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政法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选8篇)
在全省政法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篇1
在全省政法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共宜春市奉新县政法委 蔡勋
尊敬的省委政法委宋书记、各位领导:
奉新县地处赣西北部,东邻安义县,西邻修水县、铜鼓县,南邻高安市、宜丰县,北邻靖安县。汉景帝三年建县(公元前154年),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县域面积1642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场(管委会、办事处),总人口31.7万人。
近年来,奉新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和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千方百计抓项目,全力以赴促赶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全县GDP年均增速达18.3%,财政收入年均增速达27.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29.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达26.6%。迈进“十二五”,奉新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牢固树立“生态立县、科技兴业、绿色崛起、进位赶超”的理念,深入实施“工业大提速、城镇大变样、农业大发展、旅游大突破、社会大和谐”五大发展战略,努力跨入全省县域经济“二十强”。
下面,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奉新县政法工作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奉新县政法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社会实现了“六无目标”,即,无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问题,无有影响的重大群体性事件,无重大恶性刑事案件,无群死群伤治安事故,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无集体
化节等重大节庆、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时期,提前部署,超前防范,共出动警力3000余人次,完成各类保卫警卫任务20余次,确保了我县敏感时期的社会治安稳定。
4、基层基础工作常抓不懈,综治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加大了基层综治组织机构建设力度,统一规范了乡镇综治办标准化建设,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了综治集中宣传月活动。加大了综治工作督查力度,并将金融诚信系统应用和电信、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纳入综治工作目标管理考评范围。与此同时,建立了年初签订责任状,全年实行目标管理,年终兑现奖惩等一系列科学的考评机制,并健全完善了综治目标管理责任制、领导责任制和一票否决权制三项制度。
5、平安创建活动稳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深入开展。加强了综治基层基础创建工作,加大了和谐平安创建力度,深入开展了“三调联动”工作,大力推进普法宣传和教育工作。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和建立健全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交通事故处理、医患纠纷处理等机制。将县城罗山社区列入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开展成效明显。编写、整理了一部约80万字的《奉新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资料汇编》,对奉新县20年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
6、天网工程扎实推进,严打整治行动重拳出击。在全面完成全县乡镇监控探头的基础上,我县天网工程建设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扎实推进,目前已完成传输光缆铺设、机房设备安装及立杆工作,200个视频探头的主体工程建设已完成,整个工程进入装接电
据实报销,并每月给予其4500元护理费、伙食费补助,但其家属拒不按司法程序进行医学鉴定,提出赔偿3000万元的无理要求,且经常到县政府缠访、闹访,严重影响了我县的社会稳定。
(三)矛盾纠纷调处的联动协调机制尚不完善。目前,我县农村的矛盾纠纷,主要是通过当地党委政府进行调处,但大多数乡镇只有1-2名矛盾纠纷调解员,调解能力十分有限;同时,少数权力部门因审批把关不严,协调不够,一旦产生矛盾便推给当地政府,不去针对问题做认真的解释调处工作,内部的调解机构形同虚设,加之当前村、组的矛盾纠纷调处能力十分薄弱,没有形成统一的联动协调机制,造成矛盾纠纷调处压力很大。
(四)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调处机制还不健全。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界定标准不明确,没有一套完整的调处程序和机制,调处难以取得实际效果。如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终结,我县现行的做法是由法院进行内部终结,这样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既不合理,也不合法,难以真正达到息访息诉的目的。
(五)司法救助能力较为薄弱。司法救助体制不完善,救助资金不足,远远无法满足救助需求。比如,有相当一部分交通肇事案件,虽然法院判决原告方胜诉,但因被告方无赔偿能力,判决无法执行到位,同时,由于司法救助体系不完善,被害方无法获得相应的补偿和救助,形成新的不稳定因素。据不完全统计,从2010年至今,我县累计发生类似案件达81起。
三、强化作为,政法机关发挥职能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想法
获归案。狠抓职务犯罪的打击和预防,坚决查办贪污、贿赂、玩忽职守和滥用职权等职务犯罪。
七是规范法律服务市场。充分发挥民事审判和行政审判的调节、服务社会经济秩序职能,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严肃查处暴力抗法事件。加强法律服务工作,搞好法律援助和服务,整顿清除黑律师、黑保安,规范法律服务市场。
四、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思路和举措
当前,各种矛盾和问题复杂多样,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如何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做好群众工作,共同维护安定和谐的发展环境,是当前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下面入手。
一是加强群众工作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加强社区群众服务站建设,成立群众工作站,建立企业和村级群众工作室,设立群众工作信息员,通过工作前移,重心下移,以群众工作引领信访工作,积极做好便民利民服务,努力化解各类矛盾,促和谐保稳定。
二是将群众工作与创先争优相结合。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主题,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贯穿于群众工作之中。超前谋划,尽快建立完善符合当地实际的群众工作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增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为群众办实事。
三是建立干部下基层长效机制。定期抽调机关干部下基层,到农村一线大力开展“三同四民”活动,即与农户“同吃、同住、(一)大力加强县级政法委队伍建设。一是从县级政法委所担负任务的实际出发,重新审定县级政法委的编制,增加人员,壮大力量,以适应日益繁重的维护社会稳定任务的需求。二是县级政法委在充实队伍的基础上,科学分工,参照上级政法委科室划分,对口设置科室,达到细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工作要求,以增强指导政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畅通进出口,通过招考等途径,将法律专业毕业的应届生安排到县级政法委工作,提高干部队伍的专业知识水平;建立政法委机关干部交流制度,畅通出口,及时补充新鲜血液,提高政法委机关的凝聚力、吸引力,把政法委机关建设成一个培养干部的摇篮。四是加强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业务能力,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以推进公正执法为核心,积极探索加强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推进政法委机关干部队伍的正规化、法制化建设。
(二)加强县级政法委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领导以及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有关意见,制定明确的政法队伍管理、执法监督制度、程序,规范工作制度,努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政法委职能作用发挥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
(三)明确县级政法委工作重点。县级政法委力量有限,所处地位特殊,要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在关键问题上,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保证把维护稳定的大事抓好,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明确职能,不能把政法委当作“万金油”。
在全省政法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篇2
我们这次会议就一项任务, 落实2013年全省档案工作目标。刚才, 宣教法制处赵晶莹处长代表省局对《2013年全省档案工作目标》作了说明和解释, 同志们对落实全省档案工作目标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对这些意见和建议, 会后我们将认真加以研究吸纳, 进一步充实完善全省档案工作目标制定和考核机制, 力争把档案目标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为落实全省档案工作会议精神, 开创全省档案工作新局面做出新的努力。
2012年, 13个市地和2个省管县均较好地完成了全年档案工作目标, 进一步推进了全省档案事业发展。但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领导认识不到位, 工作推进不到位, 责任落实不到位, 目标完成不到位等问题, 特别是各市地档案工作发展不平衡, 差距在逐渐拉大。从2012年各市地目标考核来看, 90分以上的有5个, 80分以上的有7个, 70分以上的有3个, 其中的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间相差20分, 需要我们在今后档案工作目标实施过程中, 采取切实有力措施, 认真加以研究改进, 努力把档案工作目标任务完成落实好。
《2013年全省档案工作目标》, 是在2012年我们对档案工作目标与全省档案工作主要任务的衔接路径、检查考核评议机制进行调整的基础上, 根据今年全省档案工作任务要求和各市地的有关意见建议, 进一步进行了充实调整完善, 既注重了档案工作目标与全省档案工作主要任务的宏观衔接, 又注重了档案工作目标落实过程中的具体要求, 进一步明确了考核重点和相关量化指标, 方便了目标的贯彻落实。
赵晶莹同志对《2013年全省档案工作目标》所作的说明与解释, 是宣教法制处与馆室处、经科处在认真总结近年来目标考核工作实践的基础上, 并征求了部分市地的意见, 经过反复研究、多次讨论修改形成的,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目的是通过对每项目标的说明和解释, 进一步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 更好地贯彻执行。
《2013年全省档案工作目标》制定总的原则是:既要与全省档案工作会议精神相衔接, 也要与各市地工作实际相衔接;既要在宏观上符合全省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 也要在微观上相对细化, 便于操作, 便于落实;既要是一个高标准的、具有开拓性的、开创新局面的目标, 也要是一个经过努力、经过拼搏、经过奋斗可以实现的目标。目标包括11大项45小项, 比2012年增加了1个大项16个小项, 内容增加了36%, 其中的部分考核项目基本保留了《2012年全省档案工作目标》中的相应内容, 但在考核要求、评分标准和所占分值上都有所调整, 有的在内容上作了补充和细化, 有的在标准上作了提高和量化。而大部分的考核项目是依据2013年全省档案局馆长会议精神而制定的新目标, 所以说2013年我们的工作很艰巨, 任务很重。
为了贯彻落实好2013年全省档案工作目标, 下面我讲3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 进一步加强对目标管理工作的领导
档案目标管理工作始于1994年。2004年, 我们按照省政府法制办的要求, 制定了黑龙江省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和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目标, 开始把工作目标和行政执法目标合二为一。去年, 根据工作实际和大家的意见, 又单独设立了全省档案工作目标。实践证明, 档案工作目标考核推进了全省档案工作任务的落实, 加快了全省档案事业的发展。我们要充分认识开展档案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意义。
第一, 全省档案工作目标考核是全面落实全省档案工作任务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来的全省档案工作目标, 是将全省档案工作任务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程序层层进行分解, 形成了目标体系, 确保全省档案工作的主要任务都落实到人, 从而为全省档案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
第二, 全省档案工作目标考核是改进领导方法的有效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 全党上下形成了一种共识, 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我们通过目标管理, 把全省档案局馆长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层层分解, 项项落实, 把全省档案干部凝聚到全省档案工作的主要任务上来, 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来, 走出了一条靠制度和机制激励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转变作风、提高效率、做好工作的新路子。
第三, 全省档案工作目标考核也是锻炼档案干部队伍的重要手段。目标确定之后, 落实好目标关键在人。通过目标管理考核, 进一步强化了激励机制, 调动了广大档案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围绕提高工作任务和效率, 强化工作落实, 形成了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良好风气。因此, 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档案目标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将目标管理列入议事日程, 切实增强做好全年各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加强对目标管理工作的领导, 层层落实责任, 形成协调统一的目标管理体系, 并采取有力措施, 确保全省档案工作目标顺利完成。
二、认真组织, 进一步做好目标分解和责任落实工作
省局对目标的说明和解释, 既是为了便于大家对目标的理解和执行, 也是对目标的分解和细化。会后, 希望各地根据2013年的目标任务, 尽快进行认真的研究, 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 对全年目标任务作进一步梳理、分解、量化和细化, 并尽快分解到科室, 落实到人头, 市地同时要分解到县区。要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办法, 科学设置权责, 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 提高目标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要强化争先创优意识, 鼓励各单位、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 自我加压、大胆突破。要落实工作责任, 明确具体目标、工作重点、关键措施和进度要求, 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 人人身上有指标。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 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目标管理网络, 保证目标的层层分解、层层覆盖, 确保全省档案工作目标的圆满完成。
三、真抓实干, 进一步提高目标管理工作水平
各市地在会后要以落实目标为切入点,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求真务实, 埋头苦干, 把各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一要早动手。抓紧召开会议, 抓紧制定计划, 抓紧研究落实, 要把功夫下在当下, 下在平时, 要自我加压, 加大工作力度, 要争时间, 抢速度, 讲落实, 对定下来的事, 快一点干;迟早要做的事, 早一点干;需要协作的事, 主动配合干, 克服推诿拖延、坐而论道、不作为的消极作风, 避免平时不抓紧, 年终忙应付的现象再次发生。二要沉下去。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 针对工作目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深入基层, 深入实际, 广泛开展调查研究, 扑下身子, 研究对策, 拿出蚂蚁啃骨头的精神, 一项一项地去攻克, 一件一件地去解决。三要讲实干。各级领导干部不要热衷于当看客、当“侃将”、当玩家、图舒服、图省劲, 要大兴实干之风。要真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 把胆识体现在“敢干事”上, 把能力展现在“会干事”上, 把目标落实在“干成事”上。不但要落实任务, 确定责任, 还要规定时效, 加强督办、督察、督促, 做到单位一盘棋, 全员齐努力, 人人身上有担子, 个个身上有任务, 不但要催办, 还要帮办、协办。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目标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 创新工作机制, 强化平时督察指导, 突出重点, 破解难点, 提高起点, 把虚事干实, 把实事干好, 把难事干成。
在全省政法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篇3
全省各级新农村建设办公室是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历史任务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下组建起来的承担新农村建设任务的工作体系。几年来,各级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紧紧抓住产业发展和民生建设两大核心任务,强力推进城乡统筹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优异成绩。同时,各地新农村建设也创造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呈现出了新亮点、新特点。具体说来:长春市从粮食主产区农业大市和大城市、大农村的区域特点出发,按照“三化”统筹的要求,以农业产业化为现代农业的主推模式,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积极推动领导联乡包村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创造了粮食主产区推进农业生产现代化、生活条件设施化、农民素质技能化、组织经营专业化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吉林市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统领,党政主要领导高位部署、高位操作、强力推进,加大了各级财政的投入力度,形成了财政投入为主导,汇集各方力量、集中各类资源要素的投入机制,打造了样板,树立了标杆。延边州立足于边镜、民族、山区的实际,按照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注重发展特色产业,突出改善民生,加强农村环境治理,稳步推动土地流转,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框架,新农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四平市着眼城乡统筹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目标,通过强化领导,加大投入,全民动员,合力推进,打响了以四平市为核心、三条主要交通线为辐射带、以节点镇、沿线村为重点,以“五清”、“十建”、“两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整治工程战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通化市坚持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运作、高水平建设。通化县160个行政村整体推进,集安市结合打造旅游大市对公路沿线、旅游线和村屯进行了全面建设,梅河口市、柳河县、辉南县以整治院墙、修建村路、排水沟等为重点,打造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样板。白城市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把农业园区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载体,把民生建设作为农村稳定发展的基础,把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稳步推进,走出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路子。辽源市按照市县乡共建、部门联动、主抓靠县、行动在村的工作思路,规划先行、产业支撑、分类指導、梯次推进的建设原则,“一年突破、三年见效、五年大变样”的阶段性目标,走平坦路、住安全房、上卫生厕、喝干净水、用清洁能源的建设标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推进机制,新农村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松原市以巷路硬化、街路亮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的“四化”为标准,全面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提高农村社区服务功能为目标,启动实施四县两区农村社区服务建设试点,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科学谋划,扎实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白山市立足市情,突出山区特色,本着试点先行、规划先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先行,突出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个核心,坚持分步实施、分类指导,新农村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长白山管委会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与打造旅游景观和城市化建设紧密结合,坚持高标准、大投入、建机制、创一流,新农村建设成为民生工程的重点。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各级新农村办主动站位、科学谋划、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分不开的。概括几年来工作成果,主要有六点:
1.1建立了科学规划指导体系 几年来,省市县三级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分四个层次进行规划编制工作。第一,省级规划。省里先后研究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实施规划纲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吉林省中部城镇群规划》、《吉林省新农村 “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建设指导标准》等文件,规划了全省新农村建设的近、中、长期建设目标,明确了工作的原则,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任务。第二,部门行业规划。省市县三级有关部门单位围绕农村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制定发展规划和推进政策措施。第三,县级规划。全省完成了28个县(市、区)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第四,村镇规划。完成了1361个试点(推进、示范)村、51个省级试点镇建设规划编制任务,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建设。
1.2建立了强有力的工作体系 全省上下都组建成立了以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主要责任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组织,形成了党政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相关部门共同负责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组织领导体系。在省里的推动下各级新农村办机构得到加强。
1.3建立了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的投入机制 几年来,各级新农村办积极推进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主动参与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财政共聚财力、各类资金项目有效捆绑、社会各方面力量全力支持的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五年来,省投专项资金9亿元,带动各方面投入达到236亿元,省级专项资金辐射带动效应达到1∶26.22。
1.4建立了有效的帮扶制度 有效整合各级领导、部门单位、大专院校力量,探索形成了村企共建、军民共建、部门帮建、社会捐建、干部回乡援建的新农村建设有效方式。全省共有1000名领导干部、1000个部门单位、1000家企业,按照一定三年不变的要求,重点帮扶1000个示范村,构建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合力建设新农村的长效机制。
1.5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 2006年省委、省政府制定实施了《吉林省2006~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草案)》,2008年省委、省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2009年制定了《关于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的意见》。从建立投入机制、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动员社会力量、推进城乡一体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政策措施。
1.6建立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的有效方法 在宣传培训上,省里加强了《吉林农业》、《吉林省新农村建设工作简报》、新农村建设网站等固定宣传平台建设,举办了多层次、大规模培训活动,尤其组织实施的万名村干部培训,效果之好,在全省反映强烈。在项目监管上,省、市(州)、县(市、区)三级建立健全了项目申报、考核、审核、批复、项目监管、资金使用、工程验收等一整套监管制度措施,保证了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和项目高质量建设。在督导检查上,每年省里都组织1~2次专门的检查和验收工作,市(州)组织互检和联合检查,较好地起到了督促工作作用。在调度统计上,省里制定一整套新农村建设统计报表,建立了半年报、年报制度,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在表彰奖励上,省市县三级都建立了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建设和对有关部门单位、村镇、有功人员奖励的政策,起到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总体看,全省新农村建设形势是好的,各级新农村办的工作是扎实有效的,开创了全省新农村建设大好局面。总结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经验:第一,积极发挥工作部门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前提。多年的工作实践证明,凡是新农村办公室工作主动、工作热情高昂、能够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地方,那里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就重视,上得就快,两三年时间新农村建设就能够发生根本性变化。相反,有些地方的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工作不主动、不积极、不作为,那里的新农村建设就死气沉沉、打不开局面,甚至出现了滑坡。第二,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是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基础。新时期的新农村建设不能墨守成规,延续和推广前几年的工作方式方法,既要抓点还要抓面,既要抓产业发展还要抓民生改善,既要抓先进典型还要打造标杆。这些都需要很好地总结和研究。第三,培育典型、加强学习、深入借鉴、大力推广是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方法。到今年新农村建设已经进行了第6个年头,无论是省内各个地区、各个县市乃至各个示范村,还是国内其他省份,在新农村建设方面都探索了新的思路,制定了新的政策,积累了新的经验,需要我们相互学习、外出考察、开阔视野、开拓思路、增长才干。通化地区就是学习山西夏县的经验,把新农村建设由点及面、由弱到强、由差到好、由低到高开展起来的。而我们有些地方到现在也没有到先进地区去学习、去研究,那里的新农村建设始终没有突破。第四,积极参谋、当好助手、献计献策、超前谋划是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关键。应该说,各地党委政府对新农村建设工作都非常重视,摆到了统筹城乡、协调推进三化的战略高度进行落实。关键是我们各级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部门能否积极当好参谋,让党政主要领导动真心、下决心、拿出真金白银、拿出主要精力抓新农村建设。我们参谋到位了,领导就重视到位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到位。第五,强化机构、完善职能、充实人员、保障经费是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保证。一个好的事业要有一批好的人来谋划和实施。同样,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完善工作职能,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提供必需的工作手段和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履职尽责、尽心竭力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否则就很被动,甚至难以作为。
2.深入贯彻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现场会精神
推进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了深入总结成绩,分析形势,树立信心,明确方向,部署任务,7月19日,省委、省政府在吉林市召开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现场会,省委常委、秘书长房俐同志,副省长王守臣同志都作重要讲话,对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全面的安排和部署,要求着力抓好以下五项重点工作。第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切实增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深入推进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工程,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村工业园区和种养小区建设,不断扩大专业村屯规模,实行“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产业园区化、土地集约化、经营合作化。实践证明:凡是新农村建设好的地方,不是集体经济壮大,就是农民收入很好,二者必居其一,核心是有产业的支持,有自主投入的能力,有自身造血的功能。第二,多途径开辟增收渠道,努力实现农民持续增收。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里的各项惠农政策,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发展品质优良、特色鲜明、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进一步提高农业产出水平。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积极促进农民自主创业。第三,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要继续加强农村路、水、电、气、房建设,“十二五”期间全省要新改建农村公路2万公里,新解决4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完成74万户农村泥草房改造任务,行政村宽带互联网通达率达到100%,农村生产用电不足问题得到切实解决。第四,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资源整合和经费保障力度,全力实施好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落实好中等职业教育涉农专业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政策。加快建设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公共卫生制度,加强乡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扩大试点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扩面提标工作,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切实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第五,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要以深化拓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为载体,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大村干部“一定三有”政策落实力度。把积极探索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乡村治理新机制,全面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贯彻落实现场会议精神和部署,是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点。工作中,要强化以下四个方面的理解和把握。
2.1不断强化新农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看,全省新农村建设已取得了重大成果,但也面临着提升认识、调整思路、巩固成果、进一步调动农民及各方面积极性等现实挑战,形势更加紧迫,任务更加艰巨,要求更加严格,必须进一步牢固树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坚决克服工作推动上的忽冷忽热、目标方向上的短期行为、信心态度上的畏难厌战、职责分工上的与己无关等四种错误倾向。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2.2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关键性问题 当前要正确处理三个关键性问题。一是坚持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既要积极推动城镇化,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也要考虑农村人口不可能都转移到城市居住的实际,不断加强和完善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二是推进“三化”统筹必须打牢新农村建设这个重要基础。坚持把“三农”摆上重中之重的位置,牢固树立农业基础地位,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不断加快农村繁荣进步。三是必须加快农村社区建设。要改变过去村落分散、管理落后、服务匮乏的农村社会结构,着力推动农村居住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生活环境优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2.3大胆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思路和政策创新 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积极鼓励和支持各地大胆实践,创新体制机制,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形成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和持久动力。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各项改革,不断完善农村财税政策、资金整合政策、土地利用政策、户籍管理政策、平等就业制度等政策措施,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体系。
2.4不断加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推动 一是强化组织推动帮扶共建。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備等各方面,切实强化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二是强化资金整合投入。各地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里要求,切实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积极推动各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农村环境整治。要积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优先为示范村建设提供金融服务。三是扎实做好民生实事。今年省委、省政府承诺为农民办的关于新修农村水泥(沥青)路2000公里、建设1700个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3万个、新增绿化美化村屯2096个等13件实事,要全面完成任务,努力做到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办成农民满意工程、德政工程。
3.全力做好下半年工作
当前农村各类项目建设正值高峰期,有的已经接近竣工。现在距离上冻时间还有2个多月,有效建设期已经非常有限,希望各地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全力推进新农村项目建设,统筹安排和做好下半年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务必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务必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下半年要着力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3.1扎实做好示范村项目建设 一是抓紧推进项目建设。8月15日省财政厅以吉财乡指[2011]701号文件对今年省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批复下拨。经过上半年的积极协调,其他帮扶项目也陆续到位。各地要抓紧组织示范村对已落实的项目尽早开工,确保今年省级示范村所有建设项目在上冻前完工。要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的相关程序和手续,建立健全工程招投标、项目合同、工程监理、法人负责、竣工验收等相关制度。要建立专项资金使用管理重大事项、重大问题报告制度。省里对于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出现问题的,要削减下一个年度的专项资金扶持规模。二是抓好专项资金管理。今年,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已列入第一批省级投入专项绩效科目,按相关要求,省里将统一安排年度专项资金使用检查,凡是不按规定使用,或出现违规、违纪的省里绩效评价直接计为零分。大家一定要与各级财政部门做好衔接,确保省级专项资金按照省级专项资金使用办法规范使用。同时,做好市(州)、县(市、区)投入和社会各方面投入资金的监管工作。三是努力增加投入。各地要创新机制,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和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通过以奖代补、项目补助、整合资金、以物抵资等方式,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有效增加投入。各地要继续争取设立本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采取项目补助和表彰奖励的形式,激励和推动新农村建设。四是提高建设标准。要按打造样板村和标杆村的要求,高标准地推进示范村各类项目建设。省里年初就提出了每个县(市、区)集中打造3~5个样板村、每个市(州)打造2~3个集中连片的高标准样板村群要求,年终省里要抓好检查验收。
3.2狠抓村屯环境综合整治 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的关键点有两个,一个是示范村建设,另一个是所有村屯的环境整治。各地要把环境整治摆在与示范村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统筹谋划、科学安排、重点实施、强力推进。一是组织开展好秋季环境整治月活动。利用秋收前后,突击攻坚,全面开展“四清、四改”,重点对柴草垛、屯内垃圾、牲畜粪便、边沟污泥、乱堆乱建、卫生死角等进行清理。二是推行集中连片整治。要按省里的总部署,继续突出沿公路线、铁路线、旅游线的“三线”整治,实施集中连片整治,突出全线、整村整治。加强绿化、净化、美化、亮化。三是加快农村人畜分离步伐。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切实解决好农村粪便污染地下水、空气和生活环境问题。四是建立管护长效机制。完善村屯环境卫生管理村规民约,约束不卫生、不文明、不健康行为,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要建立和推进长效保洁制度和“城管下乡”制度,落实农户包保责任,保证街路、巷道、庭院、村屯整体干净整洁。
3.3切实搞好村屯规划布局 一是把握规划方向。要积极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着力推进农村“四化”发展,即产业发展园区化,土地经营集约化,农民居住社区化,经营方式合作化。二是抓好示范村规划。目前省级1000个示范村规划大部分已经完成。但还有一少部分还没完成,下半年要继续推进。同时各地要自查自纠,规划不合格的抓紧修改完善。三是推进示范村分区建设。要按照生产、生活、商贸、休闲、旅游等功能分区建设的思路,调整完善示范村建设规划。
3.4继续强化帮扶工作 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制度,是集中全省各方面力量,集聚各种生产要素资源,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做法,必须坚持实行。一是督促落实帮扶责任。今年省委实行了“三帮扶”工作制度,各级领导干部都特别重视,对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也带来了很大的促动作用。目前各级领导都纷纷深入到党建点、扶贫点和新农村建设联系点,帮助协调资金项目,帮助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们要抓住机遇,积极推动,努力使新农村帮扶工作做得更好,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二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积极引导和推动各类企业直接到农村投资兴业、建设基地、经销农产品、提供技术人才支撑和直接参与兴办农村服务业,为农村提供多方面支持和帮助,增强农村发展“造血”功能。鼓励干部回乡援建新农村建设,社会能人通过各种方式捐资捐建新农村,继续大力推行军民共建模式,增强新农村建设合力。三是加强工作指导和衔接。着力抓好帮扶工作的对接、项目的落实和资金的到位。各市(州)、县(市、区)要增强帮扶工作的主动性,要主动协调,及时跟踪,与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单位、有关大专院校、有关企业做好情况沟通、信息交流,用真情带动帮扶,用服务促进帮扶。
3.5深入开展宣传培训工作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吉林农业杂志、吉林农网和新农村简报等多种媒介,全方位宣传我省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果。要紧密围绕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进行集中宣传报道,宣传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帮扶工作,引导社会力量參与新农村建设。要宣传农民的主体作用,切实解决好部分干部群众消极情绪和“等靠要”思想。
在全省政法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篇4
各位主任:
借全省第二届信息化岗位技能竞赛举办之际,我们召开一个信息中心主任座谈会。同时,这次座谈会也是省局(公司)处级干部调整后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部署年底前相关工作,听取各位主任关于明年全省信息化工作的思路、意见和建议,研究探讨下一步工作。刚才,蒋高工和几位科长分别安排了全省年底前相关的重点工作,并提出了具体要求,请大家回去抓好落实。同时,各位主任又分别畅谈了关于明年全省信息化工作的思路、意见和建议,提了许多好的想法,这给省局(公司)经济信息中心确定明年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将起到很大的帮助。应该说,这次座谈会达到了“统一思想、谋划工作、交流情感”的预期效果。
下面,我想结合这两个多月对信息化工作的初步了解、整体感受和初步思考跟大家交流二个方面的工作:
一、2011年全省信息化工作基本情况
在全省政法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篇5
一、关于近年来全省共青团青年人才工作 共青团xx省委始终把培育“四有”新人作为根本任务,历来重视青年人才工作。我们注重发挥团组织自身优势,努力服务全省工作大局,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扎实有效地做好青年人才工作。第一,坚持科学理论指导,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青年成才之路。坚持不懈开展理论读书班、理论学习社团、业余党(团)校、新世纪读书计划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不断深化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贯彻。以重大活动为契机开展主题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用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规划青年成才之路。把促进发展作为共青团青年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引导青年把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国家的繁荣昌盛、安徽的加快发展联系起来,为省委、省政府在不同时期的重大发展战略服务,为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实施农村青年致富奔小康工程,培养了一批农村青年“四个带头人”;推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开展青工创新创效,造就了一批青年兴业领头人;服务科教兴皖战略,开展青年科技创新行动、大学生“挑战杯”系列科技竞赛,培养了青年的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展示了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的风采。第三,发挥实践育人优势,用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的刻苦磨练铺就青年成才之路。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青年志愿服务,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和安徽基层计划,引导青年志愿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接受锻炼、进行奉献。大力实施青年创业行动,评选表彰在三个文明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引导青年在重点工程、生产一线、科技攻关、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建功立业、岗位成才。第四,落实以人为本要求,用切实有效的服务拓宽青年成才之路。广泛开展各种学习和培训活动,教育青年牢固树立终身学习和全面学习的观念,帮助青年打下坚实的知识根底。主动参与和管理青少年事务,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发挥青法协和未保委志愿者关爱团作用,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优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通过努力,全省共青团青年人才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通过青年“五四”奖章、江淮十大杰出青年、青年科技创新奖等评选表彰活动,表彰奖励了数千名各类优秀青年,促进了大批青年人才不断涌现。二是以协会和社团为依托,团结凝聚了各个阶层、各行各业的青年才俊上百万人。三是通过技术培训和实践锻炼,进一步提高了青年劳动者的素质。十一次团代会以来,全省接受团组织职业培训的达2万多人次,提供中介服务3万人次,工岗快递6600多人次。四是通过希望工程、共青团爱心助学行动等载体,为广大青少年学习成长提供帮助。去年一年,全省就筹集爱心助学资金1100余万元,帮助3.2万名学生继续学业。
二、进一步增强做好青年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宏观层面看,国家需要青年人才。当今世界,综合国力和区域经济之间的竞争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人才的竞争。只有人才辈出,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素质优良、勇于创新的青年人才,是实现人才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省委、省政府提出大力实施“861”行动计划,这个计划到2007年,将有数百个大中型项目、上万亿元的投资,这为青年人才就业创业、脱颖而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从个体角度看,青年渴望早日成才。青年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正处在学习知识、走向社会、寻求发展的起步阶段,成长成才是当代青年的根本需求。科学的人才观在全社会逐步树立,市场配置人才的格局逐步形成,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因素逐渐破除,这一切,解除了束缚青年成长成才的桎梏,激发起青年奋发成才的愿望,调动了青年想干事业、干成事业的积极性,青年渴望早成才、快成才、成好才。从团的实际看,必须履行应尽职责。做好青年人才工作是党赋予共青团的光荣职责,是党政所需、青年所求、共青团可为的最佳结合点,是开创共青团事业新局面的重要生长点。要树立“个体优秀,团体冠军”的理念,竭诚服务青年,为青年的学习、生活、创业提供具体有形的服务,引导一代有志青年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投身“861”行动计划,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实现青年的全面发展。
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共青团青年人才工作的主要任务 年初,团省委把实施青年人才计划作为今年的三大重点工作之一,见事早、考虑深、谋划精、抓得准。这项工作对于指导和带领全省各级团组织,落实人才强省战略,更好地服务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共青团青年人才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全国、全省、全团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人才强省战略,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青年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青年人才计划为抓手,紧紧抓住培养、凝聚、举荐、配置四个关键环节,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勇于创新的青年人才队伍,引导各类青年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为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第一,要大力培养青年人才。要发挥团组织的优势,为广大青年学习、交流、创业搭建平台,提供舞台,创造机会。要和省委实施的“新技师培养计划”相对接,大力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通过读书学习、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同业交流等形式,提高青工劳动技能和职业素养,促进岗位成才。不断深化农村青年增收成才行动,组织农村青年进高校学技术,动员大中专院校师生到农村搞培训,大力培养农村青年“四个带头人”和农村实用人才。积极为农村青年进城务工和回乡创业提供信息、资金、技术、维权等服务,努力促进青年农民“移民”进城、转岗就业。要有计划地为青年人才进行职业导航、技能导航、成就导航等职业生涯设计,帮助他们制定人生发展规划,用这种平台为青年人才服务,为青年培养工作服务。第二,要广泛凝聚青年人才。按照“可行、管用、分类管理、分步实施”的原则,建立省青年人才数据库,汇集青年人才信息,掌握青年人才发展动态,为青年人才储备、开发、使用提供平台。要尊重青年人才,通过我们的工作,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重视,不断产生自豪感、成就感和归属感,更加自觉地融入到组织中来。要使各类协会和社团成为杰出青年向往的“人才高地”,用一批优秀青年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产生聚合效应,团结和凝聚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优秀企业家,一批与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步阶段重点任务相适应、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在全国同行业处于领先位置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要进一步加强城乡青年中心建设,用好这个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的新平台,把各类青年人才都团结在团的周围跟党走。第三,要积极举荐青年人才。要进一步完善评选产生机制。继续做好青年“五四”奖章、十大杰出青年、优秀青年企业家、十大杰出青年卫士、“五四”新闻奖等青年典型的评选表彰工作,扩大社会参与面,提高社会认同度。积极向全国青年组织和青年社团推荐优秀青年人才,促进他们在更重要的岗位上发挥作用,施展才华;加大推优入党力度,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源源不断地为党输送新鲜血液。第四,要合理配置青年人才。通过市场调节把人才资源配置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上,以发挥人才的最大效能。要加快各地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培育青年人才市场,搭建青年人才与需求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引导青年在地区、行业之间合理流动。发挥团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通过社会动员、组织安排、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采用非市场手段配置人才资源的有效途径,推动青年人才到西部、下基层、去农村,逐步实现青年人才东西互动、城乡互动,促进青年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用得其所。
在全省政法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篇6
研座谈会上的讲话
(根据录音整理)
这次调研的立意,主要是我们借换届之机,看望新当选的政法“三长”,同时掌握各区县(市)政法工作的基本情况,也为了谋划来年的政法工作思路,问计于基层,问策于基层,问需于基层。在这次人大、政府、政协换届中,“一府两院”领导班子相应更替,公安局长的配备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进入了政府班子。我们一直在关注着各区县(市)的换届,总的来说,非常圆满。尤其是在各区县(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公、检、法“三长”接受了人大代表的挑选,都以高票或满票当选,说明我们“三长”是优秀的、合格的,这检验了市委政法委对“三长”人员配备构架建议上的科学性,印证了市委的英明决策。你们都经受了人民代表的检验,在此祝贺你们,同时看望你们,看望政法委和三家的班子成员,以及政法系统其他各位同志,感谢你们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方面所做的贡献。
为什么选政法委书记和“三长”座谈,因为我们政法系统是执法、司法的主力军,政法工作是法治的重要关口。对政法委书记和“三长”所谈的工作理念、所表现的履职态度以及对市委政法委、对政法工作提出的中肯、科学的建议,我全盘接收,我们政法委参加调研的同志也会认真消化,吸收到来年的工作谋划中,坚信在政法委及政法委全会的统一领导下,我们的政法工作一定会协同其他事业腾飞发展。
根据这次调研的三个课题,我代表市委政法委和在座各位谈谈履职、讲讲服务、说说抓带:
一、如何科学履职——当称职的官
履职就是如何插好自己的责任田。我们全市政法系统力量将近一万人,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穿制服和不穿制服的。大家各自的职责都不一样,但是工作又相互联通。我们各个关口、各个环节都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都在协同发展。对于常德的社会平安、社会稳定,我们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承担着光荣的任务。所谓“战时靠军队,和平靠政法”,我们履行了和平时期依靠政法的大担当。在座的各位应该为选择这一职业感到骄傲,为组织委任你这一职务而感到光荣,所以讲到科学履职,就一定要明确,“要当称职的官”。在如何做到称职上,要把握好这么几条:一是要树立增强履职影响力的工作理念,科学作为。政法系统承担着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公正廉洁执法等若干重点工作和重大任务。“几长”的履职既要阳光,又要有作为,不可平平庸庸、碌碌无为,要用公正、廉洁的一面增强影响力。我们的公检法要这样的履职,必须打得有威,惩得有力,判得公正,否则就会有负面影响。我们说打防控管,公安就是要旗帜鲜明的严打,而且要打得有声威;检察院就是要体现惩治和预防,包括法律监督;法院就是要体现公正判决。作为我们政法系统,在党委政法委的领导下,政法各个班队应该如何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值得我们思考,这也是履职应该抓住的要点。政法委是代表党委对政法系统进行管理,承担着为政法“几长”和整个政法系统保障、服务、管理的职责和义务,必须承上启下。所谓“承上”,就是要代表政法系统向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赢得支持;既要支持司法的独立,又要代表党委加强党的领导,进行党的执法监督管理,更重要的是为“三长”服好务,为他们创造一个非常好的政治环境。同时,政法委要当好领头雁、带路人,特别是政法委书记要为政法系统这班人、这个班队带好队、掌好舵、当好后盾。所谓“启下”,就是要关爱、关心、呵护好“三长”,当好他们的后盾,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为他们创造宽松的、能大胆开展工作的环境,不能因一点点失误而放大并借党委力量施压。“三长”要服从政法委书记及其领导下的政法委员会,在党的领导下积极作为。二是要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紧扣职业时代课题,开拓创新。学习十八大,实施新刑诉法,就是政法系统的时代课题。新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于明年1月1日实施,对修改后的刑诉法,我们在“人权、程序、证据、时效、监督”等的意识提升方面会有若干的“不适应”,同时也有诸多的“有利于”,机遇与挑战并存,“不适应”与“有利于”相促进,公、检、法、司都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在牢牢把握履职公信力的前提下,坚决贯彻实施修改后的刑诉法,转变工作理念。要在提高认识的前提下加强学习,加快转变思维方式,调整思维结构。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很现实、很严肃、时不我待的课题,任重而道远,也是给“几长”创新工作方法、增加工作亮点的大好机遇。三要倡导司法阳光和司法公正,实施以人为本的方略,积极作为。科学履职就是要把机械的法律条文科学地贯彻到司法的程序当中去,本着一切依法、一切为民的宗旨,沿着惩治犯罪、保护人权的路径开展我们的工作。司法阳光行由人大内司委牵头已经进行了一年多,2013年要继续深入地开展。如何做好民本文章,在我们履职过程中,既是办案也是服务,既是本职也是中心,既是局部更是全面。要做到为民排忧、不办错案;要做到为民解难、化解积案;要做到为民所系,司法公正。要结合地方,结合当地的发展,治理好、保护好、创造好环境。对老百姓反映强烈、举报频繁的黑恶势力、“黄赌毒”、职务犯罪,要响亮的去打、去抓、去判。对于该打、可打和不该打、可不打的要把持好、结合好,既要保护好地方经济发展环境,又要积极回应老百姓期待和社会关注,做到廉洁司法、公正司法,这才会有社会公信力,在公众面前阳光亮相。民本司法的文章多得很,你们大有作为,不要以为不是在经济领域,不要以为没有从事经济工作,就忽略社会经济大局,就忽视民本司法。我在有些县里讲过,我当过的五年的区县(市)长,五年的书记,还在乡镇当过党委书记,一直都从事经济领域工作。我到政法委一年多,不直接从事经济工作,但我从来没有感觉远离经济工作,而是由直接从事经济工作转为服务经济工作,并不感到陌生。所以我认为公正司法就是政法系统最大的民生。只有不办错案、消化积案,才能做到司法公正。如果一件案子办错、判错、执行错,给民众带来困惑,带来损失,甚至带来灾难,这是极大的不民生。如果把多年的积案化解,错案纠正,这就是极大的民生。因此,对于政法系统来说,司法公正就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打造公正司法、廉洁司法、阳光司法,就是服务和保障民生。
二、如何服务大局——任识时务的职
服务中心就是要顾全大局。何为大局,如何服务大局?这都是我们要思考的而且必须要在工作中践行的课题。应该本着融入地方、切合实际来提思考、开展我们的工作,要本职与大局并重,办案与服务并重,打击与防范并举。发展是大局、改革是大局、稳定更是大局。在执法中服务,在服务中执法,值得我们认真的去谋划。如何服务大局,就是要围绕中心研究和开展好本职工作。前面讲如何科学履职的时候我说要当称职的官,这里我认为服务大局就是“要任识时务的职”。怎样才算“识时务”?就是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脚踏实地。要把工作的取向、工作的重点,与地方的经济发展、与地方党委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树立三种理念很有必要:一是科学应对;二是精细把控;三是理性服务。科学应对就是要把自己融入县域里面来,尽快调整,把县情、风土人情尽快吃透,访社情民意。精细把控就是要联络好、沟通好,主动作为,把握何为服从、何为服务;要勇于担待,更要敢于担当。理性服务就是以法律为前提,依法执法。必须树立法律理念,在依法执法的前提下,坚定的服从,坚决的服务。在执法中服务,在服务中执法。我在这里提示大家,一要学会和善于用大脑思考问题,科学研判大势。这是我们讲政治、懂时势、保旗帜鲜明的基础。讲政治、懂时势表现在紧跟中央、坚持党的领导上。把研判大势当作日常,就不会迷失方向,就会及时防错、纠错。二要用踏实的作风解决突出问题。改进作风,联系群众,过去有传统,中央也有新的要求。今年我们全市集中一个月开展了八千政法干警下基层的活动,来年要把政法干警下基层作为一项长期工作。特别是政法领导要包案、带案下基层,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三要“以严量廉”,争创满意政法队伍。“严”就是严肃、严格,“量”就是量化、衡量,“廉”就是廉政、廉洁。要把荣耀和荣誉与严管队伍、廉洁司法高度融合在一起,用作为争得地位,用奉献获得支持,用无私赢得大爱,这个“大爱”就是群众的满意和支持。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访情”、“联络”、“服从”、“服务”四条,以此担当责任。所谓“访情”,就是你到这个区县(市),首先要访政情、访社情、访民情,全方位地深入了解本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风土人情。只有随乡入俗,方可因地制宜,拿出你的工作思路和方案。然后就是“联络”,站在特定的职位上,联络联系各个单位、各个方面,事事、处处抓好沟通,这们才能创造你自己的工作环境。接着就要“服从”,接受地方党委的领导,坚定地接受、执行和落实好地方党委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勇于担当、担待,敢于冲锋在前。再就是“服务”,要保护好地方的发展环境。我们不是一味简单地去抓、去打、去判。把该抓的抓了,该打的打了,该判的判了,这是治理环境;贯彻宽严相济的政策,掌握分寸,把握尺度,巧打、巧抓、巧判,这是保护环境;做到司法公正、阳光、廉洁,这是创造环境。
三、如何抓队伍带班子——做懂规矩的一员
“抓带”就是抓班子、带队伍。队伍的素质、队伍的形象是检验政法工作得失、成败的重要标准。在“抓带”上,我提个要求,就是“要做懂规矩的一员”。每一名政法领导干部,每一名政法干警都要懂规矩、守规矩。这次换届,全市公、检、法“三长”按照要求都是实行五年一交换,是大换防,除了公安、检察各有一个因为年龄问题退出以外,其它都是拉动、交流的。从好一点的地方到弱一点的地方,差的到好一点地方,难免会存在比对。西点军队有一个著名的典故,你或许是一只“狼”,现在到一个新的岗位,你面对的一群“羊”,在不久的将来,你就会把他们带成一群“狼”;如果你是一只“羊”,而面对的一群“狼”,那么不久的将来,你所有的干警都会带成“羊”。这就是一把手效能。所以,我们要从自身做起。2013年政法队伍建设、价值观建设,从武陵区开始,先行、先试、先抓。我们必然要以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来开展队伍建设,让价值观的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坚守忠诚的政治本色,筑牢为民的宗旨,坚定公正的价值取向,严守廉洁的基本操守。我们依然会坚持党的执法监督管理,市委政法委政治部与市纪委第五纪工委联合来抓带,点就在武陵区,要真抓、常抓、一抓到底,要剥两件衣服,处理几个人。我们依然会倡导文化建警,以文化凝聚人气,提振精神,增长豪气。一是要从建制度着手,规范常态化的工作机制。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案,增强制度的约束力,用规范、有序、高效的制度推动工作的开展。二是要从领导示范着力,倡导务实的工作作风。习总书记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领导干部要带头示范,大兴实干之风。三是要从全警创满着眼,树立公信的目标。“满意”既是最高目标,也是最低要求。把最高的目标和最低的要求结合,这既简单又艰难,要做到不容易,能做到不简单。在抓队伍建设上,一定要坚持以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来引领,以党委执法监督来紧跟,以文化育警来呼应。来年,市委政法委会把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执法监管、政法文化建设相结合,把管事、管案和管人相结合。
在全省政法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篇7
一、全省畜牧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年初以来, 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 经过上下共同努力, 全省畜牧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 落实了省市县三级畜牧产业化大项目
按照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作出的“打造万亿元农畜产品加工业”的战略目标, 省政府明确提出抓大项目的发展理念。工作推进中, 我们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 在全省重点确定了32个畜牧产业化大项目, 其中:省级投资4亿元以上项目13个、市级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6个、县级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3个。这些项目投资规模大、建设起点高、带户功能强, 成为畜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牵动力量。如温氏500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 建成投产后, 带户规模可达到3 000多户, 户均年收益可达16~20万元左右;中粮集团一期工程200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投产达效后, 年产值可达到50亿元, 利润8亿元, 安置就业2 000人, 带动全县2万人养猪致富。
(二) 建立了推进项目建设的工作机制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 在推进畜牧大项目建设上, 省市县三级政府和畜牧部门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工作机制。省政府将13个畜牧产业化大项目纳入了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 项目所在地市县政府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 畜牧、发改、财政、土地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工作推进组, 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各级畜牧部门坚持把大项目建设纳入“一把手”工程, 建立了项目联系人、上门服务、定期会商、定期报送和项目考核“五项制度”, 层级明确任务, 层级落实责任, 形成了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如洮南市成立了项目推进组, 定期例会, 做到每天通报情况, 每周例会研究工作, 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伊通县积极帮助企业协调政府、乡镇和环保等部门, 为企业解决项目建设用地和环评等实际问题;长岭县、抚松县采取部门包保、专人定点帮扶、政府定期督导等措施, 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 有力推动了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
(三) 省级畜牧产业化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省级13个畜牧产业化大项目计划总投资509亿元, 累计完成投资38亿元, 建成种猪场3个, 现存栏种猪4 500多头;建成养殖基地15个, 现存栏畜禽283万头只;建成饲料加工厂3个, 年设计加工能力68万吨。目前, 8个种畜禽场、27个畜禽养殖基地、5个饲料加工厂和1个屠宰加工厂正在建设中。中粮集团现已建成2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 目前存栏生猪4万余头;精气神公司现已建成一、二期种猪繁育基地, 目前存栏母猪3 800头, 仔猪5 000多头;雏鹰集团现已引进母猪7 000头, 预计年末可出栏育肥猪5万头。在大项目建设的有力推动下, 全省畜产品加工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上半年, 全省畜产品加工企业屠宰加工畜禽1.24亿头 (只) , 实现销售收入530亿元, 同比增长12.7%。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要看到, 我省畜牧大项目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项目建设进展缓慢。全省32个畜牧产业化大项目计划总投资595亿元, 目前完成投资53.5亿元, 仅占投资计划的9%左右。据近期调度, 有5个项目尚未完成发改部门立项, 11个项目一再推迟开工日期。二是土地资金等制约因素增加。目前, 资金和土地已经成为项目建设的重要制约瓶颈。如省级13个重大牧业产业化项目总投资由原来的702亿元调整到509亿元, 减少投资193亿元。温氏集团在公主岭市一个村建设猪场项目, 征地40公顷就涉及170多个农户, 由于土地集中流转难、农户意见不统一, 建设用地至今尚未落实。三是行政推动力度亟待加强。个别地区对畜牧大项目建设重视不够, 工作中缺乏硬性措施, 服务不到位, 解决问题不及时, 影响项目建设正常开展。
这些问题, 既有政策层面的问题, 也有企业层面的问题, 我们务必高度重视, 加大力度, 攻坚克难, 全力研究好、解决好, 为项目建设铺平道路。
二、强力推进畜牧业全产业链建设
推进全产业链建设是畜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 忠诚副省长多次就全产业链建设提出具体要求, 并将其作为实施“放心肉”工程的五大重点建设任务之一。全省畜牧业发展“三个三”战略, 把全产业链建设作为“三个重点”之一。省里对全产业链建设摆位之高, 重视程度之高, 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要以此为契机, 采取突破性措施, 抓好全产业链建设, 引领畜牧业转型升级, 建设畜牧业经济强省。
(一) 牢固树立全产业链的发展理念
我省畜牧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呈现出产业结构调整重组, 资源要素优化配置, 生产方式不断变革, 组织创新与时俱进的新特点。在现有基础上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抓全产业链建设, 既是当务之急, 更是重中之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抓全产业链是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的重要途径。
现代畜牧业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 具有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和产业化等鲜明特征。与之相对比, 我省畜牧业仍然存在标准化饲养水平不高、精深加工能力不强、品牌开发滞后、营销手段单一等突出问题, 在畜牧业现代化建设上,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在短期内实现突破, 我想, 抓全产业链建设不失为一条捷径。在工作推进上, 我们要坚持以大项目建设为载体, 最大限度地集聚政策、资金、市场等要素资源, 形成强大合力, 推动畜禽养殖、屠宰加工、品牌开发、兽药饲料、市场营销、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构建现代畜牧产业集群, 打造具有吉林特色的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版。
2、抓全产业链是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牵动力量。
我省畜牧业发展到今天, 无论是畜禽养殖业、畜产品加工业, 还是营销手段、组织方式, 都面临一个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推进全产业链建设是促转型的有效载体, 也是我们开展各项工作的有力抓手。全产业链究竟怎么建, 从哪切入, 如何突破, 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就目前而言, 我省在建的32个畜牧产业化大项目, 就是全产业链的雏形, 就是畜牧业全面转型、整体升级的重要牵动力量。可以说, 抓住大项目、抓好大项目, 就抓住了畜牧业发展的“牛鼻子”, 就抓住了转型的突破点。对此, 大家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思想要入位, 工作要到位。
3、抓全产业链是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保障。
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之源, 确保“菜篮子”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 是重要的民生工程, 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实施“放心肉”工程, 必须牢固树立“安全大于生产、质量重于数量、效益决定发展”的全新理念。应该看到, 近年来发生的“健美猪”、瘦肉精、三鹿奶粉等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给整个产业带来沉重打击。问题到底出在哪, 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但核心的问题主要是产业各链条分割经营, 特别是加工与养殖环节, 有的只是简单的买卖关系, 利益联结机制松散, 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化生产。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一问题, 在加强行业监管的同时, 必须强力推进全产业链建设。我省在建的一些大项目, 涵盖了良种、养殖、加工、饲料、营销等产业各环节, 形成了相对封闭运行的全产业链, 生产标准统一, 产品安全可控, 效益相对稳定, 这是畜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在保安全这个问题上, 我们要坚持以全产业链建设主线, 创新发展模式和机制, 打造诚信经营、放心消费、监管有力、安全高效的现代畜牧产业体系, 在市场上和老百姓心中筑牢吉林畜产品的安全可靠形象。
(二) 充分发挥龙头牵动作用
龙头企业是全产业链建设的主力军, 也是畜牧产业层次提升的核心力量。作为龙头企业, 必须做好全产业链建设这篇大文章, 进一步提升龙头牵动能力, 促进畜牧业整体转型升级。具体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1、加快企业养殖基地建设。
思路决定出路, 作为企业, 必须创新发展理念, 着力抓好养殖基地建设。一定意义上说, 养殖基地是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 如果源头抓不好, 企业就难以做大做强。基地怎么建, 我想, 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自己建基地, 实现自给自足;暂不具备条件的企业, 可以采取自建、联建相结合的方式, 建设养殖基地, 通过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 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实现加工业与养殖业互利共赢、协调发展。在政策导向上, 省里对企业自建或联建的千头以上牛 (羊) 场、万头以上猪场、百万只以上禽场, 要给予重点扶持。企业也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 真正把养殖基地建设好,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 要谋划好企业种源基地建设, 提高自主供种能力, 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2、大力发展精细精深加工。
我省畜产品多以分割肉和熟食加工为主, 动物皮毛、骨血、内脏的利用率较低, 在生物制药、医药中间体等领域更是接近空白。全省生猪、肉牛、肉羊活体外销量分别占出栏总量的36%、40%和40%左右, “原字号”产品比重过大。这一问题不解决, 全产业链建设也就无从谈起。要坚持全链条、全利用的产品开发战略, 大力发展精细加工、精深加工, 下功夫淘汰落后产能, 实现技术改进、产品换代、产业升级。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加快构建产学研协同的创新体系, 着力在高端带动、延伸链条、扩大产能等方面下更大功夫, 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3、加强畜产品品牌开发和现代营销体系建设。
品牌就是生产力, 就是竞争力。我省畜牧业大而不强的根本原因, 就是缺乏在全国叫得响、立得住的知名品牌。要深入实施畜产品品牌开发战略, 坚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 以发展“有机、绿色和地理标志”畜产品为重点, 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性畜产品品牌。在进一步做大做响皓月、正大、华正等品牌的基础上, 鼓励支持企业围绕延边黄牛、草原红牛、长白山黑牛、吉林山黑猪、吉林梅花鹿等, 打造具有吉林特色的知名名牌。要加强畜产品市场建设, 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畜产品市场体系, 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市场调控能力的畜产品交易市场和连锁超市。要大力发展产销对接、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 提升畜禽及其产品营销水平, 扩大"吉字号"畜产品市场占有份额。同时, 要严格企业自律, 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对生产全过程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三) 优化提升畜牧行业管理服务水平
为基层服务、为企业服务、为项目服务, 是各级畜牧部门的重要职责。在全产业链建设上, 我们要始终坚持“指导、协调、服务”6字方针, 不断改进服务方式, 提高服务水平, 使我们的行政管理职能在服务中得到充分体现。具体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1、全力抓好在建畜产品加工大项目建设。
在推进大项目建设上, 我们建立了很好的工作机制, 对项目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好的传统, 要继承和发扬, 更要改进和提高。从以往的经验看, 项目抓和不抓不一样, 大抓和小抓也不一样, 会抓和不会抓更不一样。我们服务项目建设, 首先要了解企业究竟需要什么, 哪些问题是我们能办的, 哪些问题需要我们协调, 工作中遇到困难, 不要有畏难情绪, 要有一种敢闯敢试的精神, 多想想办法, 多协调一下相关部门, 尽可能地争取理解, 赢得支持。要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 确保每个项目都有人抓、有人管。要积极创造条件, 帮助企业解决好政策与项目对接、企业与基地对接、产品与市场对接等问题, 促进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从全国畜牧业产业布局调整看, 大型畜禽养殖、加工企业, 加速由南向北和由非粮产区向粮食主产区进行梯度转移。在基地转移中, 谁拥有饲料、土地、空间和气候等生产要素资源, 谁就能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 赢得主动权。我省发展畜牧业有资源、有基础、有潜力, 这是我们承载产业转移的先决条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 坚持依靠产业招商、依靠资源招商、依靠展会招商、依靠政策招商, 通过真正到位的工作, 把域外大型龙头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引进来, 通过招商引进项目、引进技术、引进资金、引进市场, 加快培育新的战略增长点, 引领畜牧业整体转型升级。
3、强化执法与服务。
畜牧部门承担动物防疫、卫生监督、畜禽屠宰、兽药监管等重要执法职责, 这些工作只能加强, 不能削弱。要坚持在执法中服务, 在服务中执法, 能引导的就以引导为主, 该规范的就以规范为主。但对制假、售假、违规生产、违法经营等不法行为, 要坚决予以打击, 出重拳、出狠招, 强化震慑作用, 务求立竿见影。我们要认识到, 打击违法企业就是对合法企业的最大保护, 打击违规经营就是对依法经营的最大支持。应该说, 执法人员与基层最贴近, 与企业打交道最直接, 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教育和管理, 树立畜牧部门良好的执法形象。同时, 要加快推进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加大畜牧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力度, 加强畜牧业风险评估和预警预报体系建设, 适时发布畜产品市场价格和相关预警信息, 指导养殖、加工企业科学生产, 节本增效, 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4、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近年来, 国家和省里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强化, 在政策资金落实上, 我们要打破以往的条条框框, 整合项目资金, 集中打捆使用, 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予以倾斜。省政府已经明确, 整合原有的省级各类项目资金, 设立畜牧业发展引导资金, 重点支持实施“放心肉”工程。大企业、大项目是我省畜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我们要给予重点支持, 促进其尽快投产达效。各地要加大协调推进力度, 研究制定符合区域畜牧业发展实际的具体扶持政策, 能给的政策要给足给到位, 为大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要积极创造条件, 搞好对接, 大力吸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进入畜牧业融资领域。利用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政策, 探索推进利用草场、养殖圈舍和活体畜禽等畜牧物权开展抵押融资贷款试点, 从根本上解决好畜牧业发展融资难问题。
在全省政法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篇8
今天,我们隆重表彰在全省文化建设中作出突出成绩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对于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激励全省文化工作者积极投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在全省文化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省文化系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开拓创新,奋发进取,我省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全省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逐步完善,基本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服务网络。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成为全国唯一的“示范省”,并荣获2009年度“文化部创新奖”。
——文艺创作演出成果丰硕。创作了《李二嫂改嫁》、《奇袭白虎团》、《红嫂》、《丰收之后》、《苦菜花》等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优秀作品,涌现出方荣翔、王玉梅、郎咸芬、张春秋等一批成就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先后有20多个剧目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十大精品剧目奖”、“文华大奖”等奖项,一大批美术、书法、摄影、相声、小品、曲艺、音乐、舞蹈等作品在全国性比赛中获奖。
——社会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国家级、省级社会文化先进县分别达到29个和72个,民间艺术之乡49个,数量均居全国前列。今年成功举办了第九届山东文化艺术节和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为国庆60周年和第十一届全运会营造了欢乐祥和的社会氛围。对外文化交流日趋活跃,文化竞争力与影响力明显提升。尤其是通过成功举办全运会,充分展示了齐鲁文化的独特魅力,极大地提高了山东文化的软实力。
——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拥有全国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88处,世界遗产3处,文物藏品130多万件。先后有14项考古发掘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达120项,有9个单位和618项古籍分别入选“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和“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入选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近858亿元,比上年增长20%以上。一批文化产业基地、产业园区和产业聚集区正在崛起,国家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分别发展到6家和71家,曲阜新区文化产业园成为全国四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之一。
——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临沂、潍坊、威海、烟台、滨州等市建立了三局合一、统一执法的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省、市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工作扎实推进,3家县级院团完成了整体改制。
——文化市场管理不断完善。网吧管理实现了国家、省、市、县四级联网运行。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文化市场管理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心血汗水和聪明智慧。一代又一代文化工作者自觉承担起先进文化建设的崇高使命,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充分说明,我们这支队伍是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勇于进取、甘于奉献的队伍,是先进文化和强省建设的重要力量。
同志们,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发出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伟大号召,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奋斗目标,这不仅为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全省广大文化工作者要勇敢地担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职责,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最近视察山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创造新业绩,推进文化建设实现历史新跨越。
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文化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重要作用。坚持“双百”方针、“二为”方向和“三贴近”原则,推动文化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
二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切实履行好政府职责,力量再集中,措施再强化,投入再加大,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大力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抓好文化重大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好基层农村文化设施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统筹搞好城乡文化建设,大力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文化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满足基层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三要以筹备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为契机,繁荣发展我省艺术事业。中国艺术节是全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艺术盛会。经国务院批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将于2013年在我省举办,这是推动我省艺术事业繁荣发展、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重大机遇。我们要以筹办艺术节为契机,精心筹划、精心设计、精心实施,着力抓好场馆建设和剧目创作,努力建设一批现代文化设施,产生一批优秀作品,培养一批艺术人才,把文化强省建设提升到一个“有硬件与软件发展实力、有历史与现代文化影响力、有率先发展号召力”的新水平。
四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认真落实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围绕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加快编制相关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抓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策划和实施。加大对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基地和优秀文化企业的培育力度,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园区建设,搞好文化市场管理,为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和环境。
五要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认真落实中央和省里的部署要求,全面展开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工作,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其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加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尽快建立起三局合一的统一执法体制。
六要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人才支撑。切实把文化队伍建设摆上重要日程,深化用人机制改革,完善竞争激励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要重点建设好四支队伍:熟悉现代文化发展规律、具有开阔视野、富有开拓创新精神、能够驾驭全局、真抓实干的领导干部队伍;情操高尚、技艺精湛、德艺双馨的艺术家队伍;既懂文化、又懂现代经营管理的文化艺术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熟练掌握现代科技、创新意识强的文化科技人才队伍。
【在全省政法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推荐阅读:
在全省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08-02
宜昌市猇亭区委政法委落实全省政法工作做法07-30
王珉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6-07
在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7-26
在全省地税系统税收票证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7-21
常务副省长在全省档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9-13
在全省新增沼气项目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5-30
在全省“三供两治”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11-19
于晓明在全省机关党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7-10
市在全省老干部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