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规范化管理课题(精选8篇)
幼儿园规范化管理课题 篇1
加强规范管理 扎实开展课题研究
于振莲
于纪汉
牟平区新建街小学
加强规范管理
扎实开展课题研究
牟平区新建街小学
“十一五”以来,我校承担了烟台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学科综合性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的课题研究。在近三年的研究中,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只有加强规范管理,注重过程研究,才能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
一、加强规范管理是搞好课题的首要前提
规范化管理是指课题立项伊始,就围绕方案的设计、计划的制定、过程的研究、资料的积累、成果的推广等方面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规范管理,这是搞好课题研究的首要前提。
在研究中,我们坚持抓好课题领导小组、课题指导小组、各学科课题实验小组等三支队伍的建设,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抓好一个流程、建立五个制度、着眼三个提高、搞好四个结合、强化五个薄弱环节。抓好一个流程,即抓好课题论证、方案设计、计划制定、过程研究、阶段总结、资料整理、成果推广等流程的检查督促与评比。建立六个制度,即研究制度、听课制度、记录制度、汇报制度、激励制度、评估制度。着眼三个提高,即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态度、科研能力。搞好四个结合,即搞好课题研究与学科教学研究的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的结合、小课题研究与大课题研究的结合。强化五个薄弱环节,即强化教师科研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计划的制定与落实、过程的研究与实施、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成果的撰写与推出。同时,我们十分注重课题研究的档案建 设,积累资料做到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系统性,建档时做到科学性与实用性。例如:在研究的过程中,我校对每位实验教师的过程研究都留下了真实详细的轨迹,分别设有:课题工作会议记录、课题实验小组活动记录、课题实验小组活动检查记录、实验教师课题过程性资料评价记录、课题研究成果汇总记录等。各实验教师又照此对学生的参与设有相关记录。这样,不但真实、准确、完整、系统地记录了研究的全过程,而且有效地激发了教师与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欲望,提高了教师对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的搜集与建档能力。同时,学校将科研成果推广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及教师年度考核,作为推动学校科研工作、提高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注重过程研究是搞好课题的重要环节
注重过程研究是指课题开题后,按照课题方案及设计,依据教育科研的基本步骤,从内容的确定、活动的策划、资料的积累、成果的提炼等方面,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研究,使课题研究步步深入,这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环节。
在研究中,我们坚持“整体规划、分科实施、点面结合、稳妥推进”的工作思路,本着“校长领导——教导处具体管理——课题组负责落实”的管理模式,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
一是分科实施。在研究中,我校根据实际情况,由语文、数学、科学三个学科分科实施。各学科组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研究计划、确定研究内容、设计实践活动,每学期各学科组要进行三次研究活动。学期初,组织小课题申报,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学期中,对小课题进 行过程性指导和检查,举行课堂观摩活动;学期末,对小课题成果进行评定,做出课题阶段总结。在研究中,我们将研究活动制度化、研究内容系统化、研究形式互动化、研究过程具体化;做到“研究内容、活动时间、参与人员及活动效果”四个落实,力求把学科实验组的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如数学实验教师在教学物体体积后,组织学生提炼出研究课题——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因知识难度较大,课上没有足够时间解决,所以延伸到课堂外,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利用多种方法,采用多种手段,反复进行实验测量,最后归纳总结得出: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方法有两种,一是先把测量物体放在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中,注入水(物体完全浸没入水中),记下水的高度,再把物体从容器里取出来,记下水下降的高度,用容器底面积乘以水下降的高度,从而得出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另一种方法是先往长方体、正方体容器内注入一部分水,记下水的高度,再把不规则物体放入水中(物体完全浸没入水中),记下水上升高度,用容器底面积乘以水上升高度,就得出不规则物体体积。这样做达到了“虽课已尽,但学习仍在延伸”的效果。真正实现了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中,让学生切实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分科实施,使课题研究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使教师在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科研能力。
二是为了调动教师参与课题的积极性,我们在教师中开展了“五个一”的活动,要求每位实验教师每学期上交一篇学科实践活动的优秀教学设计,上一节学科实践活动的公开课,展示一节实践活动的汇 报课,撰写一篇研究论文,期末写出一份课题研究阶段总结。通过以上措施,调动了教师课题研究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课题研究的参与意识,提升了教师课题研究的能力。
三、推出成果是搞好课题研究的根本保证
推出成果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研究的具体内容,让教师通过实验报告、阶段总结、调查报告、研究论文等形式表达出来,学校为教师提供成果展示的平台。
在研究中,一是以教材为依托,以实践为载体,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标,形成了“确定内容——策划活动——参与研究——提升总结——激励评价”的实践活动模式,使实验教师明确了开展课题研究实施的途径。二是我校根据研究的计划、内容,制定了相关政策,及时推出成果。例如:首先以数学实验组为重点,围绕数学实践活动内容的确定、活动的设计,集中力量,采取系统措施进行研究与探索,实验中形成的经验及时向面上推广,做到以点带面,而面上的研究经验也及时总结,推动数学学科实践活动的研究,以面促点,以防止步入重点轻面、点面脱节的误区。到第二阶段研究中期,我们首先形成了《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内容的设计与思考》的论文,此文先后在《课改动态》和《烟台教育》第三期上发表。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推出了《探究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浅议如何上好小学高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课》、《拓展学科,综合应用学习数学》、《童心在实践活动中飞扬——语文综合实践课题研究心得》、《小学语文实践活动内容的设计与思考》等五篇 研究论文,在2007年度山东省教师继续教育科研成果评选活动中分别荣获一、二等奖,同时,学校也荣获2007年度山东省教师继续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总之,今后课题研究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全力以赴,统筹规划,科学安排,稳步推进实验工作,加强规范管理,注重过程研究,及时推出成果,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进行理性思考,在学科实践活动中形成与发展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完成,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幼儿园规范化管理课题 篇2
一、教师学习和积累课题研究的知识经验——实
教师参与课题研究, 可以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 为改善行动而研究, 使自己成为批判、系统考察自己实践的研究者, 以开放的姿态不断改进教学实践, 找到系统解决问题的方法, 掌握实践的规律性知识, 以课堂教学作为研究的主战场, 把研究内容深入到教学实践中去, 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一) 知识的收集
农村幼儿园开展课题研究最大限制点在于教师。作为农村的幼儿园教师, 驾驭课题的难度很大, 课题研究涉及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农村幼儿园条件相对落后, 无法满足教师学习的需要。加上缺少专家的指导, 使得研究不免有些盲目。即使有网络、书籍、报纸等多种渠道, 但是真正具体到某个课题, 教师操作起来就会比较片面和主观。笔者在搞“农村幼儿美术生活化研究”课题研究之前曾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 由于课题的实施对象、实施背景不同, 几乎所有的资料都不能直接拿来开展课题活动。即使相同课题实施的班级不同, 目标、措施也不尽相同。因此就要求教师主动寻求专家的帮助, 获得权威的引导, 并不断积累大量的课题研究资料, 有目的的筛选有用的资料, 吸收和转化为课题研究所需要的基质。
(二) 知识的运用
当课题研究出现问题时, 作为教师要灵活运用学习和积累的课题研究知识调整和转变研究方向。课题研究初期, 笔者把子课题的范围定得很大, 以为子课题范围越大, 里面涵盖的内容就会越多, 幼儿能学习的东西也越多, 这样就能避免一个为期五年的课题研究一两年后就没什么东西可研究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刚开始笔者的课题“农村幼儿美术生活化在区域活动中的研究”切入点分别放在了手指点画、版画、纸贴画上, 每年研究的东西都不一样, 今年手指点画, 明年版画, 课题研究有如走马观花, 流于表面和形式化, 而且由于研究内容的不断变化, 目标、材料也要不断翻新, 结果人累得半死, 积累下来的经验却不多, 幼儿的发展也不明显。
走过这段弯路后, 笔者发现课题研究应如同钉钉子般“钻”进其中。首先必须要把研究的着力点变小, 即研究的范围要小, 于是调整了研究方向把剩下几年课题研究切入点放在了纸贴画上面。调整过后, 先对自己剩下几年的研究做了初步规划, 接着根据目前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每个月的研究计划, 使平时的教学活动和课题研究活动相互呼应, 比如四月份的美术教学活动有迎春花 (棉签画) 、柳树 (蜡笔画) 、蝴蝶 (蜡笔画) 、小蝌蚪 (手指点画) 等, 笔者把这些活动设计成纸贴画的课题实验课, 再加入一些技能的要求。如剪贴画《小蝌蚪找妈妈》活动目标:1.学习按照轮廓线剪较小的圆形, 剪得边缘光滑;2.学习添画小蝌蚪的尾巴, 掌握蝌蚪尾巴的添画部位和它的运动方向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 知识的整理
整理阶段是课题研究的关键, 这是一个边实施、边整理、边总结的阶段, 是将课题研究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进行提炼、总结、升华的阶段。在平时的课题实验课中可用照片记录幼儿的活动过程, 课后进行反思。另外针对个别特殊儿童进行个案观察研究每个月进行课题研究的小结, 形成有价值的论文等资料, 这些资料能较全面细致地反映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 这个过程既记录了幼儿发展的轨迹, 也见证了教师自身的成长。
二、家长了解课题研究对幼儿的发展作用——细
“幼儿园应主动与家庭配合, 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任务。”家长参与子女教育是一种权力, 也是一种责任。特别是幼儿园教育, 家长的参与和配合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
(一) 获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 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具细微的任务。”课题研究想要搞得有声有色, 家长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 由于农村家长与城市家长的水平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所以想要得到家长对课题研究的支持, 就必须细致地做好家长工作, 引导家长关注和了解课题研究活动。
对农村的家长来说, “课题”这个名词鲜有耳闻, 在他们的印象中幼儿园的活动要么是唱唱歌、跳跳舞, 或者是写拼音、写数字。幼儿园搞研究是很难理解的, 这也是对笔者所在班级开展纸贴画课题研究的一个不利因素。此外, 课题研究需要收集各种各样的纸,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 需要家长配合收集材料如瓶、罐、种子、蔬菜等, 最后收集到的却是寥寥无几, 甚至有的家长还会抱怨, 这样开展课题所要收集的大量物质材料就会落在教师身上, 有时为了开展一次课题活动就要提前一个月开始收集材料, 耗费大量的精力。为了提高家长的配合度和理解度, 笔者通过家长园地、家园小报、家园开放日、班级环境创设等多种渠道向家长宣传课题研究的作用和成果, 将课题研究工作渗透到家长的心中。在课题开展之前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家长问卷调查, 掌握家长对开展课题研究的看法和建议等, 为获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面向家长的展示和交流
俗话说:“眼见为实, 耳听为虚”, 让家长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 能让家长获得真实的体验和反馈, 一方面对家长参与课题前期工作 (如收集材料) 的回报, 另一方面激发家长配合后续研究工作的热情。
以笔者开展的课题实验课《美丽的雪景》为例, 将课堂开放化展示, 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参与制作雪景, 孩子涂色, 家长帮忙撒上小纸片, 让家长体验到课题活动的乐趣, 活动结束后笔者向家长介绍纸贴画研究的目的, 如培养幼儿美术方面的技能和幼儿双手的协调性、灵活性以及耐心、细心等个性品质等, 这些对幼儿将来的学习都是有帮助的。并向家长展示幼儿先前的纸贴画作品:石子路、秋天的树、围兜、鱼骨等, 看着孩子们的作品, 家长们对孩子的进步赞叹不已。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研究活动, 家长们逐渐感受到来自孩子们自发的学习欲和探索欲。孩子们对事物或现象持续的研究精神和不断涌现的创意让家长感动, 这种对教科研的认同增进了家园之间的了解和互动。
此外, 为了方便家长全面了解班级课题的开展情况, 笔者在自己的教育博客中专门开设了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课题研究”专栏, 这个专栏里包含的文字材料有课题研究的计划、课题实验课、课题反思等;另外还有课题作品、课题实验课活动情况的图片资料。课题专栏使家长对我们课题的开展情况一目了然, 也看到了孩子的真实发展情况, 有些家长还会对课题活动进行点评, 笔者会及时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反馈, 对存在的问题发动家长一起想办法, 以集体的智慧寻求解决问题之道, 对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和认同性, 让彼此能更信任, 更坦诚地交流。久而久之, 家长们的态度从抱怨向积极参与转变。
三、幼儿从课题研究中学到的知识——活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幼儿的活动, 而非单纯地照搬教科书”, 幼儿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 动手动脑, 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课题实验课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 以密切联系幼儿生活的主体活动或游戏为载体, 积极引导幼儿发展, 而这只是前提, 兴趣才是首要问题。要想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学习, 首先必须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使孩子认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尝试灵活的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 使幼儿学得轻松、愉快。农村的幼儿特别是小班的幼儿他们在美术方面的基础几乎为零, 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很差, 在开展纸贴画研究的初期, 一个活动常常要分多次进行, 为了避免幼儿因多次练习而感到厌倦, 在课题实验时笔者加入游戏元素, 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 还采取了同一个难点不同练习内容的方法, 比如同样剪贴圆形可以开展课题实验课有毛毛虫、糖葫芦、气球、小蝌蚪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幼儿的剪、贴、画等美术技能得到了有效地提高, 一些好的常规和个性品质也能得到练习和培养, 而且能至始至终对圆形保持浓厚的兴趣。我们面对的幼儿是活生生的, 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动”起来, 接受“活”的教育, 闪烁“活”的思维。
4年的课题研究, 不仅使注重细节和过程的精致化管理理念优化了幼儿园教育教学, 指引教师为幼儿的发展精心设计、安排、组织教学活动, 使幼儿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同样在引领农村幼儿园教科研工作上朝着精益求精的方向发展, 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课题”亟待去探索, 我们应该毫不懈怠, 研究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摘要:受到农村幼儿园条件的限制, 农村幼儿园的科研工作在人力、物力方面面临着诸多困境, 笔者将精致化管理的理念引入课题研究工作, 从教师、家长和幼儿三方面入手进行管理, 收到了实效。
浅谈幼儿园课题研究的管理策略 篇3
【关键词】幼儿园;课题研究;管理策略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发展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激烈,幼儿园的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壮观景象。为了促进园所与时俱进地健康发展,许多园所都在努力展示自己的实力、办出自己的特色;许多园所也认识到开展课题研究具有“可以给幼儿园工作不断注入活力,可以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和专业成长,有助于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的独特价值。但是在课题研究立项开题以后,往往会出现“课题研究目的不明确、“研”不突出,研究过程管理缺乏必要的保障,教师只参不“与”、积极性不高,课题指导专家跟进指导不恰当”等诸多问题。因此,为了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必须要有一套科学有效的幼儿园课题研究管理的策略来推进课题研究的健康发展;我们在相继开展一个省级立项课题研究、两个全国立项课题过程中不断探究课题研究的管理策略,有了一定收获和感悟。我们提出:
一、以课题中心大组为核心的有效管理
(一)构建以课题研究为核心的“学习共同体”管理机制,保障课题研究在不断互动中前行
幼儿教师的“学习共同体”是指建立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之上,以幼儿园为基地,以幼儿教育实践为载体,以共同学习学习、研讨为形式,在团队情境中通过相互沟通与交流,最终实现整体成长的提高性组织。“学习共同体”拥有收集、储存并转化知识的能力,通过组织内个人的转化,能促成团队组织的成功。
一个好的课题研究能否顺利有效地开展,组织机构的建立、人员的安排是关键。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没有相关的教育教学经验不行,没有合作意识、奉献意识不行,没有积极进取的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也不行。因此,在组织机构的建立上,我们组建一个以“课题中心大组”辐射引领若干个“子课题小组”的研究团队;让全体教师都参与课题研究、让课题研究引领园本教研。在人员的安排上,首先我们注意遵循“行动研究能力强、幼教专业素养扎实、老中青合理搭配”的原则,慎重选择并吸纳经验丰富、专业过硬的骨干教师和一些尽力充沛、富有潜力的年轻教师组成“课题中心大组”,由课题负责人(园长)为组长;在这一团队中,有能在课题实验班扎实开展行动研究的具体实施人员,有善于观察记录的人员,有能及时进行反思小结并善于对课题研究进程提出整改意见的人员、还有善于撰写论文和案例的人员;这样的“学习共同体”,能够承担开题、课题研究推进、课题实验班研究、结题等具体任务;具有带动和推进全园顺利开展课题研究的作用。其次,我们吸纳所有一线教师按照自主自愿、强弱搭配的原则,自行组建2—3人的“子课题小组”,每个子课题小组推选出一名小组长;若干个这样的“学习共同体”一起来承担总的课题下的分项研究任务。
整体来看,“课题中心大组”具有引领和带动“子课题小组”开展行动研究的作用,而“子课题小组”行动研究的动态发展又能促进“课题中心大组”的前行。整个研究团队能在建立共同愿景的前提下,中心大组、各个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会合和互动,互相研究收获和研究心得,分享在开展行动研究、探索过程中的经验与喜悦,引起共鸣、达成共识。每个教师的叙述和见解、经验与收获,都有助于自身和他人获得相应的课题研究综合素养的成长;大家在这样目标一致、统一认识的前提下,构成一个大的“学习共同体”,共同为完成好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任务做出自己的努力。
(二)设置阶段性管理表格,在互动中分解课题研究的任务,实现课题研究阶段成果的有效落实
在幼儿园课题研究过程中,我园“课题中心大组”充分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首先,“课题中心大组”组长(园长)引导各“子课题小组”讨论:开展课题研究对园所发展、保教质量提升的是否有利等等;集体的碰撞使教师更加明确和理解开展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课题研究可以指导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提高保教质量、增强教师的研究能力和综合素养、推进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然后,在整个研究团队充分认识了研究目的、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我园“课题中心大组”根据课题研究计划中的不同时期,设置阶段性管理表格,让研究团队在互动中分解课题研究任务,力求使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得到有效落实。
在开题之初,“课题中心大组”设计了课题表格《前期准备阶段:教师个人文献资料学习研讨》,让教师带着任务学习后填写并在规定时间内上交。其中设置的问题,能让教师明确“开展本次课题研究的需要了解的基本概念有哪些,需要如何去思考的将要研究子课题研究方向,存在的困惑和需要专家答疑有什么”等等;这样的表格,在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开始阶段,起到“热身”的作用,能引领教师自觉自主地应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学习理解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相关理论,收集摘录相关理论文献,积累素材、拓宽思路,增强教师理论应用的意识和能力,引发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创造性应用理论的灵感。
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中心大组”设计了课题表格《各子课题阶段小结及案例收集分析》,以2—3个月为一个周期发放3—4次,并请教师按照表格中的要求收集整理课题阶段研究资料。表格中有“对案例收集的具体要求”(包括案例教学设计、相片影像资料、观察记录、评价指标等)、有“子课题阶段研究的反思和困惑”,还有“下阶段子课题研究的推进设想”等等;这样的表格,能提醒和督促各子课题研究人员及时、完整地收集整理课题研究阶段成果,及时发现课题研究中餐在的问题并作出适当调整,为客观科学地安排下一阶段课题研究工作提供依据和支持。
在课题结题时,“课题中心大组”设计了课题表格《子课题成果汇总和论文摘要》,表格中有“子课题经典案例”、“子课题相关互动表”、“子课题论文摘要”等任务;这样的表格,能让各子课题精心归纳和整理小组各阶段的研究成果,可以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研究成果;汇总到“课题中心大组”以后,能使整个研究课题的结题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二、以参与课题研究教师为主体的自主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青年校长的一封信》中指出:如果你想让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快乐,使每天上課不致成为一种枯燥而单调的义务和程序,那您就要引导每个教师走上教育科研这条路。教师成为教研工作的自主管理者,对幼儿园的教育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让教师大胆“选”,成为子课题研究自主管理的主人
首先,在开题之初阶段管理表格的引领下,各子课题教师们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入手、切合自身教育教学实际”的原则,并通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搜寻、在于同行中的交流中领悟、与幼儿的交流中捕捉、在阅读文献资料中发现”等途径大胆地自主选题、提出研究方式。接着,子课题小组内各位教师商议、讨论,并和其他子课题小组教师分享、交流,然后报送课题指导专家审阅、批改,专家对其提出建议,最终返回到教师手中来确定研究子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式。
这样,一方面,保证了子课题选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又能充分调动教师行动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子课题研究内容本身就体现了教师自己的需求,那么子课题研究整个过程的推进就能成为受教师内部动机支配的活动,从而激发教师参与研究的内驱力,使教师真正成为子课题研究自主管理的主人,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保持研究热情、充分发挥主体性的作用。
(二)让教师展示“能”,提升子课题自主管理的实效性
“能”既课题的成果,是课题实施中的激励因素,也是确保教师实施课题积极性的中介,它包括课题实施者的个人成就感、价值归属感、集体荣誉感等。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努力为教师创设充分展示“能”的机会与条件,让教师能寻找到强有力的“内援”支撑、始终保持激昂奋进的研究状态,不断推进和调整自己的子课题研究。如我园在开展的十二五课题研究中,各子课题在确定研究内容和制定研究计划环节,园长(课题负责人)就及时地组织大家来分享交流,并和专家共同点评,肯定亮点、提出建议,在展示交流之后大家能补充和完善自己的子课题计划;在子课题研究过程中,让每个子课题小组轮流派代表上实验课时,园长(课题负责人)就组织带领全体教师共同研讨,大家共同为该子课题的推进提出建设性的调整意见,而该子课题小组在大家的帮助下视野更开阔、收获更全面。这样,全体课题研究人员都能在积极的鼓励和认可中感受到成长的快乐,从而寻找新的动力和“内援”支撑,激发研究者自身以更加自信、自主的状态管理推进子课题,在实实在在开展行动研究中提升子课题自主管理的实效性。
三、以专家适时指导为引领的跟进管理
很多幼儿园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通常有这样的感触:“如果我们想成为一名研究者,首先要有一定的引领。”确实,如果没有专家的引领,没有专家的点拨,而只是一味地让一线教师独自去摸索、效果往往不大;同时,专家的何时介入知道、怎样跟进指导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幼儿园开展课题研究需要与专家恰当地开展合作研究,需要以专家适时指导为引领的跟进管理。那么,怎样实现专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适时指导为引领,专家怎样在恰当地时机跟进课题管理呢?我们认为,三个具体环节十分重要。
(一)制定研究计划阶段
研究计划是对整个研究过程的全面规划,是指导研究全过程的蓝图,通过制定研究计划,可以使研究目标、研究范围、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人员分配等更加明晰;研究计划的制定过程也是课题组成员统一认识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在教师的主动参与的前提下,先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初步计划,反馈于专家;然后专家再从不同的角度对课题内容和计划提出可行性的指导建议和意见;最终使课题研究内容和计划更加完善。
(二)研究的实施过程
幼儿园开展的课题行动研究过程中,是教师探索具体的方法、途径、措施及实施效果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设计者、探究者的身份,充分发挥在实践经验方面的优势大胆实施研究案例;而专家的适时指导可以表现为参与研讨和诊断的顾问,主要任务是针对实践过程中的实际案例出现的问题与教师共同研讨,对教师进行现场观察,并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例如:在开展我园开展十二五课题《体验式教学与幼儿学习品质培养》之研究过程中,为了让研究团队更加直观地理解“何为体验式教学的具体环节设计”,指导专家先是在观摩了“实验班老师”自主设计的环节后马上组织大家研讨、点评、提出修改建议,接着就让业务园长按照建议进行现场对比执教。这样的适时跟进指导能激发教师的反思、生动而高效;同时,课题研究在教师和专家的互动中,不断经历“思考、实践、反思、在思考、再实践、再反思”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得到有效推进。
(三)研究的结题阶段
研究的结题阶段是对研究行为进行反思、对研究效果进行理性思考、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的过程。由于幼儿园教师的分析概括能力、理论水平、写作能力能方面相对擅长理论研究工作的专家而言有一定的差距,因而在结题环节中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的撰写就特别需要专家的适时跟进指导。例如:在我园十一五课题的结题环节,每个子课题组先整理好研究案例的相关资料,提出初步的研究成果要点,并跟专家面对面地交流;专家在倾听讲述、查看资料的基础上,帮助该子课题从理论的高度提炼成果要点、提出行文建议;从而帮助教师梳理文章脉络,更加自信、圆满地完成各项结题工作。
当然,在课题研究进程中应该善于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慢慢淡化专家的角色,让参与研究教师逐渐走出专家的“控制”,不断成长为越来越合格的研究者;同时应该避免过分依赖专家而削弱参与研究教师的独立思考、正确判断、大胆实践的做法。
【参考文献】
[1]陈宁.我们需要怎样的教研[J].早期教育,2009,(01).
[2]王晓芬.小课题研究中应该避免的若干问题[J].福建教育,2011,(7,8).
[3]白爱宝.幼儿园如何与专家合作开展教育研究[J].幼儿教育导读,2002,(05).
[4]陈德芳.科研课题管理策略初探[J].学校管理,2005,(05).
幼儿园规范化管理课题 篇4
——绘本阅读对幼儿亲社会的影响
内容摘要:《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可见,幼儿园必须注重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符合社会行为规范且对社会交际或人际关系有积极作用的行为,它包括分享、同情、合作、帮助等内容,幼儿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其成年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所以,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其成长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园在开展绘本阅读的具体实践表明:一些绘本作品对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实施适切的绘本教学、开展亲子阅读及个别幼儿心理辅导等途径,是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 绘本 阅读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市阿城区第四幼儿园 作者姓名: 张明
绘本具有画面鲜艳、形象夸张、形式活泼、图文并茂等特点,其中常蕴涵着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及共同生活的社会准则,可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自我意识、情感、社会认知和行为等方面,这对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我来谈谈依托绘本发展大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几点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不仅能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还能引导幼儿与绘本中展示的人、事、物相互作用,使其积极主动地去感知理解、思考迁移。
1、绘本阅读主题墙饰
墙饰环境要体现教育性,有意渗透绘本中的内容,要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近期发展需要,选择较经典的绘本内容为主题进行布置。此外,布置内容还包括阅读规则、行为习惯等,并把亲子阅读档案挂起来展示,让幼儿有机会翻阅,把好的童稚趣语、家长感言打印出来,布置在墙饰上。幼儿很喜欢这样的布置,常指着墙饰讲同伴听。绘本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
2、创设阅读区 绘本阅读区作为班级区域活动中的一块,使用方便灵活,我与幼儿一同创设合理的阅读规则,幼儿能自主有序地在温馨的环境中选择喜欢的绘本进行阅读。创设阅读区真正的用意是:让孩子喜欢看书。要每天给孩子一些看书的时间,如早饭前、饭后等,让幼儿自然而然的爱上绘本。
3、绘本漂流。
“绘本漂流”的形式给幼儿同辈群体交往的机会。“绘本漂流”就是请幼儿定期自愿将家中的绘本带到班中,幼儿利用饭后或点心后的“空白”时间自主阅读,还可经他人同意将绘本带回家阅读。在幼儿与同伴分享看书、讲书、借书、还书的过程中学会协商、合作等,进而发展亲社会行为。我们同时发现,幼儿阅读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常自发地坐在一起进行阅读,也会帮老师整理书籍,爱护图书的现象有了明显进步。幼儿对绘本细节的观察力和内容的理解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实施适切的教育内容。
(一)绘本教学
幼儿能从优秀的绘本中看到生活中的真善美,同时教师要实施适切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帮助幼儿体验书中的感情,进行思考迁移,学习交往和涵养性情,进而形成乐于分享、协商、合作等亲社会品质。
1、明确目标。
根据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特点和实际发展现状,幼儿亲社会能力的培养应注重于与人交流兴趣的培养、合作意识的形成、协商能力的获得,学会分享、感恩、关爱和助人。
2、选材。
(1)培养情感能力的绘本
当针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目标,应侧重选择能突出“交往与分享”、“协商与合作”和“助人为乐”的绘本。如:《蚂蚁和西瓜》中,一群小蚂蚁、一块大西瓜,对比强烈。为了把好吃的西瓜带回家,蚂蚁们集体出动:先把家里装满,再痛快地饱餐一顿,最后还在西瓜上玩滑梯。孩子们都沉浸在这简单的快乐中,同时也会被蚂蚁们的勤劳、乐天,聪明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所感染。(2)丰富情感体验的绘本
有些绘本能将生活中常发生的事融入其中,帮助幼儿认识社会,丰富情感体验。如绘本《我是霸王龙》,当善良的翼龙遇到粗暴可怕的霸王龙时,一场搏斗开始了。可是,就在霸王龙快够着翼龙的时候,火山爆发了,霸王龙从悬崖顶上摔了下来,善良的翼龙向它伸出了援助之手。于是翼龙和霸王龙之间的感人故事就发生了。当霸王龙流着泪望着翼龙消失的画面时,有的孩子流下了眼泪。绘本丰富了幼儿的情感体验,他们懂得:不管是自己的敌人或是竞争对手,在遇到困难时都要给予无私的帮助。另外,选择绘本教材时还要注意选择较经典、贴近幼儿生活的绘本。
3、适宜的教法。
(1)自主阅读在前,交流答疑在后
幼儿阅读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自主阅读意识的建立和能力的获得。所以活动时要注重先让幼儿带着问题自主阅读,在获得有序阅读的经验后,再由教师带领重点阅读主要情节画面,理解绘本主题。如绘本《孤单的小青蛙》,教师先让幼儿观察封面上青蛙的表情,猜想它的心情,说一说,它为什么愁眉苦脸?然后让幼儿带着问题去书中寻找答案,再进行集体交流。在了解小青蛙孤单的原因后,又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思考:有什么办法让自己摆脱孤单,再去阅读后面的画面。最后让幼儿讨论与同伴间交往的快乐感觉。这种学习方法不但能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还能让孩子细致观察绘本的画面,了解绘本的内容,从而培养孩子的专注阅读习惯。(2)丰富感性经验,重视情感体验和迁移
一个人的生活经验与阅读内容越相关,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越深入。因此要重视幼儿在阅读前生活经验的积累。如绘本《我爸爸》,这本书以孩子的口吻描写了一位高大、温柔的父亲,他样样事情都能干,温暖得像太阳。在活动中,我首先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论自己的爸爸;再通过分段欣赏,引导幼儿理解绘本中布朗爸爸的高大形象,并尝试用“像„„一样”的语句来赞美自己的爸爸;最后通过观看自己和爸爸的照片,让幼儿了解爸爸为自己做了很多事情,从而萌发对自己爸爸深深的爱。又如绘本《亲爱的小鱼》中,我设计了以下提问:你听过这样的称呼吗?你像故事中的小鱼吗?小猫像谁呢?你们也这样相亲相爱吗?是怎么做的?这样的提问能引起幼儿回忆相亲相爱的生活场面,以达到体验关爱的效果。从而帮助幼儿建立了绘本跟自我的练习,并进行情感的迁移。(3)多种方法自我表达
“讲、编、画、演、评 ”五大行动为主要策略,实现幼儿多种方法自我表达。
讲:教师引导幼儿将画面内容用语言进行描述。编、画:可以是借助原著进一步想象和创作的续编式绘画,也可以是幼儿以往经历的描述式绘画,还可以是连环画。重点引导幼儿画出人物积极的亲社会行为。演:对绘本内容或创编内容在小舞台进行表演、行为再现。这种方法可加深幼儿对亲社会行为的理解。评:对绘画、表述、表演进行幼儿间的欣赏互评。这种方法可促进幼儿间情感交流。
(二)亲子阅读
亲子阅读是一种亲子间互动的早期阅读方式,坚持亲子阅读会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会加深亲子间的感情,是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主要辅助手段。
1、达成共识。
2、共享资源。
我园利用园里已有的绘本制成ppt,还通过网络收集一些亲社会行为的绘本ppt,把它们放在班级微博上,让更多的家庭可通过电脑进行亲子阅读,同时通过家长会交流分享阅读心得,并给家长必要的指导要点。如:激情法、设疑法、猜想法和角色扮演法等。家长还可帮幼儿熟悉、介绍自己喜欢的绘本,并在班中推荐。这使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绘本对幼儿健康成长的影响,并参与到亲子阅读的活动中。
(三)个别幼儿心理辅导
在研究过程中,我还特别关注班中个别幼儿,分析出问题缘由,并请家长积极配合。所以我们追踪的个案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如有点内向害怕困难的文文,我在进行《想吃苹果的鼠小弟》绘本教学时,特别关注她,有意请她回答问题:鼠小弟最后是怎样吃到苹果的?让她领悟到:有些事情一个人做很难,需要勇敢的请人帮助,合作去完成。我还请文文家长坚持每天亲子共读一本亲社会行为绘本,现在文文变得开朗活泼了很多。个别化的辅导让我们及时走进孩子的心灵,了解孩子,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幼儿园规范化管理课题 篇5
通过学习新的教育教学常规,和府谷县教育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意见》我对常规有了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从备课、上课、作业的确定、学生的辅导、评价等,需要教师科学的设计,才能使教育教学达到最优化。
一、幼儿园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1、总则,要求幼儿园要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2、幼儿园安全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教育为先”原则。
3、加强保育管理、教育管理,树立“一日活动及课程”。
4、加强家园共育与资源管理。
二、义务教育学校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1、制定教学计划与总结。
2、备课;全面了解学生、确定教学目标、加强集体备课、明确教案编写要求。
3、上课;规范教学行为、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注重课堂练习、养成课后反思的领好习惯。
4、作业布置与批改;明确作业布置的目的、做好作业的批改与讲评、合理布置家庭作
5、课外辅导方面;重视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热情关怀学困生,细心分析其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三、中小学生德育常规要求
1、建立学校德育日常制度,学生自主管理制度。
2、理想信念教育,如:“三爱”、“三节”等。
3、落实守则规范教育、诚信法制教育等。
四、中小学学校常规管理要求
1、要求教师有工作岗位、职业道德、专业建设、岗位考勤、绩效考勤。
2、学生要编班排座、综合评价学生。
3、加强各部室、卫生、教学资源、教学改革的管理。
4、加强校园设施、环境、文化的管理。
5、加大对学生在校的安全。
五、中小学实验教育管理规范要求
1、加大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保障每位学生都可以有一个动手的机会。
2、学校要制定实验登记制度,要有专业的教师,鼓励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学校要加强实验安全教育。
六、教育信息化工作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1、坚持“建设为先,管理为本,应用为重”的原则。
2、加强计算机配置,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
3、强化教学应用,完善信息化工作制度。
4、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培训,全面培育教师。
七、加强和改进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意见
1、校本研修组织机构完善,活动效果比较明确。
2、缺乏理性操作、缺乏有力的指导、活动积极性较差。
3、灵活应用校本研修方式,如:集体备课、专题讲座、以老带新、影子培训等。
八、关于推进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1、突出德育为首,着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2、深化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育人功能。
3、加强体艺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如:“学生全面发展2211”项目。
4、规范办学行为,其实减轻过重课业负担,严格作息时间、作业数量、考试管理等。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我们的把自己做好,要有良好的道德素养,规范自己的行为。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认真的备课上课,做到一课一反思,认真的批改作业,加强课后辅导。只有自己做到了,才可以去规范学生的行为。所以,从今以后要加强自己的知识容量,把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课题开题报告撰写规范要求 篇6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本课题与之联系和区别
阐述这部分内容必须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搜索发现国内外近似或界于同一课题研 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历史背景方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简述本课题的来龙去脉,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没有?哪些方面已有人作过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所表达出来的观点是否一致?如有分歧,那么他们的分歧是什么?存在什么不足,通过历史对比,说明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现状评述,重点论述当前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阐述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力求表现出自己课题研究的个性及特色。这一部分的内容应力求精当,力求体现自身研究的价值。
发展方向方面的内容:通过纵(向)横(向)对比,肯定本课题目前国内外已达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指向操作层面,即通过课题研究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什么促进,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哪些好处。它的阐述是通过假设关系,勾勒出通过研究可能会或一定会产生的实践效果。
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更多地取向于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在理论方面的学术研究价值可能比较匮乏,但也不可否认,通过研究,可能达到了对某一相关理论的细化和补充,对某一理论进行了具体阐述与充实,或许还会产生赋予全新内涵的实用理论。这部分内容有就写,无则免。
(四)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界定即定义,课题界定,即对课题的诠释,对课题的核心概念进行说明。采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引用教育理论、整合文献知识等,以分段或标题陈述的形式确定概念及其内涵与外延,采用分――总的方法,对课题中的研究对象、范畴、方法,抽取出本质属性分别给予概括,最终形成对整个研究课题名称的科学界定。
如: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策略研究》这个课题中,对课题的界定为: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围绕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理论和知识,积极探索与研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途径、方法、手段及学校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为职业学校进行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模型。
创新精神是指人的综合性的积极稳定的创造性心理品质,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时表现出来的一种不因循守旧而积极求新的精神,是驱动外显创新行为的内隐动力。人的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以创新精神为基础,没有创精神便没有人的一切创新活动。因此人类的创新精神是创新活动的根本动力与灵魂。
实践能力是指人们运用理论知识、操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支撑性理论也就是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理论支撑行动,科学的理论是科学研究的保证。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进行教育模式创新实验研究,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为理论依据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研究,要达到什么目标?研究的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研究目标一般包含以下三方面:
1.教师:通过研究希望获得某一(些)教育教学规律,落实在知识产品上,表现为教师教育知识的增长,教育经验的丰富,教育方法的创新和教育理论的发展等。
2.学生:通过研究所要达到的培养人才的目标,落实在学生的身上,表现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
3.学校:通过研究所要达到的学校教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目标,落实在学校工作过程中,表现在学校的效益上。
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将研究题目依据研究目标展开、细化为若干小问题。课题越大,内容越多,越要具体,研究范围较大的课题应列出各子课题的内容。
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只有课题而无具体研究内容;2、研究内容与课题不吻合;3、课题很大而研究内容却很少;4,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一点一点地去做。例如:《初中语文 活动课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指出,本课题研究的中心是,如何科学有序、切实有效地开展初中语文 活动课。具体内容包括下列三个方面:1、根据初中各年级学生的情况和语文 教学要求,对初中各年级语文 活动课对学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素质的发展进行详细的目标规定,从而建立初中语文 活动类课程的目标体系。2、根据初中各年级语文 活动课目标和语文 学科的特点,安排初中各年级语文 活动课的内容,内容的安排力求充实、精确、有序,并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活动课内容体系。3、根据初中各年级语文 活动课目标内容和初中各年级学生的特点,探索初中语文 活动类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确定活动类课程的教学时间、空间及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种切实可行的可操作的语文 活动教学模式。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步骤和计划)
课题研究的步骤,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性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中期实施阶段、后期总结阶段。每一个阶段有明显的时间设定,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要有详尽的研究内容安排、具体的目标落实,从而保证研究过程的环环紧扣,有条不紊、循序渐进。
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不仅要胸中有数,还要落实到书面计划中。从而保证课题研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课题研究的管理也可据此对课题研究进行检查、督促和管理。
(八)课题研究的方法
幼儿园有效、规范的午托管理办法 篇7
一、创设安全、舒适、温馨的午托环境。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 有的还不适应离开父母独自吃饭、午睡, 所以必须为幼儿创造舒适、温馨、安全的午托环境, 为幼儿创设家的感觉。
1.午餐前用故事的形式让幼儿了解饭菜的营养, 教育幼儿不挑食、不洒饭, 珍惜粮食。 用餐之前先请孩子们闻一闻饭菜的香味, 并请他们根据闻到的香味猜猜———今天我们将吃些什么菜、喝些什么汤, 以激起孩子们对午餐的兴趣。
2.播放餐前音乐。 我们会在餐前播放轻松、优美的音乐, 请孩子们听听轻音乐, 让孩子们的情绪稍稍趋于平静, 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变得更轻松、更愉快, 从而带着愉快的心情午餐。
3.轻松午餐。 允许孩子们用餐时自由地选择座位, 和好朋友坐一起用餐, 并采用师生共餐的形式, 开设生日餐桌 (即为班上过生日的孩子特设的餐桌) , 让他们感受到在集体环境中特有的温馨和快乐, 把吃饭变成一件开心、快乐的事情。 对于吃饭慢的幼儿要多一些耐心, 采用不同的方式鼓励她们多吃饭, 提高吃饭的速度, 保证每个孩子都吃饱吃好。 吃饭时不要让幼儿比速度, 以免呛到孩子, 也不要在吃饭时训斥幼儿, 让幼儿在压抑的气氛下进餐。
4.在午睡室里贴上幼儿熟悉、感到温暖亲切的图片, 在午睡前放一些舒缓的音乐, 或者轻声讲一些睡前小故事, 让幼儿放松地进入梦乡。 午睡中, 肯定有一些幼儿入睡比较慢, 老师不能批评、恐吓幼儿, 而应多表扬、鼓励幼儿, 可以静静地坐在他们身边, 轻轻拍拍他们, 让他们安然入睡。
二、组织好午睡前的一系列活动。
1.幼儿午睡前不能做剧烈的活动。 我园一般在幼儿午睡前组织幼儿散步, 做一些比较温和的小游戏, 比如学高人走、矮人走、开火车等, 让幼儿在餐后和睡前这段时间, 适当地走动走动, 有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
2.午睡前拥抱式的安检必不可少。 幼儿在睡觉前必须每一个人都进行安检。 老师请幼儿排好队, 一个一个地到老师跟前, 跟老师拥抱, 在拥抱的过程中老师顺便摸一摸幼儿的口袋, 看是否装有小石子、小刀、钉子、纽扣、豆子之类的危险物品, 同时感受一下孩子的体温, 及时发现是否有发烧的孩子, 及时处理。 拥抱之后, 老师与每一个幼儿击掌, 表示午检合格, 同时, 能防止幼儿手中藏有小物品。 这种拥抱式安检不仅知道幼儿是否带有危险物品, 更给幼儿传递了爱与安全感, 让幼儿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 能心情愉快地入睡。
3.睡前如厕要记牢。 如厕看起来是小事, 可对幼儿来说, 也是很重要的事, 需要提醒和督促。 有的孩子很听话, 老师让去小便就主动去, 但也有孩子为争着先躺到床上, 而往往忘记如厕。 这时候老师就必须提醒、督促孩子如厕, 以免幼儿中途上厕所, 导致午睡不踏实或是发生尿床现象。
4.上床前鞋子、衣服要放好。 幼儿园时期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黄金时间, 这时候的孩子是最容易养成好的生活习惯的, 你要求他怎么做, 他就会怎么做。 我们首先要求幼儿在睡觉前养成良好的摆放鞋子的习惯, 每个幼儿都要把自己的鞋子按要求摆放整齐, 这样在起床时就不会乱, 不会出现找不到鞋的现象, 而且可以让室内的环境看起来很舒心。 其次要求幼儿简单整理自己的衣服。 在幼儿的外套脱下之后, 统一叠好, 放在床边固定的位置, 这样不仅看起来整齐, 而且方便幼儿取放,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幼儿午睡时, 老师的巡视、记录要做好。
在幼儿活动的时候, 老师会特别注意幼儿的安全, 但中午幼儿入睡以后, 一切安静下来时, 老师往往会放松警惕, 意外事件总会在人们大意的时候出现。 所以我园要求值班的老师在值班时, 一定要负责任, 按午托值班要求做。 午托值班期间不能玩手机、聊天, 更不能在孩子睡着后, 自己也去休息。 值班老师在幼儿上床之后, 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纠正幼儿的睡姿, 帮幼儿盖好被子, 然后督促幼儿午睡。 幼儿睡着之后, 是老师最容易松懈的时候, 要求老师定时巡视幼儿的午睡情况, 并及时做好记录, 发现异常情况, 及时处理, 如就有幼儿在午睡时, 老师巡视时装睡, 老师走后, 就抠床下铺的纸板, 抠下来, 塞到鼻子里玩。 如果老师不及时巡视发现, 并帮他处理, 后果就可能很严重。 尤其是中、小班的幼儿, 喜欢拿小东西往耳朵、鼻子里放, 这时候老师的及时巡视就显得非常重要。
四、起床时间幼儿要统一起床, 及时观察幼儿的精神状况。
起床的时候, 我们会放一些轻音乐, 提醒幼儿起床。 一般, 孩子们一听到音乐就会主动起床, 但会有一两个孩子睡得比较沉, 听不到音乐。 这时候, 老师要及时叫醒幼儿, 让他按时起床。 以前有的老师心疼孩子, 看到有的孩子不起床, 就想着让他多睡一会儿。 可有时候, 这些不起床的孩子, 有可能是身体不舒服, 才睡得沉, 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去看一看、摸一摸, 及时发现问题, 弄清情况, 以免好心办了坏事。
幼儿园的孩子还容易有午睡后发烧的现象, 所以孩子起床后, 老师在跟孩子梳头、发水果时, 顺便摸摸孩子, 看是否有异常情况。 尤其是对中午带药的孩子, 要更关注, 检查他的体温, 密切关注孩子的精神状况,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 以免延误幼儿的病情。
幼儿园规范管理“四化” 篇8
幼儿园规范化管理就是从幼儿的成长和幼儿园建设的整体出发,在系统原则下,对幼儿园的保教管理进行系统化、综合化、基础化、人性化的设计和实施,使整个幼儿园能够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和显著发展,使每个幼儿都能充分健康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和目的,我们将“规程园本化、保育科学化、教育底色化、环境创优化”,作为幼儿园规范化管理和建设的策略和目标。
一、规程园本化
规程园本化就是根据幼儿园的实际,将国家《幼儿园工作规程》逐一内化、细化和融化,并以园本的方式组织成制度体系加以执行,在实践中、在发展中不断完善之。这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基础性工作,我们的实践可简要归纳为以下的过程、举措和思想。
(一)构建常规体系
1. 将国家《幼儿园工作规程》内化、细化和融化;将规程没有包容的幼儿园建设工作和幼儿保教管理工作进行必要的规程化。这个过程重视细致性、标准性和可操作性。
2. 将各项规程按时间序列、保教活动、场所设施及岗位职责等四个方面进行整合归类和梳理查漏,形成比较完备和具有必要性的常规制度和常规制度结构体系。如从时间序列,我们业已形成了日、周、月、季、学期、学年等常规。
(二)构建常规体系运作的园本体制和机制
“常规化”不等于“常规数化”。正如一堆汽车零件不等于一辆汽车,只有进行组装才能成为一辆能行驶的汽车。重视常规管理、实施常规管理,固然要建设常规制度,但更要注重各种常规制度之间的有机结合,形成相互配套、相互支持的符合本园实际并具有可操作性的体制和机制。
(三)对常规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
既要抓不折不扣的执行,谨防常规因其“常”而产生思维定势和行为惰性;又要根据常规形成的规律,积极创新常规,促进规范化管理的进一步提升。
二、保育科学化
在规范化管理梳理中,有两种不科学的倾向在我园同样存在:一是重教育管理轻保育管理。习惯性地认为智力开发主要靠教育,存在着片面追求教育管理、忽视保育管理的倾向;二是片面理解保育管理。保育工作只满足于让幼儿吃好、穿好、睡好和活动好,而轻视了保育工作的教育功能。为此,“保育科学化”被列为了我园规范化管理和建设的策略和目标之一。
保育科学化,首先是更新教师的保育观念,强化教师的现代保育观念:保育过程中,不仅要使幼儿受到良好而规范的养护,而且还应受到有关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保育科学化,要保证保育管理的科学化。幼儿园的保育管理主要包括一日活动管理以及日常生活管理、卫生工作管理、保健工作管理、体育活动管理、安全工作管理等。对幼儿来说,大致包括身体的养护与教育、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与教育、自我防护能力的培养、卫生习惯与行为的形成,以及各种常识教育、礼仪教育、安全教育、保健教育及相关能力的培养等。在保育的组织和管理上,要谨防流于一种简单的事务安排,而应强化其教育属性,注意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作为一个人所具备的基本能力,以促进其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全面、和谐地发展。
保育科学化,要坚持保教一体。保育与教育的分列,除了分析研究的需要,更多的是因为分工的不同,两者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异罢了。事实上,两者在内容的性质上,是具有更多的一致性的,如体育、心理卫生、礼仪教育、安全教育、养成教育等。
三、教育底色化
规范化管理不只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教育和教育管理的思想。幼儿是人生学习的最初级阶段。在这里,除了关键期有关的技能学习外,最要紧的是如何调好基础色调。幼儿园的任务就是如何让每个幼儿打好人生底色,为以后在上面画出最绚丽的色彩打下最好的基础。这就象庄稼的生长,除非自己已到生长期,否则我们在乎的应该是其生长的条件,诸如阳光、水土。因此,教育底色化就成为了我们又一个规范化管理和建设的策略和目标。
在教育底色化思想的指导下,我们以“让每一个幼儿得到充分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总目标,以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和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为重点,以情感教育和“两个”教育——个别化、个性化为主体手段来实施教育。在组织策略上,除常规性的教学组织外,我们主要实施以下三方面为一体的组织。
1. 教育内容成体系形成一贯制。我们业已形成比较完善的,与幼儿身心发展相适应的生活习惯培养与生活道德品质培养相结合的养成教育体系和个性心理品质发展培育体系。并注意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 有主导工作和特色、载体建设。我们以艺术教育乃智育和德育之桥梁和结晶之认识,将艺术教育作为我园的主导工作和特色建设目标,以《幼儿礼仪教育活动设计》校本课程为载体,整合各种教育因子和活动元素,来实现幼儿教育的目的。
3. 落实“在研究中提高,在实践中推进”的策略。除了重视对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外,落脚点主要集中在建立具有本园特色的课题网络和行动研究方式上。
四、环境创优化
在我们规范化管理的架构与实践中,“环境”的含义主要是三个层面——园内知觉环境(物质、视听觉、人际),社区环境和社会(品牌声誉)大环境。而“创优化”主要从两个角度——教育管理和经营管理并行进行。
环境氛围的熏陶,对还是一张白纸的幼儿显然是尤其有效和重要,这方面最重要和直接的当然是园内知觉环境。物质与视听觉环境的打造比较有共识和有比较成熟的实践;而人际环境的打造虽已引起重视,却往往停留在教职员工工作环境层面,事实上保教人员的心情态度、肢体言行对幼儿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对幼儿园内的人际环境,需要我们有更新的认识和更高更宽的视野。既需要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意识,加强文化管理,还需要有大管理思想和意识。这方面非常值得我们去重视、探索和实践。
社区环境应该有自然社区环境(幼儿园所在社区)和教育社区(以家长、家庭为要件的群落)意识,两者通常是重合的,但后者容易发散;而民办幼儿园生源范围广,则更有建立两种社区概念的必要。并按照国家《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八章的指导,根据园实际落实好,开拓好。至于社会(品牌声誉)大环境,诚如先贤所说亲其师,信其道,而学校也应如此,信其校,敬其道。假设有同样不错的两所学校,但一所默默无闻,而另一所却是名声鹊起,从总体的角度讲,哪一所学校的学生会有更好的自我发展?道理是不言自明的,不用说对家长会有一种积极心理促进,那怕幼儿也会产生“罗森塔尔效应”。在信息时代,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在重视经营认同经营,而经营的确也在促进着管理、促进着服务、促进着品质提高的客观事实面前,幼儿园是应该树立经营意识和具有经营行为的了,尤其是对于具有更大竞争压力和办园风险的民办幼儿园。
对于“环境创优化”,我们的策略是教育管理和经营管理并行进行,即“园文化建设个性化系统”——理念设别系统、行为、视觉、环境文化规划系统策略(SIS策略)和“家长社会满意”战略(CS战略)同步整合优化进行。
【幼儿园规范化管理课题】推荐阅读:
南立车幼儿园学生资助规范管理自查报告05-30
幼儿园课题研究题目06-13
幼儿园课题研究报告07-21
幼儿园课题申请书范文06-01
幼儿园课题研究月总结11-04
浅谈幼儿园安全教育研究课题05-26
浅谈幼儿园开展美术课题活动的经验09-02
《幼儿园生活情境化礼仪教育研究》课题总结07-25
幼儿赏识教育教研课题阶段小结10-02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课题总结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