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体商业价值分析

2024-08-30

综合体商业价值分析(共8篇)

综合体商业价值分析 篇1

天霸设计总结提升广州商业综合体设计商业价值方法

天霸设计承接的任何一个广州商业综合体设计项目,均是从当地的市场基础,消费容量和水平来设定个性化和差别化的方案。近几年在广州,各类商业综合体可谓是如后春笋般涌现、天河城、正佳、太古汇、万菱汇、维多利及中信广场以及其他一些正崛起的项目林立。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状况下,广州商业综合体设计客户如何才能提升项目的商业价值呢?天霸设计认为,除了需要合理的物业组合比列、良好的经营管理策划以及雄厚的资金做支撑外,还需要规划商业综合体项目的视觉形象,做好视觉形象与装饰设计的衔接工作来提升整个项目的商业价值。

1、不同产品物业组合方法,寻找酒店、购物中心、商业街区、写字楼和酒店公寓物业最佳位置与比例。

2、在物业比例确定后,寻找最佳业态比例,使商业价值得到最佳发挥。在徐州中央国际广场项目业态规划中,需要考虑注重聚集人气,特别是以购物中心的形式以对面金鹰购物中心进行有效的竞争,共同繁荣中心商圈。

3、通过良好的经营管理策划吸引一流品牌的酒店,尔后引进一流的主力百货商场,最后引进大卖场;招商顺序是让对项目收益贡献最大的业态优先选择位置,提升整个城市商业综合体物业价值。

4、通过主题文化的创新,提升整个物业的品味和价值。

5、通过规划城市综合体的视觉形象,做好视觉形象与装修设计的衔接工作,提升整个项目的商业价值。

天霸设计成立于1994年,位于广东东莞东城科技园,占地面积近30000平方米。作为一家专业的商业设计公司,公司于2012年调整发展战略,服务范围拓宽至城市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大型超市、百货商场以及大型专业市场等领域。正所谓“作品见证实力”,相信广州商业综合体设计客户能够透过这些经典的成功案例(如深圳kk park广场、东莞福源商业广场、深圳龙华文丰城广场、顺德德云万象广场、湖南常德丁公桥购物广场、广州百世购物广场、四川阆中嘉华隆购物广场及青海格尔木明珠广场)看到天霸设计背后的实力。

目前,公司汇聚大批经验丰富、设计理念先进、思想活跃、精力充沛优秀专业人才,总结数十年商业设计经验,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特色。用天霸设计独创的铂金时代设计风格塑造项目,可达到“五年不过时、十年不陈旧”的效果,从而进一步帮广州商业综合体设计客户实现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延伸。

综合体商业价值分析 篇2

为此《城市建筑》召开以“商业综合体的多元价值”为主题的学术沙龙, 邀请多位商业综合体设计领域的专家共聚一堂, 针对国内商业综合体如何实现多元价值进行互动式交流。

时间:2014年5月9日

地点:上海市四平路1758号, CCDI悉地国际总部6F暇园茶室

主办:《城市建筑》杂志社

协办:CCDI悉地国际

我们无法否认商业综合体追求盈利的内在属性, 但同时也观察到, 往往是那些在租售空间以外特别下功夫的商业建筑, 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我想首先解释一下今年和去年的研讨主题的脉承关系。综合体发展到今天, 我们已无须再多讨论“综合体”的定义和重要性, 特别是在中国, 很多项目是由经验丰富的国际著名事务所主持设计, 在商业动线、零售空间、业态组合等方方面面的技术点, 应该说有很多成熟的“国际范式”可以参考。但是越成熟的套路也越容易陷入固有的模式, 导致差异化的缺失。于是, 去年《城市建筑》以“商业综合体直接盈利与非直接盈利空间的思辨”为主题, 热烈讨论了那些虽不可直接租售但对整体建筑空间有突出价值的设计, 是基于“内聚视角”的话题。到了今年, 话题向“外部”拓展, 谈一谈综合体在纯粹商业以外, 还有哪些不同的价值驱动, 特别是对于城市、社会、文化、交通的复合意义, 所以形成本次沙龙“多元价值”的主题。总的来说, 我们期望这两方面的思考对于求大求快的中国城市化, 能起到一定前瞻和预警启示。我们无法否认商业综合体追求盈利的内在属性, 但同时也观察到, 往往是那些在租售空间以外特别下功夫的商业建筑, 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建筑师是一个有理想气质的群体, 有时候会面临一些尴尬的处境:当建筑师在说“设计成就感”, 客户却在谈“投资回报率”;当建筑师追求“空间的品质”, 客户却期待“物业的增值”;当建筑师醉心于“人文的场所”, 客户却着迷于“消费的趋势”;当建筑师谈论“技术的高度”, 客户却关心“技术的成本”……但是我们也看到, 这些矛盾的堆集其实也有积极意义, 它们会促进城市开发行为在更多层面的考量, 也能够为“开发-租售-盈利-再开发”的商业机器赋予更多的价值和意义。

综合体多元价值的实现, 一方面是社会价值的提供, 另一方面是商业价值的挖掘、满足和所谓的最大化。只有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前期把各方的利益关系进行协调, 才能实现所谓的多元价值。

我今天想谈谈综合体与地铁系统接驳的问题, 我们作为设计师, 实际上承担了在开发商、顾客和政府之间协调的重要作用, 力求达到三赢的目标。我们去伦敦、香港、东京旅游购物的时候会对综合体与地铁交通的无缝衔接印象深刻, 从规划到设计, 再到建造和后期运营的全过程中三方所进行的高度充分的利益协调是其综合体项目成功的重要保证。

所以我认为综合体多元价值的实现, 一方面是社会价值的提供, 另一方面是商业价值的挖掘、满足和所谓的最大化。但只有如上述城市, 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前期把各方的利益关系进行协调, 才能实现所谓的多元价值。所以凯里森建筑事务所一般在综合体项目的前期规划阶段都会做相关的协调工作, 我结合案例重点讲讲与地铁系统连接的问题。

深圳中心—天元是一个街区型的商业项目, 凯里森建筑事务所在这个项目中实际上扮演了商业总体规划的角色。项目总面积约90万m2, 商业约30万m2, 地下约20万m2, 地下空间的动线相当复杂。与地铁连接的动线设计要与整个项目的商业策划相配合, 一般会认为与地铁的连接越多越好, 但是其中有很多复杂的问题, 比如需要设计24小时开敞的通道, 考虑连接口的位置怎样与购物中心形成较高的关联度, 在购物中心的运营时间内连接口如何关闭以便管理等。所以说, 综合体与地铁系统的具体连接方式、楼层、位置的设计的确在我们的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厦门万象城在离厦门火车站以北的两个街区, 地铁1号线从北面和基地相连。凯里森建筑事务所在早期的规划中通过地下商业动线的组织将地铁物业连接至火车站地下物业, 以期把厦门万象城打造成为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地标项目。为了实现地铁在北面与商业接驳, 在无数次论证之后建筑师决定把人流从两个出站口下行汇集到地下二层的一个通高中庭后顺畅自然地从地铁物业进入购物中心。

武汉的人信汇项目则面临在地下一层或地下二层与地铁连接的选择。有经验的设计师都了解地铁站停层的地坪一般在相邻建筑的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之间, 所以综合体与地铁的连接方式就有很多选择, 目前很多人认为从站停层下到地下二层进入购物中心比较好一点, 能够补充该层的人流量, 人流上达地面也能带动上部楼层人气。我们为该项目设计了一个下沉广场, 实际上连接了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地铁里的人进入购物中心之前还可以选择不进入。这实际上也是地铁方的要求, 所以这个项目在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分别提供了让地铁人流直接出达地面的选择。

综合体与地铁的衔接设计是很多成熟的业主都非常重视的内容。因为现在地铁作为最便捷、快速、环保的一种交通系统, 已经在大中城市得到大力建设, 而这也是一种最快速的、把最多人流引入购物中心的方式, 所以其与商业的融合和衔接至关重要。

每个地点都是有历史的, 哪怕现在全部被拆平了, 也是有历史的。对于这个地点历史的“垄断”, 实际上也就成为综合体不可复制的一点。

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综合体会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但是我今天还是从商业价值的角度出发, 谈谈综合体的其他价值如何给商业价值带来提升。

从商业基本逻辑来讲, 商业的根本价值就是效率, 特别是零售, 基本上都是靠运营效率赚钱。但是地产的基本逻辑是垄断。它的垄断实际上是对于一个几何位置所拥有的交通、配套等综合价值的垄断。所以如果单纯看这两点, 实际上是矛盾的。商业效率的提高会促进地产本身的形式发生变化。当垄断有利于现有效率的时候, 地产就成立了;当垄断不利于现有效率的时候, 地产的垄断就要发生转化。我认为在电子商务的时代, 不是“买什么”而是“在哪买”比较重要, 因为顾客的逻辑发生了变化。

现有的商业空间逻辑遵循的是视线和距离, 是基于便利性的原则。我们相信消费者会在我们对动线的设计引导下到我们需要他走到的地方去, 因为这符合消费的便利性—这是基于信息的不对称而有的一种观点。但是现在客户的逻辑是对时间的逻辑, 是消费时间和到达时间相对比的一种逻辑。因为现在的信息变得对称了, 它的原则不再是便利性的原则, 而是口碑的原则。口碑原则基于的动作就是分享。我认为口碑是由产品和故事两部分构成的。仅有很好的产品, 人们不一定和朋友分享, 因为没有人会写广告词给朋友, 但是如果有一个故事, 人们就有了素材去进行分享。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做得好的体验店的品牌, 往往是两者为一体的。把故事拔高一点, 可以称之为文化, 它需要时间来产生和沉淀。现在对于综合体空间价值的研究很多, 但是对其时间价值的研究并不多。每个地点都是有历史的, 哪怕现在全部被拆平了, 也是有历史的。对于这个地点历史的“垄断”, 实际上也就成为综合体不可复制的一点。

我们为华侨城在上海苏河湾设计的一个项目中, 把老建筑和新的城市综合体完全融为一体。整个基地实际上完全新建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 其余全部是老的建筑。我们没有把这些老的建筑全部拆掉, 而是通过和结构工程师的密切配合, 把老建筑内部的空间整合, 然后对立面重新进行整修, 如此构建了一条东西向的内部商业廊道, 将商业布点于各个历史建筑当中, 形成一个非常有特点的购物环境。联创国际的一个优势在于多元业务的整合, 上述两个案例都有我们的商业院与都市再生工作室的合作。我们认为在一些涉及历史保护的商业地产项目中, 从前期策划一直做到后期设计, 包括对于整个历史街区的主题包装、场景营造, 以及景观、小品、城市家具、标识等的设计, 才能够形成较为完整的效果。

成功的商业综合体设计需要谋合建筑空间、多层流线、趣味体验、室内精装、及商业运营和业态这六因素的完美协调。建筑师的创意必须融合业主的商业价值。

我想向各位介绍在2013年刚刚开业的环贸iapm商场项目, 大家可能对iapm比较熟悉, 所以我就重点从几个关键方面进行介绍。

项目所在地为老襄阳服装城旧址, 建筑规模22万m2, 其中商场面积12.4万m2。项目坐落于淮海路零售商业街的中心, 包括两栋写字楼和一栋住宅楼。项目开发伊始, 我们所面临的就是一条建筑林立的街道, 基地非常紧凑, 而项目设计任务书又要求兴建一组双塔写字楼、一栋住宅大厦和一座6层高的购物裙楼, 这对设计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绿化率成为了设计的首要挑战。我们在设计时, 将绿色空间纳入到设计方案中, 因而才有了现在建筑后方绿树成荫的空间。我们试图以此来影响基地环境, 运用设计的手段将绿色带入到项目当中。另外一个挑战就是建筑前部的淮海路。淮海路作为交通节点和游客下车地点等有自身的限制条件, 所以从规划的角度来讲, 不应在淮海路一侧设置任何车辆入口。解决淮海路一侧问题的关键策略之一就是将交通流上移到二层, 即在建筑边缘起坡至二层, 待建筑竣工时这条路也会与街道连通。为了尊重淮海路沿线建筑立面的整体城市结构, 我们布置了两层甚至3层层高的精品零售店, 构成了沿街的正面零售店。同时我们将建筑的露台后缩, 这样一来就能提高最终的建筑层数, 在基地如此紧凑的情况下满足需求。商场最终为6+1层, 另外还设有连接屋顶平台和屋顶花园的屋顶餐饮园。建筑东侧用于和地铁对接, 目前地铁10号线和1号线途经此地, 还有即将建设的12号线, 可见该地点是地铁主要换乘站之一。所以建筑整体对地铁站而言, 形成了一个绝佳的小型地标。

商场的一、二层设置国际品牌的旗舰店, 三、四层是其他国际品牌店铺, 五、六两层为餐饮区。因为4层几乎是商场高度的上限, 因为消费者一般不愿意为购物走到四层以上, 但是这座商场的高度超过了我们一般所推荐的4层高度。为了能达到要求的设计量额, 我们将餐饮区设置在顶层, 从而将人流引向建筑的高层, 创造更多价值。建筑六层设置了电影院, 利用核心办公区周围的空间设置瑜伽馆等对空间位置要求并不严格的商户。全部餐饮设置在建筑临淮海路一侧, 顾客在其中能够一览熙攘的街景。建筑七层为屋顶层, 多数情况下, 墩座楼的屋顶都会布满各种机械设备, 而委托方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利用设计手段将凌乱和不美观的各项设施移至写字楼的屋顶层。

iapm并没有一般意义上建筑屋顶的轮廓线, 我们为了更好地利用屋面, 没有采用玻璃屋顶, 而是设计了垂直的玻璃幕墙, 不仅将自然光引入室内环境, 而在夜间能将室内的活动呈献给室外, 我们试图以此为空间加入更多趣味性的元素。

建筑后部南昌路沿线仍然以商铺为主, 南昌路有很多小型专卖店, 为了尊重南昌路的城市尺度, 建筑该侧高度较低, 与淮海路将店铺规模和城市文脉定位得更高不同。而南昌路一侧绿色空间也随着道路从地面徐徐起坡至二层, 行人能一路走上来, 进入写字楼空间。

我们原本规划建设一个类似纽约时代广场的广场, 但方案有违当地有关部门不准安装大面积LED显示屏的相关规定, 因此我们充分利用现有条件, 将其改造成一个极富设计感的街角广场, 突出了入口。夜间, 当整个建筑点亮之时, 景色十分迷人。

顾客进入商场后能够明确自己的方位, 这得益于我们对扶梯的布置和对商场的设计。在商场一端可以轻松看见另一端, 但沿着商场内的弧形路线行走, 仍然不乏惊喜。这就是我们试图在商场中营造趣味性的原因, 而且这也是建筑设计过程的一部分。正确地进行室内布局是建筑师在商场空间设计时必须做到的, 之后室内设计师才能一展身手。

商业中庭空间用于举行公共活动和大型典礼, 委托方会在周末或大型发布会时推介主要商铺, 顾客在任何一层都能俯瞰这一中央空间, 这个空间也就成为一个巨大的舞台, 各层的顾客都能轻松了解到其中发生的一切活动。中央空间的布局为游客提供了非常清晰的视野, 几乎能够看到所有的品牌商铺, 如果站在建筑二层, 至少能看到上面一层和下面一层。这也是我们在设计中始终试图贯彻的要素。

商业建筑更似一个消费活动的容器, 不是纯粹的建筑展示物, 怎样把这个容器做得好, 让人能到这个容器里面来, 并在其中长时间驻留, 是商业建筑的目的。

我想通过回顾几个RTKL在中国的商业项目, 和大家分享我近年来对于商业建筑设计的感悟。

第一个案例是深圳万象城。万象城在2004年底甫一开业即成为中国高端商业综合体项目的标杆, 也是深圳市中心最重要的地标之一。很多人都在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有人说是入口做得比较好, 有人说材料用得比较好, 有人说中庭、动线设计得比较好……但我认为这些技术上的问题并不是这个项目成功的主因, 而是当时中国商业地产的爆发性增长刚刚开端, 万象城的设计引进了一种消费模式, 成为华南地区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商业中心。这个项目的概念是完全创造一种新的场所, 在当时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消费体验, 这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商场后面的现代化车库, 每层都可以进到商业综合体里面, 形成了非常便捷的立体化交通形式;还有一线国际品牌店的集中展示以及室内标准溜冰场, 都是当时在国内没有出现过的。所以这个项目建成以后非常成功, 201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 其单店年销售额为52亿元人民币, 在中国内地能排到第三位, 仅次于北京的新光天地和杭州大厦。

第二个案例是上海的大宁中心广场。这个项目是在2004年设计、2006年开业的。万象城是一个高端的商业综合体, 以室内的商业街为主。与之相比, 大宁中心广场围绕生活体验中心 (lifestyle center) 的概念, 面对的是中端市场。生活体验中心正是RTKL在美国做了很多年、有很多经验和心得的方向。生活体验中心要把周围的人群研究得很透, 必须能够准确地抓住周围消费群体的需求。商业建筑是一种对象性的设计, 形式是一个次要的因素, 更重要的是面对消费人群做出准确的回馈。最终的产品一定会有一种非常有针对性的消费业态, 而且要符合当时发展的趋势。大宁中心广场开业以后人气非常火爆, 到目前为止都是闸北区重要的消费中心。

最后一个案例是2013年10月在东莞开业的万科生活广场。万科找到RTKL做这个商业项目有很强的目的性, 是为自己开发的住宅做一个配套商业。过去的住宅配套商业都是做住宅的底商, 这种做法有两个主要问题:第一, 档次比较低;第二, 人气得不到聚集。项目设计过程中我们与业主共同探讨关于商业的想法和趋势, 最后我们的应对策略类似大宁中心广场的生活体验中心的业态形式, 同时又有其特性。大宁中心广场是区域性的商业业态, 万科生活广场则是社区型的, 其规模和业态组成充分回应了社区的要求。万科生活广场约3万m2, 包括一个1万m2的品牌酒店和一个电影院, 其余主要以餐饮为主。虽然这个项目规模比较小, 但业主非常重视, 对于这种模式也非常认可。对于这种三线、四线城市的商业形态, 这种模式是一种比较积极的回应。

RTKL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美国主要的城市做比较有代表性的商业项目, 到现在已有几十年的设计经验。而一直保持着较强的创作能力和市场的反应能力, 这与RTKL愿意去改变、愿意去抓住时代的转折点有关系。我们不断地去探寻, 与甲方配合, 帮他们发现市场的商业趋势, 之后以我们的专业能力协助甲方对此作出一些积极、正确的应对。商业建筑更似一个消费活动的容器, 不是纯粹的建筑展示物, 怎样把这个容器做得好, 让人能到这个容器里面来, 并在其中长时间驻留, 是商业建筑的目的。

商业建筑是群体消费的承载物, 与使用者紧密相关。使用者包括了消费者、商店租户和开发商:开发商是使用者, 他们通过项目创造利润;商店租户也是使用者, 他们期待有效的商业展示面和便捷的后勤支持系统;而日常的消费者, 他们真正的需要很大程度上是对社交的需求,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不管社会如何变化总是要有一个场所供大家进行社会参与的活动。商业建筑必须紧紧抓住使用者的需求, 创造一个消费活动的容器, 我个人认为这是设计商业建筑的关键点。

在当下城市综合体设计当中不太被重视的非盈利型功能, 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一方面可以为城市综合体吸引更多的人, 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城市综合体内部的空间创造更多价值。

我个人非常关注城市综合体当中盈利和非盈利型功能的价值研究。今天我想就城市综合体的垂直空间体系做一些深入的介绍。

对于城市综合体的功能划分, 传统的看法可能是办公、商业、居住、娱乐、酒店、餐饮等, 实际上如果我们把它看得再宏观一点, 是可以分为一类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盈利型功能”, 那还有一类是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非盈利型功能”。Todd先生曾工作过的捷得国际建筑师事务所在关于零售功能的专著中把零售业定义为城市中的黏合剂, 我非常认同这一点。但是实际上在当下, 尤其在电商的冲击下, 零售业已经逐渐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城市综合体应该是混合使用思想和建筑综合体的产物, 判断一个建筑是城市综合体还是普通商业建筑, 可以看它是不是通过非盈利型功能与城市公共空间衔接。从城市的角度来看, 非盈利型功能作为支撑城市综合体运转的重要内容, 实际上对整体而言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真正起到衔接城市作用的可能是城市广场、城市公园或者公共交通等空间。

目前中国的城市综合体发展中一个较大的问题就是对于经济价值的过分关注, 而对于空间效益一系列价值 (包括城市价值和社会价值) 的认识相对而言比较片面。单一模式的开发, 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实际上是有问题的。我们未来要面对城市空间变化的新局面, 应对网络时代的变化, “体验性”至关重要。而对于非盈利型功能的重视也将是城市综合体发展的新趋势。我想通过我在上海做的一个研究, 分析城市综合体和城市空间如何组织才能为整体创造更大的价值, 尤其是在城市综合体所带来的城市空间垂直立体开发背景下。

克里斯多夫·亚历山大 (Christopher Alexander) 在“A City Is Not A Tree”这篇论文中, 用数学理论解释了城市不应该是一棵树的事实, 这里的树是指城市结构。他认为现代主义的城市实际上是把传统城市的半网络型结构破坏了, 城市的结构过于简单使得人和人的关系相对薄弱。基于这个视角, 我们可以将城市综合体的垂直空间体系做一个类比:一些城市综合体垂直空间体系就像一棵树一样, 有很多尽端空间, 彼此之间的联系薄弱, 典型的案例就是五角场的万达广场;还有一类的垂直向尽端空间存在联系, 建筑整体性较强, 但是由于只在底层和地下与城市相连, 这种联系相对来说比较单向。这一类的结构虽然可被称为网络结构, 但它是比较封闭的, 五角场的百联又一城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在虹口足球场附近建成不久的虹口龙之梦代表了另一种结构类型, 它的空间结构与普通的综合体比较接近, 只是在空中三层和四层与地铁3号线以及对面的虹口足球场有步行通道连接, 使得它的结构相对比较开放, 我们称之为开放的网络体系。

上述三个案例都属于面向区域群体的区域型城市综合体, 同时它们都与地铁和城市的空间有一定的联系, 而且建筑面积、规模和业态等方面也比较接近。我们把这三个建筑的垂直空间体系进行抽象提炼, 通过空间句法软件 (J-graph) 对空间体系进行描述, 可以看到实际上这三个相似规模和层数的城市综合体, 分别代表树型、封闭型的网络型和开放型的网络型结构, 它们的空间深度实际上是不一样的。

空间深度简单来说就是从城市空间到达建筑最远端的空间所需要经过的转换次数。通过空间句法软件的结构图我们可以得到, 虹口龙之梦所需要的转换次数是最少的, 将计算结果同建筑的轴测图结合, 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虹口龙之梦的空间整合度是非常好的, 而万达广场的这些尽端空间的整合度是非常低的。

有了软件的定性分析之后, 我们做了一些定量的实地观测, 其中包括建筑内部各层主要公共空间内人流量的测试。通过这个比较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 虹口龙之梦每层的人流量变化相对较小, 而万达广场和百联又一城的人流量变化比较大。如果再深入观察, 我们会发现在虹口龙之梦工作日晚上和节假日下午的这些人流最多的时段, 曲线形式几乎是相似的, 而万达广场和百联又一城的曲线则有明显区别。

这说明一方面可能有一些餐饮娱乐功能在当中起到了作用, 另一方面其实可以看到开放型的网络结构更好地融入了周围的城市结构, 有更多的人愿意在不同的时间进入这样的空间并来使用它。

我们下一步又把实测人流量作为常量, 把每层的不同特性作为变量, 输入SPSS (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 软件。经过分析可以看到, 是否跟外界有直接联系的出口是该层人流量的决定性因素, 其次是与出入口的距离和建筑整体出入口的数量, 我们传统思维中的自动扶梯的数量以及楼面的功能组成, 实际上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决定性的。

在进一步研究中, 我们又做了一系列问卷调查。一个问题是“你在项目当中消费的时候最高会逛到商场的几层?”在龙之梦里面, 大多数的人会逛到三层以上的空间, 而在万达广场, 虽然大家都知道它的商业街的人流量非常巨大, 但是真正能够到上层的人是非常少的。第二个问题是“你通常会从地面层到达二层以上的楼层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非常有意思的是只有在虹口龙之梦当中, 有很多人是无目的性地逛上去的。第三个问题是“你会被以下哪种功能吸引, 从而走到上面的楼层 (可以多选) ?”在统计了200名顾客的回答之后, 我们发现餐饮功能和娱乐功能相对来说垂直吸引力是比较大的, 这个实际上跟我们一般的商业开发的内容是有对应的。从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 自动扶梯对于吸引访客垂直向移动的决定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这个和我们之前几位专家、学者说到的动线的设计和空间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关联度。

我想通过这么一个比较研究说明以下问题。第一, 开放网络型结构的垂直空间体系能够为城市建设综合体创造更多的价值。第二, 在当下城市综合体设计当中不太被重视的非盈利型功能, 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一方面可以为城市综合体吸引更多的人, 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城市综合体内部的空间创造更多价值。我们在研究虹口龙之梦时还发现, 其建筑内部还包括了地铁3号线和8号线的换乘空间, 在地铁运营阶段平均每分钟能有一百人左右, 但这一部分人流现在是被商场排除在外的。若地铁和商场每天有12个小时的共同运营时间, 则每天会增加约7.2万人经过这个建筑。所以如果我们把这部分人通过建筑内部空间流线合理组织的话, 那么它所能够促发的整体价值提升是相当可观的。

景观是建筑次级空间的营造, 商业综合体的差异化战略不应忽视景观所蕴含的绿色生态价值, 如何把自然环境价值转变为商业价值的驱动力, 是在前期规划和景观营造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商业综合体的差异化战略不应忽视景观所蕴含的绿色生态价值, 尤其在开发高密度商业时, 要考虑其生态的承受力和恢复性。商业综合体的营造, 要结合中国师法自然的传统, 注重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如何把自然环境价值转变为商业价值的驱动力, 是在前期规划和景观营造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首先要认识到景观是对建筑次级空间的营造。建筑与城市的融合要用景观化的语言去强化, 因为景观相对来讲是一个近人尺度的概念。如果商业都是高大全的东西, 没有关注近人尺度的问题, 就只能营造出冰冷的、没有人性关怀的商业氛围。

第二是进行路线的引导和定位。在前期规划阶段, 景观设计的工作就是做场地设计。在充分理解自己的专业和开发商核心价值的诉求基础上, 我们能够优化这种动态空间的边界, 比如车行与人行的关系。这样, 我们在景观的人行控制上, 就更容易去建立一些鲜明的导向性或趣味性的路线引导。

第三是强化节点。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设计阶段节点已经形成, 景观设计需要通过技术性、艺术性以及尺度化等多种手段对节点意象进一步予以强化。建筑设计中的通风、采光、空调、冷却塔等设施设备, 对于场地会有一些负面影响, 需要在景观设计阶段再作弥补性处理。其实不能一味将景观设计作为修补的“创可贴”, 而应该在前期就对这些设施设备有充分的美化考虑和造型功能上的平衡。我们在设计苏州的圆融星座时, 在里面建了一套滴灌系统, 在覆土和悬挂植物方面, 我们关注植栽和后期养护, 植物是景观中唯一有生命力的元素, 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具有历史的沉淀感, 会使建筑与自然逐渐融合为一处有故事的场所。

多元价值在轨交综合体这样一种多功能、高密度、复合化的垂直都市综合体里有着非常明显的体现, 其将公共服务和金融工具完美结合后产生的相乘效应, 可能是商业综合体应具备的多元价值之一。

“商业综合体的多元价值”涵盖的话题范畴很大, 我想集中在城市新引力—轨交 (轨道交通) 综合体开发这方面来谈。多元价值在轨交综合体这样一种多功能、高密度、复合化的垂直都市综合体里有着非常明显的体现, 其将公共服务和金融工具完美结合后产生的相乘效应, 可能是商业综合体应具备的多元价值之一。

TID (Transportation Integrated Development) , 即交通一体化发展策略被认为是TOD的引申与聚焦。其字母I也许还可以引申为information或internet, 也就是将公交与信息或互联网融合发展形成的新型城市综合体的概念。TOD/TID的策略将会成为城市化发展的下一个热点。究其概念, 轨交综合体是将依托轨交带来的商业客流与交通、城市结合为一体, 并带动上盖物业形成高效宜人、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之核。所谓的双赢或者三赢就是既拉动了客流, 又带动了商业服务, 同时又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 是基于解决城市问题的良好目标。

中国当下轨交综合体建设的问题明显。城市化浪潮十年以来, 人口大量涌入都市造成道路交通拥挤, 资源浪费增大, 城市尺度的过大与社区感的缺失造就了一个个大型孤岛般的综合体。这些综合体自身功能多样, 但彼此之间以及与城市的开放关系始终存在问题。另外, 电商的强制介入对传统商业模式产生冲击, 但并不是说电商的出现一定导致传统商业衰败, 我认为电商的导入带来了传统商业模式无法产生的新盈利点, 这也是从商者们应该认真考虑的。

导致目前轨交综合体市场上述问题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 关于轨交综合体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明显滞后, 目前我们多是借鉴国外发达地区的TOD或TID理念设计项目, 但如果没有考虑中国的具体国情, 这种借鉴就会显得很盲目;第二, 轨交规划和建设相脱节, 与综合体之间没有产生有机联合的相乘效应, 而是各自为政;第三, 上述问题目前缺乏具体的解决方案, 缺乏有效的机制来化解规划建设与开发物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四位一体团队—政府在上, 市民在下, 一边是地铁公司, 一边是开发商—显然是较为合适的, 至少地铁公司与开发商需要紧密结合。而轨交沿线物业开发应形成一种整体考虑、统一规划的联合开发模式。开发商提供好的物业服务得到经营收益, 地铁公司提供优质服务以及良好的交通运营, 带来的人流又可带动沿线开发, 从而形成良性互动、良性循环的开发机制。地铁公司主要应负责轻轨、地铁建设, 而开发商拥有专业化的开发优势和人才架构, 政府在政策法规下进行协调, 市民媒体进行监督, 这其中设计公司能起到的作用比较有限, 更需要协调好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尽管我们相信TID能够带动共赢, 但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而目前在中国城市, 其具体推进过程并不容易, 主要因为:第一, 各方对于这种综合体的复杂性缺乏系统认识;第二, 轨交规划具有相对独立性, 与物业开发是完全平行的, 导致所谓的综合性价值很难出现, 但港铁和深圳有一些好的案例操作可以参考;第三, 责任事权体系不健全, 有些时候责任主体是谁并不明晰, 导致审批互相推诿, 项目不易推行。

我认为日本的轨交综合体是紧凑城市高密复合的产物, 其本质目标是创造一个生活便利与诞生幸福感的公共客厅, 这也是我一直强调的—综合体最本质的作用是让市民在其中能生活得非常舒服, 轨交综合体是一种“生活方式枢纽” (lifestyle–HUB) 的概念, 是新生活方式综合体。

另外我想再谈谈日本的商业综合体是如何抵抗电商冲击的。在日本电商很发达, 但并没有说百货业态就消亡了。例如大阪大前线 (Grand Front Osaka) 里面有个“知识之都” (Knowledge Capital) 的创新业态群, 并不是传统购物中心或百货店的概念, 而是一个品牌集合店, 在裙房高层区集合有266座商店和餐厅。一般在较高层的建筑中经营餐饮是很难的, 除了服务内容的差异化, 位于八层的餐饮区会将营业时间特意延长至凌晨, 满足新型办公人群餐饮配套的需求, 针对塔楼、周围的酒店、高端公寓的用户, 提供在凌晨之前可以休闲的场所, 而这部分餐饮的电梯、疏散与底层商业是完全脱开的。这个概念现在在日本大城市的CBD中在逐渐增多。

最后, 关于轨交综合体的研究、设计建设的推进, 我有一些建议。第一, 加强轨交综合体开发的研究与传播, 多一些平台, 多一些交流;第二, 推动城市规划和管理体系的整合优化, 打破目前存在的壁垒;第三, 完善轨交投、融资, 充分利用市场化力量, 目前民营资本已经进入城市交通建设的环节中, 民营设计公司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介入;第四, 完善规划评定方法和标准规范, 例如目前民用建筑的消防规范与地铁消防规范是不同体系, 导致一些挑空或过渡空间很难实现;最后, 降低和消除规划设计咨询的壁垒, 充分发挥咨询单位在设计中的引领作用。

当技术不再是一种制约, 谁对地域文化了解更深、原创思路更有价值才更有竞争力, 所有这些终将回归到建筑学的本质, 即对场所感的追求、对设计能否取得共识的追求。

尽管我们对商业地产的前景十分看好, 但UA国际并没有停止对现状的思考和反思。中国商业地产已经面临转型, 从目前发展水平来看, 有饱和的趋势, 甚至出现了泡沫化、同质化、边缘化的趋势。总量上增长过快, 千店一面, 同时由于消费习惯和需求的改变, 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又越来越威胁到传统商业地产的生存。

作为中国一线的商业地产设计者, 我们认为中国商业地产用短短15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150年的发展历程, 西方国家的商业地产经历过多次转型, 我们出现同样的问题实属正常。成功的商业地产是经过严谨的市场环境和盈利模式分析而得出的产品组合, 没有哪个项目可以完全复制后用于他处。只有依据市场研究, 找到具有市场支撑并且有良好财务表现的产品组合, 以及准确把握目标客户的需求, 才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既然转型已成共识, 那么方向就很重要。例如针对细分客户市场的差异化产品, 就依据新的客户需求进行量身打造, 仍然能在成熟市场上分一杯羹。例如社区商业肯定是新的增长点, 目前已经有数家国内一线的房企在布局社区商业地产, 试图打造连锁化、品牌化、规模化的类似万达模式的社区商业模式。

另一个方面就是,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群体被电子商务“24小时购物中心”吸引的时候, 传统商业拿什么来留住客户?我们认为, 当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这些年轻消费者的购买力越来越强大的时候, 他们其实是具有明确清晰的生活特征的, 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及情感需求, 他们在消费文化和娱乐文化的环境中成长, 对商业的需求不再停留在满足购物需求的基本层面上, 而是倾向于情感消费和时尚追求。面对这种消费喜好的改变, 购物中心应该强调个性, 从大而全的模式向更具有特色的主题模式转变。例如上海淮海路K11以及北京的芳草地一新一老两个案例, 就是打造文化艺术主题购物中心的成功范例。它们代表了一种将文化主题引入商业地产的趋势。UA国际也在做这方面的尝试, 比如绿地南昌玫瑰城项目, 就将独特的“爱情文化”主题引入商业地产, 这也是“玫瑰城”名字的由来。商业中心的这种文化倾向, 关键还在于对内涵的打造, 以文化为主题, 将文化艺术与购物中心相连, 通过不同的交流活动、展览和文化设施, 提供文化场所与公众交流的空间, 这需要形神一体的塑造, 文化必须与商业体的调性吻合, 而不是流于表面的浮光掠影。文化主题与商业的结合, 更需要长久经营和积累。

不管趋势和方向选择是否存在多样性, 最终商业地产的转型, 还是要落实到建筑规划设计和具体经营。而前者正是建筑师的职责所在。UA国际认为每一个商业项目都应该是不同的, 所以商业设计更应加强对人的研究, 通过对目标顾客行为模式的分析, 塑造吸引人的场所, 满足顾客除了基本需求以外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例如增强与顾客的互动、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商业设计手法将越来越多被运用到商业设计中去。

中国的商业地产之前更多的是在满足基本需求, 随着商业地产领域发展的深入, 以及客户群体消费习惯的改变, 商业地产对目标客户定位的精准度、商业空间的文化品位、设计的精细化程度等方面有着越来越高的水准要求。UA国际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 越来越坚信:当技术不再是一种制约, 谁对地域文化了解更深、原创思路更有价值才更有竞争力, 所有这些终将回归到建筑学的本质, 即对场所感的追求、对设计能否取得共识的追求。商业地产抑或是建筑未来的趋势, 最终将落脚到建筑师的想象力上。这与我们倡导的核心设计理念“想象力+精细化”正相契合。

现在越来越多的项目都在非一线城市, 城市本身的基础设施条件并不是那么好, 建造体量如此巨大的综合体, 其中不同的业态之间一定要形成无缝的连接。

我主要想探讨群聚的消费现象, 不同的消费体验可以被理解为一个个群聚, 群聚集合在一起的时候, 会带来多元价值的融合。面对综合体项目时, 首先要了解这个城市的文化。就像刚才徐栋先生说到的故事线, 找到城市积淀的精髓, 把它串联起故事线, 才是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的过程。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环境的可持续, 更多的是社会、经济的可持续, 只有保持各方面之间的平衡, 才能给社会带来更多元的价值。我们都知道怎么去造房子, 但是现在我们要更多了解的是我们要造什么样的房子才能使其存在于这个地方的时间更长、能够带来更多的价值和意义。

刚才沈箭先生提到的TOD, 是以交通枢纽为主导的一种模式, 是从规划的角度探索和理解项目本身的连接、机会和限制。对我们来说, 如果利用基础设施条件 (如既有的交通枢纽) 来做项目是没有风险的, 但是在我们面对的很多项目中, 可能没有那么好的交通条件, 我们要更多地了解业主对项目的商业策略及价值导向。所以这就回到综合体与城市连接的问题, 特别是现在越来越多的项目都在非一线城市, 城市本身的基础设施条件并不是那么好, 建造体量如此巨大的综合体, 其中不同的业态之间一定要形成无缝的连接。

现在综合体的同质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包括品牌设置都逐渐趋同, 所以竞争的是公共空间、公共艺术景观的差异化。对于很多业主来说, 这部分都需要设计师来做二次设计。

商业综合体设计很少有考虑剧院这个元素, 实际上在很多一线城市已经有这种市场需求。我们下辖某广场就是一个例子。我们当年在这个项目的9楼设计了一个3 000 m2的厅, 当时是预留给一个综艺节目的, 后来该综艺没进来, 但这个厅被留下来作一些小型演唱会和歌迷见面会的功能空间使用, 效果非常好。我们目前有计划在未来几年尝试将其改造成像小型歌舞剧、话剧或各种秀的举办场所, 作为一个多功能剧场来使用。从单个项目的角度, 举办小型歌舞剧、明星见面会的时段会拉动人流和消费;从购物中心的角度, 通过这个空间可以吸引年轻人这个消费群体。

陈伟栋先生介绍iapm项目时提到一些细节, 比如顶层没有用玻璃覆盖, 而用了其他一些处理方式。刚才我跟张岩先生讨论过, 如果顶层用玻璃的话, 首先是会产生光污染, 其次在购物中心的运营中, 空调系统远比照明耗电, 如果用玻璃反而产生较高的电费耗量。目前在很多购物中心就存在个问题, 顶层完全透光, 但夏天空调又打不上去, 室内非常热, 会影响顶层店铺的租金和人流。

再比如iapm的公共空间, 做了一个竞技场效果的中庭。从业主角度, 这是非常好的, 因为我们都希望商业综合体有很好的视觉空间, 在中庭中举行商业活动的时候, 顾客从各个楼层都能俯视, 这不仅有利于集聚人气, 而且会带动整个综合体的人流, 同时中庭本身的商业价值会非常高。

沈箭先生探讨了如何把地铁较好地引进到商业综合体里面, 这个动向是业主非常关注的, 因为现在大家都是在做购物中心而非百货业态, 它本质上是收租金、加上扣点, 所以租金是最重要的。如果地铁能被较好地引进商业综合体, 铺位的租金就会非常高, 这对业主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Todd先生提到的容积率, 现在在中国国内竞争越来越激烈, 业主越来越认识到综合体的公共空间的重要性, 所以我认为今后业主方和设计方在这点上的沟通可能会越来越容易。目前购物中心的同质化越来越明显, 而特色化的公共空间可以把人流吸引进来。

饶进先生提到的大宁国际是一个开放式建筑的商业综合体, 在这一点上我有些小教训, 可以分享给大家。大宁国际本身它的体量还算大, 在上海做一个开放式建筑的购物中心, 但如果只有5万~10万m2的体量, 就要对于做成一个完全开放式的形式慎重。因为上海的冬季和夏季较长, 春、秋两季很短, 反而气温较高和较低的时段比较长, 这时在公共空间是无法做活动的, 但对于一些5万~10万m2的商业综合体, 设计得再好也要通过做活动来拉动人气, 夏、冬两季室外场地就浪费了, 会给经营带来很大压力。

对于王桢栋先生探讨的综合体出入口的重要性, 我非常关注。现在某些商业综合体特意要做一个很大的斜坡, 把停车场引导到屋顶, 希望人的动线是从上往下分流下去, 无非就是想把顶层的租金提上去。

大数据和分析驱动商业价值 篇3

大数据:记录人类历史

大数据对人们有什么作用?大数据正在记录着我们人类发生的历史。也许往前追溯1000年、2000年,甚至3000年,我们并不是很知道人类在干些什么,而是通过考古去挖掘,去发现以前文献里的一些蛛丝马迹。但是试想1000年、2000年之后的人类看我们今天,有如此大量的信息,他便可以重现,到了这种程度,他可以重新模仿和重现今天的世界。通过定位我们每个人使用的手机,一生的轨迹都可以重现。所以在网上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情,不知不觉当中就成为数字足迹,都已经被记录下来。大数据对商业来说有巨大的价值,它可以被形容成是一个自然的资源,取之不尽,不像石油挖了之后没有了。

回顾一下大数据的“4个V”:Volume(大量)、Variety(多样)、Velocity(高速)、Veracity(精确)。首先是大量,第二是多样性,比如各种各样的语音、非结构的数据、图像等,第三个是速度,大数据产生的速度非常快。最后一个并不是很多人注意的,是不精确性,并不是说每个数据都相当精确,有很多的含糊性和矛盾的。其实矛盾是一件好事,往往说信息量大是什么意思?不精准,挖掘出来才是有价值的,大家都知道的就不是消息了,就不是新闻了。

大数据要跟应用相结合,就像我们讲云计算一样,云计算的关键并不在于技术,而主要是应用。大数据只有通过分析才真正可以找到它的应用,跟应用相结合,行动是挖掘和采集大数据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为了记录而记录。

大数据的商业价值体现在几个方面,比如制造业中新产品的开发过程。2006年我曾与马云交流,探讨淘宝真正的竞争实力是什么?我认为真正的竞争实力是C2B,就是小米的模式。淘宝手上拿着大量的用户,它的每一个产品都可以让这些消费者进行决策,这些决策当中有很多的数据可以挖掘,然后根据消费者的喜好,创造新的产品。

此外,还有反洗钱、资产的管理优化,对客户的洞察等方面的应用。所有这些都需要有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云计算是大数据能够运算的基础。一方面它是大数据的平台,有信息的整合和治理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一个分析平台,大数据离开分析平台是无法进行挖掘的。再有就是解决方案,所谓应用为王,就是进行实施、服务。

从球场到商场 应用无处不在

这里面有几个比较关键的技术,第一是存储级的内存;第二是流计算,因为它的速度相当快;第三是硬软件的结合;最后是创新的算法来进行大数据的分析。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前不久中国的网球公开赛,我们就运用了大数据进行分析。我们进行大量的数据采集,这个软件在法网、澳网等一些大赛当中,已经应用了十几年。它抓取了大量数据,有些数据我们有可能认为是没什么用的,比如一个球打完之后,周边的人的呐喊声或者鼓掌声,这些都是数据。但是在这种数据当中其实体现了很多的信息,是人们对它的一种热情呢?还是说氛围、气场好呢?我们都说不清楚。但是所有的数据放在一起之后,你可以精确地判断出这场球球没打完之前谁可以赢,试想我们对一个球赛可以做到如此,商业就像战场一样,你怎么样胜过你的对手,你的企业哪些是弱点,哪些是强处?都可以来计算。在医学上面我们有很多应用,在一个新生儿刚刚出生的时候,这时生命刚刚开始,如果对这段时间所有的医疗数据监控并且进行处理,你可以看到很多规律,并且可以预测这个新生儿会不会出现问题。

零售业中有很多大数据的应用,比较知名的是一个父亲通过一家百货店寄来的商品促销广告,知道了女儿怀孕的事。女性在怀孕过程中会有一些行为习惯的改变,比如不喜欢买有味道的商品,如果一个人以前都是买某一种润肤膏,突然买了一个没有味道的润肤膏,种种的蛛丝马迹加在一起,从大数据的运算当中就可以推测出这位女性怀孕了。

大数据对电力行业也有相当多的帮助,特别是智能电表,放在一些场所,可以及时地计算电量,可以为电网部署带来很大的帮助。在金融方面,反洗钱、反欺诈等,金融当中有相当多的领域可以用大数据进行帮助。

IBM推出智慧地球,智慧地球的落地是在智慧城市和智慧的行业和企业。智慧城市当中有一点大家都是比较熟悉的就是交通,现在世界上某一个城市,正在应用IBM的技术,当一个交通事故刚刚发生的时候,交警已经到达现场,救护车也到达现场。就好像是它们已经知道在这个地方交通事故会发生,而救护车早到一分钟和晚到一分钟对他的生命,对他的救护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怎么能够做到这一点?其实人类很多的行为和行动是可预知的,在以往的大量的交通数据,包括时间、路况和行车速度,再加上别的一些因素,可以分析出,有90%的概率在这个点可能会发生交通事故。那么,能不能避免这个交通事故的发生?也是可以的。我们只要加上一些参数,比如说用交通车控制它,使得流量慢慢减弱,或者把灯光打得更加亮一些,使当地车流的每一个驾驶员都得到警示等,这些措施可以使得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降低,使得一个交通事故不容易发生。这就是大数据对我们人类所带来的事情,给我们每个企业和每一个人的生活所带来的便利。

管理信息系统商业价值案例分析 篇4

案例简介

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是1993年以原北京市燕京啤酒厂为核心发展组建的国家二级企业,燕京啤酒集团现已成为中国啤酒行业吨位最大的“航空母舰”。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为燕京啤酒)是燕京啤酒集团的上市公司,2000年燕京完成啤酒销售量14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实现利税总额9.2亿元。

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1991年已经实现财会电算化,而业务处理一直处于手工状态。随着企业规模的日益增长,业务量也逐渐增加,手工处理方式带来的各种弊端开始暴露出来,侵蚀着企业的收益,阻碍了先进管理方法的运用。1998年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制定新的战略目标:将企业管理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相结合,将当代高新技术应用于业务流程管理与控制中,建立包括采购、库存、销售、财务管理和控制为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首先,公司厂区内建立一个内部网,这种解决方案为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共享、传递提供了硬件设施,为燕京啤酒管理系统的运转提供了硬件平台。燕京啤酒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由财务系统、销售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和存货管理系统等构成,通过建立健全信息系统,各模块之间实时传递信息,完全实现了销售、财务信息共享。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效果评析

燕京啤酒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在实现企业信息共享、加强业务控制和利用信息加强企业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满足财务和业务协同,实现企业信息共享

财务系统、存货管理系统和销售管理系统之间实现了数据的自动传递功能和信息共享。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一直困扰财务的账务串户、错账问题,解决了部门与财务、仓库与财务等账账不符、账证不符的问题;实现了数据共享和信息的有机集成,全公司各部门可以根据管理需要和相应的权限及时、准确地获取财务、业务以及管理信息;销售部门和仓库部门数据的共享,为杜绝假票现象创造了条件。

2、降低原始数据错误率,减低企业经济损失,保证统计信息真实性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模式与策略分析 篇5

摘 要: 作为国际银行业发展主流模式的综合化经营,是我国商业银行实现经营模式战略转型的关键路径。根据我国现阶段的金融监管环境,以及国内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目前较为可取的模式。综合经营可以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带来协同效应、多元化优势等战略优势。在金融业全面开放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拓宽业务范围,加快向综合经营的转变,提高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综合化经营,协同效应,金融脱媒,银行保险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业的全面开放,“金融脱媒”现象日益严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资商业银行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实现经营模式战略转型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重点是向资本节约型经营、收入多元化和差异化竞争等模式转变,其中的关键是综合化经营。作为国际银行业发展主流模式的综合化经营,不仅可以提高服务效率,还能有效地分散和降低经营风险,最终增加盈利。

一、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综合经营的模式选择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综合化经营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德国、瑞士、英国为代表的全能银行制。该模式下,银行可以全面经营存贷款、证券买卖、保险销售等业务。二是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该模式下,由金融机构组建金融控股公司,通过并购或投资控股独立的子公司分别从事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金融业的逐步开放,为了谋求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近年来国内一些

商业银行开始突破分业经营的界限,通过战略联盟、金融控股公司等模式开展综合化经营的探索与实践。从国内实践看,在分业监管体制下,综合化经营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浅层次的业务合作,如商业银行与证券、基金、保险、信托共同开发综合性产品并代理销售;二是大型企业集团组建控股公司,集团本身不经营金融业务,而由其控股的银行、信托、证券、保险多个金融子公司分别经营多种金融业务,如中信集团、光大集团、平安保险集团模式;三是合资模式,如建行与摩根士丹利合资成立投资银行--中金公司;四是境外机构并购,如工商银行通过控股工银亚洲(香港),并通过工银亚洲控制太平保险,渗入投行和保险业,开展综合化经营;五是设立专业性公司如基金公司,进入其他金融领域。这

些做法对于推动综合化经营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已不能满足我国经济金融发展需要。

根据我国现阶段的金融监管环境,以及国内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目前较为可取的模式。这种模式下的子公司事实上仍实施专业化经营,而在集团层面是“全能”的,这既没有打破分业经营的大原则,又可以达到综合化经营的实际效果,较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我国当前法律环境及监管体制的冲击。

关于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构建途径问题,可以在坚持市场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多样化的探索。就目前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现状而言,以商业银行为主体进行金融控股公司的构建应当是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主要方向或现实选择。也就是说,建立综合性金融控股集团,以商业银行为母体或核心,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应以辅助角色进入金融控股集团。因为中国的金融企业,以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信誉、稳健性、品牌、风险管理机制等方面都较其他金融企业更为显著。这一点,从国外金融控股集团的案例也可以看出,国外金融集团大都是以银行为核心来组建的,如花旗集团、瑞穗金融集团、瑞士银行集团、汇丰集团、荷兰银行集团、德意志银行集团等国际有影响力的综合性金融集团,都是以商业银行为核心进行运转的。

金融控股公司作为一种特殊的多元化经营企业,不仅具有一般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基础,而且由于金融业本身的一些

特性,比如各种业务、资源之间强烈的相关性,从而使得金融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得协同效应,获得比一般企业多元化经营更多的收益。而且金融业自古以来就有混业经营的内在冲动。金融控股公司在销售渠道、信息资源共享,分散并降低风险,节约管理成本,更充分地发挥品牌效应,增强总体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综合产品定价等多个方面潜力巨大。

二、商业银行实现综合经营的近期策略

在金融业全面开放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拓宽自身的业务范围,加快向综合经营的转变,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一)发展投资银行业务

随着资本市场业务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传统的以大中型客户为贷款导向的信贷盈利模式受到直接冲击,以承分销为代表的投资银行业务和资金投资业务将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不仅有利于增加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和投资收益,还能改善当前商业银行以贷款利息收入为主的单一收入结构,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商业银行应当改变观念,积极拓展资本市场业务,主动出击投行业务。当前可以开拓的业务领域包括:

1、融资及财务顾问业务。依托银团贷款等结构化项目融资业务,发展融资及财务顾问业务。通过参与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积极介入到政府财务顾问和大型国企财务顾问市场,利用

银团贷款与证券承销操作程序的相近特性,积累商业银行在分业经营体制下的承销经验。

2、代理业务。利用

资金汇划和清算系统代理券商结算是商业银行依托健全网络的优势业务。同时,还可利用

机构网络优势开展代理销售证券、基金和保险产品与服务。

3、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业务历来是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表现竞争与合作关系的主要业务领域,商业银行利用

掌握着不良资产和优质住房按揭贷款资源的优势。通过不良资产和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实现处置不良资产、盘活长期资产、提高资产流动性等经营目标,同时积累投行业务经验。

4、创业板市场业务。主要是针对具有核心技术优势和较好管理水平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创业期进行扶持、包装、推介等一系列融资顾问服务。

(二)积极推进产品创新

综合化经营的着力点,就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为客户提供不断创新的综合化金融产品,来提升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

商业银行不仅要在传统银行业务领域如票据业务、消费信贷等方面不断推出新的创新产品,而且要积极探索基金、企业年金、信托、资产证券化、企业短期融资券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非银行金融产品,为综合化经营的开展创造必要条件。在这方面,商业银行应该加强跨市场性产品的研发和交叉销售。

(三)提高非利息收入业务的比例

近期商业银行进行全面的综合经营将面临较大的体制风险。但当前商业银行可以在不违反现有分业经营制度框架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客户的需要,选择重点发展中间业务品种,加强相互之间以及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合作,加大业务创新的力度,提高非利息收入的比例,推进综合化经营。重点发展以下几个方面的业务:一是由国债、中央银行票据、政策性银行债券等所组成的政府债券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商业银行运用巨额资金的重要渠道;二是商业银行有其他机构所不具备的网点优势,是品种日益繁多的基金、政府债券、保险等金融产品的重要代销渠道;三是证券市场机构投资数量的增加、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和商业保险的发展将会使银行在证券投资基金、QFII投资、社保资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等金融资产的托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四是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和汇率形成机制的改进,防范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利用

利率、汇率波动进行投资的衍生业务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五是企业资金管理、投融资需求的高涨和购并活动的增加将推动商业银行为企业提供的现金管理、财务顾问、信息咨询等业务的发展。

(四)拓展个人银行业务

国外发达国家的银行个人银行业务是在80年代前后逐步兴起的,短短十几年间,个人银行业务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国际上许多

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利润已占利润总额的30%~70%,成为最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如汇丰控股的个人金融服务、消费金融和私人银行业务利润贡献占到60%以上。

拓展个人银行业务关键是要求

商业银行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服务客户为出发点,使其渗透到银行工作的各个环节;树立起市场观念、客户观念和营销观念,增强“市场和客户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的理念,加强产品创新,向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金融服务,最大限度地提升客户的满意度,从而留住客户,扩大优质客户群体。

(五)构建金融机构之间的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是指企业之间为实现战略目的而达成的长期合作安排。战略联盟有

合资企业式、功能协议式、股权参与式和宽框架协议等具体形式。通过战略联盟,各类金融机构之间可以形成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从而获得综合经营功能。此外,通过合作,还能够更有效地利用

资源,减低成本和分享客户基础,从而扩大各类金融机构本身的地理、产品服务及客户范围。目前,中国人寿、平安、新华、太平人寿在内的国内各大保险公司已和十几家商业银行普遍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这些都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与境内外保险、证券公司战略联盟的实质性启动,开创了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新模式。

(六)加快综合性金融控股集团的组建进程

所谓综合性金融控股集团,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的金融行业大规模地提供服务的金融集团公司。其优点是:控股母公司能运用组合理论、协同理论和能力理论对子公司进行战略协调和管理;子公司作为经营实体独立从事经营活动,从而金融控股集团在整体上可视为综合性银行,又能适应分业管理的要求。

(七)加快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人才是竞争的关键。国际上实行综合化经营较好的商业银行,基本上都拥有一批适应综合化经营的跨领域、复合型人才队伍。与之相比,国内商业银行还存在很大差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外资银行的大举进入,国内商业银行将因人才不足在综合化经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也面临着人才流失的危险。因此,商业银行应尽快着手,按照综合化经营的需要,超前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一方面,选拔一批优秀员工到国外综合型商业银行培训学习,培养一批既精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各项金融业务又拥有法律、管理等多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应通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薪酬和激励制度,在国际金融人才市场上,引进一些

优秀的复合型金融骨干。

(八)建立综合化经营的信息技术平台

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是实施综合化经营的技术保障。目前,商业银行现有的信息系统都是在分业经营框架下建立起来的,综合化经营后,原有的业务系统、风险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多元化业务需求和风险控制的要求。

漫谈城市商业综合体之一 篇6

心若水

城市商业综合体是经济、城市、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分工细化的需要,是区域和城市竞争力增强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房地产业高度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综观目前的商业综合体有五个发展的方向:即

1、以服务城市商圈需要的大型购物中心为载体的城市商业综合体。

2、以特出以休闲旅游业态为主题的城市休闲旅游的城市商业综合体。

3、以特出服务总部经济为重点的商业写字楼为主体的楼宇经济城市商业综合体。

4、以服务知识经济和创意地产为主的创业地产商业综合体。

5、以服务特色主导产业为重点的特色商业综合体。

它是传统地产的升级版,不仅仅是开发物业那么简单。它首先要研究的不是建筑物,而是城市商业功能发展的需要。要了解区域商业不同层级的商业发展水平、不同商业建筑形态,它所能承载商业的功能。必须对区域商业水平有准确研判,对商业建筑形态功能匹配有清醒的定位。

城市商业综合体是一种复合型地产,所按照的原则就是豪布斯卡原则。因此必须研究业态之间的价值链,而且必须研究相互的乘数效应大小。不仅要研究建筑物的布局功能,而且要研究以后产生的城市品牌名片的效应。要从规划、空间、工程上研究如何实现,更应该从服务、业态、支撑、可持续、时间维去考虑其的设计定位,要用文化的灵魂去赋予商业综合体以强大的生命力。当然其是有局限的,这个局限就是当地地理位置、政治位置、经济位置、城市位置好差和能量等级的大小。

城市的规模等级决定着商业综合体开发是否必要,以及数量,一般每五十万城市人口一个商业综合体是有较强生命力的。

商业综合体定位上对物业和业态两个方面都必须找准支撑点,确保我们有满意的获利空间,未来升值潜力很大,也应该仔细选择保留什么产权资产。要实现项目工程周期性的循环、首先必须保证资金链的最集约高效地成本的循环,其次要实现销售的快速循环,还要实现经营的可持续循环提升、实现我们资本的放大变现的循环。

“商业劳动创造价值”的现代分析 篇7

从商品资本(产业资本的一个形式或亚种)的职能出发考察商业,马克思认为商业“是以商人的活动,即商人的买卖行为为媒介的,于是这种活动就形成一种特别的、与产业资本的其他职能(生产资本职能和货币资本职能——编者著)分离的、因而是独立存在的业务。这是社会分工的一种特殊形式,结果是一部分本来要在资本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特殊阶段(在这里就是流通阶段)中完成的职能,现在表现为一种和生产者不同的、特别的流通当事人的专门职能”[1]。

我国对商业的传统定义同马克思的定义本质上是一致的,简而言之,商业是专事商品流通的国民经济部门或经济活动。但是,若是按照国际习惯划分,商业行为分为四种,商业的内涵和外延都同马克思的商业概念和我国传统的商业概念差别很大。

第一,直接媒介商品交换的活动,如批发、零售、连锁、代理商业等,它们直接从事商品的收购和销售活动,称为“买卖商”,也称“第一商”。这就是马克思所讲的商业的本意或商业的专门职能,也是我国的传统商业所指。

第二,为物质生产机构、买卖商等直接服务的商业活动,如运输、运送、仓储、加工整理、传播商品信息、居间行为(经纪)等,称为“直接辅助商”,也称“第二商”(但是在我国,由于发展不平衡和社会分工不很充分,某些机构的商品运输、运送、仓储等非核心业务仍然部分“宿主”于本生产商或买卖商等——见下文)。

第三,为生产商、买卖商等间接服务的商业活动,如金融、保险、信托、租赁等,此种行为只是为生产商、买卖商等的生计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和解决后顾之忧,并不直接作用于交易的对象——物质商品,称为“间接辅助商”,也称“第三商”。

第四,具有劳务性质的商业活动,如旅店业、宾馆业、餐饮业、娱乐网吧业、影视戏剧服务业、旅游业、洗浴业、美容美发业、保健业、邮政业、电讯业、修理业、家政业、婚介、咨询业等等劳务,它们统称为“服务商”,也称“第四商”。

按现在国际上的商业概念,后三者显然不是马克思所讲的商业和我国的传统商业所指(但有的劳务活动归政府贸易职能部门管理),以上四种商业行为在我国均归为第三产业。买卖商“不愧”为商业的主体和核心,但是部分其他商(如金融、保险、信托、租赁等)的“商业劳动”跟买卖商交易的物质商品不发生任何直接的关系,只是帮助生产商、买卖商等执行其职能,这些“商业劳动”既不创造价值也不实现价值;另有部分其他商(如运输、运送、仓储、加工整理、餐饮业、修理业等)的“商业劳动”,创造价值与物质生产部门的“产业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和过程很相似。因此,本文“商业劳动创造价值”中的“商业”指向也仅仅限于“买卖商”。

商业劳动是指从事买卖活动所耗费的劳动,是在商品流通领域起联系生产和消费的中介作用和提供商业服务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社会再生产大链条需要“买卖商”这个环节,这就决定了商业劳动的社会必要性和必然性。所以,商业劳动同物质生产部门的“产业劳动”相比,有很大的特殊性。

第一,商业劳动是一种服务性劳动,主要的是为商品的买卖付出的劳动。它不仅直接作用于商品实体,而且要作用于商品出售者和购买者即消费者,特别是后者,尤其是在买方市场情况下,后者更是“上帝”。要“一分钱,二分货,三分心”,围绕商品买卖过程出现的为对方服务的各种活动,需要花费大量劳动。

第二,商业劳动具有很大的弹性。商业部门的劳动耗费多少,劳动成果和劳动力的发挥,不仅决定于企业内部组织、管理状况及劳动力素质,还决定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等外界因素。比如生产者能否提供数量充足、价格合理的产品,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有效需求和预期收入情况,国家的政治经济现状和预期情况,宏观经济政策、社会保障现实和预期水平等,都对商业劳动有不同的影响。另外,商业企业内部状况也受外界干扰,这就决定了商业劳动量和难易程度、劳动成果有很大弹性。

第三,商业劳动是复杂性劳动,这个复杂性取决于生产过程、品种繁多、档次不一的复杂性,更取决于消费主体的复杂性(所有的自然人、法人及非法人组织、团体、企业都是消费主体)、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复杂性。这就要求商业劳动者不仅要掌握生产知识、消费心理、社会风俗等社会知识,还要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需要。要根据不同环节、不同商品以及不同的消费主体,采取不同的劳动方式和服务方式。

第四,商业劳动还是一个主观能动性极强的劳动,伸缩性大,其成果不完全决定于客观环境,还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努力,取决于每个从业人员尤其是经营层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精神与综合素质。

二、商业劳动能否创造价值的现代分析

(一)商业劳动的类别

对商业劳动予以分类,是分析商业劳动能否创造价值以及如何创造价值的前提。商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运动,分为商品使用价值及价值增殖与商品价值形态转化两种形式,在这个过程中支出的劳动可分为三类:

1.在流通领域内继续进行的商品生产过程中支出的劳动。马克思认为在产业资本时代,“运输业以及处于可以分配的形式中的商品的保管和分配,应当在多大程度上看作是流通过程中继续进行的生产过程”[1]。马克思还把此过程视为产业资本时代的“商品资本流通中的这些附带的事项”[1],在商品资本独立为商业资本或商人资本后,尤其是现代,此过程已扩展为商品的运输、补充性加工、保管、分级、分散、包装、仓储、运送、售后服务(安装、调试、改进、培训、回访、维修、保养、零部件简单再制造、换件、废旧品回收)等一系列项目(但是在我国,随着社会分工与机构服务外包的兴起和深入发展,许多项目已成长为现代独立经济部门——见上文)。在此过程中支出的劳动,“部分地同商人资本或商品经营资本的独特的职能混淆在一起;部分地同这种资本的独特的专门职能实际结合在一起”[1]。我们暂且称之为“附带的生产性劳动”。这类劳动与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和保存有关,它是生产过程的追加,是被流通掩盖起的生产性劳动,它们参与商品价值的创造,追加着商品的价值量。

2.为实现商品价值形态转化而支出的劳动。现代的劳动形式大体包括商品的买卖、簿记、企业核算、出纳、通讯、交通、应酬等,这部分劳动同价值的计算和价值形式转化有关。马克思对此的观点是:从劳动内容看,它们“既不创造价值,也不创造产品”[2],“既不创造价值,也不创造剩余价值……它不直接创造它们”[1],它们是非生产性劳动。为使这种劳动与“附带的生产性劳动”相区别,可以称之为“纯商业劳动”。它的意义就是执行商业资本的独特的专门职能——实现商品价值形态的转化。即由实物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或相反(在买方市场上,主要是将实物转化为货币;在卖方市场上,主要是将货币转化为实物),实现商品实体和商品资金的相向运动,实现商品的等价交换和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使“惊险的一跳”成功。马克思曾把这种劳动称为“燃烧劳动”,认为“这种燃烧劳动,虽然是燃烧过程上一个必要的要素,但不会生出热来”[2]。因此,这种劳动同样是社会再生产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3.事务管理性及开发性商业劳动,分为事务管理性商业劳动、开发性商业劳动,事务管理性商业劳动的主要形式是人员组织、任务调度、对商业劳动过程和结果的监督,其意义在于对本企业的生产性和纯商业劳动进行程序化、规范化、常规化的管理,以保持二者的有序性和科学性。开发性商业劳动是一种创意劳动,主要是一种高智商、复杂、弹性极大、能动性极强的脑力劳动,其劳动成果是思想和理念,是通过预见、调查预测、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企业设想策划、决策和控制、企业文化(物质层次、企业制度和企业精神)和艺术的构思设计等劳动形式再现的思想和理念,其意义在于综合分析企业内部现有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前提下,躲避和化解经营风险,抢抓经营机会,以达到对本企业现有的全部元素的充分、深度、恰到好处的开发利用;在此基础上大力培育新的元素,改造和提升内部条件,极大地提高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和素质,培育新的增长极,为企业发力高端市场或更大经营规模搭建平台,最终实现企业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和良性互动。

开发性商业劳动过程包括:(1)通过全面缜密考察、深入分析研究本企业现有内部条件及外部环境(微观和宏观环境),对本企业经销的商品的品质(内在素质及外观的综合)、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技术与信息、资本、买卖市场、财务、设备物资和房地产、企业结构与组织、企业文化、营销战略和策略、企业推介上市和股市运作等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筹划、整合、包装;(2)对企业的危机管理、绿色管理、人性化或人格化管理等新兴管理模式进行构思与制度设计创新;(3)培育学习型企业;(4)根据“模块化法则”实施企业再造运动。以实现企业的成倍速改变、跳跃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内外的动态平衡和良性互动。高屋建瓴,前瞻未来,运筹帷幄,科学决策,宏观谋划,抢占生机,决胜于千里之外,决胜于将来某个时日。管理性、开发性商业劳动尤其是开发性商业劳动,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在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科技高新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安全合作化既成定局并加快发展的当今世界,在我国齐并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大背景、新视角下,难度空前,并且其重要性怎么估计都不过分。马克思、恩格斯从未论及此类劳动。

(二)商业劳动如何创造价值的现代分析

商业劳动能否创造价值,如果创造价值,又是如何创造价值的呢?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狭义上讲,对经营的单个商品来说,对商业企业的价值总量来说,商业劳动有创造价值与不创造价值之分;从广义上讲,对全社会来说,所有的商业劳动都创造价值。

1.从追加单个商品的价值量这个层面上分析,“附带的生产性劳动”将直接、不同程度地追加着单个商品的价值量,无疑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对单个商品来说,“纯商业劳动”不会追加价值量,是不创造价值的劳动。但是,“管理性劳动、开发性劳动”需要分而论之,由于“附带的生产性劳动”的管理直接作用于生产性劳动,甚至有时跟生产性劳动难分难解,并同生产性劳动一起增加着单个商品的价值量;而对“纯商业劳动”的管理,则不创造价值。“开发性商业劳动”,如果涉及到单个商品,或是在商品上作新的设计,以致增加、改变或提高了其服务功能,增加了商品的服务项目,或是改善和提高商品的服务水平,同实现此设计或提高服务水平的脑力体力劳动一样,应视为创造价值,否则亦然。

2.从增加本商业企业的价值总量这个层面上:“附带的生产性劳动”及其管理性劳动,通过追加单个商品的价值量直接创造价值,增添商业企业的价值总量,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纯商业劳动”及其管理性劳动不追加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一般也不增加企业的商品买卖总量,也不增加企业的价值总量,不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开发性商业劳动”对本企业最终一般会产生物质结果,无疑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另外,有的管理性劳动(如对“纯商业劳动”的管理),虽不增加商业企业的价值总量,但通过科学管理减少了纯商业劳动支出,使它低于“社会必要支出”,能够能增加商业企业的“剩余价值总量”和利润总量。

3.从广义上讲,从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层面上说,所有的商业劳动都创造价值。

第一,从现代社会的社会再生产依赖商业劳动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商业劳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创造价值。高度分工的现代经济社会离不开商业资本,离不开商业活动,离不开商业劳动,它不可能离开商业而存在。现代经济社会的绝大多数商品一般要通过商业劳动,完成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或另一生产领域的转移,实现最后的“惊险的一跳”,否则就要退回产业资本时代。因此,任何类别的商业劳动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产业劳动这个中介)创造价值。

第二,作为整体出现在现代经济运行中,全社会可以相对节约许多用于物质流通的非生产性劳动耗费(人、财、物力),商业劳动是直接创造价值的。这种节约来自社会分工和它的职能专门化。商业劳动的职能专门化和高智能化,使得商业机构销售同质等量的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直至个别劳动,一般要比生产机构自己营销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直至个别劳动相应的低许多,其节约下来的“物化劳动”在理化指数上、在使用功能上无异于产业劳动即生产性劳动所创造的社会价值。因此,所有的商业劳动都是直接创造价值的。

第三,如果商业劳动节省下来的非生产性劳动耗费作为产业资本,用于扩大社会再生产(“物化劳动”不是作为消费资料消费掉),将大大增加产业劳动在社会总劳动中所占的比重,将增加大量的社会价值。因此,商业劳动可以通过节省下来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参与社会再生产而间接地创造价值。所以,商业资本“既然它有助于流通时间的缩短,它就能间接地有助于产业资本家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增加。既然它有助于市场的扩大,并对资本之间的分工起中介作用,因而使资本能够按更大的规模来经营,它的职能就会提高剩余价值和预付资本的比率,也就是提高利润率。既然它会把资本的一个较小的部分作为货币资本束缚在流通领域中,它就会扩大直接用于生产的那部分资本”[1]。

第四,从商业资本的“独立”和商业劳动节约物化劳动、增加经济净福利讲,商业劳动更能够直接创造价值。“经济净福利”是现代经济学上的重要概念,它是指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全部经济福利,减去补偿伴随经济增长和发展而产生的负面效应所消耗或应该消耗掉的那部分经济福利后的剩余部分。有效的产业劳动创造出价值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前提是不减少原劳动时间),一般能够带来经济净福利的增加,而节约物化劳动照样能够带来经济净福利的增加,而且相比较而言,节约物化劳动形成的那部分福利几乎完全是经济净福利(因为“节约”过程基本不产生负面效应)。就此意义而言,商业劳动是直接创造价值的,因为比同样的产业劳动更能够增加经济净福利,更能够直接创造价值。

节约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是不发达的经济社会时期商业劳动的规律,而在发达的经济社会里,由于生产力水平较高,既有的生产能力能够满足需求,商业劳动节约的往往是资源和能源,是“净资本”。这些资源能源可以在将来稀缺资源更具有使用效率的情况下,科学技术水平更高的情况下,增加生产规模,形成更高的价值,形成更多的经济净福利,造福于子孙后代。

第五,基于运输业劳动和商业劳动的比较,商业劳动是直接创造价值的。在我国的统计理念和操作层面上,运输业(物流业)的劳动被认定为生产性劳动,是直接创造价值的。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SNA(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运输业也是直接创造价值的产业。运输业的劳动无非是以运输工具为载体,把物质产品从一地移至另一地,它丝毫不改变产品的理化指数、性质和功能,就这样在原产品上增加了价值。撇开“附带的生产性劳动”和“管理性、开发性商业劳动”不论,单就执行商业资本独特专门职能的“最不可能创造价值”的“纯商业劳动”来说,在创造价值方面也丝毫不逊色于运输业的劳动。它是把物质产品买进来,然后卖出去,实现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生产消费者和生活消费者)的“位移”,也是一点儿都不改变其性能。运输业需要投入一定的劳动资料即物化劳动,商业也需要。根据以上两点可以断言,商业劳动也是直接创造价值的,它是商品价值增殖链上的一个环节。

“商业劳动创造价值”的命题和理念,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世界各国现在和将来均不同程度地遭遇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的瓶颈制约的大背景下,在我国奋力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发展目标,废止“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推行“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视角下,其实践意义也是重大而深远的。这项研究完全能够通过思维方式和理念的更新、产业规划和制度设计、硬件设施建设等人财物力的投入,极大地促进商业的发达和升级,促进全社会的分工和专业化进程,大幅度降低全社会的社会再生产成本,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摘要:商业劳动包括附带的生产性劳动、纯商业劳动以及管理性、开发性商业劳动,其中开发性商业劳动是最高级的商业劳动。商业劳动能否创造价值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经营的单个商品来说,对商业企业的价值总量来说,有创造价值和不创造价值之分;从社会再生产全过程来讲,所有的商业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因此,“商业劳动创造价值”的命题且具有重大、深远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商业劳动,价值,纯商业劳动,管理性商业劳动,开发性商业劳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98,305,312.

综合体商业价值分析 篇8

关键词:社会经济形式 变动 影响

1 经济学是一门具有强烈的道德规范性的科学

经济学是一门具有强烈的道德规范性的科学,它有两种用途:一是供人使用;二是用来交换,而在交换中,两种不同效用的商品之间必定存在使它们产生均等关系的东西。但是,他们不可能也不愿意去证明这种使商品产生均等关系的东西是需要支出人的筋肉力量和脑力的劳动,而错误地认为是货币,而他们所认识的货币,也不是凝结有淘金人抽象劳动的,历史的、稳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而只是为便利交换而产生的,使商品得以相互衡量比较的工具。因此,在有意无意之中,实际上就把两种商品交换时的均等关系归结为由货币的效用引起的。

2 在理论和社会现实发生矛盾,人们一般采用承认现实而质疑理论的做法

在理论和社会现实发生矛盾,而理论又不能完美说明现实的情况下,人们一般采用承认现实而质疑理论的做法。因此,在未来的我国经济学的革新中,简单地以效用价值论的功利上的资产阶级性来加以否定是不够的,更应通过对其学术上的“伪”“实”性和运用上的实践性的批判,为进而构建既具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科学性、阶级性和实践性,又能在超出可见物质领域之外具有科学说服力的价值论奠定基础。

3 效用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具有以下实际存在的优势

在我国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开始融入国际大社会的今天,而效用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相比确实具有以下实际存在的优势,从而构成其所谓的“实”,则是其中一个不争的实际原因。

3.1 效用价值论,即使是主观效用价值论产生时,由人的心理感受等引起的没有可见物质作为实体的效用的考察。因为这比只考察可见物质领域的劳动价值论更符合自然、科学发展和社会的实际,同时也似乎使劳动价值论无法完美解释的问题有了答案。这应该是现在不少人热衷于效用价值论的原因之一。

3.2 效用价值论者,尤其是数理经济学派大量运用高等数学来表达其价值理论,发展到以马歇乐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数学方法则被广泛地用来说明经济理论。这应该是效用价值论在学术研究方法上的“实”,或者是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论证、叙述方法相比表现出来的另一种优势。

3.3 效用价值论者为了走出后面要论述到的其在价值论推理过程中的矛盾和混乱,每次以财富的生产来混同或取代价值的生产。这就使本来是效用价值论的以“伪”证“实”的不高明的手段,却产生了使效用价值论得以更快传播、扩散的一种优势。

4 由上,通过对两千多年来一直左右着经济学演变的两大基本价值理论的考察可以得出由以下两点构成的结论

4.1 要适应我国由封闭的计划经济进入开放的,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的市场经济的巨大变化,对经济学进行革新,用简单的扩展马克思在考察可见物质领域形成的价值实体的内涵和外延的方法是不行的,因为在科学,从而人们的认识力和社会实践都已向前发展的情况下,更无从进而指导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会由此而挫伤从事暗物质生产的劳动者的积极性,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应有的综合国力的提升。

4.2 同样,仅仅因为以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的西方经济学以“财富生产”来取代“价值生产”就以为据此就可以推动我国国力的提升,认为只有借助数学方法的经济学才是科学的经济学,因为西方经济学在无意中涉及到了对由暗物质产生的效用的分析,就以为它是最贴近科学和社会实际的、能全方位(包括可见物质和暗物质)揭示物质资料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规律性的经济学,因而要仿效西方经济学来实现我国经济学的变革也是不可取的,这是因为:①西方经济学尤其是以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的西方近、现代经济学尽管大量运用数理分析的方法。②有人可能会说,既然经济和世界接轨,反映和指导经济活动的经济学自然也应和经济学的国际主流学派接轨。从而存在失却伦理判断性和实践性等弊端,正受到各种规范经济学、尤其是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批判而逐渐失去其正统和主流地位。

4.3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即使西方经济学确实可以指导社会在“理”、“管”中增加财富,也只不过是在无意中涉及由暗物质产生的效用的考察,因而更贴近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但也不能因此而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学革新的模本。因为财富生产和科技的发展和运用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财富的增加和科技的进步一方面可增加供社会享用的物质资料,提高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财富的生产又会产生一系列环境、资源问题,有可能危及子孙后代生活、生产的条件,而对已生产出来的财富和已产生的科技力量,如果分配和运用不当,同样也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和不幸。,而且还借用自然科学成果,为自己披上“纯科学”的外衣,不仅说明其虚伪,而且暴露了它的资本占绝对统治地位后的有恃无恐的心态。如果以这样的经济学为范本来改造我国的经济学,是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根本不能相符的,其结果,即使社会财富增加了,却离“世界大同”目标更远了。这种“先生产、后治理”的弯路,难道还值得我们一试吗?

总之,未来我国经济学的革新的方向应是: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正视和承认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和现实,按照“暗物质”生产领域的特点和规律来补充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把它贯穿于经济学的始终。又对市场中各个要素及其发生作用的各个角度和层面具有认识力的,具有建设性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卫兴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理论轨迹[J].教学与研究.2008.(09):5-10.

[2]黄斌.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与中国实践[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08).

上一篇:论《周礼?考工记》色彩词语系统下一篇:火锅店营销案例