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天说起的散文诗

2024-09-23

从春天说起的散文诗(共15篇)

从春天说起的散文诗 篇1

田野里,鸟语花香,不用太多语言,就能写满春天的芳香!柳树早就孕育好了春色,燕子欢天喜地的就来了!

柳枝上那一个个稚嫩的芽孢也从睡眠中醒来了,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正在努力的挣脱着坚硬的外壳,像一颗颗火焰在跳动着,怀揣着青春的秘密向人间赶来……

你看,阳光多好,每一片都温暖如初;你看,鲜花正努力的开放着,引来无数蜂蝶在忙碌的寻找自己的幸福;你看雄鹰正在展翅飞翔,为了自己梦想,正一次次飞过狂风暴雨。

春天里,总是不停的更换外衣,然而内心的感觉却不曾改变。记忆站在远方,向我招手,我能懂的每一处风景的来历,读出每一处花开的美丽。 一些植物,即使结不出果子,也要绿给你看。你想像不出,其实许多美好的东西不仅仅会在梦里出现!

春天的远方已长成了诗,童年的梦,乡村的味道,熟悉的身影……我正在寻找每一种可以抵达的方式。

用你的爱触动北方的迟来的春天吧,一定会有一首诗落在你的心里!

公众号:指尖上舞蹈

★ 从世界第四大歌王说起初中作文

★ 从家风家教家训说起作文1400字

★ 从“赤兔之死”说起诚信演讲稿

★ Linux内核分析 网络[三]:从netifreceiveskb说起

★ 一元钱作文

★ 两元钱作文

★ 钱成语

★ 钱读后感

★ 优秀散文作文:由校园欺凌说起

★ 7元钱六年级作文

从春天说起的散文诗 篇2

(一) 教材作用与地位

从课程标准看, 学生对方程已有了初步认识, 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通过对大量的丰富的实际问题中涉及的数量关系的分析, 反映出方程来自实际生活又服务于实际生活.为加深学生对“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重要的工具”的认识, 本课例引导学生经历探索数列, 游戏活动中的数字排列规律确立相等关系, 列出方程, 分析方程解的合理性, 从另一个角度加强学生对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化认识.

(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发展抽象概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探索数列中的规律, 建立等量关系.

情感目标与价值观目标: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 重点和难点

由于一元一次方程和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确定本节课重点是建立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很多学生拿到应用题时无从下手, 找不到等量关系, 因此本节课的难点是探索发现数之间的等量关系, 列出方程.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有三方面困惑, 一是抓不准相等关系, 二是找出相等关系后不会列方程, 三是习惯小学算术解法.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采用教师讲例题, 学生模仿练习和自编习题活动, 让学生去经历、去探索、去归纳, 发现数列中的规律, 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自己探索以及模仿创新能力, 在学习中寻找快乐, 并体会成功的感觉.

[学具:每人一张日历]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结合本节课的特点, 采取讲解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重点内容通过创设情境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难点部分采用看一看, 想一想, 说一说等手段加以突破,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选用简单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四、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日历, 观察某月数字特点, 同学可畅所欲言, 让学生体会到数列游戏活动中也蕴涵着方程知识.意图通过观察发现规律, 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2.探索分析, 解决问题

出示书P79例1:有一列数, 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 -3, 9, -27, 81, -243…其中某三个相邻的数的和是-1701, 这三个数各是多少?

方法:让学生观察这列数有什么规律?学生观察交流讨论 (从符号和绝对值两个方面) 发现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3倍.师生共同分析, 完成解题过程.引导学生讨论以上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关键, 分析探索规律, 找出相等关系;如有学生提出不同设未知数的方法, 同样给予鼓励.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含多个未知数的问题时, 通常先设一个为x, 再根据其他未知数的关系, 用含x的式子表示其他未知数, 完成解题过程, 利于学生有条理地思考表达.

3.课堂练习、反馈

(1) 三个连续奇数的和为27, 求这三个数.

(2) 如果三个连续奇数的和为29, 能求出这三个奇数吗?

完成方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主完成, 两名学生板书, 并讲评, 举一反三, 并判断解是否合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养成规范的解题能力及养成解方程须检验根是否合理的习惯.

4.综合应用, 巩固提高

出示题:在某月内, 王老师要参加三天的学习培训, 现在知道这三天的日期和是39.

(1) 培训时间是连续三天, 你知道这几天是当月的哪几号吗?

(2) 若培训时间是连续三周的周六, 那么这几天分别是当月几号?

方法:学生练习, 讲评, 然后模仿自编习题, 同桌相互解答, 把本节课推向高潮.

设计意图:选择更符合实际, 更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 培养他们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课堂小结, 知识梳理

请学生谈:我知道了什么?我学会了什么?我发现了什么?采用的方法是请学生思考讨论整理.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有较全面的理解认识, 进一步体现模型化的思想.

6.布置作业, 自我评价必做题:教材82页5, 9.

选做题:小明拿出一张日历用笔圈出2×2的一个正方形, 它们的数字和是76, 你知道他圈出的是哪几个数吗?

五、板书设计

从斑马的条纹说起 篇3

斑马的条形外衣很早就引起了生物学家们的好奇。人们似乎觉得,这种亮色与斑马所需的伪装有些矛盾,尤其在阳光的照射下,穿着黑白条纹相间外衣的斑马该是多么醒目。其实,斑马的外衣更多的时候利于黄昏时和奔跑中的伪装。因为,黄昏时身上布满条纹的斑马就会同周围的植物溶为一体;在奔跑时,黑白的条纹变成一条淡灰的颜色。奔跑中的斑马群更是整体与天际溶汇到一起,使得它们的身影模糊不清,几乎难以把它们同羚羊和其他动物区别出来。 大自然就是这样的奇妙,让斑马穿上了“海军衫”。但斑马到底是什么颜色呢?对此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欧洲人说斑马是白色的,条纹是黑色的。而非洲人却认为斑马是黑色的,条纹是白色的。到底孰是孰非真是很难说。

斑马属于马科奇蹄目动物。现在尚存的非洲斑马有三个种类:平原斑马或称普通斑马、山地斑马和格列维斑马。斑马一般4~7匹在一起组成一个以雄性为主体的小家庭。头马必须由年纪不超过6岁的公马来担任。虽然头马在这个家庭中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在日常事务管理方面它却有负众望,因此更多的时候是一匹经验丰富的母马来确定马群觅食和休息的时间及地点。在迁移的时候,这匹母马走在队伍的最前头,其后是她的孩子,接着是其他的母马和孩子,压后阵的是公马。

斑马一生都需过家庭生活。当头马老了时,就会有一匹年轻的公马把它赶出这个家,取代它的领导位置。其他年轻的公马在这个家里一般只生活一年,最多也不能超过三年,尔后就会被赶出家门单独生活。但它会和其他同命的“流浪汉”一起组成新的群体,直到这群小伙子们能够在某一马群占据优势,成为头领。有的幸运者也不必等到头马退休就能接上班:当头马离开自己的家庭到外面去寻觅新欢时,年轻的公马就会提前接班。不过母马们开始并不承认这个自称为王者,最初的3-4天,母马不会允许它接近自己。而且如果老头马决定回家了,那么这位提前接班者则马上会不战而逃。

斑马群内部相当和睦。母马生育期间,头马就会加强对母马的保护,随时准备为自己的妻子挺身而出。起身自卫的斑马相当的凶猛,它会勇敢地用嘴去咬、用前蹄去踢,大有一种誓与敌人战斗到底的视死如归的精神。如果鬣狗企图叼走某一匹小斑马,那么母马就会把小家伙带到马群中间,整个马群立刻同仇敌忾,对付来犯之敌。

母马之间从来不会发生争吵。但公马可就说不准了,如遇发情期,它们就会争斗。但那些喜欢打斗、性情暴烈者往往会葬于狮子们的爪下。

斑马有着很好的视力和出色的记忆力。每个家庭都能清楚地记住自己固定的休息和饮水地。它们通过身上的条纹能认出哪个是自家人,那个是外人。每个斑马背上的条纹就像人类的指纹,各不相同、从不重复。小马驹要想记住自己妈妈的长相需3天的时间,因此小马驹出生的头几天,母马不允许任何人接近它们的孩子,为的就是让孩子好好地记任自己,不认错妈妈。

你从春天走来诗意散文 篇4

推开春的门扉,轻轻掀起一帘软玉,我用第一枝新绿,在枝头上写满期盼,去晕染一个充满你的春天。

——题记

倚在春的窗前,天蓝蓝,云淡淡,水碧碧,风浅浅。偷得浮生半日闲,闲暇的光阴,闲闲的去看一株草,赏一朵花,望一剪流水云烟,观一湖静水,揽一怀月色。轻轻的,静坐其间,与时光对酌,放飞着漫无边际的思绪,迷离间,你从春天走来。

到底是春了,你看,这一季又是谁的浮翠?柳丝抽绿,嫩草萌芽,草丛漫布迎春花,俨然一副青春年华。碧盈盈的水面,安静的出奇,薄夏,荷漪,桃歌吟唱,小荷才露尖尖嘴,风飘莲香,含苞初发,信手拈一缕时光,轻放在棹动的出水绿荷,鸳鸯飞,慢慢飞……

凝眸水月镜花,那似曾相识的年华青葱,苍老在一段负约年华,涟漪成一种姿态,牵引着我的哀伤。你最初的面庞,若隐若现在流不断的镜水悠悠,谁在浅意笑,笑那彼岸花开的临水小桥。记得否,兰舟轻渡,倩影如画,看那时光薄如蝉翼,薄成一面墙,美成一幅画卷,一阶青苔下,香了桃红,绿了翠荷,一曲琴瑟沉香,呢喃细语在岁月深处。陌上相逢,你悄悄将时光劈落,洒满一地,然后轻踩时光碎片,在草色青香中,来到我的身边。

推开春的门扉,轻轻掀起一帘软玉,我用第一枝新绿,在枝头上写满期盼,去晕染一个充满你的春天。

你说,缘分也好,期遇也罢,只想用脚印慢慢汇聚我们的心态。我痴守一份不变,你忘情一份释怀,我睁开双眼,你感恩风云的变幻,我们一起俯瞰变迁的沧海。我把现实交给春天,而夜晚,我幸福着我们的相遇,快乐着我们的携手相拥。

拥你入怀,我说,我希望,我是你窗前的一滴雨,在你发呆的时候,可以这样静静地看着我,一帘细雨,朦胧了你心中的期许,点点滴滴,荡起了你心里的`涟漪。我希望,我是窗前的那一缕白月光,飘飘洒洒住到你心上……

低头,高高重楼下,草色青香,一脉相连,花瓣上的阳光似乎涤去了那初春之始的阴霾,一怀安暖的翘首,挑起了一抔相思的缠绵。飞花如雪,犹如你的美,浸入我的灵魂。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拈一瓣辗转,静享安然,触碰浅卧在花间的翦风,轻舞着清浅,绕在我的发梢,时而抚肩,时而栩栩如烟,又携喧嚣落去繁华,惹得我狂想红尘三千,占了我的眼,掠走我的念,未及描画,你便夺我而去。

你浅笑,笑颜在如雪花间,在飞花逶迤中摇曳。心情,若那片如雪,随花飞,随花落,随着一缕青烟在天涯漂泊。花终究落地,心终究平静,你属于我的凄美,属于我的痴遥,在浪漫的风花雪月,感动飞花如雪,感动了我的梦。

喜欢这样的时光,和煦的暖阳,映着我的脸庞,我走进一本书里,邂逅一行温暖的小字,沉醉,遐想。或在一个黄昏即将来临的时候,走进暮色茫茫的杨柳岸堤,这时候,就如同走进温柔的往事里,邂逅一个你。回首走过的路,一半风雨,一半旖旎,一程明媚,一程忧伤,一路山水,一路花香,一盏回忆。

如若可以,此去经年,良人佳景犹存,驻留在婉转烟雨的江南,温柔纠缠,一段花事,日落而息,看花落,听鸟鸣,躲进岁月的夹缝,到后来我成为了这里唯一的风景。浮萍万千,这尘世的光牵扯出多少虔诚的无辜,冷艳风霜,看尽多少蒹葭凄凄。一季花开,又疏远了多少忧郁低诉,暗香涌动,只为那无法抗拒的亲吻,姹紫嫣红,又怎么将你出众的色彩勾勒,习惯了墨染的素色,习惯了那绿染清荷。

相遇是岸,离别是海,我站在岸边看着海,清澈婉转而留恋不返。一池春水,浅墨相盈,褪色的底蕴,依旧可以唤起那泛黄的涟漪,躲在那氤氲岁月,试图幸免这一场江湖的劫,春秋变换,淡雅若素,琵琶遮面,抚一首不灭的相伴天涯。经书旁,青灯垂泪,你娇艳的红袖依旧历历在目,可谁在我添香?

此刻,我携一抹夜色温柔写诗,慢慢的轻啜那杯茶水,思绪,轻落在书香绵长的意境,婉约红尘画外,寄语一纸素笺于你。朝与暮,随风琉璃,难弃舍,莫道落英缤纷。剪不断烟水叹息,曲不尽山河永寂,往事随风,吹不走你是我不眠的守候,菩提树下虔诚而愿,只盼缘未断,红袖盈盈,褪去的胭脂色如这翠荷般光芒万丈,娇艳如你……

从家字说起现代散文 篇5

小时候恋家,家是成长的摇篮,有妈妈在的地方就是家。长大了,结婚了,当家了,家是温馨的港湾,有老婆,有孩子在的地方就是家。我们不仅要建立家庭,还想成为各种行家。现在老了,归家了,和老婆在一起的地方就是家,其他一切“家”的符号成为多余,家成为我生命历程中最后一个歇息地方。

前几天遇到几个称“家”的朋友,一个是作家,一个是书法家,一个是画家,大家都是“家”,个个口若悬河,于是让我对“家”字产生了兴趣。

辞海对家是这样解释的,家:家庭、家乡,古时候夫妇互称为家。还有一种常见的用法,经营某种行业,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技能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如商家;行家;专家;科学家等。当然还有学术流派,如儒家、法家、墨家、道家、佛家等。有关家的词语就很多,如家风、家人、家口、家山、家门、家小、家公、家计、家书、家世、家业、家训、家当、家传、家园、家私、家事、家法、家珍、家庭、家室、家翁、家常、家族、家尊、家道、家谱等,还有家庭经济、家庭教育、家庭副业、家给人足、家庭暴力、家徒四壁、家常便饭、家喻户晓等。

说到家字,《文字源流》还有这样的解释,家是会意字,有宝盖头和豕上下组合而成。宝盖头表示房屋,豕表示猪。家的本意指猪舍,后引申为人住的房子。一说上古时的人在屋内养猪是在定居后,因此家的本义是指人在定居后的住所。也有人认为,家是形声字,宝盖头为形,猳(意即公猪)省略叚作声符。其本义是居住的地方,引申为其中居住的人家、家庭。又引申为学术流派,再引申为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后来指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业活动的人,还指具有某种身份的人。

如今,人们看重的是,家指某种有身份的人,有些人喜欢把自己称为某某家,以抬高自己的身份。有些人见到有头有面人,常常也会冠以某某家进行称呼,以取悦对方。如见到老板,常常称谓企业家;见到领导常常赞扬是政治家、经济学家;见到能写会画的便称书法家、画家、作家等;见到老师称教育学家;见到某部门领导称专家;见到喜欢唱歌的,称歌唱家;遇到演员,称艺术家,总之成名成家,是成功人士的标志。

人们为什么这么喜欢用家称谓,或者积极争取当某某家,无非是名利两字作的怪,可见名利对人的诱惑力。

不过古代还有一部分人,出身卑微,并没有什么建树,于是就自称洒家(读音应为sajia)了。《水浒传》里的鲁智深是最喜欢称谓自己是洒家的人,鲁智深第一次称自己是洒家,是在《水浒传》第二回,史进第一次见到鲁智深道:“小人大胆,敢问官人高姓大名?”那人道:“洒家是经略府提辖,姓鲁,讳个达字。敢问哥哥,你姓什么?”《水浒传》第五十九回,一个太守喝骂鲁智深说:“几曾见出家人自称洒家。”可见洒家也是有身份的称谓。据考证,“洒家”是宋元时代北方口语。类似现代的`“俺”“咱”等,含义比较粗俗,甚至有玩世不恭、自以为是、妄自称大、以老大自居的意思。如同今人俚语骂人话中的“老子”。古时候的戏曲里,死了丈夫的皇后自称哀家。只有在丈夫去世以后,皇后或太后才可以“哀家”自称。其含义是自称可怜之人,无夫之哀。可见称谓家的人,自古有之。

面对众多的家,如果从得失成败的角度看,不论什么家,只要你身在江湖,最终就只有两个家,一个是赢家,一个是输家。想想人还是很累的,既要当家,又要当赢家。

仔细想想,我们不妨跳出名利的困扰,跳出输赢的捉弄,当当“玩”家。这里的玩,不是玩世不恭的玩,不是无所事事的玩,更不是消极堕落的玩,而是心身愉悦的玩,乐观的面对困难玩,百折不饶的玩,无私无畏的玩。当我们成为“玩”家,就会去掉很多不必要的压力,全身轻松,思维敏捷,灵活自如,游刃有余,进退自如;当我们成为“玩”家,就会排除很多无名的烦恼,宁静致远,淡泊名利,心定气缓,心身愉快;当我们成为“玩”家,就会舍得放下,不再前思后虑,顾虑重重,患得患失;当我们成为“玩”家,就会自足常乐,不再贪得无厌,互相攀比,为名利焦躁不安。

从上海人的生活节奏说起 篇6

常常听到人家说上海人的生活节奏很快,在这里我就很想说两句了。我觉得上海一些人的生活节奏快不能代表所有人,请不要忽视不同职业、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他们的生活有着本质的不同,整天无所事事的小市民可是比比皆是。我觉得人们对生活节奏产生的所谓加快的感觉应该多少来自时间不够用的感觉,但这不是生活节奏加快的罪魁祸首。懂得管理自己的时间和注重生活与工作间的平衡的人是不会让自己的时间总是不够用的,人不是机器,运作亦有极限,当然,这还需要有同样懂得尊重他人时间安排,同样生活计划井井有条的人出现在生活中。在上海的日常生活被不可避免地程式化是又一个让人无法回避的问题。有时候这种忙碌的低效率现代生活让人感觉窒息。由于上海的交通压力巨大,人们在外出办事的过程中需要预先对自己的行程所要耗费的时间作出较为准确的雨季,你的时间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公共潜规则,也可以叫公共秩序而遭到无情的浪费,尽管这种制度的约束下也带来了许多时候的井然有序,所以我们总是能看到预计被打乱而匆忙奔波的人们,于是人们就开始感叹“我们的生活节奏真是快啊~”有时候,这种强烈压抑的时间紧迫感会把人逼疯,全面归正的公共制度之下,人情礼让等细节遭到了漠视,也不乏一制度规范为口号无视他人感受的行为,且不去细说了,人们开始破口大骂对方的-1-

不是,过分挖苦他人的不慎行为,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论,我们应该把这看作压力使然吗?希望我这只是杞人忧天。

我想说的是人们之所以感到紧张并不是因为事多而难于安排那么简单,更多的时候则是因为在制度的约束下,我们完成任务的时间周期不可避免地延长了,填补了我们安排好的生活中的可怜的一点点空隙,让人觉得没有休息和停顿,不见得所有人都在做超乎其他地方人许多的事,但这里的人们却付出了更多的时间,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要比别的地方的人们更加辛苦。上海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惊叹果然建设成就的同时,也要现实理性地看到这个城市的方方面面,生活才有正确的心态作导向,抱怨社会主义是没用的近日,国家有关部门公布了全国21个城市的居民生活节奏调查:我市比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日生活节奏慢了1.8小时。此份调查带给我们启示与思考---在城市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慢半拍”会给城市带来什么影响?我们究竟慢在了哪儿?

此项调查是由创新市场调查公司完成的。调查人群是哈尔滨和上海22岁至55岁的在职人员各400人,分为公务员、经理、普通员工、白领、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六个阶层,包括生活起居、工作态度、课余学习、家庭生活、社会观念等几大类100个问题(见表格)。据该公司负责人讲,生活节奏即指对时间的有效利用,某种程度上能看出一座城市的发展速度。

“同样做一件事,南方人比我们更算计时间。”哈工大人文学院博导王亚林说,1.8小时表明了我市与南方城市在市场组织方式下的“现代化差距”。生活节奏的慢仅仅是表象反映,深层次反映了体制、观念、社会运行机制、社会管理效率、经济竞争度上的“慢”。他说,时间是社会最宝贵的资源之一,“慢节奏”无疑是对这种资源的浪费。

王亚林说,“慢半拍”对于整个社会意味着效率低下,创造的财富少;对个人而言,则是个人生命、素质提高以及生活质量的一种消极“信号”。他说,每个人每天的“慢”堆积起来,则造成整个城市的“慢”!

沪哈两地日生活节奏调查表(部分)

问 题 上海 哈尔滨

上班第一件事做什么收发伊妹儿与客户联系浏览报纸或同事问候

午休多长时间开始工作 24分钟45分钟

一周几天在外吃饭 3天5天

晚上几点停止工作 19时 17时30分

每天用于纯工作时间6.6小时5.4小时

吸烟时通常干什么 看报纸与同事聊天

日手机量与工作有关占多少44% 15%

从美术课的课堂结构说起 篇7

记得以前在师范读书的时候, 美术课是70分钟的课堂教学模式。简单地看这70分钟的美术课形式, 就是改变了学生跟着老师画画的被动学习局面, 而把美术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成“观察欣赏激趣———发现探索尝试———讲解示范点拨———分层练习辅导———展示评讲小结”五步进行。应该说是对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点完成了一个从发现问题———开始解答问题———练习———小结的完整过程。时间充裕了, 环节也就完整了, 学生的学习也就有了理想的效果。但是笔者认为, 这种模式只适用在高中之前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换句话说, 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只适用于带有课堂练习的美术课, 是为完整解决美术基本技能而设计的一个过程, 不一定合适在高中美术教学中使用, 也不合适在其他模块的美术课堂中使用。

如何展开高中现行美术课课堂教学, 或者我们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要不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模式, 一直是我们高中美术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讨论和探究的话题。

在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 笔者听了几节湖美版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绘画》第一课《形———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的课。上课老师几乎无一例外地采用了———1.图片导入, 解读教材中提供的一张画家给朋友的《贺年卡》;2.分析类似美术作品;3.小组讨论, 合作完成一个贺卡的小作业 (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完整的作品, 便只用了线描草稿) ;4.教师小结并点评作业———此四部分过程。有些老师因感到学生作业实在“精彩”, 几乎没放过一个作业, 对学生作业一一做了点评, 拖堂后才依依不舍结束课堂教学。

仔细回想, 这就是我们很多美术老师正在采用的一般课堂教学模式:导入———讲解———练习———小结点评, 结束时鼓励学生课外拓展。可以说用各种讲述方式展示教师的风采, 热闹的讨论和练习说明这是新课标的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 还有作业作为学习成果的展示, 点评的时候泛泛谈谈课后的拓展。这样“完美”的美术课, 谁还能找出批评的理由?于是很多老师纷纷效仿之, 此类课堂结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种模块的美术课堂教学中, 倘若不是这类结构了, 反而被评课老师认为是结构不完整, 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而受到批评。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中课程性质是这样说明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必修的课程之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相衔接, 又具有自己的特点, 是高一层次的美术课程。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 能帮助学生陶冶情操, 提高生活品质;理解美术文化, 形成人文素养;激发创新精神, 增强实践能力;调节心理状态, 促进身心健康;拓宽发展空间, 帮助规划人生。很清楚地说明了———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 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 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 具有别的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所以说, 我们高中的《美术》课在课堂中还是要强调“看”。看美的作品, 看各种艺术家的作品, 看各个不用时期、不同国家地区的作品, 看各个不同表现方法的作品。教师提供给学生可以“看”的实物或者图片, 提高学生对自然物、人造物形态美的认识, 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内容、材料、形式、风格的多样性的认识, 使学生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学生对教师提供的“看”的实物或图片进行感悟鉴赏、形式分析、社会学式鉴赏、比较鉴赏等, 由此陶冶审美情操, 提高生活品质。“看”的过程深入做细了, 比一般的动手练习对学生的认知技能提高要重要得多。换句话说,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 “看”本身就是重要的练习, 甚至是教学任务。

由此, 在前面提到的那节美术课中, 当老师请同学欣赏《贺年卡》时, 每个同学已经在参与课堂的作品欣赏了。如果单从视觉体会, 从欣赏水平的角度看, 每个参与欣赏的同学已经在进行欣赏能力的提高练习了, 能看清看懂《贺年卡》, 其实就是美术欣赏的成绩, 如果有必要, 老师在这个时候就可以给学生打认知成绩的分数。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 中课程理念提出: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 提高美术素养;倡导自主学习, 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艺术本质、特征和文化内涵。把高中学生看成是有学习能力的大人, 不需要再在课堂中利用反复的无效练习来提高我们高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技能了。由此, 我们老师在课堂中安排的即时动笔练习是不是应该慎重考虑?不能总是认为只有在课堂上动动铅笔才算是美术课。在课堂上有目的欣赏、分析某些美术作品, 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能在课外自发地积极地补充美术知识和技能, 学会自我分析美术作品, 这才是我们现行高中美术课的追求境界。而且, 在高中美术课程的学分管理中, 指导性地提出“美术鉴赏”内容的重要性, 那么在美术鉴赏内容的课堂上, 安排练习就更加要慎之又慎了。笔者认为, 高中的课堂美术教学中, 不应该拘泥于课堂的结构形式。以美术鉴赏为例, 深入学习和理解造型语言, 了解美术创作的过程和方法, 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 了解美术某一门类的特征和发展, 获得有关美术知识, 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含义和风格特征。美术课体现一些人文学科特色, 这就要求老师选择好有代表性或者有争议性的具体美术作品, 深入鉴赏, 让学生自己通过鉴赏后, 学习知识, 提高技能。

例如, 在准备上《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四课《人间生活》时, 笔者引用了教材中《韩熙载夜宴图》局部片段图片时, 考虑学生会不以为然 (学生对大部分中国古代绘画都是这样的态度) , 为吸引学生注意力, 我提出一些简单的“为什么”———为什么这么多男人的打扮中有两个会不一样?这样的不同我们会注意到吗?为什么画面开端就要放一张床?而且还有红色的棉被, 以及一个琵琶的一半?这到底是怎么样一张画?画面的人物美吗?学生接到这些通俗的生活化问题后, 就会有兴趣去追寻答案。当然, 课本中解释不多。那么, 怎么来解答这些问题, 学生当然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结合生活、历史的知识, 猜测、考虑这些问题。为了让学生能主动地去了解更多关于画面的知识, 我提出了问题, 然后放下这个作品, 转而先欣赏汉代砖刻作品《荆轲刺秦》———了解中国画人物描绘的主次关系, 学习中国古代人物画长卷中人物安排的时空问题, 人物社会地位高低而处理的大小现象。当然更重要的是对绘画本身描绘的人物特点和造型美感的了解和领悟。同时, 在砖刻作品中还有一个现象就是作者很在意关键细节的描绘, 人物的相貌衣着没有仔细刻画出来, 然而, 刺在柱子上的匕首和匕首后面的缨子却不惜重墨, 作者意欲何为?课堂中, 学生为解答问题曾经提出上网查询, 就是有条件可以查, 那么查询关键字是什么?我们又会得到怎么样的答案?老师提供了一些画面背后的社会知识, 更多的是留给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同时, 需要利用找到的答案和知识来回答关于《韩熙载夜宴图》的一些问题。

在这样一节课中, 笔者没有考虑一定要采用怎么样的规则性课堂结构, 而只是想应该利用怎样的一些有趣问题来帮助学生能更好、更高效地了解美术作品本身。因为其中一个好的作品暂时无法理解, 那么就设计一些容易理解, 而且在形式上有些雷同的作品先让学生认识理解, 等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再去进行更高一层的认识理解。在自我课堂小结时, 我问自己:学生能学习到什么?会改变什么?当学生看到画面怎样提出为什么的时候, 其实他们心里已经对画面产生了理解的动力和学习的能力, 也可以说, 在追求答案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对新知识的学习, 能解答别的问题的时候也同时完成了必要的练习。下课后, 学生能自己主动地去解答这个为什么, 不正是我们需要他们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知方法吗?

从《夏洛的网》说起 篇8

在那以前,我的藏书不是家喻户晓的童话,就是作文选和儿童图画;在这以后,是文史哲、社科和心理学。

《夏洛的网》是少儿频道介绍的,讲述了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之间的友情故事。昔日爱不释手的书籍,今天已经吸引不了我了,唯有阅读的情景,依旧徘徊于岁月的梦境之中,合上的书残留着指尖的温度,耳边是爸爸的鼾声,小屋的光很亮,融入黢黑的夜里也不显孤单。从那以后,我开始阅读文学作品,尤为钟爱外国小说。

那是一个网络不够发达的年代,身边的同学和朋友都还在看童话和作文,我在没有人指点的情况下寻觅书籍,《悲惨世界》一类的世界名著就是那时候接触的。实在不知道要看什么,看懂了没有自己也不太清楚,只记得有一次爸爸喊了许久我都不肯吃饭,因为正看到冉·阿让救马吕斯的章节。

随着年龄增长,学会了上网和网购,收集了不少读书网站,注册多家网上书店的账号,买书读书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杨红樱、曹文轩等写的陪伴一代人成长的书籍我也看过,除此之外还有周锐、黄春华和李志伟也是我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家。我遇见他们时已站在青春期边儿上,我曾经觉得自己的青春是错位的,一直都以格格不入的姿态细数年华:女孩子们看韩国言情小说的时候,我手里捧着茨威格;大家讨论饶雪漫的时候,我桌上出现了沈从文;同学们拿手机上小说网站,我抱着《叔本华论说文集》如获至宝……后来身边看书的人越来越少了,我房间的书却泛滥成灾,并且愈发不可收拾。

有一次和朋友聊起往事,他说家里有一整套马小跳系列,是妈妈特地托人从外地带回来的。因为她跑遍了小城里所有书店都找不到全套书籍。在妈妈的监督下,他把书看完了,还写了长长的读后感,书是喜欢的书,只是觉得味道变了。

蓦然回首,发现《夏洛的网》已经在我家呆了十余年。这些年里,书页伴随岁月老去,变得泛黄而陈旧,它见证了一本一本图书在我书桌上流进流出的过程,有人问我是否真能读懂那些书,说实话,由于阅历和理解能力的不足,有些书我只能看懂情节,有些只明白大意。

然而,我读过的每一本都没有被父母惊扰。他们从未要求我读什么或者不读什么,当我还没有足够的稿费买书之前,他们帮我结了买书的账单;当我的稿费足够买书后,他们替我签下网上书店的收货单,却不过问里面是些什么书。

一个同学说我的青春是被这些书点亮的,我在最好的年华与被认为的“好书”在一起,而她的青春阅读史由言情和网络小说堆砌起来,可读书不就是为了取悦自己的吗?读得高兴,就没优劣之分,更没悲喜之忧了。

从马云精神说起 篇9

坪外领导人培训:“四讲四有”与团队 承担 领导 成长

稿件撰写:17年4月26日 Wednesday从马云精神说起坪外领导人培训

“打造区域名校,实现集团化办学,这就是坪外的愿景。”钟校在演讲中透露出坪外人正在努力追求的目标。

心在一块,心愿在一起,齐心协力为共同目标而奋斗。此外,承担也很重要,如果在一个团队里,没有承担,大家的心就不会在一起。因此,承担就是在团队里真心诚意的去奉献,承担既有在团队中应尽的职责,也要有相互的补位。

钟校长表示,全校各层级领导者要思考自己的使命与担当。备课组长、学科组长、年级长,德育线,教学教研线都应该为实现坪外总体目标率领各自团队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谈及前瞻与规划,钟校长称:没有规划,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是无头苍蝇。做工作一定要有规划、计划,各个一线部门要走到前面,做到忙而不碌,紧而不张。

行动与引领方面,钟校长谈到,从问题出发,需要强化执行力。所谓行动,就是整艘战舰要有共同目标,要定位好各自角色,当水手还是瞭望,是后勤还是前哨?他又说,开会加不落实等于没开会,落实才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他还指出,坪外坚决反对小团体主义,散漫主义,无政府主义,个人主义,“有的领导干部,对工作说些负面的话,这样怎么能带好团队?怎么能正言正行正能量,正视正面正愿望?”

“学生的利益至高无上!”

在沟通与规则方面,钟校长形象的称,沟因势低而利于通。放低姿态才能获得更好的沟通效果,无论是团队内部还是学校与家长之间,相互埋怨和指责就像是一堵墙、一道坎,百害而无一利。在规则方面,他亦强调,对于坪外来说,学生的利益至高无上!作为“四讲四有”的人如何选择,显然是不言无喻的。他同时重申坪外的管理原则:可以越级汇报工作,但不宜越级请示工作。

钟校在演讲中还勉励与会的领导者,用哲学的观念去解决团队中合心与协力的问题。对待问题,应先从主要矛盾入手,优先解决最紧急的问题,“做管理者百分七十的工作是与团队成员进行沟通。”

他强调,团队中最为重要的是多一点欣赏,少一点指责;多一点赞美,少一点埋怨。他谈到“团队保养”有多种方式,既可以面对面,也可以通过QQ,微信进行。他有提到“五指理论”和“千日文化”,“把能力不同的人安排在合适的位置。这是优秀领导者应具有的素质。”在他看来,“真心”必须经历长久的磨砺。“一千天,才能真正改变一个人。”

“中国是文明有礼、文明有序。”钟校在培训会上提到,“一张照片就能看出团队有没有核心。”至于文宣方面,他强调谁组织谁撰写的原则。“德育线新闻稿交给德育处,由刘校审核。教学线,即教育、教学方面的新闻稿件须交到王胜主任审稿。其他综合类的新闻稿发到钟焕斌校长处。”

“四讲四有”党员新准则

从马云精神说起坪外领导人培训

较突出,这些问题的根子还是缺乏奉献担当精神。争做合格共产党员,就是要时刻不忘肩上扛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面对挫折不怨天尤人,面对困难不彷徨退缩,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祉。作为新时期的一名普通党员干部,讲奉献、有作为,就是要敢于担当,立足岗位、尽职尽责完成好本职工作;在工作失误面前善于总结反思,勇敢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积极主动加以弥补和整改;敢于破解困难,主动去探求解决发展改革新问题的方法和举措,攻坚克难、迎难而上,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如果说“四有四讲”为校内各级团队领导者提供了行动指南,那么最为关键的,还是要这些领导者们像马云那样,具有前瞻性的快速执行和落实。坪外能否如钟校希冀的那样站得稳挺得直,坪外的学校自信、品牌自信能否建立起来,还得依靠领导者们引领全校教职员工撸起袖子干起来。

从跳蚤说起 篇10

本篇高一作文是由本网网收集于网络,欢迎浏览!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将一只跳蚤放进透明的杯子里,刚开始,跳蚤一下子就从杯中跳了出来,心理学家将透明的杯子盖上盖子,跳蚤仍继续往上跳,他碰击了盖子,可能是碰痛了吧,慢慢地它不再跳那么高了。这时,心理学家把盖子拿了去,奇怪的是,这只跳蚤再也跳不出杯子了,因为它失去了勇气,将目标定在了不及杯盖的高度。

其实,人生也是如此,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平平坦坦的,人生的道路上布满了荆棘,充满了困难,我们应该去努力披荆斩棘,战胜困难,因为要取得成功,总是要付出代价的。许多人难耐成功前的煎熬,相信跳蚤的`故事会给我们深深的启示。

相信自己,有了自信,我们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有了自信,就有了战胜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漫漫人生路途中,少不了搏击岁月的奋斗和求索。顺境时,我们春风得意,“潇洒走一回”,而身处逆境、面对挫折时,我们首要的就是树立自信心,获得思维的升华,从而成功地跨越这道障碍。

从创新工场的山寨说起 篇11

山寨与创新,是一个比较难说清楚的问题,特别是在互联网行业。任何一款产品、任何一种商业模式,细究起来都难逃山寨的质疑。山寨产品之所以被人视为不好,大多是因为山寨制造者只是模仿了产品本身,然后低价出售,相应的服务却并没有跟上。这恰恰是著名品牌产品和山寨产品的核心区别。

有品牌的产品,追求经营的延续性、企业发展的长期性,因此在服务端的投入就会比较强大。而山寨产品只追求短期利益,没有长期的服务意识,也因此损害了消费者的一些利益。山寨产品被人诟病的原因也在于此。

在互联网行业,山寨的危害性并不像实体产品(某手机)那样大,特别是模式上的山寨——模仿某个网站做一个类似的网站——通常是可以被接受和认可的。也有人为这个过程起个名字,叫做“微创新”。

著名财经类电视主持人罗振宇对微创新的说法则没有这么多好感,在他眼里,这个词已经成为一块“遮羞布”,把中国企业不创新的问题柔化。他认为“我们正处在人类商业文明的交接阶段,我们正在从产品经济向创意经济扭转,这个新经济的最根本特征就是产品不是由供给方来定义,而是由需求方来定义,而微创新还是在供给方说这个东西做了一点点改革。”

往好的方向理解,山寨的最初过程就是学习、借鉴的一个过程。学来之后的改进、创新也是不可或缺的。比如在通信行业,过去的概念是中国的技术是最差的,可是今年讲中国的移动通信技术是全世界最好的,因为中国有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我们遇到了最复杂的情况,它自然就推动了创新。在交通行业,我们的修桥、道路技术一定是全球第一的,因为我们有最大的市场、最复杂的情况、最大的难题,青藏铁路就是独一无二的。

因此,是否山寨、山寨是好事还是坏事,是需要分阶段、分情况来看待的。李开复的创新工场被讥为“山寨工场”,有一定的误解在里面。但无论是新创业的公司,还是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公司,在对待山寨与创新的问题上,要注意顺序和节奏,要有服务用户的坚定信心。

从“影”说起 篇12

魏晋时期, 山水画、花鸟画还未独立成科, 作为主流的人物画均以线造型, 且多粗狂简练, 由于这一时期的画作真迹没有传世, 或许魏晋墓砖壁画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古画之略, 至协始精”, 却还是以线条勾勒造型为主。但这在凹凸画法传入以后, 对于晕染与高光的应用, 绘画从而更加精妙。凹凸画法是对 “阳”与“阴”的描绘, 所晕染的部分是大多为“阴”, 即暗部, 这个范围包含着“影”因而使得画面的立体感加强。后在山水画中出现诸多皴法, 就是对“山有面则背向有影”的“影”进行间接描绘, 皴法同时包含着山石的结构形态。另外, 写意的笔墨也有浓淡轻重的变化, 这当中除了所画物体本身的明度之外, 就是对于阴影的间接表现。可以说凹凸画法与皴法更多是在 “形妙”的基础上进一步“造型”, 而写意的笔墨是在高度概括 “形”并且要“以形写神”达到“气韵生动”。

文人画概念的出现与发展, 使得传统绘画中主流与写实相去更远, 写实则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匠”。自苏轼“论绘画以形似, 见于儿童邻”等一系列论断之后, 加上文人的书法功力, 文人画对于“型”的描绘就更加弱化。汤垕在《画鉴》中则直言 “形似者, 俗子之见也。”并且鉴赏时应该“先观气韵, 次观笔意、骨法、位置、傅染, 然后形似, 此六法也。”, 谢赫之后, “气韵”成了首要标准, “形似”便属于末流, 因而对于“影” 的描绘就全是前文中所说的间接表现了。但对于现实中的影子, 画家们则直接加以利用。苏东坡曾说:“吾尝于灯下顾自见颊影, 使人就壁模之, 不做眉目, 见者皆失笑, 知其为吾也。”是为了说明形更容易画而“传神”比较难, 且以“传神之难在目” 呼应顾恺之, 但是从画“形”来说, “就壁模之”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摹影”而得“形”是对物体的一种直接概括。 (西方写实绘画很长一段时间就借助于布兰德尔桌型暗箱进行“摹影”) “学画竹者, 取一枝竹, 因月夜照其影于素壁之上, 则竹之真形出矣。”于是到后来“万物贵取影, 画竹更宜然”俨然成为了一种画竹的方法。而宋代宫廷画院绘画却在对于“型”和“影”有着更直接的表现, 如在《枇杷秀羽图》中枇杷果的明暗关系就表现的很明确, 无论运笔还是设色, 用“气韵生动”评价绝对不为过。

如果说“影”在绘画中的作用主要是营造视觉环境的真实性, 即画面的光感。那么对于“影”的直接表现, 印象派是无法逾越的。与卡拉瓦乔、伦勃朗等等不同的是, 印象派的“影”不但用光感造型, 而且“影”本身也有着丰富的色彩。透视则可以很准确的描绘“形”和“型”, 亦能准确的画出“影”的形状与面积, 同样产生视觉空间的真实感。《写生珍禽图》中的乌龟就是用非常准确的焦点透视所表现, 但并没有在龟体下画投影, 所以龟的形象逼真但缺乏与环境之间的联系, 而影正是这一联系的关键。影必须有一个载体, 会让所绘物体与周围环境产生联系, 从而再现一个完整的视觉环境。直到郎世宁在画中开始直接画 “影”, 《百骏图》描绘的马有着明显的体影, 水中亦有山、树的倒影, 树干明暗关系明确, 这当然是由于郎世宁的是西方人, 是西方写实绘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的结合, 艺术语言上来说是一大创新, 但由于文化环境的不同, 自然会被说成“虽工亦匠”, 但郎世宁的画作只是这两种文化最简单的碰撞, 自然少了各自的精髓。现在, 我们知道西方众多绘画大师的肖像画其实都 “以形写神”, 达到“传神”的艺术效果, 如众所周知的《教皇英诺森十世》, 众多艺术家和批评家都视其为史上最好的肖像画。委拉斯凯兹的洞察力和写实技巧让这幅作品的真实不止体现在教皇的外貌, 还表现在对精神、心理、性格特征的描绘。这当然要通过人物动作, 画面颜色来达到这些, 但不得不说的是对其眼睛反应的性格心理画家抓的非常准确, 正是“传神写照, 正在阿堵中”, 也是“气韵生动”。温克尔曼在评价《拉奥孔》时说: “这样一个伟大心灵的表现远远超越了美的自然的描绘。艺术家一定先在自己身上感觉到这种精神力量, 然后才把它刻在云石上。”他甚至认为拉斐尔之所伟大就是因为模仿了这些古代艺术家, 其实, 本质上是对精神的传承。所以无论中西“气韵”是否生动, 在于艺术家的格调, 是艺术家精神意志的体现。

绘画的方式因为文化差异会有很大的不同, 各有侧重, 因为不同的哲学体系下方法论自然有所不同, 但所表达的精神内涵是相通的。但从绘画上来看, 中西方的大师都是“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即便是“闭门造车”的修拉, 也是如此。 (要说明是这里的闭门造车不是贬义词) 当下, 写意油画以及总被提到的油画民族化和更早些时候对中国画的改良, 从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来说, 实际上一种破坏, 强扭的瓜有时会让人感觉新鲜, 但不甜。 再者从艺术的多元化角度来说, 没有可以争的东西, 互相的借鉴融合更多还得从艺术的本质出发, 不能一直盯着表现形式, 否则只会形成混乱。一种文化和另一种文化的融合需要很长的历史进程, 或者两种文化根本就不可能融合。

从“影”说起, 无论中国传统绘画中对于“影”的隐指, 还是西方写实绘画对“影”的明指, 两种文化造就了两种近乎完美的艺术系统, 但还在向前发展, 哪一种离开自己的传统而创新, 都是空中楼阁, 是自己的文化被征服, 所以认真回看艺术史, 或许能往后走的远些。

参考文献

[1]张新龙, 张惬寅编著.中国古代画论选释[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3) .

《从天气预报说起》的教学设计 篇13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几则不同风格的天气预报。

2.学生欣赏,说说喜欢哪种天气预报的表达方式。

3.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寒暄倾向逐渐紧凑突兀诙谐

渗透甘霖几届丰富拟人描述

叙述报刊

3.学习生字

4.齐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的成语。

2.交流

老生常谈:比喻没什么新意的老话。

正襟危坐:形容严肃、恭敬的样子。

不苟言笑:不随便说话,形容严肃。

异曲同工:比喻不同的.人的言论同样精彩。,或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的效果。

活灵活现:形容描述的人或事生动逼真。

平铺直叙:形容说话、写文章平淡无味。

3.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你从课文什么地方体会到的?

(讲话是一门艺术,平时要多留心、多练习、多积累、多学习,学会生动有趣第表达。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段。)

4.背诵这两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朗读课文的开头、结尾两段。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品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作者闲话了哪些国家的天气预报?你对他们的印象如何?

2.出示表格,学生完成

3.交流

国别 预报员印象 语言艺术 听众感受

再读预报员的预报,感受语言的艺术魅力。

不知从何说起 篇14

手机欠费已久,但仍能够记录,消息的方式几下一些没有归宿的话……

一路追赶夏天,炎热开始悄悄退去,有风有雨的日子,我们驱车长途盘山而上,阴雨和雾霭总是给人萎靡的感觉,我看着云雾缭绕的山腰就一向渴望着冲上山尖,然后站在望不见山脚的顶端泛滥情怀……

车终难行,徒手拾阶,任雨挥洒,逢水相嬉,遇石而立,见崖则避,途惊飞虫,恐遇走兽,几欲迷途,路遇山客,问道于人,登高相望,几处村落,山间人烟,待落脚时,衣发通湿,裤鞋泥泞,流云幽幽,青山深深,旅人行路,仍觉心畅,依旧神怡,谓大自然。

穿越山洞是那么的惊心动魄,我臃胖的身躯侧行方可前行,流水冲刷是钟乳石壁贴身的压抑,昏暗的灯光里我听见流水清脆的喧哗,那里是阴寒之地,双脚踩进水里,顿觉冰冷,洞很深,我们不愿意匍匐,于是渴望出去,该死的压抑感……

来来回回的道路上,我断断续续的沉睡,清醒,兴奋,呆木。。。。。。:

我从那个宾馆的房间里醒来的时候才发现窗外竟是葱葱苍山,绿色铺天盖地的映入眼帘,遥望山巅,漫想散步。最后我会认为我所耗费的周折和疲惫,一切都是那么的值……

有时候想一想,再普通但是的生活莫过于寂寥,寂寥惯了,就不再那么寂寥。总有人痛恨今生,渴望着拥抱来世。我却总是学着自嘲,这是一个心态,我们在成长中慢慢的感受到自己生活在一个让人觉着疲惫劳累的时代,这个时代有一种感觉同样叫做水深火热。。。。。。

不由自主的迟疑,我不敢设想未来,总是自以为长大成熟,到头来在家人面前我们都还是少不更事的孩子。我在我的这个小小的县城里生活,却学得像个孩子一样,就像我能够整天整天地看见家里的长者,肆无忌惮的去迎受那份溺爱的时候,就觉得倍感亲切,那种感觉一向都是细微的,庞大的,短暂的,漫长的……

我说过我最大的乐趣就是出去走走看看周围的世界,因此我一向在想用最最唯美的文字来赞美那个然让我神往的翠绿山野和幽幽峡谷。想了很久以后就认为还是平淡一点描述更好,我真的不愿意说那里的个性,我只是满足于欣赏那样陡峭的山壁,叮咚的瀑布,清澈的山泉,苍翠的树木,清新的空气,还有在淅沥的雨丝里藏匿在云雾深山里的别墅,我喜爱有雨的峡谷,嘴里念念叨叨的一向是同样的一个词,云里雾绕。一路的长途奔波我始终都没有觉得劳累,仅仅是沉醉于前所未有的惬意里。。。。。。

那个音乐喷泉的的广场上总会在夜幕降临的时候想起欢快的旋律,那些刚刚离开家的女生就会在优美的音乐里起舞,歌声一向都是悠扬动听,舞动的衣袂遮掩了并不好看的舞姿。孩子的欢笑从来都是天真无邪,风一样的奔跑穿过拥挤的人群,孤身的老人独坐凉台,看着穿梭的孩子和随乐而起的喷泉笑的那么慈祥。。。。。。

突然发现人类竞入此自私,刚刚的新闻里还在播报,雨水泛滥,在那个在深山脚下的县城正因无懈可击的泥石流而陷入无比巨大的灾难里,瞬间化作荒原和废墟,数以千计的生命一夜间就被洪水淹没吞噬,华丽和毁灭一次次重复上演,不厌其烦,我们却乐享此福。人的自私就是在自身的安逸里忘却了他身的苦难,何等卑劣。。。。。。

真的是无从说起,在我的生活里出现的越来越多的事情,没有人知道我在想什么,没有人知道我在怎样想,我都不知道……发现已经好长时刻没有看书了,我说的是好好看书,于是我决定,就像谁说的,从明天起,看书,写字,做一个赏心悦目的人……

在远处,想起和惦念都是不由自主。我确实十分记挂着她,这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情。我涣散的渴望,前所未有的简单,就像我宁愿一向站在彼岸的礁石上,看着她如河流一样欢乐自在地伏地轻淌,然后随随便便的送我几朵浪花就行,可知一个微笑足以让我享用半世,之后惦念成了习惯,就变得习惯了。。。。。。

一向不愿意猜度和算计,然后再无数无数的计较和时刻里做出抉择,我没有那样的大智慧,我只是在问心无愧的凡事里不计得失。没有人会甘心就此罢了,我还没有果断的决定放下一些不堪回首的羞涩,那时的冲动,何其盛大!真的,过错与错过俩字相差只一步之遥。我害怕的是“错过”,如是“过错”我们都还能够改,我在发奋做一个尽管会心酸但仍然会笑的人。于是想再一次放出音乐,让歌声无处跌落,却在延伸感染,我的神经已经高度的松弛,简单的就正因一首歌被糊里糊涂的感动了。。。。。。

年少时感性是正因浅薄,长大后若把握得当,感性还会成为一种深层的品质。

我学着所谓的坚强就看见了自身的脆弱,我学着所谓的向善就看见了自己的卑劣,我学着所谓的坦然就看清了自身的狭隘,我学着所谓的承诺就再也没有对天发誓过,真的,人生的开阔,不在于朝夕……

那里的雨季来的晚了一些,炎热的天气似乎已经退下。撑伞走过这个县城街道的时候我感到了一丝冷意,我记得她说,雨在下,已成灾……

我说,雨已成灾……

依然频繁的是用省略号,我不知道这能代表什么,有时候觉得话很多,但都是废话。。。。。。

我那里是已过凌晨的夜,告别网络,时隔一个星期,无眠的夜在微落细雨的无声里延伸膨胀,最后打开电脑开始记录,突然觉得上一次上网记录是在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世间风景千般万般熙攘过后,字里行间,相对无言,于是感叹。

从七巧板说起…… 篇15

小家伙“欲壑难平”, 见了我仍旧是:“姥爷, 给我买个新玩具吧?”

一次, 我又进了玩具店, 看看这, 看看那, 一眼看到了“七巧板”。方方的木盒里7块本色的木板块。七巧板大家熟悉的, 是一种中国民间传统的益智玩具。它用这七块板可以拼成各种具体的形象, 体物肖形, 变化无穷好神奇。七巧板是数学与艺术的结晶, 这一次“买单”只花了10元钱。举着回家, 心里不免有些忐忑, 小外孙儿是否“买账”还是问号呢!

没想到, 这件简单的玩意儿, 却引起了娃娃的兴趣。我陪他一起玩, 先是照示意图上拼, 几何图形、英文字符、人物动物、住房建筑、船轿车马、花鸟虫鱼、飞机火箭……爷俩个比赛谁拼得多、拼得快;慢慢地试着凭自己想象力拼。不想又“招惹”来老伴参与, 引发了爸爸妈妈的兴致。

七巧板的流行大概是由于它结构简单、操作简易的缘故吧。将一块正方形的板分割成7块, 由下面7块板组成的, 5块等腰直角三角形 (2小1中和2大) 、1块正方形和1块平行四边形。

七巧板很容易使人误认为要解决它的问题也很容易, 其实, 即便是最基本的玩法:将7块几何积木片从盒中倒出, 不看图纸再将它们严整地拼接放回盒子中, 这也不是手到擒来的易事!而当你想用七巧板拼出自己设计的特定的图样, 那就会遇到真正的挑战。小外孙就给我出过这样的难题:会不会拼一个“喜羊羊”?

玩具是儿童的良好伙伴。七巧板虽然古老, 但它完全满足玩具应有的娱乐性、教育性、安全性3个基本特征。

它的娱乐性, 显而易见;它的教育性, 也颇具特色。

它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把实物与形态之间的桥梁连接起来。鼓励孩子形状及逻辑上的创意, 给予了巨大的发挥空间。别忘了, 七巧板还可以增强小朋友的耐心。

七巧板的图形极其简单, 只有3种:等腰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数量只有7块。以少胜多, 真正体现了世间“简单与复杂”的辩证关系。你注意了吗?拼接出来的图形, 全部都是直线, 没有一条圆弧和曲线。从美学角度讲, 舍貌取神, 做到了高度“抽象”!犹如白石老人的大写意水墨画, 犹如毕加索的超现实主义杰作!

儿童玩具及儿童用品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少年儿童, 他们是一个靠监护人保护的特殊的、弱势的消费群体, 他们对周围的事物以及产品安全的认知度有限, 且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受到伤害机会较大。

七巧板的安全性, 当然需要用标准来衡量。

我国的儿童玩具安全标准与世界先进发达国家儿童玩具安全标准是一致的。国家标准GB 6675-2003《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 其技术内容就是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8124-1∶2000《玩具安全—机械和物理性能》、ISO8124-2∶1994《玩具安全—燃烧性能》及ISO8124-2∶1997《玩具安全—特定元素的转移》。

《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对玩具配有小零件的限制、边缘的控制、尖端及金属丝的限制、突出物的遮蔽要求、金属丝和杆件的限制、用于包装或玩具中的塑料袋或塑料薄膜的最低厚度要求、绳索和弹性绳的长度的控制、机械装置中的孔、间隙的大小和可触及性、弹簧的有关尺寸、玩具的稳定性及载重要求、弹射玩具的弹射动能及弹射物的限制、水上玩具的安全、玩具制动装置安全等, 都有相关的标准条款。

一望可知, 七巧板的材料、结构、性能, 几乎不存在上述这些性质的安全隐患与风险。那些机械的、化学的、电子的、智能的玩具, 灯光的、声响的、发射的玩具, 则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测。

唯一需要关注的是标准关于玩具中有害特定元素的规定。众所周知, 可迁移有害元素砷、硒、锑、汞、铅、镉、铬和钡, 一旦过量地迁移到人体内, 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我国大多数的色彩类玩具如积木、童车、铁皮玩具等表面都涂有各种油漆或涂料, 当这些油漆或涂料中的有害金属超标时, 就会给儿童健康造成威胁。以铅为例, 当其含量超过2 500 mg/kg时, 就会给儿童带来极大的潜在危害。看来, 我的本色的木制的七巧板, 是个正确的选择。那些五颜六色、过分鲜艳的、再生塑料制成的儿童玩具, 包括七巧板, 须要谨慎购买。

至于玩具使用说明及标识的要求, 如必须标明生产厂名称、厂址、商标、使用年龄段、安全警示语、维护保养方法、执行标准号、产品合格证等, 都是玩具的通用要求, 七巧板当然必须遵循。

《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还有一份“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玩具年龄分组指南”, 标准要求对于具体玩具适合哪个年龄组儿童玩耍, 制造者应进行合理判定, 并在产品、包装上醒目地进行标识, 以指导消费者合理选购。对于七巧板这个老幼咸宜的玩具, “附录B”似乎使用不上呢。

上一篇:暑假生活小学生作文600字汇总下一篇:让我自豪的一件事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