数和倍数的策略的探索过程,这时放手让它们寻找和发现规律,应用知识,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归纳和实践能力]

(四)、整理知识,内化新知。

引导学生画知识结构图,整理所学知识。如:

(1)因数和倍数是相互的,不能单独存在。

(2)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应有序思考。

……..(五)、达标测评、巩固成果。1、5的倍数有(),6的倍数有()。从小到大写6个 2、12的因数有(),18的因数有()

3.判断。

(1)因为2×3=6,所以2和3是因数,6是倍数。

()

(2)因为0.5×2=1,所以1是0.5和2的倍数。

()

(3)一个数的倍数总比它的因数大。

()

[评析:本环节侧重巩固新知和发展学生思维。通过运算和辩析,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

教学设想

本课教学设计重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及合作交流,探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体验有序思考的重要性。

一、以学定教,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学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已朋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使合作学习成为知识不断提升、思维不断发展、情感不断丰富的过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使教师的教学有方向,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第一,把教材中的飞机图改为画面积一定的长方形,巩固了学生的旧有知识,降低了新知的学习难度。同时,由于画法的多样性,为学生的思维发展现提供了巨大空间。

第二:放手让每个同学找出20的所有因数,由于个人经验和思维的差异性,出现了不同的求解方法,但这些不同的方法却成为探索新知的资源,在比较不同的方法中提炼出较为简明的求解方法。

第三:在学生经过了求一个数与倍数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应用知识,发现规律。丰富了数学的学习主题。激发学生学习数的兴趣。

二、问题引领,让探索有方向。

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基石。从问题引入,学生为解决问题去思想,探讨,引发思维产生碰撞。让学生的探索更有方向性与针对性,探索前的适度引导正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效性。如:画积是12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教师提示面积等于长乘宽。求20的倍数时,提示写出积是20的所有乘法算式。写因数数要遵循从小到大列举的格式。

三、充分展示,激发信心 本节课中,课堂始终遵循这样一种过种:问题引出——学生独立思考——小组整合意见——小组代表展示汇报——教师适时点评——形成共识,共享成果。

整堂课,学生想象丰富、思维活跃、思考有序,参与率极高。整个学习过程是学生知识不断丰富、方法更加优化,能力不断提升、情感不断升华的过程。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科总结201 篇11

高雅洁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79-80页。学习目标:

1、理解两个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

3、学会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学具准备:若干张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格子纸;边长是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的小正方形;水彩笔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让学生和同桌说一说自己学号的因数。

2、学号是20(1、2、4、5、10、20等6人)的因数的同学起立,学号是16(1、2、4、8、16等5人)的同学起立,1、2、4号同学为什么起立两次?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王叔叔铺地情景图,导入新课。

同学们,王叔叔买了一套房子,正忙着装修,但他遇到了一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一个储藏室,地面长16分米,宽12分米如果用边长是整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把这个房间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

教师引导:谁能说说王叔叔对铺地砖有什么要求?

三、合作探讨,理解意义,学习方法。

1、演示课件,指导操作方法。

教师引导:这个房间长16分米,宽12分米如果用边长是整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把这个房间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学生回答自己的猜想)

教师引导:怎样验证你们的猜想呢?(学生提出自己的方法,教师评价,学生评价。)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先选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来摆摆看,有没有剩余。请看屏幕。(课件演示过程)

教师引导:长方形的长有没有剩余?长方形的宽有没有剩余? 教师质疑提出新学习目标:用其他的正方形来摆有没有剩余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摆一摆,算一算或用水彩笔在长方形纸上画一画,把出现的几种的情况记录下来,看看有几种不同的摆法。

(学生分组进行摆,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分组操作,发现规律。①学生操作。

学生在长方形纸上试画边长是2、3、4、5、6……厘米的正方形。②交流汇报。

(展示学生作品,教师评价,课件出示对应的幻灯片,演示铺地过程。)

教师引导:结合刚才的操作,我们发现,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厘米?为什么只选择边长是1、2、4厘米的正方形呢?

③观察发现。

教师引导:请大家认真观察我们摆的结果,这些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发现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和宽之间的关系。)

④得出结论。教师引导:要使长方形没有剩余,正方形的边长有怎样的要求?(学生得出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长、宽的公因数。)⑤明确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1)探讨抽象公因数的概念。

教师提问:16的因数有哪些?12的因数呢?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有哪些? 教师引导:1、2、4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谁能用比较简洁的话说一说,他们是16和12的什么数?

教师引导: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公因数?(2)用集合图表示

课件动态显示:用集合图的形式写出16和12的因数、公因数。(学生观察)

(3)认识最大公因数

教师提问:如果王叔叔想用最少的地砖铺地可以选择边长多少的地砖?

教师小结:4就是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板书: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4)今天我们通过解决王叔叔铺地的问题认识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我们今天探讨的课题就是最大公因数。(板书:最大公因数)⑥跟踪练习,深化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意义。

教师提问:如果现在让我们考虑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厘米的正方形”,还要用摆一摆、画一画吗?可以怎么办呢?

教师提问:如果解决“边长最大是几分米”呢?

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理解。

1、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1)教师引导:像刚才我们先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再从公因数中找最大公因数是我们求最大公因数的一般方法。现在你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出示例2:你还能找出18和27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吗?(生独立做,集体交流。)

哪个同学来说说你是怎么找的?(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并在比较中,学会择优。)

(2)“练习十五”第1题。

同学们刚才完成得不错,如果让你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有信心吗?

10和15的公因数 14和49的公因数 同学们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掌握的不错,下面我们尝试用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2、战队,我该站那儿呢? 学号是12的因数而不是18的因数的同学站左边,是18的因数而不是12的因数的同学站右边,是12和18公因数的站中间。

五、回顾反思,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给予积极评价)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怎样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学到了新知识,并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品味知识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六、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82页第2题任选四小题,第83页第6、7题。

七、板书:

最大公因数

上一篇:基建承包合同下一篇:一年级《小小的船》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