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体育教学工作的反思

2024-09-22

初三体育教学工作的反思(精选15篇)

初三体育教学工作的反思 篇1

教学反思:初三体育老师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承担了初三年级3,4,5,6,7班的体育教学任务,在这学期主要针对学生的中考科目进行有效的练习,争取让更多的学生体育成绩达标。我主要采用激发兴趣导入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我的课堂升温,具体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分组进行趣味游戏,并以此达到热身的目的。适当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教学,所以除了尽量使用幽默的语言外,我依然采用了传统的完整示范—分解示范、讲解教学—完整教学的模式,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过分的强调“教”,而是“教”与“学”并重。在动作传授完以后,我让同学之间分组练习,每组8-10人,学、练、教、互相纠错,以此培养学生自评、互评的能力,并让完成好的学生进行示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己的能力。因为我们的学生在上课之前都已经分组,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学生相互攀比的心理,让他们分组比赛,看哪组同学做的规范,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我全程指导及时发现错误,在错误未成型之前就把它纠正过来。

通过本月教学,我发现在管理学生方面不能达到完美的要求。特别是耐久跑的教学内容不断忙改进,教学效果比较理想,但是在教学教程中,总是有个别的学生调皮捣蛋,在处理问题学生的时候,我基本都采用了微笑处理,效果不是理想。这方面有待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应该在熟悉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采用区别对待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初三体育教学工作的反思 篇2

一、认真研读课标、考纲, 把握考试方向

最近几年的考试命题都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以中考考试说明为大纲。因此, 首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 细读考试说明, 找准方向, 这样才能在指导学生复习时, 使学生明白哪些知识点是识记的内容, 哪些是理解的内容, 哪些是应该拓展联系的内容等, 做到重点突出, 有的放矢。如2014年的考试说明中, 世界古代史就多了理解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

二、精心计划, 强化基础, 提高能力

中考是每年的6月21号。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 有步骤地复习备考十分有必要。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 我在2013年3月进行第一轮复习, 至4月20日左右结束。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围绕考纲落实知识点。4月下旬至5月下旬为第二轮复习阶段, 主要对主干知识进行科学整合, 构建知识网络。5月底至中考前为第三轮冲刺复习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查漏补缺, 模拟训练。

(一 ) 强化 基础知 识 的理 解记忆 。

针对开卷考试, 在复习过程中要理解记忆、系统掌握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夯实基础。在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上, 要紧扣考纲, 坚持“全、准、细”的原则。“全”即复习全面, 以课本为依据, 对课本上的每个知识点进行地毯式清理, 在此基础上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细”即注重细节, 如教材中的导言、地图、图片和文献资料、课下小字注释、书后大事年表、每课一得及其他隐性知识等。

(二 ) 重 视 能力 培养 。

历史实行开卷考试的目的在于避免死记硬背, 注重对知识对比、分析、归纳、概括等高层次思维能力的考查, 强调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平时的复习课中,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1.加强阅读训练 , 培养阅读能力。历史学科的阅读要求学生领会教科书的篇章结构、大小子目和内在联系。学生在阅读训练中应以课本为本, 全面系统地做到“五看”。通过“五看”进行复习, 总领教材。“五看”具体指: (1) 看单元导言。 (2) 看课文。 (3) 看图片。图片在中考中的比重越来越突出, 很多地方的质检题, 包括泉州市质检专门出了读图说史大题, 所以对书上的图片不能忽视, 要明晰每一幅图片表明的历史事件, 即图片中所含的隐性信息。 (4) 看材料。课本材料经常作为考试试题的素材, 所以要注意课本材料的引用, 主要有发表的文件内容、历史人物的名言、历史人物对某一历史事件的看法等。 (5) 看课后的历史大事年表。

2.培养学生简明凝练的文字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考试水平的直接反映, 历史学科的表达能力就是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将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表述出来。对于复习迎考, 主要训练书面文字表达能力。在文字表达上要做到简单明了、高度概括、字少句精。近几年的材料解析题都要求考生在不同程度上进行概括说明 (如根据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答题;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一下等) 。培养学生简明凝练的文字表达能力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高度浓缩、概括课文基本史实。如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可浓缩为割地、赔款、通商、协定关税十个字。 (2) 平时注意积累掌握历史术语, 使提炼出来的内容言简意赅, 实现科学性与概括性的统一。 (3) 平时注意用精练文字概述某一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 这是培养文字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3.构建知识网络 , 培养归纳概括能力。历史教材是以课为单位编写的, 体系不是特别清晰, 所以要注意“三抓”:抓线索、抓重点、抓网络。复习中注意线索清楚, 重点突出, 语言精练, 辅以条理化的板书 (包括提纲和图表) 。在全面复习教材的基础上师生互动, 把已掌握的知识前后左右贯通, 进行“纵横联系”, 构建知识网络, 生成一棵知识之“树”。在归纳整理中概括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它反映的实质内容。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我从以下方面做好这一工作: (1) 整理归类, 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完成, 不使用现成答案, 也不允许抄袭资料, 否则无益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2) 整理类别由教师列出提纲。归类方法可按大专题进行, 以便系统地把握历史知识。归类方法可按小专题进行, 以便从微观上系统掌握历史知识。

(三 ) 精编练 习 , 强化 能力 训练 。

“任何知 识的获得 都必须通 过学生主 动的内化 才有可能”。在复习阶段中要给学生留一点时间, 让他们自己梳理、内化知识, 以真正掌握, 并灵活运用。这种内化主要通过适量训练完成。 (1) 教师精选精讲典型例题:坚持抓基本、抓重点、抓难点、抓热点、抓易错点的原则, 精选一些思维含量较高、具有启发性和典型性, 又能反馈基本知识的各种类型的练习题, 自己重组题, 进行适量定时的训练, 使学生在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 提高解答各类题型的能力。 (2) 强化审题能力和答题技巧的规范化训练, 每次考试都有一部分学生因审题不清、粗心大意、书写潦草、不规范、不工整、不清晰, 失去分数。教师在平时复习中, 在这方面要更细致、深入地指导。每次练习或测试, 让学生务必做到书写规范、工整、清晰和答案“三化”, 即“段落化、要点化、层次化”。 评讲中 , 重点放在答题范围、答题思路、出题者意图、考查能力层次等。 (3) 把“这道题我们还可以怎么问”挂在嘴边, 鼓励学生尝试做“命题人”, 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总之, 初三历史复习如能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 紧扣考纲, 认真领会命题思路, 并从学生实际出发, 讲究复习策略,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做到保质保量, 这样学生复习和备考的信心和有效性将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赖德胜.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2]朱汉国.历史 (第3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5.

有关初三英语教学反思的探讨 篇3

关键词:初三英语;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体会

教学反思,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教学表现有瑕疵的地方进行修正,以此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当然,教学反思必须建立在以往成功教学经验基础上才能成立,而且不可停滞不前,要在这一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完善。根据教学实际经验,我认为初三英语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

在初三英语教学中,为了防止自己过于依赖已有教学经验,在讲课之前,我通常都会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反思自己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否做到了改进和创新,因为一味照本宣科、照搬教材,教学效果也会不尽如人意。

比如,在教学九年级Unit 7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这一单元时,参考教参,我曾经是这样设计教学活动的: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世界各地风景名胜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并附上简单英文说明,以此使学生掌握有关这些风景名胜的英文名称,并运用本节课的重点句型“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和“I hope to”进行操练,以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后来经过反思,我对这一教学设计进行了重新策划,首先,我先让班里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有关世界各地风景名胜的英文名称,对于记忆模糊或者存在疑问的,记录下来,然后,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一一展示,接着,运用重点句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旅游胜地进行反复操练……这样,既做到了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学习兴趣也异常浓厚,教学效果与前面设计的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

二、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我们可得知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否正确,如果学生学习效果与我们预期的有较大反差,我们就应该对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然后对我们的教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比如,初三阶段的“Review of units1-5”这一模块,我们可根据这一模块的复习内容来出一套阶段测试题,测试之后,统计学生每个大题的得分情况,然后以此为依据分析学生到底是哪一部分学习内容没有掌握好,我们就针对这些内容进行更为详细、周到的讲解与分析。另外,在备课阶段,我们应对在实际教学中可能遇到的种种意外状况进行方案预设,以使初三英语教学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三、对教学体会进行反思

一节英语课结束后,我常常会对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成败进行及时有效的反思和总结,然后详细作下记录。比如,我会问自己,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是怎样的?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计划与上节课相比有没有改变?学生是否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他们有没有有所收获?我们本身的教学思想是否存在问题?等等。然后,我会肯定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举,并在下节课进行借鉴、吸收,对于失误和不满之处,则进行深入剖析和反思,思考下节课该怎样取长补短、精益求精。

总之,在初三英语教学中进行及时有效的教学反思,既为我们初中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符合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因此,我们应勇于怀疑自己,并不断反思,以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从而形成个性化的英语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雷雪琴.关于初中英语教学反思的浅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4).

Discussion on English Teaching Reflection

Wang Hengjie

Abstract:Now,with the in-depth reform of the education system,teaching methods from various disciplines also began to face new challenges,and English as one of the se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compulsory subjects,how to do well the work related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of every English teacher attention andheated discussion. This article embarks from the angle ofreflection on teaching,junior English teaching reflection and we detailed discussions and exchanges,to other English teacher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in English teaching.

Key words:English;teaching reflection;teaching design;teaching process;teaching experience

初三体育教学工作的反思 篇4

在教学过程中,来时要做好每一个工作的反思。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网络整理的初三英语教学反思范文以供大家学习。

初三英语教学反思(一)

初三英语教学除了课程紧张之外,如何更好的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成绩成了当前重中之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在实际中把教学落到实处,我在这几天做了些许的尝试。

一.预习指导及时跟上。为了赶进度,预习这一关显得格外重要。如果学生不能做到充分的预习,上课时他们很

难跟上课堂进度。初三英语教学反思比如单词,课堂上是很难拿出时间来学习然后检查,一般把学习的环节就放到了课下。如果学生不能自觉的去预习,单词关是过不了的。单词是基础,也是学生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因此只能利用课下插空指导。晨读时间,让学生利用录音机自学单词的读音及拼写。然后教师适当讲解单词以及拓展一些知识点和课文中出现的难点。再有就是预习作业的布置,在学生没有形成习惯之前,预习作业要布置的具体并且跟上检查。

二.检查到位。除了预习的检查之外,平时课后作业的检查及补偿要跟上,不能让学生有完不成作业的侥幸心理。如背诵的检查,课堂上不可能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背诵一遍,因此会有学生怀有侥幸心里。利用晨读的时候再进行抽查,玩不成的课下相互检查。单词的检查也可以利用晨读的时间让部分学生到教室外面抽查,不达标的同学再次听写。每周进行一次单词考试,考试的成绩可作

为周末作业分层的依据。

三.分层要求。在作业的布置上,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相对的作业难度要降低。其他学生能背诵的内容,让他们读熟即可,让他们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及学习的希望。

付出是要有回报的,我希望这些尝试能够让我看到学生的进步,否则这种付出便没有意义,就要及时的调整了。

一个假期的沉淀,貌似成长了许多。近日来,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积极踊跃,且口语相对七年级有了大的提高。唯有些许同学的声音有点小,所谓理不直气不壮,如此看来依然需要加强锻炼!

做法如下:

一、鼓励学生们更加广泛的应用口语去表达自己的看法,诸如日常事务。

二、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自学能力。

三、多读多写多练多听。

初三英语教学反思(二)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

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教对教英语学习的情况,我作了以下反思。

1.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在英语课堂上不积极参与,缺少主动发言的热情或根本不愿意发言;另外,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听新课时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或不能理解教师相对较快的指示语。

2.学生对英语课堂知识的掌握不实在、理解不全面,课外花的冤枉时间多;而大部分学生对书本知识不够重视,找不到英语学科复习的有效载体,不能有效的利用课本,适时地回归课本,英语复习缺乏系统性,英语学习缺乏主动性。

3.部分学生在复习时缺乏系统安排和科学计划,或者学习和复习没有个性化特点, 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

基于以上情况,我认为作为教师首先要有正确地意识,应充分认识到:一

节课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既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或者学生学得很辛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针对以上问题,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高:

一、在教学的设计中要充分为学而教,以学生如何有效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标准来设计教学。其实在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记得一位优秀的老师曾说过:“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二、多鼓励后进生开口说英语,并

初三月考后的教学反思 篇5

当我静下来,再仔细地浏览试卷时,才发现原来自己是多么地粗心、急躁。

最让我痛心的是数学,由于被前面耽搁点时间,最后一简单的压轴题就被扒去了10分;最让我意外的是语文,一篇深浅适中的作文让我费劲脑汁,整整夺走了我15分;最让我伤心的是科学,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底子薄,科学生物就扣走了我20分;最让我失望的是英语,一篇普普通通的阅读理解就拿走了我8分,单词填空更是毫不客气,10分就这样从我手头上溜过。我还一味的掩饰,在老师面前说时间不够;在同学面前佯装作我太不小心;在家长面前却说因为没有复习。现在一回想起,才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可笑、多么的无知!

这次月考如同一面闪亮的镜子,映照着我不足的`地方。

从这次月考中我总结出许多学习道理和学习方法。如果只一味地去找理由,或把错的责任推到别人身上,那么便会永远掩盖着错误,一直错下去;如果不吸取教训,或只弄得一知半懂的话,今后的学习更是难上加难。

知识是靠日积月累的,人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大量的学习内容灌输入到大脑里去。

“饥一顿饱一顿”或“三天一打鱼两天一晒网”这样只会一事无成的。因此,一定要做到定时定量学习。学习语文或英语时,不要只顾着死记硬背,要用理解性的方法去学;学习数学或科学时,不能不懂不会就空着不做,这样只会形成恶性循环,使我的学习一落千丈;学习社会时更要注意,由于是开卷考试,不懂的千千万万不能空着。

知识,就是以后走上社会必须的法宝;借口,就会成为将来生活上的绊脚石;总结,就是为了在中考中不留下任何遗憾。为此,我做了深刻的反省,对这次月考做了全面的总结。

【初三月考后的教学反思范文】相关文章:

1.月考后的反思(初三)

2.月考后的反思初三作文

3.月考后的反思总结范文

4.月考后的反思

5.月考后的总结与反思

6.作文:月考后的反思

7.关于月考后的反思

8.月考后的反思作文

初三体育教学工作的反思 篇6

本节课教学设计的中心目的是:通过单词竞拼、对话操练和小组活动等方式,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用英语进行交际,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课后,我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我感到本阶段的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理念新

新课标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要求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宽松的学习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技能、英语思想和方法。在此思想指导下,本节课我以师生共唱字母歌开始,既缓解了紧张的气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复习交际用语时,我通过创设情境进行情景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把所复习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真实的语言,使英语教学贴近生活,回归生活,更富有真实、生动的生活气息,达到了用中学、学中用的目的。

(2)各教学环节设计科学,由浅入深

本节课整体思路清晰、过渡自然。通过唱《字母歌》复习所学的字母;通过单词竞拼复习单词;通过情景对话复习日常交际用语;再通过做听力、阅读理解以及当堂检测进一步巩固复习内容。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当堂检测效果好

本节课我运用了我们三中课堂教学的一大特色——当堂检测,及时检查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当然,在教学中,本人做得也有不成熟之处: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引导得还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新课程理念,苦练教学基本功,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

★ 高三第一轮地理教学反思

★ 整理复习教学反思

★ 高三地理怎么开始第一轮复习

★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指导

★ 第一轮复习数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 方程复习教学反思

★ 浮力复习教学反思

★ 《一元一次方程复习》教学反思

★ 《和复习二》教学反思

体育教师教学反思的作用与策略 篇7

筅江西赣南教育学院杨华曾俊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 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大力推行, 其关键是教师。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当今教育理论界的热门话题。教学反思作为简便而有效的专业提升途径, 往往不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为此, 本文拟对体育教师的教学反思及其对自身专业提升的作用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一、教学反思与教师反思模式

1. 教学反思的内涵

教学反思, 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的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 从而优化教学状态, 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换句话说, 它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 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 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

2. 科瑟根的ALACT教师反思模式

所谓ALACT, 是由荷兰学者科瑟根在研究中提出的教师如何在反思中成长的一种反思模式, 该模式明确地揭示出了教师在反思中发展的机制。ALACT模式是一个由五部分组成的连环图, 这五个部分分别是: (1) 行动:即教师的实践活动, 如进行一堂课的教学; (2) 回顾行动:即在行动结束后, 对行动进行回顾和分析, 找出令人困惑或出乎意料的部分; (3) 意识到主要问题所在:即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回顾和分析, 找出影响实践效果的最为主要的问题; (4) 创造别种行动方案:在上一步分析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其他的行动方案; (5) 尝试:重新尝试, 这实际上又是一次新的行动。

二、教学反思对体育教师专业提升的作用

对生活在具体专业情境中的教师来说, 基于他的教育、教学经历所进行的教学反思与重建, 也就成为教师促进其专业发展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渠道。

1. 教学反思能促进体育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究和改进教学问题

依据ALACT教学反思模式涵义, 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式表达、教学效果鉴定等方面的教学体验, 已经不再是原本, 而是一种再造、构建与超越。体育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可以不断地在反思中发现困惑, 并主动重审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思想和所学的各种运动技能, 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教学问题, 促使自己不断提高体育专业运动技术和教学技能。

2. 教学反思有助于改造和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经验

从教师成长的规律中可以发现, 体育教师的实践经历不会自动生成科学经验。在教师的生活史中, 经验总是包含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后, 体育教师所面对的教学情境与过去的情境有较大的差异, 如果教师仅凭过去的体育教学经历或经验去进行教学, 很难完成新课程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因此, 对于体育教师来说, 在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下进行教学时, 只有将经验与反思结合起来才会有效地促进自我更新取向的专业化发展。

3. 教学反思有利于改进和优化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

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由三个方面组成, 即普通基础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科知识。教师通过反思课堂教师行为过程, 可以评价此次课堂的教学原则实施是否到位, 改正有悖于教学规则的行为。同时, 教师通过反思课堂教学内容和教案, 可以帮助自己发现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 教师个体隐性知识无法由他人来评价, 它是教师的内在结构和品质, 需要通过教师的自我反思, 才能真正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三、体育教师教学反思的主要策略

教学反思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包含两个不同层面的指向作用:一种是指向教师专业行为与活动的课堂教学反思, 有直接促进教师专业行为改进与教学成效提高的作用;另一种是指向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的课外教学反思, 有改进教师专业结构的作用。结合体育新课标, 笔者认为体育教师的教学反思策略主要包括课堂内教学反思策略和课堂外教学反思策略。

1. 体育教师的课堂内教学反思策略

(1) 体育教师课堂内教学反思的内容。体育教师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涉及面广泛而复杂的社会性实践活动, 且具有时间性与顺序性。因此, 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反思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 对具体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反思, 通过回顾和记录教学案例, 思考案例中的问题, 试图重构自己在案例中教学内容安排的失当和不足;第二, 对过程的反思, 反思自己在该堂教学中如何感受、思考、看待其中的“内容”, 以及最后采取什么策略和行动来处理;第三, 对不同时间点的情境经验之间的关系进行立体思考, 比较不同情境的异同, 找出个体的隐性知识和思维特质, 并将之显性化, 进而提升教学能力。

在宏观的反思框架下, 体育教师课堂内教学反思内容具有以下特点。首先, 体育教师应了解学生, 包括学生的整体水平、群体内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等等。其次, 理解贯穿前后情境的课堂教学内容及其结构组成, 反思自己对内容处理是否考虑到了前后连接性。再次, 体育教师应反思自己在课堂上是否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了运动条件, 及师生、生生的互动活动。上述三个内容是体育教师课堂内反思的主要部分, 当然, 近年来也有学者提出更多的反思内容, 如认识、分析、评价以及寻找特定方法修正教学环境的能力, 对课堂教学前后学生变化的关注度等。就体育教师而言, 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针对性反思。

(2) 体育教师课堂内教学反思行动的过程。体育教师课堂内教学反思行动的过程与与一般教师课堂内教学反思行动的过程一致, 可以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假设问题解决方法———实践、尝试解决问题——反思总结”的步骤进行。发现问题, 即体育教师通过内省或对话等方式审视自己的行为, 写成教师反思报告, 将自己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过程、教学模式等写下来, 并对自己的这些思想或行为提出问题或质疑, 形成自我问题意识。分析问题, 即体育教师对问题或质疑总结, 归纳出本质问题, 找到问题的症结。假设问题解决方法, 即形成多种解决问题的设想, 对比分析后形成一个总体的行动计划表。实践、尝试解决问题, 即将行动计划表付诸行动, 按照计划实施步骤, 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反思总结, 即对实施行动的反思, 看是否解决问题, 是否有新的问题出现, 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假设。

2. 体育教师的课堂外教学反思策略

(1) 体育教师课堂外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课堂外教学反思主要是指体育教师应该反思课堂外部的诸多影响因素。其主要反思内容有四个方面:教师个体参与教研群体态度, 教师备课准备, 教师有效利用学校教学资源情况, 非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率。教师参与学校教研组或年级组的态度, 及比照和参考组织成员的经验, 对自己的经验进行自我评价, 有助于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一是保证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是帮助教师实现课堂教学策略。非教学时间的利用则主要应该集中在教师反思自己为何此时间段利用效率低下, 原因在哪里, 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利用非教学时间。

(2) 体育教师课堂外教学反思训练方法。在体育新课程背景下对体育教师进行的反思性训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 典型剖析, 榜样指引。优秀体育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是在日积月累的教学生活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 教师反思自身教学策略的同时应该积极学习优秀的专家型教师的丰富成果, 将他人的成功因素有机嫁接到自我经验的相应部位。

第二, 自我反思, 筛选并淘汰不良的行为习惯。教师完成整个体育教学任务, 实现体育与健康目标, 一方面需要以科学的理性态度和方法去理解体育新课程的本质,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理性的观念和相应技术;另一方面, 需要更宽泛的人的素质的提高。这要求体育教师认真地检讨自己的言行, 如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表现了适当的谦恭、公正的品质、豁达的胸怀、敏锐的判断力、丰富的想象力, 是否有爱心等等。

第三, 系统的理论学习。实践的超越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理论对现实的反思精神, 当理论消失了它的指导性之后, 那些表面上看来在联系实际的做法在本质上很可能背离了实践的要求, 导致教育实践对教育理论的偏离甚至有悖于目标达成。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现在许多基层的体育教师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出现了有悖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诸多教学行为。因此, 只有将教学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 才能探寻到根源, 使主体的合理性水平得到提升和拓展。

综上所述,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 要求体育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不断地更新自己的专业结构, 而教学反思正好为体育教师的专业提升提供了简便易行且富有成效的途径, 因此, 体育教师应该重视和加强对自身的教学反思。

参考文献

[1]林炊利.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提升的有效途径.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6 (2) .

[2]陈雁飞.体育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9) .

[3]李春社.教学反思的方法与策略.教育革新, 2007 (3) .

[4]熊川武.反思性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初三体育教学工作的反思 篇8

学校体育工作不仅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三体育训练工作又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随着中考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众所周知,体育已成为初三升学考试的一个必考项目。因此,如何抓好并且有效地、科学地对初三学生进行体育训练,这项工作就更显得极为重要了。就此,本人以本校这几年来初三体育训练工作所取的成果和经验,来谈谈如何抓好初三体育训练这项工作。

一、思想重视是前提

中考的体育训练并非是学校某个领导、几个教师、或是几个学生的事,它应该属于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一件大事。中考体育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到后阶段的文化考试成绩,同时也影响学校的升学率。因此,它应该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上下同心。上至校领导,下至班主任、体育老师、科任教师、以及学生和学生家长。但是如何才能引起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呢?

首先,要利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渲染气氛,树立体育考试在中考中的重要地位,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原来对体育不重视的思想。

其次,通过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彻底地清除早已根深蒂固的“体育无用,体育没出息,练体育会拖主科后腿”的谬论。

第三,通过家长委员会,做通学生家长思想,使家长明白“体育有用了”,“体育也加分了”,从而上下达成共识。

第四,由于有的学生体育成绩本来就很差,在心理和思想上造成一种恐惧现象,一时拿不定主意,生怕练了化育,就少了时间补习“主科”,到头来两边都没有成绩,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鉴于此种情况,我们应该从心理上给予指导,提高认识。再从体育的技能与体能上给予科学合理的安排训练,从而使学生获得“一分汗水,一分收获”的喜悦。

二、齐抓共管,全方位配合,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是关键

体育训练的指导者是体育教师。他们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的同时,也得想方设法调动教师的训练积极性。

1、给予指导教师相应的经济刺激。

2、指导教师的业绩可与年终考评挂钩,奖优罚劣,将勤罚懒。众所周知,竞争是激烈而又残酷的,但如何从这激烈而残酷的竞争中赢得先机,做到齐抓共管,全方位配合,携手并进,还须从以下五方面去做:

㈠勤碰头:是指体育教师之间经常碰头,互相学习,相互沟通交流经验,大伙都把自己的拿手好戏毫无保留的奉献出来,共同探讨、商议在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排解,力争共同提高。

㈡勤沟通:是指体育教师要经常与班主任沟通,相互了解学生动态。班主任要向指导教师提供有关学生个人资料,并亲临现场协同体育教师共同管理学生,确保体育训练有质有量。

㈢勤配合:是皀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配合。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必须掌握每一个参加训练的学生资料,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关注学生练后能量的补给、休息状况,以及某些不良反应,及时进行指导,必要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部分训练计划。

㈣勤联系:是指体育教师与学生家长间的联系。因为家长是体育训练坚实的后盾,同时又是学生练习后及时进行能量补给的后勤部长,教师有义务对他们进行辅导,督促家长把关子女运动前后的饮食卫生,以确保体育训练顺利进行。

㈤勤汇报:是指体育教师与主管领导间的工作汇报,体育训练离不开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体育教师要向领导汇报有关训练进展每月成绩测试情况,优劣对比、分析,征求领导的建议,扫清一切可能阻碍体育训练的不利因素,使训练按时顺利地进行。

三、努力创造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安排

体育活动的本身就是要依靠场地、器材等因素进行合理安排的运动。在学校经费许可的前提下,购置一些急需器材设备的同时,还可根据学生数多、器材少、场地不够的情况,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创造条件来达到合理安排训练的要求,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和训练的空间,同时还要发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与顽强的作风,积极的改善训练环境。

我校虽然也有一个250米的田径场和一个标准塑胶篮球场。但是参加训练的初三学生有8个班,所以这场地就显得有些不够用了。如何进行科学安排、合理穿插训练,我认为有以下两点:

1、当天有体育课的班级原则不与安排体育训练,如果真的要安排训练,也得在不与其它班级发生冲突的前提下:进行“轻量”及活动,这样就使得场地与器材相对宽裕些。

2、利用自然环境“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开展越野跑和山路跑,利用周围开阔稻田,进行把风掷练习,这样既解决了场地问题,又增添了运动的乐趣。

四、注重因材施教

初三体育训练的目的是就是为了较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基本技能,争取在中考体育考试中获取好的成绩,从而提高学校的升学率与学校知名度。为实现这一目标,在训练中就必须做到因材施教。

以往的学生与学生家长都普遍认为“体育无用,体育无出息”,现在可好,体育占45分,也之所以有这分,才使那些原本对体育不屑一顾,甚至连体育课都懒得上的 “高材生”,不得不放下手中的“主科”偶尔光顾光顾田径场活动活动身子骨。这样的“高材生”我校还真不少,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如何把住“材:字因材施教,我想应有以下几方面去做:按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进行分档:一档生就是以重点高为目标的尖子生。二档生就是以普高为目标的中等生。三档生碍于面子,不要把分数考的太垃圾,用钱去买读的后进生。把这三类生进行归类后,就要选派业务精、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体育教师担任教练,争取通过科学的训练可以大幅度提高体育成绩。

五、长抓长练、努力不懈是成功之母

体育训练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它需要持之以恒,细水长流。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烫山芋”欲速则不达,由此可见,这就需要制定有针对学生个性特点的训练计划,除了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进行科学训练外,同时还要长抓不放,坚定不移地要求学生贵在坚持,贵在努力,贵在吃苦耐劳,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只有做到这一点,就是体育成绩想不进步也难。

六、举行模拟中考体育考试,营造考试气氛是减轻学生心理压力的良方妙药

初三政治教学反思 篇9

政治组 郭理思

本学年我担任初三年级9、10、16班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本学年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建构,以“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为出发点,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遵循学生品德形成规律,体现国家课程要求,有机地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和国情教育内容,在适应新课程教学工作的要求下,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教学中去我力求突出学科特点,做到以下四点 ;

一、树立“依纲扣本,不唯教材”理念。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用”教材,而非“教”教材,学生是“用教材学”而非“学教材”。教材只是为学、为研究、为问题的解决、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种凭据,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我决不照本宣科,教材不是“唯一”。新课程强调的是要使教材同学生经验与体验建立联系,要搭建起教材内容通向学生生活的桥梁,为此,我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用好教材。在以政治教材为纲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一个广泛的学习舞台。不管教学方法怎么变化,没有扎实的基础是经不起考验的,因此必须夯实基础,提高技巧。每上的一节课,我都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的信念是决不打无准备的仗。在备课过程中做好“两备”——备教材,备学生;抓好“三基”的落实,即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二、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教师以新课程的这种理念做支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突出新教材的人文性,营造出富有人文气息的教学氛围,才能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和成长。学生是有思想的主体。学生接受知识应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我注意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认真贯彻“三为主”教学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努力提升课堂效率,强化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和对技巧。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 篇10

教师这样给学生举例讲解:同学们,现在飞机场上停着一架飞机,我说:“这架飞机能飞。”这是飞机的一种物理性质,指飞机具有这样一种能力,但飞机实际并没有起飞;同学们,看天上一架飞机在飞,还有一架飞机飞走了,这就是一种物理变化,表示“正在发生着”或“已经发生了”。

然后教师给学生归结:“性质”指的是物质具有的一种能力,能发生但是未发生,常用“能、会、易、可以、容易”等字眼表示;“变化”指的是“正在或已经发生”的一个过程,两者是有根本区别的。

体育技能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篇11

一、技能教学的实践案例

为了锻炼同学们的机体协调能力,尤其是腿部运动能力,在某堂课中展开绳操教学。

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这堂课要研究绳子。”

学生:“又是跳绳(窃窃私语、兴趣不高。)”

教师:“我们研究绳子,看看它除了跳绳还有什么其他的作用。”

学生:(呈现好奇状态。)

教师:“普通的跳绳方法大家都已经掌握了,那么我们今天来点高难度的——绳操,看看谁能玩出新意、玩出水平。”

学生:我能、我能。(兴趣被调动起来。)

接下来,同学们情绪高涨、跃跃欲试,都想表现出自己的独特创意。为了使学习效果得到提升,教师可以将班级内同学分成小组,并且告知他们,小组成员间可以随便交流,也可以随时向教师发问。在组长的带领下,组内成员互相研究,互相讨论,相互协作,很快就设计出花样繁多的绳操动作,比如四人组的跳跃过圈、六人组的正面跨跳等。在分组交流研究时,也有的组表现得不是特别好,主要是体现在意见不能统一上,这时教师便可以给出指导性意见,学生便会按照教师的意见正常进行。教师在各组间巡视,及时给予评价点拨,并让学生自我评价,哪组做得最好,哪组还有待改善。通过这种小组协同练习的体育教学方式,学生能够逐步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动作质量、动作方法都有了极大提升。课的最后,我又利用绳子进行放松练习,让学生充分体验出绳子带来的乐趣,在乐趣中达到体育学习的目的。

二、技能教学实践案例的反思

(一)关注主体意识培养

学生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只有亲身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才能更好地接受教学内容。所以在课堂中一定要将学生置于主体位置,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与启发下,能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从中体验到知识情感与知识技能,将体育学习当作既紧张且愉悦的过程。在教学时,教师必须认真分析教材、仔细研讨教法,因材施教,才能让教学效果更加可观。

(二)寓教于乐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体育教学同其他文化课教学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能够更方便地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享受到自然状态下的身心愉快。对9至12岁的小学生展开愉快教育,显得极为关键,这种寓教于乐的方法是培养学生良好体育情感的必经之路。根据小学生的心理以及生理特征,在教学时采取寓教于乐法(比如在绳操课教学时进行分组比赛),不但能够提升身体素质,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参与到体育技能学习中来,同教师一道完成教学任务。

(三)情景交融是提升兴趣的源泉

教师是体育技能教学的全程参与者与组织者,在开展教学时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应当竭力用情景交融的办法达到学生参与兴趣激发的目标,拉近同学生的心理距离。比如在上乒乓球课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性别特点、心理特点、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出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活动,使所有学生都能真正融入到教学情境中来。例如小组对抗的形式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对于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有帮助。

(四)体育主动性应当被积极调动

新型教学方法应当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体育技能训练要达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训练模式。只有使学生成为活动主角,学生自身的潜能才能得到发挥。比如前面提到的绳操教学便是如此,如果教师单纯讲解方法,让学生按照教师指导的方法来做,是远远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又如在组织进行拔河活动时,教师不自己动手分组,而是让学生自我选择组别,会使学生的主体意识更加充分地调动。

(五)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互结合

教学效果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直观表述。原有的教学评价系统更加注意结果分数的高低,对学生综合素质过分忽视。实际上,学生学习能力受制于诸多因素,也表现在诸多方面,且在教学过程中呈动态变化状态。所以在评价某个学生的体育技能状况时,不能只以分数高低做定论。这一观点已经得到教育界的普遍认可,但是执行情况并不尽如人意,体育技能教学也是如此。我们认为,在教学评价的实施过程中,首先就应当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势、自身能力变化趋势,给以针对性的动态考评机制。要注意结果,更要注意过程,要求生生间横向比较评价,但是更要求学生自身前期与后期的纵向比较评价。

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化让教育朝向更为良好的目标迈进,体育教学也是如此。为了更新观念、促进改革,体育教师必须在课堂内外加大研究力度,让体育技能教学真正发挥作用,为教育服务,更为学生服务,让课堂更有活力,让学生汲取更多的知识技能。

对如何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反思 篇12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 相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有巨大的优势。它图文并茂的形式能够将抽象的讲解变得具体生动, 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非常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能够充分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从而很好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 利用课前5分钟, 放映多媒体课件《我看NBA》, 乔丹魔术般的投篮, 约翰逊出神入化的传球等深深感染了学生, 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整节课气氛空前热烈。这充分说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把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一到教学之中, 以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促使他们自觉地学习, 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常常对技术动作练习等感到枯燥无味, 没有太大的兴趣。因此, 教师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游戏是学生都喜欢的形式, 教师可以将技术动作练习融于游戏之中,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跳远、跳高教学过程中, 教学的难点是起跳技术, 学生在刚开始练习时上肢与下肢很难做到协调一致, 影响到跳远、跳高技术的掌握。为解决这一问题, 采用游戏“海豚顶球”进行练习, 作法是将一个软式排球用细绳系着, 用竹竿悬挂在沙坑或跳高垫前一定距离和高度处, 要求学生在做起跳练习时, 必须用头触及软式排球。然后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 看哪一组同学顶到的次数多, 教学重难点就在玩的过程中逐步被突破。

二、开展双向互动的教学

师生互动的双向教学组组形式, 代替了单调机械地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输组织形式。师生互动保证了教学信息的反馈, 教师的教能得到学生的响应, 学生在与教师的配合中学会学习。一方面, 师生互动的前提是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主体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也是教学改革观念上的保证。传统教育中, 教师掌握着课堂的话语权, 教师教什么, 学生就学什么, 只能被动地服从教师的要求。教师为了应试在教教材,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动作进行模仿, 考试能通过就万事大吉了。学生成了体育技能的“机器人”, 感受不到体育学习的意义、兴趣, 提不起学习的积极性, 师生之间没有达成思想上的共鸣, 不能展开有效的教学活动。现代教育改革将学生的主体性放在了教育的首位,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主宰者、学生学习的包揽者, 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启发者和帮助者。教师教学更多体现了人性化, 能站在学生的立场来组织体育教学, 这样才能被学生认可, 接受和喜欢, 从而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 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另一方面, 师生互动还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之间思想、教与学上的碰撞。教师向学生提问就是很好的师生互动方式。教师通过提问来了解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程度, 启发学生探究思考。学生在问题的解答中发现自己认知上不足, 及时加强复习和改正。比如, 提问学生“前滚翻”的分腿动作要领有哪些, 团身前滚翻、远撑前滚翻、鱼跃前滚翻的区别有哪些等等, 既加深了学生对动作的要领掌握, 又提高了动作质量;教师提问要注重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尤其是动作技能掌握的薄弱环节。如果学生对专业术语不明白, 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 变成口诀、形象的比喻等。教师通过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避免分散注意力。

三、实施分层教学

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 班级里学生的学习状况各不相同, 学习基础、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等原因, 使体育教学成绩呈现两极分化的情况, 只有考虑到个体差异, 实施分层教学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所有学生的体育成绩。一个体育教师要面对五六十人的班级, 要做到面面俱到谈何容易。因此, 教师要找到学生差异的分步规律, 把学生分成上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个层次, 目标突出后, 根据学生的不同体育学习状况, 制定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策略, 缺点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评价标准等, 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进步的可能, 在最近发展区域能“跳一跳, 摘果子”, 达到预定的学习目的。比如, 对于学困生, 教师不能给予他们过高的学习要求, 动作难度要降低, 侧重于模仿练习, 让学生渐渐自己从中找出学习的窍门, 激发学习兴趣;对于中等生, 要强化训练, 提高学习的层次, 在专项技能水平上进行培养, 进一步提高;对于优等生的学习, 教师可以提高体育活动的难度, 体育训练的强度, 强调专业性。在评价标准上, 也应该有所差别, 评价要多样化, 不能用对优等生的评价标准对待中等生, 对每个层次的学生有准确的定位, 有助于学生的认知。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素质的提高, “不求人人成功, 但求人人进步”。除了评价体育知识、技能的掌握, 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这当中有定性、定理、主观、客观评价。在兼顾差异教学的同时, 也要考虑到整体的教学模块的安排, 体育教师要做好衔接工作, 让整体和个体协调统一, 保证每位学生能在集体中顺利学习, 不断提高。

初三历史教学反思 篇13

一、我主要从下几方面展开了教学:

(一)认真备课:在学生眼里,教师都是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著名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的论断也说明了教师具有的专业知识水平的重要性。在备课环节,我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到精心安排,认真写好教案,做到每一课都“有备而来”。在本学期的历史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计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情境,借助网络资源,拓宽知识,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不至于陷入枯燥乏味。课后及时对课堂教学作出总结。

(二)课堂教学注重激发学生思维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通过设疑,创设有趣的思维意境,从而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无疑会使教学事半功倍。

(三)教会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抓住学习重点

历史发展的线索就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学历史教材的特点是范围广、头绪杂、内容多,牵扯到的年代、地点、人物事件太多,很不容易掌握,所以引导学生在这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中理清发展线索,提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十分重要的。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重点,指导学生学会确定学习重点。我引导学生从以下四方面去确定教材中的重点:

第一,能够说明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观点的内容;

第二,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第三,属于“世界之最”的内容;

第四,教科书上有插图,课后有练习题的内容。

学生掌握上述原则,就比较容易抓住教材的重点。

二、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上我没有足够的经验,不能教给每个人最有效的方法。

2.对于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没有采取更多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今后需要努力的方面:

(一)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具备对学习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才能乐在其中,才能勤奋地学习。有些学生上课注意力不能持久,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对感兴趣的事情愿意去做,不感兴趣的就表现出心不在焉。显而易见,如果不注重趣味教学,就很难培养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保持历史课的生动性能大大激发学生兴趣。

1.很多学生认为历史课很枯燥,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他们无形中觉得很累,不愿意开动脑筋,这时,生动通俗的语言就显得极为重要。例如讲到“炮烙之刑”时,我说:“商纣王创制的‘炮烙之刑’是一种酷刑,他先叫人将铜柱子放在熊熊燃烧的炭火上,等铜柱烧得通红通红时,就强迫‘犯人’在铜柱上行走,‘犯人’刚踏在铜柱上,只听到‘哧’的一声,‘犯人’的脚板立即冒起缕缕青烟,‘犯人’摇晃两下,站立不住,就‘扑通’一声掉到炭火中被活活地烧死了。”这样,学生仿佛“亲眼看到了”和“亲耳听到了”,产生一种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了对商纣王残暴统治的认识。

2.初中生在思维特点上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直观教学。如在讲“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时,先让五名学生表演历史剧,再现历史,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又出示过图示说明: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又通过中央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把权力集中到自己的手里,这就形成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从而使枯燥的概念变得直观、形象、生动,便于理解。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3.根据初中生表现欲望强烈的特点,设计有趣味性的课堂作业。采用分组或个人抢答等多种形式,最后对优胜的小组或个人进行表扬,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4 .初中学生年龄偏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讲“吴越争霸”时,结合“卧薪尝胆”的故事,教育学生只要发愤图强,吃苦耐劳,就一定能够成功。又如学习“商鞅变法”时让学生讲述“立木为信”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教育了学生。第二单元学完后,组织学生举行讲故事比赛,不得不佩服学生的潜力,学生不仅故事讲得好,体会也写得好,不仅得到了启示,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更浓了。

5. 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新课程要求教学应该是教给学生的是就某个知识应怎样分析理解,使从中得到启发。所以我还应继续努力改变学生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积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从而达到教学预期目标。初中学生天真、幼稚,该说的他们说,不该说的他们也说,有时课堂一旦放开,教师不易驾驭。可将全班学生分成几大组,自荐组长,组长负责讨论时推荐(自荐)代表发言、参与讨论。

6.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的科学方法,掌握记忆技巧

我们知道时间、地点、事件是历史基础知识的关键。不少学生采用机械记忆方法,收效不大,所以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是很重要的。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我应力争尝试教给学生多种记忆方法,如:分散记忆法、趣味记忆法以及引导学生记忆纲要等。

(三) 尊重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保持学习兴趣的保障。

现代的初中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心理上更注重别人对他们的感受。当他们感受到你的尊重时,他们也能自觉自愿地接受你的教育和影响,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即使在学生回答错误时,也是平心静气地指导他们重新认识和更正错误。这样,从上第一节历史课起,就要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合作关系和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建立起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总之,我们只有把握住新课程的主旋律,向每位学生敞开学史之门,指明知史之路,让每位学生畅所欲言,遨游史海,创新思维,施展才能。才能增强历史学科的魅力,不断地向课堂注入“活水”,真正“点燃学生思辩的火把”。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以“趣”为导,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活跃学生的“思”,培养学生的“智”,发展学生的“能”。用多种形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有了兴趣以后就愿意去学,去探索,去求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牢固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初三英语教学反思 篇14

海南侨中 赵丽君

今年,我继续担任初三英语教学工作,针对去年的考试成绩及结合本届初三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我作了以下反思。

1、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在英语课堂上不积极参与,缺少主动发言的热情或根本不愿意发言;另外,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听新课时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或不能理解教师相对较快的指示语。2.学生对英语课堂知识的掌握不实在、理解不全面,课外花的冤枉时间多;而大部分学生对书本知识不够重视,找不到英语学科复习的有效载体,不能有效的利用课本,适时地回归课本,英语复习缺乏系统性,英语学习缺乏主动性。

3.部分学生在复习时缺乏系统安排和科学计划,或者学习和复习没有个性化特点, 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

针对以上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提高:

(一)、在教学的设计中要充分为学而教,以学生如何有效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标准来设计教学。强化课堂教学交际化运用

⑴每堂安排几分钟左右时间进行会话,让学生自由用英语交谈,允许学生模仿课文内容适当增减,自由发挥。轮到中差生会话时,鼓励他们大胆实践,有点滴进步就给予表扬肯定,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⑵注重语感教学。加强听说训练,努力做到视、听、说同步,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每篇课文的生词、句型和文章都是朗读的好材料。要注意创造情景,让学生懂得不同句子的重音有不同的语感,显示不同的语言心理。

⑶对话使用,角色表演。结合课文内容,情景句型,提高了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

(二)、注重授课的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手段,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更能提高学生的参与面,短、频、快的大容量课堂节奏能有效的吸引并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从而最终提高学习的听课效益;

(三)、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态,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还会影响其它发展,情态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课堂上我努 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空间

(四)、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适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做到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习。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五)、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巩固和增强学习效果。如做到:

(一)根据复习内容,布置适量的难度适中的练习;

(二)循环考试,即每学完一部分后,进行阶段性测试,对试卷进行评分登记,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三.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有关初中体育教学的反思与探讨 篇15

一、学生缺乏对体育课程的正确认识

体育教师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缺乏对体育课程的正确认识, 在大部分学生的观念中, 相对于语文、数学这些科目而言, 体育课是无足轻重的, 学生完全意识不到学好体育课对自身的重要性。 学生轻视体育课程的思想直接导致体育课上产生了这样一些现象: (1) 学生集合时显得自由散漫, 课前班级集合花费了大量时间。 (2) 学生在体育教师讲解体育技巧注意点时不注意听讲, 自顾自地与身旁同学聊天。 (3) 在体育教师留出的自由练习课堂时间中, 常常偷偷溜回教室完成其他科目作业等。 可想而知在学生轻视体育课程的观念下, 要想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从而让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 基本是难以做到的。 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是端正学生对待体育课的态度, 让他们对体育课有正确认识,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

就笔者的体育教育经历而言, 我会选择在第一节体育课上与学生进行一次关于为什么要上体育课的探讨, 帮助他们认识到认真上体育课对他们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初中生正处于长身体的重要阶段, 对每个学生而言身高都是他们比较关心的问题, 我以这个问题为讨论切入点, 用真实数据说话, 告诉学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和不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同等情况下, 前者的身高会比后者高出3到7厘米, 让学生意识到体育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 同时, 让学生了解到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才是人生中最大的资本, 身体不好将导致他们对文化课学习感到力不从心, 无法提高学习效率, 让学生懂得体育对他们成材的重要性, 让学生对体育课有客观认识, 并且端正对体育课的学习态度。

二、学生忽视课前准备运动

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是十分有必要的, 这会大大降低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受伤或者造成身体不适的概率, 可是在学生观念中体育课课前几分钟进行热身活动这一环节无关紧要, 即使在体育教师的一再提醒下也常常把它忽略掉或者马虎对待。 将在无意中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受到身体损伤, 在体育课中或者课后产生脚部或者腕部等身体部位的不适感, 这种现象会在无形中消磨掉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更有甚者会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抗拒感, 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课堂效率而言百害而无一利。 所以, 体育教师要积极敦促学生在课前保质保量地完成体育课前热身活动, 让学生充分地将自身身体活动开来, 合理安排体育教学, 尽量减少学生受到身体损害的可能性,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活动中, 从而提高身体素质。

三、学校体育器材不足

体育器材的短缺使教师无法激发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热情, 无法让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学习兴趣。 从体育教学状况可以发现, 部分学校的体育器材严重短缺或者体育活动场地不足, 在这样的情况下体育教师要想在课堂上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受到严重掣肘, 这样的体育教学会让学生觉得体育课枯燥无味, 无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无法全身融入体育课堂教学中, 造成学生时不时借机休息或者逃避体育练习, 不利于体育教师提高体育课堂效率和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这种情况下的体育教学是对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水平的考验, 初中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当利用有限的场地和器材资源实现多样化体育教学。 借此吸引学生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课堂上独有的乐趣, 使他们逐步喜欢上体育课, 培养出学习体育的兴趣, 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和帮助学生锻炼出强健的体魄。

我经常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引入游戏教学方式, 让全班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体育教学中。 比如, 教学九年级苏教版体育教材中的排球时就采用了排球比赛方式, 将全班同学两两分成一组进行排球对垫, 由我担任裁判, 对垫时间坚持久的队伍获胜, 获胜者将获得期末体育成绩额外加分的奖励。 体育课前就告知学生将要进行的排球比赛, 让他们有心理准备, 好胜心促使他们在我进行技术讲解时更注意听讲, 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而比赛时学生为求胜全身心投入到排球对垫中, 既磨炼了学生的垫球技巧, 又让学生动了起来, 实现了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目标。 同时实现了有限的体育器材最大化利用, 让学生在比赛中收获乐趣, 这将促使他们爱上体育课堂, 为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学习的黄金阶段, 我们必须发挥体育课堂对培养学生体育素质和锻炼学生健康体魄的重要作用, 对体育教学进行不断反思和改善, 发挥体育课堂的积极效用。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 各种事物都以极快的速度发生改变, 其中当然包括人们对体育教育的要求, 初中体育课承担起培养学生体育素质的绝大部分责任。现在人们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十分关注, 可是当前的体育课堂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导致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无法提高, 从而影响学生身体素质。为了让祖国的下一代能够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体育素质, 身处体育教育一线的教师必须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和改进。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反思,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上一篇:体音美组工作总结下一篇:以生活为题的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