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安全生产电视会议上的讲话

2024-09-27

在全省安全生产电视会议上的讲话(精选8篇)

在全省安全生产电视会议上的讲话 篇1

王 军 民 同 志

在全省安全生产电视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9月21日)

同志们:

省政府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国务院23号文件和省政府77号文件,总结‚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年‛活动第三次集中行动,分析形势,查找问题,采取措施,切实抓好以冬季安全为重点的‚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年‛第四次集中行动。刚才,王献增副厅长宣读了省公安厅、省安监局、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财政厅《关于表彰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工作先进单位的通报》,袁策局长通报了今年上半年的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省交通运输厅、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和潍坊市政府、德州夏津县政府发了言。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警示高悬,切实增强抓好“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年”活动第四次集中行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今年第 三季度,全省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企业,按照‚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年‛第三次集中行动的部署要求,以确保汛期安全为重点,积极预防,加强监管,做了大量工作。一是认真开展省委17号文件督查活动,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向各市党委、政府发出了整改建议函。二是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结合我省实际,出台了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发[2010]23号文件,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鲁政发“2010”77号),提出了38项工作制度和要求。三是围绕夏季汛期事故防范工作,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同时,在全省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有效地遏制了各类事故的发生。今年1至8月份,全省共发生各类事故12595起,死亡2748人,同比分别下降8.4%和7.0%,其中,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30起,死亡152人,同比分别下降57.7%和53.5%,确保了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省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上还存在一些薄弱环 节和突出问题。从三季度的事故情况看,一是较大以上事故时有发生。8 月6日,招远市罗山金矿发生一起电缆起火事故,死亡16人,省政府已经成立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严肃处理。7月24日,淄博市周村经济开发区山东恒洋防腐设备有限公司在粘贴罐体防腐层时发生爆燃事故,造成6人死亡。8月27日,荣成市一艘渔船被一艘不明国籍货轮撞沉,1人死亡,4人失踪。分析这些事故原因,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责任不落实、制度执行不严格。招远‚8.6‛火灾事故‚没有严格执行企业内部‘三同时’制度,对采购的电缆进行入库验收就安装在井下使用‛;淄博‚7.24‛爆燃事故‚没有对进入罐体作业的人员采取通风、防火等安全防护措施‛;荣成‚8.27‛渔船碰撞事故‚没有严格执行船首了望制度‛。这些事故教训都十分深刻,但是最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就是相关制度和责任没有落实到位。二是发生了多起重大险情。8月14日,济宁天安矿业公司星村煤矿技改风井发生伞钻坠井事故,现场有12人作业,当场造成2人死亡,侥幸未造成更大 伤亡。8月17日,临沂矿业集团田庄煤矿发生一起突水事故。9月7日,胜利油田三号作业平台发生倾斜,36人遇险,动用5架直升机进行救助,34人获救,1人失踪,1人死亡。这些事故虽然未造成较大、重大、特大事故,但是说明我省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形势还比较脆弱,安全基础工作也比较薄弱,如果不认真采取预防措施,很容易出大事故。从省委17号文件督查情况看,主要是各地工作不平衡,个别地方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程度仍然不够,思想麻痹,工作不扎实。个别领导同志没有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定期下基层检查安全工作。个别地方安全投入少,隐患治理不到位,安全技术改造进展缓慢。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一些企业负责人对法定安全生产职责不了解;企业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不健全、不规范,隐患排查不认真,教育培训不落实,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低。一些矿山、建筑企业的包工队伍和运输企业的挂靠车辆,管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存在以包代管问题。这些问题,应引起我们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第四季度特别是进入冬季,冰雪、大雾、大风和低温等恶劣天气增多,历来是我省事故多发期。2008年第四季度事故死亡人数为1840人,占全年死亡人数的32.8%;2009年第四季度事故死亡人数为1637,占全年死亡人数的30.0%。第四季度的事故死亡人数明显高于全年每个季度的平均水平,约占全年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去年,第四季度还发生了2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9月15日,齐鲁石化公司塑料厂发生事故,造成5人死亡。各级各部门要加倍重视这一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充分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尤其是长时间比较平稳的地方和安全标准化等级较高的企业,决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麻痹松懈,要保持高度警惕,牢牢抓住预防为主不放松,切实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年‛第四次集中行动,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二、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23号文件和省政府77号文件,进一步抓好重点领域的安全整治和监督检查 国务院23号文件和省政府77号文件,涵盖了企业安全管理、技术保障、产业升级、应急救援、安全监管、安全准入、考核监督和责任追究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现阶段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指导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企业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高度,充分认识‚两个文件‛对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促进安全发展的重大意义。要认真组织学习,切实领会把握好‚两个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不移地抓好各项政策、制度和措施的贯彻落实。

第四季度的工作,主要以贯彻落实国务院23号文件和省政府77号文件为工作主线。把贯彻落实‚两个文件‛,与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年‛第四次集中行动结合起来,与积极预防、加强监管、‚打非治违‛结合起来,与确保中秋节和‚十一‛黄金周安全稳定结合起来,与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安全整治和监督检查结合起来,坚决防止重特 大事故发生。

第一,认真做好煤矿安全监管工作。冬季用煤增多,既是煤炭销售旺季,也是煤矿事故的易发期。要突出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近几年来,我省没有发生重特大煤矿事故,百万吨死亡率也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个别地方、部门和煤矿企业不同程度地出现思想麻痹、工作松懈等问题。今年以来,我省发生了4起煤矿事故和多起重大险情。这说明,只要思想稍有放松,预防工作就会松劲,事故和险情就会接踵而来。我反复提醒大家,越是很长时间不出大事故,越要保持高度警惕,越要抓住预防为主不放松。各级政府和煤炭、煤矿安全监察等部门对今年以来发生的每一起事故和险情,要认真分析原因,查找薄弱环节,同时要汲取外省发生的重特大煤矿事故的教训,切实推进和做好我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二是坚决制止超能力、超定员生产问题。冬季煤炭需求量大,煤矿容易出现超能力生产现象,各级煤炭、煤矿安全监察和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对煤矿企业的监督检查,严查煤矿超能力、超定员生产问题。三是加快煤矿‚六大系统‛建设。国务院和省政府‚两个文件‛规定,煤矿企业要在3年之内必须全部安装‚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要督促煤矿企业及早作出规划,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大投入,确保按期完成‚六大系统‛建设。

第二,认真做好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要深刻汲取招远市罗山金矿‚8.6‛重大事故教训,举一反三,进一步加强我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一是井下矿用设备,必须采用安全可靠的合格产品,严禁使用假冒伪劣产品。将不合格产品用于生产领域,迟早要发生问题。安监、质监、工商等部门要在全省组织开展一次矿用设备质量及购货渠道专项检查,认真检查矿用设备生产厂家资质、产品质量检测报告等情况,凡是产品质量存在问题的,要责令企业立即停产更换。二是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比如电缆安装工程,从产品采购、入库验收到设计安装、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都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任何一 个环节的制度不落实,都有可能发生问题。各级安监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凡是规章制度不健全、有章不循的,要督促企业限期改正。三是加强通风和机电管理,严防火灾事故发生。所有地下开采矿山必须建立和完善机械通风系统。地下矿山的主要进风巷道、进风井筒及井架、井口建筑物等都必须采用非可燃性材料建筑。井下动力线、照明线、变压器、电动设备等电器设备以及皮带输送机必须使用阻燃材料,确保质量符合有关规定,并经常检查,及时更新。四是加强企业用工管理,规范外包队伍的安全管理和培训教育。凡是使用外包队伍的企业,必须履行安全生产协调、管理职责,并将外包队伍纳入本企业管理,做到同监督、同管理,督促外包队伍严格遵守本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因管理不到位发生事故的,要追究发包企业的相应责任。五是要根据井下事故的特点,制定停电、中毒窒息、火灾事故等情况下的应急救援预案,明确避灾逃生方案,加强应急演练。要建立健全井下应急救援通讯联络系统,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其自救、互救及应急处臵能力。要依法建立 应急救援队伍,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要与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签订救援协议。

第三,认真开展烟花爆竹百日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为做好今年冬季烟花爆竹的安全监管和‚打非‛工作,省政府确定从今年12月6日(阴历十一月初一)到明年3月16日,继续在全省开展烟花爆竹百日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以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储存烟花爆竹为重点,认真抓好‚产、供、销、运、存‛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公安、安监、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及早制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早部署、早发动、早落实。进入秋冬季节,非法生产经营活动开始活跃,各地对‚打非‛工作决不能掉以轻心,要始终保持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行为的高压态势,认真落实县、乡两级政府和村委会‚打非‛责任制,同时要发动群众进行有奖举报,及时发现并取缔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窝点。对非法生产、经营、储存的单位和个人,涉嫌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坚决杜绝非法生产经营储存烟花爆竹事故发生。各级安监部门要重点抓好合法企业的安全监管,夏季高温期间停产检修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将陆续开 工生产,安监部门要组织专家对每一家企业都要进行检查验收,凡检查不合格或隐患整改不彻底的,一律不得复工。要继续实行驻厂监督,坚持驻厂员短信日报告制度,一旦发现违章违规生产行为,立即责令企业停产整顿,严防超能力、突击生产和违规经营。

第四,认真抓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防范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关键要抓好运输企业和客运车辆的安全管理。9月3日,一辆挂靠在青岛华旅运输有限公司卧铺客车从哈尔滨市开往青岛,当行至吉林省长春市绕城高速164公里处,左前轮爆胎,先后与一辆捷达轿车和一辆半挂货车相撞起火燃烧,造成17人死亡,37人受伤。据初步调查,事故发生是由于客车超员超速导致车辆爆胎失控造成的。事发前,肇事车辆曾有17次违章记录。这起事故又一次给我们敲响警钟,必须加强对挂靠车辆的监督管理。一是省交通运输厅要尽快研究意见,切实解决挂靠车辆的安全管理问题。从现在开始,所有客运公司一律不得新增挂靠车辆。交通、公安、安监等部门要开展一次挂靠车辆的集中整治行动,对有挂靠融资性质的运输公司 和客运车辆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挂靠经营车辆管理不到位,以包代管,经常发生严重违章行为或事故的运输公司,要坚决停业整顿;对安全性能不合格的营运车辆,要坚决取缔;对于有多次严重违章记录、缺少职业道德的驾驶员,交通部门要吊销从业资格证,企业要调离驾驶岗位。同时,要依法从严查处发生事故的运输企业,加大对事故企业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力度和企业的经济处罚力度,促使运输企业加强对挂靠车辆和驾驶员的安全管理。二是公安部门要加强对客运车辆的检查,对查处的超员、超速、疲劳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要及时向交通部门和运输企业转递,交通部门要督促运输企业及时进行教育和处理。三是加强对车辆和驾驶员的动态监控。按照国务院23号文件要求,2年内,运输企业要在客运车辆上安装带有视频功能的卫星定位装臵,建立道路客运车辆动态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客运车辆的行驶状态,避免超速、超载、疲劳驾驶。

第五,认真做好海上交通和渔业安全管理工作。当前,休渔期已过,渔船大量出海作业;同时受冷空气影响,海上寒潮、大风 等极端天气增多,极易引发海上交通和渔业事故。一是加强海上运输船舶安全监管。海事、交通、渔业等部门要认真做好渤海湾、通航密集区、施工作业区等重点海区的监督检查,切实做好客滚船、客渡船、高速客船的安全监管,督促船舶严格执行‚逢七不开‛规定。要汲取胜利油田‚9.7‛作业平台倾斜事故教训,加强海上作业平台和施工船舶的安全管理。二是加强渔业安全生产。今年以来,我省发生了多起渔船碰撞事故。海洋与渔业部门和沿海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抓好渔船规范化管理,督促渔船严格执行夜间船首了望制度,及时避让其他船舶。所有渔船必须配齐救生、通讯等安全设施,并在规定适航海区从事捕捞作业。三是加强海上搜救应急工作。冬季海上事故、险情多发,要认真做好海上搜救应急工作。海事、交通、海洋与渔业部门要严格遵守值班制度和事故险情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搜救工作制度和联动机制,加强应急、搜救的指挥与协调,确保救援和搜救工作的顺利实施。

第六,认真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和建筑安全监管工作。一是抓好消防安全工作,认真 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秋冬季节风干物燥,用火用电用气增加,历来是火灾的高发季节。8月28日,沈阳市一个售楼处发生重大火灾,大厅内的宣传展板、沙盘燃烧后释放出大量有毒气体封锁了出口,造成11人死亡,教训十分深刻。各级公安消防部门要深入开展‚除隐患、保安全‛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集中对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和地下建筑、易燃易爆场所、‚三合一‛和‚九小‛场所,全面排查治理火灾隐患,确保检查一家,放心一家。同时,要加强山林和景区的防火检查工作,严防森林火灾事故发生。二是加强对建设工地的安全管理。建设、电力、水利、交通、铁路等部门要加强对各类工程的监督检查,严禁年底赶工期突击施工。建设部门要加强城市燃气和供热管道的安全管理,确保不出问题。

第七,认真抓好危险化学品和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一是加快危险化工工艺自动化控制改造工作。化工企业工艺复杂、设备密集、危险性大,必须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自动控制、自动报警、自动切断,防止泄漏、火灾和爆炸事故发生。据统计,全省需要进 行危险化工工艺自动化控制改造的化工企业共有963家,目前已完成改造830家,全省有5个市完成了改造任务,但是个别市进展缓慢,完成率仅为20%左右。对于进展缓慢的地方,当地政府要认真分析原因,督促企业加大投入,加快改造进度,确保年底完成改造任务。二是深刻汲取大连市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7.16‛原油罐区输油管道爆炸、污染海域的事故教训,切实加强我省危险化学品储存区域的安全管理。我省沿海港口都有大型危险化学品储存区域,沿海各级政府和安监、公安消防、环保、交通等部门要认真分析储存区域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同时加强对储罐区的安全检查。沿海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要认真研究解决危险化学品储存区域‚清净下水‛问题,防止危险化学品因泄漏、火灾、爆炸后,造成周边海域和环境污染。三是汲取南京市‚7.28‛丙烯管道泄漏爆燃事故教训,严格执行城区地面挖掘安全确认制度。施工企业在挖掘地面前,要摸清项目涉及区域地下管道的分布和走向,制定可靠的保护措施,严禁在不明情况下进行地面开挖作业,确保地 下危险化学品管道和城市燃气管道安全。四是加强对化工企业的冬季安全检查。安监部门要针对化工企业的冬季安全生产的特点,组织专家对露天设备、管道的防冻工作进行专项检查,防止因冻裂阀门、管道等设施,引发泄漏和爆炸事故。国防科工办要抓好民用爆炸物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安全管理。五是进一步加强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齐鲁石化‚9.15‛事故就是一台高压容器在清洗后的氮气充装中,封头在高压下冲出20多米,造成5人死亡。因此,特种设备的使用、维护,必须严格执行相应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每一个工艺环节的技术要求。进入冬季后,取暖锅炉陆续启用,质监部门要组织专门力量,对压力容器、锅炉等特种设备进行专项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第八,认真抓好航空和铁路等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我省支线飞机和地方机场较多,民航系统和有关市政府要充分认识当前航空安全工作的严峻形势,深刻吸取伊春‚8.24‛空难教训,举一反三,严格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和政府相关部门安全监管 责任,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法规制度,进一步加强飞行组织管理,严格飞行技术标准和飞机放行标准。铁路部门要加强对铁路列车、线路、通信等运输设施的安全监控,加强调度指挥,加强主要干线、提速区段的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

三、积极预防,严格执行国务院和省政府明确的各项制度

一是强化“安全发展、预防为主”的理念。防范事故发生,第一位的也是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预防在前。事故发生后的抢险救援和汲取教训固然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把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到企业和现场,在预防上下功夫。要强化‚安全发展、预防为主‛的理念,真正把安全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理念扎根于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员工思想中。要结合转方式、调结构,淘汰一批隐患严重、工艺落后、安全性能差的装备,确保安全发展。要加强安全预防能力建设,全面改进和提升‚行业标准、技术水平、生产条件、安全监控、教育培训‛,注重用信息化手段搞好预防工作,提高企业安全保障水平。

二是落实企业领导带班制度。招远 ‚8.6‛事故,下井带班的副矿长沉着应对,及时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组织矿工撤离升井,有效地降低了事故损失,充分说明了实行矿领导下井带班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国务院23号文件和省政府77号文件明确要求:企业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必须轮流现场带班,其中煤矿和非煤矿山要有矿领导带班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升井。对发生事故而没有领导干部现场带班的,要严肃处理。各级政府和安监、煤炭等部门要督促企业认真制订本企业领导成员带班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现场带班规定。其他行业企业的领导干部也必须到现场、到车间、到班组。带班领导要把保障安全生产作为首要责任,切实掌握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加强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检查巡视,及时发现和处臵安全隐患,制止违章指挥、违规作业,发现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重大险情时,立即组织停产撤人。

三是严格“打非治违”。国务院23号文件和省政府77号文件对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作出了‚四个一律‛的严格规定: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和经停产整顿仍未达 到要求的,一律关闭取缔;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一律按规定的上限予以经济处罚;对存在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单位,一律责令停产整顿;对触犯法律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一律依法严格追究法律责任。同时,严格责任追究:对群众举报、上级督办、日常检查发现的非法生产企业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查处,致使非法生产企业存在的,对县(市、区)、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以及相关责任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牢记这些规定,切实把‚打非治违‛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真管、真查、真抓,确保工作到位、职责到位、查处到位。

四是严格执行事故挂牌督办制度。最近,国务院安委会下发了《重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办法》,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并尽快制定《山东省较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规定》,进一步规范事故调查、处理、审核和备案工作。省安委会办公室对今年以来发生的较大事故进行梳理,凡是没有结案的,以 省政府安委会名义向有关市政府下达挂牌督办通知书,年底前必须全部结案。通过严肃查处事故,警示和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汲取教训,落实责任,完善和改进各项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五是抓好节日安全保障工作。明天是中秋节,再过几天就是‚十一‛黄金周。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节日期间的安全稳定工作,组织旅游、文化、建设、林业、质监等部门,认真抓好景区、景点和游乐设施的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确保旅客人身安全。要加强节日应急值守工作,气象部门一旦预报有恶劣天气时,相关部门要及时做好预警、预防工作,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确保灾害信息和预防措施在第一时间传到达有关单位负责人手中,立即采取各项避险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伤亡和影响,确保社会安全稳定。

同志们,第四季度是我省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个关键时期。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企业要立即行动起来,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23号文件和省政府77号文件精神,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年‛第四次集中行动,全面 排查治理各类事故隐患,坚决防止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完成全年安全生产目标任务,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明天是中秋节,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大家表示节日的祝贺,谢谢大家!21

在全省安全生产电视会议上的讲话 篇2

(2012年2月29日)

1 以贯彻国务院《条例》为契机, 推进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近年来, 全省各级农机部门及监理机构以宣传贯彻《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为契机, 认真完善农机安全生产各项配套制度, 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 创新农机安全监管方式, 强化政策安全责任落实, 保持了全省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的总体稳定。

1.1 农机安全生产年活动进一步深化

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要求, 各地结合实际, 突出重点, 扎实开展了设施农业装备、变型拖拉机、进滩涂拖拉机专项整治和隐患治理, “打非”专项行动, 安全大检查等活动, 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农忙、节假日、跨区作业等时节在农业机械通行量大的主要路段, 各地主动协调公安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查纠和打击无牌无证、载人载客、超速超载、酒后驾驶、改装拼装等违法行为, 最大限度地消除了事故隐患。2011年, 全省共组织农机安全检查5 564多次, 检查农业机械9.82万台, 查纠各类违法违章近万起;排查各类安全隐患1.5万多个, 整改1.45万个, 整改率达96%。

1.2 为农服务措施进一步强化

按照创先争优、为农服务的总要求, 省农机局在对有关政策法规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 制定了28条农机安全监理为民服务措施。各地也结合软环境、服务型机关建设和开展送检下乡、送安全知识下乡、集中检审等活动, 主动协调公安、中移动、中石化、保险等部门, 为广大农机手、农机合作社等提供宣传教育及政策咨询、跨区作业证发放、农机保险、粘贴安全反光标识、“平安农机通”入网、“双优”加油卡发放及充值、违法违章处理等服务。盐城市开展的送检下乡“六同时”服务已成为农机安全监理系统的为农服务品牌。

1.3 安全监理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各地结合省级“规范化示范所”创建、国家“千亿斤粮食——农业机械化体系建设”项目及农机安全监理大培训工程的实施, 按照“机制科学合理、设施装备精良、执法行为规范、检查监督有力、工作成效显著”的要求, 结合新法规、新标准的宣贯, 组织农机安全技术检验员、考试员、档案管理员培训和岗位练兵, 提高操作技能。积极争取财政投入, 加强检验、考试、安全检查等装备建设, 进一步改善了农机安全监管手段。在全省开展窗口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 规范和简化监理业务流程, 进一步加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安全检验、驾驶人考试及牌证发放等源头管理, 确保了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的总体稳定。

1.4 农机安全监管方式进一步改进

2012年, 面对农机化发展和农机安全工作的新情况新形势, 各地坚持管理与服务并举, 积极探索创新农机安全监管服务新举措, 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完善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加强与公安等部门的协调配合, 建立信息互通平台, 积极推进实体型公安驻农机警务室建设, 开展农机安全执法检查, 大力查处上道路拖拉机及驾驶人违法行为, 实现了农机道路交通事故和伤亡人数的“双下降”。二是提高创建成效。在继续深化“示范县、示范乡镇”创建的基础上, 各地抓住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的契机, 将工作重点放在“平安农机合作社”创建上。同时, 将“‘平安农机通’推广使用、优先优惠加油卡发放、平安农机合作社创建、公安驻农机警务室”列入省级、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县考核内容, 进一步提高了创建成效。目前, 全省受到国家表彰的“平安农机示范县”已达21个, 创建数名列全国第一。三是创新农机安全宣传方式。省局与中移动江苏公司联合开发推广使用的“平安农机通”已遍布全省, 入网用户达到了32万户。四是探索建立农机“双优”供油机制。省农机局积极与中石化江苏公司协调配合, 通过强化宣传、组织农机供油“双优”服务月活动, 采取为农机手提供现场办卡、充值、加油服务等措施, 提高其社会的知名度和农机手的认知度, 调动了农机手领卡充值和办理牌证的积极性。2011年, 全省发卡总量达3.3万张, 充值达3亿元。五是加强与政府金融办、财政、保监等部门的协调, 出台农机保险财政补贴政策, 2011年又将运输型拖拉机及驾驶人员意外伤害保险, 列入了补贴范围, 省级财政对苏北的农机保险补贴比例提高到50%。

2 提高认识, 切实增强做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近年来, 虽然我省农机道路交通事故起数、亡人数实现了双下降, 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 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随着农业机械数量的大幅增长, 农机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监管任务愈发繁重, 导致事故产生的不可控因素还很多,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与阶段性反弹并存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各种突发事件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依然存在。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把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抓紧抓实抓好。

2.1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做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科学发展, 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 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把安全生产纳入加强和创新社

6江苏农机化2012.2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战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安全生产的“三个事关” (即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事关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事关党和政府形象和声誉) , 进一步确立了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将安全发展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农机化发展同样如此, 安全发展是实现农机化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安全发展就没有农机化科学发展。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 农机化发展速度越快, 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也将越高,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其重视程度也会越来越高。

2.2 建设和谐社会对做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新挑战

农机安全生产关系到千家万户, 每一次安全事故的发生, 都会给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损失。只有实现了安全生产, 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才有保证, 家庭的平安幸福才有保证, 人民的安居乐业才能实现, 社会的安定和谐才有保障。近年来, 随着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和农机化的快速发展, 新旧机具的“双增长”和农机作业量、作业范围的不断扩大, 给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和更大的压力, 监管难度、责任和复杂性将越来越大。各级农机安全管理部门必须将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作为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 作为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 采取有效措施, 强化督查检查, 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机安全生产事故。

2.3 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对做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明确了新任务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 安全生产责任由政府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构成。在农机安全生产活动中, 政府责任、农机部门的监管责任和农机生产、销售企业的主体责任十分明确。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进一步确立抓农机化装备水平、作业水平与抓安全生产同步推进的观念, 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将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各级农机部门全面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 本着对农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 努力抓好抓实。同时, 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不断深入, 对农机安全监理为农服务提出了新要求, 各地要坚持与时俱进, 寓管理于服务中, 不断提高农机安全管理服务工作水平。

3 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 全面推进农机化健康安全发展

2012年, 全省各级农机部门及监理机构要按照以人为本、综合治理和安全发展的总要求, 以提高“三率”为重点, 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 强化基础工作, 提升依法行政和应急处置能力、信息化服务和安全监管水平, 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 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3.1 落实安全考核指标, 严格执行事故报告制度

一是把农机安全生产考核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国务院安委会最近下达的2012年全国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中, 对农机事故统计口径和考核指标进行了调整。各地要充分认识落实安全生产考核工作的重要意义,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整体部署上来, 把农机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作为农机化目标考核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步实施, 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措施有力、工作到位。二是严格执行农机事故统计报告制度。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农业部《农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办法》和《江苏省农机事故信息报告处置办法》, 建立健全农机事故统计报告和重较大以上农机事故快报制度。要学习和借鉴盐城市的经验, 充分利用基层的有效渠道, 及时、准确、全面了解掌握和报告农机事故的情况。三是要完善农机事故统计分析评估制度。深入分析事故原因, 全面把握事故特征, 科学预测事故发生发展趋势, 有针对性改进工作。

3.2 加强监管条件建设, 努力推进依法行政

一是积极争取农机安全生产投入, 将农机安全监理机构人员、设施装备、实地检验等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要积极争取人事部门的支持, 加快监理执法人员参公进程, 积极推进监理收费与执法脱钩。二是结合国家和省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实施, 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监理机构行政服务窗口、设施装备建设, 提高检验、考试、事故处理、安全检查、应急处置、宣传教育等装备配置水平, 不断改善监管条件, 增强科学监理的能力。三是继续组织实施农机安全监理执法人员大培训工程, 通过集中培训、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 努力提升监理执法人员综合素质。要把乡镇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的培训教育摆上议事日程, 提高他们事故接报与统计、安全检查、实地检验、宣传教育等方面的能力。

3.3 落实为农服务措施, 打造安全协作品牌

一是提高服务水平。要认真贯彻农业部《关于贯彻落实农机安全监理惠农政策的通知》和《江苏省农机安全监理为民服务措施》, 优化监理窗口服务环境和业务流程, 推广送检下乡、实地检验服务。要积极探索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农业机械的免费实地检验办法。二是主动与安监等部门形成合力, 继续深化“平安农机”创建, 进一步发挥乡镇政府和农机合作社在创建中的作用, 完善基层农机安全监管体系。三是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协调配合, 完善联席会议、信息互通机制, 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查处无牌无证、超速超载、假牌假证等各类农机违法行为, 积极推进实体型公安驻农机警务室的健康发展。四是探索和深化农机、中移动、中石化三方协作新机制。各地要想广大农民所想, 急农机手所急, 开展更多更适合农民群众及农机手群体需要的优质服务, 完善“平安农机通”、“农机双优供油”持续健康发展机制。五是加强与财政、保监等部门的协调沟通, 确保农机保险补贴政策的有效实施。要认真了解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积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 确保让惠农政策真正落实到农民手中。

3.4 完善法规标准体系, 推进监理行风建设

高峰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3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田欣同志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团结奋斗,教育事业稳步推进

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团结拼搏,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多方面严峻挑战,实现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全省教育事业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狠抓工作落实,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拓展事业发展空间,不断增强工作实效,教育事业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

一是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以校长公选、教师全员聘任和绩效分配为核心的“三制改革”不断深化,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立了“以县为主,州市统筹,定期拆除,分期拨款,先拆后补,奖励先进”的危房改造新机制,通过试点以点带面,全省各地排危积极性高涨,排危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以上。开展了教师周转房建设试点,在4个州市共计安排20万平方米建设面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住房不足问题。组建了5个省级、4个州市级职业教育集团,推动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方向发展。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提高了高校生均经费标准,加大了呈贡高校新校区财政投入力度,高等教育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二是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新增5个“普九”县,全省“普九”县已达126个,“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4.7%。全部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602万名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210万名寄宿学生得到生活补助。中等职业在校生总数达到41.39万人,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达到1∶0.83。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36.7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6.17%。部分在昆高校呈贡新校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累计竣工115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52.5亿元,先期开工建设的4所高校已入住学生1.7万名。

三是稳定局面得到有效维护。切实加强在招生、收费等环节上的管理,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加大了学校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力度,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贫困家庭大学生发放临时生活补助,有效缓解了因物价上涨给学生带来的生活压力。及时采取措施,做好思想疏导、政策宣传和解释说服工作,教师罢教事件、大学生聚集家乐福抵制法货事件都得到了妥善解决。全省教育系统的稳定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大家付出的辛勤劳动得到了收获,大家流下的汗水结出了硕果。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教育事业新突破

当前,我省的教育事业已进入到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如何,决定着教育事业能不能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紧紧围绕发展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及如何培养这两个基本问题,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促进教育事业不断迈出新步伐、开创新局面。

刚才,田欣同志已对今年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作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按照田欣同志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抓好落实。对做好2009年工作,我再提四点要求。

一是保稳定。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关键之年,保持教育系统安定局面,对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一要确保教师稳定。要落实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2009年元旦收假第一天,光荣省长就主持召开会议对此问题作了专题研究部署。目前,省里已在制订实施方案。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把好事办好。要加强政策宣传,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并做好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解释、说服工作,保持教师队伍稳定。同时,要切实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坚决防止因要提高教师待遇而出现乱收费、乱摊派、乱招生等现象。二要确保大中专毕业生顺利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更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社会和谐和稳定。2008年的最后一天,光荣省长工作调研的问题就是就业工作,2009年省政府印发的第一个文件就是关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20项措施。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近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达到15万人,据估计,历届未就业的毕业生还有近4万多人,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各地、各部门、各学校一定要用足现有政策,用好新出台的政策,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做好服务。要积极挖掘潜力,扩大容量,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要积极制定毕业生继续升学攻读研究生和双学位、实施“准就业”制度、鼓励高校等事业单位扩大招聘数量、扩大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项目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工作力度,最大限度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实现今年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去年水平的目标。三要确保学校安全。要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疏导,提高师生思想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学校内部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防止发生恶性事件;加强学校食品、饮用水安全工作,防止发生中毒事件;加强校园安全和交通安全工作,防止发生校舍倒塌和交通安全事故。

二是推改革。要破解教育发展中的矛盾和难题,最根本的是要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一要推进素质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素质教育虽然已抓了很多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应试教育仍然占据上风。现在不少中小学生是“身体越来越胖,体质越来越差;书包越来越重,视力越来越差;压力越来越大,快乐越来越少”,实在令人担忧。去年以来,我省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切实采取措施,制定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措施。各地、各部门、各学校一定要认真抓好落实。“减负”工作要注意:减负要适度,不能矫枉过正,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减负”不减质,不能因“减负”而降低教学质量,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减负”要配套,要制定相关配套措施,使课程改革、考试制度改革、考评制度改革等相互配套。“减负”要统筹,全省上下要“一盘棋”,要“一刀切”,防止相互攀比,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减负”工作既要区别对待,但又要统筹协调。“减负”工作必须科学合理,努力做到让学生舒心,让家长放心,让教师安心,让社会满意。二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要贯彻落实《云南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行动计划》,要实现到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55%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60万人以上的目标,今年就必须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我省发展职业教育的策略一是扶优扶强,让一部分有规模、质量好、就业率高的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以此带动全省职业教育的发展;二是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企业行业的作用,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以企业的发展带动职业学校专业发展,实现产学研的互动,并通过专业发展带动企业发展,为企业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点。按照“东帮西、城帮乡、强帮弱”的方式,积极推动联合招生和合作办学,促进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三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省委、省政府如此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为高等院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按照今天会上签订的《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育教学和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强基础设施、重点学科、科研平台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国际化,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水平,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期望。四要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长负责制和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化投融资体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鼓励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三是促发展。一要抢抓机遇,争取项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紧紧抓住国家制定中长期教育规划的契机,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长远,积极破解我省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难题,努力实现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要抓住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大投入,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机遇,按照光荣省长“危中寻机,危中转机”的要求,及早做好项目规划方案,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反映我省实际,争取得到更大的项目、资金支持。同时,抓住原材料价格下滑的时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当前,我省招商引资是红红火火,可招商办教却冷冷清清,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一是吸引力不够,现有鼓励政策措施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新的优惠措施又十分缺乏。二是“一视同仁”难以落实。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现有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民办学校做大做强,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兴办民办学校,促进我省民办教育加快发展,扩大民办教育在全省教育中的比重。同时,要针对当前民办学校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管。三要提高质量,突出特色。学校办学不能“千校一面,千篇一律”,必须办出特色、办出质量、办出风格。要向改革要质量,向创新要特色。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评价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等职业学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生产第一线的岗位需求开设课程和确定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高等学校要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大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强化教学管理,鼓励名师、教授上讲台,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一定要从严管理,从严治校,从严治学,以质量促发展。

四是抓重点。一要抓好“两基”攻坚。按照规划,今年是我省“两基”攻坚的最后一年,一定要确保3个未“普九”县完成攻坚任务,全面完成“两基”攻坚的目标。已完成“普九”的县,要继续下大力气做好巩固提高工作。二要抓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办人民放心的教育。当前,在我省640万平方米中小学危房中,在地震断裂带上的就有近300万平方米。危房不除,教育不稳;危房不消,政府不安。从今年起,省委、省政府已决定用3到5年的时间,全面排除现有中小学D级危房。省里已成立了以田欣同志为组长、我和建方同志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深入推进危房改造工作。各地也要尽快成立相应机构,落实责任,不能把教育优先发展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用“真金白银”来优先发展教育。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如何在资金、项目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创新机制、用足政策,实现全面排除中小学危房目标的措施和方法。同时,省级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沟通联系,积极反映我省解决中小学危房的思路和拟采取的措施,争取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三要抓好部分在昆高校呈贡新校区建设。今年是新校区建设至关重要的一年,按照目标,要新开工面积3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达到50亿元。各高校一方面要加大多渠道融资力度,加快老校区资产的处置进度。省级有关部门和昆明市要按照资产处置收益最大化的原则,争取在今年3月前完成第一批老校区资产处置交易,并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第二批老校区资产收储工作。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原材料价格下降的有利时机,加快工程进度。工程建设一定要确保质量、确保安全、确保建设过程在阳光下运行。四要抓好经费管理。当前,国家和省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用于教育的资金数量逐年增长,去年,仅中央和省安排的危房改造专项资金以及农村初中工程、寄宿制学校工程等建设资金就达10多亿元,若再加上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专项资金,总量可达到数十亿。要确保各项经费落到实处,就必须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收费行为,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乱摊派,切实减轻老百姓的教育负担,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国家各项教育惠民政策的阳光。

同志们,今年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强的责任感、更大的勇气和魄力,更多的辛勤和汗水,去迎接挑战,破解难题,收获成功,用实际行动迎接建国60周年的到来,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的云南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全省安全生产电视会议上的讲话 篇4

落实责任

务求实效 为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在全省煤矿安全监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杜建荣

(2011年1月21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十一五”时期全省煤矿安全监察工作,客观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2011年的工作任务,动员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监察,落实责任,务求实效,努力实现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根据省局党组研究的意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2010年及“十一五”时期煤矿安全监察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科学理念,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安 全生产的一系列法律规定,大力宣传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以下简称国务院《通知》)精神,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坚持预防为主、强化监察、落实责任,全面加强煤矿安全生产“三项行动”、“三项建设”,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有力地促进了“十一五”期间全省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明显好转。五年来,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煤矿安全生产伤亡事故大幅下降。从2005年到2010年,在全省煤炭产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煤矿事故总量连年下降。

——煤矿整合重组工作取得重大成效。大力实施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整顿关闭战略,兼并重组整合和整顿关闭攻坚战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全省矿井数量经整顿关闭兼并重组到1053处,办矿主体企业减少到130多家;生产能力在30万吨/年以下的矿井全部淘汰关闭。

——抵御煤矿瓦斯灾害能力显著增强。深入开展煤矿瓦斯治理攻坚战,加大瓦斯抽采利用力度。2010年全省煤矿瓦斯抽采量、利用量分别比2005年上升了114%和50.7%。

——矿井安全保障能力实现持续提升。全省煤矿全部实现采煤机械化,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全面推进,煤矿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安全投入不断加大,煤矿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大面积推广使用,矿井抗灾能力明显增强。——安全应急救援能力逐步得到提高。积极指导协调抢险救援工作,特别是在华晋焦煤王家岭煤矿“3.28”透水事故救援中,经过6000多名抢险人员连续奋战8天8夜,成功救出115名被困矿工,创造了世界矿山救援史上的奇迹。

——依法监察行政执法力度不断加大。严格落实监察执法计划,扎实开展“三项监察”,严厉排查各类隐患,不断加大监察执法力度。2006-2010年,全系统共监察22486矿次,下达各类执法文书80453份,查处各类隐患116962条,责令停产整顿矿井1744处,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2392个,关闭矿井2960处,有效地显示了安全监察执法的威力。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和省委省政府亲切关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努力工作、顽强拼搏的结果。多年来,各级领导干部和每位监察人员为扭转山西煤矿安全生产被动、事故多发的局面,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坚决维护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在责任重、压力大、工作条件艰苦、执法环境复杂、生活待遇不高的情况下,始终牢记职责、履行使命、实干苦干,为山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明显好转、煤炭工业的安全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借此机会,我代表局党组,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诚挚的问候!2010年,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 精神,奋力进取、扎实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强化现场监察、严格行政许可、严肃事故查处、加强责任考核、狠抓隐患排查和灾害预防,大力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突出强化监察,扎实开展煤矿安全执法行动 各监察分局、站和有关处室认真落实监察执法计划,扎实开展煤矿安全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定期监察。按照国家总局和省政府部署要求,集中力量开展了“131”专项治理行动(建设项目专项检查、水火瓦斯专项整治、中央企业煤矿安全专项检查)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了煤矿生产建设行为;组织开展了煤矿领导带班下井、瓦斯治理、水患防治、煤层气勘查开采、矿井机电设备、职业危害防治、安全费用提取使用等专项监察,依法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生产行为。晋城监察分局采取不定时检查、夜间突击检查、巡回检查、采掘动态跟踪、防治水分析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大监察执法力度。

2010年全系统现场共监察2909矿次,查处各类煤矿安全隐患共计7480条,整改7339条,整改率达98%,下达各类执法文书6854份;责令停产整顿矿井49个,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674个,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23个,关闭矿井1200处。

(二)突出落实责任,着力强化目标考核和执法监督 完善目标责任分解考核。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研究修订了2010年煤矿监察分局(站)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和考核办法,建立切合实际、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把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监察执法、行政许可、事故报告及查处、班子队伍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七大项24条44款具体任务细化分解,做到监察职责具体化,日常考核分值化,处罚裁量刚性化,严格执行“逐月通报、每季滚动、半年考核、全年综评、奖罚挂钩”制度,保证责任到人、严格执法。

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省局采取处罚备案、层级监督、案例分析、裁量基准、执法通报等多种形式,不断强化执法监督,提高执法效能;各监察分局(站)采取执法比武、执法案卷评查、文书评议考核等方式落实执法监督制度,提高执法水平。阳泉监察分局制定并实施了《执法责任倒查制度》,促进安全监察责任落实。

(三)突出预防为主,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 督促煤矿企业不断强化瓦斯治理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南昌”会议精神,特别是张德江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严格落实先抽后采、抽采达标的要求,研究制定了煤矿瓦斯治理五个专项监察办法,组织了主体企业自查、国有重点煤矿互查、监察分局(站)交叉监察、省级煤监机构之间异地监察等活动,有力地推动了“通风可靠、抽 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十六字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严格煤矿安全许可工作。突出监察与服务相结合,用制度规范许可行为,严格执行许可标准,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批、煤矿安全生产许可事项一律进入政务大厅受理,实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服务承诺、限时办结制度,公开接受社会监督。2010年全年审批兼并重组整合建设项目安全专篇314个,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379矿次。晋中监察分局建立并严格执行了办文限时制、离岗告示制、责任追究制、许可证到期预警制等一系列提高行政效能的制度和措施。

开展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安全检查。加强对兼并重组整合矿井主体到位情况,现场管理、安全监管、隐患排查等情况的督促检查,有效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太原监察分局与太原市煤炭局联合对太原辖区煤炭主体企业的资本运行、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制度建设四方面进行专项检查。朔州监察站针对兼并重组整合主体企业和安全管理人员对被整合矿井存在隐患不清的特点,制定并执行在报告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时,同时报送重大危险源监控的相关规定。

(四)加强安全宣教工作,积极营造安全发展浓厚氛围 一是组织开展了“安全发展、预防为主”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参加了全国第九个“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活动,组织观看了王家岭煤矿“3.28”特别重大透水事故救援图片巡回展览,积极参与了“三晋安全行”大型记者集中采访活动,组织专家开展煤矿安全专题巡回讲座等。二是利用自办网站、信息报送、通报建议等形式,加强日常煤矿安全宣传。2010年省局自办网站发布各种工作信息5962条,编印《山西煤监动态》12期,编印《政务大厅信息》12期,制作办公场所宣传展板50块。长治监察分局开办每月煤监动态,及时对重大隐患查处情况公开曝光、跟综督办。三是广泛宣传国务院《通知》精神。通过宣讲会、座谈会、专题调研等形式宣传“十项制度”、“十项举措”。研究出台了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实施细则,规定了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常见153种违法行为处罚、13种重大违法行为处罚裁量标准。四是开展了《山西煤监10年》画册编辑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征集图片资料、筛查编审制样,再现煤监工作历程,客观反映安全发展成就,全面展示监察人员风采。

(五)严肃煤矿事故查处,严格执行安全定期分析制度 按照“三项基本要求”、“四不放过”原则规范煤矿事故调查。2010年共组织、查处伤亡事故64起,已结案52起。根据辖区安全状况,定期召开煤矿安全形势分析会,明确不同阶段的监察工作重点,提高监察执法的覆盖面和影响力。2010年吕梁监察分局组织参加市县区政府、煤矿集团公司分管领导和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安全形势分析会46次,向地方 政府发送通报文件7份、涉及390矿次,向地方政府及安全监管部门(集团公司)下达监察建议和意见书29份。

(六)加强协作联动,及时解决煤矿安全重大问题 积极参加煤矿安全联席会议。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安全生产“十项制度”和煤矿安全生产12条规定,参加省政府证件办理协调会,高效解决了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后在办理各种证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形成煤矿安全监管监察执法的强大合力。

开展联合执法。参加了省政府安委办组织的对各市落实“安全生产年”和“两会”期间安全生产责任制监督检查,按照省政府部署,开展了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督查、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三级联动督查、“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督查、整合压减矿井关闭情况核查。

检查指导地方煤矿安全监管工作。全力推进兼并重组整合工作,促进主体企业健全机构、明确责任,严防安全管理“悬空”现象。大同监察分局通过监察通报提出规范整改工程审批、采掘计划纳入复工复产审批内容的意见,对指导大同市地方煤矿安全监管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加强安全诚信建设。忻州监察站与各矿主要负责人签订了“六不生产”、“五不施工”安全承诺书,促进了辖区煤矿在依法生产建设和隐患整改上诚实守信。

(七)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加强监察队伍建设 按照总局党组和省直工委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部署要求,局党组制定了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具体方案,对创先争优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坚持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服务全省转型跨越发展工作大局、促进监察执法工作结合起来,坚持“干什么创什么、做什么争什么”,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着力提高监察执法水平和履职能力;坚持创先争优活动与班子和队伍建设相结合,完善干部选拔管理考核制度。始终坚持按标准、条件和程序选任干部,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和轮岗,全年新提拔任用8名处级干部,分局站9名处级干部进行了交流。做好教育培训工作,选派3名处级干部参加了中央党校国家安监总局分校的培训,选送52名监察员参加了总局组织的各类培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思想上始终清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务实。临汾监察分局在全局党员中开展“五项工程”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党员的政治使命感和工作责任感。

(八)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反腐倡廉体系建设 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大会暨省纪委五次全会和国家安监总局党组对反腐倡廉工作总体要求,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开展“廉政教育月”和“警示教育周”活动、“学准则,守准则,用准则”活动;制定了规范廉政教育、公务用车的管理、加强制度执行力、加强党政正职廉政监督、制止领导干部大办婚丧喜庆事宜借机敛财五个具体制度;认真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工作,局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带头排查廉政隐患,共有29个单位(处室)、355名党员干部参加,找准找实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廉政风险148条,逐条逐项提出了防范和整改措施;积极开展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结合煤矿安全监察实际,着重抓好五项重点工作;认真开展了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工作,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认真开展自查自纠。长治监察分局在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过程中致力于构筑煤矿安全监察“廉政网”,确保严格执法取得实效。

与此同时,我们还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加强信息报送、政务督查、信访受理、档案资源化等内部管理;通过建立煤矿安全专家库、严格安全评价检测机构资质管理,强化了煤矿安全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坚持服务大局,不断加强后勤管理工作和离退休老干部工作;强化财务内控、预算管理、应急值守、统计分析,提高机关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水平,监察执法的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同志们,回顾这几年的工作,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抓好煤矿安全监察工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紧密结合山西煤矿实际,创新工作方式,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办实事、求实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才能推进安全监察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二、正确认识当前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科学谋划“十二五”煤矿安全监察工作

在总结经验、肯定成绩、坚定信心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突出表现在:一是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全省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虽逐年下降,但重特大事故仍未遏制,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全省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造成不良的影响。二是煤矿安全基础不牢,煤矿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落后、国有大矿安全欠账较多的问题仍然存在,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尚未建成完善,安全保障能力、应急处臵和抢险救援能力与现阶段安全生产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三是煤矿整合重组后建设技改进入“高峰期”,随着建设项目相继开工,许多煤矿面临的地质情况复杂,潜在着重大灾害威胁,安全风险逐步显现,安全生产压力加大。四是煤炭市场需求持续旺盛,煤矿企业扩大规模、增加产量的冲动强烈,已经关闭取缔的一些小煤矿有可能死灰复燃,打击私挖滥采和治理“三非”、“三超”、“三违”的任务将会更加艰巨。五是大多数整合煤矿从业人员素质不能够满足现代化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煤矿企业“变招工为招生”刚刚起步,强化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的培训,还需要一段时间和付出艰辛的努力。六是非法违法生产建设行为屡禁不止,严重威胁安全生产。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都是非法违法违规违章造 成的,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持久性,煤矿安全监察工作任重而道远。

同志们,安全生产事关社会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在认真分析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安全生产状况向实现根本好转迈进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煤矿安全监察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机遇。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不断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全民安全生产理念逐步深化,为做好煤矿安全监察工作提供了坚强保证。二是国务院《通知》以及一系列重大举措出台,促进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安全监管责任的落实,为进一步做好安全监察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三是随着煤矿安全生产科技成果的大力推广应用,将加快本质安全型和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步伐;随着一批先进技术装备的投入使用,将会明显提高煤矿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水平,都将有力助推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四是国务院批准山西省为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必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创新、促进转型跨越,为做好煤矿安全监察工作提供了重要机遇。五是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工 作的深入推进,进一步提高了煤炭产业集中度,提升了安全装备水平和矿井抗灾能力,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六是全社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关注,媒体和群众的有力监督,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氛围基本形成,为做好煤矿安全监察工作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与此同时,全系统监察人员认真履职、严格执法,在实践中能力和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必将为推动安全监察工作和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十二五”时期全省煤矿安全生产挑战与机遇共有,困难与希望同在,安全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依然严峻的现实状况并存。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抓好安全生产就是政绩的观念,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既要看到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不懈怠、不放松、不麻痹,切实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也要看到有利条件,进一步增强信心和决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乘势而上,到“十二五”末,努力使煤矿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事故总量大幅下降,职业危害防治得到加强,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综合提高,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

三、狠抓落实、强化监察,全力做好2011年煤矿安全监察工作

张德江副总理在1月12日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加强基 础建设、加强责任落实,加强依法监督,深化安全生产“三项行动”“三项建设”,抓好“三深化”、“三推进”(深化企业主体责任、深化依法监管、深化专项整治,推进科技进步、推进安全达标、推进长效机制建设)。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2011年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全国安全工作会议精神,以深入贯彻国务院《通知》精神为核心,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以“三深化”和“三推进”为重要抓手,不断深化安全生产“三项行动”“三项建设”,进一步强化安全监察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进一步持续稳定好转,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和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2011年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目标:一是控制瓦斯事故。二是遏制重特大事故。三是提升矿井安全保障能力,推进“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四是严格安全生产许可,提高矿井科技、信息综合机械化水平。五是严格事故查处,落实事故问责制度和重大隐患约谈制度。六是强化监察、开拓创新,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努力推动安全发展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并坚决贯彻执行。一是深刻理解中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正确分析和科学判断,正确认识把握安全生产形势任务。“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处在从明显好转向根本好转迈进、为根本好转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发展阶段。我们既要认清严峻形势,树立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又要认清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必然趋势,进一步增强信心和决心。二是深刻理解“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和主线,切身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来的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抓紧解决安全生产工作关键问题,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三是深刻理解中央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论述与要求,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原则、努力方向和重点任务。切实强化工作措施,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以实际行动为党分 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四是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对进一步加强监察队伍自身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所有这些为我们做好煤矿安全监察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指明了工作努力方向。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上来,统一到国家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提高认识,不断强化监察工作,推动全省煤矿安全发展。

(二)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进一步强化措施,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我们要以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为有利契机和强大动力,抓住工作重点,推动企业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更好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一是严格落实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各煤矿安全监察分局、站要按照《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安全监督检查规定》(总局令33号)要求,采取逐矿检查、突击检查、明察暗访、公告公示、严厉处罚等办法,及时发现、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企业带班人员空岗、漏岗和提前离岗等问题,督促煤矿落实相关规定和责任。二是督促企业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各监察分局、站要在督促煤矿企业认真开展矿井通风、瓦斯治理、水害防治、采掘布臵、安全管理等方面隐患排查治理的同时,重点要检查煤矿企业落实重大隐患整治效果评价制度情况,切实提高隐患排查治理实效;督促煤矿企业建立风险评估预 警机制,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日常管控,完善应急预案,实现事前预警。建立和落实重大隐患约谈制度,督促企业落实安全责任,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三是持续强化“打非治违”工作。始终保持“打非治违”的强大声势,加强联合执法,依法严厉打击煤矿无证无照生产、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擅自生产、关闭取缔后“死灰复燃”以及未批先建、批小建大等非法违法行为,严厉查处煤矿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等违规违章现象。

(三)全面履行国家监察职责,进一步细化措施,提高监察执法效能

认真制定和执行监察执法计划,扎实开展定期监察、重点监察、专项监察。省局制定出台的“八个办法”,是宏观指导煤矿安全监察工作,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的指导性意见。一年来各煤矿监察分局、站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今年我们要继续深化“八个办法”,在工作中做到“细、真、实”。“细”:就是要求各分局、站要结合辖区煤矿实际和自身实际情况,不断细化办法和措施。对煤矿网络式监控监察要求把辖区煤矿逐一落实到每位监察人员,监察人员要对自己监控的矿井基本情况、瓦斯等级、灾害情况、生产(建设)情况以及安全基本状况等全面掌握,合理制定每月监察计划,对不放心的矿井实行重点监控监察;对各个评估办法的细化,要逐步趋于合理科学,操 作性和实效性要强,同时要结合实际加大对评估结果的使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切实加强;对监察人员的考核办法要结合监察工作与岗位特点,因人而异,注重量化考核,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真”:就是要真正把各项制度办法落实到位。这里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细化的每个办法要具有可操作性,真正能够促进监察工作。同时要增强制度办法的执行力,各单位主要领导要对贯彻落实各项制度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监察人员定期汇报制度、监察工作定期分析制度、检查制度,确保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要强化执法监督,真正发挥监督的促进和制约、纠错作用,有关部门和负责同志要深入基层了解实情,加强调查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实”:就是要取得实效。不管制定什么办法和制度,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强化监察工作,防范事故发生。省局要把辖区安全控制指标作为对分局、站工作目标考核一项重要内容,各分局、站也要进行指标落实,定期对监察小组和每位监察人员考评考核,向省局相关处室上报“八个办法”执行情况,相关处室同时要加强对各基层单位的业务指导。省局要适时组织全系统进行相互交流观摩学习,相互取长补短,推动各项工作全面提升。

(四)突出安全监察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大力度,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

针对近年来煤矿事故易发多发环节,要不断加大监察执 法力度,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一是加大对建设矿井监察执法力度。督促煤矿企业严格执行国家发改委等四委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通知》(发改能源[2010]709号)和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煤矿建设安全“十不准”“两严格”的通知》有关规定,认真落实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监管等安全责任。对煤矿企业建设手续是否齐全、已开工建设矿井是否严格落实瓦斯防治和水害防治以及突出矿井区域和局部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实施重点监察,严密防范煤矿违法违规建设。

二是持续强化瓦斯治理安全监察工作。严格落实“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要求,督促煤矿企业切身做到“三严格、三加强”,即:严格遵守采掘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严格落实“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下井制度;加强作业现场瓦斯实时监测监控,加强通风管理,加强现场劳动组织管理。认真落实《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要求,督促煤矿企业建立瓦斯抽采达标自我评估体系,开展瓦斯抽采达标专项监察,督促高瓦斯和突出矿井严格落实瓦斯应抽尽抽、不抽不采的要求。

三是切实加强矿井防治水安全监察工作。深刻汲取王家岭煤矿事故教训,督促煤矿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有关规定,强化现场管理工作,坚决贯彻落 实“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及时开展矿井水害隐患排查和治理,落实“防、堵、疏、排、截”综合治理措施。加强对兼并重组整合矿井防治水工作专项检查,督促煤矿开工前必须查清整合前小煤矿开采情况,真实掌握矿区水害标高,采空区范围和积水量、巷道布臵等情况,特别是可能越层越界开采的范围,做到采掘前水害预防措施到位。加强雨季“三防”专项监察,预防因自然灾害引发各类水害事故。

(五)做好煤矿行政许可工作,进一步严格标准,提高矿井安全保障能力

严格煤矿安全许可工作。继续做好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和延期工作,严把安全许可关,强化源头治理。分局负责矿井现场情况的审查,省局负责矿井资料的审查颁证。坚持“受理和审批分开”的工作程序,限时办结,确保行政许可的公正、公开、公平。对矿井核定能力变更安全生产许可证的,要严格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等部门联合下发的《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发改运行[2006]819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矿井核定能力变更有关证件的函》的有关规定,煤矿在完成煤炭生产许可证生产能力登记或变更登记手续的,才可以申请换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对全省兼并重组整合130家主体企业依法实施安全生产许可,促进主体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 机构、配备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制定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动态管理,适时开展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专项监察,对监察中发现证照不符、证件过期、安全生产条件下降的煤矿,要严格依法依规暂扣或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加强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查验收。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严把煤矿建设项目“安全专篇”设计审查及验收关。要严格标准,尤其是要把瓦斯抽放系统和“六大系统”等国家近期出台的政策、标准纳入到“安全专篇”中,严把煤矿安全准入门槛。

推进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国务院《通知》对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时限,要求3年之内完成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总局、国家煤监局146号文件作出了更加明确的、具体的要求。各煤矿安全监察分局、站要把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纳入监察执法计划,对在规定期限内未完成“六大系统”工作的生产矿井,要责令限期整改,到期仍达不到要求的,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要将“六大系统”作为煤矿建设项目的重要前臵条件,纳入“三同时”管理,严格安全核准和项目审批,新建矿井和兼并重组、整合技改矿井在设计审批、工程施工、项目验收过程中,对未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一律不得竣工验收。

(六)加强煤矿安全综合治理,进一步夯实基础,推进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加强煤矿企业安全基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关于深入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通知》要求,督促煤矿继续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努力实现专业达标、岗位达标、企业达标。要认真贯彻落实张德江副总理在全国煤矿班组安全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精神,督促煤矿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强化以班组为核心的现场安全管理,夯实筑牢煤矿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坚持科技兴安战略,督促煤矿不断强化技术管理工作,指导煤矿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强力提高装备水平,限期淘汰落后的技术装备与工艺,努力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

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以“安全责任、重在落实”为主题,扎实开展第10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深入基层、深入企业,结合国务院《通知》下发以来贯彻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宣讲,推动《通知》各项政策规定的全面贯彻实施。要充分利用报刊网络、安全生产月、信息发布等形式,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普及煤矿安全知识,弘扬安全文化,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为安全生产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工作。严格安全培训、检测检验、安全评价等煤矿安全中介机构的资质监管。发现降低标准的要严肃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降低乃至取消资质。加强三、四级培训机构资质管理,督促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煤矿企业做好安全培训。进一步强化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测检验工作,把煤矿在用设备检测情况纳入监察的范围,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强化职业安全健康监察工作,督促指导企业改善作业环境,防范和减少职业危害事故。

(七)严肃煤矿事故调查处理,进一步落实责任,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

严格执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等法规、规章,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和“三项基本要求”,做到“四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分析研究事故深层次的技术和管理原因,提高事故调查质量;更加注重事故调查过程中的协调沟通,提高事故按期结案率;更加注重完善挂牌督办制度,落实现场分析会、事故后约谈、事故通报和跟踪督导四项制度,确保责任追究落实到位;更加注重总结各类事故中的共性和规律性问题,坚持用事故教训推动安全生产工作。

以更加严格的要求追究责任。做到“四个加大”,即:加大对非法违法生产导致事故查处力度,加大对重大隐患整改不力引发事故的查处力度,加大对事故瞒报、迟报、谎报、逃匿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加大对责任追究落实情况的监督 检查力度。通过主流媒体及时公布事故责任追究落实督查情况,加强舆论引导,充分发挥事故的警示教育作用。

认真贯彻《突发事件应对法》,加强事故抢险的现场指导,努力降低事故损失。加强对煤矿应急救援工作的督促检查,开展以应急预案的编制、灾害预防处理计划的制定、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情况、调度值班人员的职责履行等为主要内容的专项监察,督促煤矿企业切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安全生产。

(八)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着力加强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坚持把治理庸懒散问题作为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突破口,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促进基层干部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怀着服务群众、造福百姓的强烈责任感,满腔热情做好服务群众各项工作。”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铭记在心,落实在行动上。

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局党组《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办法》,深入开展以“争做安全发展忠诚卫士、创建为民务实清廉煤监机构”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强化四项措施。一是强化工作落实,坚持以“五好”、“五带头”为标准,做好迎接建党90周年、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优秀 党务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二是强化制度建设,各单位和局有关处室要把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制度的方式固定下来,努力构建创先争优的长效、管用制度体系;三是强化舆论引导,各单位要利用各种媒体对活动开展情况及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报道,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四是强化指导检查,局领导要经常对联系点单位开展活动情况进行督查指导,确保活动扎实开展。

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和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选配好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党政正职。各监察分局(站)的书记和局长要尽职尽责,做到“一岗双责”,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煤矿监察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和渗透力。对那些长期扎根基层、埋头苦干、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基层干部、监察人员要提拔任用。

要加强监察人员业务建设。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要结合工作实际,紧扣岗位职责,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各种形式,广泛开展煤矿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履职本领,真正成为监察执法的行家里手,打造一支专家型的监察执法队伍。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反腐 倡廉各项工作,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日常监督。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如果不能廉洁自律、秉公用权,很容易发生腐败,最终不仅个人身败名裂,而且在社会上产生很坏的负面效应,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损失。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一定要牢记使命、依法履职、尽职免责。各单位、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部门要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早打招呼,早提要求,把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什么必须坚持、什么必须反对等,明白无误的讲清楚,一旦发现不良苗头,要及时提醒和帮助,一旦出了问题要严肃处理。要落实重大事项报告、“三重一大”集体研究、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要严厉打击“乱作为”、严肃治理“不作为”,树立良好的党风政风。

近年来个别单位负责人和行政执法人员,由于思想意志薄弱,在金钱和利益的诱惑面前丧失原则,失职渎职,甚至沦为犯罪,教训十分深刻。我们要针对工作中容易发生腐败问题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不断完善制度,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创新方式方法,深入开展廉政风险排查,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加强检查考核,不断细化廉政建设考核内容,将考核结果作为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严肃责任追究,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敷衍塞责、不抓不管,造成不良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要运用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等手段予以追究。同时,我们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各单位要配合人事部门,加快制定完善部门职责和岗位责任制,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为监察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经营性事业单位要不断强化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增强经济创收能力;要做好稳定工作和宣传解释工作,化解各类矛盾和纠纷,切实加强老干部和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创造和谐安定的工作生活环境。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春节和“两会”期间的煤矿安全监察工作。春节前后历来是各类事故易发高发阶段,我们必须倍加警觉,切实加强安全防范。省政府已经安排春节、“两会”期间安全督查活动,各监察分局、站也要结合监察执法计划,开展针对性的安全监察。要摸清辖区内生产、停产检修和停产放假煤矿的情况,做到分类指导,重点监察。对春节期间不放假、不进行停产检修的煤矿要重点关注,严防和杜绝节日期间抢任务、突击生产,严禁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要督促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切实加大对已关闭矿井、报废矿井、基建矿井及停产整顿矿井的巡查和检查力度,坚决打击非法生产。要对辖区内挂牌督办的重大隐患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做到情况清楚,督办有力,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同时,要加强节日值班工作,领导同志要亲自在岗带班,及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确保信息通畅,及时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异常情况。同志们,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推进我省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煤矿安全监察工作,事关维护全省工作大局,事关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以更大的决心、更有效的措施、更扎实的工作,切实抓好煤矿安全监察各项工作,为促进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进一步明显好转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全省安全生产电视会议上的讲话 篇5

同志们:

这次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刻汲取滨保高速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教训,切实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防止和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2011年10月7日下午,滨保高速公路天津段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肇事车辆及伤亡学生为河北籍。事故发生后,张庆黎书记、张庆伟代省长迅即作出批示,要求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全力抓好交通等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张庆伟代省长出席今天的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抓好道路交通安全刻不容缓

今年8月份以来,我省相继发生尚义“8.28”、大名“9.13”、冀州“9.26”等重特大交通事故,特别是滨保高速事故造成35人死亡、19人受伤的严重后果。为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预防群死群伤事故发生,省政府办公厅于8月4日、8月29日连续两次下发紧急通知,提出明确要求。但交通事故仍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给河北带来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这集中暴露出相关部门思想认识不到位、安全监管不到位、隐患整治不到位,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深刻反思。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省道路交通事业发展迅速。截至2011年7月底,全省通车里程达15.4万公里,机动车保有量1000余万辆(7座以上149.5万辆),驾驶人1100余万人。其中,客运车辆29998辆,经营业户4920户,驾驶人40922人。机动车迅猛增长的同时,低安全性能机动车比例偏高;通车里程大幅增加的同时,低等级道路比例

偏大;群众出行越来越多的同时,交通违法行为高发的状况仍然存在。可以说,当前引发交通事故的隐患还大量存在,交通安全工作面临的挑战异常严峻。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还没有引起各级政府足够重视,没有真正摆上重要位置,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比较淡薄,给交通安全形势带来严重影响。

道路交通安全作为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忽视交通安全工作,就是对群众生命财产的漠视,就是失职。如果人的生命受到侵害,经济再发展也毫无意义,真正的幸福就无从谈起,所谓的和谐就是一句空话。各级各部门必须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超常规的举措,综合施策、标本兼治,下决心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高发势头,促使交通事故总量稳中有降,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定。

二、严而又严地落实交通安全责任

(一)坚决落实各级政府的主导责任。保道路安全就是保发展、保稳定。各级政府一定要有这种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真正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各部门力量,统筹做好本地区交通安全工作。主要领导是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负总责、亲自抓,靠前指挥;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要定期组织研究、定期检查督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二)坚决落实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公安部门要强化路面管控,整治道路通行秩序,依法严厉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安监部门要指导、监督有关部门和客运企业,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牵头做好重大交通事故责任调查工作。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强客运企业、客运车

辆监管,严把运输经营和客运驾驶人准入关,严厉查处非法营运车辆,及时整治道路安全隐患。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完善城市道路安全设施。工商部门要依法查处非法经营机动车的企业、个人,以及非法回收、销售报废车和擅自拼装、改装车辆行为。质监部门要加强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综合性能检测机构和维修企业监管,确保执行国家相关技术标准。旅游部门要加强旅游客运车辆及驾驶人监管,督促经营业户落实安全管理措施。教育部门要指导学校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坚决制止使用不符合安全条件的车辆接送学生。卫生部门要完善事故救援体系,组织医疗机构做好事故伤员救治工作。监察部门要对履行道路交通安全职责情况实施监察,查处事故相关责任人及违反行政纪律行为。公安消防部门要及时开展事故救援工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加强运输企业监管。

(三)坚决落实客运企业的主体责任。针对近期群死群伤交通事故特点,要把对客运企业、客运车辆、客运驾驶人的监督管理作为重点,督促客运企业完善驾驶人安全教育、车辆进出站安全检查等制度,定期排查车辆安全状况、驾驶人准驾资格,加强内部安全管理,坚决预防客车超员、安全性能不符合要求的带病车上路行驶。严格落实“三不进站、五不出站”的规定,坚决把危险品堵截在站外车下。全面建立驾驶人交通违法和肇事档案,对客运车辆严禁以包代管和只收费、不管理。大力推进行驶记录仪和车辆运行安全监管设备的安装使用,强化客运车辆动态监管,严防疲劳驾驶、超员超载行驶,以及高速公路随意停车等违法行为发生。

三、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开展为期1个月的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11月份组织检查验收。各地、各部门要积极行动,认真落

实各项整治措施,有效预防群死群伤交通事故发生。

(一)深入开展“奋战100天”集中行动。公安机关要多上警力、严格执法,确保交警警力80%以上在路面上,农村地区派出所要配合交警开展乡村道路交通秩序整治。要进一步深化“清车行动”,按照“不漏一车、不漏一人、不漏一岗”的要求,进行大规模地毯式排查清理。把治理7座以上客运车辆超员、大货车违法停车和公路违法行为作为重点,查处一批套牌、假牌、无牌、报废、非法拼装机动车,查处一批重大交通安全隐患典型案件,处理曝光一批违法驾驶人,追究一批措施不落实、管控不到位的责任人员,整改一批道路安全隐患。要认真开展城市(县城)道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县乡道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要强化车驾源头管控措施,严格考试、检验程序,加强机动车安检机构日常监管。此项工作由省公安厅牵头,省监察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安监局和各市县政府配合。

(二)开展客运企业、客运车辆、客运驾驶人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对每个客运企业、客运场站,都要派驻有关领导带队的工作组,重点检查客运车辆进出站登记、行驶记录仪安装使用、挂靠经营、驾驶人户籍管理等工作开展情况。加强对营运驾驶员的聘用管理,全面开展安全技能检查和教育培训,对超员超速、疲劳驾驶且情节严重的,要调离驾驶岗位或辞退。此项工作由省交通运输厅牵头,省公安厅、省旅游局、省安监局配合。

(三)开展接送学生车辆专项整治行动。要组织对全省中小学校、幼儿园接送学生车辆进行全面排查,规范校车管理使用,建立车辆、驾驶人档案管理制度。对不符合安全条件的车辆和超员超载车辆要依法取缔,并对学校、幼儿园和车辆驾驶人从严惩处。各地要借鉴唐山丰南经验,由政府出资统一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校车,统一管理、专

车专用,解决中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学生出行难、出行不安全问题。此项工作由省教育厅牵头,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安监局配合。

(四)开展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要进一步搞好交通事故易发、多发、频发路段的排查治理,加强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巡查管控,完善标志标线和安全防护设施,重点治理临水、临崖、急弯、陡坡以及视距不良、路侧险要、平交道口等特殊路段。省交通运输厅要列出整改时间表,尽快完成整治任务,通过改善通行条件,消除不安全隐患。此项工作由省交通运输厅牵头,省公安厅、省安监局配合。

四、进一步强化各项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县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部署、亲自调度,统筹谋划推进本地区交通管理工作,为道路交通安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县、乡政府要切实履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领导责任,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采取有力的组织措施、考核措施、激励措施,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人人负责、层层负责、环环相扣、行之有效的责任制,以责任促落实、以责任保成效。

(二)创新管理机制。构建以县乡政府为主导,公安交警、乡(镇)派出所、交通安全协管员、农机安全管理员、乡村干部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体系,将村支书或村主任明确为本村交通安全责任人,由市县财政给予必要的经费补贴,将管理向乡、村两级延伸。要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对县、乡政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考核内容。

(三)严格责任追究。建立健全事故预防工作责任追究体系,对交通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要追究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责任;相关职能部门因管理缺位或推诿扯皮导致事故发生的,要追究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责任;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客运企业,要严肃追究法定代

表人责任;对不执行国家安全技术标准、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检测站要责令整改,整改不到位、问题严重的,撤销其检验资格;对不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客运企业,整改不到位的要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取消营运资格;对因安全隐患整治不及时而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要追究道路经营、养护部门责任。对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事故责任倒查,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相关人员。

(四)深化宣传教育。要深入推进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宣传道路交通法律法规,每个月省和各市都要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切实做到警钟长鸣。对全国每一起重特大交通事故,都要进行深入剖析和广泛宣传,汲取教训、警示社会。深入持久地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结合学生、客运驾驶人、农用车驾驶人、农村居民等重点人群的不同特点,坚持警示教育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并重,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和司乘人员的交通安全意识。

在全省安全生产电视会议上的讲话 篇6

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李盛霖部长在全国交通运输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视频会上做的重要讲话,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高度负责,持续抓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交通运输部门严格按照交通运输部的有关要求,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共出动执法人员1992人次,排查各类隐患568项,下发整改通知书91份,已整改557项,整改率达98.1%。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我们也应看到,根据李盛霖部长在全国交通运输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视频会议上的讲话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我们在安全运输排查治理工作方面还存在着不足,还有一些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比如,我们的排查是否全面到位,还有1.9%的隐患没有整治到位等。希望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巩固隐患排查治理取得的成果,再接再厉,继续把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摆上议事日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继续负责地抓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各项措施、各项制度、各项规定的落实,加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督促检查,尽最大努力少出事故,尽可能不出重特大事故。要认真汲取“7.22”客车爆炸燃烧事故教训,对不符合安全条件的车辆,及时整改,严禁擅自改装卧铺客车。对“两客一危”车辆要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安装卫星定位装置,督促运输企业实行24小时监控。要严格落实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行道路客运安全告知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公布举报电话,加强站内宣传,加强群众监督,并在第一时间内对举报进行处理。要逐一排查公路桥梁的安全隐患,对发现有安全隐患的桥梁,要立即组织专家会诊、制定科学方案、尽快进行治理。确属不能及时治理的,要采取限载通行、加强值守和现场监管等措施,确保桥梁运行安全。

二、加大力度,持续抓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 交通运输工作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安全问题是交通运输行业永恒的主题。抓安全就是抓发展、抓稳定、抓民生。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李盛霖部长要求,继续深入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千方百计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在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安全形势总体向好,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局面,在今后工作中持续将安全生产抓紧抓实抓好。

(一)要切实做好道路运输安全工作。我省是人口大省,运输大省,道路运输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左右;且过境运输多。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要注意找准关键点、关键环节,总结发扬以往成功的做法和经验,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实。要进一步深化和拓展道路客运隐患整治专项行动,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要积极开展道路客运企业安全生产教育整顿活动,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增强防范事故的能力。要认真排查客运驾驶员资质和客运车辆营运情况。对客运驾驶员不落实中途停靠、休息,发生较大以上责任事故或严重违反交通法规行为的,依法撤销其从业资格。对客运车辆不依线经营、不进站经营、超速超载、不有效使用监控装置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情节严重的,取消经营资格。

(二)要切实做好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我省水上交通运输总量虽然不大,但点多、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大。重点要以《河南省水路交通管理办法》为契机,切实做好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做到“五个加强”:一要加强旅游库区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切实把好船舶适航关、船员适任关、现场签证关,认真排查运输船舶安全设施、设备保养、配备情况。二要加强浮桥安全监管,督促浮桥公司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完善安全生产条件,建立健全和组织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三要加强渡口渡船的安全监管,严禁超载和冒险航行,让广大人民群众乘放心船,过平安渡。四要加强非营运船舶的监督,做好船舶喷涂标识工作,进一步明确各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打击无标识船舶活动。五要加强航运企业的安全监管,落实航运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对船员的安全教育,提升安全意识,提高操作技能,预防水路运输事故发生。

(三)要切实做好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监管工作。我省今年公路水路建设都进入攻坚阶段,特别是豫西山区高速公路具有长隧道多,大跨度高架桥梁多,高填高挖路段多等特点。桃花峪大桥使用了几项世界第一的技术;干线公路有32个项目、1078公里是在原路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施工和保通的任务也很重。水路方面也有几个工程要解决。这都需要做到“四个落实”:一要落实施工、建设、设计、监理等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责任,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健全完善机构,配足管理人员,完善规章制度,健全机制体系,细化安全措施,落实各级责任。二要落实复杂构造物或危险性较大项目安全评估制度,编制完善的安全施工方案,执行各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按要求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对施工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危险源的检查,发现并及时排查治理隐患。三要落实“施工现场达标升级”要求,积极推进“平安工地”建设,开展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和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建立完善“责任落实、基础扎实、投入到位、管理规范”的企业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四要落实施工企业“三类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强化安全技能培训教育,不断增强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工程项目经理和专职安全员的安全管理能力。施工企业“三类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严格考核、持证上岗,其他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作业。

(四)要切实做好超限超载治理工作。近年来,我们始终保持对车辆超限超载工作的高压态势,确保了超限超载率一直稳定控制在4%以下。但是,必须看到,目前我省车辆超限超限超载形势依然严峻。由于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涉及面广,执行起来有不小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力度,切实抓好此项工作。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今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进一步加大治超力度,切实加强桥梁养护管理,确保公路交通安全运行。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治超行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综合治理,坚决纠正各类违法超限超载行为。要加大源头治超投入,推广和加强运管机构货运源头派驻、巡查等治理措施,防止违法超限超载车辆出厂出站出矿。要进一步研究措施、强化落实,坚决遏制违法超限运输势头,确保全省公路桥梁安全畅通。

三、严肃认真,持续抓好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实 安全生产制度是基础,责任是关键,落实是保障。希望大家认清形势,加大力度,转变作风,加强领导,狠抓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的贯彻落实,确保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稳定。

一是抓领导,落实安全责任。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

在座的各单位和各部门的负责人,都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一旦发生事故,就要承担领导责任、主要责任。各单位、各部门要对安全生产任务进行再量化、再细化、再分解,逐级落实,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各负其责。坚持属地管理和一岗双责的原则,谁检查的谁签字,谁出事故谁负责,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中,形成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

二是抓督导,务求工作实效。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当前要重点督导好安全隐患排查是否全面,整治是否到位;督导各项各项措施是否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员;督导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否落实,是否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切实把安全生产责任层层落实每条线路,每部车船,每个生产环节,每个工作岗位。

三是抓重点,促进模范带动。要以重点部位为抓手,突出抓好道路运输、水上交通、交通工程建设、车辆超限超载治理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完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着力打造一批全省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生产模范工程,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从而带动全系统安全生产工作顺利开展。

四是抓考核,做到奖罚分明。要逐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机制,对安全生产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在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内大力进行表彰、奖励,对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依纪,严格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责任。这里我强调一下,厅党组将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导致重大安全事故的有关单位和个人,予以严肃处理,绝不手软。

五是抓宣传,实现群防群控。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各单位、各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各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活动,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广大群众理解和参与安全生产治理的积极性,实现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的群防群控,确保行业安全稳定。

中秋节、国庆节“双节”即将临近,这是一年当中人员最集中,人们出行最频繁的一个时段,是交通运输安全的重点时段,也往往是事故的多发和易发期。各单位、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节日期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履行职责,结合节日运输特点,周密安排部署,制定专项安全保障方案,明确具体措施和安全生产责任,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节日期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要严格执行领导值(带)班制度和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做到节假日期间24小时有人值班,随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对各种突发事故和异常情况必须立即组织力量及时妥善处理,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地向有关部门报告。

同志们,安全是和谐稳定的前提和基础,创造安全、高效的交通运输发展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要认真贯彻好、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按照交通运输部和省厅的安排部署,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为交通运输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在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7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及省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精神, 全面总结2011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 研究安排今年工作, 加快推进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昨天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 书记、省长的讲话着眼全局、立意高远, 分析透彻、部署有力, 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 认真贯彻落实。下面, 我讲几点意见。

一、大灾之年全省农业农村经济保持持续发展, 实现“十二五”顺利开局

2011年, 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紧紧围绕“两加一推”和“三化同步”重大部署, 积极应对严重干旱和市场波动等不利影响, 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 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 顺利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粮食少减产、农民要增收”的目标, 为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主要农产品生产经受严峻考验。在遭受特大干旱的情况下, 通过科技救灾和恢复生产, 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影响。夏粮产量210.4万吨, 比上年增长26.1%, 秋粮产量666.5万吨, 减产29.5%, 全年粮食总产876.9万吨, 减产21.2%, 比前期预计形势要好;油菜籽产量71.8万吨, 比上年增长39.1%。据行业预计, 肉类总产量185万吨, 蛋类13万吨, 奶类5万吨, 水产品10.3万吨, 分别增长3.3%、3.9%、8.9%和17%, 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

———农民人均纯收入太幅提升。在第一产业增加值因灾造成负增长0.9%的情况下, 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 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加上农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 确保了减灾增收。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 实际增长15%, 创“七五”以来的最高增幅,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正在扭转。

———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畜牧业稳定发展, 草食牲畜比重提升。蔬菜、马铃薯、茶叶、水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 行业预计蔬菜面积和茶园、果园面积分别突破1200万亩、400万亩和300万亩, 产量均增长7%以上, 马铃薯面积达到1124万亩, 中药材、花生等特色作物持续发展。大鲵养殖面积达到34.3万平方米, 存池29.1万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2837万人次, 实现营业收入17亿元。

———农业结构调整成效突出。初步测算, 包括茶果在内的经济作物面积占农作物总面积的比重达到46.5% (按统计口径测算为45%) , 畜牧业和经济作物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提高1.5个、2.3个百分点。经过多年发展, 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在全国排位明显提升, 绿茶、辣椒及太子参等药材生产规模居金国第一, 马铃薯、火龙果居全国第二, 蔬菜即将进入全国前五, 牛、猪存栏分别排名第六和第十一位。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 农产品品质结构加快改善。

———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推进。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预计完成年总产值483亿元, 同比增长28.8%, 产销衔接基、本正常。251家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资产年末总额200亿元, 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25亿元, 建设带动原料基地800万亩, 带动农户360万户, 均比上年明显增长。累计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8000家, 增长32%。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00万亩, 占耕地总面积11.4%。

———农产品质量水平稳步提高。据农业部例行监测, 全年我省畜禽产品、蔬菜、水产品平均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9.8%、95%和92.5%, 分别比上年提高0.1、1.5和4.1个百分点。全省未发生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农产品质量总体上安全可靠, 保障九运会工作圆满完成。累计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112个, 新增认证绿色食品15个, 获农业部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5个, 19种农产品被评为贵州省名牌产品。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继续改善。通过农机补贴项目新增购置各类机具12.89万台 (套) 、温室大棚68万平方米, 受益农户10.7万户, 农机总动力达到1851万千瓦。建成户用沼气13.1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231处、农村清洁工程80处, 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服务体系等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新农村建设17个“整乡推进”试点有序实施, 农垦农场4700户危房改造全部开工, 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过去的一年成绩来之不易, 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各级农业部门真抓实干和农民群众辛勤劳动的结果。在此, 我代表省农委, 向全省农业战线的干部职工致以亲切问候!向关心支持“三农”工作的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

一年来,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全力投入抗灾减灾, 扎实抓好农业生产。召开全省春秋两季农业生产现场会, 出台生产指导意见, 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组织实施1200万亩粮食增产工程、高产创建、测土施肥、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等重大项目。加强农业抗旱救灾和动植物疫病防控, 抓好望谟洪灾等突发灾情、疫情的应急处置和灾后恢复, 先后下达农业生产救灾资金1.08亿元, 组织技术人员30余万人次投入抗旱救灾, 完成改补种农作物180万亩。开展旱灾影响调查评估, 摸清了灾害损失, 为省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发挥农机在农业生产和抗旱救灾中的主力军作用, 组织各类农机专业服务队1590个, 完成机耕1187万亩, 机械灌溉823万亩, 机收323万亩。

二是扎实抓好项目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抓住国家高度关注和支持贵州发展的重大机遇, 按照“三个建设年”的要求部署, 深入研究谋划项目, 加大跑部工作力度, 积极争取农业部等各方面对我省农业发展的支持和投入。在省领导的直接推动下, 我省顺利与农业部签订《共同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备忘录》, 建立起部省合作共建新机制, 为助推我省特色农业和毕节试验区等区域农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努力, 省农委全年共争取到位农业投资28.71亿元, 中央资金占到18.6亿元, 其中建设项目资金增长l6.7%。同时, 加快资金下达进度, 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年度项目资金下达比例99.7%, 是近年来资金拨付进度最快的一年。全省共发放农作物良种补贴4.23亿元, 兑现农机补贴资金2.78亿元。

三是积极调整农业结构, 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组织“185农业产业化工程”现场会、农业结构调整现场会等推进活动, 实施产业发展重点项目, 扶持县域特色产业建设, 着力培育生态畜牧业、蔬菜、茶叶、马铃薯、精品水果、中药材、小杂粮和特色渔业等重点产业。建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种养基地, 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12个、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场91个、部级园艺作物标准园14个。加大对农业相关企业的扶持力度, 建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省级示范点23处, 新增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10家、示范基地1处, 新增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6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1处, 8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认定为全国示范社。加强涉农金融服务, 化解农业企业融资困难, 省乡企担保中心贷款担保余额8.2亿元, 其中涉农担保占24%。分解落实“十大助农增收措施”, 开展农民增收补欠活动, 形成各级各部门助农增收的向心合力。

四是改善农业基础条件, 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抓好土地出让金用于基本农田建设、种子工程、植保工程、土壤有机质提升等项目实施, 开展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试点, 完成年度沼气建设和清洁工程建设任务。加强基层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防疫等体系建设, 抓好农业资源区划和环境保护工作, 外来有害生物防控取得新进展。推进“金农工程”项目实施, 建成开通“12316三农服务热线”。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 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农机化步伐加快, 取得“无性系良种助推贵州茶产业实现历史性突破”等重大农业科技成就。加强农民技能培训, 发展农业职业教育, 完成阳光工程培训10.9万人。

五是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深化农业改革开放。成功承办贵阳国际特色农产品交易会、第六届全国辣椒产业大会、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等活动, 组织参加成都农交会、贵阳投资贸易洽谈会、香港投资贸易周等展会, 加强优势特色农产品对外营销推介。加大农业“走出去”步伐, 强化与周边省市区、珠三角、台湾、东南亚等地的交流与合作, 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 抓好农业对外宣传。农业会展签约金额和外来农业投资, 均实现大幅增长。推进农业依法行政, 简政放权, 强化执法, 优化服务, 切实维护了农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去年全省农业生产迎难而上, 农村经济亮点纷呈, 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 为保障农产品市场供给、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实现了“十二五”顺利开局。实践证明, 只要我们上下一心, 攻坚克难, 就一定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新胜利, 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新发展。

二、坚定信心抓好2012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 努力在“三化同步推进”中创造新业绩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 抓好今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 对于巩固农业农村发展好形势、助推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谋划今年工作时, 我们清醒地看到, 制约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不利因素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特别是连续三年的严重干旱反映出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农产品市场价格频繁波动反映出供给能力依然不稳, 第一产业增加值因灾下降反映出农业现代化步伐依然缓慢。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 农业担负着更加繁重的任务, 也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挑战, 特别是资源约束进一步加剧、农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加速外流、生产成本持续上升、气候变化及市场环境难以预料等, 使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更为复杂严峻。这是不确定性的一面。同时, 我们也要看到农业发展的利好因素, 国家和省继续高度重视“三农”工作, 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农村水利、能源、交通、信息等环境条件逐步改善, 农产品消费需求持续稳定增长等等, 都是我们抓好农业工作的基础保障和强大动力。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 对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和周密安排, 为我们抓好农业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充分估计多种复杂因素、切实做好应对准备, 更要紧紧抓住各种有利条件、科学谋划今后工作, 坚定信心, 加倍努力, 千方百计夺取今年农业生产全面丰收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2012年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两加一推”、“三化同步”为统领, 以“稳中求快、提速增收”为目标,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强化农业基础支撑, 切实转变发展方式, 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努力完成“保供给、调结构、促增收、强基础”四大任务, 并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和区域性重大动植物疫情。“稳中求快、提速增收”, 就是要遵循市场经济基本规律和农业发展内在要求, 在保持粮食生产总体稳定的基础上, 紧紧抓住农民增收这个核心, 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的力度, 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 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主要预期目标是:粮食总产量1150万吨、肉类总产量200万吨、油料产量77万吨;经济作物比重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产值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增长20%以上;建成农村户用沼气8.5万户;农机总动力达到2000万千瓦。

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近年我省在推进结构调整、培育重点产业上, 措施有力, 成效明显, 但也存在地区不平衡、进展不够快的问题, 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贡献还没有充分发挥。去年以来, 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推进结构调整的会议, 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 要求加大结构调整工作力度, 力争在较短时期内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此, 省农委组织了专题调研, 拟订了粮经作物结构调整初步方案, 争取在三四年内使全省经济作物比重达到60%。今年是推动新一轮结构调整的起步之年, 要力求首战成功。一是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要努力挖掘资源潜力, 有效提高复种指数, 巩固烤烟、油菜等传统经济作物面积, 扩大蔬菜、茶叶、精品水果、中药材、花卉、核桃、油茶等特色优势经济作物面积, 积极发展饲草料和绿肥等作物。今年增加蔬菜种植100万亩、中药材50万亩, 新建茶园60万亩、果园50万亩。要调整粮食内部结构, 调减陡坡玉米和小麦种植面积, 加快“望天田”水改旱进程, 增加马铃薯等夏粮面积, 加大菜用马铃薯、酒用高梁、薏仁米、苦荞等兼用高效粮食作物, 促进粮食产品的加工流通增值, 提高粮食生产的整体效益。增加菜用马铃薯和酒用高梁面积各90万亩, 减少玉米种植面积200万亩、小麦67亩、水稻50万亩。二是加快发展畜牧养殖业。全省畜牧工作已在安顺召开, 有关工作已作初步安排。在此, 结合结构调整再强调一下, 要保持种养业齐头并进、实现“六畜兴旺”。重点是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 稳定生猪生产, 加快发展香猪、大鲵等特色养殖, 实施好“千万只肉羊工程”、“千万头肉牛工程”、“5511工程”等项目和标准化养殖场建设, 力争全省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确保养殖业持续较快发展。完成草地建设80万亩、冬季农田种草120万亩。实施牛羊杂交改良58万头和50万只, 推广杂交猪1900万头、良种禽1.1亿羽;完成水产品产量12.5万吨, 大鲵存池40万尾。三是加大结构调整工作力度。要根据新的目标修订全省农业发展有关规划, 抓紧编制实施《县域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 指导各县选准特色优势主导产业, 突出解决生产规模、产业聚集和服务配套问题, 每个县重点发展二至三个农业产业。按照集中资源、逐个突破的原则, 今后省农委的各项资金投入, 都将向这些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倾斜。

(二) 力争综合生产能力实现新提高。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始终是农业工作的重要任务, 在连年受灾、市场波动的情况下尤其不能掉以轻心。当前, 提高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不仅是省内安全自给的需要, 也是全国宏观环境的需要。我们要坚持抓好粮油肉菜等主要农产品生产, 保障粮食生产不滑坡、菜篮子产品供应不断档、农产品价格不大起大落。一是认真落实惠农政策。要强化政策宣传, 规范操作运行, 搞好措施配套, 加强监督管理, 把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生猪补贴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基层、兑现到农户, 保护和调动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稳定农业生产的基本面。目前, 我委已会同财政部门下达中央财政预拔资金6.5亿元, 各地要迅速安排抓好落实。二是确保粮油稳定增产。今年, 农业部将对各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考评。要立足“依靠科技、主攻单产、稳定面积、提升质量”的要求, 抓好扶持粮油生产政策措施的落实, 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 实施好新增粮食产能工程、粮食增产工程、粮油高产创建、马铃薯专项和农机化示范等项目, 完成粮增工程1200万亩、高产创建162万亩。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和先进农艺农机技术, 确保农作物良种和关键技术普及率稳步提高, 完成机耕面积1200万亩、机收350万亩。三是扎实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 突出抓好蔬菜、肉类、奶业、水产品等生产基地建设, 建好菜园子, 丰富菜篮子, 增强市场供给能力。加强“菜篮子”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监测, 密切产销衔接, 促进市场流通, 保障城乡消费需求。

(三) 拓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新渠道。农民增收是农业工作的核心目标, 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体现。近两年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保障持续增收的产业体系和成效机制并未完全形成, 必须在推进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深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的基础上, 扩展农民增收渠道, 保持农民持续增收的后劲和活力。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等二三产业。围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加快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示范基地建设, 争取农业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的支持和投入, 扶持加工业快速发展。深入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点) 创建和星级评定工作, 建设省级示范点15个, 提高服务质量, 打造特色品牌, 促进农业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二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好现有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运行监测和新一批企业申报认定, 新增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00家以上。要抓紧建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种养基地, 为产业集群、企业集聚提供重要支撑, 促进农业产业化与县域经济共生繁荣。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 命名一批省级示范社, 完成500个民族乡镇新建和规范1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三是形成助农增收的强大合力。实施农民创业就业培训计划, 加快阳光工程转型, 扶持农民充分就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积极拓宽涉农企业融资渠道, 以省乡镇企业担保中心更名为契机, 突出为农服务主题, 开发金融创新业务, 落实涉农担保费率优惠政策, 化解农业企业融资困难。加强农产品对外营销促销, 协调解决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实际困难, 努力实现增产增收。抓好助农增收各项措施的分解落实和督促考核, 研究提出新形势下助农增收的政策建议。

(四) 促进农业质量安全达到新水平。质量安全是保障农业发展的生命线, 是提高农业效益的着力点。今年我委已与省政府签订了《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书》, 我委也将与市 (州) 农业部门签订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书》, 责任重大, 不可懈怠。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加快已批复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建设, 全面完成32个县级站建设任务, 争取开工建设5个市级质检中心、15个县级农产品质检站, 完成一批市县级质检机构建设审批立项。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 确保今年完成金省1446个乡镇监管机构建设目标。抓好检测技术人员能力培训, 全面提高监管和检测能力。二是继续抓好专项整治。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 继续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6个专项整治工作。以“瘦肉精”整治为重点, 坚决打击使用违禁投入品行为;创新农资监管措施, 加强农产品生产记录监管, 杜绝经营、使用违禁农业投入品, 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专项监测和监督抽检, 强化检打联动和综合执法。三是着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完善一批农业标准和操作规程, 实施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项目, 建设50个园艺作物标准园和100个畜禽水产标准化示范场。抓好无公害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工作。四是加快推进市场准入。深入开展9个市 (州) 中心城市重点市场准入和全省重点生产基地的产地准出工作, 实施好全省43个茶叶、蔬菜重点县179个监测点监控项目, 逐步实现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五) 保障农业基础建设取得新进展。基础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支撑。今年, 要抓住各级加大农业投入的有利时机, 加强农业农村基础建设。一是抓好农业基础建设项目。重点实施粮食新增产能、高标准农圈、农机购置补贴、动植物良种繁育和疫病防控体系、土壤有机质提升、旱作节水农业等项目, 提高农业设施装备水平,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发展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 抓好“金农工程”、“三电合一工程”等项目建设, 提升农业市场信息服务水平。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环境建设, 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外来有害生物防控, 争取南方草地保护建设等项目对我省的倾斜投入。二是抓好农村民生改善项目。进一步整合多方资源, 着力实施新农村建设18个“整乡推进”试点, 努力建成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乡镇, 探索新农村建设新路子。坚持“稳步推进、建管并重、注重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 争取省政府尽快出台推动农村沼气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文件, 推进农村沼气产业化、物业化和综合化发展, 确保如期完成年度沼气建设和100个农村清洁工程建设任务。继续抓好农垦农场危房改造等项目实施。三是加强项目争取和实施管理。要认真研究农业发展和基础建设需求, 积极谋划和争取各级财政项目资金投入, 确保存量投资有增长、增量投资有突破。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要求, 整合资源、汇聚力量, 科学把握基础建设和投资安排的方向与重点, 努力解决项目小、散、杂的问题, 加强项目资金监管, 更好地发挥项目资金的应用作用, 促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加快改善。

(六) 推动农业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改革是农业发展的活力源泉, 开放是农业转型的必由之路。要把改革开放摆在农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 挖掘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开拓农业增长的广阔空间。一方面要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加强政策调研和农业法制建设, 强化农业政策法规保障, 提高农业依法行政水平。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 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 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生产大户流转土地, 全省完成土地流转350万亩, 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强化格式文本的推广应用和履约监督, 保障农民土地流转收益持续增长。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 创造条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发展农业政策性金融和保险, 加强诚信农民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农垦农场改革发展, 维护农场社会稳定。另一方面要加快农业对外开放。加大农业“引进来”、“走出去”步伐, 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和对外宣传工作, 广泛组织和参与省内外农业展销会、博览会等活动, 推动贵州与珠三角、长三角、台湾等地的区域农业合作和对外交流, 大力促进特色优势农产品外销和出口。举办好2012年贵阳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等重大活动, 力争外来农业投资和贵州农产品外销实现新突破。

(七) 加强农业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坚持“以防为主, 防抗结合”的指导思想, 完善农业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做好防灾减灾的组织、物资和技术准备, 提高防灾减灾应变能力, 重点防御低温凝冻、高温干旱、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疫情。抓好抗旱救灾机具储备和检修, 加强抗旱节水等防灾减灾技术推广应用, 发挥先进科技在抗旱减灾中的应有作用。抓好抗灾减灾技术指导和服务, 积极争取抗灾救灾资金投入, 帮助灾区和受灾农户尽快恢复生产。加强与气象、水利、民政部门的联系和沟通, 充分利用已建立的信息系统, 及时准确地调查、收集、分析和反映灾情。认真执行农业灾害报告制度, 在灾害发生、救治关键期, 安排专人定期报告灾情动态、处理紧急文件, 为防灾抗灾减灾提供可靠的依据和保障。要高度重视和抓好农业安金生产, 切实消除农机、渔业安全事故隐患, 维护农业生产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维护社会稳定。

三、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 保障引领支撑贵州农业发展

今年中央1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创新, 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十一五”以来, 我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有所提高, 科技支撑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 但仍然存在创新薄弱、投入不足、转化渠道不畅、人才缺乏等问题, 农技推广服务能力依然不强, 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 2010年我省农业科技贡献率仅有42%, 比全国低10个百分点。今后一个时期, 我们要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 围绕开发创新、转化应用、推广服务、人才培养四个关键环节, 推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培育现代农业人才, 健全协同创新机制, 提升科技对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保障能力、对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引领能力, 确保到“十二五”末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

(一)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一是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求, 依托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的实施, 研发、配套和组装一大批农业稳产增产、节本增效、防灾减灾、优质生产和农产品初加工等方面的关键技术, 创新和推广一批支撑作用明显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要广泛建立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介发布制度, 加快种养业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普及步伐;培育具有贵州特点的现代农业种业体系, 加大农作物良种的选育和扩繁力度, 实行良种良法配套, 提高良种覆盖率。要针对贵州耕地等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 加快山地农业机械研发、推广步伐。二是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在认真抓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贵州综合试验站建设的同时, 加快推进地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步伐。继续抓好中药材、蔬菜、肉牛产业3个产业技术研发中心、7个功能实验室、12个综合试验站的建设, 启动茶叶、马铃薯、精品水果、油菜、生猪、水稻、玉米等产业技术体系。三是推进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要积极推动建立“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协作机制, 鼓励和支持农技推广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业, 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紧密合作关系, 形成科技创新合力, 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大力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做大做强。要推动建立“课题来源于生产, 成果由市场检验”的科研立项机制, 加强农业科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农业科技成果奖励评审、评价机制, 积极发挥科技成果奖励工作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二)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一是要深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是直接服务农民的最基层机构, 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依靠力量。为了确保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能落实到位, 农技推广服务取得实效, 我们主张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实行以县管为主的管理体制, 实现管人与管事的有机统一, 发挥县乡农技推广机构的整体作用。要全面推进农技人员聘用制、农技推广责任制、三方考核评价机制、农技推广执业资格制度和多元化农技推广制度, 建立组织体系完整、职责任务分明、运作方式高效、绩效评价合理的运行机制。要积极实施基层农技推广特岗计划, 引导专业素质高、作风踏实的农科大学生, 充实乡镇农技推广队伍。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加强与财政等部门的协调, 按照种养规模和服务绩效安排推广工作经费, 将乡镇站推广业务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并落实好基层农技人员待遇。二是要大力改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工作条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2年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要覆盖全部乡镇, 各地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 提前做好建设用地划拨、实施方案编制、匹配资金落实, 严把建设质量关, 严格建设资金的管理, 有效改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工作条件, 使得农技人员工作有场所、服务有手段、下乡有工具, 切实提升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服务能力。三是要创新服务方式, 提高动植物良种及先进种养技术覆盖率。要扎实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 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 重点推广先进适用农艺农机技术, 支撑农业生产持续较快发展。要积极推行“包村联户”推广机制和“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服务模式, 充分利用现代媒介加快信息和技术的传播, 有效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要落实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2012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任务, 加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示范县项目实施力度, 广泛建立专家统筹负责、技术指导员包村联户, 示范户辐射带动的高效农技推广新机制。要培育一大批农业科技示范户, 建设一批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 辐射和带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三) 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广泛开展农民普及性教育培训, 结合农时季节, 采取现场培训、集中办班、入户指导等多种方式, 将新品种、新技术送进千家万户、送到田间地头。重点抓好职业农民培训, 以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知识技能为培训重点, 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发展壮大职业农民队伍。二是全面促进“阳光工程”提质增效。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抓好生态畜牧业、蔬菜、茶叶、精品水果等重点产业培训, 培训人数不低于培训任务总数的三分之二。抓好农业经纪人、农机手、植保员、防疫员、沼气工等重点人员系统化技能培训, 力争“十二五”时期培养50万名特色产业发展技能人才和创业人才。今年完成阳光工程培训10万人次以上。三是建立农技人员培训的长效机制, 大力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 组织大批基层农技人员到现代农业培训基地、涉农高校、农业科研院所等, 参加高级研修、异地集中的系统培训,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 实现每3年完成一轮对县乡在岗公益性农技人员业务培训任务。

在全省安全生产电视会议上的讲话 篇8

一、要准确把握“三农”工作的基本思路

破解“三农”问题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关键是要落实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从吉林实际出发,协调推进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走具有吉林特色的“三化”统筹之路。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化;以做大做强县城为重点,大力推进城镇化;以产业化经营为主要模式,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要以重统筹、强基础、抓改革、惠民生为主要工作抓手,强化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工作落实。

二、要突出抓好“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

做好2010年全省“三农”工作,既要统筹兼顾,更要突出重点,要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县域财力增强、农村和谐稳定的发展目标,坚定不移地抓好粮食生产,千方百计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确保粮食生产稳步发展,确保农民收入较大幅度增加,确保农村好形势巩固住发展好。

三、要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在国家投入方面,强调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定提高,确保“三个优先”,即财政收入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农业补贴方面,强调增加资金、完善办法,明确“三个扩大”,即扩大良种补贴品种,扩大农机补贴资金规模,扩大补贴政策受益范围。在金融支持方面,强调增加农村信贷投放、改进金融服务,出台“三个措施”,即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要求3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在现代农业建设方面,强调抓住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突出“三个重点”,即把农田水利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把良种培育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把主产区作为粮食生产支持政策的重点。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强调加快解决农村发展最急需、农民要求最迫切的问题,凸显“三个亮点”,即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推动农村危房改造。在推动城镇化方面,强调推进制度创新、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实现“三个突破”,即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受当地居民同等权益,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实行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土地和财税等政策。另外,还提出了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开拓农村市场、加强生态建设、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加強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四、要扎扎实实抓好当前各项工作

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必须从当前工作抓起。一要认真抓好粮食收储工作。要正确判断粮食市场走势,适时提供粮食市场价格信息,引导农民把手中的余粮卖上好价钱。同时,各类粮食收储企业和农民群众要做好安全储粮工作,坚决消灭安全隐患,防止火灾发生,防止霉变。有关县(市)一定要解决好“地趴粮”问题,减少损失浪费。二要抓好备耕工作。今年是春节前立春,春脖子短,节后各类农活催手,备耕任务相当繁重。从现在起,各地各部门要立足高标准高质量搞备耕,立足抢前抓早搞备耕,立足抗灾减灾搞备耕,早动手,早准备,早筹集各类物资。尤其要搞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生产资金准备,为搞好春耕生产,夺取全年农业丰收奠定基础。三要认真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四要组织好冬春农业生产。五要妥善安排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各级干部要深入到受灾地区、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中去,加大救灾救济工作力度,帮助他们解决好吃、穿、住以及过冬保暖等实际问题,努力丰富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要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确保他们及时足额拿到工资。六要认真做好农村稳定工作。

上一篇:唯美的英文句子及翻译下一篇:小学小学语文学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