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文化展览馆设计

2024-06-04

月文化展览馆设计(精选15篇)

月文化展览馆设计 篇1

在安藤忠雄设计的良渚文化艺术中心,有场关于诗和远方的摄影与书法展览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The Ludlows James Horner广陵散

酒狂 熊云韵-广陵散

前言:相见时欢喜 文/张海龙

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书道如诗意,也要寻求李白这种“山人合一”的境界。《易经》曾言:“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说的就是这种体察万物休戚与共的伟大时刻。而徐戎也曾放言:“我即书法,书法即我”,描述的是书法已然与其生命融为一体的至善至美。静且动,奇又憨,痴而灵——如此徐戎活得竟像个古人。他在本领,在于能随心而化,以慧驭神。“苏轼当年看过的山水我亦在观看”,仅此一种飞扬蹈厉,便将精神背景直接接通古代气场。念佛参禅,修心行善,从未间断。今天的庐主,放下生命中诸多过往,忆念着挑水劈柴、粗茶淡饭的清朴生活。静默时,他可数日不发一言禅定静修,孤抱自守;繁华后,他可数年沉潜,隐于山野,超尘脱俗。在徐戎看来,好的草书在处理字的轻重、粗细、斜正、疏密、枯润之间很有讲究,看似蜻蜓点水,其实大含功力:貌似辗转迂回,却能意韵相连;貌似时断时续,实乃一气呵成。徐戎说,最好的草书其实是一种欢喜境界。如张旭醉后呼叫狂走,随处落笔皆成书;如怀素自种芭蕉练字,百杯酒后始癫狂;如张芝书尽家中衣帛,学书池水尽墨染。而他今天的书写,正是对“愿望还能成为现实的古代”之一种致意与想念。这源自中国古人诗意生活的四十二重欢喜境界,是我对徐戎的郑重赠予。所有这些欢喜,又全都体现在良渚文化村的日常生活当中。

坐看云起,心有灵犀,自在天成。书法家介绍:

徐戎,良渚文化村村民。原姓夏,号静隐庐主,书法家、书画鉴藏家,浙江省美丽乡村经济文化研究院首席文化顾问,“我们读诗”联合发起人。出生于千岛湖仙居村一个古亭中,在中洲镇徐家村由祖母养大直到12岁。20岁时,皈依“不倒单”大师桂仑禅师。后又皈依于著名高僧敏公上师。曾任著名学者、政论家何新秘书和学术助手,编辑出版《孤独与挑战》并撰写前言,著有《云起时》、《静隐臻观》画册等6种。擅书画、设计、写作和禅修。平素喜居山林,喜静坐。书画师从启功、陆抑非等大家。

月文化展览馆设计 篇2

1 地域文化与城市展览馆室内设计之间的关系

地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长期积淀过程, 它是在特定的地理空间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下, 经过生产和生活的不断变化, 沉淀, 积累, 整合形成的多重文化和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而城市展览馆是弘扬城市文化、展现城市风貌的重要平台, 在突出城市规划的同时, 追溯城市历史文脉, 找寻历史变迁足迹, 传承城市传统文化, 彰显城市独特魅力。因此, 城市展览馆室内设计除了满足其承载的基本使用功能外, 还应该反映本土文化、传统建筑风格、风土人情等。地域文化与城市展览馆室内设计的影响是相互作用的。地域文化是城市展览馆室内设计的灵魂, 是内在精神的表现, 脱离地域文化的支撑, 设计显得空洞乏味, 没有丝毫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城市展览馆室内设计创作的实现离不开既定的城市文化背景, 也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 是地域文化的传达者。地域不同, 其文化内涵也存在差异, 城市展览馆室内空间也相应的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对地域文化的研究为室内设计师提供了精神食粮, 是获得创作灵感的源泉, 拓宽了室内设计的表现内容。我们只有深刻理解地域文化的内涵, 将其融入到设计中, 变成设计的一部分, 才能在城市规划馆室内创作过程中更好的弘扬和诠释地域文化。

2 地域文化在城市展览馆室内设计中的表现载体

城市展览馆室内设计的地域文化表达可以通过特定的物质载体和精神载体来实现。

1) 地域文化表现的物质载体。在历史长河中, 人类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 经过不断的筛选、吸取、沉积、融合创造出了极其丰富的物质文化, 传统的建筑、园林、家具、工艺品、服装等都是地域文化在城市展览馆室内设计中表达的物质载体, 其结构布局、造型、工艺、色彩、材料质地等都是地域文化精神内涵的传达媒介。室内设计师在进行城市规划馆室内设计时, 可以选取视觉形态突出的物质载体进行编码转译, 并以新的设计语言符号的形式结合相应技术工艺手段打造出一个独具地域特色的展示空间。地域文化是流动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它不断吐故纳新, 向前发展, 物质载体的视觉元素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室内设计师要深层次理解地域文化, 将自己的理解和理念融入到设计之中, 创造出具有地域特征与文化内涵的独特城市展览馆室内空间, 从而使地域文化与城市展览馆室内设计有效融合。在扬州市展览馆的展示设计过程中, 提取极具扬州地域特色的京杭大运河、园林、剪纸、漆画、雕版印刷等元素, 在空间布局和展示形式上, 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巧妙运用体现展馆主题, 如: 在整体空间布局上采用园林步移景异的处理手法, 从而产生丰富的视觉变换; 天花和墙面的形式处理上, 运用京杭大运河的特点, 融入扬州漆画和剪纸的艺术特色, 营造一个独具扬州韵味的特色展览空间。

2) 地域文化表现的精神载体。“形似”是物质上外在的相似, 它包括造型、色彩、纹样、质感等方面的要素; “神似”是精神上内在实质的相似, 它包括气势、气韵、风度等方面的要素[1]。城市展览馆室内设计对地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不是一种单纯的外在形式的模仿和复制, 而是体现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地域文化不是流于表层现象的简单符号, 而是蕴含文化底蕴的精神内涵的体现, 它在现代设计中充满蓬勃的生命力, 既为室内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营养, 也使地域特色文化得到传承。室内设计师不仅要提炼地域文化的形, 更要展现其内在的神。在城市展览馆室内设计实践中, 设计师要充分理解地域文化精髓, 舍其形、留其意、传其神, 以形成全新的设计元素, 通过对外在形态的分析、整理、概括、归纳, 提炼出真正体现地域文化精神的元素符号, 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造型形式, 给人以全新的视觉体验, 从而形成独具地域文化色彩的室内空间。蚌埠市展览馆设计序厅方案设计中, 将蚌埠市特色的蚌壳、码头、浮雕等元素演化、伸展, 交错出时光记忆的城市想象与现代厚重的城市品位, 通过空间感官隐喻的方式对蚌埠的特色做出明确而又现代的阐述, 顶部处理上, 将蚌壳元素的优雅之光和自然的发散式纹理与建筑原始顶部结构自然吻合; 空间界面上, 以码头栈道的回忆变化为空间主题背景, 浮雕留印交错其中, 以简练、明快的设计语言对蚌埠特色做了总体性描述。

3 地域文化在城市展览馆室内设计中的表现手法

1) 通过对历史文化符号的运用来体现地域文化。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经过时间的沉积、融合, 展示在我们面前的都是地域文化的精髓, 是内在的原创, 具有独特的个性, 为室内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营养。这正如贝聿铭先生所说: “现代建筑必须源于他们自己的历史根源, 就好比是一棵树, 必须起源于土壤之中, 互传花粉需要时间, 直到被本土环境所接受。”建筑、民间工艺、服饰、舞蹈、音乐、宗教、饮食等都是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符号的重要来源, 不同地域其历史文化符号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城市展览馆室内设计中, 为了加强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 可以用历史文化符号来突出特定室内空间的地域文化内涵, 使人进入城市展览馆中就能联想到该地的特色、风土人情和生存状况。以地域文化中的典型历史、名人形象、故事神话等为联系, 通过直接引用、隐喻、换喻等设计手法, 结合一些科技手段, 来塑造空间的性格, 从而使地域文化表现得更有生机和活力。例如扬州城市展览馆中对江泽民总书记题词的应用, 淮南市城市展览馆中对淮南王、淮南虫的引用等等。

2) 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应用来体现地域文化。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不同, 各地域之间有着不同的山川地貌、物产等自然资源, 这些差异为设计人员提供了丰富的设计养分。在进行城市规划馆的室内设计时, 要因地制宜, 去自然环境中寻求设计的养分。根据各地域间气候特点来进行室内空间的布局设计, 将代表城市特色的市花、市树作为元素符号, 应用到室内空间设计中, 以城市特有矿产资源的特征作为设计切入点, 特殊的山川地貌为室内空间提供丰富的墙面肌理。如: 在淮南市城市展览馆室内设计中, 我们了解到淮南市有煤电之都的美誉, 确定淮南盛产煤电, 因此在进行序厅设计时我们以煤炭火电为元素, 对煤电的外形、结构特征及特性等进行提炼、转换、组合从而形成新的设计符号, 创造了以黑色为主题色, 以红色为点缀, 错综排列, 层层交叉的造型空间, 寓意煤炭与火电铸就了淮南城市之魂, 给人以富有地域特色的视觉感受。

3) 通过色彩设计来体现地域文化。色彩是室内设计的一种特殊语言, 是室内设计的灵魂, 以强大的视觉感染力被人最先感知, 是人们对一个室内空间环境整体设计合理与否的直观感受, 直接影响着室内空间的效果、氛围和舒适度。城市展览馆室内设计可以通过合理的色彩搭配和布局来体现地域文化。不同区域, 习俗、审美情趣不同, 色彩运用也不尽相同, 如北京是象征权利的红墙、蓝瓦、黄梁; 苏州犹如水墨画般的黑、白、灰清秀淡雅; 西藏的色彩是简洁的、强烈的, 透明的蓝、圣洁的白、活力的红、神圣的黄、默默的青、饱满的绿。在城市展览馆室内设计中, 设计师在做设计之前, 必须对当地文化进行深入了解, 提炼最能代表当地文化内涵的地域色彩, 把握好室内空间中背景色、主题色和点缀色三大部分之间的合理布局和搭配, 不同空间设计中运用不同的色彩设计, 通过合理的色彩设计强化空间形式, 在视觉和心里感受上给人以地域归属感, 营造独具地域特色的空间氛围。

4 结语

在设计思潮国际化、设计形式科技化的影响下, 各个城市间的地域感在不断缩小, 民族的、地域的文化受到了严重冲击, 如何弘扬地域文化是当代设计师面临的现实问题。城市展览馆室内设计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内涵, 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内涵, 设计师不能停留在对表面形式的追求, 应深入研究地域文化, 充分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气候特点、风土人情、民族工艺等因素所包含的人文内涵和价值理念, 准确地把握地域特点, 提取地域文化精髓, 融入自己的思想理念, 将地域文化的丰富内涵进行符号化提炼加工, 从而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城市展览馆室内空间。

摘要:分析了地域文化与城市展览馆室内设计之间的关系, 阐述了地域文化在城市展览馆室内设计中的物质与精神载体, 从历史文化符号、自然资源、色彩设计三方面, 说明了地域文化在城市展览馆室内设计中的表现手法, 旨在创造出有生命力的城市展览馆室内空间。

关键词:地域文化,城市展览馆,室内设计,表现手法

参考文献

[1]郑曙旸.传统风格的继承与创新[J].室内设计与装修, 1997 (2) :54.

[2]邱海东.室内设计地域化刍议[J].艺术百家, 2011 (S2) :239-240.

[3]许振中.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4]王粤皪.地域文化与室内设计西安研讨会[J].室内设计与装修, 2002 (8) :63-69.

[5]林燕.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领域中的应用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 2004.

[6]李洁.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领域中的运用[J].大舞台, 2014 (9) :119-120.

[7]牟江.地域文化的窗口[J].室内设计与装修, 1997 (1) :23-24.

[8]张志奇.中国当代设计需要“和而不同”——一个青年室内设计师的地域文化观[J].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5 (8) :34-36.

月文化展览馆设计 篇3

关键词:麦草编结;传统手工艺;展览馆设计

1 河南麦草编织的文化价值与传承方式

河南传统麦草编织工艺以独特的手工技艺散发着永恒无限的艺术魅力。当我们向伟大的手工艺术致敬时,不免感怀那些无名的民间手工艺艺人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出如此珍贵的人类文化艺术财富,让我们心灵重新感受到久违的神圣自然感知力。而受当今各种工业品产业化的影响,大规模机械出厂的制造品与人工合成材料相搭配的工艺品粗制滥造充斥于生活各个领域,传统麦编正因使用价值和原材料使用不当等影响而逐渐消亡,麦草编结技艺生存空间被迫举步维艰,拥有悠久历史的这项传统工艺遭遇严重冲击,还有一些老艺人的技艺被埋没,而现代年轻人对民间传统技艺的学习兴趣下降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种不可逆转的损害与人为的破坏迫使人们惊醒,开始重新认真思考在传统轻工业文化遗产日益濒危消失的现代社会里,如何重新估量传统民间手工艺的文化价值,究竟该采用何种方式来保护?而民间工艺的物华天宝和精彩缤纷却能为艺术家和设计师带来源源不断的设计灵感。设计师若将现代设计与民间麦编结合,把中华民族精神的传统本质与现代设计理念融合,创造出既体现了时代潮流,又实现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播的作品,这种发展形式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的一项重要使命。

目前河南麦编工艺无论是技术还是产品形态都维持旧有的样子,产品在创新上还论及不上,只是能满足农户农耕生产及大众生活化的日常用品,缺乏形式上、材料上与发展渠道上的创新发展。河南省麦草编织工艺传承项目的深度合理开发除了应用于时尚家居创意产品设计、时尚艺术品,还可以将其延展到建筑室内装饰材料与材料设计,将其精神形态与文化工艺作为城市的文化特色旅游品牌建设、城市品牌形象的宣传主体,从而为其建立文化传承的纪念性展馆与展示空间,达到对该传统手工艺最好的传承与保护。

麦秆的天然绿色材料属性很容易被大众接受,将这一材料的特征、特性、人文精神保留,通过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将其表现在环境设计中,在设计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汲取其精髓:“取其形、延其意、用其神”。通过对中原麦草编织手工艺的物质形态的研究,从意象造型的角度挖掘其精神内涵,转化为展馆室内装饰及建构形态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同时,在建造麦编文化展示空间时还应提升它的艺术性、地域性、实用性,增加麦秆材质与高科技新材料、新技术结合的可能性,挖掘出中原麦编文化新时期设计的创新亮点。

2 河南麦草编织文化的物质保留因子

2.1 材料特点

麦草编织工艺品的主要材料是由麦秆及玉米皮、蒲草等天然草本植物清洗、晾干、成型编织而成。河南省位于黄河流域中下游,气候干燥,土地肥沃,在我国一直享有“大粮仓、大厨房”的美誉。其小麦、大麦、玉米等农作物盛产,每逢收割时节后,大量的秸秆、草皮等农业剩料留存下来无处利用。而麦秆色泽金黄,柔韧易于编织,具有较强的伸展力;玉米皮亮白柔和,轻薄耐折,它们自古以来就成为农闲时分农户们手中编织的良性材料。这些材料也与生俱来表现出一种天然的纹理和质感,其温和、含蓄的柔美之态使能工巧匠们在制作过程中激发出无限的创意,而河南人更善于因材施艺,极力地体现出材料的原生美感,突显麦编工艺的自然呵成的风采。

2.2 工艺特点

麦编的传统手工制作工具主要有纺车、缠胚架子、经拐、纬撑、模胚、挑板、拨板、钩针、梭针、麦草穿子、摇车、针线等。而目前,河南省许多麦草编织工厂都已采用大型工业化生产,主要利用草编机、缝纫机、车床、定型机等等,工业技术的支撑加快了麦编工艺品的产出,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機械复制出的工艺品已缺少了艺术的本源性,千篇一律。麦编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主要是先选择上乘的编织材料:麦秆要首选秆长、芯韧、色亮的,徒手搓掉麦粒,打捆晒干后备用。而玉米皮则挑选叶片宽大,薄而坚韧,柔软鲜亮易于编织的干燥皮。选择好物料后,为了更好地体现工艺色彩和质感,还要对原材料进行熏制、漂白、染色。而进行编织时的工艺手法还有百余种表现,最常见的就是挑压法、编辫法、缠绕法、绞编法、收边法、盘花法、十字中心轴线编织等等。最后,能工巧匠们运用捆、缠、拧、编、卷、绕、绞、挑、压等技法,增加一些美观极具装饰性的配件,就将麦草编织成我们生活中的实用品和艺术品。

2.3 产品种类

麦编工艺品主要分为农业生产日用品和生活用品,其中农业生产日用品主要有编筐、鱼篓、草帽等,而河南省荥阳市的草帽久负盛名。生活日用品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箱包类、篮筐类、地毯类、陈设品类等,主要有收纳箱包、草筐、杯垫、地垫、灯饰、坐墩、蒲团、屏风等,而工艺上,常用麦秆、麦草编织,玉米皮与麦草结合编织等。

通过市场调研总结上述三种因素,既是河南麦草编织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麦草编织艺术在室内设计与展示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创作素材,其材料的色泽、编织的肌理、产品的物态都可以演化为室内界面的装饰与造型以及建筑的外观。

3 麦草编织工艺在展览馆设计与装饰中的应用创意

文化展览馆的室内设计中就空间布局、环境烘托来说,可以针对空间分区的功能特点进行主题规划与定位,利用元素符号进行室内装饰会更直观形象又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促使空间环境提升艺术魅力,使观众不知不觉的在空间环境氛围的潜移默化中领受传统民族文化的真善美。

麦草编结工艺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除了作为家居生活用品出现在室内装饰中,还可以将其肌理、色彩、形态转化为“元素”与“符号”应用于建筑及室内的界面装饰造型中。而本文主要将其在室内设计的应用表现为两种,第一是对于传统的装饰元素可以利用各种元素装饰的媒介和造型语言来组织室内空间设计表现。第二是将麦草编结的形态与肌理转化为符号运用与室内的文化内涵与情感气质营造中。在河南这样一个拥有传统手工艺——麦草编结艺术的地域来说,设计师们应当更多的结合当地的风俗民情来融入室内设计中。一方面为我国室内设计的发展注入民族性、地域性的新元素,一方面又为麦草编结这一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发掘新出路。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我们应将麦草编结艺术融入城市环境设计中,让这一手工艺走进千家万户,切身体验麦草编结艺术的特色和魅力。笔者指导学生设计了《“原·塑”——麦草编结艺术文化展览中心》,在此方案中整体以麦草编结工艺中平编、起心编法呈现的交叉、重复、叠压的肌理为室内各界面的设计来源,同时结合麦草在大自然中抽象的动态变化,呈现出“麦浪”的形式,来塑造一个以线条的多样变化为主的展示空间。将原始的手工艺形式进行重塑,为室内设计增添更多的设计元素及表现方式。

目前,麦草编结工艺品有精美绝伦的麦秸画、造型奇特的装饰性工艺品以及多功能的生活日用品等,麦草编结产品或者工艺品种类越来越多,它的售卖以及展示的渠道的开辟就迫在眉睫,所以此次的方案主要考虑了从介绍、推广麦草编结艺术的意图出发,将展厅主要分为五部分,入口的序厅主要观赏麦草编结艺术的造型;紧接着是四个主要展厅,分别是麦草编结工艺简介馆、麦草画展示馆、麦草编结艺术工艺品展馆和麦草编结生活日用品展厅。其中,麦草编结工艺简介馆,主要通过用线切割出平面块体,在这些平面块体上以多媒体屏幕的形式介绍各地区的麦草编结产品以及各地的著名麦草编结手工业者的麦草编结故事;麦草画展示馆,在墙面上采用凹凸不平的麦浪造型,以多媒体画框的形式轮番展示不同麦秸画,并且在每一个多媒体画框的下方都有一个介绍麦草画的平板电脑,使游客随时方便查阅;麦草编结艺术工艺品展厅和麦草编结生活日用品主题风格相似,整个空间在材质上多利用原木条,结合顶部的凹凸对比,起伏跌宕的石膏造型,使人们在游览的同时感受到将原生态的元素所重塑出来的“创意”与“偶然”,感受麦草文化的展示。而整体色彩采用浅米黄,使人有一种温暖、朴实的感受。

整个展线设计是“了解麦编”、“品味艺术”、“爱好涉猎”、“淘宝收藏”。除了主要的特色主题展馆以外,还包括学艺坊,文化交流馆和纪念品销售区及餐饮休闲、辦公等空间。整个空间始终遵循将传统原始的麦草编织符号重塑,结合现代室内艺术文化进行创意设计的设计主题,使麦草编结民间工艺与现代展馆设计达到完美结合,如图1。

4 结语

麦编艺术中充满了尊重人,体现人的活态文化,这种文化流传的技艺性、历史性是我们亟须继承的,而人作为主体,要想让麦编艺术在历史长河中不被静止埋没下去,就应该重视它的与时俱进、文化创新,创建文化展览传播的载体,运用展馆设计的能力将其再营销、推广,以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传承和创新麦编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乾.山东莱州草编的发展与应用[D].青岛大学,2011.

[2]曾颖.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研究——浅谈中原传统麦草工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J].美与时代(中),2010(07).

杨柳店民俗文化展览馆简介 篇4

杨柳店民俗文化展览馆简介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悠久历史及时代变迁中的文化传承。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古老传统的农民生产生活用具的管理和保存正经受着严竣的考验,特别是近几年社区建设和村庄拆迁,民俗文化正面临着灭绝性的破坏。为教育子孙后代饮水思源,追忆祖先,展现生产生活风貌及聪明才智,乡党委、政府决定建设民俗文化展馆,传承中华民族古代文明,保存历史文化遗产,并使之成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历史主义教育的基地。

2010年6月,成立杨柳店民俗文化展馆指挥部,政府乡长任指挥,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聘请老干部和知名人士为顾问,制订了筹建工作实施方案和配档表。通过召开会议、下发“倡议书”,动员全乡干部群众踊跃捐献展品。展馆选在体现中国北方明清建筑特色的杨柳店民俗商贸街北段原鲁王村村委大院内。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修建展馆,整理展室,布列展品,已初具规模。共计布局展室14间,院落铺装420平方;收集展品3000多件,筛选清洗整修2300余件。展品分农耕生产、食宿生活、交通运输、文墨娱乐、纺织印染、铁木匠艺、陶瓷石器、钱币证契、度量衡具九大类,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及用具尽收眼底。此举实为泽及子孙后代的一大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月文化展览馆设计 篇5

及机械贸易展览会

(Insulation Materials and Insulation Technology)

(世界最大专业的隔热材料、绝缘材料、保温(冷)材料、阻燃防火材料、隔音材料及相关机械专业贸易展)

一,二,展览时间:2018年5月16日-17日(每两年一届,本届为第十一届)展览地点:德国

科隆会展中心(Hall 8)

三,展品内容:(Insulation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此展是当今世界最大专业国际性保温(冷)、绝热、阻燃防火、绝缘、隔音材料及机械技术纯贸易展览会,专业性极强。

●按照产品用途划分:

各种工业(能源、化工、电力等)工程及建筑设备和电器(制冷、采暖、通风、空调、制冷)用保温、隔热、防(耐)火、隔音材料、管道保温材料、保温管、防水保温材料、消防材料、防腐材料等等;

●按照Insulation材料划分:

★ Fibrous materials纤维类材料,包括:

各类矿棉、岩棉、玻璃棉、玻璃纤维、绝缘毯、板垫毯、保温毡、绝缘板、多层绝缘板、绝缘垫、绝缘绳、硅酸铝纤维等等;

★ Porous materials多孔材料,包括:

聚氨酯泡沫体(PUR和PU)、聚异三聚氰酸酯泡沫(PIR)、弹性体泡沫(FEF)、直接喷涂泡沫保温、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PUF)、发泡聚苯乙烯(EPS)、挤塑式聚苯乙烯泡沫(XPS)、脲醛泡沫、弹性三聚氰胺泡沫、发泡丁腈橡胶、酚醛硬质泡沫塑料(PF)、聚乙烯炮沫(PEF)、泡沫玻璃(CG)、多孔陶瓷材料、多孔硅材料、多孔硅酸盐材料(CS)等等;

★ Granular insulation颗粒填充隔热层,包括:

铝和氧化镁产品、二氧化锆产品、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软木保温产品、粒状聚苯乙烯等等;

★ Panel insulation绝热保温板,包括:

High temperature composite panel高温复合板、Vacuum insulated panel(VIP)真空隔热板等等;

★ Nanotechnology纳米技术,包括: Aerogel气凝胶 ★ Refractories耐火材料

★ Corrosion protection products防腐蚀产品

● 相关辅助材料和设备,包括:脚手架材料、绳索使用、绝缘覆层、绝缘紧固件、预制保温管等 ● 相关的机械、工具、机器与测量仪表、检测仪器及安装施工服务等;

四,展览会数据:(每两年一届)2015届

展商数量:195家(三分之一的展商来自德国以外的世界上其他13个国家)展览会面积:7,860平米(净展出面积)

专业观众:6,587人,来自34个国家(展览会只对专业观众开放,专业观众需买票入场)

五,展览会介绍:

此展由世界最大展览公司英国励展公司举办,是当今世界最大最专业的工业、建筑及民用行业最专业绝热、阻燃防火、绝缘、保温(冷)、隔音材料及技术纯贸易展览会,自1998年首次举办,每两年一届。已经有将近20年的历史了,在欧美非常出名。

该展览会于2016年才正式引入中国,是中国企业开拓欧洲乃至全球市场,扩大出口的绝佳平台。展会聚集了来自世界众多国家的优秀绝热、绝缘、阻燃防火、隔音、热缩材料及机械供应商,展品涉及整个工业和建筑业领域所使用的材料,展览会只针对专业观众开放,而且观众需要购买门票才能进入展览馆,这样能确保专业观众的质量和专业性。历届国际知名展商有:Kaimann、Isover、Rockwool、Armacell、ODE、阿斯彭、Paroc、Wego、Knauf、Sebald等众多行业内的国际知名公司参展。

2016年我司成功官方组团参展:纳诺科技,兰溪庄园,江苏九鼎,浙江阿斯克,江苏大利,航天乌江机电,江阴威腾等都随我司参展,每家展商都取得了非常非常好的参展效果,现场就收到了很多的询盘,这些展商表示都将继续参加2018届。

最近两届展览会发展数据统计及2018届展望:

当时世界上的贸易展览会都在向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只有展览会在行业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对于展商来说才会有更好的实效性,保证展商和观众的绝对专业性,实现卖家与买家间的直接对接,保证贸易的成功率,(至于参加那些巨大型的综合类展览会的意义已经成为仅仅是凑人气和图热闹了)。我们的这个展览会正是符合了极强的专业性这个关键点,非常适合这个产业内的积极企业参展。

我公司是展会主办方认可的中国地区的独家的官方推广机构,全权负责此展会的国内招展工作。

联系人:曹力 ***

校史展览馆设计任务书 篇6

——庆祝建校60周年校史展览馆设计

为迎接建校60周年校庆,校方拟定在校内合适地段建一校史展览馆,以“传承潍坊学院优秀传统,展现广大校友成功历程,增强莘莘学子自强信心,鼓舞广大师生激情斗志,开拓潍坊学院美好未来”为主题,同时为建校60周年校庆献礼。

一、基地

本地段现为校园公共绿地,其西侧以行政东路为界与校内主体建筑行政楼相临,北侧以樱花东路为界与校内景点明志山、弘德湖相对,东南方与学校教学楼相呼应。该基地地势平坦,环境优美,附近弘德湖、明志山等校园景点以及图书馆、行政楼、教学楼等主体建筑环绕,交通便利、文化氛围浓厚。(地形及尺寸等详见附图)

二、要求

该展览馆设计要紧扣主题,展现潍坊学院良好形象,契合“厚德、博学、求是、创新”优良校风。建筑形象积极向上,体现大学校园建筑特有文化特色和时代风格。

三、内容

1.门厅:50平方米(可结合师生休息)

2.招待:50平方米

3.校史图片展厅:200平方米

4.校友名人成果展厅:200平方米

5.师生成果展厅:200平方米

6.校史报告厅:200平方米

7.讲解员室:25平方米

8.馆长室:25平方米

9.办公室:25平方米

10.储藏室:50平方米

11.卫生间:数量及面积自定

12.其他:自定

各房间面积可浮动10%,总建筑面积控制在1400平方米内;室外绿化、广场、停车等自定,结构自定、建筑主体两层。

四、成果

1.各层平面图:1:100

2.主要立面图:1:100(不少于两个)

3.剖面图:1:100(不少于一个,且剖切到主体)

4.总平面图:1:500

5.透视图

6.分析图及设计说明

图纸规格:500*700,纸质自定,数量不限,表达方式不限。

绘制要求:结构合理;功能分区及流线组织合理;造型简洁、明快、统一,富有创造性;图面表达正确、完整、整洁。

2011年5月展览会预告 篇7

5月2日~5月4日 2011年美国国际五金工具及花园用品展览会 (拉斯维加斯)

5月4日~5月6日 2011年第八届阿根廷国际矿业博览会 (布宜诺斯艾利斯)

5月5日~5月7日 2011第六届亚洲太阳能光伏工业展览会 (上海)

5月7日~5月9日 2011年中国国际家庭医疗保健康复用品及器械展览会 (北京)

5月7日~5月9日 2011第五届国际健康营养食用油产业博览会暨国家油博会 (北京)

5月7日~5月9日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展览会 (北京)

5月7日~5月10日 中部石材展 (郑州)

5月9日~5月11日 2011南非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 (约翰内斯堡)

5月10日~5月12日 2011年西班牙铁路展览会 (马德里)

5月10日~5月13日 2011第五届越南国际建筑展览会 (胡志明市)

5月11日~5月13日 2011年澳大利亚国际建材展览会 (悉尼)

5月12日~5月14日 2011年埃及石油展 (开罗)

5月12日~5月16日 2011年叙利亚建材展 (大马士革)

5月13日~5月15日 2011第四届中国江苏国际节能门窗幕墙玻璃及设备展览会 (南京)

5月13日~5月15日 第13届北京国际玩具及幼教用品展览会

5月13日~5月16日 2011中国重庆国际礼品、工艺品及家居用品展览会

5月15日~5月19日 2011第八届上海国际鞋类展览会

5月16日~5月19日 2011美国文具展 (纽约)

5月17日~5月19日 2011第八届上海国际皮革、合成革、人造革展会

5月17日~5月19日 2011瑞典国际纸浆及造纸展览会 (斯德哥尔摩)

5月17日~5月21日 2011年朝鲜平壤春季国际商品展览会

5月18日~5月20日 第十二届西安国际酒店设备及用品展

5月18日~5月20日 2011第十二届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 (上海)

5月19日~5月21日 2011第8届建筑装饰及绿色建材展览会 (重庆)

5月19日~5月21日 2011长三角国际光电博览会 (南京)

5月19日~5月21日 2011新疆国际建筑材料博览会 (乌鲁木齐)

5月20日~5月22日 2011第十届中国数控机床与工模具展览会 (杭州)

5月21日~5月23日 2011国际建筑胶粘剂与结构加固展览会 (上海)

5月26日~5月28日 2011年第十五届中国烘焙展览会 (广州)

5月26日~5月28日 2011第十届南京国际纺织品面料、辅料博览会 (南京)

月文化展览馆设计 篇8

ABA、特妃、雅米拉等多个品牌选择“中国国际鞋展”

据第11届中国国际鞋展组委会最新消息:ABA、特妃、雅米拉等40多个品牌已入驻中国国际鞋展,在2012年4月1~3日华丽亮相广州锦汉展馆。

本月展商特别推荐

ABA

从今天起,挑一双对的鞋开车

ABA产品研发团队通过对中国驾车族调研发现许多驾车人士反映鞋子太硬鞋底太厚,跟刹车板贴合度不高,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在新一季的产品研发过程中,研发人员意识到鞋底和皮料对于开车安全的重要性,所以创造性地将F1专业赛车鞋材质应用到ABA驾车鞋生产中,集安全、舒适、美观、商务为一体,完美解决开车人选鞋问题。

特妃

舞动的时尚主义

置身于城市的模式化环境中,过于按部就班的节奏,处处适可而止的品味,喧哗嘈杂的背后影映出都市人的落寞。生活细节的平淡助长人们对陌生趣味的好奇,无意的平静中泛起的波澜或许是你下一个奇迹。稍纵即逝的瞬间,或许是意义非凡的日子,或许是骄傲的成就,或许是美丽的刹那,Tefei女鞋让透着时尚优雅的美丽直到永远。

雅米拉

雅米拉的迷人之处在于其热情奔放的独特气质。选择雅米拉不但反映出你对优质产品及追求完美气质的诉求,更让你成为目光焦点。雅米拉不断设计出知识女性潮流的新品,令她们搭配起来更加年轻与充满活力,在各种场合都会散发出动人的与众不同的气质。

更多品牌信息请浏览 www.cantonsf.cn

参观预登记可获取免费入场证

8月报名参展,可获更多增值服务:

1.可在展会现场推荐企业品牌;

2.可获得500家百货、代理商、经销商做产品推荐;

3.可获得在国际鞋业媒体上的报道宣传;

月文化展览馆设计 篇9

摘要:通过对大型展览馆特点分析,提出大型展览馆的消防性能化设计方案,并通过案例研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展览馆内人员疏散安全,其设计思路对于类似展览馆消防设计具有参考意义.作 者:朱华 李乐 作者单位:朱华(湖北省消防总队,湖北,武汉,430070)

李乐(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四川,都江堰,611830)

月文化展览馆设计 篇10

茶陵县规划展

览馆布展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名称

茶陵县规划展览馆布展设计

二、项目概况

茶陵县规划展览馆位于文体中心西南侧,西临犀城大道,南靠步云街,处于文体中心“门户”的重要位置。建筑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其中地上1-2层用于布展。布展面积共3045平方米,第一层1531平方米,第二层1514平方米。

三、功能分区

根据现有建筑设计进行布展设计。

1、展示区:序厅、历史厅、总体规划厅、专项规划厅、主模型厅、专题模型厅等;

2、影视区:多媒体演示、3D4D动画放映等;

3、互动区:公众参与、互动体验;

4、规划公示区:规划编制、“一书两证”审批前后公示、招标和项目发布等;

5、临展区:临时展览项目;

6、观众服务区:传达室、门厅、走道、电梯、楼梯、休息室、急救室;

7、接待区:接待室、贵宾室、会议室、洽谈室、办公室、1 值班室;

8、辅助用房:卫生间、更衣间、设备间、配电室、总控室、消防控制室、防盗录像监控室;

9、库房区: 内部库房。

四、布展指导思想

利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采用图文说明、模型陈列、计算机演示、影视互动等表现形式,集中宣传展示建县以来,茶陵县城市规划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城市面貌发生的巨人变化,展示“人本茶陵、山水茶陵、宜居茶陵、文化茶陵、财富茶陵”的城市特色和打造湘赣边界中心镇的展示主题。

五、布展要求

运用翔实的资料、艺术的构思、高科技的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现茶陵发展历程、发展成就和发展前景,集宣传、教育、接待、观光、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科技含量较高的、特别现代的规划专业展示馆,使之成为茶陵县城社会文化设施的一大品牌。它的定位是:

(一)宣传茶陵的窗口。展示馆将直观、立体、全面、系统地展示茶陵县城发展脉络、改革开放成就和未来发展蓝图,向市民敞开一扇认识茶陵、了解茶陵的窗口,向市民展示茶陵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让人们对茶陵县城的发展进程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二)县情教育的基地。展示馆将通过陈列展示和讲解服务,为全县人民提供一个县情教育和城市规划知识教育的

2 基地,使人们了解茶陵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激发全县人民继往开来的自豪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为之努力奋斗的动力。

(三)接待茶陵的“客厅”。展示茶陵县城形象的重要窗口,富有十分鲜明的地方特色。它既是茶陵县城形象的重要标志,又是县委县政府接待县内外宾客的重要场所。它既能让人们认识茶陵、熟悉茶陵,又能为吸引外商积极投资茶陵、建设茶陵发挥重要而特殊的作用。

(四)展示。展示馆汇集茶陵县城规划建设的最新资料、最新成果,展示内容具有科学性、准确性、系统性和专业性等特点。展示馆内设置了会议厅和多功能展示厅,还有规模较大的停车场,是举办大型展示和相关学术交流活动较为理想的场所。

六、布展形式

展示馆突出知识性、观赏性、互动性,以电脑喷绘、灯箱、图片为主,穿插模型、影视墙、多媒体演示等手段,合理利用新型材料,适当运用灯光,以磅礴的气势和宏大的场面,展示茶陵灿烂的历史、伟大的成就和美好的未来。具体体现“四化”:

(一)高科技化

充分运用声、光、电、仿真和影视合成、计算机演示等现代技术,将展示馆打造成科技含量高,时代气息浓的参观场所。

(二)艺术化

3 大量运用摄影、影视、喷(绘)画、浮雕等艺术手段,精心制作展示图片、音像作品和模型、景观,重点处理好展示空间的总体布局,设计新颖,营造艺术氛围。

(三)人性化

坚持以人为本,尽量满足观展需求。馆内设置互动式项目,方便参观者和群众参与,引发观众的观展兴趣和参与意识。

(四)个性化

将个性化设计贯穿于整个展示的全过程,突出规划特色、茶陵“青山、绿水、古城”特色和时代特色。

七、设计原则

(1)总体设计与布局要符合展示馆工程建筑平面和空间设计;展示要突出重点,创造亮点空间,具有现代气息和高科技含量;风格简洁;声、光、电一体化。力求在功能分区、展示空间、流程设计、多媒体及数字系统运用以及节能降耗等问题上下功夫,力争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

(2)主题先行,特色鲜明。设计与展示主题要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特色鲜明,体现特色,避免与周边县市展示馆类同。要在展示丰富规划设计相关内容的同时,结合茶陵特色,重点展示历史、现在和未来。

(3)设计与展示重点突出。把展品设计放在总体规划核心位置,突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点地段的县城设计,发挥招商平台作用。

(4)社会企事业单位展示平台采用限额设计。设计过程中,应在充分考虑其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兼顾设计与展品制作

4 成本,维护费用和规划展示馆运营效益等经济因素。

(5)设计与布展新颖别致。在保证单个展品新颖别致外,应充分考虑各展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科学合理的参观路线。

(6)要求设计者对社会经济、县城规划设计、县城建设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和独特的见解,并将其融入到设计之中。

(7)主展区间力求过渡自然,避免死板分隔,保证通行线路流畅和观众的安全。布展要考虑不同领导、市民、社会各界人士等不同参观对象的不同需求,考虑人性化设计、无障碍设计。

(8)功能区域明确,方便管理使用。

(9)展示馆要考虑规划公示、公共查询、市民意见收集、规划研讨、新闻发布等面向社会的多元化的延伸服务活动的功能策划,并结合茶陵县城实情,充分考虑整个展馆空间的整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策划临时展区等功能、优化展区布局。

(10)对数字化等新的展示手段和大空间的利用应进行重点考虑,要与实用性相结合,避免千篇一律、实用性不强、造价昂贵的多媒体或电子设备。

(11)注意展厅的通透性,有关展区与安全门相对的位置要留足够的人员疏散宽度,不得采用封闭式设计。

(12)投标人为更好地体现自身的设计特点,在不破坏建筑结构安全前提下,可对建筑内部设计提出深化优化的意见。

(13)Logo设计应突出茶陵县特色、体现茶陵县城规划特征(用于制定徽标、宣传册、纪念品等)。

(14)消防和后期运营管理要有充分的考虑。

5(15)设计单位的设计要满足国家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八、设计依据

(1)茶陵县规划展览馆布展设计任务书;(2)茶陵县规划展览馆建筑施工图;(3)茶陵县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

(4)相关的设计标准、规范、强制性条文及行业标准文件。

九、布展内容

(1)县城发展史(过去、现在、未来)。(2)县城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3)近期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成果展示。

(4)重点建设项目成果展示,企事业单位成果展示。(5)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园林绿化、防灾消防等特色展示。

(6)县城规划建设法规宣传。(7)县城规划建设信息公示、交流。

(8)多媒体演示系统、多媒体触摸屏技术的运用。(9)互动设施。(10)贵宾厅。

(11)多功能厅:210平方米左右,功能主要平时用于规划局平时会议和临展,桌子和椅子可根据需要进行组装。

(12)3D影院(约50人),平面面积约210平方米左右。(13)数码沙盘(建议更改为最新型的:L型数字虚拟沙盘)、实体沙盘。

十、设计内容

具体是进行规划展览馆布展整体策划和设计,包括但不限于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图文设计、艺术品设计、模型设计、展板设计、多媒体内容设计、声光电设计、沙盘设计和使用新材料或新方法的效果说明。

十一、设计深度

设计的深度达到规划展览馆布展项目初步设计规范要求,并能按初步设计进行施工(制作)图设计,包括(不限于以下内容):

设计应包含整个展区(展示内容及展区环境)所涉及的所有展示项目的内容(包括展品项、文案及脚本)、展示形式、设计说明、技术经济指标、必须的设备、材料表及价格。提供每个项目文字说明、效果图。

各专项设计应分类,有单独的详细说明,包括(不限于以下内容):空调系统、监控系统、照明系统等。提供每个项目文字说明、效果图。

十二、成果资料

(一)光盘和图册(A3图册包括布展文字说明、布展设计成果);正本1份,副本9份、电子光盘1份。

(1)布展文字说明:

1、布展设计区别其它规划展示馆的特点及亮点;

2、展示大纲的编写;

3、总体构思;

4、布展综合说明书:包括各层平面布置、流线说明,重

7 要节点的处理和说明,市场化运营策略建议;

5、布展实施投资概算(列明细表)。(2)布展设计成果:

1、方案设计说明——设计构想(项目构成及总体构想)。

2、平面布置图、各展示区域的效果图和整体效果图,以及其它能清晰反映思路和形式的相关图纸。

3、设计风格、色彩(应真实反映材质、色彩及空间环境)。

4、分析图、布展流线图、功能流线分析图、室内外交通、出入口分析图、室内环境分析图。

5、布展效果图。

6、logo设计。

7、制作介绍方案的自动解说演示文件(光盘),时间为20分钟以内(含布展效果的动画演示片不低于三分钟)。

8、设计单位可根据自身设计特点,增加图纸或其他表现手段,更为有效的阐述设计意图。

(二)PPT电子文档及MP4(含布展大纲,适合汇报、展示之用)一套。

十三、其它要求

1、本次设计要满足相关规范要求。(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3)《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4)《建筑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5)其它相关规范。

茶陵县规划局

2014年6月3日

月文化展览馆设计 篇11

新能源 新城镇 新生活

本届展会以“新能源·新城镇·新生活”为主题,由展览和大会两大板块组成。展览方面将集中展示太阳能光伏产品、太阳能光热产品、节能建筑、新能源汽车、储能、智能电网及其他新能源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及新应用。大会方面则将围绕国家最新政策导向、光伏技术发展趋势、地面电站融资途径、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绿色建筑与城镇化、新能源汽车推广以及新能源企业海外投资等热点话题,举办主论坛“2013全球新能源产业峰会”,以及“中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项目交流会”、“2014国际光伏产业技术与标准发展论坛”、“第二届中国分布式发电培训研讨会”、“创新金融模式与新能源应用论坛”、“绿色建筑与中国城镇化建设论坛”、“2014国际新能源电动车高峰论坛”、“东西部新能源项目对接会”等多个分论坛。此外,展会同期还将举办2014首届全球“绿色家园”创意合作论坛、中国新能源产业调研会(早餐交流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理事会议等多个活动。

届时,预计将有近500家知名企业参展、20000平方展出面积、50000名观众观展,逾30个海外代表团将前来采购洽谈,逾30个中西部城市前来寻求项目对接,逾50个电站项目将在展会现场发布,多个大型电站项目进行现场招标、约300亿元的项目订单寻求买家。

十大亮点,精彩纷呈

截至目前,展会招展招商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据组委会透露,本届展会将为您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国家能源局指导主办,展会权威性独树一帜;光伏电站EPC龙头齐聚,配套企业竞相参展;海外新兴市场推介洽谈会,走出去的新机遇;东西部新能源项目对接会,掘金大型地面电站;2014国际光伏产业技术与标准发展论坛,国家光伏质检中心助您实现技术腾飞;国际新能源电动车高峰论坛,畅销车型齐助阵;分布式发电培训会,推动“光伏发电进万家”;光伏与农业专题研讨会,突破瓶颈撬开新市场;国际影星阿诺·施瓦辛格莅临展会,引爆全场;2014CREC年度大奖颁奖典礼,谁能载誉而归等十大亮点,精彩纷呈,不容错过。

加微信,赢大奖

月文化展览馆设计 篇12

据大会组委会介绍, 企业参与2011年中国畜牧业展览会的热情和积极性仍然高涨而主动。经统计, 截至10月21日, 去除国庆节、中秋节和节假日, 短短的14天就订出展位数共计达1074个, 约占总展位数的50%。其中, 三号馆大型特装展区的展位约订出7/8, 目前仅剩6块区域待订;一号馆为生物质能源展区、国际展区和机械展区, 已订出展位约占本馆展位总数的4/9;二号馆动保展区的展位已订出约2/5;四号馆为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展区以及猪、禽、牛、羊、兔、鹿、草等养殖展区, 订出展位数大约为本馆展位总数的1/3。届时展位数预计将超过2200个。

第九届展览会在传承往届展会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大力创新, 集思广益, 在展区设置方面除继续分为综合企业特装展区、养殖展区、动保展区、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展区、国际展区、机械展区草业展区、生物质能源展区外, 还特别增设“品牌畜产品展销区”, 该区旨在面向参展观众推介和展销优质的畜产品, 借以提升中国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

与此同时2011中国畜牧业展览会除传统的畜牧行业展示、贸易、交流外, 还开展了更细致周到的“一周一日”活动。即“中国畜牧行业周”和“专业主题日 (养猪日、家禽日、兽药日、饲料日、机械日、国际日、生物质能源日等) ”。

吸引大家关注的“中国畜牧行业周”时间为2011年5月16日至22日, 在展会前后一周的时间里开展畜牧业宣传、推广、交流、合作各项活动, 包括2011全球猪业论坛暨中国猪业发展大会、中国国际生物质能源高峰论坛、中国国际白羽肉鸡行业大会等等。

月文化展览馆设计 篇13

各年级组、班委会:

为了迎接学校市示范完中的验收评估和新年的到来,展示三中灿烂的校园文化,以生动形象的艺术形式反映三中的辉煌成就,抒发三中学子的爱校情怀,展现三中人的艺术素养,学校特举办书画摄影作品展,热忱欢迎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参与,踊跃提供佳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集对象: 无为三中全体师生。

二、征集范围:书法:毛笔、硬笔、各种书体不限;绘画:国画、油画、水彩或水粉画、素描、卡通画、摄影作品、手工艺及装饰画等均可。

(二)、作品标准

1、绘画

①国画:尺寸不超过69×69㎝或69×50㎝;

②国画、油画、水彩或水粉画、素描、卡通画、摄影作品、手工艺及装饰画等尺寸不超过4开幅面、不小于8开幅面;

③工艺及装饰画:(包括剪纸、布贴、民间剪纸、装饰画、编制、创意海报。等)尺寸不超过60×80cm、不小于30×40cm幅面

2、书法

①软笔书法作品尺寸不超过69×69㎝或35×138㎝(即四尺宣的对开),字体不限。②硬笔书法作品尺寸不小于16开,不大于4开,字体不限。

3.、摄影作品为不小于7寸。

说明:

1、作品背面必须用铅笔写清作品题目、作者、所在班级、类别。

一、作品的内容 书法作品内容:以教育教学为主要内容的古今中外著名诗词、名人名言,关于无为三中的祝贺寄语亦可。内容要健康向上,具有时代气息,不需装裱。绘画作品内容、形式不限。

四、时间安排

征集活动于12月20日截止,作品送至校团委(东办公楼二楼)进行审核。(摄影作品的数字文件需要发电子邮件至nsq6302222@126.com)

五、作品处理方法:

1、设置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获奖者颁发证书。

2、由评选小组从征集作品中选出优秀作品经过装裱后在学校长期展出。

3、参展作品捐赠学校收藏,由学校收藏证书。

希各年级组、班委会高度重视,认真负责,积极参与,确保展览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校团委

作业展览班会教学设计 篇14

活动目标:

1、认识到写好作业 的重要性。

2、掌握好写作业 的步骤。活动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一本

活动过程 :

一、我们要了解为什么举行这个主题班会,这个主题班会又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举手回答(请两位同学回答,同学回答完毕,就说)“我认为这样可以让我们看到其他同学作业的优点,看出自己作业的缺点,同时我们要学习别人的什么地方来提高自己的作业质量”。

二、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让大家自由交流总结自己的作业(小组同学自由交流)。并且每组评出一个作业写得最认真的同学上台总结自己的作业。

三、小组分写作业前、写作业中、写作业后三个部分来商量怎样将作业写好。

作业前:小组说,老师归纳板书: ①把桌面整理干净。②看看手是否干净。③椅子放正。④人要坐正。

作业中:听清要求,看清题意,想好再做,认真书写,姿势端正。作业后:对照要求仔细检查,按时交作业,爱护本子,不弄脏,不翘角。

四、做一做

1、读一读

小小作业 本,大大责任心。

从小不马虎,长大有贡献。

2、请学生拿出作业 本出来,按照刚刚说的三部分要求,在作业 本上将儿歌写一写,练一练。(老师在下面适当指导)

3、拿出自己以前的作业 本,比一比,看看自己有没有进步。

五、教师总结

建筑展览:当代建筑文化的推进器 篇15

在今天的信息化时代,人们置身于各种媒介的包围中,各种信息的传播以及信息间无限广阔的影响和联系在瞬间就可以发生。而在几十年前,展览对于人们获知信息,或者说对一种新兴事物的传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先锋建筑运动一百余年的历史中,各种各样的展览是先锋派建筑师活动的主要舞台,现代建筑和现代建筑的开创者们在早年也同样活跃于各种展览的舞台上。

“魏森霍夫建筑展”(The Weissenhofsiedlung)是世界现代建筑史中不能不提的一次展览,建筑界认为这个展览是奠定现代主义建筑的里程碑,它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特殊时间,此时欧洲各国在现代建筑上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现代建筑思想。“德意志联盟”(German Association of Craftsmen)专注于提高德国工业产品设计制造质量,积极介入社会住宅问题的探索中,于1924年组织了一个名为“形式”的实用艺术展览,以去除装饰来展示“形式”。正是这一展览直接触发了以魏森霍夫住宅展览为中心,名为“住居”的下一次展览。1927年,“德意志联盟”在斯图加特附近名叫魏森霍夫的丘陵地举办了这次著名的现代建筑大展,展览由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组织,宗旨是发扬现代设计与现代建筑的精神。

展览的16位参加者几乎囊括了欧洲最具影响力的开拓现代建筑的所有重要人物,诸如有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勒·柯布西埃(Le Corbusier)、约瑟夫·弗兰克(Josef Frank)、瓦尔特·格罗庇乌斯(Walter Gropius)等,代表了当时欧洲最新、最前卫的设计思想。经过这次展览,德国的现代主义建筑进入发展阶段,体系已基本完成,形式也趋于成熟,在德国被称为新建筑。这些建筑成为日后全世界集合住宅建筑的标准模式,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真正成为垄断世界建筑面貌的主流建筑和设计风格——“国际主义风格”。

在1925年巴黎的国际装饰艺术及现代工业博览会上,弗·基斯勒(Frederick Kiesler)展出装置作品“空间中的城市”(Raumstadt),一个源于他的“平面和支撑体系”的展览空间。基斯勒希望通过这类装置使得展览和城市模型之间的转变变得连续。柯布西耶展出其作品“新精神馆”,探索将城市规划转移为建筑学,建筑学又转移为城市规划的概念。在“新精神馆”之前的“多米诺住宅”中,柯布便开始其类型学的研究。

在1956年伦敦的“这就是明天”(This is Tomorrow)展览中,艺术家理查德·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约翰·麦克哈里Uohn McHale)和约翰·沃切(John Voelcker)展出一个内容为纯粹波普的循环的媒体图象的三维拼贴。亨德森·波罗兹(Eduardo Paolozzi)和史密斯夫妇(Alison and Peter Smithson)共同完成了一件综合装置作品,开启了群体方案的起源。同期,史密斯夫妇还参加了在杜布罗夫尼克举行的第10届CIAM会议,议题是“居住问题”。展览和会议的主题内容及举办时间一致的巧合不是偶然的。

1969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举办的一个建筑展被作为“新现代的开始”。这次展览介绍了5位当时并不很有名气的美国建筑师及其部分作品。5位建筑师分别是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迈克尔·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查里德·迈耶(Richard Meier)、查尔斯·格瓦斯梅(Charles Gwathmey)和约翰·海杜克(John Hejduk)。展览为清一色的独立式住宅设计,住宅形式有一些明显的共同特征:简洁的几何形体看似都发源于20世纪20年代柯布西耶早期的建筑风格,也像是直接吸取了当时荷兰风格派代表人物里特弗尔德(Gerrit Rietveld)和意大利建筑师特拉尼(Giuseppe Terragni)的设计手法。此次展览引起了建筑界和评论界的关注,建筑理论家柯林·罗(Colin Rowe)和弗兰姆普顿(Frampton)都发表了评论文章。随后5位建筑师的作品与这些评论一起合成专集,于1972年出版,书名就叫《五位建筑师》。由于这5入都在纽约,因此他们又被称为“纽约五”(The New York Five)。

1972年5月26日在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意大利:新本土景观”(Italy:The New Domestic Landscape)展览上,阿基佐姆小组(Archizoom Association)提交的是一个“空房间”作品。阿基佐姆认为建筑必须被当作一个中性体系,应该被无差异地使用。超级工作室(Super Studio)提交的“微型事件”是一个装置作品。阿基佐姆小组和超级工作室认为自己的建筑是概念性和行动的。

有些当年看起来前卫甚至小众的展览,却起到了先锋的作用,甚至传播并引领了新的建筑流派。很多如雷贯耳的建筑大师便出自这些当年参展的年轻建筑师中。1988年6月~8月,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解构主义建筑”(Deconstructivist Architecture) 7人作品展,由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和马克·威格利(Mark Wigley)组织,参展的建筑师是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丹尼尔·李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雷姆·库哈斯(Rem,Koolhaas)和蓝天组(Coop Himmelblau)。

在参加这次展览之前,有的建筑师已经在“解构建筑”的实践方面颇有心得。如1982年拉维莱特公园的建筑设计竞赛中埃森曼和屈米的作品,以及1989年初由艾森曼设计的位于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卫克斯那艺术中心,均是解构主义运动的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同年7月在伦敦的泰特美术馆举办了一个名为“建筑与艺术中的解构主义”的国际研讨会,之后英国AD杂志1988年3/4期为此专门出版了一个由主要参加者策划组稿的专集《建筑中的解构主义》。两次展览,标志着解构主义的兴起。

由于这两次展览,解构主义建筑逐渐被大众所接受,成为现代建筑的重要风格流派。参展建筑师在此后一直活跃在世界建筑舞台上,并奉献了相当数量的精彩的解构建筑。,

展览的功能性与它作为一个事件所具备的意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它与先锋派建筑师的尖锐探索密切相连,从团体的形成到若干重要运动的形成,以建筑本身为主要内容的展览便也就成为了20世纪一种独特的现象。那些著名的建筑大师最早便是在这些展览中崭露头角,而那些著名的建筑设计风格或流派也是基于这些展览而奠定了基础。很多展览与现代建筑史的关系密不可分,可以说是它们影响了现代建筑史,并且成为其重要的部分。,

二、国际趣筑展览的社会效应和学术贡献

1. 为建筑文化的发展指引方向

虽然建筑史学家曼弗雷多·塔夫里(Manfredo Tafuri)指出,建筑批评不应承担“导向式批评”的任务,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建筑展览的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宣言式展览的确成为建筑潮流的风向标,甚至深刻地影响了建筑发展的走向。博物馆主动挖掘出某一理论发展趋势,明确定义它,收集相关作品和建筑师,最终将这些设计作品和建筑师按照拟定的主题顺序展出。博物馆以展览的形式,分析并展现当前的建筑设计发展趋势,提出并论证一个先锋的理论观点,从而引领建筑界内的理论发展趋势。

以MoMA的展览为例,在建筑理论界起到了引航作用的,有两个——1932年的“现代主义建筑:国际式风格展览”(Modern Architecture:International Exhibition)和1988年的“解构主义建筑展”(Deconstructivist Architecture)。这两个展览不但在建筑理论界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并且对于博物馆建筑部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绝非偶然,这两次展览都是由建筑部的灵魂人物——菲利普·约翰逊亲自策划组织的。1932年的“现代主义建筑展”将欧洲的建筑引入了美国,宣告了美国现代主义的开端,为博物馆建筑部的建立献上一个完美的开场白;1988年的“解构主义建筑展”则将20世纪80年代初期涌现的新兴建筑风格带入了理论界的主流,为陷于后现代批判困境中的博物馆建筑部提供了一个转机。这两种风格都在展览后得到了业内和官方的认可。

2. 推动对具体学术命题的研究和讨论

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建筑展览通常关注技术发展或者文化变迁在建筑设计实践中所体现的变化。展览将某个学术的命题展现在人们面前,引起对该学术命题的讨论和争辩,并通过相关的出版物、论坛来记述相关的讨论,从而推动建筑学术研究的发展和指引实践的方向。

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2000年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少点美学,多点道德”(Less Aesthetics,More Ethics)。策展人是意大利建筑师马西米利亚诺·福克萨斯(Massimiliano Fuksas),他在1998年上任之后,带着强烈的想要有所创新的冲动,在布鲁诺·赛维(Bruno Zevi)、彼得·库克(Peter Cook)等人的指导下,提出“少些美学,多些道德”的主题,并放弃历届双年展的通常设定,将展览重点放在了研究上。展览不再基于“作为房屋的建筑”这一设定之上,而是对当代城市,尤其是21世纪的巨型都市展开了全景扫描。如标题所指出的,福克萨斯认为有必要为建筑学寻找新的出路,设计一个项目,不仅简单的是美学问题,更应研究新的道德诉求。而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更新的速度、尺度,尤其在拉丁美洲、东南亚与非洲地区,与污染一同引发了新的社会不满与社会不公。正是基于此,福克萨斯决定“以双年展为实验场来分析都市行为与转换的新维度”。

这一类特定建筑文化主题作品展,往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侧重不同的地域特点或时间历史背景,反映出人们生活模式的变化,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思想的革新。例如MoMA举办的一系列著名展览:1934年由约翰逊主持的“机械美学”(Machine Art)反映了当时机械化技术发展引发的设计领域的革新:1944年“建造在美国” (Built in U.S.A)反映了战争期间美国建筑设计思想的变化;1975年“巴黎美院建筑设计作品展”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Ecole Des Beaux-Arts) 呼应了1966年博物馆出版的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提出的批判性看待历史的观念,推动了后现代主义的发展;1995年“轻质建筑展” ( Light Construction)展示了建筑界内对于轻型表皮、结构的新关注,以及建筑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建筑体块的模糊化,结构的失重化,表皮的透明化和模糊化:1999年“消除私密性的住宅设计展”(The Un-Private House)展示了当时最新住宅设计的代表,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改变而引发的住宅设计变革,2004年“高层建筑设计作品展” (Tall Buildings)反映了随着新技术发展而引发的高层建筑设计发展。

1975年“巴黎美院建筑设计作品展”表面上看来是一次常规的历史性主题展览回顾,其实是对于后现代主义发展一次有力的推进,悄无声息间将逐渐被人们淡忘的美国的传统教育体制和作品风格又一次拉到了时代的前沿。

与此同时,展览还可以引起大众的关注,向大众推广和宣传建筑文化,比如MoMA“实用的日常用品设计系列展”(Useful Household Object)、“巧妙的设计作品系列展”(Good Design)和“青年建筑师作品展”(The Young Architecture Program)。”实用的日常用品设计系列展”在1938年~1947年共举办了6次,呈现了由于新兴技术和社会进步带来的日常用品的设计发展,也通过在博物馆商店出售展品从而引导了大众消费,无形中提高了大众的美学修养。

3. 组织竞赛展或青年建筑师展,推动建筑界新生代和新思想

博物馆和文化机构组织各类竞赛,吸引青年建筑师参与,展出参赛和获奖作品并择优给予资助建造。这其中既有由博物馆发起、组织的,也有由其他机构发起、组织的,博物馆为获奖作品的展示提供平台。比如“青年建筑师作品展”是由MoMA建筑部联合当代艺术部(PS1)于2000年启动的系列展览,通过举办竞赛的方式为青年建筑师提供将先锋思想付诸实践的契机,2000年至今已举办了10次。历史上还有几次著名的特殊主题竞赛的展览,包括MoMA建筑部主办的.1933年约翰逊主持的一次海报设计比赛、2010年由建筑策展人巴里·伯格多尔(Barry Bergdoll)主持的“纽约滨水区改造概念设计竞赛作品展”(Rising Currents:Projects for New York's Waterfront),以及2001年MoMA组织的另一个重要展览“现代艺术博物馆扩建项目竞赛作品展”等,也都引起了广泛关注,使得一些青年建筑师和事务所脱颖而出。

4. 著名建筑师作品个展和回顾展,确立影响力风向标,创建话语平台

这类展览侧重展示某个建筑师或事务所的设计作品和思想变迁,笔者在本文中将这些展览简称为个展。通过个展,策展人往往系统地总结和撰写某个建筑师或者事务所的成长发展历程,由此展览的配套宣传册也就成为极具价值的建筑师个人或者事务所的作品集。个展不仅仅使建筑师及其作品声名大噪,也使博物馆在建筑媒体领域获得了一定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这些个展的主要目的是全面展现建筑师或者事务所的设计作品及思想,挖掘每个建筑设计的时代背景和项目背景,其中较为重要的展览包括: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个人作品展8次,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dy Wright) 9次,密斯9次,另外密斯的助手莉莉·瑞克(Lilly Reich)也于1996年举办了“莉莉·瑞克建筑设计作品展”(Lilly Reich:Designer and Architect),路易斯·康(Louis I.Kahn) 6次,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 3次,艾瑞克·门德尔松(Eric Mendelsohn) 3次,安东民奥·高迪(Antonio Gaudi) 2次,詹姆士·斯特林(James Stirling) 2次,艾米利·阿巴斯(Emilio Ambasz) 2次,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 2次,斯卡菲狄欧事务所(Elizabeth Diller/Ricardo Scofidio) 2次,大都会(OMA)事务所2次。还有其他十多位重要建筑师举办过一次个展。

从上述统计,很容易就可以从展览数量上判断出最重要的建筑师名单:举办过9次个人作品展的密斯和赖特,举办过8次个人作品展的柯布和举办过6次个人作品展的路易斯·康。无可否认,这4位确实是美国近代建筑师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从每个建筑师的一系列个人建筑设计作品展侧重点的变化中,也不难看出策展的新趋势:更多呈现建筑师手绘作品来客观反映设计师的构思;更注重结合建筑师的个人经历来全面呈现作品构思形成的背景。更值得一提的是,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曾经于1976年举办了“巴拉干战后设计作品展”(The Architecture of Luis Barragan),而这次展览使路易斯,巴拉干(Luis Barragan)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设计师一下跳到了美国建筑理论界的聚光灯下。这次展览于1976年6月举办,并同时出版发行了由克艾米里·阿巴斯(Emilio Ambasz)编写的巴拉干建筑作品集,编者用丰富的实例和简洁有力的语言将这位初出茅庐的建筑师介绍给美国观众。这本作品集最终在全球范围的销售量达到了5 000多份,由此巴拉干也迈入了世界著名建筑师的行列。

如果说MoMA的建筑展览呈现了当代建筑师的影响力风向标,那么毋庸置言,中国建筑师还未得到MoMA的青睐,而在强调多元、容纳异质的威尼斯双年展舞台上,中国建筑师终于可以一展身手。

三、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与中国当代建筑

中国当代建筑进入世界建筑话语体系仅仅不足二十年的时间,其间伴随着中国大规模建设时代所带来的活跃建筑市场与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建筑师的涌现。而在各种对其加以推动的媒介之中,建筑展览是十分重要的方式之一,这其中自然无法忽略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贡献。

2000年第七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张永和被邀请参加了题为“少些美学,多些道德”的主题展展览。这是中国内地建筑师首次参加建筑双年展,而这也是张永和同一时期参加的众多国际建筑展览中的一个。他的作品被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被放置于军火库展区入口的“竹墙装置”;另一部分位于整个展览流线的中间位置,作为展览主题研究的一部分,展示了张永和的竹化城市、泉州中国小当代美术馆与“桥上村庄”3个作品。可以看出,这组设计都是针对中国当下快速城市化所引发的社会与生态危机所做出的对策。

2002年第八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为中国建筑提供了更多的展示机会。策展人迪耶·萨迪奇(Deyan Sudjic)在展览目录中称,“正如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经济泡沫使得东京与大阪标志了新建筑的爆发式出现,如今在中国,上海与北京正扮演着同样的角色”,而展览也有意识地寻找中国当代新建筑为这一现象定位坐标。其中,在当时刚刚落成的“长城脚下的公社”被寄予了很高的关注。潘石屹夫妇在北京市郊投资的这组豪华别墅邀请了12位亚洲新锐建筑师(其中仅有两名中国人)参与,而张欣更因此获得了当年双年展“建筑艺术推动奖”。此外,马达斯班的浙江大学宁波校区图书馆同样参加了主题展的展出,而非常建筑的四合廊宅项目则参加了矶崎新(Arata Isozaki)策展的“创造汉字文化区的建筑语言”特别展。

2006年的第十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正式成为国家馆的一员。此前,中国馆已在2003年的艺术展中成立,但由于当年“非典”的影响而未能成行。而在那年的艺术展以及2005年的艺术展中,张永和与王澍分别展示了自己的装置作品。这一届展览中中国馆设置于军火库东北端的处女花园内,唯一的展品为王澍的场域装置作品“瓦园”,而这一作品也不同于之前展览中“再现”建筑的方式,而是为展览单独设计。此外,这届展览还包括上海艺术家米丘以“建构宣言”参加主题展,以及马岩松的MAD事务所主动发起的“MAD IN CHINA—个关于未来的实践”双年展外围展。而MAD通过这次展览以及其后的频繁曝光迅速引起了西方建筑媒体的关注。

此后的2008年第十一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M A D事务所在上次外围展的努力见到了成效:他们被阿隆·别斯基(Aaron Betsky)邀请参加了主题展中的特别单元“非永恒城市展”,与其余11组建筑事务所对罗马郊区进行了实验'性的探索。MAD所设计的“超新星—一个移动的中国城”设想了一种激进的巨构建筑取代“多余与过时的当代中国城镇”。而这一届双年展的中国馆也首次采取主题性展览的形式,“普通建筑”的主题可看作对主题展的一种反叛。展览内容分为两个部分:“日常生长”展示了艺术家王迪的《红色建筑》系列摄影,而“应对”部分由张永和组织了5位国内的建筑师及学者(李兴钢、刘家琨、葛明、刘克成、童明)完成了一组装置作品。

2010年的第十二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王澍被邀请参加主题展的展览。他所设计的“衰变的穹顶”用约140根木棍搭接而成的穹窿形轻质结构,“采用了西方传统建筑形式的同时,又采取了中国传统的建造方式”。这一作品也为王澍赢得了双年展特别荣誉奖。而这一届中国馆主题为“来此与中国约会”,回应了妹岛和世的主题“人们相遇于建筑”(People Meet in Architecture)。在处女花园,朱锫用内置LED的塑胶管组成了他的装置作品“意园”,而景观建筑师朱育帆设计了题为《流水印》的雕塑。在中国馆的室内空间“油库”中则展示了樊跃与王潮歌的《风墙》、徐累的《照会》与一组题为“约会的建筑”的文献展览。

2002年的双年展中,萨迪奇已经敏锐地观察到中国即将为世界建筑界关注的焦点。十年时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不但展出了大量建成与即将建成于中国的建筑作品,同时也逐渐成为中国本土当代建筑面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个体建筑师通过主题展与其他形式的个展迅速获得西方建筑媒体的关注,而中国馆的建立更成为了扩展中国当代建筑在海外影响的制度性工具。同时不可否认的是,西方媒体对于中国当代建筑的消费限定于中国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新奇刺激与东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性之上,MAD与王澍可以作为这两种类型的代表。而双年展对于明星建筑师的青睐也模糊了人们对于中国当代建筑更为全面的认识。

四、关于当代中国建筑展览的思考

中国二十年来的超常规发展让世界瞩目。近年来西方对于中国格外关注,以中国当代建筑为主题的展览在威尼斯双年展、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荷兰建筑协会(NAi)等最重要的国际学术和展览机构登台亮相。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大量建造的设计实践,使得中国当代建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发展机遇:中国青年建筑师的实践和西方大师们的作品同台展出,中国出现了国际建筑界有影响力的建筑师,西方出版界也陆续出版了一系列中国当代建筑的作品专集。然而与机遇相对的,是中国当代建筑在展览、批评和文献保存三个方面的挑战,这几个方面也将成为实践和学术研究的三大“瓶颈”。

一是缺乏有国际眼光的建筑策展。策展和策展人是来自艺术展览领域的用语。策展人是指在艺术展览活动中担任构思、组织、管理的专业人员,通常是指在博物馆、美术馆等非盈利性艺术机构专职负责藏品研究、保管和陈列,或策划组织艺术展览的专业人员。

二是缺乏有针对性和学术性的建筑批评。这里批评不是指狭义的评论,而是指对建筑文化发展的切近观察,调查和研究。

三是缺乏收藏整理当代建筑文献资料的机构和机制。博物馆和美术馆是记录、见证人类文化史的机构,建筑文化是它们收藏和展示的重要部分。这里所说的建筑文献,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是重要的建筑书籍、出版物,二是重要的建筑师手稿、模型、图纸、草图、照片、通信等。

而针对以上的现状,当代的研究和发展应着眼以下的方面。

一是建筑策展人和批评家的角色定位,包括:建筑策展人的职业特征、角色、功能及素质要求:策展人如何保证其学术性、独立性和操作性;策展人在文化、制度方面的作用,批评家在策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问题,这些都是确保展览学术性和针对性的重要问题;以及中国建筑策展人的教育和培养制度的问题。

二是建筑策展的操作模式。策展是一门非常综合的学问,其一系列的操作过程,从选题、策划、资金筹措、宣传、建筑师的选择、展览的布展到展示设计的方方面面都要兼顾,尤其当代建筑策展对数字化、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以及建筑展览与一般艺术展览对空间布局的特殊要求等。

三是中国当代建筑批评的价值标准。中国建筑的质量如何与经济的发展和建造的数量等量齐观,如何在整体上呈现中国当代建筑的全貌而非几个零零落落的建筑个案?中国建筑如何靠整体质量获得尊重而不仅仅靠超大的规模和超快的速度满足西方的猎奇心态?应该探索和中国快速发展的道路相适应的建筑评判标准,对低技、快速、经济、灵活等中国建筑特有的特征进行归纳总结,赋予这些因素应有的价值,而不是仅仅作为限制中国建筑发展的制约因素。这也是中国当代建筑的策展和批评所面对的关键挑战。

四是建筑文献的评估、整理、收藏、保存的方法与技术途径,涉及不同类型和载体的建筑文献,包括对电子和数字化保存的技术手段,以及对保存的资料进行网络和其他形式的资源共享以便于更充分地应用于学术研究。应充分利用策展契机和建筑批评建立公正、有效的评估机制,并在保存和利用建筑文献的前题下,以建筑为统筹,建立方便、快捷的分类收藏与检索途径。

五是建筑展览和文献收藏机构设立的管理制度与组织机制,包括建立成熟完善的建筑展览体制,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尤其是展览策划组织机制。批评家作为独立策展人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作为一种新的模式和策展制度对于展览学术性和针对性的贡献、对建筑展览制度的内容和规范均需要系统的研究和总结,亟待建立完善的独立策展人制度、展览和文献收藏机构的建制、权属和管理制度,以及资源共享和向公众开放的制度和管理方式。

五、结语

今天,当我们试图想象未来建筑展览的发展趋势,不难发现建筑展览的功能出人意料地多样化了。第一,建筑展览开始涉及更多的领域,诸如艺术、文学、音乐,提供了一个多专业之间交流的平台,:第二,展览可以提示公众去关注先锋作品和前沿理论,那些被主流学术界忽视的作品;第三,展览更倾向于提供一个开放性的讨论平台,而不是盲目地限定某一理论:第四,展示媒介的发展带动了展览形式的革命,甚至是引发了展览理念的革新。

上一篇:吴市中心小学学校工作总结下一篇:初中写景作文:秋天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