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共6篇)
在全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1
在全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省财政厅在这里召开全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会议,各地财政、卫生部门的有关同志共同来学习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方法,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也是财政部门与卫生部门在更广阔的领域、在更深的层次上进行合作、配合的良好开端。刚才,林处长已经就开
展这项工作的背景与目的意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工作遵循的原则和要求进行详细的阐述,我代表全省社区卫生管理者,借这个机会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重要意义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做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财务收支管理、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管理机制,促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对财政投入的项目进行绩效分析与评估,建立科学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投入机制,提高财政资金投入的效率与效益的重要途径。从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在各级财政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投入的情况下,省财政厅开展这项工作,很有必要,也很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概念上来说,绩效评价是指对组织或个体行为活动的效能进行科学测量和评定的程序、方法、形式的总称。它作为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在绩效管理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目的,一是了解各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资源配置现状和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完成情况,二是了解城市社区卫生财政支出资金使用的效益和效率情况,特别是通过比较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和各级医疗机构常见病种的诊疗费用,调查市民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收费情况及市民对卫生服务的满意度,综合评价市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效益、效果和公平性,为制定科学的城市社区卫生财政投入、支出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依据。三是促进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加强管理、改善服务、提高质量、降低费用、便民利民,推动城市社区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应该说这也是与社区卫生管理的目的是一致的。到会的卫生部门的同志都知道,最近两年,随着政府对社区卫生工作的重视、财政投入的增加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卫生部门本身已经开始了社区卫生服务的绩效评价工作。我们强调三级评价:政府对卫生管理部门的评价、卫生管理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评价以及卫生服务机构对其医务人员的评价。目的就是要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提高财政投入的效率与效益,与财政部门开展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一致的。
二、准确把握全省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社区卫生服务作为经过国内外几十年实践证明,是方便、价廉、安全、有效的卫生服务提供形式。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非常快,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从我省的情况看,近年来,各地认真落实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规范化管理,启动运行机制改革,社区卫生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成。全省以街道为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98%,城市人口覆盖率97%。各地市、区两级财政安排2亿多元用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套,加强了硬件建设;省财政扶持苏北苏中地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设备配套,极大地改善了社区卫生服务条件。二是社区卫生服务的能力得到增强。各地坚持按照“六位一体”的要求,整合卫生资源,完善服务功能,全面提升社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全省95%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够提供综合卫生服务。同时,着力转变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主动上门提供服务,12个省辖市推行了团队服务和责任医生制度,70%以上的街道实行了网格化健康管理。居民在社区门急诊人次和预防保健服务人次占总量的比例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8%和34%。三是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取得进展。各地认真贯彻省政府有关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努力建立社区卫生服务良性运行机制的部署,积极开展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全省已有22个区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努力改变“以药养医、以医养防”机制,维护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有43个区实行了基本药品零差率和低差率,减轻了群众的药品费用负担,居民在社区门诊均次费用比三级医院低54%,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宏伟目标,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惠及全体居民的战略部署,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在全面启动和整体推进,近期5项重点改革任务,每一项都与社区卫生服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区卫生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罗志军省长在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指出:各地要坚持维护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质的改革导向,保障群众(来源:
秘114">好范文 http:///)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保护和增进群众健康。通过改善城市社区卫生机构服务条件,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逐步提
高公共卫生经费水平等方法,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水平,让广大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同时,要创新资金投入方式,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严格资金使用监管责任制,保证使用效益,确保资金用得清楚明白,投入效果达到预期、超过预期。按照这样的要求,今后一段时间,各级卫生部门的同志都要牢牢抓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认真贯彻落实去年省政府扬州社区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完善体系、规范管理、良性运行、巩固提高”的要求,推动城市社区卫生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一是切实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目前,我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基本建成,突出的问题是标准化建设程度低,服务能力还不够强,不能满足社区卫生服务的深入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为此,各地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机构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与水平。二是全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是落实基本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实施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是维护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质的治本措施。为此,我省决定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使所有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以医养防”机制,消除靠医疗服务收入维持运转的弊端,切实维护公益性质,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同步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防止低效率、养闲人。这是今年我省社区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社区卫生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志。三是要积极创造条件为顺利实施基本药品制度奠定基础。国家已经明确从起,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底前,启动30%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包括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目录;实行省级网上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建立基本药物使用财政补偿机制,实行绩效工资制度。为此,各地要认真学习和正确把握五项重点改革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充分利用我省43个区实行基本药品零差率使用的良好工作基础,以省辖市为单位,建立社区基本药品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搞好科学测算,协调财政部门制订和完善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的财政补偿政策,确保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够正常运转,老百姓能够得到预期的实惠。四是积极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是医改的重点任务之一,各地卫生部门要切实规范服务行为,不断提升项目运行质量。特别是要根据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条件,按照省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结合本地投入水平和公共卫生工作实际,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明确服务内容和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保证项目落实;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制度,完善绩效考核的标准和方法,加大检查考核力度,充分发挥考核结果在激励、监督和资金安排等方面的作用。
三、协调推进绩效评价工作顺利开展
刚才林处长已经讲到,今年省政府第一次将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列入省政府的重点工作,充分说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省政府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省财政厅为做好这项工作,专门请全国财政管理和公共卫生领域的知名专家,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论证,在部分地区开展了调研,并在扬州市、连云港市、昆山市等市进行了试点,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次培训班,有关领导和专家还将就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数据来源以及评价工作的其它组织工作进行详细的解读,希望各位同志,特别是卫生部门的同志能够集中精力,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本次培训班的精神,结合社区卫生管理工作实际,准确理解每一项指标的含义,弄清相关表格的填写要求。对于不理解的地方,要充分利用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弄清楚,理解透。如有个别难以提供的指标,也可以提出来,请专家和财政厅领导的研究,统一解决的办法。
在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过程中,各市卫生和财政部门要加强情况沟通,密切配合。特别是卫生行政部门的同志,既要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同志讲清开展这项工作的目的要求,特别是要统一填报的口径和数据来源,争取能及时、准确地把表格填上来,配合财政部门做好城市社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更要考虑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手少、任务重的实际情况,加强对社区卫生机构填写表格的质量控制。这里要说明一点,全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季报制度已运行近2年,各地卫生局社区卫生管理的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业务开展及财务收支等方面都有比较准确的数据。真实、完整、正确的数据不管是对财政部门,还是对卫生部门来说都很重要。对财政部门来说,表格是否能及时填报,数据是否准确,指标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对财政投入效果的判断,甚至影响到下一步财政投入和管理方式。对我省部门来说,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要通过评价工作充分地反映出来,不能因为数据不准确,让领导看不出来,甚至是得出相反的结论。总之,希望通过各级财政、卫生部门的共同努力,提供更准确、更有价值的数据,使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顺利完成,达到预期的目的。
谢谢!
在全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2
告
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为进一步推进我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投入机制和规范的收支运行管理机制,提高财政资金投入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根据省财政厅和卫生厅关于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市财政和卫生部门通力协作、明确职责,切实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现将评价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背景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的目的意义
在全省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贯彻落实省委、省人大确定的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要求和奋斗目标的需要,也是全面完成省政府重点工作任务的需要,更是对各级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发展和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完善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工作目标实现度的一次检验。
通过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了解我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发展的状况,掌握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和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情况,以及财政投入资金使用的效益和效率;推进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三方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维护居民健康、构建和谐社区,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利和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基本情况 市建城区面积约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玉山镇范围,下辖11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万人,其中户籍人口万人。截止底,已建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4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房屋面积平方米,有病房床位40张,观察床位157张,输液椅525张。有工作人员396人,其中卫技人员337人,卫技人员占比%,卫技人员中有高级职称9名,中级职称56名,初级职称207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门急诊万人次,住院3959床日,实现收入万元,其中财政补助收入万元,业务收入万元,业务收入中药品收入万元,药品收入占比%。
二、过程方法
本次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由市财政局负责,市卫生局协助开展,于9—11月间完成,具体分以下几个阶段:
工作布置阶段 1、9月中旬,参加省财政厅组织的绩效评价工作会议,接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绩效综合评价表》和《绩效评价基础表》的填报、评价软件应用及计算机网上数据填报操作技术培训。
2、成立由市财政局、卫生局分管领导、相关科室人员、相关单位分管领导、财务人员组成的工作班子,讨论确定玉山、兵希和蓬朗3家社区中心为本次绩效评价对象。3、10月上旬,召开三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人员会议布置任务,并开展绩效评价业务培训。
基础数据表填报、复核和汇总阶段 1、10月25日前,三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基础数据采集系统》要求,按时完成评价基础数据填报,经计算机校验后上报市财政和卫生部门。2、10月31日前,市财政和卫生部门按《基础数据采集系统》要求,负责完成本级有关基础数据表的填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报基础数据的接收、审核汇总,经计算机校验后上报省财政厅。3、11月上旬,市财政局和卫生部门按时完成“居民与职工两个满意率”问卷调查工作。
数据汇总分析、综合评价和提交报告阶段
11月底前,完成自评价工作,市财政和卫生部门在完成全市数据填报、核查、审核、汇总及问卷调查工作的基础上,按照省财政厅提供的全省统一评价标准,组织有关人员对本市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进行自评价,出具自评价报告。
三、基本结论
随着我市财政对社区卫生服务投入的持续增加,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不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结构不断优化,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水平不断增强,社区居民满意度不断提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社会综合效益明显提升。市、镇两
级财政加大了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设备配置、药品补贴、人员经费等方面的投入,极大改善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硬件水平,有效降低了医疗卫生总费用,社会综合效益明显提升。二是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市卫生局有效整合城市医疗资源,将市一院、市中医院、市二院等单位社区门诊部统一划归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较少的人员和设备,完成了较大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
三是社区工作效益明显提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切实履行职能,积极开展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等“六位一体”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效益明显提升。
四、主要成效 完善政策体系,加大财政投入。一是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性质和人员编制。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公益性
事业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原则上按照服务人口8名/万的比例配置。二是落实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补助经费。从起,根据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际人员数,实行每人每年万元的财政补助,由各区镇财政预算安排,以后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逐步提高补助标准。三是建立基本建设和基本设备专项资金。市、区镇两级财政部门根据新、改扩建机构建设计划,将社区基本建设和基本设备配置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原则上基本建设和基本设备资金由市、区镇、村按4:4:2比例负担,经济薄弱村由市、区镇两级财政各50%比例负担。四是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培养经费政府补助机制。对应聘至社区工作的医学院校应届毕业生实施定向脱产培训,培训期间每年每人补贴3万元。对籍全科医学生,每年每人补贴1万元。对公立医院下派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人员按职称实行经费补助政策,补助标准平均每人每年约万元。五是完善社区卫
生服务惠民政策。起,市级财政按城镇职工与居民医保参保实际人员数实行人均20元标准,对社区常用药品实施补贴。对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行政府补贴,为人均23元。规范建设标准,推进机构建设。一是完善设置规划。我市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求,制订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到,全市将规划设置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46家。原则上城市建成区建制街道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人口规模大于10万人的增设1家,在服务半径大、人口较多、中心难以覆盖的社区,适当设置一定数量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每5万人左右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每3000—5000人左右设社区卫生服务站1家。二是统一建设标准。根据国家、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标准,结合我市实际,制订了《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以及《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标准》,加强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
功能、基本设施、基本设备、科室设置及人员配备等规范化建设。原则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面积不少于1500平方米,社区站业务用房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社区中心基本设备配置标准为300万元,社区站基本设备配备为10万元。三是推进机构建设。按照三年时间,完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任务要求,我市实施新改扩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9家,实施设备标准化配置中心3家,社区站27家。市镇两级财政直接投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和设备配置资金约1685万元。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我市重点建立和完善了“五个一批”人才培养机制。一是提升一批。一方面组织在职社区医生参加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已完成社区医师、护士、乡村医生全科规范化培训214人次。另一方面,开展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工作,共有33名乡村医生参加省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
教育。二是引进一批。我市加大了社区人才引进力度,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实用型卫生技术人员和医学院校应届毕业生37名。三是培养一批。我市积极组织参加全科规范化培训工作,已选派8名本科毕业生参加位于苏州市立医院和市一院的全科规范化培训基地为期三年的培训。四是资助一批。从今年开始,我市将每年定向资助一批籍的全科医学生,毕业后定向分配到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今年已与31名全科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签约,每年将资助学费1万元。五是下派一批。全面推行城市医生下基层社区工作制度,今年已有15名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到城市社区工作。同时,对下派人员实行补助。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惠民程度。一是实施社区常用药品政府补贴制度。7月1日起,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全面实施居民常用社区药品政府补贴制度。补贴对象为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
员。补贴的药品目录为847个品规,社区基本药物价格在国家规定的现行价格的基础上平均下浮19%。二是推进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府补贴制度。对儿童计划免疫、传染病管理、慢性病管理、妇女卫生保健、儿童卫生保健、健康教育管理、卫生应急管理、卫生信息管理等8大类45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实行政府补贴。三是扩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保定点范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将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到医保定点单位,今年6月,我市结合社区药品政府补贴制度的实施,将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纳入了城镇职工医保定点单位。强化功能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一是顺利完成老年居民免费健康体检工作。为切实加强健康体检工作的组织管理,确保苏州市政府实事项目任务的全面完成,进一步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我市于四月份就部署了相关工作,60岁以上老年居民已建立健康档案
38605份,建档率%。二是切实加强预防保健工作。城市社区掌握并管理高血压患者7981人,糖尿病1164人,其它慢性病879人,孕产妇系统管理3845人,0—6岁儿童系统管理人数20932人,全年预防接种807932人次。三是全面推进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教育工作考核评估标准,明确各单位健康教育职能,制订健康教育人员的工作规范。以农村卫生现代化建设、示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创建、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卫生城镇和健康镇村建设等为载体,切实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全面提升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五、存在问题
我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城市建成区机构规划建设难度较大。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由于种种因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较少。到底要完成9个社区中
心和46个社区站的规划建设,基本建设任务十分繁重。二是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任务艰巨。我市提出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乡村医生占比降到20%以下。目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存在人员不足、业务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虽然我市己经采取了很多促进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的办法和措施,但是离我们提出的到具有国家法定执业资质人员比例达80%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队伍建设任务非常艰巨。三是社区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进程亟待加快。虽然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由全面普及信息化建设,实行刷卡看病,但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离上级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信息化建设进程亟待加快。
六、相关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要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列为市政府实事工程为契机,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完成规划建设的中华园、蓬朗、长江、城中、城南、江浦、枫景苑等7家中心和1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施新改扩建及设备标准化配置任务。在加快社区机构建设的同时,完成省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创建工作。
二是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建设。要继续做好引进、提升、资助、下派、培养“五个一批”的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优化我市社区人才队伍结构,继续做好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及定向培养人员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尤其是要做好籍全科医学生资助培养工作,继续落实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各项经费政策,稳定和吸引优秀人才加入社区卫生服务队伍行列。
三是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建设。要以社区药品政府补贴制度、免收挂号费、诊疗费减半等惠民政策为抓手,切实提高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比例。要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规范化管理为重点,全面提高社区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
生服务项目质量。要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全科团队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卫生主动服务和连续服务的优势,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居民满意度。
四是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制度建设。在社区居民常用药品政府补贴制度上,要开展社区药品政府补贴制度运行的分析研究,结合省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目录要求,调整社区药品政府补贴的药品目录品规,保证社区药品供应。在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府购买制度上,我市将修订并印发《市社区卫生服务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制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评细则,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和评估管理,规范市、镇两级社区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是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基础管理。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诊疗规程,规范各种医疗文书书写。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经费管理,建立市、镇两级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管理
在全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3
(2011年11月15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社区建设工作会议是省委、省政府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民政部立国部长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给我们做好社区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指导。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对立国部长和民政部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民政部长期以来给予湖北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刚才,国生同志就加强全省社区建设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我完全赞同。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社区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社区建设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新形势下我国社会建设领域的一项重大任务。今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特别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城乡社区是基层的基层、基础的基础。强化和推进社区建设,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营造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良好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社区是政权建设的根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执政基础在于基层组织的坚强、巩固和稳定,社区组织是党在基层工作的重要依托,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通过推进社区建设、加强社区工作,以民主自治的方式来管理基层社会事务,发展公益事业,可以使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社情民意得到畅通的反映,居民群众依法民主自治的原则得到充分的体现,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把人民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2、社区是社会管理的基础。社区是社会的基础单元,是建立运转有序的社会管理体制的基础平台。解决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离不开社区;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优化投资环境离不开社区;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城市功能离不开社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文明城市离不开社区。只有加强社区建设、夯实这个基础平台,才能把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把提升城乡居民的文明素质、优化发展环境的工作做实在基层,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3、社区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依托。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流动人口数以亿计,大量社会人口的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居住环境、文化娱乐等都需要通过社区来实现。社区是反映民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最直接、最具体的地方,党和政府关于改善
民生的各项措施,最终都要体现在社区、落实在社区。
4、社区是基层民主建设的阵地。推进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建设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社区是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阵地,是促进政府行政管理和居民自我管理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的重要平台,在培育社会公民意识、调动公众的政治参与积极性、实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基本权益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社区建设,有利于强化社区自治功能,建立健全社区自治制度,丰富以“四个民主”为主要内容的民主实践活动,畅通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渠道,形成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整体合力,为建立健全社会管理新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二、以人为本推进社区建设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作为社区建设的基本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归根到底是对人的服务管理、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共处。强化和推进社区建设,要牢牢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1、加强社会建设要以服务群众为本。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和专业服务队伍建设,加快形成政府公共服务、居民自愿互助服务、商业性便民服务相结合的社区服务体系。千方百计地保持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满足居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进一步丰富社区服务内容,创新社区服务方式,拓宽社区服务领域,使社区真正成为广大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平台。当前,服务群众的一个重点、难点问题,是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留守人员的服务管理,必须尽快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有效破解“流动”与“留守”的两难问题。要切实解决流动人口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要高度重视对农村留守人员社会关爱缺失和基本服务缺位的问题,加快建立政府、社会和家庭“三结合”的关爱服务网络,切实保障留守人员的合法权益,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帮助留守老人老有所养、留守妇女难有所帮、留守儿童幼有所靠。
2、加强社区建设要以促进社会和谐为要。加强社区自我管理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工作。在社区管理上,要努力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要强化社区教育功能,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社区教育的各个方面,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入开展社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广大居民群众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实现家庭和谐幸福,邻里团结互助,人际关系融洽。要畅通民意反映渠道,使群众的意见及时得到反映,提出的问题及时得到处理,利益关切及时得到回应,引导社区居民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3、加强社区建设要以统筹城乡为基础。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既是加快形成城乡经
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是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社区建设的客观要求。近年来,全省各地积极探索农村社区设置形式,推进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培育社区服务功能,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改善社区人居环境,做了大量工作,给农民带来了实惠,给农村注入了活力,给新农村建设找到了强有力的抓手。武汉、宜昌、鄂州等地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创造了很好的经验。但比起城市社区建设,农村社区建设起步较晚,工作基础薄弱,任务更加艰巨。我们要进一步加快推进社区建设,必须按照中央的部署,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把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继续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开展城乡社区交流合作,构建城乡社区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城乡社区建设新格局,努力推进全省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进程。
4、加强社区建设工作要以加强社区组织和队伍建设为重点。社区党组织是党在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的基础,是社区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社区建设要以党的建设为龙头,突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围绕社区建设中心任务开展党建工作,及时调整社区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做到凡是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积极探索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办法,切实增强社区党组织活力。同时,要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健全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大力发展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区社会组织,增强社区自治功能,提高社区居民的组织化程度;要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水平和生活待遇,调动社区干部队伍工作积极性,营造社区岗位“栓心留人”的环境。
三、强化抓好社区建设工作的几个要点
社区建设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战略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齐心协力、共同参与。
1、要加强领导。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社区建设作为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工程来抓,切实加强领导,把社区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及时解决社区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社区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2、要形成工作合力。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整合各种资源,确保社区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作用;财政部门要积极调整支出结构,逐步加大对社区建设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住房建设、规划、国土等部门要做好社区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及监督实施工作。各市(州)、县(市区)是本地社区建设的主体,要找准社区建设的切入点,多为社区办实事,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推动社区建设的强大合力。
3、要坚持分类指导。推进社区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实际,结合社区建设发展现状,统筹兼顾,实行分类指导,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向前推进。在工作标准上,不搞“一刀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地抓好落实。在工作导向上,要充分发挥优势资源,搞好特色
建设。在工作方法上,要发扬创新创优精神,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先进典型,发挥典型引领作用。要注意把实践经验及时上升为理性认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措施,把社区建设工作抓实抓好。
在全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4
潘
漫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7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6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就创业服务工作,交流全省高校就创业服务工作经验,研究部署2017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就创业服务工作,展望“十三五”高校毕业生就创业服务工作愿景。稍后,学军同志将代表省招就中心向大家报告工作。下面,我就全省高校毕业生就创业总体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2016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就创业工作简要回顾
2016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各高校真抓实干、通力协作,全力落实就创业政策,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切实加强就创业指导服务,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着力打造智慧就业新业态,全省高校毕业生就创业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就业状况持续稳定。
2016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54.8万人,同比减少0.4万人,总量小幅回落。截至2016年7月15日,全省高校毕业生离校就业率达71.7%,同比增加1.6个百分点,已连续7年超过70%;截至8月31日,初次就业率达88.9%,同比增加0.3个百分点,已连续10年超过80%;截至12月31日,年终就业率达96.9%,同比增长0.2个百分点,已连续12年超过95%。二是重点领域保障有力。
统筹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到国家和地方基层项目就业毕业生2691人;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就业,到各类企业就业毕业生36.5万人,占就业总人数的68.8%,其中到中小企业就业的33.3万人,占到企业就业总数的91.2%;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34.6万人,占就业总数的65.2%;高度重视大学生征兵工作,召开全省高校征兵工作会议,制定高校征兵工作实施办法,以命令形式明确高校征兵任务,联合民政部门推进大学生士兵学费补偿、退伍优待等经费“一卡通”发放工作,共有近1.5万名毕业生和在校生应征入伍,占征兵总数的59%。
三是创新创业深入开展。
各高校普遍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和创新创业实践,广泛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加大资金、场地、政策扶持力度。立项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819项;省划拨专项经费继续重点建设40所创业教育示范校、50个省级创业示范基地。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园入园大学生创业企业累计达132家,出园企业孵化成功率达89.7%。举办了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建行杯”江苏省选拔赛暨“花桥国际商务城杯”江苏省第五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省123所高校的2902支团队、近1.3万名学生参赛;在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我省高校获得3枚金牌、9枚银牌、14枚铜牌的佳绩。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被评为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四是精准服务不断推进。
各高校充分利用“91job智慧就业平台”及手机APP等新技术,实现了供需信息匹配和对接的精准、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服务的精准、高校个性化指导服务的精准以及主要工作业务内容传播的精准。“91job智慧就业平台”作为国内唯一省级集中的就业信息平台,现已覆盖全省140所高校、200余万名学生,年访问量达到3.7亿人次。省招就中心还在国内率先建立起了省级“智慧就业大数据监测分析中心”,实现了对全省毕业生就业供需动态的实时监测。依托毕业生就业工作区域联盟,将“智慧就业平台”网上招聘与“百校联动”就业市场进一步融合,持续推进特色招聘活动,全年开展“百校联动就业活动”609场。全省高校重视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纷纷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普遍加强对家庭困难毕业生、残疾毕业生和新疆籍少数民族毕业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向13766名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2064.5万元,重点帮扶999名新疆籍少数民族毕业生;省招就中心积极探索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培训课程新模块,完成了以家庭困难大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全省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培训。五是就业反馈作用凸显。
全省绝大多数高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编制工作,积极开展就业状况调查,在年底前编制和发布了具有学校特点的就业质量报告,发挥了就创业状况对教育教学的反馈作用,促进了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联动机制的建立,促进了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省招就中心开发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标为特色的就业调研评价指标体系,基本实现了调研工作自主化,连续出版多种调查报告,有力地发挥了就业数据的结果反馈和辅助决策作用。2016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就创业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省高校就创业指导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品牌形象进一步树立,工作业绩进一步提升。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各高校、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凝聚着全省高校毕业生就创业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和辛勤汗水。借此机会,我代表省教育厅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战斗在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线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二、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创业工作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事关千百万学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事关高等教育健康协调发展,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各高校一定要自觉把高校毕业生就创业工作放在调结构促转型、保民生促和谐的大局中去考量,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去谋划,扎实有序推进高校毕业生就创业各项工作。
一要充分认识高校毕业生就创业工作的艰巨性。尽管去年全省就业走势平稳,但考虑到我省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尚需时日,经济增速下行的持续性、惯性压力加大,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高度关注。一是经历去产能阵痛期,传统产业需求下降。我省目前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能源、原材料等传统工业企业正在经历去产能的关键期,转移安置产能过剩产业职工、处置“僵尸”企业,以及苏南、苏中大量制造业企业实施“机器换人”计划,短期内势必对相关专业毕业生的招聘需求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特别是传统制造业已持续显现用工趋紧特征,从总用工需求看,2016年全省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制造业企业用工需求同比减少22.4万个、下降6.6%;从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看,招聘需求占比从21.3%下降至16.1%,降幅最大。二是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外企招聘需求萎缩。作为出口贸易和引进外资的大省,江苏受欧盟、日本市场持续疲软,新兴市场风险加大、整体走低等国际经济形势的不利影响,外贸企业、欧盟和日本在苏投资企业招聘毕业生需求整体下滑。据智慧就业平台去年底数据统计分析,对比2015年同期,港澳台及外资企业招聘比例下降至11.5%,下降3.5个百分点。三是求职毕业生基数大,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今年全省需在城镇就业的劳动力仍在230万人左右的高位,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分流安置工作仍需更大力度推进,10万名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劳动力要通过就业脱贫的任务更加繁重;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所带来的高技能岗位、一线生产和服务岗位“招工难”与低技能劳动者“就业难”的难题亟需破解,全省就业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2017年我省高校毕业生达55.6万人,同比增加0.8万人,增幅1.5%,总量再创新高,按往年惯例除去16%左右的毕业生升学、出国,实际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有41.1万人,再加上每年约有11万左右省外高校毕业生到江苏应聘就业,需就业毕业生基数很大;此外,工商管理类、新闻传播学类、法学类等专业毕业生生源供应量仍超出社会招聘需求量,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对这些情况,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估计,科学分析、积极应对,把问题考虑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安排得更周全一些,努力将不利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二要切实增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创业工作的主动性。在分析高校毕业生就创业工作面临困难和问题的同时,我们也要充分看到有利条件,振奋精神、迎难而上,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一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系列政策措施。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特别是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9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高度,对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进行全面系统部署,直接推动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今年2月6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10号)中特别强调“十三五”要“坚持突出重点,加快完善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兜住民生底线。”去年12月,省人社厅、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的通知》(苏人社发〔2016〕464号),要求始终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摆在就业创业工作的突出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民生幸福工程等全局性工作统筹谋划;通过能力提升、创业引领、校园精准服务、就业帮扶和权益保护五大行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二是需求总量平稳略升,岗位供给总体充足。得益于当前我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结构向好的“福音”,招聘2017届高校毕业生的岗位需求总体充足。数据显示,全省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中高技能劳动者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2以上且逐年提高,2016年达到2.6,同比提高0.2;仅年前三个月,就有13.5万家用人单位在智慧就业平台发布了79.3万个毕业生招聘岗位需求,同比增加7.1%。三是转型利好渐进凸显,新兴产业需求大增。今年以来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的态势日渐明显,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2月12日,江苏省发布2017年省市县三级重大项目1363个,计划总投资1.33万亿元,投资4300多亿元,其中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类项目明显增多;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据智慧就业平台数据统计分析,今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毕业生招聘需求达16.8万个,增幅15.6%;规模以上企业技改投资的比重有较大提升,等等,都会对2017届高校毕业生就创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此外,经过多年实践,我省基本建立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创业的政策体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不少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机制,锻炼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毕业生就创业工作队伍。依靠这些工作基础和有利条件,我们完全有信心战胜困难和挑战,努力保持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平稳有序。
三、全力以赴做好2017年高校毕业生就创业工作
今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创业工作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全面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打造江苏智慧就业新业态,确保全省高校毕业生离校就业率达70%、初次就业率达80%、年终就业率达90%以上,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且高质量就业。重点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全面落实政策措施。
高校毕业生就创业工作,是高校的大事、要事,必须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实、抓好。要狠抓政策落实。各高校要认真抓好中央和省出台的促进毕业生就创业各项政策的落实,抓紧深化、细化、实化本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创业的政策措施;要加大对国家和省关于加强毕业生就创业工作政策的宣传力度,使毕业生人人知晓政府的优惠政策。要狠抓责任落实。各高校要进一步量化、细化、分解目标任务,签订责任状,建立督查机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最大限度地为广大毕业生解难,为大局稳定尽力。要狠抓组织落实。各高校要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建立健全分工负责、协同推进、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到毕业生就创业工作“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今年,省教育厅将开展2014—2016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检查,进一步督促全省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二)有效拓宽就业渠道。
各高校要坚持基层就业大方向,服务国家发展大战略,进一步向基层和重点领域输送高校毕业生。要大力实施基层就业专门项目。要大力宣传、精心组织“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面向基层就业的专门项目,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确保把真正有志向、有奉献精神的毕业生选送到基层。要服务重大发展战略。要研究国家和各地“十三五”发展规划,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发展战略,主动对接人才需求,向国家和地方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输送毕业生;结合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引导毕业生到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领域就业创业。要积极鼓励大学生应征入伍。优化大学生征兵工作流程,落实预定兵工作机制,对大学新生、在校生、毕业生等不同群体开展广泛宣传动员,落实好相关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优秀大学生为国防建设作贡献,努力实现大学生征兵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三)深入推进创新创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当今时代潮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增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习、实践等教学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进展,完善细化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弹性学制管理、保留学籍休学创业等政策,切实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今年,省教育厅将遴选认定一批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要广泛搭建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和行业企业的联系,通过加快建设一批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创业实践基地和成果孵化基地、开放实验室资源、优先转移科技成果等方式助力大学生自主创业。今年,省教育厅将开展新一轮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建设,遴选建设50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要健全完善大学生创业服务机制。要根据大学生创业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需求,为其提供政策解读、项目对接和培训实训等指导服务;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构建大学生自主创业“绿色通道”;大力宣传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成功典型,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四)不断优化指导服务。
切实有效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是促进毕业生充分且高质量就业的基础。要加强精准信息服务。拓展“智慧就业平台”功能,发挥“智慧就业平台”作用,搭建精准服务大平台,建立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数据中心,努力实现信息对接、分类指导、监测分析更加精准;重点跟踪和关注贫困家庭毕业生、残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和零就业家庭毕业生等,落实求职创业补贴等措施,做到精准帮扶;要与人社部门共同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工作,切实做到“离校不离心、服务不断线”。要加强特色招聘市场建设。发挥全省7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区域联盟作用,加强与地方就业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及行业协会的合作,扩大分行业、分区域、分产业、分科类特色招聘活动影响,举办百校联动就业活动不少于1000场;探索与国际组织的合作,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就业。要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继续遴选省级就创业指导专家,构建就创业工作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体系,推进专业化、职业化就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以提升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为导向,以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公益巡讲、就创业指导教师教学技能竞赛等活动为载体,以课程模块化为突破口,组织编写具有江苏特色的就创业指导读本。省招就中心要立足于打造智慧就业新业态,着眼于全省高校就创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发挥省级中心的牵头和指导作用,依托全省高校,在信息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等方面有新突破。(五)继续规范就业工作。
各高校要按照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切实规范就业管理。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防止发生火灾、挤踏等事故,确保各类校园招聘等活动安全、有序;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确保毕业生个人信息安全;认真审核用人单位资质和招聘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严密防范招聘欺诈和求职陷阱,维护毕业生合法权益。要加强就业数据监督管理。加强就业数据统计领导责任制和工作责任制,按时序要求上报、更新就业信息,认真落实就业签约“四不准”要求,严禁任何形式的就业率造假;建立三级联动机制,辅导员(班主任)及时了解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意愿,院系认真核实汇总就业数据,学校实时更新就业监测系统相关信息;建立未就业毕业生统计机制,以便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要重视就业质量报告编制发布工作。要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要求,一定要在每年年底前编制发布本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科学、客观地反映本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状况和特点,切实推动建立并不断完善就业与招生、人才培养、专业调整的联动机制,努力把就业质量报告做成学校的特色品牌;建立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认真听取吸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建议,增强人才培养和社会需要的契合度,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调研自主化,推进调研数据多元化应用。各高校要支持、配合省招就中心做好全省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和用人单位招聘情况调查工作。(六)切实加强思想教育。
毕业生就业去向是彰显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要坚决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重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把对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创业教育、毕业教育作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就业教育,引导学生客观、理性、辩证地认识就业形势,树立报效祖国、志在四方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毕业生到基层、到艰苦地方、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的主动性和责任感。要通过创业教育,帮助毕业生了解创业政策,训练毕业生的创业技能,增强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要通过毕业教育,包括严格实施毕业教育的每一个程序、召开隆重的毕业典礼等方式,使毕业生受到一次终身难忘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增加他们对母校、对老师的感激、感恩之情。要切实帮助毕业生解疑释惑、排忧解难,做好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思想准备、心理准备;要把维护稳定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任务,对就业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要及时进行分析,妥善化解矛盾,确保高校、社会和谐稳定。在全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5
—、深刻认识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
全面开展社区建设工作是省委为加强城市现代化管理、提高居民群众生活质量、改善投资环境、树立福建新形象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三明市政治、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是事关我区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件大事。省、市、区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下足决心抓社区建设工作,绝不是心血来潮,头脑发热,而是深思熟虑,深谋远虑的。社区建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城市走向文明管理的客观要求,是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长期工作。因此,要从全局的高度来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一,开展社区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必然选择。老百姓的吃饭、穿衣、住房问题解决了之后,就需要有一个好的环境,包括文化环境、卫生环境、医疗环境等,对所居住的社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政府,如何为社会、为居民群众创造一个文明进步、祥和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政府在这方面是做了大量工作的,但政府也不是万能的,不能事无巨细地将所有基层问题全部包揽下来。要达到这个目标,过去,企业办社会的那—套行不通;今后,政府也不可能包揽一切,而只有通过开展社区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找到出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开展社区建设,有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深入到社区这一城市最小的单元,去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的既具体又实在的困难和问题,并且发动社区社会力量去解决诸多社会矛盾,使社区真正成为广大居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因此,不仅要把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作为探索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建设环境优美、秩序稳定、生活方便、人际关系和谐的文明社区的大事来抓,而且还要作为新时期,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和人民政府如何全心全意去为人民服务,如何去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促进城市文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政治任务去完成。
第二、开展社区建设是提高居民群众生活质量和促进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社区建设的目的是服务群众、造福社会,因此社区建设与老百姓的利益息息相关。社区建设已成为党和国家领导密切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政府不该管或管不好的事情正逐步从政府职能中分离出来,寻找它新的承载体;而企事业单位开始走向市场,职工对单位的依赖性弱化了。“单位人”开始向“社会人”转变,社区成为居民群众的重要活动场所,成为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托和落脚点,成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最前沿。通过开展社区建设,发动社会力量,建设发育完善、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社区,使居民群众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能在社区得到解决。把社区建设成为广大居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改善居民群众的生活、工作环境,提高居民群众生活质量,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就会缓解诸多社会矛盾,就会得到居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会提高党和政府的形象,就会促进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
第三、开展社区建设是扩大基层民主,巩固基层政权的重要保障。街道和居委会是我国城市的基础和细胞,是社区建设的主体和依托。开展社区建设必然要全面加强街居建设,加强城市基层组织建设,将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市管理模式,使城市管理中的许多政府行为逐步转变为社区居民自治行为,以更加顺应广大居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同时有效地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此基础上推进基层民主,就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
第四、开展社区建设是我区加快迈进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六大明确了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区委五届八次会议上,我们确立了提前三年翻两番,在全市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明确,我们所要建设的小康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既惠及农村又惠及城市。从当前要解决的一些问题来看,下岗职工再就业、贫困居民救助、计划生育管理、离退休职工管理、社会治安管理、改善生活环境等等社会问题都还不同程度影响着发展。搞社区建设就是要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发挥出来,解决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城市工作出现的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创建生活便利、治安良好、环境优美、人际关系和谐的文明社区,为我区率先进入小康社会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二、全面推进新型社区建设
在全省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宋德福书记对全面建设新型社区提出了五项目标任务,指明了社区建设工作的努力方向。我们必须按照省、市会议精神,结合实际来开展工作。我区的社区建设已有了初步的成效,如何全面推开,应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基础性工作。
1、完善组织体系,实现社区自治。社区自治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当前要注意理顺三个关系:一是区、街与社区的关系。社区居委会是自治组织,要实现社区自治,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职能定位,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各部门要端正思想观念。社区居委会不是基层政府的“腿”,也不是政府部门的办事机构。要清理附加给社区的不合理任务,努力减轻社区居委会的行政负担。我们讲政府转变职能、重心下移、工作进社区,就是要求政府把基层管理与服务的职能落实到社区,服务到居民,而不是把工作推给社区,更不是建机构、挂牌子、占房子。反过来说,社区是城市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基层政府对社区事务负有管理的职责,社区居委会具有自我管理的任务,要研究政府的行政管理与社区居委会自我管理的衔接。要特别强调尊重居民的自治权利,发挥居委会自治功能,确立社区居民的主人翁地位和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地位。社区内要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实现社区居委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不论社区管理体制怎样改革,社区居委会都应坚持三个不变:自治的性质不能变,自治的功能不能变,政府与居委会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不能变。二是社区居委会与驻区单位、物业管理部门的关系。社区与驻地单位要加强联系,实现“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社区居委会与物业管理部门的关系,前者是以做人的工作为主,是居民利益的法定代表,后者是以管物为主,是企业行为,决不能用物业公司代替社区居委会。目前,我们物业管理工作方面还不成熟,外地有较好的经验,我们要根据梅列的实际认真进行研究探索。三是社区内四层组织之间的关系。社区党组织是领导核心,社区居委会是自治组织,社区议事委员会是监督组织,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是决策机构。社区居委会要向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定期述职,接受居民群众的监督和评议。同时,完善社区事务公开制度,建立开放式、参与式的社区管理框架,加强社区成员对社区事务、社区干部和基层政府工作的有效监督。
2、健全服务体系,强化服务功能。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灵魂,也是社区建设的生命力之所在。社区建设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搞好社区服务,就是不断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要充分挖掘社区服务资源,大力开发服务设施和项目,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网络,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不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今后,要让居民群众自己来评判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让他们真正感受社区、享受社区,增强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二要积极探索社区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新路子。区委提出了“优
三、壮
二、精一”的发展思路,其中“优三”就是要优化第三产业,社区服务业就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进一步优化。为此,社区服务要考虑公办民助、公办民营、民办公助、股份制、合作制等办法,对那些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宗旨的服务项目,如托老幼服务、家政中介服务等,应根据居民不同层次的需要,引入市场的经营机制,独立核算,独立经营,逐步实现实体化,从社区服务中心直接经营管理下剥离,使其成为社区服务业中的支柱性产业。对于那些已有市场需求又有发展潜力的服务项目,重点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使其逐步实现产业化,逐步返还扶持资金并对其他服务项目有所帮助;对于那些纯粹公益性、福利性的服务项目,则通过资金补贴的方式维持正常运转;对于特困群体,则通过资金转移支付的方式保证他们能够享受到应有的服务。三要创新服务方式。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多渠道的社区服务投入机制,鼓励个体、私营、民营等企业通过投资入股、合伙经营等形式,开办社区服务项目,促进社区资源最大限度的整合。同时,要建立社区民意记录本、社区政策宣传本、服务网络告之本,促使社区建设过程中底子清、群众明。
3、创新共建体系,共创社区文明。社区文明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重点是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各部门都要围绕这个重点,创造条件促进文化、体育、科普、教育等工作尽快进社区,促进社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营造一种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社区氛围,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上档次、上水平。一要抓教育,重点是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抓好思想道德、科学普及和民主法制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是要在社区广泛开展诚信教育,大力倡导信用观念,增强信用意识、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二要抓活动,重点是抓好各种文明创建活动。要在社区深入持久开展“社区是我家、文明靠大家”活动,努力创建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开展社区单位与社区贫困家庭结对济困活动,特别要坚持开展“九进社区”活动,因地制宜,精
在全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6
11月19日,受国家爱卫办的委托,省爱卫办工作组就要来我市进行国家卫生城市、卫生镇年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务必要全力以赴做好迎审工作。刚才,占省同志向大家通报了我市前一阶段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整体情况,客观地指出了各个创卫工作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希望各部门各
单位按照要求,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务必要提高认识,正视问题
能够获得国家卫生城市这一殊荣,凝结着××××历届领导班子、广大干部职工和全市60多万人民群众的心血和汗水,确实来之不易,然而要保持这一殊荣更不易。创成国家卫生城市、卫生镇决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国家之所以要搞年审、复验,目的也在于以此促进各个城市创建工作形成常态,建立长效机制。然而,近年来我市的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反弹比较厉害,市民反响强烈。为搞好这次迎审,从九月中旬到现在我们已先后两次做了动员和部署,但从整体情况看,确实存在着重视不够、推进不动、整改不力的问题。今天上午,我和十个工作组的责任领导对市区的大环境卫生、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部分中小饭店和六小行业的环境卫生情况进行了实地察看,发现还存在有很多问题。按照国家、省爱卫会的标准,结合我们的自身情况来看,要顺利通过验收,我市在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在解决城市脏、乱、差,提高市民文明卫生素质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归纳起来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城市管理方面,卫生保洁机制不够,突出反映在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卫生保洁。垃圾清运不及时,还存在较多卫生死角;农贸市场卫生条件差,管理秩序混乱,活禽宰杀,熟食品管理,摊点管理还不符合卫生要求;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等十乱现象比较突出;“六小”卫生问题突出,制度不落实,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不高;书院河道脏、乱、差治理不到位。二是在市民素质方面,宣传力度不够,形式不多,氛围不浓。社区基层组织建设滞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市民文明素质不高;健康行为行成率不够,需进一步加强教育。三是城市建设方面卫生设施不够,设备简陋,破损路面没有及时补修。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在于一些领导、一些部门对卫生城市的保持和品位提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形势和任务认识不清,履职尽责不到位,执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不够有力。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务必要提高认识,正视问题,端正态度,积极整改。
二、务必要倒排进度,强力攻坚
这次我市国家卫生城市迎审工作是对我们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一次大检阅。在这一周多的时间里,我们必须针对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全面准备,突出重点,倒排进度,集中突击,打好迎接年审这场攻坚战。一方面,要加快硬网件建设。加大力度,完善集贸市场的基础设施,市区果皮箱,破损的要及时更换,建筑工地文明墙要及时修复,以及公交站牌、宣传专栏、沿街广告门牌破损的,都要尽早更换。另一方面,要加大专项整治。市工商局、市场发展局负责农贸市场、户外广告的专项整治,市公安局、卫生局配合落实;卫生局负责食品卫生餐饮行业专项整治,市公安局、工商局配合;建设局负责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乱贴乱画、占道经营、垃圾清运、交通秩序管理、机动车辆乱停乱放专项整治,市公安局、工商局配合;嵩阳办负责空白宅基地、背街小巷治理,市公安局配合;爱卫办负责路长工程及大环境卫生的专项治理,市公安局、建设局、工商局配合。在开展整治过程中,要善于采取说服教育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防止在执法过程中造成市民与政府之间的对立情绪,产生新的社会矛盾。
三、务必要强化责任,落实奖惩
卫生城市迎检标准高,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是当前全市上下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任务,我们要从市委常委做起,从四大班子领导做起,从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做起,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坚持大员上阵、全员上阵,切实把网迎审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各部门之间尤其是十个创卫工作组,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主动补位,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攻坚氛围,形成“条块结合、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保证各项目标任务按进度和考核标准得到全面落实。要加强督查,对工作不力、影响年审进度的单位及时下发督办单,限期整改到位,对重、难点问题要予以协调解决,督办过程和结果及时通报。如果对反复督办,推而不动,或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和后果,导致年审失分的部门和单位,我们要坚决严肃追究部门主要领导及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同志们,国家卫生城市、卫生镇年审考核在即,能不能顺利通过年审,对我市各级各部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水平都将是一次考验,对广大干部职工的素质和能力也是一次检验。让我们以临战的姿态、必胜的信心、务实的作风、扎实的行动,齐心协力,迎难而上,集中精力打好迎审冲刺战,确保我市能顺利通过年审考核工作。
【在全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推荐阅读:
王珉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6-07
在全省地税系统税收票证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7-21
常务副省长在全省档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9-13
在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7-26
在全省新增沼气项目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5-30
于晓明在全省机关党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7-10
市在全省老干部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7-18
在全省医改办主任会议上的讲话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