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2024-10-14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通用4篇)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篇1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 无过失性辞退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在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解读】本条是关于无过失性辞退的规定。

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履行中客观情况的变化而解除劳动合同。这里的客观情况既包括用人单位的,也有劳动者自身的原因。前者可能是由于经营上的原因发生困难,亏损或业务紧缩;也可能因为市场条件、国际竞争、技术革新等造成工作条件的改变而导致使用劳动者数量下降;后者则是由于原本胜任的工作在用人单位采取自动化或新生产技术后不能胜任,或者是因为身体原因不能胜任。本条对因客观情况变化导致劳动合同解除规定了“提前通知”或“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目的在于对劳动者的保护,为劳动者寻找新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时间保障。

用人单位因客观情况变化而解除劳动合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根据劳动部颁发的《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二条的规定:“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 这里的医疗期,是指劳动者根据其工龄等条件,依法可以享受的停工医疗并发给病假工资的期间,而不是劳动者病伤治愈实际需要的医疗期。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有权在医疗期内进行治疗和休息,不从事劳动。但在医疗期满后,劳动者就有义务进行劳动。如果劳动者由于身体健康原因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有义务为其调动岗位,选择他力所能及的岗位工作。如果劳动者对用人单位重新安排的工作也无法完成,说明劳动者履行合同不能,用人单位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其本人或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以便劳动者在心理上和时间上为重新就业做准备。

案例1:王某于2007年7月初从某高校毕业后,通过朋友介绍,应聘进入本市一家私营企业工作。公司与王某签订了2007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的劳动合同。2007年12月初王某因患慢性疾病经医院治疗,后一直病假在家。2008年6月底,企业劳动人事部门书面通知王某,因医疗期满王某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企业另行安排的工作,所以与王某解除劳动关系。王某收到通知后即与企业劳动人事部门联系,经多次交涉均未果。于是,王某只能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企业恢复劳动关系,继续履行合同。劳动仲裁委员会经审查予以受理。

双方观点:

劳动仲裁委员会在开庭审理时,王某认为:自己虽身患慢性疾病病假休息在家,也很想尽快恢复健康,早日上班,但现在实在不能正常上班。由于本人尚在病假之中,企业是不可以解除劳动关系的,因而企业的这种做法违反劳动合同法,要求仲裁委员会支持自己的请求,恢复劳动关系,继续履行合同,同时要求企业支付病假期间的工资。

企业在庭审答辩时称:因为医疗期已满,王某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企业另行安排的工作,企业已经给他充分休息,但他仍不能正常工作,所以只能提前一个月通知与其解

除劳动关系。企业按照《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与王某解除劳动合同是有法律依据的,因此,对王某提出的要求不予同意。

仲裁裁决:劳动仲裁委员会查明,2007年7月王某大学毕业后进入该企业。企业与之订立了两年期劳动合同。同年12月初,王某因患慢性疾病一直病假在家。劳动仲裁委员会经审理后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王某医疗期已满,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企业另行安排的工作,所以企业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最后,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裁决,对王某所提出的撤消企业与其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恢复双方劳动关系,继续履行合同的请求不予支持。

实案实说:本案争议的焦点在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劳动者的医疗期已满,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工作的,用人单位是否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由此可见,王某即使合同期未满,但医疗期已满,既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工作的,企业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所以本案中,王某要求仲裁委员会撤消企业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恢复劳动关系,继续履行合同的请求缺乏依据。劳动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裁决,没有支持王某的仲裁请求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这里所谓“不能胜任工作”,是指不能按要求完成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任务或者同工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量。但用人单位不得故意提高定额标准,使劳动者无法完成。劳动者没有具备从事某项工作的能力,不能完成某一岗位的工作任务,这时用人单位可以对其进行职业培训,提高其职业技能,也可以把其调换到能够胜任的工作岗位上,这是用人单位负有的协助劳动者适应岗位的义务。如果单位尽了这些义务,劳动者仍然不能胜任工作,说明劳动者不具备在该单位的职业能力,单位可以在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的前提下,解除与该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不能随意调动劳动者工作岗位或提高工作强度,借口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

案例2:董某是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务员,跟公司签有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董某每个季度必须完成一定数额的销售任务,个人收入则主要是销售提成。尽管董某对保险推销工作满怀热情,不辞辛苦,但头一个季度下来,所签保险单寥寥无几,远远没有完成公司的销售定额。公司销售主管提醒董某说,若第二季度仍完不成任务,他就将面临被解聘的可能。为了保住工作,董某更加努力,甚至发动了所有的亲戚朋友,第二季度的销售业绩比头一季度有所提高,但比公司的定额还是差了不少,于是他担心的事情出现了:公司销售主管口头通知他说,鉴于他连续半年都不能完成公司的任务,公司认为他不能胜任保险销售工作,因此决定解除与他的劳动合同,请他在3天内办好离职手续。董某万般请求,希望公司能再给他一次机会,被拒绝后,董某又提出自己的劳动合同期限是1年,公司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公司销售主管以解除合同是因为董某自己不能胜任工作,且事先又提醒过他为由,拒绝了董某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要求,双方遂发生争议。

解答:根据《劳动法》第25条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严重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的,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以及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行使单方辞退员工的权利;劳动者不胜任工作的,医疗期满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用人单位在履行一定的程序后,可以提前30日书面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案例1中,单位解除董某的劳动合同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没有对董谋进行调岗或培训;二是解除合同

没有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进行通知;三是没有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本项规定是情势变更原则在劳动合同中的体现。这里的“客观情况”是指履行原劳动合同所必要的客观条件,因不可抗力或出现致使劳动合同全部或部分条款无法履行的其他情况,如自然条件、企业迁移、被兼并、企业资产转移等,使原劳动合同不能履行或不必要履行的情况。发生上述情况时,为了使劳动合同能够得到继续履行,必须根据变化后的客观情况,由双方当事人对合同进行变更的协商,直到达成一致意见,如果劳动者不同意变更劳动合同,原劳动合同所确立的劳动关系就没有存续的必要,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也只有解除劳动合同。

此外根据本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因劳动者的非过失性原因而解除合同的还应当给予劳动者相应的经济补偿。无论什么理由解聘,都要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补偿方法,按劳动者在该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对高端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有适当限制,最高标准是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补偿年限最多12年。

案例3:何某是某市造纸厂生产部门的一线员工,与该企业签订了5年的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受当地政府加大保护自然遗产规划的影响,该企业的生产部门不得不从A市迁移到B市,只有销售部门留在A市。企业征求何某的意见,希望何某到B市继续从事原有工作,而何某基于各种考虑希望留在A市。双方经协商最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于是,企业以“双方订立劳动合同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双方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为由,作出了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何某认为企业的决定侵害了自己的权益,遂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经审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支持了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裁决企业向何某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本案中,企业因政府规划而搬迁,属于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形。因此,企业与何某无法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一致意见,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篇2

关键词:工伤保险;第三人;先行支付;追偿

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并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4章共用11个条文(第三十三条至第四十三条)对工伤保险进行规范,构建了我国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设置了工伤保险今后立法的基本原则。

其中,第四十二条的内容是:“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这是《社会保险法》首次确定了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的原则,但是并没有详细说明应如何开展先行支付工作。为了配合《社会保险法》实施,2011年6月29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67次部务会审议通过了《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暂行办法》,并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共用18个条文细化了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的相关内容,使得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呈现相对明确性,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势必在实践中显现困境。

一、第三人范围的界定

法律意义上的“第三人”通常是指除了直接参与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之外的其他主体,该主体的行为往往对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消亡产生一定影响。在工伤保险法律关系中,“第三人”是指遭受工伤的劳动者及用人单位意外的其他主题,然而,除此之外,《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二条中并未进一步明确第三人覆盖范围,容易让人分辨不清的是用人单位的其他职工以及受害劳动者的近亲属这两类人是否属于“第三人”。

1.用人单位的其他职工是否属于“第三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第一款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通过上述规定可以看出,雇员致人损害,一般由用人单位承担责任,若将雇员划入第三人范围,则对雇员存在明显不公。但当雇员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时,雇员是否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现行法律并未规定,但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说,若此时不予追究,则是对雇员侵权行为的一种放任,不利于工伤职工的保护。

2.受害劳动者的近亲属是否属于“第三人”

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如果第三人在受害劳动者的上述近亲属范围,此时追偿应予以豁免。例如,丈夫在上班途中乘坐妻子驾驶的汽车在上班途中发生事故致害,经认定妻子对事故负全责。此时若允许工伤保险基金行使追偿权难免与社会道德相悖。

二、第三人不支付或第三人无法确定的认定

《社会保险法》和《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暂行办法》把“不支付”分为第三人不支付和用人单位不支付,对于用人单位不支付而言,《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暂行办法》第6条规定了用人单位不支付的四种情形,另外第7条还规定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催告程序,当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告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用人单位不支付的情况后,用人单位经过催告程序即可推定用人单位不支付,这样就确定了用人单位“不支付”的标准。然而关于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标准认定却比较难。本文认为,可以将第三人不支付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第三人主观不支付

所谓主观不支付,是指第三人有着不支付的意思表示,其可以通過作为的方式进行表现,也可以通过不作为的方式进行。当个人申请先行支付时要有充分确定的证据来证明这一拒绝支付的意思表示,当然某些国家机关的认定能够得到支持。

《工伤保险经办规程》第五章第七节对受理先行支付的申请和先行支付审核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涉及第三人责任申请先行支付的,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审核以下材料:①认定工伤决定书;②工伤职工或近亲属先行支付书面申请资料;③人民法院出具的民事判决书等材料;④对肇事逃逸、暴力伤害等无法确定第三人的,需提供公安机关出具的证明材料;⑤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供的第三人不予支付的证明材料;⑥省、自治区、直辖市经办机构规定的其他材料。

由此规定可以看出,人民法院是法定的认定机关,理由如下:①当事人双方的责任大小需要认定,此时某些机关或者机构具有相应的权力,但是双方有异议的仍然需要经过司法程序;②当除法院外的其他主体认定错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了先行支付后,责任如何承担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2.第三人客观不支付

所谓客观不支付,是指第三人支付不能,为第三人没有支付的能力。这种情况下,根据《工伤保险经办规程》的规定,仍然需要经过人民法院的认定。在这一情形下,如果社会保险基金进行了先行支付,必然面临追偿不能的情况,但是国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最终目的是使公民能够享受到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成果,从而能够享受社会福利,而且先行支付应当作为目前社会保险发展中的一个补充程序。

3.无法确定第三人

所谓第三人无法确定,并不是说第三人不存在,而是有第三人的存在,只是不能确定身份。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想要获得第三人责任范围内的赔偿是很难的,因此社会保险基金进行先行支付有其必要性的存在。但是实践中,个人想要证明这一事实的存在是比较困难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此种情况能否作为第三人无法确定来认定,需要由公安机关根据具体情况来做出判断,并出具证明材料。如果立法并未有特殊的责任承担规定,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建议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情况来进行认定,并对先行支付的范围进行限定。

最后,在用人单位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情况下,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做出先行支付前有一个3个工作日内向用人单位发出书面催告通知的程序,这样即使职工无法出具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书面证明,通过这一催告程序,也可以作出“用人单位拒绝支付”的认定,然而,立法并未对第三人不支付规定一个催告的程序,而是要求个人告知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情况,但是实践中仅仅告知往往无法得到经办机构的支持,因为告知的效力难以认定,使得经办人员对这一告知的真实性产生担忧,从而导致责任不明晰,基金安全受到威胁。

三、先行支付追偿权

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追偿权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个人的申请,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或者工伤保险基金对个人进行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针对第三人或者用人单位不履行相应义务所享有的一种追索相关费用的权利。追偿制度是保障工伤保险基金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基金先行支付的后续程序。

工伤保险先行支付后追偿的程序如下:工伤保险支付科建立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台账,通知稽核部门追偿,稽核部门采取如下程序处理:(一)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二)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批准,书面通知其开户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划拨工伤保险费;(三)用人单位账户余额不足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可要求该用人单位提供担保,签订延期缴费协议;(四)用人单位仍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且未提供担保的,可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财产以抵缴工伤保险费。(五)第三人逾期不偿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六)个人隐瞒已经从第三人或者用人单位处获得医疗费用、工伤医疗费用或者工伤保险待遇,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并获得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在实际情况中,有以下三种第三人原因导致的先行支付后追偿的情形。

1.第三人原因导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受害劳动者所属单位依法缴纳工伤保险

第三人原因导致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的情况下,按照社会保险的相关理论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立法性规定来看,第三人应当负担的医疗费用,属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的范围。因此,对于这部分费用的先支付并非固有的义务性支付,属于一种立法规定的行为。于是当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时,立法规定个人可以把向第三人请求负担医疗费用的权利转移给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从而获得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先行支付。此种情况下,追偿权的性质类似于商业保险下的代位求偿权,是一种民事权利,属于债权请求权,追偿的法律救济唯一手段是民事诉讼。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追偿权的行使并不代表个人不能向第三人主张权利,第三人除了医疗费用还要承担其他的损失,而医疗费用如果第三人支付给了个人,其还需要退还。

2.第三人原因导致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受害劳动者所属单位依法缴纳工伤保险

正常情况下工伤保险基金应当履行“无因性原则”,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此时的支付不问产生工伤的原因,因为发生伤害后工伤认定的程序已经对相关的情形进行了审查,只要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工伤保险基金应当无条件支付。但是为了能够及时保证职工发生工伤得到治疗,在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者第三人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工伤保险基金可以先行支付。先行支付后立法为了避免第三人获得不当得利,于是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向第三人行使追偿权。在此种情况下,工伤保险支付与民事侵权赔偿产生了冲突,这也是目前社会保险领域一个重要的争议问题,涉及到处理两者的多种模式。

从《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暂行办法》的规定来看,立法首先排除了兼得模式和免除模式,另外由于职工首先需要向第三人主张支付,然后才向工伤保险基金申请先行支付,所以也不能作为选择模式对待,因此补充模式应当属于立法的倾向,而且这种补充模式仅仅限定为工伤医疗费用,不是所有的工伤保险待遇。对于其他的工伤保险待遇,工伤保险基金仍要正常支付,职工仍可以向第三人主张其他损失,这时可能产生部分兼得情况发生,因此从整体来看,这里属于补充模式和兼得模式的混合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追偿权可以认为是职工债权请求权的转移,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追偿权的性质类似。

3.第三人原因导致先行支付,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

在这种情况下,工伤保险法律关系并未发生,职工和工伤保险基金之间并无权利义务的产生。于是由于第三人的原因发生工伤,且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的情况下,或者无第三人情况下所发生的工伤,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都應当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如果用人单位不支付,职工才能申请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因此,在此情形下,先行支付属于垫付性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基金不是真正的责任主体,先行支付是针对用人单位与第三人两个责任主体而言的,用人单位和第三人承担“按份”责任,基金先行支付后应当向未参保用人单位和第三人追偿。但基于对工伤职工权益的保护,工伤保险基金对第三人追偿范围应当限于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重合的财产赔偿项目,基金支付的其他保险待遇应向未参保的用人单位追偿,实现未参保用人单位与第三人的责任分摊。

四、结语

先行支付资金的来源是工伤保险基金,这意味着基金除了支付正常的工伤医疗费用和待遇外,还需承担没有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用人单位职工的工伤医疗费和相关待遇。这种做法本身违反了工伤保险基金“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基本原则。基金安全运行应具备两个条件:首先,先行支付的数额很小,且仅为暂时性的,不会对储备金产生影响;其次,先行支付的资金会得到有效追偿。社会保险机构最终能从第三人手中追偿回多少费用,支出与收入之间能否达到平衡,实在值得人担忧。追偿虽然是社保经办机构职责所在,但并没有相应的权限。社保经办机构在基金先行支付后能否从第三人手中追偿回基金,这个问题是经办机构必须面对的。

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对于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大意义,体现国家对工伤劳动者的权利保护,旨在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健康,维持劳动者的基本生活。

参考文献:

[1]马新福.《法理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四版.

[2]崔卓兰,谢玲丽.《保障基本民生法律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一版.

[3]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编,《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新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

[4]邹世允,尚洪剑.《第三人引起的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的立法完善》,研究探讨,2013(11):18-21.

[5]郑丽英,王建民、朱永阔.《工伤保险先行支付流程和管理办法的探讨》,天津社会保险,第49期:10-11.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篇3

《门外谈诗》之第四十二:写诗要用“诗家语”(十六)

写诗要用“诗家语”

---第十六讲:鉴赏诗词,找准门道(下)

[续前] 第四节

写景抒情诗的鉴赏

《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一、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这里所说的“形象的特征和寓意”就是我在上文中所说的把握诗词之“意象”,其含义基本相同。古典诗词描写的“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读者的想象,所以能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举例来说,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诗中的“枫叶”、“荻花”、“秋”这三个“意象”不仅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白居易忧伤的情绪。

二、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这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情景交融的手法有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

三、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写景诗,其字里行间所透出的思想情感还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那些表面上看是“纯粹”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等都有一定的了解,也就是所说的“知人论世”,才有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中所表现出的情感,这里就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所以,分析、鉴赏古典抒情诗词时,一定要认真判断作者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深文周纳、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四、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一定要掌握其抒情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关于写作技巧方面,请注意以下几点:

1、留意诗人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比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比如:绘形、绘声、绘色,等等。举例来说:“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比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除此之外,还有比兴手法的运用,等等。

关于语言运用方面,已经讲过这里不再重复。这里要强调的是:读者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第五节

咏物言志诗的鉴赏

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的事物的赞赏,来表达诗人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抱负的。鉴赏咏物言志诗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

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追求贴切逼真,但如果仅仅是客观的描摹,满足于形似,那也不是一首好的咏物诗。也就是说,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比如李商隐《蝉》,诗曰: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蝉喻作者自己。前四句写蝉的艰难处境:由于自命高洁,总是食不果腹;虽然竭尽全力地叫,也是白费精神,得不到同情。这实际是在说说诗人自己。后四句则直抒胸臆。颈联中的“薄宦梗犹泛”句,是说自己官位低微,行踪漂泊不定,无所归依;“故园芜已平”句,是说田园都荒芜了,还做这个官干什么呢?透出要辞官归隐的心意。尾联“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两句,把自己的命运和蝉联系起来,从蝉的叫声得到警示,醒悟到自己和蝉一样清苦。作者李商隐是怀着崇敬和同情的心情写蝉的,用蝉来警戒自己,要像蝉那样保持清高和廉洁,即使政治环境恶劣,也要永远不变初衷。

二、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闲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为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观察角度的不同,即使写同一事物,他们也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当然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含有诗人明确意识的寄托。但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诗人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解,或隐含生活的道理。这就是我们在读解时要细加领悟的。例如,李贺《南国十三首》,诗曰: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

李贺的这首咏物诗,这是诗人辞官回乡居住在昌谷家中所作。诗中第一、二句是写新花开,三、四句则写暮春花落,通篇把花人格化。花开时像越女那双水灵灵的眼神和那副白里透红的漂亮的脸蛋,美不胜收;可惜是好景不长,一到日暮(暮春)百花凋零,落红满径。“可怜”一词,乃作者惜花伤春之情,也是诗人自伤自悼之词。末句则用拟人的手法写落花身不由已的时候的状态。从表面上看,“嫁与东风”是自愿的,这从“不用媒”三字上证明了这一点。其实,娇花又何尝愿意离开枝头呢?“嫁与东风”虽然说“不用媒”,但实际上是娇花“不自主”所造成的事情。花盛开时未嫁,而花凋零时始嫁,则培增惆怅。李商隐的这首咏物诗,笼罩着的全是一种悲剧的气氛,诗人从欣喜的情调来写它。这似乎反常,却又合乎诗中旨趣之道。联系李商隐当时的处境,诗人才不过二十多岁,正当风华正茂,却不被当局所用,怀才不遇;自生自灭,不胜悲凄。细味此情,便知诗人写此诗的良苦用心。

三、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或拟人,或比喻,或正面描写,或侧面烘托,等等。关于上述技巧,前面我已讲过这里不再重复,提醒大家注意的是:

1、必须弄清史实。对于咏物诗中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些文化历史知识。在阅读一首诗时,一定要读好注解,这是读懂咏物诗的一把“钥匙”。

2、体会作者意图。咏物诗是后代诗人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这一定有其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举例来说,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被贬黄洲后,在当地一处叫赤鼻矶的地方(传闻就是当年三国时的赤壁古战场)去凭吊,这赤鼻矶可以说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再比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诗人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的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如今的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就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由于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诗人报国无门,则是辛弃疾所引发诗情的“现实原因”。

3、领悟诗人感情。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如下这几种情况:

其一,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例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弟子多俊才,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王安石却感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其二,是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搏击社会现实。上面提到的中学语文课本里两首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前者是感慨个人遭遇,后者是搏击社会现实,就是例证。

其三,是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比如李商隐的《贾生》就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杰作。

4、分析写法技巧。在构思上,怀古咏史诗可以说是百花齐放: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的《七律 王昭君》:“六奇已出陈平计,王饵曾闻贾谊言。敢借妄自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这是对汉元帝的统治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在章法上,或作正对比,或侧面烘托,等等。这里就不再详述。

第六节

即事感怀诗的鉴赏

古人诗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鉴赏即时感怀诗要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弄清诗人感慨的事由。

前面说过,即事感怀诗用往往因一点事由而发感慨,所以鉴赏这类作品,必须了解诗人感慨的事由。例如,同是怀乡思亲:杜甫的《月夜》是在战乱离散、月夜冷清的情景中思念妻子;李煜的《浪淘沙令》是在国破身囚、欢梦醒来的景况中痛悼故国。朱弁的《春阴》是在被拘塞北、春寒阴冷的环境中盼望返乡。由此引发的感慨事由是不一样的,造成诗人所抒发的感情以及所采用笔法也不一样。

二、赏析“事”与“怀”的结合。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诗人的故园情思是由一曲《折杨柳》引发的,先写笛声满城飞扬,再写故园之思深浓,“事”与“怀”结合十分紧密、自然熨帖。

三、体味诗人所抒之“怀”的深挚感人。

这这类诗词中,特别思乡、念亲、怀友、离别之佳作,其情必感人至深,绝不矫情造作。例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第七节 边塞诗征战诗的鉴赏

鉴赏边塞诗和征战诗,一定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边塞征和征战诗最能体现国运的兴衰。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其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比如:“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盛唐时的边塞征和征战诗,即使是描写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比如诗人陈陶的“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或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或为归家无望的哀痛,如“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但是,不管什么时期的边塞诗都回旋着爱国的“主旋律”,这是长期以来深受人们喜爱的主要原因。

二、注意区别各自的思想内容感情特点。

在边塞和征战的大题材下,边塞诗和征战诗的思想内容异彩纷呈: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有报效祖国的激情;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对帝王开边的不满和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等等。因此,我们在鉴赏边塞诗和征战时一定要注意仔细区别。

三、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

边塞诗的艺术风格也是异彩纷呈的。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能准确地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不同诗人的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遇,反映在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举例来说,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题目作《闺怨》,是有“怨”必有“愁”的。这首诗的开头却出其不意地从题意的“反面”入手,独劈蹊径,以退为进的采用“反说”起笔,说这位与丈夫阔别、独处深闺的少妇,似乎已经习惯了躲在这与世隔绝的封闭式小圈子里,由于精神麻痹、已“不知愁”了。当她“春日凝妆上翠楼”之后,“忽见陌上杨柳色”,明显地感到了良辰美景的巨大诱惑力,触景生情,油然而生出青春难再、红颜易年的闺怨之情,这就是:悔不该让夫从军以求功名,却辜负了这番良辰美景。这首诗中的一个“悔”字道出了这位少妇的“闺怨”浓愁。先说春色撩拔得少妇春心荡漾而“不知愁”,以乐景起笔,反衬出愁怨,以反起强化题旨,使得行文波澜起伏,跌宕生姿,更令醒目。总之,这首诗不说别而别情自露,不言愁而愁绪倍增,表现了诗人王昌龄其高超的艺术手法。

以上七节,分类介绍了对我国传统诗词如何进行鉴赏的注意事项和方法技巧。挂一漏三,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对于喜爱学习古体诗词的人来说,如何才能够取得欣赏、分析传统诗词的手段呢?这里分作四个方面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第一,要养成“读”的习惯。我国长期民间都有要求小孩子读书、背书的传统,这是很有道理的,特别是对于古典诗词。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是因为诗和乐本来合在一起,到后来诗词和乐脱离,但却吸取了音乐的因素,构成诗词的音节,也就是诗词有别于散文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白话诗,虽不能吟,但也要求“诵”得谐和。我们如果能养成诵读的习惯,不仅是能从音节的高下抑扬中感到作品的谐和,而且,在这个基础上,也必然会对诗词所表达的内容体会得更深刻一些。我们常用“声情并茂”来称赞某些篇章,可见声和情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理解上也就可以相互促进。有了这种体会,就不难对诗词所特有的美妙境界逐步深入地去欣赏了。

第二,是要养成“思”的习惯。好学总是和深思连结在一起的,如果没有深思的训练,就不容易发现问题,更谈不上解决问题了。诗词用的是最精炼的语言,表现手法又变化多端,读者也就更需要认真去思考。一个初学旧体诗词的人又怎样去思考呢?思考总是脱离不开原有的知识基础的。困难自然会有,但只要有利于对作品的理解而又联系得上的诸如对白话诗、对文艺理论的欣赏与体会等等的经验,都可以起到相应的作用。例如杜甫的《月夜》前四句:“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白话没有多大区别,但却包含着许多层次。诗人不直接写相思之苦,只用看月来指出,这是第一层;不写自己看月思妻,而说妻子看月思他,这是第二层;写“小儿女”似乎是和上文的“独看”有矛盾;但“小儿女”是“未解忆长安”的,更容易引起妻的伤感,也就进一步写出了“独看”的痛苦,这是第三层。这些情况,只要细心分析都不难理解,而一经分析出来,也就培养了自己的欣赏诗词的能力。又如南宋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一词中的结句说:“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似乎只是从英雄美人的习惯用法来为自己吹嘘;如果真是这样,辛弃疾也就算不上杰出的爱国词人了!我们再联系本词的上片“把吴钩(吴钩指宝剑)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结语对照来看,说明他在北望中原所引起的收复失地的报国壮志,竟没有一个人能理解和同情。于是他的一把英雄之泪,才不得不唤取红巾翠袖也就是侍女来揩拭了。我们知道:侍女在封建时代的地位是最低下的,但她们还能有一颗爱国心,所以能够了解诗人;相形之下,那些醉生梦死的满朝文武,就一钱不值了!分析到这里,再结合这首词的语气和音节来体会,那种声情并茂、沉郁豪放的风格也就跃然纸上了。这种分析虽然比较复杂,但也是细加体会便可以领悟出来的。可惜的是普通的注释本多不指出这一点,这就等于埋没了诗词的这个主要优点。于此可见,好学深思真要实行起来,是不那么容易做到的,是需要努力去推求的。

第三,是要选择好的或较好的注释本。一般来说,凡是选本中入选的作品,都是经过长时期淘汰而留下来的好篇章,读者只要更多地注意到时代的要求,加以去取,总是有益而差距不大的。至于注释本的好坏,却大有高下之分,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近年来出版了大量的诗词注释本,这对于满足读者的需要来说,应该是大有好处的。但由于编选者的水平良莠不齐,有不少“新版”的选本只是辗转互抄,改头换面;编选者所依据的注释可能是错误的,以讹传讹;就连原来不错的选本,由于编者的改头换面,往往就会出现一些差错;至于原注释中没能解决的问题,就更谈不上有新的补充了。因此,当前出版界的“乱象”已经给读者带来的不良影响,是应该给以充分估计的。要杜绝或减少这种“乱象”的发生,当然主要应由出版机构认真考虑。但是,我们这些喜爱传统诗词的人,在采用注释本时就有必要注意选择。挑选的办法,一是依据报章杂志的评价和介绍去选购,二是请教专业水平较高的师友。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逐步培养自己的选择能力。

第四,对诗词的一般格律要有大体上的掌握。所谓大体上的掌握,指的是对平仄、用韵以及对仗和句法等最基本的知识,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理解,而随着学习上的不断接触,自然会逐渐熟练起来。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只要买本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花几天工夫去阅读,然后在读诗词作品时对照着来印证,日子久了也就自然熟练。这个功夫不是白花的,对理解和欣赏旧体诗词都有许多方便。只有到这个时候,你才会觉得诗词格律对于旧体诗词来说,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根据汉字的特点来适应旧体诗词的需要,经过长期酝酿发展而逐渐形成起来的。因此,它一经形成,便带有很大的普遍性,为一般旧体诗词的作者所乐于应用和遵守。当然,在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诗词格律的基础上,是允许作家进行一些创造性的突破,这有杜甫、苏轼、辛弃疾、陆游等人的名篇可以作为印证。这说明旧体诗词的格律是有一定弹性的,但这种弹性必须有充分理由,并且只有熟练运用格律的诗词大家才能做到。换言之,不可以“创造性的突破”作为破坏传统诗词格律之借口。

《写诗要用“诗家语”---第十六讲:鉴赏诗词,找准门道(下)》是本学期的最后一讲。编写这篇讲稿,时值寒冬腊月;宣讲此讲时节,已是酷暑盛夏。

六月中旬,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说到“高考”,大家一定还记得:我国高考从1996年开始,语文试卷中关于古诗歌鉴赏方面的试题越来越不可忽缺,所占的分量也越来越大。语文全国卷自1996年后,基本上考两道选择题,一道分析理解题,一道分析鉴赏题。从2002年开起,语文全国卷则一步步调整试题比例,逐步加大“主观题”的分量,给考生赋予更大的发挥空间。试卷中关于“古诗词分析鉴赏试题”,明确要求考生“能从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表达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鉴赏文学作品。”(见《考试手册》)。

古诗词分析鉴赏试题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简答题”。分析鉴赏****诗(词)的思想内容、思想情感。回答这首诗****联描写了(景、人、事、物),创设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理想、志趣),等等。

2、鉴赏诗词名句。分析鉴赏******名句,内容包括:①名句的内容解释,为下文分析做准备。②概括该句语言风格、炼字方面的特点或表达技巧。③扣住重点词语分析,回答题中的问题。④联系诗人经历,点出句中隐藏的情感。

3、鉴赏艺术特点。鉴赏这首诗(词)的艺术特色,内容包括:①分点概括艺术特点(语言风格、炼字技巧、表现手法)。②点后例证。引用诗中的原句(词)说明其艺术特点。③说明运用这些艺术手法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等等。

下面这道高考语文分析鉴赏题,我的“拟作”不知道能给打多少分?聊博一笑。

试题《蜀相》(唐·杜甫)

分析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

[试题拟作]本诗颔联描写诗人杜甫进入武侯祠所见之景。意思是:阶前的草一片碧绿,可它为谁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

景中寓情。面对着眼前的春意和春声,诗人看到的是“自”、“空”,将自己的主观感受融入客观之景。从“自”和“空”我们看出祠中的凄凉、冷落的气氛。

诗人借古抒怀。武侯祠如此冷落凄凉,不能不为之叹惋。联系自身,抒发了自己为国家空有一腔热诚却壮志难酬的感情。

多年来,我国高考之所以加大“主观题”的分量,被赋予考生以更大的发挥空间,目的是测试考生能否从诗歌的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鉴别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从小就培养孩子爱好和欣赏我国的古典诗词的能力,人人都能成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的“文化传人”。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篇4

第四十二章面向战略变革的组织架构重组研究以联想

集团为例

418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 第四十二章

面向战略变革的组织架构重组研究 —以联想集团为例

近来,包括雅虎、戴尔和联想在内的多家跨国公司,都进行较大幅度的组织架构重

组。这就引发我们的思考:跨国公司为什么要进行组织架构重组?组织架构重组的目标模

式是什么?应该如何进行组织架构变革?在这些问题上,保持战略与组织之间的匹配性,是学术界和实践界所秉持的重要原则。早在1980年,Lenz的实证研究表明,环境、战略

和结构之间匹配性,有助于提高公司业绩。JenningsandSeaman(1994)的实证研究也得

出了同样结论,并发现采取“激进战略一有机组织”或“防御战略一机械组织”的企业

因具有良好的战略与结构的匹配性而具有良好的经营业绩。ArgyresandSilverman(2004)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公司的研发战略与其组织结构之间的匹配性,有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助于提高公司业绩。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不仅要追求全球效率和快速反应,而更是应该提升创新能力,需

要具有全球资源的整合能力。因此,基于战略与结构的匹配性原则,有必要考察企业如何

面向战略变革进行组织架构重组,以适应新时期的经营环境压力和战略变革诉求。、联想集团组织架构变革 的实践回顾

联想集团早在2005年2月4日,就宣布对其全球组织架构进行调整,以适应其并购

IBMPC业务后的全球业务整合这一战略需要。从2004年12月8日并购IBMPC业务开

始,联想集团经历了三次重大的组织架构重组,包括整合IBMPC业务初期时的组织架构重

组、整合IBMPC业务完成时的组织架构重组以及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组织架构重组。

1.整合IBMPC业务初期时的组织架构重组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宣布并购IBMPC业务,其目的正像联想集团前CEO兼

董事StePhenWard所言,是希望充分利用联想和IBM个人电脑事业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部在客户群和地域等

方面的互补优势,在产品、研发、供应链和采购等领域实现整合。为了实现这一战略诉第四十二章面向战略变革的组织架构重组研究41夕

求,联想集团于2005年2月4日宣布对其组织架构进行重组,主要特征如下:第一,业

务运营方面。新联想设立了联想国际和联想中国两大独立运营中心,联想中国的定位是

“中国业务运营中心、全球研发管理中心和全球采购供应中心”,联想国际作为销售平台 的色彩更浓一些。第二,研发整合方面。在顾及到“保持稳定”的考虑下,原联想和

IBMPC业务部门只是在后台的一些资源上进行有限度的整合,曾作为IBM笔记本电脑

ThinkPad研发中心的日本大和实验室,开始为联想设计和研发笔记本。第三,人事变动方

面。柳传志隐退,原联想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担任新联想的董事局主席,原IBM 的高级副总裁、个人系统事业部总经理StePhenWard担任CEo。可以看出,联想集团和IBM公司在技术能力、商业模式、业务流程、文化理念和管

理模式上存在诸多差异,为了满足并购初期稳定战略的需要,采取“联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想中国”和“联

想国际”分而治之的组织架构,有其客观必要性。这种组织架构体现了联想集团对“平

稳过渡”和“快速反应”的战略诉求的足够重视。但是,这种组织架构没能真正实现

“全球效率”和“创新发展”的战略诉求,与跨国公司的高级组织架构—全球卓越中心网络架构—还存在较大差距,还没有真正形成对全球资源的有机整合。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步扩大,联想集团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国市场对联想集团全球战略运作的重要性,改变这

种分而治之的组织架构,真正实现全球业务整合,实现并购后的资源整合效益。2.整合IBMPC业务完成时的组织架构重组

2005年9月30日,联想集团在新联想全球整合媒体沟通会上,正式宣布收购IBMPC 业务已经实现全球融合,并且当天宣布了全新的组织架构。该时期的组织架构重组是为了

满足全球业务整合后的战略需要,主要表现在全球产品集团、供应链系统、区域总部和研

发中心等四个方面。第一,成立全球产品集团。为了延续ThinkPad和联想在业界领先的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创新能力,新联想将全球的产品和产品营销业务整合为一个新的全球产品集团。第二,成

立全球供应链系统。为了提高运营效率,新联想把供应链的各环节合并成一个新的全球供

应链系统。第三,设立新的区域总部。为了提高对当地顾客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新联想

将区域总部由三个扩展到五个,区域总部将主要负责该地区的产品销售和客户服务。联想

过去在美国和EMEA(欧洲、中东和非洲)这两个区域总部的组织架构将保持不变。联

想在亚太的区域总部主要负责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东

盟等主要市场。将中国的Think品牌和联想品牌的业务合并为一体,成立联想中国区—全球第四个区域总部,并从2006年1月1日开始设立印度区域总部。第四,整合研发中

心。联想宣布把设在中国北京、日本大和以及美国北卡罗州罗利的研发中心整合到一起。

可以看出,适应全球业务整合后的战略需要,此次组织架构重组的目标模式是地区分

部和业务整合的整合体。从业务整合来看,联想集团成立了全球产品集团和全球供应链系

统,分别整合了价值链的前端和后端工作。成立全球产品集团和全球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供应链系统,有利于

提高全球效率和改善成本结构,整合后的全球产品和供应链的新组织架构将在驱动创新、加强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研发中心的整合,有助于发挥集团总部

对全球研发资源的配置能力。从地区分部来看,联想集团地区总部从原先的三大区域市场420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

扩展成为五大区域市场,试图提高市场反应的能力。但是,这种地区分部的组织架构,难

以适应全球业务的整合需要,难以发挥不同区域市场的协同效应。3.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组织架构重组

2009年3月25日,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联想集团宣布新一轮的组织架构

重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以市场成熟度为标尺,成立了两个新的业务集团,一

个为成熟市场集团,专注于成熟市场客户;另一个为新兴市场集团,专注于新兴市场客

户。业务集团侧重产品前端的销售推广。第二,联想集团按照产品结构成立新的Think产

品集团及Idea产品集团。新的Think产品集团主要专注于关系型业务以及高端的交易型中

小企业市场。新的Idea产品集团专注于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的主流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消费者,以及交易型

中小企业商用客户。产品集团侧重后端的研发设计。联想集团组织架构重组背后,是联想

集团战略诉求的变化,亦即同时实现全球效率、快速反应和创新发展。联想集团多次在新

闻媒体会上表示,联想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想做IT领域的创新领头羊。杨元庆曾经表示: “我们可以说是PC领域里面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拥有业界最好的创新技术产品,我们

要充分利用创新来作为我们业务的强大推动力。”虽然是否真的是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应该由市场来作出公正的评价,但是这也表明了联想集团对创新能力的重视。杨元庆还介

绍了联想的四方面创新:一是继续保持产品的作业和高品质,二是打造创意时尚的idea产

品,三是以新的创新想法来孵化新的业务,四是保持创新的高效和客户的导向。

联想集团放弃了地区导向的组织架构,转向根据市场成熟度来划分全球市场,按照品

牌来划分产品部门。这种按照客户需求划分组织架构,已不止为联想集团一家所采纳。

2009年l月4日,戴尔公司也宣布将组织架构由地域划分向客户划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调整,分为消费事

业部、公共事业部、大企业事业部、中小企业事业部。这种新的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组织

架构,有利于联想集团根据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的不同特性,塑造不同的商业运行模式,从而提高在不同市场中的全球效率和快速反应,以及引领不同市场的创新发展方向。这种

组织架构,有利于联想集团打造更快、更顺畅的组织,以迅速适应市场,锁定强劲增长机

会,同时更有效地将资源集中到核心业务上,从而实现全球效率、快速反应和创新发展的

战略诉求。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两大产品集团和两大市场类型存在着交互现象,特

别是成熟市场中的主流消费者,他们将隶属于成熟市场体系,但却属于IDEA产品集团业

务范畴,因而容易出现全球矩阵的弊端。因此,联想集团如何在此基础上,将其区域子公

司打造成全球卓越中心,以充分实现全球效率、快速反应和创新发展的战略诉求,将是公 司未来组织架构重组的重点。

总之,联想集团组织架构重组这一典型案例,反映的是企业如何面向战略变革进行组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织架构重组,以满足不同环境下的战略诉求。联想集团在并购IBMPC业务的实践中,根

据不同时期战略诉求的不同,进行了三次组织架构重组,较好地适应了战略变革的需要。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面对动态环

境的压力,企业的战略范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从纯粹竞争转向网络合作。在这种战略诉

求下,构建全球卓越中心网络已成为企业组织架构的变革趋势。因此,联想集团还需面向第四十二章面向战略变革的组织架构重组研究421 战略变革进行持续的组织架构重组。以下将对组织架构重组进行理论评析,以使企业更加

清晰地认识到战略变革的诉求,明确组织架构重组的趋势。、面向战略变革的组织 架构重组的理论评析

保持战略与组织之间的匹配性,是组织架构重组的重要原则。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

业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决定了企业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战略变革。在这种情

况下,企业需要根据战略变革需要,进行相应的组织架构重组,以提高战略与结构的匹配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性。在跨国公司组织架构演进历程中,曾经出现了SW一ISSM模型和I一R模型两个经典模

型,它们在跨国公司组织架构演进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经

济全球化的渗透,跨国公司的战略范式发生重大转型,从纯粹竞争转向网络合作,并且日

益重视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这就要求跨国公司进行相应的组织架构重组,以适 应战略变革需要。1.SW一ISSM模型及其评析

StopfordandWell(1972)提出的企业国际结构阶段模型(InternationalStrueturalSta-gesMedel,简称为SW一ISSM模型),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共识。SW一ISSM模型是在对美

国最大的187家跨国公司进行研究而得出来的。它根据海外产品多样性和海外销售额比重

两个维度,分析了跨国公司全球扩张进程中面临的战略和管理的复杂性,提出了四种典型 的组织架构形式,分别是国际分部、地区分部、产品分部和全球矩阵。根据他们的研究观

点,跨国公司在海外扩张早期,会采取国际分部的组织架构;随着跨国公司海外扩张程度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的提高,其组织架构会转向地区分部或产品分部;当海外产品多样性和海外销售额比重都

很高时,跨国公司将会采取全球矩阵的组织架构。

从理论上看,全球矩阵制是一种有效的组织架构形式。在这种组织架构形式中,一线

管理者同时向地区部门和产品部门的直接上级汇报业务情况,有助于跨国公司实现全球效

率和资源共享的战略诉求;多渠道沟通和控制的管理机制,也有助于培养管理者具备多种

管理视野,并提升组织适应当地环境的柔性。然而,跨国公司经营实践表明,全球矩阵制

却常常带来诸多麻烦。例如,道·化学公司(DowChemical)作为全球矩阵的领先采用

者,后来不得不重新回到其传统的组织架构形式,对其地区分部管理层的责任权限进行了

明确界定。花旗银行(Citibank)曾经也是采用全球矩阵的榜样,后来也不得不放弃这种

组织架构形式。全球矩阵的重要问题在于其双向报告渠道造成了信息阻塞,权力重叠造成

了地盘争夺和责任缺失。由于语言、文化和地域的差异,管理者很难解决因采用全球矩阵

而引发的部门冲突。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快速的环境变化和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

得创新与发展已成为企业战略变革的焦点问题之一。这就迫切要求企业打破SW一IsSM模422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

型的束缚,创建能够同时满足全球效率、快速反应和创新发展的组织架构,以适应战略变 革的需要。

2.1一R模型及其评析

I一R(Integration一Responsiveness)模型最早是由prahalad(1975)提出来的,得到

Ba扭ettandGhoshal(1989)等学者的运用与发展,对于跨国公司组织架构设计的影响持

续到现在。根据Prahalad。ndDoz(1987)的研究观点,跨国管理需要关注全球整合压力

和当地反应压力两个维度。全球整合压力包括国际顾客重要性、国际竞争者、投资密集

度、技术密集度和成本削减压力等;当地反应压力包括顾客需求差异、分销渠道差异和替

代品可获得性,以及适应市场结构和东道国政府需求的压力等。I一R模型的分析视角是独特的,根据该分析模型,跨国公司可以采取协调型、分散

型、中心型和矩阵型的组织架构形式。协调型组织架构将海外子公司视为母公司国内业务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的海外衍生,因此有着严格的、正式的控制体系,知识是从母公司流向海外子公司的。分

散型组织架构将海外子公司视为独立的国别运营中心,母公司通过松散的人事控制和资金

管理来实现对海外子公司的控制。中心型组织架构将海外子公司视为全球市场的配送管

道,通过中心化决策制定对外子公司进行严格的战略控制。基于I一R模型而提出的四种

组织架构类型,尚且适应静态的、稳定的和成熟的市场环境。但是I一R模型没有考虑到

网络环境下企业的战略转型对组织架构变革的影响。快速的环境变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跨国公司具备高度的创新能力,具备整合全球资源的网络,跨国公司组织架构应该体 现和适应这种战略诉求。3.构建全球卓越中心网络架构

根据以上的分析,无论是SW一ISSM模型还是I一R模型,都难以满足动态环境下企

业对于全球效率、快速反应和创新发展的战略诉求。为此,跨国公司需要根据战略变革需

要,进行相应的组织架构重组,积极构建全球卓越中心网络,以取代SW一ISSM模型和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I一R模型下的组织架构模式。全球卓越中心网络是企业适应网络环境下企业间合作竞争战

略的一种组织架构形式,具有更加灵活、精简和有机的特点,能够有助于满足企业对于全

球效率、快速反应和创新发展的战略诉求。

网络环境下,企业追求的不再是企业间纯粹的竞争关系和交易关系以及企业内纯粹的

科层关系,而是追求企业间的合作竞争和网络关系,强调通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的有

机配置来提升企业竞争力。MartinezandJarill。(1989)对跨国公司合作机制进行了分析,发现合作是跨国公司协调子公司发展的重要机制。Jarili。andMartinez(1990)提出了活跃

型子公司概念,这种子公司具有全球整合和当地响应特征。RothandMO币son(1992)提

出了分散化集权概念,即全球化战略需要总部给予子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管理某特定产品的

权限,并对各子公司活动进行协调,以实现资源的全球整合与配置。Malnight(1996)研

究了跨国公司从分权模式向网络模式的演化,认为随着产业全球化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

配置资源是跨国公司的演变趋势。AlaviandLeidner(2001)研究也说明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资源整合的重

要性。TallmanandFladmore一Lindquist(2002)研究T基于能力的全球化战略,发现多数第四+二章面向战略变革的组织架构重组研究423 产业的企业都在搭建全球资源整合网络。网络范式将跨国公司子公司视为跨国公司全球价

值网络的节点,它不仅强调子公司资源能力的重要性,而且更加强调子公司与其他子公司

之间以及子公司与总部之间的资源协同的重要性。它强调在全球范围内对跨国公司关系资

源进行有机整合,通过联盟、合作与外包等方式与其他企业建立网络关系,充分发挥企业

间的资源协同效应,以提升企业的运作柔性和竞争优势。因此,跨国公司应该积极打造精

简的、灵敏的和有机的全球卓越中心网络体系,以实现全球效率、快速反应和创新发展的 战略诉求。

(l)从结构上来讲,跨国公司需要发展成为由多个全球卓越中心组成的网络寡头企

业。网络寡头企业的关键特征在于,其寡头地位的获取和保持需要以其所掌控的企业间网

络平台作为支撑,而不是仅仅依赖于自身的卓越能力。它需要突破纯粹竞争的思维范式,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寻求与平台内其他企业之间构建合作竞争关系,在提升企业间网络平台整体竞争力的同

时,提升其在该网络中的核心地位,从而提高对更大范围资源的支配能力。跨国公司不仅

需要搭建内部网络平台,而且需要搭建以其为核心的外部网络平台,从而提高体系的竞争

优势。从企业经营实践来看,无论是汽车制造业、PC制造业还是飞机制造业,构建网络

寡头企业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网络寡头企业应该成为中国跨国公司融入全球经济最为 有效的组织架构形式。

(2)从机制上来讲,跨国公司需要培育灵敏的市场反应机制和投资权限平衡机制。

近年来,动荡多变的国际竞争环境要求跨国公司能够敏锐察觉环境变化并对此做出快速反

应。从市场需求来看,顾客导向的市场诉求进一步得到加强,顾客需求出现如下几个特

征。首先,全球价格和服务水平趋向同一性,这就要求跨国公司能够基于全球一盘棋来销

售商品。其次,顾客价值主张从购买产品转向购买解决方案,希望能够从购买方案中取得

增值服务。这就要求跨国公司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整合前后向服务,IBM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全球服务中心就是

典型例子,它能够向顾客提供IBM产品、咨询服务以及其他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捆绑产品。

最后,从投资权限平衡机制来看,由于各大子公司,特别是海外子公司,是相对独立的利

益体,海外子公司争夺投资权限和盲目投资行为,时有发生。例如,金融海啸使全球广告

业竞争愈加激烈,Wpp集团旗下的尚扬媒介(Mediaedge)和奥美广告(ogilvy&Mather)两大公司,为争夺互联网广告,不惜展开了投资权限争夺战。再如,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大型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集团风险管理机制挑战”日益严峻。中国工商银行正积

极探索将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和境外子、分行纳入该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对上述机构 的自主投资的范围和限额加以控制。跨国公司应该完善海外子公司投资权限管理机制,从

而在绿地投资或跨国并购的过程中,避免海外子公司盲目投资,防范其恶性争夺投资权

限,培育海外子公司成为卓越中心,促进跨国公司进行战略性结构升级,从而打造全球卓

越中心体系,使之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3)从职能管理来看,诸如财务、人力和物流等跨边界的职能部门日益显示出其重

要性。这些部门管理着跨国公司的战略性稀缺资源,对跨国公司进行全球资源配置起着关

键作用。这些部门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运作,力求实现全球效率、快速反应和创新424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

发展的战略诉求。因此,跨国公司应该强化这些职能部门在公司全球资源配置中的重要

性。在动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跨国公司需要强化其职能管理的地位,平衡来自多方的战

略诉求,将各个海外子公司打造成全球卓越中心,并提高对各个全球卓越中心的协调水平。

三、研究结论与启示

保持战略与组织的匹配性,是组织变革的重要原则。联想集团自2004年并购IBMPC 业务以来的组织架构重组实践表明,组织架构重组应该适应于战略变革的需要。纵观跨国

公司组织架构的演进历程,跨国公司组织架构曾经出现了SW一ISSM模型还是I一R模型

两个经典模型,其影响力持续到现在。然而,网络环境下,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经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营环境和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的战略范式发生了转型,从纯粹竞争转向网络合作。

这就要求企业面向战略变革进行组织架构重组,塑造全球卓越中心网络,以满足战略变革 的诉求。

组织架构重组要实现其预期目标,需要具备相应的配套机制。联想集团新的组织架构

为公司实现全球效率、快速反应和创新发展的战略诉求,奠定了重要基础,然而还需要有

相应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变革与之相适应。生理机制涉及到物流、资金流、人才流和信

息流等,是公司组织架构得以有效运转的血液系统。联想集团需要加强其职能部门的战略

地位,加强全球供应链系统建设、全球人才资源整合、全球金融资本配置和全球信息系统

建设等,从而提升其战略执行力。在心理机制变革方面,为了提高战略执行力,每个组织

都应该有其明晰的公司价值,培养员工具有共有信念。由于跨国公司员工来自不同国家,来自不同国家的高管层需要密切合作,因此跨国公司需要培育这种共有信念来协调公司员 工行为。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参考文状1 〔1」Alavi,Ma卿mandLeidner,Dorothy.E二Review.Knowled罗Mana朗mentandKoowledgeMan鳍e-mentsystems:ConceptualFoundationsandReoearchIssues[J」.MlsQuarterly,2001,(z).〔2]Bartlett,C.andGhoshal,S二Managingacrossboards,Boston:HarvardBusinessSehoolpre,s,1989.[3〕J面110,J.CarlosandMartinez,Jon二DifferentRole。forSubsidiahes:TheCaseofMultinationalCo甲。-rationsinSpain.StrategieManagementJournal,1990,(7).[4]Malnight,T二Thetransitionfromdeeentralizedtonetwork一basedMNCstruetures:Anevolutiona尽

perspeetive.JoumalofIntemationalBusiness,1996,Vol.27.[5]Martinez,J.1.andJarillo,C二CoordinationDemandsofinternationalstrategies.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1991,22(3):429一444.第四+二章面向战略变革的组织架构重组研究42万

仁6]prahalad,C.K二Thestrategieproeessinamultinationaleo印oration[D」.Unpublisheddoetoraldis-sertation,HarvardBusinessSehool,1975.〔7」Roth,Kendall,Morrison,AllenJ.Implementingglobalstrategy:Charaeteristiesofglobalsubsidia砰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mandates[J].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1992,(4).[8]StopfordJohnM.andLouisT.Wells.ManagingtheMultinationalEnte甲rise[M〕.NewYork:Basie Books,1972.仁9]Takahiko,N二Designof‘Ba’forsueeessfulKnowledgeManagement一howente印risesshoulddesign theplacesofinteraetiontogaineomPetitiveadvantage.JournalofNetwork&ComputerApPlieations,2002,25(4):263一278.[10〕zaek,M.H二DevelopingaKnowledgeStrategy[J〕.CalforniaManagementReview,1999,(3).【11」陈福添:“跨国公司子公司定位研究—从科层范式到网络范式的演化”,《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l期。

〔12〕滕明慧、陈福添:“网络寡头企业的生成机理与战略关键—基于演化博弈的模型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作者:陈福添、林志扬,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上一篇:《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下一篇: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