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专业年度工作总结(共14篇)
地质专业年度工作总结 篇1
市国土资源局:
汛期地质灾害值班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一项日常化工作,也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项重要措施,是群测群防网络的枢纽。我局领导高度重视,于汛期前召开了专题会议,对汛期值班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确保了领导、人员、保障、制度四到位,同时还安排部署了全县的.地质灾害应急值守工作。现将今年值班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配置值班干部力量
从5月1日起,我局就进入地质灾害汛期应急值守值班状态,抽调6名局领导和6名工作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同志参与地质灾害值班,局主要领导为值班总负责,其他领导分别带班。今年值班人员以地质环境监测站人员分3组进行不间断值守,确定专车为值班车辆。另外局机关成立了60余人的应急抢险队伍,要求抢险队伍24小时保持电话畅通,如发生灾险情立即出动。
二、灵通讯息,确保信息传达
值班期间,实时与气象部门和防汛办联系沟通,及时掌握天气信息,提前将降雨天气信息和领导批示及时传达到各镇(街道办)、各有关部门及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遇极端天气,督导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人加密监测,随时掌握隐患点变化情况,督促各镇(街道办)、各所把各项预防措施落实到位。严格执行各镇地质灾害点“零报告”制度,同时将每日的地质灾害值班情况通过省地质环境监测网进行网上直报,做到预警及时、信息传达准确,切实发挥了值班工作的中枢作用。
三、严格制度,完成了汛期值班的各项工作。
汛期值班从5月1日至9月30日结束,共153天。值班人员都能自觉遵守各项值班制度,认真接打、记录每个电话,及时准确的传达每个信息。未出现脱岗、擅自离岗等现象。
值班期间,我局电话通知各镇(街道办)、各所汛期信息、各级领导批示要求13次,在降雨和强降雨期间抽查重大地质隐患点监测人值班情况600余次,抽查各镇、各所、各战区值班情况140余次,地质灾害联系群内传达预警信息及下发通知10余次。向全县监测人发送降雨和重要信息提示短信16000余条。
目前,汛期地质灾害值班已结束,我局已发文要求各镇(街道办)继续做好非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和应急值守工作,并向全县发布县级地质灾害非汛期值班电话(xxx)。全面做好非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专业年度工作总结 篇2
1 煤炭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存在的问题
煤炭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年度考核的主要目的, 就是全面掌握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实际情况, 帮助技术人员找寻自身存在的众多不足之处。但是年度考核工作在实际落实中, 会受到众多不利因素的影响, 不能将考核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全面体现出来。煤炭企业需要对年度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便于相关人员有针对性地对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进行完善。
1.1 重视程度不够煤炭企业管理人员更多的是关注企业能够获得的经济效益,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并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 在思想上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即使一些煤炭企业对于年度考核有所落实, 但是也只是趋于形式, 考核保管不严, 考核内容不全面, 需要在日后的工作中对其不断进行改进。
1.2 忽视了考核的真正目的很多煤炭企业年度考核主要是通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工作总结和汇报, 然后通过企业领导人员进行审核, 最终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选, 其中会受到人际关系的影响, 考核的真实性也会受到质疑。专业技术人员在对总结报告进行编制的过程中, 会与他人进行协商, 不能将专业技术人员年度工作的实际情况真实、全面的呈现。年度考核不仅是为了让专业技术人员对年度工作情况进行总结, 同时也是为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给予表彰和肯定, 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薄弱环节进行优化。但是在考核工作实际落实过程中, 煤炭企业管理人员更多的是关注专业技术人员能够为企业创造的财富, 没能更深层次地挖掘考核结果具有的价值, 让专业技术人员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 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也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1.3 激励机制不健全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与煤炭企业技术创新, 以及稳定运行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煤炭企业如果不重视激励制度的落实, 不能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相应的发展空间, 最终必定会导致人才的流失。但是对于煤炭企业而言, 年度考核机制与激励制度落实是有一定影响的, 如果工作态度积极, 为企业发展有杰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 不能在精神世界和物质追求方面得到满足, 那么专业技术人员的归属感也会削减, 最终失去继续任职的理念。企业管理人员没有创建平等、和谐的竞争环境, 其中总是掺杂着人情因素, 煤炭企业激励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健全和完善。
2 提升煤炭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的有效对策
2.1 提升重视程度煤炭企业领导人员必须要明确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的重要意义, 注重考核工作的实际落实, 更深层次地挖掘考核结果具有的价值。领导人员在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工作落实过程中, 不能掺杂任何的人情, 必须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实行透明化管理。要广泛地采集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应用民主票选的形式, 严格地保障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结果的真实性、有效性。煤炭企业可以建立信访制度, 专业技术人员可以针对年度考核中存在的众多问题, 匿名反馈给领导人员。这样才能使得考核体系得到煤炭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认可, 为促进煤炭企业长久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2 制定科学的考核程序煤炭企业领导层次需要下达指导文件, 要求企业各个部门设置考核小组, 在部门内部进行民主测评。各个部门在测评结束后, 需要将结果反馈给煤炭企业的领导层次, 领导人员对考核结果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并且依据相关的考核标准, 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结果进行评判, 给予一定的指导意见。对于考核成绩优异的专业技术人员, 需要在企业内部进行公示表扬。还需要将考核结果纳入工作人员的档案中, 便于加强煤炭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考核小组的负责人员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情况需要进行全面了解, 考核内容也要全面。不仅需要考核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职责的履行, 还需要考虑创新能力的发挥, 以及职业道德素质。将所有的考核内容进行有效汇总, 最终确定专业技术人员的年度考核结果, 使得年度考核程序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真实、全面呈现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
2.3 对激励机制进行健全和完善煤炭企业需要将年度考核结果充分利用起来, 对于工作态度积极, 岗位行为出色的专业技术人员需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表现较差, 考核成绩较低的专业技术人员需要给予一定的惩罚。引导煤炭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树立危机意识, 坚持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 从而全面地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从岗位晋升、薪资待遇、带薪假期等众多方面给予员工奖励, 从而增强专业技术人员对于煤炭企业的归属感, 使得专业技术人员的价值可以良好体现。
3 结语
煤炭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 对于促进煤炭企业长久持续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煤炭企业对其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积极的找寻年度考核工作落实中存在的不良问题, 应用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对于年度考核工作落实, 需要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使得考核体系可以得到专业技术人员的认可。对考核程序不断的进行优化, 对考核内容进行扩充, 全面的呈现年度考核工作落实的重要意义。注重考核结果的应用, 对激励机制进行完善, 从而增强专业技术人员的企业归属感, 促进煤炭企业长久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忠.对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制度的设想[J].经营管理者, 2015 (31) :87.
[2]刘志华, 董双丽.用制度管人胜过人管人——浅谈单位制度化管理的重要性[J].中国商贸, 2014 (31) :94.
地质专业年度工作总结 篇3
十大地质科技进展是:提出冰期—间冰期印度夏季风动力学,大油气区成藏理论、物探技术创新与储量快速增长,时间域固定翼航空电磁勘查系统研发,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山东省胶西北金矿集中区深部大型—超大型金矿找矿与成矿模式研究,我国钾盐找矿规律新认识和进展,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埃迪卡拉纪早期“蓝田生物群”,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富集规律与分布预测,华南中生代构造变形序列与动力学分析。
十大地质找矿成果是: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泽当矿田铜多金属矿普查,云南省鹤庆北衙多金属矿详查(四期),内蒙古二连盆地努和廷铀矿床详查及外围评价,贵州省开阳磷矿洋水矿区东翼深部普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勘探新突破,川东北海相勘探元坝勘探子项目,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车家渠—五连寨子—杭东地段煤炭普查,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铁矿接替资源勘查,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斑岩型钼矿详查,“中电投几内亚共和国3650号矿区铝土矿勘探”项目。
(中国地质学会)
地质专业年度工作总结 篇4
通过这一年的努力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为目标,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全面提升,现将今年我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校长作为本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部署、抓落实,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加强防灾措施落实,提高应急能力,力争使我校安全度汛。一旦学校发生地质灾害险情、灾情,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并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启动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完善防治措施,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各项制度。
我校要根据学校所处地域的地质环境特点,制订出本校的《地质灾害防范方案》,提出本学校的灾害危险点,隐患点的具体防范措施,落实巡查、报告的具体部门和责任人,确定避灾方案和紧急疏散路线。要成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及应急领导小组,按照本校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职责分工,指挥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努力做到灾情险情发现及时,防灾救灾措施得力,把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责任制落到实处,力争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我校建立了地质灾害防灾责任制,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预案、有巡查,层层落实责任制,把防灾责任制贯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全过程。如因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发生地质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相关规定,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汛期是突发地质灾害的高发期。在汛期我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设置专门值班电话,做到责任到人、值班到位。
建立汛期“三查”制度。即汛前排查、汛期巡查、汛后核查,对排查结果记录备案。
建立地质灾害信息报告制度。我校严格执行地质灾害信息报告制度,同时做好地质灾害的巡查、应急防治及续报工作,对发生的地质灾害险情、灾情等要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三)加强监测巡查,切实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禁止爆破、削坡、进行工程建设以及从事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我校经常组织人员对学校及周边地质灾害危险区(段)和隐患区(段)的监测、巡查,发现险情要及时组织在校师生避险转移,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四)、做好宣传,完善制度
我们在汛期前、中都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加强地质 灾害防治工作的目的、意义和要求。特别是“4.22”世界地球日,我们围绕“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的主题,采取电视字幕、黑板报、主题班会、知识讲座、手抄报、小手牵大手等方式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哓,重点防御区要做到人人明白。
建立了《地质灾害值班制度》、《地质灾害巡查制度》、《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并张贴上墙。到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检查,要求地质灾害重点防预区建立了相关制度、防灾预案、监测记录;地质灾害危险处建立了警示标志,做好群测群防,使地质灾害防患于未然。
兴义市丰都街道办事处丰都中心小学
地质专业总结 篇5
一、2011年地质工作总结
1、本编制并下发了《地质异常情况汇报及管理制度》和《阜生煤业有限公司地质保障体系运行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2、深入现场,认真搞好了矿井各工作面地质素描图和地质编录。主要完成了1106旧切眼、专用回风巷Ⅰ段、1106运巷、1106风巷、专用回风巷Ⅳ段和1107回采工作面等出现地质异常情况的素描及分析工作。
本主要探明了DF2、F3、F4正断层和X5、X6、X7、X8四个陷落柱,有效的指导了安全生产。
3、根据采掘衔接,及时、准确的编制本施工巷道掘进地质说明书,为巷道设计和采掘作业规程的编制提供地质依据。主要编制了1109风巷、1109运巷、1109瓦排巷、1109高抽巷、1106工作面所有巷道、专用回风巷、一采区上仓胶带巷、一采区轨道斜巷等掘进巷道的地质说明书。
4、根据采掘衔接计划,编制了地质、水情水害预报和季度预报,并在每月月初及时对各掘进巷道下达地质、水情水害预报通知单,对有构造区及有水患威胁的工作面要及时下达临时性地质、水情水害预报通知单;对存在揭煤的巷道,在预计揭煤50m前在调度会对揭煤具体事项进行通报,并于通风部沟通,及时编制揭煤措施。
5、本主要根据井下实际测量情况,在原有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
6、对本回采结束的1107工作面编制并审批了采后总结。
7、组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评审工作并取得了批文。
8、完成矿井核查报告的评审工作,并取得批文。
9、继续开展并完成地质保护及治理恢复方案工程项目。
二、2012年地质工作计划
1、建立健全矿井地质各种制度、管理办法及台账。
2、深入现场,认真搞好矿井各工作面地质素描图和地质编录。原始资料的记录必须要有正规的专用记录本,记录本类容齐全,字迹、草图清晰,数字无涂改。地质记录本上反映的情况要符合《矿井地质规程》的要求。
3、根据采掘衔接,及时、准确的编制本施工巷道地质说明书和采区地质说明书,确保采区设计和采掘作业规程的编制需要。
4、根据采掘衔接计划,及时编制2012年准备施工巷道的地质、水情水害预报、季度预报,每月月初按时对各掘进巷道下达地质、水情水害预报通知单,对有构造区及有水患威胁的工作面要及时下达临时性地质、水情水害预报通知单;对存在揭煤的巷道,应在预计揭煤50m前在调度会对揭煤具体事项进行通报,并于通风部沟通,及时编制揭煤措施。
矿山地质专业技术工作小结 篇6
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四队肖凯
本人2010年7月本科毕业于中北大学,之后进入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四队并被分配至下属的金丰矿业有限公司从事矿井地质工作。现对一年以来个人在专业技术工作方面进行一个小结。
2010年7月进入本单位后,本人一直在矿山从事矿井地质工作。一年以来,我始终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地质技术员为要求,努力钻研专业技术,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工作实际,使自己在工作中不断地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完成了从刚毕业的大学生向一个真正合格的技术人员的转变。工作期间我主动向领导及同事请教地质和采矿方面的知识,努力使采矿和地质相结合,使自己成为适合矿山工作的地质人员。
我从事的矿井地质和井下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方面:负责有关地质技术的组织管理工作:经常深入井下现场收集勘探和采掘工作面的地质资料,掌握井下地质情况,汇编原始地质编录和钻孔编录,对井下编录资料进行整理,及时汇报各种相关地质情况;面向生产深入现场调查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过去的一年,作为一名地质技术员,我按照生产的需要很好地完成了以下各项具体工作:
1、生产探矿:过去的一年中,在地质探矿的基础上为满足开采和继续开拓延伸的需要,为进一步探明矿体特征以及储量升级所开掘各种坑探工程和钻探工程。为矿山的开采和指导施工提供详细的地质依据。通过生产探矿的设计,原始编录、综合编录、取样等一系列的工作,曾提交了60中段12-20线、20中段8-16线,-20中段34-36线等生产探矿资料。
2、储量核实:考察整个矿区,运用AutoCAD、MAPGIS等软件负责了储量核实工作,并且参与了储量核实报告的编写。在整个考察及储量报告的编写过程中学到了不少东西。
3、深部及外围探矿:进一步探明边部、深部的小矿体,配合工程师加强外围探矿。为满足矿山的生产和发展的需求,不断扩大地质储量。
4、根据已有的资料,确定勘探类型及勘探网度,总结以往矿床勘探成果和探采对比的基础上,运用典型矿床经验,根据矿床的规模大小、形态的复杂程度、厚度变化的稳定程度、构造的复杂程度和矿石中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等地质因素,对矿体勘探的难易程度进行划分。确定合理的勘探类型及勘探网度,能正确地布置地质勘探工程,达到有效的矿产储量,满足矿山开采设计的需要。为矿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地质依据。
5、控制贫化:防止盲目开拓造成矿产资源的损失,加强放矿管理;准确控制矿体空间分布与矿石质量变化规律,监督各采场出矿的矿石质量和品位,及时掌握生产采掘计划执行情况及采场质量动态,严格控制矿石中的废石混入,使矿石损失和贫化指标控制在预定水平。
6,加强井下施工管理和安全管理,监督井下施工人员按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杜绝违章、违规操作。对各个作业面源头
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安排人员进行排除,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安全持续稳定进行。
地质专业年度工作总结 篇7
当前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高校教育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高校在开展地质工程专业教育过程中,要有效结合社会发展实际情况,根据社会对于该专业的人才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建立健全的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高校要引导地质工程教师创新自我的教学理念,有效将学生创新能力、综合素质、技术能力、人文精神以及工程素养融合在一起,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性,合理的设计制定人才培育方案,明确本校地质工程人才培养的长远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步。
二、地质工程专业人才要求
1.专业素质。地质工程人才专业素质指的是学生对于时间技能和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以及新知识的学习能力。社会的发展让当前企业更加注重于人才的专业素质,它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最终就业情况。在企业招聘人才面试过程中,面试官对面试者首先考验的就是其专业素质过不过硬。此外,经济市场对于专业素质中的“专业”会做出明智的选择,在市场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会出现一些热门的就业“专业”[1]。
2.个人素质。专业人才个人素质涵盖的主要内容有文化修养、心理素质、交往能力以及身体素质等。出色的个人素质往往会赋予专业人才独特的魅力,会受到众多创新年轻企业的青睐,促进人才良好的长远发展。
三、高校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
1.改革专业素质教育。高校在地质工程改革专业素质教育上,要将主要改革教育内容分为两个部分:1)建立完善的教学实验平台。高校在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上面,不能仅仅只关注到学生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校要加大对建立教学实验平台的投资力度,通过实验平台开展多样化的实验项目,不断提高学生实验系统设计和研究能力,在实验中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和沟通,学会在实战中运用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比如,在岩体力学课程教学中,通过有效建立数学实验平台,引进应用先进的3DEC、PFC3D软件,在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下,在学生面前充分展示出试件、边坡以及隧道的变形和破裂过程,让学生了解到它们在变形与破裂过程中拉压和剪应力的实际分布和变化情况,从而加深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学习印象,提高他们对于“岩体力学”的学习兴趣[2];2)建立完善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地质工程作为一项具备高实践性的教育专业,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培养该专业学生良好实践能力的重要性。高校除了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还需要有效建立起完善的校内外实习基地,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习机会,科学合理的制定实践性教学计划,有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高校可以通过让教师与博士生共同带来学生去参与校外实习的方式,促进双方的共同进步发展,无论是博士生,还是学生都能够得到学习和锻炼,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实习基地的建立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走出教学课堂,在外界环境下掌握更多的地质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提升教学的效果。
2.培养学生个人素质。高校除了要注重学生专业素质的改革教育, 也要重视到学生个人良好素质的培养。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浓厚的人文气息,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快乐,有效帮助学生经所学的专业转变为他们一生热爱坚持的事业。高校在个人素质培养模块上要注重课程的创新设置,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例如高校通过开展“科学发展史”这门课程,课程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去掌握了解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情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形成良好的对科学技术的正确态度和认识,清晰明白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科学发展史》重在向学生讲述科学技术创新研究对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社会稳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刻苦努力的精神,朝着目标不断奋斗,努力专研所学专业的相关技术,提升教师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由于学生在选择地质工程专业时,对于该专业的基础内容往往了解甚少,高校要有针对性的设立“专业概况介绍”这门课程,它能够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地质工程专业,有利于学生学会正确规划自己的人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将该专业变成自身的终身事业,提高自我的责任心,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要想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实用型的地质工程人才,就必须建立起健全的专业人才培育体系,要创新专业教学理念和方法,建立完善的教学实验平台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够满足社会对于该类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松,桂和荣,孙林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宿州学院地质工程专业为例[J].宿州学院学报,2014,29(5):112-114.
[2]石跃霖,马宗晋,吴忠良.新世纪地球科学视野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代序)[J].地学前缘,2013(1):1-41.
空乘专业年度工作总结 篇8
20xx年空乘专业教学紧紧围绕着集团的发展战略,在“招、培、就”的链条中,在“培”字这个环节中,狠抓培训质量,内涵建设和强师计划,做好高职和专修的空乘专业教学。
20xx年空乘专业教学指标任务按照高职和专修《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主要完成其中的专业类教学课(理论和实践实训课程)。
20xx年秋季空乘专业课针对高职(含空保学院)和专修体量增大,教师资源匮乏的情况日益凸显,积极采取了资源整合、课程分摊、高职、专修整体联动等手段,顺利的完成了全年度的专业教学任务。
教师内涵建设
专业授课能力
专家引领、带教、教学研讨和教学管理制度等手段,使教师的授课能力得以提升。
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相结合,拓展教师的.专业授课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自我提升能力
2名教师取得国家高级化妆师资质
1名教师取得高级礼仪培训师和高级礼宾师的资质
2名教师取得ISO-9001体系内训师资质
1名教师取得高校教师资质
教学质量把控
听课制度:坚持听课制度,在实际教学中相互学习、监督和检查,按要求填写记录。
考核制度:教师进入新课程需通过考评组的审核。
抽查制度:不定期和不同形式的对教师的课堂进行听课和检查,及时予以反馈、指导和纠正。对《教师授课记录本》和实训室《设备使用记录》进行检查。
准备会制度:每周五准备会是对下周的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及实验实训所需的设备设施进行全方位的准备。
教师资源管理及利用
20xx年通过对课程的调整,总课时量比20xx年下降了6.6%
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实训课程大于理论教学。
(理论总课时未包含专修的周末空培课时)
空乘团队重点工作
完成6期春秋航空乘务员设备干租培训工,培训人数158人,217小时,收取培训费用937000元。
参与完成专修周末空培任务,培训班级24个,培训人数1440多人次。
完成泛美蓝天培训任务,首席空乘培训、亲子活动和电视拍摄工作。
参加A320舱门VR的制作及验收工作,此项工作获批专利。
完成集团组织的3次大型实训室参观活动。
组织并完成中秋空乘传承活动,具有强烈社会效应。
20xx年工作思路
人才培养工作中的空乘专业教学工作落地
新形势下空乘专业教学的创新思维
移动互联网教育生态系统思维及教学运用
干租/湿租设备,航空公司在职乘务员培训
集团文化建设工作
专业技术人员年度工作总结 篇9
在院党委和院长领导下,在同志们的大力支持下,一年来认真履行护理部主任职责,忠于职守,廉洁奉公,思想上始终与院委会领导班子保持一致,较好地完成了护理部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目标管理工作
(一)。临床护理质量
(1)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5%(2).病房管理合格率90%
(3).基础护理合格率90%(4).抢救物品合格率100%
(5)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二).护理安全
(1)洗手规范达标95%(2)未发生严重护理不良事件(3)组织培训护理安全学习四次
(三)培训学习
(1)院感知识培训考核四次(2)操作技能考核2次(3)三基培训考核四次
(4)新护士岗前培训(5)护理核心制度学习
二、“创卫”工作
三、积极参与医院二级综合医院创建工作
四、护士节在工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组织全体护士轮流旅游,丰富职工生活。
但有很多不足与缺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工作克服缺点,努力学习业务,学管
理,继续为我院护理工作做贡献。
地质专业年度工作总结 篇10
1 基础地质实验室的建设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1.1 实验教学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目前, 地学专业的教学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理论+实验室 (室内) +实习 (野外) , 后两者都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其中, 野外实习通常安排在暑假及寒假, 由专业老师带队, 前往固定的实习基地进行实习, 实践效果好但时间和人力消耗较大;而实验室教学一般安排在各实验室, 与理论课同步进行, 时间宽松、内容多变、方式灵活。
由此可见, 在地学专业的教学中, 实验教学最能够满足多方的要求, 可以灵活多变, 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最为便捷和有效途径, 是培养过程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环节。
1.2 实验教学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中的实用性及优越性
基础地质实验室配置通常包括普通地质实验室、结晶学与矿物学实验室、古生物实验室、显微镜实验室和构造实验室, 承担了所有地学类相关专业的地学学科基础课程。同时, 基础地质实验室配备有丰富的矿物岩石手标本、薄片, 及大量用于教学的偏光显微镜, 可用资源极其丰富。而与重点实验室相比, 又没有价格高昂的大型仪器的管理, 从而能够更高频率的面向本科教学, 更开放的面向学生, 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
加强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 让实验室资源得以充分发挥, 可为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3 各高校地学专业实验教学情况
各高校的课程教学计划中都对实验教学部分相当重视。以地质学中非常重要的三大岩类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为例, 表1统计了国内部分高校岩石类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课时数目, (数据来自各学校网站, 由于部分高校在沉积岩教学中会包含沉积岩岩相学部分, 为了加强与其它高校及三大岩类教学的可比性, 表中在统计课时数时是用除去岩相学部分后的岩石学部分的课时数来计算与对比) 。
由表1中可见, 各高校基本能够保证岩石学实验课授课学时占到总课时的1/4以上, 部分高校己经达到了1/2的比例, 特别是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和吉林大学, 已经超过了1/2甚
至达到了2/3。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在向欧美大学的实验教学比重靠近。在德国“岩石学”课程的实验课比重约占总课时的2/3[4]。
由此可见, 国家对教学质量越来越重视, 各学校也己经注意到实验教学在地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实验指导和辅导。实践证明, 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 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2 如何充分利用基础地质实验室资源加强学生专业能力
让现有基础地质实验室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做到使其资源更加开放化, 操作更加灵活化, 即可为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提供强有力的平台。
2.1 建设更开放的实验室
目前, 各大高校在实行扩招后学生人数较多, 实验课堂上常常需要几个学生一组共用标本, 并且课堂时间有限, 不能满足全部学生的学习需求。而有的学生有着对专业的热爱和兴趣, 有着很强烈的探索欲望, 课堂时间也不更够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 不管是从教学本身还是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方面考虑, 都需要学校建设开放的实验室。
基础地质实验室没有价格高昂的大型仪器的管理, 主要是配备丰富的矿物岩石手标本、薄片, 及大量用于教学的偏光显微镜, 在其开放性上是优越于其它重点实验室的。能够做到更高频率的面向本科教学, 更开放的面向学生, 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 其主要的功能就是针对学生的基础地质方面的学习而设置的实验室, 它的开放可以非常有效的帮助学生专业能力的学习和培养。
这就需要学校根据自身条件, 建立合适的实验室开放体系, 在保证日常教学的情况下提高其开放程度。开放实验室的方式是可以多变的:可以是半开放或全开放;可以是定期或不定期开放;可以按标本分组开放也可以按实验项目开放;有条件的实验室还可以用网上预约制。另外, 还有一些创新性实验和非常有特色的开放, 现在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一些特色。例如:长江大学在东校区北门前就有三峡地层标本长廊, 而在其地球科学学院楼内, 在二楼和三楼大厅陈列了大量的矿物岩石标本和构造模型, 而走廊上全部是教学中的重要图片资料 (如显微镜下的一些典型结构) 。通过这种课外无压力开放式的学习和体验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地质的热爱,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建设更灵活的实验室
实验室的灵活性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 教学方法灵活、学习实践时间灵活、竞赛方式灵活是灵活性的最好反映。
由于目前教学过程中考核方式的限制, 往往都是重理论, 轻实践。很多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是以机械式记忆为主, 能应付考试, 但不能获得相应的知识, 其学习效果差。导致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不平衡, 理论强、能力差。这就需要用更灵活的教学方法, 通过更加灵活的实验室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以长江大学为例, 地球科学学院每年都会举行一次专业技能基本功大赛, 地质相关专业的学生都可以以小组形式参与, 每年比赛前夕, 基础地质实验室会针对该比赛特别开放一部分实验室和标本,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这种竞赛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果:提高了学生对地质的热爱, 加对专业的了解, 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素养;增强了学生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 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建设更开放和更灵活的实验室, 就必须强化实验室管理和培养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而高校实验教学就常常面临实验管理不到位, 实验室数量不足, 实验仪器陈旧落后, 实验员素质不高等问题[5]。这就需要学校重视实验室建设, 加大对实验室的资金投入, 强化实验室管理, 同时提高实验员的素质和待遇, 调动实验教师们的工作热情, 加强实验师的培养。
如此, 才能让实验室资源得以充分发挥, 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平台。
参考文献
[1]刘辉文, 李翠云.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刍议[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8, 8.
[2]侯龙清, 徐红梅, 罗嗣海.本科开放实验室实施对策的思考[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08, 2.
[3]钟红利, 马东民.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加强地质专业本科教学实践环节[J].中国地质教育, 2009, 4.
[4]李旭平, 房庆华, 樊爱萍.也谈“岩石学”课程教学与改革[J].中国地质教育, 2008, 3.
专业技术人员年度总结 篇11
随着紧张的工作节奏,2013年已经悄然接近了尾声,经过这半年不太忙碌的工作,我有了太多的感触,我就分以下两个个方面来总结一下这半年我的工作和思想情况。
一、学习基础知识,提升工作水平。
我是2013年7月份来到长庆油田开始工作的,开始的时候,我什么也不懂,跟着师傅上大班,师傅让干什么,我就去干什么,也不经过脑子思考,我们一起换过电机,保过路,大晚上焊过管线,抢过险等等。后来等我真正要自己想办法去干活的时候,脑子里就要想,要思考了。首先要从带什么工具、安排车次和人员;其次到现场之后,才要想办法要怎么干怎么配合,真正确定要干的时候如果需要停井,还必须上报;最后干完活之后,要试验好了才能撤退,同时要将现场恢复好,将带出来的人员和工具全部要带齐。当然其中最终要的是在干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确保每个人都是安安全全的回去,这才是每次出去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井区上大班的同时,我依然不断的向我们技术员不断“取经”,向他学习技术员最基本的技能,跟着测井,分析功图,一起上水井法兰,一起取样,一起做资料。总之,经过这半年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这些都是将来我最宝贵的财富。
二、加强自身思想境界,提升综合素质。
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我已经把自己充分的融入长庆的集体中,我自己心中始终记着“攻坚啃硬,拼搏进取”的长庆精神,努力为建设大油田,和人性化油田尽自己的绵力。对于单位的一些老师傅们我们
要给与充分的尊敬,如果他们有什么需求,我也能做到的,基本都会去满足他们,让他们在桐川作业区镇一联合站呆的踏实,安心。在工作之余,我还经常将我们平时工作的一些照片照下来,回去再整理资料写成一篇图文并茂的新闻稿。
同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主动学习党的新的思想政策,随时用最新的先进思想武装自己,对于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件,我也密切关注。对于别人的批评,我都是虚心接受,然后冷静思考,认真分析,并慢慢的改进自己。我还多次参镇一联合站党支部举办的各种培训,不断的充实自己。
随着年底就快突破100万,新工作内容的展开,可以预料我们的工作将更加繁重,要求也更高,需掌握的知识更高更广。今后,我将更加勤奋的工作,刻苦的学习,努力提高文化素质和各钟工作技能,做出应有的贡献。
今后我将以崭新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当中,努力学习,提高工作效率,熟练业务能力。积极响应项目部上产100万的号召,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做好本职工作。
省示范专业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篇12
一年来,围绕示范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和要求,学校全体教职工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完成了本年度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较好的成效。现将本年度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1、专业办学规模
本年度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开设4个班,招生180人,专业在校生人数达到480人。本年度开始与洞头县电子电器协会、洞头县就业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承接了维修电工初级工培训2期85人、维修电工上岗培训1期45人、无线电装接上岗培训2期90人的委托培训任务,参加培训的学员全员结业并取得了相关资格证书,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教学教研成效
本年度学校充分发挥职能科室及专业组的力量,规范了学生理论课堂及实践技能课堂的行为规范,加强了专业教师课堂教学的规范建设与管理,出台了《技能课堂规范管理的意见》、《专业教师教学成绩评估方案》等一系列制度,加强了课堂教学的常规管理,充分调动了教师及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高复升入高校人数达到45人,学生中级考一次性通过率达到了67.8%,初级考一次性通过率达到了100%。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技能形成规律,修订了专业教学计划,开发了《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继电器工艺》校本教材,提升了教学应用性、实用性的效果。《电子技能》、《电工技能》校本教材也正在积极编撰中。积极推荐学生就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了97.3%。另外,开始创建学生技能学习档案,为进一步探索学生技能学习规律提供充足的分析依据;成立技能特长生兴趣小组,以进一步培养特长生的专业技能。
本年度借助校本研训的平台,实行了定期教研、主题教研的活动形式,专业教研取得了明显成效。专业组全体教师均参加课题研究,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技能竞赛和教科研成果评比获:省级技能竞赛二等奖1人,省级课题1项,省级论文交流1篇,市级技能竞赛一等奖1人,市级技能竞赛三等奖6人,市级论文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市级课题1项,市级公开课1节。
3、师资队伍建设 为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教科研水平高、专业技能过硬的师资队伍,学校本年度花大力气加强专业师资的培养,专业师资建设取得了进展。目前共有16名专业教师,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7人,本科学历15人,技师7人,高级工8人,双师型教师15人。教师的外出参加各级各类提高性培训达到9人次,投入培训经费计5万元。
4、实验室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为适应教学需要及人才培养的市场需要,本年度投入资金近50万元,建立了传感器实验室1个、低压电器实验室1个,并加强了实验室的管理,基本满足了当前教学实训的需要。另外,还添置了专业图书320册,为师生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提供最新参考。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模式、课程改革的进展,学校的实验设备的实训压力非常大,还不能充分满足实训的需要,尤其是维修电工实训方面,已不能满足教学实训的需要。同时,原有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也已不能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为此,拟在2009学年度添置维修电工实验室2个,计算机辅助设计1套,拓展建立实践教学基地2个,以充分满足教学、实训及实践的需要。
总之,一年来学校示范专业的建设发展取得了不少的成效,但还有很多困难需要我们职教人去不断克服。随着全国职教会议的召开,职教事业的发展面临千载难逢的机会,我校将克服一切困难,全心全意打造学校省示范专业的建设发展。
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在承接上一年度工作成绩的基础上,2009学年度专业建设工作计划如下:
1、专业办学规模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拟开设5个班,招生210人。继续与相关单位密切合作,承办维修电工初级工培训、维修电工上岗培训、无线电装接上岗培训,并根据市场需要开办无线电装接初级工培训,力争年培训达300人次,以进一步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教学教研成效 继续加强专业课堂教学教研管理,推进教学模式、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继续推进高职复习工作,力争高复升入高校达50人,学生中级考一次性通过率达到了70%,初级考一次性通过率达到100%。开发《电子技能》、《电工技能》校本教材。积极拓宽学生就业途径,推荐学生就业,力争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8%。继续学生技能学习档案建立与收集,规范技能特长生兴趣小组训练,开展学期专业技能竞赛。
继续开展校本研训,开展定期教研、主题教研,落实有效教研。继续鼓励专业组全体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技能竞赛和教科研成果评比,力争获得更好成绩。
3、师资队伍建设
继续优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专业骨干教师的培养。拟引进专业教师2名,使专业教师达到18名,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0人,本科学历17人,研究生1名,技师达到10人,高级工8人,双师型教师17人。
继续选派教师外出参加各级各类提高性培训。
4、实验室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继续加强实验室的管理,拟添置维修电工实验室2个,计算机辅助设计1套,拓展建立实践教学基地2个,专业图书300册,以充分满足教学、实训及实践的需要。
洞头职教中心
地质专业年度工作总结 篇13
关键词:地质类专业,化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
高职院校地质类专业培养地质工作者就是专门从事矿物资源查找、评价和开采工作的职业人群。就拿其中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来说, 主要是利用地质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地质遥感卫星等技术, 分析某地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元素富集异常性等, 在一定的地层中找到具有一定工业价值的金属矿、非金属矿、能源矿等。化学课程在地质专业开设专业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涉及到化学基础课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热力学化学》、《物理化学》, 《晶体化学》、《分析化学》, 《仪器分析》等化学基础课程, 既有一定的广度, 也有一定的深度, 如何合理, 科学地把握好这两个度, 更好地为地质专业有关专业课程服务, 为我们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又一新的课题。
一、地质行业现状与背景分析
地质类专业为社会做出的贡献是很大的, 但社会对这个行业的认同度是比较低的, 中国的高速发展和地质事业的发展是不同步的。这主要是源于人们往往将目光集中于产业链的最末端, 也就是成品的价值之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建设都离不开矿业的支持, 部分国家和组织看准我国的金属矿以及能源的开采速度跟不上建设需求的速度, 过分抬价, 短期内的涨幅甚至达到90%以上, 我们国家从澳大利亚高价进口铁矿石就是最好的一个例证, 明知别人在过分的抬高物价, 但作为不可或缺的物资, 我国仍得吞下这个苦果。目前就迫切需要国家培养地质类专业的人才。国家必须加大对地质行业的投入, 通过自己的力量找到国家建设需要的资源, 才能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高职院校责无旁贷担当培养地质工作人才的重任。地质类专业属于理学大类, 是一个基础性的专业, 担负着培养地质工作者的任务。随着我院资源系地质类专业特色专业发展和壮大, 高校培养的地质人才仅通过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 首先要从专业入手进行一系列课程改革。因此, 立足于地质类专业的化学课程改革研究, 充实职业教育人才的理论体系。鉴于此, 我们就地质专业中所开设的有关课程中对化学知识的需求做了调查。
二、地质专业课程需求化学知识的调查
首先, 《普通地质学》课程中, 野外地质调查的任务就有初步确定地质体的物质组成, 然后对各种样品都有进行室内实验、分析和鉴定。矿物、岩石样品要进行岩矿鉴定、岩石定量分析等;地层古生物样品还要进行化石鉴定、同位素年龄测定。有时还利用已知岩矿的各种参数及化学过程等, 进行模拟实验。如目前可以制造出人工红宝石、水晶、金刚石有实用价值, 又有助于了解自然界矿物、岩石、矿床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对于上述任务的完成就涉及到化学基础课有《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等化学课程, 只有具备化学的知识, 初步了解或掌握各种测试和分析方法、技术及设备, 才能对矿物、岩石样品要进行岩矿鉴定、岩石定量分析等工作做指导, 具备地质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其次, 《矿物学基础》是地球科学中研究地壳物质成分的重要地质基础学科之一, 是专门研究矿物的一门自然科学, 主要研究矿物的化学成分、内部结构、外部形态、物理性质、成因产状、用途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矿物都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 每种矿物都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质, 其决定矿物的成分和结构。这些性质是人们认识矿物的依据和利用矿物的因素之一, 涉及到化学基础课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晶体化学》等。另外, 《岩石学》课程主要解决的任务中也强调首先研究岩石本身的特征 (包括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构造) 。涉及到化学基础课有《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晶体化学》等。最后, 《地球化学》课程是研究地壳和地球的化学成分以及元素在其中分布、分配等科学, 它的研究对象是元素的原子, 而原子又总是存在于单质和化合物 (矿物) 中。其基本任务是:研究元素在地壳和地球中的平均分布量 (丰度) 以及元素在地壳部分和各种岩石、矿物中的含量分配, 并在此基础上阐明元素分布方面存在的规律及其原因;研究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发生的各种地质作用中元素分配、分散、集中、共生组合和迁移演化的规律。这种研究有助于揭示岩石和矿床的成形成机制, 并总结出找矿的地球化学前提和地球化学标志:研究个别元素的地球化学, 包括元素的化学性质, 晶体化学性质, 分析方法, 自然界中的同位素, 宇宙体, 地球和各地圈中的丰度, 各种岩石和矿物中的含量, 以及各种地质、成矿作用 (内生、外生、变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中迁移演变的历史及共生、集散等规律;研究个别地区的地球化学 (区域地球化学) , 亦即阐明元素在个别地质体系之间的分配规律, 以及这些分配规律与地质体系的年龄、地质构造、岩石成份之间的关系。地球化学基础理论研究, 包括元素在宇宙中的起源和衰亡的历史, 地球化学过程的数学模拟和模拟实验以及热力学、动力学等物理化学研究。应用近代物质结构学说、晶体化学、化学等自然基础科学的理论与方法阐明元素迁移、集中和分散等的机制4], 也属于于此。
三、传统地质专业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 依据多年的教学体会和地质一线对人才需求我们发现要解决的问题有: (1) 地质学科中专业课与化学有关基础学科的有机衔接较差, 使地质专业毕业生在地质勘查工作中对有关涉及化学知识运用不熟练。分析其原因, 高职院校的化学基础课教学, 学生普遍认为与地质勘查专业关系不大, 有厌学情绪。加之学生素质日趋下降, 影响了地质专业课的教学, 授课教师也感到无奈。学生的来源造成学科体系破除的困难性, 高中的教学内容偏多理论, 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 尤其部分同学的化学基础较差, 部分教学内容陈旧, 不能适应地质专业技术进步水平。 (2) 高职化学基础课教学滞后于专业教学改革。基础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专业教学改革的需求, 为专业服务的必需够用为度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在学校的地位日益下降。在目前高职专业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的改革方向下, 同时又面临高职学制缩短的新形式, 随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回落, 专业教学计划中相应减少基础课教学时数是必然的结果, 基础课改革滞后现实已经影响了专业教学改革的进展。 (3) 缺少与专业特点相适宜的《普通化学》教材, 无法做到推陈出新, 与地质专业知识有机结合。
四、化学课程改革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 要采取解决的方案有: (1) 创新教学体系。在课程体系改革上, 不断创新教学体系, 课程安排上反复论证, 集中地质专业课教师的建议, 化学课程安排几门, 第几学期授课等。 (2) 优化教学内容适时更新和精选教材, 并编写与本校实际教学与时俱进的新教材。按照“精减理论知识, 强化实际应用”的原则, 将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等整合为《普通化学》课程, 编写了《普通化学》教材, 突出了化学与地质生产实际的联系和应用。同时主讲教师结合国内外同类先进教材进行教学内容的精选与重组, 并依据本学科发展的最新成就, 随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补充, 注意介绍化学在地质的进展与前沿, 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和适用性。 (3) 教学方法多样, 教学手段先进。化学的课改中, 坚持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积极创新和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 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 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有目的为地质专业有关课程打好基础。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研究式”、“引导式”、“讨论式”、“互动交流式”、“综合目标式”等多种灵活教学方式,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精讲多练, 既注重面向全体学生, 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并根据学科特点, 灵活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实现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结合。确立现代化学课程理念, 转变化学课程, 课程功能, 提高课程的综合化水平;在课程内容整合上应更新课程内容, 调整课程结构, 提升课程效能;在教学过程中应优化教学过程, 创新教学模式,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 立足于地质类专业的化学课程改革研究, 一方面有助于把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工程推向深入, 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力图通过研究充实我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体系, 为指导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晓丽, 谭兵, 胡宪.普通化学[M].地质出版社, 2009, (8) .
[2]谢文伟, 黄体兰, 周仁元.普通地质学[M].地质出版社, 2007, (7) .
[3]彭真万, 刘青宪, 徐明.矿物学基础[M].地质出版社, 2007, (12) .
地质专业年度工作总结 篇14
钟山乡201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各村(居)委会、乡直有关部门: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好2012年度我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损失,有效预防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云南省地质地质灾害处置规定》及罗平县地质灾害防治的有关要求,结合我乡地质灾害现状,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基本情况(一)地质灾害类型和分布特征
我乡共排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16处,涉及8个村委会16个自然村。其中岩石崩塌1处(白蛋村);滑坡15处(双洞、大寨、中村、张家冲、白儿、坡上、黄小寨、徐小寨、莫小寨、旧屋居、乃格沙、上摸朗、下摸朗、洒坡、中寨)
(二)2012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1)降雨趋势预测。根据气象部门资料分析,2012年罗平境内降雨量将恢复到每年1700-1800mm,大致出现在5—8月份,降雨量较为集中,多大雨或暴雨,易产生局部洪涝,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月份。
(2)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地质灾害主要发生于汛期5—10月份,为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工程诱发灾害的时间具有不确定性。
二、防治原则和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切实贯彻“以预防滑坡泥石流为主、以预测预报为主、以灾前避让为主”的三为主方针,从乡情、灾情出发,遵循自然规律,着重解决我乡地质灾害防治中的突出问题。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县的支持,认真开展群测群防工作,建立层层负责、汛期值班、险情巡查、灾情速报四项制度,落实简易观测、灾前报警、紧急避让三条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重点防范期
我乡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发生时集中、、成灾频率 2
高、破坏性大、危害严重的特点。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为主。发生时间多为5~10月。因此,确定5—10月为全乡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按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统一部署,逐步落实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地质灾害信息建设、重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及监测预报示范区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加强地质灾害科普与防灾教育,加强重点区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
(一)强化管理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立机构。乡政府成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全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成人员为:
组 长:毛 莉(乡长)副组长:王玉林(副乡长)马宝林(乡党政办常务副主任)王 专(国土资源管理所所长)成 员: 张家堃(中心学校校长)世家柱(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陈进忠(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副主任)唐文山(财政所所长)3
喻道鹏(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庞凌夫(卫生院院长)李成章(国土和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陈云法(国土和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国土所,王专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人员根据工作需要从成员单位抽调组成,同时承担突发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工作,负责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的应急调查、评价、趋势分析,科学提出防治建议,为领导小组决策提供依据。
各村(居)委会要相应成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并根据各灾害隐患点的实际情况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全面负责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
2、各类工程可能诱发地质灾害时,要坚持“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工程建设时应避免开挖边坡过陡、过高,并及时进行边坡防护,严禁将工程废土、采矿废石、废渣随意堆放。严格控制大于25度的陡坡开垦耕作。
3、认真做好辖区内地质灾害巡查工作,特别要重视做好汛期前的排查,汛期中的巡查,汛期后的检查等工作,发现隐患和险情要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
(二)搬迁避让措施
由于地质灾害易发区自然环境恶劣,地质灾害治理难度和投资均较大,因此,对地质灾害的危害一般应尽量采取避让方式。一是工程建设避开地质灾害危险区;二是居住于相对不稳定的地质灾害点上的居民,在汛期或遇暴雨时,撤离危险区暂时躲避;三是居住在治理难度大或投资大的不稳定的地质灾害体上的居民和单位,要采用搬迁避让的方式避免地质灾害的危害。(三)监测预警措施
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系统,是预防地质灾害发生或减少地质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目前监测人员专业知识普遍不强,制度也不健全。要加强对监测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制定灾害点监测标准,并制定相关制度,确保灾害发生时能提供准确的信息,为政府指导抢险救灾提供正确的依据。
(四)应急措施
根据《云南省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曲靖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钟山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并按照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分级,建立预防和预警机制,开展应急调查,切实做好应急响应和应急保障等工作,增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的处置能力。
(五)加强对地质灾害的宣传(农村居民建房选址、工程建设及其他)
七、落实地质灾害监测、预防责任
地质灾害动态监测就是对地质灾害体变形破坏状况及其宏观前兆随时间变化进行监测。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有比较明显的征兆,通过加强监测和预报,可有效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地质灾害防治实行分级管理,属地为主,即灾害点有主管部门的由主管部门负责;灾害点没有主管部门,但属人为诱发或有受益人的,由诱发者或受益人负责;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灾害,由所属村委会履行监管责任。各灾害点要落实监测对象和监测责任人,各村(居)委会、国土所要加强对监测员的管理。各监测预防责任人在汛期要增加监测次数并加强灾害体变形破坏过程前兆特征(如地声、泉水变浑、泉水干涸、裂缝扩张、醉汉林出现等现象)巡查,及时掌握地质灾害危险体的变形发展趋势,作出准确预报。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应及时划定为地质灾害危险区,予以公告,并在地质灾害危险区的边界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各村(居)委会和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确保地质灾害危险区内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O一二年二月二十日
主题词:地质灾害 防治工作方案 通知 抄 报:县政府。
【地质专业年度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地质专业实习生的自我总结06-20
地质专业介绍07-04
地质专业英语09-10
地质工程专业英语07-26
地质专业自我介绍08-09
地质工程专业简历11-22
地质类专业本科教学07-03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常见的专业英语词汇08-28
地质学专业求职信07-23
地质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