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教案】_华东师(精选2篇)
【普通心理学教案】_华东师 篇1
普通心理学教案
一、本学科介绍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入门学科。是研究正常成年人的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研究。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过程的发生发展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的最一般理论和规律,建立心理学研究最一般的方法论原则和具体方法。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既要概括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又要为各个分支学科发展心理、社会心理、健康心理等心理学分支学科的概要性介绍提供理论基础。
课程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是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内容涉及心理的实质问题(心理与脑的关系、心理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心理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心理学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原则和具体方法;心理系统的层次组织和各种心理现象的联系等。第二部分是心理系统中各种心理现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一般规律。内容涉及各种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本概念、发生发展的一般原理和规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基本概念、形成及其变化的一般原理和规律。
二、教案编写的原则方法
(一)科学性严谨性
在编写教案时处理教学内容时,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课程体系,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创造性地研究具体的心理学问题,(二)新颖性
近几年来,心理学在探讨人的心理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在编写教案时,不断吸收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力求反映出心理学发展的最新面貌。
三、选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主编:《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第一版,2005.12 第四次印刷 出版人,朱杰人
参考书: 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张厚粲主编:《大学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台)张春兴著:《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白学军(1996):智力心理学的研究进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高觉敷.(1997)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黄希庭著(1991):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朱智贤(1989):心理学大词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美)D.克雷奇等: 《心理学纲要》(上)(下),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四、考核方式: 一)、课外作业内容
(一)谈谈心理学的个人理解及其对生活的作用。
(二)分析自己的个性心理特征及改良举措。
(三)实验报告
(四)实训见习理解
课堂作业:请介绍个人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每人课前八分钟。
二)、实验
(一)注意试验,记忆实验
(二)反映时实验
(三)思维测定 三)期末测试
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讨论与发言、书面作业、单元测验,平时成绩占总总成绩的 30% 第一章: 绪论 本章主要内容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心理的实质 心理学的任务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发展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掌握:使学生理解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了解心理的多样性、复杂性及其本质,掌握心理现象的研究方法及心理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状况 2.了解学习心理学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和动机。
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心理的实质 2.本章难点:
(1)心理的实质(2)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问题讨论
四、教学时数 10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把人的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一、心理过程(一)认识过程:
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的过程,或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二)情绪情感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三)意志过程:
意志过程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标,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并力求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
二、个性:
(一)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指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
(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指区别于他人、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出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
一、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心理观
二、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观:
1、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活动不能脱离物质运动而存在,它是物质运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
2、脑是心理的器官:人脑是对来自内、外信息进行加工、存储和调节自己行为的器官,离开了人脑不可能产生人的心理活动。
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①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②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③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第三节 心理学的任务
一.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心理学的任务
1.揭示和描述人的心理现象 2.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活动 3.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活动 三.心理学的分类
心理学分为两大领域:基础理论领域和应用领域 第四节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研究者要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反映事物。
2.发展性原则:把心理活动看作是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去认识人的心理活动。
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系统地观察记录而后分析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2、实验法 :是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种条件,使被试产生所要研究的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性的结果的方法。
3、调查法: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其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心理倾向的一种方法。
4、测验法:是通过运用标准化的心理量表对被试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量化研究的一种方法。
第五节 心理学的发展
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19世纪中叶,德国医学博士、生理学讲师、心理学家威廉·冯特(W.Wundt,1832—1920)把实验法引进心理学,并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
二、哲学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三、实验生理学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四、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派别(一)构造主义
奠基人:冯特(W.Wundt,1832-1920)著名代表人物:铁钦纳(E.B.Titchener)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像和激情状态三种。{强调内省法。
(二)机能主义创始人:詹姆士(William James)著名代表人物:
詹姆士(William James,1842-1910)杜威(John Deway,1859-1952)3 安吉尔(James Angell,1869-1949)“意识流”
{研究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行为的机能或目的是什么?” {主张研究意识 {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三)行为主义(behaviorism)代表人物:华生(John Watson,1878-1958)斯金纳(Skinner,1904-1990)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环境决定论”(华生)(四)格式塔心理学
创始人有德国的韦特海默、柯勒、科夫卡。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格式塔在德文中的意思是“整体”。
(五)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由奥地利的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一个学派。重视研究成年人的异常行为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Abraham H.Maslow,1908-1970)罗杰斯(Carl Rogers,1902-1987)对心理学的批判:
行为主义幼稚心理学(动物 儿童)心理动力学:伤残心理
(七)认知心理学
代表人物: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
计算机理论和技术的背景 心理学是对认知过程的研究 实验法来构造心理模型
思考题:
1.简述心理的实质。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几方面? 3.简述心理学的研究应遵循的原则和主要研究方法.4.科学心理学何时诞生?以什么事件为标志? 5.简述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参考书目
1.叶浩生主编(1998):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张明主编(2004)走进多彩的世界 心理学入门 北京:科学出版社 3.黄希庭著(1991):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高觉敷.(1997)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章 注意 本章主要内容: 注意的概述 注意的种类 注意的特征 注意的认知理论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注意的概念、意义和功能,掌握注意的种类,及注意的特征与培养,理解注意的有关理论,理解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发生和维持的条件以及两种注意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注意的规律搞好教学。带学生到小学观察小学生上课注意的情况,把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中。
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注意的概念、本质、种类和特征 2.本章难点: 注意的认知理论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问题讨论 4.实例分析
四、教学时数 6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注意的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特征,即指向一定对象的特征。
二、注意的意义和功能
1、意义:注意时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又是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2、功能:(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对活动调节和监督的功能
三 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
(一)注意的生理机制
(二)注意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运动 2.无关运动的停止 3.呼吸运动的变化 第二节 注意的种类
一、无意注意
1.什么是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刺激物的特点:
(1)刺激物的强度。(2)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3)刺激物的活动变化
(4)刺激物的新异性。人本身的状态:
(1)需要和兴趣。(2)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
二、有意注意
1.什么是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1)加深对活动目的与任务的理解(2)培养间接兴趣(3)合理地组织活动
(4)用坚强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三、有意后注意:指事先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是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第三节 注意的特征
一、注意的稳定性
1.概念:是指对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它可区分为狭义的注意的稳定性和广义的注意的稳定性。
2.注意起伏:当人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变化.这种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3.分心:注意不稳定表现为注意分散(也叫分心)。注意分散是指注意离开当前应当指向和集中的对象,而把注意指向于其他的对象上。
二、注意的广度
1.概念 :注意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2.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
(1)知觉对象的特点(2.)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
三、注意的分配
1.概念: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对象的现象。2.注意分配的条件。
(1)同时并进行着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熟练的。
(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如果建立起联系形成了某种反应系统,同时进行这些活动就比较容易。
四、注意的转移
1.概念: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2.影响注意转移因素(1)原来注意的强度。
(2)新注意的对象的特点。
(3)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第四节 注意的认知理论
一、过滤器理论
布鲁德本特(Broadbent,1958)最先提出注意的过滤器理论。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信息加工受通道容量的限制。来自外界输入的信息是大量的,这些感觉信息将通过大量的平行的感觉通道进行加工。但是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有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接受进一步加工;而其他信息被阻断在他的外面,而完全丧失。它以全或无“的方式进行工作。一个通道通过信息同时就关闭其他通道。当环境需要的时候,过滤器又转换到另一个通道,使有关信息通过;同时阻断其他通道,不让信息通过。因此该理论也称为单通道理论。
二、衰减理论
特瑞斯曼(Treisman,1964)的衰减理论认为,有机体总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在信息加工系统中存在着某种过滤器。但是,她认为过滤器不是按”全或无“原则工作的而是按衰减的方式工作的;并认为许多通道都能对信息作不同程度的加工。
三、注意的完全加工理论
该理论认为,对信息的选择是发生在模式识别之后。
四、注意的资料限制和资源限制理论 思考题:
1、试述注意的基本特征。
2、怎样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
3、如何运用注意的规律组织好教学工作? 参考资料:
1.[苏]彼得罗夫斯基(1991)普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张春兴(1994)现代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3.王雁(200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孟昭兰主编(1994):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三章 感觉 ·本章主要内容 感觉的概述 感觉的测量 视觉 听觉 其他感觉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重点掌握感觉、感受性、感觉阈限等概念,以及感觉的基本规律。掌握视觉、听觉相关知识及了解其他感觉;能运用感觉的规律分析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感觉、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概念,视觉,听觉现象及其规律,2、本章难点:
(1)感觉阈限及其测量方法.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问题讨论
四、教学时数 8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感觉的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
1.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觉的生理机制:
1、任何感觉的产生,首先要有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客观事物的刺激模式,其次是由刺 激引起的在神经系统和脑内的神经生理活动,最后在大脑中枢产生感觉体验。
2、感觉的分类:
(1)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
(2)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三、感觉的意义:
感觉是人的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也是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成分。
第二节 感觉的测量
一、感受性: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二、感觉阈限:
(一)绝对感觉阈限与绝对感受性
1.绝对感觉阈限 :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2.绝对感受性:是指刚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如果用S代表绝对感受性,用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则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S=1/R
(二)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1.差别感觉阈限:指刚刚能引起两个同类性质刺激量最小差异量(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缩写为jnd)。
1.差别感受性对这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三、心理物理定律:
1、费希纳定律:
2、史蒂文斯定律:
四、感觉阈限的测量方法:
1、最小变化法:
2、恒定刺激法:
3、平均误差法:
4、信号侦查论:
第三节 视觉
一、视觉的刺激
二、视觉的生理机制(一)眼睛的构造及其折光系统
(二)视网膜的构造和感觉机制
(三)视觉的传导机制
(四)特征觉察器 三 视觉现象:
(一)视觉的绝对感觉阈限与差别感觉阈限
(二)视觉适应:适应是指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感受性的变化。视觉的适应最常见的有明适应和暗适应。(三)颜色视觉
1.颜色的属性:颜色有明度、色调、饱和度三种基本特性。
2.颜色混合:1854年,格拉斯曼 把颜色混合现象归纳出3条定律:互补律、间色律 和 代替律。
(四)色觉理论
(1)杨—赫三色说:(2)黑林四色说:
(五)色觉缺失:包括色弱和色盲
(六)视敏度:指人的视觉器官分辨物体细节的能力。
(七)闪光融合:
(八)视觉后像:刺激停止作用于视觉感受器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而保留片刻的现象。
(九)视觉对比:
第四节 听觉
一、听觉的刺激
二、听觉的生理机制:耳是人的听觉器官,它在把外界复杂的声音信号转变成内在神经信息的编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听觉现象:
(一)听觉的属性:音调、音色、音响
(二)声音的混合与掩蔽
(三)听觉的疲劳与听力丧失
四、听觉理论
1.频率理论 1886年由物理学家罗•费尔得提出。这种理论认为,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 相同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基底膜与镫骨的这种关系,类似于电话机的送话机和收话机的关系。这种理论也叫电话理论。
频率理论难以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运动。这是和人耳能够接受1000Hz以上的声音不符合的。
2.行波理论 冯.贝克西发展了赫尔姆霍茨的共鸣向合理部分,提出了新的位置理论——行波理论。贝克西认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振动运行到基底膜的某一部位,振幅达到最大值,然后停止前进而消失。随着外来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的部位也不同。声音频率低,最大振幅接近蜗顶;频率高,最大振幅接近蜗底(即镫骨处),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
3.共鸣理论 赫尔姆霍茨提出的一种理论。在他看来,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因而就像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共鸣理论强调了基底膜的振动部对产生音调听觉的作用,因而也叫位置理论。
4.神经齐射理论 韦弗尔提出。认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赫兹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的频率对应的,当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它作出反应,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但是,对于5000赫兹以上的频率,神经齐射理论无法解释。声音超过5000Hz,位置理论是对频率进行编码的唯一基础.第五节 其他感觉
一、皮肤感觉:包括触压觉、冷觉、温觉、痛觉
二、嗅觉和味觉:
三、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内脏觉
第六节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一、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一般规律是,弱刺激能提高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强刺激能降低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
二、联觉: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思考题
1.试说明明适应与暗适应的特点和机制。2.简述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3.简述感觉的特点和意义。参考书目:
1.托马斯 L.贝纳特著,旦明译(1983):感觉世界--感觉和知觉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
2.张述祖、沈德立(1987):基础心理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3.张春兴(1994):现代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4.孟昭兰主编(1994):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5。黄希庭(1988):心理学实验指导。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四章 知觉 ·本章主要内容:
知觉的概述
知觉的基本特征
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错觉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知觉的一般概念、基本特性,了解空间知觉、时间 知觉、运动知觉和错觉的相关知识并运用知觉的规律分析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知觉的一般概念、特征以及运用知觉的规律分析实际问题。
2、本章难点: 知觉的基本特征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问题讨论 4.实例分析
四、教学时数 6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知觉的概述
一、什么是知觉
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2、感觉与知觉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一)联系
1.同属于认知过程的感性阶段,其源泉是客观现实。
2.都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二)区别:
1.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
2.感觉的产生依赖于客观事物的物理属性,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知觉不仅依赖于它的物理特性,还依赖于知觉者本身的特点。
3.感觉是某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3、知觉类型:
(1)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成:
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等。
(2)根据人脑所反映的事物特性可以把知觉分成:物体知觉与社会知觉
二、知觉活动过程:它一般由五个环节组成,称为知觉链。
第二节 知觉的特性
一、知觉的整体性:
(一)概念:知觉的整体性就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
(二)格式塔心理学派总结出整体知觉的组织原则有如下几条: 1.接近原则。在时间或空间上接近的客体容易被知觉成一个整体。2.相似原则。物理属性相似的客体容易被知觉一个整体。
3.连续原则。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的客体容易被知觉一个整体。(三)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
1.知觉对象的特点.如接近、相似、闭合、连续等因素。
2.知觉者本身的主观状态,其中最主要的是知识与经验。
二、知觉的选择性
(一)概念: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刺激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二)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因素 从客观而言有
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性 2.对象的活动性 3.刺激物的新颖性 4.刺激物的强度。从主观来看:需要、兴趣、爱好、任务、知识经验以及刺激物对人的意义是否重要。
三、知觉的理解性
(一)概念: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
(二)影响知觉的理解性的因素
1.知识经验 2.言语指导
3.实践活动以及个人兴趣爱好
(四)知觉的恒常性
1.概念 :人的知觉映象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特性的过程。2.种类
(1)大小恒常性(2)形状恒常性(3)明度和颜色恒常性 第三节 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人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一、距离知觉
距离知觉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或深度的知觉。(一)单眼视觉线索(二)双眼线索
(三)双眼视觉线索——双眼视差
二、方位知觉
方位知觉是指人对物体空间关系位置和对自己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
(一)视觉的方向定位
(二)听觉的方向定位 第四节 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一、时间知觉
(一)什么叫时间知觉:人对客观物质现象的连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二)时间知觉的线索
1.根据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2.根据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3.借助计时工具。(三)时间估计
二、运动知觉
(一)什么叫运动知觉:人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知觉。
(二)真动知觉:指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性位移而引起的知觉。(三)似动知觉: 似动,顾名思义就是”似乎在动",其实并未真动。确切地说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把静止的物体知觉为运动,或者把没有连续位移的物体知觉为连续的运动。
似动知觉主要有下列几种形式: 1.动景运动
2.自主运动
3.诱导运动
第五节 错觉
错觉 :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
一、错觉现象
(一)线条横竖错觉
(二)缪勒-莱尔错觉(三)奥伯逊错觉(四)戴勃错觉(五)赫尔岑错觉(六)佐尔纳错觉(七)楼梯错觉
二、错觉产生的原因:
思考题:
1、简述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2、试分析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3、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第五章 记忆 ·本章主要内容: 记忆概述
记忆过程 记忆系统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重点掌握记忆、记忆不同分类的概念以及记忆的三级系统,理解记忆和遗忘的规律,归纳总结记忆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不同表现。能够在融会贯通这些理论和规律的基础上调节改 善自己的记忆习惯。
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记忆的一般概念(2)记忆过程的规律(3)记忆的三级系统 2.本章难点:
(1)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2)长时记忆组织加工
3.实训活动:组织小学生进行“意义识记效果优于机械识记”的实验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小学生意义识记的效果优于机械识记,并能指导小学生运用一些记忆的策略,以提高记忆效率。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问题讨论 4.实例分析
四、教学时数 8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记忆的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或者说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环节。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二、记忆的种类:
(一)按记忆的内容分:
(1)形象记忆: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记忆。(2)情景记忆: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
(3)语义记忆: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4)情绪记忆:对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的记忆。
(5)运动记忆:对过去经历过的身体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的记忆。
(二)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指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外显记忆: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
(三)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陈述性记忆: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他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
程序性记忆:指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机能和运动机能的记忆。还可按信息输入的顺序及保持的时间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三、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一)记忆机能定位说(二)记忆机能整体说(三)记忆分子学说 第二节 记忆过程
一、记忆与目的任务依存关系的规律: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1.记忆的目的愈明确,具体效果愈好。2.记忆的目标愈长远,效果愈好。
二、记忆与材料性质依存关系的规律: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
1.有意义的、理解的材料记忆效果好。
材料本身的意义;对材料的理解;人为的解释(编码)。2.有节奏的、押韵的材料记忆效果好。3.直观、形象的材料记忆效果好。4.简单、明了的材料记忆效果好。
三、记忆与材料数量依存关系的规律
1.一次记忆的材料数量越大,那么单位数量所用的学习时间及次数就越多。
讨论:提高记忆效率的方法
2.三种识记方法识记效果的比较:整体识记、部分识记、综合识记
四、遗忘进程的规律 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
P.151 表7-4 :遗忘进程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2.遗忘的原因分析
⑴记忆痕迹衰退说——无强化
⑵干扰抑制说——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⑶动机性遗忘说——压抑
五、记忆与材料的序列位置依存关系的规律
由于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一般材料中的首尾内容易记住,中间部分易遗忘。应对方法:两次学习间的休息、相似材料间隔学习、难易材料交替进行、大数量材料分散学习等
六、记忆与学习程度的依存关系的规律
过度学习达150%时记忆的效果最佳。
七、记忆与自主积极活动的依存关系的规律
经过个体自主积极的加工过的材料,记忆效果更好。(如摘录、列提纲、做笔记等)
八、记忆与多感官参与活动的依存关系的规律
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记忆效率更高。
九、回忆时的积极联想
⑴ 接近联想
⑵ 对比联想
⑶ 类似联想
⑷ 因果联想
小结:在学习、生活中的运用
①明确记忆的目的和任务,树立坚定的信心,积极参与记忆活动,注意有意识记与无意识记的转换。
②充分理解材料,以意义识记为主,机械识记为补充。③根据不同的记忆材料,选择不同的识记方法。
④合理组织材料,避免材料间的相互干扰,充分利用材料位置影响记忆效果的规律。⑤有些遗忘是必要的,对必须牢记的材料要及时复习。⑥正确分配复习时间:分散复习好于集中复习
⑦复习时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并达到一定的学习程度。⑧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 第三节 记忆系统
记忆加工有三个不同的阶段(系统)它们分别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来自环境的信息首先到达感觉记忆。如果这些信息被注意,它们则进入短时记忆。为了分析存人短时记忆的信息,你会调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同时,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如果需要保存,也可以经过复述存入长时记忆。图中箭头表明信息流在存储模型中的运行方向。P.160 图7-10
一、感觉记忆(1)感觉记忆的特征
1.是一种原始的感觉形式,是记忆系统在对外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2.编码形式依赖于信息的物理特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3.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容量较大,但只有一部分信息进入短时记忆(2)编码形式
1.图像记忆:视觉刺激停止后,视觉系统对信息的瞬间保持叫图像记忆。
——斯波林(Sperling)实验(P.161)2.音响记忆:听觉系统对刺激信息的瞬间保持叫音响记忆。
二、短时记忆
⑴ 短时记忆的特征
1.在短时记忆中,信息的保持时间是有限,在无复述的情况下最长不超过1分钟。2.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7±2)。
组块:在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编码过程叫组块。⑵ 短时记忆的编码
主要采用听觉编码:康拉德实验
三、长时记忆
⑴长时记忆的概念:指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在人脑中充分保持的记忆。理解:①长时记忆容量没有限制。②其中的信息是有组织的知识系统。⑵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
表象编码——非言语信息 语义编码——言语信息 ⑶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
1.信息存储的动态变化 :有量的变化和质的变化.2.记忆术
是记忆的窍门和方法,目前最流行的记忆技术是PQ4R法。(P.167-168)三种记忆的比较 思考题:
1.阐述如何运用记忆过程的规律提高记忆效果。2.影响长时记忆遗忘的因素是什么? 3.试述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编码的形式.4.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不同表现在哪几方面? 5.比较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的区别与联系 6.怎样根据遗忘的规律组织有效的复习.参考资料
1.杨治良等著(1999):记忆心理学(第二版)。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黄希庭等译(1992):认知心理学。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3.王甦、汪安圣(1992):认知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4.黄希庭著(1991):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六章 思维、表象和想象 ·本章主要内容: ·思维的一般概念 ·表象与想象 ·表象和思维的脑机制 ·问题解决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重点掌握思维、表象、想象及各分类的概念和概念的获得,以及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本章难点在于概念的获得和信息加工理论对于问题解决的表述。
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思维的过程、种类(2)表象与想象的概念(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4)创造性的培养 2.本章难点:
(1)概念结构的理论(2)概念形成的策略(3)推理的种类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问题讨论
四、教学时数 10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思维的一般概念
一、思维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它和感知觉一样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同属于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所不同的是感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而且反映的是外在特征或外在联系,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而思维是建立在感知觉基础上的,人只有获取了大量感性材料,才能进行种种推论,作出种种假设,并检验这些假设,进而揭露感知觉所不能揭示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规律,具有间接性、概括性。另外,感知觉属于认识的初级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而思维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
(二)思维的特征 1.概括性。
思维是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这就是思维的概括性。例如,人们把形状、大小各不相同而能结出枣子的树木称之为“枣树”;人们根据日常生活中长期的观察得出“燕子低飞要下雨”、“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结论。思维的概括性促使人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内在关系及其规律性加以认识,有利于人对环境的适应与改造。人类思维的概括性是借助语言实现的,正是由于语言的无限丰富的内容,才使思维的概括活动成为可能。所以思维概括的水平,无论是从个体发生来讲,还是从种系发展来看,都是随着语言的发展,知识经验的积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概括在人们的思维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使人们的认识活动摆脱了具体事物的局限性和对事物的直接依赖关系,这不仅扩大了人们认识的范围,也加深了人们对事物的了解。所以概括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思维的水平。
2.间接性。
思维活动不反映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是借助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反映,这是思维的间接性。例如,考古学家通过古生物化石、地层结构及挖掘出来的文物等,推测生物进化历程及历史的发展;医生根据病人的脉博跳动、体温、病状等判断病人的疾病;教师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可以推测学生的内心世界。这些都是思维间接性的表现。由此可见,由于思维的间接性,人们才可能超越感知觉提供的信息,认识那些没有直接作用于人的各种事物的属性,揭露事物的本质规律,预见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思维认识的领域要比感知觉认识的领域更广阔,更深刻。
二、思维的过程
(一)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1.分析 是在思想上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考虑的心智操作。
例如把一株花分解为根、茎、叶、花、果实等;把一道题目分解为已知条件、未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等。人们对事物的了解,往往是从分析事物的特征和属性开始的。通过分析活动,可以把实际上不能分解的事物在头脑里分开,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事物的内部,研究它们的细节,为从整体上认识事物作好准备。
2.综合 是在思想上把对象的各部分和各种因素联结起来考虑的心智操作。
例如,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我们就可以判断是什么植物,属于哪一科、哪一类。从一个人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就可以推测他的职业或性格。综合是思维的重要特征,只有把事物的部分、特征、属性等综合起来,才能把握事物的联系和关系,抓住事物的本质。(二)比较与分类
比较是把事物或事物的个别部分,个别特征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相异及其关系。
例如,比较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菱形的相同和不同的方面,使学生了解它们各自的特征,对于图形的认识就更加清晰了。比较必须要确定一个标准,没有标准就无法进行比较,也就是说只有同类的或某些相似的事物才能进行比较,完全不同的事物是无法比较的。同时,比较还要确定事物之间的关系,所以,比较又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例如人们挑选计算机,首先要了解各种型号的特点、性能、外型结构以及价格等,这是分析;当把不同型号的计算机进行对比时,还要把各种特性结合在一起进行比较,这是综合。只有这样才能最后确定选择哪一种型号的计算机。
分类是在头脑里根据事物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为不同的种类。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的。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找出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将事物归于不同的类别。分类也必须要确定一个标准,按标准来进行,而且每次分类只能用一个标准。例如,我们对人进行分类,有时以性别为标准分类,有时以年龄为标准分类等。(三)抽象与概括
1.抽象 就是在头脑中把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区别开来,并把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提取出来。
例如,人们从手表,怀表、电子钟,石英钟,闹钟、座钟、挂钟等对象中,在思想上抽出它 们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即“能计时”,舍弃它们的非本质特征,如不同的大小,形状,构造等。人们对各种鸟进行比较后,抽取出鸟的本质特征是“有羽毛”、“卵生”,而舍弃“会飞”、“羽毛的颜色”、“体形的大小”等非本质特征。抽象是非常复杂的思维加工方式,它首先要通过分析找出事物的个别特征;其次要通过比较找出事物之间的共同特征,确定哪些是本质特征,哪些是非本质特征;最后通过抽象,抽取出本质特征,舍弃其非本质特征。
2.概括 则是把头脑中分离事物的共同点综合起来。
例如,把有生命的物质叫生物。即不论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是植物还是动物,是低等动物还是高等的人类,只要它们具有生命这个特征就之为生物。这个思维过程就是概括。
(四)具体化与系统化
1.具体化就是把抽象、概括的知识用于个别的、具体的场合。
例如,鸟的概念是指有羽毛的卵生的动物。鸡有羽毛,是卵生,所以鸡属于鸟类。具体化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检验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是否准确。
2.系统化就是把本质属性相同的东西,分成一定的类别并归纳到一定的类别系统中去的过程。
例如,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两大类,动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种,脊椎动物又包括鱼类、鸟类、哺乳类等,这样就把有关生物的知识系统化了。知识系统化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提高学习效率。
三、思维的种类
(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根据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内容,可把思维区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1.动作思维。以实际操作 来解决直观的、具体问题的思维称为动作思维或直观动作思维。它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一边动手操作一边思考。3岁以前的幼儿的思维基本就属于动作思维。例如,幼儿在做“医生给病人看病”的游戏时,就是一边做着动作一边思考自己生病时医生是如何给自己看病的,当游戏结束后,这种思维也就随之停止。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只能在动作中进行思考,他们思考的对象是当时正在做的事情。当然,成年人也有动作思维,例如,体育运动员在比赛中一边运动一边思考取胜的策略。但是成年人的动作思维与没有完全掌握语言的幼儿的动作思维不同,成人的整个动作思维过程是由词进行调节和控制的。2.形象思维。以心象进行的思维,称为形象思维。
例如,让3、4岁的儿童计算加减法,虽然也能计算出3+2=5,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是对抽象数字进行分析和综合,而主要是凭借头脑中两块糖和三块糖的实物表象进行相加计算出来的,这只是初级经验的概括。研究表明,形象思维是个体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发明家利用形象思维从事技术发明,3.抽象思维。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称为抽象思维。
例如,数学定理的证明,科学假设的提出,文章中心思想的概括,人物性格的分析等都要运用这种思维。它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
(二)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
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可把思维区分为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
1.聚合式思维。这种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只有当问题存在着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时,才会有聚合式思维。这种思维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或传统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组织、有条理的思维形式。
例如,已知A﹥B,B﹥C,其结果必然是A﹥C。
2.发散式思维。这是一种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去探索新的远景,去追求多样性的思维。
例如,某仓库发生了火灾,这火灾是怎样引起的?人们就开始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漏电引起、烤火引起、抽烟引起、坏人故意放火或其它。这种思维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产生多种答案、结论或假说,究竟哪种答案最好或哪种假说是正确的,则要通过实践检验。
(三)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依据思维是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还是科学概念,可区分为: 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1.经验思维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叫做经验思维。
2.理论思维 这是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判断某一事物,解决某个问题。(四)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根据思维是否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可区分为: 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1.直觉思维是人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这是一种直接的领悟性的思维活动。
2.分析思维也就是逻辑思维,它是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答 案或作出合理的结论。
(五)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根据思维的独创性,可把思维区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1.常规思维。就是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
例如,学生运用已学会的公式解决同一类型的问题。这种思维的创造性水平较低,往往缺乏新颖性和独创性。
2.创造思维。这是产生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具有独创性。
例如,德国数学家高斯在小学时就能找出解答“1+2+3+…+100”的简便方法;还有历史上的“田忌赛马”的故事等,都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第二节 表象与想象
一、表象
(一)什么是表象: 表象(image)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表象是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二)表象的特征
1.直观性
2.概括性 3.可操作性(三)表象的作用
1.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2.表象是从知觉向思维过渡的桥梁 3. 表象是想象活动的前提 4.表象在记忆中起重要作用 5.表象促进问题解决
二、想象
(一)什么是想象: 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式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例如,人们在听广播,看小说时,在头脑中所呈现的各种各样的情景,人物形象;发明家设计新机器时,在头脑中创造出的新产品的形象;作家根据生活体验,创造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这些根据别人的口头或文字描述,或者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所形成的新 形象都是想象活动的结果。
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活动的基本特点。想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以直观的形象呈现在人们头脑中,而不是词或者符号。而且想象中出现的形象是新的,它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的结果。例如,当我们读着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头脑中出现一幅苍凉的画面。虽然这样的场景我们没有亲眼见到过,但是我们头脑里储存的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夕阳、瘦马等表象,人脑就对这些表象加工组合而形成一幅这样的画面。想象不仅可以创造出人们未曾知觉过的事物的形象,还可以创造出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形象。例如,《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以及妖魔鬼怪等等。尽管这一类形象离奇古怪,有时甚至荒诞无稽,但它们仍来自现实之中,来自对人脑中记忆表象的加工,孙悟空是人的特征和猴子的习性、动作等结合在一起而创造出来的;猪八戒则是对人和猪的某些特征加工改造的结果……。想象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它同其他心理活动一样,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二)想象与表象的关系: 1. 区别:
(1)表象:在记忆中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一般称作记忆表象或简称表象。它是对以往感知过而当前不在面前的事物的心理浮现。想象:是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表象属于记忆范畴; 想象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
(3)表象无创造性;想象有创造性。
2. 联系:表象为想象提供素材。
(三)想像的功能 1想象具有预见的作用。
想象是一种超前反映现实的形式,具有预见性。人们在生活劳动中总是先想象出劳动的成果,再进行某项工作,比如做一张桌子,要先想出桌子的形状、长、宽和高等。在创造性活动过程中更是如此,例如,科学家的发明、作家的人物塑造、艺术家的艺术造型、工人的技术革新,所有这些活动都是建立在想象的超前认识基础上。没有想象便没有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
2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无法直接感知的东西,例如宇宙间的星球,原始人类生活的情景,历史上的事件等,这些遥远的东西,人们要直接感知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 的。但是我们可以借助言语描述通过想象补充感知上的不足,扩大认识范围。3想象还有代替作用。
由于现实生活的局限,人们的某些需要有时不能实际得到满足,他们可以利用想象的方式得到满足或实现。例如,儿童想当一名医生,但由于他们的能力所限而不能实现,于是他们就在游戏中,扮演医生的角色,给布娃娃看病、打针、吃药,从而满足自己想当一名医生的愿望。通过想象来满足实际上难以满足的愿望是实现心理平衡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心理健康。
4想象对机体得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
人在想象时,有机体常出现心理的乃至病理的变化,它表明了想象对有机体本身的反作用。例如,我们想象自己右手靠在燃烧的火炉旁,左手握着冰块,过一段时间两手温差最大可达3℃——4℃;想象令自己激动和兴奋的事情,会使自己的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这些都表明了想象对机体的调节作用。
(三)想像的综合过程
1.粘合: 粘合是把客观事物中从未结合过的属性、特征、部分在头脑中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形象。
2.夸张: 夸张又称为强调。这是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而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
3.典型化: 典型化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4.联想
(五)想像的种类
1.无意想像:无意想像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像
例如,人们观察天上的白云时,有时把它想象成棉花,有时又像仙女,有时又像野兽等;还有人们在睡眠时做的梦,精神病患者在头脑中产生的幻觉等,这些都是无意想象。(1)梦
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它是人们在睡眠状态下出现的一种想象活动。巴甫洛夫认为,梦是人们在睡眠状态下,大脑皮层处于不平衡的抑制状态,少数神经细胞的兴奋使一些表象被激活,这些被激活的表象由于缺乏意识的调节和控制以料想不到的方式重新结合而产生的形象。
人是不是一睡觉就要做梦,而且不停地做梦呢?根据脑电和眼动的研究,发现人的睡眠有 26 两个时相。快速眼动睡眠时相和慢速眼动睡眠时相,简称为快波时相和慢波时相。人刚开始入睡时,脑电出现幅度大、频率低的慢波,人的意识消失,心率、呼吸、体温、血压代谢率等都降低,眼球只有缓慢的运动,做梦少,这一时期被称为慢波时相。它大约持续90分钟后,就转入快波时相,脑电呈低幅高频的快波,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眼球转动速度快,每秒大约50—60次,梦一般是在快波时相产生。这一时相持续约20—30分钟,又转入慢波时相,如此交替往复直至觉醒,一般交替出现3—5次。只是在睡眠后期,快波时相的持续时间相应延长了。这说明正常人每夜大约有25%的时间在做梦,只是人们有时意识得到,有时意识不到。
离奇性和逼真性是梦的两个特点。人在梦中会出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如何也不会经历的事情,而在梦中出现的情境都是可见的,常常会有身临其境之感。这主要是由于人在做梦时,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缺乏意识的调节和控制,使激活的表象形成了离奇的结合。梦虽然是无意想象,但它也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梦产生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理变化引起的。如小腿肚生疮,容易梦到被狗咬伤了腿。二是外界刺激引起的。如有人曾让自己的助手在自己睡觉时给予各种不同的刺激。结果发现,当助手抓他的嘴唇和鼻子时,他梦到自己受刑,遭到折磨,当助手在室内喷洒香水时,他梦到自己在逛鲜花店,当他的床铺在脑后部位突然塌下时,他梦到自己被砍头了。三是大脑皮层神经联想的暂时接通,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生活中的某些事情引起大脑皮层的过度兴奋,使这部分细胞不容易抑制,就会构成梦景。美国赫威发明缝纫机就是得之于梦的帮助,当时他的设计在缝纫针的环节上停滞了,百思不解,一天夜里,他梦见国王强令他在24小时内必须造出缝纫机,否则将他用长矛刺死,突然他惊奇地发现长矛的尖上有眼睛一般的小洞,这个启示使他顿悟出针眼应靠近针尖,从而解决了问题。
做梦是脑的正常功能的表现,它不仅无损于身体健康,而且对于脑的正常功能的维持是必要的。研究表明,如果人为地连续几天剥夺人的快波时相的睡眠,人就会出现紧张、焦虑,注意力涣散,易激怒,甚至出现幻觉等反常现象。(2)幻觉
幻觉是一种异常精神状态下产生的不随意想象。精神病患者由于意识发生混乱,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失调,病人头脑中常常产生超常的幻觉。有些药物也会导致人产生幻觉,例如,大麻、迷幻剂等。
梦和幻觉均属特殊情况下产生的不随意想象。但这绝不意味着不随意想象经常在这种特殊 27 的、甚至是不正常的情况下产生。在正常生活情况下,无意想象也经常发生。例如,学生上课时的“分心”现象;诗人、作家的“浮想连翩”等。
2.有意想像:有意想像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像。在有意想像中,根据想像内容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像、创造想像和幻想。
(1)再造想像。再造想像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象的过程。例如,我们在阅读小说,听广播时,在头脑中产生的有关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活动场面的过程就是再造想象的过程。建筑工人根据设计图纸想象出建筑物的形象等,也属于再造想象。再造想象的新形象不是想象者自己独立的创造出来的,而是再现他人描述的形象,所以,言语描述或图样示意越详细,主体的感性经验越丰富,再造想象的形象也越完善。但再造想象并不是别人想象的简单再现,而是依据自己以往经验再造出来的,由于个体之间在知识、经验、兴趣、爱好、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每个人再造出来的想象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再造想象中也有创造性的成分,但创造性的水平较低。再造想像的形成的条件: a要求有充分的记忆表象作基础.b 对言语和实物标志的正确理解
(2)创造想像。创造想像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刃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它比再造想像更复杂、更困难。
例如鲁迅先生创作的“阿Q”形象,工程师构建的建筑物的形象,发明家构思的新作品的形象等都是创造性的新形象。因此,它具有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的特点。创造想象所形成的新形象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或是从来没有见过的,所以它比再造想象要复杂和困难。创造想象需要对已有的感性材料进行深入分析、综合,根据实践的需要,在头脑里进行创造性的构思。例如,“阿Q”形象就是作者经过选取材料,在高度的创造性构思的基础上独立地创造出来的,这当然要比读者通过阅读《阿Q正传》在头脑中再造出“阿Q”的形象要复杂和困难得多。
创造想像的形成的条件 a创造动机 b丰富的表象储备 c原型启发 d灵感(3)幻想。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像。它是创造想像的特殊形式。
幻想不一定是有语言符号的描述所引起,也不一定完全符合客观规律,不一定直接指向物质产品的创造,所以,幻想和再造想象、创造想象不同。幻想是指向未来,代表着想象者目前所没有的东西,与当前的创造活动没有直接的联系,并不一定立即去实现,他体现着想象者的愿望,幻想的东西就是直接满足个人愿望的东西。例如,古书中所描述的腾云驾雾、千里眼、顺风耳、嫦娥奔月等,在当时就代表了人们的幻想。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过去的幻想,现在都逐渐变成了现实。
根据幻想能否实现,又可以把幻想分为理想和空想。理想是以客观现实的发展为依据,能够实现的可能性很大。例如共产主义的理想,四化建设的理想,建设祖国边疆的理想等,这种对未来的向往,顺乎潮流,合乎规律,只要为之奋斗,人们的理想总是要实现的。幻想是完全脱离现实生活发展的规律,而且毫无实现的可能性。大家都知道“守株待兔”的寓言,一个懒惰的农夫在路旁捡到一只撞死在树上的兔子,便坐在树下,等着另外的兔子来送死,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这个农夫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偶然发生的事件上,而不愿付出辛勤的劳动,他的希望是一定要落空的。所以,理想是一种积极的想象,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人的激励作用很大,是鼓舞人们前进的重要精神支柱,而幻想是一种消极的想象,它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甚至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进程,对人的精神起着瓦解和销蚀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和消除学生的不切实际的空想。
第三节 表象和思维的脑机制
一、表象的脑机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人用脑成像的方法研究正常人,进一步证明了表象和视知觉可能具有相同的脑机制。拉•毕汉等人(1993)在一项研究中,让被试交替地观看一些闪光模式或想像这些模式,用磁共振成像测量了被试脑的局部血流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被试在想像闪光模式时在纹状皮层所得到的局部血流量,与被试实际观模式时相似。
二、思维的脑机制
思维是整个脑的功能,特别是大脑皮层的功能。大脑皮层额叶负责编制行为的程序,调节和控制人们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同时,还要将行为的结果与最初的目的进行对照,以保证活动的完成。大脑半球左侧颞叶和顶-枕叶与思维也有密切的关系;近年来研究还发现大脑右半球在推理中起着重要作用。第四节 概念与推理
一、概念的含义和种类(一)概念的含义
1.定义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2.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每一个概念都包括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内涵是指概念的质,即概念所反映的事物质特征。外延是指概念的量,即概念的范围。3.概念的层次 概念具有不同的等级或层次
4.概念和词 概念和词紧密地联系着。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词的思想内容。任何概念都是通过词来表达的。不依赖于词的赤裸裸的概念是不存在的。但概念和词也不完全等同。(二)概念的种类
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1.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
根据概念所包含的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概念可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
(1)按事物的指认属性形成的概念称为具体概念。(2)按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形成的概念称为抽象概念。
2.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
根据概念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它们的相互关系,可分为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1)合取概念:是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这些属性在概念中必须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2)析取概念:是根据不同的标准结合单个或多个属性所形成的概念。(3)关系概念:是指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概念。
3.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概念可分为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1)自然概念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概念。
(2)人工概念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为模拟自然概念的形成过程而人为地制造出的一种概念。
二、概念结构的理论(一)层次网络模
层次网络模型是由柯林斯等人(1969)针对言语理解的计算机模拟提出的,后来被用来说明概念的结构。在这个理论中,概念是以结点的形式储存在概念网络中,每个概念具有一定的 特征,这些特征实际上也是概念。各类属概念按逻辑的上下级关系组织在一起,概念间通过连线表示它们的类属关系,这样彼此具有类属关系的概念组成了一个概念的网络。在网络中,层次越高的概念,其抽象概括的水平也越高(二)特征表理论
特征表理论是由波纳等人(1979)提出的。特征表理论把概念的语义特征分解为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定义性特征是定义一个概念所必须具备的特征,它相当于概念的本质特征。特异性特征是具有描述功能的特征,它相当于概念的非本质特征。特征表理论认为,概念的结构是由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和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构成的。这些规则也称概念规则,它包括肯定、否定、合取、析取、条件等。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和规则相互结合就构成了各种不同性质的概念。(三)原型模型
原型模型主要是由茹什(1975)等人提出来的。茹什认为概念主要是以原型来表征的。所谓原型是指范畴中最能代表该范畴的典型成员。
三、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
(一)人工概念形成的途径
1.假设检验说
布鲁纳等人的假设检验说认为,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不断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被试根据对实验材料的分析、综合与主试提供的反馈,提出了种种假设,当某种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概念也就形成了。
2.内隐学习说
内隐学习说认为,一些抽象概念的复杂结构是在无意识的内隐学习中获得的。在概念形成中,被试依赖于一些属性在无意识中累加的频次,来区分概念中的相关属性和无关属性。
(三)概念形成的策略
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概念形成中人们通常采用哪些策略呢?布鲁纳提出了概念形成中的四种策略。
1.保守性聚焦。它是指把第一个肯定实例(焦点)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做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以后只改变其中的一个属性。如果改变这一属性后的实例被证实为肯定实例,那么这一属性就是未知概念的无关属性。相反,如果改变这一属性后的实例被判定为否定实例,那么这一属性就是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
2.冒险性聚焦。它是指把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做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31 但同时改变焦点卡片上一个以上的属性。这种策略带有冒险性,„不能保证成功,但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发现概念。冒险性聚焦有时能很快地发现概念,但失败的可能性也较大。布鲁纳等人发现采用这种策略的人数较少。
3.同时性扫描。它是指根据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部分属性形成多个部分假设,在选取一
定的实例后,根据主试的反馈,对多个部分假设进行检验。采用这种策略由于要同时记住多个假设,因此,给工作记忆以及记忆的信息加工带来了很大的负担。这种策略被试也较少采用。
4.继时性扫描。它是指在已形成的部分假设的基础上,根据主试的反馈,每次只考验一种假设,如果这种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就保留它,否则就采用另一个假设。由于对假设的考验是相继进行的,因此这种策略被称为继时性扫描。
四种策略相比,采用保守性聚焦时,记忆的负担较轻,而且因被试根据主试提供反馈,可以获得较明确的未知概念的有关信息,因此,相比而言,保守性聚焦是一种更有效的概念形成策略
四、推 理
(一)三段论推理
三段论推理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 个前提的结论所组成。
(二)线性推理,又称关系推
在线性推理中,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性的关系。例如,张三坐在李四左边,李四坐在王五左边,因此,张三坐在王五左边。由于这种推理的三个逻辑项之间具有线性的特点,所以线性推理又称线性三段论。
(三)条件推理
是指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例: 如果明天下雨,球赛就停止.第五节 问题解决
一、问题解决的概念
(一)什么是问题解决:从初始状态经过问题空间,进行一系列搜索,在最终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
(二)想像的种类:
1.问题解决的思维是指向性思维。
问题解决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问题解决活动必须是目的指向活动,它总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终结状态。做梦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所以就不是问题解决。
2.必须有一系列的运算程序。
问题解决必须包括心理过程的操作序列。有的活动虽然也有明确目的性,如回忆朋友的电话号码,但是这种活动只需要简单的记忆提取,因此也不是问题解决。
3.必有认知成分的参与。
也可以这样定义: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三)问题的种类
1.界定清晰的问题和界定含糊的问题
(1)界定清晰的问题是指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由初始状态如何达到目标状态的一系列过程都很清楚的问题。例如,已知A>B,B (2)界定含糊的问题是指对问题的初始状态或目标状态没有清楚的说明,或者对两者都没有明确的说明,这些问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如何写一篇论文”,这个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都是不清楚的。 2.对抗性问题与非对抗性问题 (1)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有对手参与的问题.(2)非对抗性问题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没有对手参与的问题。 3.语义丰富的问题和语义贫乏的问题 (1)如果解题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很多相关的知识,这种问题称为语义丰富的问题。 (2)如果解题者对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相关的经验,这种问题称为语义贫乏的问题。 二、问题解决中的策略 纽厄尔和西蒙(1972)认为,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有如下几种通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算法 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简而言之,算法策略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使用这种方法总能保证问题一定得到解决,但比较烦琐,解决问题的速度比较慢。 (二)启发法 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启发法不能完全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较省时省力。下面是几种常用的启发性策略: 1.手段—目的分析 所谓手段—目的分析就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2.逆向搜索 逆向搜索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 3.爬山法 爬山法是类似于手段—目的分析法的一种解题策略。它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4.简化计划法 该策略的基本思想是,先抛开某些细节而抓住问题解决中的主要结构,把问题抽象成较简单的形式,然后解决这个简单的问题,再从此解决整个复杂问题。 三、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一般分为 1、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就是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动机。一般来讲,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有的人善于发现问题,有的人则对问题熟视无睹。善于发现问题的人,思维具有较高的积极性,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他们能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牛顿从“苹果向地上落而不向天上飞”的现象中,发现了地球引力。善于发现问题是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的过程,而发现问题则是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 2、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就是弄清问题的要求是什么,哪些是已知条件,已知条件与要求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把握问题的实质,确定问题解决的方向,这是解决问题的起点。分析问题能否抓住关键,既取决于人的知识经验的多寡,又取决于人的分析能力。分析问题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这样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提出假设 提出假设就是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原则和方法,也就是要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推测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提出假设是问题解决的关键阶段,只有提出合理的假设,找出正确的方法或答案,问题才能得以解决,离开合理的假设问题就无法解决。 4、检验假设 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所提出的假设是否符合实际,是否与某些原理、原则、公式相符合。检验假设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检验,就是通过实践进行实际操作,检验成功,说明假设正确,检验失败,说明假设错误,那就需要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案,重新提出假设。例如,科学家的新发明,生产中的设计方案,都要通过实践检验。另一种是间接经验,即通过思维活动来检验。有的假设不能在实践上立即进行检验,如作战方案,医疗方案等,必须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逻辑推理,从理论上检验假设的正确性,确定方案的可行性。当然,最终还得由实践来检验。 以上是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的四个阶段,它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在解决问题时,由于过程短,难以区分它们的界限。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这些阶段往往相互重叠,循环往复,需要在不同的方向和问题的情景中进行探索,最后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法国心理学家杜克的实验证实了这一点。实验要求柏林大学的学生解答这样一个问题,某一胃病患者需要进行放射治疗,怎样在不伤害健康组织的原则下达到放射治疗的目的?对被试的思考过程进行了口述记录:(如图5—1) 图5-1 思考问题流程 从上图可以看到被试的思维过程,他进行了三方面的试探。首先是避免放射线与健康组织接触,提出四种假设,结果困难重重。第二个方案是降低健康组织对放射线的敏感,问题仍然不能解决。第三个方案是用聚光透镜的方法,这样既可以避免伤害健康组织,又可使癌组织受到破坏,最后才使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1、情绪状态和动机强度 人的情绪状态对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欢乐、愉快、自信、乐观等积极的情绪状态能激励人们勤于思考,思路畅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苦闷、失望、悲观、烦躁等消极的情绪状态往往会妨碍人的智力活动,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 动机是促进人去解决问题的动力。它虽然不直接调节人的思维活动,但会影响个体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当人们认识到问题的解决对社会或个人具有某种意义,或符合自己的愿望或兴趣时,就会产生探索的动机,以积极的态度去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定程度内,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动机过强或过弱都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因为动机过强,使人的情绪过于紧张会抑制主体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动机过低,又使人易被无关因素分散注意力。只有中等强度的动机状态下,人的思维活动才有较大的准确性与灵活性,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并且这一动机强度的适中点还会随问题解决的难度而变化。一般说,越是复杂的问题,其动机强度的适中点越是偏低些。(图5---2) 图5-2 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效率 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所面临的要解决的问题的刺激模式。刺激模式往往与个体的认知结构存在差异,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不能解决时,就会出现问题情境。一般说来,刺激模式与个体的认知结构的差异越大,问题就越难解决,反之,问题则容易解决。如图(4---3),用一笔画成相连的四条线段,并穿过下列方阵中的所有九个点。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突破认知结构的限制,从认知结构的扩大或重组着手,突破原来的思路,不仅仅只限于九个点所组成的正方形,而要将直线延长到九个点范围之外,问题很快就能解决。 图5—3 问题情境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思维定势 定势也称心向,是指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对解决问题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也可以说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容易使人以某种比较习惯的方式去进行认知或作出行为反应。它对问题解决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心理学家卢钦斯曾经做过一个有名的定势实验,要求被试设法用大小不同的容器量取一定量的水。见下表(5-1) 表5—1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问题 A 36 B C 求D习惯解决 注 21 127 3 100 D=B-A-2C 2 14 163 25 99 D=B-A-2C 3 18 43 10 5 …9 42 6 21 …20 59 4 31 …23 49 3 20 … D=A―C15 39 3 18 … D=A+C 8 28 76 3 25 … D=A―C (采自 A.S.Luchins) 此实验以大学生为对象,实验分为两组,实验组79人,控制组57人,实验组从第1题做到第8题,控制组只做6、7、8三题,每题半分钟。结果实验组在解题时,81%的人套用D=B-A-2C的公式一直做到底,而控制组则全部采用简单的方法即A-C或A+C解决了问题。这说明实验组被试明显的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而控制组则不受其影响。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在条件不变的情境下,可以帮助人们熟练、迅速地解决问题,具有积极作用;但在条件变化的情境下,会阻碍积极思考,无法跳出旧框框的限制,具有消极的影响。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物体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它方面的功能。绝大多数的事物,在习惯上都有其明确而固定的功能。例如,粉笔是用来写字的,茶杯是用来盛水的。可在问题情景中,有时需要改变事物固有的功能才能解决问题。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容易摆脱物体固有功能的局限而影响到问题的解决。 心理学家艾德姆生曾做了一个实验。桌子上放有三个纸盒、三支蜡烛、几根火柴和几枚图钉,他要求被试把蜡烛固定在木板墙壁上,当蜡烛燃烧时,烛油不滴落下来也不能烧着墙壁。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先用图钉把纸盒钉在墙壁上,然后再把蜡烛点燃后粘在纸盒上。被试分为两组,第一组在实验开始前,蜡烛、火柴、图钉分别放在三个纸盒里,纸盒在此时起着装东西的功能。第二组在实验前,盒子都是空的,它和火柴、图钉、蜡烛一样散放在桌子上。实 验结果,第一组被试中只有41%的人能解决这个问题,而第二组被试中却有86%的人能解决。这是因为第一组被试一开始就将纸盒固定地看成是装东西的容器,而没有看到纸盒还有当烛台的功能,所以没能顺利解决。而第二组纸盒是空的,容易考虑到它的其它功能,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功能固着对解决问题起的是消极影响,所以我们在面临问题情境时,要灵活机智地使用已有的工具或材料,以求思维的变通,达到问题的顺利解决。 5、原型启发 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而能给人获得解决问题启发的事物叫做原型。莫扎伊斯基由鸟的飞行和鸟体的解剖构造启发,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阿基米德从身子进入浴缸的现象获得启发,发现了浮力定律;贝尔从吉他助音箱获得启示,解决了电话音轻的问题。原型之所以具有启发作用,是因为它与解决的问题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而人又具有联想和类推的能力,才能获得启示,从而解决问题。 第六节 创造性思维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一)什么是创造性 创造性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1.新颖性 创造性思绪不同于一般的思维活动,它要求打破惯常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改组或重建,创造出个体前所未有的或社会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因此,新颖性是创造性思维最本质的特征。 2.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 吉尔福特1967)把思维分为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两种,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主要成分。他还设计了发散生成测验来测量创造性。在测验中,用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的好坏来衡量创造性的高低。 3.创造性想象的积极参与 因为创造性想象提供的是事物的新形象,并使创造性思维成果具体化。所以文艺作品中的新形象的创造,科学研究中的新假说的提出,新机器的发明等都离不开创造想象。 4.灵感状态 所谓灵感,是指人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某种新形象、新概念和新思想突然产生的心理状态。任何创造性思维都离不开灵感。 (三)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1.酝酿与创造性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时常遇到这样的情景,即经过长时间的紧张的思索之后,仍未找到问题解决的答案,但是当你稍稍休息后,突然找到了答案。这种情景有人称之为酝酿。 2.社会因素与创造 社会价值观念,他人的评价 ,社会助长与从众等都会影响创造。 二、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培养、教育和训练发展起来的。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有计划地教给学生必需的思维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只有具备强烈的学习动机,才能表现为主动地积极地学习,才能克服各种困难,达到学习目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也要求学生要主动、积极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 (二)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行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知识不应是灌输式的,而要多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置于某问题情境中,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找出事物之间的关系,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问题。不要用固定的答案或标准去评价他们,要鼓励他们超常的思维、创新的答案。托兰斯曾就如何尊重学生意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向教师提出五点建议: 尊重学生提出的任何幼稚甚至荒唐的问题; 欣赏学生表示出的具有想象与创造性的观念;多夸奖学生提出的意见; 避免对学生所做的事情给予肯定的价值判断; 对学生的意见有所批评时应解释理由。对学生的意见有所批评时应解释理由。 (三)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的产物,其中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最主要的特点,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对于一个问题,让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找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从思维的独特性、变通性、流畅性等方面入手,经常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培养集中思维主要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例如,给学生提供众多案例,让他们总结规律或进行推理等。 (四)教给学生发明创造的思维方法 通过对中外许多科学家、艺术家的发明创造过程的研究,人们找出了多种有规律性的创造发明的方法,掌握这些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奥斯本的“头脑风暴法”、格兹尔的“问题分类发”以及克劳福德的“特征列举法”等。以“特征列举法”为例: 特征列举法指出创造就是对旧上事物的改进,通过改进事物的某一特征,或把事物的某一特征添加于另一事物之上,从而完成创造过程。此方法的使用首先是列举事物的关键特征,如:颜色、体积、形状、材料等,然后对每一特征进行分析,看看能否进行改变。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有篮球场那么大,通过改变体积,使它越来越微型化。 (五)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 教师应在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创造性活动,如兴趣小组、科技小组等,鼓励他们进行创造分明,在活动中逐渐掌握创造发明的思维方法,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附:团体心理辅导实践活动课 创造性思维训练 活动目的: 1、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培养学生与人交往能力,增进同学之间互相了解,融洽师生关系。 3、激发学生潜能,增强自信心和进取心。 4、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及合作意识。活动所需材料: 纸、彩笔、小刀等工具 活动项目操作细则: 1、破冰 (1)激发兴趣,(2)活跃气氛:同(3)心击掌(4)最后以自愿的方式选出各队队长。 2、头脑风暴——创造性思维训练 (1)提出要求:在队长的统一指(2)挥下,(3)各组在15分钟内完成五项任务(确定队名(4)、设计队标(5)、提出口号、创作队歌)进行设计活动 (6)学生为小队为单位进行创造性活动设计,(7)教师到各小队指(8)导,(9)师生互动。 (3)各小队以艺术化的形式展示上述成果。 3、分享交流,教师总结 (1)全班围坐一圈,手两两相握,闭眼、静默、听音乐,回忆一天的所有活动。(2)全班共享:各组选一位代表发言,并提供几个自由发言的机会。讨论各队的优缺点、优秀团队的四个特征、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3)教师总结。 (4)布置作业:以自由的方式把自己的感受、想法、建议写下来作为反馈材料交给老师。(5)评比各队名次,并颁奖。 思考题: 1。问题解决过程中可采用哪些策略? 2。试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3.什么是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形成正确再造想象的条件及影响创造想象形成的因素各是什么.4.什么是创造性?它包括哪些心理成分? 参考书目: 1.王甦、汪安圣(1992):认知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余嘉元主编(2001):当代认知心理学。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3.Best著,黄希庭主译(2000):认知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3.刘爱伦主编(2002):思维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4.黄河浪编著(2001)创造.海口:海南出版社 5.朱智贤、林崇德著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黄希庭著(1991):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表象、想象、创造想象、灵感、幻想、运作思维、聚合思维、分散思维、人工概念、问题空间、功能固着 二、填空: 1、思维是 人脑对客观现实 和 的反映。 2、思维的特征包括 和。 3、思维的过程包括、、和。 4、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 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式 的心理过程。 5、想象的种类包括 和。 6、问题解决的思维特点主要有、和。 7、问题解决的三个特征是、和。 8、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 和 三、问答题 1、为什么说想象也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形式 2、什么是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它们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什么作用? 3、怎样科学的解释睡眠和梦? 4、什么是思维?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5、简述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6、什么是概念?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7、创造性思维与一般思维有什么区别?如何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七章 情绪和情感 ·本章主要内容: 情绪与情感的概述 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情绪的理论 情绪的调节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分类、两极性以及二者的关系,了解情绪、情感的功能及产生的生理机制,理解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及几种有代表性的情绪理论,并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情。 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情绪的理论(2)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分类、二者的关系(3)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2.本章难点: (1)情绪的生理机制(2)情绪的理论 3.实训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了解小学生情感发展特点及情感教育”的访问活动,让学生通过访问活动,了解小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并在实践中初步掌握对儿童进行情感教育的方法。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讨论法 4.实践活动 四、教学时数 6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的概述 一、情绪和情感的实质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43(二)需要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 符合人的需要的客观事物,就会引起肯定的情绪和情感,不符合人的需要或仿碍需要满足的客观事物,就会引起否定的情绪和情感。(三)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1.情感与情绪有以下区别: ①从需要角度看,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情感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 ②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而情感体验发生得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 ③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永远带有情境性,而情感有可能既具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固性和长期性、稳固的情感体验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以上区别是相对的。 ④从强度和外部表现看,一般说来,情绪的强度相对较大,外部表现较明显;情感的强度一般不如情绪强烈,外部表现也不如情绪强烈。但这种区只是相对的。 2.联系: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形成的,反过来情感对情绪又产生巨大的影响,它们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侧面,既相互转化,又相互依存。 ①具有一定社会内容的情感,可能以强烈、鲜明的情绪形式表现出来,又能表现为深沉而持久的情操。 ②与生理性需要相联系的情绪,都可能由所赋于的社会内容而改变它的原始表现形式,从而表现为情感。 ③具有高级社会内容的情操,即可表现为情绪,又可表现为情感。(四)情绪情感与认知 1.情绪总是伴随一定的认识过程而产生,认知在情绪产生中起着重要决定的作用。 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倘若它们与主体需要间的关系未被认识到,那么即便是关系很密切的事物也不能使人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 2.情绪、情感不同于认识过程 ①认识过程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情绪情感是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② 一般说来认识过程无明显的外部表现,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比较明显.二、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一)适应功能(二)动机功能(三)组织功能(四)信号功能 三、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一)什么是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的性质、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的变化幅度又具有两极性,每个特征都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1.情绪的性质有肯定与否定两极.2 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3.情绪的激动性有激动与平静两极。4.情绪的强度有强、弱两极。5.情绪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两极。(二)情绪维度的理论 1.三维理论 2四维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伊扎德提出了情绪的四维理论,认为情绪具有: 强度、紧张度、激动度和确信度等四个维度。 四、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一)情绪的分类 1.我国传统分类 2.伊扎德分类法 3.克雷奇分类法 4.罗素的环形情绪分类(二)情绪状态的分类 1、心境:微弱而在较长时间里持续存在的情绪状态。 2、激情: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短暂的情绪存在状态。 3、应激: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的反映。(三)情感的分类 道德感:根据社会道德的准则衡量自己或他人的言行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如:幸福感、自豪感、自慰;或不安、自责、内疚;或对他人的爱慕、崇敬、尊重、钦佩;或反感、卑视、憎恨。理智感: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例如,求知欲、好奇心迟疑、惊讶,为真理献身的自豪。 美感:对美的欣赏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五、情绪和情感的生理机制 (一)情绪的中枢机制 ①下丘脑 ②网状结构 ③边缘系统 ④大脑皮层 (二)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 (三)情绪状态下机体的内部变化:呼吸、血液循环、皮肤电反应、脑电反应、内外分泌腺的反应 第二节 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伴随情绪出现的相应的面部、声音和身体姿态的变化,我们称其为表情。它经常成为人们判断和推测情绪的外部指标。一、三种主要的表情动作 1.面部表情 2.身段表情 3.言语表情 二、表情的先天性和社会性 第三节 情绪的理论 一、情绪的早期理论 (一)詹姆斯—兰格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提出的一种情绪理论:把情绪的产生归因于身体外周活动(生理)的变化。 詹姆士和兰格看到了情绪的独特属性是与机体变化直接联系的。但是他们在看到情绪与机体生理变化之间的联系的时候,片面地夸大了外周性变化对情绪的作用,而忽略了中枢对情绪的作用,没有看到在情绪过程中高级中枢对外周的调节作用,从而否认人的态度对情绪的决定意义。因此,詹姆士-兰格学说在情绪理论的发展史中虽然居于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在解决情绪的实质问题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二)坎农-巴德学说 美国心理学家坎农针对詹姆士-兰格学说提出了情绪的丘脑学说。他认为情绪的中枢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并且强调大脑对丘脑抑制的解除,使植物性神经活 跃起来,加强身体生理的反应,而产生情绪。 坎农的丘脑学说强调了大脑皮层对丘脑抑制的解除是情绪产生的机制,但是他却忽略了外周性变化的意义,以及大脑皮层对情绪发生的作用。 二、情绪的动机-唤醒理论 1.扬的理论 2.利珀的理论 3.汤姆金斯的动机理论 三、情绪的行为理论 以外部刺激引起行为习得的角度理解情绪,忽略主体认知功能的作用。 四、情绪的认知理论(一)阿诺德“评定-兴奋”说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出情绪与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评估相联系。 (二)沙赫特的三因素情绪理论(情绪的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沙克特和辛格提出的一种情绪理论。他们认为:情绪的产生有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个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二个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生理状态、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 (三)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拉扎勒斯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反映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因此,人们需要不断的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具体来讲,有三个层次的:初评价、次评价和再评价。 (四)、伊扎德的动机一分化理论 第四节 情绪的调节 一、什么是情绪调节 1.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它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2.情绪调节与身心健康 3.情绪调节的内容 ①具体情绪的调节:包括所有正性和负性的具体情绪,如快乐、悲伤等。 ②唤醒水平的调节:主要是调节过程的唤醒水平和强烈的情感体验,同时也需要调节一些较 低强度的情绪。 ③情绪成分的调节:不仅包括情绪系统的各个成分,也包括情绪系统以外的认知和行为等。 二、对他人情绪的调控(1)了解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2)努力创设条件满足对象的需要(3)改变认知,调整需要(重建) “重建”—有意识地用建设性态度对面临的事件重新解释。(4)提供情绪的宣泄渠道。 把不良情绪引向从事社会所认可,能接受的活动中去,使之得以适当的表现。 三、对自身情绪的调控 (1)自我反省,提高对自身情绪状态的意识,理智地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2)及时恰当的宣泄、表达。 长时间的回避和压抑不良情绪,将导致严重的心身疾病。(3)主动转移注意对象,从事其他活动。 (4)自我放松练习(意念集中、呼吸调整、肌肉放松)。(5)改变认知,调整需要(重建)。 四、情绪调节中的个体差异 情绪调节可以发展为一种能力,这就是“情绪智力”。不同个体的情绪智力是有差异的。思考题: 1.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2.简述阿诺德的 “评定—兴奋”说.3.简述情绪归因理论.4.举例说明怎样控制消极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参考书目: 1.孟昭兰著(1989):人类情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K.T.斯托曼著,张燕云译(1986):情绪心理学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3彼得罗夫斯基.(1991)普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陈孝禅编(1983)普通心理学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第八章 意志 本章主要内容: 意志的概述。 意志行动及其心理过程。 意志的品质与培养。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意志的概念,意志行动的表现,明确意志与认识、情绪、个性的关系,了解意志的生理机制,明确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理解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及意志的品质,懂得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1)对意志、意志行动的理解(2)掌握意志的品质及培养 2.本章难点:意志与认识、情绪和个性的关系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讨论法 四、教学时数:6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意志的概述 一、什么是意志 意志是自觉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二、意志行动的表现 ⑴意志行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⑵意志行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意志行动的前进性(4)意志行动必须符合客观规律 三、意志与认识、情绪和个性的关系 1.意志和认识的关系 (1)意志的产生是以认识过程为前提的。(2)意志反作用于认识过程。2.意志和情绪的关系 49(1)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2)意志也可以控制情绪,使情绪服从于理智。3.意志与个性的关系 (1)个性心理倾向制约着人的意志表现(2)意志在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四、意志的生理机制 第二节 意志行动及其心理过程 一、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 1.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 2.随意行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3.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二、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一)确定决定阶段 1.动机斗争 2.确定行动的目的(二)执行决定阶段 1.行动方法和策略的选择 2.克服各种困难实现所作出的决定 三、意志行动中的心理冲突(一)心理冲突的类型 1.双趋冲突(接近—接近型冲突):一个人以同样强度的两个动机追求同样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同时达到,像这种从两所爱者或两趋向中仅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双趋冲突。2.双避冲突(回避—回避型冲突):一个人同时遇到两个威胁性而都想躲避的目的,而他又必须接受其一始能避免其二。像这种从两所恶者或两躲避中必须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 3.趋避冲突(接近---回避型冲突):一个人对同一目的同时产生两种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像这种对同一目的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趋避冲突。 4.多重趋避冲突(多重接近---回避冲突):一个人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的,而每一个目的又分别具有趋避两方面的作用。像这种对几个目的兼具好恶的复杂矛盾心理状态,称为多重趋避冲突。 1.陈述性知识 2.程序性知识 3.先行组织者 4.动作技能 5.行为目标 6.态度 7.生成学习8.替代强化 9.最近发展区 10.定义性概念 二.问答题(任选其中3个问题作答,每一问题满分20分)1.陈述加涅在智慧技能领域中提出的“学习层级论”对教学设计的含义。 (一)加涅在前人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习层级理论”,他认为,人的学习形式从简单到复杂构成一个逐步上升的层级,依次是:信号学习、刺激-反应联结、连锁、言语连锁、多重辨别、概念学习、原理学习、问题解决。后期,加涅对该理论加以修正,提出五类学习结果说,指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二)学习层级理论对教学设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①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分解,教学目标作为一种高层次学习必须分解到学生已掌握的层次才能为学生所掌握,这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但是有些教学目标是不能或不必加以分解的。②有利于对教学进行任务分析,加涅划分五类学习结果,而不同学习结果需要相应的内外条件,任务就是将教学任务分类至不同学习结果中,进而创造条件。③以上两点皆表示加涅的学习观具有还原论倾向,认为整体等于部分之和。总之,它具有积极启发的一面,也有消极机械的一面,应该辩证看待。 2.以下是心理学家对态度的改变及品德的形成所提出的解释,请就这些理论观点指出它们对态度与品德教育的影响。 a.认知发展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认知失调论 3.早在80年代中期认知心理学家就已注意到影响问题的因素是: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3.有组织的言语信息 98 一、解释下列术语(任选其中8个术语,每一解释为5分,共计40分) 1.认知策略 6.作业目标 2.图式 7.程序性知识 3.工作记忆 8.负强化 4.掌握学习 9.认知风格 5.生成技术 10.先行组织者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计60分) 1.阐述加涅的学习层级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意义。 (一)加涅在前人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习层级理论”,他认为,人的学习形式从简单到复杂构成一个逐步上升的层级,依次是:信号学习、刺激-反应联结、连锁、言语连锁、多重辨别、概念学习、原理学习、问题解决。后期,加涅对该理论加以修正,提出五类学习结果说,指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二)学习层级理论对教学设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①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分解,教学目标作为一种高层次学习必须分解到学生已掌握的层次才能为学生所掌握,这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但是有些教学目标是不能或不必加以分解的。②有利于对教学进行任务分析,加涅划分五类学习结果,而不同学习结果需要相应的内外条件,任务就是将教学任务分类至不同学习结果中,进而创造条件。③以上两点皆表示加涅的学习观具有还原论倾向,认为整体等于部分之和。总之,它具有积极启发的一面,也有消极机械的一面,应该辩证看待。 2.分析获得陈述性知识(言语信息)与获得智慧技能(程序性知识)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陈述性知识是有关人所知道事物状况的知识,并能被人所陈述或描述。程序性知识是关于人怎样做的知识,能被人实施和操作。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获得的区别:①两者获得的速度和方式不同。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激活的传播来完成,而程序性知识的获得更多的依赖于程序化和自动化;陈述性知识的获得速度较快,图式经历的时间稍长,命题往往在几秒钟内就被掌握,程序性知识获得速度要慢的多,有的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②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在头脑中的表征方式不同,陈述性组织上用命题、表象、线性序列和图式表征,而程序性知识用产生式形式来表征。③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达到的标准不同,检验陈述性知识是通过看其能否被陈述、描述,而检验程序性知识则是通过看其能否被操作和实施。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获得的联系:陈述性知识是程序性知识的基础,学习过程的第一个阶段便是陈述性知识的获得阶段,然后逐步程序化和自动化;程序性知识的运用有助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包括学习策略和基本技能。 3.陈述引起态度学习的主要途径。 加涅认为态度的学习的主要途径主要有三种:①经典条件反射作用②知晓行动的成功③人的榜样作用。对于通过经典条件反射作用,即通过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作用,能够使人对某些刺激产生某些习得性的情绪性反应。通过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即通过操纵使强化随人的行为而出现这种强化的相倚性,从而用来作为态度学习的方式。态度来自于成功的体验,而成功体验因得到强化而产生。 (四)在态度学习中,最为可靠的情境是对榜样的模仿。班杜拉的“替代强化”理论表明,学习者模仿榜样人物相同或类似的个人行为选择,结果可能得以强化。由此而得的态度会扩展到其他行为或情境中去。 一、简答题(每题5分,任选如下8题作答,共计40分) 1.知识的编辑(Knowledge Compilation)2.弱方法(Weak method)3.特殊领域中的知识(domain—specific knowledge)4.知觉学习5.认知方式 6.行为(作业)目标(performance object)7.专家—新手研究范畴(expert-novice paradigm)8.任务分析(task analysis)9.图式(schema)10.归因论 二、问答题(每题20分,任选3题作答,共计60分) 1.当今的教育实践十分关注学生的创造性培养,而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中往往将“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放在一起来讨论。请您对(1)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的关系; (2)制约问题解决的若干内部因素;(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提出你所知晓的现有的理论观点,并预计今后的研究取向。 一般而言,创造性活动应属于问题解决这一范畴。因为两者都是个体首次遇到的且无法凭原由经验的回忆直接解决问题的情境。个体必须整合早先获得的各部分知识和技能才能得以解决;也就是说,两者都依赖于先前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策略;但是两者又不可能完全等同,因为创造性设计的概括远远超过通常问题情境中的那种概括,而且创造性不仅需要某一领域内的知识,而且更需要来自完全不同的学科领域里的知识和观念。 影响问题解决的一个最明显的因素是问题解决者必须能够回忆起先前已习得的、与问题有关的规则;问题解决者必须具备一系列与问题情境有关的谚语信息,而且这些言语信息要求或多或少的表现出各自层次的组织特征;问题解决者在解题过程中必须激活和使用自己业已获得的某一或某些认知策略。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重视对特定领域知识的学习而非仅仅限于一般问题解决策略和一般推理策略;弗拉维尔的反省认知策略;托兰斯提出的助长创造潜力的四个意见,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功能都能充分发挥作用,提供适当的结构和动机,并给予积极参加实践以及和教师、其他学生交流的机会。 2.奥苏伯尔(Ausubel)用有意义的言语学习来阐述学生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加涅(Gagne)用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来阐明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成果;安德森(Anderson)则分别用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来阐明学生在知识领域中的学习。请你分析理论家在知识学习观上的相同观点与差异,并对三位理论家的观点提出一种您认为最合适的综合观点。 (一)三者的相同点:三者都强调学习的认知过程,同行为主义有着严格的区别,他们都试图建构发生在个体头脑中学习过程的模式;三者都强调学习的连续性,奥苏伯尔注重认知结构中起固着作用的知识的重要性,加涅强调学习层级,安德森则强调已有陈述性知识对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基础作用。三者的差异:三者用于解释的范围不同奥苏伯尔 理论主要针对陈述性知识,加涅和安德森都针对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三者对知识分类的标准和目的不同,加涅以学习结果为标准,旨在探讨这种学习结果的内外条件;安德森以知识的表征形式为标准,旨在探讨不同类型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 3.在有关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的研究中,当今的教育心理学家已提出如下若干种理论解释:(A)经典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反射;(C)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D)言语沟通。请分别陈述上述理论观的要点,并对态度、品德的学习与认知的学习有何区别提出您的若干意见。 经典条件反射,是通过无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多次同时或相继组成,从而使人对无条件刺激的态度泛化至了对条件刺激的态度上;操作条件反射,是通过操纵强化随人的行为而出现的强化相倚性;模仿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及结果,通过“替代强化”机制所进行时习得态度;言语沟通,是通过对他人讲事实、摆道理使对方产生态度转变。显然,态度的学习与认知的学习是区别的,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两者的学习性质不一样;②两者的学习方式不一样;③两者的学习过程不一样;④两者的学习条件不一样。 4.熟练的动作技能一般不能通过发现学习的方式来进行,故心理学家认为应通过提供(1)有效的指导与示范;(2)练习与反馈来进行这一领域的训练。请指出(1)有效的指导与示范有哪些手段,并需注意那些问题;(2)练习与反馈为什么对动作技能的学习是必需的及(3)有哪些可供拿取的练习程式。 有效的指导和示范包括以下几种手段:①言语指导,提供所要执行动作的程序、步骤并能将特定的刺激形式或与要做出的反映联系起来;②图解或图象,与言语指导作用相似,但是更为形象。 联系和反馈对动作技能的学习是必要的,因为动作技能是有受刺激控制的性质,需要依赖刺激的提示做出适当的动作,这些刺激提示有些来自外部,但是另外一些极其重要的刺激来自内部肌肉的动觉感受,要想提高这种感受性,充分的联系和反馈是必不可少的。 练习程式有三种:①集中练习,指长时间不间断的联系,练习中间没有间隔;②分散练习,指相隔一定时间进行练习,各次练习之间安排适当的作息时间;③心理联系,指学习者在考察某种技能的演示后,在内心想象如何从事该项动作技能的过程。00 一、名词术语解释(每题3分,共计30分) 1.知识结构 2.问题空间 3.成就动机 4.精加工策略 5.态度 6.图式 7.强化 8.迁移 9.弱方法 10.动作技能 二、论述题(共三题,每题计分见题后) 1、专家--新手比较范型是当今认知心理学家为揭示造就人的认知能力差异根源经常采用的一种研究范式。(1)列举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已获得若干研究结论;(2)就这类造成专门人才差异的根源提出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见解与看法。(25分) 研究结论:①知识的程序化,指由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②学会使用知识;指由战术学习向策略学习的转变;③对问题的表征,深层与抽象;④对问题的记忆,多而大的记忆组块。 专家和新手的差别根源是后天的,这主要是指后天知识的获得的差异。而知识并非仅仅是一般领域的知识,而应包含特殊领域内的知识,这些知识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因此要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要创设合适的外部条件,推动学生头脑中知识的程序化和策略化,提供给学生不断变化的问题情境,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从而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2、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将人所获得的知识分成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并从两类知识中又分解出若干亚类形式。(1)用文字或文字叙述的形式描述他们对知识的整个分解情况;(2)对各种知识的形式、作用及相互关系做出叙述。(25分) 当代认知心理学将人所获得的知识分成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并从两类知识中又分解出若干亚类形式。其中,陈述性知识可以分为命题、表象、线形排序、图式四种亚类,程序性知识可以分为特殊领域的基本技能、特殊领域的策略性知识和一般领域的策略性知识。 命题是陈述性知识的最小单元,包括一个关系和一个以上的论题,共享论题的命题结合在一起形成命题网络,通过激活的传播可习得新命题,提取旧命题及时对原命题进行推论;表象是保留对象知觉特征的表征形式,是对空间信息的经济性表征,由于只有层次性结构可进行抽象推理;线形排序是对系列元素所做的线形次序的编码,使人们能够顺次有序的提取信息;图式是对范畴中的规律性做出编码的一种形式,这些规律性既可以是知觉性质的,也可以是命题性质的,由图式能够进行推论,它是前述表征形式的综合。 3、学习动机是维持长期的、艰巨的学习的推动力。但成功的学习也反过来促使学生产生想学的动机,因此动机与学习的关系是因果的双向联系。假定您作为教师该如何在教学中使用这一原理?(20分) 动机和学习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即动机以增强行为的方式促进学习,而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该原理运用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①以动机推动学习,学习动机是个体学习的内部原因和动力,学习动机的种类颇多,按照奥苏伯尔的分类,分为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是一个人为赢得长者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在儿童早期起作用,应通过教师、家长甚至同伴的赞许来培养。认知内驱力是种需求系统阐述问题而非解决问题的需要。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因自己的工作能力或胜任能力而赢得响应地位的需要,它指向外部社会地位,是一种外部动机。以上三种类型动机对学习来说都是必需的,应通过各种手段来培养。②以成功学习培养学习动机,学生成功的学习体验首先有助于认知内驱力的提高,使其强化作为成功学习的伴随结果而来的社会地位提高和长者的认同和赞许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附属内驱力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01 一、对下列成对能力的界定及获得作简要阐述(每题8分,合计40分)1.刺激--反映与行为连锁 2.具体概念与定义性概念 3.规则与高级规则 4.有组织的言语信息与认知策略 5.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二、对知识与能力的界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含有一些不可操作的说法,请(1)依据当今认知心理学家的观点,对它们的界定与分类做出陈述;(2)并就它们之间的互动情况作举例说明。(20分) 三、人们通常不会把学生在写字时已能熟练控制自己的手部运动称之为动作技能的学习,(1)请您对何时才会出现动作技能的学习做出确认;(2)并就动作技能获得的阶段及影响因素作逐一描述。(20分) 四、对于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心理学家已提出多种理论予以解释,请(1)阐述这些理论的要点,(2)并据此对德育教育的特点提出您的建议。(20分) 02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简述J.R.安德森的知识分类体系 安德森根据知识在人的记忆表征方式将其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类,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由简单倒伏杂依次是:命题、表象、线形排序,他们的复杂性不同,但却遵循经济性原则;根据程序性知识可设计的领域的特殊性和自动化程度可以分为三类:特殊领域的基本技能、特殊领域的策略性知识和一般领域的策略性知识。 2.简述R.加涅的5类学习结果 加涅的5类学习结果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和态度。 智慧技能指使个体通过符号或观念的使用同自身的环境发生相互作用,通常包括四种能力: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 认知策略,是对内组织的技能,功能是调节和监控概念与规则的使用,包括注意中的认知策略、编码中的认知策略、提取中的认知策略和解决问题的认知策略。言语信息:人用语言表达信息的能力,包括名称或称谓、单个命题或事实、命题网络。动作技能,获得身体运动的快捷性、精确性,把握它的力度和准确性。 态度,一种能够影响人的对某一类物、某一类事或某一类人做出个人选择的内部状态。 3.简述动作技能学习的进程及支持这类学习的内外条件 动作技能学习的三个阶段:①早期和认知阶段,初学者尝试理解动作技能的任务及要求;②中间或联结形成阶段,两类变化:部分技能达到高度流畅性和有节奏,一些个别子技能整合为无冲突的总技能;③最后或自动化阶段。 动作技能学习的内外部条件:①内部条件,包括部分技能的回忆、执行常规的回忆;②外部条件,包括言语指导、图像、演示、联系及反馈。 4.简述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的心理机制 态度形成与改变的情境有以下几种: 经典条件反射作用,能使人对某些刺激产生某些习得性的情绪反应。 知晓行动的成功,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个体产生“自我强化”,形成自觉的态度。班杜拉的“替代强化”理论,通过榜样任务的作用能够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和判断,从而形成或改变个体的态度。 二、问答题(3道题中任选2道作答,每题30分,共计60分): 1.当今的认知心理学家不仅对人的知识做了明确的分类,而且还揭示了在这些不同类型的知识间存在互动。(1)请阐明在各领域的专家头脑中具备哪些知识方面的优势;(2)并就知识间的互动情况做出阐明。 专家头脑中的优势:①有意义的知觉模式;②大容量的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③快速的执行技能;④用语言表征问题的时间随问题性质而变化;⑤深度表征问题;⑥较强的自我监控技能。以上专家所体现的优势可以用他们头脑中的三类知识来进行解释,这三类知识是观念性理解(陈述性知识)、自动化的基本技能(程序性知识)和认知策略,正式这三类知识及其互动使专家在解决问题时高人一等。 三者的互动表现:①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互动,前者是后者习得的基础,后者的获得又能提高前者掌握程度;②陈述性知识和认知策略的互动,前者为后者的运用提供条件,后者提前者的掌握效率;③程序性知识和认知策略的互动,前者是后者的工具,能够不占用短时记忆空间从而为后者提供平台,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2.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一是求理解,二是将理解转化为能作用外部世界的能力,而远非是简单地“拷贝”或吸收,因此当今的认知心理学家非常强调其中的建构过程。(1)请根据这一学术观点分析Ausubel的有意义学习的同化理论与Gagne的认知技能获得观所侧重的方面;(2)他们在解释认知学习方面的力度。 奥苏伯尔认为,知识在头脑中是以抽象层次不同的知识结构或命题网络的形式存在。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有三种存在形式,即材料的逻辑意义(知识本身)、潜在意义(能被某个个体的特定知识结构所能同化学习的知识)和心理意义(个体知识结构),认为有意义学习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即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这种理论强调原有知识和有意学习心向,适于解释陈述性知识的习得过程。 加涅的学习层级思想主要贯彻在认知技能(智慧技能)的解释上,他认为,认知技能包含以下四个层次,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和规则以及高级规则。每一种类型学习的内部条件不同,但前一种学习是后一种学习的必要的内部条件,这种理论强调不同层次知识间的连续性和循序渐进原则,适于解释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两种理论在解释人的认知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不足。如前所述,奥苏伯尔的理论适合于陈述性知识,而加涅的理论则适合于程序性知识。 3.“知识创新”是当前颇为流行的用语,而在认知心理学家看来在解决问题中便有创新,因为他们所说的问题是指个体首次遇到而又无现成的知识可以直接利用来解决的情境。(1)请列举个体在解决问题中必须依赖的各类知识;(2)并对上述这种流行的用语做出在心理学上可行的解释。 个体在解决问题时有三类知识:①陈述性知识,是个体理解问题和对其进行深层表征的基础,有为策略性知识的运行提供帮助性信息;②程序性知识,主要指自动化的基本技能,具体负责填充问题空间,缩小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③策略性知识,负责对问题解决方案设计和对执行解决计划进行监督。 “知识创新”具有两个层次的意思:①真创造,个体创造出前人或他人所没有发现的知识,多指发明创造;②类创造,指个体创造出前人或他人已经发现但对自己讲是新的知识;③两种都属于问题解决的范畴,都是个体在前人的基础上利用头脑中三类知识进行恰当组织的产物,前者对三者要求更高。 03 一、专业术语解释(每题8分,共计64分) 1.产生式系统 2.精致或精加工 3.组织 4.图式 5.命题网络 6.学习层级 7.问题空间 8.任务分析 二、问答题(题1、2各为30分,题3、4各为26分,请在3、4之间任选一题作答,本部分共计86分) 1.根据认知心理学家在专家—新手的比较性研究中得出的若干发现,分析(1)解决问题所需的各类知识:以及(2)各类知识的相互作用。(30分) 2.当今在我国的教育界对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的培养呼声极高,有些人也希望通过传授一般的问题解决策略来达到这一目标。请根据认知教学心理学家在(1)传授一般的问题解决策略方面,以及在(2)传授一般的推理策略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指出达到上述目标的最有希望的途径。(30分) 一般问题解决策略也称为“弱方法”,是一般领域中受控制的程序性知识,具体有手段—目的分析、逆推法和类比法等;一般的推理策略主要指形式逻辑的演绎和归纳推理。早期的认知心理学家企图通过传授这两类知识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实验的结果令人失望。关键是学生不能将这些策略应用到以后类似的途径中去,要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水平,最重要的是使学生牢固把握特定领域的知识。首先,扩展学生在此领域的陈述性知识方面拥有一个更大的命题网络,拥有一组更精致的图式,将有利于问题的深层表征和恰当解决;其次,对特定领域的固定操作达到自动化程度,不仅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还能为认知策略的运行提供认知资源;最后,认知策略和反省认知能够进行通盘设计,并对结果进行监督检查,策略性知识主要通过不断解决问题习得的。 3.描述态度的形成及改变的心理机制,并就这类学习与认知领域中的学习的区别及困难程度提出您的见解。(26分) 4.描述动作技能获得的三个阶段,并就这类学习的内外条件提出您的见解。(26分) 教育心理学2004年试题 一、成对观念术语关系简析(每题10分,共计50分) 1、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2、成就动机理论——动机层级理论 3、学习论——教学论 4、一般领域的策略(弱方法)——特殊领域的策略(强方法) 5、建构主义——社会化建构主义 二、问答题(每题25分,共计100) 1、简述专家——新手比较研究的结论以及对教育实践的意义。 2、论述自动化基本技能获得的过程中知识从陈述向程序转化的过程。 3、论述认知策略这一研究领域的进展及今后研究的取向。 4、分析当今教育心理学将加涅的学习层级理论归于行为主义连接说的基本理由。 二、问答题(每题25分,共计100) 1、简述专家——新手比较研究的结论以及对教育实践的意义。 研究结论:专家与新手相比在以下6点上具有优势1,在自己的领域内能够感知很大的有意义的模式;2,对于与自己领域相关的信息,具有高超的短时记忆及长时记忆;3,自己领域内的基本技能的执行速度是很快的;4,能够在深层水平(原理水平)对问题进行表征;5,在动手解决问题之前,花费大量的时间分析问题;6, 具有很强的本领域里更多和更好的观念性或功能性理解; 对教学的意义: 1、在教学中要求加强对学生专门性知识的学习,教师要把该学科的核心知识有计划的传授给学生。专家解决自己专业领域内的问题时较为出色,在不熟悉的领域,专家通常并不比新手好。2,突出程序性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除了注意陈述性知识的讲解外,加强对程序性知识的习得的教学。推动学生头脑中知识的程序化和策略化。 3、加强对问题解决策略的学习,在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要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如手段-目的分析法。逆推法,联想法等。 4、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深刻的识别问题。使学生学海在着手解决问题之前充分识别和分析问题的条件和要求及其内在联系。 5、加强元认知训练,教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的监控和评价,自我监控是元认知的一个重要成分。专家对自己问题解决过程的监控能力更强。 2、论述自动化基本技能获得的过程中知识从陈述向程序转化的过程。 自动化技能获得的过程实际就是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过程。 1、有陈述性表征向程序性表征转换的过程,在学习中,先以命题的方式来表现各个步骤,然后经过大量的练习转换成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由于产生式的行为项多为下一个产生式的条件项,因而会依次激活一系列的动作,使动作的速度加快。 2、经过练习,把若干个产生式合成为一个产生式,把简单的产生式变换成复杂的产生式。从而使产生式的数量减少,激活的时间缩短,减少节省了工作记忆的容量,使动作流畅快捷,动作越来越熟练.3、论述认知策略这一研究领域的进展及今后研究的取向。 认知领域在当今的研究进展。 1、开始研究以儿童不熟悉的认知任务研究为主,始自于布鲁纳等人在研究人工概念学习过程中发现的聚焦策略和审视策略,并发现运用一定的策略进行学习,能极大地改善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2、对通用学科知识的认知策略的研究,随着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进展,记忆策略、组织策略、精加工策略等不涉及特定学科知识的通用策略相继出现。以此为基础形成、发展的元认知理论极大地丰富了学习策略的理论研究和训练指导,通用学习策略教程及其训练研究。 3、学科学习策略研究的兴起,在最近的研究中发现,不与学科知识相结合的研究对学科成绩的提高帮助甚小,因此,认知策略必须和学科相结合,特别是第二语言获得的学习策略与阅读策略研究已成为学科学习策略研究的热点学科。 今后研究的取向主要是 从探讨儿童认知发展的基础领域研究逐步发展到应用领域研究。从单纯的认知策略到动机策略和情感策略的研究 4、分析当今教育心理学将加涅的学习层级理论归于行为主义连接说的基本理由。第一、加涅的学习层次说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学习是累积性的。较复杂、较高级的学习,是建立在基础性学习基础上的。每一类学习都是以前一类学习为前提的。这样,某种学习不是处于独立的,而是处于一整套的某一层级中。这是学习层次模式的中心思想。加涅看来,用来说明学习现象的过程是内在的过程。这些过程是制定模式的理论家的理性结构。可是,许多内部过程,可能是所有的内部过程都受到发生在学习者以外的事件的影响,也就是来自环境刺激的外部根源。这些外在事件可以用激化、维持、促进或者增强学习的内在过程的种种方式加以计划和执行。这些外部事件可以用这些方式加以计划和执行时,就称之为教学。换而言之,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动、激化、维持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的整套条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层级学习理论吸收的是行为学习理论的连接论,第二,要提高学习的迁移效果,宜从低层级的学习伸向高层级学习。学习,正像叠瓦片一般,从单纯→复杂,从低层次→高层次进行,是最有效的。而这种迁移也是直接迁移的,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第三,人的发展,是从第一类学习向第八种学习累积的结果。只要有了第一层技能的学习,就能掌握高一级技能,中间并没有中介因素,在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观中,学习的发生同样可以表现为刺激与反应,刺激是作用于学习者感官的事件,而反应则是由感觉输入及其后继的各种转换而引发的行动,反应可以通过操作水平变化的方式加以描述。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加涅在在早期的学习分类中提出的学习层级理论是完全吸收的行为主义的连接说的基本理论,因此,后人将其归结为行为主义连接说。 05年教育心理学真题 一 简答题(50分)1,知识 2,能力 3,学会学习 【【普通心理学教案】_华东师】推荐阅读: 就教师口语谈谈对普通话的了解、体会07-01 心理学考研彭聃龄普通心理学考研笔记及总结05-20 普通员工半年工作总结_员工工作总结例文11-04 论高师公共心理学教材的性质10-12 普通话教案09-03 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及其录音_说话题目30个_测试题全套06-30 推广普通话教案07-06 普通话教案免费09-23 刘娟__《数学学习心理学》学习心得06-08 普通话培训教案免费10-20【普通心理学教案】_华东师 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