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语言增添色彩确定

2024-05-26

为语言增添色彩确定(通用6篇)

为语言增添色彩确定 篇1

给语言增添“亮丽”色彩

——从学生的作文、周记谈开去

当老师的最喜悦与最头痛的是同一件事,那就是批改学生的作文和周记。喜悦是因为可以读到那让人爽心悦目的佳作,谋篇布局充满新意,遣词造句更令人赞叹不已;头痛则是因为有的作文、周记,谋篇布局缺乏新意,语言苍白无力,且语句多谬误,令人目不忍 睹。语言就是这样“让我欢喜让我忧”。所 以我们要给语言增添“亮 丽”色彩,使我们的文章篇篇都是佳作。

我这里所说的“亮丽”并不就是说使语言多么优美,用词多么华丽,而是说让语言有文采,有感情,有情趣,能打动人,让读者产生共鸣。

平时我们在读书时,你能感受到人生的悲欢离合,感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领悟到深刻的道理,或沉醉于诗情画意,你或喜或悲,或 哭或笑,那么可见到语言的震撼人心的力量了。语言作为我们所掌握的最具灵性、最能展示人的内心、最能表达感情的工具,我们应该好好地掌握它,丰富它,使它充满 “亮丽”的色彩。那么,怎样的语言才算是“亮丽”的语言呢?如何使我们的语言更丰富、更具震撼力、更能打动人心呢?下面,我从我的教学实践中来谈 一谈我的看 法。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亮丽”语言的特征。先让我们看几个例子:

1、(春风)把小草从泥土中拽了出来,把柳树的嫩芽从干枝的缝隙中抽了出来; 把小鸟从温暖窝里揪了出来。

2、看着手表上的指针得意洋洋地跳了好几圈,我心急如焚。

3、幸福是一只淘气的小鸟,当你苦苦地寻觅或守望它时,殊不知它就悄悄地栖落在你肩头,只是由于你的左顾右盼而忽视了

它的存在。

这几个例子都是从学生的习作中选出来的,例1中的“拽”“抽”“揪”这几个动词用得形象生动,让春天具体了起来。例2中则把学生等待下课的焦急的心情刻划得淋漓尽致。例3则使幸福由抽象概念变得具体鲜明。看来学生在写作时还是很注意用词的,只是一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使语言亮丽起来的方法而已,由此观之,我们至少可以明确“亮丽”语言的几点特征,总括起来就是具体、生动、有情趣。明确了这一点,我们下面来探讨 一下如何使语言“亮丽”起来。

第一、用恰当的修辞和灵活多变的句式,可使语言形象生动。其实,这个方法是最常 用的,但最常 用的却最易出错,比如有一个学生写了这样一句话“河边的柳枝随微风的抚摸像少女般翩 翩—起舞。”初看这个句子似乎并没什么不恰当的地方,但细看“抚摸”一词用得不恰当,“抚摸”一般是指长辈 对晚辈的一种宠爱的表现,放在这个句子中就不恰当了,直接换成“轻拂 ”就好,这样和微风才相搭 配。再看一个句子,“柔嫩的枝条在风中摇曳,像爷爷的胡须。”这一句也是,初看文通字顺,细品则语意不畅,前面是“柔嫩的”,后面却又成了“爷爷的”,这显然极不和谐,若换成“像少女飘逸的秀发”则听起来和谐得多。

4、倾诉是感情交流的纽带,是情感连接的方式,倾诉是心灵创伤的补救剂。这个句子中比喻就用得极恰当,读起来朗朗上口。

在一堂作文辅导课中,我要求学生用这个方法以“树”为话题写一段话,学生写出了许多佳句:

5、树说:如果还有来生,我还要做一棵树。我这一生长得矮小瘦弱,下一生我要长得高大强壮;这一生我的树叶细如针尖,下一生我的树叶要宽大厚实;这一生我万古长青,下一生我只要度过四就好。所以,这一生我只是棵坚毅的松树,下一生我要是棵挺拔的白杨,驻扎在最广阔无垠、最烈日炎炎的边疆,用高万丈的树顶看着远方。

这是一棵树的自白,一棵树的心愿,或者这也正是一个热血沸腾的青年人的心愿?

6、它是春天的使者,大地的外衣,它孕育着青春的希望,赠送着大地的祝福,它笔直的干,油绿的叶,苍劲的根,无一不显示出它的个性,这就是人类的好朋友——树。

由于句式的灵活多变,这句话就充满了诗意。

7、零星点缀,明月别枝,就在这一片白沙的掩映之中,胡杨在沙峰上挺立,突兀的枝干,粗糙的树皮,更显出这位沙漠之英的久经风霜,不畏风沙摧残的伟岸和坚强。

这一句更显出一种阳刚之气。

这三个句子,各有特色,但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有一种昂然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体现了学生的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作文体现做人。

修辞的巧妙运用,能突出事物的主体特征,化抽象为具体,化模糊为清晰,状难写之物如在眼前,对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很有帮助,使语言更“亮丽”。

如果说这个方法使学生的语言亮丽动人,使语言诗意和谐,那么第二个方法呢?

第二、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使文章活泼有情趣。

有人说:幽默是一种艺术。是的,幽默有着强大的艺术魅力,它可化紧张为轻松,可化敌为友,可打破僵局,可娱乐家人和朋友。幽默可以展示你的智慧,施展你的才华,发挥你的口才。所以,无论生活中还是写作中,幽默都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写作中恰当运用一些幽默诙谐的俏皮话,不仅使文章生动活泼,更使人读起来有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这是一种享受。

有一个学生在描写老师拖堂时自己等待下课的焦虑心情这样写:

黑板上“方”的是中文,“圆”的是数字,字都认识,可我不明白它们为什么在一起,是在排队等饭吗?

连“字”都要排队等饭了,焦虑 的心可见一斑了。

8、这棵苹果树有着粗大的枝干和肥厚的叶片,它的根基如钳子般用力钳住地层深处的泥土,在收获的季节,树上总会挂满红艳艳的果实,于是,它骄傲地向人们展示:没有我牛顿就不可能永垂不朽。

想一想也对啊,牛顿如果不是恰巧坐在苹果树下,又恰巧有个苹果落下来砸了他的头,或许万有引力的发现就属于别人了。充满智慧的俏皮话使文章独具韵味,能展示作者独特的个性魅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第三、运用恰当的动词、形容 词、修饰语。

恰当的动词、形容 词、修饰语,往往使文章耐得住咀嚼。法国作家福楼拜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形容 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它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 一的句子、唯 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他所说的唯一也正是恰当,只是他所要求的更高而已。我们的学生虽不是大文豪,但也有自己的特色:

9、雨滴在地上砸出无数个箭头。

一个“砸”字写出了雨点的大、急。

10、雪山隐隐约约的从远处闪了出来。

一个“闪”字更显出了雪山的神秘。

11、一颗种子拨开泥土 钻了出来,张开只有几片绿叶的手臂伸了伸懒 腰。

“拨开”一词显示了生命力的强大。

12、树根紧紧地咬住泥土。

一“咬”字突显了生命的顽强。

13、它笔直的干,油绿的叶,苍劲的根,无一不显示它的个性。

这里,“笔直”“油绿”“苍劲”几个词语刻划了一个高大挺拔、生机盎然的树的形象。

14、河边的柳树伴着夏日的和风轻舞着,娇柔的枝条,优

美的曲线,婀娜的身段,翠绿的色彩,构成一幅 爽心悦目的水墨画。

“娇柔”、“优美”、“婀娜”、“翠绿”这几个形容词的使用,更使得柳树婀娜多姿,而如果去掉这几个词,则这一句话就干巴,没有色彩。

由以上几个例子来看,恰当使用动词、形容词、修饰语确实是使语言亮丽起来的一个极好的方法。我们有必要认真地去找到这“唯一的一个”,以使我们的语言更“亮丽”。

当然,找到这“唯 一的一个”,并不代表着可以重复使用它,因为,避免词语的重复、单调,也是取得生动效果的一个方法。例

15、登 上顶峰,我仿佛站在巨大的浪尖上飘浮着,脚下的绿浪在铺展,在起伏,在涌动,眼前白色的云在缭绕,在变幻,以奔腾。

“铺展”“起伏”“涌动”使山具有了动感,使绿色具有了形体,“缭绕”“变幻 ”“奔腾”写尽云的变幻莫测。写的是同一件事物,但用了不同的词,就使文章用词富 于变化,使事物从不同角度体现了不同的美,从而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

以上,我们探讨了几个使语言亮丽起来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几个方法,而使语言亮丽起来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化用他人词句,绘形绘声绘色,运用隐语,等等,而学生通过实践还可以发现更多的方法,我们期待着,通过运用各种方法,学生的语言能尽快地丰富起来,亮丽起来,出现更多的绿色作文。

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又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章的器具就是语言文字,因为它是描绘景物、塑造形象的唯一材料。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学会使用语言文字的技巧,力求使语言生动形象,亮丽,从而使我们的文章意味无穷,大放异彩。

为语言增添色彩确定 篇2

我以为应该“营造灵动的语言, 让作文文采飞扬”, 这是针对目前中学生写作现状开出的一剂良方。下面我就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让思想丰富语言

语言的锤炼, 决不是纯技巧性的, 光靠反复操作, 并不见得会取得显著效果。它负载着人的思想、情感、意识、心灵, 是活生生的、有生命力的。然而, 在记叙文中, 有不少学生文章的结尾采用议论收尾, 有的议论假、大、空, 有的议论写得太白, 语言表达到不了位。议论需要理性的思考, 思想深刻, 表达出来的主题才能深刻。所以, 在引导学生作文时, 教师要反复强调, 作文是自己的思想、情感、心灵的外现, 让我们用健康的人品, 表现出健康的文品, 让议论富有个性而又与众不同。要做到“我用我手写我心, 我用我心写作文”。

二、用阅读增厚底蕴

阅读是输入, 写作是输出。不输入, 何来输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 对我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宽广的, 我们在课内外阅读中, 接触大量的语文材料, 有利于我们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 丰富写作资源, 提高写作能力。

我们身边的语文课程资源极其丰富。除了书本、课堂、学校之外, 家庭和社会也是不可缺少的阅读训练的阵地。报纸、杂志、书籍、网络、电视、广播、标语、歌曲……各种活生生的语文信息就在我们身边,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百家讲坛》, 南京的《社会大广角》《法制现场》的生活透视风格, 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 文物古迹, 风俗人情, 国内外重要事件等这些都是可以开发利用的语文课程资源。在这个前提下, 我们写作时, 才有可能写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素材来。

三、懂方法灵活运用

1. 用词求活, 求新。

用词生动, 主要体现在动词、形容词与成语的运用上。在作文中我们所写的人物都是在活动着的, 动词用得好, 会给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

(1) 恰当运用动词。如学生作文。

今天有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要把油画挂在墙上, 原以为很简单的事情, 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挂上, 若不是大家合作, 估计事儿还办不成呢!

首先打墙钉, 随着锤头“铛, 铛, 铛”的几声, 钉子钉实了, 接下来便是挂画, 画很重, 因此要两个人托着, 再由我把绳子扣到钩子上, 看似简单实际难!由于看不见, 所以必须完全凭感觉操作, 我试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第三次, 我屏住了呼吸, 拽着绳子, 踮起脚, 使出吃奶的劲, 终于扣了上去!爸妈和我同时长呼了一口气。油画终于挂好了!这是全家的杰作啊!

文章中“屏住”“拽着”“踮起”“使出”“扣”一系列动词地准确运用, 使小作者的形象跃然纸上。

(2) 准确运用形容词、成语。如:

他50多岁了。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他战战兢兢取下眼镜, 用衣服的下摆随手擦了擦镜片。“嗯嗯……”他刚要讲话, 忽然想起了什么, 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了找, 又匆匆往口袋里掏了掏, 掏出了一盒火柴, 这才放心地“嗯嗯……”两声, 站直身子, 用特别响亮的声音说:“现在开始看老师做实验!”

……

文章中使用了“战战兢兢”、“手忙脚乱”、“随手”、“放心”、“特别响亮”等一系列形容词、成语, 为刻画老师的性格特征, 增添了亮色。

当然, 在选用词语时, 既要准确、恰当, 还要机智灵活。因为, 文采与遣词造句有关, 但是, 它不是文字游戏, 而是为了增加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容量。

2. 巧借修辞增亮色。

在行文中适当用一些修辞, 会使你的语言含蓄中透出华丽, 曲径中满含清幽, 似一根玉指, 轻拨读者的心弦。如:

母爱就像空气, 虽常被人忽视, 但总是无处不在, 不可或缺的。它充实着我们的生命, 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比喻)

不仅可以使用比喻, 其他如排比、反问、对偶、夸张等都可以。还可以灵活引用古诗文、名言警句、谚语、俗语、歌词等, 只要你肯用心, 任意挥手, 便是一种风景。

3. 句式对称显魅力。

什么是对称句?对称句, 指的是整句, 包括对偶句、连用四字短语及大体整齐的一组语句。使用对称句可以使语言富有张力, 极具表现力, 且意味隽永。但究竟怎样组织对称句呢? (1) 在构思对称句时, 应运用联想拓宽思路。每写一事物时, 想一想与之相反、相对或相同的其他事物, 这样便可打开思路。 (2) 在选定了相对事物后, 便可选用恰当的词语一一对应地去写其状态、特征等。选用词语时, 应尽量选用词性与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语。 (3) 对称句既可是句与句的对称, 也可是句子内部成分的对称。

在许多文学作品中, 在我们的教材中, 这样的例子, 不胜枚举。对称句的灵活运用使文句亮眼, 且熠熠生辉。

4. 细节描写抓人心。

在生活中, 细节决定成败。而在作文中, 细节却可以决定是否传神。如:

全班顿时安静下来, 前排某人又高唱了一句“无所谓, 有所谓”, 班上又肆无忌惮地吵嚷起来, 其中还不断夹杂着跺脚声、拍手声、敲桌声, 一时齐发, 百千齐作。虽人有百口, 口有百舌, 也不能名其一处也。英语老师被气得“几欲先走”。《这也是课堂》

这里的人物细节描写, 使读者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受。

生活中, 一个回眸的眼神, 一个温婉的微笑, 一个无意的举动, 一个模糊的背影……是否曾经让你久久难以忘怀, 那就写下来, 并辅之以动人的细节, 使之感人, 传神。

5. 提炼警句显深意。

警句的提炼, 凝聚了作者对社会、人生、世界的深刻认识, 有自己切身的体验、感悟, 其中流淌着作者的心血。

让我们相信, 简单也是一种美。当你会心一笑的时候, 简单的美就在你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罗仙丹————《简单的美》

文章如何做到文句有意蕴, 是指文句内涵的一种光泽, 一种气势, 它以自然流露为好, 返璞归真为上。要做到:我手写我心, 真情写作文。让阅卷教师感受到自己的脉搏在跳动, 心灵在飞翔。

关键词:思想,底蕴,方法,锤炼

参考文献

[1]梁衡.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2]现代名家诗词选

[3]学生作文案例

如何给语言增添“亮丽”的色彩 篇3

《中考考试说明》中对作文语言的要求有两个方面:最基本语言要通顺;在通顺上追求有文采。

孔子曰:“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因此,学生作文应从审美的角度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表达,去创造。

那么怎样才能使得学生的作文讲究文采,讲究美呢?也就是说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作文语言“亮丽”起来?我认为要想给学生作文语言增添“亮丽”的色彩,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合理选用形象的文字

朱自清的《背影》中最感人的片段:“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这一段之所以感人肺腑,除了深深的父子之情外,还有作者合理地选用了形象的文字。如“蹒跚”、“探”、“穿”、“攀”、“缩”、“倾”等动词的使用,写出了腿脚不灵便的父亲在临上车前努力想为儿子做点事的心理,写出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所以合理地选用形象的文字能给文章增添“亮丽”的色彩。平时作文教学要教会学生仔细观察,善于观察,合理选用恰当的词语来表达,这样文章才会生动形象,才有“亮丽”的色彩。

二、巧妙应用多种修辞手法

运用修辞手法是文章生动形象必不可少的手段,我们来分析《感悟历史》片段:“五千年的风雨,五千年的阳光,五千年的杀戮,五千年的辉煌。太阳创造了地球,地球创出了人类,而人类又将他百万年的历史浓缩在了这短短的五千年。从刀耕火种到原子能时代,人类从初生婴儿成长为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历史在青年的身后静静地躺着,青年迈开大步向前走着,偶尔会回过头来看看:历史的这条足迹弯弯曲曲地延伸着,延伸着。风沙遮住了它,然而,风沙磨灭不了它……历史,是一面透镜,它折射出了人的丑陋和崇高。历史,是一本教科书,它给我们以教训和启迪。历史,是一把筛子,它筛去了庸人,留下了永垂青史的伟人。历史,是一座灯塔,它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这一语段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悟,特别是排比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更有气势,读来让人感受极深。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给文章语言增添了不少“亮丽”的色彩。所以指导学生习作时,要让学生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以及运用修辞的妙处,这样学生写作时才能运用自如,文章才有文采。

三、灵活使用名言诗句

灵活使用名言诗句也能使文章增色不少。例如下面一段话:“把心儿打开,放阳光进来,你会觉得徐志摩的‘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的洒脫,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放,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低沉,苏轼‘大风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的旷达,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他们各有千秋。”这段话灵活地引用各种风格不同的诗句,使文章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读者读来朗朗上口且兴致盎然。这样的文章怎能不吸引读者的眼球呢?所以,平时教学要引导学生多积累各种诗句,在习作中才能灵活地引用,这样文章的语言才能“亮丽”起来。同时对名言警句的引用也能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除了以上几点,要想使学生的作文语言“亮丽”起来,还须做到下面几点:

1.具体化在文章中加入适当的描写,就能使人读起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2.精美化不在于“面”陈述的冗长,而在于“点”的精美(用一个词写活一个人物,用一个句子抓拍一个镜头,用一个细节揭示一种心理,用一段文字传递一腔情韵)。

3.个性化我们可运用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潮词汇,可对成语、俗语等进行巧妙的化用,这样的个性化语言往往能使文章熠熠生辉,光彩照人。

4.风趣化幽默必不可少,调侃必不可少,它是轻松的逗趣,谈笑间体现一种思想的深邃,它往往能够让人在忍俊不禁中咀嚼出语言的奇妙与灵动。

总之,祖国的语言是一眼永不枯竭的甘泉,可浇灌祖祖辈辈不息的生机;祖国的语言是一片永不休止的音符,可谱写优雅的动人乐章!亲爱的同学们,让你那饱含感情的笔,流淌出声情并茂、感人肺腑的亮丽语言来吧!

(责任编辑韦淑红)

时间为努力增添色彩作文 篇4

你是否担心过你的未来呢?叹息着自己的前途渺茫,一片黯淡无光。可你为之拼命努力了吗?你不努力改变现状,将来的生活必定如你所叹息的那样!

朋友曾对我说过:“如果你不能预知未来,那你就要努力把握现在,因为只有珍惜当下的点滴,你才不会让青春留下遗憾。”

前世千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世的相逢——青春。青春是多么重要啊,谁又会想让自己的青春留下遗憾呢?

当你做在课堂上,眼睛出神时,不妨想想“把握现在”这四个字。老师的讲课速度可不会因为你而放慢。当你写作业心情烦躁时,不妨多看看别人的奋斗故事,哪一个人的成功不是于“把握现在”息息相关的呢?

记得以前“颓废”过一段时间,上课发呆,看小说,写作业时不愿动脑,笔记潦潦草草。成绩呈下滑趋势。我总是在抱怨自己的未来渺茫,总是絮叨着自己的未来一片黯淡。那时的我不曾付出过努力。老师劝导我:“你不为你的未来付出努力,不好好把握现在,珍惜当下的时光,前途怎么会一片光明呢?”哦,仿佛领悟到了许多:上个应该专注,遇到困难动脑去解决,笔记认真做…最重要的是:努力把握现在!

越努力,越幸运。

拟个精彩题目,增添文章色彩 篇5

——谈谈怎样才能写好作文

俗话说:“木匠怕安门,学生怕作文。”确实,对于我们学生来说经历一番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的痛苦,好不容易拼凑了一篇作文,也只能得到老师差评。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一篇作文呢?今天就从四二班几个同学的习作入手,谈一谈这个问题,我认为,只要拟出独特的题目,就能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这几篇习作,都是同学们平时练习中的佳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窦元鹏的那篇《写给自己的信》,大家都知道,书信是人们相互交流所采取的一种形式,在平时的交流中,交流看法,发表观点,是一种两个人之间的交流,而给自己写信,这独特的构思确实很吸引人的眼光,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给自己写信呢?自己给自己写信又会说些什么呢?这一连串的疑问,回答清楚,既增添了文章的色彩,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的素材,因为有一个新颖的题目而使文章大放异彩。如介绍自己的家庭的一篇文章,取题目《瞧,我的一家子》;做自我介绍的文章,取《不小的,“小不点”》;把写一个不讲卫生引起的一系列事写成《西瓜皮事件》;写参加数学竞赛的过程,用了《数学竞赛四部曲》;交待标点的作用,用《标点符号的争吵》;写夏天景色的文章用《夏天的表情》。

多媒体为英语课堂教学增添色彩 篇6

一、活用多媒体, 创设交流情境

语言和情境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因为人们的交际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 而且形式所表示的意义也是由情境决定的.由此可知, 要发展能力, 就必须创设和模拟各种生动活泼的情境.在英语课堂中创设一定的情境, 使学生宛如置身于某种真实的环境之中, 才能使学生自然产生一种用语言表达感情的欲望, 才能打破课堂时空的界限, 化静为动, 化抽象为具体.在教学过程中, 我经常播放一些配图的原版英文歌曲、英文儿歌, 充分利用多媒体设计图画, 创设自然的情境环境,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兴趣.如在教字母时, 我又提供了M (麦当劳) 、KFC (肯德基) 、WC (厕所) 、P (停车场) 等录像场景, 使学生得感受英语的实用价值.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 使课堂容量最大化

中学的英语课堂不再是简单的口语训练或知识点讲解, 而是多元化的整合, 对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学习者在掌握基本语法的基础上, 能够进一步运用语言, 掌握阅读、理解、写作的能力.使用多媒体教学恰好能满足这一要求.学生们不但可以直接享用名校的课件, 老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炼教学重难点、辅以相关习题或例题, 从而扩大知识容量, 使教学在多层面、多形式和多感应三方面达到良好的组合, 让学生英语成绩有一个质的提高.传统的课堂教学, 教师讲解知识点、板书占用的时间太多, 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少, 因而教学效率低.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僵硬的课堂模式, 具有亲和力的界面, 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 展示最前沿、最丰富的知识, 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 达到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加快课堂节奏, 增加课堂信息容量, 加大语言输入量, 为每位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使用计算机将练习题、板书要点等设计编制成课件, 任意调用、重现, 可大大节省讲解和板书的时间, 为新材料的操练巩固“腾出了时间”.教师可以精讲多练, 加大课堂训练的密度, 提高训练的效率, 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 使课堂气氛自然轻松愉悦.

三、多媒体教学, 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化

学英语最难的是什么?背单词.利用多媒体, 可以使这一学生头疼的难题变得轻松起来.背诵要眼、口、耳、手等共同训练, 才会达到良好的效果.只背不写、只背不说、只背不用心去看都是不可取的, 而学生多犯这样的毛病.多媒体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把单词加上声音、图像、动画等, 使学生的感官充分调动起来, 记忆的效果会更好.

多媒体还能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到知识间的联系上, 而不是片断、孤立的个别点上, 学生运用高层次的思维技巧, 训练自己的认知策略, 增加“如何学习”的技能, 同时不断地进行自我评估, 调整策略的运用, 以防偏离学习目标.

四、多媒体教学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对于中学生而言, 英语教材中的单词显得抽象、难以掌握.这时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就能简单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如讲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时, 我举了一个例子:辨析go和goes两个单词.我是用Lusterware来处理这个教材的.随着“咚咚”乐声的响起, 一个男孩跑了上来, 说了一句话:“I go to school on foot.”继而音乐再度响起, 一个女孩飘然而至, 指着男孩说:“He goes to school on foot.”.这样生动有趣、直观明了的画面, 不但避免了枯燥的说理, 而且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这两个单词的区别.接下来我请学生根据这一规则辨析一下:live和lives, teach和teaches, watch和watches, read和reads.学生顺利地解决了这一任务.等学生熟练了这一规则后, 我利用多媒体请学生动手操作, 将正确的词填入相应的句子里.如果填写正确, 电脑将会夸奖你, 如果填错了, 电脑也会激励你继续努力.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也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本课的重点.

五、合理运用多媒体, 为教学提供优质服务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借助多媒体诱发学生的情感活动, 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全身心地、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对课堂信息的每一种反应, 并积极做出相应的对答, 使学生受到感染和启示.需要强调的是, 在英语教学中虽然可以用多媒体来代替板书, 但毕竟没有教师手把手教来得亲切、自然.现代教学手段必须服从于教师, 服从于教学需要, 以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充分、更准确、更恰当地发挥辅助作用.而教师在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为己所用的同时, 不能忘记自己的主导作用.

上一篇:秋雨作文571字_初三优秀学生作文_初三作文下一篇:淤地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