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喜福会》后有感

2024-08-27

读《喜福会》后有感(精选5篇)

读《喜福会》后有感 篇1

读《喜福会》后有感

谭安美的《喜福会》以主人公一个个讲述的故事贯穿整本书。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在四个女主人公的麻将俱乐部中被娓娓道来,更加是她们(苏源,林多,安美和英英)传承给女儿们的富含深厚中国文化底蕴的人生哲理。从这个角度上说,这本书中的故事叙述起到了两个功能,即,一方面,它们孕育了女人们在俱乐部外所体会不到的快乐和归属感;而另一方面,则是对女儿们的文化熏陶。讲故事一方面把四位女性从对战争的恐惧和不安中解脱出来,更为她们带来了希望和自治。她们会“一夜聊到天亮,话题围绕过去的美好时光,也倾诉对未来即将到来日子的热切盼望”。从中可以读出,这些故事的内容都是欢乐和充满乐观主义色彩的,因而她们宣称“绝望是对过去已经失去的事物的留恋,即是刻意延长本已难以承受的苦痛”。在这里,她们从不谈论不好的事,撕心裂肺的情感,或是破灭的幻梦。取而代之的,她们避重就轻,她们只说些生活中的趣事,以及对将来的期盼。通过讲故事,她们中的每一个终于听到了自己的声音,她们对生活的说三道四,重组了她们认为的自己的人生,赋予了自己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她们从故事中获得了力量。讲给四个女儿的故事展现了母亲要把文化和个人生活哲学传承给自己骨肉的母性。就像是她们本身也从自己的母亲那里继承了这些一样,她们就像文化的邮递员,一代一代永不止息保证了血脉的纯正和源远流长。人类文化不就是这样世世代代积累的吗?中华文化中所的“阴阳”,人身体中的“金木水火土”五要素,“嫦娥”都被介绍给了出生在美国的下一代中国人,她们从来不是无根的人。同时,这些故事又都具有个体性,是出于爱与关怀的本意。比如,当女儿六月要母亲给她买个无线电广播时,苏源说“你为什么要难过得不到本来就没有过的东西呢?”,接着她讲述了自己在桂林因为战争逃难而不得不舍弃了的孩子,那是她再也没有见过的亲身骨肉。而英英则用自己冷冰冰的毫无爱情可言的包办婚姻,以亲身的经历鼓励女儿放弃自己不快乐的婚姻。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这些故事讲述了这些人的想法和性格是如何在岁月中逐渐养成;从人类的角度,它们更是构成了社会对个体的文化教育。尽管几位母亲讲述的内容有很多可能最初可以被看成是封建迷信继而是过时的,可是正是这些故事改变了女儿们对生活的看法。英英和安美的故事最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两个人都认识到了女性应该尊重自己的性格和独立性。在她们的影响下,两位女儿开始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在婚姻问题上做出了对自己负责和尊重的决定。萝丝一度在婚姻中失去自己的声音,一味让步于丈夫泰德的想法。而丽娜则屈从于物质上给她提供巨大保障的丈夫。母亲的故事救赎了她们。读完这本书让我对亲子关系、婚姻关系以及对自我的认识有了新的理解。多少次我与父亲的交流出现断裂,他仿佛在说一种和我不同的语言。这种障碍尤其在和外婆的交流中显得明显。她坚持我放弃读研,因为这将导致我在“理想妻子”这个评分细则下被扣分,此外,她也每每教导我“一定不要忘记别人对我的帮助,要涌泉相报”。她也喜欢告诉我自己是如何勤劳地工作,带大四个孩子,背上背着我母亲还要去搬砖搬沙,也告诉我自己曾经如何劝母亲不要嫁给父亲。很多这样的“教导”其实一点不吸引我,但慢慢地,尽管有的仍旧不能苟同,但我懂得了她的善意。而关于婚姻,我变得认识到它是一种平衡。我依旧记得泰德妻子说“即使我们有分歧,我仍想听到你说你想要什么”,这句话触动到我。这也许就是婚姻的关键。孤立、误解、吵架都来自于不愿倾听和说出真实的感受。也许是因为受到了传统中国文化中“内敛”、“保守”和“不张扬”的洗礼,她们有时觉得表达感情十分尴尬。但在书中可以看到,只有当两代人、婚姻中的两个人真正打开心扉,倾听彼此,完全的理解才有可能达成。最后,我们也永远不能失去真实的自己。林多对于自我的重新认识是当她站在镜子前,用手擦了擦眼睛,看着镜中的自己。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书中的话“我永远都会铭记父母的期望,但我不会忘记我自己”。这就是为什么我选择上了研究生院,选择做一名老师,并下定决心选择一个欣赏我的丈夫。

高月

2016.2.25

读《喜福会》后有感 篇2

关键词:身份认同,后殖民主义,重新构建

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作为美国华裔文坛上的一颗耀眼的明星, 于1989年, 出版她的第一部小说《喜福会》, 受到美国读者和文学评论界的好评和赞誉, 众多著名报刊也纷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谭恩美因《喜福会》而一举确立了其美国主要作家的地位。有人认为谭恩美在主题上延续了华人女作家特别是汤亭亭的传统, 描绘了母女两代人所代表的中西文化间相互冲突、相互融合的心灵程;有人认为小说的成功是因为满足了西方读者对古老、神秘、富于异国情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心。然而, 不可否认的是, 《喜福会》探讨了华裔妇女在西方霸权文化下被边缘化, 最终经过不断找寻和实现自我的努力, 走出窘境, 重新构建自我身份。

一、身份认同

“认同”源自英语的“identity”, 中文又译为“身份”。作为一个术语, “认同”原本用于心理学中, 在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松的研究中, 认同指的是一个健全的人格在经历了年轻时的危机之后得的东西, 认为个人认同深藏于人的潜意识里, 挥之不去。换句话说, 认同指的是一个人个体人格的统一性和持续性, 或一个人所认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是一种个人认同。只有在社会的构建类似于个人的人格或性格时, 认同才会被运用到集体之中。对于像谭恩美这样的华裔美国人或族裔散居者而言, 认同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涉及到了族裔散居者安身立命的基本问题:我是谁?我来自何方?我将归向何处?作为居住在宿主文化圈里的边缘人, 或少数族裔, 认同已经成为区分“我们”和“他们”的标志。谁属于某一个共同体, 谁不属于这个共同体, 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 如何在周围的环境中定位自我, 这是陷入错位之后的华裔美国人的共同困惑。母亲们来自旧中国, 是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长大的。由于山隔水阻的地理因素和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古老的中国文明体系是一个相对封闭内向型的文化, 并逐步形成以家庭伦理为核心、家族家庭观念极强的“聚合型”行为模式。《喜福会》中的母亲们喜欢群聚, 家庭观念极强, 把自己封闭在华人的生活圈子里, 对外部世界感到恐惧, 并本能地拒绝美国主流文化。

二、身份丧失

《喜福会》由16个表面看上去各自独立而实际上却紧密联系的小故事组成。故事从母亲们的叙述开始, 作为第一代移民的母亲们带着美好的愿望和对故土的无限眷恋不远万里来到美国, 然而自称为文化熔炉的美国主流却并非那样的宽容。书中的一位母亲英英到了美国, 就丧失了原来的身份, “名字没了, 生肖也由虎变成了龙”。英英嫁了美国白人, 身份变了, 可她并没有因此而得到美国的认可和接纳。在入境口, 由于美国法律不允许美国白种公民与华人的通婚, 移民局官员不知道如何“处理”她, 英英竟然被扣留了三个星期, 最后以“难民”的身份踏进了美国。到了女儿一代, 二十多年后的美国法律中的种族歧视痕迹消失了, 在制度上对异族文化也宽容多了。然而, 这一切并未消除美国社会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移民母亲的女儿罗斯自以为是地道的美国公民, 不容质疑地肯定:“我是美国人。”可正是由于她的华裔身份, 是“少数民族”而被白人男友的父母拒之门外。丧失了原有的身份, 在新的环境中又找不到应有的位置, 被边缘化的移民母亲及后代共同沦落为种族上的“他者”。华人在美国属于少数民族, 被推向远离主体文化中心的边缘, 而作为华裔女性, 她们在白人男性主宰下的世界, 其处境更为艰难, 不仅受到种族的歧视还要受到性别的歧视, 沦落为性别上的“他者”。

三、母女在美国的身份重建

母亲们把自己封闭在华人的生活圈子里, 对外部世界感到恐惧, 是一群生活在美国的中国妇女, 而女儿们积极地融入到美国生活中去, 信奉美国人的信念, 对母亲们所重视的大家庭观念十分冷淡, 她们都尽早地脱离了父母的约束, 走出了大家庭, 她们是一群有着中国人的模样, 内壳完全美国化的美国妇女。四位女儿和四位母亲之间的冲突, 淋漓尽致地反映了母女两代在不同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下所形成的生活准则。作为第二代华裔的女儿们, 他们不甘心像母亲一样生活在主流世界之外, 极力渴望融人主流文化, 想尽办法去适应、去同化。罗丝在母亲极力反对她和泰德约会时明确地宣称自己是美国人;琳达为了让自己的眼睛看上去像西方人就把两边眼角往中间挤。女儿们为融入主流文化费劲心思:吃汉堡包;拒绝讲汉语;用英文名字;嫁给母亲们嘴上常讲的“外国人”。尽管如此, 她们仍然被生活在其中的美国文化视为“他者”、“异类”, 在美国人眼中她们仍然是“中国人”。女儿们难免不产生身份困惑:“我们到底属于哪里?”E·D·赛义德曾说“一切文化都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是孤立单纯的, 所有的文化都是杂交性的, 混成的”, 尤其是移民群体文化。现实要求女儿们重新去审视中国文化和她们的身份之间的关系。女儿们虽然没有受过正式的中国传统教育, 但母亲们的言传身教和长期的耳濡目染, 这些传统还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们的生活和思维, 她们骨子里中的“中国性”必然引导她们去关注她们身份中的中国部分, 去寻找她们的中国根。随着女儿的成长, 在她们经历了生活、婚姻、事业的挫折而成熟后, 她们对于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有了更为客观的看法。于是, 美国化了的女儿们逐渐醒悟, 对母亲、对中国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认识——无论她们的行为举止多么的美国化, 她们还是华裔, 身上有着中国文化传统的根脉。

《喜福会》中的母女两代人都经历了从认同单一文化到认同两种文化混合体的心理过程。霍米·巴巴说“身份决不是先验的, 也不是既成的, 它只能是永远向着总体性形象接近的一个难以把握的过程”。在小说结尾, 女儿们意识到, 只有了解中国文化才能真正了解自己, 保持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她们寻找身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谭恩美.喜福会[M].程乃珊, 严映薇, 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9.

[2]王裕秋.近二十年来美国华裔文学的崛起[J].外国文学研究, 2000, (1) .

[3]吴前进.美国华侨华人文化变迁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8.

读《会唱歌的猫》有感 篇3

故事紧紧围绕“二丫的梦想”来展开情节。它记述了二丫在东城看见了一个会吆呵的卖报的老人,而她在西城却看到了一个又聋又哑的卖报的老人,她很想帮助西城的那个老人,于是他开始练习了。

当我看到故事的开头时,心里就想:猫想说人话,就是把嗓子练哑了也不可能说成人话的。可是事情却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二丫不停地练,结果真的把嗓子练哑了。可是马小跳的一个裴帆哥哥把二丫治好了,二丫奇迹般的在晚上说出了人话。

随着故事的发展,我的心变得热乎起来。二丫终于学会说人话啦。她可以帮助那个聋哑老人卖报纸啦。

圣诞夜降临啦。老人来到啦二丫的梦中,带她走进啦一间陌生的病房,走上啦一段神奇的成长之旅。不久,每天深夜,那间病房里便会传出《鲁冰花》那凄美的旋律。最终,二丫和依依唤醒啦依依的妈妈。看到这里,我不禁为二丫拍手叫好!

其中,球球老鼠说的一句话让我感动,球球老老鼠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二丫想说人话,不把嗓子练哑,就说不成人话的,不服从就想有结果,没门!”我想是呀,干什么事如果你不用心尽力去做,是无法成功的。

读《没有人会拒绝微笑》有感 篇4

一个做推销的小伙子,他走入一个办公楼,提前准备推销产品。当他走入去时,遭到白眼。但他却�]有舍弃。一次,2次,三次那小伙子不知道厌倦地来啦很数次,每一次都被拒绝,但他自始至终都洋溢着笑容,笑着应对他人的冷淡,拒绝,�]有一点不悦的小表情,微笑着进去,微笑着离去。最后,他人被他感化了,接纳了他推销的产品。

见到最终,我被他的固执感化了。没有人拒绝微笑,且是这类固执的微笑,通常是通往取得成功的路面。

我住的地区,隔壁邻居来啦一个新房客。刚来时,大家绝不相遇,但每一次遇上她,她都会一件事微笑,长此以往,因为我冲她微笑了。就是这样,她结交了大家这儿全部的人,我们俩也变成盆友。

微笑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微笑对每一个人而言全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你微笑时,你也就会发觉,实际上这个世界并不冷淡,那�N无欢歌笑语可谈。如果你微笑着看这个世界时,你能发觉实际上这个世界确实很漂亮。

缓缓的一个微笑,能让苦恼化为乌有;轻轻地一个微笑,能使仇敌化作盆友;轻轻地一个微笑,或许能让普通朋友变成知心。

读《我们都会遇到对手》有感 篇5

许多人看来,对手无疑是眼中钉,肉中刺,是异己,恨不得马上除掉他,要让自己心中舒爽。张爱玲的《我们都会遇到对手》一文中,文中的主角也是如此认为琴的,最终上演了一番闹剧,直到长大后才后悔自己曾经的作为。

人,总是犯着同一个错误――总算把旗鼓相当的对手当成敌人,总是嫉妒甚至诽谤对手,最终却两败俱伤。

魏将、庞涓,因为嫉妒,惨死于树下;三国师长周公瑾,也因为嫉妒,正当而立之年却仰天长叹,呕血而终;俄国诗魂普希金、海河司因为嫉妒,毙命于情敌的枪口之下,面对旗鼓相当的对手,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嫉妒,选择了逃避的另一种方式,结果却不堪入目。如果他们不是选择嫉妒,而是正视对手,正视自己与对手之间的差距,那么是否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悲剧了呢?

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嫉妒的起点,是人们对脆弱的隐忧。”与其去嫉妒别人,还不如去超越别人。还没有尝试努力,却早已选择了放弃,那么他的人生不会是精彩而完整的人生。面对对手,请正视对手。

因为有了对手,有了公平的竞争,才有了提高和进步,才有了生机和活力。可以想想你的对手,如果没有对手,你也许早在第一宝座上安于现状,昏昏欲睡,不再像从前那样努力奋斗,你会因为没有对手而停滞不前;如果没有他,你也许还在自我陶醉,等待机会从天而降,绝不会像现在这样积极地争取和把握机会;如果不是他,你又会怎样达到今天的水平?

其实,你和你的对手是一枚硬币的正面和反面,失去了一方,另一方的存在就变得没有意义。正是由于对手的存在,你的存在才富有意义,你的存在才是真实的存在。你才有充满活力和精神的存在。

对手之间,是一种对立,也是一种统一。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相互压制又相互刺激。尤其是在竞技场上,没有了对手,也就没有了活力。换句话来说,竞争对手越强大,越能提高自己,越能发展自己。在强者的较量中,竞争的双方都会达到更强。对手之间最高的成就就是如此――在竞争中实现双赢。

真正的对手,不会计较某一次比赛的输赢;真正的对手,不会在私下做一些可耻的.行为;真正的对手,不会将对方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

对手,是人生旅途中某一站的终点,他回让你努力向前,展示自己的风采;对手,是茫茫黑暗中的一颗北极星,他回让你明确自己的目标,永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对手,是你即将跌倒时的一次帮助,他会让你心存感激,继续奋斗。

选择正视对手,选择与对手一路同行,在与对手一路同行的过程中,你一定会找到对方的优点,也会折射出自己的不足。

选择与对手一路同行,选择超越对手。超越需要勇气,也需要信念,超越需要蛹破茧成蝶的那份执着与漫长,也需要孕育春天的冬季的寒冷与无助。可是,超越也不是因为如此而显得更加珍贵吗?蝶不是因为如此才显得更加美丽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面对对手,我们本不需要不他当成敌人,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用一种欣赏的赞许的眼光去看待,必要的时候,不要忘记为对手喝彩!

上一篇:中外神话传说故事讲述了什么下一篇:在全省政法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