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美术教研室工作总结(精选6篇)
区美术教研室工作总结 篇1
岚山区教研室2010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市教研室的关心支持下,区教研室坚持“质量立教、管理强教、改革兴教、活动促教”的教研教改思路,紧紧围绕推进新课程改革这一工作中心,着力突出全面落实课程方案、深化校本教研、构建有效课堂三项工作重点,积极履行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教学服务、教学指导四项工作职能,全区新课程实施水平、教师专业化水平以及教科研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全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一、努力提升课程实施水平,新课程实施稳步发展
1、开展课程实施水平调研,加强课程方案落实情况的监控。新学期伊始,教研室对全区中小学在落实课程方案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督查,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地方课程、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校本课程的管理和评价等重点,提出了整改建议和措施,指导相关学校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全面落实课程方案,进一步巩固新课程实施成果。
2、顺利通过省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验收。为了做好今年全省课程实施水平评估,自11月中旬起,教研室全体同志先后18个工作日深入学校全力督查全区中小学迎接省课程实施水平的准备工作,针对各校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课程开设等薄弱环节,现场对被评估学校进行口头反馈,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并及时督促相关学校根据评估意见认真整改。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高质量地完成了我区的迎检准备工作,为我区提高迎检水平,确保评估圆满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12月8日的省课程实施水平的评估检查中,评估组专家对我区的课程实施水平工作给与了充分肯定,此次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工作的顺利通过,标志着我区课程实施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提升我区课程实施水平,促进我区课程改革与实施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深化我区素质教育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展现实施素质教育的成果
1、成功举办了全区中小学素质教育现场会。为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促进全区素质教育的均衡发展,更好地展示各校素质教育经验和成果,新学期开始,我们对全区中小学校的素质教育工作进行了初步的调研,就部分学校特色和亮点的确立、提炼、打造进行了指导,并召开了素质教育现场会准备会议暨中小学校长论坛,会议上,各镇(街道)着眼下半年全区的素质教育现场会,围绕各自确立的教育教学工作亮点和特色,阐述、交流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相关经验、做法和设想,为全区中小学素质教育现场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下半年自7月份开始,教研室的同志在分管局长的带领下,组成两个指导小组,历时3个月,先后20余次深入学校对各校的准备工作进行调度并实地考查、指导。并以此为契机,组织了部分中小学教干到枣庄等地进行学习,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经验,为我区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注入了新的活力。10月初对各单位形成的文本交流资料进行初审,结合实地考查,最终确立特色与亮点。11月18日至19日,在局领导的带领下,全区教干教师分成四个观摩组先后参观了28处学校现场,此次活动受到了局领导的高度评价,集中展现了我区近年来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同时也增强了全区中小学校教育干部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继续做好素质教育大文章的信心和决心,对我区素质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起到了一个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2、大力开展各类活动,积极营造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为全面展示我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从4月份开始,由区宣传部牵头、区教育局和区文联共同主办岚山区第二届少儿艺术大赛和国学经典诵读大赛活动,吸引了全区近800名中小学生参加,活动历经1个月的时间,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家长的广泛关注,为全区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起到了良好的影响。经过精心组织筹备,9月份又成功举办了以庆祝第26个教师节为主题的全区师生书画作品展活动,为期10天,共展出作品有1238副,活动期间邀请了区领导和社会各界进行参观,并组织评委对本次参赛的作品进行了认真评选给予了表彰。浓化了节日氛围,社会反响良好,充分展现了我区广大师生的智慧和创意。
四、多层次、多渠道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1、教师业务素质的高低影响着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素养。继续开展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和培训工作,一方面通过教研员深入学校、深入教学一线,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集中培训,研讨课改实施过程的问题和困惑。7月份对去年招考的新教师进行了教学常规专业培训,12月份,参与组织了全市名师送教下乡活动。一年来,共举行不同形式的讲座和研讨会达20场次,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的理论素养和新课程的实施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实地调研、网络、过程性督导等方式指导学校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校本培训活动,及时解决课程实施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一年来,组织全区中小学教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教研活动达900余人次,同时严格督促外派人员搞好“二次培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极大地开阔了教干教师的教学视野,提高了专业素养。继续加大市级教研活动在我区举办的争引力度,2010年,全市初中化学、和生物优质课以及高中段的语文、政治体育教学研讨会都在我区举行,进一步扩大了我区教育在全市的良好形象,便捷了我区教师 的学习。暑假期间,教研室还将根据市教育局的工作部署,会同师训科,就初中理、化、生和高中全部学科教师的全员网络培训进行指导,组织好7~8月份的小学、初中相关学科的市级集中参训活动,通过各类形式的培训,引导教师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2、大力开展教师基本功训练和评比活动,积极营造“苦练内功、强化素质”的浓郁治学氛围。本,在配合师训科搞好全区中小学教师 “三字一画一话”基本功考核验收的同时,着力开展专业教师的基本功比赛活动。6月份,进行了全区音乐、美术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活动。共有30余名教师参赛,充分展示了我区教师良好的专业素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赛后选拔出的4名优秀选手代表我区参加了全市的专业教师基本功比赛,其中有 人获市级二等奖。
3、加大学科带头人、教学新秀的培养步伐。10月底组织了岚山区第二批学科带头人和教学新秀的推评。教研室会同相关科室在评委会的组织下,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从评选标准的制定到参评档案的审查,从证件的量化到材料的管理,每个环节都做到严格把关、实事求是、严谨稳妥,得到了局领导的肯定和广大参评教师的认可。其中档案的梳理和呈报工作更是琐碎繁杂、头绪众多,很多工作都是靠加班完成的。
五、突出研究重点,构建高效课堂
1、积极推进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研究活动是本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开展以实施有效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核心的实验与研究,加强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人人关注课堂教学实效、个个正当教学尖兵”的良好氛围。积极配合市教研室对我区课题实验学校的实验情况进行跟踪调研和指导,定期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初步积累了课题实验的阶段成果,目前全区中小学逐步涌现出岚山头街道二中、后村中学、碑廓中心小学等一大批课堂教学改革典型学校。两处高中学校在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方面更是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其中岚山一中积极推行“两案三段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日照三中借鉴创新永威教学模式,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正成为高中学校快速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课堂教学呈现一片新气象。
2、大力开展课堂教学评比和观摩活动,切实发挥“两引三带”作用。3月组织参加市初中思品、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音体美优质课,成绩优异,截至目前,已有 人获省级奖; 人获市级奖,其中有 人获一等奖,人获二等奖,获奖等次位列各区县之首。
3、积极承办市级教研活动,不断提升我区教学教研工作的档次和水平。1月份承办了全市初中语文、数学课题研讨会,3月份化学、物理和生物优质课在我区举行,5月份、10月份和11月份,分别争引了全市高中语文、高中政治、高中体育研讨会;在承办学校的密切配合下,各项活动都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了市教研室领导、专家和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这是设区以来我区承办市级教研活动最多的一年,进一步树立了我区教育工作在全市的良好形象。
六、加强过程管理与调控,提高管理效能 管理的重点是把工作落实到位。为了促使我区的教学工作在管理中出质量、出效益,我们倡导注重过程与实效,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
1、加强新课程实施的调研,强化过程管理。一是进一步加大对新课标教材的预研工作,学期初就新教材的施教提出先期建议和要求,特别对初中2007级、2008级级学生的学业考试问题和教学计划进行了研讨,指导初中学校把握相关政策规定,增强教学活动的适应性和有效性。二是积极开展教学调研活动,积极推动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3月份、5月份和11月份,教研室分赴日照三中、岚山头街道、虎山中小学、巨峰一中等学校进行调研和教学管理诊断达15个工作日,通过课堂听课、评课,师生座谈、交流,查看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情况等形式,共听课30余节,组织评课、座谈会42组次,较好地掌握了教学管理与学校教学的情况,同时也对教学、管理中的不足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真正实现了“重心下移、靠前指导”的角色变化,切实服务一线教学。三是大力开展教学视导活动。4月初,教研室对全区十二处初中学校的毕业年级教学进行了专题视导。教研员同志通过深入学校、深入课堂,了解教情、学情,采取查、听、评、议的方式,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和研讨,今年我区中考成绩又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在视导过程中,积极总结、推介学校的典型管理经验和有效措施,指导学校提炼、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素质教育教研和成果。11月底至12月初,依托全区教学专项督导评估,对全区中小学、职业中专常规教学进行了一次集中视导,通过听课和查阅档案材料,全面了解和分析了学校在常规教学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现场反馈给被评估学 校,保证了视导活动的实效性。
2、加强教学质量形成过程的研究和管理,进一步完善适应课改要求的备课制度、作业布置与批改制度以及课外辅导制度,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常规。学期初,教研室开展了关于《日照市校本课程开发指导意见》、《日照市中小学常规教学基本要求》落实情况的督查活动,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使全区中小学教学行为的规范性、科学性进一 步增强,促进了办学水平的提升。为加强教学的过程管理,增强质量意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展了面向初中毕业年级的教学质量检测活动,增强了学校管理的务本意识,撬动了学校质量管理的杠杆。年底,按照区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又完成了对全区8处中心小学的抽测和数据统计分析工作,为全局的综合评估工作提供了科学准确的依据。
3、为加强校本教研的指导和管理,推动我区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在认真抓好《岚山区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实施方案》落实的同时,加大了学校的教研组织建设,健全了各级校本教研组织机构,校本教研制度体系得以初步确立,形成了教学、教研、培训三位一体的教研支持网络,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实效性明显增强。安东卫街道一中、后村中学、碑廓中心小学等学校的校本教研方式灵活、扎实深入,形式多样的教师论坛、教学沙龙、电子备课研讨、反思札记等活动已经实实在在地走进了教师的职业生活,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
4、加强高中教学指导和管理,认真抓好相关制度的贯彻落实,努力增强办学行为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特别突出《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试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教学跟进式指导制度的意见》、《山东省普通高中选课指导意见(试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普通高中学校二年级课程实施指导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教学管理、教学指导文件的落实情况。指导各高中学校按照国家课程方案的要求不断完善高二年级课程实施计划,在确保开齐开足必修课程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开设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同时坚持边落实、边完善的指导原则,认真组织高中学校搞好以选课走班为主要内容的总结和反思。加强高三年级的备考工作,按照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严密组织高考模拟考试工作,同时,积极配合市教研室开展了高一年级、高三二轮教学视导活动,组织了高中教师全员参加了市级教学研讨会、备课会商会,及时汲取了教学经验,明确了教学的方向。
5、为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内涵,以创促建,以评促改,我们开展了省级“教学示范校”申报推评上报活动。月份,转发了《山东省普通高中第 批、小学初中第 批教学示范校评选通知》,同时依据评选标准,对 处申报学校进行了初评,经过综合评估,确定安东卫明珠路小学、后村中心小学参加“山东省教学示范校”的评选,以上学校正待验收。
五、大力实施课题研究,促进科研成果创新
1、坚持以课题引领教学研究的做法,促进“校本教研主题化、课题化”实 施,把学校作为新课程实验的基地,形成在学校层面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学会把问题转化为课题,学会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加强课题成果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工作,切实发挥教科研的先导作用。
2、积极开展市教研室关于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活动,以承担课题研究的学校为龙头,广泛开展了以实施有效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核心的实验与研究。4月份,对全区校本基地实验学校的实验情况进行跟踪调研和指导,初步积累了课题实验的基础性材料,取得了初步成果。6月份又成功申报了后村镇、岚山头街道一中、岚山区一中3处学校作为省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在全市数学小课题展评活动中,我区有9项课题分获市级一、二、三等奖,有力的展示出我区在课题研究方面的成果与活力。12月份,岚山区第一中学还成功承办了山东省教育厅课改重点课题“学生自主管理与学习指导”定点联系学校研讨会暨普通高中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精致管理研讨会,对我区加强学生自主管理与学习指导的课题和促进学校精致管理工作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3、积极引导中小学校参与课题研究工作,全区中小学校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空前高涨。全区共申报各级课题 项,有 项课题确立为省“十一五”规划2010课题,占全市课题立项数量的40%。继续加强对立项课题的跟踪管理,开展立项课题前期实验情况的调研活动,组织了课题主持人参加了省级培训,同时积极做好“十五”课题滚动结题的准备工作,其中黄墩中心小学、安东卫街道明珠路小学两校开展的省“中国教学学会‘十一五’教科研课题生活化、活动型、探究式――小学德育课程创新教学实验研究”课题现已结题。
4、大力开展优秀教学论文、案例和课件教具、学具制作等教学成果评选活动。三月份组织了高中教师参加了全市高中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其中共有85篇参赛作品分获市级一、二等奖;四月份组织了“菁华杯”首届全国新课程教学案例评选活动,同时又组织了中小学英语、体育学科的优秀课件、政治小论文参评活动;五月份组织了市级优秀学科论文、教学案例参评活动,广大教干教师踊跃投稿,共征集优秀论文、优秀教学案例400余篇,经严格细致的初评后呈报到市级参评。5月份征集了6项教科研成果参加了本的省级优秀教科研成果评选。
七、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参与全局工作
1、积极落实教研人员的“八个一”要求,努力增强教研员专业素质。半年来,教研员同志深入研读各类教科研书籍,有多篇论文在专业刊物上发表。积 极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和培训活动,增强了自身的专业素质。教研员参与了《中小学生活》的编写和《2010年日照市初中生学业考试说明》的修订工作,2名同志参与了《2010年日照市初中生学业考试》试题命制工作,高质量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2、积极参与全局工作,服从工作需要,尽职尽责。教研室的同志在认真履行本职工作的同时,还根据局整体工作的需要和安排,参与了全区春季运动会、初中毕业生体育测试、教师基本功考核验收、迎接国家语言文字二类城市验收、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高考、中考、督导室的示范校验收、督导评估等工作。积极参与社会文化艺术活动,协同区宣传部、区文联组织了岚山区第二届少儿艺术大赛,向社会成功展示了我区素质教育和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社会反响良好。
区美术教研室工作总结 篇2
一、规范体育课堂教学,稳步推进教师成长
文登区教研中心提出了“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的综合深入研究,要求全区学校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以此衡量、对比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之间的差距,更加有效地对学习效果做出科学的评价,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落实规范,保证课堂高效
规范的课堂教学是保证课堂高效实施的重要手段。文登区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课堂规范进行了明确的规定:1.完整课堂教学环节。明确体育课各环节的目的要求,各环节要清晰、完整;2.坚持两个课课练,把两个课课练上升到课堂环节的高度,每节课都要安排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即队列课课练(3~5分钟)和素质课课练(5~8分钟)。利用队列课课练,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集体观念的培养,利用素质课课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3.倡导小学体育课“四化”,即教学语言儿童化、教学组织趣味化、教学手段形象化、教学评价人文化;倡导中学体育课按体能分组教学,即根据学生的不同体能水平分组教学,设置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看得见够得着的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学有所得,练有所成。
规范的课堂教学,促使教师注重以培养与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手段的学习为主导,通过设置不同的情境,运用不同的手段,引导他们自己去学、主动去学,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思考→发现→学习等步骤,在探究、实践下掌握动作技能。体育教师发挥着组织、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让学生真正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二)测评结合,监督课堂实效
规范教学是为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改善学生的体质。每学期一次的体质监测和每学年一次非笔试考核,成为我区扎实有效的监测、监督举措。参测人数已由原来全班的30%提升到50%,今年,更是采用抽测班级全员参测的方法,项目也由一项增加至两项。检测后,对结果进行纵、横向对比分析,乡下学校之间、市直学校之间、不同项目之间进行评价,成绩纳入各校的整体考核。参测人员和项目的增加,确保了数据的科学合理和课堂教学的全面关注性,切实地提高学生综合身体素质。
文登区通过视导检查、课例教研、优质课评选等活动,使体育课规范课堂教学落到实处,通过检测和考核,使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稳步提高。
二、打造名师引领团队,提升教师专业成长
成立以体育教研员领衔,区内地区级体育名师为核心的“体育名师工作室”,制订了名师工作室方案、名师工作室计划、名师工作职责等相关规定,并出台了名师工作考核办法,为每位名师建立了工作档案,工作室成员定期组织召开会议,研究、布置各项工作,操作性强的工作计划使得工作室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工作有的放矢,为名师的示范、指导、引领、辐射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他们传、帮、带的作用。
在扎实推进名师建设工程的活动中,文登名师工作室以提高队伍素质,打造精英团队为目标,以名师辐射、带动为手段,发展了16名思想进步、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成绩突出的青年教师,成为名师培养对象,依据工作室的相关规章制度,开展帮扶工作,进行听课、评课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业务指导等,带动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一)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发展途径
1.重视读书学习。工作室成员将读书学习作为职业生活的第一需要。工作室倡导成员走读书与写反思、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之路,每学年每名成员至少阅读2本教育专著(一本规定,另一本自选),每月写一篇反思或体会并上传工作室,每年至少发表两篇反思或论文。工作室成员学研有机结合,以压力促动力,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2.深入教学研究。工作室成员结合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搞好教学研究,要求名师每年执教一节校内公开课、举行一次校内的学术讲座、上一节全市范围的公开课、研讨课或优质课,探索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加强教学交流研讨活动,通过示范课及学术讲座,提高全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认识,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的,深入、有效地推动体育学科的教科研工作的发展;3.点面结合,发挥辐射作用。要求名师首先带动本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并从其他学校体育教师中,选拔培养对象,制定培养规划,有重点、有方向地进行跟踪指导。同时,要求名师每年要制定2个教研主题,并组织主持团队,主持全市的每月一次网上教研活动,通过网上的沟通交流,思维碰撞,大力提高团队的研究能力和教师的研究水平,促进全区教师快速成长;4.坚持考核评估。名师团队建档、立制,加强过程管理,严格按照工作室的计划开展工作、考核评估,增强了工作室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建立健全了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工作室机制,使工作室在和谐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从而,科学、规范地开展各项工作。
(二)制订发展目标,激发学习动力
充分发挥名师传、帮、带的辐射作用,为名师制定发展培养目标,每位名师三年后,将自己的徒弟领进门,名师队伍逐渐壮大。同时,鼓励名师着力发展其培养对象,最终实现:3年内,2人的课在省级获奖,6人在市级获奖,8人在区级获奖;每个培养对象在省级以上刊物至少发表2篇文章;2~3项课题在市级以上部门立项。
三、多项活动为载体,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
(一)运用三级教研,促进长足发展
区教研中心采用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的局直中、小学为中心校,分组带领四至五所乡镇学校共同发展的伙伴校模式,助力教师专业化发展。
1.健全伙伴校管理机制:为加大伙伴校教研活动的过程管理,切实提高校际间均衡发展,各伙伴校成立了由中心校校长任伙伴校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副校长任副主任,学校分管体育工作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订《伙伴校体育工作手册》、《伙伴校体育校际教研制度》、《伙伴校体育教师转任交流制度》、《伙伴校体育资源共享制度》、《伙伴校体育教师培训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有力地保证了伙伴校体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2.扎实开展三级教研:(1)基层校接力教研,促个性发展。学年初,教研中心组织召开各校分管体育工作领导的专题会议,确定本年度的研究主题。各学校依据主题,在学期初的第一个月开展接力式课例教研活动:即针对主题,第一步进行个性备课。教研组确定上课人选,上课教师独立备课。第二步,学科组课前研讨。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分管领导参与,并填写好《课例教研备课研讨记录表》。上课教师结合学科组的研讨意见,二次修改设计。第三步:接力式课例教研。上课教师执教研讨课,教研组长负责主持,分管领导全程参与。教师上完课后,组织课后研讨,提出改进意见,填写好《课例教研课后研讨记录表》。接着由另一名教师根据研讨意见修改并完善备课,进行第二轮课堂授课。以此类推,最后一名教师将教研组成员群策群力打磨出的精品课例呈现于课堂。这种研、评、改模式的接力式教研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个性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体育课堂教学;(2)伙伴校同课异构,促均衡发展。在基层校接力教研活动基础上,中心校组织伙伴联谊校之间进行同课异构展示活动。体育教师在观摩、评析伙伴校教师执教的课例活动中,很容易将他人成功的经验内化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并能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个人的教学水平。同时,这种研讨活动也有力地促进了体育教师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发挥伙伴校集体智慧和力量,共同研究、分析、解决课堂中存在的真实问题,切实提高教师的教研活动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能力;(3)全区树标、达标,促全面发展。区教研中心依据伙伴校推送的体育优秀课例,进行二次评选,确定执教人员,在区级进行树标展示活动。第一,课前:安排执教教师进行说课,让与会教师对本次课例研讨主题有清晰地认识,明确自己观评课的指向。同时,以伙伴校为单位进行观课分工;第二,观课:按照分工,依据量表,对课堂教学进行详实地观察记录;第三,评课:体育教师根据自己的观察点,围绕“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撰写观课报告,之后,以伙伴校为单位,与执教教师开展面对面的评课研讨活动;第四,二次上课:针对全区伙伴校评课建议,执教教师完善、修改备课,并于当天进行二次上课,真正为全区教师树起学习标杆;第五,树标、达标:树标课结束后,全区体育教师以伙伴校为单位,开展学标—达标活动,并将教师达标成绩,列入个人年终考核评定中。
(二)组织网络教研,实现共同提高
1.做好每月网上主题教研。按照惯例,每个月的第一个周二(8:00—9:30),是全区体育教师的网络教研时间。针对体育教学的热点问题和教师的困惑,确定研讨主题,组织主持团队,拟定研讨提纲,在研讨和论坛中,教师通过阅读版主、网友的帖子或文章,汲取他人的思想精髓,获取最新的教研信息和教学经验。并且教师针对研讨主题,将自己遇到的困惑发表到论坛平台上,有利地促进了教师的进一步反思,实现从现象到问题原因的研究,实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同时,研讨过程有引导,研讨后有精华贴的评选、整理和团队的研讨总结分享,保证了研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关注草根论坛。利用区体育教研QQ群,提前发布《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草根论坛相关信息,进行先期研讨,确保教师参加全国研讨时,说有点,论有据。号召全体教师参与到草根论坛的学术讨论中,并撰写总结发布到教研QQ群,群策群力,帮助教师进一步完善、修改总结,并将优秀之作推荐到刊物上发表。有效地激励了教师参与研讨的积极性,提升了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文登团队共主持或参与主持草根论坛26期,其中团队主持13期,团队成员参与主持13期。
(三)开展专题研究,实现教、研结合
小专题研究是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的“一校一品一特色”的专项研究,旨在解决本校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各校体育教师依据教研中心在学期初针对区教学活动走向,结合学校校本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提交小专题立项申请书,教研中心统一进行审核,挑选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予以通过立项。立项后,根据小专题研究内容指引各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使教师能够有目标、有计划、有方向地进行教研和学习,并能根据研究项目进行有关理论性文章的撰写。
区美术教研室工作总结 篇3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管理和教科研工作,促进张湾一中勇于创新、持续健康发展,按区教研室工作的安排部署,2013年12月10日、11日两天,区教研室曾化辉主任任组长,副主任孙邦农、卓道琴任副组长,带领教研室一行共12人组成的教学视导小组,采用“六查”、“六看”的方式,在张湾办中心学校领导的全程参与下,对张湾一中进行了教学视导活动。整个视导工作紧张有序,视导组成员分工合作,各司其责,团结协作,对张湾一中的教学教研进行了全面视导,工作卓有成效。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张湾一中共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600多人,教职工170多人。这次活动,视导组共听课48节次,查阅教案98本、听课笔记98本、学生作业1260多本;召开了四个座谈会:领导班子座谈会,班主任和教师座谈会,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对学校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两操活动,心理咨询室等进行巡查;通过“听、查、看、访”等方式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管理、课程计划执行、常规教学工作、教育教学研究、组织业务学习及教学工作业绩等方面进行视导,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也认真把脉,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二、教育教学取得的成绩
(一)班子务实有目标
管理精细出成果
新一届领导班子能精诚团结,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管理措施具体明确;学校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扬文明之风,树可用之才”的办学理念,突出“以人为本,科研兴校”的办学特色,以“四个一流”(建一流校园、树一流校风、创一流管理、保一流质量)为蓝图,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争创省市名校为目标。能始终坚持 “制度管理科学规范,常规教学稳扎稳打,科学评估落到实处,教育科研不断创新”的优良作风,现已形成了“团结、文明、求实、创新”的校风,“敬业、爱生、博学、善教”的教风和“尊师、守纪、勤奋、进取”的学风。学校建立了明主、科学的管理机制,制定了“十二五”发展规划,日清管理、考核、常规教学管理、教研组评比等二十几项管理制度和评价细则,尽力做到制度化和精细化管理。校园内干净整洁,环境宜人,文化氛围浓厚,借橱窗、宣传栏近20个版面进行法律法规 教育、安全教育、饮食文化教育等,名人名言、教师和学生的表彰等对学生进行了文化熏陶和理想教育,处处彰显正能量!学校三风一训的办学理念是师生的共同愿望;浓浓的教学氛围,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建筑环境、人文景观定格了学校的物质文化基础。领导班子的听课笔记大都记录详实、点评中肯到位,听课次数能达到要求,体现领导深入课堂,参与教学教研,指导教学,与教师一起谋进步,求发展。近一年来获得教体局表彰有:“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课内比教学优胜单位”,“教学工作综合评估先进学校”,“十一五课题研究先进单位”,“体育艺术2+1活动先进单位”及后勤、食品安全、教育技术等13个奖项,取得丰硕的成果。
(二)常规教学不放松
过程管理显成效
学校对于教学常规工作制定了《张湾镇一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校关于 教学工作的几点调整意见》,教学工作计划和总结,集体备课制度,教学月查制度,优秀教研组评比细则,月考制度,考试质量分析表,单元检测量化评分表,继续教育奖惩制度,校本培训制度等,体现出学校常规教学的民主管理与激励机制并举,说明了常规教学管理的精细化是科学化的基础,同时体现常规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最能体现学校的文化建设:学校具体有特色的制度让师生形成了约定的习惯,凸显制度文化的魅力;教与学的行为规范,是师生的共同行动,构成了独特的行为文化;学校领导能深入教学第一线,亲力亲为抓好学校核心工作,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不败。
1、课堂教学。本次视导共听课48节,其中优质课17节,分别是陈精锐、刘先华、杨海平,闫辉、周鹏途、王红芳、王亚勋、江紫淸、潘光菊、孟海云、柏道敏、张敏、罗成、庞玲、陈燕、赵正超、史建光。他们能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学语言生动,教师具有亲和力;教学环节完整;选题具有代表性,能通过变式训练一题多解,注重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提炼并多法选优,注重知识内涵的挖掘和外延的的扩展,贴近实际加强与生活和社会的联系,针对性强;注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尽量让学生展示,有合作意识。
2、教案。本次视导活动共查教案98本。整体备课情况很好,值得全区学习。清一色的手写教案,书写工整、干净、规范,能备足课时。能按学校要求做好章节备课和课时备课,项目齐全,环节完整,过程详细。理科教师画图规范,认真。有的教案能看出师生双边活动,看出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不只是知识的罗列。有的教案有课堂练习,精选的习题,设计很好。月查监控、盖章真实、有效。整 2 体来看,八年级物理、数学,九年级化学做的较好。做的好的教师有刘韵律、刘先华、马从巧、魏小兰、胡继波、张雪玲、刘知涵、陶伟、胡喜凤、王兴兰、欧阳孝正、罗俊敏、王红芳、张玲、欧阳锡荣、江紫淸、张孝荣、潘光菊、潘永新、闫辉、朱小平、许久成、崔雪阳、覃在军、韩玉喜、吕翼、宋虎成、刘洪永、马建华、贾海玲、崔民菊、陈燕、程顺玲等。
3、作业。本次视导活动共查作业1260本。各科均有一定数量的作业,作业品种丰富,布置及时,能做到全批全改,在作业本上有等级评定和鼓励性评价。地理作业做到了整齐划一。有的教师批改认真,激励性强,评语丰富有针对性,如生物郭建勇和物理徐大金老师。老师们有作业记载,记载内容和错题错因及补救措施,有的还有辅导记载,为下一节教学提供有力的依据。
4.听课笔记。本次视导活动共查听课笔记98本。领导班子带头听课,深入课堂,被检教师中少数老师听课次数达标,听课记录详细,评价中肯,有建议,有借鉴和学习的价值。赵春晖校长和杨景耀校长听课节次达标,记录详细,点评得当,地理老师、七年级语文老师以及刘先华、张敏、许久成、闫辉等做的较好。
(三)教研教改定方向
活动考评促发展
学校常规教研制度健全,考评细则操作性强。学校制定有校本培训制度,鼓励教室们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三优”观摩,鼓励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讲一节好课”、集体备课、教研组活动、现代教学手段应用培训等);制定了优秀教研组评比细则;备课组集体备课详案“月优秀”评选标准;优秀备课组评选细则;有集体备课,教案、导学案的活动及书写要求。各个教研组、备课组有工作计划、活动方案及总结。教研组活动半月一次,备课组活动一周一次。活动记载详细真实,内容鲜明、具体。以学习计划、课标,研读教材,确定重难点、易错点和解决方案和对策、听评课活动,制定活动方案为主要内容,凸显课本知识的生成与落实,为中考备考打下坚实的基础。表现突出的有语文组和物理组。
从学科组长和备课组长的问卷调查来看,大家认为学校的常规教学教研活动开展有序,能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学习活动,常规教学月查活动能按时进行,老师们对课改活动有初步认识,教师努力尝试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转变。对一堂好课的标准,对集体备课的研究,尝试用新的理念去思考,尝试新的行为方式,在心中积极支持课改,努力实践。
学校有政史组获得立项的省级课题研究题目和语文组的课题研究项目,这些 3 课题,为老师们有效地进行课题研究搭建了平台,两个组的课题研究开展的扎实有效,在课堂教学中已初见成效。
(四)扎扎实实比教学
互相学习同进步
在学校领导的统筹和部署下,学校拿出具体的“课内比教学”活动方案,活 动方案目的明确,要求具体,步骤清楚。制定了详细的《课堂教学评分细则》和《说课评分细则》。讲课环节,确定课题后一人试讲,集体讨论后由他人再讲,实现了以比代训,比中有研,研训结合,提高了比教学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同年级同学科全员参与评分,加强了互相学习,调动了参与的积极性。能对比教学的结果及时进行总结通报,总结比教学活动取得的成果,点明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自我管理日日清
细心关爱促成长
学生管理着力“日清管理和养成教育”。“关爱留守学生”及“课外活动”三个方面做得比较突出。日清管理细致扎实,对学生规范行为的养成成效显著:制定了《日清管理考核方案》,成立了日清管理领导小组,构建了日清管理组织网络,明确了日清管理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形成了科学、完备的日清管理运行机制。学校从安全教育、卫生检查、公物维护、学生违纪、两操两会、活动竞赛、奖励项目等七个方面,有学校领导分工负责和“文明执法大队”,“学生干部文明执法监督员”具体实施监察与考核。日清周结月兑现,有力的促进了学生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这种做法是学生自我管理的成功之举。用心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爱留守儿童。将学校“心理咨询室”和思品组的国家级课题“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有机结合,配备了六名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服务。首先对学校26名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建立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档案,采用心理咨询师与班主任和家长相互通气,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给予重点关心、疏导、治疗。完成疏导治疗案例几百个,为学校发展、社会安定、学生健康、家庭幸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课外活动有校园集体舞、广播操比赛、中华魂主题演讲赛、歌咏会、书画比赛、航模比赛、诗朗诵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力的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高,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从问卷调查来看,学校的各种活动,老师们精心而辛苦的付出,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感激,培养出的学生有一颗高尚的心,感恩的心,感谢老师并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培养,愿意与老师交心交友。
三、问题与建议 问题:
1、学校的一些计划和制度没能及时更新,总体规划设计、活动策划有待改进与创新。
2、在课程建设上,课表与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比例及课程开设、课时安排不符;综合实践活动课、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设不够规范。
3、常规教学中,少数教师讲课内容与备课内容不一致,备课中缺学法指导、缺活动组织、教学过程中不能体现教法与学法指导,个别教师课时教案过于简单;讲课中有不用普通话上课现象,教师讲的太多,问答式、填空式、讲授突出,课改氛围不太浓,后面的学生不被教师关注,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位学生有待加强;有学科的作业没有统一要求,内容不一样,数量不一样,容量不适中,少数学生作业书写上不规范(用红笔作业);听课笔记上显示的听课次数大都不够,听课记录简单,甚至无时间、无地点、无讲课教师、无讲课标题,缺批注,点评少,改进意见少。
4、课内比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说课流程、方式、重点把握不对,教学流程应该重点说的内容过于简化。
5、校本教研活动形式单调,内容简单,不能适应新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比如集体备课内容过于单一,不能与课堂教学改革紧密联系;对新课标,新教材,新的教育理念的培训活动不够扎实;对课堂教学在课改中遇到的问题缺乏提炼、反思、再实践,使课改略显滞后。
6、课题研究活动不够扎实具体,有的学科甚至没有研究课题。建议:
1、及时修订各种规章制度。结合教学工作的需要,使其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规范课程安排表。要重视三级课程的利用和开发,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能按国家教育课程设置的比例来安排课时。
3、学校加强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引领。更新教师教学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相信学生,还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积极探索构建“三生课堂”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加大听评课力度,增强教学教研实效性,逢听必评,评时心中要有标准,说中要害,切中肯肇,要直言不讳,开诚布公,坦诚相待,学校强化制度保障,强化课题研究的申报与实施,努力用课题研究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4、加强学校教研计划的制定与落实。规范学校教研计划、教研组计划、备 课组计划的制定内容。强化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的力度,注意课题研究的规范性和操作流程的落实到位。学校教研计划要有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主要工作(教师成长,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学习研究,集体备课、课题研究,比教学、校本教研中听、说、评、讲课的培训与竞赛活动等)、方法措施、活动安排(活动行事表、分工);教研组和备课组的计划要体现学科特点,活动安排要具体明确。
5、进一步完善、强化集体备课流程,将集体备课与课堂教学改革紧密联系起来。加强对导学案编写的研究,以此为抓手,再次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加强集体备课实效性的研究,使之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催化剂。
6、更好地全面加特长发展学生。加强兴趣小组活动,加强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的教育和习惯培养,合理安排各个年级的两操活动,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7、加强学校档案资料的归类整理,能分门别类,按学期、分项目,有目录、有页码、有对应资料,做到目录清晰、项目齐全、内容真实。
张湾一中是我区的品牌学校、龙头学校,希望学校在加强品牌学校创建,用特色理念统领各项工作,打造常规教学特色,将特色植根于课堂教学,开发特色校本课程,着眼于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来立定办学理念,用新理念、新思想支撑学校特色的创建。让学校教育事业常青,跟上时代步伐,走在全区、全市前列!相信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带领全体师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勤于反思,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襄州区教研室
美术教研工作总结 篇4
一、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提高自身艺术教育素质当今社会发展变化之快前所未有,作为素质教育改革的实施者,首先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提高自身艺术教育素质。在如今高科技时代,信息技术顺瞬万变,学生所能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之多其量之大,也许并不亚于教师,因此美术教师更应坚持学习,以求自身不断得到发展,随时掌握更新更好的技能,同时也应加强文化修养,如对美术作品有深入的理解,能准确的分析,加强道德修养也必不可少,因为只有一个生活学习积极向上,不断追求的教师,才能把活力带给学生,才能适应教育教学此文转自的需要,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二、及时更新美术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人的思想观念决定了人的行为方式,旧的教育观念必将导致落后的教学模式,使教学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知识、技能的积累与训练,把美术理解为简单的绘画、制作。新的课程理念,为美术教育做了更好更全面的诠释:美术教育应是一种精神享受的过程,体验生活、张扬个性,释放自由精神的过程。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美术教师更应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使美术教育能充分发挥作用。
三、美术教育者应具备创新精神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新课程的改革,靠的就是创新。在美术教育中,要改变一种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要承担精神上的压力之外,还要付出一定的精力和代价。所以,美术教育者必须要有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主要可以体现在:1)解放思想,及时掌握最新的美术理论,美术动向,并吸收、消化,运用支美术教育实践中去。2)大胆尝试,积极进行美术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3)积极探索和研究,发挥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
美术教研工作总结(模版) 篇5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为了避免这种危险,教育界孜孜不倦地努力追寻着一种有效的教学过程与高效的学习状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期间,探讨教学的有效性乃至高效性尤为迫切。在这一迫切的期盼下,我们也看到了跋涉途中,课改给教学带来的诸多变化:从内容到形式的综合……人文思想的渗透……网络媒体的运用……使课堂教学呈现缤纷的色彩、多样的形式,我们相信,任何一种做法都有其值得肯定的初衷,都是为着理想而有效的教学在努力。然而,在注重了人文性、知识性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学科本身的特性,这种情况下教学是否有效?是低效还是高效?我们有必要进行不断的商榷与审视。
2、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美术作品在其创作构思及创作过程中、作者的情感体验,以审美的眼光领略作品内在的意韵;另一方面,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小学阶段基本的美术技能,实现造型表达。本课题研究立足美术教学本位、把握学科重点,最终促使学生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获得对美术之“内蕴之美的领略”与对美术之“技艺之术的习得 ”,两者并重,使美术课堂教学“感悟有得、训练有方”,构建有效课堂,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同时,这一课题的研究贯彻了新课改的精神,也顺应了现阶段我市教育界对课堂教学的研究目标与发展趋势。
3、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追求有效是教学永恒的主题,也是当今社会中外教育共同关注的话题。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围绕“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教学是艺术,这是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20世纪人们才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美术教学对于“内蕴之美”的领略和“技艺之术”的习得,一方面需要通过实践才能领悟、体会的“默会知识”层面,另一方面也需要用理解与思考的智慧和能力,加以表述的“理性知识”层面,前者更显“艺术”的特点,而后者更具“科学”的规律。两者相提并重,才能使美术教学“感悟有得、训练有方”,也才能促成有效的、高效的美术课堂教学。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为美术教育作了更为全面、深入的诠释,它所倡导的美术教育思想是:以美术的文化性学习作为依托,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美术素养。其目标一方面指向向审美欣赏与感受,一方面指美的创造。这一目标的实现,依赖于美术教学中,关注美术学科特征,通过对艺术作品由表及里的欣赏与感悟,从视觉领域出发,培养人“看”的能力,超越人视觉的恒常惯性,把平常浅意识的“看”提升到以审美为目的的“赏”,进一步渗入到内在知觉的“感”,最后转化为生命存在的外显之美。藉以诠释美术教育的学科特质,获得较为完善的美术素养的提高。
4、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国内外此项研究的动态。
国外从20世纪初就开始了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研究,迄今为止,他们已经分析了各种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教师特征与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环境与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媒体与教学的有效性。国外的研究表明,有效教学本质上取决于教师建立能够实现预期教育成果的学习经验的能力,而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2)美术课程的学科特质。
美术课程以美术学科为基础,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和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美术活动是一种形象思维过程,因此,美术学科具有文化性与操作性:首先,美术作品蕴涵着人类丰富的思想和情感,需要通过直觉、顿悟、灵感来进行艺术感知与领悟;其次,美术作品需要一定的技能、技巧将情感体验外化,形成物质性的美术作品。
(3)当前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
课程改革以来,美术教学呈现出新的态势:美术的文化性学习趋于主流,人文性与知识性内容充裕着整个课堂,使美术教学生动、有趣。然而,大容量的综合知识有时却大大削弱了美术学科本身具有的技能性特点,往往到了教学难点这一关键之处却一带而过,结果导致学生不会画、不会做,或是画面过于单调。究其原因:①网络媒体的发展,为教师收集人文素材、图象资料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②教师怕落俗套,片面追求人文性与知识性的渗透,将大量时间、精力过度用于强调综合性与趣味性;③教师也有畏难情绪,对于学科难点研究不足。
三、课题的界定:
1、美术学科本位——
作为人类文化现象之一的美术,是艺术家思想情感的物化体现,不仅源于形式与形式间的关系,它还直达心灵,与生命节奏高度契合、共同跳荡。因此,美术融思想性、知识性、技能性于一体。
2、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四、课题的理论假说与研究思路
在小学美术教育阶段,如果能以对美术的文化性学习和技能性学习为互补互助意义来彰显美术的学科特征,则将更有效地促进学校美术教育的深入开展,并将产生更高的教育效益。这种效益不仅体现在学生对艺体类课程的兴趣提高和技艺掌握上,尤其反映在学生感悟能力、审美情趣、创美能力等方面的显著提高,以及对形成良好个性品质和完善人格所具有的迁移作用。
上述假说成立与否,显然将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①教学的设计思想。如果教学设计与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不保持理念上的一致,片面追求美术文化性内容的延伸和补充,或单一注重美术技能的训练,则将使其失去课题研究的意义,并且容易使之变形为流于形式的研究。②教学的手段运用。如果课堂教学能采取多种手段以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适合对美术的理解与表现,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的作用由显性适度向隐性方向转移,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主动探究学习的方式、方法。则将影响到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程度,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感悟力与表现力的有效提升。
据此,我们可以假设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大致为:①将对美术的内在文化性感悟与外在技能性表现相协并重,掌握好量与度;②研究“感悟”与“表现”的有效方法。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立足美术教学本位、把握学科重点,使学生尽可能地在四十分钟内获得对美术之“内蕴之美的领略”与对美术之“技艺之术的习得 ”,两者并重,使美术课堂教学“感悟有得、训练有方”,构建有效课堂。
课题研究主要围绕以下目标开展相应的教学研究活动:
第一,关注美术审美性特点,通过对艺术作品由表及里的欣赏与感悟,从视觉领域出发,培养人“看”的能力,超越人视觉的恒常惯性,把平常浅意识的“看”提升到以审美为目的的“赏”,丰富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与感知,增强他们的领悟能力与欣赏能力;
第二,关注美术操作性特点,研究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操作水平,易于理解、掌握的技能、技法,使学生能轻松、愉悦地进行造型表现,将情感、体验行之于外。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1、领会新课标精神,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在美术教学单一注重技能性学习的基础上介入美术文化学习,探究其作为文化性学科学习的内容与策略。通过研究认识到美术学科本身的特征并把握好美术文化“内在意韵的领略与外在技能的学习”两者的“度与法”。
2、以现阶段小学美术教材和艺术教材为基础,渗透美术文化性内涵,丰富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与感知,增强他们的领悟能力与欣赏能力:
3、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关注美术的学科特征为基点,通过对美术作品由表及里的欣赏与感悟,锤炼双眼与身心以达艺术境界,领悟美术作品的内蕴之美;同时砖研易于学生掌握、运用的美术技能,加强造型表现能力。
?对话艺术——引导学生以多元角度、独特观点,融入个人的性情、经验来领略美术作品的真谛。
?诗化感受——用一种超越科学实证的美妙的幻想的直觉去把握美术作品,展现如诗般美好的意境,所谓 “诗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我们要引导学生用诗的目光将情感体验孕育在心、用诗化了的感受发表于言。
?理性梳理——通过对美术作品表面的色彩、图象感知作者的所思所想、感受作品内在韵味的同时,也需要用理解与思考的智慧和能力,阐释其内在的规律与本质。
?简明易懂“三个一”——探究一些简明易懂的方法,使学生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练就成,轻松、愉悦地习得“技艺之术”,从而收获课堂效益。
?寻源依本“一变三”——依据一个基本形与相应的辅助元素,通过不同的组配,变化出各种新的形象。
?熟能生巧“一二三”—— 通过“一试、二看、三跟”的方法体会、琢磨,领悟绘画技巧。“一试”是指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再通过自己的多次练习,掌握绘画技巧。
七、课题研究的对象
1、研究学科——美术课、艺术课。
2、研究对象——一年级全体班级以及其它年级的个别班级。
八、实验变量:
1、自变量—— 美术学科本位;
2、应变量——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相关变量——教师,学生、课堂教学。
九、实验方法和步骤:
1、实验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有:教例研究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等。体实践过程中还须加强理论学习和资料的积累与分析,用数据统计与理论研究测定实验结果。
2、实验步骤——
(1)准备阶段(XX年07月—08月)
① 确定实验学科,确定课题研究内容
② 阅览有关书籍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了解本课题实验的目标前沿及研究趋势。
③ 制定实验方案,探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制定实验计划。
(2)实验阶段(XX年09—XX年06月)
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边计划边论证、边学习边实施、边研究边小结;在课堂教学研究过程中搜集关于本课题的典型课例、相关案例以及课堂教学录像、教学课件、学生作品等。具体安排如下:
① 确定实验班级,对学生进行前期测试;
② 明确实验方向,撰写实验的检测指标;
③ 制订各实验阶段的具体计划;
④ 实验操作阶段:
XX年09月-12月
期初、期末分别对同一份 “审美、造型” 卷面调查进行分析、比较;
根据学生期初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对其进行审美感知和造型表现的学习与研究;
结合学校的“科技月”、“艺术月”活动推动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美术创作与艺术欣赏活动,从课内外多渠道进行艺术的多方位链接,增强艺术修养。
XX年01月-02月
整理素材,进行阶段总结。
XX年03月-06月
继续挖掘教材教材中丰富的美术文化内涵,通过对美术文化性的渗透,加深对美术作品内在意韵的领略,更加深入地探究艺术的情感、思想,使学生以愉悦、主动的情绪进行美术学习和思考,在学习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对美术的造型表现技能做更深入的有益尝试,并通过反思与评价,增强对知识的内化,共同探索优化的技能、技法。同时集中作品在班级的“小画廊”中公开展出。
组织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美术知识、技能用于各种美术创作活动中,积极参加各类美术展事、赛事等,使学生从中获得成功感。
(3)总结阶段(XX年07月—08月)
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教学论文等,整理课堂教学案例及教学配套课件、学生作业等,作好本课题的结题报告。
十、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主件:研究报告
普通中学美术教研组建设策略初探 篇6
一、完善美术教研组建设发展的总体理念
美术教研组的建设是围绕着新课标开展的教学活动, 开展的教学也是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作为教学发展的核心, 这样培养方法能够有益于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建设, 因此, 开展的教学要根据学校的实际制定教学发展规划。
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研组的工作重点, 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要发展“创新务实, 长期发展”的整体发展理念, 为构建社会主义高校课堂努力。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展“民间艺术走进课堂的活动”, 学生在对民间艺术进行欣赏的时候会感受到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美术有着更加客观的认识, 老师在和学生沟通的时候也能够有学生喜欢的话题。民间的艺术是百姓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 所以, 学生对于很多艺术的理解也更加容易, 老师在讲解和沟通的时候也更加的顺畅。
美术老师和专业的画家有所不同的地方在于, 专业的画家是要对艺术有自己的风格, 但是老师是要海纳百川, 可以给学生传授比较广博的知识。所以, 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要有效的提升教研组老师之间的相互沟通以及理解, 发挥老师之间的合作精神, 让老师在相互的激励中共同成长。最好要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 老师对学生有着理解和关系, 这样可以提升师生之间的合作互助精神, 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1]。
二、提升教研组建设发展新形势
传统美术老师在长期发展的进程中都是以个体劳动作为主体, 但是个体的发展是有着鲜明的个性, 如果在学校发展进程中个性化的发展是容易产生信息闭塞、思想僵化的情况, 在共性化发展进程中是不容易探讨和研究问题的, 不利于教学模式的开展。
教研活动的开展是对老师教学活动的诊断, 在开展课程评价的时候, 主要是为了针对执教教师开展的有效课程评价体系, 可以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还能够及时了解老师的教学发展理念。通过教学研究的方式帮助学生及时的纠正课堂教学观念中的错误认识, 有效的提升教研组老师的专业成长, 正确的评课可以优化老师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理念, 让老师的知识更新进一步的加快, 教学的艺术也得到优化;深入的对老师的教育科研内容拓展, 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可以有效的吸收比较优秀的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得到优化。这样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也得到了全面的优化, 对于老师教学案例的收集有很大的效果。
教学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素质, 有利于老师自我能力管理的提升, 在教研的过程中帮助老师总结教学经验, 提升教育教学的水平。课堂教学的开展是要融入新鲜的知识, 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讲解感觉很厌烦, 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加入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 但是一个老师设计出来的教学很多时候考虑的不是很全面, 如果能够调动全小组的力量来对教学风格开展追求, 通过对问题的探讨, 制定教学发展的方案, 在分层次和分阶段实行的过程, 有效的解决问题, 优化整体的教学流程, 对提高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帮助[2]。
三、教学内容的充实
美术教研小组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要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同小组老师寻找有价值的教学研究课题, 鼓励老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做好教育学的研究, 在相互激励中有效的促进专业教学的发展, 让科研教学的发展全面的得到提升。专业发展的领域里面。教研组的老师在平时要一起作画, 无论是关于写生还是创作, 都要在想的观摩和评析中, 让每一个人在构图处理和技能表现方面, 都能够有所突破和提高, 在彼此之间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加大专业视野和专业能力的提升, 开展教学的生活和老师可以自觉的按照教研组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 开展相互一致的教学方式, 让教学资源得到共享[3]。
四、寻求新的教学定位
新的教学定位的标准是要对美术老师有新的要求, 要求美术老师既是美术的教育专业, 同时也是美术家, 我们知道美术的创作除了要有比较娴熟的美术教学技巧, 还要对生活中的真、善、美有着强烈的洞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发展底蕴,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能够要对中华的文化发展历史有了解。艺术的发展和一个民族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 所以, 美术老师要在多个层面和多个领域都有了解, 这样才能够给学生比较全面的知识文化传达。另外良好的管理机制是每一个老师在开展教研工作过程的基础, 教研组在教学发展中的意义也会变得更加的重大, 教研组的成员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要学会灵活的驾驭课堂教学, 做到勤于反思和真诚合作, 在教学中勇于实践, 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寻找新方法。
结语:学校是美术教学发展的重要场所, 很多的学校对于美术教研组的组建重视程度不大, 因为美术本身是一门辅助学科, 但是美术培养的是学生的灵魂, 学生在学习美术的时候, 不但可以锻炼其灵活的手动能力, 更是对自己创新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艺术也是人表达情绪的最好方法, 通过艺术的宣泄和表达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是开展美育教学的关键。那么, 教研组的存在意义重大, 通过小组制定出来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计划会变得更加的科学和合理。
参考文献
[1]陈秋兰.教研组长引领下的优秀教研组建设策略[J].课程教学研究.2014 (01) :3-5
[2]胡艳.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教研组建设——以北京市某区中学教研组为例[J]教育研究.2013 (10) :11-12.
【区美术教研室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上美术教研工作总结05-28
高中美术教研组总结08-08
美术学科教研工作计划09-11
春学期美术教研组工作小结06-28
美术中心教研组工作计划09-12
池河小学美术教研组工作总结07-05
美术教研组上学期工作计划07-09
教研美术07-21
美术教研课08-13
小学美术校本教研工作计划5则范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