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研课(精选11篇)
美术教研课 篇1
美术教研课《动物面具》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动物面具》一课是人美版教材第五册中的第九课,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学生心理。在儿童的世界里,动物朋友无处不在。从童话故事中的动物主人公,到游戏中扮演的动物角色;从生活中最亲近的小动物,到生活用品上动物的图案造型,动物是儿童最喜欢表现的对象。学生通过前几课对动物朋友的认识,在本课中进一步了解动物的面部具体特征,利用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段对动物的面部进行造型设计、装饰制作。生动有趣的动物面具更是儿童的宠物,丰富了他们的想像和表现。
(二)、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认识动物的头部特征,利用绘制面具的方式进行造型表现。
2、操作领域:学会运用剪、挖、贴、画、拼接、折等手段在各种材料上制作有趣的动物面具。
3、情感领域:增进对动物的了解,进一步培养人与动物的亲近感。在综合活动中挖掘潜能,给学生大胆展示的机会。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不同动物的面部特征的表现及表现手法。
难点:面部对称性和利用不同材料制作有趣的面具。
二、说教法
本课我先让学生们通过欣赏,并提出问题,学生仔细观察思考为原则,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们能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参与,并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获得知识与技巧,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演示法”
用演示形象地说明讲授的内容,把演示与讲授有机结合,更好地引导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边议论,以获得最佳效果。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演一演:通过学生带着面具饰演童话剧《森林之王》导入。
师:童话故事小朋友们一定听过吧?但是根据童话故事改编的童话剧你们看过吗?你们现在想看吗?今天,老师挑选了几位小演员,来演出《森林之王》。我们大家热烈欢迎!让学生戴上动物面具表演童话剧,感受面具带来的快乐。
刚刚小演员们都用什么装饰的啊 ?
揭示课题:动物面具 {板书}
(二)欣赏范作,学一学:通过展示、示范作品,让学生分析制作的材料和方法,主动探究出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三)观看图片,谈一谈:教师通过展示各类动物形象的面具,丰富学生视觉,让学生谈一谈面具的起源、历史和作用。
(四)思考方法,做一做:以小组的形式先思考后制作,同学间互相帮助体现合作精神。
(五)展示作品,评一评:让学生带上已做好的动物面具来介绍这只动物,学生和教师对动物形象加以讲评。
(六)完成作品,想一想:带上自己设计的面具自编自导自演几部童话剧,表演给伙伴们看,或者我们还可在动动脑筋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出更美的面具,发挥我们的想象力。
美术教研课 篇2
一、学习型教研组织的构建
1. 构建美术学科教研网络, 走组织化道路, 提高成效。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 教师焕发出极大的热情, 教师自发性的“沙龙式”教研蓬勃兴起。然而, 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与规划, 出现了好多不足。构建美术学科教研网络, 走组织化道路已水到渠成, 我区也已付之行动。从实际情况看, 我区美术教研组织走三级化管理。第一级, 区教研室美术学科中心教研组;第二级, 学区美术教研组, 共设五个教研组;第三级, 学校、片区教研组, 根据学校专职美术教师配备情况和地域就近原则, 分学校教研组 (三人以上) 和片区教研组 (几校合拼, 共同教研) 。实践证明:构建教研网络, 及时收集第一线出现的问题及总结出的经验, 定期就共同面临的问题有效地组织系统研讨, 拓展教师之间互动的空间, 使势单力薄的教师走出封闭的圈子, 在多途径的互动中, 发挥集体智慧, 共谋解决问题的策略, 共享教学过程所获得的经验, 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2. 建立教科研、艺术机构与美术教研组合作制度, 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小学美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 需要教科研、艺术机构的参与, 需要走进学术前沿, 寻觅创造、发展的新支点。对我们小学美术教师而言, 在资深教育专家和艺术家的指导下, 进行教学和研修, 为自身专业的成长提供了可能。他们带来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 使教师们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美术专业知识, 并使他们有机会了解和学习新理论和新方法, 从而获得更多美术教学发展的机会。该制度概括起来大致可归纳为两类:一类以教科研和艺术机构共同关注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看点为媒介, 构建在同一研讨主题下的教研合作制度;另一类以美术教学和美术教研组工作需要为前提, 把教科研、艺术类的专家请进来, 聘为顾问, 并围绕一个主攻内容, 定时、定点、有计划地展开活动。这两类制度的建立, 有利于教师真正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成为研究者;有利于教师从根本上形成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有利于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充分获得专业化的支撑。可以说, 建立教科研、艺术机构与美术教研组合作制度能使小学美术教师在不脱岗的情况下整体提高能力, 成为研究型、艺术型的教师。
二、学习型教研的方式
1. 教学自我监控。
教学监控主要是对课前的计划、备课与准备、课堂的调控与调节、课后的反省与评价和创造方法进行观察与分析。对于刚刚接触新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教师来说, 他们经过“通识培训”可能理解了新的教育思想, 但却不知道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应用方式, 也不知道如何把它们联系起来。在此情况下, 学校、片区美术教研组和学区美术教研组就起了作用。他们组织教师根据授课年级的不同, 分小组进行集体备课, 充分利用集体的智慧, 以“沙龙”的形式, 各抒己见, 形成“集体式”的教学计划与教案, 再分散进行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 提倡并允许教师个人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学生的特点、教师自己的教学特色, 对“集体式”的教学计划与教案进行个人观点的增减。接着, 区教研室美术学科中心教研组, 组织各学区美术教研组的授课教师, 并邀请专家参与, 对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教师总结出的经验进行评析, 即借助专家的教育智慧反思教师教育行为及其背后的教育理念, 提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并提供适合于当时场景的可供选择的行动方式。当教师在倾听过程中意识到该场景所蕴含的理论在实际场景中的联系与应用方式时, 就会有“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之感。这一评析过程不仅向教师展示了具体的“教育智慧”, 同时给教师提供了一种反思的示范。在这一模式中, 教师的收获是双重的, 一方面知道了如何直接改进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也学会了如何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 经验的积累, 教师就可独立完成专业的自我发展, 实现由外控到内控的发展转变。
2. 教学研究课题化。
“学习型”教研方式的鲜明特征就是教学研究课题化。我们根据教学的实际, 立足教学第一线, 组织教师开展以应用性为主的课题研究, 以课题指导教学。三级教研组织, 发挥组织的优势, 有计划、系统地自主选择研究的课题, 灵活展开课题研究, 适时进行交流探讨, 把课题研讨融入教学活动中, 促进教师在教研中成长。如“小学美术教学与弱势生的成长”课题的确立, 为美术教师在教学中探索“学生差异的客观性和多样性, 利用学生的不同优势, 促使其均衡发展, 达到以美术教育完善、完成全部教育的目的”的主题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教师们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集中起来, 以该课题为依托, 整合问题, 并在教研课题组的组织下活动, 他们相互取长补短、共同交流教学心得、改进教学行为、积累教学成效。从这一课题的实践证实:课题指导教学, 促进教师由分散的个体性研究向有组织的课题化研究转变。这一有实际意义的课题研究, 在指导教学的同时, 对教师群体的教育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和专业成长都有着重要意义, 促进了教师在研究中成长。
3. 艺术专业研修。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要进行独立的开拓性工作, 必须要有一定的特色, 显现自己的教育个性。美术学科教育因其自身的特点, 一方面, 决定了它能提供给教师具有学科特色的多角色的展示空间。另一方面, 美术学科的种类包容了一切视觉造型艺术, 当三五年专业院校学习毕业后, 教师们仍然出现专业不“专”的现象, “万金油”式的美术教师满目皆是。如何扬长避短, 把艺术专家请进来, 实现教师艺术专业的再研修, 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 也成了美术教研的一大特色任务。根据学校、学生、教师自然情况, 有选择地请艺术专家对教师们进行专业再教育和艺术教育研究的进一步指导, 构建艺术教育专业的平台, 从而保证并促进不同美术种类的特色美术教育得于持续发展, 这种从教师和教学需要出发, 教师自觉投入的艺术专业研修无疑也是我们美术教研的另一特色, 同时也是教师成长的又一途径。
美术教研课 篇3
以课例研究的形式行走美术课堂,是青山湖区教研室美术学科近年来提升课堂效率、锻炼青年教师的一个思考方向。相较于平时的“磨课”,这种教研形式,其目的不是教学水平的“亮相”、教学技能的“示范”或者教学研究成果的“展示”,课例研究的终端不是教学比赛“获奖”,当然也不是在刊物上发表文章,而是为不断解决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帮助教师依靠群体在自己的岗位上更快成长、更好发展。①
在小学阶段,青山湖区组建研究团队,以传统文化为抓手,选取教材中的《中国龙》《民间绝活》《敦煌壁画》等课题进行课例研究,活动过程中大家群策群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大大地提升了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南昌市文教路小学的熊亚琼老师便是在这个团队中脱颖而出,凭借《敦煌壁画》一课在“2014年全国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观摩培训活动”中获得小学组一等奖。
如何将这些经验引向初中美术教学,成为课例研究团队的新课题。本文以江西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8课《传统纹样》为例,简单分享课例研究的经验得失。
《传统纹样》是一节“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程,教材以中国传统纹样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接触并了解传统纹样的历史渊源、演变历程、装饰韵味及其独有的审美情趣,进而学习自由纹样、适合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角隅纹样等图案基础知识,并装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体会创意生活、美化生活的乐趣。作为现代设计基础的教学内容,本课专业知识点多面广,专业技能灵活多样。同时,这又是一节充满人文关怀的美术课,无论是传统纹样的历史渊源、演绎历史,还是传统纹样的内涵寓意,实际应用等,都是摆在任课老师面前难以取舍的讲授内容。因此本次活动的研究主题是:“如何权衡人文知识与美术学科专业知识的关系。”
第一阶段,主要由做课教师——京东学校的杨艳老师根据对教材和研究主题的理解,独立备课,原生态展示教师教学意图。杨老师将本课的教学思路设定为:引导学生学习了解传统纹样,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将传统纹样的形式美、寓意美、智慧美和精神美融入现代生活设计中,让学生敢于继承,善于交融,热爱和发展传统文化艺术。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识纹样。以奥运火炬上的祥云纹为例切入课题,认识传统纹样具有吉祥的含义和歌颂美好生活的寓意。了解回纹与云雷纹的演变历程。
2.析纹样。了解纹饰创作的形式有写实、剪影、抽象。
3.赏纹样。学习纹样的组成形式,探索吉祥纹样的创作规律。
4.绘纹样。教师示范纹样的画法和制作技巧,指导学生设计创作,并展评。
根据分工,听课教师参照课例研究的项目指标,围绕活动主题,对老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进行课堂观察。课后,研究团队的成员根据自己的课堂观察记录进行反思、评课。在评课、议课时,紧扣课例研究主题,针对课堂关键事件中的师生反应进行诊断,站在学生和授课老师的角度,描述关键事件中师生的活动状况,分析教学效果,对下一轮上课提出修改意见。评课者不能以旁观者清自居,以自身的固有经验来评判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而应该“就课论课”,分析自己观察到的课堂现象,反思出现这些问题的症结,提出诊断意见和改进措施。针对第一次听课,大家的观点主要集中在:美术专业知识比重略高于人文知识;讲授人文知识花费的时间多于专业技能讲授时间,学生注意力集中状态呈下坡趋势;就人文知识而言,也是没有突出重点,主线不够明晰,致使教学效率不高;专业技能知识和人文知识互动不够,联系不够密切。
活动进入到第二阶段,杨老师参考了第一轮集体反思的成果,对教学设计一稿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新的教学方案。由于研究团队的集体智慧已经介入到新的教学设计中,这一阶段的课堂教学观察,大家更加关注授课教师的行为跟进程度和进阶空间。
第二次上课,杨老师以学生熟悉的鱼形纹样为例,从纹样与自然界中的鱼的对比关系,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鱼形纹样,鱼纹的图腾文化、吉祥寓意等角度介绍传统纹样的文化底蕴,每讲一个知识点,都旁征博引,辅以介绍其他内容,如饕餮纹、龙纹、鸟纹、几何纹样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装饰风格等。讲解同时,杨老师有机地将人文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出示不同形式的鱼纹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同一原型创作的写实风格、剪影风格和抽象风格的鱼形纹样,接着带领学生欣赏鱼形适合纹样、自由纹样和以鱼形为骨式的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等图案,以此学习基础图案知识。老师从造型手法和色彩搭配等视角引领学生了解传统纹样的审美情趣,通过现场示范和小练习,指导学生动手添画黑白图案和填涂颜色,掌握基本的绘画、剪贴技巧,为下一环节做好准备。
第二次课的教学效果显而易见,做课老师为之付出的教学智慧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然而,研究团队成员不再满足于“灌蜜式”的点评,听课老师分别从自己观察到的点点滴滴,抽丝剥茧查找原因,有的放矢提出更为合理的改进策略。大家的评课意见整理如下:第一,作为初中学生,在老师通过范例讲解后,应该激活学生知识消化能力,找到鱼形纹样与其他纹样知识迁移的切入点,点拨学生对知识点举一反三,系统总结归纳所学,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而无需老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第二,较之第一次课,人文知识与美术学科专业知识的权重趋于平衡,应该再到人文知识中梳理出重要的美术知识,突出美术学科本位特色,使人文知识为美术课堂服务。
课例研究活动推进到第三阶段,杨老师总结前两次课的得失,对教学方案第三稿做了精细化调整,以点带面,架构起鱼形纹样与其他传统纹样的学习桥梁,引发学生由此及彼,获得知识迁移。欣赏典型作品的典型艺术特色,顺势总结出中国传统纹样的艺术特点,强化了学科本位;灵活运用评述问卷,既考察了学生课堂学习新知的情况,又为课堂教学创造了新的生成点,使课堂充满人文气息。虽然一些细节还存有争议,相较于前两次课,无疑,在这次课堂教学的蜕变中杨老师更加成熟起来了。
幼儿园园本教研美术教研活动方案 篇4
苍南县藻溪镇中心幼儿园 赖卫积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教学指导和 教学服务的功能作用,引领教师参与教学研究,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美术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全面提升美术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重点:
1、加强新《纲要》的学习,重点突出美术方面的理论学习,帮助教师进一步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美术教育观、儿童观、评价观。
2、争取通过1—2年时间,收集整理一批具有教育新观念、受幼儿喜欢、幼儿有一定生活经验基础、绘画形式多样的教材,真正发挥美术教育的情感表达、美的熏陶等艺术功能,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
二、教育目标:
(一)小班目标
1、幼儿能由自身开始接触周围生活、自然环境和艺术作品。
2、喜欢用多种材料、工具,会用简单的符号构建画面,表达内心的理解、感受。
3、能从多种视觉媒体中获得美感经验,对美的事物具敏感性。
(二)中班目标
1、幼儿能有目的的关注生活、自然和艺术作品,在探索中获得愉悦,激发创作表现美的欲望。
2、自主选择材料、工具有目的的以多个符号组合,表达创作欲望。
3、尝试评价生活环境、艺术作品及自己与同伴作品中的美,丰富审美经验,提高审美能力。
(三)大班目标
1、幼儿能发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对美具有敏感性,并能理解美的丰富性、多样性。
2、自主地选择多样材料、工具,以多种符号有目的地按主题表达和创作,逐步体会构图的均衡变化和美。
3、通过多元的视觉艺术活动,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艺术的情感,具有一定的审美理解力、想象力。
三、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美术教育观念。每次学习活动中安排美术教育理论方面的资料进行学习,在思想上,形成新的美术教育观、儿童观和评价观。充分认识美术教育自开发幼儿潜能,、促进幼儿现代化素质发展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突出情感教育的功能与地位,学习用新的教育方法对幼儿进行美术教学。
2、每两周进行一次教研组活动
组内教师轮流备课,集体研讨。小、中、大班的每个主题进行一次美术教研活动,通过听课、评课活动,促进教师备好、上好每一节美术课,努力提高美术教学水平。以骨干引领,加强时间研讨,以班组长、骨干教师为引领,将优秀的教学方法与经验以实践活动的方式向全体教师交流辐射,起到资源共享、交流互动、共同进步的作用。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与辐射作用下,形成合作研究的氛围,拓展教师使用新教材的思路,在美术教学方式上得以创新,努力使美术课堂教学呈现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新局面。
3、继续开展美术活动区和各班美术角的创设
通过理论学习,观摩研讨,资料收集的形式寻找到一套合适幼儿园小、中、大班美术活动区的可实践操作和具有确实指导作用的方案。
四、主要教研活动安排: 二月份:
1、做好开学准备工作。
2、制定本学期美术特色教研工作计划。
3、幼儿园各年龄阶段的美术区角可以开展哪些操作活动 三月份:
1、一课三研活动
2.举办“我的朋友”幼儿画展,大班幼儿参加。四月份:
1、继续开展园本教研“美术特色园本课程研究”活动。
2、怎样引导幼儿认识和运用色彩
3、做好课题组交流活动,个人小问题阶段会诊。
4、集体备课,专题研讨《生活化幼儿美术教育特色的实践研究》 五月份:
1、开展教师互动教学研究。(陈秋萍老师美术学习互动)。
2、中班幼儿《巧巧手》手工制作比赛
3、一课三研
4、集体备课,专题研讨《生活化幼儿美术教育特色的实践研究》。
5、各班加强幼儿的美术教育有效方法的探究。六月份:
1.课题组教研交流。
2、收集本学科教学优质课件、教学设计、反思、论文。
3、做好教研组工作总结。
美术教研总结 篇5
美术教研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们美术教研组根据学校总体安排,明确工作目标,积极进取,团结协作,教研氛围浓厚,顺利地完成了各项教学教研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抓好教学过程管理
第一,转变教育观念,加强理论学习。我们做到业务学习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有重点地学习市、区教研活动精神,认真钻研《美术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美术教学要求,加强师德修养。通过不断地学习、交流,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同时,组内教师定期专题研究活动,认真完成各项工作。
第二,加强教研组的常规管理。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基地之一。为此,我们着力抓好常规教学活动。教学纪律严明,教学行为严谨,教学程序严格。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辅导,认真批改作业,认真组织考评。要求组内教师每月听满4节课,并且每课有反思。在活动中教师注意“上挂下联,左右参与”,打破了年级的界限,同事之间互帮互助、共同探讨。教师都感到这样做大有益处,增加了相互间的学习机会,使理论更能联系实际。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只有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减轻学生的负担。为此,本学期我们加强了教研组的常规活动,使活动化大为小,教研组各成员定时间、定内容、定形式开展教研活动。
第一,以“备好课”为中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认真开展每次教研活动,每节教研课的教案提前一周拿出,组内老师集中参与研究定案。课后,组内教师集中评课,针对上课情况发表自己意见以及其它观点,反馈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
第二,按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组内教师做到每月听课四节,这学期,我们以“备课、上课、说课、评课”这“一课四活动”为载体,形成浓厚、活跃的教研风气,切实把“一课四活动”与落实教学常规,开展专题研究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提高教师教研水平
配合学校总体安排,为组内教师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文化素质和组织教学、独立工作的能力。努力形成教研合力。组内教师认真参加进修和培训等学习活动。积极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我们注意结合我校美术教师实际能力和教师爱好,开展“一师一色”活动。例如:温德辉老师的“篆刻”,李卫东老师的“国画”,林森老师的“剪纸”。现在篆刻|剪纸已经成为我校特色,国画也在向特色发展,相信不久也会成为我校又一亮点。
总之,当前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必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科研为先导,以教研组建设为载体,全面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但是我们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我们的科研水平和能力的不足,课题研究还缺乏一定的深度,这些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寻求新途径、新方法,不断地完善和提高。
美术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2009——2010学第二学期)
转眼间,这学期接近尾声。一学期来,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美术教学。在工作中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各项工作努力作好。我积极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本人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学习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团结同事,乐于助人;及时了解关心国内外大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良好的师德、规范,平时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把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
追忆往昔,展望未来,为了下学期更好的工作,我现将本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本学期任教二、六年级十一个班的美术教学,另外还担任美术活动小组的教学工作以及科组长的工作,班级多,任务重,班级管理以及学生的状况也均有不同,这就要求老师的教学要计划周密,因人而异,采取令学生易学、好学的途径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达到教学效果的事半功倍!
按照《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学期新课开始之前即已制定了周密详尽的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能按照计划进行教学,至期考前,本学期的美术教学任务已圆满完成。一学期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工作中我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向先进个人和教学经验丰富之人士学习,互补有无,取长补短,以达美术教学的至臻完善,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学生明白美术与文化课的关系,会极大地提高他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学生之所以忽视美术学习,是他们认为只要文化课学好就行了,美术课学好与否无所谓。其实,美术学科是门基础课,与其它课紧密相关。二者同属社会意识形态,其起源、反映形式、作用都是
一样的。美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美术鉴赏、创作能力的提高和打好专业基础的问题。就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而言,它大致经过感觉、知觉、联想和想象三个阶段。凭借一般的直观艺术感觉,对作品做出“象不象”、“美不美”的评价是很不够的,还必须具有综合、判断、想象、联想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思想水平、认识水平,这些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学习美术获得。
美术和文学作品一样,都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及作者思想感情的,只不过是表现形式各异罢了。东汉王延寿在著名的《鲁灵光殿赋》中说:“图画天地,品类群生,写载其状,托之丹青。千变万化,事各谬形。随色象类,曲德其情。”这说明美术创作不仅是描绘可视的事物形象,也同文学作品一样,还要描绘出事物 的“形”、“神”、“情”。西欧有些名画,多是取材于文学名著。中国有些山水画珍品也汲取古诗词的意境、神韵。评鉴作品善用“诗情画意”一词,说明好的诗文要含有画意,而好的画又何尝不饱蕴诗情呢!在历史上名画家兼为文学家的有之,如王维等;文学家的画在绘画史上占有要位的也为不鲜,如苏东坡的《墨竹图》就是一例。让学生明白美术与文化课的关系,会极大地提高他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我认真地分析美术教材的编写特色及体系,懂得了美术必须要求掌握的学习内容,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然后就有的放矢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素描、色彩、工艺的练习。每次备课时,我都细心地备教材、专心地备学生。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课堂上穿插于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和兴趣,使我的美术课成为学生的受欢迎课。
加强课后辅导工作,培养了一批美术带头人。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热情。由于学生的基础差、起步慢,且没有接触过此类的专业训练,故训练必须从零开始。我在课中着重抓基础训练,并根据各自的性格特点和掌握基础的层次不同而采用多种训练方法,尽可能使他们感觉到在快乐的玩耍中掌握技术和技能,即乐教乐学。并巧用启发思维,让他们能体会到举一反三,做到有所领悟和创新,掌握一定 的训练规律。训练过程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做到精讲多练,处处体现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在课中对他们进行思想规律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锻炼他们的性格特征,做到抓素质训练,促进全面发展,突出一技之长。
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有时还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不知如何处理。因而我虚心向优秀教师学习,从中获得大量珍贵的课堂第一手材料,从中收益非浅。我个人应付和处理课堂各式各样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另外,利用课余时间经营完善自己的博客;帮助其他教师写各种材料,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本学期本人撰写的论文《在美术活动中以情感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获得市论文评比二等奖。
总之,本期工作顺利圆满完成,我通过对这一学期全面回顾,总结了经验教训。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创立更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与学的美术实践方式,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创新能力培养的各种课型的美术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有更好的提高,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思想、理念和方法。在美术教学中再上一个新台阶。
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如需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及原作者 江苏省首个无线城市生活门户网开通
2010-1-26 9:10:56
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赵宏超
岁月如梭,转眼间一个学期又要结束了。在这一学期中,我担任一年级、二年级和五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我享受到了收获与喜悦给我带来的快乐,也在工作中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现就这一学期中的美术课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计划贯彻情况 :
教学中我认真遵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工作上兢兢业业,爱校如家,对学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二、教学工作执行情况: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真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美术教育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在课堂上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心尽力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一定的美术方面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也学会了判断美和创造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我认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我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使课程的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到了美术的独特魅力。
为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美术教学中,我还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机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还要使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到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矗。
三、经验和教训 :
1、教师要认真贯彻本教学大纲的精神,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 双基训练的关系。在传授双基、培养能力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教师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3、教师应加强示范,并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及放映幻灯、影片、录像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
4、要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5、学业考核以平时成绩为主,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
6、对学生美术学习的评价要尽可能做到态度习惯养成和知识能力发展并重,并鼓励大胆创新和个性发挥,既着眼于实际成绩,更注重未来发展。
7、美术教学要尽量注意学科间的联系。如在讲到点、线、面等概念时,可联系数学中的相关概念来解释。
四、自身素质:
授课之余,我认真参加了学校以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还订阅了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能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能更快地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美 术 教 学 工 作 总 结 2007-12-28 10:41 美 术 教 学 工 作 总 结
(2007—2008上)
时光如流水,在匆匆忙忙中,又一学期结束了。半年来,美术教研组在教导处的正确领导、全体美术教师的大力协作下,顺利完成了学期初的预定目标,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成绩。为使今后的工作更收一层楼,现将本学期的美术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概述:
开学初,我们遵照学校工作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尽可能地按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监督教师搞好教学常规和常规教学,组织了诸如听课、比赛、展览等一系列活动,教师的教学行为日趋规范,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日益高涨,校园文化氛围空前浓厚。
二、具体工作情况:
一.做好各项日常工作。
首先检查各项备课、计划,并进行随堂听课。平时本教研组人员轮流听课,吸取经验。各位美术教师工作踏实,认真制订计划,认真备课。每堂课准备工作充分,作业认真批改。平时互相交流教学经验,使每堂课都能接近生活,接近美。在备课中就体现出对学生美的教育,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抓好本学期的教改教研工作。
本学期,教研组一直把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教研重点,平时注意能注重检查,各位美术教师能经常相互交流,开展互相听课、评课等活动。各位美术教师能根据不同学生 的不同年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力争使每一堂美术课都能达到优化,并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努力体现新课程理念,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抓好本学期的教学工作。
上好每一堂美术课,向学生传授浅显的美术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品德、意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课堂上要有效的运用创新教育,使学生动手、动脑有机结合,实现由重知识传授向重能力和人格培养的转化,在教学中能够愉快的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艺术教育上能有自己的创新意识,促进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认真做到每堂课都能使学生有兴趣。并注重在课堂巡视中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辅导,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的功能。四.认真做好课外兴趣小组工作。
每都认真组建好课外兴趣小组,每班层层选拔几名美术爱好者,一周开展一到两次活动,每次兴趣小组活动都能做到内容、时间、辅导老师三落实。活动有层次、有重点。低年级组主要学习儿童画;高年级组主要学习素描,效果明显。在专用美术室中,把学生优秀的美术作品布置在教室内,供学生欣赏,并定期更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教研总结 篇6
一、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纲要》认为“要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因此,在幼儿美术教育实施中,不仅仅应重视幼儿技能技巧的学习,而是更应重视幼儿个性方面的发展。这一点得到了我们美术组教师的共识。但为了让教师更好的领悟其要点,我们通过上网查阅、自学、组织学习、相互推荐文章等多种形式来让教师进一步学习,以形成自己的观念。
二、积极研讨,落实于教学实践
学习后我们开展了多种的教研活动,首先是教案的设计,其次上教研观摩活动。通过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在让幼儿掌握技能技巧的同时,不要松懈对幼儿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在教学中,不同的幼儿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我们教师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在活动中要采用适合于幼儿的教学方式,注意“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比较”。特别是在评价作品时,更应注重对幼儿的激励与鼓励,帮助幼儿建立自信,体验愉悦。
三、深刻反思,着眼于幼儿个性发展
反思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手段,在每个活动中我们都要求教师做好反思小结。特别是我们的教研课,更是集体反思的好机会,在我们大家共同的反思推敲斟酌下,每一环节、每一个步骤都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发展地位,也是我们的教师在反思中得到了成长。
微课点燃我教研的激情 篇7
一、理论学习,初识微课
微课是新名词,新课改,没什么前人的经验,只有一些零碎的理论,我只好上网百度,百度的也糊里糊涂,不知微课是何物,只得不断百度各种微课理论,再看别教师的微课案例,但2012年时案例特少,因此只能结合理论,在实践中不断琢磨,慢慢地就悟出一点道,再经过本次培训和学习我才真正的了解了微课.“微课”其实就是没有学生上课,教师根据事先设计教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面对听课者上课, 它在传统的听课,评课活动基础上增添了“说课”和“答辩” 等环节. 同时“微课”是微型课的代名词,来源于现实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师授课的浓缩、搬迁与改版,微课属于新一代教学课件范畴. 微课的特点: 短、小、精、悍. 微课是为学生个性化自主高效学习而设计制作的一种新型课程资源、移动互联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二、教学设计,探索微课
知道微课初步定义后,我开始选题,选什么呢? 课本教学点,例题,习题,实验题,考试真题等,最后选定一个小专题学习《变中的不变》,选择本小专题我是思考一番的,首先是要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学生刚学完初二“全等三角形、轴对称”知识; 其次我班的学生对数学学习有积极性,但对问题思考深度不够,逻辑思维、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基于这两点,我选择了小专题进行探究教学. 以下是本微课的教学设计:
课题: 变中的不变
设计者: 武夷山二中张彩华
训练技能: 综合技能
学生特点: 对数学学习有积极性,但对问题的思考深度不够,逻辑思维、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证明“两个正方形重叠面积 = 1/4正方形面积”
2.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等过程,有机的渗透由“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及转化”思想.
3.情感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让其在“合作、探究、交流”氛围中培养数学思维和能力.
学习任务: 证明“两个正方形重叠面积 = 1 /4正方形面积”思路过程.
教学策略: 启发、讲授教法,发现、探究、交流学法.
教学媒体: 微课
二、反思小结,体验微课
根据微课的教学设计,我开始体验微课,还让教研组其他教师进行试听,同行给了我以下的评价: 1. 问题选得有价值,分析得深入浅出. 2. 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3. 数学的思想恰到好处的渗透到具体的问题中. 4. 课改的理念、思想突出. 5. 启发学生思考的地方多些,思考时间应长些,有利于中等生及学困生对知识的掌握. 根据同行的点评我又进行了改进,重新进行了录制,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启迪,预习的功能,通过本次微课体验,我切切实实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 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 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课,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 同时微课来源可加些其他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小故事、小策略,只是在平时教学要多观察,然后把自己想法往微课方向整理,用短小形式,先从一个细微点出发,基于一个细节去深度追问,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微课需要的是真问题、真智慧、真策略,来不得半点水分. 教师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
三、引领辐射,总结微课
在教研组老师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下,我在首届的福建省微课大赛中获得初中数学组第一名的好成绩. 经过这次大赛我总结微课如下: 1. 放手让学生想,学生做,教师启发诱导. 凡是学生能做的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这样才能真正的锻炼学生,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2. 加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用书要源于教材,又不拘于教材. 3. 今后多进行“数学思想、方法”小专题教学. 4. 教学容量应多定格在学生思维容量上. 5. 平常心态对待教学技能比赛发挥会更好,本次的教学我有些紧张,导致语速有所加快. 同时在我引领下我,福建省举办第二届微课大赛,我校的数学组有四位老师参加了比赛,李昌旸《利用弧长公式求点的路线长》,彭德富《数形结合之绝对値的化简》,柳丽君《( a + b)2与a2+ b2相等吗?》,余楠方《转化与化归的思想解决函数零点问题 》,他们的微课都做得很好. 其实制作微课是为了更好的微学习. 微学习是在基于脑科学的有效教学,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10分钟的特点而设计新型学习方式. 微学习由“微”与 “学习”两部分构成,微,即微小,碎片化. 微学习的优势在于可以借助移动技术和设备,使学习者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任何内容. 微学习让学生课外学习积少成多,在每次微课中教师启发一点点,量变引发质变,定能让学生产生“1 + 1 > 2”的效应. 同时教师多研究微课定能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美术教研课 篇8
【关键词】艺术教育;美术校本;教研活动
我们在开展美术课外辅导的同时,抓好学校美术校本教研的开发。
一、课外艺术教育与美术校本教研应做到“三个结合”
1.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
目前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美术教学设备都有了一定的改善和充实。在开展课外艺术教育美术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也能不断克服客观的困难,努力营造一个适合于学校学风、校风和校情发展的各种美术氛围。
2.结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
学生正处于身体和智力快速发展,审美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学生的模仿能力强,想象力丰富,但自控能力弱。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的积极性和专注力度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重视优生培养的同时,更应该关心和鼓励需努力学生的发展,坚持艺术创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做到全体学生美术素质的普及和提高。
3.结合周边的乡土资源进行乡情教育
学校的周边环境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常说“生活是美术创作的源泉”,对于学生来讲,他们所面对的环境——生活和学习的地方,无疑是他们创作的素材和源泉。利用这些有利的乡土资源,在课外美术教学辅导过程中,美术写生课便是收集、整理美术素材的一个重要渠道。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平常见到人和事入手,对他们身边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砖房瓦屋、亭台楼阁、山水路桥、树鸟虫鱼、人物花卉等等进行认真仔细的描绘,教学效果明显。
二、美术校本教研的具体思路
1.更新教学观念,做好教学反思
教研活动是搞好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而校本教研又是近年来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研究方式。它要求教师根据当今美术教学的发展状况,本校的教学实际内容深入研究扩展,探索最适应学生接受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加强教师的知识更新,定期进行教学经验交流,改变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经验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联系,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接受、容易掌握,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美术素养,立足于教育的整体,积极研究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新思路,摸索出一种适合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模式。同时做好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善。写好教学反思和心得。
2.合理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拓宽美术教材内容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美术课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开发利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这一点已成为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我们在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实践中,把课程的扩展紧密地结合,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意把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环境紧密联系,因地制宜扩展新的课程资源,补充一些学生愿意学,教师擅长且材料经济充足的学习内容。比如,在课外美术教学和美术课堂教学中拟定了以《我爱我的家乡》、《家乡风光》、〈家乡风情〉等一系列题材的写生科目。
3.加强直观性教学研究
为了更好的搞好课堂教学,我们努力寻求一种适合于不同年级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我在高、中、低段学生中尝试运用“低段——普及、放开;中段——提高、升华;高段——完善、创新”这样三种教学模式进行分段教学。具体讲就是,低段的学生在普及基础的美术知识外,重点放开学生的表现方法,让他们的美术表现思维不受束缚;中段的学生以提高绘画技能为辅,让自我的感情交流方式得到升华;高段学生在培养较为完善的美术绘画技能基础上,重点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
4.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通过积极尝试艺术综合学科的教学新模式,加强知识的相互联系,把音乐与绘画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并通过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知识,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学习美术的乐趣,养成综合学习的好习惯。
通过上述校本教研的实践,结合美术课外艺术教学,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合理科学的美术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对学校美术校本教研起到的基础性作用。美术课外教学为美术校本教研更好地进行提供了保证,教学又为教研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我们只有认真地搞好美术课外艺术教学才能使美术校本教研活动更好地进行,并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建华.在观察中思考在观察中前行——以常态课例研究为载体的校本教研行动[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3(12):64-66.
美术教研活动计划 篇9
一、指导思想
美术课堂教学及美术教研活动开展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全面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德整体素质发展,是学校整体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按新课标要求美术教师积极开展美术教学研讨活动,认真上好美术课,培养创新意识,正确的审美意识,为造就一批热爱美术;为美术事业而认真、刻苦、创新、钻研学习的人才,而努力工作。
二、具体做法
1.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研究、实施新《美术课程标准》中的各学段目标,制定教学计划。
2.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按照新课标认真上好每节美术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和观摩、思考、临摹能力及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美术,并做好基本功训练,学会写生、模仿等能力。
3.组织好学校兴趣小组的活动,做好作品收集工作。定时定期开展活动,把学生带入大自然中去欣赏写生,陶冶他们的情操,开阔视野。在“六一”前举办的第三届平川区第一小学学生书画展。
4.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区美术大赛。认真辅导争取取得好成绩。
5.配合学校各部门,做好校园大环境的布置工作
6.认真总结美术工作经验,扬长避短;再接再厉;搞好美术教学工作。
美术教研教改总结 篇10
“>美术教研教改总结2007-12-07 18:47:44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时间飞逝,短短的一个学期已经匆匆过去,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地开展美术教研教改工作,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入手,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与审美能力,改革并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较好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下面就将本学期的教研教改工作综合总结如下:
一、树立了正确的教学目的,培养创新的态度,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注重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他们的好奇心,启发学生敢于想象和联想,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勇于质疑,鼓励学生善于反向思考,标新立异,以学生喜爱的活动为突破口,主动突破教材的定势
与习惯性框框,引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变教学过程为学生带着问题不断探索的过程。
二、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找准创新的途径。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为目标,以学科学习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创新的动力。以主动获取新知识信息,掌握认知的策略,实现创造性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在艺术教育的综合素质。
三、拓展美术文化范畴,培养创新的思维。主要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着手,在美术中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和机会,激发学生大胆探索,引导多向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生动教学,树立以发展能力和人格为中心的教学质量关,在学生发展创新的要求本能上,把美术的着眼点
放在开发学生的主动性上。
四、课堂上要有效的运用创新教育,使学生动手、动脑有机结合,实现由重知识传授向重能力和人格培养的转化,在教学中能够愉快的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艺术教育上能有自己的创新意识,促进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
五、树立新型的师生观,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实行教育民主化,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能力的主动建构者,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体。教师也积极参加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业务学习时间积极学习有关教研教改的理论文章,通过认真学习研究创新教育的理论,使教师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实验研究,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进一步改进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积极参加学校、教委组织的各种教研教改活动,并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写出教学论文。如参加第三届“面向新世纪”全国小学教学论文大赛二等奖;第三届省艺术教育优秀
论文评选获一等奖;区电教论文评选三等奖;区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同时积极按时参加上级组织的教研教改活动,如参加一年级新教材培训活动;市骨干教师培训活动等。总而言之,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立更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与学的美术实践方式,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创新能力培养的各种课型的美术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更好的提高,在美术教学中能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蒲公英》磨课教研评析 篇1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A-
0071-02
为构建“倾听、串联、反刍”的教师教学行为,实现“活动(作业)、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分享表达”的课堂学习形式,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学习成长的场所,我校开展了语文教师磨课研讨活动,针对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纠正、补充。其中,苏教版语文第五册课文《蒲公英》由汤小燕老师执教。汤小燕老师在第一次执教时,将教学重点放在了“读准字音”和“读通句子”上,让学生在学生字、读课文的同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其主要教学环节如下。
【《蒲公英》第一次执教的教学片段】
一、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一)联系生活实际说出你对蒲公英有多少了解。
(二)明确教学目标:
1.会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学生通过自由读、跟老师读、指名读、齐读生字表,把生字读准确)
2.练习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铅笔、直尺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在旁边标上“?”。(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在不理解的词语旁边标上“?”)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指导书写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文中写的是谁,在哪里,干了什么,从而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重点指导“嘱”字的写法。(学生描红、书写,教师相机指导)
(三)小结课文,结束课堂。
【教师研讨】
课文教学第一课时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激发学生产生对整篇课文学习兴趣的第一步。然而,教师在执教《蒲公英》第一课时,将大量时间用来进行生字词的教学。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预习能力,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课前做好课文预习,在课堂上通过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对话提问,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回答,肯定学生的发现,把教学落到实处。
1.预习在课前,事半功倍
三年级的课文比一、二年级略长,教师在第一课时把教学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学好生字词上,再去引导学生读好课文,这样教学任务就可能完成不了。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进行课前预习。那么,什么样的预习模式才是适合三年级学生的呢?磨课组教师一起讨论后,决定制作一份预习单,将认字、读字、初读课文置放到课前,在课堂教学中则对学生的预习作业进行渗透式的检查、点评,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
2.学习重点字词,交流感知
写字教学在课堂上已经被淡化、空化,不少语文教师偏重于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写字能力的训练,或是将写字教学放到课末或课后。在磨课研讨中,有教师提出将指导学生写字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师在课堂开始时抽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会读即可,再重点指导学习生字“嘱”“咐”,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这两个字的字形,发现规律,学生围绕如何把字写漂亮展开讨论。这样才能将写字教学落到实处。这一观点得到了磨课教师的一致认同。
3.有效初读文本,帮助整体感知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学习语文主要靠的是语感,而朗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只有通过读,学生才能对语言文字有直接的整体领悟,才能品评出语言的意蕴,才能真正实现与作者的间接对话,与作者达成心灵的沟通、情感的共鸣。在初读课文时,教师要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给予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
【《蒲公英》第二次执教的教学片段】
教师在第二次执教时加强了对写字和读法的指导,课堂主要分为三个环节:了解课题、检查字词、指导书写,指导学生读好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检查字词,指导书写
1.教师出示词语,指学生读,了解预习效果。
2.教师:“同学们在预习的过程中觉得哪些词不容易记住?”在学生反馈的基础上,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嘱”“咐”。教师:“先认真观察比较,这两个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我们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3.学生书写,教师出示学生的作业,分析写得好的地方,接着教师范写,再让学生跟着教师写一写。(学生书写时,教师纠正学生写字的姿势)
【评析】这一环节的教学突出两大部分内容:一是巧设预习,及时落实,提高第一课时课前预习的有效性。课前预习是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预习的过程是学生自读自悟的过程,预习的深入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课文的效率。因此,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这一环节,并真正落到实处。教师应根据年级段特点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并在课堂上作检查。二是方法巧妙,扎实有效,提高第一课时写字教学的有效性。新课标明确指出:三年级学生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而现在的课堂教学注重朗读,写字教学似乎已在阅读教学中淡出。正由于教师对写字教学重视不够,缺乏写字指导和板书范写,导致学生握笔姿势不正确,写字速度慢,字写得不端正等。因此,教师应该在第一课时注重生字教学,并将生字词教学渗透在课堂的始终。
二、指导朗读,感知文本
学生第一次读课文时,教师提出朗读要求:大声读课文,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第二次读课文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大声读课文,把认为最难读的句子或小节反复练习,多读几遍。教学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读课文,并能及时让学生作出评价,说出学生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学生畅所欲言,提高了朗读的积极性。
【评析】这一环节看上去很简单,但教师首先应当在第一课时让学生充分读书,不能让学生只读一两遍课文,甚至一遍不读就去探究文章内涵、品味语言文字、学习遣词造句。学生读得不正确、读得不流畅,也就无法深入文本,理解课文,更无法品评文字,体会文章的情感。第一课时包括了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教师只有在第一课时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了,才能在第二课时有效地展开课文的研读。在学生初读课文前,教师应给出明确的读书要求,让学生围绕这个要求展开阅读。教师要有意识地在第一课时中引导学生读书,实现把课文读准、读顺、读熟的教学目标,体现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做到注重自读,给予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明确读书目标。
三、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文中写的是谁?都写了它们的什么事,结果又是怎样的?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听教师范读课文时,就能感觉蒲公英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动情生趣。
【评析】叶圣陶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当时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教师范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读边思考,对课文留下整体印象,就会为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
要上好语文课,教师要弄清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间的相互关系,让学生学会倾听,在倾听的基础上把学生的想法串连起来,让学生听得进去,想得到,说得出来,这样学生的能动性就能得以发挥。另外,本节课的教学也充分体现了“以学定教”的原则,教无定法,教者在课堂教学前认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打下基础。
【美术教研课】推荐阅读:
教研美术07-21
美术教研计划12-04
美术教学教研计划08-29
上美术教研工作总结05-28
美术组集体教研计划07-26
高中美术教研组总结08-08
小学美术教研心得体会08-15
2009美术教研组计划08-17
小学美术五年级教研计划09-01
小学美术教师个人教研计划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