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增养殖学考试大纲(精选8篇)
鱼类增养殖学考试大纲 篇1
鱼类增养殖学教学大纲
《鱼类增养殖学》教学大纲 当前位置:>教学内容>《鱼类增养殖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学分
总学时
理论
实验/上机 11111 5 90 90
0
英文课程名
Culture & Enhancement of Fish 开课学院
水产学院
开课系
养殖系
修订时间
2008年 1月6日
课程简介
《鱼类增养殖学》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和各类养殖水体的水环境特征掌握鱼类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养成以及渔业资源增殖与保护的基础理论和技能。主要内容包括:我国及国外鱼类增养殖的简史、现状及发展方向;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与调控;鱼类人工繁殖的生物学基础;鱼类的人工繁殖技术;鱼类的苗种培育;成鱼养殖;鱼类资源增殖与保护;活鱼运输;鱼类越冬。
课程大纲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鱼类增养殖学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和各类养殖水体的水环境特征掌握鱼类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食用鱼饲养以及鱼类资源增殖与保护的基础理论和技能。使学生能根据各类水域的特点灵活应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保护环境和合理开发水产资源的基础上提高各类养殖水域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我国及国外鱼类增养殖的简史、现状及发展方向;了解我国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特点以及主要的鱼类资源;掌握各类养殖水域的水环境的特点和控制技术;掌握鱼类人工繁殖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鱼类苗种培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各类水域养殖食用鱼的基本技能;了解鱼类增殖和繁殖保护的基本措施和途径。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能从事鱼类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养成、饲料的生产、科研或生产管理及相关的工作以及内陆水域渔业资源的管理工作。树立保护水域环境保持各类养殖水域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破除以水域、以水质咸淡划分养殖类别的旧概念建立鱼类养殖的完整体系强调鱼类养殖技术的共性兼顾不同水域环境的个性加强养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传授。加强实践性环节的基本技能训练。
三、面向专业:水产养殖专业
四、先修课程:鱼类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水化学、水生生物学、生态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以鱼类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水化学、水生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为基础。与海水经济动物增养殖学、鱼病学、水产资源学及环境科学相互联系、交叉、渗透。课堂教学时间应安排在基础课和大部分专业基础课授完的三年级第一学期为宜第二学期安排生产实习。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一)教学内容
绪论
第三节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在鱼类繁殖中作用
第三节 箱养鱼
第一章 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
第四节环境因素对鱼类性腺发育成熟和产卵的影响
一、箱养鱼的生物学原理
第一节 鱼类生物学基础
第五节 鱼类精子和卵子的生物学
二、湖泊、水库、海湾箱养鱼
一、鱼类的栖息与环境
第六节 主要养殖鱼类的胚胎发育
三、近海抗风浪箱养鱼
(一)鱼类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
第四章 鱼类的人工繁殖技术
四、箱养鱼对水域生态系统影响及养殖容量
(二)鱼类的栖息习性(栖息水层)
第一节 鱼类养殖场的建设与规划
第四节 工程化养鱼
二、鱼类的食性
一、场址的选择
一、工程化养鱼概况
(一)滤食性鱼类
二、养殖场的规划与设计
二、工程化养鱼的主要类型
(二)草食性鱼类
三、养殖场建设的主要内容
三、工程化养鱼设施的基本要求
(三)杂食性鱼类
第二节 亲鱼培育
四、工程化养鱼的饲养管理
(四)肉食性鱼类
一、亲鱼的选择
第七章 鱼类资源增殖与保护
三、鱼类的生长
二、亲鱼的培育
第一节 我国自然水域及其鱼类资源
(一)鱼类的生长特点
第三节 催情产卵
一、我国自然水域资源
(二)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
一、亲鱼成熟度鉴定
二、我国自然水域鱼类资源
四、鱼类的繁殖习性
二、催产激素
三、鱼类资源面临的问题
(一)卵的性质
三、催产方法
第二节 鱼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二)产卵场和产卵条件
四、产卵设施
一、设置禁渔区和禁渔期
(三)筑巢和亲体保护
第四节 受精与授精
二、鱼类人工模拟产卵场
第二节 鲤形目的主要养殖鱼类
一、受精过程
三、海洋人工鱼礁
第三节 鲈形目的主要养殖鱼类
二、授精方法
四、水库鱼类繁殖条件的改良
第四节 鲇形目的主要养殖鱼类
三、影响受精率的主要因素
五、负责任捕捞
第五节 鲽形目的主要养殖鱼类
第五节 孵化
第三节 鱼类资源增殖
第六节 鲻形目的主要养殖鱼类
一、漂流性卵的孵化(以家鱼为例)
一、鱼类的人工放流
第七节 鲟形目的主要养殖鱼类
二、黏性卵的孵化(以鲤鱼为例)
二、鱼类的移植驯化
第八节 鲀形目的主要养殖鱼类
三、浮性卵的孵化(以石斑鱼为例)
1、移植驯化的概念及意义
第九节 鲉形目的主要养殖鱼类
四、沉性卵的孵化(以虹鳟为例)
2、国内外移植和引种的主要成果
第十节 鲑形目的主要养殖鱼类
第六节 鱼类人工繁殖的生物学指标
3、影响引种驯化成败的因素
第十一节 其它目的主要养殖鱼类
第五章 鱼类的苗种培育
4、移植工作的步骤和措施
第二章 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与调控
第一节 鱼苗、鱼种的生物学
第八章 活鱼运输
第一节 增、养殖水域的水环境特征
一、鱼类的发育阶段
第一节 影响运输成活率的因素
一、江河的水环境特征
二、鱼苗、鱼种食性的变化
一、鱼的种类、规格与体质
二、湖泊的水环境特征
三、鱼苗、鱼种生长的规律
二、水温、水质
三、水库的水环境特征
四、鱼苗、鱼种对水质的适应
第二节 运输前的准备和运输器具
四、海水的水环境特征
第二节 鱼苗、鱼种培育
一、运输前的准备
五、咸淡水交汇区的水环境特征
一、池塘培育
二、运输工具
第二节 养殖水域的污染
二、工化培育
第三节 活鱼运输方法
一、养殖水域的污染的特点
第六章 成鱼养殖
一、封闭式运输
二、污染物的分类和
第一节 池塘养殖
二、开放式运输
三、水体的自净作用和富营养化
一、池塘的基本条件
第九章 鱼类越冬
四、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方法
二、放养前的准备
第一节 越冬池的环境条件
第三节 养殖用水的处理方法
三、鱼种放养
第二节 越冬鱼类的生理状况
一、养殖用水的物理处理
四、轮养和多级轮养
第三节 鱼类在越冬期死亡的原因
二、养殖用水的化学处理
五、饲养管理
第四节 提高越冬成活率的措施
三、养殖用水的生物处理
第二节 天然水域鱼类养殖
第三章 鱼类人工繁殖的生物学基础
一、湖泊、水库养鱼
第一节 鱼类人工繁殖研究概述
二、港湾、鱼塭养鱼
第二节 鱼类的性腺发育规律
三、放养鱼类对天然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二)教学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教学内容
要求
学时 教学内容
要求
学时
教学内容
要求
学时
绪论
C
第四章 鱼类的人工繁殖技术
A
第八章 活鱼运输
第一章
第五章
第九章
B
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
A
鱼类的苗种培育
A
鱼类越冬
B
第二章 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与调控
B
第六章 成鱼养殖
A
课程现场教学
B
第三章 鱼类人工繁殖的生物学基础
B
第七章 鱼类资源增殖与保护
A
合计
注:A类内容要求掌握B类内容要求熟悉C类内容要求了解。
(三)教材与参考书
本课程选用教材:申玉春主编《鱼类增养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本课程推荐参考书:
1、王武主编2000鱼类增养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2、王吉桥主编2000鱼类增养殖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3、苏锦祥主编1993鱼类学与海水鱼类养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4、刘健康主编1992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科学出版社。
5、张扬宗主编1989中国池塘养鱼学科学出版社。
6、雷慧僧主编1981池塘养鱼学上海科技出版社。
7、史为良主编1996内陆水域鱼类增养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四)《鱼类增养殖学》实践课教学大纲另附
鱼类增养殖学考试大纲 篇2
1. 确定教改原则,重新编排教学内容
课程学时数和学分数的不断减少是现今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之一。鱼类增养殖学从原来的72学时缩减为54学时,后又因每学分的学时数下调,学时最终减为48学时。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应充分利用鱼类增养殖学作为应用性专业课的地位,加强实践技术教学。
根据鱼类增养殖学科的发展和教学的需要,我们确立了“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把握课程应用性地位,加强实践技术教学”的教学改革原则。在内容上力求先进,适应鱼类增养殖学科的发展,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精讲多练的原则,删去那些繁琐、陈旧及与其它课程重复的内容,适当增加一些鱼类增养殖学科的新成果、新概念及新方法,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编排体系上,第一篇讲授鱼类的生物学和生态学基础部分,主要讲鱼类生物学、生态学的共性,缩减鱼类的生长、摄食、洄游、营养的课时,将鱼类人工繁殖生物学基础放到第二篇介绍。第二篇讲授鱼类的人工育苗技术,重点放在亲鱼培育、人工催产、产卵、孵化、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技术,这也是本课程的重点所在。第三篇讲授成鱼的养殖,适当缩减池塘养鱼、网箱养鱼等传统养殖方式的内容,增加循环水工厂化养鱼技术。第四篇讲授鱼类资源增殖,讲授鱼类资源增殖的新概念和新措施。
2. 引入新概念、新成果,充实教学内容
要引进和介绍学科最前沿的研究信息、动态和成果等,并结合具体的学科特点,激发学生的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督促授课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大纲,突出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应用性、交叉性和启发性。
鱼类增养殖业和增养殖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和发展,出现了许多教材上没有的新概念和新成果,我们要及时地介绍给学生,如鱼类的补偿生长、生物技术育种、水族馆工程、人工鱼礁等。同时,我们还引入现代新农业概念,并将鱼类增养殖学内容与新农业概念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补充新内容。另外,对鱼类增养殖温室工程、休闲渔业等方面的知识也给予适当的介绍,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鱼类增养殖学科的了解。
3. 增加实验课比例,构建新型的实验体系
鱼类增养殖学是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课程,要使学生切实掌握该课程的各种能力,必须增加实验教学课时,使实验课学时占总课时的比例保持在30%左右。[1]同时建立并完善“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的多层次和多模块化的实验体系,[2]缩减验证性实验和基本操作性实验所占的比例,使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实验占60%以上。可以将相近的实验整合优化,减少重复内容,增加实验的系统性,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让学生参与亲鱼培育、人工催产、产卵、孵化、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的全过程,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对鱼类增养殖学知识体系有一个较完整的、连贯的理解,也增加了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达到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实践技能的目的。
4.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鱼类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增养殖技术是鱼类增养殖学教学活动的重点,因而必须改变单一的课堂讲授为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除了必要的讲授外,还应多采取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并辅以查阅文献、科学实验、实践探索和总结提高等多元化教学形式,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适时与教师进行交流,并进行激烈的讨论。这有利于启发学生的灵感,激发学生的潜能,开拓学生的认知视野,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强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重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运用电子课件和网络技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1]通过自制CAI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及幻灯、实物投影、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形象、生动、直观地反映不同鱼类的生物学特征、人工繁殖技术、养鱼网箱的形状、设计与设置、池塘养殖、流水养殖、工厂化养殖等各种养殖方式等,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应充分利用带队实习、科研实践的机会,自行录制鱼类育苗和养殖录像,为课堂演示积累多媒体素材。同时加强互动式教学,每门专业课都留出部分章节让学生来讲,通过查阅资料和讲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5. 加强校外培养基地建设,开展水产养殖综合教学实习
鱼类增养殖学教学实习以往一般安排在学期末进行,这种实习方式时间一般较短,多以“参观实习”代替实际操作,学生只能了解大概过程,不能详细掌握生产的整个流程,实习基地也反映时间过短,学生刚刚适应工作环境就离开,对生产调度有影响,且往返等费用较大,增加了学校和实习基地的负担。因而最好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水产综合实习的方式,将鱼类增养殖学与甲壳类增养殖学、贝类增养殖学、藻类增养殖学、水化学等课程的实习合并为水产综合实习,使学生一次实习的时间增加到6—8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了解鱼类及其它养殖动物的育苗操作和增养殖技术,让学生充分参与鱼类养殖企业的育苗生产、经营管理、科技产品的开发,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高校应积极在鱼类养殖、渔业资源增殖保护等相关企业建立产学研创新培养基地,建立固定的合作内容和合作方式,拟定正规的合作协议,建立一种长期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青岛农业大学已在多家海珍品苗种培育企业建立了本科生校外培养基地和学士后工作站。实践表明,产学研校外培养基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场所,还为学生熟悉企业工作环境、流程和制度,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完善从学生到实用人才的转变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摘要:鱼类增养殖学是农业类院校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鱼类增养殖学的教学也作出了相应的变动和改进。本文从与时俱进的角度, 对鱼类增养殖学的教学内容、实验课安排、教学手段及教学实习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鱼类增养殖学,教学改革,农业类院校
参考文献
[1]向枭, 陈建, 段彪等.水产养殖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6, (1) :196-198.
鱼类增养殖学考试大纲 篇3
关键词: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可持续建设
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课程建设水平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2003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厅[200313号)等文件,启动了全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确立了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全面带动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发展。201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厅[201212号),指出,要对国家精品课程进行转型升级,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一、鱼類增养殖学精品课程建设
鱼类增养殖理论与技术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以往这部分教学内容分散在两个专业的五门课程中,即淡水渔业专业的池塘养鱼学、内陆水域鱼类增养殖学、名特优水产养殖学,以及海水养殖专业的鱼类学与海水鱼类养殖。为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水产人才,新的专业目录将原淡水渔业与海水养殖两个专业合并为水产养殖专业,鱼类增养殖学成为水产养殖专业的主干课之一。我们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一一水产,以及水产养殖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为依托,加强鱼类增养殖学课程建设,着力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并开发课程教学资源,使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该课程2016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0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13年升级为省精品资源共享建设课程。
二、鱼类增养殖学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申报评审、忽视持续建设
鱼类增养殖学精品课程建设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重视申报评审、忽视后续持续建设管理的问题。鱼类增养殖学课程从2006年立项校级精品课程,至2010年获批广东省高校精品课程期间,学校在政策和经费方面大力支持课程教学组开展课程资源与网站建设,支持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但获批省级精品课程后,就没有了持续的经费投入,导致课程网站维护和更新不及时,课程资源建设滞后。
(二)精品课程教学网站交互性不够
鱼类增养殖学精品课程教学网站建设,是课程组将课程资源交给网络技术人员制作、上传素材,教学资源一经上传教师很难修改与管理。这种以静态网页为主的课程网站,只能浏览观看,只有展示作用,难以反映最新的教学状态。教师很难依靠精品课教学网站来进行在线答疑辅导、即时交流、在线考核等师生交互活动,师生参与程度很低。
三、鱼类增养殖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
(一)学校建立精品课程长效建设与管理机制
1.专项经费支持精品课程持续建设
2012年,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粤教高函[2012]80号),广东省精品课程进入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阶段。2013年,鱼类增养殖学升级为省精品资源共享建设课程。学校制定了《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提出每年投入经费以持续支持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并对课程建设进行年度检查,要求持续更新课程资源。近三年来,学校已为该课程投入建设经费10万元,以后每年持续支持l万元。
2.建立课程资源平台提高网络交互性
学校与网络科技公司合作开发建设了课程资源建设平台,课程平台模板化,采用可添加性网站框架。要突出课程特色,符合国家评审要求,满足课程申报、建设、验收和教学使用功能,满足课程学习自测、师生交流、作业提交等交互性需求,并能形成历史记录。教师在课程平台上自主选择课程建设模板,自主导入基本课程资源和拓展课程资源,并能时时对资源更新和管理,发布教学通知、布置和批改作业,与学生互动讨论。
(二)改革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有助于不断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并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切实加强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理论课教学改革
在课程的教学内容组织上,教师要把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繁殖、苗种培育等重要内容讲精、讲透。在阐述鱼类增养殖基础理论时,教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鱼类增养殖理论与养殖生产实践的密切结合。课程也删除了天然鱼苗捕捞等陈旧过时的内容,补充工程化养鱼、深海抗风浪网箱养鱼、鱼类养殖容量等前沿内容。课程把教学内容分成掌握、熟悉、了解三个不同的教学层次,对于了解的内容要求学生自学,不再列入教师的授课范围。
2.实践课教学改革
课程实践教学将两个阶段的课程实习,即一个综合生产实习和一个毕业论文研究紧密结合,通过实践课教学巩固和加深已学的理论知识,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开展科学实验研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实习:鱼类繁殖与苗种培育生产课程实习。实习内容有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技术、鱼苗和鱼种培育技术。实习Ⅱ:成鱼养殖课程实习。实习主要内容有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大型水域粗放式鱼类增养殖。实习Ⅲ:毕业综合实习。实习Ⅳ:毕业论文专题研究。学生围绕鱼类增养殖理论与技术的某个小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开展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完成毕业论文。
(三)改革课程教学与考核方法
课程建设要把人才培养工作融入课程教学。授课过程中既传授知识又培养人才,灵活运用传统讲解、启发式、互动式、多媒体和录像等多种教学方法,将课程教学内容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指定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自学,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一综合分析一写专题报告一制作课件一展示讲解一质疑讨论等一系列环节,锻炼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着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校要改革课程考核方法,以平時成绩、网络平台考核、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等构成总成绩。网络平台考核包括网上登录、提问、学习笔记、论坛发帖、作业及网络测试等。多元考核体系实现了对学习者课程学习成果的阶段性考核,学习目标的阶段性测试以及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全面测评,提高了考核质量。
(四)加强课程教材建设
为了满足鱼类增养殖学课程教学需要,我们组织任课教师编写了《鱼类增养殖学讲义》,讲义在本校水产养殖专业试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本讲义在此基础上申报主编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并获得立项。《鱼类增养殖学》规划教材于2008年在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发行。该教材已先后六次印刷,总印数达到两万余册,使用本教材的学校有31所。2011年,教材被评为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奖。
(五)加强课程网络资源建设
加强鱼类增养殖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为课程配置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教学资源。近年,课程教学组开发课程电子课件1套,拍摄主要养殖鱼类图片110幅、64学时课程视频,编制课程教学案例12个,复习思考题96个,引进课程教学视频210min。
(六)科研促进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鱼类增养殖学考试大纲 篇4
我国水产养殖新成就与鱼类健康养殖的生态原理
概述了近来我国水产养殖业的新成就,提出了促进水产业稳定发展的.关键措施,论述了开展鱼类健康养殖的必要性、内涵与基本原理.
作 者:张繁荣 胡传林 作者单位:张繁荣(江汉大学农学系,武汉,430065)胡传林(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库渔业研究所,武汉,430079)
刊 名:水利渔业 PKU英文刊名:RESERVOIR FISHERIES 年,卷(期): 20(6) 分类号:F307.4 关键词:水产养殖 新成就 健康养殖 生态原理虾蟹增养殖学试卷 篇5
(一)一、填空题 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24%)
1、中国对虾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渤海 黄海。
2、绝大多数对虾的寿命只有一年。
3、中国对虾在自然海区的产卵期是4~6。
4、雌虾的个体一般比雄体大。
5、额角的有无可以作为蚤状幼体Ⅰ期和Ⅱ期的鉴别特征。
6、虾苗的计数方法有重量法和容量法。
7、人工育苗中的增温方式主要有锅炉增温和电加热增温。
8、亲虾暂养一般以0.5℃的梯度升高。
9、中国对虾受精卵孵化时,水温低于10或高于27时不能发育,在此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孵化时间越短。盐度应控制在15~35,高于或低于此范围孵化率都会降低。
10、蚤状幼体主要以单细胞藻为食,如硅藻等。糖虾幼体主要以小型浮游动物为食,如轮虫。
11、换水一般是从蚤状幼体阶段开始的,每日换水量为1/3 左右,换水时温差不要超过 ±1℃。
12、虾病的种类很多,总归起来分为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疾病。
二、选择题 下列每题中的选择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序号填入括号中。(10%)
1、中国对虾在越冬场时(A)
A、活动能力弱 B、摄食强度大 C、索饵育肥 C、雌雄交尾
2、中国对虾的产卵盛期是(B)
A、3月 B、5月 C、8月 D、10月
3、对虾的无节幼体(A)
A、有明显的趋光性 B、摄食单胞藻 C、第Ⅳ期身体分布 D、不蜕皮
4、对虾人工育苗中培育幼体时投饵一般(B)
A、从无节幼体期开始 B、从蚤状幼体开始 C、从糖虾期开始 D、从受精卵开始
5、仔虾出池的最低规格是(A)
A、1厘米 B、0.7厘米 C、0.8厘米 D、1.2厘米
三、判断是非题 下列判断正确的请打“√”,错的打“×”。(10%)
1、对虾育苗池必须清洗消毒后才能使用。()
2、对虾可以适应盐度较大的变化。()
3、PH值对对虾的生命活动无影响。(×)
4、对虾性腺发育阶段是雌雄同步的。(×)
5、对虾的幼体发育阶段不脱皮的。(×)
6、亲虾产卵越早越好。(×)
7、亲虾培育时可以增加光照强度,以便性腺早日成熟。(×)
8、盐度是影响孵化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9、输水管可以用镀锌管。(×)
10、在育苗过程中,要经常检测水质。()
四、简答及简述题(56%)
1、简述中国对虾雌雄在外观上的区别。(8分)
中国对虾雌雄个体在外观上区别比较明显,雌虾的个体一般比雄虾个体大,在自然海区,雌虾略呈青灰色,雄虾略呈茶褐色。雌虾在第四~第五步足的腹甲上有一略呈圆形、中间裂形开口的纳精囊,雄虾第一游泳足特化的交接器。
2、简述已交尾雌虾的主要特征。(8分)
对虾刚交尾后,在雌虾的纳精囊的纵形裂口中留有一对白色精荚的附属物,扇形、,长1.5~2厘米,随体移动,3~4天后脱落。纳精囊由透明变为乳白色,饱满凸实,以此可以作为雌虾已交尾的标志。
3、对虾的幼体发育分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生态特点?(20分)
对虾的幼体阶段有无节幼体阶段、蚤状幼体阶段和糖虾幼体阶段及仔虾,其中无节幼体分6期,蚤状幼体分3期,糖虾幼体分3期,仔虾以日龄分期。
无节幼体身体不分节,以卵黄为营养,不摄食,有明显的趋光性。
蚤状幼体开始摄食小型浮游植物,捕食能力差,有明显的趋光性,常在体后拖一条长长的粪便。糖虾幼体的活动能力增强,以小型浮游动物为食,在水中的中上层活动,水中呈倒立态。仔虾初期浮游生活,后期转入底栖,摄食小型浮游或底栖动物。仔虾后期可水平运动。
4、简述对虾幼体培育各阶段的水温控制范围,为什么要控制水温?(20分)
无节幼体期的水温应控制在20~22℃,蚤状幼体期的水温应控制在22~24℃,糖虾幼体期的水温以24~26℃为宜,仔虾水温控制在25~27℃。
水温是对虾幼体发育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从受精卵的孵化到幼体培育,控制水温始终是最重要的工作。因为,无论是受精卵的孵化,还是各阶段的幼体的发育,都需要适宜的温度范围。在这个范围之间有一个最适温度,在此温度下,幼体的发育速度最快,质量最好。因此,在对虾人工育苗过程中要控制水温,1 使之有利于幼体发育,又使虾苗按计划时间出池。
虾蟹增养殖学试卷
(二)一、填空题 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20%)
1、对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
2、对虾的一生有两次洄游,即产卵(或生殖)洄游和越冬洄游。
3、在自然海区,中国对虾雌虾略呈青灰色。
4、人工育苗中,亲虾一般都暂养在略光的环境条件下。
5、雌虾的外生殖器官称为纳精囊。
6、对虾的无节幼体阶段分为六期,具有三对附肢。
7、糖虾幼体在水中呈倒立态。
8、对虾产卵池的水深应控制在1米左右,孵化池的水温应调节在18至20℃,PH值7.8~8.6,总氨氮在毫克/升0.6以下。
-69、为防止重金属离子危害对虾幼体,应投放EDTA钠盐(或EDTA=钠盐),投放量掌握在浓度2×10~-610×10。
10、育苗池的四角要抹成圆弧形,以避免有死角。育苗池一般为水泥建造。
11、漂白粉的消毒作用是因其含有效氯成份。
二、选择题 下列每题中的选择项只有一个正确的,请将其序号填入括号中。(10%)
1、亲虾越冬期当水温最低光照应控制在A A、50勒克斯 B、1000勒克斯 C、1000勒克斯 D、室内自然光强
2、对虾交尾时
A、雄虾性腺成熟 B、雌虾性腺成熟 C、雌雄虾性腺都已成熟 D、雌虾的性腺
3、纳精囊是
A、雄虾产生精子的地方 B、卵子受精的地方 C、雌虾贮存精子的地方 D、雌虾的性腺
4、育苗生产中亲虾暂养的好处是
A、能得到质量好的 B、避免亲虾的机械损伤 C、控制性腺成熟的时间 D、提高亲虾的存活率
5、幼体棘毛萎缩病
A、由细菌感染所致
B、由室内光线太强所致 C、由水中重金属离子超标所致 D、由充气量过大所致
三、判断是非题 下列判断正确的请打“√”,错误打“×”。(10%)
1、大多数对虾的寿命只有一年。(√)
2、对虾无论是幼体还是成虾都生龙活虎活在沿岸浅海区。(√)
3、用肉眼可以大致判断对虾卵巢的发育情况。(√)
4、仔虾是用蜕皮来区分发育的。(×)
5、对虾的糖虾幼体常在体后拖一条粪便。(×)
6、在受精卵孵化过程中,温度越高越好。(x)
7、附着性纤毛虫病不会使虾苗死亡。(×)
8、在幼体培育过程中,充气是必不可少的。(√)
9、在什么地方建造育苗场都无所谓。(×)
10、输水管可以用镀锌管。(×)
四、简答及简述题(60%)
1、卵巢的发育分期及各期外观情况如何?(20分)
对虾的卵巢可人为地分为五期,即未发育期、发育期、发育后期、成熟期、产后恢复期。
未发育期的卵巢纤细,透过甲壳看不见,无色透明。发育早期的卵巢扁带状,透过甲壳隐约可见。发育后期的卵巢大而宽,透过甲壳可见,颜色为绿色。成熟的卵巢宽大肥实,极度伸展,颜色为褐绿色。产后恢复期的卵巢已产过卵,萎缩、变小,颜色为土黄我色或灰白色。
2、如何暂养过路亲虾?(10分)
过路亲虾暂养条件为:PH值7.8~8.6,盐度15‰~35‰,其它水质要求符合育苗水质标准.每天以0.5℃的梯度升高水温,直到产卵的适宜水温范围16~20℃。在升温前,要暂养5~7天,以使其适应当地水质。光照度以暗光为宜,100~200勒克斯。
3、简述对虾幼体发育阶段的饵料投喂种类、投喂方法和投喂量。(20分)、无节幼体阶段由于以本身卵黄为营养,不摄食,此阶段的主要饵料是植物性饵料的单胞藻类,也可辅以蛋黄等人工饵料。投饵量一般维持单胞藻类第毫升5~10万个细胞,台若喂蛋黄,50万个幼体日投喂量为一个或每立方米水体每日1.2~1.8个。
糖虾幼体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此阶段的优质饵料是卤虫无节幼体及轮虫。投喂量保持每天每尾幼体30~ 2 40个卤虫无节幼体,并可以搭少量蛋黄。
仔虾以小型浮游动物可底栖动物为主,种类有卤虫无节幼体、中型虫体、绞啐的贝肉等。投喂量卤虫无节幼体P1~P2为每尾70~100人,后期视摄食情况投喂卤虫中型虫体及绞碎贝肉。
4、简要叙述对虾疾病的预防方法。(10分)
预防非生物必疾病,首先严格水质管理,使用水控制在要求范围之内。严格按各阶段管理工艺要求操作,杜绝此类疾病的发生。
预防生物性疾病,最好使生产用水、设施、工具严格消毒及严格水质管理,严禁污染,切断致病菌的感染途径。
一旦对虾患病,应用时诊断、治疗,严防疾病的蔓延。
虾蟹增养殖学试卷
(三)一、填空题 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25%)
1、在自然海区,处天幼体发育阶段的对虾以小型浮游动植物为食,主要有硅藻或单细胞藻和轮虫及贝类幼虫等。
2、雄虾的生殖腺称为
精巢,储精囊是贮存精子的地方,雌虾的生殖腺称为卵巢。
3、对虾的雄虾产接器为古钟状,在不同的种类,交接器的形状稍有不同。
4、在适温范围内,温度越高,卵巢发育越快。
5、受精卵与非受精卵的区别是,前者有受精膜。
6、换水用的网箱一般用筛绢及箱架制成。
7、运输亲虾在尽量使用原海区的海水,长途运输在途中要充氧,运亲虾的海水透明度要大。
8、卵的质量好,孵化率高。
9、过路亲虾的暂养时间一般为5~7 天,有地需 10天左右。亲虾转折暂养期的饵料要充足。
10、雌虾刚交尾后,纳精囊的纵形裂口中留有精荚附属物(或瓣状体),纳精囊变成乳白色。
11、仔虾出池应该是仔虾的 P期以后,全长应在 1.0厘米以上。
12、越冬期间,亲虾的常见环境疾病有藻类附着病。
13、幼体培育期间,因重金属离子超标会引起棘毛萎缩 病。
二、选择题 下列各题中的四人选择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序号填入括号中。10%
1、(B)是雌虾贮存精子的地方。
A、贮精囊 B、纳精囊 C、生殖孔 D、精荚
2、无节幼体Ⅰ期与Ⅱ期的区别是B。
A、身体分节的不同 B、附肢刚毛数及尾棘数的不同 B、肢体附肢数的不同 D、肢体内部构造不同
3、下列哪个是消毒药品。C A、EDTA B、土霉素 C、福尔马林 D、呋喃西林
4、雌虾的性腺。B A、只能成熟一次 B、可以多次成熟
C、不能成熟 D、与产卵次数无关
5、供水系统中使用的输水管是。D A、聚氯乙烯塑料管 B、镀锌管
C、普通钢管 D、聚乙烯塑料管
三、是非题 理下列判断正确的请打“√”,错的打“×”。
1、所在地的对虾都有越冬洄游和产卵洄游。×
2、对虾在越冬场摄食强度大。×
3、雄虾吸能产生一次精荚。×
4、糖虾幼体不食单胞藻。×
5、无节幼体期间应少量加水或不换水。√
6、越冬期水温太高会引起卵巢退化。√
7、亲虾暂养期可以不充气,以免亲虾受惊。×
8、蚤状幼体应每天换水。√
9、越冬亲虾褐斑病的症状是附肢变红。×
10、育苗场的沉淀底质对育苗用海水PH值有影响。√
四、简答及简述题。简要回答下列问题。55%
1、简述雌虾与雄虾外生殖器官的区别。(10)
雌虾的外生殖器管是纳精囊,在第四、第五步足之间的腹甲上,略呈圆盘状,中间有纵形裂口,为雌虾贮存精子之用。
雄虾的外生殖器官为交接器,古钟状,不同种类的对虾其形状略有不同,为第一腹肢特化而成。
2、亲虾消毒的目的是什么?(10)
消毒可以减少疾病。因为亲虾来自自然海区,身上带有细菌、寄生虫等,若不消毒,会引起水质污染,3 造成幼体疾病或大量死亡。其次,消毒可以防止亲虾因机械损伤发生的伤口感染和溃疡。
3、简述将产卵亲虾的特征。(10)
临产前的亲虾卵巢很丰满,是深褐绿带黄色,整个头胸甲被卵巢填满,卵巢宽而饱满,卵块轮廓清楚,从背面看,卵巢在第一、二腹节处各两侧有一突起。侧面观,前二腹节卵巢向腹面下包,其下饭高度可达整个腹节的1/2~1/3。这是临产亲虾的重要特征。
4、亲虾越冬期的水温应控制在什么范围?怎样控制,为什么?(10)亲虾越冬期间,应控制较黑的环境,光照强度一般50~200勒克斯。
光照强度与性腺发育有关,为了控制性腺发育,就得控制光照强度,光照太强,影响对虾摄食,也会使池中单胞藻或绿藻类生长。因此,要保持较黑暗的环境。
5、简述对虾幼体发育阶段对环境因素的要求。(15)对虾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
00无节幼体期:水温20~22℃,pH值7.8~8.6,盐度15/00~35/00,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总氨氮在0.6毫克/升以下。
蚤状幼体期:水温22~24℃,其它条件与无节幼体期相同,从此期开始换水,每日1/3。糠虾幼体期:水温24~26℃,其它条件与前期相同,日换水1/2。
仔虾,水温25~27℃,出池前逐渐降温至室内自然温度,其余与前相同。日换水2/3~。
虾蟹增养殖学试卷
(四)一、填空题 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24%
1、在自然海区,幼体常集中在河口附近,或在内湾中生活。
2、在自然海区,7~9 是中国对虾索饵育肥时期。
3、雌虾卵巢将产卵时外观为褐绿色色。
4、尾棘的对数可以作为 无节幼体的分辨依据。仔虾以日龄来表示发育期。
5、新建水泥池育苗前要经淡水浸泡,使池水PH值稳定在 8 左右长能使用。
6、一般来讲,亲虾个体越大怀卵量越多。
7、越冬亲虾池水质要求溶解氧含量为 5毫克/升以上,PH值为 7.8~8.6,总氨氮含量不超过0.6毫克00/升以下,盐度控制在 15/00~35/00。
8、越冬亲虾的来源一是,二是。
9、仔虾出池时,要求体质健壮,各附肢和头胸甲完整。?在水中游动活泼,受惊吓腹部 弓起,?弹跳有力,游动平稳。
10、一般1000立方米水体的育苗室可以选用每水时蒸发量为 1~2 吨的锅炉。罗茨鼓风机是当前普遍使用的供气设备。
11、受精卵在适应的条件下,经过 24 小时可以孵化出无节幼体。无节幼体经 3~4 天时间可以发育为蚤状幼体,蚤状幼体蚤状幼体经 4~5 天可以发育为糖虾幼体,而糖虾经3~4 天可以变态为仔虾。
二、选择题 下列各题中的四个选择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序号填在括号中。10%
1、对虾的卵子受精时是在(C)
A、产尾时 B、精卵成熟时 C、排卵时 D、卵巢成熟时
2、雌虾交尾的标志是(B)
A、卵巢褐绿色 B、纳精囊乳白色 C、纳精囊乳白色 D、雌虾身体健壮
3、幼体开始摄食是在(D)
A、无节幼体阶段 B、仔虾阶段 B、糠虾幼体阶段 D、氵蚤 状幼体阶段
4、将产卵亲虾的卵巢发育期应为(C)A、Ⅱ期 B、Ⅲ期 C、Ⅳ期 D、期Ⅴ
5、弧菌病是(C)
A、因重金属离子超标而引起的 B、因水温过高或光线太强而引起的 C、由细菌引起的 D、由病毒引起的
三、判断是非题 下列各题判断正确的打“√”,错的打“×”。10%
1、所有的对虾都要经过幼体发育阶段。(√)
2、对虾在不同的发育阶段,生态习性不同。(√)
3、氵蚤 状幼体有3对附肢。(×)
4、肉眼不能判断卵巢发育情况。(×)
5、亲虾是在晚上排卵。(√)
6、无节幼体期水温调节与氵蚤 状幼相同。(×)
7、出苗越早越好,可以延长养殖时间。(×)
8、改善水质条件,控制幼体密度,可以减少幼体期疾病的发生。(√)
9、育苗场的建立要考虑海水情况,而不用考虑淡水情况。(×)
10、育苗室应有两台鼓风机轮流使用。(√)
四、简答及简述题。56%
1、临产亲虾的特征是什么?(6分)
临产前的亲虾卵巢很丰满,是深褐绿色带黄色,整个头胸甲被卵巢充塞。卵巢宽而饱满,卵块轮廓清楚,从背面看,卵巢在第一、二腹节处各两侧有一突起。侧面观,前二腹节卵巢向腹面下包,其下包的高度可达整个腹节的1/2~1/3。
2、简述正常受精卵与非受精卵的区别。(15分)
正常受精卵的外形圆整,略呈绿色,卵膜无破裂,卵粒大小正常,膜外有一层肥厚透明的胶质层,称为受精膜。
非受精卵无受精膜,大水质条件下不适时,还会出现畸形卵和坏卵。
3、怎样区别无节幼体阶段的各期?(15分)
无节幼体I期:身体为椭圆形,附肢刚毛不成羽状,身体后端具有一对尾棘,无尾凹,体长为350微米左右。
无节幼体II期:尾棘一对,各附肢上的刚毛变成羽状,体长约360微米,无尾凹。无节幼体III期:尾棘三对,尾部出现尾凹,体长约370微米。无节幼体IV期:尾棘四对,体长410微米。
无节幼体V期:尾部延长,尾棘六对,体长约460微米。
无节幼体VI期:尾棘七对,出现头胸甲锥形,体长约520微米。
4、简述亲虾性腺发育与水温的关系,怎样调控水温?(10分)
温度与性腺发育密切关系。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性腺发育越快。如中国对虾在14~15℃水温下培育,比自然海区提前35天产卵,在16~18℃水温条件,提前45~50天产卵,但一般不宜使亲虾过早产卵。
升温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0.5℃的梯度升高温度。
5、简述幼体培育阶段从哪一期开始投饵?饵料种类及投喂量。(10分)
在对虾的个体发育阶段,从蚤状幼体期开始投饵,蚤状幼体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可以投喂单胞藻,也-4-3可以每天投喂浓度为5×10%~10%的豆浆,分3~4次泼洒,从蚤II开始,除喂豆浆外,还可以喂蛋黄,一般每日每50万个幼体或每立方米水体每日喂1.2~1.8个蛋黄。
糠虾幼体以动物性饵料为主,轮虫和卤虫的无节幼体都是其优质饵料。糠虾I期每天每尾糠虾投10个卤虫无节幼体,II~III期投30~40个。
水产养殖学专业实习报告 篇6
一、认知实习目的意义;
水产养殖学专业是一门特别需要去实践的专业,或者说是需要学与用相互联系的课程。这次我们终于有机会得到实习的机会,全班同学欢呼雀跃啊,相信这是一个美妙的经历。通过实习,可以加深我们对于专业课程的认知和感受,有利于后续的学习,可以说,实习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二、考察地点和内容;
1.参观文昌市会文镇海南定大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场
内容:参观东风螺苗种繁育、海参苗种繁育、石斑鱼养殖、海龟试养等。
2.参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琼海基地(地址琼海市长坡镇椰林村)内容:参观蓝子鱼、海马、青蟹等苗种繁育
3.参观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琼海基地(地址琼海市长坡镇椰林村); 内容:参观海水鱼、虾、贝苗种繁育及养殖和海洋生物标本室 4.参观三亚海钰珍珠养殖有限公司珍珠展销馆 5.考察大东海海岸带
6.考察亚龙湾沙质海岸带
三、考察过程所学到的知识;
1.我们第一站就是文昌的定大养殖场,养殖场的样子完全颠覆了我们对于养殖场的想象,绿草地,椰子树,整个养殖场的规划非常美丽,养殖厂房整齐划一,错落有致。以前觉得,在农村,肯定就是脏乱差,可能有野猪遍地跑的那种情况。但是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花园式的养殖场,简直比公园还要漂亮。
养殖场的养殖车间都是经过严格消毒处理的,完全封闭式的。里面是循环水养殖,使用过的水经过有机的循环处理之后经过管道重新流回养殖池,不会随意排放,给周围的海域造成污染。工厂的养殖水源也不需要经常从海里抽取,可以减少养殖池被污染的可能性。
定大养殖场的养殖种类非常多,里面很多的养殖池还是科研性质,试验性质的养殖。现在有成熟的石斑鱼养殖,东风螺 的育苗和成品养殖。还有海龟试养,刺参的试验培育。一座具有社会责任心的养殖场,一个有事业心的养殖户,应该进行更多的这样的养殖试验,为培育种类更为丰富的养殖水产品而花费时间精力去做试验。这些人都是养殖户的一个先驱模范,因为这些试验是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时间,但是一旦能获得成功。则能够带动一个新的产业,新的养殖品种,为社会创造更过的就业机会和财富。定大就是这样一家企业,起码选择定大作为我们实习的第一站是非常有意义的。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交流学习,大家恋恋不舍的离开,乘坐大巴前往下一个实习站点。等待我们的又是哪一家养殖场呢?我又又能够有什么收获呢,真的是非常的期待!!
2.参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琼海基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海水研究所琼海基地就是我们实习的第二站,怎么说呢,这个算是我们参观学习的第一个“国家队”水产单位了,毕竟人家是国字号的。在这里我们参观了蓝子鱼,海马,青蟹的苗种繁育,这个基地规模不是很大,但是新科研力量强大,可谓“小而精”吧。这个基地还是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下一个站还是琼海椰林村,走起,看看等待我们的又是什么神奇新鲜的事物……
参观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琼海基地。一小段的路程,我们来到了“省队”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琼海基地。虽然是“省队”,可是这个省队太不一般了,给我们的体验可以用“震撼”来形容。我们参观了海水鱼、虾、贝苗种繁育及养殖和海洋生物标本室。好几十斤上百斤的石斑鱼亲本,还是世界濒危物种-波纹唇鱼,更令人惊叹的还有艳丽灿烂的珊瑚人工培育,这些以前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神奇物种,我们今天在实验室也能看到了,虽然处于试验阶段,但是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大家都能在自家养育这个珊瑚,就像是水族缸一样,这个美丽的珊瑚能够走进千家万户,这个不能不说是我们水产的前辈对于社会的一大贡献啊。3.午饭,稍作休息,准备赶往三亚。
4.第四站是海螺姑娘文化馆,这个海螺姑娘可能是国内少有的螺文化主题馆了,也是大开眼界啊,世界上,大海里有这么多奇奇怪怪的螺,种类之丰富,形状之奇特也是令人惊叹不已。如果还有机会去三亚,一定要好好逛一逛,学习学习,毕竟螺文化主题馆在全国都不多的。5.入住三亚。今晚注定是难眠之夜,大家都分享讨论着白天一天的所见所闻,感受良深啊。这次实习对于我们的教育相当棒!!
6.参观三亚海钰珍珠养殖有限公司珍珠展销馆。和昨天的海螺姑娘类似,海钰珍珠是珍珠文化的一个引领者吧,专注于珍珠文化的展览和销售,我们也学习了很多珍珠的文化知识。很不错呢!
7.考察大东海海岸带。大东海是三亚著名的海边浴场之一,当然我们不是来旅游的,我们要重点考察大东海的砂质海岸带,我们是来学习的,不是来玩的。8.考察亚龙湾沙质海岸带。亚龙湾真是一大美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大海了,一个字“蓝”。当然我们是来考察的,不是来玩的。考察到这里也差不多要结束我们整个实习的过程了!
四.认知实习心得体会;
夏秋季节池塘鱼类安全养殖 篇7
1 提高鱼苗抗病能力
1.1 鱼苗自育自给
每年将养殖总面积15%~20%的池塘用于培育鱼苗。选无病、无伤、体质健壮的水花或夏花培育至冬春片。鱼苗培育过程中根据鱼苗生长情况和成鱼池鱼苗的存量, 实行边培育边筛选、补充等办法, 从而保证成鱼养殖所需的鱼苗数量、规格及其适应能力。
1.2 专育和套养相结合
主体鱼种和新、特品种实行鱼种池专育;常规和配养品种在成鱼池内套养。如草鱼、鲤鱼、罗非鱼、团头鲂、彭泽鲫等品种放入专池培育, 一般水花培育夏花, 放养水花20万尾/666.67 m2, 夏花培育冬春片, 放养夏花1.2~2万尾/666.67 m2。每年5~7月, 捕出成鱼池第一批商品鱼后将花鲢、白鲢、鲤鱼、斑点叉尾鮰等品种及时放入成鱼池混养, 放养夏花200~300尾/666.67 m2, 对于提高鱼种规格、增强其体质效果很好, 既快速又经济。但利用成鱼池套养, 捕捞成鱼的渔网网孔应大于6 cm以上。
1.3 精粗料搭配投喂
水花至夏花、夏花至冬春片的培育, 应采取强化管理, 主要投喂商品粉料、颗粒饵料或米糠、麸皮等。根据鱼的生长情况, 增加浮萍、水旱草或人工种植的墨西哥玉米草、青菜, 适时补充鱼生长所需的维生素, 提高鱼的抗病力和抗应激反应能力。
2 鱼苗放养
2.1 放养量
池塘面积在1 333 m2以下、水深低于1.2 m或以人工割草养殖类型的池塘, 每666.67 m2全年鱼苗放养量 (包括轮放鱼种) 控制在500尾左右;池塘条件好、水源和饲料来源有保障的池塘, 鱼苗的放养量保持在600~800尾/666.67 m2;水源足、水深可超过2 m和全部以投喂颗粒饵料的池塘, 鱼苗放养量一般为1 000~1 300尾/666.67 m2。
2.2 主配养品种比例
每口池塘坚持主养1~2种鱼, 搭配3~4个品种, 主养品种数量占总放养量的60%~70%, 配养品种数量占总放养量的30%~40%, 适当控制放养密度。
3 投饵施肥管理
3.1 饵料或肥料品种及数量
针对不同的养殖类型、放养模式、养殖对象、发育阶段等情况, 提供相适应的饵料或肥料品种及数量。如水源条件好、青饲料来源又方便的池塘, 适合养殖草食性鱼类, 以投喂水草、旱草、萍类或人工种植的牧草为主, 秋季适当补充麸皮、菜饼、米糠等商品饵料;对于池塘条件好、供水量中等以上、水质较肥的池塘, 一般安排主养草鱼、鲤鱼或单性罗非鱼、淡水白鲳等品种, 全部投喂鱼类专用颗粒饲料。
3.2 确保饵料质量
每天投喂各类水草、旱草、萍类等, 做到当天采割、当天投喂不过夜, 不投霉烂变质的青饲料。从正规和信誉度高的厂家或商店购买鱼类专用颗粒饵料和饼类饲料, 选用获得绿色证书的品牌饵料。同时注意其蛋白质和粒径符合养殖鱼类各阶段摄食和正常生长所需, 并达到未受潮、无霉变、无异味、不结块等标准和要求。
3.3 施肥
夏季早期和秋末, 根据天气、水色、透明度等情况适当投喂一些粪肥;透明度在30 cm以上, 水温在24~28℃时, 按666.67 m2施粪肥50~150 kg, 夏季中期至秋季中期不施粪肥, 如确实需要追施粪肥也要结合天气、水色、透明度等情况, 采取少量多次、慎重施用。
4 水质调控
高温季节, 加强对养殖池塘水质的管理和监测, 坚持采用理化、生物等办法对养殖水体水质进行调控, 始终保持池水处于较“活”、“爽”状态。
4.1 配足增氧泵并适时开机
按1 000~1 333 m2配置1.1~1.5 kW的喷水泵1~2台, 如遇中午至傍晚有下雷阵雨或水质偏差、透明度小于28 cm时, 每天凌晨2~3时或晴天的中午及时开机增氧, 促进池水上下层对流, 加速曝气, 减少硫化氢、氨氮等有害气体的存量, 尽量使溶解氧能保持在3 mg/L以上, 避免池鱼缺氧泛塘。
4.2 增加注水换水次数
间隔2~3 d注新水1次, 每次加深20~30 cm, 5~8 d换池水1次。每次换水尽量达到池水量的五分之一以上, 7~8月采取注水、换水并重办法, 加水、换水间隔时间为1~2 d和3~5 d。池塘保持最高水位, 以利降低水温和鱼类避暑;添换池塘水时视水质、水量情况灵活掌握。
4.3 配足肥水性和杂食性鱼类
搭配放养肥水性和杂食性鱼类各10%~15%, 如白鲢、花鲢、鲤鱼、鲫鱼等品种, 用于清除残饵和鱼类代谢产物, 降低污染、净化水质。
4.4 经常使用生石灰
对高产池塘尤其是对淤泥达20 cm以上或黄泥底质、水土较肥的池塘, 每隔20~30 d用生石灰溶水遍洒1次, 每立方水用量为15 g/次, 杀灭致病寄生虫、病原菌, 提高池水的pH值, 改善池水和池底环境。
4.5 利用植物改善池塘水环境
用毛竹或小杉木在池边或池角拦出1/4或1/5水面, 在鱼苗培育池内培育浮萍, 在成鱼养殖池的池角、堤面池坡利用池泥种植各种瓜类、墨西哥玉米、黑麦草等, 通过浮萍、瓜菜、优质牧草的发达根须吸取池内的肥分, 消耗池泥中的氮、磷等营养, 并可遮阴, 防止池水温度超高, 残饵和代谢产物的积累, 使池水保持较高溶氧, 促使富营养化的池水得到改良, 大幅降低池水的COD。
4.6 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
每隔20~30 d对鱼池泼洒1次光合细菌或EM菌, 每666.67 m2施2 kg/次, 帮助消除池塘水体中的氨氮、硫化氢、有机酸等有害物质, 平衡酸碱度, 改善水质。经常在饵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改善鱼体内环境, 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 增强鱼类抗病能力, 减少病害。
5 防治鱼病
5.1 池塘消毒
每年对池塘消毒1~2次, 666.67 m2塘面每次用生石灰120~150 kg溶水遍洒全池。
5.2 挑选放养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鱼苗
凡是放养的草鱼, 全部注射草鱼“四病”疫苗。
5.3 大力推广中草药
鱼类增养殖学考试大纲 篇8
1.形态特征 欧亚鲈体侧扁,长椭圆形,尾柄较细。头小,吻钝,口端位。下颌比上颌稍长,上颌骨后端达眼的下方,上下颌及口盖骨上均有细齿。前鳃盖骨后缘有许多小锯齿,后鳃盖骨后缘有1根刺。两背鳍略分离,第1背鳍为8~16根硬刺,其中第4根最长;第2背鳍为3根硬刺和13根软鳍条,以第1、2根鳍条最长。胸鳍侧位而较低,腹鳍胸位,尾鳍浅叉形,两叶末端圆。其体为棕褐色,有7~9条黑色横斑、腹部白色。背鳍浅灰黄色,第1背鳍后部有1个大黑斑,胸鳍浅黄色,臀鳍、腹鳍及尾鳍为橘黄色。
2.摄食习性 欧亚鲈为肉食性鱼类,在自然条件下,幼苗期以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生物为主要饵料,有时也摄食水生昆虫和小型甲壳动物等。成鱼由于体积庞大、口阔,无法捕食到水中的微生物及藻类,主要以小型鱼虾类为食。欧亚鲈春、夏、秋季摄食旺盛,摄食量大,当水质良好、水温在20~25℃时,幼苗期摄食量可达体重的1/3,成鱼有时可达1/5,冬季大部分时间也不停食。
3.繁殖习性 欧亚鲈在原产地有时需5冬龄才性成熟,但在不同水域中其性腺成熟期差别很大。新疆额尔齐斯河地区雌性欧亚鲈最小成熟年龄为2~3冬龄,雄性则在1~2冬龄,在浙江甚至仅需1年时间通过催产就能繁殖出下一代。
【鱼类增养殖学考试大纲】推荐阅读:
鱼类生态养殖05-17
淡水养殖鱼类07-12
鱼类池塘养殖技术08-23
淡水鱼类08-25
鱼类学教案05-09
鱼类斯坦尼小体概述12-01
鱼类暴发性出血病09-14
保护长江鱼类资源建议书05-24
水产养殖学05-31
水产养殖学专业实习报告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