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救灾征文(共8篇)
防震救灾征文 篇1
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但通常来讲,3级以下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很小,对建筑物不会造成明显的损害。5级以上的地震就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那么我们该怎么从地震中逃出来呢?
在地震之前总会有预兆的,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会让人知道,即将会地震。
发生地震时,你千万不要认为你一定会必死无疑,其实,你还有很多自救的办法——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如果在公共汽车内,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
你知道吗?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
一次地震。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自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我可不希望有一些地震会发生,所以,只要我们做好以下几点,就可以防止地震发生:
1保护森林,种植树木,保护水土。
2、工厂不要排放太多废气,多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
3、要保护臭氧层,汽车不要排放废气。
4、小心用火,不乱丢烟头。
5、要多学防震、防灾方面的知识,有防范意识。
6、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经过我的讲解,你们对防震减灾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吧。以,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难。
防震救灾征文 篇2
4月24日15时, 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东岳镇卫生院内响起了急促的警报声, 2014年洪雅县卫生系统防震救灾综合演练在这里举行。
本次应急演练是为进一步增强卫生系统干部职工防灾救灾意识, 检验县卫生系统应急指挥机构的决策指挥、综合协调和各级医疗机构的应急救援能力。县卫生局中层以上干部、全县医疗卫生单位院长、分管领导和应急工作负责人、部分乡村医生和东岳卫生院全体职工150多人参加了演练。
日本防震救灾的启示 篇3
面对地震,多数人或呈现惊恐莫名状,或作撕心裂肺状,或声音里充满了绝望哭腔,或秩序大乱疯狂拥挤。然而,日本人却鲜有这种情况。即便是危难当头,日本社会还是井然有序,走路回家的人还是排着队走人行道斑马线,人们自觉排队打电话、等汽车和接受救济。
日本几乎每个月都会发生地震,人们对地震习以为常。日本人从小接受到的一项教育,就是灾害来临时大家要相互帮助、相互扶持。因此,一旦有天灾发生,大家也都是按照平时的原则处理。平时所受的国民教育,促使日本人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日本政府平时做的电视广告,要求人们在天灾面前相互友爱、要有礼貌、要有自制等等,使日本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能保持一个较好的社会秩序。
面对天灾,日本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制定出一套相对成熟的防震救灾机制。日本把每年的9月1日定为国家防灾日,全国各地都会举行大规模综合防灾演练,内阁成员也要参加。百货商店里出售各种防灾用品,书店里提供遇到灾害时使用的城市专用地图,不少地方政府还向居民发放防灾用品。在日本,有关防震抗灾方面的知识相当普及,人们从小就接受防震抗灾知识,培养和掌握相应的防范技能。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和公司每年都有计划,举行对地震、火灾等突发情况的应急演练。
为了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失,日本建立了一套成熟的地震海啸警报系统。日本气象厅除了预报天气外,还负责发出地震海啸警报。地震发生后两分钟之内,气象厅就发出地震公报,三分钟之内发出海啸警报,五分钟之内发出地震的详细信息。气象厅的数据只需两秒就能到达NHK电视台。NHK电视台会立即中止正在播出的电视节目,播发有关地震的消息。演播室里还装有特殊的设备,只要用手点一下屏幕就会出现示意图,表明危险地区等等。地震警报系统还利用电视电波把信息发给公众手机。为了能在第一时间把地震有关的信息发送出去,地震预报中心24小时都有人值班。
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造成6500多人死亡。从此之后,日本吸取了经验教训,提高了建筑物的防震等级。2007年,日本政府通过一项法规,要求强制执行更严格的建筑物抗震标准,规定摩天楼、工厂、发电站、桥梁、汽车站、火车站、必须达到更高的抗震级别。据了解,很多高层建筑都采用一种地震地基绝缘技术:在建筑的底部安装弹性橡胶垫或摩擦滑动缓冲装置来抵抗地震。这种技术能使建筑物受力程度减轻一半。为了提高传统木材建筑的抗震能力,日本普通民宅采用了箱体设计。一旦地震发生时,房屋整体翻滚,不至于损毁。专业技术人员还会对民房进行抗震加固等级技术评定,政府会酌情给予补贴鼓励。
据日本气象厅统計,近年来每年大约有800多次地震袭击日本,但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都比较轻微。日本政府未雨绸缪的危机意识、国民丰富的防灾应急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防震救灾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目的:
为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使学生掌握简单的“防震减灾”安全知识,从小培养安全意识,对全校师生及教职工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从容应对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组织安排:
1、领导小组人员:
组 长:副组长:
组 员:
2、工作小组人员:
总指挥: 副总指挥:
场地指挥安置:
照 相:
策划负责部门: 校长室 总务处 工会
三、具体安排:
1、活动时间:201x年5月12日,听试鸣防空警报进行“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时间不固定,倾听警报声随时撤离)。
2、各班教师安排:各班由班主任及辅导员两名老师一前一后带本班学生撤离。
3、各楼梯和出口处的人员安排:
一区(南教学楼)
二区(北教学楼)
注:1、教学楼楼层负责人,负责好本区域的`疏散指挥,防止推搡踩踏事故。
2、各通道口的教师,要负责通道内学生有序安全撤离,防止推搡踩踏事故。
四、活动要求:
(1)全体师生在听到警报声响起时,在教师的组织下,快速有序向操场集合。全体师生必须按要求在防空警报试鸣的三分钟内全部撤离到指定逃生地点(按早操顺序达到指定地点集合)。
(2)结合活动的具体情况,我们要求参加此次活动的所有学生在教室内按顺序迅速从楼道内撤离,从各个不同的安全出口撤出教学楼(按照早操路线撤离)。
(3)从楼内撤离出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到达指定逃生地点后,由班级老师整队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报告。
(4)活动中参加演练的学生必须服从指挥,做到不抢先、不推搡、不拥挤,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5)如遇堵塞高年级让低年级先撤离。
(6)待警报完全解除之后,总指挥下达命令后,师生方可返回教室。
五、演练拟定疏散逃生路线:
本次演练路线和各班早操路线一致,一至三年级从北楼东边通道;四至六年级从北楼西边通道进入操场安全区。
六、演练逃生方法:
(1)参加演练的学生听到信号,不要慌张,要镇静,保持清醒的头脑,然后按照拟定的路线迅速撤离。
(2)在撤离过程中,注意根据楼层负责教师指挥,按照撤离路线迅速逃出楼外。
(3)从楼内撤离出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有组织地分别在指定场地集合。在活动结束前,从楼内撤离出的学生不能随意再次进入楼内。
七、其他:
各位楼层负责人和带班老师必须时刻注意学生情况,避免楼梯、过道拥堵造成危险,楼层负责教师和楼梯口、通道口点上的老师要提前明确自己负责的区域有几个班级学生通过,待学生全部通过后才能撤离。
集中后各班中队长向场地安置老师汇报各班人数,是否已全部安全撤离,确定无人员“伤亡”后,安置老师向校长汇报,由校长宣布演练成功。
演练结束各班学生按秩序回教室。
★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征文
★ 小学生征文怎么写
★ 小学生清明征文
★ 小学生三八节征文范文
★ 小学生法治征文范文
防震救灾的工作总结 篇5
(一)领导重视,建立学法用法长效机制
年初就把学法用法工作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快完善制度建设、教育宣传、队伍培训。加强法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局党组书记带头制定了《xx市防震减灾局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实施方案》《xx市防震减灾局xxxx年度局务会前学法计划》、《xx市防震减灾局xxxx年度防震减灾科普与法制宣传工作计划》等,全年共组织集中学法8次。学法用法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分工协作,全体职工共同参与的格局,使学法用法工作落到了实处。
(二)与业务工作相融互动,推动法律进机关落地
将学法用法工作纳入《xx市防震减灾局xxxx年度工作要点》、《xx市防震减灾局xxxx年依法治市工作要点》《xx市防震减灾局xxxx年法律进机关工作要点》等工作方案和实施意见,把学法用法工作与各项业务同安排,同部署,明确了责任并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科室,确保了学法用法工作有计划、有目标的稳步实施。利用“5、12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周”和“科技之春”三下乡活动等纪念活动机会,将法治宣传与地震科普宣传同步安排部署,有效提高了干部职工和基层群众的防震减灾法制意识。
xxxx年,我局共有行政执法人员6人,按期进行了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行政执法证件的年审工作,6月19日,开展了xxxx年度行政执法人员网上培训和考试。9月18日—21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xx省防震减灾条例》规定,按照《xx市级部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地震行政检查要求》,通过xx市行政执法“双随机一公开”监督平台随机抽取检查单位和执法人员,对天府大道北延线石亭江大桥(含xx二环路枢纽互通)项目、天府大道北延线项目、东西南北街及署前街改造提升项目、长江路(西一环—华山路)提档升级改造工程;绵竹清平地震台、绵竹遵道地震台;市外侨办、市国税局、中江县防震减灾局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事项和地震应急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和检查结果在局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公示。
(三)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制定了《xx市防震减灾局关于贯彻落实“谁执法、谁学法用法”责任制的实施方案》并严格按照职能职责做好学法用法工作,加强机关法治文化阵地、栏目和网站建设,通过宣传栏、悬挂标语和机关LED大屏滚动播放等方式方法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加大了对基层群众的法制宣传力度,切实推进“法律进社区、进乡村”。
注重利用“5、12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周”和“科技之春”三下乡活动等纪念活动机会,通过送法下乡等形式,深入社区和乡镇,面向基层群众,大力宣传《宪法》等国家基础法律和《防震减灾法》等部门专业法律法规,同时通过集中讲解、设立咨询台等方式方法对民众进行解读,同时利用xx防震减灾微信公众号不间断普及防震减灾法制知识,提高了广大民众的法制意识和对防震减灾工作的理解程度。
二、特色创新亮点
对全市工会组织会员进行了防震减灾法治科普教育。今年组织全市工会组织余名工会会员参观了省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绵竹汉旺地震遗址公园,通过参观学习,进一步提升了全市广大工会会员对防震减灾法制与科普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三、存在问题
我局在今年学法用法工作方面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职工法治学习内容不全面,注重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了《宪法》《民法总则》等国家基础法律和《防震减灾法》《xx省防震减灾条例》等部门法律法规,生活中常用日常法律学习不够,需要继续创新学习内容和方式。
四、下一步打算
在下一年工作中,我局将继续深入贯彻学法用法基本方略,全面落实学法用法重要分工方案,努力将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一是深入总结学法用法工作。建立全方位学法用法长效机制。组织人员深入总结工作经验,广泛吸收其他部门先进经验,逐步将深化学法用法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二是继续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深入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法律培训,努力提高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在全局形成带头示范作用。
防震减灾的征文 篇6
地动,就是地震。听老人讲,盘古开天地时,清者上升成为天,浊者下沉成为地。可是大地一直往下沉,似乎没有停歇,要一直跌落到万丈深渊。怎么办呢?情急之下,盘古从自己身上剜出了一根根骨骼,这些骨骼化做了一头头地牛,支撑住大地。时间长了,有的地牛累了,要翻翻身,于是大地就抖动起来,地震就发生了。
我问老师,真的有地牛吗?老师引导我和同学们学习有关地震知识。我们明白了,地下并没有地牛,地震不是地牛翻身,地震的发生是有原因的,是与地质构造有关的。
老师告诉我们,科学家正在积极探索地震的成因,已经有了令人信服的成果。老师让我们动手做一个小实验。老师先拿出一张世界地图,让我们把陆地剪下来。女同学心灵手巧,只听“嚓嚓嚓”几声,世界七大洲就都剪裁出来了。老师又让我们把世界七大洲拼接在一起。我们比比划划,按照凹凸的不同形状,把世界七大洲拼接在一起。我们一看,奇了,世界七大洲可以拼接在一起,形成一大块陆地。我们把惊奇的目光投向老师,老师告诉我们,世界上的陆地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为什么现在陆地是分开的呢?老师叫我提起书包在头上转动。随着我手臂的旋转,书包也作圆周运动。老师让我松手,书包马上平飞出去。老师又让我提起书包,然后松手,书包就掉在我脚边。老师启发我们想想其中的道理。这下我们明白了,书包平飞出去,是因为离心力的作用。地球在不停地自转,也产生了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地球表面的陆地就会产生漂移。原先连在一起的陆地就逐渐断裂分离,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现在的样子。
老师说,地震发生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中的一种就跟这板块结构有关。说着,老师又让我们做一个实验。我们几个贴墙站成一排,由两边奋力向中间“挤压”。中间的同学抵挡不了两边的巨大“挤压力”,一下子“拱”出来,两边的同学也突然压向中间。老师告诉我们,这其实是地壳板块运动的模拟。地震原因有多种,但地壳板块运动,是造成地震的原因之一。地球表面的陆地在漂移的过程中,会互相挤压,有的地方高起来,成为山脉,有的地方会断裂,成为断裂带。地震往往发生在地壳的断裂带区域。地壳板块运动过程中积聚了巨大的能量,到一定的程度上会释放出来,形成地震。这就像刚才同学们的“挤”。大家在“挤”的过程中不断积蓄力量,当中间的同学承受不了“挤压力”时,突然“拱”出来,造成了“空当”,“挤压力”释放出来,两边的同学一下子“拥”向前,也就是地壳的断裂,地震就突然发生了。假如释放的能量巨大,形成大地震,就造成巨大的破坏。
老师的这一形象的说明,让我们豁然开朗。我们对地震的成因有了清晰而深刻的了解,地下并没有地牛,地震不是地牛翻身,地震的发生是有原因的,是与地质构造有关的。
人们害怕地震,是因为地震灾害破坏性大,会造成生命和财产重大的损失。虽然我们年纪小,没有经历四十年前的邢台地震,三十年前的唐山地震,但老师对我们讲起那时的受灾情况,还是让我们仿佛观看了一场恐怖电影。
地震的发生,虽然目前人力还无法制止,但我们学习地震知识,掌握地震知识,就可以预测地震的发生,就可以做到防震减灾。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对地震做了研究。张衡创造的“地动仪”,就可以精确地侦知和监测地震的发生。今天,为了防震减灾,我国设立了27个地震监测台网,通过卫星信息传输,可以在半小时之内,将有关地震情况在第一时间发送到各指挥中心,从而有效地起到了防震减灾的作用,将地震灾害所造成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我们也可以运用所学到的地震相关知识,来预测地震的发生。地震发生前,是有预兆的。我们可以通过仔细观察,严密监测,来预测地震,牵住传说中的`“地牛”的“牛鼻子”,让它乖乖地为防震减灾服务。
动物有预先感知灾害来临的特异功能。据说,一艘船要沉没前,船上的老鼠会成群结队地逃离这艘船。又如,四年级时学的课文《雪猴》告诉我们,雪猴生活在我国云南省边境,它们是边防军人的好朋友。当地气候变化莫测,常常一个时辰就可以出现阴晴雨雪、冰雹风霜多种天气。雪猴对气候变化最敏感,天气突变时,猴王会带领它的部下把边防军人团团围住。它们有的把头垂得很低,有的用爪子捂着朝天鼻,有的甚至把鼻孔抵在肚子上;它们会左蹦右跳,扯着嗓子乱叫。它们就是用这种方法向边防军人预报天气的。而民间流传的天气谚语,更是与动物息息相关。比如,蚂蚁搬家蛇过道,来日必有大雨到。而有经验的老农看到蜻蜓低飞等动物的表现,也就知道天气的变化了。
我们就可以利用动物预先感知灾害来临的特异功能,为防震减灾服务。最为明显的是,发生海啸的印度洋周边国家和地区,在海啸到来之前,野生动物纷纷逃亡。在巨大的灾害来临时,它们安然无恙。我们正可以通过动物的反常现象,来预测地震的发生。当年邢台地震、唐山地震发生前,当地就有鸡鸭不肯进窝,猪窜出栏,骡马惊恐嘶叫等种种动物的反常现象,可惜的是,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中,人们正忙着所谓的“革命”,而无暇它顾,以致地震发生时,造成巨大的损失。
地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地震知识的无知或误解。可怕的不是灾难,可怕的是人们的愚昧无知,科普知识宣传的滞后,科学技术的落伍。
可以这么说,四十年前的邢台地震,三十年前的唐山地震,那时候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相对滞后,以致在明显的大自然预警面前,无动于衷,麻木不仁,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叫人扼腕叹息。
中学生防震减灾征文 篇7
学校组织了很多活动让我们学习防震减灾的知识,比如请消防大队的叔叔给我们讲解发生火灾的逃生知识,进行发生火灾时的逃生演练,当发生火灾时,用毛巾捂住嘴,站好队快速从安全通道跑到操场上。学校还请了交警叔叔给我们讲解交通安全知识,避免我们发生交通危险。
一些灾害都是可以预防的,在我们学校就有一些不安全的因素。比如学校的楼梯,每次下楼都挤成一锅粥,最容易发生 。教室里的风扇,开到最大风扇就在屋顶上摇来摇去,像马上掉下来一样小学生防震减灾作文(5篇)小学生防震减灾作文(5篇)。教室的门每次一刮大风、使劲关门,能把门上的玻璃震碎。在楼道里追逐打闹就容易摔倒把对方误伤。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的不安全因素,都是可以预防的。看以下几条:
1、不要在学校里追逐打闹。
2、下楼时要一个个下,不要挤在一起。
3、不要使劲关门,刮风时要用椅子把门顶住。
防震救灾征文 篇8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特大地震,导致数万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财产受到极大损失。我们除了震惊之外,更多的是要反省:如果我们人人都会一点防震常识,又怎会面对死亡而束手无策?
是呀,地震的威力是多么大啊,它能把美丽的城市瞬间变成废墟;能让亲人们阴阳两隔;能使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能„„地球只是打了个哈欠,却让无辜的人类承受着巨大灾难!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从小学习有关地震知识,学会如何保护自己。所以,我提倡“防震减灾,从我做起”。
大家都知道,地震发生在一瞬间,那么,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样预防呢?为此,我们中山街学校组织了地震演练活动。比如,在地震来临时,我们以最快的速度井然有序地跑到操场上,来不及跑的同学就钻到课桌下面„„训练中,我们都及时避免了“地震”。另外,老师还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预防地震的知识:如果是在家里,就应该躲到桌子下面或者卫生间里、墙角内,依靠上下水管道和煤气管道支撑,会减少伤亡;地震时,门会因变形而打不开,所以我们不要关门;如果是在夜间地震,要争分夺秒地向安全地方转移,避开水塔、烟囱等高大建筑物,转移到空旷场地。另外,我认为,要想了解更多的防震知识,我们要多到网上查询或多看有关防震的书籍,把我们知道的知识告诉身边每一个人,告诉他们,地震来了要镇定,不要慌张,更不要传播谣言。只要我们平时多向人们宣传地震知识,在地震来临的时候,大家才能做到不慌张、不恐惧,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这样才能减少地震所带来的损失和伤害,才能有效的保护生命和财产。
【防震救灾征文】推荐阅读:
防震救灾安全教育教案12-30
我们今天都是汶川人——抗震救灾征文01-30
抗洪救灾解放军抗洪救灾事迹07-08
生产救灾07-19
矿井救灾05-16
救灾物资09-27
抗洪救灾10-10
救灾通信12-31
抗洪救灾05-18
救灾捐赠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